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00674B - High-speed 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wing transmission line transceiver - Google Patents

High-speed 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wing transmission line transceiv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00674B
TW400674B TW083103826A TW83103826A TW400674B TW 400674 B TW400674 B TW 400674B TW 083103826 A TW083103826 A TW 083103826A TW 83103826 A TW83103826 A TW 83103826A TW 400674 B TW400674 B TW 4006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data
transistor
conductive path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3103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ames R Kuo
Original Assignee
Nat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Nat Semiconductor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00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0067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4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o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92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04Modifications for accelerating switching
    • H03K17/041Modifications for accelerating switching without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circuit to the control circuit
    • H03K17/04106Modifications for accelerating switching without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circuit to the control circuit 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687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3K17/687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the output circuit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controll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687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3K17/687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the output circuit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controll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 H03K17/6872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the output circuit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controll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using 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5/00Manipulating of pulses not covered b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3K5/15Arrangements in which pulses are delivered at different times at several outputs, i.e. pulse distributors
    • H03K5/151Arrangements in which pulses are delivered at different times at several outputs, i.e. pulse distributors with two complementary outpu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4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o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8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4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o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72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o multiple lines, e.g. for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補充1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 反 相 器 1 0 7 的 輸 出 係 連 接 至 Ν Μ 0 S 電 晶 體 1 1 2 與 1 1 3 的 閘 極 « 並 且 反 相 器 1 1 〇 的 輸 出 係 連 接 至 Ν Μ 0 S 電 晶 體 1 1 4 與 1 1 5 的 閘 極 0 電 晶 體 1 1 2 與 1 1 4 的 扱 極 係 連 接 至 一 溫 度 補 償 的 電 流 源 1 1 6 f 並 且 电 晶 體 1 1 3 與 1 1 5 的 源 極 係 經 由 — 電 阻 1 1 8 而 連 接 至 接 地 0 電 晶 體 1 1 2 — 1 1 5 也 被 耦 接 至 一 終 細 端 電 阻 1 1 7 該 電 阻 係 在 傳 輸 線 1 0 3 的 另 細 端 0 傳 輸 線 1 0 3 係 包 含 導 線 3' 2 1 與 3 2 2 / 0 麗 3 係 說 明 傳 送 器 1 0 0 之 一 電 路 圖 0 反 相 器 1 0 4 係 包 含 一 P Μ 0 S 電 晶 體 3 0 0 以 及 一 Ν Μ 0 S 電 晶 體 3 0 1 其 反 栢 後 的 輸 出 係 出 現 在 一 線 3 0 2 上 ϋ 反 相 器 1 0 5 係 包 含 —* P Μ 0 S 电 晶 體 3 0 3 以 及 一 N Μ. 0 電 晶 體 3 0 4 反 相 器 1 0 6 係 包 含 一 Ρ Μ 0 S 電 晶 體 3 〇 5 以 及 一 N Μ 0 S 電 晶 體 3 0 6 反 相 器 1 0 7 係 包 含 P Μ 0 S 電 晶 Mm 體 3 0 7 Μ 及 一 Ν Μ 0 S 電 晶 體 3 0 8 0 此 係 構 成 在 圖 1 中 所 示 之 上 部 的 平 行 導 電 通 路 0 參 照 下 部 的 平 行 導 電 通 路 反 相 器 1 0 8 係 包 含 一 Ρ Μ 0 S 電 晶 體 3 0 9 及 一 Ν 通 道 電 晶 體 3 1 0 9 傳 輸 閘 1 0 9 係 包 含 —· p Μ 0 S 電 晶 體 3 1 1 >λ 及 — Ν Μ 0 S 电 晶 waa 體 3 1 2 並 且 反 相 器 1 1 0 係 包 含 一 P Μ 0 S 電 晶 體 3 1 3 及 —. Ν Μ 0 S 電 晶 體 3 1 4 0 傳 輸 閘 1 0 9 Κ 及 每 個 反 相 器 均 係 具 有 廣 為 熟 於 此 項 技 術 者 所 知 一 般 的 C Μ 0 S 结 構 0 包 含 在 溫 度 補 償 的 電 流 源 1 1 1 中 8- 的 Ρ Μ 0 S 電 晶 way 體 3 2 3 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丨) 本發明之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用以送出資料至一傳輸線並且自一傳 輸線接收資料之傳收器(transceiver) ’並且更特別係 有關於與一高速低壓差動振幅傳輸線一起使用的傳收器。 本發明之背景 資料傳輸線或是匯流排係被用來在計算機或是其它的 數位資料糸統的部件之間傳輸資料。例如,一計算機的部 件係通常M-種”單端的(single-ended) ”形式來處理 資料,換言之,單一的導體不是”高”就是”低”,而差 動振幅傳輸線則係典型地被用來傳輸介於C P U與該計算 機的其它部件之間的資料。其理由為軍端的導纊 輒共模雜訊的影響,然而差動振幅、雙線式的導線則不會 - · -· 卵此。在一差動振幅的糸統中,資料係由介於兩條導線( 例如+V與-V)之間的電壓差來表示,因而當兩條線均 受到外界的干擾時此差值仍保持不變。 此係需要一傳送器設於一傳輸線的輸入處Μ將該資料 护單端轉成差動的形式,並且需要一接收器設於該傳輸線 的輸出處Μ將該資料從笔動轉.威_黄端的p式_。在該導線的 輸入與輸出處的傳送器/接收器對係被統合地稱作為一傳 收器。 該傳送器必須接收該單端的輸入資料,並且Μ最小的 歪斜(s k e w)將其轉換成差動的脈衝,換言之,在該傳輸 -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规格(210X 297公f;)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T A7 B7
