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51091B - Zoom finder drive mechanisms - Google Patents

Zoom finder drive mechanis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51091B
TWI251091B TW093125326A TW93125326A TWI251091B TW I251091 B TWI251091 B TW I251091B TW 093125326 A TW093125326 A TW 093125326A TW 93125326 A TW93125326 A TW 93125326A TW I251091 B TWI251091 B TW I2510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m
lens
cylinder
barrel
vie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25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37158A (en
Inventor
Takamasa Sakamoto
Original Assignee
Asia Optical Co Inc
Op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Optical Co Inc, Optek Corp filed Critical Asia Optical C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537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7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51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510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4Bodies collapsible, foldable or extensible, e.g. book ty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03B13/10Viewfinders adjusting viewfinders field
    • G03B13/12Viewfinders adjusting viewfinders field to compensate for change of camera lens or size of pi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10Blade or disc rotating or pivoting about axis normal to its plane

Description

A〇i〇9l 五、發明說明⑴ 【發明所屬之 本發明係 而驅動之變焦 【先前技術】 欠m相機 A的變焦動作 2用將進行 動構件做u 馬達與其減速 、又,特許 手去,在沈胴 構,攝影時只 焦觀景器機構 【特許文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 只在攝影時之 有可減少驅動 用的作動負荷 件猎由齒輪與 件係為必要, 成本面大大不 技術領域】 t f於一種與變焦鏡頭鏡筒之變焦動作連動 規厅、器驅動機構。 2觀景器機構的變焦動作,必須與攝影光學 進行。變焦觀景器機構的驅動方法,習 1光學系之變焦動作之鏡頭鏡筒之旋轉驅 驅動源’或是將驅動變焦鏡頭鏡筒之變焦 回輪做為直接驅動源等。 文獻一中’提出一種驅動變焦觀景器機構之 式t鏡頭鏡筒收納時不驅動變焦觀景器機 在·交焦領域之間鏡頭旋轉構件藉由齒輪與變 連結。 獻一】US2 004 0 042 0 92 公報 決之課題】 t焦、領域‘驅動變焦觀景器機構之結構,係具 才籌彳牛之作動衝程或在變焦領域以外不發生無 $優點。然而,如特許文獻一之鏡筒旋轉構 變焦、觀景器機構連結之方式,齒輪等結構元 使得結構複雜,且因此必須佔用空間,對於 利0
