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97018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97018B
TW297018B TW082109832A TW82109832A TW297018B TW 297018 B TW297018 B TW 297018B TW 082109832 A TW082109832 A TW 082109832A TW 82109832 A TW82109832 A TW 82109832A TW 297018 B TW297018 B TW 2970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ne
product
stone
item
grai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2109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Dopp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12337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5135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12335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5135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opp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ppe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97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9701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4/00Us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s fillers, e.g. pigm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4/02Granular materials, e.g. microballoons
    • C04B14/26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9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re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7/00Shaping techniqu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29C39/00 - B29C65/00, B29C70/00 or B29C73/00
    • B29C67/24Shaping techniqu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29C39/00 - B29C65/00, B29C70/00 or B29C73/00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29C67/242Moulding mineral aggregates bonded with resin, e.g. resin concrete
    • B29C67/243Moulding mineral aggregates bonded with resin, e.g. resin concrete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4/00Us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s fillers, e.g. pigm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4/02Granular materials, e.g. microballoons
    • C04B14/26Carbonates
    • C04B14/28Carbonates of calc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6/06Acry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53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involving the removal of at least part of the materials of the treated article, e.g. etching, drying of hardened concrete
    • C04B41/5323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involving the removal of at least part of the materials of the treated article, e.g. etching, drying of hardened concrete to make grain visible, e.g. for obtaining exposed aggregate concre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241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31Heavy materials, e.g. concrete used as ballast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54Substitutes for natural stone, artistic materials or the like
    • C04B2111/542Artificial natural st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56Compositions suited for fabrication of pipes, e.g. by centrifugal casting, or for coating concrete pip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355Continuous and nonuniform or irregular surface on layer or component [e.g., roofing, etc.]
    • Y10T428/24372Particulate matter
    • Y10T428/24405Polymer or resin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et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Description

