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06462B - Secondary battery unit using double layer capacitor - Google Patents

Secondary battery unit using double layer capaci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06462B
TW406462B TW087117270A TW87117270A TW406462B TW 406462 B TW406462 B TW 406462B TW 087117270 A TW087117270 A TW 087117270A TW 87117270 A TW87117270 A TW 87117270A TW 406462 B TW406462 B TW 4064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witch
switching
secondary battery
dou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17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itaro Nishigaki
Yasuhei Shimad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06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0646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using capacitors as storage or buffer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Description

406462 五、發明說明(l)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錄梓用錐麻A 作為二次電池,更特別種:,用是雙為層了 之能源使用效率的一種技術,、 有關於雙層電谷器 這種應用係基於日本公開專 容係與之結合,在此做為參考。n"1 0868號’其内 诳商f業知Λν?置係使用電池動力源型式,其優點在於 使動力源裝置比較起來,較為㈣,特別是 使用具回收该電池記號的二次電池。 一 &然^而^ =樣的一次電池其缺點為充電時間係必要的; 對電池之充電所需之 若採用快速的充電以 因此其壽命減短,所 的拄Μ列如即使是快速的充電,亦需要大約1個小時 的時間。關於浪費大量電流的使用 時間可能比裝置所使用的時間要長 減少充電時間,電池之熱能會增加 以減少充電的時間具有一限制。 關於上述之問題,近來雙層電容器像其它充電電源裝 置受到許多的注意。雙層電容器之優點在於當一電感器性 之物質與電解溶液相接觸時,於其界面間會產生電雙層 (electric double layer) ’而電荷則儲存於此雙層做為 靜電荷;依此雙層電容器,其電容之值將比陶瓷電容或鋁 電解電容所具有之電容值要兩出許多,如—雙層電容器在_ 12伏特(有效電壓)下具2 00法拉的電容,且其體積大約為 6 1 0 0毫升。此外,在充電或放電期間,不會產生化學反 應。因此’在一般的使用情況下’關於充電/放電回收的 壽命極佳,且電池幾乎不會降級;更甚於此,此充電動作 第4頁 __406462____ 五、發明說明(2) 係使用大量的電流而完成,因此只需要花費幾秒鐘或幾分 鐘的充電時間。所以與習知之二次電池相比,此種雙層電 容器能有效地減少充電時間。 因此,這種雙層電容器與直流-直流轉換器(一種開關 調節器)的結合已實驗性地製造,以產生與二次電池類似 的動作;例如日本公開專利第一版第Hei 7_87687號(第一 習知例)與第Hei 9-93809號(第二習知例)揭露了一種雙層 電容器與直流-直流轉換器(一種開關調節器)的結合,且 其動作方式便如同二次電池。另一方面,曰本公開專利第 二版第Hei 8 -1 6 81 82號(第三習知例)揭露了 一種電源供應 器,包括用於雙層電容器之配置使由並聯轉成串聯的裝 置,且其功能係作為一使用有效電壓變動之電池的電源供 應器。 ^此第一習知例將參考第6圖做解釋;當電源開關64係設 定於接通(on )的狀態,則電源係經由開關調節器6 2從充電 :雙層電容器61提供至負載63 ;在對雙層電容器61充電 時,係使用充電端點65,而此雙層電容器61之端點電壓則 =照剩餘的電荷儲存在此電容器之能量的平方根成比例下 ^然而’此開關調節器62工作猶如一直流_直流轉換 a輸出一固定電壓,因此一固定電壓係輸出並供應至
406462 五、發明說明(3) ΠΠΓ2;,。其輸出大約為5伏特時,當電源提 μΛΓ去’Λ 間的過Λ,輸出電壓¥〇下降,·在大約 因此開關端〜 < ,雙層電容器61之電壓vi係低於5伏特, 1關調郎器62遂升高此輸入電壓Vi ;在】9 降ΞΪ21·5伏特’且在該點之後,輸出電壓V〇下 電壓,U 3開關調節器62的電壓變得低於最小的輸入 了解雙層能達到一穩定之電壓。如同上述,可 增電谷器具有一二次電池的功用。 日本接Λ來專參考第8圖解釋上述之第二習知例(係指 電源係版AHei 9-93809號);同樣在此例中, 供,如同H直流轉換器,從-雙層電容器所提 容器d:例;唯有-個不同,點,係結合-雙層電 源。/、 一-人電池,以致可在短時間内輸出一極大的能 如如要在短時間内需要-極大的電壓,例 器,在供應雷丨之馬達時’則使用一混合的電源供應 該負載具於雙層電容器81充電之負載,而 換成一固Α I此畨又,係經一直流~直流轉換器87轉 達)。::二且供應一足夠之啟動電源至負載L(如馬 提供,當電iii首:要之驅動電源係主要自二次電池88 應至負載丨! 广1·直流轉換器87由雙層電容器81供 係從:持在關斷(。⑴的狀態;且當電源 丁处一次電池88提供到負巷Τ 屯 態。利用、-# + i # 、載L開關SW係維持在接通的狀 用這個方法,藉開關⑽的開關狀態可以經由直流_ 第6頁 ^06462 五、發明說明(4)
