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51267B - Semiconductor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51267B
TW451267B TW089103616A TW89103616A TW451267B TW 451267 B TW451267 B TW 451267B TW 089103616 A TW089103616 A TW 089103616A TW 89103616 A TW89103616 A TW 89103616A TW 451267 B TW451267 B TW 4512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lse
patterns
pattern
patent application
wi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03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otaro Inoue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51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512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8Geometry or layout of th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 H01L21/3205Deposition of non-insulating-, e.g. conductive- or resistive-, layers on insulating layers; After-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 H01L21/321After treatment
    • H01L21/32115Planarisation
    • H01L21/3212Planarisation by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CM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01L21/76841Barrier, adhesion or liner layers
    • H01L21/7685Barrier, adhesion or liner layers the layer covering a conductive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ometry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Description

A7
五、發明說明(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發明背景 本發明是有關於以 C Μ P (C h e m i c a 1 M e c h a n i e a 1 Ρ ο 1 i s h ’化學硏磨)法製造的半導體裝置。 圖1 8與圖1 9是先前邏輯與記憶體混載的半導體圖 示。根據圖1 8與圖1 9所示,區域A爲低密度閘配線的 邏輯部’區域B爲高密度閘配線的記憶部。 圖1 8爲先前以L S I圖紋形成的單層構造半導體裝 置(從半導體基板到第1層金屬配線止)的剖面圖。此半 導體裝置是以下述方法形成。 根據圖1 8所示’先將圖紋化的光阻劑(圖中未繪出 )形成於半導體基板1 1上,以此光阻劑做爲遮罩,使片 狀區域1 2能選擇性地形成。 然後將多矽形成於半導體基板1 1上,再於多矽上形 成一層圖紋化的光阻劑(圖中未繪出)。以此光阻劑做爲 遮罩選擇性地蝕刻多矽層,形成閘配線1 3。 然後使用例如 C V D (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 化學蒸鍍)法將含有硼或磷的矽氧化膜轉變成第一層間膜 1 4,再用例如C Μ P法使第一層間膜1 4幾近平坦化。 然後將圖紋化的光阻劑(圖中未繪出)形成於第一層 間膜1 4上。以此光阻劑爲遮罩蝕刻第一層間膜1 4,分 別形成位於區域A、區域Β的連接孔。然後全面性地形成 一層鎢,這層鎢會嵌入連接孔1 5 a、1 5 b。然後利用 例如C Μ P法使鎢層平坦化。之後再分別形成第一層金屬 配線 1 δ θ、1 Θ b。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 1 1 n I n I n n=-OJ1 ϋ n n n n I , . -*'* V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4- 4 51 2 6 7 A7 B7 五、發明說明(2) 圖1 9爲使用先前L S I型模形成的多層構造半導體 裝置的剖面圖。此半導體裝置是以下述方法形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H寫本頁) 根據圖1 9所示,在圖1 8所示之單層構造的第一層 金屬配線16a 、16b形成完畢後,再用如CVD法使 矽氧化膜轉變形成第二層間膜1 7,再用如C Μ P法使第 二層間膜1 7幾近平坦化。 