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69070B - Light control film - Google Patents

Light control fil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69070B
TWI269070B TW092124010A TW92124010A TWI269070B TW I269070 B TWI269070 B TW I269070B TW 092124010 A TW092124010 A TW 092124010A TW 92124010 A TW92124010 A TW 92124010A TW I269070 B TWI269070 B TW I2690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grees
light
control film
light control
cro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24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09961A (en
Inventor
Hideki Etori
Original Assignee
Kimot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oto Kk filed Critical Kimoto Kk
Publication of TW200409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9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9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90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4Production of other 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B29D11/00009- B29D11/0073
    • B29D11/00788Producing optical fil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1269070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用於液晶顯示器等之背光等的光控制用 之薄膜和使用薄膜的背光。 【先前技術】 液晶顯示器等的背光是廣泛使用在導光板的至少一端 部配置光源的邊燈型背光。邊燈型背光具有其本身厚度很 薄的優點,但光源存在於端部的緣故,射出的光多數包括 從正面非常傾斜的成份,不易得到較高的正面亮度。習知 的背光爲了提高正面亮度,使用組合複數片三稜鏡片等的 光學薄膜、光擴散薄膜,且射出光直立在正面(例如日本 特開平第8 — 55507號公報、特開第2000— 352607號公報 等)。 但是像這樣組合複數片光學薄膜所組裝的背光,會發 生阻礙薄型化、低成本化外,還會產生起因於積層複數片 光學薄膜的牛頓環或因薄膜彼此接觸產生傷痕的問題。 一方面,爲了控制射出光方向的光控制薄膜係廣泛使 用三稜鏡片、鏡片,但該些光學薄膜一般價格都很高,開 發出取代it個的光控制薄膜,針對其表面形狀、凹凸形成 種種提案。例如於日本特開平第4一 1 4640 1號公報中提案 一種與光擴散材組合而使用的限制構件,具有組合大小銷 齒狀d分的不規則凹凸形狀的構件。並於日本特開平第$ - 1 6 0 1 5號公報中提案一種將半球形、圓錐形或稜鏡狀等 (2) 1269070 預定形狀的光學元件以預定間距並規則性配置多數個的光 擴散片。 但是包括三棱鏡片、鏡片的習知光控制薄膜,能藉由 基於幾何光學的表面設計增加射出到正面(與薄膜面正交 的面)的光之比例,但起因於規則正常配列的凸部而易出 現干涉狀圖案,而且不光是那樣還有閃爍、難以看見的缺 點。爲了解決這個,必需與光擴散片等倂用,藉此也會產 生上述的薄膜積層問題、整體性亮度下降的問題。 鲁 而像是記載於日本特開平第4 — 1 4640 1號公報的限制 構件,組合大小鋸齒狀部分並形成不規則凹凸形狀的時 候,在薄膜面內不易均勻地提高亮度和減低閃燦等特性。 於是本發明使用單獨或很少的光學薄膜就能確實達到 提高正面亮度的同時,還具備適度的擴散性,以提供沒有 閃爍問題的光控制薄膜爲目的。而本發明還以提供特性上 沒有誤差的光控制薄膜爲目的。
I 【發明內容】 爲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人針對光控制薄膜的表面形 狀,於規定凹凸形狀、相對於薄膜面(基準面)的傾斜、凹 凸的高度、間距等的表面形狀的種種要素方面進行刻意硏 究的結果,藉著適當控制相對於凹凸圖案之薄膜面的傾 斜,就能將射入’薄膜的光有效率地直立在薄膜的正面方 _ 向(射出方向),發現以更少片數的光學薄膜就能提高正面 亮度。更具體乃如第]圖所示,假設垂直於薄膜面(與形 (3) 1269070 成凹凸圖案之面相反側的面)之任意方向之斷面1 0 0的情 形下,發現劃定其斷面之端部的曲線(斷面曲線)1 0 1之傾 斜(度)的絕對値之平均(eaVe)爲預定範圍時,可達成優異 的正面亮度。更以斷面曲線1 0 1之傾斜(度)的絕對値之平 均(eave)爲凹凸之傾斜的指標,且以相對於利用薄膜面和 斷面之交叉部所決定的直線102之長度(L1)的斷面曲線之 長度(L2)的比(L1=L2/L1)作爲凹凸之高度的指標使用,藉 此就能以表示與正面亮度之變化相關的特定關係式而記 述’而且發現此値爲特定範圍時,就能達成優異的正面亮 度,直到完成本發明爲止。 即’本發明的光控制薄膜是屬於具有凹凸圖案的光控 制薄膜,對於前述凹凸圖案垂直於薄膜基準面之任意斷面 來看’相對於利用凹凸圖案所劃定的斷面端部之曲線(以 下稱爲斷面曲線)的前述基準面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均 (Gave(度)),實際上對所有的斷面而言,以 20度以上 75 度以下爲特徵(以下對凹凸圖案之斷面曲線的傾斜而言, 以20 $ eaveg 75稱爲條件1)。 而本發明的光控制薄膜是屬於具有由預定折射率η的 材料製成的凹凸圖案層的光控制薄膜,對於前述凹凸圖案 垂直於薄膜基準面的任意斷面來看,相對於利用凹凸圖案 所劃定的斷面端部之曲線(以下稱爲斷面曲線)的前述基準 面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均(Gave (度)),實際上對所有的斷 面而言,以(7 8 — 3 4 η)度以上、(1 18 — 34η)度以下爲特徵 (以下對凹凸圖案之斷面曲線的傾斜而言,以(7 8 — 3 4 η) $ (4) l269〇7〇 hveg (1 18— 34n)稱爲條件 2)。 對本發明的光控制薄膜而言,最好如上述所定義的斷 ®曲線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均係藉由包括斷面曲線之斷面 方向不同的差異爲30度以內。 更且’本發明的光控制薄膜是屬於具有凹凸圖案的光 ^制薄膜,對於前述凹凸圖案垂直於薄膜基準面的任意斷 ®來看,相對於利用凹凸圖案所劃定的斷面端部之曲線 (以下稱爲斷面曲線)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均(eave(度))以 &利用前述基準面和斷面之交叉部所劃定的直線長度(L 1) 的前述斷面曲線之長度(L2)的比(L2/L1),實際上對所有的 斷面而言,以滿足下式(1)或(2)爲特徵的光控制薄膜(以下 對凹凸圖案之斷面曲線的傾斜而言,以式(1)或(2)的條件 稱爲條件3 )。
Gave Lr>_20 (1) 25<^0ave x Lr<_60 (2) 而本發明的光控制薄膜是屬於具有由預定折射率n的 材料製成的凹凸圖案層的光控制薄膜,對於前述凹凸圖案 垂直於薄膜基準面的任意斷面來看,相對於利用凹凸圖案 所劃定的斷面端部之曲線(以下稱爲斷面曲線)之傾斜的絕 對値之平均(0ave(度))以及利用前述基準面和斷面之交叉 部所劃定的直線長度(L1)的前述斷面曲線之長度(L2)的比 (Lr = L2/L1),實際上對所有的斷面而言,以滿足下式(3) -7^ (5) (5)1269070 或(4)爲特徵的光控制薄膜(以下對凹凸圖案之斷面曲線的 傾斜而言,以式(3 )或(4 )的條件稱爲條件4 ) ° Θ ave ^ Lr X η2 > 40 (3) 5〇<0ave x Lr x n2S 1 3 5 (4) 對本發明而言’所謂薄膜的基準面是指以薄膜視爲槪 略平面時,其爲平面之意味’且對於與形成本發明之光控 制薄膜的凹凸圖案的面相反側的面爲平滑面的時候,將該 面視爲基準面。而對於相反側的面不平滑,爲凹凸面的時 候,以包括其不同的2方向之中心線的面視爲基準面。 針對此種基準面的斷面曲線之傾斜,一般斷面曲線以 y二f〇)表示時,可求得以f(x)爲X所微分的f,,(x),其絕 對値的平均(sav ),若以求得上述値的區間之長度爲L的 話’就能以下述的式(5)表示。更且,該傾斜以角度表示 的傾斜之絕對値的平均(Gav)就能以下述的式(6)_ $。 心=士 J〇V’(x) I 办 (5) f\x)\dx (6) 可是製品設計可能會使用此種函數,但就實際製品來 看,斷面曲線以一般的函數來記述是很困難,而且得到傾 -8- (6) (6)1269070 斜之絕對値的平均也很困難。因而,本發明欲以下面所求 得的値定義爲斷面曲線之傾斜的絕對値。 首先利用表面形狀測定裝置從凹凸圖案面上的任意點 在任意方向測定斷面曲線。測定結果是根據在斷面方向以 預定間隔(△(!)的位置(ch、d2、d3…、d4)所測定的表面之 高度資料…h(dm))所構成。例如第2 圖所示,縱軸爲凹凸圖案的高度、橫軸爲形成以斷面曲線 之方向的座標圖而表現的資料。以一個間隔所區隔的斷面 曲線的部分(例如(a — b)、( c 一 d)),如果間隔十分短就能 視爲直線,其傾斜的絕對値 Θ i (i = 1,2,3…m)(單位爲 「度」)就能以下式表示。 tan'1 { [h(di) - h(di.!)]/ Ad} (7) 以利用預定間隔(Ad)所區隔的斷面曲線的所有部分而 求得的上述傾斜之平均作爲傾斜之絕對値的平均θ ave。 m Θ ave—l/m Σ | 0i j ( 8 ) 上述之間隔(Ad)的長度是屬於能夠充分正確反映包含 在斷面曲線之凹凸圖案之形狀的程度的長度,具體上是屬 於1 · 0 μηι以下程度的間隔。再者,欲求得具有凹凸圖案之 薄膜的斷面形狀的時候,其精度會因表面形狀測定裝置而 異。就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來看,條件]及條件2適用於 (7) (7)1269070 利用觸針式之測定式的數値。因認爲藉由在條件3及條件 4演算兩個測定値就可排除因測定裝置的影響,故不限於 _ 何種測定裝置均適用。 具有此種凹凸圖案的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能夠增加從 與凹凸圖案相反側射入、從凹凸圖案側射出的光中之正面 特別是射出角〇〜3 0度之範圍的成份,或是與三稜鏡片相 等,達到其以上的正面亮度。而且具備適度的光擴散性, 不會產生閃爍和干涉圖案。 · 而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是屬於其凹凸圖案滿足上述之 條件1〜4的任一條件,且斷面曲線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 均(Θ ave)是從斷面方向與前述光控制薄膜之基準面平行的 第一方向,向著與前述光控制薄膜之基準面平行並與前述 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逐漸增加爲特徵。
該光控制薄膜以背光之光源的長邊方向與第一方向一 致地配置在背光時,補正背光之射出角依存性因相對於光 源之方向而異的情形,就能達到均勻的亮度。 I 而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是屬於其凹凸圖案滿足上述之 條件1〜4的任一條件,且相對於斷面曲線之基準面的傾 斜是從薄膜之一端側向著另一端側漸增或漸減爲特徵。 該光控制薄膜以可在背光之光源側爲薄膜之一端側地 配置時,補正光源之射出角依存性因自光源起之距離而異 的情形,達成均勻的亮度。 _ 本發明之背光裝置是使用上述之本發明的光控制薄 膜,具體上是在至少一端部配置光源’具備有以略與前述 - 10- (8) (8)1269070 一端部正交的面作爲光射出面的導光板、和配置在前述導 光板之光射出面的光控制薄膜的背光裝置,或是在光控制 薄膜、和與光控制薄膜之光射出面側相反側依序具備有光 擴散材、光源的背光裝置。 根據本發明就能提供一種正面亮度高,且具備適度之 光擴散性的光控制薄膜。而因本發明之背光裝置是使用此 種光控制薄膜,所以能極力減少與此組合的其他構件,還 能令背光裝置的厚度變得更薄。而且能夠抑制因薄膜間之 接觸產生干涉圖案、產生傷痕等情形。 【實施方式】 [用以實施發之最佳形態]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及背光裝置參照圖面做 詳細說明。尙於使用在說明本發明的圖面中,各要素的尺 寸(厚度、寬度、高度等)爲了說明而配合需要加以放大或 縮小,並不是反映實際的光控制薄膜及背光裝置之各要素 的尺寸。 第3圖(a)〜第3圖(c)係模式性表示本發明之光控制 薄膜1 〇的實施形態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光控制薄 膜10是屬於在略平面狀的薄膜之一方的面形成由微細凹 凸所形成的凹凸圖案,其凹凸圖案的形狀具有特徵。凹凸 圖案也可如(a)及(b)所示,形成於形成在屬於基材11之薄 膜之一方的面的層12,也可如(〇所示,只在形成凹凸圖 案的層1 2構成光控制薄膜。 > 11 - (9) (9)1269070 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在從與形成凹凸圖案之面相反側 的面射入的光從凹凸圖案射出之際,射出光中從正面向著 預定之角度範圍內的光之成份變更多地控制光之方向,且 藉此提高正面亮度的同時,獲得防止閃爍的擴散性。與形 成凹凸圖案之面相反側的面,典型上是屬平滑面,但並不 限於平滑面。例如可形成糙面化,或預定之點狀圖案等。 