換器87從雙層電容器81提供足夠的能 而不需承受二次電池88之電壓影響. ^貝mL 再驅動馬達之時,二極體89係提:用=防=啟動或 載L般驅動)的啟動電流逆流。 、、、達(如負 另外,在此例中,於開關SW接通期間,此儲存於 :谷器8:之電荷係經直流-直流轉換器87轉換成—固J電 壓’以提供至負載L,如同第一習知例一般。 接下來,將要參考第9圖以解釋上述之第三習知 指日本公開專利第一版第Hei 8_ 1 68 182號);雙層電容器 電以具一預先定好之充電級輸出。轉換與 = 置’該開關裝置係依據脈衝信號 做斷續的控制,且藉使用電壓下降轉換器 (voltage-dropping converter),提供一穩定電壓至負載 92。在此線路中,電壓下降比例可於丨/2到丨/1之間做選 擇;關於開關S1-S3中,開關S2與S3係互鎖 (interlocked),且這些開關與S1為互補式動作,以依據 儲存於雙層電容器C1與C2電荷之電壓下降階而控制開關的 開/關狀態。當雙層電容器C1與C2已充電滿,則開關S1係 關斷,而S2與S3為接通,因此雙層電容器C1與C2係以並聯 的方式連接;當電壓降由滿階級到1 /2,則開關S1接通, 而S2與S3設定為關斷,因此雙層電容器C1與C2係以串聯的 方式連接。 第10圖顯示此輸出轉換與調整線路91的輸入電壓vi及 輸出電壓Vo之暫時的變化;如圖所示,一固定電壓係供應
第7頁 406462 五、發明說明(5) 至負載92 ’直到輸入電壓由雙層電容器以與以之全電壓 (full voltage)下降至其 1/4。 特別的疋’若此負載的額定電壓(rate(j voltage)為12 伏特’則因為雙層電容器(^與以其具有一全電壓(fuU voltage)為24伏特’故選擇與使用該雙層電容器口與以並 矛J用包括電壓下降轉換器(v〇ltage-dropping converter) 之輸出轉換與調整線路91以從中獲得能量。首先,此雙層 電容器C1與C2係充電滿,且開關51設定在關斷,而S2與33 則為接通’以致雙層電容器C1與以係以並聯的方式連接; 而此輸出轉換與調整線路91將其輸入電壓由24伏特下降至 12伏特(輸入級的一半),並供應一12伏特的額定電壓至負 載92 ’此負載92係浪費能量,且直到雙層電容器ci與C2之 端點電壓降至低於12伏特,輸出轉換與調整線路91漸漸地 改變其電壓降比例,使之由〗/2到1 / 1,以供應一穩定之1 2 伏特的額定電壓電能至負載92。 依據上述之構造,即使利用一輸出轉換與調整線路, 其工作係隨電壓降之比例,範圍在1/2到1/1之間,可供應 一固定電壓至負載92,直到雙層電容器C1與C2之端點電壓 由全電壓下降至其1/4,因此能量便有效地流失 (extract) ° 然而,第一個問題係於每一習知例中,並不能有效地 利用充電於此雙層電容器C1與C2的能量,且由二次電池所 驅動相關裝置之時間很短,其理由在於該直流-直流轉換 器之輸入電壓範圍並不能比内部控制線路(於第三習知例
^06462 五、發明說明(6) 中之輸出轉換與調整線路91)之控制範圍寬,或輸入電壓 不能低至一個位準,而比該控制線路之最小操作電壓低。 欲了解得更佳透徹’在本發明將要解決上述問題之 前,將要解釋直流-直流轉換器之基本動作;第丨丨圖顯示 習知之非絕緣提升電壓直流-直流轉換器的一個例子之構 造,其為一種最簡單的構造’而在此及其後將要對此例子 做一簡單解釋。 當開關1 0 3於一接通的狀態,由直流電源丨〇 i所供應之 電流IL係對此電感器102充電;且當開關丨03於一關'斷的狀 態,此電荷由電感器丨〇2流過,並與電解電容c共振,然後 變成電壓Vd ’其電壓共振波型之電壓峰值係較此直流電源 之輸入電壓Vin大;而該電壓Vd係經二極體1〇4及電解電容 105整流,並變壓成輸出電壓v〇ut。 但疋’ 一極體1〇4為非導電性的,因此該電路係於無負 載的狀態;且當二極體1 〇4為導電性的,則形成一"Lc " 共振電路與負載106以並聯的方式連接。嚴格而言,在此 狀況下’電壓V d之波型必須經模擬而決定;然而為了方便 解釋’負載1 06之電阻將省略,以假設該種性質之解釋。 若負載106之電阻為定值,則由Vd之電壓共振波型峰值 係與電流IL之峰值成比例;其中,當開關103接通,電流j 係流過電感器102,因此當直流-直流轉換器之輸入電壓L Vin改變’若開關1 〇3接通的時間("接通狀態期間,,)為定 值,則電流IL之峰值仍舊改變,如第1 2A圖所示。因此, 如第12B圖所示,由Vd之電壓共振波型峰值亦與IL成比例
第9頁 406462
地改變。 另一方面,當Vin維持定值,若開關ι〇3接通的 變,則流過電感器1〇2之電流II係 么 比例增加,如第12C圖所示;因此,如第则所示時= 之電壓共振波型峰值係與開關1〇3接通的時間成比例增 加。 曰 關於上述特徵,若控制開關1 〇 3接通的時間,而致電流 IL之峰值固疋為11,如第丨3 A圖所示,則即使直流電源1 〇 1 之電壓Vin改變,仍可控制電壓”之峰值,而具一固定值 VI。輸出電壓Vout係經二極體104與電解電容1〇5,由電壓 Vd作整流,因此該直流_直流轉換器總是能夠提供一固定 之輸出電壓’即使輸入電壓Vin改變。 接下來’將要解釋其它的動作;其中負載丨〇6之電阻值 係改變’且直流-直流轉換器之輸出亦改變。如上所述, 在負載106的影響之下’由於不論二極體1〇4是否導電,此 電壓共振波型Vd皆改變。然而,為了解釋此負載所影響的 趨勢’在二極體1〇4係導電性之狀態下(亦即電解電容1〇5 内沒有儲存任何電荷),將要說明此電壓波形。第丨2E圖顯 示電壓共振波型Vd之變化;在直流-直流轉換器之輸入電 壓Vin為定值且負載1〇6的值為可變情況下,若輸出電壓
