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5241A - 連接器以及連接器對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以及連接器對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315241A TW202315241A TW111148687A TW111148687A TW202315241A TW 202315241 A TW202315241 A TW 202315241A TW 111148687 A TW111148687 A TW 111148687A TW 111148687 A TW111148687 A TW 111148687A TW 202315241 A TW202315241 A TW 202315241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fitting
- base
- aforementioned
- connector body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課題]本發明為小型、高度低之同時發揮高強度,且具備具有準確之尺寸精確度之加強配件,可靠性變高。
[解決手段]一種連接器,其係具備連接器本體、安裝於該連接器本體之端子、及安裝於前述連接器本體之加強配件的連接器,前述連接器本體可與配合連接器之相對之連接器本體且為包含中島之配合連接器本體嵌合,前述加強配件包含上面部、經由後方彎曲部而連接於前述上面部之端面部、及經由側方彎曲部而連接於前述端面部之側面部,前述後方彎曲部覆蓋前述連接器本體之上表面與端面之角,前述側方彎曲部覆蓋前述連接器本體之端面與側面之角。
Description
本公開涉及連接器以及連接器對。
基板對基板連接器等的連接器已用於將成對的平行的電路基板彼此電連接。這些連接器附接於一對電路基板的各自的相對的表面,並嵌合在一起以實現導通。此外,已提出附接於兩端部的用作電源端子的以在連接器和配合連接器之間傳輸電源的電流的加強配件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圖11是示出常規連接器的立體圖。
在圖中,811表示安裝在第一電路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的作為連接器的插頭連接器的基座,其具有供安裝在第二電路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的插座連接器插入的一對凸部812。凸部812為在基座81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凸條部,且多個端子861以預定間距並排佈置並被支持。
此外,加強配件851附接於基座811的長度方向兩端部。加強配件851保護基座811的長度方向兩端部且也用作接觸圖未示出的插座連接器的加強配件的用於傳輸電源的電流的電源端子。
此外,加強配件851包含:上面部852,覆蓋基座81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端面部853,使上端經由彎曲部連接於上面部852並在與上面部852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以覆蓋基座811的端面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側面部854和第二側面部855,連接於上面部852並在與上面部852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以覆蓋基座811的左右兩側的側面的一部分。第一側面部854的下端通過焊接等手段連接於在圖未示出的第一電路基板的表面上形成的電源連接墊。此外,當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嵌合時,第二側面部855接觸並導通插座連接器的加強配件。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未審專利申請2015-185541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
然而,採用前述的常規連接器,難於正確地控制加強配件851的第一側面部854的外側面和第二側面部855的外側面在連接器寬度方向的位置。
加強配件851是通過對金屬板實施衝壓加工而形成的,以形成上面部852、端面部853、第一側面部854以及第二側面部855一體連接的大體呈平板狀的元件並隨後對大體呈平板狀的元件彎曲加工以使端面部853、第一側面部854以及第二側面部855與上面部852正交。
此時,例如,為了以齊平方式形成第一側面部854的外側面和第二側面部855的外側面,上面部852的左右兩側的側面處的第一側面部854和第二側面部855彼此接近。因此,由同一模具部件同時施行彎曲加工。然而這些構件是相互獨立的,並因此,彎曲度不是嚴格地相同。由此,難於使第一側面部854的外側面和第二側面部855的外側面嚴格地齊平。此外,例如,為了使第一側面部854的位置與第二側面部855的位置在連接器的寬度方向偏離,必須執行對第一側面部854和第二側面部855進行不同的彎曲度的加工。然而,第一側面部854和第二側面部855彼此接近,並因此,難於對第一側面部854和第二側面部855獨立地進行高精度彎曲加工。
尤其是,近些年來,由於連接器變得小型化和低輪廓化,加強配件851的各部分也變得微細化,且極其難於通過對微細的且在上面部852的左右兩側彼此接近的第一側面部854和第二側面部855各實施高精度彎曲加工來精確地控制第一側面部854的外側面和第二側面部855的外側面在連接器的寬度方向的位置。
此處,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連接器及連接器對,其解決了前述以往之連接器之問題點,為小型、高度低之同時發揮高強度,且具備具有準確之尺寸精確度之加強配件,可靠性高。
[解決問題的手段]
為此,連接器係具備連接器本體、安裝於該連接器本體之端子、及安裝於前述連接器本體之加強配件的連接器,前述連接器本體可與配合連接器之相對之連接器本體且為包含中島之配合連接器本體嵌合,前述加強配件包含上面部、經由後方彎曲部而連接於前述上面部之端面部、及經由側方彎曲部而連接於前述端面部之側面部,前述後方彎曲部覆蓋前述連接器本體之上表面與端面之角,前述側方彎曲部覆蓋前述連接器本體之端面與側面之角。
其他連接器中,進而,前述側面部包含連接於其上端之上端彎曲部,與前述配對連接器之加強配件接觸來進行導通。
進而其他連接器中,進而,前述上面部包含分別形成於其寬度方向兩側緣之插入凹部,前述側面部包含連接於前述上端彎曲部之前端且朝向下方或斜下方延伸出之輔助片,該輔助片插入至前述插入凹部內。
進而其他連接器中,進而,前述端面部包含連接於其下端之下方突出部,該下方突出部之下端連接於基板上之連接墊。
進而其他連接器中,進而,前述側面部之下端不連接於基板上之連接墊。
連接器對具有本發明之連接器、及要與該連接器嵌合之配合連接器。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公開,連接器可設置有加強配件,加強配件小型低輪廓、依然呈現高強度和正確的尺寸精度以提高可靠性。
在下面參照圖式詳細說明實施例。
圖1是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1的立體圖;圖2(a)及圖2(b)是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1的兩面視圖;圖3是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1的分解圖;圖4是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101的分解圖;圖5是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嵌合之前的狀態的立體圖。注意的是,在圖2中,圖2(a)是平面視圖,以及圖2(b)是側視圖。