A6 B6 297018 五、發明説明(3 ) [發明之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高密度之人造石及其製造方法。更詳細 言之,本發明偽關於類似大理石般具有優異觸感之高密度 人造石及其製造方法,可提供作為壁材、床材、其他建材 、土木用材、以及石柱等有用的人造石。 [習知之技術] 將天然石粉碎成適當大小,並在其中混合碩酸鈣及樹 脂然後使其硬化而作為人造石之技術,早已為人所習知。 例如在日本專利公開待開昭6 1 - 1 0 1 4 4 3號公報中,即已掲 示可以製得耐切削加工之塊狀人造石的製造方法。該方法 偽將原料石粉與樹脂等在減壓環境中混合,使之流動填入 成型模具中,硬化後再取出供應切削加工之用。 另在特公昭53-24447號公報中,也述及使用天然石之 粉粒與合成樹脂來製造人造石時,依照一定比例使用原料 以及將原料填入成型模具後充分施加壓力的必要性。 ' 此外,正如這些公知案例所指稱,依照這般方法製得 人造石之問題點,在於使用模具而成型之過程,可能在成 型體之内部有氣泡殘留,以及為了使樹脂與石粒能夠流動 填入模具之屮,因此必需確保其流動性等。 例如前述之持公昭5 3 - 2 4 4 4 7號公報,就是藉由增加樹 脂成分之量來謀求流動化,再由流動性之確保,得以防止 氣泡之發生。 但是在另一方面,為了防止氣泡之發生或是為了確保 能將原料填入模具之流動性而增加樹脂成分,雖然具有確 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s濟部中央標準局K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f國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釐) 3 峻濟部中央櫟準局員工消费合作杜印製 A6 B6 五、發明説明(4 ) 保流動性或防止氣泡發生之效果,但是對人造石之性質貝IJ 有不利之影遒。 也就是說,樹脂成分之多量使用將造成製品之樹脂化 ,樹脂中雖然有天然石的粉粒體存在,但是所得製品之物 性較接近原料樹脂而非接近原料石,因而雖然稱之為人造 石,其實所得者卻都是稍撤可看出石頭楔樣的樹脂製品而 已。 另外在使用成型模具時,若將模具在密閉狀態下加壓 ,則僅是將所産生的氣泡壓碎,本質上並不能使氣泡逃離 ,將使一部份氣泡殘留在製品的表面或内部,使得表面之 美觀盡失,物理性質也隨之劣化。 因此,為消除這些以往的人造石之缺點,本案發明人 針對使用天然石等之粉粒為材料,能夠製得具有高密度而 不論外觀或物性都接近天然石之狀態及性質的人造石,尤 其因為物理性質之確保使製得之人造石可能製成板狀或棒 狀等任意形狀之新式人造石的組成及其製造方法,精心加 以檢討。 但是迄今為止,實用的人造石尚未被實現則是事實。 其理由除了材料組成之問題外,其他如製品表面性狀的加 工方法等密切關連之處,也還有大問題存在。所謂的這些 問題,例如天然石之情況也有為了提供優異質感,而在表 面形成必要之凹凸的例子,可是使用樹脂製成的人造石, 這種凹凸成形卻成為損及質感的原因。 更具體來説明之,舊有使天然石表面顯現凹凸持性的 本紙張尺度適/?!中國國家標準(CNSI肀4規格(210x 297公釐) 4 ....................................................................................^.......................玎.....................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f合作社印製 A6 B6 五、發明説明(5 ) 方法,主要包括藉由鑛物之不同熱膨脹性引起界面剝離現 象的噴射燃燒器法,以及使用鋼珠或鑿子等器材加以敲擊 ,由物理性的衝擊力破壊石材表面等方法。其中混凝土条 人造石(磨石地磚等)則以使用敲擊完工的方法為主。 但是對於樹脂条(丙烯酸、不飽和聚酯等)人造石而言 ,若不使用噴射燃燒器法而採用敲擊完工法時,則不論是 使用有色材料作為骨架材料、或是將樹脂與顔料混合使箸 色後使用,切割面都將呈白化現象,造成著色本身成為無 意義之大缺點。因此,擁有凹凸面之樹脂条人造石中既有 良有觸感與質感、又能表現出大理石風格之優良品質的人 造石,一直無法發現則是目前的實情。 再者,將樹脂、骨架材料及充填材料混合後,使流注 於預先锻造成凹凸模樣之模具後使揮發乾燥或再加壓使硬 化而得之製品雖然也有,但是這樣的製品表面都被樹脂成 份構成的皮膜覆蓋,磨耗性、創意性等性質都變成與樹脂 製品完全相同。 此外,以往的人造石若非在其組成上有許多大問題, 就是在使用模具成型過程有諸多限制。因此,具備優異質 感並能製成任意形狀的人造石,迄今仍未能實現也是實情 〇 因此,本發明人等乃針對解除這些舊有人造石之缺點 ,使用天然石等之粉粒體為材料時,所得製品能夠具備高 密度而具有與天然石性質相近之物性,外觀當然也近似天 然石,能夠製得具備天然石的狀態及性質之人造石,更由 本紙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釐I " 裝......................-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97018 A6 B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6 ) 於物性之確保而能製成任意形狀之改良人造石的組成及其 製造方法,持鑛努力進行檢討研究。 [發明之主旨] 本發明偽鑑於上情,使用既能賦予天然石之質感,並 且價格便宜的碎石或回收細粉粒以及其他無機質原料,以 提供能被利用於建築物之板體或石柱等用途之新式人造石 及其製造方法為目的。 也就是說,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首先將10〜 70篩目大小之無機質細粒成分與100篩目以上之無機質徹 粒成份,以0.5:1〜5:1之重量比混合,並使該混合物之含 量佔製品的85重量%以上,然後將樹脂成分以及視需要混 合使用的玻璃纖維共同配合形成混合組成,以提供細粒成 分露出於表面為其特擻的高密度人造石。 此外,本發明也提供10〜70篩目大小之無機質細粒成 分與100篩目以上之無機質徹粒成分之重量比為0.5:1〜5: 、兩者總重佔製品重量的8 5 %以上、樹脂成分與視需要混 合使用的玻璃纖雒共同配合形成混合組成物、將該混合物 注入模具屮成型後,表面之樹脂成分可藉有機溶劑處理使 軟化或溶融去除、以機械方法去除、或是藉強力噴射水注 對表面噴射去除,使細粒成分露出於表面為特擻之高密度 人造石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還提供成型並固化成筒狀並具備研磨表面或粗 糙表面為特獻之茼狀高密度人造石、與筒狀混凝土成型體 一體固化為待獻之茼狀高密度人造石、以及以離心成型之 ϋ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规格(210x297公*) R 裝......................·町......................^.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桴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6 B6 五、發明説明(7 ) 方法製造這些産品的方法。 [發明之詳細說明] Η就本發明相關内容更詳細說明如下。 首先,本發明人造石之構成原料可大致分為三種成分 。其屮之一是作為主要成分之10〜70篩目大小的細粒成分 ,該成份可以使用從天然石、陶瓷器、玻璃、金屬等材料 選得的適當細粒成分。在這些細粒成份中縱然混雜著一部 分這些成分的小片,也不會造成不良影饗。 再者,100篩目以上的徹粒成分也和這些細粒成分一 齊使用,這些撤粒成分則能舉各種天然或人造之撤粒成分 為例。碩酸鈣、氣化鋁等是較容易獲得的徹粒成分。 第三種成分為樹脂成分。可以從熱硬化性樹脂之廣域 範圍中,選擇適當種類供用。 例如丙烯酸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較佳者為Ρ Μ Μ A ( 聚甲基-甲基丙烯酸塩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等可為其例。 天然石等之細粒成分,具有作為所製得之造石的外觀 及物理性質之主要影遒因素的機能。特別是露出的部分將 與其他成分相配合,成為外觀上的顔色、模樣等之主要影 逛因素。 