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17442B -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with active clamp circuit - Google Patents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with active clamp circu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17442B
TW517442B TW090109661A TW90109661A TW517442B TW 517442 B TW517442 B TW 517442B TW 090109661 A TW090109661 A TW 090109661A TW 90109661 A TW90109661 A TW 90109661A TW 517442 B TW517442 B TW 5174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winding
voltage
circuit
reson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09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yuki Yasumur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17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1744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a self-oscillating arrangement
    • H02M3/338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a self-oscillating arrangement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517442 Α7 Β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彳) 發明背景: 本發明是關於對各種電子裝置被使用作電源之切換電 源電路。 如返馳變流器與前向變流器之切換變流器是廣爲人知 作爲切換電源電路。這些切換變流器在切換作業中形成方 形波,所以對切換雜訊的壓制有一限制。因爲它們的作業 特徵也是已知的,對電源轉換效率的改進有一限制。因此 ,由共振式變流器形成之各種切換電源電路已經提出。共 振式變流器使得快速地獲得高電源轉換效率變得可能’且 達成低雜訊因爲共振式變流器在切換作業中形成正弦波波 形。共振式變流器有能由相當少數的零件形成的另一優點 〇 圖5是顯示先前技藝切換電源電路的範例之電路圖。以 商業交流電輸入電壓VAC供應圖5所示之電源電路,且接著 經整流且平滑的電壓Ei由含橋接整流器電路Di與平滑電容 器CM之全波整流器電路而產生。 包括切換裝置Q1且由所謂的單端(single-ended )系 統執行切換作業之自激電壓共振式變流器電路被提供作中 斷自全波整流器電路輸入之經整流且平滑的電壓Ei之切換 變流器。B】T (雙極接面電晶體),其爲高抗壓雙極電晶 體,在此例中被用作電壓共振式變流器。 絕緣變流變壓器PIT傳送切換裝置Q1的切換輸出至切 換電源電路的次面側。如圖6所示,絕緣變流變壓器PIT有 由組合例如亞鐵鹽做的E形核心CR1與CR2以核心CR1的磁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1T f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χ -4 _ 517442 Α7 Β7 五、發明説明(2 ) 腳相對於核心CR2的磁腳這樣的方式形成之E-E形核心。主 要繞線N1與次要繞線N2由使用分離線軸B以彼此分離之狀 態繞著E-E形核心的中央磁腳。並且,空隙G在中央磁腳 中形成,如圖6所示,以提供鬆散偶合於需要的偶合係數。 空隙G可以由使各E形核心CR1與CR2的中央磁腳短於各E 形核心CR1與CR2的兩外部磁腳而形成。偶合係數例如被設 爲0.85,以提供鬆散偶合狀態,藉此不會快速地獲得飽和狀 態。 如圖5所示,絕緣變流變壓器PIT的主要繞線N1的末點 被連接至切換裝置Q1的集極,而主要繞線N 1的飽和點經由 共振電流偵測繞線ND被連接至平滑電容器Ci的正極。因 此,以切換裝置Q 1的切換輸出供應給主要繞線N1,藉此周 期對應於切換裝置Q1的切換頻率之交流電壓在主要繞線N1 發生。 由主要繞線N1感應之交流電壓在絕緣變流變壓器PIT 的次要側之次要繞線Ν 2發生。在此例中,次要側平行共振 電容器C2係與次要繞線Ν2平行連接,所以次要繞線们的 漏電感L2與次要側平行共振電容器C2的電容形成平行共振 電路。該平行共振電路轉換次要繞線Ν2感應之交流電壓變 成共振電壓,藉此電壓共振作業於次要側上獲得。 電源電路設有平行共振電路以轉換切換作業變成電壓 共振式作業於主要側上’與平行共振電路以提供電壓共振 作業於次要側上。如上述之主要側與次要側設有共振電路 之切換變流器稱爲”複雜共振式切換變流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 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7442 A 7 ___B7 _ 五、發明説明(3 ) 提到絕緣變流變壓器PIT的次要側作業,主要繞線N1 的電感L1與次要繞線N2的電感L2間之互感係數Μ變成+M 或-Μ ,依主要繞線Ν1與次要繞線Ν2的繞線方向,整流二 極體DO的連接關係而定,且改變於次要繞線Ν2感應之交流 電壓的極性。例如,圖7A所示之電路的對等性有+M的互感 係數,而圖7B所示之電路的對等性有-M的互感係數。此將 被應用至圖5所示之絕緣變流變壓器PIT的次要側作業。當 於次要繞線N2獲得之交流電壓有正極性,造成經整流電流 流動於橋接整流器電路DBR之作業可以被考慮+M作業模式 ’或前置作業,反之當於次要繞線N2獲得之交流電壓有負 極性,造成經整流電流流動於橋接整流器電路DBR之作業 可以被考慮-M作業模式,或返馳作業。每次於次要繞線N2 獲得之交流電壓變成正或負,互感係數的作業模式分別變 成+M或-M。 由於這樣的組態,由主要側平行共振電路與次要側平 行共振電容器的效果增加之電源被供應至負載側,且因此 供應至負載側之電源被等量增加,因此改進最大負載電源 的增加的比率。因爲如參考圖5所述而達成,空隙G形成絕 緣變流變壓器PIT中以提供鬆散偶合於需要的偶合係數,因 此不會快速地獲得飽和狀態。 切換裝置Q 1的基極係經由基極電流限制電阻RB與啓 動電阻RS連接至平滑電容器Ci的正極側,以致於在電源器 的啓始之基極電流自經整流且平滑電壓的線採取。