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58521B - Pattern forming method and pattern form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Pattern forming method and pattern form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58521B
TW558521B TW091120580A TW91120580A TW558521B TW 558521 B TW558521 B TW 558521B TW 091120580 A TW091120580 A TW 091120580A TW 91120580 A TW91120580 A TW 91120580A TW 558521 B TW558521 B TW 55852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pattern
blanket
silicon
pattern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20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tsuyuki Funahata
Tetsurou Minemura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58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5852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0Intaglio printing ; Gravur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003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on optical devices, e.g. lens elemen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optica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006Patterns of chemical products used for a specific purpose, e.g. pesticides, perfumes, adhesive patterns; use of microencapsulated material; Printing on smoking art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Photoresist Processing (AREA)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Description

五、發明説明(彳 本發明係關於-種印刷方法及印 種以最小工作數形士、似 置尤/、疋關於一 裝置。】作數形成微細圖案的圖案形成方法及圖案形成 龙景拮输 以往有提出-種由覆毯(bIanket)體、 供給機構所構成的印㈣置,以作為平版及凸 刷機的基本構成。 欣i十凸印 更且,如日本專利特開平U-58921號公報所示,提出—種 從形成於具排油墨性之覆毯體上的油墨全面使用凸版除去 不要部分,以形成圖案的方法及其所用的裝置。 該等的先前技術,均係介以凸或凹之印刷版而在覆毯體 上形成油墨圖案的方法,在印刷至被印刷體上為止必須歷 經多次轉印油墨的作業。因@,在印刷至被印刷體上為止 很難維持油墨之圖案形狀或表面形狀。因此非常困難形成 例如最緻密地填充配置於圓形狀之凸部或凹部内的微細形 狀或微小線寬及間距之線狀圖案。 又,由於不僅裝置構成複雜,而且工作數很多所以成本 高。 再者,在該先前技術中,亦有擴散反射板所用之圓形狀 的凸部或凹部之傾斜角分佈無法形成非對稱圖案等的問題。 發明之揭示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可形成微細圖案的圖案 形成方法及其製造裝置。 558521 五、發明説明(—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在於提供—種可進行微細圖案之 形成,同時可進行其形狀控制的圖案形成方法及其製造裝 置。 有關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的圖案形成方法,係在表面形 成有圖案,並在至少對形成有圖案之表面進行石夕處理的構 件上之一面形成(配置)樹脂,並將形成於構件上之樹脂轉印 至被印刷體上。 又,忒矽處理,係在構件之表面配置矽橡膠、矽樹脂或 ^夕薄片者。 又,構件上之樹脂的形成,係以樹脂之厚度大致均等的 方式進行。 有關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態樣的圖案形成裝置,係包含有 :表面形成有圖案,且至少對形成有圖案之表面進行矽處 1的構件;對構件形成有圖案之表面的一面供給樹脂的樹 月曰供…機構,以及支樓该被印刷體俾將供至構件之樹脂轉 印至被印刷體上的支撐機構。 又,矽處理,係在構件之表面配置矽橡膠、矽樹脂 薄片者。 又,該構件,係可為圓柱形狀,或平板形狀。 又,樹脂供給機構,係在構件表面之一面供給厚度大致 均等的樹脂。 更且,樹脂供給機構,係從樹脂供給口對構件供給樹脂 ’並對该樹脂供給口施予碎處理者。 作為樹脂供給機構,可考慮模具塗敷器(die、金屬 本紙張尺度適用巾g g家標準(CNS) A视格(⑽X挪公爱) 5- 558521 A7 B7 五、發明説明(3 線條塗敷器(wire bar coater)、刀片式塗敷器(blade coater) 或後、接式塗敷器(kiss coater)。 有關本發明之更另一實施態樣的圖案形成裝置,係包含 有:具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體;對該覆毯體形 成及供給樹脂薄膜的機構;以及支撐被印刷體的支撐機構。又’該覆毯體,係在表面具備有矽、矽橡膠、矽樹脂或 矽薄片者。又’裝設於該覆毯體表面之矽橡膠、矽樹脂或矽薄片係 具有印刷圖案者。 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方法及圖案形成裝置,係以感光性樹 脂圖案或著色油墨圖案印刷為首,對於如有機電致發光顯 示器用發光層或薄膜電晶體用有機半導體等的微細圖案形 成或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用之擴散反射板的凹凸圖案需要 剖面形狀控制等的任一種圖案形成均有效。 更且,在以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方法形成擴散反射板用凹 凸樹脂層的情況,由於形成於覆毯表面之樹脂塗敷面係全 邛轉印至被印刷體上(以下,稱為全面轉印法)所以不會發生 不必要樹脂殘留之情形。因而,不需使用除去殘留樹脂用 的機構’可有效謀求裝置之小型化、低價格化。 另方面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方法中,印刷將透明電 極圖案化用的感光性樹脂之情況,由於係以所謂部分轉印 法(以下,稱為部分轉印法)之僅將形成於覆毯上之凹凸圖案 之凸部上方的感光性樹脂轉印至被印刷體上,來進行高精 度的圖案形成,所以若將凹部之深度形成大於凸部上S形
裝 訂
558521
成之感光性樹脂層之厚度的話則更佳。 又’在本發明之部分轉印圖案形成方法中,並不在覆毯 上直接轉印樹脂塗敷面’而是在有施予石夕處理的高分子薄 膜上形成樹脂塗敷面’再轉印至被印刷體上。因而,與前 面所述之擴散反射板的形成方式相同,由於不會發生;必 要的殘留樹脂層’戶斤以可有效謀求裝置之小型化、低價格 化。 、 更且’在具有覆毯體,且一旦將已圖案化之樹脂或油墨 移行至覆毯上以進行圖案印刷的印刷裝置中,對覆毯具備 有印刷版功能及容易剝離樹脂或油墨等用的脫版功能。 匕又、,在本發明之全面轉印法中藉由在覆毯上直接形成樹 脂或油墨等的塗敷面,可有效謀求步驟數之刪減及裝置之 簡化。 更且,在本發明之部分轉印法中,並不在覆毯上直接形 成树爿曰或油墨等,而是在具有脫版功能的構件上形成樹脂 或/由墨塗敷面,並使樹脂或油墨塗敷面從該塗敷面移行至 覆毯表面所形成之凸圖案部上,以轉印至被印刷體上。因 而,不會在覆毯上殘留不必要的樹脂或油墨等,圖案重現 性很高。
圖式之簡單說I 圖1係顯示在具備本發明之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 面上直接形成樹脂或油墨之裝置構成的實施例1之模型剖面 圖2係顯示在具備本發明之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羡) 558521 A7 _____ B7 ____ 五、發明説明(5 ) 面上直接形成樹脂或油墨之裝置構成的實施例2之模型剖面 圖。 圖3係顯示在具備本發明之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 面上直接形成樹脂或油墨之裝置構成的實施例3之模型剖面 圖。 圖4係顯示在具備本發明之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 面上間接形成樹脂或油墨之裝置構成的實施例4之模型剖面 圖。 圖5係顯示在具備本發明之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 面上間接形成樹脂或油墨之裝置構成的實施例5之模型剖面 圖。 圖6係顯示在具備本發明之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 面上間接形成樹脂或油墨之裝置構成的實施例6之模型剖面 圖。 圖7係顯示在具備本發明之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 面上直接形成樹脂或油墨之連續薄膜對應裝置構成的實施 例7之模型剖面圖。 圖8(a)、8(b)係顯示在以本發明圖案形成法所用之反射顯 示或反射及透過顯示兼用之擴散反射板用的覆毯上所形成 的凹凸圖案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9(a)〜9(f)係顯示以本發明圖案形成法所用之反射顯示或 反射及透過顯示兼用之擴散反射板用覆毯形成法之實施例 的示意圖。 圖10(a)〜l〇(c)係顯示在以本發明圖案形成法所用之反射 -8 - 558521 A7
及透過顯示兼用之擴散反射板用的覆毯上所形成的凹凸圖 案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1(a)〜11⑷係顯示以本發明圖案形成法所用之反射及 透過顯示兼用之擴散反射㈣覆毯形成法之-實施例的示 意圖。 圖12(a)〜12⑷係顯示使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的透明電 極形成法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13係顯示使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的反射型液晶顯示 裝置用電極基板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一圖14係顯示使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的反射型液晶顯示 元件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15係顯示使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的反射型液晶顯示 裝置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16係顯不用以評估使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的反射型 液晶顯示裝置之光學特性之光學系統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7係顯tf使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的反射型液晶顯示 裝置之光學特性之一例的示意圖。 、圖18(a)〜18(d)係顯示使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的前面光 源用導光體形成法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19(a)〜19(e)係顯示使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的印刷電 路板形成法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3JL1施之畢伟 發月之特徵之一,係在於對被印刷體印刷成為印刷對 象之材料(例如,樹脂)時所用的構件(例如,平板、或圓柱
裝 訂
558521
狀之構件等)上具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之雙方功能。 在表面上形成指定圖案之構件上以全面形成均等厚度的 方式供給成為印刷對象的樹脂,並將對已形成有該圖案之 構件進一步施予已被形成的圖案之樹脂,印刷(或轉印)在例 如玻璃基板的被印刷體上,藉以在被印刷體上形成圖案, 將此稱為印刷版功能。另外,該圖案係在欲印刷時可自由 決定者,當然亦可將例如以高分子共聚合物等所發現的相 分離圖案所構成的細繩狀隨機凹凸圖案(凹凸間距:3〜i2“m ,凹凸高低差:0.1〜〇·8 # m)作為指定的圖案。作為其具體 的圖案例,可舉用於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之内藏擴散反射 板的凹凸樹脂圖案。該圖案係以形成具備有微小凹凸面之 樹脂圖案的方法最為適當,而該微小凹凸面,係配置成如 以高分子共聚合物等所發現之相分離圖案的細繩狀連續凹 凸’相對於長度方向成直角方向的剖面形狀之傾斜角分佈 大致為左右對稱,且在各方位上相對於上述細繩狀凹凸之 長度方向成直角方向的長度成分之總和大致相等者,其特 徵不僅其裝置構成簡單,且由於只對被印刷體進行轉印即 可形成圖案所以形狀重現性高。 其不僅為該種微細線狀的圖案,當然亦可將剖面形狀形 成具備有控制半圓、半圓錐體狀或三角等剖面形狀的微細 且微小凹凸面的形狀(圖案)。 又’藉由可在將已形成圖案之樹脂印刷至被印刷體上時 ’谷易將之剝離以使之良好地在被印刷體上印刷樹脂圖案 者’將之稱為脫版功能。作為該可容易剝離用的具體手段 -10 -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558521 A7 B7