ηϊ ώ 補充 五、發明説明() 連接至電晶體309與310的汲極。 從此論點,明顯地出現在線3 15之上的反相器1 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7之輸出係具有相反於出現在線3 1 6之上的反相器1 1 〇之輸岀的極性。反相器107之輸出係被導向與在圖1 中為相同地編號之NM0S電晶體1 1 2與1 1 3之個別
的閘極。同樣地,反相器1 1 0之輸盅係被導向NM0S 電晶體1 1 4與1 1 5之個別的閛極。由於在線3 1 5與 / 線3 1 6之上的信號為具有相反的極性,當電晶體1 1 4 與115被關閉時,電晶體112與113係被導通,反 之亦然。 電晶體1 1 2 — 1 1 5係被供懕Μ—流經電晶體3 1 7與3 18的電流。(為溫度補償的電流源11 6.之一部 份的電晶體317與318之動作將在Κ下做說明。)當 電晶體i 1 2與1 1 3係被導通時(電晶體1 14與1 1 5係被關閉),一電流係流經電晶體1 1 2、於導線3 2 1之上、經過終端電瞪1 17 (圖4)、於導線322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上、而流經電晶體1 1 3以及電阻1 1 8至接地。因此當 電晶體1 1 2與1 1 3被導通時*在導線32 1之上的信 號像為高的,因而在導線3 2 2之上的信號係為低的。 相反迪,當電晶體1 14與1 15被導通時(電晶體 1 1 2與1 1 3係被闢閉),一電流係流經電晶體1 1 4 、於導線322之上、經過終端電阻1 1 7、於導線32 1之上、而流經電晶體1 15K及電阻1 18至接地。在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_B7__ 五、發明説明(i) 線對之上的相對應之上升與下降必須在同時發生。該接收 器必須接收該差動的輸入並且產生對稱的輸出脈衝。特殊 的問題係遭遇在元件係用C Μ 0 s所形成時,因為C Μ 0 s 7C件的特性係隨著_溫度而.變。因此溫度的變化可能使得 在該傳輸線上的資料被歪斜,而此可能影響到該接收器的 簞端輸出之對稱性。 本發明之概要 在一根據本發明的傳收器中,該傳送器係包含一對導 引該單端的輸入資料進入之導電通路。該采行的通路之每 個通路係包兔一定邀使得在該資 料浦路的輸ffi之個別的信號係在一種相反的關係,換言之 ’其中之一係反映出該輸入,而另一則與該輸入相反。各 個平行通路之輸出係被連接至電晶體開關(最好係M C Μ 〇 S形成),該些開關係被連接成當〃 1 ”出現在該輸入 時—電流係在第一方向上流經一終端(termination) 電 阻’而當” 0 ”出琨在該輸入時則係流在相反的方向上。 該差動傳輸線的兩側係被連接至該終端電阻之個別的端點 上0 該接收器係包含一對祐聯且共同由一電源塔之電 晶體。該傳輸線之導線係分別地被連接至該兩個電晶體的 控制端點,使得該電晶體的其中之一在另一電晶體被關閉 時係被導通。—電壓係在該平行的導電通路的其中之一的 -5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规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_____E_I v 補亦」 五、發明説明() 開闢電晶體1 12/1 13與1 14/1 15。與電阻1 1 8 —起動作之下,由電流源1 1 6所產生的電流係提供 ~個穩定的共模(coffliaon mode) 電壓給被傳遞至傳輸線 103的資料脈衝,並且與電阻117 —起動作之下,該 電流係提供一個穩定的差動電壓給該資料脈衝。 電流源124:電流源124 (電晶體406)偽提 供一流經電晶體1 20與1 2 1之溫度補償過的電流,因 / 而穩定了該輸入級的增益(電晶體1 2 0 — 1 2 3 )。 電流源1 2 8 :電流源1 2 8 (電晶體4 0 7 _ 4 0 9 )係提供一流經電晶體4 0 1之溫度補償過的電流,因 而穩定了由電晶體401所產生的脈衝之上升時間(反相 器1 25) 。與電流源1 24 —起動作之下,電流.源1 2 8係確保由電晶體4 0 1所產生的脈衝係為對稱且穩定的 0 # 如圖1 B中所示,本發明之傳收器同樣可被應用於一 條雙向的資料傳輸線。傳送器1 50係栢同於傳送器1 0 〇 (圖1 A ),除了一對N ◦ R閘1 5 2與1 5 3係已經 取代反相器1 07與1 1 0。一致能(enable)信號係透 過一鑀衝的反相器1 54而被施加至每個NOR閛1 52 與1 53之輸入的其中之一。當該致能信號為高時,N0 R閘1 5 2與1 5 3之個別的輸出係被固定在零位準,因 而該傳送器係被禁能(disable)。傳送器1 5 1係相同 於傳送器1 50。該施加至傳送器1 50與1 5 1的致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rvtuN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_ B7_五、發明説明() ~點上被感測,並且經由一或多個反相器被傳送至該接收 器的輸出。 I.--、-----------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楼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一溫度補 償之具有與溫 佳的實施例中 晶體,其閘極 滾.經_較大的電 電流係反映了 ,此係藉由將 達成。由_於適 改變〜(換言之 電流之關係) 钸了#雷流中 該傳收器 QuickRing 傳 是匯流排。在 接在該傳輸線 (disable) 在送出資料至 償電路係 度栢關特 ,該溫度 係接在一Z-P 在該傳收 該電流鏡 經該電流 ,此相反 ,該雷涪 由溫度引 可被連接 輸線之單 後面的例 的各個端 該些傳送 該線之上 被連接至 性的C Μ 補償電路 起並且被 流係直接 器中需要 電晶體串 鏡雹晶遲 於在CM 鏡電晶體 起的變化 在該傳收器中各個需要補 0 S元 係包含 接到平 地隨溫 件之點上。在一較 一對不相對稱的電 行的導電通路中。 度變化而改變-。_此 溫度補償的位置。典型地 聯至一 C Μ 0 S電晶體而 係复 件中正常的溫度一 其它的電晶
至一種像是由Beta Phase所開發的 線’以及雙向的傳輸線或 向的傳輸 子中,一 點上*並 器的其中 時0 傳送器與一接收器係被連 且一裝置係被提供來禁能 之一,當另一個傳送器正 圖式之簡要說明 圖1 A係說明用於一像是Q u i c k R i n g之單向的傳輸線 之傳收器。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规格(210X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信 號 係 被 調 整, 使得 傳 :送 器 的 其中之 .—·在另一 個傳送器 正 在 傳 遞 資 訊 至傳 輸線 1 0 3 時 係被禁 丨能。接收 器1 5 5 與 i 5 6 係 相 同於 Η 1 A 中 的 接 收器1 0 1 〇 之 U· 刖 的 實施 例係 欲 作 為 說 明性質 而非限制 之用。根 據 本 發 明 之. 下 ,許 多另 外 且 替 代 性的實 施例對於 熟習此項 技 術 者 而 係 為明 顯的 0 本 發 明 之完整 的範疇係 僅限定於 下 的 串 請 專 利範 圍。 > 主 要 部 份 代 表符 號之 簡 / 要 說 明 1 0 0 傳 送器 1 ,01 接收器 1 0 3 傳 輸線 1 0 4- -10 8 反相器 1 0 9 傳 輸蘭 1 1 .0 反相器 1 1 1 電 流源 1 1 2 一 1 15 Ν Μ 0 S 電 晶體 1 1 6 電 流源 1 17 終端電阻 1 1 8 電 阻 1 2 0 一 2 1 Ρ Μ 0 S 電 晶體 1 2 2 一 1 2 3 Ν Μ 0 S 電 晶體 1 2 4 m 流源 1 2 5 - -12 7 反相器 1 2 8 m 流源 1 5 0 傳送器 1 5 2 — 5 3 Ν 0 R 閘 1 5 4 反相器 1 5 5 一 1 5 6 接 收 器 2 0 0 迴路 2 0 1 一 2 0 5 控 制 器 2 11- -215 數位装置 3 0 0 —— 3 0 1 Ρ Μ 0 S 電1 晶體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J_________ , A7 B7 五、發0明(vV ) \圖1 B係說明用於一雙向的傳輸線或是匯流排之傅收 器。 圖2係說明該QuickRing資料傳輸線之概要圖。 圖3係說明傳送器之一電路圖。 圖4係說明接收器之一電路圖。 圖5係說明溫度補償電路之一電路圖。 本發明之說明 圖1 A係說明連接至一傳輸線1 0 3的端點之一傳送 器100K及一接收器101。傳輸線103可Μ是如圖 2中所示的Q u i c k R i n g單向的資料傳輸糸統之一部份。在 圖2中,各個控制器2 0 1 — 2.0 5係被連接至個別的數 位裝置2 11 — 2 1 5之上,並且資料係Μ環繞該迴路2 00的一個方向上循環。事實上,此表示傳送器1 00可 一直作傳輸,而不須提供一用Μ禁能傳送器1 0 0之裝置 〇 傳送器1 0 0係包含一當作緩衝器的反相器1 0 4, 並且供應至兩平行的資料通路。該通路的其中之一係包含 一反相器1 05、一反相器1 06Μ及一反相器1 07。 另一平行的導電通路係包含一反相器1 08、一傳輸閘1 0 9 Μ及一反相器1 1 ◦。