在圖中,第一連接器1是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並且是作為連接器對的一對基板對基板連接器中的一個。第一連接器1是安裝在第一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的表面安裝型連接器,第一基板是作為安裝元件的基板,並且第一連接器1與第二連接器101嵌合,第二連接器101是連接器對的配合連接器。此外,第二連接器101是一對基板對基板連接器中的另一個,是安裝在第二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的表面安裝型連接器,第二基板是作為安裝元件的基板,並且第二連接器101與第一連接器1嵌合。
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優選用於將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電連接,並也能用於將其它部件電連接。例如,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為電子設備等中使用的印刷電路基板、柔性扁平線纜(FFC)、柔性電路基板(FPC)等,但可為任何種類的基板。
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用於說明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各部分的構成和動作的諸如上、下、左、右、前、後等指示方向的表述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且當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各部分處於圖中所示的方位時是合適的。然而,當它們的方位改變時,這些方向應根據方位的改變而變化地解釋。
第一連接器1是所謂的插頭連接器類型,並包括作為連接器本體的採用合成樹脂等的絕緣材料一體形成的第一基座11。如圖所示,第一基座11具有大體呈長方形的厚板狀的形狀的大體呈長方體。在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上延伸的細長的凹槽部13和限定凹槽部13的外側,且在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作為細長的凸部的第一凸部12一體形成在第一基座11的第二連接器101嵌入的側(即嵌合面11a側(正Z軸方向側))。第一凸部12沿凹槽部13的兩側且沿第一基座11的兩側形成。例如,第一連接器1具有長度約10.0mm、寬度約1.1mm以及厚度約0.5mm的尺寸。然而,這些尺寸能合適地改變。
作為端子的第一端子61附接於各第一凸部12。多個(例如25個)第一端子61以預定間距(例如約0.35mm)形成在左右兩側。第一端子61的間距和數量能合適地改變。在凹槽部13中,安裝在第一基板上的側(即安裝面11b側(負Z軸方向側))由底板封閉。
第一端子61可在壓入第一基座11的同時被保持。然而,在此,第一端子61將以與第一基座11通過包覆成形(嵌件成形)一體化的元件來說明。換句話說,第一基座11通過將第一端子61設定在內部並隨後採用樹脂填充金屬模具的腔體來成形。因此,注意的是,儘管第一端子61是不與第一基座11分離的,但是為了方便起見,在圖3中,第一端子61以與第一基座11分離來示出。
第一端子61是通過對導電金屬板實施衝壓、彎曲等加工而一體形成的元件,並包含第一接觸部65、連接於第一接觸部65的上端的連接部64、連接於連接部64的外端的第二接觸部66以及連接於第一接觸部65的下端的尾部62。尾部62朝向第一基座11的外側延伸並通過焊接等連接於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第一基板的導電跡線。導電跡線典型地為信號線。另外,第一接觸部65、連接部64以及第二接觸部66的表面露出於第一凸部12的各側面和嵌合面11a。
作為嵌合引導部的第一突出端部21分別佈置在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第一突出端部21是在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Y軸方向)上延伸的厚的元件,第一突出端部21 的兩端連接於第一凸部12的長度方向的兩端,且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上表面具有大體呈長方形的形狀。在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嵌合在一起的狀態下,第一突出端部21用作插入凸部插入第二連接器101所包含的第二突出端部121的嵌合凹部122。第一加強配件51作為加強配件附接於第一突出端部21。
第一加強配件51是通過對金屬板實施衝壓、彎曲等加工而一體形成的元件,並包含:上面部52,覆蓋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上表面21a的至少一部分;端面部53,覆蓋端面21c的至少一部分,端面21c是第一突出端部21處於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外側的表面;以及第一側面部54和第二側面部55,作為側面部,覆蓋兩側面21d的至少一部分,兩側面21d是第一突出端部21的處於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Y軸方向)的外側的兩表面。注意的是,朝向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的外側延伸的尾部54a連接於第一側面部54的下端。
上面部52是平行於嵌合面11a和安裝面11b延伸的平板。此外,端面部53是連接於上面部52處的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外側端緣並朝向安裝面11b(負Z軸方向)延伸的平板。此外,第一側面部54是連接於上面部52處的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外側端緣並朝向安裝面11b延伸的平板。注意的是,為大體平行於第一側面部54並朝向安裝面11b延伸的平板的第二側面部55連接於端面部53處的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外側端緣。
此外,端面凹部22a形成在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面21c上,且第一側面凹部22b和第二側面凹部22c形成在第一突出端部21的側面21d上。此外,當第一加強配件51附接於第一突出端部21時,第一加強配件51從圖3所示的位置相對第一基座11下降,端面部53插入並收容於端面凹部22a,而第一側面部54和第二側面部55插入並收容於第一側面凹部22b和第二側面凹部22c。注意的是,凹部21b形成在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上表面21a上,且由第二側面部55提供的後述的輔助片55e的至少下端插入並收容於凹部21b。
第一側面部54的尾部54a通過焊接等連接於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第一基板的導電跡線。導電跡線典型地為電源線或接地線。端面部53的下端同樣地通過焊接等連接於第一基板的連接墊。
