TWI287095B - Compensation for test signal degradation due to DUT fault - Google Patents
Compensation for test signal degradation due to DUT fault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287095B TWI287095B TW092119060A TW92119060A TWI287095B TW I287095 B TWI287095 B TW I287095B TW 092119060 A TW092119060 A TW 092119060A TW 92119060 A TW92119060 A TW 92119060A TW I287095 B TWI287095 B TW I28709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
- output signal
- signal voltage
- state
- comparis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30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5000012431 wafe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00 final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317—Testing of digital circuits
- G01R31/3181—Functional testing
- G01R31/319—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 G01R31/31903—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tester configuration
- G01R31/31908—Tester set-up, e.g. configuring the tester to the device under test [DUT], down loading test patterns
- G01R31/3191—Calibr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6—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317—Testing of digital circuits
- G01R31/31723—Hardware for routing the test signal within the device under test to the circuits to be tested, e.g. multiplexer for multiple core testing, accessing internal nod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317—Testing of digital circuits
- G01R31/3181—Functional testing
- G01R31/319—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317—Testing of digital circuits
- G01R31/3181—Functional testing
- G01R31/319—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 G01R31/31903—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tester configuration
- G01R31/31908—Tester set-up, e.g. configuring the tester to the device under test [DUT], down loading test patter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317—Testing of digital circuits
- G01R31/3181—Functional testing
- G01R31/319—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 G01R31/31917—Stimuli generation or application of test patterns to the device under test [DUT]
- G01R31/31924—Voltage or current aspects, e.g. driver, receiv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1287095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係有關電子裝置測試器,此發送一測試信 號至測試下之裝置 (DUT)之多個接頭,且特別係有關用 以補償測試信號退化之系統。 【先前技術】 如顯示於圖1及 2, 先前技藝積體電路(1C)測試 器 1〇測試一組數位 IC DUT 12, 然後此等自半導體 晶圓 16(此等構製於其上)分離,使用一互連系統18 連接測試器 1 〇至一組探針 20,提供信號進出 1C表 面上之接頭 22。1C 測試器 1 〇 包含一組測試波道 14 ,各能發送一數位測試信號至一 1C接頭,或對1C 接頭上所產生之數位反應信號抽樣,以決定其狀態。互 連系統 18包含一組鬚銷或其他型式之連接器,用以連 接每一測試波道 1 4之輸入/輸出接頭至一探針板組件 13。探針板組件 13包含一或更多基體層,包含鬚銷11 及探針 20間之導電線跡及通道信號路徑。 由於半導體晶圓16可保持大量之1C, 且由於每 一 1C可具有大量之接頭墊,故使用分離波道進出每一 1C接頭之一 1C測試器10需要非常多之波道14,以 同時測一試晶圓上之所有 1C。 故此,一 1C測試器 1〇通常同時僅測試晶圓 16上之 1C之一部份。晶圓 16普通裝於卡盤 15上’此安置晶圓 16,俾探針 20 _ 4 - 1287095 (2) 接觸欲測試之一組特定1C之接頭 22。 在測試器 10 已測試該組 IC 12後,卡盤 1 5改變晶圓 16之位 置,俾探針 2 0接觸欲測試之次一組 1C之接頭。 爲加速測試程序,宜擴大同時測試 1C 22之數量至 最大程度。如說明於 2002年 5月 8日所提出之美 國專利申請案第 1 0/1 42,549號,題爲 ”IC測試器之 測試信號分配系統’’(列作參考),增加測試器可同時 測試 1C之數量之一方法爲施加一波道之測試信號輸出 至一個以上 1C輸入接頭。例如,當欲測試之每一 1C 爲由 8數元字進出之隨機進出記憶體 (RAM)時,則 一組 8測試波道各可同時發送位址至若干 RAM,因爲 所有 RAM在測試期間中接收相同之位址序列。 雖互連系統 18提供路徑,在二方向上輸送信號於 許多測試波道 14及1C接頭 2 2之間,但圖2僅顯 示一測試波道 14之一部份,由互連系統1 8連接至 晶圓16上之1C 12之若干接頭 22。一驅動器24反 應波道 14內之控制電路(未顯示),產生電壓 VI之 輸出信號。幅度 R1之一電阻26連接驅動器之輸出 信號 VI至互連系統18之一節點30, 以產生電壓 V2之一測試信號於節點3 0上。電阻26包含驅動器 24之輸出電阻以及驅動器輸出端及節點 3 〇間之路徑中 之任何電阻。 互連系統1 8分配在節點3 〇上所發展之測試信號 經各爲電阻 R2之隔離電阻器2 8之一網路至一組探針 1287095 (3) 2〇。當充分大時,隔離電阻器 28相互隔離接頭 22, 以防止故障 32 至地,或在任一或更多 1C 12之接頭 22之任一其他電位來源驅動其他 1C接頭 22至故障 電位,而不管驅動器 24之輸出端上之電壓。當接收同 一測試信號之1C在其接頭處確具有故障時,隔離電阻 器 28 使測試器 10 能測試在其接頭上無故障之 1C 12。雖圖 2顯示隔離電阻器 28 形成簡單之平行網 路,如說明於前述美國專利申請案第 1 0/1 42,549號,但 電阻器 28可安排成其他網路配置。其他非限制實例顯 示於 2000年 7月 10日所提出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 09/613,531 號。 單個測試器波道 14可驅動之1C接頭 22之數量 部份由驅動器 24維持足夠之測試信號電壓於 1C接頭 22(當一或更多其他 1C接頭遭遇故障時,此不遭遇故 障)之能力限制。在 1C接頭 22上之輸入阻抗主要 爲電容性,且此等在測試信號改變狀態後,具有時間充電 或放電 1C接頭電容後,通常吸引少量之定態電流。故 此,在定態情況下,呈現於無遭遇故障之每一 1C接頭 22上之電壓大致等於 V2。