一溫度補償的電流源1 1 1係 提供電流在反相器1 0 8的輸出Κ及傳輸閘1 0 9的輸入 〇 -7-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規格(210X 297公釐)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 0 2 線 3 0 3 — 3 0 5 P Μ 〇 S 電晶體 3 0 6 N Μ 0 S 電 晶 體 3 0 7 P Μ 0 S 電 晶 體 0 8 N Μ 0 S 电 晶 體 3 0 9 P Μ 0 S 電 晶 體 3 1 0 N 通 道 電 晶 體 3 1 1 P Μ 0 S 電 晶 體 3 1 2 N Μ 0 S 電 晶 wiffir 體 3 1 3 P Μ 0 S 電 晶 體 3 1 4 N Μ 0 S 电 晶 體 3 1 5 - -3 1 6 線 3 1 7 — 3 1 8 S» 电 晶 7 體 3 2 1 - -3 2 2 導 線 3 2 3 P Μ 0 S 電 晶 體 4 0 1 N Μ 0 S 電 晶 體 4 0 2 與 4 0 3 C Μ 0 S 電晶體 4 0 4 與 4 〇 5 C Μ 0 S 電晶體 4 0 6 一 4 0 9 P Μ 0 S 電晶體 4 1 0 電 阻 4 1 1 節 點 4 1 5 溫 度 補 償 單 元 4 1 6 線 4 1 8 電 容 5 0 〇 — 5 0 1 導 電 通 路 5 0 2 P Μ 0 S 電 晶 體 5 0 3 N Μ 0 S 5 0 4 P Μ 0 S 電 晶 體 5 0 5 N Μ 0 S 電 晶 體 5 〇 6 電 阻 5 0 7 N Μ 0 S 電 晶 «1» 體 5 0 8 P Μ 0 S 電 晶 體 5 〇 9 導 電 通 路 5 1 〇 電 晶 體 5 1 1 電 阻 5 1 2 N Μ 0 S 電 晶 體 5 1 rj 接 地 線 5 1 4 P Μ 0 S 電 晶 體 5 1 5 V dd 電 壓 供 線 5 1 6 P Μ 〇 S 電 晶 體 -2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補充1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 反 相 器 1 0 7 的 輸 出 係 連 接 至 Ν Μ 0 S 電 晶 體 1 1 2 與 1 1 3 的 閘 極 « 並 且 反 相 器 1 1 〇 的 輸 出 係 連 接 至 Ν Μ 0 S 電 晶 體 1 1 4 與 1 1 5 的 閘 極 0 電 晶 體 1 1 2 與 1 1 4 的 扱 極 係 連 接 至 一 溫 度 補 償 的 電 流 源 1 1 6 f 並 且 电 晶 體 1 1 3 與 1 1 5 的 源 極 係 經 由 — 電 阻 1 1 8 而 連 接 至 接 地 0 電 晶 體 1 1 2 — 1 1 5 也 被 耦 接 至 一 終 細 端 電 阻 1 1 7 該 電 阻 係 在 傳 輸 線 1 0 3 的 另 細 端 0 傳 輸 線 1 0 3 係 包 含 導 線 3' 2 1 與 3 2 2 / 0 麗 3 係 說 明 傳 送 器 1 0 0 之 一 電 路 圖 0 反 相 器 1 0 4 係 包 含 一 P Μ 0 S 電 晶 體 3 0 0 以 及 一 Ν Μ 0 S 電 晶 體 3 0 1 其 反 栢 後 的 輸 出 係 出 現 在 一 線 3 0 2 上 ϋ 反 相 器 1 0 5 係 包 含 —* P Μ 0 S 电 晶 體 3 0 3 以 及 一 N Μ. 0 電 晶 體 3 0 4 反 相 器 1 0 6 係 包 含 一 Ρ Μ 0 S 電 晶 體 3 〇 5 以 及 一 N Μ 0 S 電 晶 體 3 0 6 反 相 器 1 0 7 係 包 含 P Μ 0 S 電 晶 Mm 體 3 0 7 Μ 及 一 Ν Μ 0 S 電 晶 體 3 0 8 0 此 係 構 成 在 圖 1 中 所 示 之 上 部 的 平 行 導 電 通 路 0 參 照 下 部 的 平 行 導 電 通 路 反 相 器 1 0 8 係 包 含 一 Ρ Μ 0 S 電 晶 體 3 0 9 及 一 Ν 通 道 電 晶 體 3 1 0 9 傳 輸 閘 1 0 9 係 包 含 —· p Μ 0 S 電 晶 體 3 1 1 >λ 及 — Ν Μ 0 S 电 晶 waa 體 3 1 2 並 且 反 相 器 1 1 0 係 包 含 一 P Μ 0 S 電 晶 體 3 1 3 及 —. Ν Μ 0 S 電 晶 體 3 1 4 0 傳 輸 閘 1 0 9 Κ 及 每 個 反 相 器 均 係 具 有 廣 為 熟 於 此 項 技 術 者 所 知 一 般 的 C Μ 0 S 结 構 0 包 含 在 溫 度 補 償 的 電 流 源 1 1 1 中 8- 的 Ρ Μ 0 S 電 晶 way 體 3 2 3 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 517-520 電晶體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ηϊ ώ 補充 五、發明説明() 連接至電晶體309與310的汲極。 從此論點,明顯地出現在線3 15之上的反相器1 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7之輸出係具有相反於出現在線3 1 6之上的反相器1 1 〇之輸岀的極性。反相器107之輸出係被導向與在圖1 中為相同地編號之NM0S電晶體1 1 2與1 1 3之個別
的閘極。同樣地,反相器1 1 0之輸盅係被導向NM0S 電晶體1 1 4與1 1 5之個別的閛極。由於在線3 1 5與 / 線3 1 6之上的信號為具有相反的極性,當電晶體1 1 4 與115被關閉時,電晶體112與113係被導通,反 之亦然。 電晶體1 1 2 — 1 1 5係被供懕Μ—流經電晶體3 1 7與3 18的電流。(為溫度補償的電流源11 6.之一部 份的電晶體317與318之動作將在Κ下做說明。)當 電晶體i 1 2與1 1 3係被導通時(電晶體1 14與1 1 5係被關閉),一電流係流經電晶體1 1 2、於導線3 2 1之上、經過終端電瞪1 17 (圖4)、於導線322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上、而流經電晶體1 1 3以及電阻1 1 8至接地。因此當 電晶體1 1 2與1 1 3被導通時*在導線32 1之上的信 號像為高的,因而在導線3 2 2之上的信號係為低的。 相反迪,當電晶體1 14與1 15被導通時(電晶體 1 1 2與1 1 3係被闢閉),一電流係流經電晶體1 1 4 、於導線322之上、經過終端電阻1 1 7、於導線32 1之上、而流經電晶體1 15K及電阻1 18至接地。在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q ) 此情況中,在導線3 2 2之上的信號係為高的,而在導線 3 2 1之上的信號則係為低的。因咔塑塊3 2 1與3 2 2 (其係一起形成傳輸線103)係冋應於至反相器1〇4 的留-端輸入而表琨出一差動輸出。換言之,在反相器1 〇 4的輸入之上的二進位信號係決定哪一對電晶體χ 1 2 / 1 1 3與1 1 4/1 1 5係被導通,因此也就決定横跨終 端電阻1 1 7的信5虎之極性。終端電阻1 1 7的輸出係代 表由傳輸線1 0 3所傳遞之差動振幅信號。 再參照圖1 A,接收器1 0 1係包含一對連接在介於 —參考電壓與接地之間的平行導電通路之PMO S電晶體 1 2 ◦與1 2 1 。導線3 2 1係連接至電晶體1 2 0的閘 極,而導線3 2 2係連接至電晶體1 2 1的閛極。同樣被 連接至該平行導電通路的是一 NMO S電晶體1 2 2K及 一 NM0S電晶體1 23,其閘極係連接在一起。電晶體 1 2 3的閛極與汲極係被短路,使得電_.晶..p 1 2 2與1 g '3係作為一霞瘐_。該平行的導電通路係由一溫度補償的 電流源1 2 4所供電_。一輸出係從介於電晶體1 2 0與1 2 2之間的節點所取出,並且被傳遞至一連串的反相器1 2 5、1 2 6 K及1 2 7之輸入。一溫度補償的電流源1 28係提供~電流至反相器χ 25之輸入。接收器1 〇 χ 的單端輸出係出琨在反相器1 2 7之輸出,並且係被傳遞 至該計算機或是其它糸統的一組件中。 接收器1 〇 1的電路圖係被說明於圖4之中c>反相器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操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Α7 Β7 五、發明説明(F ) 125係包含—NMOS電晶體40 1 ;反相器126係 包含一對CMOS電晶體402與403 ;反相器127 係包含一對CMOS電晶體404與405。在反相器1 27的輸出之一電容4 1 8係代表接收該接收器1 〇 1的 輸出之組件(未示出)的寄生阻抗。溫度補償的電流源1 24係包含一 PM0S電晶體406 ’並且溫度補償的電 流源1 2 8則係包含P Μ 0 S電晶體4 0 7、4 0 8 Μ及 409。一電阻4 1 0係連接在電晶體407與接地之間 。電晶體1 2 ◦與1 22係連接在一節點4 1 1之上。 在導線32 1之上的信號係在PM0S電晶體1 20 的閘極之上被接收;若該信號為高的,則該電晶體係被關 閉;若該信號為低的,則該電晶體係被導通。同樣地,Ρ Μ 0 S電晶體1 2 1係由在導線3 2 2之上的信號所控制 。當在導線32 1之上的信號係為高時,電晶體1 20係 為關閉的,而電晶體1 2 1係為導通的。因此’在節點4 1 1之上的電壓係為低的,並且此電壓係被傳遞至ΝΜ0 S電晶體4 0 1的閘極,而將該電晶體關閉,因而在反相 器1 26的輸入處產生一個高電壓。因此,反相器1 27 的輸出同樣係為高的。反相器1 2 6與1 2 7係為熟於此 項技術者所知一般的CMO S反相器。反相器1 25— 1 2 7的功用係為整形與放大出規在節點4 1 1的信號,Μ 在接收器1 0 1的輸出處產生一陡直、對稱的信號。該對 電晶體1 2 2與1 2 3係作為一電流鏡以使流經電晶體1 -1 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操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漦)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B7 五、發明説明(1 ) 2 0與1 2 1的電流相等。此係具有回應於導線3 2 χ與 3 2 2之上的差動輸入而加倍在節點4 1 1之上的電流之 效果。 相反地,當導線.3 2 1之上的信號為低時,則電晶體 1 2 0係被導通、電晶體1 2 1係被關閉、因而在節點4 1 1之上的電壓係為高的。於是,NMOS電晶體40 1 係被導通,因而反相器1 2 6的輸入係為低的。在此情形 中,忖1'40 5電晶體40 5將會被導通而將接收器1〇1 的輸出接地。因此接收器1 0 1的輸出係為單端、變.彳b在 V dd與接地之間。 如前所述,C Μ 0 S元件的特性係隨著溫度而變i。 特別是*其互導(transconductance)係隨著溫莖^的;^加 而降低。因此,除非提供β M If,本刖疮娌r μ η 元件的電流將會在溫度增加時而降低。 參照圖4,一溫1補僧S元4 1 5係產生一被用來補 償在傳送器1 00與接收器1 0 1吧某溫度调~ 佐ΦΦ之參考信號,該些電晶體亦即為具有一個高增益並且 係因此特別地容易受到溫度上的變化之影響。在此實施例 中,溫度補償係被應用於傳送器1 0 0中之電晶體1 1 2 一 1 1 5與電晶體3 1 0之上(圖3)、以及接收器1 0 1中之電晶體120與401之上(_4;i 。 圖5係說明溫度補償單元4 1 5之一電路圖。一對導 電通路5 0 〇與5 0 1係被連接在一參考電壓Vdd與接地 -1 2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率(CNS ) Α4规格(210X297公釐)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灯-----π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丨ο ) 之間。一 PMOS電晶體502與一 NMOS電晶體50 3係被連接在導電通路5 0 0之中。一 PMO S電晶體5 〇4、一 NM0S電晶體505、與一電阻506係被連 接在導電通路5 0 1之中,電晶體5 0 4的閘極與汲極係 為短路。電晶體5 0 2與5 04係為匹配的一對,並且為 了導電通路5 0 0與5 0 1中的電流提供了一電流鏡。 電晶體5 0 5的射極面積係遠大於電晶體5 0 3的射 極面積。因此,電晶體5 ◦ 3的閘極至源極電壓(V G S) 係大於電晶體5 0 5的閘極至源極電壓。