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03333B - Active matrix electro-optical device - Google Patents

Active matrix electro-optical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03333B
TW503333B TW088120363A TW88120363A TW503333B TW 503333 B TW503333 B TW 503333B TW 088120363 A TW088120363 A TW 088120363A TW 88120363 A TW88120363 A TW 88120363A TW 503333 B TW503333 B TW 5033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transistor
film
patent application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20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unpei Yamazaki
Takeshi Nishi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03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0333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09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incorporated in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e.g.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switch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4Drivers integrated on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503333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 ·發明領或 本發明係關於主動式矩陣光電裝置。 2 ·相關技藝說明 已知主動式矩陣光電裝置對於高品質顯示而言,是有 效的。它們被構造成薄膜電晶體被形成於透明基板(通常 爲玻璃或石英基板),作爲個別圖素。每一薄膜電晶體會 控制進入或離開相關圖素的電極(圖素電極)之電荷。主 動矩陣液晶顯示裝置會需要用以驅動用於個別圖素的薄膜 電晶體之電路(週邊電路)。一般而言,週邊電路係構造 成稱爲驅動器IC的外部IC電路。 在較進步的版本中,藉由使用薄膜電晶體而形成的週 邊電路會整合於基板之上。提供一致化的結構,其中圖素 區及週邊電路係整合於相同基板之上,此種配置將利於液 晶面板之使用。 關於上述液晶面板應用之實施例,將於下說明凸出型 液晶顯示裝置。 實現彩色顯示之第一方法係於液晶面板中形成R (紅 )、綠(G)、及藍(B)濾色器。第二方法係製備眾多 面板及組合這些面板所形成的影像。近年來,隨著大型螢 幕顯示之需求增加,由於第一方法中,基板尺寸必須增加 而難以製造面板,所以,第二方法最常用於實現凸出型顯 示裝置。第二方法係揭示於日本新型公開號58 一 1 1 1 5 8 0 中。 J---^ I I I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4 -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在第二方法中,爲結合影像,光軸一致性是非常重要 的。傳統上,液晶面皮係獨立配置的,而光軸調制係藉由 精密方式調整每一面板的位置及方向。但是,由於會使成 本增加並使裝置複雜化,所以,此法並不是較佳。已知一 進一步之技術,其中相同的影像會彼此疊加而增加螢幕尺 寸或亮度。但是,此技術由於會使裝置結構複雜化而具有 增加成本之問題。 爲解決上述問題,曾將三面板整合成單一面板。在此 情形下,基本上足以產生對應於R、G、B三元色之一組 影像。藉由產生二或更多組對應於R、G、B之影像而增 加亮度。 在此型規劃中,在形成週邊驅動器電路區中,曾嘗試 將高密度整合的週邊電路儘可能地設置於接近基板的中心 ,以增加最終產量。 但是,上述傳統液晶顯示裝置具有下述的二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如下所述。由諸如C r之反射材料所製成 並佔據顯示螢幕的大部份區域之黑色矩陣係形成位於顯示 螢幕側上的較高透明玻璃基板的內表面之上。外部光會由 黑色矩陣所反射並離開顯示螢幕。這將降低被顯示的影像 之對比並因而使影像較不易觀看,亦即,降低顯示品質。 第二問題係關於黑色基板形成於相對基板之上的情形 。在此情形下,如圖1 1 A所示,在考慮TFT基板與相 對基板的結合準確度之情形下,黑色矩陣1係形成爲與 I TO圖素電極2重疊5 - 7 /zm。因此,開口部份的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 一 5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寸會受限。在此情形下,爲增加顯示裝置的亮度,必須使 用較亮的背景光,而導致電力損耗增加。 圖1 1 A係顯示相對基板上的黑色矩陣1與圖素電極 2如何彼此重疊。參考數字3 - 5係分別代表訊號線、 T F T及掃瞄線。 發明概述 爲解決上述二問題,本發明的目的係於驅動電路的 T F T上形成黑色矩陣。本規劃具有重疊寬度因形成黑色 矩陣及I TO圖素電極於相同基板之上而減爲約2 之 優點。將參考1 1 B而說明此優點。圖1 1 B係顯示黑色 矩陣1形成於TFT基板上的情形下,它們如何彼此重疊 。在前一情形下(圖1 1 A ),孔徑比例約1 5 % (重疊 寬度:7//m),而在後一情形下(圖11B),大量增 加至約40% (重疊寬度:2/zm)。 另一方面,在相對基板大到足以相對驅動電路且驅動 電路設於液晶區中的上述規劃中,驅動電路區及圖素區會 彼此接近,圖素區即使在驅動電路區中,也會需要光遮蔽 〇 在用於圖素區的光遮蔽之黑色矩陣形成於有T F T薄 膜形成於上的基板之上並作爲驅動電路的光遮蔽以滿足上 述需求之情形,會存有驅動電路與黑色矩陣之間的中間絕 緣膜的電容無法忽略之問題,即使遮蔽本身並未引起任何 問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一 6 一 50333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___五、發明説明(4 ) 假使中間絕緣膜爲3,〇〇 0A的氮化矽膜,其單位 面積電容爲2· 50X10 - 16F///m2 。舉例而 言,假使驅動電路的時序線或類似線具有1 〇 〇 //m寬及 50, OOOMm長的接線,由此驅動電路的接線與黑 色矩陣所形成的電容可達到1. 25x10-9 F。在此 情形下,假設驅動電路的接線具有〇. 2Ω/μιη2的片 電阻時,其延遲時間會達到1. 25x10-7秒,這將於 以數百萬赫茲驅動接線時,產生問題。電路特性在驅動電 路中比在圖素T F Τ中還重要。因此,必須減低形成於驅 動電路的TFT與黑色矩陣之間的中間絕緣膜之電容。 如圖1 2所示,僅於TFT基板1 1上形成用於圖素 區1 4的黑色矩陣1 6,以致於與I TO電極1 7相鄰, 並於相對基板1 2上形成用於驅動電路區1 3的黑色矩陣 1 8。但是,雖然此規劃會增加孔徑比例,卻由於在 TFT基板1 1與相對基板1 2等二者之上,需要形成黑 色矩陣16及18,所以,會增加製造步驟之數目。在圖 1 2中,參考數字1 5及1 9分別代表鋁接線及R、G和 B濾色器。 現在必須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可具有驅動電路 區的光遮蔽,而不會增加製造步驟數目。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係防止形成於驅動電路的T F T與 黑色矩陣之間的中間絕緣膜中產生電容,以減少驅動電路 的延遲時間,藉以產生高解析度影像。 爲取得上述目的,根據發明,提供一種主動式矩陣液 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7 -
-IV WMaW ΜΜΜΗΒΙΗΜ m. n.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_i· 503333 Α7 Β7 五、發明説明(5 ) 晶顯示裝置,包括:第一絕緣基板,包括:圖素區,於其 中具有個別薄膜電晶體的眾多圖素會以矩陣形式配置之; 用以驅動圖素區的驅動電路區,驅動電路區係設置於與圖 素區相同的表面之上並具有薄膜電晶體;及形成於驅動電 路區之上的黑色矩陣;相對於第一絕緣基板的第二絕緣基 底;及插入於第一和第二絕緣基板之間的液晶材料。 也提供一種主動矩陣液晶顯示裝置,包括:第一絕緣 基板,包括:圖素區,於其中具有個別薄膜電晶體的眾多 圖素會以矩陣形式配置之,並有平面薄(pi ana ti on film)形成;用於驅動圖素區的驅動電路區,驅動電路區 係配置於與圖素區相同的表面上並有薄膜電晶體;及黑色 矩陣,形成於第一絕緣基板之上;第二絕緣基板係相對於 第一絕緣基板;液晶材料會插入於第一及第二絕緣基板之 此外,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對透明基板 ;插入於該透明基板對之間的液晶;2 η個液晶板,係藉 由使用透明基板對而構成的,η係自然數,2 η個液晶板 包括:主動矩陣圖素區;驅動電路,延著圖素區配置;及 黑色矩陣,形成於第一絕緣基板之上;及用以結合2 η個 液晶板所產生的影像之機構。 此外,又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對透明基 板;插入於該透明基板對之間的液晶;2 η個液晶板,係 藉由使用透明基板對而構成的,η係自然數,2 η個液晶 板包括:主動矩陣圖素區,均具有平面膜;驅動電路,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Χ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8 - 503333 A7 ___ B7_ 五、發明説明(6 ) 著圖素區配置,與圖素區之一相鄰的每一驅動電路之一側 ;及黑色矩陣,形成於第一絕緣基板之上;及用以結合2 η個液晶板所產生的影像之機構。 在發明中,絕緣基板意指透明材料所製成的基板,該 透明材料具有相對於外力之某一程度的強度,舉例而言, 諸如玻璃或石英之非有機材料。 在薄膜電晶體(此後稱爲TFT)形成於基板上的情 形下,較佳的是使用非鹼性玻璃基板或石英基板。在意圖 減少液晶板重量的情形下,可使用低雙折射的膜,諸如 PES (聚乙烯基硫酸鹽)。 形成爲每一圖素的T F T或週邊驅動電路可爲作用層 由非晶矽或多晶矽所製成的型式。 I TO (氧化銦及錫之合金)透明電極會形成於基板 上以作爲驅動液晶材料的電極。以抗熱性而言,須要在形 成 I TO電極之後,形成黑色矩陣。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爲防止導因於液晶顯示裝置內的不規則反射之對比降 低’使用於發明中的黑色矩陣爲黑色材料擴散於透明材料 中的型式。透明材料的實施例係諸如玻璃和石英之非有機 材料及諸如樹脂的有機材料。從製造的簡易性之觀點而言 ,諸如丙烯酸材料之樹脂材料是較佳的。 黑色材料的實施例係碳黑及顏料。舉例而言,可使用 選自苯二甲藍顏料、喹吖酮顏料、異吲跺滿酮顏料、偶氮 顏料慈醌顏料、或二噁嗪顏料等之有機顏料。 形成黑色矩陣的另一方法係使諸如凝膠之天然聚合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9 一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料、或諸如聚乙烯醇之合成聚合材料、或重鉻酸鹽之聚乙 烯吡咯烷酮等物質感光,然後,藉由照相蝕刻法以形成精 密圖型,最後,以酸染料或活性染料使其染色之。 