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2157A - 鏈齒構件及具有拉鏈之製品 - Google Patents

鏈齒構件及具有拉鏈之製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2157A
TW202102157A TW108142064A TW108142064A TW202102157A TW 202102157 A TW202102157 A TW 202102157A TW 108142064 A TW108142064 A TW 108142064A TW 108142064 A TW108142064 A TW 108142064A TW 202102157 A TW202102157 A TW 2021021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rocket
fastener element
zipper
fastener
f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2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9213B (zh
Inventor
董宥辰
庄佳之
福田夕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2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2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9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921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40Connection of separate, or one-piece, interlocking members to stringer tapes; Reinforcing such connections, e.g. by stitching
    • A44B19/403Connection of separate interlocking me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02Slide fasteners with a series of separate interlocking members secured to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04Stringers arranged edge-to-edge when fastened, e.g. abutting stringers
    • A44B19/06Stringers arranged edge-to-edge when fastened, e.g. abutting stringers with substantially rectangular members having interlocking projections and piec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鏈齒構件(10)具有固定構件(11)、及安裝於固定構件(11)之複數個拉鏈鏈齒(20、20a、20b),拉鏈鏈齒(20、20a、20b)具有固定於固定構件(11)之鏈齒固定部(22)、自鏈齒固定部(22)向寬度方向延伸之嚙合部(23)、及自鏈齒固定部(22)向嚙合部(23)之相反側延伸之鰭部(24、25、26)。拉鏈鏈齒(20、20a、20b)僅於鏈齒固定部(22)處固定於固定構件(11)。藉此,於使用鏈齒構件(10)而製造之具有拉鏈之製品(1)中,可抑制拉鏈鏈齒(20、20a、20b)之姿勢相對於拉鏈被安裝構件(2)傾斜,且可確保滑件(40)之順利之滑動操作。

Description

鏈齒構件及具有拉鏈之製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複數個拉鏈鏈齒安裝於固定構件之鏈齒構件、2個一組之鏈齒構件直接安裝於衣物等製品之具有拉鏈之製品。
拉鏈一般而言多用作衣物、日用雜貨品、產業用材料等製品或、汽車、火車、飛機等之各種座椅類等製品之開合件。此種用於各種製品之拉鏈一般具有鏈齒排形成於拉鏈鏈布之鏈布側緣部之左右一對拉鏈鏈帶、及沿左右之鏈齒排滑動之滑件。又,作為拉鏈之一種,已知設置有可使左右之拉鏈鏈帶分離隔開之可分離式嵌插件之拉鏈。
於先前之拉鏈或拉鏈鏈帶中,例如經射出成形之合成樹脂製之拉鏈鏈齒等安裝於拉鏈鏈布之鏈布側緣部,藉此,於該鏈布側緣部形成有鏈齒排。又,於將拉鏈安裝於衣物等拉鏈被安裝構件之情形時,一般於將拉鏈鏈布之除鏈布側緣部以外之部分(一般稱為鏈布主體部)與拉鏈被安裝構件之拉鏈安裝部重疊之狀態下,將兩者利用縫紉機縫合。由此,於普通拉鏈中,通常拉鏈鏈布用作構成拉鏈所需之不可或缺之構件(零件)。
與此相對,例如國際公開第2018/142548號(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不使用拉鏈鏈布而構成拉鏈、且可分離式嵌插件形成於特定之位置之具有拉鏈之製品。
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具有拉鏈之製品之如圖16所示之鏈齒構件80分別縫合於形成衣服之左右之布料90。左右之各鏈齒構件80具有繩狀之固定構件(連結構件)81、及固接於固定構件81之複數個合成樹脂製之拉鏈鏈齒82。
鏈齒構件80之各拉鏈鏈齒82藉由射出成形而形成為特定之形狀。拉鏈鏈齒82具有固定於固定構件81之鏈齒主體部、自鏈齒主體部延伸並具有變細之形狀之鏈齒頸部、自鏈齒頸部進一步延伸之嚙合頭部、及自鏈齒頸部向長度方向之前方及後方呈薄板狀突出之突片部(亦稱為肩部)。此種左右之鏈齒構件80利用藉由縫紉機之縫製而形成之固定用縫製部85及輔助縫製部86,而固定於布料90之鏈齒安裝緣部。
於如上述之專利文獻1之左右之鏈齒構件80直接縫合於布料90之衣服等具有拉鏈之製品中,由於先前之普通拉鏈中必需之拉鏈鏈布變得不需要,故可提高製品之輕量化或靈活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8/142548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具有拉鏈之製品之情形時,固定用縫製部85之縫製線以包裹拉鏈鏈齒82間顯露之固定構件81之方式而保持,藉此,鏈齒構件80固定於布料90。於該情形時,鏈齒構件80之拉鏈鏈齒82之上表面及下表面以與布料90之表面平行之方式而固定。
然而,鏈齒構件80由於藉由利用縫製線而得之固定構件81之保持而固定於布料90,故於例如鏈齒構件80受到布料90之正反方向之外力時,有以下之虞,即,於鏈齒構件80安裝於布料90之狀態下,一部分拉鏈鏈齒82之姿勢以固定構件81為軸而傾斜,使得拉鏈鏈齒82之上表面及下表面相對於布料90之表面傾斜。當如此拉鏈鏈齒82之姿勢傾斜時,存在以下問題,即,該拉鏈鏈齒82易於卡於滑件,滑件之滑動操作受到阻礙。
又,於專利文獻1之具有拉鏈之製品之情形時,將鏈齒構件80固定於布料90之固定用縫製部85之縫製線或輔助縫製部86之縫製線配置於滑件之滑動時滑件之上凸緣部及下凸緣部易於摩擦之位置。由此,亦認為藉由反覆進行滑件之滑動操作,縫製線發生斷裂。
進而,布料90之安裝有鏈齒構件80之左右之對向緣部為了使綻開不易發生,有時將布料90之末端部回折而形成。於該情形時,布料90之對向緣部之厚度(正反方向之尺寸)變厚。然而,於滑動滑件時,布料90之對向緣部插通至形成於滑件之上凸緣部及下凸緣部間之間隙,因此,若對向緣部之厚度增大,則亦存在產生滑件之滑動變得沉重或布料90卡入滑件等缺陷之可能性。
又,於進行將專利文獻1之鏈齒構件80利用縫紉機縫製於製品之拉鏈被安裝構件(例如衣服之布料90)之縫製加工之情形時,向鏈齒構件80之相鄰之拉鏈鏈齒82間插入縫紉機之搬送齒輪之齒(例如圖17所示之搬送齒輪50之齒51),利用該搬送齒輪搬送並支持拉鏈鏈齒82,藉此,可抑制縫製加工中鏈齒構件80於左右方向上搖晃或扭曲等。然而,期望利用此種搬送齒輪更穩定地進行鏈齒構件之搬送及支持,藉此進一步提高縫製加工之作業性或作業效率。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先前之問題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於具有拉鏈之製品中鏈齒構件受到外力亦可使拉鏈鏈齒之姿勢不易傾斜之鏈齒構件、及安裝有該鏈齒構件之具有拉鏈之製品。進而,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使由與滑件之摩擦所引起之縫製線之斷裂等缺陷不易產生、可使由拉鏈被安裝構件之厚度所引起之滑件之滑動性降低或布料卡入滑件等缺陷不易產生、或可穩定地進行對拉鏈被安裝構件之縫製加工之鏈齒構件,及安裝有該鏈齒構件之具有拉鏈之製品。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鏈齒構件,其最主要之特徵在於:其係具有固定構件、及安裝於上述固定構件之複數個拉鏈鏈齒者,上述拉鏈鏈齒具有固定於上述固定構件之鏈齒固定部、自上述鏈齒固定部向相對於上述固定構件之長度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延伸之嚙合部、及自上述鏈齒固定部向上述嚙合部之相反側延伸之鰭部,上述拉鏈鏈齒僅於上述鏈齒固定部處固定於上述固定構件。