第二連接器101是所謂的插座連接器型,並包含作為配合連接器本體的採用合成樹脂等的絕緣材料一體形成的第二基座111。如圖所示,第二基座111具有大體呈長方形的厚板狀的形狀的大體長方體,並供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基座11嵌入的大體呈長方形的凹部112形成在第一連接器1嵌入的側(即嵌合面111a側(負Z軸方向側)),凹部112的周圍被包圍。例如,第二連接器101具有長度(X軸方向的尺寸)約11.0mm、寬度(Y軸方向的尺寸)約1.9mm且厚度(Z軸方向的尺寸)約0.6mm的尺寸。然而,這些尺寸能合適地改變。
作為中島嵌入第一連接器1的凹槽部13中的第二凸部113與第二基座111一體形成在凹部112內,且平行於第二凸部113延伸的側壁部114在第二凸部113的兩側(正Y軸方向側和負Y軸方向方向側)與第二基座111一體形成。第二凸部113和側壁部114從限定凹部112的底面的底板向上(負Z軸方向)突出並在第二基座111的長度方向(X軸方向)上延伸。結果,凹槽部112a作為在第二基座11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細長的凹部以凹部112的一部分形成在第二凸部113的兩側。
具有凹槽狀的形狀的第二端子收容內側腔115a形成於第二凸部113的兩側的側面。具有凹槽狀的形狀的第二端子收容外側腔115b形成於側壁部114的內側的側面。第二端子收容內側腔115a和第二端子收容外側腔115b在凹槽部112a的底面處連結在一起並彼此一體化,從而第二端子收容內側腔115a和第二端子收容外側腔115b在統一說明時以第二端子收容腔115來說明。第二端子收容腔115形成為在板厚方向(Z軸方向)上貫通底板。
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二端子收容腔115形成在第二基座111的寬度方向(Y軸方向)的兩側同時在第二基座111的長度方向排列。具體地,僅同樣數量的端子以與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端子61的間距同樣的間距形成在第二凸部113的兩側。第二端子收容腔115的間距和數量能合適地改變。此外,僅同樣數量的作為端子的收容於各自的第二端子收容腔115且附接於第二基座111的第二端子161也以同樣的間距佈置在第二凸部113的兩側。
第二端子161通過對導電金屬板實施衝壓、彎曲等加工而一體形成的元件,且包括被保持部163、連接於被保持部163的下端的尾部162、連接於被保持部163的上端的上側連接部167、連接於上側連接部167的下端並與被保持部163相對的第二接觸部166、連接於第二接觸部166的下端的下側連接部164以及連接於下側連接部164的與第二接觸部166相反側的端的內側連接部165。
被保持部163是嵌入並保持於第二端子收容外側腔115b同時在嵌合方向(Z軸方向)上(即在第二基座111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尾部162彎曲並連接於被保持部163、在左右方向(Y軸方向)上(即向第二基座111寬度方向的外側)延伸並通過焊接等連接於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第二基板的導電跡線。導電跡線典型地為信號線。上側連接部167為彎曲成向上(負Z軸方向)突出的部分。
向下(正Z軸方向)延伸的第二接觸部166在被保持部163的相反側連接於上側連接部167的下端。下側連接部164是包括大體呈U字狀的側面形狀的連接於第二接觸部166的下端的部分。彎曲約180度的第一接觸部165a連接於內側連接部165的上端,以向上並朝向第二接觸部166突出。
第二端子161從作為第二基座111的下面(正Z軸方向的面)的安裝面111b側嵌入第二端子收容腔115,且被保持部163由在側壁部114的內側的側面上形成的第二端子收容外側腔115b的側壁從兩側挾持,由此第二端子161固定於第二基座111。在這種狀態下(即第二端子161裝填在第二基座111中的狀態下),第一接觸部165a和第二接觸部166位於凹槽部112a的左右兩側且彼此面對。第二端子161是通過對金屬板實施加工而一體形成的元件,且由此具有一定程度的彈性。從形狀上清楚地看到,彼此面對的第一接觸部165a和第二接觸部166之間的間隔能彈性地變化。即,當第一連接器1所包含的第一端子61插入第一接觸部165a和第二接觸部166之間時,第一接觸部165a和第二接觸部166之間的間隔彈性地伸長。
此外,第二突出端部121作為配合的嵌合引導部佈置在第二基座111的長度方向兩端。嵌合凹部122作為凹部112的一部分形成在各第二突出端部121。嵌合凹部122是大體呈長方形的凹部,且連接於各凹槽部112a的長度方向的兩端。此外,在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嵌合的狀態下,第一連接器1所設有的第一突出端部21插入嵌合凹部122內。
此外,第二突出端部121具有從嵌合方向觀察時的略呈U字狀的界定嵌合凹部122的三側的側壁。此外,凹入的島端凹部113a形成在第二凸部113的長度方向的端部。
第二加強金屬配件(151作為附接於第二基座111的加強金屬配件附接於第二突出端部121。第二加強配件(即第二加強金屬配件)151為通過對金屬板實施衝壓、彎曲等加工而一體形成的元件,並包含:上面部152,覆蓋第二突出端部121的端壁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端面部153,覆蓋作為第二突出端部121的在第二基座111的長度方向外側的表面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側面部155,覆蓋作為第二基座111的第二突出端部121的寬度方向(Y軸方向)外側的兩表面的兩側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底面覆蓋部158,覆蓋嵌合凹部122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注意的是,上面部152包含側方連接部152a和前方連接部152b。側面部155連接於側方連接部152a的末端,而底面覆蓋部158連接於前方連接部152b的末端。此外,朝向嵌合凹部122的底面向下斜地延伸的接觸片155a連接於側面部155的上端,而島端覆蓋部158a連接於底面覆蓋部158的末端。島端覆蓋部158a的末端插入島端凹部113a。此外,接觸片155a的下端附近是當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嵌合時彈性地接觸並導通第一加強配件51的第二側面部55的部分。
側面部155的下端通過焊接等連接於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第二基板的導電跡線。導電跡線典型地為電源線或接地線。端面部153的下端同樣地通過焊接等連接於第二基板的連接墊。
接下來,將詳細說明前述第一加強配件51的構成。
圖6(a)~圖6(d)是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加強配件51的四面視圖;圖7(a)及圖7(b)是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加強配件51的外側的立體圖;圖8(a)及圖8(b)是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加強配件51的內側的立體圖;圖9(a)及圖9(b)是根據本實施例第一加強配件51附接於第一基座11的剖視圖;以及圖10(a)及圖10(b)是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供第一加強配件51附接的第一基座11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立體圖。注意的是,在圖6(a)~圖6(d)中,圖6(a)是前視圖,圖6 (b)是側視圖,圖6 (c)是俯視圖,以及圖6 (d)是仰視圖。在圖7(a)、圖7(b)和圖8(a)、圖8(b)中,圖7(a)、圖8(a)是第一立體圖以及圖7(b)、圖8(b)是第二立體圖。在圖9(a)及圖9(b)中,圖9(a)是沿圖2(a)的箭頭A-A作出的剖視圖以及圖9(b)是沿圖2(a)的箭頭B-B作出的剖視圖。在圖10(a)及圖10(b)中,圖10 (a)是整體視圖以及圖10 (b)是圖10 (a)中的C部分的放大圖。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加強配件51的上面部52包含前端(其是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內側端)的左右兩側的每一側的前方連接片52a。如圖6(c)所示,前方連接片52a為具有當從上下方向(嵌合方向)觀察時的略呈曲柄形狀的帶狀的板,且如圖7(b)所示,在其末端是當從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觀察時彎曲約90度以向下面向的前方彎曲部52a1。當前方連接片52a未形成時,前方彎曲部52a1的上端可連接於第一加強配件51的上面部52的前端附近的左右兩側。