插入於 切換裝置Q1與主要側接地間之箝位二極體DD形成在切換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_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7442 A7 B7 _ 五、發明説明(4 ) 裝置Q1的關閉期間流動之箝位電流的路徑。切換裝置Q1的 集極係連接至絕緣變流變壓器PIT的主要繞線N1的一端, 而切換裝置Q1的射極接地。 平行共振電路Cr係平行連接於切換裝置Q1的集極與射 極.。並且在此例中,平行共振電路Cr的電容與絕緣變流變 壓器PIT的主要繞線N1側的漏電感L1形成電壓共振式變流 器的主要側平行共振電路。 圖5所示之正交式控制變壓器PRT是設有共振電流偵測 繞線ND,驅動繞線NB,與控制繞線NC之飽和反應器。設 置正交式控制變壓器PRT以驅動切換裝置且達到定數電 壓之控制。正交式控制變壓器PRT的結構是由兩各具四磁 腳彼此以磁腳的末端連接之立方核心,未顯示於圖中。共 振電流偵測繞線ND與驅動繞線NB以相同的繞線方向繞著 立方核心的兩磁腳,且控制繞線NC以正交於共振電流偵測 繞線ND與驅動繞線NB之方向圍繞。 在此例中,正交式控制變壓器PRT的共振電流偵測繞 線Nd序列地插於平滑電容器Ci與絕緣變流變壓器PIT的主 要繞線N 1間,以致於切換裝置Q 1的切換輸出經由主要繞線 N 1而傳送至共振電流偵測繞線ND。由正交式控制變壓器 PRT的共振電流偵測繞線ND獲得之切換輸入經由電壓器偶 合而感應於驅動繞線NB,藉此交流電壓在驅動繞線NB被 產生當作驅動電壓。驅動電壓自NB與CB的序列共振電路 被輸出當作驅動電流至切換裝置Q1的基極,其經由基極電 流限制電阻RB形成自振驅動電路。因此,切換裝置Q1於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 210 X297公釐) 一, / -------—I#------π------f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7442 A7 ___B7___ 五、發明説明(5 ) 由序列共振電路的共振頻率決定之切換頻率執行切換作業 。接著在切換裝置Q1的集極獲得之切換輸出被傳送至絕緣 變流變壓器PIT的主要繞線N1。 含二極體DO與平滑電容器C0之半波整流電路於電源電 路的次要側上被提供作次要繞線N2,以致於次要側直流輸 出電壓E0由僅包含前置作業之半波整流作業獲得。在此例 中,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E0也自分支點被輸出至控制電路1 ,該控制電路1使用直流輸出電壓E0當作偵測電壓。 控制電路1根據在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E0的程度之改變 由改變流過控制繞線NC之控制電流的程度變動地控制繞於 正交式控制變壓器PRT上之驅動繞線NB。此導致包括切換 裝置Q 1的自振驅動之電路之驅動繞線NB的電感LB之序列 共振電路的共振條件之改變。此意味改變切換裝置Q 1的切 換頻率的作業,藉此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被穩定化。而且 在包括正交式控制變壓器PRT之定數電壓控制這樣的組態 中,在主要側之切換變流器是電壓共振式的,所以電源電 路由複雜的控制法執行作業,其中電源電路變動地控制切 換頻率且同時在切換周期內控制切換裝置的傳導角度。 圖8A,8B,8C,8D,8E與8F是顯示圖5所示之電源 電路的作業之波形圖。圖8A,8B與8C各顯示交流輸入電壓 VAC = 100V且最大負載電源Pomax = 200W之電源電路的作 業。圖8D,8E與8F各顯示交流輸入電壓VAC = 100V且最 小負載電源Pom ax = 0W,或無負載之電源電路的作業。 當切換裝置Q1執行主要側上之切換作業時,主要側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LP f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7442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6 ) 行共振電路在切換裝置Q1被關閉期間之時期TOFF期間執 行共振作業。因此,如圖8A與8D所示’橫跨平行共振電容 器Cr之平行共振電壓VI在時期TOFF期間形成正弦曲線的 共振脈衝波形。在具平行共振電路當作次要側共振電路之 複雜共振式變流器的例子中,在切換裝置Q1被關閉期間之 時期TOFF被固定。而在切換裝置Q1被打開期間之時期 TON被改變,如圖所示。 電壓共振式變流器在主要側於圖所示之時刻執行切換 作業,因此次要側上之整流器二極體DO在次要繞線N2感應 之交流電壓上執行切換與整流作業。在此例中,如圖8B與 8E所示,橫跨次要繞線N2之電壓V0在整流器二極體DO被 打開期間之時期DON期間被箝位於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E0 的程度,而由於在整流器二極體DO被關閉期間之時期DOFF 期間次要側平行共振電容器的共振效果,電壓V0形成正弦 曲線脈衝波形於負極的方向。如圖8C與8F所示,經由整流 器二極體DO儲存於平滑電容器C0之次要側經整流電流10於 時期DON的開始險峻地提升且之後漸漸地降低它的程度, 因此實質上形成鋸齒波形。 比較圖8A與8D表示切換頻率fs被控制以利負載電源 P〇被降低時提升,且當在切換裝置Q1被打開期間,以定數 長度固定時期TOFF且改變時期TON時,切換頻率fs被改 變〇 如圖5所示形成之電壓共振式變流器根據負載電源之變 化改變平行共振電壓VI的程度。例如,平行共振電壓VI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P. 訂 f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1744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最大負載電源Pomax = 200W時是550 Vp,反之平行共振電 壓VI在最小負載電源Pomin = 0W時變成300 Vp。此意味平 行共振電壓V 1有當負載電源變較重時提升之趨勢。類似地 ,時期DOFF期間獲得之橫跨次要繞線N2之電壓V0的尖峰 程度有當負載電源變較重時增加之趨勢。在此例中,電壓 V0在最大負載電源Pomax = 200W時是450 Vp,反之電壓V0 在最小負載電源Pomin =0W時是220 Vp。 如圖5所示之電源電路的特徵,圖9顯示關於交流輸入 電壓VAC在最大負載電源Pomax = 200W之切換頻率fs,切 換周期內之時期TOFF與時期TON,與平行共振電壓VI之 變化的特徵。 圖9顯示切換頻率fs對交流輸入電壓VAC = 90V至140V 在fs = 100 KHz至140KHZ的範圍內被改變。這表示根據直 流輸入電壓在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E0中之穩定變化。提到 交流電輸入電壓VAC之變化,切換頻率被控制以利交流電 輸入電壓VAC的程度被增加時提升。 