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35259B - Wiring stru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Google Patents

Wiring stru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35259B
TW535259B TW090113420A TW90113420A TW535259B TW 535259 B TW535259 B TW 535259B TW 090113420 A TW090113420 A TW 090113420A TW 90113420 A TW90113420 A TW 90113420A TW 535259 B TW535259 B TW 5352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gment
signal line
line
shielded
semiconduct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13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ki Kohno
Original Assignee
Nec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Electronic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35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3525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52Protection against radiation, e.g. light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18Bit line organisation; Bit line lay-o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22Capacitive arrangements or effects of, or between wiring layers
    • H01L23/5225Shielding layers formed together with wir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8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 H01L23/585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or plates or strips or rods or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99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5001Core members of the connector
    • H01L2224/4501Shape
    • H01L2224/45012Cross-sectional shape
    • H01L2224/45015Cross-sectional shape being circ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5001Core members of the connector
    • H01L2224/45099Material
    • H01L2224/451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01L2224/45117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a temperature of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400°C and less than 950°C
    • H01L2224/45124Aluminium (Al) as principal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1Structure
    • H01L2224/48011Leng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5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8538Bonding interfaces outside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01L2224/85399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4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4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1Device type
    • H01L2924/14Integra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30Technical effects
    • H01L2924/301Electrical effects
    • H01L2924/3025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oxicology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535259 五、發明說明(1) 【發明之背景】 發明之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供半導體積體電路用之配線結構。 本申w案係基於日本專利申請第1 6 6 3 1 6 / 2 0 〇 〇號,於此併 入作為參考文獻。 習知技彳标之描述 在需要高速運作之半導體裝置中,亦需要信號線之加 速效應。然而,如吾人所熟知者,在鄰近信號線導體間產 生電容耦合的情況下,尤其是在彼此反相之信號流經鄰近 信號線(以下以串擾雜訊表示)的情況下,採取措施以預防 運作速度之降低是相當重要的。 以下將參考附圖說明供半導體積體電路用之配線結 構。 圖1係為發明背景之例1之配線佈局圖(沒有使用抗串 擾雜訊測量)。信號線S1至S4係用於從位址緩衝器等等输 出信號,並由鋁配線所形成。通常,為了增加集積度,你 將信號線S1至S4形成與配置成使它們的寬度與於其間之間 足巨最小化。 於此,將簡要地參見圖2 (對應於圖1之信號線的等姝 電路圖)與圖3 (圖1之信號線之F 1 - F1 D剖面圖)說明串樣雜 訊〇 參見圖2,熟知之反相器INY執行反相放大,用以嫒由 信號線S1至S3而將輸入節點之電壓的改變傳輸至輸出節
535259
點。信號線S1至S3具有寄生電阻與寄生雷究。 阻為R。假設在信號線之每個鄰近對之間的電容為c 1 冤 在每個信號線與基底平板(基板)(以下以”基板上’、、、電容’而 (on-substrate capaciance)"表示)之間的電容為C2' 種電容Cl與C2之存在係可從圖3之剖面圖而清楚理解兩 C1之數值與電壓對於串擾雜訊具有直接影響。 ° 一 一般而言,起因於配線之延遲時間係以^方程式表 t - -C · R · ln(V /V) (方程式A) 其中,t係為延遲時間,C係為電容值,r係為電阻 值,V,係為電壓值,V係為電壓值(初始值),而“係為表 示自然對數之符號。 k這方私式可清楚理解到’如果電容值越小,則延遲 時間越短。 然而’電容值c 1亦會依據鄰近信號線(於此情況下為 S1與S2)上之狀態而過渡性地改變,且很難僅以方程式(A) 來表示t ° 當相對於信號線S2,信號線S1與S3均轉變為反相時, 可有效地將電容值最大化。 簡單的速度模擬之結果,吾人已確認當相對於信號線你 S2,信號線S1與S3均轉變為反相的情形時,較諸於當每一 條信號線S1與S3的電位固定於接地(以下以GND表示)電位 的情形時,延遲時間長了 67〇/〇。 發明背景之例2係為發明背景之例1之此種問題的解決
第6頁 535259
方法之一例。 ^圖4係為習知技術之例2之配線佈局圖(使用抗串擾雜 ,測量)。於此例子中,如圖4所示,由相同材料所構成並 ^與信號線導體S1至S4相同長度之屏蔽線D1至的係形成 於每一條信號線導體S1至S4之的反侧(如圖所示之左右側) 上’並使匕們的電位固定於GND電位。亦即,信號線、電 位固定於GND電位之屏蔽線、以及與屏蔽線相同結構之信 號線係交替配置。GND電位係經由鋁配線(未顯示)而從 焊墊提供至屏蔽線。 接著將參見圖5(圖4之信號線之F2-F2D剖面圖)與圖 6 (藉由簡化圖5而形成之圖)進行說明。 在圖5中,C 3表示在每一條鄰近信號線-屏蔽線對之間 的電容,C4表示在每個鄰近信號線對之間的電容,而C5與 C6表示基板上電容。 然後,參見圖6 (因只考慮信號線而簡化(以圖5與6之 相同參考符號表示之元件係為共用元件D,配線電容之 中’C3之基板上電容係表示gC3 + C5,而C4係以與圖5之相 同方式顯示。通常,C4係為比C3 + C5小得多之數值,且可 被忽略。 亦即’在不影響鄰近信號線上之電壓改變的情況下, 屏敝線允终經由每一條信號線之高速運作。 以下將再參考並比較習知技術之例1 (圖3 )與例2 (圖 6) 〇 因為C2與C3 +C5實質上係相等,所以吾人認為延遲時
第7頁 535259 五、發明說明(4) 間之間的顯著差異的發生焉因 關係。 、日J知玍屌囚,乃取決於C1與C4數值間的 #治然彳f,吾人假設在C1與134之數值間的關,係可以以屏 =、、、之存在/不存在和屏蔽線(以下以屏蔽率表示)之效應 二不,屏蔽率係以簡單的比率計算(如利用屏蔽線長度: 下述方程式(B )所顯示)推算出。 屏敝率=(屏蔽線長度/信號線長度)χ 1〇〇(%) (方 程式Β ) 圖7顯示延遲時間-屏蔽率之關係曲線圖。 係以。在表發示明。背景之例1中,並不存在有屏蔽線,且屏蔽率 ^明背景之例2 信號線長度與屏蔽線長度之每 * P ,而屏蔽率係表示為屏蔽率= 2l/l χ 1〇〇 = 2〇〇%。 為了獲得此種屏蔽率而蔣戶f & Ε m ^ 敝手而將屏敝線長度設定至2L之理由,係 因為屏蔽線係設置於备你t % 丄、 、母條化號線之反侧上(如圖4所示之左 右侧)。 吾人可從圖7理觫$丨丨,Λr ^ + ^ 解到如果屏敝率越高,則延遲時間 越短。 