此外,前方彎曲部52a1的末端(即端)連接於第一側面部54的上端、朝向安裝面11b(即在向下方向上)延伸。注意的是,如圖6(a)所示,第一側面部54的末端(即下端)具有下端彎曲部54a1,當從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觀察時,下端彎曲部54a1彎曲約90度以面向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的外側。此外,向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的外側延伸的尾部54a連接於下端彎曲部54a1的末端。尾部54a通過焊接等連接於連接墊,連接墊連結於第一基板的導電跡線。此外,在第一側面部54中,接合突起54b形成在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的內側端(即前端)。當第一側面部54插入第一基座11的第一側面凹部22b時,接合突起54b接合第一側面凹部22b的前側內側壁22b1,如圖10(a)所示,由此第一側面部54穩定地保持在第一側面凹部22b內。
此外,前述上面部52在後端(其為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外側端)被連接,且包含後方彎曲部52b,當從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觀察時,後方彎曲部52b彎曲約90度以向下面向,如圖6(b)所示。此外,端面部53的上端連接於後方彎曲部52b的末端(即下端)。
端面部53包含連接於其下端的且在寬度方向(Y軸方向)的中央的在向下方向上突出的下方突出部53a。下方突出部53a的下端通過焊接等連接於第一基板的連接墊。端面部53包含連接於左右兩側端的側方連接片53b。側方連接片53b為向寬度方向外側延伸的帶狀的板且在其末端形成有側方彎曲部53b1,側方彎曲部53b1彎曲約90度以向前面向,如圖6(c)和圖6(d)所示。
此外,側方彎曲部53b1的末端(即前端)連接於在第二側面部55處的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的外端(即後端)。第二側面部55包含在上下方向和前後方向(即在X-Z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狀的上側部55a和下側部55b。如圖6(b)所示,上側部55a形成為寬於下側部55b,具體地,上側部55a具有更大的前後方向的尺寸。注意的是,上側部55a的後端和下側部55b的後端相對於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處於相同的位置,並因此,上側部55a的前端位於比下側部55b的前端靠近第一基座11的長度方向的內側(即處於前方)。
上側部55a的外表面是接觸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加強配件151的接觸片155a的下端附近的部分。如圖6(b)所示,上側部55a形成有比第一側面部54大而且還比下側部55b大的前後方向的尺寸。因此,即使當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嵌合時發生稍微未對準,也能可靠地維持與第二加強配件151的接觸片155a的下端附近的接觸。此外,接合突起55c形成在下側部55b的前端。當第二側面部55插入第一基座11的第二側面凹部22c時,接合突起55c接合第二側面凹部22c的前側內側壁22c1,如圖10(a)所示,由此第二側面部55穩定地保持於第二側面凹部22c內。
此外,如圖9(a)所示,上側部55a的上端連接於上端彎曲部55d,上端彎曲部55d使末端彎曲成向下或傾斜地向下面向,且向下或傾斜地向下延伸的輔助片55e的上端連接於上端彎曲部55d的末端。注意的是,在圖7至圖9等中,為了圖解說明方便起見,僅大體呈垂直向下而非傾斜地向下延伸的輔助片55e的示例繪出。此外,接合突起55f形成在輔助片55e的前端上。當輔助片55e的包括至少下端的一部分插入第一基座11的凹部21b時,接合突起55f接合凹部21b的前側內側壁,由此輔助片55e穩定地保持於凹部21b內。
注意的是,插入凹部52c 以在上面部52的寬度方向的兩側緣朝向寬度方向內側凹入的凹部形成。此外,第二側面部55的上端附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具體地為上端彎曲部55d的末端附近和輔助片55e插入插入凹部52c,且包括輔助片55e的至少下端的部分插入並保持於凹部21b內。注意的是,上端彎曲部55d的末端附近和輔助片55e不接觸插入凹部52c,且因此,第二側面部55和上面部52不接觸。
由此,通過使第二側面部55的上端附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插入凹部52c內,上端彎曲部55d的頂面55d1(其是第二側面部55的上端面)的位置能精確地控制。具體地,頂面55d1在第一基座11的厚度方向(Z軸方向)的位置能控制成不高於上面部52的位置。換句話說,如圖9(a)所示,頂面55d1的位置能控制成在第一基座11的厚度方向與上面部52的位置相同或低於上面部52的位置。如果在第一基座11的厚度方向上頂面55d1的位置高於上面部52的位置,那麼,在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之間的嵌合作業過程中,當第一連接器1相對第二連接器101前後或左右(在X軸或Y軸方向上)滑動時,頂面55d1及其附近可能卡住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加強配件151等且第二側面部55可能向上翻。然而,在本實施例中,上端彎曲部55d的末端附近和輔助片55e插入到插入凹部52c中,且因此,頂面55d1的位置能控制成不高於上面部52的位置。此外,如果輔助片55e的包括至少下端的部分插入並保持於第一基座11的凹部21b內,那麼頂面55d1的位置能更可靠地控制成不高於上面部52的位置。
此外,雖然本實施例說明形成有插入凹部52c、上端彎曲部55d以及輔助片55e的第一加強配件51,但是也可採用未形成這些構件的第一加強配件51。具體地,插入凹部52c的凹部部分具有作為上表面的板片,且第二側面部55的形狀不具有上端彎曲部55d和輔助片55e。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側面部55的上端能夠依然控制成不高於上面部52的位置。