第6頁 1251091 五、發明說明(2) 【課題解決之手段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課顳, 受只在攝影時之變焦領域驅動變;景哭出—種既享 述優點,又使驅動機構簡單化之變隹ς二,構之結構之上 申請專利範圍第!項記載之變隹觀動機構。 ΐ由變焦鏡頭鏡筒之變焦動作連動機構,係 %内周面形成—或複數凸輪溝,且該凸輪溝=固定 ==面设有孔&;旋轉筒’外周具有與該固定〉-者 =:之凸輪從動件,以對應於攝影光:凸輪溝 為中心旋轉;冑景凸輪筒,在該固定筒:外平行之轴 面具有凸輪溝,與該旋轉筒之凸卜周配置之外周 :相=接以施加旋轉力而旋;心筒之孔 件,具有與該觀景凸輪筒之凸於 及喊豕鏡碩驅動構 動觀景鏡頭群之至少一部分。/ σ之凸輪從動件而驅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载之變隹 π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變隹^旦=盗驅動機構,係 變焦動作,該旋轉筒之凸輪從動件二2J後進行 收納位置抵接’至少在變焦攝影領域輪同係不在 凸輪從動件與該觀景凸輪筒抵接。靶圍内該旋轉筒之 如申巧:;:=焦觀景器驅動機構,係 凸輪筒與該旋轉筒之凸輪從動件之抵π持:r硯景 第7頁 0757-A20613TW(Nl);calvin.ptd 1251091 五、發明說明(3) 【發明之效果 根據申請 輪從動件驅動 動構件,不需 本降低。 根據申請 焦領域可驅動 動衝程,又可 根據申請 從動件與觀景 動安定化。 為使本發 易懂,下文特 做詳細說明。 1 專利範 觀景凸 要複雜 專利範 觀景鏡 在變焦 專利範 凸輪筒 明之上 舉數個 圍第1項記载之發明 輪筒,由觀景凸輪筒 的連結機構,達到結 圍第2項記载之發明 頭驅動構件,既可減 領域以外不發生無用 圍第3項記载之發明 可確實抵接,可使得 述及其他目的、特徵 具體之較佳實施例, ’由旋轉筒之 驅動觀景㊣-構簡單化見碩驅 :,且成 ’只在必要之繳 〉、驅動構 欠 的作動負作 ’二 轉筒之凸輪 嬈’7、凸輪筒之驅 和優點能更明顯 並配合所附圖式 【實施方式】 旦哭m第係m明本實施狀鏡頭鏡筒與觀 二;2”之全體結構。本實施例係數位相機用之變焦 鏡頭鏡1¾而適用於本發明。 第1圖係顯不廣角侧之攝影位置之鏡頭鏡筒2之剖面 圖。、攝影光學系從被攝體側依序為第一鏡頭群3丨、第二鏡 頭群32、第三鏡頭群33、低通濾波器34、以及CCD (攝影 裝置)3 5。攝影光學系之光軸係j丨。攝影光軸j丨係與鏡頭 鏡筒之中心軸J 2平行,而與中心軸j 2偏心。變焦係由第一
0757-A20613TWF(Nl);calvin.ptd 第8頁 1251091 五、發明說明(4) 鏡頭群31與第二鏡頭群32在攝影光轴 行之,對焦則由第三鏡頭群33在攝影光°二別移動而進 行之。從被攝體侧通過第一鏡頭群31先 2向移動而進 三鏡頭群33的光束係通過低通遽波器34而;第 又,以下說明中所記載之「光軸方向」,M。 對與攝影光軸J1平行之方向。 八3忍係特別針 固^筒61係固定於本體1,在固定筒61之後方,CCD古 木2」覆盍於固定筒61之開口而固定。⑽支架 35前方之開口部21a與低通濾波器34接著支持。= 35係與放熱板22 —體支持,而CCD 35係藉由放埶 於CCD支架21。在放熱板22後方配置有將ccd 35、生 疋 氣信號轉送之CCD用撓性印刷電路基板23。 风& 4 動機之第三鏡頭群33與驅動第三鏡料之對焦驅 動機構3二丨:^CCD支架21而組入。第2圖係顯*對焦驅
Si:;: 持第三鏡頭群33之第三鏡頭框41係 由。又置於CCD支架21之一對導軸A42舆導轴β43而在光轴方 向可滑動地支持。導軸A42係第三鏡頭框41之主導軸,而 導軸B43係第三鏡頭框41之旋轉規制肖,與在第三鏡頭框 41形成之導引孔穴41 a與4ib可滑動地嵌入。 對焦馬達44係在固定筒β 1之内部對應於配置於第三鏡 頭群33與CCD 35之侧方之CCD支架21而固定。對焦馬達44 之旋轉驅動力係從對焦馬達齒輪45藉由對焦齒輪46、〇而 傳ί至送出螺絲48,由送出螺絲48與螺帽49之螺合關係而 使第二鏡頭框4 1在光軸方向進退。對焦馬達4 4之旋轉驅動 第9頁 〇757-A206137W(Nl);calvin.ptd 1251091 五、發明說明(5) 之旋 力係由對焦#輪4 6、4 7減速,送出螺絲4 8可得到充八 轉扭矩。第三鏡頭框4丨係由第三鏡頭框彈筈5 〇 刀 1 致能。對焦馬達44係藉由在CCD支架21後方貝配設之> 轴方向 動用撓性印刷電路基板5 1而由相機之控制電路1空制見頭驅 第3圖係顯示攝影位置之鏡頭鏡筒2之】面^视圄 定筒61之上部配置有變焦馬達81與減迷齒輪列82。變隹: 達81之驅動力係藉由減速齒輪列82傳達至變焦齒她':、、: 焦齒輪83係由與光轴方向平行之齒輪軸84對應於固 ^ 可旋轉地支持。變焦馬達81、減速齒輪82、變焦齒 鏡頭鏡筒2之抽出機構之驅動機構部。變焦馬達81係係 在CCD支架21後方配設之鏡頭驅動用撓性印刷電路基板w 而由相機之控制電路控制。 第4圖係顯示由固定筒61之外周面側所視之展開圖。 在固定筒61之内周形成有導引旋轉筒62之三個凸輪溝 以及導引規制筒63之三個凸輪溝61b。規制筒63之凸輪溝 61a係比旋轉筒62之凸輪溝61b形成較深。兩凸輪溝61&、 6 1 b係具有共有之相同凸輪執跡之領域6丨c,該領域6丨c係 如第5圖所示之二段形狀之凸輪溝。 第6圖係顯示由旋轉筒62之外周面侧所視之展開圖。 旋轉筒6 2係位_於固定筒6 1之内周側,旋轉筒6 2設置之孔穴 部6 2a插入有三個旋轉筒凸輪從動銷64而與固定筒61之凸 ,溝61a卡合。又,在旋轉筒62之外周,插入之三個旋轉 同凸輪從動銷6 4之近傍位置,形成有與固定筒6丨之凸輪溝 61a大體卡合之形狀之突起部62b。該突起部62b之功能待