以下針對欲控制上述之光的方向之凹凸圖案的條件做 說明。 _ 條件1及條件2 本發明人假設一最初針對預定長度之線段且由複數個 均勻的凸圖案所構成的斷面曲線,且改變圖案形狀、高 度、射入光的射入角等,來模擬射入光和射出光的關係, 且檢討得到最適合之射出光的條件。在此,假設射入光及 射出光是在包括斷面曲線的面內從斷面曲線之一方射進至 另一方的光,一方之折射率爲一般之丙烯系樹脂之折射率 的1.5,另一方爲空氣而加以計算。而射入光之光分佈乃 爲具與實際從背光之導光板射出的光之分佈(通過導光板 的中央,正交於光源之方向的光射出分佈)相同的分佈。 如此模擬的結果,發現對於斷面曲線之線段的傾斜之 平均(Gave(度))爲20度以上75度以下,藉此就能從正面 方向將非常傾斜的光有效率地直立於正面方向,就能提高 正面亮度。該傾斜之平均(0ave(度))最好25度以上,更好 3 0度以上時,而且最好6 0度以下,更好5 0度以下時, -12 - (10) 1269070 尤其可得到優異的效果。 此種條件就實際所有的斷面來看,需要滿足。「實際 所有的斷面」是指對特定之光控制薄膜而言,觀察複數個 斷面時,只要觀察到大部分斷面滿足即可的意思,也包括 包含不滿足上述條件之1、2的斷面之情形的意思。例如 ~ 斷面是選在光控制薄膜之端部的時候,也會有因凹凸圖案 數少不能滿足上述條件的情形,但比較長的斷面曲線方 面,若滿足上述條件就會滿足本發明的條件。 春 可是,發現爲了可滿足本發明之凹凸圖案的條件的上 述模擬是假設凸圖案的射入側是由折射率1 . 5的材質所製 成’但本發明的光控制薄膜的凹凸圖案可採用一般使用於 光學薄膜的材料,其折射率不限於1 . 5。考慮折射率η並 加以一般化的時候,傾斜的平均(Gave(度))爲(7 8 — 3 4η)度 以上、(U 8 — 34η)度以下時,就會得到上述效果。 藉由考慮構成此種凹凸圖案之材料的折射率來設計凹 凸圖案的形狀,就能朝更正面方向提高亮度。 鲁 條件3及條件4 條件3及條件4是基於三次元之模擬結果導出的。即 本發明中係如第4圖所示,以Xy平面爲基準面,針對將 在與此正交的面所描出之任意曲線4 0 1,由在z軸旋轉的 旋轉體所形成的單一凸圖案,改變圖案形狀、高度、射入 光的射入角等來模擬射入光和射出光的關係,且檢討得到 最適合之射出光的條件。然後從該凸圖案的底面,射入具 -13- (11) (11)1269070 有與實際從背光之導光板射出的光之分佈相同的分佈之光 的情形下,藉由計算求得從凸圖案側射出的光之分佈(射 出角特性)。連此例,凸圖案內部的折射率η也是以形成 一般的丙烯系樹脂之折射率的1 . 5來計算。 第5圖係表示針對第4圖所示之形狀的凸圖案所模擬 的結果的射出光分佈5 0 1的座標圖。圖中,虛線爲射入光 分佈5 02。在此,正面亮度良好且具備某種程度的光散射 性的緣故,希望從正面(0度)射出至± 3 0度之範圍的光之 成份具多,且從正面(0度)至± 3 0度之範圍的射出光之均 勻度高。 其次,對形成複數個凸圖案的凹凸面而言,爲了發現 欲得到此種條件之射出光特性之條件,就存在複數個上述 凸圖案的系列中,加以模擬將圖案的形狀及高度做種種變 更時之射出光分佈的變化。結果表示於第6圖。圖中,橫 軸爲形成複數個凸圖案全體的曲線之傾斜的平均値 (Oave)、縱軸爲射出光能,第一群組601是於ζ軸之6度 範圍內的射出光(以下稱射出光6)、第二群組602是於z 軸之含括1 8度範圍的射出光(以下稱射出光1 6)、第三群 組6 0 3是於z軸之含括3 〇度範圍的射出光(以下稱射出光 3 0)。 由此模擬結果發現,隨著傾斜之平均値(Gave)變大, 射出光的比例增加,但大到某種程度反而有減少的傾 向。於是檢討得到與射出光3Q之相關的凹凸形狀之總合 性指標的時候,得知使用針對傾斜之平均値(eave)和曲線 (12) 1269070 的長度(L 2)、曲線401之底的長度(L1)之比(Lr = L2/Ll, 以下稱曲線長度比)的商或積的情形下,最好能記述與射 出光30的關連。 第7圖及第8圖係表示模擬結果的圖,第7圖係表示 於橫軸取得傾斜之平均値(0ave)除以曲線長度比(L〇之値 時的射出光能之變化,第8圖係表示於橫軸取得傾斜之平 均(0ave)乘以曲線長度比(L〇之値時的射出光能之變化。 由該些模擬結果即知曲線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均値 ® (0ave)除以曲線長度比(L〇之値(商)爲20以上時、曲線之 傾斜的絕對値之平均値(Θ a ve)乘以曲線長度比(Lr)之値(積) 爲2 5以上6 0以下時,射出角3 0度範圍的射出光能會大 幅增加。形成在薄膜面的凹凸圖案可視爲複數個凸圖案的 集合,上述關係就能適用於形成在薄膜面的凹凸圖案,得 知藉由滿足以下之條件(式(1)或(2)),就能提高正面亮度 且構成具有適度擴散性的光控制薄膜。
Gave + Lr >_ 2 0 (1) 2 5 <_0ave x Lr <^6 0 (2) 式中,eave是指垂直於薄膜之基準面的任意斷面, 相對於劃定凹凸圖案之斷面曲線的基準面之傾斜的絕對値 之平均(以下稱平均傾斜),Lr是指利用基準面和斷面之交 叉部所劃定的直線之長度(L1)和斷面曲線之長度(L2)的比 (L2/L1)。 •15- (13) 1269070 再者,式(1)之平均値(eave)除以曲線長度比(Lr)之値 更好爲25以上,式(2)之平均値(Gave)和曲線長度比(Lr) 之積更好是下限爲35以上、上限爲50以下。 該條件3就實際所有的斷面來看需要滿足。「實際所 有的斷面」是指對特定之光控制薄膜而言,觀察複數個斷 面時,只要觀察到的大部分斷面滿足即可的意思,也包括 包含不滿足上述條件之1、2的斷面之情形的意思。例如 斷面是選在光控制薄膜之端部的時候,也會有因凹凸圖案 數少不能滿足上述條件的情形,但比較長的斷面曲線方 面,若滿足上述條件就會滿足本發明的條件。 而且上述三次元模擬是假設凸圖案是由折射率1.5的 材質所製成,但本發明的光控制薄膜的凹凸圖案可採用一 般使用於光學薄膜的材料,其折射率不限於1 · 5。考慮折 射率η並將上述式(1)、(2)—般化,就能如以下所示。 0ave + Lr χ η2 >40 (3)
(4) 5 0 <^θ a ν e χ Lr χ η2<135 再者,式(3)之値更好爲5〇以上,式(4)之値更好是下 限爲70以上、上限爲1 1 5以下。像這樣考慮構成凹凸圖 案之材料的折射率來設計凹凸圖案的形狀,就更能夠朝正 面方向提高亮度。 本發明的光控制薄膜是藉由其凹凸圖案滿足上述之條 件地加以設計’就能提高正面亮度、具有某種程度的擴散 - 16 - (14) (14)1269070 性。具有此種特性之本發明的光控制薄膜是作爲例如在邊 燈型之背光裝置的導光板上,直接或透過光擴散板等而配 置在正下型的背光裝置之光源上,來控制其射出光之方向 的薄膜而使用。 追加的條件 更且’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是考慮與背光裝置之光源 的配置的關係來改變凹凸圖案之平均傾斜(Θ ave)爲佳。與 光源的關係對於將細長的光源配置背光之一端或向對之兩 端的情形下’需要考慮相對於其長邊方向的角度及自光源 起的距離。 就與光源之長邊方向的角度來看,一般測定背光之亮 度的射出角依存性之情況,於大部分的測定點會有隨著測 定方向相對於光源之長邊方向從平行方向向著垂直方向, 自正面非常傾斜的射出角之亮度增大的傾向。例如第9圖 所示,在並行導光板 90之兩端部配置光源91、92的背 光,針對其中央部C點並對與光源91、92平行的方向(圖 中爲X方向)測定射出角之亮度的情形,乃如第1 0圖(a)所 示,在寬大的射出角之範圍會得到均勻的亮度,但就C點 來看,在與光源9 1、9 2正交的方向測定射出角之亮度的 情形’乃如第1 〇圖(b)所示,較大的射出角之亮度會變 大。此種傾向在邊燈型背光就很顯著,但在直下型也看得 見在對應光擴散材之光源的部分設有點狀圖案的情形等。 爲了補正此種背光之射出角依存性的差異,就本發明 - 17- (15) 1269070 之光控制薄膜來看,以斷面曲線的平均傾斜隨著斷面的方 向從與光源平行的方向向著垂直的方向而變大爲佳。藉此 從正面非常傾斜的光就能更直立地在正面方向,就能提高 正面亮度。 用以補正該背光之射出角依存性之差異的條件(以下 稱條件5)以滿足自薄i吴之任意點假設在任意方向的斷面 上的斷面曲線爲佳,並無關於斷面的方向,需要滿足前述 之條件1〜4的任一條件。凹凸圖案滿足上述條件1〜4的 任一條件,且爲了滿足以實際所有的斷面曲線將斷面曲線 之平均傾斜配合相對於光源之長邊方向的斷面之角度而漸 增的條件5,例如構成凹凸圖案的單一凸圖案形成各個滿 足條件5的形狀即可。即,例如就第4圖所示的凸圖案來 看,平行於底面的斷面形狀並不是正圓,.是以藉由隨著從 與光源之長邊方向同一方向(例如X軸方向)向著正交之方 向(y軸方向)而縮短直徑的方式形成橢圓形,於該凸圖案 中’,在斷面曲線之傾斜與光源的關係上具有非等方向性。 其次’針對自光源起的距離測定相對於光源之方向且 垂直方向(第9圖中爲y方向)的亮度的射出角依存性之情 形下,測定點會有隨著接近光源並且從正面非常傾斜的射 出角之亮度變大的傾向。例如在比第9圖所示的導光板 9 〇之中心C更接近一方之光源91的F點進行測定,垂直 於光源91方向的射出角之亮度乃如第1〇圖(c)所示。爲 了補正依存在自此種光源起的距離的射出角依存性,凹凸 圖案的傾斜面會配合光源側或與光源相反側而漸增或漸減 -18 - (16) (16)1269070 的進行傾斜。即,傾斜爲光源側的情形下,傾斜會隨著接 近光源而變大,且傾斜爲與光源相反側的情形下,傾斜會 隨著接近光源而變小。配合自光源起的距離的傾斜變化, 並不需要滿足凹凸圖案之彼此相鄰的所有凸部,當斷面曲 線以適當的間隔加以分割時,只要含括在該些分割之區間 的凹凸圖案之傾斜的平均滿足上述之條件即可。將該形態 表示於第11圖及第12圖。 第1 1圖係表示光源存於單側(圖中的左側)的情形, 在此將斷面曲線4 0 1分爲七個區間的同時,以虛線段爲光 源側的傾斜α和與光源相反側的傾斜^。就含括在該斷面 曲線之各區間的凹凸圖案來看,光源側之傾斜α的傾斜之 絕對値的平均是隨著接近光源,即隨著從區間7進至區間 1而變大,且與光源相反側之傾斜Θ的傾斜之絕對値的平 均,相反地是隨著從區間7進至區間1而變小。藉由配合 自此種光源起的距離且光源側是否傾斜而改變傾斜,就連 離光源很近的點也能增加面對正面方向之光的比例,結果 就能均勻的接近亮度。 第1 2圖係表示光源存在於兩側的情形,連此例也將 斷面曲線4 0 1分爲七個區間的同時,以虛線段爲左光源側 的傾斜α和右光源側的傾斜Θ。此時,含括在各區間的左 光源側之傾斜α的傾斜之絕對値的平均是隨著接近自左光 源起的距離,即隨著從區間7進至區間】而變大,且含括 在各區間之右光源側的傾斜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均是隨 著接近自右光源起的距離,即隨著從區間]進至區間7而 -19- (17) (17)1269070 變大。此時也隨著接近光源來補正自正面非常傾斜的射出 角之亮度昇高的傾向,且提昇正面亮度,能很均勻地接 近。 以上針對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的凹凸圖案,說明在與 光源之關係欲得到最適當之亮度的條件,但此時也就實際 所有的斷面來看,各個斷面曲線需要滿足前述之條件1〜 4的任一條件。 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僅限於凹凸圖案之斷面曲線滿足 上述之條件,凸部的形狀和配置並未特別限定,但凸部及 凹部以隨意配置爲佳。藉由隨意的配置,在實際所有的斷 面就很容易滿足上述條件,而且能防止產生干涉圖案。各 個凸部及凹部的形狀可爲相同也可爲不同的互相重合地配 置’也可以一部分或全部分的凸部及凹部重合地配置。凸 部的高度、凹部的深度均爲3〜1 0 0 μπι左右,凸部或凹部 的配置密度爲10個〜20萬個/mm2左右爲佳。將滿足上述 條件之典型上的光控制薄膜之凹凸圖案表示在第1 3圖。 其次’針對欲製造具有上述之凹凸圖案的光控制薄膜 之具體構成做說明。 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的基材11及構成凹凸圖案層12 的材料可採用一般使用於光學薄膜的材料。具體上,基材 1 1只要是光透過性良好就不特別限制,可使用聚乙烯對 苯二甲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二丁酯、聚奈二甲酸乙二醇 醋、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三乙醯基纖 維素、丙烯、聚氯乙烯等之塑膠薄膜等。 -20- (18) (18)1269070 構成凹凸圖案層12的材料只要是光透過性良好就不 特別限制,可使用玻璃、高分子樹脂等。玻璃舉例有:砂 酸鹽玻璃、磷酸鹽玻璃、硼酸鹽玻璃等之氧化玻璃等。高 分子樹脂舉例有:聚醋系樹脂'丙烯系樹脂'丙稀氨基= 酸酯系樹脂、聚酯丙烯酸酯系樹脂、聚氨酯丙稀酸醋系樹 脂、環氧丙烯酸酯系樹脂、氨基甲酸酯系樹脂 '環氧系樹 脂、聚碳酸酯系樹脂、纖維素系樹脂、甲醛系樹脂、乙烯 基系樹脂、聚乙烯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聚丙烯系樹 脂、聚醯胺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三聚氰胺系樹脂、 本酚系樹脂、矽系樹脂、氟系樹脂等之熱可塑性樹脂熱 硬化性樹脂、電離放射線硬化性樹脂等。 該些材料中,從加工性、處理性的觀點來看,高分子 樹脂最適合,特別是使用折射率1>3〜 1 · 7左右的爲佳。即使形成凹凸圖案的材料是使用折射率 η爲上述範圍以外的情形下,藉由凹凸圖案滿足條件1或 條件3 ’就能貫現良好的亮度,藉由使用此種範圍者就能 得到更高的亮度。特別是配合材料的折射率,藉由凹凸圖 案滿足條件2或條件4,就能更進一步提高正面亮度。 於凹凸圖案層1 2像一般的光擴散性薄片可含有有機 珠子或有機顔料等的光擴散劑,但並非必須。就本發明之 光控制薄膜來看,即使不含光擴散劑還是可發生凹凸圖案 本身之程度的光擴散效果。因而,就不會有光擴散劑爲原 因而傷到其他構件,或者也不會有光擴散劑剝落而產生灰 塵的情形。 -21 - (19) (19)1269070 凹凸圖案層1 2的形成方法,例如可採用(1)使用壓花 滾輪的方法、(2)蝕刻處理、(3)藉由模具的成型,但就可 _ 製造出再現性佳具備有預定凹凸圖案的光控制薄膜之點來 看,使用模具所製造的方法爲佳。具體上,藉由製作由與 凹凸圖案對稱式之形狀所形成的模具,且在該模具流入構 成高分子樹脂等之凹凸圖案的材料並硬化後,從模具中取 出就能製造。使用基材的情形,乃藉由於模具中流入高分 子樹脂等,在其上重合透明基材之後,使高分子樹脂等硬 鲁 化,就能自每個模具取出透明基材加以製造。 