Vout為定值,從直流-直流轉換器之電流輸出的增加係對 應於負載106之電阻值減少的量。因此,由於負載1 〇6之電 阻值逐漸從無限大開始減少,電壓共振波型Vd係減少,且 同時此LC共振電路主要在於傾卸(dump i ng),因此波具有
第10頁 406462 五、發明說明(8) 減少振幅振動的形式’且更加快速地達到v i n之固定值。 因此’直流-直流轉換器之控制電路能改變開關〗〇3之 接通時間(一般係使用脈寬調變器,PWM,pulsewidth modulation),以維持電壓共振波型之電壓岭值固定, 故可一直提供固定輸出電壓y〇ut,即使負載丨〇6的變動會 造成輸出電流的值改變。 上述係傳統非絕緣提升電壓直流-直流轉換器之基本工 作原理的解釋。 在此及其後,將參考第〗4圖,詳細說明一相關之控制 當上述之直流-直流轉換器之輸出電壓。“輸入回饋 (feedback)輸入端點FB,於參考電壓Vref及輸出電壓 誤差將於誤差放大器109被放大,且被放大的信號係與一 二角波於比較器108中做比較;彡中該三角波係由三角波 產生器107所產生。結果係控制開關脈衝輸出(switchi
Pdse 〇utput)之工作比例(亦即脈衝之頻寬對週期的比 例),以致輸出電壓Vout等於參考電壓Vref。若
Vout高於參考電壓Vref,則依上述之控制’開關脈衝輸出 2接通時間變得較短,且輸出電壓v〇ut較低;而 出 壓Vout低於參考電壓Vref,則開關脈衝輪出的接時出= 得較長,且輸出電壓Vout變高。 時間變 一一般,於此控制電路中’由三角波振蕩器1〇7 二角波的頻率係為定值,而使用固定 控制時’可避免由用於直流-直流轉換 五、發明說明(9) 谷所產生的聲音進入可聽見之範圍。一 圍為100千赫茲(kHz)或更s叙了選擇的頻率範 有了上限,並不並低於數百萬赫茲(MHz),· 率特性也不會因此降級。 且電感器與電容的頻 此外,雖然接通時間你姑自 須考慮到電感器的電流射出時 〜所杉響’但因為必 _以下時間之内匕= 在接通時間的 器之電壓共振波形之峰值雙動電改 計狀況,當直流-m祕 需要制的。依據一般設 截雷法畏士降、直流轉換器位於最小之動作電壓時之負 此,依據此種控制,=^曰曰體之接通時間變成最大;因 此開關電晶體之接通=入電壓增加而負載電流減小, 肢·<接通時間變得較短。 近來,許多奘番目士 π 等待使用中(Standby) 1子式的改進特性;於不使用及 這表示直流-直流轉m不浪費能源、’以節省能量。 載的情況下,^最/^人的改變:在幾乎沒有負 晶體之接通時間係八=出。在這樣:使",開關電 輪入電壓範】。’負載變動’ ^•因此不能用以合併 中如-本直發ώ明的例子’使用雙層電晶體以將能量儲存於其 用75:的儲Ά轉換器之輪入電壓範園加倍’則僅能使 之能量係與此電壓的這Λ因為用來對電容充,所需要使用 -,& #六+壓的平方成比例。因此,當充電電壓減半 ^所剩餘的能量變為原來的1/4 ;在具有加倍
406462 五、發明說明(ίο) 之輸入電壓範圍的直流-直流轉換器中,儲存於電容中的 月匕量有25%不能使用’因此相關裝置的動作時間較短,且 使用係受限於一不被冀望之狀況係負裁變動之範圍很 窄。 如上述之說明,此直流-直流轉換器經由一電感器,將 輸入之能量轉換成電流形式能量’以完成電源控制,因此 隨之而來的輸入電壓與負載之變動其可能的範圍可受限 制。 另外,為了藉有效地使用儲存於雙層電容器中的電 荷’而儘可能地操作二次電池單元’應該以較低之輸入電 壓來驅動此直流-直流轉換器;然而’用以控制此直流_直 流轉換器之動作的控制電路在必須用於一般電路的輸入電 壓範圍具限制。關於使用雙極電晶體之常用電路在基極與 射極間估計約要〇. 7伏特的電壓;另一方面,一般係使用 帶隙參考電路(band-gap reference circuit)以避免控制 電路具溫度(可變)性質。然而,需用於此電路之電壓大約 為1.26伏特,因此至少需要2〜3伏特的輸入電壓以構築此 控制電路;一種使用MOS電晶體的電路亦有必須之最小輸 入電壓,因此不論此控制電路是否使用副的(auxi丨iary) 電源供應器’此直流-直流轉換器無法在上述之輸入電壓 之下工作。 於是’對此雙層電容器充電,其電壓較低的那一側, 亦即靠近放電端所獲得之電壓並不足夠用以操作此直流_ 直流轉換器;另一方面,為了改善有效之充電能源,當於
第13頁 五、發明說明(11) 雙層電容器充電之初始電壓增加時,若跟隨之負載變動可 能的範圍加寬,則無法實現一想要得到之輪入電麼範圍, 係因為上述之PWM控制範圍的限制。 更甚於此,若控制電路係在接近最低電壓下操作,則 可能減少此直流-直流轉換器的效率。其原因說明在後. 一種MOS電晶體開關經常使用於此控制電路中,且當電晶 體之閘極電壓低至數伏特時,由於閘極電壓之平方與波@極 電流成比例,因此在汲極與源極間的接通狀態之電阻係增 加,並且電流流過電感器會造成流失。 θ 在第三習知例中,當使用電容器中的電荷時,與電容 相連之開關係由並聯而至串聯;若MOS電晶體係用^轉2 S卜S3以做開關動作,則MOS電晶體接通狀態下的電阻會造 成流失,特別的是’若源極線(source line)於此第::習 知例中切換’則其缺點在於因大量的電流而使流失增1。 如上所述,在習知技術中,儲存於雙層電容器中3的能 量並不能做有效使用’且將雙層電容器當作二次電池來"使 用以操作裝置可能維持的壽命也並不長,此為第一個問 題。 第二個問題為習知技術並不適於小型化;因為依第三 習知例,需要兩個雙層電容器及三個開關,且其物^、结構 極大,而此雙層電容器為其物理結構最大的部份;且關於 開關,因為大量電流流過開關,則需一能量電晶體 transistor),因此若將之當作二次電池來使用,會受到 限制。 