於本發明之鏈齒構件中,較佳為,上述鰭部具有於與上述長度方向及上述寬度方向正交之高度方向上貫通之1個貫通孔。 又,較佳為,上述鰭部具有與高度方向正交之第1鰭面及第2鰭面、及沿上述長度方向凹設於上述第1鰭面及第2鰭面之任一者之收容凹槽部。
於本發明之鏈齒構件中,較佳為,上述拉鏈鏈齒具有配置於與上述長度方向及上述寬度方向正交之高度方向之一側之第1鏈齒半部、及配置於上述高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第2鏈齒半部,上述第1鏈齒半部與第2鏈齒半部具備相互於上述高度方向上不對稱之形狀,上述第1鏈齒半部具有形成上述鏈齒固定部之一部分之鏈齒主體部、及形成上述嚙合部之鏈齒頸部及嚙合頭部。
於該情形時,較佳為,上述第2鏈齒半部具有與上述鏈齒主體部一起形成上述鏈齒固定部之鏈齒基部、及自上述鏈齒基部向上述寬度方向延伸之鏈齒延伸部,上述鏈齒基部於自上述高度方向之一側觀察上述拉鏈鏈齒時,於上述鏈齒基部之固定於上述固定構件之寬度方向之固定區域之80%以上之範圍,將長度尺寸設為一定之大小而形成,上述鏈齒延伸部之長度尺寸於遠離上述鏈齒基部之方向上逐漸減小。
進而,較佳為,上述拉鏈鏈齒具有配置於高度方向之一側之上述第1鏈齒半部之第1端面、及配置於高度方向之另一側之上述第2鏈齒半部之第2端面,高度方向之上述第1鏈齒半部之上述第1端面與上述鰭部之間之階差大於高度方向之上述第2鏈齒半部之上述第2端面與上述鰭部之間之階差。
其次,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拉鏈之製品,其特徵在於:其具有具備上述特徵之2個一組之上述鏈齒構件、於相互對向之位置具備分別安裝有上述鏈齒構件之一對鏈齒安裝緣部之拉鏈被安裝構件、及可滑動地安裝於由複數個上述拉鏈鏈齒所形成之鏈齒排之滑件。
於本發明之具有拉鏈之製品中,較佳為,上述滑件具有上翼板、與上述上翼板相隔配置之下翼板、將上述上翼板之一端部及上述下翼板之一端部間連結之連結柱、及配置於上述下翼板之左右側緣部之下凸緣部,於自上方觀察上述滑件之俯視時,上述上翼板之左右側端緣配置於較上述下翼板之左右側端緣更靠寬度方向之內側。 [發明之效果]
於本發明之鏈齒構件中,各拉鏈鏈齒至少具有固定於固定構件之鏈齒固定部、自鏈齒固定部延伸並可與嚙合對象之拉鏈鏈齒嚙合之嚙合部、及自鏈齒固定部向嚙合部之相反側板狀延伸之鰭部。又,本發明之拉鏈鏈齒僅於鏈齒固定部處固定於固定構件,拉鏈鏈齒之嚙合部及鰭部不直接固定於固定構件。根據此種本發明之鏈齒構件,於將鏈齒構件縫合於製品之拉鏈被安裝構件時,可藉由縫製部將各拉鏈鏈齒之鰭部於使其與拉鏈被安裝構件面接觸之狀態下固定。
由此,於例如使用本發明之鏈齒構件而製造之具有拉鏈之製品中,於鏈齒構件受到外力之情形時,藉由與拉鏈被安裝構件接觸而固定之鰭部,可抑制拉鏈鏈齒之姿勢相對於拉鏈被安裝構件傾斜。藉此,拉鏈鏈齒不易因其姿勢之傾斜而卡於滑件,因此,可確保滑件之順利之滑動操作,並可穩定地開合一體形成於製品之拉鏈。
於此種本發明之鏈齒構件中,拉鏈鏈齒之鰭部具有於拉鏈鏈齒之高度方向上貫通之1個貫通孔。藉此,於進行將鏈齒構件縫合於製品之拉鏈被安裝構件之縫製加工時,可一面將縫紉機針穿過穿設於鰭部之貫通孔,一面將鏈齒構件縫製於拉鏈被安裝構件,因此,可將拉鏈鏈齒之鰭部藉由縫製部十分穩定地固定。因此,可更有效地防止拉鏈鏈齒之姿勢相對於拉鏈被安裝構件傾斜。
又,本發明之鰭部具有與高度方向正交之第1鰭面及第2鰭面、及沿長度方向凹設於第1鰭面及第2鰭面之任一者之收容凹槽部。藉此,於將鏈齒構件縫合於拉鏈被安裝構件之製品中,可將縫製部之一部分收容保持於鰭部之收容凹槽部內。因此,由於可使保持於鰭部之收容凹槽部內之縫製部不易與滑件接觸,故即便反覆進行滑件之滑動操作,亦可使由與滑件之接觸引起之縫製線之斷裂不易發生。
於本發明之鏈齒構件中,拉鏈鏈齒具有配置於高度方向之一側之第1鏈齒半部、及配置於高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第2鏈齒半部。第1鏈齒半部與第2鏈齒半部具備相互於高度方向上不對稱之形狀。又,第1鏈齒半部具有形成鏈齒固定部之一部分之鏈齒主體部、及形成嚙合部之鏈齒頸部及嚙合頭部。
由於各拉鏈鏈齒具有上述形態,故可使左右之拉鏈鏈齒穩定地嚙合。又,可穩定地維持拉鏈鏈齒之嚙合狀態。進而,第2鏈齒半部可形成為不具有嚙合部之形態,藉此,可製造外觀品質優異之具有拉鏈之製品。
於該情形時,第2鏈齒半部具有與第1鏈齒半部之鏈齒主體部一起形成鏈齒固定部之鏈齒基部、及自鏈齒基部向寬度方向延伸之鏈齒延伸部。又,鏈齒基部於自高度方向之另一側觀察拉鏈鏈齒時,於鏈齒基部之固定於固定構件之寬度方向之固定區域之80%以上之範圍、較佳為於100%以上之範圍,將長度尺寸設為一定之大小而形成。鏈齒延伸部形成為使其長度尺寸於遠離鏈齒基部之方向上連續逐漸減小之形態。
由於第2鏈齒半部如上述而形成,故可使形成於鏈齒構件之相鄰之第2鏈齒半部間之間距之長度尺寸於遠離固定構件之方向上逐漸增加。藉此,於利用縫紉機將本發明之鏈齒構件縫製於製品之拉鏈被安裝構件之情形時,與例如上述專利文獻1之鏈齒構件80相比,可將縫紉機之搬送齒輪之齒較深地插入於拉鏈鏈齒之第2鏈齒半部間。由此,可利用該搬送齒輪更穩定地支持拉鏈鏈齒。因此,可更穩定地進行鏈齒構件之縫製加工,藉此,可提高縫製加工之作業性或作業效率。
又,本發明之拉鏈鏈齒具有配置於高度方向之一側之第1鏈齒半部之第1端面、及配置於高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第2鏈齒半部之第2端面。於該情形時,高度方向之第1鏈齒半部之第1端面與鰭部之間之階差大於高度方向之第2鏈齒半部之第2端面與鰭部之間之階差。即,第1鏈齒半部之配置於高度方向之一側之第1端面與鰭部之配置於高度方向之一側之第1鰭面之間之高度尺寸設定為大於第2鏈齒半部之配置於高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第2端面與鰭部之配置於高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第2鰭面之間之高度尺寸。藉此,於使用本發明之鏈齒構件而製造之具有拉鏈之製品中,於將滑件於拉鏈之閉合方向上滑動時,可將設置於滑件之凸緣部穩定地滑動接觸於設置有嚙合部之第1鏈齒半部,藉此,可使左右之拉鏈鏈齒順利且穩定地嚙合。
其次,本發明之具有拉鏈之製品具有具備上述特徵之2個一組之上述鏈齒構件、於相互對向之位置具備分別安裝有鏈齒構件之一對鏈齒安裝緣部之拉鏈被安裝構件、及可滑動地安裝於由複數個拉鏈鏈齒所形成之鏈齒排之滑件。根據此種本發明之具有拉鏈之製品,於鏈齒構件受到布料2之正反方向之外力之情形時,可如上述抑制拉鏈鏈齒之姿勢相對於拉鏈被安裝構件傾斜。藉此,由於可順利地對滑件進行滑動操作,故可穩定地開合拉鏈。又,即便反覆進行滑件之滑動操作,亦可使由與滑件之接觸引起之縫製線之斷裂不易發生。
於此種本發明之具有拉鏈之製品中,滑件具有上翼板、與上翼板相隔配置之下翼板、將上翼板之一端部及下翼板之一端部間連結之連結柱、及配置於下翼板之左右側緣部之左右之下凸緣部。特別是於本發明中,於自上方觀察滑件之俯視時,上翼板之左右側端緣配置於較下翼板之左右側端緣更靠寬度方向之內側。
藉由具有此種滑件,即便於拉鏈被安裝構件形成為較厚之情形時,亦可藉由該較厚之拉鏈被安裝構件而防止滑件之滑動性降低。又,可確實地防止滑件之滑動時較厚之拉鏈被安裝構件卡入滑件。
以下,列舉實施例並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詳細進行說明。 再者,於以下之各實施例中,對具有拉鏈之製品為具有拉鏈之衣服之情形進行說明,然而,本發明之具有拉鏈之製品不僅包含衣服(衣物),亦包含鞋類或包類等日用雜貨品、產業用材料等製品、汽車、火車、飛機等之各種座椅類等各種製品。 [實施例]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本實施例之具有拉鏈之衣服之要部之俯視圖,圖2係圖1所示之II-II線之剖視圖。再者,於圖1及圖2中,固定鏈齒構件之縫製部之圖示省略。圖3係模式性地表示鏈齒構件藉由縫製部而固定於布料之狀態之俯視圖,圖4係圖3所示之IV-IV線之剖視圖。圖5~圖9係自各種方向觀察拉鏈鏈齒之模式圖,圖10~圖12係自各種方向觀察滑件主體之模式圖。
