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32011B - Coaxial connector with switch - Google Patents

Coaxial connector with switch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32011B
TWI232011B TW093110349A TW93110349A TWI232011B TW I232011 B TWI232011 B TW I232011B TW 093110349 A TW093110349 A TW 093110349A TW 93110349 A TW93110349 A TW 93110349A TW I232011 B TWI232011 B TW I2320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terminal
coaxial connector
plug pin
fix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10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28719A (en
Inventor
Hiroshi Fukuzaki
Yoichi Kasamaru
Original Assignee
J S 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 S 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 S 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428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8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32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320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mounted on a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42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comprising impedance matching means 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e.g. filters or switches
    • H01R24/4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comprising impedance matching means 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e.g. filters or switches comprising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computer periph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lephon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9/00Electrical connectors
    • Y10S439/944Coaxial connector having circuit-interrupting provision effected by mating or having "dead" contact activated after mating

Description

123201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連接如行動電話、P H S ( P e r s ο n a 1 Handy phone System)、無線 LAN(Local Area Network)模 組、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模組等的無線終端 的送受信電路的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是關於利用與對 象側連接器之插頭針腳連接,將開關端子之連接從固定端 子切換到插頭針腳的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的構造。 【先前技術】 該種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例如,平時是在行動電 話、PHS等中,連接内建的送受信電路與附屬的天線,但 在出貨前之最終檢查時,則將内建的送受信電路與附屬的 天線的連接斷開,而將内建的送受信電路切換到與檢查裝 置連接的狀態。 因此,為使該種同軸連接器能大量應用於行動電話等小 型電子裝置,且使裝置本體也能小型化,希望該種同軸連 接器盡可能的小型化、薄型化(例如,設定連接器高度為 2.5mm以下或2mm以下等)。 以往,如圖1 2所示,提出有設置沿與插頭針腳91之插 入方向92垂直的方向93延長的固定端子94;及切換用之 形成為S字狀的可彈性變形的開關端子9 5,當在插頭針腳 9 1之插入時,藉由該插頭針腳9 1,使受壓之開關端子9 5 之S字彎曲而形成為扁平狀,以便將開關端子9 5與固定端 子9 4的連接斷開的技術(例如,參照1 9 9 9年5月1 0日發 5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1232011 行之日本專利第2 8 8 9 5 6 2號公報)。 