徹粒成分小於1 0 0篩目,較諸細粒成分而言也算是相 當細小,能夠侵入細粒成分的顆粒之間而填埋固定於顆粒 之間的空隙,使製得之人造石具備堅固、柔靱等性質。細 粒成分與此種撤粒成分之重量比,以0.5:1〜5:1之範圍較 為理想。 本紙張尺度逋用肀圉國家橾準(CNS)甲4规格(210x297公釐) ..............................................-......................................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7 A6 B6 唆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8 ) 樹脂成分則是用來包埋前述天然石之細粒成分及徹粒 成分等骨架形成成分,有助於全體成分之結合,具有對完 工的人造石製品賦予彈性及拉張強度之機能。 各種成分的構成比率對本發明而言相當重要,樹脂成 分與其他成分之間的構成比率尤其重要。所諝高密度,是 指製品中所含之細粒成份及微粒成份以高密度存在之意, 至於其程度則在2g/cm 3以上,超過以往人造石中所含有之 範阂程度。 也就是說,作為骨架成分的天然石等細粒成分之構成 比率愈高,所得製品愈接近天然石。但若比率過高則無法 生成固化物,不能當作製品使用。而且所得製品之物理性 質也將相當脆弱,無法忍受通常用法之使用狀態。 此外,使用多量徹粒成分除了將造成不能固化等不方 便之情形外,所得製品也將成為不美觀、不配稱為石頭之 産物。 因此,細粒成分及徹粒成分的使用比例必需加以限定 ,其重量比必需在8 5 %以上,而以9 0 %以上較佳。但若超 過9 8 % ,則製品變脆,只能製得不方便使用的産品。如果 低於85%,則製品將太柔軟而得不到石頭的性質,使用範 圍將局限於與樹脂板同樣之範圍。 由此得知,天然石等之細粒成分及撤粒成分以外之成 分、亦即樹脂成分,在製品屮之存在量,至多不能超過15 %之重置比。 樹脂成分若超過1 5 % ,製品將呈塑膠之性狀,變成有 本紙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釐) 8 裝......................,玎......................^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毕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6 B6 五、發明説明(9 ) 名有無實的人造石産品。另一方面,減少樹脂成分雖然能 夠增加製品之石頭性狀傾向,但是製品將變脆而不能適用 。實際上想將樹脂等成分減至10%以下相當困難。 細粒成分雖如前述選定在10〜70篩目大小之範圍,但 是除了特殊情況以外,以使用同樣大小者較為理想。例如 同時使用有色及無色材料時,在調節著色深淺之情況下, 雖然可以考慮依照顔色有無改變使用細粒之大小,但是差 距太大的材料若大量使用將使製品之強度劣化,因此不宜 過度使用。 徹粒成分之顆粒大小,必需能夠充分埋入如前述細粒 成分的粒子之間。因此,與細粒成分之粒子大小相近的材 料並不適宜,而以150〜250篩目左右之材料較適宜。 本發明之高密度人造石之另一重點,除了特別之外, 是希望在製品的任何部分都能使這些材料組成物成為均勻 分布狀態。 然而,依照對人造石成型後之形狀及使用方式之要求 ,也可以再配合使用玻璃纖維。例如想製造曲面形之成型 製品、恃殊形狀製品、以及需求更高強度之場所使用之製 品時,玻璃纖維之配合相當有效。至於其配合用量,通常 使用相當於無機質細粒成分之1〜15重量%。超過15%時, 玻璃纖維之存在將損及人造石之質感,所以不太適當。較 適當之程度為3〜8¾。所用之玻璃纖維,通常以直徑10〜 1 00 w m ,長度1〜5mm左右者較適當。 當然在本發明中,在不損及待獻之範圍内,也可以再 本紙張尺度適用f國國家樣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釐丨 g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f合作社印製 A6 B6 五、發明説明(1 () 配合使用樹脂之劣化防止劑、難燃劑、硬化劑、硬化助劑 、增粘劑、顔料等,自毋庸赘言。 構成製品外部之表面,可加以研磨或再經粗面化處理 。亦即使表面之至少一部分有細粒成分露出而能得到美麗 的天然石色調,並且順應各種用途之需要而使具備研磨表 面或粗化表面之製品較符理想。 研磨加工是為了使高密度人造石具備的緻密組織狀態 露出表面而進行的便利實用方法。然而僅研磨製品表面之 一部分使露出細粒成分,將與同一表面的其他部分之差異 當作模樣而使用亦無不可。 至於在製備人造石時,以那一種天然石作為模仿目標 的對象,是重要的問題。天然的大理石因為不易得到、色 澤美麗等原因而常被選為目標。在此情況下,其色澤是決 定大理石價值的重要依據。天然大理石之中,顔色有從純 黑到純白、甚至到紅色等許多種類,同樣顔色者也有著色 程度上的差異。 在配合這些情況賦予顔色時,例如想得到黑色産品時 .只要使用黑色的天然石等之粉粒體就可以達成,可是想 要得到中間色調之産品時,除了有再現性之困難外,縱使 能賦予預期的顔色,想賦予大理石持有的光澤,也必需花 費相當努力,有時候還相當困難。 尤其是使用染料或顔料賦予顔色時,光澤之賦予相當 困難。 另一方面,在本發明中想得到具有類似大理石等之光
本紙張尺度遴用t國國家標準(CNS)甲4规格(210X297公釐I 裝......................-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蜞寫本頁) A6 B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saiais_ 五、發明説明(11) 澤的産品時,傜使用將石英条天然石粉碎後所得之細粒作 為細粒成分。 將石英条天然石粉碎而得到的細粒,因為原料為石英 糸之故,表面具有獨特的平滑部位。在許多情況下呈無色 透明狀態。其中又以雖有顔色但不致太強、雖然不透明但 仍保留幾分透明性者佔多數。 像這樣使用選定的原料時,所得製品之顔色係以樹脂 所持有的顔色為主體,但是該顔色則因為有石英条細粒成 分之存在,而能夠看到具有光澤之現象。 例如使用聚酯糸不飽和樹脂時,樹脂所持有的顔色一 般是多少含有黃色感覺的白色,所得製品則將是具有光澤 的乳白色,可以製得極近似天然乳白色大理石色調之製品 0 在樹脂成分中加入顔料等使製品著色時,使用石英条 的細粒成分,也能製得具有均勻色彩以及獨待色調之製品 0 使製品著色時,將石英糸天然石粉碎得到的細粒成分 ,在對顔色方面不做任何加工之原來狀態下使用,再將大 致相同大小之粒狀有色材料作為著色成分並與上述細粒成 分混合使用,也能夠使製品著色。 這時候在顔色方面未作任何加工的石英条細粒成分, 若與有色成分以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一定色調的産物。 這種情況得到的産品,若與以往從樹脂一方箸色或是使用 顔料之情形比較,則有再現性容易掌握、不發生變色現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 297公釐) 裝.......................玎.....................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6 B6 唆濟部t央標準局員工消贽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2) 、光澤也能正確再現等性質,能夠得到比以往著色方法更 優異的製品。 使用多種不同顔色的有色細粒成分,以賦予待別色彩 時,也能夠由在顔色上未曾加工的石英糸細粒成分之添加 使用,而在顔色之調整上有極優異效果。 從天然物中尋求有色的細粒成分雖然也是好方法,但 是在數量和顔色上都有限制。 因此,將使陶瓷器等箸色之釉藥塗佈於天然的粉粒體 ,再經燒成後作為具有預期顔色的粉粒體,能夠有效當作 細粒成分使用。應用這種方法不但能夠確保有色材料的色 彩,還能有廣範圍的選擇空間。 將石英系天然石粉碎後作為粉粒體,依照作為細粒成 分使用之材料的相同材料使用。若於其上塗布釉藥並加熱 燒成後使用,則黑色或紅色条等顔色之再現性完全不用擔 心。