進一步的方法係使諸如碳的頻料擴散於諸如P VA樹 月旨、丙烯酸樹脂、或聚醯亞胺樹脂,然後,以照相蝕刻製 程形成精細圖型。 在上述製程中,將碳黑擴散於丙烯酸樹脂中的方法是 較佳的,此乃由於其可減少電阻並形成薄膜所致。 可根據所使用的黑色材料,從使用攪拌器之攪拌方法 、球研磨法、三滾筒法等方法中適當地選擇將黑色材料擴 散於樹脂材料中的方法。可於擴散操作期間,藉由加入小 量的諸如表面劑之擴散劑而改善黑色材料擴散性。爲使擴 散穩定並形成薄黑矩陣層,黑色材料的平均粒徑必須約爲 0.lwm。假使平均粒徑大於此值,可能會發生色彩不 均勻並因而使黑色矩陣無法完成所須功能。 藉由一般的照相蝕刻法,以同於形成樹脂圖型之方式 ,於TFT基板上形成黑色矩陣。亦即,有黑色材料擴散 於其中的有機溶液會藉由旋轉塗敷或印刷而施加於T F T 基板之上,然後,藉由已知的照相蝕刻法而圖型化,最後 ,接受約2 0 0°C的後置烘烤。 與T F T形成於其上的基板相對之第二絕緣基板係由 與前者相同的材料所製成的。 除了透明電極之外,於必要時,諸如濾色器之成件、 黑色矩陣、及/或平面膜會形成於相對基板之上。在濾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r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0 -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器形成的情形下,首先,黑色矩陣會形成於基板之上,然 後,形成濾色器,之後,形成平面膜以使不平整表面平坦 ,最後,形成透明電極層。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液晶材料可爲向列性、膽甾基、或碟狀結晶的材料, 或是這些材料中之一擴散於透明樹脂材料中的擴散性液晶 。特別的是,由於擴散性液晶不須使用偏振板,所以,可 提供光亮面板。 在使用向列性、腦甾基、或碟狀結晶的材料之情形下 ,會於基板對的相對表面之一或二表面上執行定向處理, 以使液晶材料在某方向上定向。定向處理事實上係磨擦處 理,其係以布或類似物,直接地或經由形成於基板之一或 二基板上的有機或無機材料,磨擦基板表面。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接受定向處理的基板會設置成定向處理過的表面或有 T F T、透明電極等形成於上的表面會彼此相對,且液晶 材料會置於相對基板之間。間隔器或類似物會分布於基板 對之間,以提供固定的基板間隙。使用直徑爲1 一 1 Ο μ m的的間隔器。基板對會以諸如環氧樹脂之黏著劑 而彼此固定。黏著劑會施加至基板的週圍部份以環繞圖素 區及週邊驅動電路區。 圖式簡述 圖1 A至1 G係剖面視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 例之低溫多晶矽製程的剖面視圖; 圖2 A及2 B係顯示根據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之積體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11 -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9 動矩陣面板之 圖3 A及 動矩陣面板之 圖4 A至 例之低溫多晶 圖5 A至 實施例之主動 圖7係圖 圖8係顯 部份之電路圖 圖9 A及 狀; 一般規劃; 3 B係顯示根據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之積體主 一般規劃; 4 G係剖面視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 矽製程的剖面視圖; 5 F及圖6 A至6 D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發四 矩陣液晶顯示裝置的製造製程; 6 C的A — A /剖面視圖; 示根據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之主動矩陣電路的 9 B係顯示根據發明的第五實施例之接線形 圖1 0係顯示根據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具有平面薄膜的 液晶顯示裝置; 圖1 1 A 圖1 2係 及1 1 B係顯τκ主動矩陣液晶顯亦裝置’及 顯示主動矩陣液晶顯示裝置的另一實施例° 請 先 閱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寫 本 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文中元件對照表 1 :黑色矩陣 2 : I TO圖素電極 3 :信號線 4 :薄膜電晶體 5 :掃瞄線 1 2 :相對基板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12 -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10 ) 1 3 :驅動電路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4 :圖素區 1 5 :鋁接線 1 6 :黑色矩陣 1 7 : I T 0電極 1 8 :黑色矩陣 1 9 :濾色器 1 0 1 :基板 102:下鍍著氧化物膜 103 -105:島狀作用層 1 0 6 :閘極絕緣膜 107 — 109:閘極電極 110— 112:氧化鋁層 1 1 3 :光阻遮罩 1 1 4— 1 1 5 :濃的N型區(源極及汲極) 1 1 6 :光阻遮罩 1 1 7 :濃的P型區(源極及汲極)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1 8 :中間層絕緣膜 119-121:電極/接線 122 — 123:電極/接線 1 2 4 :氮化矽膜 1 2 5 :圖素電極 1 2 6 :中間層膜 1 2 7 :黑色矩陣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11 ) 201 - 202 ·•驅動電路 203 — 205 :第一組面板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06 — 208 :第二組面板 209 — 21 1:週邊驅動電路 3 9 9 :薄膜電晶體 400:圖素薄膜電晶體 4 0 1 :玻璃基板 4 0 2 :下鍍著氧化物膜 403 — 405:島狀作用層 4 0 6 :閘極絕緣膜 407 — 409 :閘極電極 410 — 412:氧化鋁層 4 1 3 :光阻遮罩 414 — 415 :濃的N型區(源極及汲極) 4 1 6 :光阻遮罩 417:濃的P型區 4 1 8 :中間層絕緣膜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1 9 — 4 2 1 :電極/接線 422 — 423 :電極/接線 4 2 4 :氮化矽膜 4 2 5 :圖素電極 4 2 6 :中間層膜 4 2 7 :黑色矩陣 4 2 8 :平面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Χ297公釐) 一 14 _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l2 ) 5 0 0 :氧化矽膜 5 0 1 :玻璃基板 5 0 2 :作用層 503 — 505 :光阻遮罩 5 0 6 :閘極電極 5 0 7 :短路線部份 5 0 8 :接線部份 509 — 511:多孔陽極氧化膜 512 — 514:濃密陽極氧化膜 515 — 517:氧化矽膜 5 1 8 :源極區 519:低濃度雜質區 520:通道形成區 52 1 :低濃度雜質區 5 2 2 :汲極區 5 2 3 :中間層絕緣膜 524:源電極及接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 2 5 :閘極電極 526 — 528 :仿電極 5 2 9 :中間層絕緣膜 530 — 533 :接觸孔 5 3 4 :源極電極及接線之端部 5 3 5 : I T 0 電極 5 3 6 :圖素電極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15 - 503333 A7 ___ B7 五、發明説明(13 ) 5 3 7 : I 丁 0 膜 5 3 8 :黑色矩陣 5 3 9 :平面膜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7 0 1 :接線部份 7 0 2 :第一中間層絕緣膜部份 較佳實施例詳述 在下述中,說明使用根據本發明之主動矩陣電路的液 晶顯示裝置的基板之製造方法。 實施例1 參考圖1 A至1 G,說明根據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積體 主動矩陣電路之製造製程。此製程爲低溫多晶矽製程。在 圖1 A至1 G中,左側係顯示驅動電路的TFT9 9之製 造製程,而右側係顯示主動矩陣電路的TF T 1 〇 〇之製 造流程。 首先,1 ,000 — 3,000A的氧化矽膜,亦即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下鍍著氧化物膜1 0 2會藉由氧氣氛中的濺射或電漿 CVD而形成於玻璃基板1〇1上(第一絕緣基板)。 然後,具有300 - 1,500A,較佳的是5〇〇 -1 ,000A的非晶矽膜會藉由CVD或LPCVD而 形成,並藉由不低於5 0 0 °C,較佳的是5 0 0 — 6 0 0°C之熱退火而晶化或改善。在熱退火以進一步改善 結晶性之後,可執行光學退火(舉例而言,雷射退火)。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16 - 503333 A7 B7 ______ 五、發明説明(I4 ) 此外,如同日本專利公開案號6 — 244 1 0 3及6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 4 4 1 0 4所述,可於熱退火之結晶步驟中加入用以加 速矽結晶之諸如鎳之元素(催化元素)。 接著,矽膜會被蝕刻成驅動電路的TFT9 9之島狀 作用層103 (用於P通道TFT)和104 (角於N通 道TFT)及主動電路TFT1 〇〇的TFT (圖素 TFT)之島狀作用層1 0 5。然後,500 -2 0 0 0 A的氧化矽閘極絕緣膜1 0 6會藉由氧氣氛濺射 而形成。或者,可藉由電漿CVD而形成。在此情形下’ 良好的結果可藉由使用氧化二氮或氧氧及矽烷之材料氣體 而取得。 之後,2,000 — 6,000A的鋁膜會藉由濺射 而形成於整個基板表面上。爲防止在後續加熱製程中發生 小丘,鋁膜可含有矽、銃、鉑或類似物。閘極電極1 0 7 一 109係藉由蝕刻鋁膜而形成的(圖1A)。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然後,使鋁閘極電極107-109陽極化。結果, 閘極電極1 0 7 — 1 0 9的表面會與作爲絕緣層之氧化鋁 層110 — 112 —起形成(圖1B)。 接著,光阻遮罩1 1 3會被形成以致於可涵蓋構成 TFT99的P通道TFT之作用層1〇3。然後,使用 磷摻雜氣體之離子植入而佈植1 X 1 〇12至5 X 1 013原 子/ cm2之磷離子。結果,形成濃的n型區(源極及汲 極)114 及 115(圖 1C)。 接著,形成光阻遮罩1 1 6以遮蓋構成TFT9 9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17 - 50333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 N通道TFT之作用層104及構成圖素TFT的作用層 1 〇 5。經由使用乙硼烷摻雜氣體的離子摻雜而植入5 X 1 〇14至8 X 1 015原子/ cm2劑量的硼離子。結果, 形成濃的 P型區117 (源極及汲極)。