由於電晶體5 0 3與5 0 5的閘極係被接在一起,因而Μ下的關係式係成 立: V GS ( 5 0 3 ) = V GS ( 5 0 5 ) + V R ( 5 0 6 ) V GS (5 0 3) - V GS ( 5 0 5 ) = V R ( 5 0 6 ) 其中V G S ( 5 ◦ 3 )係為電晶體5 0 3的閘極至源極電壓 、V G S ( 5 0 5 )係為電晶體5 0 5的閘極至源極電壓、 而V R ( 5 0 6 ) 則係為横跨電阻5 ◦ 6的電壓。當溫度 上升時,該(V GS ( 5 0 3 ) — V GS ( 5 ◦ 5 ))的最係 為增加V因而V R ( 5 0 6 ) 同樣係為增加。此係表示流 經電阻5 0 6的電流同樣係為増加。因此存導雷通路5_〇 1中的電流(其係等於流經電阻5 0 6的電流)係隨著溫 度的上升而增加,此係表示其變化係與流經C Μ 0 S電晶 體的電流之正常變化相反。 一 NMOS電晶體507與一 PMOS電晶體508 -1 3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準(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 一 B7 五、發明説明 ( \\ ) 1 1 係 被 連 接 在 介 於 V dd與 接 地 之 間 的 — 導 電 通 路 5 0 9 之 中 1 1 I 0 電 晶 體 5 0 7 的 閛 極 係 被 耦 接 至 電 晶 體 5 0 3 與 5 〇 5 1 1 的 閘 極 〇 因 而 電 晶 體 5 0 7 係 作 為 流 在 導 電 通 路 5 0 1 中 請 先 1 的 電 流 之 電 流 鏡 〇 在 電 晶 體 5 0 8 的 閜 極 處 之 電 壓 係 與 流 閱 讀 背 …丨 經 導 電 通 路 5 0 9 的 電 流 成 比 例 地 變 化 〇 此 電 壓 係 構 成 溫 之 1 度 注 1 補 償 單 元 4 1 5 之 —. 輸 出 並 且 係 Μ I EEF 圼 現 〇 流 經 導 意 事 1 I 電 通 路 5 〇 9 的 電 流 一 般 係 比 流 在 導 電 通 路 5 0 1 中 的 電 r\ 流 大 的 多 ( 例 如 > 毫 安 培 比 上 微 安 培 ) 0 如 後 所 述 9 電 晶 本 頁 裝 1 體 5 0 7 與 5 〇 8 之 數 值 係 被 設 成 來 獲 得 用 作 為 溫 度 補 償 1 I 之 正 確 的 I REF > 1 1 1 溫 度 補 償 單 元 4 1 5 之 一 被 命 名 為 I R E F 1白勺 第 二 輸 出 1 係 從 與 電 阻 5 1 1 串 聯 且 介 於 V dd 與 接 地 之 間 的 電 晶 體 5 訂 1 1 0 之 汲 極 處 取 出 〇 電 晶 體 5 1 0 之 閘 極 與 汲 極 係 被 短 路 - 1 | 在 一 起 〇 由 於 電 晶 體 5 1 0 並 未 被 溫 度 補 償 如 同 一 般 的 1 1 C Μ 0 S 元 件 該 輸 出 I REF1 的 變 化 係 與 溫 度 成 反 比 〇 rT 一 Ν Μ 〇 S 電 晶 體 5 1 2 係 被 連 接 在 電 晶 體 5 0 3 1 5 0 5 與 5 0 7 之 共 同 閘 極 端 點 上 9 並 且 係 當 作 為 一 電 容 1 I 以 濾 掉 任 何 可 能 出 現 在 接 地 線 ( 標 示 為 5 1 3 ) 之 上 的 雜 1 I 訊 〇 同 樣 地 9 一 Ρ Μ 0 S 電 晶 體 5 1 4 係 被 連 接 在 電 晶 體 1 j 5 0 8 的 閘 極 與 該 V dd 電 壓 供 應 線 ( 標 示 為 5 1 5 ) 之 間 1 1 並 且 一 Ρ Μ 〇 S 電 晶 體 5 1 6 係 被 連 接 在 電 晶 3M 體 5 1 〇 1 1 的 汲 極 與 電 壓 供 應 線 5 1 5 之 間 〇 電 晶 體 5 1 4 與 5 1 6 1 1 係 滤 掉 任 何 出 現 在 電 壓 供 應 線 5 1』 之 上雜 訊 9 並 且 遊 1 I - 14 -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规格(210 X 297公漦)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Α7 Β7 五、發明説明(α) 免雜訊分別出現在該輸出信號I R E F與I_R E F 1之_」$。 齊晶體5 1 7 — 5 2 0係巧成溫度補償單元4 1 5的 '個啟動雷路_。一 PMO S電晶體5 1 7M及兩個NMO S電晶體5 1 8與5.1 9係串聯地連接在Vdd與接地之間 。該些電晶體的汲極與閛極端點係連接在一起,因而其整 體係構成一電壓分壓器,介於電晶體5 1 7與5 1 8之間 的共同節點之電壓係被施加至NM〇 S電晶體5 2 0的閘 極。當該傳收器首先係被導通時,電晶體5 2 0係為導通 的,因而將電晶體5 0 3的汲極耦接至Vdd。此開始了一 流經電晶體5 0 3的電流,此因而使一電流流在電晶體5 〇5之中。電晶體5 1 8與5 1 9係箝制電晶體5 2 0的 閛極,並且當電流流在導電通路5 0 0與5 0 1中且此電 路係在動作時,電晶體5 2 0係關閉。 總之,溫在减僧單元4 1 5係產生兩個雷颳輸逛_,—, 與溫度變化成正比之第-出Τ β κ F w孖一與溫度蜜 化成反比之第二雷壓 再次參照圖4,I R E F係出現在線4 1 6之上,並且 係被傳送至電晶體4 0 6與4 0 9的閘極上。首先考慮電 晶體4 0 6,由於I R E F係與溫度變化成正比,其係使得 流經電晶體4 ◦ 6的電流同樣地與溫度變化成正比,因而 此係補償了在電晶體1 2 0與1 2 1中的溫度所引發之效 應。換言之,當溫度上升時,電晶體1 20與1 2 1的互 導係降低,因而此將會降低流經該些電晶體的電流。流經 -1 5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规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説明(0) 電晶體4 0 6的電流係隨著溫度上升而增加,係平衡了該 電流的減少,因而維持了幾乎與溫度無關之流在電晶體1 2 ◦與1 2 1中的電流。藉由一個像是SP I CE的模擬 程式,電晶體5 0 3.與5 0 5的射極面積之比率K及電晶 體5 0 7、5 0 8與4 0 6的大小係被設定Μ提供電晶體 120與121之適當的溫度補償。 同樣地,I R E F係被施加至電晶體4 0 9的閘極,該 電晶體4 0 9係串聯地連接至電晶體4 0 1。流經電晶體 4 0 9的電流係補償流經電晶體4 0 1的電流中溫度所引 起的變化。該成對的電晶體4 0 7與4 0 8係當作一電流 鏡並且係降低被施加至電晶體4 0 1的補償之大小。此係 確保由電晶體40 1所送出的脈衝之上升時間不論溫度為 何均維持不變。該些脈衝的下降時間係由電晶體4 0 1的 閛極上之電壓所決定,因而此係由流經電晶體1 2 0與1 2 1的電流所決定。由電晶體4 0 6所提供之溫度補償係 確保了由電晶體4 ◦ 1所送出的脈衝之下降時間維持不變 。因此由電晶體4 0 6所提供之溫度補償(對於電晶體1 2〇與12 1) Κ及電晶體407 — 409的組合效果( 對於電晶體4 0 6 )係一起動作Κ確保由電晶體4 〇 1所 產生的脈衝係為對稱的。 再次參照圖3,溫度補償單元4 1 5之1 R E F輸出係 被導向電晶體3 1 7與323的閘極。如上所述,電晶體 3 2 3係代表於圖1中被溫度補償的電流源1 1 1 。電晶 -1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準(Cns ) λ4规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 經濟部令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男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 B7 五、發明説明() 體3 2 3係與電晶體3 0 9並聯,並且與電晶體3 10串 聯在該供應電壓Vdd與接地之間。電晶體3 0 9與3 1 0 係包含在反相器1 0 8之中(圖1 A )。流經電晶體3 2 3的電流係與溫度變化成正比並且係溫度補償了流經電晶 體3 1 〇的電流。此係確保該流經電晶體3 1 0的電流之 上升時間係為固定的。 電晶體3 1 7係並聯地與電晶體3 1 8連接,並且這 兩個電晶體係一起形成電流源116 (圖1) cIREF係 被施加至電晶體3 1 7的閘極,並且I R E F 1係被施加至電 晶體3 1 8的閛極。如上所述,I R E F 1係與溫度變化成反 比,其係補償了在溫度中的變化Μ及在V d d中的變動。電 晶體3 1 7係提供一與溫度變化成正比的電流,並且因而 補償了流經電晶體對1 1 2 / 1 1 3與1 1 4 / 1 1 5的 電流之一般的C Μ 0 S溫度所引起的效應。電晶體3 1 7 與3 1 8的組合係提供對於在V ddM及溫度中的變動之補 償。 參照圖1 A,被溫度補償的電流源1 1 1 、1 1 6、 1 24K及1 2 8可K被看成進行K下的功能。 電流源1 1 1 :電流源1 1 1 (電晶體3 2 3與3 0 9 )係調整反β目器1 08的_出之上升時間以提供一對稱 的輸出至傳輸閘1 0 9。 電流源1 1 6 :電流源1 1 6 (電晶體3 1 7與3 1 8 )係提供溫度補償過的並且為V d d —雜訊無關的電流名合 -1 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 X 297公釐) (锖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_____E_I v 補亦」 五、發明説明() 開闢電晶體1 12/1 13與1 14/1 15。與電阻1 1 8 —起動作之下,由電流源1 1 6所產生的電流係提供 ~個穩定的共模(coffliaon mode) 電壓給被傳遞至傳輸線 103的資料脈衝,並且與電阻117 —起動作之下,該 電流係提供一個穩定的差動電壓給該資料脈衝。 電流源124:電流源124 (電晶體406)偽提 供一流經電晶體1 20與1 2 1之溫度補償過的電流,因 / 而穩定了該輸入級的增益(電晶體1 2 0 — 1 2 3 )。 電流源1 2 8 :電流源1 2 8 (電晶體4 0 7 _ 4 0 9 )係提供一流經電晶體4 0 1之溫度補償過的電流,因 而穩定了由電晶體401所產生的脈衝之上升時間(反相 器1 25) 。與電流源1 24 —起動作之下,電流.源1 2 8係確保由電晶體4 0 1所產生的脈衝係為對稱且穩定的 0 # 如圖1 B中所示,本發明之傳收器同樣可被應用於一 條雙向的資料傳輸線。傳送器1 50係栢同於傳送器1 0 〇 (圖1 A ),除了一對N ◦ R閘1 5 2與1 5 3係已經 取代反相器1 07與1 1 0。一致能(enable)信號係透 過一鑀衝的反相器1 54而被施加至每個NOR閛1 52 與1 53之輸入的其中之一。當該致能信號為高時,N0 R閘1 5 2與1 5 3之個別的輸出係被固定在零位準,因 而該傳送器係被禁能(disable)。