’係在對被印刷體印刷成為印刷對象之材料時所用的I# 表面上配置矽。在此,所謂配置,可考慮係對表面進行石夕 塗敷,且在表面裝設矽橡膠、或矽樹脂薄片之意。當然, 亦可準備平板或圓柱狀等的構件,作為例如組合形成凹凸 狀圖案之矽以對被印刷體印刷成為印刷對象之材料時所用 的構件。 藉由在對被印刷體印刷成為印刷對象之材料時所用的構 件上具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由於可形成樹脂或是油 墨等塗敷面的同時在樹脂或油墨等上轉印覆毯上的圖案, 所以只有將對被印刷體印刷成為印刷對象之材料時所用的 構件上之樹脂或油墨等的塗敷面進行轉印的步驟之最少步 驟數’而且由於在樹脂或油墨等從對被印刷體印刷成為印 刷對象之材料時所用的構件中脫離時不會發生戈線現象, 所以被轉印至被印刷體上的凹凸圖案之表面會變得光滑而 可形成良好的微細圖案。例如,在以該圖案形成方法來形 成反射板之凹凸形狀的情況,不僅可形成顯示反射特性優 的擴散反射板用之凹凸樹脂層,並可提供具有既微小且高 低差很低之凹凸的高性能内藏擴散反射板。 以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方法為例,說明使用樹脂作為印刷 對象材料以形成内藏於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中之擴散反射 型圖案之凹凸狀形狀的情況。其具體的圖案形成法係如下 所述。 亦即,在具備有作為本發明特徵之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 能的構件(例如,形成圓柱狀之形狀的覆毯)之表面上,對被 -11 558521 A7
P刷體以厚度全面均等的方式形成印刷對象之材料樹脂, 、在]如玻璃基板或薄膜基板之被印刷體上,印刷(換古之 ’轉印)已形成圖案的樹脂。另外,覆毯表面上所形成㈣ 刷圖案’例如為細繩狀之隨機凹凸圖案,而凹凸間距為 3〜12#m,凹凸高低差為0.1〜0.8"m。 ’ P使在對被印刷體印刷成為印刷對象之材料時所用 的構件上’供給樹脂時,能從樹脂供給機構容易剝離該樹 脂供給機構所供給的樹脂,亦為重要的事情。 P具體而言,對作為該樹脂供給機構之樹脂供給口的頭部 轭予矽橡膠、矽樹脂或是矽塗敷處理,就容易將樹脂從頭 部脫離。作為樹脂供給機構,可考慮模具塗敷器、金屬線 條塗敷器、及密接式塗敷器等。在模具塗敷器的情況,係 對作為樹脂供給口的頭部施予矽、矽橡膠或矽樹脂塗敷處 理的構成;在金屬線條塗敷器的情況,係對金屬線條表面 施予矽橡膠、矽樹脂塗敷或是矽塗敷處理,並使樹脂容易 從金屬線條脫離的構成;而在密接式塗敷的情況,係介以 對表面施予矽橡膠、矽樹脂塗敷或是矽塗敷處理的凹版印 刷輥子(gravure roll),在帶狀矽薄片上形成樹脂塗敷面的構 成。 藉由在對被印刷體印刷成為印刷對象之材料時所用的構 件上具有脫版功能或在樹脂供給單元上具有脫版功能,即 可不會在樹脂或油墨等的材料上發生曳線現象地轉印至被 印刷體上。因而,並不僅可形成表面平滑性優的彩色濾光 片’亦可以低成本形成以光微影法所形成之擴散反射板用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558521 五、發明説明(10 ) 之凹凸樹脂層控制形狀時所需的圖案。 由於在成為樹脂供給單元之樹脂供給口的模具塗敷頭、 金屬線條m連續行走基材上具有該種的脫版功能, 即可不發生良線現象地在覆毯表面上形成樹脂或油墨等的 塗敷面,所以可形成薄膜至厚膜之微細圖案。 *藉由印㈣於被印㈣上且在所希望之圖案上利用減鑛法 等形成反射層(鋁、鋁合金、銀、銀合金等的薄膜,膜厚: 100〜300 nm)以完成内藏擴散反射板。 、 广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所用的樹脂雖為丙烯酸系、密胺環 氧系、聚醋密胺系,但是材料可依用途而選擇且非被 於本實施例。 又,本發明<圖案形成方法由於對所使用之材料不需要 適合印刷的性質’所以全部的材料均能成為使用對象。 更且,依據如此的理由,本發明亦有在光微影法中所使 用的感光性樹脂亦成為對象,且可成為現在為微細圖案形 成方法之主流的光微影法之代用法的特徵。 若依據採用對於具備本發明之印刷版功能的被印刷體印 刷成為印刷對象之材料時所用的構件之圖案形成方法的爷 士則在該構件之圖案上形成樹脂或油墨等之塗敷面的步驟 ,’由於可同時在樹脂或油墨等上形成圖案,所以只 形成的樹脂或油墨等印刷在被印刷體上(樹脂或油墨 :轉印次數為1次)’而且由於在對被印印刷成為印 Η象之材料時所用的構件上具備有容㈣離樹脂或油墨 專用的脫版功能(脫版功能),所以即使是微細圖案其形狀重 G張尺度適财㈣轉準_) Α4規格(21〇 X 297公釐) -13- 11 五、發明説明( 現性亦佳,即使與利用光微影法所形成的圖案相 獲得毫不遜色的圖案。 又,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方法,則由於在以i個步驟 在被印刷體上轉印樹脂圖案,所以對於液晶顯示裝置用之 透明電極、金屬反射膜或印刷電路板、軟性印刷電路板(以
:,稱為FPC)用的銅落等目前以光微影法而圖案化者可簡 單地以高精度且低成本地進行圖案形成。 F 更且,若依據本發明,則由於只要將矽橡膠薄片、矽薄 片、及表面形成有塗敷矽或矽樹脂之不銹鋼等凹凸圖案的 金屬薄片或是形成有凹凸圖案的矽薄片等,捲繞在覆毯上 即可賦予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所以亦可對應在光微影 法中因光罩費用與成本提昇息息相關而難以進行之少量、 多品種的圖案形成中。 更再者,若依據本發明,則由於在對被印刷體印刷成為 印刷對象之材料時所用的構件表面上形成樹脂或油墨等的 塗敷面之步驟中,可同時在供至對被印刷體印刷成為印刷 對象之材料時所用的構件上之樹脂形成圖案,所以只要將 對被印刷體印刷成為印刷對象之材料時所用的構件上之樹 脂或油墨等轉印至被印刷體上即可完成圖案形成。因而, 了 k供種構造簡單且省空間又低價格的圖案形成裝置。 又,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方法,則由於對所使用之 樹脂或油墨等不需要適於印刷的性質,所以使用材料未被 限定。 更且,若依據本發明,則由於使用對具有脫版功能之被 -1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固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12 印刷體印刷成為印刷對象之材料時所用的構件所以樹脂或 油墨等的版脫離性佳,故可對至今仍無法t作被印刷體來 使用之樹脂薄膜或樹脂薄片印刷樹脂或油墨等。 其次,依實施例具體說明最適於本發明之實施的擴散反 射板用之凹凸樹脂層的形成方法及裝置。在本發明中,主 要說明搭載於行動電話等中的反射型或半透過型彩色液晶 顯示,置用之内藏擴散反射板的形成方法及其裝置。 但疋,本發明係關於使用印刷法之新穎的圖案形成方法 者,而本發明之應用係遍及多方面,尤其是不被限定在與 液晶相關之圖案形成的用途上。 具備本發明之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圖案形成法,由 於係將所使用的樹脂或油墨等的塗敷面形成於覆毯上,同 時將形成於覆毯表面上的圖案轉印至材料塗敷面上,所以 只要將形成於覆毯表面上的樹脂或油墨等的塗敷面轉印至 被印刷體上即可進行圖案形成,且樹脂或油墨等的轉印.欠 數以短至1次之步驟即可製作成。而且,由於不會發生良線 現象地轉印至被印刷體上所以形狀重現性優。 又,若依據本發明則不僅可輕易進行剖面形狀之控制所 需要的圖案形成,且從玻璃基板至高分子薄片為止不選擇 被印刷材料仍可進行圖案形成。 、 更且本:明之印刷機由於係由架台、樹脂或油墨等之 塗敷面形成單元、具備版功鉅之覆毯所構成的圖案形成單 元及印刷單元所構成,所以可提供一種不僅裝置會變成】 型,而且可獲得與光微影法同等品質之低價格的圖案形= 558521 A7 ___ B7 五、發明説明(13 ) 裝置。 (實施例1) 圖1係顯示採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之擴散反射板用凹凸 樹脂層形成裝置之的一實施例。如同圖所示,本發明之圖 案形成裝置若大為區別其構成則包含有:固定框丨0 ;由裝 設具有隨機且多數個微小凹凸圖案之矽覆毯22的覆毯體21 所構成的樹脂圖案形成單元2〇 ;具有以矽樹脂33或矽橡膠 33塗敷表面之塗敷頭3 1 a及樹脂貯藏機構32的模具塗敷器所 構成的樹脂供給單元30 ;以及印刷固定盤41及作為被印刷 體之玻璃基板42所構成的印刷單元4〇。 -當詳述本發明之裝置構成時,係在固定框丨〇上安裝樹脂 供給單元30及印刷單元40,更將具備覆毯體21之樹脂圖案 形成單元20移動至印刷單元4Q上用的活動框24設在固定框 10上的構成,而覆毯體21,係具有一具備形成隨機微小凹 凸之矽覆毯22的旋轉及上下動機構。 本裝置之動作,首先,1)在樹脂供給單元3〇上使覆毯體21 停止’以覆毯體21表面具備凹凸之矽覆毯22與模具塗敷頭 3 la間之距離使模具塗敷頭31a移動,並保持相應於形成於 矽覆毯21表面上之樹脂32之厚度的間隙,當從模具塗敷頭 31a送出指定膜厚之樹脂32的同時使覆毯體21旋轉,以在具 有凹凸之覆毯22表面上形成樹脂32塗敷面;其次,2)使覆 毯體21移動至印刷固定盤41與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42 所構成的印刷單元40上,使之與成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 42相接觸並轉動,以將覆毯22上形成有凹凸圖案的樹脂23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8521
轉印至玻璃基板42上,可以最小步驟數(以i個步驟將樹脂 圖案轉印至被印刷體上)而完成擴散反射板用之凹凸層形成。 本實施例中所用的樹脂32係採用不具感光性的透明丙烯 酸系、環氧系樹脂及將著色顏料分散至該等樹脂上的不透 明物之二種類。本實施例中,並非僅採用對應一個像素内 具備反射部及透過部雙方之部分透過型的透明樹脂,亦採 用將著色顏料分散至丙烯酸系、環氧系樹脂上的樹脂以形 成凹凸樹脂層的理由,係藉由對使之著色之凹凸樹脂層上 所形成的反射層進行圖案化,而賦予可適應於使之著色之 凹凸樹脂層具有遮光層作用之構成中的功能者,而於該情 況使之分散的顏料較佳為黑色顏料。 又,本實施例中雖係採用具有隨機且多數個微小凹凸的 石夕覆毯22以作為具備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但 疋即使採用將具有隨機且多數個微小凹凸的矽薄片裝設在 覆毯體21上亦可獲得同等的結果。 更且,隨機凹凸圖案,係採用以高分子塊共聚合物等所 發現的相刀離圖案。本實施例中所用的相分離凹凸圖案, 係凹凸之間距(凸一凸或凹—凹之間距)為卜^" m ,凹凸之 高低差為0.1〜0.8/im,凹凸膜厚為〇5〜3〇/zm,更佳者係凹 凸之間距(凸一凸或凹—凹之間距)為3〜8#m,凹凸之高低 差為0.2〜0.6# m,凹凸膜厚為】〇〜2 m。 但是,本實施例中雖係採用細繩狀之相分離凹凸圖案, 4-疋即使在將具備多數個圓形且隨機配置微小凹凸之圖案 的矽覆毯22或矽薄片裝設在覆毯體21上的情況亦可獲得同
裝 訂
k
558521
等的結果。 本實施例之應用例,係為了要形成精度更高的樹脂塗敷 面,而在模具塗敷器所構成的樹脂塗敷單元3〇中,亦檢討 以矽樹脂33、矽橡膠33或矽33等對模具塗敷頭31之吐出口 周邊進订表面處理者。結果,可確認因提高樹脂32對模具 塗敷頭3 1之脫離性而可防止曳線現象之發生,並可防止樹 脂32之膜厚不均的發生。 更且,若應用本實施例,則藉由在黑色基質(遮光層)與彩 色濾光片(紅、綠及藍)上形成凹凸層,且在其上層合半透過 反射層或部分透過反射層、黑色基質及彩色濾光片(紅、綠 及藍),即可獲得能在透過及反射顯示中顯示大致相同顏色 之構造的反射透過兼用之彩色液晶顯示裝置。 若利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以形成擴散反射板用凹凸層 的話,則實質上只要以將形成於覆毯上之樹脂圖案印刷在 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上的1個步驟,由於即可在玻璃基 板上形成樹脂之凹凸圖案,所以不僅能以低成本形成凹凸 幵>狀可觉控制的高性能内藏擴散反射板,而且可提供一種 低價格且明亮之反射型或反射透過兼用型的液晶顯示裝置。 更且,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即使在至今難以 印刷的高分子薄膜之被印刷體的情況,由於沒有對所使用 的樹艏需要適於印刷的性質所以可形成精度高的圖案。 又,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由於可輕易製作能 使用輜i子狀之連續薄膜的圖案形成裝置,所以當與以現在 成為主流之單片形成法印刷在玻璃基板上的方法相比較時 -1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棣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558521