當驅動器 24反應輸入” 驅動’’控制信號 D之狀態改變,改變其輸出電壓 VI 至一高或低邏輯位準時,在隔離電阻器 28連接處之節 點 3 0上之測試信號電壓 V2上升或下降至定態高或低 邏輯電壓位準,在測試信號電流已完全充電或放電 1C 接頭 22上之電容後,此大致等於 V2。 測試信號之轉 -6- 1287095 • * (4) 換爲1C接頭電容及驅動器 24及接頭22間之信號路 徑之電阻之函數。 當有故障 32連接 1C 32之一之接頭 22例如至 一低邏輯電位 VL之來源時,則當驅動器 24驅動 VI 自一低邏輯位準 VL至一高邏輯位準 VH時,在節點 3〇及無遭遇故障之接頭 22處之電壓 V2上升至 V2 = VH-I*R1 V2 = VR_(VL-VH)*R1/(R1+R2) 其中,I爲由故障 3 2所吸引之定態故障電流。在”最 壞情形”,驅動器 24連接至 N.+ l 1C接頭,N接頭可 由故障連接至低邏輯位準 VL 之來源。在此情形,在 3 〇處及無遭遇故障之單個所餘接頭 22處之定態測試信 號電壓 V2爲 V2 = VH-(VL-VH)*R1/(R1 + (R2/N)) (1) 假設當驅動器 24拉 VI至低邏輯位準 VL時,故障 連接 N+1之 N接頭 22至高邏輯位準 VH之來源。 在此情形,在節點 3 0及在無遭遇故障之單個1C接頭 22處之定態測試信號電壓 V2爲 (2) V2 = VL-(VH-VL)*R1/(R1+(R2/N)) (5) 1287095 等式(1)及(2)顯示在任一組 NIC接頭22處之故障可 依比率R1/(R1+(R2/N))拉無遭遇故障之 1C接頭於低邏 輯位準VL以上或高邏輯位準VH以下。當故障拉接頭 22處之測試信號電壓至 VL上方太遠或 VH下方太遠 時,無故障在其接頭 22處之 1C 12不認識測試信號 之邏輯狀態,且故此不能測試。 然而,當隔離電阻器 28之電阻 R2充分大時,測 試系統可具有故障裕度。等式 (1)及 (2)顯示 R2之 大小增加減少故障對電壓 V2 上之測試信號電壓之影 響,故此可上升或下降至接近 VH或 VL。當由同一測 試信號驅動之 1C接頭 22之數量 N+1及需容忍之故 障之最大數量 N增加時,隔離電阻器 28之幅度 R2 亦需增加,俾測試系統具有故障裕度。 但增加隔離電阻 R2之幅度降低驅動器 24可充電 及放電在 1C接頭上之電容之速率。此轉而增加測試信 號需改變狀態之時間量,且故此減少測試信號可操作之最 大頻率。故此,當吾人增加 R2,以增加可由單個測試 信號驅動接頭 22之數量時,吾人到達一限度,此爲測 試信號之最大操作頻率之函數。故此,可由同一測試信號 以故障容忍之方式同時驅動之1C接頭之數量與測試信 號之頻率成反比關係。 需要一種方法,以進一步增加可由單個測試信號驅動 之1C接頭之數量,而不降低測試信號之最大操作頻 -8 - 1287095 ⑹ 率。 【發明內容】 測試波道內之一驅動器之輸出信號由電阻連接至互連 系統之電路節點,以產生一測試信號於該電路。互連系統 經由隔離電阻器之網路分配測試信號至一組欲測試之1C 之接頭,俾所有 1C接頭由同一測試信號同時驅動。 一反饋系統監視測試信號電壓,並依需要調整驅動器 輸出信號電壓,以補償測試信號電壓由於一或更多 1C 接頭之故障所引起之改變。當測試信號欲驅動 1C接頭 至高邏輯位準時,測試信號先設定於大致高於該高邏輯位 準之電壓,以迅速充電 1C接頭之電容。當 1C接頭電 壓接近所需之高邏輯位準時,測試信號電壓降低至維持定 態高邏輯位準於 1C接頭上所需之位準。反之,當測試 信號欲驅動1C接頭至低邏輯位準時,先驅動測試信號 電壓大致低於所需之低邏輯位準,以迅速放電 1C接頭 之電容,及然後增加至所需之適當定態位準,以維持1C 接頭電壓於所需之低邏輯位準。依此方式整形之測試信號 使測試信號在特定之隔離電阻上可操作於較之普通方波測 試信號其他可能爲高之頻率上。 本說明書所附之專利申請特別指出並明顯申請本發明 之主題事項之專利。然而,精於本藝之人士由閱讀說明書 之其餘部份,並參考附圖,可最佳明瞭申請者視爲實施本 發明之最佳模式之組織及操作方法,以及本發明之其他優 -9 - 1287095 (7) 點及目的,在附圖中,相同之參考編號指相同之元件。 【實施方式】 個 明 〇 非 時 器 56 互 別 動 號 位 路 資 或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用以同時分配一單個測試信號至 組測試下電子裝置 (DUT),諸如積體電路 (1C)之一 以上接頭之系統。以下說明書說明申請者視爲實施本發 之最佳模式之發明之一或更多示範實施例及/或應用 雖此處所述之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一或更多實例,但並 意爲限制本發明於此等示範實施例或實施例操作之方式 圖 3顯示一多波道 1C測試器之一單個波道 34 經由互連系統 36連接至半導體晶圓 42上所構製之 組 1C 40之若干相似接頭 3 8,俾同一測試信號可同 驅動每一 1C接頭 38。 測試器波道 34內之一驅動 54供應測試信號經輸出阻抗及由電阻 R1之電阻器 所代表之路徑阻抗至互連系統 3 6內之一節點5 0。 連系統 3 6包含一組相似電阻 R2之隔離電阻器 44 至各別探針4 8之每一連接節點5 0,每一探針進出個 之一 1C接頭 38。 測試組成一連續測試週期,在每一週期期間中,驅 器54反應由普通格式化器60所產生之驅動控制信 D,可驅動測試信號至一高邏輯位準 VH或一低邏輯 準VL。在開始每一測試週期之前,如由來自定時電 62之信號所示’格式化器60獲得來自記憶體64之 料.,指示在次一測試週期之期間中,驅動測試信號至高 - 10 - (8) 1287095 低。格式化器 60然後設定其輸出驅動控制信號 D在 以下測試週期之期間中至適當狀態,及驅動器54依之 反應,驅動測試信號至高或低。 互連系統 3 6內之隔離電阻器 44防止低阻抗故障 5 8連接任何 1C接頭 3 8至地,或任何其他電位來源驅 動每一其他 1C接頭 38至該電位,而不管驅動器54 之輸出信號電壓 VI之幅度。當 R2不充分高時,在一 或更多1C 40之接頭38處之故障會拉到達其他1C之 1C接頭處之測試信號電壓至測試信號高或低位準之可接 受範圍外,從而使在無遭受故障之1C 40上所執行之測 試無效。 使測試系統具有故障裕度所需之隔離電阻器之最小電 阻爲欲由測試信號同時驅動之 1C接頭 3 8之數量之函 數。當由測試信號驅動之 1C接頭數量增加時,提供故 障裕度所需之隔離電阻 R2之幅度需大。然而,當測 試信號同時驅動許多1C接頭 30時,提供故障裕度所 需之隔離電阻 R2之高値趨於降低測試信號改變狀態時 使 1C接頭電容充電及放電所需之測試信號電流。充電 電流之降低減小測試信號可改變狀態之變化率,從而降低 測試信號可操作之最大頻率。 爲補償測試信號充電電流由大隔離電阻値 R2所引 起之減少,測試波道 34包含一反饋控制器66, 此監 視在節點 50之測試信號電壓 V2及驅動器 54之D 輸入。當 D輸入指示測試信號電壓 V2將被驅動至高 -11 - 1287095 (9) 邏輯位準 VR時,反饋控制器66比較 V2及一 VH 位準基準電壓,並調整供應於驅動器54之輸出電壓 VHIGH,作爲控制驅動器輸出 VI之高邏輯位準之基 準。反饋控制器66調整VHIGH,以驅動測試信號電壓 V2至所需之高邏輯位準 VH。 同樣,當 D輸入指示 測試信號電壓 V2將爲低邏輯位準 VL時,反饋控制 器66 比較測試信號電壓 V2及 VL位準基準電壓, 並調整一輸出電壓 VLOW,驅動器 54當設定其輸出信 號 VI時,使用作爲基準。反饋控制器66設定 VLOW ’以驅動測試信號電壓 V2至所需之低邏輯位準 VL。 圖 4顯示測試信號電壓 V2如何反應輸入至圖3 之驅動器 54上之 D控制信號中之改變。當 D信號 轉換至〇邏輯狀態時,V2信號電壓落於定態低邏輯位 準 VL, 及當 D信號轉換至 1邏輯狀態時,V2信 號上升至定態高邏輯位準VH。 圖 5顯示在1C接頭 38上無任何故障,當達生 圖 4之測試信號 V2時,驅動器 54信號之輸出電壓 VI如何行爲。當 D信號自1轉至 0時,反饋控制 器66感測 V2遠高於所需之低邏輯位準VL, 故先設 定信號驅動器54之VLOW, 以迅速驅動 VI至其最低 可能電壓位準 VMIN,從而迅速移去 1C接頭電容中之 電荷,並拉下信號電壓 V2。 當 V2接近 VL時,反 饋控制器 66 升起基準電壓 VLOW,使 V2隱定至其 - 12- 1287095 (10) 定態低邏輯位準 V L。 同樣,當 D控制信號自〇轉變 至1時,反饋控制器66感測測試信號電壓 V2遠低 於所需之高邏輯位準 VH, 且故此設定信號驅動器 54 於 VHIGH,以迅速拉上 VI 至其最高電壓位準 VMAX,以迅速充電1C接頭電容,從而迅速拉高測試信 號電壓 V2。當測試信號電益到達所需之高邏輯位準 VH 時,反饋控制器 66降低 VHIGH,使 V2可穩定至其 所需定態位準 VH。 圖 6顯示當一 1C接頭38上有一高邏輯位準故 障,趨於拉節點50向 VH時,驅動器輸出信號 VI 之行爲。圖 6所示之驅動器輸出信號 VI之行爲與圖 5所示之 VI信號行爲相似,唯當控制信號 D轉變至 〇時,反饋控制器 66設定 VLOW之定態値,俾驅 動器 54驅動 VI至稍低於 VL之定態幅度,以保持 V2於適當低邏輯位準 VL。 VI之此較低幅度補償測 試信號電壓 V2上之高位準故障之影響。 圖 7 顯不當在一或更多 1C 接頭 38上有一故 障,傾於拉節點 5 0上之測試信號向 VL時,V1信 號之行爲。