於模具形成與凹凸圖案對稱式的形狀的方法並未加以 限定,但可採用以下的方法。利用雷射微細加工技術將一 個凸部滿足式(1)的凹凸圖案以配置密度爲例如數千個/ 酬2地形成在平板上,且以此作爲公模而製成成型用的模 具(母模)。而製作凹凸圖案之傾斜不同的複數種塊體,且 將該些塊體以預定的配列加以配列而成爲一片光控制薄膜 用公模,且以此作爲模而製成成型用的模具(母模)。或將 1 分散預定粒子徑的粒子的樹脂加以硬化而製成具有凹凸圖 案的樹脂板,且利用表面測定裝置來測定該些凹凸圖案的 表面,選擇與上述條件一致的樹脂板,以此作爲公模而製 成成型用的模具(母模)。 再者,與由光控制薄膜之凹凸圖案所形成的面相反側 的面可爲平滑,但以在與導光板和樹脂板接合之際不會產 生牛頓環地施行微層處理,或爲了提高光透過率施行反射 防止處理亦可。 -22 - (20) (20)1269070 而爲了得到良好的正面亮度,光控制薄膜之光學特性 希望霧度爲60%以上,最好爲70%以上。在此,霧度是指 JIS-K7 1 3 6:20 00的霧度之値,屬於由霧度(%)=[( r 4/ τ 2) 一 τ 3 ( r 2 / r i ) ] X 1 0 0之式所求得的値(r !:射入光的光 束、τ 2:穿透試驗片的所有光束、r 3:利用裝置擴散的光 束、r 4 :利用裝置及試驗片擴散的光束)。 光控制薄膜全體的厚度並未特別限制,但通常爲20 〜300" m左右。 鲁 以上說明的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主要是作爲構成液晶 顯示器、電飾看板等之背光的一零件使用。 其次,針對本發明之背光做說明。本發明之背光係至 少由光控制薄膜、和光源所構成。光控制薄膜是使用上述 的光控制薄膜。於背光中的光控制薄膜之方向並未特別限 制,但最好以凹凸圖案面作爲光射出面側使用。背光採用 所謂的邊燈型、直下型的構成爲佳。 邊燈型的背光係由導光板、和配置在導光板之至少一 € 端的光源、和配置在導光板之射出面側的光控制薄膜等所 構成。在此,光控制薄膜係以凹凸圖案面作爲光射出面使 用爲佳。 導光板是以至少一個側面作爲光射入面,且以略與此 正交之一方的面作爲光射出面的方式所形成的略平板狀所 形成,主要是由從聚甲基丙烯酸等之高透明的樹脂選出的 基質樹脂所形成。可配合需要添加基質樹脂和折射率不同 的樹脂粒子。導光板的各面並不是一樣的平面,會形成複 -23- (21) (21)1269070 雜的表面形狀,設有點狀圖案等之擴散印刷亦可。 光源是指配置在導光板之至少一端,主要是使用冷陰 極管。光源的形狀舉例有線狀、L字狀等。 邊燈型背光除上述的光控制薄膜、導光板、光源以 外,配合目的具備有反射板、偏光薄膜、電磁波遮蔽薄膜 等。 將本發明之邊燈型的背光之一實施形態表示於第1 4 圖。該背光1 40係具有在導光板1 4 1的兩側具備光源1 42 # 的構成,且在導光板1 4 1的上側以凹凸圖案爲外側地載置 光控制薄膜1 4 3。光源1 4 2係以來自光源的光效率良好的 射入到導光板1 4 1地以除了與導光板1 4 1相對的部分以外 的光源反射器1 44而覆蓋。並在導光板1 4 1的下側配備收 納在機殼145的反射板146。藉此射出到與導光板141之 射出側相反側的光再度反射到導光板1 4 1,且來自導光板 141之射出面的射出光會增多。 直下型的背光係由光控制薄膜、和依序配備在與光 4 控制薄膜之光射出面相反側之面的光擴散材、光源等所構 成。在此’光控制薄膜以凹凸圖案面作爲光射出面使用爲 佳。 光擴散材爲欲消除光源的圖案的材料,除乳白色的樹 脂板、在對應於光源的部分形成點狀圖案的透明薄膜(光 簾)外,可在透明基材上單獨或適當組合具有凹凸之光擴 _ 散層的所謂光擴散薄膜等使用。 光源主要是使用冷陰極管。光源的形狀有線狀、L字 -24- (22) (22)1269070 狀等。直下型的背光除了上述的光控制薄膜、光擴散材、 光源之外,配合目的可具備有反射板、偏光薄膜、電磁波 _ 遮蔽薄膜等。 »· 將本發明之直下型的背光之一實施形態顯示於第1 5 圖。該背光1 5 0乃如圖所示,在收納於機殻1 5 5內的反射 板1 5 6之上配置複數個屬於光源的光源1 5 2,且在其上具 有透過光擴散材1 5 7載置光控制薄膜1 5 3的構造。 本發明的背光藉由使用具有特定凹凸圖案的光控制薄 ® 膜作爲控制從光源或導光板射出的光之方向的光控制薄 膜’與習知的背光相比可大幅地提昇正面亮度,且不會產 生像是使用三稜鏡片時的閃燥問題和干涉圖案。 實施例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例做說明。 [實施例1〜5 ] φ 藉由雷射微細加工技術製作形成預定凹凸圖案的五種 模具(1)〜(5),於(1)的模具流入折射率ι.4〇的矽樹脂, 於(2)〜(5)的模具流入折射率的紫外線硬化型樹脂。 其次,使流入的樹脂硬化後,從模具中取出,得到 23cm(與光源垂直的方向)x3 lcm(與光源平行的方向)的光 控制薄膜(1)〜(5)。 其;人’利用表面形狀測定裝置(s A s 一 2 〇 1 〇 s A U - 11: 明伸工機公司)將光控制薄膜(丨)〜(5)的凹凸圖案面(光射 -25- 1269070 出面)的表面形狀依照Jis B 06 5 1的測定。該表面形狀測 定裝置的觸針形狀爲具有球狀前端的圓形,前端的半徑 _ 2μιη、圓錐之錐形角度爲60度。測定間隔爲Ι.Ομηι。測定 是在各光控制薄膜上的五個位置,於各個不同方向的每個 斷面曲線算出相對於光射入面的傾斜之絕對値的平均。薄 膜上的五個位置乃如第9圖所示,將光控制薄膜上的兩條 假想對角線四等份時的分割點(除了對角線的始點及終點 的五點)Α〜Ε。而斷面曲線的方向是以與光源9 1、9 2平行 肇 的方向爲始點(0度),直到再度與光源平行的方向,以逆 時針旋轉每1 5度進行測定(但關於〗8 〇度是與〇度同一測 定線所以省略)。將光控制薄膜(1)〜(5 )所得到的結果依序 表示在表1〜5 (單位爲「度」)。 【表丄】 [數2〕 A B C D E 〇度 35.5 34.8 39,9 35.2 35· 2 15度 39.9 39.6 40.1 39.8 39.9 30度 44.2 44.6 44.5 44.4 44. 1 45度 47.5 47.5 47.5 47.4 47.6 60度 49.8 49.6 49.4 49.4 49.8 75度 50.4 50· 6 50.4 50.3 50.3 90度 51.4 51.4 51.1 50.9 51.1 105度 50.3 50.5 50.8 50,6 50. 3 120度 49· 2 49.8 49.7 50.0 49· 4 135度 47.2 47· 3 47.6 47.7 47. 4 150度 44. 4 43.9 44.6 44.4 44.6 165度 39.7 39.8 39.8 39.9 39. 8 A B C D E 〇度 32.4 31· 7 36· 4 32.1 32.2 15度 36. 5 35.3 36· 8 36.5 36.5 30度 40-7 41.2 41.1 41.0 40· 6 45度 44.2 44.2 44.1 44.1 44.3 60度 46-5 46.3 46. 1 46.1 46· 6 75度 47.2 47.4 47.1 47.0 47· 1 90虔 48· 1 48.2 47· 8 47.6 47.8 105度 47,1 47· 2 47.6 47.3 47.1 120^ 45. S 46.5 46. 5 46.7 46.1 135度 43.8 44.0 44.2 44.4 44.0 150度 41/0 40.4 41.1 41.0 41. 3 165度 36,3 36· 4 36· 4 36.6 36.5 -26- (24) 1269070 【表3] 【表4〕 A B C D E 0度 33.5 33.2 33.1 32.6 33.0 15度 38.4 38.1 37.9 37.8 38.2 30度 44.1 44.0 43.9 44.0 44.1 45度 '47.9 47.8 47.9 47.9 48.0 60^ 50· 4 50. 7 50. 5 50.4 50.5 75度 51.7 52. 0 51,9 51.8 51.7 90度 52.5 52.8 52.7 Ί2.4 52· 5 10 5度 51.7 52.0 51· 9 51.8 51.6 120度 50.4 50.6 50.7 50.4 50.4 135度 47.9 48.2 48· 0 47.9 47.9 150度 44.2 44.4 44.2 43.9 43. 9 165度 38.4 38· 3 38· 1 37.8 37.9 A B C E -- 〇度 38.6 38.6 38. 6 38.6 38. 5 ----^^ 15度 38.1 38.1 38. 2 38.2 38-2 — 30度 38. 3 38.4 38. 5 38.7 38.9 45度 38. 9 38.6 38. 4 38.1 37.8 ____-^" 60度 37.6 37.5 37· 7 37.7 · 38· 1 75度 38.6 39.0 39.4 39.4 39,0 __^' 90屎 38. 5 37.9 37.3 37~ 37土 105度 37.8 38.2 38.8 39.0 39.0 ----- 120度 38· 9 38.6 38.2 37.7 37.4 ^««««- 135度 37.5 37.5 37· 9 38.3 38.6 _____ 150度 37,7 38.3 37.8 37.8 38.8 165虔 38.2 38.6 38.1 39.0. 38- 6 —— 【表5〕 A點 B點 C點 D點 E點 0度 25. 5 25. 5 25. 5 25.5 25.5 15度 25.2 25. 3 25.3 25.3 25.4- 30度 25.4 25.4 25.4 25. 5 25.5 45度 25.6 25· 4 *25.4 25.3 25.2 60度 25.2 25.1 25. 3 25.2 25· 3 75度 25.5 25.6 25.8 25.8 25. 7 90度 25.6 25.3 24. 9 24,9 25.0 105度 25.4 25.5 25-7 25.7 25. 7 12〇S 25.6 25.6 25, 4 25.2 25. 1 135度 25.1 25.2 25.3 25. 5 25. 7 150度 25.6 25.2 25.3 25.3 25· 4 165度 25.6 25.5 25· 6 25-7 25.4
像是由表1〜5即知,實施例的光控制薄膜就所有測 定點的所有方向的斷面曲線來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均胃 2〇度以上75度以下。而像是由表1〜3即知,光控制辦 膜(1 )〜(3 )是斷面曲線的方向對光源的方向而言,傾斜% 絕對値之平均會隨著自平行方向(0度、180度)向著垂直 方向(9 0度)變大。 - 27- (25) 1269070 其次,分別將與光控制薄膜(1)〜(5)之A、C、E點的 背光之光源(冷陰極管)垂直之方向(第9圖中的y方向)的 斷面曲線七等份,針對各斷面曲線算出分割斷面曲線之光 源側的傾斜面以及與光源相反側的傾斜面之針對光射入面 0勺傾斜之絕對値的平均的每個間隔。於光控制薄膜(1)〜 (5)所得到的結果依序表示於表6〜10(單位爲「度」)。再 考’測定結果分爲以光源9 1爲基準的情形和以光源9 2爲 基準的情形,隨著光源9 1向著光源92分割的區間,形成 區間1 區間7。 [表6〕
A點 C點 E點 光源側 與光源 相反側 光源側 與光源 相反側 光源侧 與光源 相反側 以 區間1 57· 1 42· 7 57.0 42.8 57.4 42.7 光 區間2 56· 0 48.5 56· 0 4S. 7 56.2 48.6 源 91 一區間3 54· 1 52.4 54.4 52.8 54.4 52.7 為 區間4 53.3 53. 3 53.7 53.6 53.4 53. 5 基 準 區間5 52.6 54. 4 52. 5 54. 1 52.2 54.0 區間6 48.6 56.0 48.4 55.8 48.2 55. 3 區間7 42.8 57-5 42.5 56. 9 42.4 56.5 以 區間1 42.7 57. 1 42.8 57.0 42.7 57.4 光 區間2 48.5 56.0 48· 7 56. 0 48.6 56.2 源 92 區間3 52.4 54.1 52.8 54.4 52.7 54. 4 為 _^間4 53.3 53.3 53· 6 53. 7 53. 5 53.4 準 一區間5 54.4 52.6 54.1 52.5 54.0 52.2 區間6 56· 0 48.6 55.8 48.4 55.3 48.2 區間7 57.5 42.8 56.9 42.5 56.5 42.4 - 28- 1269070 (26) [表7〕 A點 C點 E點 光源側 與光源 相反側 光源側 與光源 相反側 光源侧 與光源 相反側 以 光 源 91 為 基 準 區間1 54. 1 39.3 54· 1 39.3 54.4 39.3 區間2 52.9 44.9 52.9 45.1 53. 1 45.0 區間3 51.4 48.6 51.4 49. 1 51.7 48.9 區間4 50. 5 50.4 50.9 50.7 50.7 50.7 區間5 48.8 51.6 43,7 51.4 48.4 51.2 區間6 44.9 53.1 44.8 52.8 44.5 52.3 區間7 39.5 54.4 39.1 54.0 38.9 53.6 以 光 源 92 為 基 區間1 39.3 54.1 39.3 54.1 39.3 54.4 區間2 44.9 52.9 45.1 52.9 45.0 53. 1 區間3 48. 6 51.4 49.1 51.4 48.9 51· 7 區間4 50.4 50.5 50· 7 50.9 50.7 50. 7 區間5 51.6 48.8 51.4 4S.1 51.2 48· 4 準 區間6 53. 1 44.9 52.8 44.8 52.3 44. 5 區間7 54. 4 39.5 54.0 39. 1 53.6 38. 9
[表8〕