然後於第二層間膜1 7上形成一層圖紋化的光阻劑( 圖中未繪出)。以此層光阻劑爲遮罩對第二層間膜1 7進 行蝕刻,分別形成位於區域A、區域Β的放熱孔1 8 a、 1 8 b。然後全面性地形成一層鎢,這層鎢會嵌入放熱孔 1 8 a 、1 8 b。然後利用如C Μ P法使鎢層幾近平坦化 。之後選擇性地形成第二層金屬配線1 9 a、1 9 b。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制农 根據上述之單層構造以及多層構造,相對於區域B而 言,區域A的閘配線密度會越來越低。因此,在第一、第 二層間膜1 4、1 7用CMP法平坦化之時,區域A的各 閘1 3、Γ 6 a會因C Μ P法而加重集中。因此,相較於 區域Β而言,區域Α的硏磨程度會變大。相較於區域Β而 言,區域A的第一、第二層間膜14、17會變薄。其結 果會導致區域A與區域B交接處產生比方說0.4乃至 〇 . 5//m 的落差 20、21。 藉由上述步驟,在單層構造裡,區域A的連接孔 1 5 a的深度會形成得較淺,區域B的’連接孔1 5 b的深 度會形成得較深。 因此,位在區域A裡,連接孔1 5 a會貫穿在半導體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 A7 451267 B7_____ 五、發明說明(3 ) 基板11的表面形成擴散層(圖中未繪出)。爲此’連接 孔1 5 a的缺陷將導致連接孔1 5 a內的金屬侵入半導體 基板,而發生漏電現象。此外在區域B中,連接孔1 5 b 較深,並且和上部相比,其底部的開口較小,所以會產生 連接部阻抗上昇的問題。 另外在多層構造中,區域A的放熱孔1 8 a的深度會 形成得較淺,而區域B的放熱孔1 8 b的深度則形成得較 深。 依上述,在區域A中,放熱孔1 8 a的金屬配線會貫 穿形成於16 a的表面的障蔽金屬(圖中未繪出)。因此 ,放熱孔1 8 a內的金屬將會侵入金屬配線1 6 a。而其 結果爲金屬配線1 6 a的阻抗會跟著上昇。另外,在區域 B中,放熱孔1 8 b較深,且與上部相比,其底部的開口 較小,所以會產生連接阻抗上昇的問題。 發明說明 本發明乃爲解決上述課題而提出,其欲達到之目的爲 提供一種可能性,使像是邏輯部圖紋密度低的區域與像是 記憶體部圖紋密度高的區域之間,彼此的落差能獲得抑制 的半導體裝置。 本發明是採下述手段來達成前述目的。 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在第一配線形成處的第一區域, 及配線密度較前記第一配線高的第二配線形成處的第二區 域’及至少在前記第一區域上方至少在列方向所形成的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 Γ---^ — — — — — 1— ---! I I — 訂--------- - X7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5128? A7 B7 五、發明說明(4 ) 二配線,及在則記第一區域的第一配線以外的空曠區域的 行方向、列方向上’均配置有所定間隔距離的複數假圖紋 形成其中。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1寫本頁) 本發明之其他的半導體裝置在第一配線形成處的第一 區域’及配線密度較前記第一配線高的第二配線形成處的 第二區域,及至少在前記第一區域上方至少在列方向所形 成的弟二配線’及在前記第一區域的第一配線以外的空曠 區域的行方向、列方向上’均配置有所定間隔距離、且與 則述第二配線至少在行方向上所定間隔並錯開的複數假圖 紋形成其中。 而且本發明之其他的半導體裝置,在半導體基板有供 元件形成用的元件區域,及形成於前記半導體基板內用來 分隔前記元件區域的元件分隔溝,及位於前記元件分隔溝 底面的行方向、列方向上配置之所定間隔距離的複數假圖 紋’及前記.假圖紋周圍之元件分隔溝內,均有嵌入絕緣膜 ’且前記之假圖紋表面高度是與前記半導體基板的表面高 度相同。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前記之相鄰的各假圖紋在行方向、列方向上會以一定 的間隔錯開。 則記假圖紋爲正方形,各假圖紋之相互間隔等於前述 正方形之邊長,在行方向上相鄰的前記假圖紋在列方向上 是以未滿前記相互間隔的距離錯開,在列方向上相鄰的前 記假圖紋在行方向上是以未滿前記相互間隔的距離錯開 前記假圖紋爲正方形,在行方向上相鄰的前記各假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 51 2 6 7 A7 B7 五、發明說明(5) 紋亦可以前記正方形之邊長以上的距離錯開;在列方向上 相鄰的前記各虛擬圖案亦可以前記正方形之邊長以上的距 離錯開。 前記假圖紋亦可爲圓形。此外前記第一區域爲邏輯區 域,第二區域爲記憶體區域。 如同以上的說明,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半導體裝置, 其特徵爲藉由在像邏輯部等之低密度圖紋區域處形成假圖 紋’使之與像記憶體部等之高密度圖紋區域銜接處的層間 膜落差能獲得改善。 圖說 圖1 :採用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範例剖面圖。 圖2Α : L/S圖紋的平面圖。 圖2 Β :鋸齒狀圖紋的平面圖。 圖3 :圖紋覆蓋率與落差之評估結果。 圖4 :假圖紋的第一配置範例平面圖。 請 先 閱 讀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ί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圖圖圖圖圖 圖圖 面面 平平 例例 範 範 Aw 置置 配配 二三 第第 ahm 紋紋 圖圖 假假 JTJ 己 酉 四五 第第 白 紋紋 圖 圖 假假