然而,在例2之配綠έ士 4致士 , _ 日ϊ μ &广a —〇 線、、、。構中,如果信號線之數目為η, 則配線區域-2 η + 1 (在屏υ @ 9 ,,—、々士 p #蔽線狄置於最外端的狀況下)或 2 η - 1 (在/又有屏敝、線設晉^ 丁、抑# π a丄又置於取外端(發明背景之例2)的狀況 认糾+面古崔&十义成兩倍。因此,此種方法並非適合 於供需要南集積度之丰墓辦壯班 & >ώ t 牛^體裝置用之配線佈局。 就尚速度性能盘隹夢危丁 -、杲積度兩者而論,如果需要一種最佳 535259 五、發明說明(5) " ' ' 化的解決方法,則可能需要介於發明背景之例丨與例2的 些特徵之間的中間特徵。 因此,本發明=—個目的係用以提供一種供藉由增加 配線區域而產生屏蔽效應之半導體積體電路用之配線 法。 、 【發明概要】 在本發明之供半導體積體電路用之配線結構之一個實 施例中,具有^信號線相同長度並具有接地電位之屏蔽貝 線’係設置於母一條信號線之其中一個反側上。 此外,在本^明之供半導體積體電路用之配線結構之 另一實施例中,化號線係以彎曲方式受到彎折,而屏蔽線 在鄰接信號線所界定的配線區域中具有接地電位。 於此情況下,最好是依據信號線之彎曲部分而彎折形 成屏蔽線。 7 、又,於包含於本發明内之兩個實施例之每一個中,在 ^成5化號線與屏蔽線之一層上,最好是對應至信號線而 設置第二屏蔽線,且最好是經由貫通孔而連接第二屏蔽線 與屏蔽線。 ,地電位更好是經由接點而從半導體積體電路之基底 平板提供至屏蔽線。 一 【較佳實施例之說明】 以下將苓考附圖而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特別是,以
第9頁 535259 五、發明說明(6) "" ---- 下將說明關於設置四條信號線(31至54)的情況之各種屏蔽 方法。吾人應理解到本發明並未受限於本實施例,其乃僅 &供作為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 (實施例1 ) 圖8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半導體積體電路之配線佈 局圖。在實施例1中,如圖8所示,屏蔽線])!至])3(由相同 材料所構成,並具有與信號線導體31至以相同的長度)係 設置於每個信號線S1至以之左側或右側上。因此,信號線 S/與S2係彼此鄰接(亦即,沒有介入的配線)。同樣地广作 唬線S3舆S4亦相鄰。屏蔽線(D1至])3)使它們的電位設定^ GND電位。於本實施例中,鋁配線可能從GND焊墊消耗掉, 用以將屏蔽線電位設定至GND電位,如發明背景之例2所, 述° 、屏蔽線之效應(以下以屏蔽率表示)係以使用上述方程 式(^)中的屏蔽率來表示。於本實施例中,因為信號線與 屏蔽線兩者之長度皆為L,所以屏蔽率之近似式可以以^ 述源自方程式(B)之方程式表示: 屏,率= (L/L)X 100 (方程式Β-υ 另一方面,信號線之總數可被視為是集積度(配線區 域)’而配線區域可以以下述方程式(C )表示: 配線區域=信號線之數目+ α (方程式C) 、,於此方程式中,α (a 1 pha)會依據配線佈局而變化, 並從信號線之數目的角度表示屏蔽線所需的面積。
於太眚尬农,ί 士 ,丄―田> 於綠仏 L 535259 五、發明說明(7) +1。因此’ 配線區域=η+ α=η + η/ 2 + 1= 3η/2 + 1 (方程式C-l) 因為信號線之數目係為4,所以將n = 4代入方程式 (C - 1 )中’以獲得配線區域=7。 如上所述,相較於發明背景之例丨(在發明背景之例i 中的屏敝率係為〇 % )而言’本實施例改善了屏蔽效應,而 相較於發明背景之例2(在發明背景之例2中的配線區域係 為9)而言’本實施例改善了集積度,因此能控制屏蔽效應 與集積度。 μ y圖9係為實施例1之修正佈局圖。參見此圖,gnd電位 係經由接點(以下以基板接點表示)120到基底 而被提供至屏蔽線D1SD3。 、土板) 本發明之實施例丨與發明背景之例丨和2 圖9與圖17而進行比較。 便用 =10顯示電壓—時間特徵。圖1〇中之輸入與輸出係為 出f 例如信號線S2)的輸入與來自上述信號線的輸 出j亚對應至圖2所示之信號線等效電路圖中的輸入與輸 係為Ξ :1明0 ϊ f7可理解到,本發明之實施例1中的屏蔽率 值。又:=月厅、之例1與例2中的那些屏蔽率之間的中間 間)以作A少本發明之實施例1中,獲得反相速度(延遲時 的中門#發明背景之例1與例2中的那些反相速度之間 (實施例2)
535259
圖11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2中之半導體積體電路之配 線佈局圖。為了便於說明起見,將說明關於圖11所示之信 號線γ至S4中的信號線S2與§3之屏蔽方法。 每一條信號線S2舆S3與屏蔽線D2至D4之每一個係使用 铭配線’如圖π所示。然而,本實施例在以下兩方面係不 同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
首先’為了控制屏蔽率,將某些信號線與屏蔽線予以 彎曲(將以彎曲配線導體表示這種形狀之配線)。舉例而 言,如圖11所示,在彎曲兩次的信號線S2之反側上,設置 有屏敝線D2與D3 ’每一條屏蔽線係藉由在信號線g2之彎曲 部分之後被圖案化而彎曲一次。於此情況下,信號線S2佔 據大的足以覆蓋二條直線信號線之面積,俾能將所形成之 屏蔽線D2與D3包含於此面積中。當另一條信號線S3係鄰接 設置於信號線S2時,信號線S3之一部份係受到彎曲,俾能 被包含於信號線S 2所佔據的配線區域中。 其次’為了藉由使用一個紹層之薄膜製程而可能實現 彎曲配線導體’屏蔽線D2至D4之GND電位係經由基板接點 1 2 0而提供。此乃因為配線間距小,所以難以從〇 n j)焊墊將 GND電位經由一條鋁信號線而提供至譬如圖丨丨所形成之屏 蔽線D3。 於本實施例中,屏蔽線長度係表示為扎“。舉例而 吕,關於信號線S2,追個數值係藉由考慮到在屏蔽線D2盥 D3之四個位置中的長度L/n之信號線部分的存在而獲得,、 有關彎曲配線導體’需要朝信號線長度之方向(朝圖之上