提到一切換周期內之時期TOFF與時期TON ,時期 TOFF是定數,與切換頻率fs對照,反之時期TON被減少以 利切換頻率fs增加時形成二次曲線。這也表示由複雜控制 法控制切換頻率之作業。 平行共振電壓VI也根據商業交流電源VAC之變化改變 ;如圖9所示,平行共振電壓V 1的程度當交流電輸入電壓 VAC被增加時提升。 圖10顯示於次要側上設有序列共振電路之複雜共振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0------^------·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0 - 517442 A7 _B7_ 五、發明説明(8 ) 變流器的另一範例。如在圖5所示之電源電路的例子中,圖 1 0的電源電路設有在主要側上執行單終結作業之自激電壓 共振式變流器。 且在此例中,序列共振電路Cs被序列地連接至電源電 路的次要側上之次要繞線N2的啓始點以形成次要側序列共 振電路。此例之電源電路設有橋接整流器電路DBR當作次 要側整流器電路。次要繞線N 2的啓始點係經由序列共振電 路Cs連接至橋接整流器電路DBR的正極輸入端子,且次要 繞線N2的啓始點係連接至橋接整流器電路DBR的負極輸入 端子。 在此電路組態中,次要繞線N2獲得之交流電電壓,也 就是,次要側序列共振電路的共振輸出由橋接整流器電路 DBR受全波整流支配,且接著儲存於平滑電容器C0中,藉 此獲得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E0。 且在此例中,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E0自分支點被輸入 至控制電路1,控制電路1使用經輸入的直流輸出電壓E0當 作定數電壓控制之偵測電壓。 圖11A,11B,11C,11D,11E與11F是顯示圖10所示 之電源電路的作業之波形圖。圖11A ,11B與11C各顯示交 流輸入電壓VAC二100V且最大負載電源pomax = 200W之電 源電路的作業。圖11 D ,11 E與1 1 F各顯示交流輸入電壓 VAC = 100V且最小負載電源Pomax = 0W,或無負載之電源 電路的作業。 如圖11A與11D所示,橫跨平行共振電容器Cr之平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up—·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7442 A7 _B7_ 五、發明説明(9 ) 共振電壓VI在時期TOFF期間形成正弦曲線的共振脈衝波 形。在具平行共振電路當作次要側共振電路之複雜共振式 變流器的例子中,在切換裝置Q1被關閉期間之時期TOFF 被固定。而在切換裝置Q1被打開期間之時期TON被改變, 如圖所示。 圖11A與11D的波形所顯示的也在此例中,切換頻率fs 被控制以利負載電源Ρ〇降低時提升。並且,切換頻率fs ( 切換周期)由在一切換周期內變化切換裝置Q1被打開期間 之時期TON而改變。 如圖10所示形成之電路有當負載電源變較重時提升平 行共振電壓VI的程度之趨勢。在此例中,電壓VI在最大負 載電源Pomax = 200W時是580 Vp,反之電壓VI在最小負載 電源 Pomin=0W 時是 380Vp。 如圖11A與11E所示,流過切換裝置Q1的汲極或集極之 切換輸出電流IQ1是與時期TOFF及T〇N的時刻同步。尤其 是,切換輸出電流IQ1在時期TOFF期間是在0程度,且切換 輸出電流IQ1在時期TON期間以由圖11B與11B的波形所示 之方式流動。而且在此電路組態的例子中,切換輸出電流 IQ1有當負載電源P〇變較重時增加之趨勢。在此例中’切 換輸出電流IQ1在最大負載電源Pomax = 200W時是3.6A,
反之切換輸出電流IQ1在最小負載電源Pomin =0W時是0.3A 〇 次要側上之作業被顯示如在圖11C與1 IF之橫跨次要繞 線N2之電壓V0。根據該圖’電壓在最大負載電源P〇max =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 210X29*7公釐了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 517442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10 ) 200W於時期DON期間提供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E0的程度 箝位之方形脈衝。而在最小負載電源Pomin =0W ,電壓提 供具主要側的切換周期之正弦波且它的尖峰程度被箝位於 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E0的程度。 如圖10所示之電源電路的特徵,圖12顯示切換頻率fs 之變化的特徵,切換周期內之時期TOFF與時期TON,與最 大負載電源Pomax = 200W關於交流電輸入電壓VAC之平行 共振電壓V 1。 圖12顯示切換頻率fs對交流輸入電壓VAC二90V至 140V在fs = 110 KHz至160KHz的範圍內被改變。這表示 根據直流輸入電壓在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E0中之穩定變化 的作業。而且在此例中,切換頻率被控制以利交流電輸入 電壓VAC的程度被增加時提升。 在定數負載的條件下,例如,在一切換周期內之時期 TOFF是定數,與切換頻率fs對照,反之當切換頻率fs增加 時,在一切換周期內之時期TON被減少。這也表示由複雜 控制法控制切換頻率之作業。 如圖12所示,當在交流電輸入電壓VAC = 80至100 V的 範圍內增加交流電輸入電壓VAC時,根據商業交流電源 VAC之變化改變之平行共振電壓VI被降低至大約600V,且 對交流電輸入電壓VAC =超過100V該平行共振電壓VI被 提升。 發明節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A4規格< 210X297公嫠)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744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n ) 圖5所示之電源電路有下列問題。例如,平行共振電壓 VI的尖峰程度根據負載條件與交流電輸入電壓VAC之變化 而改變,如圖8所示。當例如當作100-V商業交流電源AC之 平行共振電壓VI的程度在逼近最大負載電源之重負載的條 件下提升至140V時,特別地,平行共振電壓VI最大提升至 700 Vp。 所以,爲了處理100-V商業交流電源AC,具800V的耐 電壓之產品必需被選爲供有平行共振電壓VI之平行共振電 路Cr與切換裝置Q1,而爲了處理200-V商業交流電源AC, 具1 200V的耐電壓之產品必需被選爲平行共振電路Cr與切 換裝置Q1。此導致平行共振電路Cr與切換裝置Q1都是大 尺寸,且因此它們的成本也被增加。 當切換裝置的耐壓變更高時,它的特徵被降級。