則可期待大幅提高生產性。 (實施例2) 圖2係顯示採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方法之擴散反射板用凹 凸樹脂層形成裝置的另一實施例。如同圖所示,本實施例 之基本構成係由固定框10、圖案形成單元2〇、樹脂供給單 疋30及印刷單元4〇所構成,基本上雖然與前面所述之實施 例1的裝置構成及轉印原理相同,但是與實施例丨不同之點 在於使用金屬線條塗敷器以作為樹脂供給單元3〇。 本實施例中之圖案形成裝置,係在固定框1〇上裝設有由 金屬線條3 lb及樹脂供給機構32所構成的金屬線條塗敷器組 成的樹脂供給單元30以及由印刷固定盤41及作為被印刷體 之玻璃基板42所構成的印刷單元40 ;並在固定框1 〇上裝設 有覆毯體21,而該覆毯體21係於用以移動至金屬線條塗敷 器所構成之樹脂供給單元30及印刷單元40上的活動框24上 裝設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 本裝置之動作,首先,1)使裝設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 功能的覆毯22之覆毯體21在金屬線條塗敷器所構成的樹脂 供給單元3〇上停止;2)使金屬線條3 1與具備覆毯體2 1表面 之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相接觸的同時使之旋轉 ’且在具備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表面形成指定 厚度的樹脂塗敷面23 ; 3)使覆毯體21移動至印刷單元40之 印刷固定盤41上,並使之與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42相 接觸並使之轉動,以將覆毯22上形成有凹凸圖案的樹脂23 轉印至玻璃基板42上,實質上只以將形成有凹凸圖案之樹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8521
脂23轉印至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42上的步驟之1個步驟 ’即可在玻璃基板42上形成擴散反射板用凹凸樹脂層。 又’本實施例之應用,係檢討採用以矽樹脂、矽橡膠或 石夕等對金屬線條所構成的樹脂供給單元3〇之金屬線條3丨進 行表面處理者。結果,可確認能.提高樹脂從金屬線條31表 面的脫離性,並可將膜厚變動較小的樹脂塗敷面形成於覆 毯表面上。 本貫加*例中所用的樹脂係採用不具感光性之透明丙烯酸 系、環氧系樹脂及將著色顏料分散至該等樹脂上的不透明 樹脂之二種類。本實施例中,不僅採用對應一個像素内具 備反射部及透過部雙方之部分透過型的透明丙烯酸系、環 氧系樹脂’亦採用將著色顏料分散至該等樹脂上的樹脂以 形成凹凸樹脂層的理由,係因亦可對應於對形成於該凹凸 樹脂層上的反射層進行圖案化,而賦予凹凸樹脂層具有遮 光層作用的構成之故。 又’作為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係採用 具備隨機凹凸圖案的矽薄片或將矽橡膠裝設在覆毯體上者。 更且’作為形成於係覆毯上之隨機凹凸圖案係採用以高 分子共聚合物等所發現的細繩狀相分離圖案。本實施例中 所用之細繩狀相分離凹凸圖案,係凹凸之間距(凸—凸或凹 一凹之間距)為1〜12/zm,凹凸之高低差為o.bo.sym,凹 凸膜厚為0.5〜3.0/zm,更佳者係凹凸之間距(凸—凸或凹一 凹之間距)為3〜8/zm,凹凸之高低差為〇·2〜0.6/zm,凹凸膜 厚為 1.0〜2.0// m。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k 558521 A7 _______ B7 五、發明説明(18 ) 但是,本實施例中雖係採用細繩狀之相分離凹凸圖案, 但是即使在將具備多數個圓形且隨機配置微小凹凸之圖案 的矽覆毯22或矽薄片裝設在覆毯體21上的情況亦可獲得同 等的結果。 又,本實施例之應用例,係為了要形成精度更高的樹脂 塗敷面,而在模具塗敷器所構成的樹脂供給單元3 〇中,亦 檢討以矽樹脂或矽橡膠等對金屬線條3 1表面進行處理者。 結果,可確認因提高樹脂32對金屬線條3 1之脫離性而可防 止曳線現象之發生,並可防止樹脂3 2之膜厚不均的發生。 更且,若應用本實施例,則藉由在黑色基質(遮光層)與彩 色濾光片(紅、綠及藍)上形成凹凸層,且在其上層合半透過 反射層或部分透過反射層、黑色基質及彩色濾光片(紅、綠 及藍)’即可獲得能在透過及反射顯示中顯示大致相同顏色 之構造的反射透過兼用之彩色液晶顯示裝置。 若利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以形成擴散反射板用凹凸層 的話’則實質上只要以將形成於覆毯上之樹脂圖案印刷在 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上的1個步驟,由於即可在玻璃基 板上形成樹脂之凹凸圖案,所以不僅能以低成本形成凹凸 形狀可受控制的高性能内藏擴散反射板,而且可提供一種 低價格且明亮之反射型或反射透過兼用型的液晶顯示裝置。 更且,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即使在至今難以 印刷的南分子薄膜之被印刷體的情況,由於沒有對所使用 的樹脂需要適於印刷的性質所以可形成精度高的圖案。 又,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由於可輕易製作能 •2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爱j- 558521 A7
使用親子狀之連續薄膜 成為主流之單片形成法 則可期待大幅提高生產 (實施例3) 的圖案形成裝置,所以當與以現在 印刷在玻璃基板上的方法相比較時 性。 圖3係顯不採用本發明之圖 儿& +货月之圖案形成方法之擴散反射板用凹 凸树脂層形成裝置的另一眚 J力貫鼽例。如同圖所示,本實施例 之基本構成係由固定框10、圖案形成及轉印單元2〇、樹脂 供給單元30及印刷單元4〇所構成,雖然與前面所述之實施 例1、2的轉印原理及裝置構成大致相同,但是與實施例卜 2不同之點在於使用刀片31c以作為樹脂供給單元3〇。 本實施例中之圖案形成裝置,係於固定框1〇上裝設有由 樹脂塗敷面形成固定盤34、矽薄片(表面經矽處理的金屬板 或玻璃基板等)35a、將前端部以矽樹脂33或矽橡膠33等處 理過的刀片3 1 c、及樹脂貯藏機構(未圖示)所構成之樹脂供 給單元30 ;以及由印刷固定盤41及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 板42所構成的印刷單元4〇 ;進而在固定框丨〇上裝設有覆毯 體21,而該覆毯體21係於用以移動至樹脂塗敷面形成固定 盤34及印刷單元4〇上的活動框24上裝設具有印刷版功能及 脫版功能的覆毯22。 本實施例之圖案形成裝置的動作,首先,丨)使裝設具備有 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之覆毯體21在樹脂塗敷面 形成固定盤31上停止;2)使具備覆毯體21表面之印刷版功 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與採用以矽樹脂33或矽橡膠33等 處理前端部的刀片3 lc而形成有樹脂塗敷面32的矽薄片面相 -22- 本纸银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 訂
558521 A7 B7 五、發明説明(20 ) 接觸的同時使之旋轉,且在具備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 覆毯22表面形成指定厚度的樹脂塗敷面23 ; 3)使覆毯體21 移動至印刷固定盤41上,並使之與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 板42相接觸並使之轉動,以將覆毯22上轉印有凹凸圖案的 樹脂23轉印至玻璃基板42上,而以最小步驟數,完成擴散 反射板用之凹凸樹脂層形成。 又’藉由對刀片31c表面塗敷石夕樹脂33或石夕橡膠33等,由 於可提高樹脂對刀片3 lc之剝離性,所以塗敷至覆毯22表面 的樹脂塗敷面之膜厚可均等且精度佳地形成。 本貫%例中所用的樹脂32係採用不具感光性之透明丙烯 酉文系、環氧系樹脂及將著色顏料分散至該等樹脂上的不透 明樹脂之二種類。本實施例中,不僅採用對應一個像素内 具備反射部及透過部雙方之部分透過型的透明樹脂,亦採 用將著色顏料分散至丙烯酸系、環氧系樹脂上的樹脂以形 成凹凸樹脂層的理由,係因藉由對形成於該已著色之凹凸 樹月曰層上的反射層進行圖案化,而賦予亦可適應於已著色 之凹凸樹脂層具有遮光層作用的構成功能之故,該情況使 之分散的顏料較佳者為黑色顏料。 又本實施例中作為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 毯22,雖係採用具備隨機且多數個微小凹凸的矽覆毯u, 但是即使採用將具有隨機且多數個微小凹凸的矽薄片裝設 在覆毯體21上者亦可獲得同等的結果。 更且’作為隨機凹凸圖案,係採用以高分子共聚合物等 所發現的相分離圖案。本實施例中所用之相分離凹凸圖案 -23-
裝 訂
線 558521
,係凹凸之間距(凸一凸或凹一 一 间距)為1〜12#m,凹凸 之兩低差為0·1〜0.8/zm,凹凸肢/f 凸膘厚為〇·5〜3.0/zm,更佳者係 凹凸之間距(凸一凸或凹一凹之門 曰’距)為3〜8/zm,凹凸之高 低差為0.2〜0.6//m,凹凸膜厚為1〇〜2〇“m。 仁是本貫^例中雖係採用細繩狀之相分離凹凸圖案, 但是即使在將具備多數個圓形且隨機配置微小凹凸之圖案 的石夕覆毯22切薄片裝設在覆毯體21上的情況亦可獲得同 等的結果。 本實施例之應用例,係為了要形成精度更高的樹脂塗敷 面,而在刀片所構成的樹脂供給單元3〇中,亦檢討以矽樹 脂33或矽橡膠33等對刀片31c之前端部周邊進行表面處理者 。結果,可確認因提高樹脂32對刀片31c之脫離性而可防止 曳線現象之發生,並可防止樹脂32之膜厚不均的發生。 更且,若應用本實施例,則藉由在黑色基質(遮光層)與彩 色濾光片(紅、綠及藍)上形成凹凸層,且在其上層合半透過 反射層或部分透過反射層、黑色基質及彩色濾光片(紅.、綠 及藍)’即可獲得能在透過及反射顯示中顯示大致相同顏色 之構造的反射透過兼用之彩色液晶顯示裝置。 若利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以形成擴散反射板用凹凸層 的話’則實質上只要以將形成於覆毯上之樹脂圖案印刷在 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上的1個步驟,由於即可在玻璃基 板上形成樹脂之凹凸圖案,所以不僅能以低成本形成凹凸 幵> 狀可受控制的高性能内藏擴散反射板,而且可提供一種 低價格且明亮之反射型或反射透過兼用型的液晶顯示裝置。 -2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線 558521 A7
更且’若依據本發明之圖宰 目丨丨而你士 印刷的高分子薄膜之被印刷==:: = 的知"'需要適於印刷的性質所以可形成精度高的圖案。 右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由於可 ==狀:連續薄膜的圖案形成裝置,所以當二 ”,、机之早片形成法印刷在玻璃基板上的方法相比較時 則可期待大幅提高生產性。 (實施例4) 圖4係顯示用於本發明之擴散反射板用凹凸樹脂層形成之 裝置構成的另一實施例。如同圖所示,本實施例之基本構 成係由固定框1 〇、圖案形成單元2〇、間接型樹脂供給單元 30及印刷單元40所構成,雖然與前面所述之實施例1、2及3 的轉印原理及裝置構成大致相同,但是與實施例丨、2及3不 同之點在於使用間接塗敷法以作為樹脂供給單元3〇。 本實施例之圖案形成裝置,係在固定框1〇上裝設有以具 備二個擴張輥子36、輥子狀矽薄片35(或以矽樹脂、矽橡膠 、石夕等施予表面處理的不銹鋼等之金屬薄片)的模具塗敷器 為基礎的間接型樹脂供給單元3〇 ;以及由印刷固定盤41及 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42所構成的印刷單元40 ;更在固 定框10上裝設有覆毯體21,而該覆毯體21係於用以移動至 圖案形成及轉印單元20及印刷單元40上的活動框24上裝設 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 本裝置之動作,首先,1)使裝設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 功能的覆毯22之覆毯體21在樹脂供給單元30上停止;2)使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8521 A7 B7 五、發明説明(23 ) 形成於具有樹脂供給單元30之脫版功能的環狀矽薄片35b上 的樹脂塗敷面32a之表面,與具備覆毯體21表面之印刷版功 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相接觸的同時使之旋轉及行走,且 在具備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表面形成指定厚度 的樹脂塗敷面23 ; 3)使覆毯22移動至印刷固定盤41上,並 使之與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42相接觸並使之轉動,以 將覆毯22上形成有凹凸圖案的樹脂23轉印至玻璃基板上。 因而,可以最少步驟數完成擴散反射板用之凹凸樹脂層形 成作業。 另外,本實施例中作為利用擴張輥子使之連續行走或間 歇行走的基材雖係採用形成環狀的矽薄片35b,但是即使採 用對表面塗敷矽樹脂、矽橡膠或矽等的環狀不銹鋼等之金 屬薄片’由於可提高樹脂對成為連續行走或間歇行走體之 基材的脫離性,所以塗敷至覆毯表面之樹脂塗敷面的膜厚 可均等且精度佳地形成。 本貫施例中所用的樹脂係採用不具感光性之透明丙烯酸 系、環氧系樹脂及將著色顏料分散至該等樹脂上的不透明 樹脂之二種類。本實施例中,不僅採用對應一個像素内具 備反射部及透過部雙方之部分透過型的透明樹脂,亦採用 將著色顏料分散至丙烯酸系、環氧系樹脂上的樹脂以形成 凹凸樹脂層的理由,係、因藉由將形成於該已著色之凹凸樹 脂層上的反射層進行圖案化,而賦予可適應於已著色之凹 凸樹脂層具有遮光層作用的構造作用之故,而該情況使之 · 分散的顏料較佳者為黑色顏料。 -2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咖)X;規格(21〇 χ撕公g- 558521 A7 —-------5!