第14頁 406462 五、發明說明(12) 、於此’考慮上述之狀死’本發明係有關於-稀 二以接收來自先前充電過的雙層電容器Λ二 何,並經由直流-直流轉換器輪出— 之電 的目標在於提供一種二次電池單元,在其中直流〜^發明 換器輸入電壓具有一較寬的範圍 :直流轉 =其=藉由操作-控制電路長園 1至5電壓低於控制電路之最小操作電壓;且該二::, 皁兀輕、小,並適於輕便的使用。 人電池 因此,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二次, 電壓轉換成事先決定之第二電饜,*"早认山用以將第一 電壓;而做為雙層電容器的端電壓之二」電3輪出此第二 電電路以做事先充電’…決定好的3使用 個不同的電感器,而該電感器係第電ΐ ίίί 複數個電感器與輸出端點間之丄: 關裝i ’個別與此複數個電感器相連,:= :乍用時’每-開關裝置係使電流由依此 ;γ裝 ::連的電感1 ;開關控制裝置,依據第一電過 用於選擇性地操作複數個開關裝置其中之一以 ’用以控制上述複數個開關間開 二: 輸出端輸出至此事先決定之第二電壓。 u穩疋從 在此二次電池單元中,因為第一電壓係較高側逐 右軔2開關控制裝置為了㈣此複數個肖關裝Ϊ以轉換具 本發明Λ, 其它具較小電感值之電感器。 本發月亦楗供一種相似的二次電池單元’包括一變壓
五、發明說明(13) 要與次要的線圈,此主要線圈有複數個中間 ΪΓ此主尊Λ以改變該主要線圈的圈數,且第-電廢係 輸出端點間;複數晋界:此變麼器的次要線圈與 流依此第一電AL此線圈 時,每一開關裝置使電 點(㈣所決定裝/,該Λ圈/圈Λ係由中間接 而田於,s视α., 附t刺褒置’依據第一電壓的變動’ 電路,、用以控制開關裝置其中之-;以及控制 輸出端輸出;: = 】關的時間’以穩定從 降低,此開二側:漸 多圈數的複數個中間接;(=關裝置,係轉 它具/較少圈數的複數個中間接點(tap)其中之-到其 電壓的第L電壓一電同池動單作兀。中’此控制電路係與當作源極 依據本發明’關於 範圍與習知&術相肖之 \之^電壓可允許的變動 比較亦可此長時間的輪出一固定電壓。,¾知技術 此外,依據本發明, 為讓本發明之上、f n方叮實現此單疋的小型化。 懂,下文特舉一較佳二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 明如下: "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 圖式之簡單說明: 瞧 第16頁 406462 五、發明說明(14) 第1圖為方塊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二次電池單元之一 實施例其電路配置; 第2圖顯示於第1圖中之二次電池單元内的電感開關控 制器之線路配置圖; 第3圖顯示於第1圖中之二次電池單元的輸入電壓與輸 出電壓一段時間的變化; 第4圖為方塊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二次電池單元之其 它實施例其電路配置; 第5圖顯示有關第四圖中二次電池單元之效率與輸入電 壓間的關係圖; 第6圖為方塊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二次電池單元之第 一習知例其電路配置; 第7圖顯示於第6圖中之二次電池單元的輸入電壓與輸 出電壓一段時間的變化; 第8圖為方塊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二次電池單元之第 二習知例其電路配置; 第9圖為方塊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二次電池單元之第 三習知例其電路配置; 第10圖顯示於第9圖中之二次電池單元的輸入電壓與輸 出電壓一段時間的變化; 第1 1圖顯示習知之直流-直流轉換器之線路配置圖; 第1 2A與1 2C圖顯示流過電感器之電流與關於習知之直 流-直流轉換器之時間之關係圖,而第1 2B、1 2D與1 2E圖則 顯示電壓共振波型與關於習知之直流-直流轉換器之時間
第17頁 406462 五、發明說明(15) 之關係圖; 第1 3A圖顯示當流過電感器之電流峰值維持定值與關於 習知之直流-直流轉換器之關係圖,第1 3B圖則顯示當電壓 共振波型中之電壓峰值維持定值與關於習知之直流-直流 轉換器之關係圖; 第1 4圖為一方塊圖,顯示習知控制電路之線路配置 圖。 符號之簡單說明 10 充 電 電 路 11 雙 層 電 容 器 12 直 流 -直流轉換器 13 控 制 電 路 14 電 感 開 關 控制器 15 第 一 開 關 電晶體 16 第 二 開 關 電晶體 17 第 一 電 感 器 18 第 二 電 感 器 19 第 一 二 極 體 20 第 二 二 極 體 21 平 滑 電 容 器 22 二 極 體 23 回 饋 線 24 分 壓 器 31 比 較 器 32 開 關 40 變 壓 器 41 二 極 體 61 雙 層 電 容 器 62 開 關 調 即 器 63 負 載 64 電 源 開 關 65 充 電 端 點 81 雙 層 電 容 器 87 直 流-直流轉換器 88 二 次 電 池 89 二 極 體 91 輸 出 轉 換 與調整線路 92 負 載
第18頁 五、發明說明(16) 1 0 1直流電源 1 0 3開關 105電解電容 107三角波產生器 109誤差放大器 Vin輸入電壓 FB回饋輸出端點 Va開關電壓 a中央接點 L負載
Cl、C2雙層電容器 IL電流
Vd電壓共振波型 在此及其後,將參考圖 例。 102電感 104 一極體 106負栽 1 0 8比較器