例如 ,當作切換裝置之BIT (雙極接面電晶體)將增加它的飽 和電壓,儲存時間,下降時間,與其類似。因此,選作切 換裝置Q1之具高耐壓之產品增加源自切換作業之電源損耗 ,且也減少電源轉換效率。 在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由複雜控制法穩定之例子中, 當次要側上之負載之短路的不正常條件發生時,切換變流 器的控制系統運作以利降低切換頻率。如自圖8所示之波形 所了解,在低切換頻率的條件中,在切換裝置被打開期間 之時期TON被延長,所以應用至切換裝置Q1與平行共振電 路Cr之電流與電壓VI的程度,例如,被增加。因此,爲了 處理短路負載,由限制短路時產生之電流與電壓的高程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 210X297公嫠) ------------%------II------·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7442 A7 B7___ 五、發明説明(12 ) 提供作爲保護切換裝置之具過壓保護電路與過流保護電路 之電源電路是需要的。過壓保護電路與過流保護電路的供 應也妨礙電源電路的成本與尺寸的減少。 爲了解決上述之問題,根據本發明,提供了如下包含 之切換電源電路。根據本發明之切換電源電路包含包括中 斷作爲輸出之經輸入的直流輸入電壓之主切換裝置之切換 機構;形成轉換切換機構變成電壓共振式作業之平行共振 電路之主要側平行共振電容器;與傳送於絕緣變流變壓器 的主要側上獲得之切換機構的輸出至其次要側之絕緣變流 變壓器,絕緣變流變壓器被形成以利於主要側與次要側間 之需要的偶合係數有鬆散偶合。根據本發明之切換電源電 路進一步包含由連接次要側共振電容器至絕緣變流變壓器 PIT的次要繞線形成之次要側共振電路;整流自絕緣變流變 壓器PIT的次要繞線輸入之交流電電壓且藉此提供次要側直 流輸出電壓之直流輸出電壓產生機構;與造成由驅動切換 作業之該切換機構之定數電壓之控制以致於該切換機構的 切換頻率根據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的程度被變動地控制, 且同時在一切換周期內之該切換機構的時期被變動地控制 而其關閉時期被固定之切換驅動機構。根據本發明之切換 電源電路進一步包括箝位橫跨主要側平行共振電容器產生 之主要側平行共振電壓之主動箝位機構,包括輔助切換裝 置之主動箝位機構被驅動以在切換機構的關閉時期執行切 換作業。 此組態是所謂設有形成電壓共振式變流器於主要側上 i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 210X297公釐) -------1^------,訂------f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7442 A7 __B7 _ 五、發明説明(13) 之主要側平行共振電路及於次要側上由次要繞線與次要側 共振電容器形成之次要側共振電路之複雜共振式切換變流 器。定數電壓之控制由變動地控制切換機構的切換頻率以 致於在一切換周期內切換機構的關閉時期被固定且切換機 耩的打開時期被改變而造成。切換電源電路被提供箝位在 切換機構的關閉時期產生之平行共振電壓之主動箝位機構 於主要側上,且藉此降低平行共振電壓的程度。所以,具 降低耐壓之產品也許被使用作如切換裝置與主要側平行共 振電容器之元件。 圖形的簡要描述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之切換電源電路的電路 組態圖; 圖 2A,2B,2C,2D,2E,2F,2G,2H,21,2J, 2K,2L,2M,2N,20與2P是顯示圖1的切換電源電路之 主零件的作業之波形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之切換電源電路的電路 組態圖; 圖 4A,4B,4C,4D,4E,4F,4G,4H,41,4J, 4K,4L,4M,4N,40與4P是顯示圖3的切換電源電路之 主零件的作業之波形圖; 圖5是顯示先前技藝切換電源電路的組態範例之電路圖 圖6是圖5之絕緣變流變壓器的截面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麵16· -------—I#------^------·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17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圖7A與7B是幫助說明當圖6的絕緣變流變壓器的互感 係數是+M與-M時之作業的對等電路圖; 圖8A,8B,8C,8D,8E與8F是顯示圖5所示之切換 電源電路的作業之波形圖; 圖9是關於交流電輸入電壓幫助說明圖5所示之切換電 源電路的特徵之圖; 圖10是顯示先前技藝切換電源電路的另一組態範例之 電路圖; 圖11,11B,11C,11D,11E與11F是顯示圖10所示之 切換電源電路的作業之波形圖; 圖12是關於交流電輸入電壓幫助說明圖1〇所示之切換 電源電路的特徵之圖; 主要元件對照 VAC 交流電輸入電壓 Ει 經整流且平滑的電壓
Di 橋接整流器電路
Ci 平滑電容器 Q1 切換裝置 PIT 絕緣變流變壓器 CR1 核心 CR2 核心 N1 主要繞線 N 2 次要繞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口 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7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 分 離 線 軸 ND 共 振 電 流 偵 測 繞 線 C2 次 要 側 平行 共 振 電 容器 L2 漏 電 感 M. 互 感 係 數 G 空 隙 Cr 平行共 振 電 路 DBR 橋 接 整 流 器 電 路 DD 箝 位 二 極 體 NB. 驅 動 繞 線 NC 控 制 繞 線 RB 基 極 電 流 限 制 電 阻 RS 啓 動 電 阻 DO 二 極 體 CO 平 滑 電 容 器 EO 次 要 側 直 流 輸 出 電 壓 1 控 制 電 路 LB 電 感 VI 平行 共 振 電 壓 VO 電 壓 f s 切 換 頻 率 TON
