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32858B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with copy function - Google Patent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with copy func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32858B
TW432858B TW087102016A TW87102016A TW432858B TW 432858 B TW432858 B TW 432858B TW 087102016 A TW087102016 A TW 087102016A TW 87102016 A TW87102016 A TW 87102016A TW 432858 B TW432858 B TW 4328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pecifications
manual
copying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02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yasu Yoshikawa
Taku Soneoka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32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328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88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to the scan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2Removing sheets from a stack or inputting media
    • H04N1/00623Selectively inputting media from one of a plurality of input sources, e.g. input t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63Indicating relating to handling of med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2323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roducing medium, e.g. type, size or avail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233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user specified instructions, e.g. user selection of reproduction mode

Description

432858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聚 ___B7_______五'發明説明彳) [發明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複印功能及傳真通信等之通信 功能的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端裝置。 [先行的技術] 此種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端裝置係除了設置在裝置 內部之用紙外,並且做成可以在於手送使用紙張上執行記 錄之型式的裝置。但是,由於手送使用紙張係被設置在裝 置的外部緣故,無法檢測其規格。此一緣故,以前例如在 於將明信片規格的紙張設置在手送部執行複印的場合時, 做成必須指定紙張規格後,執行因應該紙張規格之複印, 並且在於該複印結束後切換到傳真通信,進而更換A 4等 之通信用手送紙張後再指定其規格。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此一緣故,在於此一以往之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端 裝置中,在於藉手送使用紙張所形成之複印結束後,必須 重新指定通信用手送使用紙張的規格之操作形成非常麻煩 的問題。同時,倘若忘記重新指定此一紙張規格的操作, 會造成收信資料的規格與紙張的規格會不一定或無法收信 的問題。 本發明係針對此一以往之技術所存在的問題點所提出 。