_ 第 第的 的紋 紋圖 圖假 假 : : ο m -—I 圖 圖 面面 平平 例例 範範 與 例 範 置 配 配 圖 。 係 圖 S — 線 之E 線 配 層 上 =7 層 上 與 圖 係 之 線 配 層 上 與 例 範 置 配 三 第 的 紋 圖 假 圖 適 度 尺 張 紙 本 釐 公 97 2 X 10 2 /IV 格 規 A4 S) N (C 準 標 家 4 1^2 %19103616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說明書修正頁 A7 B7 民國90年6月呈 修正 五、發明説明(6) ------- 〇 圖1 2 :假圖紋的第四配置範例與上層配線之關係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〇 圖1 3 :假圖紋的第五配置範例與上層配線之關係圖 〇 圖1 4 :鋸齒狀圖紋與上層配線之關係圖。 圖15:圓形圖紋的平面圖。 圖1 ,6 A :以先前技術製造之元件分隔區域的形成工 程剖面圖。 圖1 6 B :續圖1 6 A,以先前技術製造之元件分隔 區域的形成工程剖面圖。 圖1 7 A :採用本發明的元件分隔區域的形成工程剖 面圖。 圖1 7 B :續圖1 7 A,採用本發明的元件分隔區域 的形成工程剖面圖。 . 圖1 7 C :續圖1 7B,採用本發明的元件分隔區域 的形成工程剖面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1 8 :先前技術所製造之單層構造半導體裝置的製 造工程剖面圖。 圖1 9 :先前技術所製造之多層構造半導體裝置的製 造工程剖面圖。 主要元件對照表 11 半導體基板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10X297公釐) -9- 4 512 6 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7) 12 片狀區域 13 閘配線 14 第一層間膜 15a 連接孔 15b 連接孔 16a 金屬配線 16b 金屬配線 17 第二層間膜 1 8 a 放熱孔 18b 放熱孔 19a 第二層金屬配線 19b 第二層金屬配線 2 0 落差 2 1 落差 3 1 半導體基板 32 第一氧化膜 3 3 氮化膜 34 第二氧化膜 35a 光阻劑 35b 光阻劑 3 6 S T 1 溝 3 6a S T 1 溝 3 6b 假圖紋(凸部) 3 7 絕緣膜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裝 一-口,.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0-
五、發明說明(8 ) 3 8 凹部 3 9 元件分隔區域 39a 元件分隔區域 4 0 落差 4 1 假圖紋 5 1 .上層配線 發明詳細說明 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將用以下圖面說明。 首先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如圖1 ,本發明藉由在配線 &、度低如區域A處形成假圖紋,來抑制區域A與區域B銜 接處的落差。在此圖1中的區域A表示閘配線密度低如邏 輯部,區域B表示閘配線高如記憶體部。 如圖1所不,例如在單層構造的情況,於半導體基板 1 1上形成圖紋化的光阻劑(圖中未繪出)。以此光阻劑 爲遮罩選擇性的形成片狀區域1 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然後於半導體基板1 1上形成一層物質例如多矽,在 於此層多矽上形成一層圖紋化的光阻劑(圖中未繪出)。 以此光阻劑爲遮罩對多矽進行選擇性的蝕刻。藉由上述步 驟形成區域A的閘配線1 3 a與假圖紋1 3 b,以及區域 B的閘配線1 3 c。前記之假圖紋1 3 b是在閘配線 1 3 a以外之空曠區域形成。 ^ 然後利用如C V D法,將含有硼或磷的矽氧化膜轉化 形成第一層間膜1 4 ;利用如C Μ P法使第一層間膜1 4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u Α7 45ί 2 67 Β7_ 五、發明說明(9 ) 平坦化。在第一層間膜1 4平坦化之際’由於區域A內形 成之假圖紋1 3 b之故,C Μ P導致的加重會分散給閘配 線1 3 a及假圖紋1 3 b ,而不會有像先前一樣的加重集 中現象。因此區域A與B的第一層間膜14的硏磨度便能 做到幾乎相同。如此一來,位於區域A與B交界處的第一 層間膜1 4之落差2 0就可獲得抑制。 而且即使是多層構造,在配線形成之際,藉由於空曠 區域形成假圖紋,也可獲得和上記單層構造相同的效果。 接下來針對上記之假圖紋的形狀作說明。圖2 A、 2 B乃爲了形成最佳假圖紋所作的評估圖紋,此處的評估 面積設定爲4mmx 4mm。 