1251091 五 發明說明(6) 後述之。旋轉筒6 2之外周部机 ^ ' 部62c,傳達變焦馬達81、 =焦翁輪83喃合之齒輪 之驅動機構之旋轉驅動力。=2、變焦裔輪“構成 62對中心軸J2轉動而旋轉,使^=輪83之旋轉,旋轉筒 輪溝6 1 a抽出或縮入。 同2沿著固定筒6 1之凸 第7圖係顯示由規制筒63之 規制筒63係位於旋轉筒之向田"门由側所視之展開圖。 之爪部㈣與旋轉筒62之之内内 於旋轉筒62相對地向光轴方向移動而溝/62d卡合,對應 支持。規制筒63之外周形成右_ ^ Λ見制,互相可旋轉地 定筒61之凸輪溝61b卡合。規 輪奴動件63b,與固 ® ^ ^ ^ R FI ^ - 同3之凸輪從動件6 3b之剖 面形狀知如弟8圖所不之平行四邊形,固定筒“之 61b之直線領域61d、61e係與凸輪從動件6扑之平面6^卡 合’固定筒61之凸輪溝61b之斜面領域係與凸輪從動件_ 之平面63d卡合。 第9圖係顯示由凸輪筒65之外周面侧所視之展開圖。 凸輪筒65係位於規制筒63之内周側,外周形成有三個凸輪 從動件65a。凸輪從動件65a係與規制筒63之内周所設之凸 輪溝6 3 e卡合,凸輪筒6 5由與規制筒6 3之相對旋轉,而進 行由規制筒6 3之凸輪溝6 3 e抽出縮入之動作。又,凸輪筒 6 5設置之孔穴部6 5 b係插入有三個凸輪筒導軸6 6,該凸輪 筒導軸6 6係貫通規制筒6 3之孔穴部6 3 f而與在旋轉筒6 2内 周部之光轴方向設置之直進溝62e卡合。如此,凸輪筒65 與旋轉筒6 2不能相對旋轉,但可在光軸方向相對移動。
1251091
五、發明說明(7) 說,旋轉筒62與規制筒63相對旋轉的話,凸輪 Ϊ制筒63之凸輪溝63e抽出縮入而構成。 直進抓ΐ :顯不由直進筒67之外周面側所視之展開圖。 星進间b『ί丁、位於凸輪筒6 5之内側, 之爪部65c失捭亩谁凸輪同65之内周面設置 相對地南外周設置之突起部6^、671), 汽67之:Ϊ方向移動而規制,互相可旋轉地支持。直進 :内;IS:則設置之導引爪部67C係與設置於規制筒63 之内周邛之光軸方向之直進溝63g卡合。 與規,但可在光轴方向此相對^ 弟圖在顯示由第一鏡頭框6 8之外用而 圖。第-鏡頭框68係位於凸輪筒65之内;面::視之展開 群31。第-鏡頭框68設置之孔穴部⑽插 _寺弟——鏡頭 碩框凸輪從動銷69,第一鏡頭框凸輪 有—個第一鏡 輪從動部69a係與凸輪筒65之内"動肩之外周侧之凸 又,第-鏡頭框凸輪從動銷69之二凸輪溝,卡合。 ;進_之光軸方向設置之直進導引孔穴二,係與 此,弟一鏡頭框68係由凸輪筒65盥 卡5 。如 及凸輪筒65舆規制筒63之相對旋轉,=67之相對旋轉以 f制筒63之相對旋轉而在光轴方向沿凸=進筒67以及 6 5d抽出縮入而構成。 輪同65之凸輪溝 第12圖係由第二鏡頭框7〇之 第二鏡頭框7 〇係位於直進筒6 " 貝1所視之展開圖。 32。弟二鏡頭框7〇之外周面形又符弟二鏡頭群 凸輪從動件70a係與凸輪筒二^固凸輪從動件70a, 内周§又置之凸輪溝65〇 0757-A20613TWF(Nl);calvin.ptd 1251091 五、發明說明(8) 進第一鏡頭框70之凸輪從動件70a之根部7〇b 進同^之光軸方向設置之直推道2丨了丨上人Ub係與直 第-於。 直進導引孔穴67e卡合0 士 :=匡7。係由凸輪筒65與直進_ 如此 輪同65與規制筒63之相對旋 1轉以及凸 筒6 3之相對旋韓而在#鉍士軺對尤於直進同6 7以及規制 和對鉍轉而在先軸方向沿凸輪筒65之凸 出鈿入而構成。 干阳# 6 5 e抽 第一鏡頭框70係安裝有遮住由被攝體侧之 。將快門單元71設置之致動器71a與相^先之: :畜接續之快門用撓性印刷電路基板72,係從快門' Ή 二過鏡頭鏡筒2之内部而接續於在CCD支架21後方“: 頭驅動用撓性印刷電路基板5 1。 、叹之鏡 错第二鏡頭框70與第一鏡頭框68之間設置有群間勤溫 尹、7 3,將第二鏡頭框7 〇與第一鏡頭框6 8沿光軸方 = 2離之方向致能。如此,第一鏡頭框68與凸輪筒“ ^ 卡合部之形狀與第二鏡頭框7〇與凸輪筒65之凸輪阳 形狀可失掉,可使光學性能安定化。 卞a 4之 在此’說明有關從鏡頭鏡筒2之收納位置向摄& /班 抽出之動作。 辦衫位置 第1 3圖係顯示收納位置之鏡頭鏡筒2之剖面圖。 , 第1 4圖係顯示收納位置之鏡頭鏡筒2之正面透視圖。# 鏡頭群31與第二鏡頭群32之中心軸係J3,在第三鏡頭_ 3 與低通渡波器34與CCD 3 5之側方,且在對焦驅動機構3之 =從攝影光軸】i偏離之位置收納。亦即,第—鏡頭群31 與弟二鏡頭群32,第三鏡頭群33與低通濾波器34與(:(:1)