此外,在本實施例的第一加強配件51中,端面部53經由後方彎曲部52b連接於上面部52,第一側面部54經由包括前方彎曲部52a1的前方連接片52a連接於上面部52,以及第二側面部55經由包括側方彎曲部53b1的側方連接片53b連接於端面部53。一般而言,在製作諸如第一加強配件51的配件中,金屬板被衝壓以形成各部一體連接的大體呈平板狀的元件,且隨後大體呈平板狀的元件被彎曲以得到最終的三維形狀。在前述第一加強配件51的情況下,金屬板被衝壓以形成與包括上面部52、端面部53、第一側面部54和第二側面部55的各部對應的部分一體連接的大體呈平板狀的元件,且隨後大體呈平板狀的元件被彎曲以形成後方彎曲部52b、前方彎曲部52a1、側方彎曲部53b1等的彎曲部。由此,能最終得到具有如圖6至圖8等所示的三維形狀的產品的第一加強配件51。由此,能夠隨後看到的是,覆蓋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的兩側的側面21d中的每一個的第一側面部54和第二側面部55均是通過獨立地彎曲而得到的部分,儘管這些部在最終的產品的第一加強配件51中彼此接近。
因此,在本實施例的第一加強配件51中,第一側面部54的位置和第二側面部55的位置能在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Y軸方向)獨立地且精確地控制。例如,第一側面部54的外表面和第二側面部55的外表面能在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正確地齊平。此外,考慮到當左右的尾部54a之間的距離寬時第一加強配件51與第一基板的連接強度更穩定,在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第一側面部54的位置可比第二側面部55的位置更在外側。此外,在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第二側面部55的外表面的位置能根據其接觸的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加強配件151的接觸片155a的下端附近的位置來被嚴格地調整。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一加強配件51通過焊接連接於第一基板時,由焊料或焊劑的爬升也不會導致焊料或焊劑附著於接觸第二加強配件151的接觸片155a的下端附近的第二側面部55。在第一加強配件51中,焊接實施在連接於第一側面部54的下端的尾部54a和端面部53的下方突出部53a的下端。然而,即使在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兩側的第一側面部54和第二側面部55彼此接近,焊料或焊劑不會有效地到達第二側面部55,這是由於必須從尾部54a、經過第一側面部54、前方連接片52a、上面部52、端面部53、側方連接片53b等到達第二側面部55行進長的路徑。此外,施設於端面部53的下方突出部53a的下端焊料或焊劑也需要行進長的路徑(該長的路徑沿端面部53經過第一連接器1的寬度的約1/2的寬度方向的距離(該距離遠大於第一端子61的間距)並進一步經過側方連接片53b),且因此不會到達第二側面部55。
注意的是,如果焊料或焊劑有必要更可靠地被防止附著,用於防止焊料或焊劑爬升的障礙部可形成在第一側面部54的下端附近和下方突出部53a的上端附近。例如,當第一加強配件51為鎳(Ni)鍍層設置成在金屬板的表面上的底鍍層且金(Au)鍍層進一步施加到包括尾部54a和下端彎曲部54a1的第一側面部54的諸如前側、後側等的側面以及施加到包括下方突出部53a的端面部53的諸如前側、後側等的側面的元件時,照射雷射光束以熔融金並在由雷射光束照射的部分中使鎳在表面上露出以形成障礙部。如果障礙部形成為在第一側面部54的下端附近的諸如前側、後側等的側面上以及在端面部53的下方突出部53a的下端或上端附近的諸如前側、後側等的側面上在X軸方向和Y軸方向延伸的細長的帶狀,則會防止焊料或焊劑爬升越過障礙部。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焊料或焊劑附著於第二側面部55。
隨後,將說明具有上述構成的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嵌合在一起的動作。
在此,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通過焊接等連接於與第一基板的導電跡線(未示出)連結的連接墊,第一加強配件51的第一側面部54的尾部54a通過焊接等連接於與第一基板的導電跡線連結的連接墊,且端面部53的下方突出部53a的下端通過焊接等連接於第一基板的連接墊,從而第一連接器1表面安裝在第一基板上。注意的是,連結於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所連接的連接墊的導電跡線是信號線,而連結於第一加強配件51的第一側面部54的尾部54a所連接的連接墊的導電跡線是電源線。此外,端面部53的下方突出部53a的下端所連接的連接墊可以連接於或可以不連接於電源線。
同樣地,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通過焊接等連接於與第二基板的導電跡線(未示出)連結的連接墊,第二加強配件151的側面部155的下端通過焊接等連接於與第二基板的導電跡線連結的連接墊,且端面部153的下端通過焊接等連接於第二基板的連接墊,從而第二連接器101表面安裝在第二基板上。注意的是,連結於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所連接的連接墊的導電跡線是信號線,而連結於第二加強配件151的側面部155所連接的連接墊的導電跡線是電源線。此外,端面部153的下端所連接的連接墊可以連接於或可以不連接於電源線。
首先,如圖5所示,操作者將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基座11的嵌合面11a和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的嵌合面111a設置為彼此面對,並使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凸部12的位置匹配第二連接器101對應的凹槽部112a的位置。當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位置匹配第二連接器101對應的嵌合凹部122的位置時,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定位完成。
在這種狀態下,當第一連接器1和/或第二連接器101在接近相對側的方向上(即在嵌合方向上)移動時,第一連接器1的第一凸部12和第一突出端部21插入第二連接器101的凹槽部112a和嵌合凹部122。結果,當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之間的嵌合完成時,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進入導通狀態。
順便提一下,第一連接器1和第二連接器101分別安裝在具有大的面積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因此,操作者不能看到第一連接器1的嵌合面11a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嵌合面111a且必須通過感覺執行嵌合作業。結果,由於通過感覺不能執行正確地對準,所以第一連接器1的位置和第二連接器101的位置可能未對準。
在這種狀態下,如果操作者使第一連接器1和/或第二連接器101在嵌合方向上移動,第一連接器1的一方的第一突出端部21接觸第二連接器101的一方的第二突出端部121,並第一突出端部21接收到來自第二突出端部121的嵌合方向上(即在圖1中從上往下)的大的壓力。
然而,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加強配件51附接於第一突出端部21,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上表面21a的大部分由第一加強配件51的上面部52覆蓋,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面21c的大部分由第一加強配件51的端面部53覆蓋,且第一突出端部21的側面21d的大部分由第一加強配件51的第一側面部54和第二側面部55覆蓋。因此,即使受到來自第二突出端部121的大的壓力,壓力被從第一加強配件51傳遞至第一基板。由此,壓力幾乎不被傳遞至第一突出端部21。因此,第一突出端部21不會受到損傷或破損並能呈現高強度。