圖2 A是表示一邊長爲L,另一邊長等於評估面積之 一邊的長方形狀的線圖紋3 2,以間隔距離S配置成的 Line/Space (L/S)圖紋 3 1。 圖2 B是表示邊長爲L的正方形圖紋3 4配置成所謂 的鋸齒圖紋3 3。此鋸齒圖紋3 3的配置中,每相鄰兩圖 紋3 4之間對角的距離皆爲(S — L ) /,2。 將上述兩種評估圖紋3 1、3 3上形成層間絕緣膜、 再以C Μ P法使此層間絕緣膜平坦化後,針對層間絕緣膜 上產生的落差加以評估。也就是在圖1所示的假圖紋 1 3 b的部份,採用L / S圖紋3 1或鋸齒圖紋3 3的方 式形成,再於L / S圖紋3 1或鋸齒圖紋3 3上形成層間 膜1 4,以C Μ P法使層間膜1 4平坦化。根據以上成品 來評估區域Α和區域Β的層間膜1 4的落差2 0。另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I !| t--— — — — — — - -\ϊ^_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4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 Α7 Β7 4 5! 2^7 五、發明說明(1〇)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4寫本頁) 落差2 0的評估也配合評估圖紋3 1、3 3的s、L的各 種變化來加以進行。換句話說,改變假圖紋佔評估面積的 比例(即圖紋的覆蓋率),來評估落差2 0的變化。 圖3表示隨著覆蓋率改變的落差2 0之評估結果。如 圖3所示,無論圖紋覆蓋率如何改變,鋸齒圖紋比L / S 圖紋更能抑制落差。因此我們可以了解正方形的假圖紋比 較能抑制C Μ P之後造成的層間膜落差。 接下來針對正方形假圖紋的配置方式檢討評估各種圖 紋對C Μ Ρ後之層間膜落差。 如圖4,將邊長L的正方形假圖紋4 1 ,以行列間隔 皆爲S的格子狀來配置。令此配置列爲圖紋1。這圖紋1 將當作後述圖紋的基準。在此,假設假圖紋4 1的邊長L 爲4 # m,假圖紋4 1的相互間隔S假設爲4 // m。且評 估面積假設爲4 4 #mx 4 4 圖5是.將圖紋1所示之假圖紋4 1在行與列方向上逐 步推移S/ 4的配置例。令此配置列爲圖紋2。 圖6是將圖紋1所示之假圖紋4 1在行與列方向上逐 步推移S/2的配置例。令此配置列爲圖紋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7是將圖紋1所示之假圖紋4 1在行與列方向上逐 步推移3 S / 4的配置例。令此配置列爲圖紋4。 圖8是將圖紋1所示之假圖紋4 1在行與列方向上逐 步推移S的配置例。令此配置列爲圖紋5。 接下來使用圖紋1到5各種假圖紋’評估C Μ P後的 層間膜落差。此結果如表1所示。根據表1 ’圖紋的推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3- Α7 Β7 45^2βγ 五、發明說明(11) 量及圖紋的覆蓋率越多者越能抑制落差。因此圖紋1到5 各種假圖紋在抑制C Μ P後之落差上有效。 【表1】 圖紋 推移量 (μ m ) C Μ P落差 Cum) 圖紋覆蓋率 〔%〕 1 0 0.05 2 5.0 2 1 0.0 2 2 4.8 3 2 0 2 6.7 4 3 0 2 9.6 5 4 0 3 3.3 請 先 閱 讀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r 本 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接下來檢討圖紋1到5與上層配線之關係。首先說明 的是,若在假圖紋上方複數形成其他的配線,就會在這些 配線之間產生電容,而此電容將會導致信號傳輸延遲。因 此,假圖紋正上方應儘量避免形成上層配線。 爲此,我們移動上層配線的位置,檢討假圖紋與上層 配線重疊區域(overlap區域)。這裡我們假設配線的幅爲 0 . 5"m。其結果表示於圖9至1 3與表2。 表2中,(A )表示配線與重疊之假圖紋數,(B ) 表7K與假圖紋有任何重疊的配線根數。而A X B表示假圖 紋與上層配線重疊部份的數目。這裡的A是只要假圖紋的 全區域有和配線重疊者就記入數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4- 45^267 ....... .. 五、發明說明(12) ------· 圖紋 推移量 和上層配線重疊之 配線根數 A X B { β m ^ 假圖紋數(A ) (B ) 1 0 6 4 8 2 8 8 2 1 4 2 2 8 8 3 2 4 16 6 4 4 3 4 1 2 4 8 5 4 4 5 6 12 4 .圖9表示圖4所示之圖紋1的情形。在列方向上呈直 線狀配列的假圖紋上方,沿著列方向配置上層配線5 1。 此種配置情形下,和配置於列方向上的配線5 1之一根重 疊的假圖紋4 1數最多爲6 ,而滿足此條件的配線5 1根 數有4 8。因此假圖紋與上層配線重疊部份的數目(A X B)爲288。與後述各種圖紋的情況相較,此288爲 最大數目。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1 0表示圖5所示之圖紋2的情形。與圖紋1相比 ,在此情形下各假圖紋4 1自列方向往行方向移行。因此 與沿列方向配置的配線5 1之一根重疊的假圖紋數最多爲 4,而滿足此條件的配線5 1根數則爲2 2。