亦即,藉由上 述摻雜而形成濃的N型區(源極及汲極)1 1 4和1 1 5 及濃的P型區(源極及汲極)1 1 7 (圖1 D )。 之後,在450 - 85 0 °C下,執行熱退火0. 5至 3小時以修復摻所造成的損傷、使被摻雜的離子活化、及 恢復矽的晶性。然後,3,000 — 6,000A作爲中 間絕緣膜1 1 8的氧化矽膜會經由電漿CVD而形成於整 個表面上。或者,形成氮化矽膜或氧化矽膜和氮化矽膜的 多層膜。經由濕蝕刻或乾蝕刻以蝕刻中間絕緣膜1 1 8而 形成用於源極及汲極的接點孔。 然後,經由濺射而形成2,000 — 6 ,000A的 鋁膜或鈦/鋁多層膜。藉由蝕刻此膜,形成驅動電路的 TFT9 9之電極/接線1 1 9-1 2 1及圖素TFT 的電極/接線122及123(圖1E)。此外,經由 電漿蝕刻而形成1 ,000 - 3,000A作爲被動膜之 氮化矽膜1 2 4,然後被蝕刻以形成到達圖素 TFT 1 0 〇的電極1 2 3之接點孔。接著,經由濺射而 形成500 — l,500A的ITO膜(銦錫氧化物), 然後,被蝕刻以形成圖素電極125。此外,經由電漿 CVD而形成2,000A的氮化矽膜,然後,被蝕刻成 中間層膜1 2 6 (圖1 F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_ 18 _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16 ) 接著,樹脂材料製成的黑色矩陣1 2 7會形成於未包 含圖素電極1 2 5的區域中,亦即,形成於驅動電路的 TFT之上及包含圖素TFT1〇〇的接線區上。藉由塗 敷、旋轉塗敷或印刷溶液而形成黑色矩陣1 2 7,在該溶 液中平均粒徑1 ,0 0 0A的碳黑會擴散於丙烯酸樹脂材 料中。在1 0 0°C下預烘烤2分鐘之後,藉由已知的照相 蝕刻技術而使膜圖型化,以便在僅除了圖素電極1 2 5之 外之所有接線及TFT9 9和1 0 0之上,形成黑色矩陣 127 (圖1G)。此圖型化係藉由施加比一般圖型化中 還強的紫外光(多於2 OmW/cm2)而執行的,以致 於圖型化時間不足以允許與氧反應。舉例而言,會於施用 黑色矩陣之後,形成PVA (聚乙烯醇)氧遮蔽膜。遮蔽 氧的理由係氧的存在會使得樹脂材料與其反應且所形成的 膜之品質會因而降低。 藉由使用溶解於水中之2. 36wt%TMAH的顯 影溶液而執行顯影。結果,1/zm厚的黑色矩陣127會 形成於週邊驅動電路99、圖素TFT100、及閘極/ 源極接線之上。圖素區的孔徑比例爲6 0 %。 藉由結合如此形成的T F T基板至相對基板而形成液 晶面板。藉由插入5 # m直徑的球形間隔器於二基板之間 ,而在整個面板之上形成均勻的基板間隙。爲使二基板彼 此結合及固定,以環氧樹脂黏著劑將它們密合成環繞圖素 區及週邊驅動電路區的圖型。在二基板被切割成給定形狀 之後,液晶材料會被插入二基板之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_ 19 一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l7 ) 在液晶顯示裝置中,由於黑色矩陣係由樹脂材料所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成,所以,驅動電路T F T與黑色矩陣之間的中間絕緣膜 具有小至可忽略的電容。 雖然,在本實施例中,形成於圖型TF T上的黑色矩 陣的部份係由樹脂材料所製成的,但也可由樹脂材料製成 。但是,驅動電路上的黑色矩陣與圖素T F T上的黑色矩 陣係以不同材料所製成的,所以會增加製造步驟的數目。 也可以不在圖素T F T上形成黑色矩陣。 實施例2 本實施例係與積體液晶面板的規劃有關,其係根據第 一實施例的製造方法而形成的且於其中會有六個面板合而 爲一。圖2 A及2 B係顯示根據本實施例的積體液晶面板 之一般規劃。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2 A係積體液晶面板的平面視圖並顯示T F T形成 於其上的基板之一般規劃。圖2 B係圖2 A的A — A >剖 面圖。圖2 A及2 B係顯示第一實施例的樹脂黑色矩陣 127形成於週邊驅動電路20 1、202及209 -2 1 1中的情形。 在週邊驅動電路中,由於高度積體,所以,此缺點會 以高機率降低產能。根據形成積體電路的經驗法則,基板 週邊部份的產能會比中央部份的產能還低。這被認爲是導 因於諸如週邊部份中更加可觀的基板變形、週邊部份中機 率較高的灰塵存在、及光罩定位誤差等不同因素。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〇χ297公楚) "一 -20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產能的減少係導因於這些不同因素於電路積體度增加 時變成更加可觀所致。因此,假使可能的話,爲增加整個 裝置的產能,可有效地於基板的中央部份形成高度積體電 路。 圖2Α及2Β的液晶面板特徵爲形成彩色影像(R、 G、及Β )的第一組面板2 0 3 - 2 0 5及形成另一彩色 影像(R / 、G>、及Β,)的第二組面板206 - 2 0 8會整合在一起,且用於每一水平掃瞄及垂直掃瞄的 那些面板會共同使用週邊驅動電路2 0 1、2 0 2及 2 0 9 - 2 1 1。 實施例3 本實施例係關於平面膜設於根據第二實施例上有 T F T形成於基板之上的例子。亦即,平面膜4 2 8設於 圖素區及有黑色矩陣形成的區域中。 圖3 A及3 B係顯示本實施例,其中與第二實施相同 的參考數字代表相同部份。 首先’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製造方法,製造根據第二實 施例有T F T形成的基板。圖4 A — 4 G係顯示特定製造 製程。 首先,經由氧氣氛之濺射或電漿CVE)而於玻璃基板 40 1 (第一絕緣基板)上形成1 ,〇〇〇 一 3,000A厚的氧化矽膜,亦即下鍍著氧化膜4〇2。 然後,300 — 1,500呩A較佳的是5〇〇 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 21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0 0 0A之非晶矽膜會藉由電漿CVD或L P CVD 而形成,並於不低於5 0 0 °C之溫度,較佳的是5 0 0 -6 0 〇 °C下,藉由熱退火而結晶並改善晶性。在熱退火之 後,可執行光學退火(舉例而言,雷射退火)以進一步改 善晶性。此外,如同日本專利公開案號6 — 2 4 4 1 0 3 及6 — 2 44 1 04中所述,於晶化步驟中藉由熱退火而 加作用以加速矽的結晶之諸如鎳之元素(催化元素)^ 接著,矽膜會被蝕刻成驅動電路的TFT3 9 9之島 狀作用層403 (用於P通道TFT)和404 (用於N 通道TFT)及矩陣電路TFT400的TFT(圖素 TFT)之島狀作用層405。然後,500 — 2 0 0 0A的氧化矽閘極絕緣膜4 0 6會藉由氧氣氛濺射 而形成。或者,可藉由電漿CVD而形成。在此情形下, 良好的結果可藉由使用二氧化二氮或氧及矽烷之材料氣體 而取得。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之後,2,000 — 6,000A的鋁膜會藉由濺射 而形成於整個基板表面上。爲防止在後續加熱製程中發生 小丘,鋁膜可含有矽、銃、鉑或類似物。閘極電極4 0 7 一 4 0 9係藉由蝕刻鋁膜而形成的(圖4A)。 然後,使鋁閘極電極4 0 7 — 4 0 9陽極化。結果, 閘極電極4 0 7 - 4 0 9的表面會與作爲絕緣層之氧化鋁 層410 — 412 —起形成(圖4B)。 接著,光阻遮罩4 1 3會被形成以致於可遮蓋構成 TFT399的P通道TFT之作用層403。然後,使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一 22 - 503333 A7 B7____ 五、發明説明(20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用磷摻雜氣體之離子植入而佈植1 X 1 012至5 X 1 〇13 原子/ cm2之磷離子。結果,形成濃的N型區(源極及 汲極)414及415(圖4C)。 接著,光阻遮罩4 1 6會形成爲可遮蓋構成 TF T3 9 9的N通道TFT之作用層4 0 4及構成圖素 之作用層4 0 5。經由使用乙硼烷摻雜氣體的離子摻雜而 植入5 X 1 014至8 X 1 015原子/ cm2劑量之硼離子 。結果,形成濃的P型區4 1 7 (源極及汲極)。亦即, 藉由上述摻雜而形成濃的N型區(源極及汲極)4 1 4和 415及濃的P型區(源極及汲極)417 (圖4D)。 之後,在450 - 850 °C下,執行熱退火0. 5至 3小時以修復摻所造成的損傷、使被摻雜的離子活化、及 恢復矽的晶性。然後,3 ,0 0 0 — 6 ,0 0 0 A作爲中 間絕緣膜418的氧化矽膜會經由電漿CVD而形成於整 個表面上。或者,形成氮化矽膜或氧化矽膜和氮化矽膜的 多層膜。經由濕蝕刻或乾蝕刻以蝕刻中間絕緣膜4 1 8而 形成用於源極及汲極的接點孔。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然後,經由濺射而形成2,000 — 6 ’ 000A的 鋁膜或鈦/鋁多層膜。藉由蝕刻此膜,形成驅動電路的 TFT3 9 9之電極/接線4 1 9 — 42 1及圖素 TFT的電極/接線422及423 (圖4E)。此外 ,經由電漿蝕刻而形成1 ,〇〇〇 - 3,000A作爲被 動膜之氮化矽膜1 2 4,然後被蝕刻以形成到達圖素 TFT4 0 0的電極4 2 3之接點孔。接著’經由濺射而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23 -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21 ) 形成500 — 1,500A的ITO膜(銦錫氧化物),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然後,被蝕刻以形成圖素電極4 2 5。此外,經由電漿 CVD而形成2,000厚的氮化矽膜,然後,被蝕刻成 中間層膜426 (圖4F)。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接著,樹脂材料製成的黑色矩陣4 2 7會形成於未包 含圖素電極4 2 5的區域中,亦即,形成於驅動電路的 T F T之上及包含圖素TF T4 0 0的接線區上。藉由塗 敷、旋轉塗敷或印刷溶液而形成黑色矩陣1 2 7,在該溶 液中平均粒徑1 ,0 0 0A的碳黑會擴散於丙烯酸樹脂材 料中。在1 0 0°C下預烘烤2分鐘之後,藉由已知的照相 蝕刻技術而使膜圖型化,以便在僅除了圖素電極4 2 5之 外之所有接線及TFT3 9 9和# 0 0之上,形成黑色矩 陣1 2 7。此圖型化係藉由施加比一般圖型化中還強的紫 外光(多於2 OmW/cm2)而執行的,以致於圖型化 時間不足以允許與氧反應。舉例而言,會於施用黑色矩陣 之後,形成 PVA (聚乙烯醇)氧遮蔽膜。遮蔽氧的理 由係氧的存在會使得樹脂材料與其反應且所形成的膜之品 質會因而降低。 藉由使用溶解於水中之2. 36wt%TMAH的顯 影溶液而執行顯影。結果,1 /zm厚的黑色矩陣4 2 7會 形成於週邊驅動電路399、圖素TFT400、及閘極 /源極接線之上。圖素區的孔徑比例爲6 0%。 接著,藉由旋轉塗敷而施加主要由丙烯酸樹脂製成的 樹脂溶液於黑色矩陣4 2 7及圖素區,以使表面平面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24 - 503333 A 7 B7 五、發明説明(22 ) 樹脂液體會藉由1 7 0°C熱處理3小時,而完全地成爲平 面膜428。平面膜428具有1 一 2em厚度(圓4G )° 如上所述,非丙烯酸樹脂之平面膜4 2 8的實施例包 含胺基矽烷改質環氧樹脂及聚醯亞胺。 當如同本實施例一般形成平面膜時,平坦定向膜可形 成於圖素區中,而改善液晶定向。 藉由結合如此形成的T F T基板至相對基板而形成液 晶面板。藉由插入5 // m直徑的球形間隔器於二基板之間 ,而在整個面板之上形成均勻的基板間隙。爲使二基板彼 此結合及固定,以環氧樹脂黏著劑將它們密合成環繞圖素 區及週邊驅動電路區的圖型。在二基板被切割成給定形狀 之後,液晶材料會被插入二基板之間。 