1251091 五、發明說明(9) " " - 3 5,以及對焦驅動機構3之三個區塊係收納於與光軸垂直 之大略相同之平面上。 第鏡頭群3 1與第二鏡頭群3 2係以鏡頭鏡筒2之中心 軸J2為中=旋轉而在光軸方向抽出之如第1圖所示之攝影 位置之狀悲。鏡頭鏡筒2由正面所見,從如第丨5圖所示之 收納位置之狀態,第一鏡頭群31與第二鏡頭群32向以方向 方疋轉而抽出至如第1 6圖所示之攝影位置之狀態。在攝影位 置,為使第一鏡頭群3 1與第二鏡頭群3 2之中心軸j 3係與攝 影光軸J1 了致,鏡頭鏡筒2之中心軸;2與攝影光軸η之偏 心距離,係與鏡頭鏡筒2之中心軸;2與第一鏡頭群31、第 二鏡頭群32之中心轴J3之偏心距離相等。 鏡頭鏡筒2之收納位置中,插入旋轉筒62之旋轉筒凸 輪從動銷64係位於固定筒61之凸輪溝之6ι(ι)位置,而規 制甸63之凸輪從動件63b係位於固定筒6工之凸輪溝之61 (11)位置、。又,凸輪同65之凸輪從動件65a係位於規制筒 63之凸輪溝之63(1 )位置’插入第一鏡頭框68之第一鏡頭 框^輪^細係位於凸輪筒65之凸輪溝之65(丨)位置, :弟文=匡之3從動件…係位於凸輪筒65之凸輪 屢之65(11)位置。(弟17圖、第18圖、第丨9圖) 由變焦齒輪83之旋轉,旋轉筒62對中心轴;2旋轉,旋 轉筒凸輪從動鎖64係從固定筒61之凸輪細⑴位置㈣ ⑴位置方向移動而由光車由方向抽出 63係對旋轉筒62相對地向光軸方向移動而規制,且由固定 筒61之凸輪溝61b導引,而從固定筒6ι之凸輪㈣(⑴位
第14頁 〇757-A20613TWF(Nl);calvin.ptd 1251091 五、發明說明(10) 置向61 (12)位置沿光轴方向直進抽出 61之凸輪溝61(11)位置至61(12)位置移從固定筒 筒62與規制筒63之間產生相對旋轉,3,為使旋轉 件6 5a係從規制筒6 3之凸輪溝63 (〗)位置向\同6之凸輪從動 向户同時為使凸輪筒65與規制筒63之間之位置方 -鏡頭框凸輪從動鎖69係從凸 轉’第 向65(2)位置方向,第二鏡頭框7〇之凸凸輪動募=1)位置 輪筒二 =65⑴)位置向65(12)位置方動 置時1 =從動鎖64到達固定筒61之凸輪溝61⑺位 6K12心凸係在固定筒61之凸輪溝 凸輪溝63(2)位置™,第一鏡頭^動件"653係在規制筒63之 65之凸_、、盖ί鏡頊框凸輪從動銷69係在凸輪筒 65之凸輪溝65(2)位置’第二鏡頭框7〇之 门 在凸輪=65之凸輪溝65(12)位置分別驅動。幹 牛 由运些動作,規制筒63在光轴方 65、第一鏡頭框68盥第一镑且進柚出凸輪同 出,因而帛於 0也在光軸方向直進抽 ί側鏡頭群31與第二鏡頭群32在光轴方向之被攝 動之ί此蜜其Ϊ第一鏡頭群31與第二鏡頭群32開始旋轉運 動之剧,苐一鏡頭群31與第二鏡頭群32 置 低通遽波器"Μ5以及對焦驅二 不產生干涉之位置而直進抽出。 位詈Ht輪從動銷64係從固定筒61之凸輪溝之61(2) 位置、“誕轉至61⑶位置而將旋轉筒62抽出,規則筒Μ 第15頁 0757-A2061〇TWF(Nl);calvin.ptd 1251091 五、發明說明(Η) " ' " -- 之凸輪從動件63b到達固定筒61之凸輪溝61 (13)位置。在 此動作中’旋轉筒6 2之角度之抽出量與規制筒6 3之角度之 抽出量相同而形成固定筒61之凸輪溝61a、61b,旋轉筒62 與規制筒6 3之相對旋轉不發生。 因此,旋轉筒6 2、規制筒6 3、凸輪筒6 5、直進筒6 7、 第一鏡頭框68、第二鏡頭框70係一體沿中心軸J2轉動地旋 轉而抽出。 在此一動作之途中,旋轉筒凸輪從動銷64通過固定筒 之凸輪溝之61 (1 3)位置時,由於固定筒61之凸輪溝6 lb 係輪溝61a形成較深,旋轉筒凸輪從動銷64係卡合於 固$筒61之凸輪溝61a之61(14)位置側,然而由於旋轉筒 62没置之突起部62b係與固定筒“之凸輪溝6ia大體卡合, 口此欠焦負荷不變動而進行抽出。亦即,旋轉筒凸輪從動 銷係對應於固定筒61之凸輪溝61a之主導引部,然而旋 轉同凸輪從動銷64通過固定筒61之凸輪溝之61(13)位置時 艮帝t,因此由做為副導引部之旋轉筒6 2設置之突起部 之旋轉筒62設置之突二合」’係指副導引部 旋轉筒凸輪從動鎖6 4;:6二之/合’、而對於气導引部之# 引機能之程度之卡合。 ^產生過度拘束等之阻礙‘ 位置旋定筒61之凸輪溝之61(3) 溝之。(⑺位置時,心;轴到達固定筒以 '凸輪 頭群32之中心轴J3 一致。 ”弟一鏡頭群31與弟一鏡
0757-A20613TWF(Nl);calvm.ptd 第16頁 1251091
五、發明說明(12)
旋轉筒凸輪從動雜U A 位置繼續旋韓至6彳4 從固定筒61之凸輪溝之61(3) 之凸)位置而將旋轉筒62抽出,規則筒63 (== =固定筒61之凸輪溝61(13)位置到達61 凸於從動销μ二π由方向直進抽出。此時之動作係與旋轉筒 筒61之凸輪溝之61⑴位置驅動至η 產生;^斜、/鐘水之關知。亦即,旋轉筒62與規制筒6 3之間 生相對旋轉而凸輪筒65之凸 a 之凸輪溝之63(2)位置驅翻da I 丁、仗規制同63 筒63產生相對旋轉而第一動置,凸輪筒65與規制 65之凸_鏡碩框凸輪從動銷69係從凸輪筒 3之凸輪溝之65 (2)位置向65(4)位置, 輪從動件70&係從凸&、# 弟—鏡碩框7〇之凸 (14)位置驅動Λ 輪溝之65(12)位置向65 置,相當於第 =置係鏡頭鏡筒2之廣角側之攝影位 4日田%罘i圖之剖面圖之位置。 其次,說明有關從廣角側之攝影 位置之變焦動作。 置至王遇側之攝影 由麦焦歯輪8 3之旋隸,施鐘筒g 9 # 4右 動銷64係從固定筒61<Λ^、4ίη/4^疋轉,旋轉筒凸輪從 Ν心间d 1之凸輪溝6 1 ( 4 )位置(乂 之攝影位置之位置)向61⑸位:二廣角側 於光軸方向而在垂直方向形成,I轉筒係在2溝係對應 而沿旋轉軸J 2旋轉,規制筒63則停止方向抽出 與規制筒63之間產生相對旋轉,目而凸輪^中旋轉筒62 件65a係從規制筒63之凸輪溝之63(4)位置驅之凸輪從動 置,凸輪筒65與規制筒63之間產生相對旋韓至63(5)位 轉,因而第一鏡