A點 C點 E點 光源側 與光源 相反側 光源側 與光源 相反側 光源側 與光源 相反側 以 光 源 區間1 52.5 52.6 52.4 52.4 52.6 52. 7 區間2 52.8 52.8 52.4 52.3 52.4 52.4 區間3 52.9 52.6 52.6 52.4 52.4 52.4 91 為 基 區間4 52.5 52.4 52.6 52.3 52.0 52.2 區間5 52.5 52.5 52.6 52.3 52. 1 52.2 準 區間6 52.3 52. 1 52.7 52.7 52.2 52.0 區間7 52. 1 52.2 52.7 53.1 52. 1 52.3 以 光 源 92 為 基 準 區間1 52.6 52.5 52.4 52.4 52.7 52.6 區間2 52.8 52.8 52.3 52.4 52.4 52.4 區間3 52.6 52.9 52.4 52.6 52.4 52.4 區間4 52.4 52.5 52.3 52.6 52.2 52.0 區間5 52.5 52.5 52.3 52.6 52.2 52. 1 區間6 52. 1 52.3 52.7 52.7 52.0 52.2 區間7 52.2 52.1 53. 1 52.7 52.3 52.1 -29 - 1269070 (27) [表9 ] A點 C點 E點 光源側 與光源 相反侧 光源側 與光源 相反側 光源側 與光源 相反側 以 光 源 區間1 40.4 40.4 40.6 40.5 40.9 40.6 區間2 40. 5 40. 5 40.5 40.7 40.3 40.5 區間3 41.0 40.8 40.6 40.7 40. 1 40.4 91 為 基 準 區間4 41.0 41.0 40.7 40.5 40.0 40. 1 區間5 40.7 40.7 40.6 40.5 40.0 40.0 區間6 40. 1 40.2 40. 7 40.6 40.0 39.9 區間7 40.2 40. 3 40.9 41. 1 40.0 40.3 以 光 源 92 為 基 準 區間1 40.4 40.4 40. 5 40· 6 40· 6 40.9 區間2 40.5 40.5 40. 7 40.5 40.5 40.3 區間3 40.8 41.0 40· 7 40.6 40-4 40.1 區間4 41.0 41.0 40.5 40.7 40. 1 40.0 區間5 40.7 40.7 40. 5 40.6 40.0 40.0 區間6 40· 2 40. 1 40.6 40.7 39· 9 40.0 區間7 40. 3 40.2 41. 1 40.9 40.3 40.0 [表 1 0〕 A點 C點 E點 光源侧 與光源 相反側 光源側 與光源 相反侧 光源侧 與光源 相反側 區間1 25.5 25. 5 25.3 25.3 25.5 25.6 以 區間2 25.5 25. 5 25. 3 25.3 25.7 25.4 光 源 區間3 25.5 25.5 25.4 25.4 25.4 25.3 91 區間4 25.5 25.6 25, 4 25.4 25.4 25.4 為 基 區間5 25.5 25.5 25.4 25.3 25.3 25.4 準 區間6 25.2 25.3 25.4 25.4 25.2 25.3 區間7 25.2 25.3 25.5 25.4 25,2 25.2 區間1 25.5 25.5 25.3 25.3 25.6 25.5 以 區間2 25.5 25. 5 25. 3 25.3 25.4 25.7 光 源 區間3 25.5 25.5 25.4 25.4 25.3 25.4 92 為 區間4 25.6 25.5 25.4 25.4 25.4 25.4 i 區間5 25.5 25.5 25. 3 25.4 25.4 25· 3 準 區間6 25.3 25.2 25.4 25.4 25.3 25.2 區間7 25.3 25.2 25.4 25.5 25.2 25.2 像是由表6、7即知,光控制薄膜(1)、(2)是在以光源 9 ](第9圖)爲基準的情形,光源9 1側的傾斜面之傾斜的 -30 - (28) (28)1269070 絕對値之平均會隨者從區間7向者區間1變大,在以光源 92爲基準的情形,光源92側的傾斜面之傾斜的絕對値之 平均會隨著從區間1向著區間7變大。 而以霧度計(H G Μ — 2 K : S U G A試驗機公司)測定實施例 1〜5之各光控制薄膜的結果,光控制薄膜(1)爲9 1 · 3、光 控制薄膜(2 )爲9 0 · 8、光控制薄膜(3 )爲9 0 · 1、光控制薄膜 (4 )爲8 5 · 3、光控制薄膜(5 )爲8 2 · 1,均能得到良好正面亮 度的緣故,滿足需要的光學特性。 φ 其次,將光控制薄膜(1 )〜(5 )組裝於1 5英吋邊燈型背 光(冷陰極管上下各一個燈),測定正面亮度。即,光控制 薄膜(1 )〜(5)的凹凸圖案面爲光射出面地設置在導光板 上,且測定與背光上之A〜E點(參考第9圖)的光源(冷陰 極管)平行的方向(第9圖的X方向)和垂直方向(第9圖的 y方向)的每個射出角度的亮度(1英吋二2.5 4 c m)。光控制 薄膜(1)〜(5)所得到的結果依序表示於表11〜15(單位爲 「cd/m2」)。 _ 【表1 1】 A B C 「D E 平行 左45度 1070 1080 1170 1070 1060 左30度 1310 1310 1410 1310 1320 方向 〇度 2750 2750 2960 2760 2770 X 右30度 1320 1330 1430 1310 1300 右45度 _ 1080 1060 1170 1050 1070 垂直 上45度 _ 1150 1140 1260 1380 1390 上30度 1280 1270 1420 1620 1620 方向 〇度 2750 2750 2960 —2760 2770 y 下30度 1610 1610 1410 1270 1270 〒45度 1370 1380 1250 1150 1140 _ 31 - (29) 1269070 【表12】 A B C D E 平行 方向 X 左45度 1040 1060 1170 1050 1050 左30度 1290 1310 1400 1310 1300 0度 2720 2720 2930 2720 2700 右30度 1280 1290 1400 1290 1290 右45虔 1050 1050 1180 1050 1050 垂直 方向 y 上45度 1130 1140 1230 1390 1370 上30度Ί 1260 1250 1420 1630 1630 0度 2720 2720 2930 2720 2700 下30度_ 1630 1630 1420 1240 1250 下45虔 1390 1370 1240 1150 1130 【表13〕 A B C D E 平行 方向 X 左45度 1050 1040 1160 1040 1050 左30度 1270 1280 1360 1260 1270 0度 2630 2630 2900 2620 2620 右30虔 1280 1270 1380 1280 1260 右45度 1040 1050 1150 1040 1030 垂直 方向 y 上45度 1110 1120 12°0 1390 1370 上30度彳 1210 1220 1410 1650 1660 0度 2630 2630 2900 2620 2620 下30度 1660 1650 1420 1220 1220 下45度 1360 1370 1220 1110 1110 【表1 4〕 A B C D E 平行 方向 X 左45度 1000 978 1490 992 987 左30度 1900 1880 2000 1900 1870 0度 2090 2100 2380 2100 2090 右30虔 1890 1890 2010 1880 1900 右45度 992 1010 1480 993 1010 垂直 方向 y 上45度 1000 996 1170 1460 1460 上30度 1790 1810 2120 2570 2560 0度 2090 2100 2380 2100 2090 下30度 2570 2580 2120 1820 1810 下45度 1460 1450 1170 978 996 [表1 5】 A B C D E 平行 方向 X 左45度 996 975 1090 993 978 左30度 1670 1640 1850 1670 1650 0度 1810 1820 2030 1800 1820 右30度I 1650 1660 1840 1630 1670 右45度 987 1000 1090 974 1000 垂直 方向 y 上45度 987 996 1200 1790 1810 上30度 1550 1560 2100 2770 2780 〇度 1810 1820 2030 1800 1820 下30度 2780 2770 2090 1560 1560 下45度 1790 1800 1210 1000 995
由該些結果即知,只在背光組裝一片本實施例的光控 - 32· (30) (30)1269070 制薄膜就能得到良好的正面亮度。特別是光控制薄膜u) 〜(3 ),因爲斷面曲線的方向是針對光源的方向,並且傾 斜的絕對値之平均是隨著從平行方向(〇度、1 8 0度)向著 垂直方向(9 0度)變大,所以組裝該些的背光能很有效率地 在正面方向提昇自與光源垂直之方向的正面(〇度)起非常 傾斜的光,得到良好的正面亮度。即,表1 1〜1 3的數値 和表1 4、1 5的數値相比,據知前者正面亮度高,垂直方 向之上下30度、上下45度的亮度之値爲小於正面方向(〇 度)之亮度之値的比例,光會很有效率地在正面方向提 而光源側的傾斜面的傾斜之絕對値的平均是隨著自光 源起的距離很接近而變大的光控制薄膜(1 )、(2),就連自 薄膜中心(C點)接近光源之位置的A、B、D、E點,也會 很有效率地在正面方向提昇自與光源垂直方向之正面(0 度)非常傾斜的光,還能得到良好的正面亮度(表11、 1 2)。即,比較表1 1、1 2的數値和表1 3〜1 5的數値,據 知前者C點和A、B、D、E點的正面亮度之差異小,而於 A、B、D、E點的垂直方向,上30度和下30度的亮度之 差異以及上4 5度和下4 5度的亮度之異差小,且爲充分小 於正面方向(0度)之亮度之値的比例。由此即知,受到射 出光之位置的單邊影響減少,光會很有效率地在正面方向 提昇。 [實施例6〜8] -33 - (31) (31)1269070 利用雷射微細加工技術製成形成預定凹凸圖案的三種 模具(6)〜(8),對其中兩種模具(6)及(?)流入折射率1.50 的紫外線硬化型樹脂,對一種模具(8)流入折射率1 .40的 矽樹脂。其次,使流入的樹脂硬化後,從模具中取出而得 到23cmx31cm的光控制薄膜(6)〜(8)。 其次,藉由雷射顯微鏡(VK-8500:KIENSU公司)使用 5 〇倍的物鏡來測定光控制薄膜(6 )〜(8 )的凹凸圖案面(光 射出面)。測定間隔爲〇.29μπι。於得到的測定斷面曲線應 鲁 用截止値2 5 μπι的低域濾波器求得斷面曲線,算出針對該 斷面曲線的光射入面的傾斜之絕對値的平均(0 ave)。測 定乃與實施例1〜5同樣地在各光控制薄膜上的五個位 置’於各個不同方向的每個斷面曲線算出相對於光射入面 的傾斜之絕對値的平均。並測定各斷面曲線的長度(丨2), 算出相對於其斷面之底邊的長度(L1)之比(Lr=L2/Ll),求 得傾斜之絕對値的平均(0 a v e )和長度比(L r )的積或商。 就各光控制薄膜(6)〜(8)來看,在A〜E之五點所得 € 到的結果依序表示在表1 6〜1 8。而平均A〜E五點的全部 結果(0ave、Lr、0ave/Lr、0avexLr)表示在表 19。 並一倂將以霧度計(HGM-2K:SUGA試驗機公司)測定 實施例6〜8的各光控制薄膜的結果表示在表1 9。 -34 - 1269070 (32)
【表1 6】 A B 傾斜之平均 L2/L1 X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0度 35.6 1.33 26.7 47.5 35.1 1.33 26.5 46.5 15度 35.5 1.33 26.6 47.3 35.0 1.32 26.5 46.4 30度 35.4 1.33 26.6 47.1 35.2 1.33 26.5 46.6 45度 35.4 1.33 26.6 47.0 35.5 1.33 26.7 47.3 60度 35.4 1.33 26.6 47.0 35.6 1.33 26.7 47.5 75度 35.3 1.33 26.5 46.9 35.8 1.34 26.8 47.9 90度 35.4 1.33 26.6 47.1 36.1 1.34 26.9 48.5 105度 35.4 1.33 26.6 47.1 36.1 1.34 26.9 48.6 120度 35.3 1.33 26.6 46.8 36.1 1.34 26.9 48.6 135度 35.1 1.33 26.5 46.6 35.9 1.34 26.8 48.0 150度 35.1 1.33 26.5 46.5 35.7 1.33 26.7 47.6 165度 35.1 1.33 26.5 46.5 35.4 1.33 26.7 47.1 C D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〇度 35.2 1.33 26.5 46.6 35.2 1.32 26.6 46.6 15度 34.8 1.32 26.4 46.0 35.2 1.32 26.6 46.6 30度 34.9 1.32 26.4 46.1 35.3 1.33 26.6 46.8 45度 34.9 1.32 26.4 46.3 35.4 1.33 26.6 47.1 60度 35.0 1.33 26.4 46.5 35.5 1.33 26.6 47.4 75度 35.3 1.33 26.5 47.0 35.7 1.34 26.7 47.8 90度 35.6 1.33 26.7 47.4 35.8 1.34 26.7 47.9 105度 35.7 1.33 26.7 47.6 35.6 1.34 26.7 47.5 120度 35.7 1.33 26.7 47.6 35.3 1.33 26.6 46.9 135度 35,6 1.33 26.7 47.5 35.0 1.32 26.5 46.3 150度 35.4 1.33 26.6 47.1 34.7 1.32 26.3 45.7 1651 35.3 1.33 26.6 46.8 34.7 1.32 26.3 45.7 E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0度 34.5 1.32 26.2 45.5 15度 34.7 1.32 26.3 45.9 30度 35.0 1.33 26.4 46.5 45度 35.3 1.33 26.6 47.0 60度 35.7 1.33 26.8 47.7 75度 36.0 1.34 26.9 48.2 90度 36.1 1.34 26.9 48.3 105度 36.1 1.34 26.9 48.3 120度 36.0 1.34 26.9 48.2 135度 36.0 1.34 26.9 48.3 150度 35.9 1.34 26.8 48.1 165度 35.8 1.34 26.8 47.8 -35· 1269070 (33) 【表1 7j A B 傾斜之平均 L2/L1 X 傾斜之平均 