__ 五、發明説明(24 ) 又’作為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雖係 採用具備隨機且多數個微小凹凸的矽覆毯22,但是即使採 用將具有隨機且多數個微小凹凸的矽薄片裝設在覆毯體2 j 上者亦可獲得同等的結果。 更且,作為隨機凹凸圖案,係採用以高分子共聚合物等 所發現的的相分離圖案。本實施例中所用之相分離凹凸圖 案,係凹凸之間距(凸一凸或凹—凹之間距)為丨〜^以㈤,凹 凸之高低差為0.1〜0.8/zm,凹凸膜厚為〇·5〜3.0/zm,更佳者 係凹凸之間距(凸一凸或凹—凹之間距)為3〜8 # m,凹凸之 高低差為0.2〜〇.6/zm,凹凸膜厚為ι·〇〜s.Oem。 但是’本實施例中雖係採用細繩狀之相分離凹凸圖案, 但是即使在將具備多數個圓形且隨機配置微小凹凸之圖案 的石夕覆毯22或矽薄片裝設在覆毯體21上的情況亦可獲得同 等的結果。 本實施例之應用例,係為了要形成精度更高的樹脂塗敷 面’而在模具塗敷器所構成的樹脂供給單元3〇中,亦檢討 以石夕樹脂33或矽橡膠33等對模具塗敷頭3^之吐出口周邊進 行表面處理者。結果,可確認因提高樹脂32對模具塗敷頭 31a之脫離性而可防止曳線現象之發生,並可防止樹脂32之 膜厚不均的發生。 依同樣的原理,可將形成於環狀矽薄片35b上之樹脂塗敷 面32a以不發生曳線現象的方式在覆毯22表面上形成膜厚均 等的樹脂塗敷面23。 更且,若應用本實施例,則藉由在黑色基質(遮光層)與彩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8521 A7 ---一 —____ B7 五、發明説明(25 ) 色濾光片(紅、綠及藍)上形成凹凸層,且在其上層合半透過 反射層或部分透過反射層、黑色基質及彩色濾光片(紅、綠 及藍)’即可獲得能在透過及反射顯示中顯示大致相同顏色 之構造的反射透過兼用之彩色液晶顯示裝置。 若利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以形成擴散反射板用凹凸層 的話,則實質上只要以將形成覆毯上之樹脂圖案印刷在作 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上的丨個步驟,即可在玻璃基板上形 成樹脂之凹凸圖案。因而,不僅能以低成本形成凹凸形狀 可文控制的高性能内藏擴散反射板,而且可提供一種低價 格且明亮之反射型或反射透過兼用型的液晶顯示裝置。 更且,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即使在至今難以 印刷的尚分子薄膜之被印刷體的情況,由於沒有對所使用 的樹脂需要適於印刷的性質所以可形成精度高的圖案。 又,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由於可輕易製作能 使用親子狀之連續薄膜的圖案形成裝置,所以當與以現在 成為主流之單片形成法印刷在玻璃基板上的方法相比較時 則可期待大幅提高生產性。 (實施例5) 圖5係顯示用於本發明之擴散反射板用凹凸樹脂層形成之 裝置構成的另一實施例。如同圖所示,本實施例之基本構 成係由固定框10、圖案形成單元2〇、間接型樹脂供給單元 30及印刷單元4〇所構成,雖然與前面所述之實施例1、2、3 及4的轉印原理及裝置構成大致相同,但是與實施例1、2及 3不同之點在於使用間接塗敷法以作為樹脂供給單元3〇,而 -2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8521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26 ) 與實施例4不同之點在於使用凹版印刷塗敷器(gravure coater)以作為樹脂供給單元。 本實施例之圖案形成裝置,係在固定框丨〇上裝設有以具 備二個擴張輥子36、環狀矽薄片35b(或以矽樹脂、矽橡膠 、矽等施予表面處理的不銹鋼等之金屬薄片)的凹版印刷塗 敷器為基礎的間接型樹脂供給單元3〇 ;以及由印刷固定盤 41及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42所構成的印刷單元40 ;更 在固定框10上裝設有覆毯體21,而該覆毯體21係於用以移 動至圖案形成及轉印單元2〇及印刷單元4〇上的活動框24上 裝設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 本裝置之動作’首先,1)使裝設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 功能的覆毯22之覆毯體21在樹脂供給單元30上停止;2)使 形成於具有樹脂供給單元3〇之脫版功能的矽薄片35b上的樹 脂塗敷面32a之表面,與具備覆毯體21表面之印刷版功能及 脫版功能的覆毯22相接觸的同時使之旋轉及行走,且在具 備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表面形成指定厚度的樹 脂塗敷面23 ; 3)使覆毯22移動至印刷固定盤41上,並使之 與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42相接觸並使之轉動,以將覆 毯22上形成有凹凸圖案的樹脂23轉印至玻璃基板上,而以 最少步驟數完成擴散反射板用之凹凸樹脂層形成作業。 另外’本實施例中作為利用擴張輥子36使之連續行走或 間歇行走的基材雖係採用形成環狀的矽薄片35b,但是即使 採用對表面塗敷矽樹脂、矽橡膠或矽等的環狀不銹鋼等之 金屬薄片,由於可提高樹脂對成為連續行走或間歇行走體 -29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8521
之基材的脫離性,所以塗敷至覆毯表面之樹脂塗敷面23的 膜厚可均等且精度佳地形成。 本實施例中所用的樹脂32係採用不具感光性之透明丙烯 酸系、環氧系樹脂及將著色顏料分散至該等樹脂上的不透 明樹脂之二種類。本實施例中,不僅採用對應—個像素内 具備反射部及透過部雙方之部分透過型的透明樹脂,亦採 用將著色顏料分散至丙烯酸系、環氧系樹脂上的樹脂以形 成凹凸樹脂層的理由,係因藉由將形成於該已著色之凹凸 樹脂層上的反射層進行圖案化,而賦予可適應於已著色之 凹凸樹脂層具有遮光層作用的構造作用之故,而該情況使 之分散的顏料較佳者為黑色顏料。 又,作為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雖係 採用具備隨機且多數個微小凹凸的矽覆毯22,但是即使採 用將具有隨機且多數個微小凹凸的石夕薄片$設在覆毯體21 上者亦可獲得同等的結果。 更且,作為隨機凹凸圖案,係採用以高分子共聚合物等 所發現的的相分離圖案。本實施例中所用之相分離凹凸圖 案,係凹凸之間距(凸一凸或凹一凹之間距)為,凹 凸之高低差為〇·1〜0.8/zm,凹凸膜厚為〇5〜3〇#m,更佳者 係凹凸之間距(凸一凸或凹—凹之間距)為3〜m ,凹凸之 高低差為0.2〜0.6/zm,凹凸膜厚為1〇〜2〇#m。 但疋’本貫施例中雖係採用細繩狀之相分離凹凸圖案, 但是即使在將具備多數個圓形且隨機配置微小凹凸之圖案 的矽覆毯22或矽薄片裝設在覆毯體21上的情況亦可獲得同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檫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袭:) 558521 A7
等的結果。 本實施例之應用例,係^ 了要形成精度更高的樹脂塗敷 面,而在具備有凹版印刷輥子37之凹版印刷塗敷器所構成 的樹脂供給單兀30中,亦檢討以矽樹脂33或矽橡膠^等對 凹版印刷輥子37之表面進行表面處理者。結果,可確認因 提咼樹脂32a對凹版印刷輥子37之脫離性而可防止曳線現象 之發生,並可防止形成於環狀矽薄片35b上之樹脂32&及形 成於覆毯22上的樹脂23之膜厚不均的發生。 更且,若應用本實施例,則藉由在黑色基質(遮光層)與彩 色濾光片(紅、綠及藍)上形成凹凸層,且在其上層合半透過 反射層或部分透過反射層、黑色基質及彩色濾光片(紅、綠 及藍),即可獲得能在透過及反射顯示中顯示大致相同顏色 之構造的反射透過兼用之彩色液晶顯示裝置。 右利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以形成擴散反射板用凹凸層 的話,則實質上只要以將形成覆毯上之樹脂圖案印刷在作 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上的丨個步驟,即可在玻璃基板上形 成樹月曰之凹凸圖案。因而,不僅能以低成本形成凹凸形狀 可丈控制的高性能内藏擴散反射板,而且可提供一種低價 格且明焭之反射型或反射透過兼用型的液晶顯示裝置。 更且,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即使在至今難以 印刷的高分子薄膜之被印刷體的情況,由於沒有對所使用 的樹脂需要適於印刷的性質所以可形成精度高的圖案。 又’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由於可輕易製作能 使用輥子狀之連績薄膜的圖案形成裝置,所以當與以現在
裝 訂
558521 A7
成為主流之單片形成法印刷在玻璃基板上的方法相比較時 則可期待大幅提高生產性。 (實施例6) 圖6係顯示用於本發明之擴散反射板用凹凸樹脂層形成之 裝置構成的另一實施例。如同圖所示,本實施例之基本構 成係由固定框10、圖案形成單元2〇、間接型樹脂供給單元 30及印刷單元4〇所構成,與前面所述之實施例1、2、3、4 及5之轉印原理及裝置構成大致相同。與實施例1、2及3不 同之點在於使用間接塗敷法以作為樹脂供給單元3〇,而與 實施例4及5不同之點在於採用使用輥子狀之連續薄片3 5c (石夕薄片)之模具塗敷器以作為樹脂供給單元3〇。 本實施例之圖案形成裝置,係在固定框10上裝設有以具 備一個擴張輕子36、進給輥子38及捲繞輥子39與矽薄片 35c(或以矽樹脂、矽橡膠等施予表面處理的不銹鋼等之金 屬薄片)的模具塗敷器為基礎的間接型樹脂供給單元3〇 ;以 及由印刷固定盤41及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42所構成的 印刷單元40 ;更在固定框10上裝設有覆毯體21 ,而該覆毯 體21係於用以移動至圖案形成及轉印單元2〇及印刷單元4〇 上的活動框24上裝設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 22 〇 本裝置之動作,首先,1)使裝設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 功能的覆毯22之覆毯體21在樹脂供給單元30上停止;2)使 形成於具有樹脂供給單元30之脫版功能的矽薄片35上的樹 脂塗敷面32a之表面,與具備覆毯體21表面之印刷版功能及 -32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裝 訂
線 ) 五、發明説明(30 脫版功能的覆毯22相接觸的同時使之旋轉及行走,且在具 備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 2表面形成指定厚度的樹 脂塗敷面23,· 3)使覆毯22移動至印刷固定盤41上,並使之 與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42相接觸並使之轉動,以將覆 毯22上形成有凹凸圖案的樹脂23轉印至玻璃基板上,而以 最少步驟數完成擴散反射板用之凹凸樹脂層形成作業。 另外,本實施例中作為利用擴張輥子36使之連續行走或 間歇行走的基材雖係採用S-34(帝人公司製)作為捲在輥子上 的矽薄片,但是本發明並非被限定於該材料,若為樹脂或 油墨等對所使用之材料的脫離性佳者,則形成至覆毯表面 的樹脂塗敷面23之膜厚即可均等且精度佳地形成。任何一 個均可。即使採用表面塗敷矽樹脂、矽橡膠或矽等的帶狀 不銹鋼等之金屬薄片,由於可提高樹脂對成為連續行走或 間歇行走體之基材的脫離性,所以塗敷至覆毯表面之樹脂 塗敷面23的膜厚可均等且精度佳地形成。 又,在同實施例中雖係將塗敷指定量之樹脂的模具塗敷 頭31a之位置設在擴張輥子36上,但是即使配置在二個擴張 輥子間亦可獲得同等精度的樹脂塗敷面。 本實施例中所用的樹脂32係採用不具感光性之透明丙烯 酸系、環氧系樹脂及將著色顏料分散至該等樹脂上的不透 明樹脂之二種類《本實施例中,不僅採用對應一個像素内 具備反射部及透過部雙方之部分透過型的透明樹脂,亦採 用將著色顏料分散至丙烯酸系、環氧系樹脂上的樹脂以形 成凹凸樹脂層的理由,係因藉由將形成於該已著色之凹凸 -33-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8521