TOFF DON 時期 時期 時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麵 訂 f 18- 517442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發明説明(16) DOFF 時期 Pomax 最大負載電源 Pomin 最小負載電源 Cs 序列共振電路 IQ1 切換輸出電流 AC 商業交流電源 20A 主動箝位電路 CCL 箝位電容器 Q2 輔助切換裝置 RBI 基極電流限制電阻 CB2 共振電容器 LB2 驅動繞線 N1 A 偵測繞線 E01 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 E02 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 IB1 切換驅動電流 TOFF1 時期 TONI 時期 IB2 基極電流 Icp 集極電流 TOFF2 時期 TON2 時期 PRT 正交式控制變壓器 IQ2 集極電流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7442 A7 B7 五、發明説明(17 ) V2 電壓 較佳實施例的詳細描述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之電源電路的電路組態 圖。圖1所示之電源電路是設有電壓共振式變流器於主要側 上與平行共振電路於次要側上之複雜共振式切換變流器。 主要側電壓共振式變有包括一切換裝置之單終結組態 。在圖所示之電源電路中,如圖5之相同的零件由相同的參 考號碼而識別,且將省略它們的描述。 如圖5中,圖1所示之電源電路於主要側上設有自激, 單終結電壓共振式變流器與正交式控制變壓器PRT以由複 雜控制法產生定數電壓之控制。由自激操作之主動箝位電 路20A被提供作爲上述組態。 主動箝位電路20A設有BJT (雙極接面電晶體),例如 ,當作輔助切換裝置Q2。輔助切換裝置Q2的集極係經由箝 位電容器CCL連接至主要繞線N 1的啓始點。在此例中,主 要繞線N 1的啓始點係經由電流偵測繞線ND連接至平滑電 容器的正端子。輔助切換裝置Q2的射極係連接至切換裝置 Q1的集極。輔助切換裝置Q2的基極係與由連接基極電流限 制電阻RB1,共振電容器CB2,與驅動繞線LB2彼此串聯形 成之自振驅動電路連接。驅動繞線L B 2的一端係連接至絕 緣變流變壓器PIT的偵測繞線N1A的終點。偵測繞線N1A 自絕緣變流變壓器PIT的主要繞線N 1的終點由繞接線數圈 而提供,且輸出由主要繞線N1感應之交流電電壓至自振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 210X297公釐) --------:1_%------訂 —I -----f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7442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18 ) 動電路。因爲偵測繞線N 1 A的終點係連接至自振驅動電路 ,自主切換裝置Q1之對極的驅動電流流過輔助切換裝置Q2 的基極。形成當輔助切換裝置Q2被打開時流動之箝位電流 的路徑之箝位二極體係平行地與輔助切換裝置Q2的基極與 射極連接。 圖1的電源電路的次要側上,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E01 自分支點被輸入至控制電路1當作偵測電壓,且較次要側直 流輸出電壓E01低之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E02被當作作業電 源至控制電路1。 圖 2A,2B,2C,2D,2E,2F,2G,2H,21,2J, 2K,2L,2M,2N,20與2P是顯示圖1的切換電源電路之 主零件的運作波形圖。圖2A至2H顯示在交流電輸入電壓 VAC = 100V與200W的最大負載的條件下之電路之零件的作 業。圖21至2P顯示在交流電輸入電壓VAC = 100V與20W的 最小負載的條件下之電路之零件的作業。 圖2A至2H所示之200W最大負載之作業將被描述。當 主切換裝置Q 1被控制變成在開狀態時,自自振驅動電路之 切換驅動電流IB 1以如圖2C所示之方式流動。尤其是,電 流IB1在時期TOFF1期間是在0程度,且在時期TON1期間供 應具圖2C所示之波形之電流至主切換裝置Q 1的基極。主切 換裝置Q1藉此重複切換作業以致於主切換裝置Q1在一切換 周期中在時期TON1期間處於開狀態且在時期TOFF1期間處 於關閉狀態。 如圖2B所示,流過主切換裝置Q1的集極之集極電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297公嫠) -------;0------、訂------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7442 A7 _B7_ 五、發明説明(19)
Icp在時期T0FF1期間是在0程度。在時期T0N1期間,起初 在負方向之箝位電流流動且之後圖所示之具波形在正方向 之切換電流自集極流過主切換裝置Q1的射極。平行共振電 壓VI在時期T0N1期間是在0程度,且在時期T0FF1期間形 成圖2A所示之脈衝波形。 圖2所示之具波形之基極電流IB2自它的自振驅動電路 流至輔助切換裝置Q2的基極。與圖2C比較圖2F表示主切換 裝置的基極電流IB 1與電流IB2被測定時間以在極性上變成 彼此相反。因此,輔助切換裝置Q2執行切換作業以致於輔 助切換裝置Q2是在時期T0FF1內之時期T0N2期間上,在主 切換裝置Q1被關閉期間,且輔助切換裝置Q2在一切換周期 內於剩下的時期T0FF2期間被關閉。簡而言之,主切換裝 置Q1與輔助切換裝置Q2被測定時間以實質輪流地執行開/ 閉作業。例如,此作業也由圖2D所示之橫跨輔助切換裝置 Q2之電壓V2與輔助切換裝置Q2的集極電流IQ2的波形表示 。橫跨輔助切換裝置Q2之電壓V2在時期T0N2期間是0程度 且在時期T0FF2期間形成圖所示之脈衝波形。集極電流IQ2 在時期T0FF2期間是0程度,且有表示在時期T0N2期間經 由集極自箝位電容CCL流至由自箝位電容CCL流至射極之 電流跟隨之主要繞線N 1之放電電流。 輔助切換裝置Q2因此執行切換作業,藉此圖2A所示之 平行共振電壓VI與圖2D所示之橫跨輔助切換裝置Q2之電 壓V2的程度被箝位以降低它們的尖峰程度。. 圖2G顯示次要側交流電電壓Vo且圖2H顯示次要側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9------、訂------AW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2- 517442 A7 ____B7_ 五、發明説明(20 ) 整流的電流1〇,當作次要側上之作業。 在最小負載電源中,圖2A至2H所示之零件的作業波形 分別地變成如圖21至2P所示。例如,與圖2A比較圖21表示 主切換裝置Q1的切換作業由複雜控制法而控制。尤其是, 主切換裝置Q1的切換作業受控於當負載變較輕這樣的方式 ’主切換裝置Q1的切換頻率被提升,且同時在一切換周期 內時期TON1被縮短而時期TOFF1被固定。同步地這樣的控 制’輔助切換裝置Q2的切換頻率被變動地控制以致於當負 載變輕時,輔助切換裝置Q2的切換頻率由縮短輔助切換裝 置Q2的時期TOFF2而固定時期TON2而提升。在這樣的輕負 載下,如在重負載的例子中,主要側平行共振電壓V 1與橫 跨輔助切換裝置Q2之電壓V2的尖峰程度被壓制。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之切換電源電路的電路 組態圖。圖中,如圖1相同的零件由相同的參考號碼識別, 且將省略它們的描述。 圖3所示之電源電路於主要側上設有自激,單終結電壓 共振式變流器,且進一步主動箝位電路20A被提供作爲電壓 共振式變流器。以此觀點,圖3的電源電路有如圖1所示之 電源電路相同的組態。