因此假圖紋 與上層配線重疊部份的數目爲88。 圖1 1表示圖6所示之圖紋3的情形。與圖紋2相比 ,在此情形下各假圖紋4 1自列方向往行方向移行。因此 與沿列方向配置的配線51之一根重疊的假圖紋數最多爲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1267 . Α7 ____ Β7 五、發明說明(13) 6。因此假圖紋 4 ’而滿足此條件的配線5 1根數則爲 與上層配線重疊部份的數目爲6 4。 紋3相比 行。因此 數最多爲 此假圖紋 情形下因 列方向配 與假圖紋 層配線重 直線狀的 電容。另 離推移配 在考慮上 請 先-閱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ijf - / 1 ί裝 頁 訂 圖1 2表示圖7所示之圖紋4的情形。與圖 ,在此情形下各假圖紋4 1自列方向往行方向移 與沿列方向配置的配線5 1之一根重疊的假圖紋 4,而滿足此條件的配線5 1根數則爲1 2。因 與上層配線重疊部份的數目爲4 8。 圖1 3表示圖8所示之圖紋5的情形。在此 各假圖紋4 1在列方向上呈直線狀並列,故與沿 置之配線5 1重疊的假圖紋4 1數最多爲4,而 重疊的配線5 1根數則爲5 6。因此假圖紋與上 疊部份的數目增加爲1 2 4。 也就是說,如圖紋2至4般假圖紋4 1未呈 配置,因重疊部份的數目減少,故可抑制配線的 外,將假圖紋4 1的行與列方向上以S以上的距 置時,就會重複上述圖紋1至5的配置列。因此 層配線的電容情況下,最有效的配置應如式(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 〇 <推移量<假圖紋之相互距離s 此外,在圖紋覆蓋率高的情況下,在採用R I Ε ( Reactive Ion Etching,反應離子餓刻)、CD Ε (
Chemical Dry Etching,化學乾飽刻)等化學|ί[刻法製作圖 紋時會產生問題。例如藉由偵測除去物之氣體來控制硏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6- r 2 S 7 A7 B7 五、發明說明(Μ) 的裝置’會發生偵測變爲困難。因此覆蓋率應越低越好, 例如減低至4 0 %以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寫本頁) 因此,圖2 Β所示的鋸齒圖紋3 3的情況中,如圖3 所示’圖紋覆蓋率爲16 · 3%,即L = 4//m、 s = 1 〇 m的假圖紋爲最合適之圖紋配置。此種情況下 ,CMP後的落差爲〇 . 〇 1 ,與不形成假圖紋時的 落差(0 . 4至〇 . 5/zm)相比有顯著抑制。另外圖 1 4表示此種鋸齒圖紋與上層配線5 1之間的關係。 根據以上實際例子,我們在邏輯部這類配線密度低的 區域形成假圖紋,如此一來便能抑制邏輯部與記憶體部之 間產生的層間膜落差。另外假圖紋的形狀爲正方形者更能 抑制落差。另外,根據式(1 )所示的鋸齒狀配置法,便 可抑制其與上層配線之間的電容。再者,藉由採用假圖紋》 會使如邏輯部般的低配線密度區域提高配線密度,先前晶 片上用以減少記憶體與邏輯的間隙的配置情形所採用的電 路印刷與蝕刻等條件亦可採用。如此一來便可有效利用既 有的設定條件。此外,因覆蓋率不同而導致的寸法變動( loading effect )亦可減少。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Η消費合作社印製 還有假圖紋的形狀或配置並不侷限於上記的實施例。 上記的實施例中,圖4所示之基準假圖紋之邊長L與假圖 紋的相互距離S雖然相等,但即使假圖紋的相互距離S比 邊長L大、圖紋覆蓋率小亦可。即假圖·紋的邊長L假定爲 4 ’假圖紋的相互距離S假定爲1 〇 。而評估面 積便假定爲4 4 "mx 4 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 4 7 β 2 B7 五、發明說明(15) --->---------------裝--- - (3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tii:寫本頁) 將上述的假圖紋,用和上記實施例同樣的方法’也就 是採用在行方向以1 / S逐步推移的圖紋來評估CMP後 的層間膜落差。表3顯示此一評估結果。從表3可以得知 ,推移量在7 # m的時候最能抑制落差’而圖紋覆蓋率卻 相對較低。因此這種配置的假圖紋亦能有效抑制c Μ P後 的落差。 【表3】 推移量 { β m ) C Μ P後落差 〔# m〕 圖紋覆蓋率 〔%〕 0 0.30 8.2 1 0.27 一 2 0.25 8.3 3 0.21 一 4 0.18 9.7 5 0.15 . 6 0.11 一 7 0.03 10.9 8 0.05 — 9 0.09 一 10 0.11 16.7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另外,假圖紋的形狀並不侷限爲正方形,如圖1所示 ,即使爲圓形亦可。另外,行與列方向上的推移量也不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8- Α7 Β7 五、發明說明(16) 定爲一特定値,隨著空曠區域面積與形狀的改變,行與列 方向上的推移量也可以有不同的配置。另外,假圖紋也不 限只能形成在邏輯部般的區域,邏輯部與記憶體部之間的 間隙等空曠區域亦可。