進行圖案化,而賦予可適應於已著色之 之八^f 光層作用的構造作用之故,而該情況使 刀政的顏料較佳者為黑色顏料。 搡:呈:為/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雖係 /、P通機且多數個微小凹凸的矽覆毯22,但是即使採 將具有酼機且多數個微小凹凸的矽薄片裝設在覆毯體η 上者亦可獲得同等的結果。 更且’作為隨機凹凸圖案,係採用以高分子共聚合物等 所發現的相分離圖帛。本實施例中所用之相分離凹凸圖案 ’係凹凸之間距(凸—凸或凹—凹之間距)為卜以㈣,凹凸 之高低差為0.1〜0.8/zm,凹凸膜厚為0·5〜3〇/zm,更佳者係 凹凸之間距(凸一凸或凹一凹之間距)為3〜8# m,凹凸之高 低差為0.2〜0.6#m,凹凸膜厚為ι·〇〜2〇μιη。 但疋,本貫施例中雖係採用細繩狀之相分離凹凸圖案, 但是即使在將具備多數個圓形且隨機配置微小凹凸之圖案 的矽覆毯22或矽薄片裝設在覆毯體21上的情況亦可獲得同 等的結果。 本實施例之應用例,係為了要形成精度更高的樹脂塗敷 面,而在由模具塗敷器所構成的樹脂供給單元30中,亦檢 討以矽樹脂、矽橡膠或矽等對模具塗敷頭3 1之吐出口周邊 進行表面處理者。結果,可確認因提高樹脂32對模具塗敷 器31之脫離性而可防止曳線現象之發生,並可防止樹脂32 之膜厚不均的發生。 更且,若應用本實施例,則藉由在黑色基質(遮光層)與彩 -3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 ®家標準(CNS) Α4规格(210 X 297公釐) 558521 A7 -____ B7_ 五、發明説明(32 ) 色濾光片(紅、綠及藍)上形成凹凸層,且在其上層合半透過 反射層或部分透過反射層、黑色基質及彩色濾光片(紅、綠 及藍),即可獲得能在透過及反射顯示中顯示大致相同顏色 之構造的反射透過兼用之彩色液晶顯示裝置。 若利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以形成擴散反射板用凹凸層 的話,則實質上只要以將形成覆毯上之樹脂圖案印刷在作 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上的丨個步驟,即可在玻璃基板上形 成樹脂之凹凸圖案。因而,不僅能以低成本形成凹凸形狀 可觉控制的高性能内藏擴散反射板,而且可提供一種低價 格且明亮之反射型或反射透過兼用型的液晶顯示裝置。 更且’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即使在至今難以 印刷的高分子薄膜之被印刷體的情況,由於沒有對所使用 的樹脂需要適於印刷的性質所以可形成精度高的圖案。 又,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由於可輕易製作能 使用輕子狀之連續薄膜的圖案形成裝置,所以當與以現在 成為主流之單片形成法印刷在玻璃基板上的方法相比較時 則可期待大幅提高生產性。 (實施例7) 圖7係顯示用於本發明之擴散反射板用凹凸樹脂層形成之 裝置構成的另一實施例。如同圖所示,本實施例之基本構 成係由固定框1〇、圖案形成單元20、間接型樹脂供給單元 30及印刷單元4〇所構成,雖然與前面所述之實施例i、2、3 、4、5及6的轉印原理及裝置構成大致相同,但是與實施例 1、2、3、4 ' 5及6不同之點在於使用輥子狀之連續薄片以 -35-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8521 A7
作為印刷單元40。 本實施例之圖案形成裝置,係在固定框10上裝設有覆毯 體2 1上具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之覆毯的圖案形成及轉 印單元20 ;由模具塗敷器所構成的樹脂供給單元3〇 ;進給 輕子38 ;捲繞輥子39以及紫外線照射機構43及作為被印刷 體之矽薄片35(或以矽樹脂、矽等施予表面處理的高分子薄 片)所構成的印刷單元40。 本裝置之動作,首先,1)使之與裝設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 脫版功能的覆毯22之覆毯體21之旋轉一邊連動,而一邊自 樹脂供給單元30之模具塗敷頭3丨吐出形成指定膜厚的樹脂 量’以在覆毯22上形成樹脂塗敷面23,同時將形成於覆毯 22上的凹凸圖案轉印至樹脂塗敷面23,一面旋轉而一面轉 印至連動行走之作為被印刷體的塑膠薄片35(聚砜系、聚醚 砜系、聚醚亞胺系、聚醚酮系、聚碳酸酯系、環氧系等)上 ’同時利用紫外線照射機構60使樹脂硬化,而以最少步驟 數完成擴散反射板用之凹凸樹脂層形成作業。 另外,本實施例中作為利用進給輥子38及捲繞輥子39使 之連續行走或間歇行走的塑膠薄片雖係使用捲在輥子上的 聚礙系、聚醚砜系、聚醚亞胺系、聚醚酮系、聚碳酸酯系 、環氧系者(寬度:270〜1200 mm,厚度:1〇〇〜400 # m,長 度:50〜400 m),但是,本發明並非被限定於該等材料,只 要可使用作為液晶顯示器用的基板任何均可。 本實施例中所用的樹脂32係採用不具感光性之透明丙烯 酸系、環氧系樹脂及將著色顏料分散至該等樹脂上的不透 -36- 本紙張尺度適财s ®家料(CNS) M規格(咖χ 297公复) 558521
明樹脂之二種類。本實施例中,不僅 具備反射部及透過部雙 ' '、内 料分散至㈣㈣、環氧系樹脂上的樹脂以形 凸樹脂層的理由,係因藉由將形成於該已著色之凹凸 仏層上的反射層進行圖案化,而賦予可適應於已著色之 二t樹脂層具有遮光層作用的構造作用之故,而該情況使 之y刀散的顏料較佳者為黑色顏料。 ,又’作為具備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覆毯22,雖係 採用具備隨機且多數個微小凹凸的石夕覆毯22,但是即使採 用將具有隨機^數個微小凹凸料薄片裝設在覆毯體2ι 上者亦可獲得同等的結果。 更且’作為隨機凹凸圖案,係採用以高分子共聚合物等 所發現的相分離圖t。本實施例中所用之相分離凹凸圖案 ’係凹凸之間距(凸—凸或凹—凹之間距)為卜12# m,凹凸 之高低差為G.1〜0.8/zm,凹凸膜厚為G5〜3抑m,更佳者係 凹凸之間距(凸一凸或凹一凹之簡拓、也 ^ u <間距)為3〜8//m,凹凸之高 低差為0.2〜0.6/zm,凹凸膜厚為1〇〜2〇#m。 但疋,本實施例中雖係採用細繩狀之相分離凹凸圖案, 但是即使在將具備多數個圓形且隨機配/置微小凹凸之圖案 的矽覆毯22或矽薄片裝設在覆毯體21上的情況亦可獲得同 等的結果。 本貫施例之應用例,係為了要形成精度更高的樹脂塗敷 面,而在由模具塗敷器所構成的樹脂供給單元3〇中,亦檢 討以臂樹脂、矽橡膠或矽等對模具塗敷頭3丨之吐出口周邊 -3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8521 A7 -------—--— B7_ 五、發明説明(N ) -- 進行表面處理者。結果,可確認因提高樹脂32對模具塗敷 頭31之脫離性而可防止曳線現象之發生,並可防止樹脂32 之膜厚不均的發生。 更且,若應用本實施例,則藉由在黑色基質(遮光層)與彩 色濾光片(紅、綠及藍)上形成凹凸層,且在其上層合半透過 反射層或部分透過反射層、黑色基質及彩色濾光片(紅、綠 及藍)即可獲仔能在透過及反射顯示中顯示大致相同顏色 之構造的反射透過兼用之彩色液晶顯示裝置。 若利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以形成擴散反射板用凹凸層 的話,則實質上只要以將形成覆毯上之樹脂圖案印刷在作 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上的丨個步驟,即可在玻璃基板上形 成樹脂之凹凸圖案。因而,不僅能以低成本形成凹凸形狀 可文控制的南性能内藏擴散反射板,而且可提供一種低價 格且明焭之反射型或反射透過兼用型的液晶顯示裝置。 更且,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即使在至今難以 印刷的高分子薄膜之被印刷體的情況,由於沒有對所使用 的樹脂需要適於印刷的性質所以可形成精度高的圖案。 又,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由於可輕易製作能 使用輥子狀之連續薄膜的圖案形成裝置,所以當與以現在 成為主流之單片形成法印刷在玻璃基板上的方法相比較時 則可期待大幅提高生產性。 (實施例8) 圖8至圖11係顯示用於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方法之内藏擴散 反射板用覆毯的一實施例。同圖8係顯示形成於覆毯表面之 本紙敢尺度適財S ®家標準(CNS) Μ規格㈣χ 297公爱) -38- 558521 A7 -------- B7 ___ 五、發明説明(36 ) 凹凸圖案的示意圖;(a)為以高分子塊共聚合物等所發現之 細繩狀的相分離圖案;為圓形之相分離圖案;任一個圖 案均為沒有規則性的隨機圖案(相對於方位方向沒有取向)而 最適合作為擴散反射板之凹凸。 另外’同圖(a)、(b)所示之圖案的凹凸間距(凸一凸或凹一 凹之間距)為1〜12#m,凹凸之高低差為〇·ι〜o.sem,凹凸 膜厚為0·5〜3·0 // m,更佳者係凹凸之間距(凸—凸或凹—凹 之間距)為3〜8/zm,凹凸之高低差為〇·2〜0.6/zm,凹凸膜厚 為 1 ·0〜2.0 // m 〇 由於利用依該等的圖案而解析高分子塊共聚合物之相分 離現象用的Cell-dynamical System Model的電腦模擬,可控 制創出及取向性之有無或凹凸寬度之比率等的各種圖案, 所以可製作能任意控制作為擴散反射板之光散射特性的光 罩。 同圖9係使用上述光罩之矽覆毯的製作及樹脂圖案形成的 模型圖。同圖係利用以下之步驟而形成反射型或半透過型 液晶擴散反射板用之凹凸樹脂層的圖案形成方法,而該等 步驟,即為(a)介以相分離圖案用光罩3對形成於玻璃基板i 上的感光性樹脂塗敷面2照射紫外線43的步驟;(b)係利用指 定條件對感光性樹脂塗敷面2顯影及加熱以形成具有指定剖 面形狀之連績微小凹凸樹脂層2a(參照圖8之圖案)的步驟; (c)係在凹凸樹脂層2a上形成導電層(未圖示,依濺鑛法等所 形成的導電性薄膜或銀糊等的導電塗料),以形成利用電解 電鍍法轉印樹脂層之凹凸圖案之鎳層5的步驟;(句係在形成 -39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 " 558521 A7 B7 五、發明説明(37 ) 有凹凸圖案之鎳層5上使用模框等填充矽橡膠6並使之硬化 ,以形成具有微小凹凸之矽覆毯22的步驟;(e)在具備微小 凹凸之矽覆毯22上形成樹脂塗敷面23,同時將微小凹凸圖 案形成於樹脂塗敷面23上的步驟;(f)將形成於上述覆毯22 上之樹脂23轉印在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基板42上並使之硬 化以形成凹凸樹脂層23的步驟。 另外,在凹凸樹脂層23上,利用濺鍍法等而形成鋁、鋁 合金、銀及銀合金等所構成的反射層(膜厚:1〇〇〇〜2000埃) 或半透過反射層(膜厚:100〜500埃)以完成擴散反射板。 本實施例中,雖係以感光性樹脂2製作樹脂母模,並利用 鍍鎳法以鎳轉印在樹脂母模上,再利用注入模以矽橡膠6製 作覆毯22,而將樹脂所構成的凹凸樹脂層2a形成於玻璃基 板42上,但是本發明並非被限定於此,亦可將使用上述光 罩而對塗敷有矽樹脂之高分子薄片曝光、顯影及加熱以形 成具有指定剖面形狀之連績微小凹凸樹脂層2a(參照圖8之 圖案)者(樹脂容易剝離)等捲繞在覆毯體上來使用。 圖10係顯示兼用1個像素由透過部及反射部所構成之透過 顯示及反射顯示之擴散反射板用的光罩圖案。同圖(a)係具 備上述細繩狀相分離圖案構成之微小凹凸的反射部52、及 沒有反射層之透過部53所構成的凹凸圖案;(b)係具備上述 圓形相分離圖案構成之微小凹凸的反射部52、及沒有反射 層之透過部53所構成的凹凸圖案;(c)係使用(a)、(b)所示之 光罩而製作的凹凸樹脂層之剖面構造,在玻璃基板5〇上之 感光性樹脂層51上形成凹凸部52及平坦部53者。 本紙張尺度通用巾® ®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爱) 558521
、,另外,,實施例中雖未在透過部53上設置凹凸而係形成 平坦’但是只要是本實施例之相&離圖案所構成的高低差 之凹凸,則即使在透過部53上有凹凸亦可獲得與平坦大致 相同的顯示特性。 又,本實施例中雖係使用正型感光性樹脂,但是若使用 使光罩之透過部(圖10之白色部分)及遮光部(圖1〇之黑色部
分)反轉的光罩的話則即便是負型感光性樹脂亦可形成同等 的凹凸樹脂層。 裝 訂
線 圖11係顯示兼用上述透過顯示及反射顯示之擴散反射板 用覆毯製作的模型剖面圖。在塗敷有正型感光性樹脂5 i的 玻璃基板50上,由介以使圖10(a)、(b)所示之黑白圖案反轉 的光罩54照射紫外線55的步驟(a);利用指定的顯影及加熱( 熔化法)形成微小凹凸部52及沒有微小凹凸之平坦部的透過 部53的步驟(b);在凹凸部之反射部52及平坦部之透過部53 所構成的凹凸樹脂層51上使用外框等注入矽橡膠56並使之 硬化的步驟;來完成具有石夕橡膠5 6所構成之微小凹凸部的 反射部52及平坦部之透過部53的覆毯57(d)。 另外,本實施例中雖係顯示矽橡膠所構成之覆毯的製作 法,但是亦可使用上述光罩54在高分子薄片上以正型感光 性矽樹脂直接形成兼用透過顯示及反射顯示的擴散反射板 用凹凸,即使將形成有該矽樹脂所構成之微小凹凸的高分 子薄片捲繞在覆毯體上來使用亦可獲得與矽橡膠所製作之 擴散反射板同等的性能。
本實施例中如同圖(e)所示,藉由將矽橡膠56所構成的上 -41 - 本紙張尺度ίέ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羡] 558521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39 ) 述覆毯57或石夕橡膠及高分子薄片所構成的覆毯裝設在覆毯 體5 8上並對覆毯賦予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即可以低成 本製作反射顯示或反射透過兼用顯示用之高性能的擴散反 射板。 (實施例9) 圖12至圖16係顯示使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方法之反射顯 示及反射透過兼用顯示用液晶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同圖 12係顯示使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方法之透明電極之電極形 成的原理模型圖。如同圖所示,利用對形成於矽薄片(型式 :S-34,帝人公司製)35上的感光性樹脂(膜厚:1〜2# m)32 ,擠壓具備微小條狀凸部之矽覆毯(凸部寬度:70 // m,凸 部間之間隙:10 # m,凸部數:120及160個)22,以不使石夕 薄片35上之感光性樹脂32發生曳線現象的方式只抽出對應 上述石夕覆毯22之凸部之部分的步驟(a)、(b);在作為被印刷 體之玻璃基板42上的透明電極層59上,以不發生曳線現象 的方式轉印形成於矽覆毯22之凸部上之上述感光性樹脂塗 敷面32的步驟(c);及利用指定條件將形成有感光性樹脂層 32之上述透明電極層59顯影之後,去除感光性樹脂32的步 驟(d),來完成透明電極之圖案化。 其次’圖13係顯示在以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為主體而形 成之擴散反射板上層合彩色濾光片之電極基板的剖面圖。 如同圖所示,該電極基板,係由如下步驟所製作而成,而 該等步驟’即為利用本圖案形成法以黑色顏料著色之丙烯 酸系、環氧系樹脂等形成凹凸樹脂層23的步驟;利用上述 • 42 - 本紙張尺度適财a “標準(CNS) A4規格(21GX 297公釐)---- 558521 A7 _______Β7 五、發明説明(4〇 ) 感光性樹脂圖案形成法僅去除形成於凹凸樹脂層23上之反 射層44之相當於黑色基質部之部分之反射層的步驟;以著 色於反射層44被去除之黑色凹凸樹脂層23上所鄰接之彩色 濾光片45a、45b、45c相接的方式形成彩色濾光片的步驟; 利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的原理在彩色濾光片45a、45b、 45c上形成平坦化層46的步驟;以及利用上述感光性樹脂圖 案形成法以將平坦化層46上之透明電極層圖案化的步驟。 