在液晶顯示裝置中,由於黑色矩陣係由樹脂材料所製 成,所以,驅動電路T F T與黑色矩陣之間的中間絕緣膜 具有小至可忽略的電容。 雖然,在本實施例中,形成於圖型TF T上的部份黑 色矩陣係由樹脂材料所製成的,但也可由樹脂材料製成。 但是,驅動電路上的黑色矩陣與圖素T F T_L·的黑色矩陣 係以不同材料所製成的,所以會增加製造步驟的數目。也 可以不在圖素T F T上形成黑色矩陣。 實施例4 本實施例係關於加入一特點於第一及第三實施例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25 一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Γ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3333 A7 ___B7_ 五、發明説明(23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 F T製程之情形。本實施係關於具有防止被製造的半導 體裝置免於因執行電漿C V D或濺射時所施加的高壓脈沖 而破裂之製程。 圖5 A至5 F及6 A至6 D係顯示根據本實施例之一 般製程。首先說明圖5 A的步驟。經由電漿C VD或濺射 ’於玻璃基板5 0 1上形成作爲下方膜(未顯示)之 3,000A厚的氧化矽膜。或者,基板50 1也可爲石 英基板。 接著,經由電漿CVD或低壓熱CVD而形成作爲主 動層5 0 2的啓始膜之5 0 0A厚的非晶矽膜。藉由加熱 及/或雷射光而使非晶矽膜結晶,以取得結晶矽膜(未顯 示)。或者,經由低壓熱CVD或電漿CVD以直接形成 結晶矽膜。 藉由使用第一光罩,使因此而形成的結晶矽膜圖型化 成用於薄膜電晶體之作用層502(見圖5A)。 接著,經由電漿C V D以形成作爲閘極絕緣膜之 1,000A的氧化矽膜50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此外,經由濺射或電子束蒸鍍,形成用於第一層接線 506—508之鋁膜(未顯示)。 爲於後續步驟中,抑制小丘及鬚狀之發生,鋁膜含有 S c、Y或至少一選自鑭系及锕系之元素,是有效的方法 。在此實施例中,Sc係以0· lwt%包含於鋁膜中。 小丘及鬚狀物係針狀或刺狀凸出物,係於膜被加熱至 高於3 0 0 °C或被雷射光照射時,形成於鋁膜表面之上。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一 26 -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24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此外,非常薄、濃密的陽極氧化膜(未顯示)會形成 於鋁膜(未顯示)表面之上,以改善被形成於鋁膜上的光 阻遮罩5 0 3 — 5 0 5之黏著性。 使用含有含水氨中和的3 %酒石酸之乙烯乙二酸溶液 的電解液,執行陽極化處理。亦即,陽極化係以鋁膜及鉑 板分別作爲陽極及陰極,於電解液中執行的。所產生的濃 密陽極氧化膜之厚度設定爲1 5 0A。濃密的陽極氧化膜 之厚度一般係由施加電壓所控制。 然後,於鋁膜上形成光阻遮罩5 0 3 - 5 0 5。藉由 形成於鋁膜上的濃密陽極氧化膜(未顯示),可於光阻遮 罩5 0 3 — 5 0 5與鋁膜之間取得較佳的黏著性。使用第 二光罩形成光阻遮罩503 - 505。 接著,藉由使用光阻膜遮罩5 0 3 - 5 0 5,使鋁膜 圖型化成閘極5 0 6和自此延伸的閘線(未顯示)、用以 連接閘線和源極線之短路線、及用於稍後的閘極5 0 6陽 極化中以供應電流之接線的部份5 0 8。因此,可取得圖 5 A中所示的狀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接著,光阻遮罩5 0 3及5 0 5會保留成原狀,藉由 使用草酸之3%含水溶液而形成圖5 B中所示的多孔陽極 氧化膜509 — 511。特別的是,藉由形成於圖5A步 驟中的第一層接線506 — 508 (陽極)與鉑板(陰極 )之間的電解,而於上述含水溶液中執行陽極化。 由於光阻遮罩5 0 3 - 5 0 5分別存在於個別鋁圖型 5 0 6 — 5 0 8上,所以電解液並不會與鋁圖型5 0 6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27 -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 5 0 8的上表面接觸並因而使陽極化僅於個別圖型5 0 6 一 5 0 8的側面上進行。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此陽極化係藉由電解,經由陽極化電流供應線(參考 數字5 0 8代表其部份)而執行的,以防止電壓下降,否 則會造成所產生的陽極氧化膜於主動矩陣區的相對端處具 有不同厚度。特別的是,電流供應線的使用,對於生產大 面積液晶面板而言,是必須的。 多孔陽極氧化膜5 0 9 — 5 1 1的生長距離可藉由陽 極化時間而控制之,並可選擇成約3,0 0 0 — 1 ,00A的範圍內。在本實施例中,多孔陽極氧化膜 5 0 9 - 5 1 1之厚度(生長距離)會設定於 5,0 0 0A低濃度雜質區(稍後形成)的尺寸一般可由 多孔陽極氧化膜5 0 9的生長距離所決定。 如同稍後之詳述,多孔陽極氧化區5 0 9 — 5 1 1具 有下述重要角色: 一低濃度雜質區(一般稱爲LDD區)之形成;及 一抑制第一層與第二層接線的交接點處之缺陷產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多孔陽極氧化膜5 0 9 — 5 1 1形成之後(參見圖 5 B ),光阻膜503 — 505 (未顯示於圖5B)會被 除去,然後,150A厚的濃密陽極氧化膜(未顯示)也 會被除去。 之後,形成濃密的陽極氧化膜5 1 2 — 5 1 4,其對 於抑制小丘及鬚狀之產生是相當有效的。 使用含有含水氨中和的3 %酒石酸之乙烯乙二酸溶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一 一 28 - 503333 A7 B7 五、發明説明(26 ) 的電解液,形成濃密的陽極氧化膜5 1 2 — 5 1 4。 在本步驟中,由於電解液會進入多孔陽極氧化膜 509 — 511 ,所以濃密的陽極氧化膜512 - 514 會形成於殘餘的鋁電極及接線5 0 6 - 5 0 8的表面上。 而且,在本陽極化步驟中,經由用於陽極化的電流供 應線(參考數字5 0 8代表其部份),供應陽極化電流, 以使產生於整個主動矩陣區之上的陽極氧化膜之厚度均勻 〇 濃密的陽極氧化膜512—514之厚度會設定於 8 0 0A。假使濃密的陽極氧化膜5 1 2 — 5 1 4的厚度 製造得較厚時(舉例而言,大於2,0 0 0 A ),則稍後 形成於作用層中的偏移區也製成較厚。但是,爲達此目的 ,施加電壓必須增加至高於2 0 0 V,對生產力及安全操 作而言,此點並不佳。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爲取得抑制 小丘和鬚狀的產生及提高崩潰電壓之效果,濃密的陽極氧 化膜5 1 2 — 5 1 4的厚度會設定於800A。 上述步驟的結果爲,形成如圖5 B所示之閘極及閘線 5 〇 6 ,其尺寸藉由陽極化而小於圖5 A中的對應尺寸。 濃密的陽極氧化膜513和514及多孔陽極氧化膜 5 1 0和5 1 1也會延著連接閘線5 0 6和源極線之短路 線部份5 0 6及用於閘極5 0 6的陽極化之電流供應線的 部份508而設置。 因而取得圖5 B的狀態。之後,氧化矽膜5 0 3曝露 部份會被移去以形成薄膜電晶體作用層5 0 2中的低濃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29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_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3333 A7 £7_ 五、發明説明(27 ) 雜質區。因此,可取得圖5 C的狀態’其中氧化矽膜 5 1 5 — 5 1 7會保留。 接著,多孔陽極氧化膜5 0 9 — 5 1 1會被除去(參 見圖5D)。它們可以藉由使用磷酸、乙酸及硝酸等的混 合酸而選擇性地被除去。 在本狀態下,雜質離子會被植入以形成薄膜電晶體的 源極及汲極區。特別的是,磷離子會被植入以形成N通道 薄膜電晶體。爲形成P通道電晶體而非N通道電晶體,會 植入硼離子。 在本步驟中,源極區5 1 8及汲極區5 2 2與低濃度 雜質區5 1 9和5 2 1會以自我對齊之方式而形成。形成 於通道形成區5 2 0及汲極區5 2 2之間的低濃度區 5 2 1通常稱爲低摻雜汲極(圖5D)。 低濃度雜質區5 1 9及5 2 1對於製造具有小偏移電 流特性的薄膜電晶體是非常有效的。特別的是,由於具有 小偏移電流特性是必須的,所以,藉由形成低濃度雜質區 而取得小偏移電流特性,對於主動矩陣區中每一圖素中所 設置的薄膜電晶體而言是有利的。 在雜質離子佈植之後,會施加雷射光以使被布植的雜 質離子化活化並使離子佈植所損傷的區域退火。在本操作 中,先前形成的濃密陽極氧化膜5 1 2 - 5 1 4會防止小 丘及鬚狀發生於閘極5 0 6及接線5 0 7和5 0 8處。 接著,經由使用TEOS材料氣體之電漿CVD,形 成作爲第一中間層絕緣膜5 2 3之4,0 0 0A厚的氧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30 - 503333 A7 B7_ 五、發明説明(28 ) 矽膜。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或者,中間層絕緣膜可爲氮化矽膜或氮氧化矽膜。在 形成氮化矽膜的情形下,電漿CVD可以與氨材料氣體一 起使用。在形成氮氧化矽膜的情形下,電漿CVD可以與 TE 0 S及N20材料氣體一起使用。 關於進一步的另一種可能,爲第一中間層絕緣膜 5 2 3爲選自氧化矽膜、氮化矽膜及氮氧化矽膜之眾多膜 之疊層膜。 之後,藉由使用第三光罩而形成穿過第一中間層絕緣 膜5 2 3之接點孔,以取得圖5 E之狀態。 然後,形成均由鈦膜、鋁膜及鈦膜所構成的三層膜之 第二層電極及接線。由於鈦膜僅被用以取得良好接點,所 以,鈦膜的厚度可能小於數百埃。在本步驟中使用第四光 雖然,第二層接線層的每一層均爲單層鋁膜,所以, 上述三層膜會被用於本實施例中,以取得與其它電極及接 線之良好接觸。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必須使用不同的蝕刻劑以蝕刻鈦膜及鋁膜。在本實施 例中,會使用過氧化銨蝕刻鈦膜,並使用鋁混合酸蝕刻鋁 膜。 因此,可取得圖5 F之狀態。在圖5 F中,參考數字 5 2 4係代表源極及接線,而5 2 5係代表閘極。雖然未 顯示於圖5 F,閘極5 2 5會被形成爲可自閘線5 0 6延 伸。接線及電極5 2 4和5 2 5爲第二層接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31 - 503333 A7 B7 _ 五、發明説明(29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二層接線之源極線5 2 4及閘極(閘線)5 2 5會 經由短路線而彼此連接。此結構會消除源極線5 2 4與閘 極525之間的電壓差。 源極線5 2 4會形成爲與陽極化電流供應線5 0 8交 會,亦即通過,第一中間層絕緣膜5 2 3會插入於二者之 間。 圖5 F亦顯示仿電極(爲便於說明稱爲電極)5 2 6 一 528,其並不作爲電極或接線,而是用於稍後的分割 步驟。亦即,在它們係在最後步驟中扮演分割接線5 0 7 及5 0 8之角色。 接著,形成作爲第二中間層絕緣膜5 2 9的 4,000A厚的氧化矽膜。或者,第二中間層絕緣膜 5 2 9可爲氮化矽膜、氮氧化矽膜、或這些絕緣膜及氧化 矽膜所構成的疊層膜。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第二中間層絕緣膜5 2 9形成期間,源極線5 2 4 及閘極5 2 5會經由短路線5 0 7而彼此短路。因此,電 漿在源極線5 2 4及閘極5 2 5之間產生電壓差,而此電 壓差接著會以靜電方式使閘極絕緣膜515(氧化砍膜) 崩潰之情形,可以被避免。 