然而,上述公報中,S字狀之開關端子9 5係向插頭 9 1之插入方向9 2彎曲而形成為扁平狀,因此考慮到 端子9 5之彈性範圍的情況,無法將同軸連接器的高度 太低。亦即,無法薄型化。 另外,在太深地壓入插頭針腳 9 1的情況,或取代 針腳9 1而插入螺絲起子等的異物造成S字狀之開關 9 5過度彎曲的情況,該開關端子9 5將塑性變形,以 造成開關端子9 5與固定端子9 4之連接不良的疑慮。 另外,S字狀之開關端子9 5的插頭針腳接觸部9 6 插頭針腳9 1插入插頭針腳插入用孔9 7之插入方向9 2 對置,因此具有從插頭針腳插入用?L 9 7處進入的灰塵 屑等黏附於插頭針腳接觸部9 6的情況。在上述公報之 連接器中,在插頭針腳9 1之壓入時,因為該插頭針i 與開關端子9 5的插頭針腳接觸部9 6的接觸部位不變 此若如上述般黏附有灰塵,則有變為連接不良而無法 良好檢查的疑慮。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易產生開關端子與 端子的接觸不良,另外,不易受灰塵等的影響而可實 好檢查的薄型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本發明之較佳態樣中,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其 殼室,其區劃成一介以插頭針腳插入用孔而開放的端 容室;及由該殼室所保持的固定端子和開關端子。開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6 針腳 開關 設為 插頭 端子 後有 係與 相向 或鍍 同軸 δρ 9 1 ,因 實施 固定 施良 具備 子收 關端 1232011 子包括在端子收容室内朝向插頭針腳插入用孔開放的u字 狀部。上述u字狀部係在與插頭針腳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 可彈性變形。U字狀部係伴隨著與插頭針腳插入方向交叉 的方向上的變形,可將開關端.子從接觸於固定端子的狀態 切換為與固定端子的接觸斷開的狀態。 本態樣中,因為開關端子之U字狀部係在與插頭針腳插 入方向交叉的方向變形,因此可確保開關端子的彈性變形 範圍,同時可達成該同軸連接器的薄型化。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所附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參照圖1至圖4,本實施之一實施形態之具有開關之同 軸連接器1 (以下,簡稱為連接器1 ),具備:絕緣性合成樹 脂構成的殼室2 ;保持於該殼室2的固定端子3和開關端 子4;及包圍殼室2周圍的形成筒狀的導電性金屬組成的 電磁屏蔽用壁殼5。 殼室2具備内部區劃成端子收容室6 (參照圖5 )用的筒 狀部7 ;及從該筒狀部7下部朝面延設的一對基台部8、9。 筒狀部7包括上面部1 0及周側壁1 1。在上面部1 0之中央 部形成沿著插入方向X (相當於殼室2之高度方向Η的相反 方向)插入圖1 1所示檢查裝置5 0的插頭針腳5 1用的插頭 針腳插入用孔1 2。並介以該插頭針腳插入用孔1 2以使端 子收容室6向外部開放。 參照殼室2之仰視圖的圖6,在殼室2之底面2 a的中央 部,上述端子收容室6設有形成橫向T字狀的開放部分4 3 7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1232011 而呈開放狀。另外,以殘留殼室2之底面2a的四角部且包 圍端子收容室6的方式設置凹部2b。在底面2a的四角部 (對應於基台部8、9之端部8 a、9 a的底部)設置較凹部2 b 高出一段的安裝面2 c。如圖1 1所示,安裝面2 c係緊沿著 固定有本連接器1之電路基板61的表面62。 端子收容室6具有主要用以收容固定端子3部分的寬幅 的第1收容室6 a ;及主要用於收容開關端子4部分的窄幅 的第2收容室6b。 另外,設有各一對的第1繫合溝13及第2繫合溝14, 係沿著第1及第2收容室6 a、6 b之相對向的壁面6 c、6 d 延長。另外,在第1收容室6 a之寬幅部分相對向的壁面 6 e、6 f,設有夾著插頭針腳插入用孔1 2而相對向的一對第 3繫合溝1 5。第1、第2及第3繫合溝1 3、1 4、1 5係於屬 插頭針腳51之插入方向X的殼室2的高度方向(圖6中垂 直於紙面方向)延長。第1及第3繫合溝13、15係對應於 固定端子3,第2繫合溝1 4係對應於開關端子4。 具體參照圖2,上述壁殼5具有嵌合於殼室2的筒狀部 7外周的筒狀部1 6;及設於夾著該筒狀部1 6之中心的對稱 位置的一對延設片1 7。各延設片1 7係從筒狀部1 6的下緣 朝筒狀部1 6的軸方向延長。各延設片1 7的前端形成朝外 側方向彎曲的腳部1 8。如圖1 1所示,各腳部1 8係在固定 有本連接器1之電路基板61的表面62的接地電路構成如 由銲錫所連接的導出部。 另外,參照圖2及圖3,壁殼5之筒狀部1 6係於其周方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8 1232011 向的一對延設片1 7間的中央位置,設有沿軸方向延長的開 縫1 9,形成可彈性擴徑的狀態。壁殼5之筒狀部1 6係以 藉由彈性變形而較自由狀態略微擴徑的狀態嵌合於殼室2 的筒狀部7,藉由本身的彈性反作用力而保持於殼室2的 筒狀部7。 在壁殼5之筒狀部1 6嵌合於殼室2的筒狀部7的狀態 下,壁殼5之各延設片1 7分別被導入殼室2的一對基台部 8、9之相對向的端部8 a、9 a間。參照圖2,各基台部8、 9之各端部8 a、9 a具有分別繫合於對應的延設片1 7的側 緣的繫合溝2 0。 另外,參照圖2及圖4,在壁殼5之筒狀部1 6的中途設 有外周溝2 1。