由此,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1具有第一基座11、附接於第一基座11的第一端子61以及附接於第一基座11的第一加強配件51。此外,第一基座11包含形成在長度方向兩端的第一突出端部21,第一突出端部21與形成在第二連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的長度方向兩端的第二突出端部121嵌合。第一加強配件51包含:上面部52,覆蓋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上表面21a的至少一部分;端面部53,覆蓋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面21c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側面部54,覆蓋第一突出端部21的各側面21d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側面部55,覆蓋第一突出端部21的各側面21d的至少一部分。端面部53連接於上面部52,第一側面部54連接於上面部52,且第二側面部55位於比第一側面部54靠近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面21c並連接於端面部53。
結果,第一連接器1能設置有小型低輪廓、依然呈現高強度和正確的尺寸精度的第一加強配件51,並由此可靠性提高。
此外,端面部53的上端經由後方彎曲部52b連接於上面部52,第一側面部54的上端經由前方彎曲部52a1連接於上面部52,且第二側面部55的後端經由側方彎曲部53b1連接於端面部53。因此,彎曲加工能獨立地施加於第一側面部54和第二側面部55,並由此,在第一基座11的寬度方向,第一側面部54的位置和第二側面部55的位置能獨立地且精確地控制。
此外,上面部52包含在其前端的左右兩側連接的前方連接片52a,各自的第一側面部54的上端經由前方彎曲部52a1連接於各自的前方連接片52a的末端並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端面部53包含連接於左右兩側端的兩側方連接片53b,且各自的第二側面部55的後端經由側方彎曲部53b1連接於各自的側方連接片53b的末端並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結果,第一側面部54和第二側面部55能通過獨立地加工處理得到,並由此第一側面部54的位置和第二側面部55的位置能容易地控制。
此外,上面部52包含形成在其寬度方向兩側緣的插入凹部52c,各自的第二側面部55包含連接於其上端的上端彎曲部55d以及連接於上端彎曲部55d的末端且向下或斜地向下延伸的輔助片55e,且輔助片55e插入到插入凹部52c中。由此,輔助片55e插入到插入凹部52c內,且因此,上端彎曲部55d的頂面55d1(其為第二側面部55的上端面)的位置能被控制成不高於上面部52的位置。
此外,凹部21b形成於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上表面21a,且輔助片55e的至少下端插入凹部21b。因此,輔助片55e插入到插入凹部52c內的狀態被穩定地維持。
此外,連接於基板上的連接墊的尾部54a也連接於第一側面部54的下端,連接於基板的連接墊的下方突出部53a連接於端面部53的下端,以及防止焊料爬升或焊劑爬升的障礙部形成在第一側面部54及端面部53的側面。因此,能可靠地防止焊料或焊劑附著於第二側面部55。
此外,金鍍層施設在第一側面部54和端面部53的側面上的鎳底鍍層上,且障礙部是使鎳露出在表面上的部分。因此,防止焊料或焊劑爬升的障礙部能容易地通過照射雷射光束形成。
注意的是,本文的公開內容說明了與合適的示例性實施例相關的特徵。在閱讀本文的公開內容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自然地想到在所附專利請求項的範圍和精神內的各種其他實施例、修改和變形。例如,端子的交錯排列不必是規則的。另外,端子在左右的半體部上的排列不需要相同。此外,左右的半體部不必是軸對稱的。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公開能適用於連接器以及連接器對。
1:第一連接器
11:第一基座 (連接器本體)
11a:嵌合面
11b:安裝面
12:第一凸部
13:凹槽部
21:第一突出端部 (嵌合引導部)
21a:上表面
21b:凹部
21c:端面
21d:側面
22a:端面凹部
22b:第一側面凹部
22b1:前側內側壁
22c:第二側面凹部
22c1:前側內側壁
51:第一加強配件
52:上面部
52a:前方連接片
52a1:前方彎曲部
52b:後方彎曲部
52c:插入凹部
53:端面部
53a:下方突出部
53b:側方連接片
53b1:側方彎曲部
54:第一側面部
54a:尾部
54a1:下端彎曲部
54b:接合突起
55:第二側面部
55a:上側部
55b:下側部
55c:接合突起
55d:上端彎曲部
55d1:頂面
55e:輔助片
55f:接合突起
61:第一端子
62:尾部
64:連接部
65:第一接觸部
66:第二接觸部
101:第二連接器
111:第二基座
111a:嵌合面
111b:安裝面
112:凹部
112a:凹槽部
113:第二凸部
113a:島端凹部
114:側壁部
115:第二端子收容腔
115a:第二端子收容內側腔
115b:第二端子收容外側腔
121:第二突出端部 (嵌合引導部)
122:嵌合凹部
151:第二加強金屬配件 (第二加強配件)
152:上面部
152a:側方連接部
152b:前方連接部
153:端面部
155:側面部
155a:接觸片
158:底面覆蓋部
158a:島端覆蓋部
161:第二端子
162:尾部
163:被保持部
164:下側連接部
165:內側連接部
165a:第一接觸部
166:第二接觸部
167:上側連接部
121:第二突出端部
122:嵌合凹部
811:基座
812:凸部
851:加強配件
852:上面部
853:端面部
854:第一側面部
855:第二側面部
861:端子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2(a)~圖2(b)是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的兩面視圖,其中,圖2 (a)是平面視圖,以及圖2 (b)是側視圖。
圖3是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的分解圖。
圖4是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二連接器的分解圖。
圖5是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嵌合之前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6(a)~圖6(d)是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加強配件的四面視圖,其中,圖6 (a)是前視圖,圖6 (b)是側視圖,圖6 (c)是俯視圖,以及圖6 (d)是仰視圖。
圖7(a)~圖7(b)是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加強配件的外側的立體圖,其中,圖7(a)是第一立體圖以及圖7(b)是第二立體圖。
圖8(a)~圖8(b)是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加強配件的內側的立體圖,其中,圖8 (a)是第一立體圖以及圖8 (b)是第二立體圖。