圖 7所示之驅動器輸出信號 VI之行爲與 圖 5所示之 VI信號之行爲相似,唯當控制信號 D驅 動至 1時,反饋控制器 66設定 VHIGH之定態値, 俾驅動器 54驅動 VI至稍高於 VH之定態幅度,俾 保持測試信號電壓 V2於所需之高邏輯位準VH。 VI 之增加幅度補償測試信號電壓V2上之低位準故障。 -13- 1287095 (11) 最大許可測試信號頻率爲提供故障防護所需之隔離電 阻 R2之幅度,及驅動器54 之 VMAX及 VMIN電 壓限度之幅度之函數。當 VMAX及 VMIN分別遠高 (更正)及低(更負)於 VH及 VL時,在 D改變 狀態後即刻,測試信號可迅速移動電荷進及出1C接頭 電容,即使當使 R2大,以對大量之 1C接頭提供故障 防護時亦然。反饋之此使用於補償故障可增加可由同測 試信號驅動 1C接頭 3 8之數量,而無需降低測試信號 之最大許可頻率。 在一些高頻應用上,由圖 3之反饋控制器 66所 提供之反饋環路之反應可能太慢或不穩定,或由反饋控制 器 66所提供之反饋環路可能注入不可接受之雜訊於測 試信號中。圖 8顯示圖 3之測試波道 34可如何適應 較高頻率操作。如顯示於圖 8, 插入由格式化器 60 控制之一抽樣及保持電路 68於反饋控制器 66及驅動 器 54間之 VHIGH及 VLOW基準信號路徑中。 圖 9顯示一校準程序,格式化器 60在測試 1C 40之前執行。參考圖 8及9,格式化器 60先設定 抽樣及保持電路 68,以通過反饋控制器 66之 VLOW 及VHIGH輸出信號直接至驅動器 54(步驟 90)。 在 格式化器 60設定控制信號 D於 0之期間中(步驟 92),反饋控制器 66驅動 VLOW至定態位準,此爲 克服任一或更多 1C接頭 3 8上之故障情況(如有 ) 之所需。格式化器 60然後告知抽樣及保持電路 68之 -14- (12) 1287095 一,以抽樣及保持 VLOW之値(步驟 94)。其次,格式 化器 60驅動控制信號D至 1足夠長時間,俾反饋 控制器 66可驅動 VHIGH至所需之定態位準,以克服 1C接頭 38之任一故障情況(步驟 96)。格式化器60 然後告知另一抽樣及保持電路 68,以保持該 VHIGH電 壓位準(步驟 98)。 其後,在 1C 40之測試期間中,抽樣及保持電路 68保持 VLOW及 VHIGH於在校準程序之期間中所設 定之位準,且不管反饋控制器 66之輸出。如此,在測 試之期間中,測試信號電壓 V2不由反饋後制,但驅動 器輸出信號 VI之定態値仍適當調整,以對測試信號電 壓 V2補償在 1C接頭 38上之故障。 圖 10顯示圖 8之驅動器 54之反饋控制系統之 另一實施例。在此,反饋控制器66提供數位而非類比 輸出資料,指示 VHIGH及 VLOW信號之値。在校準 程序之期間中,格式化器先設定一對閂 57,以通過反 饋控制器 66 之資料輸出至一對數位至類比變換器 (DAC)55 之輸入端,此產生 VHIGH 及 VLOW信號。 然而,在校準程序之期間中,在反饋控制器 66之資料 輸出到達定態後,格式化器告知閂 57保持現資料値, 俾在其後測試程序之期間中,VHIGH及 VLOW保持固 定。
圖 11顯示在測試之期間中,當一或更多1C接頭 上之高邏輯位準故障嘗試拉測試信號電壓 V2向 VH -15- (13) 1287095 時,VI信號之行爲。當 D信號轉變至 0時,驅動 器54儘速驅動其輸出信號電壓VI至抽樣及保持電路 58之 VLOW基準信號輸出之幅度,此已預設定大致低 於 VL,以補償測試信號電壓 V2上之故障影響。 圖 12 顯示在測試期間中,當一或更多 1C 接頭 58 上之低位準故障嘗試拉測試信號電壓 V2 向 VL 時,VI信號之行爲。當 D信號轉變至 1時,VI信 號上升至至抽樣及保持電路58之 VHIGH基準信號輸 出之値,此已預設定高於 VH,以補償測試信號電壓 V2上之故障影響。 圖 13顯示在測試期間中,當各 1C接頭 58上之 高及低位準故障嘗試拉測試信號電壓 V2於 VH及 VL 間某處時,VI信號之行爲。當 D 信號轉變至 0 時,VI信號下降至至抽樣及保持電路 58之 VLOW 基準信號輸出之値,此已預設定低於 VL,及當 D信號 轉變至 1時,VI信號上升至 VHIGH之値,此已預 設定高於 VH。 圖14顯示在測試之期間中,當一或更多1C接頭 38上之故障嘗試拉節點50於 VL以下時,VI信號之 行爲。當 D信號轉變至 〇時,VI信號落於抽樣及 保持電路 58之 VLOW基準信號輸出之値,此已預設 定大致高於 VL, 及當 D信號轉變至1時,VI信號 上升至 VHIGH之値,此已預設定大致高於 VH。 在測試期間中,如顯示於圖3,使用反饋控制系統 -16- (14) 1287095 之一優點爲,在狀態改變後,此可即時暫時驅動 VI信 號至其全範圍 VMAX或 VMIN電壓,以迅速充電或放 電 1C接頭電容。此有助於增加最大許可測試信號頻 率。由於 VI之反饋控制並不在圖 8之系統中測試之 期間發生,故驅動器 5 4可僅驅動 V1信號至所需之 VHIGH或 VLOW位準,以維持 VI於適當之定態位 準。圖 8之系統並不暫時使用驅動器 54之全範圍電 壓,以加速 1C接頭電容充電及放電。 圖 15 顯示本發明之另一示範實施例,其中,圖 8之驅動器 54由一脈波整形器 70取代。脈波整形器 反應其輸入信號之狀態傳輸,產生具有所需形狀之輸出信 號脈波,及所需脈波形狀無需爲方波信號,諸如由圖8 之驅動器 54所產生者。在本申請書中,脈波整形器 70適當提供 V1信號脈波,在其 D信號輸入之狀態改 變後,其尖峰即在 VMAX或 VMIN,以提供大致 1C 接頭電容充電電流,且其後安定至適當之定態位準。 在圖15之測試系統中,與圖 8之測試系統所用 者相似之一測試前校準程序預設定抽樣及保持電路 68 之 VHIGH及 VLOW輸出至所需位準,以維持定態測 試信號電壓 V2於適當高及低邏輯位準,而不管在 1C 接頭 38上之任何故障。其後,當測試1C 40及 D信 號輸入自 〇轉變至 1時,脈波整形器 70即時驅動 VI至 VMAX,以迅速供應電荷至 1C接頭 38,及其 後,驅動 VI値下降至一定態値,在預定之時間間隔上 -17- 1287095 (15) 匹配 VHIGH 。當其 D信號輸入自1轉變至 0時, 脈波整形器 7〇 即時驅動 VI 至 VMIN,以迅速移去 1C接頭電容上之電荷’且其後’拉起脈波 VI至一定 態値,在一預定之時間間隔中匹配 VLOW。 圖 16顯示當 D信號進行狀態改變時,VI信號之 行爲。在此例中,故障連接1C接頭 3 8至低邏輯位準 (VL)源,俾在椴準程序之期間中,反饋控制器 66設 定 VHIGH 高於 VH,但設定 VLOW 等於 VL。 其 後,當測試 1C 40,及控制信號 D轉變至 〇時,脈波 整形器 70先驅動 VI至 VMIN, 以迅速移去 1C接 頭電容中之電荷,但其後斜升 VI 回至 VLOW = VL,俾 在測試週期之定態部份之期間中,維持 V2於 VL。當 信號轉變回至 1時,脈波整形器 70即時驅動 VI上 升至 VMAX, 以迅速充電1C接頭電容,且其後, 傾斜 VI下降回至定態位準 VHIGH,此已預設定高於 VH,以補償1C接頭故障。 圖17顯示當一或更多接頭 38短路至高邏輯位準 VH之來源時’ VI信號之行爲,及圖18顯示當接頭 38上之故障嘗試驅動 V2至 VL及 VH間之某位準 時’ V1信號之行爲。 ® 16-18所示之脈波形狀爲實例;精於本藝之人士明 瞭脈波整形器7〇可用以依多程方法之任一整形VI信 Ψ, ^ it 1C接頭電容完全充電或放電所需之總時 間’從而增加測試信號之最大許可頻率。例如,如顯示 -18- 1287095 (16) 於圖19,脈波整形器 70可在每一 D狀態轉變後保持 VI 信號於 VMAX 或 VMIN 經一預定期間,然後驅動 VI 信號至 VHIGH 或 VLOW。 VI 信號之傾斜部份可 爲線性或非線性。
雖在圖 3,8、及 15所示之本發明之示範實施例 中,反饋控制器66置於測試波道 34中,但此可置 於波道 34外,設有引線,以輸送 VHIGH及 VLOW 信號至該波道。 爲簡單起見,圖 3,8,及 15顯示隔離電阻器 44 形成相當簡單之網路。然而,本發明可實施成連接互 連系統,使用其他隔離電阻器網配置成例如於 2002年 5 月 8日所提出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 1 0/142,549號, 題爲(1C測試器之測試信號分配系統所述,列作參考。 所有隔電阻器 44無需爲同値。例如,圖 20顯 示圖 8之測試波道 34之一版本,當 1C 40之接頭 38爲雙向時可用。ic接頭 38在某測試週期之期間中 接收測試信號,同時在其他測試週期之期間中,此等轉送 1C反應信號回至測試波道 34。 圖 20之驅動器 54 爲三態驅動器,不獨接收自格式化器6 0輸入之控制信 號 D ’指示驅動其輸出 v丨信號至高或低,但亦來自格 式化器60之一 Z輸入信號,指示是否三態化其輸出信 號’俾不拉高或拉低節點50。在1C 40發送反應信號 回至測試波道 34之測試週期之期間中,整形器 60 告知驅動器54三態化其輸出信號 V1。 一資料獲得電 -19 - 1287095 (17) 路6 5反應來自格式化器6 0之控制信號C,對反應信 號之電壓抽樣,並決定由每一 1C 40自反應信號電壓產 生之輸出信號之狀態。 圖20之互連系統36與圖8之互連系統36之 不同在於,每一隔離電阻器44具有不同之電阻。明 確言之,每一後隔離電阻器44之電阻爲其前之隔離電 阻器之一倍。 