傳送器1 5 1係相同 於傳送器1 50。該施加至傳送器1 50與1 5 1的致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rvtuN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信 號 係 被 調 整, 使得 傳 :送 器 的 其中之 .—·在另一 個傳送器 正 在 傳 遞 資 訊 至傳 輸線 1 0 3 時 係被禁 丨能。接收 器1 5 5 與 i 5 6 係 相 同於 Η 1 A 中 的 接 收器1 0 1 〇 之 U· 刖 的 實施 例係 欲 作 為 說 明性質 而非限制 之用。根 據 本 發 明 之. 下 ,許 多另 外 且 替 代 性的實 施例對於 熟習此項 技 術 者 而 係 為明 顯的 0 本 發 明 之完整 的範疇係 僅限定於 下 的 串 請 專 利範 圍。 > 主 要 部 份 代 表符 號之 簡 / 要 說 明 1 0 0 傳 送器 1 ,01 接收器 1 0 3 傳 輸線 1 0 4- -10 8 反相器 1 0 9 傳 輸蘭 1 1 .0 反相器 1 1 1 電 流源 1 1 2 一 1 15 Ν Μ 0 S 電 晶體 1 1 6 電 流源 1 17 終端電阻 1 1 8 電 阻 1 2 0 一 2 1 Ρ Μ 0 S 電 晶體 1 2 2 一 1 2 3 Ν Μ 0 S 電 晶體 1 2 4 m 流源 1 2 5 - -12 7 反相器 1 2 8 m 流源 1 5 0 傳送器 1 5 2 — 5 3 Ν 0 R 閘 1 5 4 反相器 1 5 5 一 1 5 6 接 收 器 2 0 0 迴路 2 0 1 一 2 0 5 控 制 器 2 11- -215 數位装置 3 0 0 —— 3 0 1 Ρ Μ 0 S 電1 晶體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 0 2 線 3 0 3 — 3 0 5 P Μ 〇 S 電晶體 3 0 6 N Μ 0 S 電 晶 體 3 0 7 P Μ 0 S 電 晶 體 0 8 N Μ 0 S 电 晶 體 3 0 9 P Μ 0 S 電 晶 體 3 1 0 N 通 道 電 晶 體 3 1 1 P Μ 0 S 電 晶 體 3 1 2 N Μ 0 S 電 晶 wiffir 體 3 1 3 P Μ 0 S 電 晶 體 3 1 4 N Μ 0 S 电 晶 體 3 1 5 - -3 1 6 線 3 1 7 — 3 1 8 S» 电 晶 7 體 3 2 1 - -3 2 2 導 線 3 2 3 P Μ 0 S 電 晶 體 4 0 1 N Μ 0 S 電 晶 體 4 0 2 與 4 0 3 C Μ 0 S 電晶體 4 0 4 與 4 〇 5 C Μ 0 S 電晶體 4 0 6 一 4 0 9 P Μ 0 S 電晶體 4 1 0 電 阻 4 1 1 節 點 4 1 5 溫 度 補 償 單 元 4 1 6 線 4 1 8 電 容 5 0 〇 — 5 0 1 導 電 通 路 5 0 2 P Μ 0 S 電 晶 體 5 0 3 N Μ 0 S 5 0 4 P Μ 0 S 電 晶 體 5 0 5 N Μ 0 S 電 晶 體 5 〇 6 電 阻 5 0 7 N Μ 0 S 電 晶 «1» 體 5 0 8 P Μ 0 S 電 晶 體 5 〇 9 導 電 通 路 5 1 〇 電 晶 體 5 1 1 電 阻 5 1 2 N Μ 0 S 電 晶 體 5 1 rj 接 地 線 5 1 4 P Μ 0 S 電 晶 體 5 1 5 V dd 電 壓 供 線 5 1 6 P Μ 〇 S 電 晶 體 -2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 517-520 電晶體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297公釐)

Claims (1)

  1. D8 申請專利範圍 fees:: ?·-*> ^ -V ·、 |S£T 1·一種用K轉換單端的數位資料至差動的資料之《料傳 送器,-該傳送器係包含: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關電路 動的輸 2 ·如 電通路 相器係 二導電 係被連 3 •如 路係包 S F Ε 與第四 閘極係 申請專利範圍第1 更包含一第三反相 項之資料傳送器,其中該第一導 器以及一第四反相器,該第一反 反相器之間 項之資料傳 該第三與第 的溫度補償單元,該 增加之電流Μ調整產 上升時間;Μ及 一與第二之導電通路的開關電路,該開 該輸入端點之單端的輸入資料以提供差 第三與第四反相器之間,並且其中該第 一傳輸閘Μ及一第五反相器,該傳輸閘 一輸入端點; 第__一與第二之 一連接在該第 在該第二導電通路 Μ 0 S來形成; 一連接至該第 溫度補償單元係提 生在該第二反相器 一連接至該第 係回應於在 出資料。 被連接在該 通路更包含 接在該第二 申請專利範 含第一與第 T S的閘極 Μ 0 S F Ε 被連接至該 平行的導電通路; 一導電通路中之第 中之第二反相器, 二反相器之一輸出 供一隨溫度增加而 之該輸出處的脈衝 與第五 圍第1 二 MOSFETs 係被連接至該第一 T s 第二導電通路 一反相器以及一連接 該第二反相器係>乂 C 送器,其中該開關電 ,該第一與第二M0 専電通路.,Μ及第三 四 MOSFET s 的 介於在該第一與第四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 X 297公釐) D8 申請專利範圍 fees:: ?·-*> ^ -V ·、 |S£T 1·一種用K轉換單端的數位資料至差動的資料之《料傳 送器,-該傳送器係包含: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關電路 動的輸 2 ·如 電通路 相器係 二導電 係被連 3 •如 路係包 S F Ε 與第四 閘極係 申請專利範圍第1 更包含一第三反相 項之資料傳送器,其中該第一導 器以及一第四反相器,該第一反 反相器之間 項之資料傳 該第三與第 的溫度補償單元,該 增加之電流Μ調整產 上升時間;Μ及 一與第二之導電通路的開關電路,該開 該輸入端點之單端的輸入資料以提供差 第三與第四反相器之間,並且其中該第 一傳輸閘Μ及一第五反相器,該傳輸閘 一輸入端點; 第__一與第二之 一連接在該第 在該第二導電通路 Μ 0 S來形成; 一連接至該第 溫度補償單元係提 生在該第二反相器 一連接至該第 係回應於在 出資料。 被連接在該 通路更包含 接在該第二 申請專利範 含第一與第 T S的閘極 Μ 0 S F Ε 被連接至該 平行的導電通路; 一導電通路中之第 中之第二反相器, 二反相器之一輸出 供一隨溫度增加而 之該輸出處的脈衝 與第五 圍第1 二 MOSFETs 係被連接至該第一 T s 第二導電通路 一反相器以及一連接 該第二反相器係>乂 C 送器,其中該開關電 ,該第一與第二M0 専電通路.,Μ及第三 四 MOSFET s 的 介於在該第一與第四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 X 297公釐) 申請專利範固 Α8 Β8 C8 D8 MO S F E T s之間的節點係被連接至一差動的資料傳輸 線之一第一導線,以及一介於在該第二與第三MO S F Ε T s之間的節點係被連接至該差動的資料傳輸線之一第二 導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料傳送器,其中該溫度補 償單元係包含第三與第四之平扞的導電通路,一第一 Μ0 S F Ε Τ係被連接至該第三導電通路中,以及一第二Μ0 S F Ε Τ係與一電阻串連在該第四導電通路中,該第一 μ 0 S F Ε Τ之一通道的一寬度至長度比係小於該第二MO S F E T之一通道的一寬度至長度比,該第一與第二M0 S F E T s之閛極係被連在一起^且被連接至一電流鏡之 Μ 0 S F Ε T。 5 · —種用Μ轉換單端的數位資料至差動的資料之資料傳 經濟部中央襟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谋装,該傳送器係包含: 一輸入端點; 第一與第二之平行的導電通路; 一連接在該第一導電通路中之第一反相器,从及一建接 在該第二導電通路中之傳輸閘:- 一連接至該第一與第二之導電通路的開關電路1,該開 關電路係回應於在該輸入端點之單端的輸入資料以提供差 動的輸出資料;Μ及 一連接至該開關電路之溫度補償單元’該溫度補償單 元係提供一隨溫度增加而增加之電流以補償在該開關電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請 先 閱 讀"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ί裝頁I 訂 象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六、47請專利範圍 的一供應電流中之溫度所引趄的變化。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資料傳送器’其中該第—導 電通路更包含一第二反相器以好一〜第三反相器,並且其中 該第二導電通路更包含一第四反相器似及一第五反相器’ 該傳輸閛係被連接在該第四與第五反相器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芦料傳送器,其中該開關電 路係包含第一與第二MO S F E T s ,該第一與第二M0 S F E T s的閘極係被連接至該第一導電通路,以及第三 與第四MOSFETs ,該第三與第四MOSFETs的 閜極係被連接至該第二導電通路,一介於在該第一與第四 MO S F E T s之間的節點係被連接至一差動的資料傳輸 線之一第一導線,K及一介於在該第二與第三MO S F E T s之間的節點係被連接至該差動的資料傳輸線之一第二 補 OOMOO 之 補 度MM i Μ Μ 鏡 度 溫 一 二第二 二流 溫 該第第該第第電 該 中 一 1 , 該與一 中 其,及中於一至 其 ,,路 Μ 路小第接 上’ 器通-通係該連 器 送電中電比 ',被 送 傳導路導度比且 傳 料的通四長度並 赳 資行電第至長起 裔 之平導該度至 一 之3-項之三在寬度在 項 _ 5 四第連一寬連 5 第第該串的一被 第 圍與至阻道的係 圍 範三接電通道極 範 利第連 一 一通閘。利 專含被與之 一 之 Τ 專 請包係係 Τ 之 SE 請 申係 TTETTF 申 。 如.元 EEFEES 如 線. 單 FFSFFO . 導 8 償 SSOSSM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丨0Χ297公釐) ABCD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申請專利範圍 償單元係被連接至該第四反相器之—輸出。 1 〇 . —種用K轉換差動的資料至單端的資料之接收器, 該接收器係包含: —輸!