又,於以下之說明中,前後方向係指與滑件之滑動方向平行之鏈齒構件之長度方向,特別是,將滑件以使左右之鏈齒排嚙合之方式滑動之方向設為前方,將滑件以使左右之鏈齒排分離之方式滑動之方向設為後方。再者,有時亦將鏈齒構件之長度方向簡記為長度方向。
左右方向係指具有拉鏈之衣服中一對鏈齒構件排列之方向。又,左右方向係與滑件之滑動方向正交、且與作為拉鏈被安裝構件之布料之表面及背面平行之方向,亦可稱為鏈齒構件之寬度方向。
上下方向係指與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正交之方向,係指與例如作為拉鏈被安裝構件之布料之表面及背面正交之鏈齒構件之高度方向(或厚度方向)。特別是於該情形時,將製造衣服時為布料之外表面側之朝向設為上方,將其相反側之朝向設為下方。又,具體而言,於本實施例之情形時,前後方向係圖1之紙面之上下之方向,左右方向係圖2之紙面之左右之方向。又,上下方向係指圖2之紙面之上下之方向。
本實施例1之具有拉鏈之製品係具有拉鏈之衣服1,於該衣服1中,左右之鏈齒安裝緣部3相互對向地設置於作為開合部之前身片(特別是開襟部)。又,鏈齒構件10分別縫合於衣服1之左右之鏈齒安裝緣部3,藉此,鏈齒構件10之包含複數個拉鏈鏈齒20之左右之鏈齒排12形成。於該情形時,形成衣服1之開襟部之布料2(亦稱為成衣面料)為安裝有鏈齒構件10之拉鏈被安裝構件。進而,滑件40沿鏈齒排12可滑動地安裝於該等左右之鏈齒排12上。
於該情形時,作為布料2之裁斷端部之側端緣於左右方向上呈U字狀回折,藉此,左右之鏈齒安裝緣部3形成。藉此,由於鏈齒安裝緣部3形成得較厚,故鏈齒安裝緣部3之強度提高。又,即便布料2之側端緣綻開,亦可將該綻開隱藏於鏈齒安裝緣部3之背面側,因此,可防止由綻開所引起之鏈齒排12之嚙合變差或、滑件40之滑動操作受到阻礙。再者,鏈齒安裝緣部3較厚係指鏈齒安裝緣部3之厚度尺寸(厚度方向之尺寸)較大。再者,於本發明中,衣服1之布料2並未特別限定,可適當選擇。
本實施例之左右之鏈齒構件10於寬度方向上大致相互平行地排列,沿長度方向縫合於衣服1之左右之鏈齒安裝緣部3。左右之各鏈齒構件10具有複數個獨立之拉鏈鏈齒20(亦稱為單獨鏈齒)、及將該等複數個拉鏈鏈齒20以一定之間距連結之1根繩狀之固定構件11(亦稱為連結構件)。
本實施例1之固定構件11係藉由將包含經並紗之複數根複絲之芯紗利用筒織部包住而形成之繩體(亦稱為編織繩),且具備可撓性,該筒織部由複數個針織紗針織而成。再者,本發明中所用之固定構件11只要可安裝複數個拉鏈鏈齒,則並未特別限定,例如可由單絲或撚紗(撚繩)所形成。又,固定構件11之剖面形狀亦並未特別限定。進而於本發明中,1個鏈齒構件可由複數個拉鏈鏈齒安裝於平行配置之2根以上之固定構件而形成。
於各鏈齒構件10中,複數個拉鏈鏈齒20沿固定構件11之長度方向以成為相互相同之姿勢(朝向)之方式等間距固定於固定構件11。該等拉鏈鏈齒20例如可藉由將聚醯胺、聚縮醛、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熱塑性樹脂射出成形於1根固定構件11,而與固定構件11一體地形成。
再者,於本發明中,拉鏈鏈齒之材質並未限定於上述之熱塑性樹脂,例如亦可由其他合成樹脂或金屬形成拉鏈鏈齒。又,本發明之鏈齒構件並未限定於拉鏈鏈齒直接射出成形於固定構件而形成者,例如,包含預先形成為特定形狀之複數個拉鏈鏈齒藉由熔接或者接著而固定於固定構件而得者、或藉由利用擠壓而得之拉鏈鏈齒之塑性變形而安裝於固定構件而得者。
如圖5~圖9所示,本實施例之各拉鏈鏈齒20具有將固定構件11包於內側而形成之鏈齒本體部21、及自鏈齒本體部21向寬度方向之布料2之內側板狀延伸之鰭部24。
於該情形時,鏈齒本體部21至少具有固定於固定構件11之鏈齒固定部22、及自鏈齒固定部22向寬度方向之布料2之外側側(嚙合對象之鏈齒構件10側)延伸並可與嚙合對象之拉鏈鏈齒20嚙合之嚙合部23。又,固定構件11將鏈齒固定部22於前後方向上貫通而配置,未插通至拉鏈鏈齒20之嚙合部23及鰭部24。由此,各拉鏈鏈齒20藉由僅將鏈齒固定部22保持於固定構件11,而固定於固定構件11。
本實施例之鏈齒本體部21具有配置於高度方向之下側之第1鏈齒半部(鏈齒下半部)31、及配置於高度方向之上側並具備與第1鏈齒半部31於高度方向上不對稱之形狀之第2鏈齒半部(鏈齒上半部)36。於該情形時,關於拉鏈鏈齒20之高度方向,於形成鰭部24之形成範圍(自鰭部24之上表面至下表面之高度方向之範圍)內,包含鏈齒本體部21之第1鏈齒半部31與第2鏈齒半部36之交界部30。
本實施例1之第1鏈齒半部31具有與第2鏈齒半部36一起包住固定構件11之鏈齒主體部32、自鏈齒主體部32向鏈齒構件10之寬度方向延伸並具有以長度尺寸(長度方向之尺寸)於特定之位置處變成最小的方式變細之形狀之鏈齒頸部33、及自鏈齒頸部33向寬度方向延伸之嚙合頭部34。於自下方觀察鏈齒構件10之仰視時,嚙合頭部34具備呈現大致橢圓形之形狀。於此種第1鏈齒半部31中,藉由鏈齒頸部33及嚙合頭部34,形成與嚙合對象之鏈齒構件10之拉鏈鏈齒20扣合之嚙合部23。
於本實施例1中,鏈齒主體部32及鏈齒頸部33具有與厚度方向正交配置之下表面(第1鏈齒面)32a、33a,鏈齒主體部32之下表面32a及鏈齒頸部33之下表面33a形成為連續之單一之平坦面。嚙合頭部34之下表面於拉鏈鏈齒20之前視(圖8)下,形成為隨著第1鏈齒半部31之厚度尺寸遠離布料2而逐漸減小之彎曲面。又,於自嚙合頭部34側觀察拉鏈鏈齒20之情形時,嚙合頭部34之前表面部及後表面部具有使嚙合頭部34之厚度尺寸向前方或後方逐漸減小之彎曲面。
進而於本實施例1之拉鏈鏈齒20中,第1鏈齒半部31與第2鏈齒半部36之交界部30以於第1鏈齒半部31之鏈齒頸部33與嚙合頭部34之間設置階差30a之方式而形成。於該情形時,形成於嚙合頭部34之交界部30配置於較形成於鏈齒頸部33之交界部30更靠下方之位置(靠近第1鏈齒半部31之下表面之位置)。藉此,於滑動滑件40而使左右之拉鏈鏈齒20嚙合時,可使嚙合頭部34易於嵌入嚙合對象之拉鏈鏈齒20之鏈齒頸部33。
第2鏈齒半部36具有與第1鏈齒半部31之鏈齒主體部32一起包住固定構件11而形成鏈齒固定部22之鏈齒基部37、及自鏈齒基部37向鏈齒構件10之寬度方向延伸之鏈齒延伸部38。第2鏈齒半部36之鏈齒基部37具有大致長方體狀之形態。於該情形時,藉由第1鏈齒半部31之鏈齒主體部32、及第2鏈齒半部36之鏈齒基部37,而形成固定於拉鏈鏈齒20之固定構件11之鏈齒固定部22。
特別是,本實施例之鏈齒基部37具有相對於鏈齒主體部32及鏈齒頸部33之下表面32a、33a平行配置之上表面(第2鏈齒面)37a,又,具有相互平行且沿寬度方向而形成之前端面37b及後端面37c。於該情形時,鏈齒基部37之前端面37b與後端面37c間之長度尺寸係於自上方觀察拉鏈鏈齒20之俯視(圖6)下,於鏈齒基部37之固定於固定構件11之寬度方向之固定區域之80%以上之範圍、較佳為100%以上之範圍,設定為一定之大小。換言之,鏈齒基部37之平坦之前端面37b及後端面37c之寬度尺寸(寬度方向之尺寸)於拉鏈鏈齒20之俯視下,具有固定構件11之寬度尺寸之80%以上之大小、較佳為100%以上之大小。再者,鏈齒基部37之固定於固定構件11之寬度方向之固定區域亦可稱為固定構件11之寬度方向之配置區域。
藉此,於拉鏈鏈齒20之射出成形後拉鏈鏈齒20隨著冷卻而收縮時,可防止於固定構件11之寬度方向之一側之端部與寬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端部之間鏈齒基部37之長度方向之熱縮量產生差異,或可使熱縮量不易產生差異。其中,於例如於固定構件11之寬度方向之一側之端部與寬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端部之間產生拉鏈鏈齒之上述收縮量之差異之情形時,於拉鏈鏈齒之冷卻後所得之鏈齒構件存在形成為以向寬度方向之一側(左側或右側)翹曲之方式彎曲之形態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於本實施例之情形時,第2鏈齒半部36之鏈齒基部37以於固定構件11之寬度方向之一側之端部與寬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端部之間拉鏈鏈齒20之收縮量不產生差異、或難以產生差異之方式而形成。由此,鏈齒構件10不易形成為由拉鏈鏈齒20之收縮所引起之如上述彎曲狀之形態,可穩定地具有於前後方向上筆直延伸之直線狀之形態。
又,本實施例之拉鏈鏈齒20係使自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至固定構件11之高度尺寸(特別是高度尺寸之最小值)小於自第1鏈齒半部31之鏈齒主體部32之下表面32a至固定構件11之高度尺寸(特別是高度尺寸之最小值)而形成。
進而,例如如圖4及圖8所示,本實施例之鏈齒基部37具有自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向鰭部24之上表面於寬度方向上向下傾斜之鰭側側面部37d。例如如後述於拉鏈鏈齒20之鰭部24之上表面載置布料2而對鏈齒構件10及布料2進行縫製加工之情形時,藉由將布料2之側面部抵於該鏈齒基部37之鰭側側面部37d(換言之,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與鰭部24之上表面之間之階差),而可對布料2進行鏈齒構件10之定位。