正常上,當所有 1C 40適當操作時,則在其產生 輸出信號之測試週期期間中,所有 1C 40在接頭 38 上同時產生同高或低邏輯 VH或 VL之輸出信號,及 隔離電阻器 44驅動呈現於節點 5 0上之反應信號大致 至該高或低邏輯信準。然而,當一或更多 1C 40故障 時,則在任一時刻,其一些可產生高邏輯位準 (VH)輸出 信號,同時另些則產生低邏輯位準 (VL)輸出信號。在 此情形,由資料獲得電路 65 所見之反應信號電壓在 VH及 VL間之某位準。由圖 20所示之隔離電阻値之 安排,資料獲得電路 65可由反應號之電壓,分別決定 在每一 1C 40之接頭 38處之輸出信號之邏輯狀態。 在驅動器 54發送測試信號至 1C接頭 38之任一 測試週期之期間中,圖 20之測試波道以與圖 8之測 試波道相同之方式操作,以補償任一 1C接頭之故障。 用以校準圖 8 之測試波道之 VHIGH及 VLOW基準 電壓所用之方法(圖 9) 亦可用以校準圖 20 之 VHIGH及 VLOW基準電壓。當脈波整形器適於提供 -20- 1287095 (18) 三態輸出時,圖 20之驅動器 54亦可由圖15所用型 式之脈波整形器取代。 雖已說明本發明之各種版本,用於使用控針卡之型式 之 1C測試器上,以進出半導體晶圓上所構製之1C接 頭,但精於本藝之人士明瞭,本發明可使用於其他測試 器,使用其他型式之介面裝備,提供進出 1C之 DUT 接頭,此仍可在晶圓階層,或此可與其上構製此等之晶 圓分離,及此在其測試時可已或可未裝於1C封裝中。此 介面裝備包含,但不限於裝載板,燒入板,及最後測試 板。本發明在其最廣層面上並非意在限制於涉及特定型式 之 1C測試器之應用,任何特定型式之測試器至 DUT 互連系統,或任何特定型式之 IC DUT。精於本藝之人士 應明瞭雖以上說明本發明使用於測試積體電路方面,此亦 可使用於測試任何種類之電子裝置,包含例如倒裝式晶片 組件,電路板等。 以上說明及附圖顯示實施本發明之最佳模式之示範實 施例,所述最佳模式之元件或步驟示範後附申請專利之本 發明之元件及步驟。然而,後附申請專利意在應用於實施 本發明之任何模式,包含任一申請專利中所述之元件或步 驟之組合,包括說明書及附圖所示之本發明之示範實施例 之元件或步驟之功能相等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經由互連系統進出晶圓上所構製之一組IC -21 1287095 (19) 之先前積體電路(1C)測試器之簡單側視圖。 圖 2爲槪要圖,顯示圖 1之測試器之一波道之一 部份,發送一測試信號經由圖1之互連系統所提供之信 號路徑至圖 1之晶圓上之一組 1C接頭。 圖 3 爲槪要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一示範實施例之 測試器之一波道之一部份,用以發送一測試信號經由互連 系統所提供之信號路徑至晶圓上之一組 1C接頭。 圖 4爲時序圖,顯不圖 3之信號 V2及 D之行 爲。 圖 5-7爲時序圖,顯示在 1C接頭之各種故障情況 下圖3之信號 VI之行爲。 圖 8爲槪要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二示範實施例之 測試器之一波道之一部份,用以發送一測試信號經由互連 系統所提供之信號路徑至晶圓上之一組1C接頭。 圖 9爲流程圖,顯示當校準由圖8之抽樣及保持 電路所產生之VHIGH及VLOW資料値時,圖 8之格 式化器之行爲。 圖10爲槪要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三示範實施例之 另一系統,用以控制圖 8之測試波道之 VHIGH及 VLOW 値。 圖11-14爲時序圖,顯示在1C接頭之各種故障情 況下,圖 8 之信號 VI之行爲。 圖15爲槪要圖,顯示本發明之第四示範實施例之 測試器之一波道之一部份,用以發送一測試信號經由互連 -22- 1287095 (20) 系統所提供之信號路徑至晶圓上之一組 1C接頭。 圖 16-19爲時序圖,顯示在 1C接頭之各種故障 情況下,圖 1 5之信號 V1之行爲。 圖 20爲槪要圖,顯示本發明之第五示範實施例之 測試器之一波道之一部份,用以發送一測試信號經由互連 系統所提供之信號路徑至晶圓上之一組 1C接頭,並接 收來自此等之反應信號。 [主要元件對照表] 34測試波道 3 6互連系統 38 1C接頭 42半導體晶圓 44隔離電阻器 5 0節點 54驅動器 _ 56電阻器 57閂 58故障 60格式化器 64記憶體 66反饋控制器 70脈波整形器 -23-
Claims (1)
- (1) 1287095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在積體電路(ic)之測試期間中用以同時供應 一測試ig號至IC之多個I c接頭之裝置,其中,當控制信 號重複轉變於第一及第二狀態之間時,該測試信號重複轉 變方)代表弟一及弟一^邏fe位準之弟一及第一測試信號電壓 位準之間,該裝置包含: 一電路節點; 第一機構,用以當該控制信號轉變於第一及第二狀態 之間時,驅動一輸出信號於第一及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 之間,該輸出信號電阻連接至該電路節點,以產生該測試 信號於該電路節點上; 第二機構,用以經由一網路同時分配來自該電路節點 之測試信號至多個1C接頭,該網路包含使1C接頭相互隔 離的電阻;及 第三機構,用以藉由調整第一及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 準,使得當該控制信號轉變於該第一及第二狀態之間時, 該測試信號轉變於第一及第二測試信號電壓位準之間,而 反應於該控制信號及該測試信號。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在 該1C之測試期間中,該第三機構藉由調整第一及第二輸 出信號電壓位準,而反應於該控制信號及該測試信號。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項所述之裝置, 其中,在該1C之測試之前,該第三機構反應於該控 制信號及該測試信號,並調整第一及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 -24- (2) 1287095 準,及 其中,在該1C之測試期間中,該第三機構不調整第 一及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項所述之裝置, 其中,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一狀態時,該第三機構反應 於該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一基準電壓間之第一比較,而調整 第一輸出信號電壓位準,及 其中,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二狀態時,該第三機構反應 於該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二基準電壓間之第二比較,而調整 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i項所述之裝置, 其中,該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較該第一輸出信號電 壓位準更高, 其中,反應於該控制信號自第一狀態變化至第二狀 態,該第一機構先驅動該輸出信號大致較該第二輸出信號 電壓位準更高,且其後,驅動該輸出信號至該第二輸出信 號電壓位準,及 其中,反應於該控制信號自第二狀態變化至第一狀 態’該第一機構先驅動該輸出信號大致較該第一輸出信號 電壓位準更低,且其後,驅動該輸出信號至該第一輸出信 號電壓位準。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ic 構製於半導體晶圓上,其中,1C接頭置於該半導體晶圓 之一表面上,且其中,該第二機構包含: -25- (3) 1287095 多個傳導探針,各接觸個別之一 1C接頭,及 用以將該電路節點電阻連接至每一探針的機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1C 構製於半導體晶圓上,其中,1C接頭置於該半導體晶圓 之一表面上,且其中,該第二機構包含: 多個傳導探針,各接觸個別之一 1C接頭,及 多個電阻器,各將該電路節點連接至一個別探針。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 第三機構包含: 第四機構,用以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一狀態時,執行該 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一基準電壓間之第一比較,並用以反應 於該第一比較而改變第一資料, 第五機構,用以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二狀態時,執行該 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二基準電壓間之第二比較,並用以反應 於該第二比較而改變第二資料, 第六機構,用以儲存由該第四及第五機構所改變之第 一及第二資料,及 第七機構,用以反應於由該第六機構所儲存之第一及 第二資料,而調整第一及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8項所述之裝置, 其中,在該1C之測試之前,該第六機構儲存第一及 第二資料,使得在該1C之測試期間中,第一及第二輸出 信號電壓位準保持恆定。