該外周溝2 1係用以與環狀突起5 4繫合,該 環狀突起5 4係覆蓋如圖1 1所示的檢查裝置5 0的本體5 2 外圍的定位用筒53内周。 參照圖2、圖5及圖7,固定端子3具備形成為口字形 的端子本體2 2。如圖5所示,端子本體2 2係以沿著殼室2 之底面2a的凹部2b的方式配置。參照圖2及圖5,端子 本體22包括相互平行延長的一對片部23及連結各片部23 一端間的連結片部24。 從連結片部2 4之一側緣略直角彎曲延設朝殼室2之高 度方向Η延長的固定片部25。在固定片部25之相對向的 一對側緣分別形成繫止突起2 6。利用繫止突起2 6的工作 將固定片部2 5繫止於第1繫合溝1 3 (參照圖5 )。從連結片 部2 4之另一側緣延設形成為略L字狀的導出部2 7,繞過 9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1232011 基台9的底部而向殼室2外導出。 另外,從端子本體2 2之各片部2 3的前端分別略直角彎 曲延設朝殼室2之高度方向Η延長的板狀固定接觸部28。 亦即,固定接觸部2 8係沿著插頭針腳5 1之插入方向X而 配置。各固定接觸部2 8係於其外側部延設有繫合緣部2 9, 各繫合緣部2 9係藉由繫合於端子收容室6内的對應的第3 繫合溝1 5,以限制對應的固定接觸部2 8的變位。 參照圖2、圖5及圖7,開關端子4具備固定端4a及自 由端4b。開關端子4具備板狀的端子本體30,該端子本體 3 0以沿著殼室2之底面2 a的凹部2 b的方式配置。從端子 本體3 0之一側緣延設形成為略L字狀的導出部3 1,繞過 基台8的底部而向殼室2外導出。 從端子本體3 0之另一側緣略直角彎曲延設朝殼室2之 高度方向Η延長且提供固定端4a的固定片部32。在固定 片部32之相對向的一對側部,分別形成繫止突起33。利 用繫止突起33的工作將固定片部32繫止於第2繫合溝14。 固定片部32包括U字狀部35,係介由向上凸的第1彈 性彎曲部3 4朝上,具體而言朝向插頭針腳插入用孔1 2開 放而形成為U字狀(或逆Ω狀)。U字狀部3 5係可於與插頭 針腳插入方向X交叉的方向Z彈性變形。U字狀部3 5係伴 隨著在上述交叉方向Z的變形,可將開關端子4從接觸於 固定端子3的狀態切換為與固定端子3的接觸斷開的狀態。 U字狀部3 5包括第1及第2片部3 7、3 8,此等係介由 第2彈性彎曲部3 6相互連續且大致沿殼室2之高度方向Η 10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1232011 延長。如此般,利用在U字狀部3 5之第1片部3 7介由第 1彈性彎曲部3 4連設固定片部3 2,與上述U字狀部3 5 — 起形成大致組成橫向S字形狀的部分3 9,藉此,開關端子 4具有2個彎曲部3 4、3 6,可充分確保彈性變形量。 參照圖5及圖7,U字狀部3 5之第2片部3 8包含貫穿 固定接觸部2 8、2 8間的第1部分3 8 a ;及較第1部分3 8 a 配置於靠開關端子4的自由端4b側的第2部分40。 上述第2片部3 8之第2部分4 0之寬幅較第1部分3 8 a 之寬幅要寬,且由第2片部38之第1部分38a與第2部分 40形成為T字形狀。上述第2片部38之第2部分40係進 出於固定接觸部2 8的背後,第2部分4 0之寬幅較固定接 觸部28、28間之間隙幅度要寬。 上述第2部分40包含相對向之一對端部40a、40a,在 第2部分4 0之一對端部4 0 a、4 0 a分別設有對應的第1可 動接觸部41。如圖9、圖1 0所示,分別設於第2片部3 8 之第2部分4 0之一對端部4 0 a上的第1可動接觸部41係 從側面彈性接觸於對應的固定接觸部2 8。 另外,在第2片部38之第2部分40中,在一對的第1 可動接觸部4 1、4 1間的中間部4 4設有接觸於插頭針腳5 1 用的第2可動接觸部42。該第2可動接觸部42,在將插頭 針腳5 1插入殼室2之插頭針腳插入用孔1 2的檢查時以 外,如圖3所示,處於面向插頭針腳插入用孔1 2的位置。 上述第2片部3 8之第2部分4 0,係構成朝向第1片部 3 7、亦即朝向固定接觸部2 8側突出的山形部。 11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1232011 如圖1 1所示,於檢查時,當將檢查裝置5 0之插頭針腳 5 1插入插頭針腳插入用孔1 2時,藉由該插頭針腳5 1將開 關端子4之第2片部38之第2部分40中央的第2可動接 觸部4 2朝側方按壓進行變位,使第2可動接觸部4 2彈性 接觸於插頭針腳5 1,同時,伴隨著上述變位以使第2片部 38之第2部分40兩端的第1可動接觸部41與固定端子3 的固定接觸部2 8的接觸斷開。 根據本實施形態,第1可動接觸部4 1經常藉由彎曲為U 字狀的開關端子4本身的彈性而彈性接觸於固定接觸部 2 8。當將插頭針腳5 1插入插頭針腳插入用孔1 2,且第2 可動接觸部4 2接觸於插頭針腳5 1之側部5 1 a時,開關端 子4電性連接於插頭針腳51,同時,開關端子4之U字狀 部的苐2片部3 8朝與插頭針腳5 1插入方向X交叉的方向 (側面)進行變位,將第1可動接觸部4 1與對應之固定接觸 部2 8的接觸斷開。 另外,當從插頭針腳插入用孔1 2拔出插頭針腳5 1時, 開關端子4藉由本身的彈性再度返回原來的位置,第1可 動接觸部4 1彈性接觸於固定接觸部2 8。 因為開關端子4設為在與插頭針腳5 1插入方向X交叉 的方向進行變位,因此可確保開關端子4的彈性變形範 圍,同時可達成該同軸連接器1的薄型化。 另外,固定端子3包含一對固定接觸部2 8,同時,開關 端子4之U字狀部35的第2片部38包含貫穿於一對固定 接觸部2 8間的狹幅的第1部分3 8 a及較此前端側的寬幅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12 1232011 的第2部分4 0,該第2部分4 0係於其兩端設有分別對應 於一對固定接觸部2 8的一對第1可動接觸部41,在一對 第1可動接觸部41間設有第2可動接觸部4 2。因此,因 為使開關端子4之一部分進入固定端子3側進行組合,因 此可確保空間節省,同時,可確保開關端子4的足夠彈性 變形量。