(方程式C-2) 導體積體電路之配 535259 五、發明說明(9) 下方向)的配線間距的存在,以使屏蔽線長度小於4L/n。 然而’紹信號線寬度與配線間距兩者都相當小(對照於實 際配線長度1 〇 mm之下是i m )。因此,不存在有關於以 4L/n指定屏蔽線長度之問題。 信號線之數目係以η表示,而屏蔽率係依η而改變。 信號線S2與S3之屏蔽率的近似式可以下述源自方程式 (Β)之方程式表示: 屏蔽率= (4L/n)/Lx 1〇〇 = 4/ ηχ 1〇〇 (方程式Β-2) 因為每條屏蔽線所需的面積係對應至兩條直線信號 線’配線區域之近似式可以下述源自方程式(c)之方程式 表不 · 配線區域=η + 2 當η = 4被代入方程式(C —2)中時,配線區域=6。 一種彎曲配線導體係顯示於日本專利第2921 463號 中。然而,關於這個例子,並未揭露用以界定如在本發明 中之屏蔽線之面積之彎曲信號線之方法;只說明避免干擾 任何一個電路或信號線之普通方法。 (實施例3) 圖1 2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3中之半 線佈局圖。 本實施例係為上述實施例2之變形例,且只從本發明 之:施例2作些許改變。本實施例係為用以改善圖13所示 之取外圍信號線S1與S4之屏蔽效應之配置方法。 由在屏蔽細與以之
535259
在藉此所界定的區域中 形 言曲形狀後被圖案化而形成 成了屏蔽線D1與D5。 於本實施例中,相較於實 號線S1與S 4之屏蔽率是得到改 增加。信號線S2與S3之屏蔽率 同0 施例2中之屏蔽率之下,信 善了。然而,配線區域並未 係與實施例2中之屏蔽率相 (實施例4) 圖1 3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半導體積體電路之配線 佈局圖,其顯示源自本發明之實施例3之變形例。
^於本實施例中,上述實施例4中之屏蔽線D1與D5係沿 著最外圍信號線S1與S4之整體長度而形成,如圖13所示。 如果配線係依此方式形成,則信號線S1與34之屏蔽率 相較於實施例3而言會大幅增加。然而,配線區域亦會增 加。信號線S2與S3之屏蔽率係與實施例2相同。 曰 於本實施例中, 配線區域= n + 4 (方程式C-4) (實施例5) 圖1 4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5之半導體積體電路之配線 佈局圖。 本實施例係為使所有信號線之屏蔽率均一化之方法。 如圖1 4所示,在信號線s丨(彎曲一次)之反側上,係設有屏 蔽線D2與D3,每一條都在信號線S1之彎曲部分後被圖案化 而彎曲一次。鄰接於屏蔽線D2與信號線S1的是,信號線S2 係藉由在屏蔽線D2之彎曲部分後被圖案化而形成。又,在
第14頁 (方程式Β-5) (方程式C-5) 電路之配線 535259 五、發明說明(π) 由信號線S2之彎曲部分所界定之與信號線§2鄰接的空間 中,屏蔽線D3係藉由在信號線S2之彎曲部分後被圖案化而 形成。 又,鄰接於信號線S2與屏蔽線d3的是,信號線“係藉 由在屏蔽線D3之彎曲部分後被圖案化而形成。在由信號線 S3之彎曲部分所界定之與信號線S3鄰接的空間中,屏蔽線 D4係藉由在信號線S3之彎曲部分後被圖案化而形成。又, 鄰接於信號線S3與屏蔽線D4的是,信號線以係類似於信號 線S3的方式而形成。又,屏蔽線的係以與屏蔽線D4相同的 方式形成而與信號線S4鄰接。 於本實施例中,每-條信號線31至以之屏蔽率的近似 式可以利用基於上述關於實施例2之計算方法之下述方程 式表示 ·· 屏蔽率= 4/n X 1〇〇(°/0) 又,配線區域= η + 4 (實施例6 ) 圖1 5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6之半導體積 佈局圖。 、一 本實施例係為實施例2之另一種變形例。 中,信號線係彎曲兩次以作為彎曲配線 貫施例2 ‘彎曲-次。於本實施例,,每一條相對應的作;:蔽線係 線係再一次彎曲,如圖1 5所示。 °魂線與屏蔽
於本實施例中,信號線S2與S3之屏蔽率的、 利用基於以上述關於實施例2之計算方法之、近似式可以 下述方程式表
535259
五、發明說明(12) 不 · (方程式B-6) (方程式C-6) 雖然伴隨發生配線區域之 屏蔽率= (6L/n)/L X 1 00 配線區域= n + 3 於本實施例中,如上所述 增加,但實現了屏蔽率之改善 (實施例7 ) 圖1 6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7之半導體積體電路之配線 佈局圖’而圖1 7係為顯示圖1 6所示之配線佈局之某此部分 圖。 ’、 本實施例係為基於依據實施例2之第一層銘信號線與 第二層紹信號線的組合之變形例。參見圖丨6與圖丨7,除了 實施例2之配線佈局(參見圖丨丨)以外,由第二層之鋁所f構 成之屏蔽線E1至E 4係形成於由第一層之銘所構成之信號線 S2與S3上之長條中,其乃對應至朝信號線長度之方向(朝 如圖中所看到的上下方向)的信號線82與33之部分。屏蔽 線E 1至E 4係藉由貝通孔接點1 3 〇而連接至第一層屏蔽線ρ 2 至D4,而GND電位係經由基板接點12〇而提供至第一声 線D2至D4。 曰 雖然屏蔽線E1至E4係以圖中之長條形式顯示,但是它 們可能因為具有相同的電位而短路。第二層屏蔽線£丨至以 係以虛線表示,以與第一層信號線有所區別。 於本實施例中,信號線S2與S3之屏蔽率的近似式可以 利用基於上述關於實施例2之計算方法之下述方程式表 不 ·