入級端點; —輸入級係包含: 第一與第二之平行的導電通路; 一連接在該第一導電通路中之第一 MO S F E T 以及一連接在該第二導電通路中之第二MO S F E T ;Μ及 —對分別連接在該第一與第二的導雷通路ja I雷 免镱 Μ n_S. ; —連接至介於該第一 MO S F E T與在該第一導電通 路中之電流鏡MO S F Ε Τ之間的共同節點之反相器;从 及 —連接至該輸入级之溫度補償簞元,該溫度補償單元 係穩定在該輸入級中之一增益。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接,·其更包含與該 系一反相器串聯連接的一笛二K及一第三反相器。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接收器,其中該溫度補 償單元係包含第三與第四之平行的導電通路,一第三M0 S F E T係被連接至該第三導電通路中,以及一第四!^〇 S F E T係與一電阻串連在該第四導電通路中,該第三μ 〇 S F Ε Τ之一通道的一寬度至長度比係小於該第四μ 0 -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丨0Χ297公釐) C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裝· -訂 六、申請專利範圍 S F E T之一通道的一寬度至長度比,該第三與第四M0 S F E T s之閘極係被連在一起並且被連接至一電流鏡之 Μ 0 S F E T ° 1 3 ♦—種用Μ轉換差動的資料至單端的資料之接收器, 該接收器係包含: 一輸入端點; 一輸入級係包含: 第一與第二之平行的導電通路; 一連接在該第一導電通路中之第一 MO S F Ε Τ Μ及一連接在該第二導電通路中之第二MO S F Ε Τ ;Μ及 一對分別連接在該第一與第二的導電通路中之電 流鏡 MOSFETs; 一連接至介於該第一 MO S F E T與在該第一導電通 路中之電流鏡MO S F E T之間的共同節點之反相Μ 及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連接至該反相器之一輸出的溫度補償單π J該溫度 補償單元係提供一隨溫度增加而增加之電流Μ調整產生在 該反相器之該輸出處的脈衝上升時間。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接收器'其更包含與該 第一反相器串聯連接的一第二反相器以及一第.三反相器。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接收器,其中該溫度補 償單元係包含第三與第四之平行的導電通路,一第三Μ0 -5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六、申請專利範圍 S F E T係被連接至該第三導電通路中’ Μ及一第四M0 S F Ε Τ係與一電阻串連在該第四導電通路中,該第三Μ 0 S F Ε Τ之一通道的一寬度至長度比係小於該第四MO S F Ε T之一通道的一寬度至長度比,該第三與第四M0 S F E T s之閛極係被連在一起並且被連接至一電流鏡之 料 資 該 j t 器 送 : 傳 含 料 包 資> 係 之 其 端 組一輸1 之傳的 器料線 收資)輸 傳之傳 。料幅該 T 資·振至 E 種動接 F 一 差連 S · 一 一 0 6 Ml 連 * 調 I 元 K 及 單流 W 償電 器 補之 相 度加 反 溫增 1 ; 的而 第器出加 路之相輸增 通中反一度 電路 二 之溫 導.通第器隨 的電之相一 行導中反供 點平一路二提 端之第通第係 入一二該電該元 : 輸第在導至單 含 一與接二接償 包第\ 一 連第連補 係一第 一 該一度 器ί 在 溫 送一 接該 傳j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Μ 該料 5 ,資 間 路入 時電輸 。 升 關的. 器 上開端 收 衝的單 接 脈路之 之 的通點 端 處 電端 二 出導入 第 輸之輸 一 該二一 的 之 第第., 線 器 與該料 輸 相 一在資 傳 反 第於出 料 二 該應輸 資 第 至回的 該 該 接係動 至 在 連路差 接 生 I 電供 連 產 關提一 整及 開 Κ 及 Μ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s Βδ C8 D8 ----------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17.—種資料傳收器之組合’埤係包含 一差動振幅之實料傳輸線; —連接至該傳輸線的一第一啕之資料傳送器,該資料 〆 傳送器係包含: 一第一輸入端點: ---------- 第一與第二之平行的導電通路: —連接在該第一導電通路中之第一反相器Κ及一連 接在該第二導電通路中芋傳輸間; 一連接至該第一與第二之寒電通路的開關電路,該 開關電路係回應於在該第一輸入端點之單端的輸入資料 Κ提供差動的輸出資料;Μ及· 一連接至該開關電路之溫麼、補償單元,該溫度補償 單元係提供一隨溫度增加而增加之電流Μ補償在該開關 電路的一供應電流中之溫度所引起的變化;Μ及 一連接至該資料傳輸線的一第二端之接收琴_。 1 8 . —種資料痺收器之組合二其係包含: 一差動振幅之資料傳輸線’ 一連接至該資料傳輸線的一第一端之_資料®谋骂;以 及 一連接至該資料傳輸線的一第二端之資料接收器,該 係包含: 一輸入端點 一輸入級係、包含· -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頁) -裝· 訂 L泉_ 申請專利範圍 及 A8 Βδ C8 D8 E F S ο Μ 1 ; 第 路之 通中 電路 導通 的電 行導 平一 之第 二 該 第在 與接 一 連 第一 F S ο Μ二 第 之 中, 路 通 電 導二 第 該 在 接 連及 1Μ 及 ; ΜΤ τ Ε 之 中 路 通 電 導 的二 第 與 1 第 該 S 在 Τ 接 F 連 F 別 S 分 ◦ 對Μ 一 鏡 流 電' 電相 導反 Γ 之 第點 該節 在同 與共 Τ 的 Ε 間 F 之 S Τ ο Ε M F 1 S 第0 該 Μ 於鏡 介流 至 電 接之及 連中 Μ 一 路 ·’ 通器 單Μ 償 ; 補 器-度 送 溫 傳 該、 料 » :* 元含之 單。包 端 償益係 一 補增其 第 度一,一 一 溫之合一 的 之中組. 線 级级之 輸 入入器 傳 輸輸收 .,料 該該傳線資 至在料輸該 接定資傳至 連穩種料接 一係一資連 元 .一 一 9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至係入入 接器,輸輸 連收 一一 一 接 料 資 第 的 線 輸 傳 料 :: 資含點係與 該包端级 含 該 器 收 接 料 資 之 端二 第 F S S ο ο Μ Μ 二 一 第 第之 蘖之中 中路^ a 表通電 電導 導二 一 第 第該 該在 包簠在接 接連及 連 一 Μ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操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7、申請專利庫巳圍 一對分別連接在該第一與第二的導電通路中之 電流鏡Μ 0 S F E T s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連接至介於該第一 MO S F Ε Τ與在該第一導電 通路中之電流鏡MO S F E T之間的共同節點之反栢 器;Μ及 一連接至該反相器之一輸出的溫度補償單元,該溫 度補償單元係提供一隨溫度增加而增加之電流以調整 產生在該反相器之該輸出處的脈衝上升時間。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資料傳送器,其中該第一 MO S F Ε Τ的源極與該第三MO S F Ε Τ的源極共用一 共同節點。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資_料傳眹是*其中該第二 MO S F Ε Τ的汲極與該第四M〇 S F Ε Τ的汲極共用一 共同節點。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資料傳送器,其中該第一 MO S F Ε Τ的源極與該第三MO S F Ε Τ的源極共用一 共同節點。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資料傳送器,其中該第二 MO S F Ε Τ的汲極與該第四MO S F Ε Τ的汲極共用一 共同節點。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實料傳送器.,.其中該共 同節點係透過一電阻被連接至接地。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資料傳送器,其中該共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A8 B8 C8 D8 ττ、申請專利範圍 同節點係透過一電阻被連接至接地。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料傳送器,其中該溫度 補償電路係透過一對電流鏡M〇 S F E T s而被連接至該 第二反相器之該輸出。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資料傳送器,其中該溫度 補償電路係透過一對電流鏡MO S F E T s而被連接至該 開關電路。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資料接收器,其中該溫 度補償電路係透過一對電流鏡MO S F ET s而被連接至 該輸入級。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胃避_1妾收器,,其中該溫 度補償電路係透過一對電流鏡MO S F E T s而被連接至 該反相器之該輸出。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83103826A 1993-04-15 1994-04-28 High-speed 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wing transmission line transceiver TW40067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047,731 US5471498A (en) 1993-04-15 1993-04-15 High-speed 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wing transmission line transceiv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00674B true TW400674B (en) 2000-08-01

Family