上述的情況亦能得到和上記實施例 同樣的效果。 另外,配線方向並不限於列方向,即使是行方向亦可 。此種情況也可與上述實施例一樣防止配線間之電容增加 再者,上述之假圖 例如可與爲了形成S T 溝分隔)構造之元件分 亦可。 圖 1 6 A、1 6 B 成方法。圖17A、1 隔區域的形成方法。 如圖1 6 A所示, 紋並不限定要與閘配線同時形成。 I (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淺 隔區域的溝形成時同時形成假圖紋 表示先前技術之元件分隔區域的形 7 B、1 7 C表示本發明的元件分 請 先 閱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ί裝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一氧化膜3 2形成於半導體基板 上’再於此第一氧化膜3 2上形成氮化膜3 3。於此 二氧化膜3 4,再於此第二氧化膜 阻劑(圖中未繪出)。用這層圖紋 第二氧化膜3 2、3 4以及氮化膜 氮化膜3 3上再形成第 3 4上塗佈圖紋化的光 化的光阻劑,使第一、 3 3圖紋化。之後除去光阻劑。然後以圖紋化的第 二氧化膜3 2、3 4, 基板3 1 ,形成S T I 3 7,此絕緣膜3 7會 第
及氮化膜3 3爲遮罩,去除半導體 溝3 6。然後全面性地形成絕緣膜 陷入S T I溝3 6。在此,S T 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9- 45t2S7 S A7 ____B7 五、發明說明(17) 溝3 6'的開口爲大的情況下,S T I溝3 6上的絕緣膜 3 7便會產生凹部3 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其後,如圖1 6 B所示,以C Μ P法使絕緣膜3 7平 坦化後,第一、第二氧化膜3 2、3 4及氮化膜3 3裨去 除。其結果於半導體基板3 1內形成ST I構造的元件分 隔區域3 9。此時,因絕緣膜3 7形成時的凹部3 8 ,元 件分隔區域3 9中央的表面會產生低於半導體基板3 1表 面的落差4 0。此元件分隔區域3的落差40 ’在如圖1 所示的層間膜全面性堆積之時,將會導致層間膜1 4發生 落差。 在此,如同下述說明,本發明爲了抑制元件分隔區域 的落差,在S Τ I溝形成的同時一起形成假圖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制4 首先如圖1 7 Α所示,於半導體基板3 1上形成第一 氧化膜3 2 ,再於此第一氧化膜3 2上形成氮化膜3 3。 於此氮化膜3 3上形成第二氧化膜3 4,再於此第二氧化 膜3 4上塗佈圖紋化的光阻劑。其結果導致第二氧化膜 3 4上形成圖紋化的光阻劑3 5 a ' 3 5 b。利用這圖紋 化的光阻劑35a、35b ’使第一、第二氧化膜32、 3 4及氮化膜3 3圖紋化。之後去除光阻劑。然後以圖紋 化的第一、第二氧化膜3 2、3 4,及氮化膜3 3爲遮罩 ,去除半導體基板3 1。其結果一倂形成了複數的凸部 36b與複數的STI溝36a。在此,藉由光阻劑 3 5 b形成像是圖4到圖8所示地被假圖紋化’而形成上 述假圖紋形狀的凸部(以下簡稱爲假圖紋)3 6 b。再者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0- 4 5 ? 2 β 7 Α7 _ Β7 五、發明說明(18) * ,圖4至圖8所示的假圖紋將成爲假圖紋3 6 b的上面圖 〇 再來如圖1 7 B所示’全面性地形成絕緣膜3 7,此 絕緣膜3 7會陷入S T I溝3 6 a。其結果將使S T I溝 3 6 a上的絕緣膜3 7表面產生凹部3 8 a。在此由於假 圖紋採用形成複數的S T I溝3 6 a ,故凹部3 8 a深度 較淺,且能縮小凹部3 8 a的開口。 其後如圖1 7 C所示,絕緣膜3 7經過C Μ P法平坦 化之後,第一、第二氧化膜32、34以及氮化膜33被 去除。其結果爲半導體基板3 1內形成S Τ I構造的複數 兀件分隔區域3 9 a。 如以一來,藉由假圖紋3 6 b於ST I溝3 6 a形成 時同時形成,可以抑制絕緣膜3 7形成時發生於S Τ I溝 上方的大面積凹部3 8 a 。而且在元件分隔區域3 9 a形 成之際就能防止生於元件分隔區域3 9 a的表面落差。 I 1/--— 4 — — — — — — — . I I I I I — I 訂·11 — 1111 -^· , - Ί/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杳?事項#i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國國豕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AS B8 C8 D8 補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2: 第891 036 1 6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0年6月修正 1 種半導體裝置,其特徵爲: 第一配線形成所在之第一區域,與配線密度較前記第 一配線爲高之第二配線形成所在之第二區域;及 至少在前記第一區域上方的至少在列方向上形成之第 三配線;及 前記第一區域之前記第一配線以外的空曠區域處,具 