第16頁 535259 、發明說明(13) 屏蔽率=(L+4L/n)/LX 1〇〇 r , 配線區域= n + 2 (方程式B-7) — C方程式C-7) 於本實施例中,如上所述,屏蔽效應相較於實施例2 而言是增加的。 、 (發明背景之例子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之 以下將在發明背景之例子與本發明之實施例之間作乂 較。 圖18與圖1 9係為比較習知技術之例子與本發明之實施 例之間的總配線區域與屏蔽率之列表。從圖丨9所示之實施 例1、2與6的屏蔽率和總配線區域之數值可理解到',這"些 數值係為在發明背景之例丨與例2或例2_2的屏蔽率和總配 ,區域之間的中間A。因此,於本發明之本實施例中的配 方法,可在小幅增加配線區域之情況下達到屏蔽效應, =以達到信號線之加速效應(亦即,減少信號傳輸之延遲 時間)。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一條屏蔽線係形成於每一條 :號線之其中-個反側±,具有與信號線相同長度並具有 ,地電位之m或某—條信號線是f曲狀,而具有接 土 ,位之屏蔽線係形成於由信號線之彎曲部分所界定之空 =區域中,因此可在小幅增加配線區域之情況下獲得信號 線之屏蔽效應。 本發明並未受限於上述實施例,且吾人應注意到在不 背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下仍可實施許多變形例。如上所 述麥考附圖之配線結構係僅為本發明之例示實施例,且本
第17頁 535259
第18頁
本么月之上述與其他目的、優1¾盘# ^ #/>u 圖之下述說明而更顯清楚,其’中叙七、特被,將從配合附 擾測以;係為發明背景之例1之配線佈局圖(沒有使用抗串 圖2係為圖1所示之信號線之等效電路圖。 系為圖1所示之信號線之F1_F1D剖面圖。 β係為發明背景之例2之配線佈局圖(使用抗串擾測 = 圖4所示之信號線之f2_f2d剖面 圖6係為藉由簡化圖5而形成之圖。 圖7係為顯示延遲時間〜&紅 岡β,從了间屏蔽率之關係曲線圖。 圖8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1 φ > |_ 佈局圖。 例1中之+ V體積體電路之配線 圖9係為實施例1之修正佈局圖。 圖1 〇係顯示電壓-時間特η沾 明背景之例⑷間的比較敛與在本發明之實施例1與發 圖11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 線佈局圖。 也例2中之丰導體積體電路之配 線佈Γ圖2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3中之半導體積體電路之配 圖13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4中之半導體積體電路之配 綠佈局圖。 圖14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5中之半導體之配 線佈局圖。 535259 圖式簡單說明 圖1 5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6中之半導體積體電路之配 線佈局圖。 圖1 6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7中之半導體積體電路之配 線佈局圖。 圖1 7係為顯示圖1 6所示之配線佈局的局部圖。 圖1 8係為比較發明背景之例子與本發明之實施例間的 總配線區域與屏蔽率(近似式)之表格。 圖1 9係為比較發明背景之例子與本發明之實施例間的 總配線區域與屏蔽率(數值)之表格。 【符號之說明】 C1-C2〜電容 D1 - D 5〜屏蔽線 E1-E4〜屏蔽線 S1-S4〜信號線 1 2 0〜基板接點 1 3 0〜貫通孔接點
第20頁

Claims (1)

  1. 535259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半導體裝置,包含: 一第一信號線,具有一第一段; 一第二信號線,具有至少一第一段與一第二段,其中 第二信號線之第一段係平行並鄰接於第一信號線之第一 段,而第二信號線之第二段係藉由第一彎曲點而連接至第 二信號線之第一段;以及 一第一屏蔽線,具有一第一段,其平行並鄰接於第二 信號線之第二段,並位於第一信號線與第二信號線之第二 段之間; 其中,屏蔽線係被提供以預定電壓。 ¥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第二信號線更包含一第三段,其藉由第二彎曲點而連 接至第二配線之第二段;且 第一屏蔽線更包含一第二段,其平行並鄰接於第二信 號線之第三段,且第一屏蔽線之第二段係藉由彎曲點而連 接至第一屏蔽線之第一段。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第一信號線更包含一第二段,其藉由第一彎曲點而連 接至第一信號線之第一段,且第一信號線之第二段係平行 並鄰接於第一屏蔽線之第二段;且 _ 第一屏蔽線之第二段係位於第二信號線之第三段與第 一信號線之第二段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第一信號線更包含一第三段,其藉由第二彎曲點而連