其目的係提供一種在於因爲手送使用紙張所形成的複印 結束後,可以省去重新指定通信用手送使用紙張的規格之 ---------裝------it-------t (¾先聞請背面之;i意事項再填艿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4 - 432858 A7 B7 經濟部中央榡隼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i、發明説明i ) 麻煩的操作的同時,並且可以防止忘記使用紙張的重新指 定之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端機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爲了達成上述的目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係 屬於擁有複印功能以及通信功能後,具備可以使用手送使 用紙張之記錄部之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端機裝置,其具 備有:輸入手送使用紙張規格之人力手段*及記億藉由該 人力手段輸入之通信手送使用紙張規格之記憶手段、及在 於手送複印結束時,將記憶在記憶手段之通信用手送使用 紙張之規格的使用狀態恢復之控制手段。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之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端裝置,其中前述控制手段係在 於手送複印時,當從人力手段輸入複印使用紙張之規格時 ,比較該複印用手送紙張規格與被記憶手段記憶之通信用 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後,若發生規格不同的場合時,會在 於裝置部顯示出更換使用紙張之規格。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 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端機,其中前述控制手段係在於顯 示部顯示出更換使用紙張之後,在於從手送使用紙張檢測 I 器輸入更換使用紙張結束之檢測信號的場合時,開始複印 動作。 [發明之實施形態] 裝-- (讀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页) 訂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A4規格(2!0X29?公釐) • 5 · A7 432858 B7 五、發明説明$ ) 以下,在以圖面說明在於複印·傳真複合機中將本發 明具體比之一實施形態。 如第1圖所示,在於本複合機之裝置本體1 1中,裝 設了原稿輸送部1 2、及原稿裝置部1 3、及讀取部 1 4、及切好紙張之供應部1 5、手送使用紙張供應部 16、及記錄部1 7、及切好紙張排出部1 8。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前述原稿輸送部1 2係具備 有:裝載原稿2 1之原稿台面2 2、及將原稿2 1 —張張 分離供應之分離輥子2 3、及輸送被分離之原稿2 1之複 數個輸送輥子2 4、及原稿2 1通過上面之透光板2 5, 及將被排出之原稿2 1保存之原稿排出台面2 6。 檢測原稿有無檢測器2 7係被對向配置在前述原稿台 面2 2,且在於將原稿2 1裝載在原稿台面2 2時輸出檢 測信號。檢測原稿排出檢測器2 8係被對向配置在原稿排 出台面2 6,且在於將原稿2 1排出至原稿排出台面2 6 時輸出檢測信號。 前述原稿裝置部13係具備有將原稿21裝載至上面 之透明的原稿裝載板3 1 .及配設在該原稿裝載板3 1上 形成可以開關轉動之押蓋3 2。接著,前述原稿輸送部 1 2的原稿台面2 2及原稿排出台面2 6係被配置在此一 原稿裝載部1 3之押蓋3 2上後,與押蓋3 2形成一體式 地被開關轉動》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前述讀取部1 4係具備有: 將光線照射在通過透光板2 5上之原稿2 1或照射在被裝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IOX297公釐) ---------1¾.------,1T--r----味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海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聚 -0 * 432858 經满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B7五、發明説明ί ) 載在原稿裝載板3 1之原稿2 1之光源3 7、及變更來自 原稿2 1之反射光之光路之第1至第3鏡片38 ; 39 ; 40.及移動光源37及第1至第3鏡片38:39; 4 0之移動機構4 1。進而,讀取部1 4具備有收集來自 第3鏡4 0之光線之集光片4 2、及通過該集光片4 2後 根據入射光讀取原稿2 1上之影像之攝影元件(C C D)4 3 5 前述移動機構41係具備左右一對大直徑之皮帶輪 44 : 45、及左右一對小直徑之皮帶輪46 : 47、及 橫掛在大直徑44 ; 4 5間之第1皮帶48、及橫掛小直 徑 46 : 47間之第2皮帶49。進而,移動機構41係具 備被第1皮帶4 8連結之第1裝載器5 0、及被第2皮帶 4 9連結之第2裝載器5 1、及分級馬達5 2。 前述大直徑皮帶輪4 4、4 5的直徑係被形成爲小直 徑皮帶輪46、 47的直徑的2倍。同時,左側的大直徑 皮帶輪4 4及小直徑皮帶輪4 6係被連結在同一軸線上形 成可以一體式旋轉後,由分級馬達5 2作動連結。進而, 在於第1裝載器5 0上支撐光源3 7及第1鏡片3 8,在 於第2裝載器5 1上支撐第2鏡片39及第3鏡片40。 接著,藉著以分級馬達旋轉大直徑皮帶輪44、 45 及小皮帶輪46、47,然後介著第1及第2皮帶48、 49’移動第1及第2裝載器50、 51»此時,第1裝 載器5 0以2倍第2裝載器5 1的移動速度移動。