備有行方向、列方向上依照固定間隔距離配置形成之複數 假圖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雩體裝置,其中,包 含: 相鄰之前記各假圖紋,在p方向、列方向上以一定間 隔錯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包 含: 前記假圖紋爲正方形,各假圖紋之相互間隔等於前記 正方形之邊長,行方向上相鄰之前記各假圖紋則在列方向 上以未滿前記正方形相互間隔之距離錯開;列方向上相鄰 之前記各假圖紋則在行方向上以未滿前記正方形相互間隔 之距離錯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包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6 裝 -an Bi 1· I — I— ·1!!1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含: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前記假圖紋爲正方形,在行方向上相鄰之前記各假圖 紋則以前記正方形邊長以上之距離離間,在列方向上相鄰 之前記各假圖紋則以前記正方形邊長以上之距離離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包 含: 前記假圖紋爲圓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包 含: 前記第一區域爲邏輯區域,第二區域爲記憶體區域。 7 . —種半導體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第一配線形成所在之第一區域,與配線密度較前記第 一配線爲高之第二配線形成所在之第二區域;及 至少在前記第一區域上方的至少在列方向上形成之第 三配線;及 形成於前記第一區域之前記第一配線尽外的空曠區域 〜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處,於行方向、列方向上依照固定間隔距離加以配置,於 前記第三配線之至少在行方向上,以固定間隔錯開之複數 假圖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包 含: 相鄰之前記各假圖紋,在行方向、列方向上以一定間 隔錯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 AS R8 C8 1)8 45,Ζ.βγ. 六、申請專利範圍 含: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前記假圖紋爲正方形,各假圖紋之相互間隔等於前記 正方形之邊長,行方向上相鄰之前記各假圖紋則在列方向 上以未滿前記正方形相互間隔之距離錯開;列方向上相鄰 之前記各假圖紋則在行方向上以未滿前記正方形相互間隔 之距離錯開。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包含: 前記假圖紋爲正方形,在行方向上相鄰之前記各假圖 紋則以前記正方形邊長以上之距離離間,在列方向上相鄰 之前記各假圖紋則以前記正方形邊長以上之距離離間。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包含: 前記假圖紋爲圓形。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包含: 前記第一區域爲邏輯區域,第二粵域爲記憶體區域。 1 "3 種半導體裝置,其特徵爲: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具.有元件形成所在之元件區鱗的半導體基板,及 形成於則..5己半導體基板內,分隔目U g己·兀件區域的元件 分隔溝,及 ! 、前記元件分離溝的底面,行方向、列方向上以所定間 隔離間配置之複數假圖紋,及 前記假圖紋周圍的元件分隔溝內具有埋陷的絕緣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X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前記假圖紋的表面高度與前記半導體基板的表面高 度相同。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包含: 之θυ sS各假圖紋,在行方向、列方向上以一定間隔錯 開。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包含: 前記假圖紋爲正方形,各假圖紋之相互間隔等於前記 IE方形之邊長,行方向上相鄰之前記各假圖紋則在列方向 上以未滿前記正方形相互間隔之距離錯開;列方向上相鄰 之前記各假圖紋則在行方向上以未滿前記正方形相互間隔 之距離錯開。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包含: 前記假圖紋爲正方形,在行方向上相鄰之前記各假圖 紋則以前記正方形邊長以上之距離離間,在列方向上相鄰 之前記各假圖紋則以前記正方形邊長以上之距離離間。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 ,包含: 前記假圖紋爲圓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务填寫本頁) 裝 .SJ·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TW089103616A 1999-03-19 2000-03-01 Semiconductor device TW45126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7606499 1999-03-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51267B true TW451267B (en) 2001-08-21