除了顔色以外,包括光澤、色調等性質都能完全再現 ,可生成舊有的著色方法絶對得不到的産品。 具有這般優異色調特性的本發明之高密度人造石,能 夠任意製成板狀、棒狀、筒狀等各種形狀。 成型的方法也能有多種選擇,例如注型成型、壓縮成 型等可供適當考慮採用。 不論在那一種情形下,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的重點首先 是不使用密閉型的成型楔具。也就是說,開放的部份必需 是對全體表面積而言是較為顯箸的部分。 例如想製備角筒狀産物時,以使用楔具内部形成板緣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釐) \2 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五、發明説明(13 ) A6 B6 來 況 情 之 面 1 另 於 高 面 放 開 使 並 具 模 之 態 〇 狀想 放理 開為 呈較 分用 部使 細差 如成 例造 成致 做不 分也 部 > 面態 側狀 之放 窄開 狹半 , 呈 外而 放狀 開 目 方網 上之 了出 除流 候易 時不 有分 成 。 粒別 豊 全 積 面 部 外 之 積 容 部 内 具 模 以 則 小 大 C 之可 分即 部下 放以 開 % 數 之 徹將 及後 、 入 分注 成於 粒要 細必 、 有 分 , 成時 脂物 樹態 由狀 入 S 注流 具之 模成 種而 這 合 對rt ,勻 外均 此分 成 粒 使 度 程 之 度 厚 其 去 減 以 可 時 狀 板 0 平 小為 縮部 積内 容具 部模 内如 的例 具 模 出 部 流放 部 開 内的 從具 , 模 小由 縮再 積 , 容分 Β. ϋ, 内放 於開 由的 。具 近模 接在 相中 分巢 部將 板分 平成 勺 § Rn 具樹 模之 β. 咅 内 使 而 L·"*- 推 上 往 〇 部出 底流 將外 , 向 後分 畢成 完脂 入樹 注之 在側 是上 或使 C 而 去 , 出少 流減 溘積 分容 重差 ft UoU rc s 言 比 而為 分因 成又 脂 , 樹沈 對下 分始 成 開 粒就 徹中 或具 分模 成入 粒注 細被 , 此 說因 是 , 就大 也較 然 顯 以 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有 只 , 乎 大幾 頗則 象 現 沈 下 脂 樹 的 輕 較 I 開 小於 縮中 積集 容而 部 動 内移 將側 若外 此往 因擠 〇 推 快被 頗分 行成 進 容程 之過 定化 所固 dR 縮參 再使 後而 隨從 積分 容成 部脂 内樹 定的 設量 先定 預固 若出 此取 因夠 bb o 分 則 部 , 放積 使 夠 0 而 因 » ο 少少 得減 來率 量比 分之 成時 脂入 樹注 eb LU 時率 入比 注脂 比樹 , 的 分有 成含 脂屮 樹品 的製 一了 yjl 進 面 表 體 型 成 之 後 型 成 對 以 可 & 中 明 發 本 在 後 然 本紙掁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 3 11 經濟部中央櫟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6 B6 五、發明説明(14) 加工,而使細粒成分露出於表面部分。 作為這種目的之方法,一般採用樹脂成分之選擇性除 去法。也就是說,可以用有機溶劑處理表面部分,使樹脂 成分軟化或溶融而被除去。 這時候使用的有機溶劑,以配合所使用的樹脂成分來 選擇較適宜。例如1,2 -二氯乙烷、二氯甲烷、四氯甲烷等 鹵化磺鹵化磺氫化物、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酸丙酯等錢 酸或其酯化物,或是丙酮、四氫呋喃、二甲基甲胺、二甲 亞通等可為其例。 成型體可以浸入這些有機溶劑屮,或是使這些有機溶 劑噴灑或流過表面,再從表面部分除去軟化或是溶融的樹 脂成分,可以使表面形成凹凸狀態。 再者,也可以利用鋼刷、切削等方法,將硬度低的樹 脂成分從表面移除,因而形成凹凸狀態。 經由這些處理,可製成有優異觸感及質感的人造石。 在本發明的人造石屮,為了使成為具有天然色調或是 較高組成的材質,以噴射水流對表面進行噴射也極有效。 這種情況下,也能夠除去樹脂成分而使細粒成分露出 於表面。以噴射水流(water jet)朝表面噴射的方法,也 是達成這樣目的之有效方法。這是以水的水壓施行切削或 打擊而成。這種情況下,大約1500kg f/ cm2以下之壓力即 已足供使用,在較低壓力下可得到優異的表面。例如想使 平坦的裡材露出表面時,可由4〜7cm左右之噴嘴高度、以 500〜1500kgf/cm2左右之噴射水流進行噴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规格(210x 297公;*) ^ 裝......................、ΤΓ.....................^ (請先W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6 B6 經濟部中央櫺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5) 此外,製造圓筒狀人造石時,可以採用一般熟知的離 心成型法。這種方法是將如前述本發明之組成物,投入以 回轉器等使旋轉的空心圓筒形模具屮,而在該模具的内面 形成中空圓筒狀的組成物層,再使固化後成為成品。所角 旋轉數只要適當選擇即可。由這種離心成型法,可製造組 織緻密的高密度圓筒狀人造石。 在此情況下,組成物經離心成型並經固化,養生後或 是固化前,也可以投入混凝土使成為一體化。 由這種操作,可期待更擴大作為石柱等構造材料之用 途。 製造圓茼狀人造石時,較佳之操作法是將無機質徹粒 成分與樹脂成分預先混合,所得之粘稠混合物和無機質細 粒成分則分別投入旋轉中的圓筒狀模具内,使離心成型後 再使固化。在此情況下,以先將上述之粘稠混合物投入、 然後由其上投入無機質細粒成分使離心成型之操作順序較 為理想。· 這樣的操作,對於只依靠離心力(4〇xS左右)不易將 無機質細粒成分、徹粒成分、以及樹脂成分、再加上玻璃 纖維等多種成分之混合物均勻而有效率的擴散到模具面之 情況相當有效。 以往的技術屮,對這種情況雖然可以採用由内側進行 補肋加壓、或是以成型棒使強制成型等方法,但是這些方 法有造成生産性或操作性惡化之缺點。 由上述之情況,則可能不使用這些強制力手段,而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檁準(CNS)甲4规格(210X 297公釐) 裝......................-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6 B6 五、發明説明(16) 得均勻的高品質圓筒狀人造石。 以下對實施例加以說明。但是本發明當然不受以下之 實施例之限制。 奮旆例1 將粒徑10〜25篩目之石英糸天然石與230篩目之碩酸 鈣,以2:1之重量比混合。以該混合物佔組成物全重量之 90重量%,與9重量%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以及1重 量%之硬化劑共同混合均勻成為膠泥狀。 將此組成物投入模具内,製成厚約15πηι之板狀體。 然後將此板狀體浸入二氛甲烷與1,2 -二氯乙烷之混合 溶劑屮,使表面部分軟化,除去樹脂成分,而露出細粒成 分。 所製得之人造石具有完全大理石風格的乳白色及光澤 、内部及表面都沒有氣泡存在、並且具有均勻之組成。 所得人造石之比重為2.30;拉張強度為1221^/(:1112、 壓縮強度為605kg/cm2;彎曲強度為640kg/cm2,顯示出接 近天然大理石之狀態,表面有石英糸之細粒露出。 所得製品被當作建築物的壁板使用時,可得到具有深 度的美麗大理石壁。 啻旃例2 在實施例1屮,使細粒成分與徹粒成分之和佔93 %, 樹脂成分使用冰醋酸與乙酸乙酷之混合溶劑使軟化,再以 網刷處理除去樹脂成分。 如此得到與實施例1同樣的高品質人造石。具有拉張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檫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 ϊ~6 .....................................................................................