接著,使用第五光罩形成接點孔520 — 522,以 取得圖6 A之狀態。參考數字5 3 0係代表接點孔,此接 點孔係用於汲極區5 2 2、對分割接線5 9 7而言是必須 的開口 5 3 1 、及對分割接線5 0 8是必須的開口 5 3 2 和 5 3 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 -32 - 503333 A7 B7 ___ 五、發明説明(30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此步驟中,源極及接線5 2 4的尾端部份5 3 4之 表面會曝露,稍後作爲外部導出端。事實上,源極線 5 2 4會連接至用以驅動主動矩陣電路的週邊驅動電路, 而端點5 3 4係週邊驅動電路的外部端點。但是’爲避免 複雜化,週邊驅動電路並未顯示於圖6 A 一 6 D。 接著,藉由濺射而形成構成圖素電極的1 το電極, 以取得圖6Β的狀態。然後,使用第六光罩,將IΤ〇電 極5 3 5圖型化成圖素電極5 3 6。 在形成圖素電極5 3 6時,在除去ϊ TO電極5 3 5 的不須要部份之後,繼續蝕刻以形成穿過電極(仿電極: 第二層接線)526—528及第一層接線507和 5 0 8之孔。 亦即,開口 5 3 1-5 3 3會延伸通過第二層及第一 層接線,因此,接線5 0 7及5 0 8會被分割。 在上述蝕刻中,由於每一第二接線係鈦膜及鋁膜的疊 層膜,所以,對於個別膜而言,須要使用不同的蝕刻劑。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因此,取得圖6 C之狀態。由於上述步驟係與圖素電 極5 3 6藉由圖型化而形成時,同時執行的,所以無須使 用新的光罩。 第一層及第二層接線可以同時除去的理由在於僅有金 屬材料可以被選擇性地除去,而氧化矽膜的絕緣膜等會留 下。 在上述步驟中,I TO膜5 3 7的一部份會被留在自 源極線5 2 4延伸的液晶面板之導出電極5 3 4的表面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3 - 503333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 31 ) 1 I 〇 此 I T 〇 膜 係 作 爲 緩 衝 層 用 以 防 止 導 出 端 5 3 4 與 金 1 1 屬 接 線 或 與 導 出 端 5 3 4 相 接 觸 的 導 電 板 等 二 者 之 間 腐 蝕 1 及 相 互 擴 散 〇 1 I 爲 述 5 I 了 下 原 因 用 於 陽 極 化 的 電 流 供 應 線 5 0 8 會 於 閲 1 I 部 份 5 3 2 及 5 3 3 處 被 分 割 0 在 後 績 的 液 晶 面 皮 組 合 製 讀 背 1 1 I 程 中 摩 擦 的 橡 膠 樹 脂 膜 會 形 成 爲 遮 蓋 第 二 中 間 層 絕 緣 膜 之 注 意 1 I , 然 後 , 執 行 摩 擦 以 使 液 晶 定 向 〇 在 此 操 作 中 ’ 由 於 接 線 事 項 1 I 再 1 5 0 8 係 以 電 氣 方 式 處 於 浮 動 狀 態 > 所 以 可 防 止 源 極 線 填遽 5 2 4 與 接 線 5 0 8 之 間 產 生 不 須 要 的 電 壓 差 〇 頁 1 1 如 圖 6 C 所 示 , 接 線 5 0 7 及 5 0 8 會 分 別 於 一 區 域 1 | 及 二 區 域 處 被 分 割 〇 分 割 部 份 會 被 設 定 成 如 同 所 而 〇 1 I 圖 7 係 園 圖 6 C 的 A — A 剖 面 視 圖 〇 如 圖 7 C 所 示 f 1 訂 I 源 極 線 5 2 4 會 通 過 陽 極 化 電 流 供 應 接 線 5 0 8 以 提 供 交 1 1 I 會 〇 必 須 注 意 接 線 5 0 8 的 部 份 7 0 1 因 先 刖 形 成 多 孔 1 1 陽 極 氧 化 膜 而 具 有 步 階 狀 〇 1 1 因 此 第 一 中 間 層 絕 緣 膜 5 2 3 的 部 份 7 0 2 會 有 緩 1 mt 1 坡 表 面 , 可 防 止 源 極 線 5 2 4 因 步 階 存 在 而 被 切 割 〇 1 I 在 圖 6 C 的 狀 態 中 f 樹 脂 材 料 製 成 的 黑 色 矩 陣 5 3 8 1 1 I 會 形 成 於 除 了 圖 素 電 極 之 外 的 區 域 中 〇 亦 即 形 成 於 驅 動 1 I 電 路 T F T 及 包 含 園 圖 素 T F T 的 接 線 區 之 上 ( 固 圖 6 D ) 〇 藉 由 塗 敷 經 由 旋 轉 鍍 著 或 印 刷 一 溶 液 而 形 成 黑 色 矩 陣 !· 1 5 3 8 在 該 溶 液 中 均 均 粒 徑 1 0 0 0 A 的 碳 里 / 1、、 會 擴 散 J | 於 丙 烯 酸 樹 脂 材 料 中 〇 在 執 行 1 0 0 V 預 烘 烤 2 小 時 之 後 I I 藉 由 已 知 的 照 相 蝕 刻 技 術 贅 使 膜 園 圖 型 化 以 便 在 僅 除 了 同 圖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4 - 503333 A7 _ B7五、發明説明(32 ) 素電極之外的所有接線及T F T之上,形成黑色矩陣 5 3 8。此圖型化係藉由施加較一般圖型化強的紫外光( 大於2 OmW/cm2)而執行的,以致於圖型化時間並 不足以與氧反應。而且,舉例而言,PVA (聚乙烯醇) 氧遮蔽膜會於施加黑色矩陣之後形成。遮蔽氧的理爲氧的 存在會使得樹脂材料與其反應且所產生的膜品質會因而降 低0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具有 以執行顯 極/源極 素區的孔 藉由 晶面板。 使整個面 固定,以 樹脂黏著 後,液晶 在如 係由樹脂 5 3 8之 在形 填充開口 2.36 影。結果 接線之上 徑比爲6 結合如此 藉由插入 板之上的 環繞圖素 劑密封此 材料會注 此形成的 材料所製 間的中間 成黑色矩 5 3 1- w t % Τ Μ A ,於週邊驅動 ,形成1 μ m Ο %。 形成的 5 M m 基板間 區與週 二基板 入於二 液晶顯 成,所 層絕緣 陣5 3 5 3 3 TFT 直徑的 隙均勻 邊驅動 。在二 基板之 裝置 以,驅 膜具有 8時, 。由於 ,以黑色矩陣5 3 8的材料填充 提供高可靠度是有效的。 Η溶解於水之顯影液會用 電路、圖素TFT、及閘 厚的黑色矩陣538。圖 基板於 球體間 。爲使 電路區 基板被 中,由 動電路 小至可 會以黑 材料係 開口 5 相對基板而形成液 隔器於二基間,而 二基板彼此結合及 之圖型,使用環氧 切割成給定形狀之 於黑色矩陣5 3 8 T F Τ與黑色矩陣 忽略的電容。 色矩陣5 3 8材料 爲樹脂材料,所以 3 1- 3 3對於 I 事 項 再
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35 - 503333 A/ __B7五、發明説明(33 ) 圖8係顯示主動矩陣液晶面板的主動矩陣電路之部份 ,此電路係用於本實施例中。圖8並未包含用以輸入驅動 訊號至源極線5 2 4及閘極線5 2 5之週邊驅動電路。 在圖8的規劃中,閘極線5 2 5及源極線5 2 4係藉 由短路線5 0 7而被短路的。短路線5 0 7會於圖6 C步 驟中,被開口531分割。 在圖6 C的步驟中,陽極化電流供應線5 0 8會被開 口 5 3 2及5 3 3分割。源極線5 2 4會通過延伸於分割 部份之間的電流供應線5 0 8之上,中間層絕緣膜5 2 3 會插入於二者之間。 請 先 閲 讀 背 ί 事 項 再
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實施例 本 5 3 3 陽極化 區域性 線5 2 5 0 8 在 5 2 9 沖電流 極。 爲 5 0 8 實施例係關於諸如圖6 C中所示之開口 所分割的第一層接線之形狀。舉例而言 ,接線5 0 8會變成不須要。但是,必 不正常放電所引起的脈沖電流會於第一 3或第二層絕緣線5 2 9形成期間,流 5 3 2及 ,一旦完成 須注意,由 中間層絕緣 經長接線 形成第一中間層絕緣線5 2 3或第二中間層絕緣線 時,接線5 0 8會連接至每一閘極。因此,假使脈 流經接線5 0 8,則脈沖電壓會施加至每一閘極電 解決此問題,在本實施例中,如圖9 A 會於分割部份具有托架狀,以致於使脈 所示,接線 沖電流會於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一 36 503333 A7 _ B7 五、發明説明(34 ) 這些部份消失或衰減。圖9 A及9 B係顯示分割之前及之 後的狀態。 托架狀部份會由圖6 C中所示的開口 5 3 2及5 3 3 除去。雖然此規劃會要求開口 5 3 2及5 3 3增加尺寸, 但是,假使考慮最後填充的黑色矩陣材料之黏滯性特時, 開口 5 3 2及5 3 3尺寸的增加是較佳的。 實施例6 本實施例係關於第四實施例的T F T製程之後,平面 膜5 3 9形成於圖素區及黑色矩陣形成於其中的區域中的 情形。在藉由同於第四實施例之製程而形成黑色矩陣之後 ,會藉由同於第三實施例之平面膜形成方法而形成平面膜 539。圖10顯示一實施例。 根據本發明,在液晶顯示裝置中,使用黑色矩陣形成 於週邊驅動電路之上的結構,可防止驅動電路T F T與黑 色矩陣之間的中間層絕緣膜中產生電容。結果,可減少驅 動電路的延遲時間,而可以產生高解析度影像。 藉由使用本發明,可使液晶顯示裝置的整體結構儘可 能簡單並減少其製造成本,但卻可產生高品質影像。此外 ,藉由適當安排週邊驅動電路,所以,即使增加液晶 面板的積體度,仍可避免產能減少。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7 -

Claims (1)

  1. 503333 i公告本 ?! t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主動式矩陣光電裝置,其包括: 一基板,包括聚伸乙碾; 一圖素電極,被提供於該基板之上; 至少一電晶體,與該圖素電極相連接並被提供於該基 板之上;以及 一光遮蔽層,包括被提供在該電晶體之上相鄰於該基 板的樹脂, 其中該樹脂包含具有0.1微米或0.1微米以下之 平均直徑的炭黑。 2. —種主動式矩陣光電裝置,其包括: 一基板,包括聚伸乙硕; 一圖素電極,被提供於該基板之上在主動式矩陣電路 之中; 至少一電晶體,被提供於用來驅動該主動式矩陣電路 之周邊驅動電路中,該周邊驅動電路被配置在該基板之上 在該主動式矩陣電路的附近;以及 一光遮蔽層,包括被提供在該電晶體之上相鄰於該基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有 具 含 包 。 脂黑 樹炭 , 該的 脂中徑 樹其直 的 均 板 平 ο 或 米 微 之 下 以 米 微 括 包 其 置 裝 電 ; 光硕 陣乙 矩伸 式聚 動括 UEJ\ 4ί 主包 種 , 一 板 基 的 矽 晶 bh 之 上 之 板 基 該 於 供 提 被 括 包 有 具及 , 以 體 ; 晶區 電成 1 形 道 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8 - 503333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光遮蔽層,包括被提供在該電晶體之上相鄰於該基 板的樹脂, 其中該樹脂包含具有0.1微米或0.1微米以下之 平均直徑的炭黑。 4. 一種主動式矩陣光電裝置,其包括: 一基板,包括聚伸乙硕; 一電晶體,具有包括被提供於該基板之上之多晶矽的 通道形成區;以及 一光遮蔽層,包括被提供在該電晶體之上相鄰於該基 板的樹脂, 其中該樹脂包含具有0.1微米或0.1微米以下之 平均直徑的炭黑。 5. —種主動式矩陣光電裝置,其包括: 一基板,包括聚伸乙硕; 一電晶體,被提供於該基板之上; 一光遮蔽層,包括被提供在該電晶體之上相鄰於該基 板的樹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其中該樹脂包含具有0.1微米或0.1微米以下之 平均直徑的炭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光遮蔽層 覆蓋該圖素電極的側邊邊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該光遮蔽層 覆蓋該圖素電極的側邊邊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更包括被提供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 210X297公釐) -39 - 503333 A8 Β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該基板之上的平面樹脂膜,其中該平面樹脂膜提供一平面 化表面於該基板的整個表面之上。