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項所述之裝置, -26- (4) 1287095 其中’在該1C之測試期間中,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一 狀態時’該第三機構執行該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一基準電壓 間之第一比較’並依據該第一比較調整該第一輸出信號電 壓位準,及 其中’在該1C之測試期間中,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二 狀態時’該第三機構執行該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二基準電壓 間之第二比較,並依據該第二比較調整該第二輸出信號電 壓位準。 1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 0項所述之裝置,其中, 該第二機構包含: 多個傳導探針,各接觸一個別1C接頭,及 用以將該電路節點電阻連接至每一探針的機構。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項所述之裝置, 其中,在該1C之測試之前,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一狀 態時,該第三機構執行該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一基準電壓間 之桌一比較,並依據該第一比較調整第一輸出信號電壓位 準,及 其中,在該1C之測試之前,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二狀 態時,該第三機構執行該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二基準電壓間 之第二比較,並依據該第二比較調整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 準,及 其中,在該1C之測試期間中,該第三機構不進一步 調整第一及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 2項所述之裝置, -27- (5) 1287095 其中,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較第一輸出信號電壓位 準爲更高, 其中,反應於該控制信號自第一狀態變化至第二狀 態,該第一機構先驅動該輸出信號電壓大致較第二輸出信 號電壓位準更高,且其後,驅動該輸出信號電壓至第二輸 出信號電壓位準,及 其中,反應於該控制信號自第二狀態變化至第一狀 態,該第一機構先驅動該輸出信號電壓大致較第一輸出信 號電壓位準更低,且其後,驅動該輸出信號電壓至第一輸 出信號電壓位準。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 2項所述之裝置,其中, 該第三機構包含: 第四機構,用以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一狀態時,執行該 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一基準電壓間之第一比較,並用以反應 於該第一比較而產生第一組資料値, 第五機構,用以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二狀態時,執行該 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二基準電壓間之第二比較,並用以依據 該第二比較而產生第二組資料値, 第六機構,用以儲存由該第四及第五機構產生之第一 及第二資料,及 第七機構,用以反應於由該第六機構所儲存之第一及 第二資料,而調整第一及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述之裝置, 其中,在該1C之測試之前,該第六機構儲存產生之 -28- (6) 1287095 第一及第二資料,使得在該1C之測試期間中,第一及第 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保持恆定。 16. —種在積體電路(1C)之測試期間中用以同時發送 一測試信號至IC之多個1C接頭之方法,其中,當控制信 號重複轉變於第一及第二狀態之間時,該測試信號之電壓 重複轉變於代表第一及第二邏輯位準之第一及第二測試信 號電壓位準之間,其中,將多個1C接頭之至少一個連接 至一電位來源之至少一故障係對其他1C接頭上由該測試 信號所代表之第一及第二邏輯位準無實質影響,該方法包 括步驟: a·當該控制信號轉變於第一及第二狀態之間時,驅 動輸出信號於第一及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之間, b ·將該輸出信號電阻連接至一電路節點,以產生該 測試信號於該電路節點上; c·經由使1C接頭相互電阻隔離之路徑,同時分配來 自該電路節點之測試信號至多個1C接頭;及 d ·當該控制號轉變於該第一及第二狀態之間時,調 整第一及第二輸出信號電壓準,使得該測試信號轉變於第 一及第二測試信號電壓位準之間。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 在該1C之測試期間中,在步驟d處調整第一及第二測試 信號電壓位準。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 在該1C之測試之前,在步驟d處調整第一及第二測試信 -29- (7) 1287095 號電壓位準’並在該1C之測試期間中將第一及第二_ _ 信號電壓位準保持恆定。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 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較第一輸出信號電壓位準更高,I 其中,步驟a包含副步驟: al·藉由先驅動該輸出信號電壓大致較第二輸出信號 電壓位準更高,及其後驅動該輸出信號電壓至第二輸出信 號電壓位準,而反應於該控制信號自第一狀態改變至第二 狀態,及 a2.藉由先驅動該輸出信號電壓大致較第一輸出信號 電壓位準更低,及其後驅動該輸出信號電壓至第一輸出信 號電壓位準,而反應於該控制信號自第二狀態改變至第一 狀態。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 步驟d包含副步驟: d 1 ·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一狀態時,執行該測試信號電 壓及第一基準電壓間之第一比較, d2 ·反應於該第一比較而調整第一資料, d 3 .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一狀態時’執行該測試信號電 壓及第二基準電壓間之第二比較, (H.反應於該第二比較而調整第二資料, d5·儲存在步驟dl及d3所調整之第〜及第二資料, 及 d6·反應於所儲存之第一及第二資料,而控制第一及 -30- (8) 1287095 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20項所述之方法, 其中,步驟d5發生於該1C之測試之前,及 其中,在該1C之測試期間中,第一及第二輸出信號 電壓位準保持恆定。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 步驟d包含副步驟: dl ·在該1C之測試期間中,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一狀 態時,執行該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一基準電壓間之第一比 較,並依據該第一比較而調整第一輸出信號電壓位準,及 d2.在該1C之測試期間中,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二狀 態時,執行該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二基準電壓間之第二比 較,並依據該第二比較而調整第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 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 步驟d包含副步驟: d 1 .在該1C之測試之前,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一狀態 時,執行該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一基準電壓間之一第比較; d2.