    第21頁 535259 六、申請專利範圍 接至第一信號線之第二段;且 第一信號線之第三段係平行並鄰接於第二信號線之第 三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半導體裝置更包含: 一第二屏蔽線,具有一第一段,其平行並鄰接於第二 信號線之第二段;以及 一第三信號線,平行並鄰接於第二屏蔽線之第一段與 第二信號線之第三段兩者,以使第二屏蔽線之第一段位於 第三信號線與第二信號線之第二段之間; 其中,第二屏蔽線係被提供以預定電壓。 #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第二屏蔽線更包含一第二段,其平行並鄰接於第二信 號線之第一段,且第二屏蔽線之第二段係藉由彎曲點而連 接至第二屏蔽線之第一段,以使第二屏蔽線之第二段位於 第三信號線與第二信號線之第一段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預定電 壓係為接地電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半導體裝置,更包含: 一絕緣層,覆蓋第一信號線、第二信號線、第一屏蔽 線與第二屏蔽線; ¥ 一第一開孔,位於第一屏蔽線上之絕緣層中;以及 一第一上層屏蔽線,位於絕緣層之頂端上,並經由第 一開孔而連接至第一屏蔽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半導體裝置,更包含:
    第22頁 535259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第二開孔,位於第二屏蔽線上之絕緣層中;以及 一第二上層屏蔽線,位於絕緣層上,並經由第二開孔 而連接至苐^一屏敝線。 10. —種半導體裝置,包含: 一第一信號線,具有一第一段; 一第二信號線,具有一第一段與一第二段,其中第一 段係藉由彎曲點而連接至第二段,而第二信號線係平行於 第一信號線; 一第一屏蔽線,具有一第一段,其位於平行並鄰接於 第一信號線之第一段與第二信號線之第二段兩者,以使第 ¥ 一屏蔽線位於第一信號線之第一段與第二信號線之第二段 之間;以及 一第二屏蔽線,平行並鄰接於第二信號線之第一段, 其中,第一屏蔽線與第二屏蔽線係被提供以預定電 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第二屏蔽線更包含一第二段,其平行並鄰接於第二信 號線之第二段,以使第二信號線之第二段位於第二屏蔽線 之第二段與第一屏蔽線之第一段之間;且 第二屏蔽線之第一段係藉由彎曲點而連接至第二屏蔽 ¥ 線之第二段。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第 二屏蔽線之第二段與第二信號線之第二段實質上具有相同 的長度。
    第23頁 535259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丨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第 二屏蔽線之第二段與第一屏蔽線之第一段實質上具有相同 的長度。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第一 信號線更包含一第二段,其平行並鄰接於第二信號線之第 二段,且第一信號線之第二段係藉由彎曲點而連接至第一 信號線之第一段。 1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4項之半導體 定電壓係為接地電位。 ㈣衣置八中預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半導體裝置,更包含·· 一絕緣層,覆蓋第一信號線、第二信 線與第二屏蔽線; 乐开雨 一,一開孔,位於第一屏蔽線上之絕緣層中;以及 一第一上層屏蔽線,位於絕緣層之頂 一開孔而連接至第一屏蔽線。 卫、、工由身 1 一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半導體裝置,更包含: 一,-開孔位於第二屏蔽線上之絕緣層中;以及 弟一上層屏蔽線,位於絕緣層上, 而連接至第二屏蔽線。 工、、工由弟一開孔 第三與第四段 第三與第四段
    18· —種半導體裝置,包含: 一第一信號線,具有第一、第二 段係藉由彎曲點而連接至下一段; 弟一信號線,具有第一、第二 段係藉由彎曲點而連接至下一段;
    535259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第一屏蔽線,具有第一、第二與第三段,每一段係 藉由彎曲點而連接至下一段; 一第二屏蔽線,具有第一、第二與第三段,每一段係 藉由彎曲點而連接至下一段;以及 一第三屏蔽線,具有第一、第二與第三段,每一段係 藉由彎曲點而連接至下一段, 其中,第二信號線之第二與第三段係於一侧分別位於 第三屏蔽線之第二與第三段之間,而於另一側分別位於第 二屏蔽線之第一與第二段之間, 其中,第一信號線之第二與第三段係於該一侧分別位 ¥ 於第二屏蔽線之第二與第三段之間,而於該另一侧分別位 於第一屏蔽線之第一與第二段之間,以及 其中,第一信號線之第一段係平行並鄰接於第二信號 線之第一段,而第一信號線之第四段係平行並鄰接於第二 信號線之第四段。 1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半導體裝置,更包含: 一絕緣層,覆蓋第一信號線、第二信號線、第一屏蔽 線與第一屏敝線, 一第一通道孔,位於第一屏蔽線上之絕緣層中; 一第二開孔,位於第二屏蔽線上之絕緣層中; ¥ 一第一上層屏蔽層,位於絕緣層上,並經由第一開孔 而連接至第一屏蔽線;以及 一第二上層屏蔽層,位於絕緣層上,並經由第二開孔 而連接至第二屏蔽線。