L2/L1 + 〇度 27.7 1.18 23.5 32.7 27.4 1.18 23.3 32.2 15度 27.6 1.18 23.5 32.6 27.3 1.17 23.3 32.1 30度 27.6 1.18 23.4 32.5 27.4 1.18 23.3 32.2 45度 27.6 1.18 23.4 32.5 27.7 1.18 23.5 32.6 60度 27.6 1.18 23.4 32.5 27.7 1.18 23.5 32·7 75度 27.5 1.18 23.4 32.4 27.9 1.18 23.6 32.9 90度 27.6 1.18 23.4 32.5 28.1 1.18 23.8 33.3 105度 27.7 1.18 23.5 32.6 28.2 1.18 23.8 33.4 120度 27.5 1.18 23.4 32.4 28.2 1.18 23.8 33.4 135度 27.4 1.18 23.3 32.2 28.0 1.18 23·7 33.0 150度 27.4 1.18 23.3 32.2 27.8 1.18 23.6 32.8 165度 27.4 1.18 23.3 32.2 27.6 1.18 23.5 32.5 C D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〇度 27.4 1.17 23.3 32.2 27.4 1.17 23.3 32.2 15度 27.1 1.17 23.1 31.8 27.4 1.17 23.3 32.2 30度 27.2 1·17 23.2 31.9 27.5 1.18 23.4 32.3 45度 27.2 1.17 23.2 32.0 27.6 1.18 23.4 32.5 60度 27.3 1.18 23.2 32.1 27.7 1.18 23.5 32·7 75度 27.5 1.18 23.4 32.4 27.9 1.18 23.6 33.0 90度 27.7 1.18 23.5 32.7 27.9 1.18 23.6 33.0 105度 27.8 1.18 23.6 32.8 27.8 1.18 23.5 32.8 120度 27.8 1.18 23.6 32.8 27.5 1.18 23.4 32.4 135度 27.8 1.18 23.5 32.8 27.3 1.17 23.2 32.0 150度 27.6 1.18 23.4 32.5 27.0 1.17 23.1 31.6 165度 27.5 1.18 23.4 32.3 27.0 1.17 23.0 31.6 Ε 傾斜之平均 L2/L1 X 0度 26.9 1.17 23.0 31.5 15度 27.1 1.17 23.1 31.8 30度 27.3 1.18 23.3 32.1 45度 27.6 1.18 23.4 32.5 60度 27.9 1.18 23.6 32.9 75度 28.1 1.18 23.8 33.2 90度 28.1 1.18 23.8 33,3 105度 28.1 1.18 23.8 33.2 120度 28.1 1.18 23.7 33.2 135度 28.1 1.18 23.7 33.2 150度 28.0 1.18 23.7 33.1 165度 27.9 1.18 23.6 32.9 -36- (34)1269070 【表1 8】 A B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傾斜之平均 L2/L1 X 0度 25.0 1.22 20.4 30.6 24.8 1.22 20.3 30.3 15度 24.6 1.22 20.2 30.1 24.8 1.22 20.3 30.4 30度 24.5 1.22 20.1 30.0 24.8 1.22 20.3 30.4 45度 24.5 1.22 20.1 30.0 24.9 1.22 20.3 30.5 60度 24.5 1.22 20.0 29.9 24.8 1.22 20.3 30.4 75度 24.5 1.23 20.0 30.0 24.5 1.22 20.1 30.0 90度 24.6 1.23 20.0 30.2 25.1 1.22 20.5 30.7 105度 24.5 1.23 20.0 30.0 24.6 1.22 20.1 30.1 120度 24.6 1.2—3 20.1 30.2 24.5 1.22 20.1 30.0 135度 24.7 1.23 20.1 30.3 24.7 1.22 20.2 30.2 150度 24.9 1.23 20.3 30.5 24.5 1.22 20.0 29.9 165 度- 24.8 1.23 20.2 30.4 24.5 1.22 20.0 29.9
C D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0度 24.7 1.22 20.2 30.1 25.0 1.23 20.3 30.8 15度 24.7 1.22 20.3 30.2 25.0 1.23 20.4 30.7 30度 25.1 1.22 20.5 30.7 24.7 1.22 20.2 30.3 45度 25.3 1.23 20.6 31.0 25.1 1.22 20.6 30.6 60度 25.4 1.23 20.7 31.2 24.7 1.22 20.1 30.2 75度 25.3 1.23 20.6 31.1 24.9 1.22 20.3 30.5 90度 25.1 1.23 20.4 30.8 24.8 122 20.3 30.4 105度 24.9 1.23 20.2 30.6 24.5 1.22 20.1 30.0 12◦度 25.1 1.23 20.3 30.9 24.5 1.22 20.1 30.0 135度 25.1 1.23 20.3 31.0 24.7 1.22 20.3 30.1 150度 25.2 1.23 20.4 31.1 24.8 1.22 20.3 30.3 165度 25.2 1.23 20.4 31.0 24.6 1.23 20.1 30.1 E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0度 25.1 1.23 20.4 30.8 15度 25.3 1.23 20.5 31.1 30度 25.3 1.23 20.5 31.1 45度 25.2 1.23 20.4 31.1 60度 25.3— 1.23 20.5 31.3 75度 25.2 1.23 20.5 31.1 90度 25.3 1.23 20.5 31.1 105度 25.3I 1.23 20.5 31.1 120虔 25T 1.23] 20.61 31.3 135度 25.4 1.23 20.6 31.2 150度 25.4 1.23 20.6 31.2 165度 25.2 1.23 20.5 30.8
-37 - 1269070 (35) 【表1 9】 霧度(% av. slope Lratio Θ ave/Lr θave*Lr 實施例6 93.4 35.4 1.33 26.6 47.1 實施例7 90.2 27.6 1.18 23.4 32.5 實施例8 83.2 24.9 1.23 20.3 305 如表16〜表18所示,利用光控制薄膜(6)〜(8)會在 測定的所有點且所有方向減少傾斜之絕對値的平均及長度 比的變動,薄膜全體即具有均勻的凹凸特性。並在所有的 實施例得到80%以上的霧度。 其次,將光控制薄膜(6)〜(8)組裝在如第14圖所示的 邊燈型背光,測定水平方向± 4 5 °、垂直方向± 4 5 °的亮 度分佈(射出角分佈)。配合表面形狀之測定位置的五個位 置 A〜E所測定的結果表示在表20〜表22。再者,表中 的數値(亮度)之單位爲「cd/m2」。並將實施例1之背光 的位置C的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亮度分佈表示在第16 圖。 【表20】 A B C D E 平行 方向 X 左45度 977 960 1090 977 964 左30度 1860 1840 2010 1850 1830 0度 2110 2130 2310 2130 2120 右30度 1840 1860 2020 1850 1870 右45度 960 979 1090 969 983 垂直 方向 y 上45度 949 950 1140 1430 1420 上30度 1740 1730 2080 2540 2530 〇度 2110 2130 2310 2130 2120 下30度 2530 2530 2060 1740 1750 下45度 1430 1430 1150 960 950 -38 - 1269070 (36) 【表2 1】 A B C D E 平行 方向 X 左45度 1210 1210 1320 1190 1210 左30度 1620 1620 1830 1610 1620 0度 1840 1830 2120 1840 1840 右30度 1620 1600 1850 1610 1610 右45度 1220 1210 1330 1220 1200 垂直 方向 y 上45度 1200 1210 1480 2380 2380 上30度 1700 1710 2180 2850 2870 0度 1840 1830 2120 1840 1840 下30度 2860 2860 2210 1710 1710 下45度 2380 2380 1460 1210 1210 A B C D E 平行 方向 X 左45度 985 971 1070 970 961 左30度 1650 1620 1830 1650 1630 〇度 1790 1790 2010 1790 1780 右30度 1620 1640 1820 1630 1640 右45度 961 986 1080 959 972 垂直 方向 y 上45度 988 975 1200 1780 1790 上30度 1560 1550 2070 2760 2750 0度 1790 1790 2010 179.0 1780 下30度 2770 2750 2070 1540 1540 下45度 1790 1790 1200 977 979
像是由第1 6圖所示的結果即知,本實施例的光控制 薄膜係表示提高4〇度以內的亮度,對正面方向而言,會 得到與三棱鏡片同等或其以上的高射出光。 [比較例1〜4 ] 就市售的三稜鏡片(比較例)及光擴散性薄片(比較例2 〜比較例4)來看,與實施例1〜5同樣地,在薄膜的五點 A〜E測定凹凸圖案面(光射出面)的表面形狀,且求得斷 面曲線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均(Oave)。就比較例1〜4之 各光控制薄膜來看,將在A〜E之五點所得到的結果依序 表不在表 23〜表 2 6 ° -39- (37)1269070 【表2 3】 A 已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0度 0.2 1.00 0.2 0.2 0.4 1.00 0.4 0.4 15度 11.4 1.03 11.1 11.7 11.8 1.03 11.5 12.2 30度 22.5 1.12 20.1 25.2 22.8 1.13 20.2 25.8 45度 32.0 1.23 26.0 39.4 31.7 1.22 26.0 38·7 60度 38.9 1.32 29.5 51.3 38.6 1.32 29.2 51.0 75度 43.3 1.38 31.4 59.8 43·7 1.39 31.4 60.7 90度 44.7 1.41 31.7 63.0 45.0 1.41 31.9 63.5 105度 43.4 1.39 31.2 60.3 43.7 1.40 31.2 61.2 120度 39.0 1.31 29.8 51.1 39.3 1.32 29.8 51.9 135度 32.1 1.22 26.3 39.2 31.5 1.21 26.0 38.1 150度 22.8 1.13 20.2 25.8 22.4 1.12 20.0 25.1 165度 11.2 1.03 10.9 11.5 11.3 1.04 10.9 11.8
C D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0度 0.2 1.00 0.2 0.2 0.3 1.00 0.3 0.3 15度 11.7 1.03 11.4 12.1 11.5 1.03 11.2 11.8 30度 22.2 1.12 19.8 24.9 22.3 1.13 19.7 25.2 45度 32.2 1.22 26.4 39.3 31.6 1.21 26.1 38.2 60度 39.2 1.33 29.5 52.1 38.6 1.32 29.2 51.0 75度 43.3 1.39 31.2 60.2 43.8 1.40 31.3 61.3 90度 45.1 1.42 31.8 64.0 44.7 1.41 31·7 63.0 105度 43.5 1.39 31.3 60.5 43.5 1.39 31.3 60.5 120度 38.7 1.32 29.3 51.1 38.5 1.31 29.4 50.4 135度 31.4 1.20 26.2 37.7 31.3 1.22 25.7 38.2 150度 22.9 1.13 20.3 25.9 22.1 1.11 19.9 24.5 165度 11.5 1.03 11.2 11.8 11.5 1.03 11.2 11.8 Ε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0度 0.1 1.00 0.1 0.1 15度 12.0 1.02 11.8 12.2 30度 22.0 1.12 19.6 24.6 45度 31.6 1.22 25.9 38.6 60度 39.3 1.33 29.5 52.3 75度 43.3 1.39 31.2 60.2 90度 44.6 1.41 31.6 62.9 105度 43.7 1.39 31.4 60.7 120度 39.2 1.32 29.7 51.7 135度 31.9 1.23 25.9 39.2 150度 22.2 1.12 19.8 24.9 165度 11.7 1.03 11.4 12.1