再者,該鰭側側面部37d可不為如上述般於寬度方向上向下傾斜之傾斜面,可由相對於寬度方向正交配置之平面所形成。如此與寬度方向正交之鰭側側面部37d相對於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及鰭部24之上表面正交。由於鰭側側面部37d與寬度方向正交配置,故可更穩定地如上述對布料2進行鏈齒構件10之定位。進而,由於鏈齒構件10於使布料2之側面部與鏈齒基部37之鰭側側面部37d接觸之狀態下縫合於布料2,故可使拉鏈鏈齒20相對於布料2之姿勢(朝向)更穩定,藉此,可有效抑制拉鏈鏈齒20向布料2之表面(上表面)側或背面(下表面)側傾斜。
第2鏈齒半部36之鏈齒延伸部38具有自鏈齒基部37以靠近嚙合對象之方式(以遠離鏈齒安裝緣部3之方式)向寬度方向延伸之延伸本體部38a、及一體設置於延伸本體部38a之前端部並向上方隆起之前端隆起部38b。
本實施例之延伸本體部38a係使厚度尺寸形成得較鏈齒基部37小,於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與延伸本體部38a之上表面之間設置有階差。又,延伸本體部38a形成為隨著遠離鏈齒基部37而逐漸減小延伸本體部38a之長度尺寸(長度方向之尺寸)之前端變細之形狀,於拉鏈鏈齒20之俯視(圖6)下,呈現大致梯形(等腰梯形)。特別是於本實施例中,延伸本體部38a之前端緣及後端緣係以使延伸本體部38a之長度尺寸向前端以一定之比率連續逐漸減小之方式形成為直線狀。
於本實施例之鏈齒構件10中,於長度方向上相鄰之拉鏈鏈齒20之第2鏈齒半部36間,形成有於如後述進行將鏈齒構件10縫製於布料(拉鏈被安裝構件)2之縫製加工時(參照圖13)可插入縫紉機之搬送齒輪50之齒51之齒輪插入間隙28。於該情形時,由於延伸本體部38a具有如上述之前端變細之形狀,故可使形成於第2鏈齒半部36間之齒輪插入間隙28隨著遠離固定構件11而於長度方向上增大。藉此,與例如於第1鏈齒半部31之嚙合頭部34間可插入搬送齒輪50之齒51之間隙相比,可確保齒輪插入間隙28於長度方向上更寬。由此,可將縫紉機之搬送齒輪50之齒51深入地插入至第2鏈齒半部36間之齒輪插入間隙28。其結果,可使第2鏈齒半部36與搬送齒輪50之齒51穩定地嚙合。
又,於本實施例中,與延伸本體部38a之與鏈齒基部37連結之基端部中之長度尺寸設定為鏈齒基部37中之長度尺寸之最大值的50%以上100%以下。進而,延伸本體部38a之前端部中之長度尺寸設定為延伸本體部38a之基端部中之長度尺寸之30%以上90%以下,或設定為第1鏈齒半部31之嚙合頭部34之長度尺寸之最大值之30%以上90%以下。由於延伸本體部38a以如上述之尺寸而形成,故可穩定地確保延伸本體部38a之強度,又,於長度方向上相鄰之拉鏈鏈齒20之鏈齒延伸部38間,可穩定地形成如上述之齒輪插入間隙28。
鏈齒延伸部38之前端隆起部38b配置於延伸本體部38a之前端部,並自延伸本體部38a向上方以逐漸減小長度尺寸之方式鼓出。該前端隆起部38b之上表面形成為與厚度方向正交之平坦面,並平行配置於與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相同之高度位置。即,前端隆起部38b之上表面設置成包含於將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於寬度方向上延長而得之假想平面。由於如此配置成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與前端隆起部38b之上表面包含於相同平面,故於將拉鏈鏈齒20導入滑件40之後述之鏈齒引導路內時,可使該拉鏈鏈齒20之鏈齒基部37及前端隆起部38b之各上表面、與滑件40之上翼板42之內表面面對面,藉此,可使鏈齒引導路內之拉鏈鏈齒20之朝向(姿勢)穩定。
再者,於本實施例中,於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與延伸本體部38a之上表面之間設置有階差,且於延伸本體部38a之前端部設置有前端隆起部38b。然而,於本發明之拉鏈鏈齒中,亦可不設置前端隆起部而形成鏈齒延伸部。又,於本發明之拉鏈鏈齒中,亦可不設置鏈齒基部37與延伸本體部38a之間之階差、及前端隆起部38b,而以鏈齒基部之上表面與延伸本體部之上表面形成連續之同一平面之方式形成鏈齒延伸部。
於本實施例之鏈齒本體部21(第1鏈齒半部31及第2鏈齒半部36)之與布料2對向之對向側面,鰭部24向與鏈齒主體部32之下表面32a及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平行之方向突出。於該情形時,鰭部24與第1鏈齒半部31之鏈齒主體部32、及第2鏈齒半部36之鏈齒基部37之兩者連結。又,於拉鏈鏈齒20之前視(圖8)下,鰭部24之下表面(第1鰭面)配置於較固定構件11之下端位置更靠下側,鰭部24之上表面(第2鰭面)配置於較固定構件11之上端位置更靠上側。
鰭部24之自上表面至下表面之厚度尺寸設定為鏈齒固定部22之厚度尺寸(即,自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至鏈齒主體部32之下表面32a之厚度尺寸)之10%以上50%以下。藉由鰭部24之厚度尺寸為鏈齒固定部22之厚度尺寸之10%以上,可穩定地確保鰭部24之適當之強度。
又,藉由鰭部24之厚度尺寸為鏈齒固定部22之厚度尺寸之50%以下,可於鏈齒主體部32之下表面32a與鰭部24之下表面之間、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與鰭部24之上表面之間穩定地設置分別具備適當之高度尺寸(高度方向之尺寸)H1、H2之階差。
於該情形時,藉由於鏈齒主體部32之下表面32a與鰭部24之下表面之間設置上述階差,於使滑件40向鏈齒排12之閉合方向滑動時,可使左右之拉鏈鏈齒20與滑件40之後述之左右之下凸緣部45穩定地扣合,從而使左右之拉鏈鏈齒20順利嚙合。
又,藉由於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與鰭部24之上表面之間設置上述階差,於進行將鏈齒構件10縫合於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之縫製加工時,可使鏈齒構件10之位置易於對準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又,即便布料2之位置向拉鏈鏈齒20之前端側稍微偏移,亦可使布料2不易覆蓋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進而,藉由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與鰭部24之上表面之間之階差,可吸收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之厚度。藉此,由於可易於將鏈齒安裝緣部3之上表面配置於低於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之高度位置,故可使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不易對滑件40造成干涉。
於該情形時,形成於鏈齒主體部32之下表面32a與鰭部24之下表面之間之階差之高度尺寸H1設定為大於形成於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與鰭部24之上表面之間之階差之高度尺寸H2。藉此,於使滑件40向拉鏈之閉合方向滑動時,可將滑件40之後述之左右之下凸緣部45更穩定地滑動接觸於拉鏈鏈齒20之第1鏈齒半部31。再者,於本發明中,鰭部24相對於鏈齒固定部22之高度方向之形成位置可根據例如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之厚度等而任意變更。
於本實施例中,鰭部24之長度尺寸設定為第2鏈齒半部36中之鏈齒基部37之長度尺寸之50%以上100%以下。鰭部24之寬度尺寸設定為鏈齒基部37之寬度尺寸之100%以上200%以下。藉由鰭部24之長度尺寸設定為鏈齒基部37之長度尺寸之50%以上、或鰭部24之寬度尺寸設定為鏈齒基部37之寬度尺寸之100%以上,可使縫合於布料2之鰭部24與布料2穩定地面接觸。由此,即便例如鏈齒構件10受到布料2之正反方向之外力,亦可穩定地保持拉鏈鏈齒20之姿勢,可抑制拉鏈鏈齒20向布料2之表面(上表面)側或背面(下表面)側傾斜。
又,藉由鰭部24之長度尺寸設定為鏈齒基部37之長度尺寸之100%以下,可於長度方向上相鄰之拉鏈鏈齒20之鰭部24間設置適當之空間部,藉此,於將鏈齒構件10藉由如後述之縫製加工而安裝於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時,縫紉機針不會與鰭部24接觸而可順利且穩定地進行縫製加工。