圖3的電源電路也被架構當作複雜共 振式切換變流器;電源電路在次要側上有包括次要側序列 共振電容Cs之電壓加倍整流電路。因此,當複雜共振式切 換變流器之電源電路有主要側上之電壓共振式變流器之平 行共振電路與次要側上之序列共振電路。 圖 4A,4B,4C,4D,4E,4F,4G,4H,41,4J,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17442 A7 _B7_ 五、發明説明(21 ) 4K,4L,4M,4N,40與4P是顯示如圖3架構之切換電源 電路之主零件的作業之波形圖。尤其是,圖4A至4H顯示在 交流電輸入電壓VAC = 100 V與200W的最大負載的條件下 零件(VI,Icp,IB1,V2,IQ2,IB2,Vo,與 1〇 )的作 業.。圖41至4P顯示在交流電輸入電壓VAC = 100V與20W的 最小負載的條件下與那些圖4A至4H相同之零件的作業。 圖4A至4E與圖41至4N所示之於主要側上之零件的作 業波形實質上是與圖2A至2E與圖21至2N所示的相同。因 此圖3的電源電路之主動箝位電路20 A運作以利抑制平行共 振電壓VI與橫跨輔助切換裝置Q2之電壓V2的尖峰程度。 要注意的是本發明的實施例不限於圖形所示之組態。 例如,BJT (雙極接面電晶體)在上述實施例中被使用作 切換裝置與輔助切換裝置扮演主要角色;然而,其它裝置 也可以被使用。並且,自激之切換驅動器的組態不需要被 限於圖形所示的那些;如需要它也許被修改成適當的電路 組態。次要側上包括次要側共振電路之整流器電路不限於 如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圖形所示之組態;整流器電路也許使 用不同的電路組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周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 訂 n Aw.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4-

Claims (1)

  1. 51744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切換電源電路,包含: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包括中斷作爲輸出之經輸入的直流電輸入電壓之主切 換裝置之切換機構; 形成轉換該切換機構的作業變成電壓共振式作業之主 要側平行共振電路之主要側平行共振電容器; 傳送於絕緣變流變壓器的主要繞線獲得之該切換機構 的輸出至其次要繞線之絕緣變流變壓器\該絕緣變流變壓 器被形成以便在主要繞線與次要繞線間之需求的偶合係數 有鬆散偶合; 由連接次要側共振電容器至該絕緣變流變壓器的次要 繞線形成之次要側共振電路; 整流自絕緣變流變壓器PIT的次要繞線輸入之交流電電 壓且藉此提供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之直流輸出電壓產生機 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造成由驅動切換作業之該切換機構之定數電壓之控制 以致於該切換機構的切換頻率根據次要側直流輸出電壓的 程度被變動地控制,且同時在一切換周期內之該切換機構 的時期被變動地控制而其關閉時期被固定之切換驅動機構 ;以及 箝位橫跨主要側平行共振電容器產生之主要側平行共 振電壓之主動箝位機構,包括輔助切換裝置之該主動箝位 機構被驅動作爲切換作業以致於輔助切換裝置與該切換機 構實質上輪流地執行開/閉作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切換電源電路,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17442 A8 B8 C8 D8 夂、申請專利範圍 其中次要側共振電容器係平行或序列地與該絕緣變流 變壓器的次要繞線連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切換電源電路,其中該切換 驅動機構包含: 偵測共振電流之具偵測繞線之正交變壓器;驅動該切 換機構之驅動繞線;與以正交於該偵測繞線與該驅動繞線 之方向圍繞之控制繞線; 1 其中該驅動繞線的感應係數根據該次要側直流輸出電 壓由改變流於該控制繞線之電流而改變,藉此該切換機構 的切換頻率被變動地控制。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6 -
TW090109661A 2000-04-28 2001-04-23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with active clamp circuit TW51744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34281A JP2001314079A (ja) 2000-04-28 2000-04-28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17442B true TW517442B (en) 2003-01-11

Family

ID=18642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09661A TW517442B (en) 2000-04-28 2001-04-23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with active clamp circuit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356465B2 (zh)
EP (1) EP1150418B1 (zh)
JP (1) JP2001314079A (zh)
KR (1) KR100741872B1 (zh)
CN (1) CN1173457C (zh)
DE (1) DE60135174D1 (zh)
MY (1) MY127184A (zh)