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更包括被提供在 該基板之上的平面樹脂膜,其中該平面樹脂膜提供一平面 化表面於該基板的整個表面之上。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裝置,更包括被提供 在該基板之上的平面樹脂膜,其中該平面樹脂膜提供一平 面化表面於該基板的整個表面之上。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裝置,更包括被提供 在該基板之上的平面樹脂膜,其中該平面樹脂膜提供一平 面化表面於該基板的整個表面之上。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裝置,更包括被提供 在該基板之上的平面樹脂膜,其中該平面樹脂膜提供一平 面化表面於該基板的整個表面之上。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 電晶體包括被提供在該基板之上的一P通道電晶體及一N 通道電晶體,以及 其中該光遮蔽層被提供在該P通道電晶體及該N通道 電晶體之上。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光電裝 置係液晶顯示器。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該光電裝 置係液晶顯示器。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裝置,其中該光電裝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 -40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333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置係液晶顯示器。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裝置,其中該光電裝 置係液晶顯示器。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裝置,其中該光電裝 置係液晶顯示器。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電晶體 係薄膜電晶體。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該電晶體 係薄膜電晶體。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裝置,其中該電晶體 係薄膜電晶體。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裝置,其中該電晶體 係薄膜電晶體。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裝置,其中該電晶體 係薄膜電晶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1 -
TW088120363A 1995-10-12 1996-10-01 Active matrix electro-optical device TW50333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037395A JPH09105953A (ja) 1995-10-12 1995-10-12 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03333B true TW503333B (en) 2002-09-21

Family

ID=17755191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11820A TW477908B (en) 1995-10-12 1996-10-01 Active matrix electro-optical device
TW088120362A TW496987B (en) 1995-10-12 1996-10-01 Active matrix electro-optical device
TW085111967A TW348228B (en) 1995-10-12 1996-10-01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088120363A TW503333B (en) 1995-10-12 1996-10-01 Active matrix electro-optical device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11820A TW477908B (en) 1995-10-12 1996-10-01 Active matrix electro-optical device
TW088120362A TW496987B (en) 1995-10-12 1996-10-01 Active matrix electro-optical device
TW085111967A TW348228B (en) 1995-10-12 1996-10-01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6175395B1 (zh)
JP (1) JPH09105953A (zh)
KR (1) KR100386201B1 (zh)
TW (4) TW4779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0275B1 (en) * 1993-09-20 2005-12-2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optical device
US6900855B1 (en) * 1995-10-12 2005-05-3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having resin black matrix over counter substrate
JPH09105953A (ja) 1995-10-12 1997-04-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527009B2 (ja) * 1996-03-21 2004-05-1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KR100194926B1 (ko) * 1996-05-11 1999-06-15 구자홍 구동회로 일체형 액정표시소자 및 제조방법
JPH10104663A (ja) * 1996-09-27 1998-04-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JP3856889B2 (ja) * 1997-02-06 2006-12-1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反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JP3716580B2 (ja) 1997-02-27 2005-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343645B2 (ja) * 1997-03-25 2002-1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319860A (ja) * 1997-05-23 1998-12-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520396B2 (ja) 1997-07-02 2004-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と表示装置
JPH11174491A (ja) 1997-12-08 1999-07-02 Nec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4105261B2 (ja) * 1997-08-20 2008-06-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子機器の作製方法
JP3580092B2 (ja) * 1997-08-21 2004-10-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CN101068025B (zh) * 1997-08-21 2010-05-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3897873B2 (ja) * 1997-09-11 2007-03-2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
JP3750303B2 (ja) * 1997-09-11 2006-03-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556013B (en) * 1998-01-30 2003-10-01 Seiko Epson Corp Electro-optical apparatus,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6528357B2 (en) * 1998-03-13 2003-03-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rray substrate
US6690434B1 (en) * 1999-03-15 2004-02-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6646692B2 (en) * 2000-01-26 2003-11-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6825488B2 (en) * 2000-01-26 2004-11-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023021B2 (en) 2000-02-22 2006-04-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521303B (en) * 2000-02-28 2003-02-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Electronic device
US6789910B2 (en) 2000-04-12 2004-09-1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US6580475B2 (en) * 2000-04-27 2003-06-1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804552B2 (en) * 2000-05-12 2010-09-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optical device with light shielding portion comprising laminated colored layers, electrical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portable telephone having the same