Vout輸出電壓 Vcc端點 b外部接點 S1 ' S2 、 S3 開關 C電解電容 Vref參考電壓 R說明依據本發明之一個實施 第1,為方塊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二次電池單元之— =例:電路配置,·在此圖示中,充電電路10具一分離的 ’ 以雙層電容器1 1而與直流·直流轉換器1 2相連。 此直流-、直流轉換器1 2稱為”電壓提升"種類,且具提升輸 入電壓並輸出一較高之輸出電壓之功能;此控制電路丨3係 控制能提升電壓之直流_直流轉換器】2,而於此控制電路 1 3中,控制第一開關電晶體〗5或第二開關電晶體丨6,以進 而控制流過第一電感器17或第二電感器18的電流;經過第 一極體1 9或第二二極體2 〇之電流係經整流,再經一平滑 五、發明說明(17) 電容器(smoothing condenser)21後,經序列輸出一固定 之直流電壓v〇ut ;電感開關控制器14依輸入電壓Vin的位 準,藉於第一開關電晶體1 5或第二開關電晶體丨6間做選 擇’而在第一電感器17與第二電感器18之間產生一開關動 作特別的是’當雙層電容器11放電且輸入電壓vin低於 事先決定電壓位準之較高側,具有較高電感值之器係 做開關再至具有較低電感值之電感器。 '' 此外參考數字22表示一用於防止逆電流產生之二極 體,參考數字23代表一回饋線(feedback line);且參考 數字24則代表一分壓器。 接下來將要解釋具有上述構造之二次電池單元之動 作。 首先’由充電電路10對雙層電容器11充過電之後,由 於電路10是分離的’因此於雙層電容器丨丨中的電荷係供應 至直流-直流轉換器12;而來自雙層電容器11之輸入電壓 Vin係與直流_直流轉換器12中之電感開關控制器14分離。 第2圖顯示電感開關控制器丨4之内部構造;開關控制器 14由雙層電容器11將此輸入電壓Vill輸入至比較器31,以 將之與電壓Va做比較’而做電感之開關,並將比較之結果 輸出至開關3 2。來自比較器31之比較結果與來自控制電路 1 3之脈衝驅動波形係輸入開關32,且因此而選擇了第一開 關電晶體1 5與第二開關電晶體丨6其中之一。若選擇第一開 關電晶體1 5,則第一電感器1 7、第一二極體1 9、與平滑電 容器21係構成此提升電壓之直流-直流轉換器12 ;而若選 I麵
第20頁 406462 五、發明說明(18) 擇第二開關電晶體1 6,則第二電感器丨8、第二二極體2 〇、 與平滑電容器21係構成此提升電壓之直流-直流轉換器 1 2。此即依據輸入電壓v丨η之位準,使兩種直流-直流轉換 器其中之一係被開關所操作。 第3圖顯示上述之二次電池單元其輸入電壓Vin與輸出 電壓Vout經過一段時間之變化圖;在此圖形中,輸出電壓 Vout具有一固定值,且二次電池係與於由雙層電容器丨丨與 直流-直流轉換器12之結合構築等效。另一方面,輸入電 壓Vin係逐漸降低,而於本實施例中之二次電池單元,當 輸入電壓係較上述開關電壓Va高,則使用一具較高電感值 之電感器;當輸入電壓係較上述開關電壓Va低,電感器開 關則換成具較低電感值之電感器,其原因如下:。 ‘電流I流過一具電感值L之電敢器所儲存之電磁能以 下列之等式(1 )表示: P = 1 /2 · LI2 ⑴ 當一直流電壓V加入電感器一段時間t流過此電感器之 電流以下列之等式表示: I = t · V/L ( 2 ) 將第(2)式代換入第(1)式可得到下列之等式(3) ·· PHV2L (3) 此即健存於電感器之電磁能p係與加入之電壓V及時間七 的平方成比例。 然而’如上所述’直流〜直流轉換器丨2之開關頻率固 定,因此使時間t受到限制,且無法比一指定之值長。所
第21頁 406462 五、發明說明(19) =在此假定下’於第⑺式中之時間t係固定,假 ^成-半’儲存於電感器之電磁能p係下降,且IV =換,。12之輸出電壓v〇ut亦下降,除非電感L減少:原直 因此,在負載大變動,且幾乎無法由直流— 電路13所控制下,或者在輸入電壓…具,有轉—換器 = 依據輸入電壓…’電感器所實現之開ί 電電電路^開Λ之一個明確的例子;假設雙層電容器11被充 充電至5伏特,且經由直流—直流轉換器i 2, 1 —輸出之5伏特電壓。假設第—電成器J 得 第二蛩⑦…。 电欢窃w之電感值係較
Vi…感 之電感值大,直到雙層電容器U之輸入電壓 控制器低至事先決定之開關電壓〜,依據電感開關 開關匕=作,由第一電感器17、第-二極體19、第 法關電日日體15、平滑電容器21、與控制電路13所组 轉換川係動作,且輸出—5伏特的輸出電壓。直 定之電—壓^,當雙層電容器U之輪入電壓VU低於事先決 1電壓Va,依據電感開關控制器14的 2^盘第二二極體20、第二開關電晶體16、平 之後/、2制電路13所組成之直流—直流轉換器12係動作。 5伏特Λ層電容器11之端點電壓係、繼續地下降,且輸出一 而變Λ出電壓’直至控制電路13因輸入源電壓之無效 ’ +可動作。 輸出電壓V0ut更經回饋線23輪入至控制電路“之源端