0757-A20613TWF(Nl);calvm.ptd 第17頁 1251091 五、發明說明(13) _ (5)\凸置輪從第動二,_係從凸輪筒65之凸輪溝65⑷位置向65 凸輪溝6 5 (1 4 )位凸輪從動件7〇a係從凸輪筒6 5之 動。由於規制筒63停 :J分別由凸輪溝之導引而驅 68與支持第二鏡頭群32之=;鏡頭群3!之第-鏡頭框 而分別在光軸方向進退。凸;70係沿中心軸J2旋轉 溝’係從廣角側至望遠側與規制筒63各自之凸輪 形成。第20圖係顯示望遠側距離依序可變之形狀而 面圖。 攝衫位置之鏡頭鏡筒2之剖 從望遠侧之攝影位置向廣角旦 ,係可由變焦齒輪83進行逆 Ί方向之驅 83之變焦馬達81之控制可得到由驅動變焦齒輪 角側之攝影位置至收納位置;之:點距離。又,從廣 行逆方向旋轉,進行上述 J方=可:變焦齒輪83進 弓丨” 13圖所示之收納狀態。&方向之動作’因而可導 第2 1圖係顯示旌棘筒旋鏟 係向旋轉筒62、規制筒63、凸輪^^角度,縱軸 一鏡頭框68之光軸方向之絕對移動距弟^鏡碩框70、第 ,之移動時之通過點之凸輪溝之位 、·應於各移動構 第19圖)係顯示於第21圖巾。由第 ^ 7圖、第18圖、 2之各移動構件之光軸方向移動之關係以理解鏡頭鏡筒 變焦鏡頭鏡筒2係包括攝影鏡頭群之變 .艾,、、、硯景皁元4。第22圖係顯示 二動作連動之 層角側之覜察位置之觀景
1251091 五、發明說明(14) 圖接2圖’第2 3圖係顯示觀景器接目侧之剖面 鏡頭1〇Γ、第?、二旱可系係由接物鏡頭101、第一可動 接目鏡頭106構占動鏡反鏡104、稜鏡105、以及
鏡頭1。2、第二可動d物側之接物鏡頭101、第-可動 T4 社此, 動鏡頭103、反射鏡104之觀景光軸俜A Η 勿側觀景光仙係與攝影光軸;1平//、先軸係為 鏡m與mut105係固定於觀景器框Α111,反射 m係由固定:觀景器框Β112。第-可動鏡頭 滑動地支持,可之第一可動鏡頭導引軸113可 鏡頭1〇3係由固定於動觀於觀景光方向。第二可動 π 4可滑動地支持,、二=匡1 1之第二可動鏡頭導引軸 -可動鏡頭1〇2盥第-ί ::接物側觀景光軸J4方向。第 102a、103a,這^H動鏡頭1 03分別具有凸輪從動部 之驅動力而在第二…、1〇3“系受鏡頭鏡筒2 執跡在光軸方向移動:5」2與弟二可動鏡頭1 0 3所望之 鏡之凸輪從動部1〇2a,二:可動二= 可動鏡頭彈簧115與第_ 乂狀可失掉,由第一 能。以上之變隹觀旦。一_可動鏡頭彈簧116在光軸方向致 61。 K早-係如第24圖所示之安裝於固定筒 變焦觀景單元4之笫__ 1 03驅動之圓弧狀之觀|二鏡頭1 02與第二可動鏡頭 周。第25圖係顯示由筒121係設置於固定筒61之外 開圖。觀景凸輪筒121 pH輪筒121之外周面側所視之展 丄知在鏡頭鏡筒之中心軸;2可轉動地 第19頁 0757-A20613TW(Nl); Calvin, ptd 1251091 五 、發明說明(15) __ ,持,外周面具有兩條凸輪溝丨 二)第一可動鏡頭1〇2之凸輪從7 ' lm,凸輪溝l2la係 係與第二可動鏡頭103之凸輪從:10 a卡:丄凸輪溝121b 硯景凸輪筒121係在内周面且 &卡&。 面,與固定筒61之旋轉筒凸輪俨說有犬起部121c。另一方 中之一者,係從凸輪溝之61(4\\鎖64卡合之凸輪溝61a 溝之底面形成有貫通孔穴。第2二置至61(5)位置之間凸, 6 1之外用;彳丨 圖係顯示該部分由固定筒 面之開圖。第27圖係顯示凸輪溝底 12ι之突起部mc係插人於固‘==面圖。觀景凸輪= 圓周方向之導引。入於口疋同η之貫通孔穴6if,成為 時斜^ f凸輪筒1 2 1係由觀景凸輪筒彈簧1 22在第24圖之順 61之^致能’觀景凸輪筒121之突起部12lc係與固定筒 觀旦ί L孔八j 1 f之鳊面6 1 g抵接而停止。此一狀態中變焦 從^ '側之觀察位置,第一可動鏡頭102之凸輪 。卩02a係在觀景凸輪筒121之凸輪溝之121(4)位置, ::動鏡頭103之凸輪從動部1〇3a係在觀景凸輪 丄 凸輪溝之121 (14)位置。 在此,說明變焦觀景單元4之變焦動作。從鏡頭鏡筒2 、,納位置至廣角侧之攝影位置之動作已經說明,然° 間並未驅動變焦觀景單元4。也就是說,變焦觀景單_ ” ^第22圖、第27圖所示保持於廣角侧之觀察位置。係 筒2在廣角侧之攝影位置,插入旋轉筒62之旋轉筒凸項鏡 動銷64到達固定筒61之凸輪溝之61( 4)位置時,固定