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五、發明説明(17) 強度為1 3 0 k g / c m 2、壓縮強度為6 0 5 k g / c m 2、彎曲強度為 660kg/cm2之特性,並且具有大理石風格之深度的優異表 面。 A6 B6 啻旆例3 在 實 施例 1 中 ,從 5 c in之噴嘴高度以8 0 0 kg f / c Π1 2之水 壓 生 成 的 噴射 水 流 向表 面 噴射,而 得到具 有 均 勻 的 平 坦 表 面 以 及 優 異美 觀 性 的高 品 質人造石 材。 W M. 例 4 在 實 施例 1 中 ,將 大 約細粒成 分之5 重 量 % 的 玻 璃 m 維 (平均直徑30 ^ m 、長 2 m m )混合後 製成人 造 石 , 而 製 得 拉 張 強 度 220kg/ cm 2 壓編強度610kg/cro2、 彎 曲 強 度 7 5 0 k g/ cm 2之具有高強度以及有深度之表面的人娃 !石。 宵 旅 例 5 粒徑15〜30篩目之石英条天然石,與230篩目之磺酸 鈣,以2:1之重量比混合。以該混合物佔組成物全重量之 90重量%,與9重量%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以及1重 量%之硬化劑共同均勻混合成為膠泥狀組成物。 將此組成物投人直徑為300ram的空心旋轉模具之内側, 形成厚度為40mm左右之空心圓筒狀組成物層。 將其置於801C之培養室中培養5小時以上,再放置大 約1 0小時。脱除楔具後,表面再經過研磨完工處理。 所得之圓筒狀人造石,具有完全的大理石風格之乳白 色和光澤.内部及表面都沒#氣泡存在,每一面所顯現的 組成都很均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櫺準(CNS)T4规格(210X297公釐) ~Γη 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竣濟部中央櫺準局員工消#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8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6 B6_ 五、發明説明(18) 所得人造石之比重為2.20、拉張強度為1201^/(:1112、 壓縮強度為6 0 0 k g / c in 2、彎曲強度為6 4 0 k g / c m 2 ,表現出與 天然大理石近似之狀態,研磨後之表面上能看到石英条之 細粒。 所得之製品被當作建築物之石柱使用時,能得到美麗 的大理石風格之柱子。 啻旆例6 在實施例1中,使組成物層之厚度為lOmm,再於其内 側投入混凝土,使厚度約達30mm後成型。 與實施例1同樣製得供作石柱用途約有用人造石。具 有拉張強度130kg/cn2、壓縮強度605kg/cm2、爾曲強度 660kg/cin2等特性,並具有大理石風格之優異表面。 啻旃例7 在實施例5之組成屮,將碩酸鈣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樹脂預先混合成粘稠混合物,先將之投入鋳模内,然後再 投入石英糸天然石並使成型。 得到拉張強度為1 8 0 k g / C m 2、壓縮強度為6 8 0 k g / c m 2、 彎曲強度為670kg/Cm2之優異待性的人造石。 本發明係提供以往的方法無法製得的含有高密度天然 石等粉粒體之人造石以及其製造方法。所得到的製品不論 在外觀或性質上,都近似天然石,甚至能夠裂得在天然品 中也不易得到的均勻製品。而且在製造這般優異製品時, 不使用持殊高價設備,也能夠順利製造。 尤其是本發明之高密度人造石,極適宜製得大理石風 表紙張尺度適用f國國家橒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釐)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6 B6 五、發明説明(1 9 ) 格的産品,是能夠和天然石同樣使用之産品。 製品具有與由天然石磨出之同樣色調、尤其是光澤、 以及深度,可作為高级品供製備壁材、床材、柱等用途, 是比天然品之應用範阖更廣之産品。 原來只是作為外觀用途之人工大理石,也可以提供實 質上不遨於天然物、更容易使用、並且具備人造之優異的 産品。 裝......................-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烴濟部令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慄準(CNS)甲4規格(210x 297公釐)

Claims (1)

  1. 第82109832號專利申讀案 申湞專利範圍修正本(8 5年1 1月1 8日) 1. 一棰高密度人造石,包括丙烯酸樹脂或甲基丙烯酸樹 脂及混合重蠹比為0.5〜5:丨之10〜70篩目大小之無機 質细粒成分和100篩目以上之無機質微粒成分,粒子成 分含量之和佔製品之85重量%以上,其中該粒子成分 係露出於製品表面者。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密度人造石,其中具有研 磨表面或是粗表面者。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高密度人造石,又含有相當 該 中 其 維 孅0 玻 的 %ο 量 者 £面 15表 ~ 品 1 製 之於 分出 成 S 粒係 细分 機成 無子 於粒 研 有 具 中 其 石 造 人 度 密 高 之 項 3 第 圍 範 利 專 請 甲 如 者為 備比 製 t 法重 方 合 列混 下與 由脂 係樹 , 酸 法烯 方丙 造基 ο 製 甲 者之是 面石或 表造脂 粗人樹 是度酸 或密烯 面高丙 表種使 磨 一 5 之 和 分 成 粒 细 質 橢 無 之 、 大 i 0 合 混 分 成 粒 微 質 機 無 之 上 以85 目之 0 品 h 以 ¾0 垂 合 混 此 將 粒投 丨物 佔 和 之 量 含 子 使 中 具0 型 成 入 使 分 理 成 處粒 劑细 溶使 機而 有 · 格去 分 除 成法 脂械 樹一ί 之 if 部a 面戎 表去 品 除 製後 型融 成溶 , 戎 型化 成炊 製比 法 i j ps iwnl 述 <π· F 混 由 與 賴脂 係澍 其 酸 . 烯 法丙 οΛ-基 面 造甲 表 製 或 之之脂 品石樹 製造酸 型人烯 成度丙 該密使 於高: 出種者 兹一 備 6 各紙張尺Λ遇用中a國lU^MCNS _)A4規格(21〇x 297公釐) H3 為0.5:1〜5:丨之10〜70篩目大小之無機質细粒成分和 100篩目Μ上之無機質微粒成分混合(粒子含量之和佔 製品之8 5 S量%以上),將該混合物投人成型模具中 使成型.然後以噴射水流對该成型製品表面噴射,而 使粒子成分露出於成型製品之表面。 7. —棰筒狀高密度人造石,其基本上含有丙烯酸樹脂戎 甲基丙烯酸樹脂及混合重量比為0.5:1〜5:1之10至70 篩目大小之無機質细粒成分和100篩目戎100篩目以上 之無櫬質微粒成分,該等粒子成分含量之和佔製品之 85重盪% Μ上,該混合物經成型並使固化為茼吠,其 中該最终製品係具有研磨表面或是粗表面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茼狀高密度人造石,其中人 造石係箱由固化作用一體成型成茼狀混泥土之成型製 品。 9.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7項之茼状高密度人造石,其中, 摻混入相對於該無懺質细粒成分之1〜15重量%之玻 胰纖維。 1 0 . —種高密度茼狀人造石之製造方法,ί系包括使丙烯酸 樹脂或甲基丙烯酸樹脂與混合重量比為〇 . 5 :]〜5 : 1之 10〜70締目大小之無機質细粒成分和1〇〇篩目Μ上之 無懺質微粒成分混合(粒子成分含量之和佔製品Ζ85 重1 % Μ上 >.將該混合物投人旋轉中之简狀模择内. 