進而,藉由鰭部24之長度尺寸設定為鏈齒基部37之長度尺寸之100%以下,且鰭部24之寬度尺寸設定為鏈齒基部37之寬度尺寸之200%以下(較佳為150%以下),於鏈齒構件10縫合於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時,可防止較硬之鰭部24與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之接觸範圍變得過大。藉此,縫合鏈齒構件10之鏈齒安裝緣部3可具有適當之靈活性。
於本實施例之鰭部24中,穿設有於布料2之正反方向(拉鏈鏈齒20之厚度方向)上貫通之1個貫通孔24a。該貫通孔24a係於將鏈齒構件10縫製於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之縫製加工中插通縫紉機針之部分,又,於該貫通孔24a之位置,可使後述之縫製部15刺通布料2。藉此,可將拉鏈鏈齒20之鰭部24藉由縫製部15穩定地固定於布料2,拉鏈鏈齒20可更穩定地維持特定之姿勢。於本實施例中,鰭部24之貫通孔24a為了使縫紉機針穩定地插通,較佳為形成為於拉鏈鏈齒20之俯視下具有1 mm以上之直徑之圓形。
又,於本實施例之鰭部24中,收容縫製部15之縫製線之收容凹槽部24b凹設於鰭部24之下表面。該收容凹槽部24b自鰭部24之前端緣至後端緣沿長度方向而形成,且與設置於鰭部24之貫通孔24a連接。由於設置有此種收容凹槽部24b,故可將縫製部15之縫製線收容保持於收容凹槽部24b內。藉此,由於可使保持於鰭部24之收容凹槽部24b內之縫製線不易與滑件40接觸,故即便反覆進行滑件40之滑動操作,亦可使由與滑件40之接觸所引起之縫製線之斷裂不易發生。
具有如上述之形態之本實施例之拉鏈鏈齒20藉由使用具有上下分離之固定模及可動模之模具進行射出成形,而一體形成於固定構件11。另一方面,於例如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拉鏈鏈齒82之情形時,因於嚙合頭部之前端部設置有沿長度方向之凹槽部,故射出成形所用之模具需要具有固定模、可動模、及滑件心。由此,本實施例之拉鏈鏈齒20與上述專利文獻1之拉鏈鏈齒82相比,可使用更簡單之構造之模具而成形,因此,可實現製造成本之削減。
於本實施例之鏈齒構件10中,於長度方向上相鄰之拉鏈鏈齒20之鏈齒固定部22間,形成有固定構件11露出之間隙。於該拉鏈鏈齒20間之各間隙中,於鏈齒構件10藉由縫製部15縫合於布料(拉鏈被安裝構件)2時,露出之固定構件11藉由縫製部15穩定地保持固定。
於本實施例中,左右之各鏈齒構件10藉由縫製線之縫製部15安裝於裁成特定之形狀之布料2之對向緣部。固定鏈齒構件10之縫製部(縫製線)15藉由進行利用鋸齒針步縫紉機之縫製加工,而藉由鎖型針步連續形成。
其中,鋸齒針步縫紉機係指可使用包含面線(針線)及底線(梭芯線)之縫製線、一面於相對於縫紉機之輸送方向交叉之交叉方向上擺動縫紉機針、一面將布料2等藉由鎖型針步縫製之縫紉機。於本實施例中所用之鋸齒針步縫紉機中,設置有未圖示之針板、將布料2及鏈齒構件10向下游側輸送之未圖示之送布齒、及與利用送布齒之輸送動作同步旋轉之如圖13所示之搬送齒輪50。又,於未圖示之針板中,插通拉鏈鏈齒20之一部分之插通槽部沿鏈齒構件10之輸送方向而形成。
於該情形時,搬送齒輪50具有可插入至齒輪插入間隙28中之複數個齒51,該齒輪插入間隙28形成於在鏈齒構件10之長度方向上相鄰之2個拉鏈鏈齒20間的。又,搬送齒輪50於將布料2及鏈齒構件10之輸送方向設為前方並自上側觀察之情形時(參照圖13),配置於較縫紉機針之位置更靠右側之特定位置,並配置於可與拉鏈鏈齒20之第2鏈齒半部36嚙合之特定之高度位置。
此種搬送齒輪50一面將搬送齒輪50之複數個齒51依序插入至形成於鏈齒構件10之第2鏈齒半部36間之齒輪插入間隙28,一面向順時針方向旋轉。藉此,可將鏈齒構件10與鋸齒針步縫紉機之未圖示之送布齒一起隨著縫紉機針之升降動作而向前方(圖13之紙面之上方)穩定地搬送。
又,於使用鋸齒針步縫紉機將鏈齒構件10縫合於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之情形時,鋸齒針步縫紉機中預先設定有圖3中假想線之圓所示之落針位置55之座標資料。於本實施例之情形時,以如下方式設定座標資料,即,於設置於各拉鏈鏈齒20之鰭部24之貫通孔24a之位置、及形成於鰭部24間之間隙之與貫通孔24a對應之位置處,使縫製線刺通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於與固定構件11之外周面相接之位置處,使縫製線(面線及底線)交叉(交絡)。再者,對鏈齒構件10及布料2之落針位置55並未限定於圖3所示之位置,可任意變更。
於使用如上述之鋸齒針步縫紉機對本實施例之鏈齒構件10及布料2進行縫製加工之情形時,首先,將鏈齒構件10及布料2以如下狀態放置於鋸齒針步縫紉機之針板之上,即,鏈齒構件10相對於布料2排列於與其鏈齒安裝緣部3之寬度方向之外側相鄰之位置處。此時,於各拉鏈鏈齒20之鰭部24之上表面載置布料2。進而,藉由將布料2之側面部抵於形成於拉鏈鏈齒20之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與鰭部24之上表面之間之階差,而將鏈齒構件10相對於布料2以特定之位置關係保持。
將鏈齒構件10及布料2如上述放置於縫紉機後,一面藉由鋸齒針步縫紉機之送布齒及搬送齒輪50輸送鏈齒構件10及布料2,一面依據預先設定之座標資料升降縫紉機針,藉此,進行將鏈齒構件10縫合於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之縫製加工。
此時,於本實施例之鏈齒構件10中,如上述,具備嚙合頭部34之第1鏈齒半部31及第2鏈齒半部36於高度方向上不對稱地形成,且第2鏈齒半部36之鏈齒延伸部38(延伸本體部38a)形成為前端變細之形態。由此,於長度方向上相鄰之拉鏈鏈齒20之第2鏈齒半部36間,齒輪插入間隙28於長度方向上設置得較寬。
此處,將藉由縫紉機之未圖示之送布齒及搬送齒輪50輸送先前之鏈齒構件70之情形時的拉鏈鏈齒71與搬送齒輪50之齒51之嚙合之狀態模式性地表示於圖17。於先前之鏈齒構件70之情形時,於長度方向上相鄰之拉鏈鏈齒71間,可插入搬送齒輪50之齒51之齒輪插入間隙78如圖17中二點鏈線所示地設置。然而,於該情形時,由於拉鏈鏈齒71之嚙合頭部形成為長度方向上較長之大致橢圓形之形狀,故齒輪插入間隙78之大小藉由嚙合頭部而變狹小。由此,插入至齒輪插入間隙78之搬送齒輪50之齒51之插入深度由嚙合頭部所限制。
與此相對,於本實施例之鏈齒構件10之情形時,如圖13中二點鏈線所示,可將設置於第2鏈齒半部36間之齒輪插入間隙28形成於與第1鏈齒半部31之嚙合頭部34不同之高度方向之範圍。進而,可將齒輪插入間隙28較圖17所示之齒輪插入間隙78於長度方向上更大地形成。藉此,可將搬送齒輪50之齒51於本實施例之鏈齒構件10之拉鏈鏈齒20間插入得更深。藉此,可使鏈齒構件10之拉鏈鏈齒20與搬送齒輪50穩定地嚙合。
由此,可藉由搬送齒輪50順利搬送拉鏈鏈齒20、並穩定地支持拉鏈鏈齒20。因此,可有效防止縫製加工時鏈齒構件10於左右方向上搖晃或扭曲,可將鏈齒構件10穩定地縫合於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其結果,可實現縫製加工之作業性或作業效率之提高。
繼而,藉由利用鋸齒針步縫紉機一面輸送鏈齒構件10及布料2一面縫製,可將鏈齒構件10利用由鎖型針步而形成之縫製部15穩定地固定於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又,此時,固定鏈齒構件10之縫製部15之一部分插入至設置於拉鏈鏈齒20之鰭部24之收容凹槽部24b內並加以保持。再者,本實施例之縫製部15藉由鎖型針步而形成,於本發明中,亦可將固定鏈齒構件之縫製部藉由除鎖型針步以外之方式而形成。
本實施例之安裝於鏈齒排12之滑件40具有滑件主體41、及未圖示之拉片。如圖10~圖12模式性所示,本實施例之滑件主體41具有上翼板42、與上翼板42相隔地平行配置之下翼板43、將上翼板42及下翼板43之前端部(導入口側端部)間連結之連結柱44、立設於下翼板43之左右側緣部之左右之下凸緣部45、及設置於上翼板42之上表面之拉片安裝部46。滑件主體41之拉片安裝部46安裝有未圖示之拉片。
於滑件主體41之前端部,左右之導入口形成於連結柱44之左右兩側。於滑件主體41之後端部形成有嚙合口。於上翼板42與下翼板43之間,形成有連通左右之導入口與嚙合口之大致Y字形狀之鏈齒引導路。
於本實施例之滑件40中,上翼板42之整個下表面形成為平坦之平面,於上翼板42之下表面,未設置向下翼板43以與拉鏈鏈齒20扣合之方式突出之突出部。又,左右之下凸緣部45以可與拉鏈鏈齒20扣合之方式立起於下翼板43之左右側緣部。下凸緣部45中之自下翼板43之上表面(內表面)之高度尺寸係與設置於拉鏈鏈齒20之鏈齒主體部32之下表面32a與鰭部24之下表面之間的高度方向之階差之大小對應地設定。