in» 第22頁 406462 五、發明說明(20) 點Vcc ;此控制電路1 3之内部構造仫 解釋相似:當輸出電壓Vout輸 、路第14圖之 FB,在輪出請。ut與參考電控;=之回饋端點 大器109放大,且此誤差與一由三/間之誤差係被誤差放 三角波於比較器108中比較,結;2=107所產生的 例(亦即脈衝之頻寬對週期之比/ ^釗别出之工作比 壓W等於參考電壓Vref。而若值致輸出電 壓Vref,在此動作中,門關出電壓V〇Ut尚於參考電 較短,且衝輸出的接通狀態時間變得 双姐丑輸出電屢Vout較低;另一古品 , 低於參考電壓Vref,在/叙於士 右輸出電壓^1^ 狀離蚌H nl 作 開關脈衝輸出的接通 較長,且輸出電壓v〇ut變高。在動作間,即 =入電壓Vin降低,則供應—提升且固定乍 =開關脈衝具有足夠的振幅,而能供應到開 ; 6。因此,這些開關電晶_與16在接通狀 :作ΪΓ且亩二會降低’且即使在低電壓下,能夠有效地 孫作直^ -直流轉換器1 2。 狀雄使二負Λ變動與輸入電壓變動可改變開關脈衝之接通 然?,$ 了穩定直流-直流轉換器之輸出電 :可變之範圍係受限制。因此’加寬直流—直流轉換 2輸入電壓範圍可能帶來負載變動範圍的受限,而加寬 w ^的負載變動範圍隨之而來亦可能遭受限。於本發明之 :次電池單元中,當輸入電壓降低至一事先決定之電壓位 早,用於直流-直流轉換器之電感器,係由電感值較大的 刀換至電感值較小的電感。這個方法能夠實現輸人電壓與 麵 第23頁 406462 五、發明說明(21) 負載變動較寬的範圍,且因此,ώ “ 以輸出-固定電壓持續-段較長線路配置可 二次電池單元尚包括用以操縱控制唆二’::’本發明之 由較高電壓侧開始動作的情況下月^效及直流一直流轉換器 如上所述,由-較簡易的線路配置,此控 電壓vout操縱’即使輸入電壓降低。因此開關電晶 t接通狀態電阻並不增加,故可以預防直 曰曰 器的效力降、級,且雙層電容器的電荷可以使用 轉、。 第4:為方塊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二次電池 ^其匕實施例其電路配置;本構造係、藉由提供本 ,返直流-直流轉換器(nyback DC_DC c〇nverter)以 :,在此構造中,經由變壓器4〇之主要線圈,其電感器 產生的脈衝係被第二線圈所引出;於第4圖中,
Vln係輸入至變壓器40之主要線圈的端 : 控制器!4 ’並連接以形成如上述之實施例,依據電輸〜開電關 在-第Γ與第二電晶體15與16間之開關動作,此即若選 擇第一開關電晶體1 5,Μ使用變壓器4()中央之中_ &、 (jap)a,且因此提升電壓之直流_直流轉換器”的構造包 2楚此開關電晶體15、二極體41、與平滑電容器21 ; 擇第一開關電晶體1 6,則使用變壓器4〇之外部接點 在此狀態下,提升電壓之直流-直流轉換器12 的構以包括:此開關電晶體16、二極體41、與平滑電容器
Η 第24頁 21 ° 406462 發明說明(22) 在此’關於變麼器40中央之中間接點(tap)a的圏數係 小於變壓器40之外部接點(tap)b之圈數,因此,可藉由選 擇中央之中間接點(tap)a,而獲得一較高之電麼提升比 例。一接點之圈數並不相同,因此依據所選之中央接點, 在主要側之電感值亦不相同。 右選擇中央之中間接點(t a p) a,則即使輸入一大約1伏 特的低電壓V in ’仍可獲得高電壓提升比例,且因此能得 一特別輸出電壓;若選擇外部接點b,則電壓提升比例降 低,但是在此情況中’流失係較低,雖然在使用中央之中 間接點(t a p) a時能得到一較高之效率。 第5圖顯示有關一次電池單元之效率與輸入電壓間,於 第一個狀況’即較高電壓提升比例(1 : 15),與第二個狀、 況,即較低電壓提升比例(1 : 3)的關係圖;依此圖示,在 較低電壓提升比例狀況下’可獲得較高之效率,但在較低 之輸入電壓(低於2伏特)處沒有輸出;而於較高電壓提升 比例狀況下,效率低,但即使在一低輪入電壓下單元亦可 操作。 因此,關於此圖示,若輸入電壓係高於2伏特,則希望 電壓提升比例較低;而輸入電壓係低於2伏特時,則希望 電壓提升比例較高’以在低輸入電壓下操作此二次電池單 元。結論是,儲存於雙層電容器11中之能量可以有效地使 用至極限。 同樣地,在本實施例中,輸出電壓vout係經由回饋線
第25頁 406462 五、發明說明(23) ' - ---- 23輸入至控制電路13的源端點Vcc ;利用這個方法,即使 輸入電壓下降’一提升之電壓亦提供至控制電路13,且輸 出電壓Voi^t維持—固定之位準,即使輸入一較低之輸入電 壓,仍可得到希望之開關電晶體的脈衝振幅。因此, 在接通狀態下之電阻值並不增加,且直流—直流 处县 之效率並不下降,因此儲存於雙層電容器11中之 月匕量可以有效地使用。 限定ϋ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 當視後附之申^專利=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τ月寻和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

  1. 406462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二次電池單元,用以轉換一第一電廢為一事先 決定好的第二電壓’並由輸出端輸出此第二電歷,此第一 電壓係作為雙層電容器之端電壓’而該雙層電容器係藉一 分離的充電電路事先充電至具有一決定好的電壓,該單元 包括: 複數個電感器,其具有不同之電感值,為該第一電壓 輸入處; 整流裝置,位於該複數個電感器與該輪出端之間; 複數個開關裝置,分別與該複數個電感器連接,且當 開關裝置操作時’依據該第·一電壓,每一開關裝置係使得 電流流過該相連的電感器; 開關控制裝置,依據該第一電壓之變動,用以選擇性 地操控該複數個開關裝置其中之一;及 一控制電路,用以控制上述複數個開 時間,以穩定來自輸出端之電壓而 I置間之開關 壓。 主此事先決定之第二電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二 當第一電壓由較高側逐漸下降,此 =池皁兀,其中, 複數個開關裝置以轉換該複數個控制裝置係控制該 的電感而至其它具有較小電感值的雷^中具有較大電感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二^ 此控制電路係與作為源電壓 —-人電池單元,其中, 4. 一種二次電池單元,用以1電壓一同動作。 決定好的第二電麼,並由輪出端輪出-第一電壓為一事先 此第二電壓,此第一 第27頁 406462