在該IC之測試之前,依據該第一比較而調整第 一輸出信號電壓位準; d3 .在該1C之測試之前,當該控制信號爲第二狀態 時,執行該測試信號電壓及第二基準電壓間之第二比較; d4.在該1C之測試之前,依據該第二比較而調整第 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及 d5.在該1C之測試期間中,不進一步調整第一及第 -31 - (9)1287095 二輸出信號電壓位準。-32- 128709#牛 5:第 92119060 ’ 中文圖式替換頁 號專利申請案 民國95年12月18日修正1287095 月tf日修(更)正替換頁 圖31287095圖8551287095 _ Mt.90 1287095 丨招/f 9修(更)正替換頁I 圖15 VMAX —► 脈波整 形器 VHIGH VMIN VLOW S/H 70 68 V1 R1 ,56 V 反饋控 制器 66 測試雌 34 YU VH VL 測試 記憶體 格式化器 定時 Μ 60 62 D 50 互連系統 36 R2 七 R2 七 R2 > R2 ◄——44 48 58 40 38 晶圓 + 42 X 1287095 勿革/玥/fw修(更)正替換頁 圖201287095 柒、(一)、本索指定代表圖為:笫3圖 (二)、本代表圈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 34測試波道 3 6互接系統 3 8 1C接頭 42半導體晶圓 44隔離電阻器 5 0節點 54驅動器 56電阻器 58故障 60格式化器 64記憶體 66反饋控制器 捌、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0/193,831 US6812691B2 (en) | 2002-07-12 | 2002-07-12 | Compensation for test signal degradation due to DUT faul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409923A TW200409923A (en) | 2004-06-16 |
TWI287095B true TWI287095B (en) | 2007-09-21 |
Family
ID=30114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2119060A TWI287095B (en) | 2002-07-12 | 2003-07-11 | Compensation for test signal degradation due to DUT fault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6812691B2 (zh) |
EP (2) | EP1722247B1 (zh) |
JP (2) | JP4387942B2 (zh) |
KR (2) | KR20090015156A (zh) |
CN (1) | CN100445762C (zh) |
AU (1) | AU2003247980A1 (zh) |
DE (2) | DE60308870T2 (zh) |
TW (1) | TWI287095B (zh) |
WO (1) | WO2004008162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14613A (en) | 1996-08-08 | 1999-06-22 | Cascade Microtech, Inc. | Membrane probing system with local contact scrub |
US6256882B1 (en) | 1998-07-14 | 2001-07-10 | Cascade Microtech, Inc. | Membrane probing system |
US6603323B1 (en) * | 2000-07-10 | 2003-08-05 | Formfactor, Inc. | Closed-grid bus architecture for wafer interconnect structure |
DE20114544U1 (de) | 2000-12-04 | 2002-02-21 | Cascade Microtech, Inc., Beaverton, Oreg. | Wafersonde |
US7355420B2 (en) | 2001-08-21 | 2008-04-08 | Cascade Microtech, Inc. | Membrane probing system |
US6784674B2 (en) * | 2002-05-08 | 2004-08-31 | Formfactor, Inc. | Test signal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IC tester |
US6798225B2 (en) * | 2002-05-08 | 2004-09-28 | Formfactor, Inc. | Tester channel to multiple IC terminals |
US7057404B2 (en) | 2003-05-23 | 2006-06-06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Shielded probe for testing a device under test |
US7154259B2 (en) * | 2003-10-23 | 2006-12-26 | Formfactor, Inc. | Isolation buffers with controlled equal time delays |
WO2005065258A2 (en) | 2003-12-24 | 2005-07-21 | Cascade Microtech, Inc. | Active wafer probe |
US7307433B2 (en) * | 2004-04-21 | 2007-12-11 | Formfactor, Inc. | Intelligent probe card architecture |
US7420381B2 (en) | 2004-09-13 | 2008-09-02 | Cascade Microtech, Inc. | Double sided probing structures |
US7262624B2 (en) * | 2004-12-21 | 2007-08-28 | Formfactor, Inc. | Bi-directional buffer for interfacing test system channel |
US7414418B2 (en) * | 2005-01-07 | 2008-08-19 | Formfacto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operating frequency of a system for testing electronic devices |
US7656172B2 (en) | 2005-01-31 | 2010-02-02 | Cascade Microtech, Inc. | System for testing semiconductors |
US7535247B2 (en) | 2005-01-31 | 2009-05-19 | Cascade Microtech, Inc. | Interface for testing semiconductors |
US20070016835A1 (en) * | 2005-07-12 | 2007-01-18 |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ameter adjustment, testing, and configuration |
DE102005037236A1 (de) * | 2005-08-08 | 2007-02-15 | Robert Bosch Gmbh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Konfiguration einer Halbleiterschaltung |
US7650246B2 (en) * | 2005-08-31 | 2010-01-1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circuit delay |
US7557592B2 (en) * | 2006-06-06 | 2009-07-07 | Formfactor, Inc. | Method of expanding tester drive and measurement capability |
US7723999B2 (en) | 2006-06-12 | 2010-05-25 | Cascade Microtech, Inc. | Calibration structures for differential signal probing |