圖9(a)~圖9(b)是根據本實施例第一加強配件附接於第一基座的剖視圖,其中,圖9 (a)是沿圖2(a)的箭頭A-A作出的剖視圖以及圖9 (b)是沿圖2(a)的箭頭B-B作出的剖視圖。
圖10(a)~圖10(b)是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供第一加強配件附接的第一基座的第一突出端部的立體圖,其中,圖10 (a)是整體視圖以及圖10 (b)是圖10 (a)中的C部位的放大圖。
圖11是示出常規連接器的立體圖。
1:第一連接器
11:第一基座(連接器本體)
11a:嵌合面
11b:安裝面
12:第一凸部
13:凹槽部
21:第一突出端部
51:第一加強配件
52:上面部
53:端面部
54:第一側面部
55:第二側面部
61:第一端子
62:尾部
Claims (7)
- 一種連接器, (a)其係具備連接器本體、安裝於該連接器本體之端子、及安裝於前述連接器本體之加強配件的連接器, (b)前述連接器本體可與配合連接器之相對之連接器本體且為包含中島之配合連接器本體嵌合, (c)前述加強配件包含上面部、經由後方彎曲部而連接於前述上面部之端面部、及經由側方彎曲部而連接於前述端面部之側面部 (d)前述後方彎曲部覆蓋前述連接器本體之上表面與端面之角,前述側方彎曲部覆蓋前述連接器本體之端面與側面之角。
-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其中前述側面部包含連接於其上端之上端彎曲部,與前述配合連接器之加強配件接觸來進行導通。
- 如請求項2之連接器,其中前述上面部包含分別形成於其寬度方向兩側緣之插入凹部,前述側面部包含連接於前述上端彎曲部之前端且朝向下方或斜下方延伸出之輔助片,該輔助片插入至前述插入凹部內。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端面部包含連接於其下端之下方突出部,該下方突出部之下端連接於基板上之連接墊。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連接器,其中前述側面部之下端不連接於基板上之連接墊。
- 如請求項2之連接器,其中前述上面部包含分別形成於其寬度方向兩側緣之插入凹部,前述側面部包括第一側面部及第二側面部,該第二側面部包括連接於前述上端彎曲部之前端且朝向下方或斜下方延伸出之輔助片,該輔助片插入至前述插入凹部內。
- 一種連接器對,其具有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連接器及要與該連接器嵌合之配合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178779A JP6968965B1 (ja) | 2020-10-26 | 2020-10-26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対 |
JP2020-178779 | 2020-10-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15241A true TW202315241A (zh) | 2023-04-01 |
TWI849627B TWI849627B (zh) | 2024-07-21 |
Family
ID=786055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37374A TWI789046B (zh) | 2020-10-26 | 2021-10-07 | 連接器及連接器對 |
TW111148687A TWI849627B (zh) | 2020-10-26 | 2021-10-07 | 連接器以及連接器對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37374A TWI789046B (zh) | 2020-10-26 | 2021-10-07 | 連接器及連接器對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764510B2 (zh) |
JP (3) | JP6968965B1 (zh) |
KR (1) | KR102619854B1 (zh) |
CN (2) | CN215911623U (zh) |
TW (2) | TWI7890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95059B2 (en) | 2019-04-25 | 2021-08-17 | Molex, Llc | Connector |
JP7364363B2 (ja) * | 2019-04-25 | 2023-10-18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JP1711754S (ja) * | 2021-08-24 | 2022-04-05 | 電気コネクタ | |
JP1738074S (ja) * | 2022-06-27 | 2023-03-02 | コネク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54253B2 (ja) * | 2009-09-11 | 2012-06-13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
JP5486885B2 (ja) * | 2009-09-14 | 2014-05-07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 |
JP5685216B2 (ja) * | 2012-03-29 | 2015-03-18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
JP5809198B2 (ja) * | 2013-06-10 | 2015-11-10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ガイド金具付電気コネクタ |
US9391398B2 (en) * | 2014-03-20 | 2016-07-12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Connector assembly |
KR102063296B1 (ko) | 2015-01-19 | 2020-01-07 |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 접속 구조가 개선된 커넥터 장치 |
JP2016152084A (ja) * | 2015-02-16 | 2016-08-22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コネクタ |
JP6399063B2 (ja) | 2016-09-07 | 2018-10-03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
JP1586037S (zh) | 2017-02-13 | 2017-09-19 | ||
KR20180111144A (ko) | 2017-03-31 | 2018-10-11 | 몰렉스 엘엘씨 |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
JP6842359B2 (ja) * | 2017-05-10 | 2021-03-17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CN207069118U (zh) * | 2017-06-08 | 2018-03-0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合 |