藉此, ~ - :| I I - I n I -Hf/ a^i HI ——;. ^^1 0¾ ‘τ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牟(CNS ) Α4規格{ 2]0Χ297公釐) 經漪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f合作社印製 43285 8 A7 __B7 五、發明説明g ) 如第1圖所示,兩裝載器5 Ο、5 1被移動配置在中間的 候機位置Ρ、及對向透光板2 5之正下方之第1原稿讀取 位置Ρ2、及對向原稿裝載板3 1的基準端3 1 a之正下 方之第2原稿讀取位置的始點P 3。 同時’藉著前述原稿輸送部1 2及讀取部1 4構成複 數個原稿自動讀取部(ADF)後,在於裝載器5 0、5 1被 移動配置到第1原稿讀取位置P 2的狀態下,讀取通過透 光板2 5上方之原稿2 1之影像。進而,藉著原稿裝載部 1 3及讀取部1 4用以構成平板熱壓讀取部(F B S),且在 於移動置配置裝載器50、 51至第2原稿讀取位置之始 點P 3後’朝向終點P 4移動,並且讀取裝載在原稿裝載 板31之原稿21的影像。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讀取位置檢測器5 3係被配 設在前述原稿裝載板3 1的基準端3 1 a的下部,在於移 動裝載器50、 51至第2原稿讀取位置的始點p3時輸 出檢測信號。 如第1圖所示,前述切好紙張之供應部1 5係具備有 :以堆疊層狀態收容所指定規格之切好紙張5 6之複數(此 一實施形態中爲2個)個供塵紙匣5 7 .及將各供應紙匣 5 7內之切好紙張5 6 —張張地朝向記錄部1 7輸送之供 \ 應紙棍子5 8、及引導切好紙張5 6之輸送的導引板5 9 。此外,在於各個供應紙匣5 7內收容各種規格不同之切 好紙張5 6。 前述手送使用紙張供應部16係具備有:在支持手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〇阳)六4規格(2】0'乂297公釐) I ---------Γ-裝------訂-------t (請先閱讀背16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4328 5 B 經濟部中戎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繁 A7 __B7五、發明説明έ ) 使用紙張6 2之裝置本體1 1的一側面被設置成可以開關 之手送使用紙張支持板6 3、及介著前述導引板5 9將該 手送使用紙張支持板6 3上之手送使用紙張6 2 —張張地 朝向記錄部1 7輸送之供應紙張輥子6 4。手送使用紙張 檢測器6 5係被對向配置在手送使用紙張支持板6 3,且 在於手送使用紙張6 2被支持在手送使用紙張支持板6 3 上時,輸出檢測信號。 前述記錄部1 7係具備有感光滾筒6 8、及以所指定 的電壓均等地讓該感光滾筒6 8的表面帶電之帶電器6 9 、及在於感光滾筒6 8上形成影像之靜電潛影之暴光器 7 0、及供應炭粉到感光滾筒6 8上之靜電潛影後將該潛 影顯像之顯像器7 1。進而,記錄部1 7係具備有:朝著 感光滾筒輸送切好紙張5 6或手送使用紙張7 2之輸送輥 子7 2、及從感光滾筒上將變粉影像轉印到切好紙張 5 6或手送使用紙張6 2上之轉印器7 3、及將切好紙張 5 6或手送使用紙張6 2上之炭粉影像加熱定像之加熱定 像器7 4。 前述切好紙張排出部1 8係具備有:將記錄完之切好 紙張56或手送使用紙張62排出之排紙輥子77、及引 導切好紙張5 6或手送使用紙張6 2的排出之導引板7 8 、及保存被排出之切好紙張56或手送使用紙張62之排 紙紙匣7 9。 接著,說明有關前述所構成之複印•傳真複合機之電 路構造。如第3圖所示,中央處理裝置(C P U)8 2係用來 本紙依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绛{ CNS ) A4規& ( 210X 297公釐) 〇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ί:15本頁) A7 432B58 B7 五、發明説明f ) 控制複合機之各項動作。只有讀取記憶體(R0M)8 3係用 來記億在於複合機之動作中所必需之各種控制程式。隨機 存起記憶(RAM)8 4係用來暫時記憶執行控制程式時所取 得的資料等。由此,藉著這些CPU82、 ROM83、 及RAM8 4構成控制手段。 同時,藉著RAM8 4構成記憶手段後,在於該 RAM84設置第1記憶體84a、第2記憶體84b及 第3記憶體84c。第1記憶體84a係用來記億通信用 手送使用紙張的規格。第2記億體8 4 b係用來記憶複印 用手送使用紙張的規格。第3記憶體8 4 c係用來記億記 憶動作之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其資料係由前述第1記憶 體48 a及第2記憶體48b傳送獲得。 前述手送使用紙張檢測器6 5係將檢測信號輸出至 CPU82。讀取部14係藉著透光板25或原稿裝載板 3 1用以讀取原稿2 1上之影像後,將黑白2種印象資料 輸出至C P U 8 2。影像記憶體8 5係暫時記憶所收到的 影像資料或由讀取部所讀取之影像資料。記錄部1 7係將 所收到的影像資料或由讀取部1 4所讀取之影像資料記錄 到切好紙張5 6。 顯示部8 6係釋:備液晶顯示儀板或LED,顯示例如 「複印模姐」、「通信模組」、「更換使用紙張嗎」、「 候機中」、「機械異常」般之裝置之動作狀態等之各種資 訊。操作部8 7係具備.複印/通信鍵8 7 a、開始鍵8 7 b、使用紙張規格輸入鍵8 7 c等之各種操作鍵》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 CNS ) A4規格{ 210X297公廣) (請先閱請背面之注意亨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0- 432858 輕^.