-40- 1269070 (38) 【表2 4】 A B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0度 13.3 1.05 12.7 13.9 12.7 1.04 12.2 13.2 15度 12.6 1.04 12.1 13.2 11.7 1.04 11.3 12.1 30度 13.2 1.04 12.6 13.7 11.7 1.04 11.3 12.2 45度 13.3 1.05 12.7 13.9 13.2 1.04 12.6 13.8 60度 12.8 1.05 12.2 13.4 12.8 1.04 12.2 13.4 75度 12.9 1.04 12.4 13.4 12.5 1.04 12.0 13.0 90度 12.6 1.04 12.1 13.1 13.2 1.05 12.6 13.8 105度 12.8 1.04 12.2 13.3 13.4 1.05 12.8 14.1 120度 12.2 1.04 11.7 12.7 12.0 1.04 11.6 12.5 135度 13.0 1.04 12.5 13.6 12.8 1.04 12.3 13.4 150度 12.4 1.04 12.0 12.9 13.1 1.05 12.5 13/7 165度 13.0 1.04 12.5 13.6 12.4 1.04 11.9 12.9 C D 傾斜之平均 L2/L1 X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0度 12.6 1.04 12.1 13.1 12.2 1.04 11.7 12.6 15度 13.2 1.05 12.6 13.8 12.7 1.04 12.2 13.3 30度 12.7 1.04 12.2 13.2 13.3 1.05 12.7 13.9 45度 12.4 1.04 12.0 12.9 13.5 1.05 12.9 14.2 60度 13.3 1.04 12/7 13.9 13.0 1.04 12.5 13.6 75度 12.1 1.04 11.7 12.6 13.3 1.05 12.7 13.9 90度 13.2 1.05 12.6 13.8 12.5 1.04 12.0 13.1 105度 12.8 1.05 12.2 13.4 12.4 1.04 11.9 12.9 120度 13.1 1.04 12.6 13.7 12.4 1.04 11.9 12.9 135度 13.3 1.04 12.7 13.9 11.7 1.04 11.3 12.1 150度 13.2 1.05 12.7 13.8 11.8 1.04 11.4 12.3 165度 12.6 1.04 12.1 13.1 13.1 1.04 12.5 13/7 E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〇度 12.8 1.04 12.2 13.3 15度 13.0 1.04 12.4 13.5 30度 12/7 1.04 12.2 13.2 45度 12.7 1.04 12.2 13.3 60度 12.8 1.04 12.3 13.4 75度 12.2 1.04 11.7 12.7 90度 13.3 1.04 12.7 13.9 105度 13.1 1.05 12.5 13.7 120度 12.5 1.04 12.0 13.1 135度 12.4 1.04 12.0 12.9 150度 13.2 1.04 12.6 13.7 165度 13.3 1.04 12.7 13.9 -41 - 1269070 (39)
【表2 5】 A 已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0度 5.6 1.01 5.6 5.7 5.2 1.01 5.2 5.3 15度 5.9 1.01 5.8 5.9 5.2 1.01 5.2 5.2 30度 5.4 1.01 5.4 5.5 5.7 1.01 5.6 5.8 45度 5.5 1.01 5.4 5.5 5.4 1.01 5.4 5.5 60度 5.7 1.01 5.7 5.8 5.6 1.01 5.5 5.6 75度 5.3 1.01 5.3 5.4 5.4 1.01 5,3 5.4 90度 5.7 1.01 5.6 5.7 5.7 1.01 5.6 5.7 105度 5.8 1.01 5.8 5.9 5.6 1.01 5.5 5.6 120度 5.7 1.01 5.6 5.8 5.6 1.01 5.5 5.6 135度 5.8 1.01 5.7 5.8 5.6 1.01 5.5 5.7 150度 5.1 1.01 5.0 5.1 5.7 1.01 5.7 5.8 165度 5.5 1.01 5.4 5.5 5.7 1.01 5.7 5.8 C D 傾斜之平均 L2/L1 X 傾斜之平均 L2/L1 X 0度 5.7 1.01 5.6 5.7 5.7 1.01 5.6 5.7 15度 5.8 1.01 5.8 5.9 5.6 1.01 5.5 5.6 30度 5.6 1.01 5.6 5.7 5.4 1.01 5.3 5.4 45度 5.5 1.01 5.5 5.6 5.4 1.01 5.3 5.4 60度 5.2 1.01 5.2 5.2 4.9 1.01 4.9 5.0 75度 5.7 1.01 5.6 5.7 4.7 1.01 4.7 4.8 90度 5.5 1.01 5.5 5.6 5.4 1.01 5.3 5.4 105度 5.7 1.01 5.7 5.8 5.8 1.01 5.7 5.8 120度 5.9 1.01 5.8 6.0 5.5 1.01 5.4 5.5 135度 5.5 1.01 5.5 5.6 5.4 1.01 5.4 5.5 150度 5.4 1.01 5.4 5.5 5.7 1.01 5.6 5.7 165度 5.4 1.01 5.3 5.4 5.1 1.01 5.1 5.2 E 傾斜之平均 L2/L1 X 0度 5.3 1.01 5.3 5.4 15度 5.6 1.01 5.5 5.7 30度 5.2 1.01 5.1 5.2 45度 5.5 1.01 5.5 5.6 60度 5.5 1.01 5.5 5.6 75度 5.8 1.01 5.7 5.8 90度 5.4 1.01 5.3 5.4 105度 5.2 1.01 5.1 5.2 120度 5.4 1.01 5.3 5.4 135度 5.1 1.01 5.0 5.1 150度 5.8 1.01 5.7 5.8 165度 5.1 1.01 5.1 5.1 - 42 - 1269070 (40) 【表2 6】 A 巳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傾斜之平玲 L2/L1 + X 0度 19.5 1.10 17.8 21.5 19.8 1.10 18.0 21.7 15度 19.0 1.10 17.4 20.8 19.3 1.10 17.6 21.2 30度 19.2 1.10 17.5 21.0 19.3 1.10 17.6 21.2 45度 19.1 1.09 17.4 20.9 19.0 1.09 17.4 20.8 60度 19.8 1.10 18.0 21.8 19.7 1.10 17.9 21.7 75度 19.1 1.10 17.4 20.9 19.2 1.10 17.5 21.0 90度 19.5 1.10 17.8 21.5 19.4 1.10 17.7 21.3 105度 19.5 1.10 17.7 21.4 19.6 1.10 17.8 21.6 120度 19.1 1.09 17.4 20.9 19.8 1.10 18.0 21.7 135度 19.4 1.10 17.7 21.3 19.5 1.10 17.7 21.5 150度 19.5 1.10 17.7 21.4 18.9 1.09 17.3 20.7 165度 19.4 1.10 17.7 21.3 19.5 1.10 17.8 21.5 C D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傾斜之平均 L2/L1 + X 0度 19.3 1.10 17.6 21.1 19.2 1.10 17.5 21.0 15度 19.2 1.10 17.5 21.0 19.9 1.10 18.1 22.0 3◦度 19.3 1.10 17.6 21.1 18.9 1.09 17.3 20.7 45度 19.4 1.10 17.7 21.4 19.5 1.10 17.7 21.4 60度 19.6 1.10 17.8 21.6 19.6 1.10 17.8 21.6 75度 19.4 1.10 17.7 21.4 19.7 1.10 17.9 21.7 90度 19.4 1.10 17.7 21.3 19.7 1.10 17.9 21.7 105度 19.4 1.10 17.7 21.4 19.3 1.10 17.7 21.2 120度 19.5 1.10 17.7 21.4 19.8 1.10 17.9 21.8 135度 19.4 1.10 17.7 21.3 19.6 1.10 17.8 21.5 150度 19.8 1.10 18.0 21.9 19.6 1.10 17.8 21.6 165度 19.5 1.10 17.7 21.4 19.5 1.10 17.8 21.5 E 傾斜之平均 L2/L1 X 0度 20.3 1.11 18.3 22.5 15度 19.6 1.10 17.9 21.6 30度 19.3 1.10 17.7 21.2 45度 18.8 1.09 17.2 20.6 60度 19,0 1.09 17.4 20.8 75度 19.3 1.10 17.6 21.2 90度 19.4 1.10 17.6 21.3 105度 19.0 1.10 17.4 20.9 120度 20.3 1.11 18.4 22.4 135度 18.9 1.09 17.4 20.7 150度 19.0 1.09 17.4 20.8 165度 19.0 1.09 17.4 20.8 像是 的所有方 由表23〜26即知,比較例者對於所有的測定點 向,或是所有測定點的一部分的方向來看,傾斜 -43 - (41) 1269070 之絕對値的平均不會成爲2 0度以上7 5度以下。 其次,將比較例1〜4之光控制薄膜與實施例1〜3同 樣地組裝於 1 5英吋邊燈型背光(冷陰極管上下各一個 燈),以稜鏡面或凹凸圖案面作爲光射出面地設在導光板 上,且測定水平方向± 4 5 °、垂直方向± 4 5 °的亮度分佈 (射出角分佈)。將與實施例1同樣地在五個位置A〜E所 測定的結果顯示在表2 7〜表3 0。並將平均A〜E五點的 所有結果0ave、Lr、0ave/Lr、eavexLr),與利用霧度計 (HGM — 2K:SUGA試驗機公司)所測定的霧度値一倂表示在 表31。再者,表中的數値(亮度)的單位爲「Cd/m3並將比 較例1之背光的位置C的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亮度分佈 表示在第17圖。 【表2 7】
A 巳 C D E 平行方向 左45度 2040 2030 2320 2050 1980 左30度 2170 2150 2480 2150 2090 〇度 2080 2080 2380 2020 2030 右30度 2160 2160 2490 2100 2140 右45度 2020 2030 2310 1970 2060 垂直方向 上45度 115 111 144 145 153 上30度 1600 1610 2230 3240 3250 〇度 2080 2080 2380 2040 2030 下30度 3280 3270 2210 1510 1510 下45度 159 156 152 121 117 -44 - 1269070 (42) 【表2 8】 A 巳 C D E 平行方向 左45度 1190 1140 1450 1190 1170 左30度 1210 1180 1450 1200 1190 〇度 1140 1130 1350 1140 1130 右30度 1190 1200 1450 1200 1210 右45度 1150 1200 1450 1170 1200 垂直方向 上45度 1180 1170 1790 2600 2580 上30度 1150 1150 1660 1970 1960 〇度 1140 1130 1350 1140 1130 下30度 1930 1940 1620 1090 1080 下45度 2570 2580 1740 1110 1120 【表2 9】 A 已 C D E 平行方向 左45度 1100 1050 1380 1110 1100 左30度 1060 1030 1290 1060 1050 〇度 997 993 1190 980 986 右30度 1030 1020 1290 1060 1050 右45度 1060 1060 1370 1090 1120 垂直方尚 上45度 1140 1130 1780 2590 2630 上30度 1020 1030 1520 1740 1750 〇度 997 993 1190 980 986 下30度 1700 1680 1460 968 973 下45度 2510 2530 1700 1060 1040
【表3 0】 A B C D E 平行方向 左45度 1100 1080 1300 1120 1090 左30度 1440 1400 Π00 1440 1410 0度 1480 1490 1720 1470 1480 右30度 1410 1440 1700 1420 1430 右45度 1080 1110 1300 1080 1120 垂直方向 上45度 1090 1080 1480 2020 2010 上30度 1370 1380 1920 2340 2350 〇度 1480 1490 1720 1470 1480 下30度 2350 2340 1880 1310 1300 下45度 2000 2010 1480 1030 1050
【表3 1】 霧度 av. slope Lratio Θave/Lr θ ave*Lr 比較例1 91.8 28.4 1.21 23.4 34.6 91.8 12.8 1.04 12.2 13.3 比較例3 56.0 5.5 1.01 5.4 5.5 比鹼伊]4 95.7 19.4 1.10 17.7 21.3 像是由表2 8〜表3 0的結果即知,將習知的光擴散片 -45- (43) 1269070 組裝於背光的情形下,與實施例者(表1 1〜表1 5及表2 0 〜表2 2 )相比,無法得到良好的正面亮度。 而像是由表2 7的結果即知,對三稜鏡片起因於凹凸 之定向並因方向而使亮度產生很大變化來看,本實旌例者 係表示亮度會比較均勻地分佈且具備有適度的光擴散性。 更像是由第1 6圖及第1 7圖所示的結果即知,本實施例之 光控制薄膜係表示40度以內的亮度提高,對正面方向而 言,會得到與三棱鏡片同等或其以上的高射出光。 鲁 再者,適當組合複數片比較例所準備的三稜鏡片及光 擴散性,組裝於背光,藉此得到與實施例同等的正面亮 度,但當然背光的厚度會增加,而且成本也會增加。