使離心成型並固化製得成型製品,然後對該成吧製品 進行丧面研磨戎是表面粗化# 1 1 1 .如申猜專利範圃第1 〇項之方法.其中該混合物係含有 衣纸張凡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Η 之 分 成 粒 细 霣 機 0 於 對 相 者 纖 璃 玻 的 % 量 表 使 射 哨 之 水 0 中 其 法 方 之 項 ο H 第 圍 範 利 專 請 甲 如 心 離 M 物 合 混 該 中 其 法 方 之 項 ο 1 第 圍 <5 。 利 者 專 ib猜 粗申 面如 側 内 之 物 llrl 型 成 人 投 土 ο 凝體 混 一 將為 , 成 後(b 化固 热使 並型 化 成 固 心 使離 型再 成 , 欲型 在 成 . 使 時内 型科 成材 心 該 離入 於投 ,土 法凝 方混 之將 項 前 0 h 1 /1 第固 圍料 。 範材體 利備 一 專製成 請之化 申型固 如成並 與 粒 分细 成質 粒機 激無 質 及 饑 Μ 無物 將 合 - 混 法稠 方帖 之 之 項 成 10而 第 合 園 混 範 先 利預 專分 請成 申脂 如樹 型 成 心 離 使 内 具 横 型 成 狀 0 之 中 轉 旋 入 投 別 分 分 成 化 固 並 粒 微 筲 機 無 將 先 中 其 法 方 之 項 5 1L 第 圍 範 利 專 請 申 如 型 心 成離 入使 投 -物分 合 成 混粒 稠细 粘質 之櫬 成無 而入 合 投 混 方 先上 預其 分 自 成後 脂然 樹 , 與 内 分具 成模 物 合 混 稱 坫 該 中 其 法 方 之 項 5 1 第 圃 範 利 專 。 猜 型申 成如 舛.',*;-邪中央«f-’-T'q 工:·tftlw 备印¾ 維 0 璃 玻 含 包 中 第 圍 範 利 專 講 ¢ 如 懺 無 之 篩 ο 7 至 有 及 具 器 该 瓷 中陶 其 , , 8 石石 造自 人堪 度 係 密分 高成 之粒 項细 I 0 成 粒 微 筲 懺 無 之 il 以 目 篩 ο ο 者 10S 有ib 具氣 該及 中鈣 其 酸 a 碳 , 白 者選 «係 玻份 宵 坆 具器 该 瓷 中陶 其 、 1· » 3 石 石 造 自 人選 度 係 密 分 高成 之粒 項 细 3 霣 第機 園無 範 之 利 目 專締 請70 申 至 如10 本紙張义度適丨f]中國國家推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t) 把濟郞中央柃泽A3rr7fift列-:㈣會印^ 297018 ___H3_ 坡璃者,旦其中該具有100篩目Μ上之無機質微粒成 分係選自碳酸鈣及氧ib鋁者。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17項之高密度人造石,其中該具有 10至70篩目之無懺筲细粒成分係選自石頭、陶瓷器反 玻璃者,且其中該具有100篩目以上Z無機質微粒成 分係選自碳酸鈣及氧I'b鋁者。 21. 如申猜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該具有10至70篩 目之無機質细粒成分係選自石頭、陶瓷器及玻璃者, 且其中該具有1 〇 0篩目K上之無機質微粒成分係選自 碳酸鈣及氧化鋁者。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該具有1 〇至7 〇篩 目之無櫬質细粒成份係選自石頭.陶瓷器及玻璃者. 且其中該具有100篩目以上之無機霣微粒成分保選自 碳酸鈣及氧化鋁者。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該具有10至70篩 目之無櫬霣细粒成分係選自石頭、»瓷器及玻璃者. 且其中該具有100篩目以上之無懺質微粒成分係選自 碳酸钙及氧化鋁者。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高密度人造石,其中該無機 筲细粒成分含釐之和佔製品之90¾ Μ上。 25. 如申猜專利範園第3項2高密度人造石,其中孩無機 筲细粒成分含1之和佔製品之9 0 %以h 。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高密度人造石,其中該無機 霣细粒成分含i之和佔製品之9 0 % K上。 27.如申猜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該無懺筲细粒成 衣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4 _H3_ 分含S之和佔製品之9 Ο %以上。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Ζ方法,其中該無懺質细粒成 分含量之和佔製品之9 0 % Μ上。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〇項之方法,其中該無櫬質细粒成 份含量之和佔製品之90%以上。 30.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3項之高密度人造石,其中該無機 質细粒成分含量之和佔製品之90¾以上。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方法,其中該無機質细粒成 分含量之和佔製品之90% Μ上。 柯濟.邱中央ί£·^^Μτ_«5:委:or 會印¾.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M4規格(2丨0X 297公*) 5
TW082109832A 1992-11-20 1993-11-23 TW2970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233792A JP3251354B2 (ja) 1992-11-20 1992-11-20 高密度人造石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1233592A JP3251353B2 (ja) 1992-11-20 1992-11-20 筒状高密度人造石と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97018B true TW297018B (zh) 1997-02-01

Family

ID=26567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2109832A TW297018B (zh) 1992-11-20 1993-11-23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5422391A (zh)
EP (1) EP0599586B1 (zh)
KR (1) KR100271597B1 (zh)
CN (1) CN1035171C (zh)
AU (1) AU670465B2 (zh)
CA (1) CA2109549C (zh)
DE (1) DE69324768T2 (zh)
MY (1) MY109338A (zh)
TW (1) TW2970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6294B (zh) * 2016-08-18 2018-03-01 Li Shao Yu 石材仿古表面結構製造方法及其製成之石材結構
TWI637832B (zh) * 2016-08-18 2018-10-11 李少瑜 Natural stone antique surface structur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25695B1 (fr) 1994-10-13 1997-01-03 Oreal Conditionnement thermoplastique bicouche,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AU740844B2 (en) * 1994-10-31 2001-11-15 Doppel Co., Ltd.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stone