部中央桴準局員Η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____B7_____五、發明説明(8 ) 前述複印/通信鍵8 7 a係使用選擇執行複切模組嗎 ?亦或是執行傳真通信模組的場合。開始鍵8 7 b係使用 於開始複印動作或傳真通信動作的場合。使用紙張規格輸 入鍵8 7 c係構成輸入手段後,除了在於使用手送使用紙 張6 2用以進行傳真收訊的場合下,指定輸入通信用手送 使用紙張的規格的同時,並且在於手送使用紙張6 2用以 執行手送複印的場合下,指定輸入複印用手送使用紙張的 規格。 調變解調器8 8係處理發收信號資料之變調及復調。 網路控制機(NCU)8 9係具備控制電話線L 1之連結及解 放的同時,並且具備檢測對應對方之傳真號碼之號碼脈波 之發送及收信之功能。 接著,前述c P U 8 2在於藉著手送使用紙張接收傳 真時,在於從手送使用紙張規格輸入鍵8 7 C輸入通信使 用紙張的規格時會將該使用紙張規格記憶在RAM8 4的 第1記憶體84a。同時,CPU82在於藉著手送使用 紙張6 2進行手送複印時,在於從使用紙張規格輸入鍵8 7 c輸入複印用手送使用紙張的規格時會將該使用紙張記 憶在RAM84的第2記憶體84b。 進而,前述C P U 8 2在於藉著手送使用紙張進行手 送複印時,會比較複印使用紙張之規格而與通信使用紙張 之規格,當規格不同時,在顯示部8 6,會顯示出如「更 換使用紙張了嗎」一地般顯示出更換手送使用紙張6 2之 訊息。而且,CPU82會在此一顯示部86顯示後,確 (誚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窍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準{ 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n 43285 8 at ___________B7 五、發明説明έ ) 認顯示來自手送使用紙張檢測器65之所謂由ON— 0 F F〜 ON的更換使用紙張結束之檢測信號的輸入下,開始複印 原稿2 1的動作。 同樣的,前述C PU 8 2在於手送複印結束時,也會 比較複印用手送使用紙張的規格與通信用手送使用紙張的 規格’當規格不同時,在顯示部8 6,會顯示出如「更換 使用紙張了嗎」一般地顯出更換手送使用紙張6 2的訊息 。同時,CPU82會在此一顯示部86顯示後,確認顯 示來自手送使用紙張檢測器6 5以所謂的ON — 0 F F — ON的更換使用紙張結束之檢測信號的輸入下,恢復記億 在RAM8 4之第1記億體8 4 a之通信用手送使用紙張 規格之使用狀態。 接著,佐以第1 4圖之流程圖說明在此一實施形態之 複印•傳真複合機中,有關使用手送使用紙張6 2之後執 行原稿2 1之複印動作。此外,此一流程圖係依據記憶在 R0M8 3中之控制程式,且在於C PU 8 2的控制下進 行。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贽合作社印製 -- --- I - -- HI It-Ai衣-- i I ! I . I {請先閱讀背t6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接著,在於使用手送使用紙張6 2處理接收傳真信號 的情況時,當操作者自操作部8 7的使用紙張規格輸入鍵 8 7輸入指定之通信用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例如A 4規格) 時,該使用紙張規格則會暫被記憶到R A Μ 8 4之第1記 憶體8 4 a(S 1)«然後,此一第1記憶體8 4 a之使用紙 張規格被轉記憶屬於動作領域之第3記憶體8 4 c(S 3)。 之後,藉著複印/通信鍵8 7 a之操作,判斷是否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 432858 A7 B7 經漪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聚 五、發明説明(10 ) 經設定好手送複印模組(S 3),當未設定手送複印模組的場 合時,亦即在於藉著複印/通信鍵8 7 a用以設定收信模 組的場合時,使用被指定之手送使用紙張6 2後,同時執 行具備與該手送使用紙張6 2之規格吻合之記錄的傳真收 信(S 4 )後,結束處理= 此外,在於前述S 3的判定中,在於設定了手送複印 模組的狀態下,當從輸入使用紙張規格鍵8 7 c指定執行 複印之複印用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時,此一使用紙張之規 格的資料會暫時被記憶到RAM8 4之第2記憶體8 4 b( S 5)。之後,比較記憶在第1記億體8 4 a之通信用手送 使用紙張之規格的資料、及記憶在第2記憶體84b之複 印用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的資料(S 6)。 接著,當兩使用紙張規格的資料不同時,例如記憶在 第1記憶體84 5之規格爲A4 ’記憶在第2記億體84 b的規格爲B 5時,由於會造成被複印的資料與手送使用 紙張6 2的規格不相吻合的現象*會在顯示部,顯示「更 換使用紙張了嗎」一般地顯示更換手送使用紙張6 2的訊 息(S 7)。依此一顯示,將手送使用紙張支持板上的通信用 手送使用紙張6 2更換成所指定之規格的複印用手送使用 紙張6 2後,押下確認用的Y e s鍵的話(s 8),隨著更換 動作的處理自手送使用紙張檢測器6 5判斷有無所謂的 〇N— 0 F F~>ON之使用紙張更換結束之檢測信號的輸 出(S 9)。