    電麼係作為雙層電谷器之端電壓,而該雙層電容器係辟 分離的充電電路事先充電至具有一決定好的電壓,該元 一變壓器’具有主要及次要線圈,該主要線圈具有 數個中央接點,用以改變該主要線圈之圈數,且輸'入 一電壓至該主要線圈; ·〗 第 整流裝置,位於該變壓器之該次要線圈與該輸出端點 之間; 複數個開關裝置’個別與該複數個中央接點連接,且 當該開關裝置在操作時,依據此第一電壓,每一開關裝置 係使電流流過線圈’而該線圈之圈數係藉該中央接點所決 定; 、 開關控制裝置,依據該第一電壓之變動,用以選擇性 地操控該複數個開關裝置其中之一;及 一控制電路,用以控制上述複數個開關裝置間之開關 時間’以穩定來自輸出端之電壓而至此事先決定之第二電 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二次電池單元,其中, 當第一電壓由較高側逐漸下降,此開關控制裝置係控制該 複數個開關裝置,以轉換該複數個中央接點中,具有較多 圈數之中央接點,而至其它具有較少圈數之中央接點。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二次電池單元’其中, 此控制電路係與作為源電壓之第二電壓一同動作。
    第28頁
TW087117270A 1997-11-12 1998-10-19 Secondary battery unit using double layer capacitor TW40646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086897A JP3156657B2 (ja) 1997-11-12 1997-11-12 二次電池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06462B true TW406462B (en) 2000-09-21

Family

ID=18010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17270A TW406462B (en) 1997-11-12 1998-10-19 Secondary battery unit using double layer capacito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020719A (zh)
JP (1) JP3156657B2 (zh)
KR (1) KR100281862B1 (zh)
TW (1) TW4064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2754B1 (en) * 1999-08-15 2001-05-15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Sleep-mode-ready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KR200200728Y1 (ko) * 2000-03-20 2000-10-16 원모콜주식회사 전원용 커패시터의 전력사용효율을 증대시키기 위한장치
JP2002281370A (ja) * 2001-03-16 2002-09-27 Asahi Optical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DE20112871U1 (de) * 2001-08-02 2002-02-07 Gutmann Max Elektrische Verbrauchseinheit
JP3427935B1 (ja) 2002-10-11 2003-07-22 ローム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DE10312549B3 (de) * 2003-03-21 2004-08-26 Hüttinger Elektronik Gmbh + Co. Kg Gasentladungsprozess-Spannungsversorgungseinheit
US20040264085A1 (en) * 2003-06-27 2004-12-30 Maxwell Technologies, Inc. Energy storage system
US7345454B2 (en) * 2003-06-27 2008-03-18 Maxwell Technologies, Inc. Energy storage system
JP3600915B1 (ja) * 2003-10-09 2004-12-15 ローム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付き電子機器
US20060068239A1 (en) * 2004-09-30 2006-03-30 Yasuaki Norimatsu Electric power source apparatus using fuel cel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4855743B2 (ja) * 2004-09-30 2012-01-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燃料電池を用いた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NL1027162C2 (nl) * 2004-10-01 2006-04-04 In Lite Design B V Oplaadbare objectverlichting.