0757-A20613TWF(Nl);calvin.ptd 第20頁 1251091 五、發明說明(16) ' ' ------ 之貫通孔穴61ί設置之凸輪溝所對應之旋轉筒凸輪從動銷 64,係與觀景凸輪筒121之突起部121(:之前端部”“抵 接。鏡頭鏡筒2從廣角側之攝影位置向望遠侧之攝位 方向驅動,旋轉筒凸輪從動銷64係壓入於觀景凸筒 之突起W端部121d而旋轉驅動觀景凸輪筒121。旋㈤ ==鎖64驅動觀景凸輪筒121之狀態之A_A剖面圖係如 28 =所不。由觀景凸輪筒121之旋轉,第一可動 = 係彳Γ景凸輪筒121之凸輪溝之心 從觀景凸輪二弟凸 ^ ^ , yί^;2^ΐ5> ^ ^ 溝係對應於鏡頭鎊饩? 冊同121之兩條凸輪 至望遠側之γ:;;:2離之Λ影鏡頭之焦點距離,從廣角側 顯示望遠側之觀察位巨;:口::狀而形成。第29圖係 由觀景凸輪筒彈簧122之5^接/側之剖面圖。 突起部前端121d蛊旋韓保持觀景凸輪筒121之 之觀察位置向廣角之4之卡合,從望遠側 對應於鏡頭鏡筒2之攝与向之移動時,也可得到 之焦點距離。 〜、兄員…點距離之變焦觀景單元4 由上述結構,可 = 鎖6,不與觀景:輪旋轉 鏡頭鏡筒Γ之動Λ—可動鏡頭102與第二可ί鏡已:部121d 凸輪筒m之突起前端部與觀景 —_____ 勒弟一可動鏡頭102 .ptd 0757^0613TW(m);calvii 第21頁 1251091 五、發明說明(17) 人第一可動鏡頭1 〇 3之結構。如此,從收納位置至摄 置之卩u日培 _ 且土攝影位 ^曰硯不鏡頭之驅動沒有必須之負荷,觀景凸輪筒1 2 1 ^紋轉衝程也可減小,設計之自由度變大。特別是,奋 =例之從收納位置至攝影位置之旋轉筒6 2之旋 ^ 鏡頭鏡筒2有用。 评月度對大 又,旋轉筒6 2對於固定 銷6 4做為驅動源旋轉觀景凸 與第二可動鏡頭1 〇 3,可使今 低成本,日小型4匕。 此一構造中,與觀景凸 接之"卩分也可考慮旋轉筒凸 置之突起部之進行手法,然 與該突起部不產生干涉之^ 避免凸輪溝61a、61b交叉之 想,上述之旋轉筒凸輪從動 前端部1 2 1 d抵接之結構較佳 以上係用以說明本發明 疋於上述實施形態,而可能 舉例而言,本實施例中 扇型,然而也可採用覆蓋固 形狀使觀景凸輪筒之旋轉動 又’旋轉筒凸輪從動銷 端部1 2 1 d之抵接,可從鏡頭 攝影位置之間開始,至少保 同6 1導引而以旋轉筒凸輪從動 輪筒121驅動第一可動鏡頭1Q2 c焦觀景器驅動機構簡單化,
輪筒121之突起前端部l21d抵 輪從動銷6 4與其他旋轉筒6 2設 而在固定筒6 1之内面必須設置 ,考慮固定筒61之強度確保或 溝配置之點,此一手法並不理 銷64與觀景凸輪筒121之突起 〇 之實施例,然而本發明並非限 產生各種變形。
觀景凸輪筒1 2 1係為圓弧狀之 定筒61之外周面之全周之圓筒 作安定化。 64與觀景凸輪筒121之突起前 鏡筒2之收納位置至廣角側之 持變焦領•域之抵接即可。
1251091 五、發明說明(18) 又’本實施例申鱼 、 輪從動件係在可動鏡頭上】:之凸輪溝卡合 景鏡頭驅動構件,鈇而 接形成,可動鏡頭自身凸 輪從動件做為觀景;:=也可在可動鏡頭之保持元件^為觀 又,A ^ 鏡碩驅動構件。 幵兀件形成凸 觀尼凸輪筒;[2 1驅動声 # 可為一個或三個以上。 交…、覲景單元4之鏡頭也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變焦觀景器驅動機構可只 且其結構簡單化,降低成本,:守之變焦領域驅動, 利用價值甚高。 因而在相機領域之 雖然本發明已以具體之較佳實施例 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昌路如上,然其並 明之精神和範圍内,仍可作些許沾☆者,在不脫離本發 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5 :與潤飾,因此本發 月寻利靶圍所界定者為準。 m 0757-A20613TWF(Nl);calvin.ptd 1251091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廣角側之攝影位置 第2圖係鏡頭鏡筒之對焦驅動:f鏡筒之剖面圖t 第3圖係攝影位置之鏡頭鏡^^之剖面圖。 第4圖係由固定筒之外周之正面透視圖。 第5圖係固定筒之凸輪溝部側f視之展開圖。 苐6圖係由旋轉筒之外周面 彳面圖。 第7圖係由規制筒之外周面側所視之展開圖。 第8圖係規制筒凸輪從^却 斤視之展開圖。 第9圖係由凸輪筒之外::::面圖。 第1 0圖係由直進筒之外周 j所視之展開圖。 第11圖係由第一鏡頭框之側所視之展開圖。 第1 2圖係、由第二鏡頭框=側所視之展開 第13圖得、收納位置之鏡頭侧所視之展開圖。 第1 4圖係收納位置之於 5之剖面圖。 第15圖係收納位置之鏡頭=之正面透視圖。 第16圖係攝影位置之鏡頭鏡正視圖。 第17圖係固定筒之凸輪溝視圖。 第18圖係規制筒之凸輪溝位匕:示圖。 第19圖係凸輪筒之C圖。 第20圖係望遠侧之攝影位置之心示圖。 第21圖係旋轉筒旋轉角度與U =鏡筒之剖面圖。 動距離之關係圖。 ^各私動構件之光轴方^ 第22圖係廣角側之觀察位置旦 圖。 歲厅、裔接物側之剖面 0757-A20613TWF(Nl);calvin.ptd 第24頁 1251091 圖式簡單說明 第2 3圖係觀景器接目側之剖面圖。 第24圖係變焦觀景單元之正視圖。 第2 5圖係由觀景凸輪筒之外周面側所視之展開圖。 第2 6圖係由固定筒之外周面側所視之部分展開圖。 第2 7圖係收納位置之第2 6圖之A - A剖面圖。 第28圖係攝影位置之第26圖之A-A剖面圖。 第2 9圖係望遠側之觀察位置之觀景器接物側之剖面 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本體; 2〜鏡頭鏡筒; 3〜對焦驅動機構;