亦即’爲了更換手送使用紙張6 2,一旦從手送 使用紙張支持板6 3抽出手送使用紙張6 2,手送使用紙 (請先聞诗背面之注意事Jl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3- 432B5 8 A7 B7 五、發明説明(11 ) (諳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張檢測器6 5則由ON切換至OF F,接著,當插入支持 新的手送使用紙張6 2時,手送使用紙張檢測器6 5則由 OFF切換至ON。 之後,將記憶在第2記憶體84b之使用紙張規格轉· 送記億到屬於動作範圍之第3記憶體8 4 c(S 1 0)。同時 ,在於前S 6的判定中,若兩使用紙張的規格相同時,則 跳過前述S7〜S9,執行0此一S10之動作即可。在 於此一狀態下,若裝載原稿2 1於原稿輸送部1 2之原稿 台面2 2上或原稿裝載部1 3之原稿裝載板3 1上後,押 下開始鍵8 7 b的話(S 1 1),除了藉由記錄部1 4讀取原 稿2 1上的影像的同時,並且藉著記錄部1 7用以將該影 資料記錄到所指定之規格的複印用手送使用紙張6 2 ( S 1 2 )。 如此,當結束使用手送使用紙張6 2之複印動作後,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 會比較記憶在傳真用之第1記億體8 4 a之通信用手送使 用紙張之規格資料、及記憶體在複印用之第2記憶體8 4 b之複印用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資料(S 1 3)。接著,例如 在於複印結束後第1記憶體8 4 a之使用紙張規格因使用 紙張規格輸入鍵8 7 c被更改造成被記憶在兩記憶體8 4 a、 84b之使用紙張資料不同時,會在顯示部顯示如「 更換了使用紙張嗎?」一般地顯示更換手送使用紙張6 2 之訊息(S 1 4)。依據此一顯示,在於將手送使用紙張支持 板6 3上之複印用手送使用紙張6 2更換成不同規格之通 信用手送使用紙張6 2之後,按下確認用之Y e s鍵的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_ . 432858 經滴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聚 A7 B7_ 五、發明説明(l2 ) 5 1 5 ),即便判定是否自手送使用紙張檢測器6 5檢測出 ON—OFF— ON之使用紙張更換結束之信號(S 1 6)。 之後,記憶在傳真用之第1記憶體8 4 a之使用紙張 規格資料便被記憶到動作用之第3記憶體8 4 c(S 1 7)。 同時,在於前述S 1 3的判定中,若兩使用紙張規格相同 時,便跳過前述之S14〜S16,執行此一S17之動 作。接著,形成在於此一狀態下傳真機之收信已處於待機 狀態(S 1 8 )後,結束處理。 其次,以下記載可以藉由前述之實施形態得到所預期 之效果。 在於本實施形態之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端裝置.藉 著做爲人力手段之使用紙張規格輸入鍵8 7 c形成預先輸 入通信用手送使用紙張的規格後,記憶到做爲記憶手段之 RAM8 4。接著,在於指定不同規格之手送使用紙張 6 2後利用記錄部處理複印,並且在於該複印結束時,會 形成藉著做爲控制手段之C P U 8 2的控制用以形成如 S 1 7 —般地自動恢復到被記憶在RAM8 4之通信用手 送使用紙張規格之資料。此一緣故,可以省去在於藉由手 送使用紙張6 2所處理之複印結束後,重新設定通信用手 送使用紙張之規格之麻煩的操作。同時,也可以防止忘記 重新設定使用紙張|進而防止無法收信的現象。 在於此一實施形態的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端裝置中 ,當在於手送複印時,藉著使用紙張規格輸入鍵8 7 c輸 入複印用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時,會藉著C PU8 2之控 (討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裝 訂 本紙張足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〇^)六4規_格(210_/:297公釐) -15- 43285 8 at B7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裝 五 、, 發明説明b ) 1 制 比 較 複 印 用 手 送 紙 張之規格及通 信用 手 送使 用 紙 張 之 規 1 i 格 σ 接 著 9 在於規格不同時*形成在於 顯 示 部 8 6 顯 示 出 i 1 更 換 使用 紙 張 的 訊 息 。此一緣故, 藉著 不 同 規 格 之 手 送 使 讀 1 1 I 用 紙 張 6 2 處 理 之 手 送複印時,可 以跟 催 更 換 手 送 使 用 紙 閱 讀 1 ί 張 6 2 形 成 可 以 防 止在於不同規 格的 手 送 使 用 紙 張 6 2 背 1¾ 1 ! 上 處 理 錯 誤 的 複 印 0 事 1 I 在 本 實 施 形 態 之 附有複印功能之通 信 終 端 裝 置 Τ 其 中 項 再 1 在 於 顯 示 部 8 6 除 了 顯示更換使用 紙張 的 訊 息 的 同 時 並 寫 本 裝 I 且 從 手 送 使 用 紙 張 檢 測器8 7 c確 認更 換使 用 紙 張 結 束 之 貝 1 1 I 檢 測 信 號 時 會 形 成 藉由C P U 8 2之 控 制 用 以 開 始 複 印 1 Ί 動 作 此 綠 故 在 於藉著手送使 用紙 張 6 2 執行 手 送 複 1 1 印 時 可 以 在 確 認 更 換了手送使用 紙張 6 2 後 才 開 始 複 印 訂 1 動 作 形 成 可 以 更 進 一步地防止在於不 同 規 格的 手 送 使用 1 紙 張 6 2 上 處 理 錯 誤 的複印。 