像是由以上的實施例也可明白,根據本發明就能提供 一藉由光控制薄膜之凹凸圖案的傾斜和形狀滿足特定關 係,正面亮度優,具備適度之光擴散性的光控制薄膜。並 能提供一種藉由將此種光控制薄膜組裝於背光中,就能以 很少數的光學薄膜提高正面亮度,不會閃爍和產生干涉圖 I 案的背光。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的凹凸圖案之圖。 第2圖係說明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的斷面曲線之圖。 第3圖係表示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的實施形態之斷面 — 圖。 _ 第4圖係表示用於模擬利用圖案之射出角特性不同的 -46 - (44) (44)1269070 三次元凸圖案之一例之圖。 第5圖係表示三次元模擬之結果之圖。 第6圖係表示三次元模擬之結果之圖。 第7圖係表示三次元模擬之結果之圖。 第8圖係表示三次元模擬之結果之圖。 第9圖係表示背光之亮度測定位置之圖。 第1 0圖係表示對於測定位置或光源之射出角測定方 向不同時的射出角分佈之圖、(a)係表示在薄膜中央並在 與光源平行之方向而測定的情形、(b)係表示在薄膜中央 並在與光源正交的方向而測定的情形、(〇係表示在與光 源正交的方向並在比薄膜中央更接近光源的位置而測定的 情形。 第1 1圖係說明補正來自射出角分佈之光源的距離依 存性之光控制薄膜的斷面曲線之圖。 第1 2圖係說明補正來自射出角分佈之光源的距離依 存性之光控制薄膜的斷面曲線之圖。 第13圖係表示本發明之光控制薄膜之凹凸圖案之一 例的立體圖。 第1 4圖係表示本發明之背光裝置之一實施形態的 圖。 第1 5圖係表示本發明之背光裝置的其他實施形態之 圖。 第1 6圖係表示實施例之光控制薄膜之亮度分佈的 圖。 -47- (45) (45)1269070 第1 7圖係表示比較例之光控制薄膜之亮度分佈的 圖。 [圖號說明] I 〇 :光控制薄膜 II :基材 1 2 :凹凸圖案層 4 0 1 :曲線 · 5 0 1 :射出光分佈 5 0 2 :射入光分佈 601:第一群組 602:第二群組 6 0 3 :第三群組 90:導光板 91 > 92:光源 ]4 0 ·.背光 β 1 4 1 :導光板 142:光源 143:光控制薄膜 1 4 4 :光源反射器 145:機殻 146:反射板 _ 1 5 0 :背光 1 5 2 ·.光源 >48- (46) (46)1269070 1 5 3 :光控制薄膜 1 5 5 :機殼 1 5 6 :反射板 1 5 7 :光擴散材
-49 -

Claims (1)

  1. 1269070 (1) 拾、申請專利範圍 第9 2 1 2 4 0 1 0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5年8月23日修正 1 · 一種光控制薄膜,屬於具有凹凸圖案的光控制薄 膜’其特徵爲:對於前述凹凸圖案垂直於薄膜基準面之任 意斷面來看,相對於利用凹凸圖案所劃定的斷面端部之曲 線(以下稱爲斷面曲線)的前述基準面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 均(Gave(度)),實際上對所有的斷面而言,爲20度以上 7 5度以下。 2·—種光控制薄膜,屬於具有由預定折射率η的材料 製成的凹凸圖案層的光控制薄膜,其特徵爲:對於前述凹 ΰ圖案垂直於薄膜基準面的任意斷面來看,相對於利用凹 凸圖案所劃定的斷面端部之曲線(以下稱爲斷面曲線)的前 述基準面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均(Gave (度)),實際上對所 有的斷面而言,爲(78 - 34η)度以上、(118 - 34η)度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光控制薄 膜,其中,藉由包括斷面曲線之斷面的方向不同的前述傾 斜的絕對値之平均的差爲3 0度以內。 4.一種光控制薄膜,乃屬於具有凹凸圖案的光控制薄 膜,其特徵爲: 對於前述凹凸圖案垂直於薄膜基準面的任意斷面來 看,相對於利用凹凸圖案所劃定的斷面端部之曲線(以下 稱爲斷面曲線)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均(Oave(度))以及利用 1269070 (2) 前述基準面和斷面之交叉部所劃定的直線長度(L 1)的前述 斷面曲線之長度(L2)的比(Lr = L2/Ll),實際上對所有的斷 面而言,滿足下式(1)或(2) Gave ^ Lr>_20 (1) 2 5 <_ Θ a v e x L r <_ 6 0 (2)° 5 . —種光控制薄膜,乃屬於具有由預定折射率n之材 料所製成的凹凸圖案層的光控制薄膜,其特徵爲:
    對於前述凹凸圖案垂直於薄膜基準面的任意斷面來 看,相對於利用凹凸圖案所劃定的斷面端部之曲線(以下 稱爲斷面曲線)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均(Oave(度))以及利用 前述基準面和斷面之交叉部所劃定的直線長度(L 1)的前述 斷面曲線之長度(L2)的比(Lr= L2/L1),實際上對所有的斷 面而言,滿足下式(3)或(4) Θ ave + Lr X n2 ^40 (3) 5 0 <_θ aνe x Lr x n2^ 13 5 (4)。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4或5項之任一項所述之 光控制薄膜,其中,前述斷面曲線之傾斜的絕對値之平均 (Θ ave)是從斷面方向與前述光控制薄膜之基準面平行的第 一方向,向著與前述光控制薄膜之基準面平行並與前述第 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逐漸增加。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4或5項之任一項所述之 光控制薄膜,其中,相對於前述斷面曲線之基準面的傾斜 是從薄膜之一端側向著另一端側漸增或漸減。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4或5項之任一項所述之 -2- 1269070 (3) 光控制薄膜,其中,前述光控制薄膜是使用於背光,以一 定的間隔分割略與前述背光之光源的長邊方向正交的斷面 的斷面曲線,且於每個前述分割的間隔算出相對於該斷面 曲線之前述光源側的傾斜面的前述基準面之傾斜的絕對値 的平均之情形下,該傾斜之絕對値的平均會隨著接近光源 而變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4或5項之任一項所述之 光控制薄膜,其中,前述光控制薄膜是使用於背光,且以 一定的間隔分割略與前述背光之光源的長邊方向正交的斷 面之斷面曲線,且於每個前述分割的間隔算出相對於與該 斷面曲線之前述光源相反側的傾斜面的前述基準面之傾斜 的絕對値的平均的情形下,該傾斜的絕對値的平均會隨著 接近光源而變小。
    10·—種背光裝置,乃屬於具備有至少在一端部配置 光源,以略正交於前述一端部的面爲光射出面的導光板、 和配置在前述導光板之光射出面的光控制薄膜的背光裝 置,其特徵爲: 前述光控制薄膜是屬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 之任一項所述之光控制薄膜。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所述之背光裝置,其中, 光控制薄膜是屬於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光控制薄 膜,以與配置光源的端部平行的方向作爲第一方向的方式 加以配置。 1 2 . —種背光,乃屬於在光控制薄膜和與光控制薄膜 -3 - 1269070 (4) 的光射出面側相反側的面依此順序具備有光擴散材料及光 源的背光而作爲前述光控制薄膜,並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 1項至第9項之任一項所述之光控制薄膜。
    -4-
TW092124010A 2002-08-30 2003-08-29 Light control film TWI26907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54144 2002-08-30
JP2003049533 2003-02-26
JP2003286160 2003-08-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9961A TW200409961A (en) 2004-06-16
TWI269070B true TWI269070B (en) 2006-12-21

Family

ID=31982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24010A TWI269070B (en) 2002-08-30 2003-08-29 Light control film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7320535B2 (zh)
JP (2) JP4440788B2 (zh)
KR (1) KR100937093B1 (zh)
CN (1) CN100373176C (zh)
TW (1) TWI269070B (zh)
WO (1) WO200402105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5266B (zh) * 2012-08-17 2015-03-01
TWI483006B (zh) * 2009-01-09 2015-05-01 Sony Corp An optical element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 master disk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0535B2 (en) * 2002-08-30 2008-01-22 Kimoto Co., Ltd. Light control film
WO2004083951A1 (en) * 2003-03-18 2004-09-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flectiv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with improved contrast
CN100445775C (zh) * 2004-03-03 2008-12-24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光控制薄膜及使用了它的背照光装置
CN100442085C (zh) * 2004-03-03 2008-12-10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光控制薄膜及使用了它的背照光装置
KR20060015174A (ko) * 2004-08-13 2006-0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리즘 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4771706B2 (ja) * 2005-01-26 2011-09-14 株式会社きもと 電飾看板用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飾看板
JP4311366B2 (ja) * 2005-03-28 2009-08-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表示装置、端末装置及び光学部材
KR101146534B1 (ko) * 2005-04-26 2012-05-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 유닛,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표시 장치
KR100682875B1 (ko) * 2005-06-08 2007-02-1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다중 주기의 패턴을 갖는 도광판 및 이를 채용한디스플레이 소자용 조명장치
CN101283313B (zh) 2005-10-04 2011-03-16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表面凹凸的制作方法
KR101255292B1 (ko) * 2005-12-23 2013-04-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US7320823B2 (en) * 2006-02-14 2008-01-22 Kimoto Co., Ltd. Light diffusing body and a transmission type screen
KR101328818B1 (ko) 2006-03-30 2013-11-13 키모토 컴파니 리미티드 표면요철의 제작방법
TW200736754A (en) * 2006-03-31 2007-10-01 Gamma Optical Co Ltd Optical film for edge-type backlight module
JP4874009B2 (ja) * 2006-06-19 2012-02-08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光拡散装置
US20100165251A1 (en) * 2006-12-26 2010-07-01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Microlens assembly formed with curved incl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ght guiding plate, back light unit and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1636671B (zh) * 2007-03-26 2013-07-10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表面凹凸的制作方法