又’本實施例中並非僅使用本發明之低成本圖案形成, 亦可藉由著色樹脂層並使之具有黑色基質的功能而省略黑 色濾光片形成,以形成可謀求更低成本化的電極構成。 另外,同圖中雖係在彩色濾光片上配置平坦化層,但是 該平坦化層配置之有無只要配合所使用之顯示模式等作適 當決定即可。 圖14係顯示以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為主體而製作之圖13 所示一方電極基板、及使用圖12所示感光性樹脂圖案形成 法而製作之另一方透明電極基板的超扭轉向列式(super twisted nematic)液晶顯示元件(以下,稱為STN液晶顯示元 件)之剖面構造。 如同圖所示,介以間隔件材料63以形成指定間隙的方式 使一方之電極基板及另一方之基板相對峙,並在該間隙填 充液晶64之構成的液晶元件上配置2片之相位差板65、66及 偏光板67以製作STN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一方之電極 基板’係形成有黑色顏料分散在玻璃基板42上的凹凸樹脂 層23 ;去除相當於黑色基質部之部分的反射層44 ;以在反 -4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8521 A7 _______Β7 五、發明説明(41 ) 射層被去除之部分上相接的方式所配置的彩色濾光片45a、 45b、45c ;平坦化層46 ;透明電極47及取向控制膜48 ;而 该另一方之基板’係在玻璃基板6〇上形成有透明電極61、 及取向控制膜62。 更且,如圖15所示,在上述STN液晶顯示元件68上安裝液 曰曰驅動電路、電源電路69等以製作STN液晶顯示裝置7〇。 其次,圖16係顯示測定以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為主體而 製作之STN液晶顯示裝置之光學特性的光學系統。如同圖 所示,其係一種對於自光源71照射之入射光72以亮度計74 測定從内藏有擴散反射板之STN液晶顯示裝置7〇朝垂直方 向出射的出射光73之光學系統;其可作各種變化來測定光 源71之角度(Φ方向、0方向)。 圖17係顯示以上述光學系統所測定的光學特性之一例。 同圖中,以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為主體而製作的stn液晶 顯示裝置之光學特性,係可以較寬範圍的角度確認增益較 尚的特性。另外,增益G係依STN液晶顯示裝置之反射亮度 (角度:0)除以完全擴散反射板之反射亮度(角度:的值 而定義之。 如以上所述,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則可提供低 成本且明亮的STN液晶顯示裝置。 另外,本實施例雖係以STN液晶顯示裝置為例加以詳細說 月仁疋本發明係關於將已圖案化的感光性樹脂印刷在被 印刷體上之方法及其裝置者;其並未被限定於液晶顯示裝 置。 -44-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8521 A7 B7 五、發明説明(42 ) (實施例1〇) 圖1 8係顯示用於採用本發明圖幸 一 放乃心圃茶形成方法之反射型液 晶顯示裝置中的前面光源用道出辨 尤原用導先體之一實施例。如同圖所 示,係一種利用以下步驟夕入g u a & 卜/驟之全反射條件的前面光源(front hght)用導光體之形成方法,該等步驟,即為採用模具塗敷 器所構成的樹脂塗敷單元,在覆毯體21上裝設具有微小緩 和傾斜面(寬度:1GG〜200^)及陡山肖傾斜面(寬度:1〇〜2〇 ”)(或具有指定間隔之微小的圓形凸)之石夕覆毯22的圖案 形成單元上,從上述樹脂塗敷單元之模具塗敷頭部31吐出 樹脂32(歐譜司達,jSR公司製,折射率· 136〜142)以形成 均等厚度的樹脂塗敷面23之步驟(a)、(b);以及將覆毯22上 轉印具有緩和陡峭傾斜面之圖案的樹脂23 ,轉印至被印刷 體之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之作為被轉印體的導光板42(板厚 ·· 1.8 mm ,折射率:1.49)之表面上的步驟((〇(或是(e))。 本實施例中所用之樹脂係與前面光源用導光體之折射率 大致相同的材料;其採用丙烯酸系且具有感光性者。又, 覆毯上一邊使圖案形成之樹脂與作為被印刷體之導光體相 接觸而一邊轉印時,藉由從導光體之背面照射紫外線以使 樹脂硬化,俾於更加提高形成於覆毯上之圖案的轉印性。 又,本實施例中係在由形成於覆毯22上之緩和傾斜面(寬 度:100〜20〇em)及陡峭傾斜面(寬度:10〜20//m)所構成的 圖案形成中採用葛雷斯凱爾罩幕(Grace Kel mask)(HEBS , 凱尼翁馬帝梨阿爾茲公司製)及高感光度感光性樹脂(型式: PC-302,JSR公司製),以精度佳地製作成為母模之感光性 •45-
裝 訂
線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爱) 558521 43 五、發明説明( ΐ =之前緩和陡㈣斜面的形狀,以謀求光利用效 乂如上所述,若依據本實施例則有可提供低成本之高效率 刖面光源用導光體的效果。 更且’若應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方法的實施例7,則由於 可將觀察者無法辨識之微細凹凸圖案(例如,利用以高分子 聚合物等所發現之相分離現象的圖案(參關8),材料丙 稀酸系樹脂(歐譜司達,皿公司製,折射率:丨%〜i 42)凹 凸間距:1.042.0^’凹凸高低差:〇1〜〇 6㈣形成於偏 光板等之表面i,所以不僅可防止因照明光在偏光板表面 作正反射之光而造成的畫質降低,且由於在偏光板上賦予 眩光處理及反射防止膜之功能而使來自《光之表面的反射 光減低,所以可提供一種能獲得既明亮又對比高的影像之 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法並非被限定於本實施例,由於對所 使用的樹脂或油墨等不需要適於印刷的性質,所以在至今 難以製作之高分子薄片上容易進行圖案形成。因而,非常 適合應用於稜鏡薄片及擴散薄片製作,且均有可謀求低成 本、高性能化的效果。 (實施例11) 圖19係顯示採用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方法之印刷電路板形 成法的一實施例。如同圖所示,印刷電路板之形成方式係 由以下之步驟所完成’即’步驟(a)、(b),在使矽橡膠所成 之配線圖案用凸版覆毯22(圖案寬度:70 /z m,圖案間隙: -4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58521 A7 _ _B7_ 五、發明説明(44 ) m,高度:40# m)的凸部,與由形成於矽薄片35上之 把所構成的觸媒塗敷面接觸之後,當從觸媒塗敷面拉離配 線圖案用凸版覆毯22時以不發生曳線現象之方式抽出對應 凸部之部分的觸媒,以使鈀所構成之觸媒圖案化;步驟(c) ’在作為被印刷體之玻璃環氧系樹脂所構成的印刷電路板 42d上以不發生曳線現象之方式轉印覆毯22上之觸媒圖案 32d ;以及步驟(d)、(e),將轉印有觸媒圖案32d之印刷電路 板42d浸潰在含有還原劑、钳合劑(chelate)等的無電解鍍銅 液7 5中’以僅在印刷有觸媒圖案3 2 d的部分上形成銅被覆膜 59 〇 另外,本實施例中所採用的觸媒雖係使用鈀,但是亦可 精度佳地施予僅在觸媒圖案部吸附有銅離子用的底層處理。 至今雖係利用採用光微影法之多數個複雜步驟的無電解 鍍銅製程來製作印刷電路板,但是若依據本發明之圖案形 成法,則有可以既簡單又步驟數少的印刷製程,提供低成 本之印刷電路板的效果。 又,本實施例由於不使用以溶劑溶解具感光性樹脂的液 狀感光性樹脂,即可在觸媒上形成圖案,所以係一種有利 於%保的圖案形成法。 另外,採用本實施例之電鑛技術的應用,則電鑛於高分 子薄膜、玻璃基板、矽基板上的銅當然可提高金、鎳等的 配線圖案形成。 本發明之圖案形成方法的應用有多種多才策,以成為現在 主流之光微影法的圖案化技術為首,利用印刷及轉印法所 -47-
558521 A7 B7 五、發明説明(45 ) 形成者的代替技術不用說,亦可應用於有機EL用發光層、 有機TFT用半導體樹脂圖案之形成等的次世代技術中,而本 發明之圖案形成法並不被限定於上述實施例。 又’亦可應用在至今遇到困難的微透鏡等需要剖面形狀 控制之形成中。 在液晶顯示裝置關係上,可應用於透明電極、印刷電路 板(包含軟性印刷電路板(以下稱為FPC))之圖案化用光阻印 刷、彩色濾光片(包含黑色基質)、過敷層(平坦化層、絕緣 層等)、擴散反射板、微透鏡陣列、擴散反射板等中。 -4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Claims (1)

  1. 558521
    • 種圖案形成方法,係在表面形成有圖案,並在至少對 形成有圖案之表面進行矽處理的構件上之一面形成樹脂, 將开> 成於上述構件上之樹脂轉印至被印刷體上。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圖案形成方法,其中上述矽處 理,係在上述構件之表面配置矽橡膠、矽樹脂或矽薄片 者。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圖案形成方法,其中上述構件 上之樹脂的形成,係以樹脂之厚度大致均等的方式形成。 4· 一種圖案形成裝置,係包含有: 表面形成有圖案,且至少對形成有圖案之表面進行矽 處理的構件; 對上述構件开》成有圖案之表面的一面供給樹脂的樹脂 供給機構;以及 支撐該被印刷體俾將供至上述構件之樹脂轉印至被印 刷體上的支撐機構。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圖案形成裝置,其中上述石夕處 理,係在上述構件之表面配置矽橡膠、矽樹脂或石夕薄片 者。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圖案形成裝置,其中上述構件 ,係圓柱形狀。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圖案形成裝置,其中上述構件 ’係平板形狀。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圖案形成裝置,其中上述樹脂 供給機構’係在上述構件表面之一面供給厚度大致均等
    裝 訂
    -49-
    558521
    的樹脂。 9·如中請專利範㈣4項之圖案形成裝置,其中上述樹脂 供給機構,係從樹脂供給口對上述構件供給樹脂,並對 該樹脂供給口施予矽處理者。 10·如申睛專利範圍第4項之圖案形成裝置,其中上述樹脂 供給機構,係模具塗敷器、金屬線條塗敷器、刀片式塗 敷器或密接式塗敷器。 u· —種圖案形成裝置,係包含有: 具有印刷版功能及脫版功能的構件; 對該構件形成及供給樹脂薄膜的機構;以及 支撐被印刷體的支撐機構。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n項之圖案形成裝置,其中上述構件 在表面具備有矽、矽橡膠、矽樹脂或矽薄片者。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圖案形成裝置,其中,裝設於 上述構件表面之上述矽橡膠、矽樹脂或矽薄片係具有印 刷圖案者。 ' -50-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 297公---
TW091120580A 2001-09-18 2002-09-10 Pattern forming method and pattern forming device TW55852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82571A JP2003089259A (ja) 2001-09-18 2001-09-18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およびパターン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58521B true TW558521B (en) 2003-10-21

Family

ID=19106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20580A TW558521B (en) 2001-09-18 2002-09-10 Pattern forming method and pattern form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211329A1 (zh)
JP (1) JP2003089259A (zh)
KR (1) KR100801252B1 (zh)
TW (1) TW558521B (zh)
WO (1) WO20030247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10004A2 (de) * 2000-08-18 2003-05-1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rganischer feldeffekt-transistor (ofet),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zu und daraus gebaute integrierte schaltung sowie verwendungen
JP2004506985A (ja) * 2000-08-18 2004-03-04 シーメンス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封入された有機電子構成素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使用
DE10044842A1 (de) * 2000-09-11 2002-04-04 Siemens Ag Organischer Gleichrichter, Schaltung, RFID-Tag und Verwendung eines organischen Gleichrichters