1 1 1 此外 »* 刖 述 實 施 形態亦可以變 更如下使 其 具 體 化 0 1 1 1 將 其做成省去在於前述實施形 態中 之 S 8 S 1 5 的 判定 而 僅 藉 著 S 9 、S 1 6之判 定用 以 確 認 手 送 使 用 紙 1 1 張 的 更 換 〇 1 1 接 著 以 下記載 自前述實施形 態中 所 掌 握 之技 術 田 心 想 I 1 1 如 串 請 專 利 範 圍 第1項至第3 項所記載之附有 複 印功 i 1 能之 通 信 終 端 裝 置 Τ 其前述控制手段係在於手 送 複 印 結束 時 比較 記 億 在 記 憶 手段之複印用 手送 使 用 紙 張 之規格及 1 i 複 印 用 手 送 使 用 紙 張 之規格後,當 規格不 同 時 I 會 在 顯 示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IOX 297公釐) -16 43285 8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裳 五、發明説明(Μ ) 部顯示更換使用紙張。 依據此一構成,形成可以在於手送複印結束時,跟催 更換通信用手送使用紙張,可以防止在於不同規格的複印 用手送使用紙張上記錄收信影像資料。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依據上述之構成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除了可以省略在於 手送使用紙張所處理之複印結束後1重新設定通信用手送 使用紙張之規格之麻煩的操作外,同時可以防止忘記重新 再設定使用紙張規格的操作,進而造成無法收信的現象。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可以使用不同規格 之手送使用紙張處理手送複印時,跟催更換手送使用紙張 1並且可以防止在於不同規格之手送使用紙張上處理錯誤 的複印。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可以在於使用不同 規格之手送使用紙張處理手送複印時,確認更換手送使用 紙張後才開始複印動作,可以進一步地確實防止在於不同 規格之手送使用紙張上處理錯誤的複印。 [圖面之簡單說明] 第1圖係將此一發明具體化之複合機之一實施形態之 斷面圖。 第2圖係放大讀取影像構成之主要部分斷面圖。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i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經漪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3285 3 at B7五、發明説明(15 ) 第3圖係複合機之電路構成方塊圖。 第4圖係由手送使用紙張所形成之複印動作之流程圖 〇 [記號說明] 11 裝置本體, 12 原稿輸送部, 13 原稿裝載部, 14 讀取部, 16 手送使用紙張供應部, 1 7記錄部, 2 1 原稿, 22 原稿台面, 25 透光板, 31 原稿裝載板, 3 7 光源, 43 攝影元件, 6 2 手送使用紙張, 63 手送使用紙張支持板, 65 手送使用紙張檢測器, 1 8 2 構成控制手段之CPU, 83 構成控制手段之ROM, 8 4 構成控制手段及記憶手段之R A Μ, 8 4a 第1記憶體,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艿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8-
A32B5B B7 五、發明説明b ) 8 4b 第2記憶體, 8 4c 第3記憶體, 8 6 顯示部, 8 7 操作部, 87c 構成輸入手段之使用紙張規格輸入鍵。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圬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19-

Claims (1)

  1. 432858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聚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端裝置係擁有有複印 及通信功能,且具備有可以記錄手送使用紙張之記錄部, 其特徵係具備有:輸入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之輸入手段. 及藉著該輸入手段用以記憶被輸入之通信用手送使用紙張 規格之記憶手段、及當手送複印結束時,將記憶到記憶手 段之通信用手送使用紙張規格之使用狀態恢復之控制手段 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 端裝置,其中前述控制手段係在於手送複印時,自輸入手 段输入複印用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的同時,比較該複印用 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及記憶在記億手段之通信用使用紙張 之規格,當規格不相同的場合時,會在顯示部顯示更換使 用紙張。