可確保固定端子3及開關端子4藉由對應的一對 接觸部2 8、4 1接觸,以提高可靠度。 另外,因為第2可動接觸部4 2由插入時之插頭針腳51 所摩擦(所謂擦拭),因此不受灰塵等的影響而可確實實施 檢查。 又,萬一螺絲起子等之異物插入插頭針腳插入用孔1 2 的極深部,開關端子4仍無塑性變形,以後的開關端子4 的第1可動接觸部41與固定端子3之固定接觸部28的連 接並無問題。 而且,因為開關端子4包含U字狀部35,且設置大致形 成橫向S字形狀的部分3 9,及包含2個彈性彎曲部3 4、3 6, 因此可達成省空間化,同時可確保開關端子4之充分的彈 性變形量。 另外,在殼室2之底面2a中,收容固定端子3及開關 端子4用的端子收容部6係與第1、第2及第3繫合溝1 3、 1 4、1 5 —起介由開放部分4 3而被開放,另外,固定端子3 及開關端子4的各端子本體22、30及導出部27、31,係 收容於底面2 a之凹部2 b内,因此通過開放部分4 3從同方 向可容易組入固定端子3及開關端子4,而可容易進行組 13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1232011 裝。 以上,依據具體態樣詳細說明了本發明,但理解上述内 容的熟悉該項技術者,可容易思及該變更、改變及均等物。 因此,本發明係限於申請專利範圍及與此相同的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的 立體圖。 圖2為具有開關之同轴連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3為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的俯視圖。 圖4為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的前視圖。 圖5為沿著圖3中之V-V線所作的剖面圖。 圖6為殼室的仰視圖。 圖7為相互組合狀態下之固定端子與開關端子的立體 圖。 圖8為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的仰視圖。 圖9為開關端子之第2片部要部的概要立體圖。 圖10為固定端子與開關端子的要部的概要圖,是從固 定端子側所見組合於固定端子的開關端子的示意圖。 圖11為固定於電路基板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及其 檢查裝置的概要剖面圖。 圖1 2為顯示習知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的概要構成的 模式剖面圖。 (元件符號說明) 1 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14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1232011 2 殼 室 2a 殼 室 2 之 底面 2b 凹 部 2 c 安 裝 面 3 固 定 端 子 4 開 關 端 子 4 a 固 定 端 4b 白 由 端 5 壁 殼 6 端 子 收 容 室 6 a 第 1 收 容 室 6b 第 2 收 容 室
6c、 6d 壁 面 6 e、 6f 壁 面 7 筒 狀 部 8、 9 基 台 部 8a、 9a 端 部 10 上 面 部 11 周 側 壁 12 插 頭 針 腳 插入用孔 13 第 1 繫 合 溝 14 第 2 繫 合 溝 15 第 3 繫 合 溝 16 筒 狀 部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15 1232011 17 延設片 18 腳部 19 開縫 20 繫合溝 2 1 外周溝 22 端 子 本 體 23 片 部 24 連 結 片 部 25 固 定 片 部 26 繫 止 突 起 27 導 出 部 28 固 定 接 觸 部 29 繫 合 緣 部 30 端 子 本 體 31 導 出 部 32 固 定 片 部 33 繫 止 突 起 34 第 1 彈 性 彎 35 U 字 狀 部 36 第 2 彈 性 彎 37 第 1 片 部 38 第 2 片 部 38a 第 1 部 分 39 大 致 形 成 橫 曲部 曲部 向S字形狀的部分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16 1232011 40 第 2 部 分 40a 端 部 40b 中 間 部 41 第 1 可 動 接 觸 部 42 第 2 可 動 接 觸 部 43 開 放 部 分 50 檢 查 裝 置 51 插 頭 針 腳 51a 插 頭 針 腳 5 1之側部 52 本 體 53 定 位 用 筒 54 環 狀 突 起 61 電 路 基 板 62 電 路 基 板 6 1的表面 91 插 頭 針 腳 92 (插頭針腳之)插 入 方 93 與 插 入 方 向 垂 直 的 方 94 固 定 端 子 95 開 關 端 子 96 插 頭 針 腳 接 觸 部 97 插 頭 針 腳 插 入 用 孔 X (插頭針腳之) 插 入 方 Z 與 插 入 方 向 交 叉 的 方 Η (殼室之) 高 度 方 向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17

Claims (1)