    第25頁 535259 六、申請專利範圍 20. —種半導體裝置,包含: 一第一屏蔽線; 一第一信號線,鄰接第一屏蔽線; 一第二信號線,鄰接第一信號線; 一第二屏蔽線,鄰接第二信號線;以及 一第三信號線,鄰接第二屏蔽線; 其中,第一屏蔽線與第二屏蔽線係被提供以預定電 位0
    第26頁
TW090113420A 2000-06-02 2001-05-31 Wiring stru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TW53525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66316A JP2001345385A (ja) 2000-06-02 2000-06-02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配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35259B true TW535259B (en) 2003-06-01

Family

ID=18669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13420A TW535259B (en) 2000-06-02 2001-05-31 Wiring stru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396150B2 (zh)
JP (1) JP2001345385A (zh)
KR (1) KR100394255B1 (zh)
TW (1) TW5352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3977B2 (ja) 2000-12-20 2008-04-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配線決定方法
JP3639241B2 (ja) * 2001-10-11 2005-04-20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JP2003303885A (ja) * 2002-04-08 2003-10-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集積回路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US7943436B2 (en) 2002-07-29 2011-05-17 Synopsys, Inc.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signing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US7739624B2 (en) * 2002-07-29 2010-06-15 Synopsy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to generate a shielding mesh f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US6779166B2 (en) * 2002-09-10 2004-08-17 Sun Microsystems, Inc. Optimal alternating power and ground shield assignment algorithm
JP4110917B2 (ja) * 2002-10-21 2008-07-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制御装置
TWI286916B (en) * 2004-10-18 2007-09-11 Via Tech Inc Circuit structure
JP5567287B2 (ja) * 2009-03-26 2014-08-06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チップ
JP5603768B2 (ja) * 2010-12-28 2014-10-08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配線方法、半導体回路配線装置および半導体集積回路
JP5554303B2 (ja) 2011-09-08 2014-07-23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設計方法