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 端裝置,其中前述控制^段係在於顯示部顯示更換使用紙 張之後,在於自手送使用紙張檢測器輸入使用紙張更換結 束的檢測信號時,開始複印動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 端裝置,其中前述控制手段係在於手送複印時將自輸入手 段輸入之複印用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記億到記憶手段,且 在於手送複印結束時比較記憶在記憶手段複印用手送使用 紙張之規格與通信用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當規格不同時 會在顯示器顯示更換換使用紙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0 - ABCD 432858 5、申請專利範圍 端裝置,其中前述控制手段係在於手送複印時將自輸入手 段輸入之複印用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記憶到記憶手段,且 在於手送複印結束時比較記憶在記億手段之複印用手送使 用紙張之規格與通信用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當規格不相 同時會在顯示部顯示更換使用紙張。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附有複印功能之通信終 端裝置,其中前述控制€1係在於手送複印時將自輸入手 __-— 段輸入之複印用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記憶到記憶手段,且 在於手送複印結束時比較記憶在記憶手段之複印用手送使 用紙張之規格與通信用手送使用紙張之規格,當規格不同 時會在顯示部顯示更換使用紙張。 ----------J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f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规格(210X297公釐) ^ΖΤ-
TW087102016A 1997-03-26 1998-02-13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with copy function TW43285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7344697A JP3596223B2 (ja) 1997-03-26 1997-03-26 複写機能付き通信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32858B true TW432858B (en) 2001-05-01

Family

ID=13518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02016A TW432858B (en) 1997-03-26 1998-02-13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with copy function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198548B1 (zh)
EP (1) EP0868067B1 (zh)
JP (1) JP3596223B2 (zh)
KR (1) KR100372003B1 (zh)
DE (1) DE69816896T2 (zh)
TW (1) TW4328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68897B1 (en) 1999-06-28 2007-09-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848031B2 (ja) * 1999-11-30 2006-11-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48831A (ja) 2000-12-22 2002-09-0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151620B2 (en) 2001-10-22 2006-12-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Utility document lid for imaging devices
JP3941600B2 (ja) * 2002-06-14 2007-07-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給紙制御方法
JP2004302150A (ja) * 2003-03-31 2004-10-28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4635579B2 (ja) * 2004-01-06 2011-02-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76529B2 (ja) * 2005-10-25 2012-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56832A (ja) * 2016-02-29 2017-09-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9050A (en) 1986-09-11 1989-02-28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Copying machine for forming an image of a document at various magnifications