ID=21950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3103826A TW400674B (en) 1993-04-15 1994-04-28 High-speed 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wing transmission line transceiver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5471498A (zh)
EP (1) EP0775404B1 (zh)
JP (1) JP3411574B2 (zh)
KR (1) KR100292573B1 (zh)
DE (1) DE69422644T2 (zh)
TW (1) TW400674B (zh)
WO (1) WO19940247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55839B1 (en) * 1993-11-29 2007-01-03 Fujitsu Limited Electronic system for terminating bus lines
JPH07235952A (ja) * 1993-12-28 1995-09-0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信号伝送回路およびその回路を用いた信号伝送装置
US5712875A (en) * 1995-06-07 1998-01-27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Asynchronous differential communication
JP2882316B2 (ja) * 1995-08-29 1999-04-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データ通信装置
WO1997009811A1 (en) * 1995-09-06 1997-03-13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Low jitter low power single ended driver
SE509882C2 (sv) * 1995-11-10 1999-03-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ottagarkrets innefattande parallella ingångskretsar
JP3699764B2 (ja) * 1996-01-31 2005-09-28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ライバ回路装置及び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US5767699A (en) * 1996-05-28 1998-06-16 Sun Microsystems, Inc. Fully complementary differential output driver for high speed digital communications
US5801564A (en) * 1996-06-28 1998-09-01 Symbios, Inc. Reduced skew differential receiver
US5986479A (en) * 1997-05-05 1999-11-16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Fully switched, class-B, high speed current amplifier driver
US5977796A (en) * 1997-06-26 1999-11-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wing interconnect buffer circuit
US5917340A (en) * 1997-10-08 1999-06-29 Pericom Semiconductor Corp. Twisted-pair driver with staggered differential drivers and glitch free binary to multi level transmit encoder
US5963053A (en) * 1997-10-09 1999-10-05 Pericom Semiconductor Corp. Self-biasing CMOS PECL receiver with wide common-mode range and multi-level-transmit to binary decoder
US6051990A (en) * 1997-11-13 2000-04-18 Quantum Corporation Asymmetric current mode driver for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lines
US5977797A (en) * 1997-12-30 1999-11-02 Lsi Log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on a voltage biased data line
US6107856A (en) * 1997-12-30 2000-08-22 Lsi Logic Corporation Dual output comparator for operating over a wide common mode range
DE19803796B4 (de) * 1998-01-30 2006-10-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sgangspuffer zum Ansteuern einer symmetrischen Übertragungsleitung
US6111431A (en) * 1998-05-14 2000-08-29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LVDS driver for backplane applications
US6348817B2 (en) 1999-05-10 2002-02-19 Jinghui Lu Complementary current mode driver for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JP2001053598A (ja) * 1999-08-16 2001-02-23 Nec Corp インターフェイス回路、該インターフェイス回路を備えた電子機器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GB2356304B (en) * 1999-11-10 2003-11-19 Fujitsu Ltd Switch driver circuitry
DE10002850C2 (de) * 2000-01-24 2002-02-1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chaltung zur Umsetzung eines Paars aus differenziellen Signalen in ein Eintaktsignal
ATE307446T1 (de) * 2000-07-18 2005-11-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gitale zwischenschatltung mit niedrigem leistungsverbrauch
AU2001277104A1 (en) 2000-07-24 2002-02-05 Lifecor, Inc. Data collection and system management for patient-worn medical devices
US6512400B1 (en) * 2000-08-30 2003-01-28 Micron Technology, Inc. Integrated circuit comparator or amplifier
US6288581B1 (en) 2001-01-05 2001-09-11 Pericom Semiconductor Corp. Low-voltage differential-signalling output buffer with pre-emphasis
DE60114981T2 (de) * 2001-02-01 2006-08-10 Stmicroelectronics S.R.L., Agrate Brianza Integrierte Schaltung und Methode zur programmierten Thermalabschaltung für Starkstromgeräte
TW480817B (en) * 2001-03-15 2002-03-21 Himax Opto Electronics Corp Data transmitter
US6566911B1 (en) * 2001-05-18 2003-05-20 Pixelworks, Inc. Multiple-mode CMOS I/O cell
JP4627928B2 (ja) * 2001-06-28 2011-02-09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
US7756917B2 (en) * 2001-09-28 2010-07-13 Baseline, Llc Two wir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812733B1 (en) 2002-08-02 2004-11-02 Pmc-Sierra, Inc. High-efficiency mixed voltage/current mode output driver
US6667892B1 (en) * 2002-10-08 2003-12-23 Faraday Technology Corp. Voltage-averaged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circuit thereof
JP2007502592A (ja) * 2003-05-16 2007-02-08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低干渉ラインドライバ
JP3753712B2 (ja) * 2003-08-13 2006-03-08 ローム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
JP3833634B2 (ja) * 2003-08-13 2006-10-18 ローム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