4、 -變焦觀景單元; 21 〜CCD支架; 22 〜放熱 板; 23 〜CCD用撓性印刷電路板; 31 〜第一 鏡頭群, 32 〜第二 鏡頭群, 33 〜第三 鏡頭群; 34 〜低通 濾波器; 35 〜CCD , 41 〜第三 鏡頭群, 44 〜對焦 馬達;
0757-A20613TWF(Nl);calvin.ptd 第25頁 1251091 圖式簡單說明 4 5〜對焦馬達齒輪; 46、47〜對焦齒輪; 48〜送出螺絲; 49〜螺帽; , 5 0〜第三鏡頭框彈簧; 61〜固定筒; 6 2〜旋轉筒; 6 3〜規制筒; 64〜旋轉筒凸輪從動銷;
6 5〜凸輪筒; 66〜凸輪筒導引轴; 6 7〜直進筒; 6 8〜第一鏡頭框; 6 9〜第一鏡頭框凸輪從動銷; 7 0〜第二鏡頭框; 71〜快門; 81〜變焦馬達; 8 2〜減速齒輪列; 8 3〜變焦齒輪;
1 0 1〜接物鏡頭; 102〜第一可動鏡頭; 1 0 3〜第二可動鏡頭; 1 0 4〜反射鏡; 1 0 5〜稜鏡;
0757-A20613TWF(Nl);calvin.ptd 第26頁 1251091
0757-A20613TWF(N1);calvin.ptd
第27頁

Claims (1)

1251091
TW093125326A 2004-05-14 2004-08-23 Zoom finder drive mechanisms TWI25109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44649A JP4630000B2 (ja) 2004-05-14 2004-05-14 ズームファインダ駆動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7158A TW200537158A (en) 2005-11-16
TWI251091B true TWI251091B (en) 2006-03-11

Family

ID=35309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25326A TWI251091B (en) 2004-05-14 2004-08-23 Zoom finder drive mechanism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16901B2 (zh)
JP (1) JP4630000B2 (zh)
CN (2) CN1329762C (zh)
HK (1) HK1085541A1 (zh)
TW (1) TWI2510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0623B2 (en) * 2003-01-30 2010-02-09 Medtronic Navigation, Inc. Six degree of freedom alignment display for medical procedures
US7542791B2 (en) 2003-01-30 2009-06-02 Medtronic Navigat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lanning a surgical procedure
CN1996085B (zh) * 2005-12-28 2010-12-0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全群对焦结构
JP4542109B2 (ja) 2007-01-18 2010-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鏡筒及び撮影装置
TWI431390B (zh) * 2008-04-30 2014-03-21 Asia Optical Co Inc 變焦鏡頭
TWI480617B (zh) * 2013-06-25 2015-04-1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光學裝置
CN104297890A (zh) * 2013-07-15 2015-01-21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光学装置
JP2016184102A (ja) * 2015-03-26 2016-10-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424843B2 (ja) 2020-01-22 2024-01-30 ニデック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5140A (en) * 1990-12-28 1994-06-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Camera