1232011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其特徵為: 具備殼室,其區劃成一介以插頭針腳插入用孔而開放的 端子收容室;及 由該殼室所保持的固定端子和開關端子; 開關端子包括在端子收容室内朝向插頭針腳插入用孔 開放的U字狀部,上述U字狀部係在與插頭針腳插入方向 交叉的方向可彈性變形; U字狀部係伴隨著與插頭針腳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 變形,可將開關端子從接觸於固定端子的狀態切換為與固 定端子的接觸斷開的狀態。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其 中,上述固定端子包含在端子收容室内大致沿插頭針腳插 入方向配置的至少一個的固定接觸部; 上述開關端子之U字狀部,包含第1及第2可動接觸部; 第1可動接觸部係可從側面接觸於固定端子的固定接觸 部,第2可動接觸部係可接觸於從插頭針腳插入用孔插入 的插頭針腳側面; 當從插頭針腳插入用孔插入插頭針腳時,第2可動接觸 部係接觸於插頭針腳,且將第1可動接觸部與固定接觸部 的接觸斷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其 中,當從上述插頭針腳插入用孔插入插頭針腳時,伴隨著 插頭針腳使第2可動接觸部向側面變位,第1可動接觸部 18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1232011 向側面變位,其結果,第1可動接觸部從固定接觸部離開。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 接器,其中,上述U字狀部包含介以彈性彎曲部相互連續 且大致沿插頭針腳插入方向延長的第1及第2片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其 中’開關端子包含固定端及自由端; 上述U字狀部的第1片部係連設於固定端,同時第2片 部連設於自由端; 上述第1及第2可動接觸部係設於U字狀部的第2片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 接器,其中,上述開關端子還包含大致形成橫向S字形狀 的部分。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其 中,上述開關端子還包含固定片部,係介由彈性彎曲部連 設於上述U字狀部的第1片部一端,而與上述U字狀部共 同形成上述大致形成橫向S字形狀的部分。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 接器,其中,上述端子收容室具有可從相同方向組入上述 固定端子及開關端子的開放部分。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 器,其中,2個固定接觸部及2個第1可動接觸部係相互 對應而設。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其中,上述開關端子之U字狀部的第2片部,包含貫穿固 19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1232011 定接觸部間的第1部分及較第1部分配置於靠開關端子之 自由端側的第2部分。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其中,上述第2片部的第2部分的寬幅較第1部分的寬幅 寬,且由第2片部的第1部分與第2部分形成為T字形狀。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其中,上述第2片部的第2部分的寬幅較固定接觸部間的 間隙寬。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其中,上述第2部分包含相對向的一對端部; 在第2部分的一對端部分別設有對應的第1可動接觸 部〇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其中,上述第2部分包含一對端部間的中間部; 在第2部分的中間部設有第2可動接觸部。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具有開關之同軸連接器, 其中,上述第2片部的第2部分係包含朝固定接觸部側突 出的山形部。 20 326\專利說明書(補件)\93-07\93110349
TW093110349A 2003-04-15 2004-04-14 Coaxial connector with switch TWI23201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10735A JP4152242B2 (ja) 2003-04-15 2003-04-15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8719A TW200428719A (en) 2004-12-16
TWI232011B true TWI232011B (en) 2005-05-01

Family

ID=32906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10349A TWI232011B (en) 2003-04-15 2004-04-14 Coaxial connector with switch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097480B2 (zh)
EP (1) EP1469565B1 (zh)
JP (1) JP4152242B2 (zh)
KR (1) KR100629751B1 (zh)
CN (1) CN1324770C (zh)
DE (1) DE602004000520T2 (zh)