US6509616B2 (en) * 2000-09-29 2003-01-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525216B (en) 2000-12-11 2003-03-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SG111923A1 (en) * 2000-12-21 2005-06-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669351B2 (ja) * 2001-10-04 2005-07-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736513B2 (ja) * 2001-10-04 2006-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TWI292849B (zh) * 2001-12-31 2008-01-21 Prime View Int Corp Ltd
KR100846464B1 (ko) * 2002-05-28 2008-07-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정질실리콘 박막 트랜지스터-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618576B1 (ko) * 2002-11-13 2006-08-3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패널의 디스펜서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펜싱 방법
KR100617038B1 (ko) * 2003-12-29 2006-08-30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N100376960C (zh) * 2004-03-02 2008-03-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多域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
JP2006058559A (ja) * 2004-08-19 2006-03-02 Bridgestone Corp 画像表示用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77720B1 (ko) 2005-09-20 2012-08-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KR101198127B1 (ko) 2005-09-30 2012-11-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US7466371B2 (en) * 2005-09-30 2008-12-16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462061B1 (ko) * 2006-09-29 2014-11-1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장치
EP2139953B1 (en) 2007-04-24 2014-04-16 Cabot Corporation Low structure carbon black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8390771B2 (en) * 2008-09-08 2013-03-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513645B1 (ko) * 2008-09-17 2015-04-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100165280A1 (en) * 2008-12-25 2010-07-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395740B2 (en) * 2009-01-30 2013-03-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 and particular electrode arrangement
TW201106069A (en) * 2009-03-11 2011-02-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654292B2 (en) 2009-05-29 2014-02-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701420B1 (ko) 2009-05-29 2017-02-01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058113B1 (ko) * 2009-11-13 2011-08-2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8355109B2 (en) * 2009-11-24 2013-01-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liquid crystal material exhibiting a blue phase and a structure body projecting into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WO2011065259A1 (en) 2009-11-27 2011-06-0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744366B2 (ja) 2010-04-12 2015-07-0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表示装置
US8854583B2 (en) 2010-04-12 2014-10-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928846B2 (en) 2010-05-21 2015-01-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dielectric film over and in contact with wall-like structures
KR101722229B1 (ko) * 2010-12-15 2017-04-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평판 표시 장치
CN102253544A (zh) * 2011-07-29 2011-11-23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US9116397B2 (en) 2011-11-23 2015-08-2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40096384A (ko) 2011-11-28 2014-08-0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022145B (zh) * 2012-10-31 2016-1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3941505B (zh) * 2014-03-06 2017-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880879A (zh) 2015-06-19 2015-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oa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21014A (en) * 1980-02-28 1981-09-22 Sharp Corp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4636038A (en) * 1983-07-09 1987-01-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circuit memb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said member
JPS60203915A (ja) * 1984-03-28 1985-10-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大型液晶デイスプレイ
US4682075A (en) 1985-12-19 1987-07-21 Rca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including improved light-absorbing matrix
JPH0769530B2 (ja) * 1987-02-16 1995-07-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4906071A (en) * 1987-03-31 1990-03-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video projector incorporating same with particular driving circuit connection scheme
JPH0721562B2 (ja) 1987-05-14 1995-03-0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フイルタ
US5032883A (en) * 1987-09-09 1991-07-16 Casio Computer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4934791A (en) * 1987-12-09 1990-06-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lor filter
JP2653099B2 (ja) * 1988-05-17 1997-09-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パネル,投写型表示装置及びビューファインダー
JP2771820B2 (ja) 1988-07-08 1998-07-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92574B2 (ja) * 1988-12-21 1995-10-09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600929B2 (ja) * 1989-01-27 1997-04-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液晶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164853A (en) * 1989-04-06 1992-11-17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plural substrates