US7154307B2 (en) * 2003-11-24 2006-12-26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urrent transfer logic
JP4518321B2 (ja) * 2004-05-28 2010-08-0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US7342420B2 (en) * 2004-09-24 2008-03-11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Low power output driver
JP4509737B2 (ja) * 2004-10-28 2010-07-21 株式会社東芝 差動信号生成回路および差動信号送信回路
RU2369977C2 (ru) * 2005-03-23 2009-10-10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пряжения токового режима для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й связи вне микросхем
US7246022B2 (en) * 2005-06-20 2007-07-17 Intel Corporation Initiation of differential link retraining upon temperature excursion
US8653853B1 (en) * 2006-12-31 2014-02-18 Altera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interfaces for power domain crossings
US7692565B2 (en) * 2007-04-18 2010-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off-chip data communications at a high data rate
EP2177000B1 (de) * 2007-07-12 2014-04-16 Silicon Line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Treiben mindestens einer differentiellen Leitung
TWI393349B (zh) * 2008-12-17 2013-04-11 Ind Tech Res Inst 信號傳收裝置及系統
TWI383589B (zh) * 2009-03-12 2013-01-21 Himax Media Solutions Inc 信號發送器及其操作方法
JP5971113B2 (ja) 2012-12-26 2016-08-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差動信号スキュー調整方法および送信回路
US9300278B2 (en) * 2014-08-04 2016-03-29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CMOS inverter
EP3934096A1 (en) * 2020-06-29 2022-01-05 Ams Ag Driver circuit for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 lvds, line driver arrangement for lvd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lvds driver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9754A (en) * 1974-05-09 1975-08-12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Delta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with syllabic companding
JPS6075121A (ja) * 1983-09-30 1985-04-27 Nec Corp フリツプ・フロツプ
JPH0767069B2 (ja) * 1984-02-15 1995-07-19 アメリカン テレフォン アンド テレグラフ カムパニー 集積回路装置
US4630284A (en) * 1984-12-28 1986-12-16 Gt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Low power line driving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JP2902016B2 (ja) * 1989-11-21 1999-06-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信号伝送方法および回路
US5287386A (en) * 1991-03-27 1994-02-15 Thinking Machines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driver/receiver circuit
US5144405A (en) * 1991-08-13 1992-09-01 Itt Corporation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apparatus for logic gates
US5285477A (en) * 1991-12-18 1994-02-08 At&T Bell Laboratories Balanced line driver for local area networks or the lik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8509332A (ja) 1996-10-01
KR960702236A (ko) 1996-03-28
EP0775404B1 (en) 2000-01-12
JP3411574B2 (ja) 2003-06-03
DE69422644T2 (de) 2000-08-03
WO1994024797A1 (en) 1994-10-27
US5519728A (en) 1996-05-21
DE69422644D1 (de) 2000-02-17
KR100292573B1 (ko) 2001-06-15
EP0775404A1 (en) 1997-05-28
US5471498A (en) 1995-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00674B (en) High-speed 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wing transmission line transceiver
EP0397268B1 (en) Integrated circuit comprising a signal level converter
JP4766769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
EP0905902B1 (en) Constant current cmos output driver circuit with dual gate transistor devices
US4584492A (en) Temperature and process stable MOS input buffer
US7132821B2 (en) Reference current generation system
US20060017457A1 (en) Temperature-compensated output buffer method and circuit
US763331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a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used for the same
TW490957B (en) Output driver with current compensation circuit for variation of common mode voltage
US9654086B1 (en) Operational amplifier with current-controlled up or down hysteresis
TW432842B (en) Output buffer for driving a symmetrical transmission line
TW300357B (en) Line driver, method of operating a line driver, and current amplifier for differential CMOS
US6275067B1 (en) Multiple-bit, current mode data bus
US5666068A (en) GTL input receiver with hysteresis
WO1998013766A1 (en) Output buffer circuit for driving a transmission line
JPWO2005022284A1 (ja) 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EP0511675B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for generating constant potential
EP0349205A2 (en) Differential analog comparator
KR100417857B1 (ko) 램버스 디램의 입력 리시버 회로
US5406219A (en) Differential-to-single-ended converter
JPS632193A (ja) センスアンプ回路
JPH0974338A (ja) 定振幅クロック発生回路
KR100293303B1 (ko) 반도체 장치용 입력 버퍼
US10574189B2 (en) Amplifier circuitry, voltage regulator circuit, and signal compensation method
BE1000333A7 (nl) Correctieketen voor een versterk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