US7403028B2 (en) | 2006-06-12 | 2008-07-22 | Cascade Microtech, Inc. | Test structure and probe for differential signals |
US7764072B2 (en) | 2006-06-12 | 2010-07-27 | Cascade Microtech, Inc. | Differential signal probing system |
US7589548B2 (en) * | 2007-02-22 | 2009-09-15 | Teradyne, Inc. | Design-for-test micro probe |
US20080275662A1 (en) * | 2007-05-01 | 2008-11-06 | Vladimir Dmitriev-Zdorov | Generating transmission-code compliant test sequences |
US7876114B2 (en) | 2007-08-08 | 2011-01-25 | Cascade Microtech, Inc. | Differential waveguide probe |
WO2009031404A1 (ja) * | 2007-09-04 | 2009-03-12 | Advantest Corporation | 伝送回路、送信器、受信器、および、試験装置 |
KR101414980B1 (ko) * | 2008-06-30 | 2014-07-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테스트 시스템 |
US7888957B2 (en) | 2008-10-06 | 2011-02-15 | Cascade Microtech, Inc. | Probing apparatus with impedance optimized interface |
US8410806B2 (en) | 2008-11-21 | 2013-04-02 | Cascade Microtech, Inc. | Replaceable coupon for a probing apparatus |
CN101750580B (zh) * | 2008-12-01 | 2012-05-09 | 豪雅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集成电路中功能模块芯片的测试方法 |
WO2012002935A1 (en) * | 2010-06-29 | 2012-01-05 | Teradyne, Inc. | Calibrating a channel of a test system |
US9759772B2 (en) | 2011-10-28 | 2017-09-12 | Teradyne, Inc. | Programmable test instrument |
US10776233B2 (en) | 2011-10-28 | 2020-09-15 | Teradyne, Inc. | Programmable test instrument |
CN104678278A (zh) * | 2013-11-28 | 2015-06-03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由连接配置提供信号的集成电路测试结构及其测试方法 |
TWI580969B (zh) * | 2015-04-14 | 2017-05-01 | Mpi Corp | Probe card |
US10180486B2 (en) * | 2016-03-16 | 2019-01-15 | Formfactor Beaverton, Inc. | Test standards and methods for impedance calibration of a probe system, and probe systems that include the test standards or utilize the methods |
JP6782134B2 (ja) * | 2016-09-26 | 2020-11-11 |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 スキャン回路、集合スキャン回路、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検査方法 |
KR102670373B1 (ko) | 2016-10-12 | 2024-05-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도체 소자 검사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
US11450613B2 (en) * | 2018-03-23 | 2022-09-20 | Intel Corporation |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with test circuitry for testing a channel between dies |
WO2020042906A1 (en) | 2018-08-31 | 2020-03-05 |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 Test methods, tester, load board and test system |
CN108732489B (zh) * | 2018-08-31 | 2023-09-05 |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测试方法、测试设备、测试载板及测试系统 |
US11385261B2 (en) * | 2018-10-26 | 2022-07-12 | Keithley Instruments, Llc | Test and measurement instrument having overpulsed power supply and controlled slew rate |
TWI708305B (zh) * | 2020-03-31 | 2020-10-21 | 利亙通國際有限公司 | 晶圓製程良率分析之大量取樣測試的改良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46299A (en) * | 1983-08-01 | 1987-02-24 |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nd monitoring programmed test signals during automated 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
US4764925A (en) * | 1984-06-14 | 1988-08-16 | Fairchild Camera & Instrumen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integrated circuits |
US4802092A (en) * | 1985-06-20 | 1989-01-31 | Harte J Richard | Electric probe used to activate correct and incorrect response areas in an instructional apparatus |
US5101153A (en) * | 1991-01-09 | 1992-03-31 |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Pin electronics test circuit for IC device testing |
DE19506325C1 (de) * | 1995-02-23 | 1996-08-14 | Siemens Ag | Prüfschaltung und Prüfverfahren zur Funktionsprüfung von elektronischen Schaltungen |
JPH102930A (ja) * | 1996-06-18 | 1998-01-06 | Hitachi Electron Eng Co Ltd | Icテスタ |
US5889392A (en) * | 1997-03-06 | 1999-03-30 |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 Switch-mode regulators and methods providing transient response speed-up |
US5794175A (en) * | 1997-09-09 | 1998-08-11 | Teradyne, Inc. | Low cost, highly parallel memory tester |