US5260815A (en) 1989-08-03 1993-11-09 Nippon Hoso Kyokai Light writing type projection display using 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and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set as image light source
JP2765140B2 (ja) * 1989-12-22 1998-06-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5148301A (en) * 1990-02-27 1992-09-15 Casio Computer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driving circuit inside the seal boundary
US5200847A (en) * 1990-05-01 1993-04-06 Casio Computer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driving circuit forming on a heat-resistant sub-substrate
US5849601A (en) * 1990-12-25 1998-12-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0499979A3 (en) 1991-02-16 1993-06-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optical device
US5233459A (en) 1991-03-06 1993-08-0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lectric display device
JP2794499B2 (ja) 1991-03-26 1998-09-0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
DE4223310A1 (de) 1991-07-16 1993-01-21 Tosoh Corp Planarisiermaterial und planarisierverfahren
KR930003266A (ko) * 1991-07-16 1993-02-24 다시로 마도까 평탄화 재료 및 평탄화 방법
US5418094A (en) * 1991-12-17 1995-05-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for forming a light shielding pattern
EP0554060A3 (en) * 1992-01-31 1993-12-01 Canon Kk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JPH05243579A (ja) * 1992-02-28 1993-09-21 Canon Inc 半導体装置
JP2543286B2 (ja) 1992-04-22 1996-10-16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液晶表示装置
JPH063659A (ja) * 1992-06-22 1994-01-14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136452B2 (ja) 1992-06-26 2001-02-19 日立粉末冶金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遮光パターンおよび遮光パターン形成用塗料
JPH06138517A (ja) 1992-09-10 1994-05-20 Nikon Corp 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の分割羽根およびスリット形成羽根
JP3093604B2 (ja) 1994-06-20 2000-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A2169921C (en) 1994-06-21 2005-08-09 Keijiro Inoue Resin black matrix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5797055A (en) 1994-07-06 1998-08-18 Nikon Corporation Focal plane shut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H0864824A (ja) * 1994-08-24 1996-03-08 Toshiba Corp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789762A (en) * 1994-09-14 1998-08-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active matrix circuit
US5608557A (en) * 1995-01-03 1997-03-04 Xerox Corporation Circuitry with gate line crossing semiconductor line at two or more channels
KR100334012B1 (ko) * 1995-01-10 2002-11-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컬러필터의제조방법
US5814529A (en) * 1995-01-17 1998-09-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including a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a capacitor
TW425484B (en) 1995-04-28 2001-03-11 Toray Industries A resin black matrix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H0926603A (ja) * 1995-05-08 1997-01-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表示装置
JPH09113922A (ja) * 1995-10-03 1997-05-02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105953A (ja) 1995-10-12 1997-04-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5739880A (en) 1995-12-01 1998-04-14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shielding film for shielding light from a light source
US5815226A (en) 1996-02-29 1998-09-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587169B1 (en) 2003-07-01
TW477908B (en) 2002-03-01
US6175395B1 (en) 2001-01-16
TW496987B (en) 2002-08-01
JPH09105953A (ja) 1997-04-22
TW348228B (en) 1998-12-21
KR100386201B1 (ko) 200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03333B (en) Active matrix electro-optical device
US785242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362559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447619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の製造方法、中間転写基板
US793640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741769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98283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173675B2 (en) LCD display with contact hole and insulation layer above pixel electrode
TW594160B (en) Reflective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3622705B2 (ja) 表示装置用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805754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56640B2 (ja) 樹脂絶縁層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JP2002229480A (ja) 表示装置と液晶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用半導体装置
JP2002190600A (ja) 液晶画像表示装置と画像表示装置用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48520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2184992A (ja) 液晶画像表示装置と画像表示装置用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87150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84991A (ja) 液晶画像表示装置と画像表示装置用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351356A (ja) 表示装置と液晶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用半導体装置
JP2002185002A (ja) 液晶画像表示装置と画像表示装置用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184989A (ja) 液晶画像表示装置と画像表示装置用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190603A (ja) 液晶画像表示装置と画像表示装置用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185004A (ja) 液晶画像表示装置と画像表示装置用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185003A (ja) 液晶画像表示装置と画像表示装置用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184990A (ja) 液晶画像表示装置と画像表示装置用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