進而,本實施例之上翼板42係使寬度尺寸形成得較下翼板43小,於自上方觀察滑件40之俯視(圖11)下,上翼板42之左右側端緣於滑件40之整個長度方向,配置於較下翼板43之左右側端緣更靠寬度方向之內側。特別是於該情形時,上翼板42之左右側端緣於滑件40之俯視下,配置於與左右之下凸緣部45之內側緣重疊之位置,或配置於較左右之下凸緣部45更靠寬度方向之稍內側。即,於滑件40之俯視下,左右之下凸緣部45較上翼板42於寬度方向之外側露出而配置。
再者,上翼板42較佳為上翼板42之左右側端緣間之寬度尺寸形成為下翼板43之對應位置之寬度尺寸之50%以上、特別是60%以上。藉此,可由上翼板42自上表面側適當覆蓋(或按壓)已導入至滑件主體41之鏈齒引導路內之拉鏈鏈齒20,從而防止拉鏈鏈齒20自上翼板42與下凸緣部45之間之間隙向外部脫出。
由於本實施例之上翼板42係如上述使寬度尺寸形成得較下翼板43小,故於將拉鏈鏈齒20導入至滑件主體41之鏈齒引導路內時,如圖2所示,可將縫合鏈齒構件10之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配置於較上翼板42之左右側端緣更靠外側之位置。藉此,即便於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之厚度例如大於設置於拉鏈鏈齒20之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與鰭部24之上表面之間的高度方向之階差之情形時,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亦不會夾入至滑件40之上翼板42與下凸緣部45之間。又,亦可抑制鏈齒安裝緣部3對滑件40之上翼板42造成干涉。由此,可防止由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之厚度所引起之滑件40之滑動性或操作性降低,又,可防止滑件40之滑動操作受到阻礙。
根據如以上之鏈齒構件10縫合於左右之布料2之鏈齒安裝緣部3而得之本實施例之衣服1,可於省略先前之拉鏈必須之拉鏈鏈布之存在之形態下,具有拉鏈之功能。藉此,關於具有拉鏈之衣服1,其可實現製造成本之削減、衣服1之輕量化、衣服1之靈活性之提高。
又,於本實施例之衣服1中,各拉鏈鏈齒20之鰭部24於與布料2面接觸之狀態下藉由縫製部15而固定於布料2。由此,可藉由鰭部24以鏈齒固定部22之上表面37a及下表面32a與布料2之表面及背面平行之方式,穩定地保持拉鏈鏈齒20之姿勢。因此,即便例如對鏈齒構件10施加外力,亦可抑制拉鏈鏈齒20之姿勢相對於布料(拉鏈被安裝構件)2傾斜。其結果,可順利進行滑件40之滑動操作。由此,可穩定地開合一體形成於衣服1之拉鏈。
進而,於本實施例之衣服1中,於滑動滑件40時,滑件40之下凸緣部45一面與複數個拉鏈鏈齒20之鰭部24滑動接觸,一面沿長度方向移動,或於接近鰭部24之位置沿長度方向移動。另一方面,拉鏈鏈齒20之鰭部24凹設有沿長度方向之收容凹槽部24b。進而,於該收容凹槽部24b收容有縫製部15之縫製線。藉此,可防止於滑件40之滑動時滑件40之下凸緣部45與縫製部15摩擦,因此,即便反覆進行滑件40之滑動操作,亦可防止由與滑件40之下凸緣部45之接觸所引起之縫製線之斷裂。
再者,於上述之實施例中,藉由於使布料2與拉鏈鏈齒20之鰭部24之上表面接觸之狀態下進行縫製加工,鏈齒構件10由縫製部15縫合於布料2。於該情形時,如圖8所示,為了收容縫製部15而形成於拉鏈鏈齒20之鰭部24之收容凹槽部24b係設置於鰭部24之與布料2不接觸之側之下表面。
然而,於本發明中,例如如圖14中變化例之拉鏈鏈齒20a之前視圖所示,亦可於拉鏈鏈齒20a之鰭部25之上表面,沿長度方向設置用於收容縫製部之收容凹槽部25b。於該情形時,收容凹槽部25b與設置於鰭部25之貫通孔24a連接。再者,於圖14、及以下所說明之圖15中,使用相同符號表示具有與上述之實施例之鏈齒構件10實質上相同之形態或構造之部分或構件,因此,其說明省略。
如圖14所示,於收容凹槽部25b設置於鰭部25之上表面之情形時,藉由於使布料與拉鏈鏈齒20a之鰭部25之下表面接觸之狀態下進行縫製加工,可將具有拉鏈鏈齒20a之鏈齒構件縫合於布料。又,由於設置於鰭部25之上表面之收容凹槽部25b可收容縫製部之縫製線,故可使該縫製線不易與滑件接觸。
再者,於圖14所示之拉鏈鏈齒20a中,形成於鏈齒主體部32之下表面32a與鰭部25之下表面之間之階差之高度尺寸H1大於形成於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與鰭部25之上表面之間之階差之高度尺寸H2。然而,於由具有圖14所示之拉鏈鏈齒20a之鏈齒構件所形成之具有拉鏈之製品中,滑件之凸緣部(上凸緣部)配置於鰭部25之上表面側。由此,於本發明中,關於圖14所示之拉鏈鏈齒20a,例如亦可使形成於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與鰭部25之上表面之間之階差之高度尺寸H2大於形成於鏈齒主體部32之下表面32a與鰭部25之下表面之間之階差之高度尺寸H1。藉此,於將滑件向拉鏈之閉合方向滑動時,可使設置於滑件之凸緣部更穩定地滑動接觸於拉鏈鏈齒20a,可使左右之拉鏈鏈齒嚙合。
又,於上述之實施例之拉鏈鏈齒20中,如圖8所示,鰭部24設置成鰭部24之下表面配置於高度方向上較固定構件11之下端位置更靠下側。藉此,可將鰭部24以適當之厚度形成,且可將鏈齒基部37之上表面37a與鰭部24之上表面之間之階差以該階差之高度尺寸H2為可吸收布料2之厚度之大小之方式而形成。
然而,於本發明中,如上述,可於高度方向上變更拉鏈鏈齒之鰭部之形成位置。例如於本發明中,如圖15中另一變化例之拉鏈鏈齒20b之前視圖所示,亦可將拉鏈鏈齒20b之鰭部26設置於較例如圖8所示之上述實施例之拉鏈鏈齒20更靠上側之位置。於圖15所示之拉鏈鏈齒20b之情形時,鰭部26形成為鰭部26之下表面配置於高度方向上較固定構件11之下端位置更靠上側。
藉此,於圖15之拉鏈鏈齒20b中,與圖8之上述實施例之拉鏈鏈齒20相比,雖上述之高度尺寸H2變小,但可使上述之高度尺寸H1變大。因此,於將滑件向拉鏈之閉合方向滑動時,可使設置於滑件之左右之下凸緣部更穩定地滑動接觸於拉鏈鏈齒20b之第1鏈齒半部31。由此,可使左右之拉鏈鏈齒20b更穩定地嚙合。
進而,於本發明中,雖圖示省略,但例如亦可以藉由鏈齒基部之上表面與鰭部之上表面設置於相互相同之高度位置而形成單一之平面的方式,將拉鏈鏈齒之鰭部設置於較圖15之拉鏈鏈齒20b更靠上側之位置。於該情形時,雖於拉鏈鏈齒中無法吸收布料之厚度,但可使設置於滑件之左右之下凸緣部進而更穩定地滑動接觸於拉鏈鏈齒之第1鏈齒半部(鏈齒下半部)。
1:具有拉鏈之衣服(具有拉鏈之製品) 2:布料(拉鏈被安裝構件) 3:鏈齒安裝緣部 10:鏈齒構件 11:固定構件 12:鏈齒排 15:縫製部 20:拉鏈鏈齒 20a:拉鏈鏈齒 20b:拉鏈鏈齒 21:鏈齒本體部 22:鏈齒固定部 23:嚙合部 24:鰭部 24a:貫通孔 24b:收容凹槽部 25:鰭部 25b:收容凹槽部 26:鰭部 28:齒輪插入間隙 30:交界部 30a:階差 31:第1鏈齒半部(鏈齒下半部) 32:鏈齒主體部 32a:下表面(第1鏈齒面) 33:鏈齒頸部 33a:下表面(第1鏈齒面) 34:嚙合頭部 36:第2鏈齒半部(鏈齒上半部) 37:鏈齒基部 37a:上表面(第2鏈齒面) 37b:前端面 37c:後端面 37d:鰭側側面部 38:鏈齒延伸部 38a:延伸本體部 38b:前端隆起部 40:滑件 41:滑件主體 42:上翼板 43:下翼板 44:連結柱 45:下凸緣部 46:拉片安裝部 50:搬送齒輪 51:齒 55:落針位置 70:鏈齒構件 71:拉鏈鏈齒 78:齒輪插入間隙 80:鏈齒構件 81:固定構件 82:拉鏈鏈齒 85:固定用縫製部 86:輔助縫製部 90:布料 H1:形成於鏈齒主體部之下表面與鰭部之下表面之間之階差之高度尺寸 H2:形成於鏈齒基部之上表面與鰭部之上表面之間之階差之高度尺寸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具有拉鏈之製品(衣服)之要部之俯視圖。 圖2係圖1所示之II-II線之剖視圖。 圖3係模式性地表示鏈齒構件藉由縫製部而固定於拉鏈被安裝構件(布料)之狀態之俯視圖。 圖4係圖3所示之IV-IV線之剖視圖。 圖5係僅表示拉鏈鏈齒之立體圖。 圖6係自上方觀察圖5所示之拉鏈鏈齒之俯視圖。 圖7係自下方觀察圖5所示之拉鏈鏈齒之仰視圖。 圖8係自長度方向觀察圖5所示之拉鏈鏈齒之前視圖。 圖9係自寬度方向之嚙合頭部側觀察圖5所示之拉鏈鏈齒之側視圖。 圖10係僅表示滑件之滑件主體之立體圖。 圖11係自上方觀察圖10所示之滑件主體之俯視圖。 圖12係自寬度方向觀察圖10所示之滑件主體之側視圖。 圖13係對將鏈齒構件縫合於拉鏈被安裝構件(布料)之縫製加工模式性地進行說明之說明圖。 圖14係自長度方向觀察變化例之拉鏈鏈齒之前視圖。 圖15係自長度方向觀察另一變化例之拉鏈鏈齒之前視圖。 圖16係表示先前之具有拉鏈之製品之俯視圖。 圖17係對將先前之鏈齒構件縫合於布料之縫製加工模式性地進行說明之說明圖。
1:具有拉鏈之衣服(具有拉鏈之製品)