US6028438A (en) * | 1997-10-31 | 2000-02-22 | Credence Systems Corporation | Current sense circuit |
JP2001296335A (ja) * | 2000-04-14 | 2001-10-26 | Nec Corp | 半導体装置の検査方法及び検査装置 |
JP3700558B2 (ja) * | 2000-08-10 | 2005-09-2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駆動回路 |
US6297676B1 (en) * | 2000-10-23 | 2001-10-02 | Motorola, Inc. | High capacitance drive fast slewing amplifier |
US7009213B2 (en) * | 2003-07-31 | 2006-03-07 |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 Light emitting devices with improved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
JP4526933B2 (ja) * | 2004-11-22 | 2010-08-18 | 天龍製鋸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カッター |
-
2002
- 2002-07-12 US US10/193,831 patent/US681269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7-09 KR KR1020087031861A patent/KR20090015156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3-07-09 KR KR1020057000582A patent/KR100967147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7-09 DE DE60308870T patent/DE60308870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7-09 DE DE60320049T patent/DE60320049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7-09 WO PCT/US2003/021678 patent/WO2004008162A2/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3-07-09 JP JP2004521659A patent/JP438794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7-09 AU AU2003247980A patent/AU200324798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7-09 EP EP06015765A patent/EP172224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7-09 CN CNB038215365A patent/CN10044576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7-09 EP EP03764482A patent/EP152368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7-11 TW TW092119060A patent/TWI28709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
- 2004-11-01 US US10/979,059 patent/US696524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8-18 JP JP2009189565A patent/JP2009271088A/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722247A3 (en) | 2006-11-29 |
KR100967147B1 (ko) | 2010-07-05 |
CN100445762C (zh) | 2008-12-24 |
AU2003247980A1 (en) | 2004-02-02 |
JP4387942B2 (ja) | 2009-12-24 |
WO2004008162A2 (en) | 2004-01-22 |
DE60320049T2 (de) | 2009-06-04 |
JP2009271088A (ja) | 2009-11-19 |
US6965248B2 (en) | 2005-11-15 |
US6812691B2 (en) | 2004-11-02 |
TW200409923A (en) | 2004-06-16 |
WO2004008162A3 (en) | 2004-04-08 |
EP1523686A2 (en) | 2005-04-20 |
KR20090015156A (ko) | 2009-02-11 |
DE60308870T2 (de) | 2007-05-16 |
EP1722247A2 (en) | 2006-11-15 |
EP1523686B1 (en) | 2006-10-04 |
AU2003247980A8 (en) | 2004-02-02 |
DE60308870D1 (de) | 2006-11-16 |
US20040008024A1 (en) | 2004-01-15 |
US20050088169A1 (en) | 2005-04-28 |
KR20050011008A (ko) | 2005-01-28 |
JP2005533251A (ja) | 2005-11-04 |
DE60320049D1 (de) | 2008-05-08 |
CN1682124A (zh) | 2005-10-12 |
EP1722247B1 (en) | 2008-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87095B (en) | Compensation for test signal degradation due to DUT fault | |
KR100649648B1 (ko) | 자동 테스트 장치용 원격 테스트 모듈 | |
US8174277B2 (en) | Compensation for voltage drop in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 |
US6339338B1 (en) |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supply noise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 |
US6657455B2 (en) | Predictive, adaptive power supply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under test | |
US908645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integrated circuits | |
WO2001001247A2 (en) | Semiconductor parallel tester | |
US20040051551A1 (en) |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ccurately applying a voltage to a node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
US20060028225A1 (en) | Process and a device for the calibration of a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test system | |
EP219567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devices using serially controlled resources | |
TWI298922B (en) | Predictive, adaptive power supply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under test | |
KR100916763B1 (ko) | 반도체 디바이스 테스트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