EP0671643B1 (en) * 1991-07-08 2001-10-04 Chi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and viewfinder assembly
JPH11282055A (ja) * 1998-03-31 1999-10-15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ファインダ
JP2001051322A (ja) * 1999-08-05 2001-02-23 Minolta Co Ltd トリミング撮影可能なカメラ
JP4194221B2 (ja) * 2000-05-16 2008-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3655865B2 (ja) * 2001-10-31 2005-06-02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3771909B2 (ja) * 2002-02-21 2006-05-10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沈胴式ズームレンズ鏡筒及び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沈胴方法
US7039311B2 (en) 2002-08-27 2006-05-02 Pentax Corporation Rotation transfer mechanism and a zoom camera incorporating the rotation transfer mechanism
US6952526B2 (en) * 2002-08-27 2005-10-04 Pentax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lens barrel
JP2004086049A (ja) * 2002-08-28 2004-03-1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カメラ
JP4681797B2 (ja) * 2003-02-24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085541A1 (en) 2006-08-25
CN1696754A (zh) 2005-11-16
CN2784957Y (zh) 2006-05-31
CN1329762C (zh) 2007-08-01
TW200537158A (en) 2005-11-16
US7116901B2 (en) 2006-10-03
JP2005326629A (ja) 2005-11-24
JP4630000B2 (ja) 2011-02-09
US20050254814A1 (en) 2005-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73871B2 (en) Retractable photographic lens
TWI373643B (en) Drive mechanism of a zoom lens
TWI250325B (en) Lens barrel
JP4359115B2 (ja) 沈胴式レンズ鏡筒
TW200305768A (en) Retractable lens system and method of retracting a retractable lens system
TWI251091B (en) Zoom finder drive mechanisms
TW200537159A (en) Lens-barrel extending mechanism
US5258790A (en) Variable format camera with a retractable lens
JP4891213B2 (ja) レンズ鏡筒
TWI262333B (en) Lens barrel
JP2630395B2 (ja) ズームレンズ付沈胴式カメラ
JPH11112851A (ja) 電子カメラ付双眼鏡
JP2007058156A (ja) カメラ
JP2004258167A (ja) カメラ
JP2009211102A (ja) 沈胴式レンズ鏡筒
JP3397560B2 (ja) カメラ
JP3671758B2 (ja) カメラのピント調整装置
TW200415374A (en) A jumping zoom lens for digital still cameras
JP3509578B2 (ja) カメラのレンズバリア駆動機構
JPH08122612A (ja) レンズ移動機構のカムの構造
JPH0634863A (ja) 撮影レンズ鏡筒
JP3292993B2 (ja) カメラ
JPS5946610A (ja) 可変焦点カメラのチヤ−ジ機構
JPH0614178Y2 (ja) レンズシャッタ式ズ−ムレンズカメラの焦点距離表示装置
JP6070052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