KR100817101B1 (ko) * 2007-04-04 2008-03-26 한국과학기술원 폴리머 또는 레지스트 패턴과 이를 이용한 몰드, 금속 박막패턴, 금속 패턴 및 이들의 형성 방법
EP2171502B1 (en) * 2007-07-17 2016-09-14 Cree, Inc. Optical elements with internal optical featur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same
JP5323709B2 (ja) * 2007-09-27 2013-10-23 株式会社きもと 光拡散性シート
KR100949425B1 (ko) * 2007-11-14 2010-03-24 인더스트리얼 테크놀로지 리서치 인스티튜트 광학분산모듈
JP4613947B2 (ja) * 2007-12-07 2011-01-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色変換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US20100128351A1 (en) * 2008-11-21 2010-05-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urved sided cone structures for controlling gain and viewing angle in an optical film
US20110096403A1 (en) * 2009-10-22 2011-04-28 Lin Cheng Anti-glare optical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425067B2 (en) * 2009-11-20 2013-04-23 Entire Technology Co., Ltd. Composite diffuser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JP5625452B2 (ja) * 2010-04-01 2014-11-1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110241977A1 (en) * 2010-04-01 2011-10-06 Microsoft Corporation Enhanced viewing brightness for surface display
US8899813B2 (en) * 2011-08-05 2014-12-02 Rambus Delaware Llc Lighting assembly with configurable illumination profile
JP6586092B2 (ja) * 2013-12-19 2019-10-02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ディスプレイ用途のための起伏加工表面
CN107430219B (zh) * 2015-03-12 2020-02-18 株式会社可乐丽 扩散板
JP6992066B2 (ja) 2016-11-30 2022-01-13 モレキュラー インプリンツ,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仮想コンテンツディスプレイを生成すること
US12092836B2 (en) * 2018-10-26 2024-09-17 Viavi Solutions Inc. Optical element and optical system
CN110173661B (zh) * 2019-06-27 2024-04-12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能控制光线分布的信号灯花纹、汽车信号灯及汽车
JP7448272B2 (ja) * 2021-09-01 2024-03-12 Scivax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2899B2 (ja) 1990-10-09 2000-04-17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照明装置
JP3233669B2 (ja) 1991-12-25 2001-11-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拡散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H06289390A (ja) * 1993-04-06 1994-10-18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H07198911A (ja) * 1994-01-05 1995-08-01 Sekisui Chem Co Ltd 面光源装置用光線制御シート
JP2742880B2 (ja) 1994-08-12 1998-04-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面光源、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光拡散シート
JP3475797B2 (ja) * 1998-07-28 2003-12-08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光拡散板の製造方法
JP3346539B2 (ja) * 1999-03-02 2002-11-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レンズ及び面光源
JP2000352607A (ja) 1999-06-11 2000-12-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拡散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面光源及び表示装置
JP2001208903A (ja) * 2000-01-26 2001-08-03 Nakane:Kk 集光フィルム
JP2002014208A (ja) * 2000-04-26 2002-01-18 Sharp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光反射フィルム、液晶表示パネル、光学フィルム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型ローラ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フィルム貼付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408166B2 (ja) * 2000-04-27 2010-02-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指向性拡散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EP1364233B1 (en) * 2000-08-01 2013-01-02 Aztec Systems, Inc. Directional diffuser
US7017240B2 (en) * 2001-02-08 2006-03-28 The Glad Products Company Closure device
JP2003121619A (ja) 2001-10-19 2003-04-23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898012B2 (en) * 2002-05-16 2005-05-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Light reflector with variable diffuse light reflection
US6846098B2 (en) * 2002-05-16 2005-01-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Light diffuser with variable diffusion
US7320535B2 (en) * 2002-08-30 2008-01-22 Kimoto Co., Ltd. Light control film
DE10351964B4 (de) * 2002-11-20 2008-01-17 Elotex Ag Mörtelformulierung und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einer Schicht aus der abgebundenen Mörtelformulieru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3006B (zh) * 2009-01-09 2015-05-01 Sony Corp An optical element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 master disk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 display device
TWI475266B (zh) * 2012-08-17 2015-03-0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21052A1 (ja) 2004-03-11
US7771091B2 (en) 2010-08-10
TW200409961A (en) 2004-06-16
CN100373176C (zh) 2008-03-05
JP4440788B2 (ja) 2010-03-24
US20080007969A1 (en) 2008-01-10
JPWO2004021052A1 (ja) 2005-12-22
JP5209586B2 (ja) 2013-06-12
CN1678927A (zh) 2005-10-05
KR100937093B1 (ko) 2010-01-21
US20050243561A1 (en) 2005-11-03
KR20050058466A (ko) 2005-06-16
JP2010009060A (ja) 2010-01-14
US7320535B2 (en) 2008-01-22
US20080043489A1 (en) 2008-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69070B (en) Light control film
TWI361933B (zh)
KR101392288B1 (ko) 확산 시트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0955173B1 (ko) 광제어 필름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백라이트 장치
JP2011502273A (ja) 光マネジメントフィルム、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関連構造体
TW200925730A (en) Diffusion sheet
KR20110073087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도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백라이트 유닛
JP5295721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TWI390251B (zh) Light control film and the use of its backlight device
JP2010256869A (ja) 拡散シート、光線制御ユニット及び光源ユニット
WO2010104051A1 (ja) 拡散シート、光線制御ユニット及び光源ユニット
JP2009244846A (ja) 拡散シート
JP2011145476A (ja)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透過型表示装置
JP2009069347A (ja) 光学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4303538B2 (ja) 光制御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
JP2012022272A (ja) 拡散シート及び光源ユニット
JP2012022271A (ja) 拡散シート及び光源ユニット
JP2010026005A (ja) 拡散シート
JP2012058395A (ja) 拡散シート、光源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6068804A (zh) 一种匀光膜、一种正交棱镜匀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2053293A (ja) 拡散シート
JP2010210828A (ja) 拡散シート
JP2008066287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表示装置及び光学部材
JP2009294285A (ja)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11145499A (ja)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透過型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