Family

ID=13594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03616A TW451267B (en) 1999-03-19 2000-03-01 Semiconductor devic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00076892A (zh)
TW (1) TW4512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78178B2 (en) 2008-09-19 2012-10-02 Hynix Semiconductor Inc.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129159B1 (ko) * 2009-05-25 2012-04-12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불휘발성 메모리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00076892A (ko) 2000-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1007B2 (en) Wafer-to-wafer bonding structure
TW571390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423066B (en) Crack stops
TW415046B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same
CN104253127B (zh) 具有降低衬底翘曲的背面结构的集成电路
TW454240B (en) Improved contact and deep trench patterning
US7989309B2 (en) Method of improving a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gapfill process
CN109786382A (zh) 三维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JP5522622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50137025A (ko) 이중 패터닝을 사용한 자기-정렬 나노와이어 형성
US9117804B2 (en) Interpose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717549B1 (ko) 반도체 소자 제조방법
TWI685020B (zh) 包含線圖案的半導體裝置
JP5426130B2 (ja) ストレージノード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JP2011134824A (ja) 半導体ウエハ、半導体ウエハ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JP2014216327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07878A (ja) 半導体装置
TW202137490A (zh) 垂直式記憶裝置
CN102446705A (zh)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US6420748B1 (en) Borderless bitline and wordline DRAM structure
TW451267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JP2002009161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ダミーパターンの配置方法
TW200910568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packag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KR20200076806A (ko) 수직형 메모리 장치
KR100689839B1 (ko) 반도체장치의 더미패턴 설계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