TW (1) TW5174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1432B (zh) * 2014-06-25 2015-12-01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直流電壓轉換裝置及適用於直流電壓轉換裝置的箝位電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90779A1 (en) * 2000-05-11 2003-03-12 Sony Corporatio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JP2002064980A (ja) * 2000-08-16 2002-02-28 Sony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JP2002159178A (ja) * 2000-11-15 2002-05-31 Sony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JP3659240B2 (ja) * 2001-11-16 2005-06-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JP2004215376A (ja) * 2002-12-27 2004-07-29 Sony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WO2005011094A1 (ja) * 2003-07-24 2005-02-03 Sanken Electric Co., Ltd. 直流変換装置
CN100414823C (zh) * 2003-09-26 2008-08-27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式钳位电路以及电源供应系统
KR100809269B1 (ko) * 2006-10-31 2008-03-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직류-직류 컨버터의 제어회로
JP5691137B2 (ja) 2008-05-14 2015-04-0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
WO2011079250A1 (en) * 2009-12-23 2011-06-30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Fully resonant power supply
JP5462768B2 (ja) * 2010-11-17 2014-04-02 コーセル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02291001B (zh) * 2011-08-26 2014-01-01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激推挽式变换器
US8743565B2 (en) * 2012-07-27 2014-06-03 Flextronics Ap, Llc High power converter architecture
US9605860B2 (en) 2012-11-02 2017-03-28 Flextronics Ap, Llc Energy saving-exhaust control and auto shut off system
US9660540B2 (en) 2012-11-05 2017-05-23 Flextronics Ap, Llc Digital error signal comparator
US9461546B2 (en) * 2013-02-08 2016-10-04 Advanced Charging Technologies, LLC Pow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power to electronic devices
US9323267B2 (en) 2013-03-14 2016-04-26 Flextronics Ap, Llc Method and implementation for eliminating random pulse during power up of digital signal controller
US9494658B2 (en) 2013-03-14 2016-11-15 Flextronics Ap, Llc Approach for generation of power failure warning signal to maximize useable hold-up time with AC/DC rectifiers
US9369000B2 (en) 2013-03-15 2016-06-14 Flextronics Ap, Llc Sweep frequency for multiple magnetic resonant power transmission using alternating frequencies
CN105722273B (zh) * 2013-04-22 2017-08-08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激振荡驱动电路
CN104092270A (zh) * 2014-06-06 2014-10-08 湖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纯电动公交充电站的直流供电系统及其充电站
JP6681536B2 (ja) * 2014-12-25 2020-04-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
WO2016189980A1 (ja) * 2015-05-26 2016-12-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源装置及び除電器
JP2017051045A (ja) * 2015-09-04 2017-03-0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アクティブクランプ方式のフォワード型dcdcコンバータ
JP6650559B2 (ja) * 2015-12-25 2020-02-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
US20190036459A1 (en) * 2017-04-28 2019-01-31 Astec International Limited Flyback power converters including adaptive clamp circuits for adjusting resonant frequencies
US10553339B1 (en) * 2018-03-30 2020-02-04 Univers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Common-mode choke with integrated RF inductor winding
KR101995708B1 (ko) * 2018-03-30 2019-07-04 파워소프트 주식회사 초기 부스팅된 펄스 전압을 제공하는 플라즈마 펄스 전원 장치
US10411603B1 (en) * 2018-11-30 2019-09-10 Nxp B.V.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 including bipolar active clamp