DE10061299A1 (de) * 2000-12-08 2002-06-27 Siemens Ag Vorrichtung zur Feststellung und/oder Weiterleitung zumindest eines Umwelteinflusses,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Verwendung dazu
DE10061297C2 (de) * 2000-12-08 2003-05-28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Sturkturierung eines OFETs
DE10063721A1 (de) * 2000-12-20 2002-07-11 Merck Patent Gmbh Organischer Halbleiter,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zu und Verwendungen
DE10105914C1 (de) 2001-02-09 2002-10-10 Siemens Ag Organischer Feldeffekt-Transistor mit fotostrukturiertem Gate-Dielektrikum und ein Verfahren zu dessen Erzeugung
EP1374138A2 (de) * 2001-03-26 2004-01-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Gerät mit zumindest zwei organischen elektronischen bauteil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azu
DE10126859A1 (de) * 2001-06-01 2002-12-12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leitfähigen Strukturen mittels Drucktechnik sowie daraus hergestellte aktive Bauelemente für integrierte Schaltungen
DE10126860C2 (de) * 2001-06-01 2003-05-28 Siemens Ag Organischer Feldeffekt-Transistor,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zum Aufbau integrierter Schaltungen
EP1295711B1 (en) 2001-09-19 2006-04-1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 color printed laminated structure,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E10151036A1 (de) * 2001-10-16 2003-05-08 Siemens Ag Isolator für ein organisches Elektronikbauteil
DE10151440C1 (de) * 2001-10-18 2003-02-06 Siemens Ag Organisches Elektronikbauteil,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nd seine Verwendung
DE10160732A1 (de) * 2001-12-11 2003-06-26 Siemens Ag Organischer Feld-Effekt-Transistor mit verschobener Schwellwertspannung und Verwendung dazu
DE10212640B4 (de) * 2002-03-21 2004-02-05 Siemens Ag Logische Bauteile aus organischen Feldeffekttransistoren
DE10226370B4 (de) * 2002-06-13 2008-12-11 Polyic Gmbh & Co. Kg Substrat für ein elektronisches Bauteil, Verwendung des Substrates, Verfahren zur Erhöhung der Ladungsträgermobilität und Organischer Feld-Effekt Transistor (OFET)
EP1525630A2 (de) 2002-07-29 2005-04-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nisches bauteil mit vorwiegend organischen funktionsmaterialien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zu
JP2005534457A (ja) * 2002-08-08 2005-11-17 ジーメンス アクツィ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電子装置
EP1532570B1 (de) 2002-08-23 2007-02-28 PolyIC GmbH & Co. KG Organisches bauelement zum überspannungsschutz und dazugehörige schaltung
WO2004042837A2 (de) * 2002-11-05 2004-05-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rganisches elektronisches bauteil mit hochaufgelöster strukturier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zu
DE10253154A1 (de) * 2002-11-14 2004-05-27 Siemens Ag Messgerät zur Bestimmung eines Analyten in einer Flüssigkeitsprobe
US20060035423A1 (en) * 2002-11-19 2006-02-16 Walter Fix Organic electronic component comprising the same organic material for at least two functional layers
WO2004047144A2 (de) * 2002-11-19 2004-06-03 Polyic Gmbh & Co.Kg Organisches 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mit stukturierter halbleitender funktionsschicht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zu
DE10300521A1 (de) * 2003-01-09 2004-07-22 Siemens Ag Organoresistiver Speicher
DE10302149A1 (de) * 2003-01-21 2005-08-25 Siemens Ag Verwendung leitfähiger Carbon-black/Graphit-Mischungen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low-cost Elektronik
DE502004003677D1 (de) * 2003-01-21 2007-06-14 Polyic Gmbh & Co Kg Organisches elektronikbautei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organischer elektronik
WO2004068534A2 (de) * 2003-01-29 2004-08-12 Polyic Gmbh & Co. Kg Organisches speicherbauelement und ansteuerungsschaltung dazu
KR100860732B1 (ko) 2003-02-14 2008-09-29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선로 소자 및 선로 소자를 사용한 반도체 회로
DE10330064B3 (de) * 2003-07-03 2004-12-09 Siemens Ag Logikgatter mit potentialfreier Gate-Elektrode für organische integrierte Schaltungen
DE10330062A1 (de) * 2003-07-03 2005-01-27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rukturierung von organischen Schichten
DE10338277A1 (de) * 2003-08-20 2005-03-17 Siemens Ag Organischer Kondensator mit spannungsgesteuerter Kapazität
DE10340644B4 (de) * 2003-09-03 2010-10-07 Polyic Gmbh & Co. Kg Mechanische Steuerelemente für organische Polymerelektronik
DE10340643B4 (de) * 2003-09-03 2009-04-16 Polyic Gmbh & Co. Kg Druck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Doppelschicht für Polymerelektronik-Schaltungen, sowie dadurch hergestelltes 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mit Doppelschicht
JP4828791B2 (ja) * 2003-10-24 2011-11-30 光村印刷株式会社 精密パターニング用インキ組成物
DE102004002024A1 (de) * 2004-01-14 2005-08-11 Siemens Ag Organischer Transistor mit selbstjustierender Gate-Elektrode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4513334B2 (ja) * 2004-01-21 2010-07-28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DE102004040831A1 (de) * 2004-08-23 2006-03-09 Polyic Gmbh & Co. Kg Funketikettfähige Umverpackung
DE102004059464A1 (de) * 2004-12-10 2006-06-29 Polyic Gmbh & Co. Kg Elektronikbauteil mit Modulator
DE102004059467A1 (de) * 2004-12-10 2006-07-20 Polyic Gmbh & Co. Kg Gatter aus organischen Feldeffekttransistoren
DE102004059465A1 (de) * 2004-12-10 2006-06-14 Polyic Gmbh & Co. Kg Erkennungssystem
DE102004063435A1 (de) 2004-12-23 2006-07-27 Polyic Gmbh & Co. Kg Organischer Gleichrichter
DE102005009819A1 (de) 2005-03-01 2006-09-07 Polyic Gmbh & Co. Kg Elektronikbaugruppe
DE102005009820A1 (de) * 2005-03-01 2006-09-07 Polyic Gmbh & Co. Kg Elektronikbaugruppe mit organischen Logik-Schaltelementen
JP4765670B2 (ja) * 2005-03-09 2011-09-07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DE102005017655B4 (de) 2005-04-15 2008-12-11 Polyic Gmbh & Co. Kg Mehrschichtiger Verbundkörper mit elektronischer Funktion
DE102005031448A1 (de) 2005-07-04 2007-01-11 Polyic Gmbh & Co. Kg Aktivierbare optische Schicht
JP4580830B2 (ja) * 2005-07-08 2010-11-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DE102005035589A1 (de) 2005-07-29 2007-02-01 Polyic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s