KR102263056B1 (ko) 2014-11-19 2021-06-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쇄 회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9754872B1 (en) * 2016-05-16 2017-09-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Assemblies having shield lines of an upper wiring level electrically coupled with shield lines of a lower wiring level
US10304771B2 (en) 2017-03-10 2019-05-28 Micron Technology, Inc. Assemblies having shield lines of an upper wiring layer electrically coupled with shield lines of a lower wiring layer
US10950277B1 (en) * 2019-10-18 2021-03-16 Micron Technology, Inc. Signal line layouts including shields, and related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JP7265974B2 (ja) * 2019-11-14 2023-04-27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09697A (ko) * 1999-07-13 2001-02-05 윤종용 차폐선을 구비한 반도체 집적회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394255B1 (ko) 2003-08-09
US6396150B2 (en) 2002-05-28
JP2001345385A (ja) 2001-12-14
US20010048163A1 (en) 2001-12-06
KR20010110158A (ko) 2001-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35259B (en) Wiring stru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2217068B (zh) 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器
US8749022B2 (en) Capaci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7121860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H021928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
JPS647508B2 (zh)
JPH0440866B2 (zh)
KR890003147B1 (ko) 게이트 에레이
JP2012109376A (ja) キャパシタ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JP2010147254A (ja) 半導体装置
JPWO2019225314A1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US5111271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standard cell system
JP2021114531A (ja) 半導体装置
JP3286470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製造方法及びセルの配置方法
JP5522039B2 (ja) 半導体装置
CN110707070B (zh) 一种互连结构、三维存储器件及互连结构的制作方法
JP4041873B2 (ja) 静電気放電保護回路及び静電気放電保護回路を形成する方法
TWI233202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apable of adjusting input resistance without changing input terminal capacitance
CN217904398U (zh) 双铝铝栅或非门
US5296742A (en) Multilayered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wiring arrangement
JP3119589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CN109473419B (zh) 一种走线结构和具有走线结构的芯片
CN101740533B (zh) 集成电路
TW202245278A (zh) 手指式半導體電容陣列布局
JPH0153512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