JP4492796B2 (ja) * 2004-10-05 2010-06-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触覚入力機能付きの携帯端末装置
JP4690213B2 (ja) * 2006-02-03 2011-06-0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Dc/dcコンバータ
EP2100525A1 (en) 2008-03-14 2009-09-16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Electrically heated aerosol gene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JP5086909B2 (ja) * 2008-06-17 2012-11-28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006863B2 (ja) * 2008-11-25 2012-08-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5495679B2 (ja) * 2009-08-31 2014-05-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
US20130169240A1 (en) * 2010-07-01 2013-07-04 Kanji Shimizu Thin-film capacitor discharging apparatus
JP2011255212A (ja) * 2011-08-30 2011-12-22 Canon Inc X線撮像装置及びこれらの通信方法
US9153994B2 (en) * 2011-10-14 2015-10-06 Welch Allyn, Inc. Motion sensitive and capacitor powered handheld device
CA2958151C (en) 2014-08-14 2023-10-31 Schumacher Electric Corporation Battery charger statu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ES2860923T3 (es) 2014-08-14 2021-10-05 Schumacher Electric Corp Reforzador de batería multifuncional compacto
JP6644772B2 (ja) 2014-09-02 2020-02-12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Apple Inc. 昇圧バイパスを用いる多相バッテリ充電
JP6481412B2 (ja) * 2015-02-24 2019-03-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回路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7189006A (ja) * 2016-04-05 2017-10-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源装置
JP2018057212A (ja) * 2016-09-30 2018-04-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US20210021143A1 (en) * 2018-04-06 2021-01-21 Signify Holding B.V. A system having a battery and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such a system
US11674490B2 (en) 2018-08-30 2023-06-13 Schumacher Electric Corporation Multifunctional battery booster
US11973366B2 (en) 2020-10-20 2024-04-30 Schumacher Electric Corporation Battery boos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4923A (en) * 1981-11-06 1990-02-27 Energy Compression Research Corp. Current amplifying device
JPH0787687A (ja) * 1993-06-30 1995-03-31 Okamura Kenkyusho:Kk 定電力消費型電気機器
US5723913A (en) * 1994-12-06 1998-03-03 Performance Controls, Inc. High-voltage electronic switching circuit
JPH08168182A (ja) * 1994-12-16 1996-06-25 Okamura Kenkyusho:Kk 電圧変動の大きい電池を用いた電源装置
JPH0993809A (ja) * 1995-09-29 1997-04-04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電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56657B2 (ja) 2001-04-16
KR100281862B1 (ko) 2001-11-02
US6020719A (en) 2000-02-01
KR19990045201A (ko) 1999-06-25
JPH11150875A (ja) 1999-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06462B (en) Secondary battery unit using double layer capacitor
US8000117B2 (en) Buck boost function based on a capacitor bootstrap input buck converter
JP6209744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
US8488340B2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boost-buck-buck configuration utilizing an intermediate power regulating circuit
JP3556652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
EP1727265B1 (en) Dc-dc converter
WO2014087609A1 (ja) Dc/dcコンバータ
US7501715B2 (en) Multi-output DC-DC converter
US7304463B2 (en) DC-DC converter
JP5089359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20070262760A1 (en) Multiple-output dc-dc converter
KR20030011078A (ko) 발진기 없는 dc-dc 전력 변환기
US6307359B1 (en) DC-DC converter powered by doubled output voltage
US7741893B2 (en) Dual mode clock generator
JP2004096816A (ja) 多出力dc−dcコンバータ
JP3132614B2 (ja) Dc−dcコンバ−タ
CN113872437B (zh) 一种脉冲负载电源及其电压滞环控制方法
CN100438295C (zh) 多重输出直流-直流转换器
JP2001309646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3934654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
JP6603927B1 (ja) プラズマ装置用直流パルス電源装置
JP5493300B2 (ja) 直流−直流変換電源
TWI306326B (en)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oscillating circuit for a dc/dc converter
US11955889B2 (en) Multiple-output buck voltage regulator device
JP2002159176A (ja) 電源装置及び放電灯点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