JP2019186062A (ja) | 2018-04-11 | 2019-10-24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KR102041368B1 (ko) * | 2018-05-24 | 2019-11-07 | 몰렉스 엘엘씨 |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조립체 |
US11605911B2 (en) | 2018-06-22 | 2023-03-14 | Fujikura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detachably fitting to each other |
JP6660427B2 (ja) * | 2018-07-27 | 2020-03-11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JP7026025B2 (ja) | 2018-08-24 | 2022-02-25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コネクタ |
JP1624138S (zh) | 2018-08-24 | 2019-02-12 | ||
CN209119431U (zh) * | 2018-10-26 | 2019-07-16 | 连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板对板连接器与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
CN209329318U (zh) | 2018-12-28 | 2019-08-3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
US11095059B2 (en) * | 2019-04-25 | 2021-08-17 | Molex, Llc | Connector |
CN209929525U (zh) * | 2019-05-29 | 2020-01-10 | 连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 |
CN209929524U (zh) | 2019-05-29 | 2020-01-10 | 连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 |
CN209860189U (zh) * | 2019-06-18 | 2019-12-27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CN209860225U (zh) * | 2019-06-19 | 2019-12-27 |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11404849U (zh) | 2020-02-26 | 2020-09-01 | 东台润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公端结构 |
CN214505933U (zh) | 2020-08-03 | 2021-10-26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JP7484062B2 (ja) | 2020-08-17 | 2024-05-16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 |
-
2020
- 2020-10-26 JP JP2020178779A patent/JP6968965B1/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8-25 US US17/411,125 patent/US11764510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8-31 JP JP2021141042A patent/JP7536724B2/ja active Active
- 2021-09-18 CN CN202122280057.XU patent/CN215911623U/zh active Active
- 2021-09-18 CN CN202111109815.XA patent/CN113725653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9-24 KR KR1020210126213A patent/KR10261985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1-10-07 TW TW110137374A patent/TWI789046B/zh active
- 2021-10-07 TW TW111148687A patent/TWI849627B/zh active
- 2021-10-08 JP JP2021165868A patent/JP7550128B2/ja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8-16 US US18/234,404 patent/US20230396012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2070214A (ja) | 2022-05-12 |
TWI789046B (zh) | 2023-01-01 |
KR102619854B1 (ko) | 2024-01-04 |
KR20220055408A (ko) | 2022-05-03 |
TWI849627B (zh) | 2024-07-21 |
JP2022069874A (ja) | 2022-05-12 |
JP7536724B2 (ja) | 2024-08-20 |
JP6968965B1 (ja) | 2021-11-24 |
US20220131303A1 (en) | 2022-04-28 |
CN113725653A (zh) | 2021-11-30 |
JP7550128B2 (ja) | 2024-09-12 |
CN215911623U (zh) | 2022-02-25 |
US11764510B2 (en) | 2023-09-19 |
JP2022070210A (ja) | 2022-05-12 |
TW202218261A (zh) | 2022-05-01 |
US20230396012A1 (en) | 2023-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79145B (zh) | 连接器 | |
TWI789046B (zh) | 連接器及連接器對 | |
CN111082238B (zh) | 连接器 | |
JP6807218B2 (ja) | コネクタ | |
TWI716281B (zh) | 連接器 | |
TWI745923B (zh) | 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 |
TWI540801B (zh) | Connector | |
JP7253337B2 (ja) | コネクタ | |
CN111934110B (zh) | 连接器 | |
US8308492B2 (en) | Board-to-board connector | |
US20160315430A1 (en) | Connector | |
JP7473613B2 (ja) | 金具、金具付き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
JP7038172B2 (ja) | コネクタ | |
JP2018198216A (ja) | コネク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