2:布料(拉鏈被安裝構件)
3:鏈齒安裝緣部
10:鏈齒構件
11:固定構件
20:拉鏈鏈齒
24:鰭部
24a:貫通孔
40:滑件
41:滑件主體
42:上翼板
46:拉片安裝部

Claims (8)

  1. 一種鏈齒構件,其特徵在於:其係具有固定構件(11)、及安裝於上述固定構件(11)之複數個拉鏈鏈齒(20、20a、20b)之鏈齒構件(10), 上述拉鏈鏈齒(20、20a、20b)具有固定於上述固定構件(11)之鏈齒固定部(22)、自上述鏈齒固定部(22)向相對於上述固定構件(11)之長度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延伸之嚙合部(23)、及自上述鏈齒固定部(22)向上述嚙合部(23)之相反側延伸之鰭部(24、25、26), 上述拉鏈鏈齒(20、20a、20b)僅於上述鏈齒固定部(22)處固定於上述固定構件(11)。
  2. 如請求項1之鏈齒構件,其中上述鰭部(24、25、26)具有於與上述長度方向及上述寬度方向正交之高度方向上貫通之1個貫通孔(24a)。
  3. 如請求項1或2之鏈齒構件,其中上述鰭部(24、25、26)具有與上述高度方向正交之第1鰭面及第2鰭面、及沿上述長度方向凹設於上述第1鰭面及上述第2鰭面之任一者之收容凹槽部(24b、25b)。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鏈齒構件,其中 上述拉鏈鏈齒(20、20a、20b)具有配置於與上述長度方向及上述寬度方向正交之上述高度方向之一側之第1鏈齒半部(31)、及配置於上述高度方向之另一側之第2鏈齒半部(36), 上述第1鏈齒半部(31)與上述第2鏈齒半部(36)具備相互於上述高度方向上不對稱之形狀, 上述第1鏈齒半部(31)具有形成上述鏈齒固定部(22)之一部分之鏈齒主體部(32)、及形成上述嚙合部(23)之鏈齒頸部(33)及嚙合頭部(34)。
  5. 如請求項4之鏈齒構件,其中 上述第2鏈齒半部(36)具有與上述鏈齒主體部(32)一起形成上述鏈齒固定部(22)之鏈齒基部(37)、及自上述鏈齒基部(37)向上述寬度方向延伸之鏈齒延伸部(38), 上述鏈齒基部(37)於自上述高度方向之一側觀察上述拉鏈鏈齒(20、20a、20b)時,於上述鏈齒基部(37)之固定於上述固定構件(11)之上述寬度方向之固定區域之80%以上之範圍,將長度尺寸設為一定之大小而形成, 上述鏈齒延伸部(38)之長度尺寸於遠離上述鏈齒基部(37)之方向上逐漸減小。
  6. 如請求項4或5之鏈齒構件,其中 上述拉鏈鏈齒(20、20a、20b)具有配置於上述高度方向之一側之上述第1鏈齒半部(31)之第1端面(32a)、及配置於上述高度方向之另一側之上述第2鏈齒半部(36)之第2端面(37a), 上述高度方向之上述第1鏈齒半部(31)之上述第1端面(32a)與上述鰭部(24、25、26)之間之階差大於上述高度方向之上述第2鏈齒半部(36)之上述第2端面(37a)與上述鰭部(24、25、26)之間之階差。
  7. 一種具有拉鏈之製品,其特徵在於:其具有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2個一組之上述鏈齒構件(10)、於相互對向之位置具備分別安裝有上述鏈齒構件(10)之一對鏈齒安裝緣部(3)之拉鏈被安裝構件(2)、及可滑動地安裝於由複數個上述拉鏈鏈齒(20、20a、20b)所形成之鏈齒排(12)之滑件(40)。
  8. 如請求項7之具有拉鏈之製品,其中 上述滑件(40)具有上翼板(42)、與上述上翼板(42)相隔配置之下翼板(43)、將上述上翼板(42)之一端部及上述下翼板(43)之一端部間連結之連結柱(44)、及配置於上述下翼板(43)之左右側緣部之下凸緣部(45), 於自上方觀察上述滑件(40)之俯視時,上述上翼板(42)之左右側端緣配置於較上述下翼板(43)之左右側端緣更靠上述寬度方向之內側。
TW108142064A 2019-07-04 2019-11-20 鏈齒構件及具有拉鏈之製品 TWI7392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19/026606 2019-07-04
PCT/JP2019/026606 WO2021001984A1 (ja) 2019-07-04 2019-07-04 エレメント部材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2157A true TW202102157A (zh) 2021-01-16
TWI739213B TWI739213B (zh) 2021-09-11

Family

ID=74100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2064A TWI739213B (zh) 2019-07-04 2019-11-20 鏈齒構件及具有拉鏈之製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13090A1 (zh)
EP (1) EP3995030A4 (zh)
JP (1) JP7190573B2 (zh)
CN (1) CN114040688A (zh)
TW (1) TWI739213B (zh)
WO (1) WO20210019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8140A1 (ja) * 2021-10-05 2023-04-13 Ykk株式会社 上止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20015A (en) * 1951-08-09 1955-10-11 Louis H Morin Center ridge scoop of separable fastener stringers
US3114952A (en) * 1961-04-21 1963-12-24 Louis H Morin One-sided thin wall separable fastener stringer
JPS5443843Y2 (zh) * 1974-02-08 1979-12-18
DE2942009C2 (de) * 1979-10-17 1984-04-19 Optilon W. Erich Heilmann GmbH, 6330 Cham Reißverschluß
AU545352B2 (en) * 1982-05-19 1985-07-11 Yoshida Kogyo K.K. Slide fastener stringer
DE3407897C2 (de) * 1983-10-29 1986-07-03 Hoerkens, Reiner, 6903 Neckargemünd Verschließbares Schmuckband
FR2842711B1 (fr) * 2002-07-24 2005-03-04 Hermes Sellier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a glissiere pour la jonction de deux bandes en cuir,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dit dispositif et un article correspondant
CN2569604Y (zh) * 2002-08-20 2003-09-03 余志雄 拉链
JP4324927B2 (ja) * 2003-06-12 2009-09-02 哲男 佐久間 オープンファスナーの連結用具
JP4046701B2 (ja) * 2004-02-25 2008-02-13 Ykk株式会社 防水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とその製造装置
JP2006320642A (ja) * 2005-05-20 2006-11-30 Ykk Corp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チエン
JP4587949B2 (ja) * 2005-12-20 2010-11-24 Ykk株式会社 防水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2007215819A (ja) * 2006-02-17 2007-08-30 Ykk Corp 防水性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下止
CN2894362Y (zh) * 2006-03-27 2007-05-02 徐发有 拉链的链牙结构
CN1830346A (zh) * 2006-03-27 2006-09-13 徐发有 拉链
US7891061B2 (en) * 2007-10-24 2011-02-22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Zipper head