JP3734834B2 (ja) * 1994-10-31 2006-01-11 株式会社ドペル 人造石組成物と人造石の製造方法
US5444115A (en) * 1994-11-21 1995-08-2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ire resistant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composition
US5787667A (en) * 1996-06-14 1998-08-04 Sheahan; John J. Molded simulated stone product and method
DE69730445T2 (de) * 1997-02-17 2005-09-15 Doppel Co. Ltd. Nachtlumineszierender oder fluoreszierender Naturstein
CN1088424C (zh) * 1997-02-17 2002-07-31 株式会社多佩尔 人造石的制造方法
JP3770917B2 (ja) 1997-02-17 2006-04-26 株式会社ドペル 人造石の製造方法
WO1999018150A1 (en) * 1997-10-07 1999-04-15 Questech Corporation In mold bonded thin composites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composites
US6132820A (en) * 1998-06-16 2000-10-17 Callahan; Harvey J. Simulated rock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0010028941A1 (en) 1999-03-04 2001-10-11 Mieko Sakai Artificial stone
WO2003026867A1 (en) 2001-09-27 2003-04-03 Cultured Trim Inc. Simulated limeston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6811860B2 (en) * 2003-03-31 2004-11-02 Oldcastle Architectural, Inc. Hardscape surface sheet and method of representing a hardscape surface
US7198833B1 (en) 2003-06-30 2007-04-03 West Albert C Artificial ston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7959991B1 (en) * 2003-06-30 2011-06-14 Albert C Wes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rtificial stone material
US20050096417A1 (en) * 2003-11-03 2005-05-05 Quackenbush James M. Curable resinous compositions and scratch resistant countertops derived therefrom
AU2005201779A1 (en) * 2004-05-28 2005-12-15 John Arthur Cummins Fluid permeabl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ocess for same
EP1878712A1 (en) * 2005-03-22 2008-01-16 Cosentino, S.A. Method of producing artificial stone slabs with methacrylate resin for external use by means of vibro-compression under vacuum
CN101045319B (zh) * 2006-03-29 2012-04-25 深圳康利工艺石材有限公司 人造装饰石材的生产方法
US20090214803A1 (en) * 2007-09-12 2009-08-27 Huber Marketing Group, Llc Artificial Stone
US20100001622A1 (en) * 2008-07-07 2010-01-07 Don Dunbar Modular countertop and system
DE102008047758B3 (de) 2008-09-17 2009-12-31 Schock Gmbh Formteil, wie beispielsweise Küchenspülbecken, Waschbecken oder dergleichen, sowie ein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Formteils
KR100942239B1 (ko) * 2009-06-22 2010-02-16 원기업 주식회사 디자인 콘크리트 폴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WO2011148390A1 (en) * 2010-05-28 2011-12-01 Gosakan Aravamudan Short fiber reinforced artificial stone laminate
WO2014066693A1 (en) 2012-10-25 2014-05-01 Kohler Co. Engineered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oducts produced therefrom
SG11201505381YA (en) * 2013-01-11 2015-08-28 Cosentino Res And Dev S L Stratified and Agglomerated Artificial Stone Article
CN105218965A (zh) * 2014-08-04 2016-01-06 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 树脂/石料颗粒人工仿石的制备方法及树脂/石料颗粒人工仿石
US9186819B1 (en) 2014-08-19 2015-11-17 Cambria Company Llc Synthetic molded slab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US9289923B1 (en) 2015-01-30 2016-03-22 Cambria Company Llc Synthetic molded slab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CN105291676A (zh) * 2015-11-10 2016-02-03 杨福胜 一种高仿真人造钟乳石制作方法
CN108821719A (zh) * 2018-07-05 2018-11-16 珠海市盛西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人造石实体面材板材加工方法
KR102280427B1 (ko) * 2018-09-06 2021-07-22 (주)엘엑스하우시스 인조대리석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3072323B (zh) * 2021-02-24 2024-02-23 晋江华宝石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人造洞石的制造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97622A (zh) * 1968-11-29 1972-11-29