US5125636A (en) 1989-01-30 1992-06-30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Copying machine capable of copying two originals on one sheet of paper
DE69006075T2 (de) 1989-04-03 1994-05-05 Sharp Kk Blattfördervorrichtung für Faksimilegerät.
JPH04255872A (ja) 1991-02-08 1992-09-1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の自動用紙選択方式
JP3193487B2 (ja) 1992-11-10 2001-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H07253735A (ja) 1994-03-16 1995-10-0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9096A (ja) 1994-06-17 1996-01-1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システム
JPH08116427A (ja) * 1994-08-22 1996-05-07 Minolta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5917616A (en) * 1995-09-29 1999-06-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596223B2 (ja) 2004-12-02
DE69816896T2 (de) 2004-07-15
DE69816896D1 (de) 2003-09-11
EP0868067A3 (en) 1999-01-13
KR19980080698A (ko) 1998-11-25
JPH10271269A (ja) 1998-10-09
EP0868067B1 (en) 2003-08-06
US6198548B1 (en) 2001-03-06
KR100372003B1 (ko) 2004-06-04
EP0868067A2 (en) 1998-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5876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H0769654B2 (ja) 電子写真複写・フアクシミリ送信複合機
TW432858B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with copy function
EP0866597B1 (en) Image scanning device
JP2009232354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複写機
JPH1195504A (ja) 記録装置
JP20170698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40775B2 (ja) 通信端末装置
JPH10271282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359622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3533840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3440709B2 (ja) 通信端末装置
JP3562201B2 (ja) 画像読取蓄積装置
JP5663391B2 (ja) 画像データ記憶装置、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565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863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125737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H1063147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32758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600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59120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H07221939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11112739A (ja) 読取装置
JPH04199069A (ja) 複写装置
JPH10276307A (ja) 複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