US8695178B2 (en) * 2008-06-30 2014-04-15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KR101619514B1 (ko) * 2009-03-10 2016-05-10 주식회사 광세로 스위칭 기능을 갖는 지퍼 및 이를 이용한 결합체
CN102665471B (zh) * 2009-12-11 2015-07-08 Ykk株式会社 拉链牙链带以及拉链
JP5460862B2 (ja) * 2010-04-28 2014-04-02 Ykk株式会社 金属製両面務歯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8910352B2 (en) 2010-06-23 2014-12-16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US9259061B2 (en) * 2010-07-07 2016-02-16 Ykk Corporation Fastening member and slide fastener
US9237782B2 (en) * 2010-09-28 2016-01-19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WO2012095977A1 (ja) * 2011-01-13 2012-07-19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EP2689682B1 (en) * 2011-03-24 2017-03-08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and slider with simple locking mechanism
EP2692262B1 (en) * 2011-03-30 2016-10-19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with openable/meshable strips
US9414650B2 (en) * 2012-03-30 2016-08-16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DE112012006591B4 (de) * 2012-06-28 2019-08-14 Ykk Corp. Wasserdichter Reißverschluss
WO2014118921A1 (ja) * 2013-01-30 2014-08-07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の製造方法
WO2014118948A1 (ja) * 2013-01-31 2014-08-07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物品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物品の製造方法
JP5465349B2 (ja) * 2013-02-14 2014-04-09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DE112013007470T5 (de) * 2013-09-30 2016-08-11 Ykk Corporation Reissverschlusskette und Reissverschluss
JP6227015B2 (ja) 2014-02-17 2017-11-08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
WO2015186217A1 (ja) * 2014-06-05 2015-12-10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用エレメント、及び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
WO2017072926A1 (ja) * 2015-10-29 2017-05-04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EP3384799B1 (en) * 2015-12-02 2023-08-02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tape member and tape member production method
CN206390415U (zh) * 2016-09-22 2017-08-11 曹昌文 扩增及改变齿身的成形链齿及与其搭配的滑楔以及拉链
CN108056539B (zh) * 2017-02-02 2021-03-09 Ykk株式会社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US11406165B2 (en) * 2017-02-02 2022-08-09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attached product
TWI700052B (zh) * 2017-03-17 2020-08-01 芊茂拉鏈股份有限公司 雙層齒拉頭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0688A (zh) 2022-02-11
EP3995030A4 (en) 2022-07-20
US20230013090A1 (en) 2023-01-19
JP7190573B2 (ja) 2022-12-15
WO2021001984A1 (ja) 2021-01-07
TWI739213B (zh) 2021-09-11
JPWO2021001984A1 (zh) 2021-01-07
EP3995030A1 (en) 2022-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6917B (zh) 附有拉鏈之製品及鏈齒構件、以及附有拉鏈之製品之製造方法
TWI590776B (zh) Zipper-attached items and Zipper-attached items
CN106798376B (zh) 带构件、拉链和带构件的制造方法
US20150366300A1 (en) Stringers Without Fastener Tape and Article with Slide Fastener
CN108158140B (zh)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TWI739213B (zh) 鏈齒構件及具有拉鏈之製品
WO2015056327A1 (ja) ミシン及び針板構造、並びにエレメント列の縫製方法
TW201601656A (zh) 拉鏈鏈布及拉鏈鏈帶
CN108056539B (zh)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US6651296B2 (en) Knit-in slide fastener
TWI703943B (zh) 鏈齒構件及鏈條構件、及附拉鏈之製品
WO2016016952A1 (ja) ファスナーテープ無しストリンガー、ファスナーテープ無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物品
WO2023058140A1 (ja) 上止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
JP3243812U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
WO2022168239A1 (ja)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の製造方法
TWI817817B (zh) 拉鏈用鏈牙構件及帶拉鏈的製品
CN114098241B (zh) 链牙构件、链条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
TWI834833B (zh) 拉鏈鏈條及拉鏈
US11350708B2 (en) Fastener stringer
TWI576063B (zh) Chains without zipper chains and items with zippers
CN118055713A (zh) 上止以及带拉链的产品
CN117836478A (zh) 缝纫机及缝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