JP2007073855A (ja) * 2005-09-09 2007-03-22 Toshiba Corp 半導体薄膜の製造方法、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DE102005044306A1 (de) 2005-09-16 2007-03-22 Polyic Gmbh & Co. Kg Elektronische Schal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JP4792942B2 (ja) * 2005-11-30 2011-10-1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可撓性基材へ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4918785B2 (ja) * 2006-01-11 2012-04-1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JPWO2007119703A1 (ja) * 2006-04-14 2009-08-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結晶性有機半導体薄膜の製造方法、有機半導体薄膜、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JP5092269B2 (ja) * 2006-04-26 2012-12-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有機半導体薄膜および有機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KR100849905B1 (ko) * 2007-04-23 2008-08-04 주식회사 나래나노텍 양방향 인쇄 가능한 패턴전극용 롤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패턴전극 형성장치
US7825570B2 (en) * 2007-06-11 2010-11-02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contrast
JP5910056B2 (ja) * 2011-12-13 2016-04-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製造装置
CN104520113B (zh) * 2013-01-17 2017-06-27 Dic株式会社 凹版胶印方法、凹版胶印装置以及凹版
JP2014226876A (ja) * 2013-05-24 2014-12-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ブランケットおよび印刷方法ならび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00629A (en) * 1950-01-30 1955-01-25 American Photofoil Corp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decoration to a surface
US3098435A (en) * 1960-07-19 1963-07-23 Wesel Mfg Company Proof press for curved printing plates
US3554836A (en) * 1968-07-19 1971-01-12 Minnesota Mining & Mfg Transfer process
US3987728A (en) * 1974-09-18 1976-10-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Relief printing process
US4097634A (en) * 1976-04-19 1978-06-27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Thermoplastic resin molding of complex decorative relief
JPS5422204A (en) * 1977-07-16 1979-02-20 Intatsuku Kk Silicon rubber stamp plate and making method thereof
DE3367532D1 (en) * 1982-08-20 1987-01-02 British United Shoe Machinery Applicator nozzle
JPH06104375B2 (ja) * 1986-11-10 1994-12-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
DE69022647D1 (de) * 1989-07-12 1995-11-02 Canon Kk Gerät zur Herstellung einer Substratschicht für optische Aufzeichnungsmedi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ubstratschicht für optische Aufzeichnungsmedien, das Gebrauch davon macht, Gerät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ischen Aufzeichnungsmediums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ischen Aufzeichnungsmediums, das Gebrauch davon macht.
US5150651A (en) 1991-06-10 1992-09-29 Flores Carlos R Doctor-blade assembly for flexographic press
JPH05139065A (ja) * 1991-11-19 1993-06-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印刷用凹版とそれを用いたオフセツト印刷方法
JP2593995B2 (ja) * 1992-02-28 1997-03-26 株式会社ジーティシー 微細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H05309963A (ja) * 1992-05-14 1993-1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印刷用凹版および印刷方法
JPH0679213A (ja) * 1992-09-04 1994-03-22 Tosoh Corp ディスペンス用ノズル
JP2931183B2 (ja) * 1993-07-23 1999-08-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凹凸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TW353762B (en) * 1996-10-21 1999-03-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Transfer sheet, and pattern-forming method
JPH10138449A (ja) * 1996-11-07 1998-05-2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印刷装置
JP3052127B2 (ja) * 1996-11-22 2000-06-12 東京コパル化学株式会社 ロール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JP2000141594A (ja) * 1998-11-17 2000-05-23 Canon Inc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および方法
NO311797B1 (no) * 1999-05-12 2002-01-28 Thin Film Electronics Asa Fremgangsmåter til mönstring av polymerfilmer og anvendelse av fremgangsmåtene
US6817293B2 (en) * 2001-03-28 2004-11-1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atterning method with micro-contact printing and its printed produc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089259A (ja) 2003-03-25
WO2003024722A1 (fr) 2003-03-27
KR100801252B1 (ko) 2008-02-04
KR20040030975A (ko) 2004-04-09
US20040211329A1 (en) 2004-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58521B (en) Pattern forming method and pattern forming device
JP4248501B2 (ja) 導光板製造用スタンパの製造方法
KR100976808B1 (ko) 롤투롤 방식을 이용한 도광판 제조방법
US7258908B2 (en) Anti-glare film,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equipped with the same
TWI364591B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ening of diffused reflective layer having metalreflective film
JP4802093B2 (ja) 微細構造体の製造方法、該微細構造体を用いたスタンパ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スタンパを用いた樹脂製の微細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2010128447A (ja) 光学シート、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照明装置、投影装置、看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0971719B1 (ko) 포토레지스트 공정을 이용한 엘지피 대면적 미세패턴 제조방법
TWI247934B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refl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reflector
TWI250330B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JP3808212B2 (ja) 転写フィルム及び拡散反射板の製造法
JP2007316292A (ja) 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の光学シートを用いた光源
WO2006109920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non-symmetric multi-curvature microlen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light guide plate
CN100401113C (zh) 防眩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TWI258062B (en) The method of making a light guide plate mold
JP4100350B2 (ja) 防眩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336521B2 (ja) 拡散反射板の製造方法
WO2016103507A1 (ja) メタルメッシュ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583465B (en) Diffusion reflection plate, transfer master, transfer base film and transfer film use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ffusion reflection plate
JP2003191249A (ja) 転写原型、転写フィルム及び拡散反射板の製造方法
JP3608609B2 (ja) 転写フィルム及び拡散反射板の製造方法
JP2004354484A (ja) 反射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反射体製造装置
CN110350103B (zh) 一种oled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JP2001071379A (ja) 転写原型、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凹凸フィルム、転写フィルム、拡散反射板
JP2004004750A (ja) 転写フィルム及び拡散反射板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