TW (1) TWI2320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4525B (zh) * 2014-09-16 2017-08-01 Smk Kk Coaxial connector with floating mechanis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9276A (ja) * 2004-07-06 2006-02-16 Hosiden Corp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JP4220446B2 (ja) * 2004-08-27 2009-02-0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KR100658821B1 (ko) 2005-05-02 2006-12-19 (주)이노비즈 단락방지장치를 구비한 케이블을 이용한 접속장치
US7041918B1 (en) * 2005-05-10 2006-05-09 Chia-Chen Wu Electrical power outlet
TWM317693U (en) * 2007-04-13 2007-08-2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327109U (en) * 2007-09-07 2008-02-11 Insert Entpr Co Ltd Microwave connector socket used in RF communication
CN201252276Y (zh) * 2008-07-02 2009-06-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WO2010113536A1 (ja) * 2009-04-01 2010-10-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検査用同軸コネクタ
US8885355B2 (en) 2011-07-06 2014-11-11 Apple Inc. Device having snaps with soldered snap members
JP5979407B2 (ja) * 2012-02-23 2016-08-2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JP5585608B2 (ja) * 2012-04-23 2014-09-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同軸型電気コネクタ
US9648444B2 (en) 2014-01-06 2017-05-09 Brian G. Agee Physically secur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for wireless M2M networks
JP6137123B2 (ja) 2014-11-12 2017-05-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6804888B2 (ja) * 2016-07-27 2020-12-23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
DE102017218326A1 (de) * 2017-10-13 2019-04-18 Robert Bosch Gmbh Hochstromverbindung
CN111525351B (zh) * 2019-02-02 2021-09-21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EP3939143A4 (en) 2019-03-12 2022-12-28 Zonit 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RELAY CONDITIONING AND IMPULSE CONTROL
WO2020191244A1 (en) 2019-03-19 2020-09-24 Zonit 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Intelligent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module
CA3134065A1 (en) 2019-03-21 2020-09-24 Zonit 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Electrical cord cap with easy connect housing por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0641A (en) * 1875-03-09 Improvement in opera-chairs
GB8808122D0 (en) * 1988-04-07 1988-05-11 Pag Ltd Electrical plug & socket connector
US5741146A (en) * 1996-10-29 1998-04-2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Coaxial switch
JP2889562B1 (ja) 1998-04-21 1999-05-10 エスエムケイ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JP3337650B2 (ja) * 1998-10-05 2002-10-2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US6062885A (en) * 1999-04-23 2000-05-16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switch assembly