US3663493A (en) * 1969-12-29 1972-05-16 Monsanto Co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arbleized reinforced polyacrylic compositions
DE2330643C3 (de) * 1973-06-15 1980-04-30 Gekaton Abwasserrohre Gmbh & Co, Kg, 8433 Parsberg Geschleudertes, korrosionsfestes, wasserdichtes Kunstbetonroh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S4085246A (en) * 1975-06-18 1978-04-1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imulated granite and its preparation
JPS5954659A (ja) * 1982-09-17 1984-03-29 四国レジンコンクリ−ト株式会社 レジンコンクリ−ト擬石タイル
JPS59111969A (ja) * 1982-12-17 1984-06-28 東陶機器株式会社 御影石調人造石
JP2692927B2 (ja) * 1989-01-26 1997-12-1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人造石の製造方法
JPH0380139A (ja) * 1989-08-21 1991-04-04 Inax Corp 筒状人工大埋石の製造方法
JP3052143B2 (ja) * 1989-11-06 2000-06-12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天然石風人工大理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4110112A (ja) * 1990-08-30 1992-04-10 Kuraray Co Ltd アクリル人工大理石シームレス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173A (zh) * 1991-08-31 1993-03-24 贺卫平 有机人造雨花石装饰板块体及其制作法
JPH05294696A (ja) * 1992-04-10 1993-11-09 Sakai Mieko 高密度人造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50244B2 (ja) * 1993-07-09 2001-03-26 ローム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におけるコンデンサ素子の構造
JP3080139B2 (ja) * 1995-11-08 2000-08-21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内歯式リクライニングデバイ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6294B (zh) * 2016-08-18 2018-03-01 Li Shao Yu 石材仿古表面結構製造方法及其製成之石材結構
TWI637832B (zh) * 2016-08-18 2018-10-11 李少瑜 Natural stone antique surface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09338A (en) 1997-01-31
CA2109549C (en) 2001-01-16
AU5180593A (en) 1994-06-02
CN1035171C (zh) 1997-06-18
CA2109549A1 (en) 1994-05-21
KR100271597B1 (ko) 2000-12-01
DE69324768T2 (de) 1999-09-09
KR940011387A (ko) 1994-06-21
EP0599586A1 (en) 1994-06-01
AU670465B2 (en) 1996-07-18
CN1089585A (zh) 1994-07-20
EP0599586B1 (en) 1999-05-06
DE69324768D1 (de) 1999-06-10
US5422391A (en) 1995-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97018B (zh)
JP3734834B2 (ja) 人造石組成物と人造石の製造方法
US20060267230A1 (en) Artificial marble having a crack pattern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reof
JP3251354B2 (ja) 高密度人造石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770917B2 (ja) 人造石の製造方法
GB2052471A (en) Artificial granite
FR2467184A1 (fr) Element de construction
Bera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ynthetic marble processing
CN1094480C (zh) 人造石组合物和人造石的制造方法
TW388749B (en) An artificial ston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fore
JP3507107B2 (ja) 高密度人造石の製造方法
JP3251353B2 (ja) 筒状高密度人造石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479545B2 (ja) 筒状高密度人造石の製造方法
WO1998035816A1 (f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pierre artificielle
US20060196393A1 (en) Composite mineral counter tops
US1518398A (en) Surfacing concrete blocks, tiles, and the like
KR20060064827A (ko) 표면에 입체 무늬를 갖는 인조대리석의 연속 제조방법
TH6042B (th) หินประดิษฐ์ความหนาแน่นสูงและวิธีสำหรับผลิตหินนั้น
JPH05294696A (ja) 高密度人造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64541A (ja) セメント系水性塗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構築部材
US1135176A (en) Artificial stone.
JP3656058B2 (ja) 人造大理石品の製造方法
TH15403A (th) หินประดิษฐ์ความหนาแน่นสูงและวิธีสำหรับผลิตหินนั้น
JP2888306B2 (ja) 樹脂成形材料用充填剤,それを含む樹脂成形材料および成形物
TW204313B (en) Method of molding glove mol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