KR102073697B1 (ko) * 2019-06-26 2020-02-05 파워소프트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펄스 전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5469B2 (ja) 1985-09-14 1995-08-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イツチング電源装置
CA2019525C (en) * 1989-06-23 1995-07-11 Takuya Ishii 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vice
US5430633A (en) 1993-09-14 1995-07-04 Astec International, Ltd. Multi-resonant clamped flyback converter
US5712772A (en) * 1995-02-03 1998-01-27 Ericsson Raynet Controller for high efficiency resonant switching converters
JPH09308244A (ja) * 1996-05-15 1997-11-28 Yamaha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のスナバ回路
KR100224103B1 (ko) * 1996-12-14 1999-10-15 윤종용 공진형 전원 스위치장치
JPH10225124A (ja) 1997-02-07 1998-08-21 Sony Corp Dc−dcコンバータ及び充電装置
US6205037B1 (en) * 1999-12-21 2001-03-20 Thomson Licensing S.A. Overload protection for a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
TW507414B (en) * 1999-10-29 2002-10-21 Sony Corp Switching power circuit with secondary side parallel and series resonan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1432B (zh) * 2014-06-25 2015-12-01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直流電壓轉換裝置及適用於直流電壓轉換裝置的箝位電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27184A (en) 2006-11-30
JP2001314079A (ja) 2001-11-09
EP1150418B1 (en) 2008-08-06
KR20010098594A (ko) 2001-11-08
KR100741872B1 (ko) 2007-07-23
US6356465B2 (en) 2002-03-12
CN1173457C (zh) 2004-10-27
EP1150418A3 (en) 2004-01-02
DE60135174D1 (de) 2008-09-18
CN1322054A (zh) 2001-11-14
US20010036091A1 (en) 2001-11-01
EP1150418A2 (en) 2001-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17442B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with active clamp circuit
TW530450B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having an improved power factor by voltage feedback
US7199569B1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US7405955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and voltage converting method
CN101542884B (zh) 直流转换装置
TW504889B (en) Switching power circuit
US7242595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TW529233B (en) Improving power loss of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supplying constant voltage
US6747883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US6341075B2 (en) High voltage stabilizing circuit
TW507414B (en) Switching power circuit with secondary side parallel and series resonance
JP2001275351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TW480805B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CN103782499A (zh) 具有正弦波变压器电压的隔离开关模式dc/dc转换器
JP2000353627A (ja) 絶縁コンバータトランス及び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KR100966966B1 (ko) 다중출력 직류/직류 컨버터
JP2513381B2 (ja) 電源回路
JPH06261546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KR102128327B1 (ko) Llc 공진컨버터 및 그 동작 방법
JP2003009525A (ja) 電圧変換器
KR100352804B1 (ko) 영 전압 영 전류 스위칭 풀 브릿지 직류-직류 컨버터
JPH06284723A (ja) 電源装置
JPH0723562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
JPH0622548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3019717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