MY124368A (en) * 1999-11-19 2006-06-30 Enplas Corp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DE19962437A1 (de) * 1999-12-22 2001-07-05 Ims Connector Systems Gmbh Buchsenteil, Steckerteil und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mit einem solchen Buchsenteil und/oder Steckerteil
TW488116B (en) * 2000-03-31 2002-05-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Receptacle for coaxial plug connector
JP3711002B2 (ja) 2000-08-31 2005-10-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DE10051791C2 (de) * 2000-10-18 2003-10-30 Ims Connector Systems Gmbh Steckverbinder mit Schalter
JP3515084B2 (ja) * 2001-08-02 2004-04-05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ヒンジ用コネクタ及びこのコネクタに接続される回路基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4525B (zh) * 2014-09-16 2017-08-01 Smk Kk Coaxial connector with floating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4770C (zh) 2007-07-04
JP2004319227A (ja) 2004-11-11
EP1469565B1 (en) 2006-03-22
KR20040090449A (ko) 2004-10-25
DE602004000520T2 (de) 2006-09-21
DE602004000520D1 (de) 2006-05-11
US7097480B2 (en) 2006-08-29
EP1469565A1 (en) 2004-10-20
CN1543019A (zh) 2004-11-03
KR100629751B1 (ko) 2006-09-28
TW200428719A (en) 2004-12-16
US20040206614A1 (en) 2004-10-21
JP4152242B2 (ja) 2008-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2011B (en) Coaxial connector with switch
US89612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ed component,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JP2889562B1 (ja)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US7029308B2 (en) Socket for electronic module
KR101802731B1 (ko) 스위치 부착 동축 커넥터
JPH11345645A (ja) リセプタクル電気端子
US2008004508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 spring
TW202220302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JP2006066281A (ja)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TWI430323B (zh) A cushioning device and a connecting device having a cushioning device
CN101473497B (zh) 用于装配电子部件的插座
US736102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1155704A (ja) 電池ホルダ
US20050208826A1 (en) Multi-pole jack
US5993231A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3078526U (ja)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JP2007317545A (ja) 蛍光管用コネクタ
US7530860B2 (en) Contact terminal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4031087A (ja)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US7476107B2 (en) Socket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device
EP1589617A2 (en) Socket for electronic module
JP2004350445A (ja) 回路体および該回路体を収容した自動車用電気接続箱
JPS6333514Y2 (zh)
JP3073576U (ja) 充電ソケット
JP3122921U (ja) 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