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6496A - 路徑評價裝置、路徑評價系統、路徑評價方法及路徑評價程式 - Google Patents

路徑評價裝置、路徑評價系統、路徑評價方法及路徑評價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6496A
TW202036496A TW108139431A TW108139431A TW202036496A TW 202036496 A TW202036496 A TW 202036496A TW 108139431 A TW108139431 A TW 108139431A TW 108139431 A TW108139431 A TW 108139431A TW 202036496 A TW202036496 A TW 20203649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path
information
plural
ti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9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9193B (zh
Inventor
小山�博
鷲亞沙
村本聡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6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6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9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919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對於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區域的移動者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裝置(5),係具備有:記憶部(21),係記憶在複數之區域之各者的與入口以及出口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地圖上之複數之要素的位置資訊;和資訊取得部(202),係取得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和通過判定部(208),係基於藉由資訊取得部(202)所取得的位置資訊和被記憶於記憶部(201)處之複數之要素之位置資訊,而判定移動者是否通過了複數之要素之各者。

Description

路徑評價裝置、路徑評價系統、路徑評價方法及路徑評價程式
本發明,係有關於對於移動路徑和實績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裝置、路徑評價系統、路徑評價方法及路徑評價程式。
作為此種技術,於先前技術中,係周知有構成為基於根據藉由使用者終端之GPS受訊機所受訊之GPS訊號而得到的位置資訊,來對於使用者是否到達了在移動路徑上所制定的複數之地點處一事有所掌握之裝置(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8-242556號公報(JP2008-242556A))。在JP2008-242556A所記載的裝置中,係將通過了基準地點一事作為契機,而開始時間之測定,並藉由所測定到的時間和預先所制定了的直到到達各地點為止的所需時間之間之比較,來判定使用者是否如同預定般地而到達了各地點。 但是,在進行移動路徑之評價時,較理想,係對於是否實際通過了預定路徑上之複數之地點一事有所掌握。然而,在JP2008-242556A所記載的裝置中,係僅為判定使用者是否如同預定般地而到達了各地點,而並非為對於預定路徑上的複數之地點之通過進行判定者。
本發明之其中一個態樣,係為對於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區域的移動者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裝置,並具備有:記憶部,係記憶在複數之區域之各者的與入口以及出口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地圖上之複數之要素的位置資訊;和資訊取得部,係取得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和通過判定部,係基於藉由資訊取得部所取得的位置資訊和被記憶於記憶部處之複數之要素之位置資訊,而判定移動者是否通過了複數之要素之各者。 身為本發明之其他態樣之路徑評價系統,係具備有:路徑評價裝置;和移動終端,係與作業者一同移動,並將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對應於該位置資訊之時刻資訊送訊至路徑評價裝置處。 本發明之又一其他態樣,係為對於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區域的移動者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方法,並包含有下述步驟:取得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基於所取得的位置資訊、和在複數之區域之各者的與入口以及出口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地圖上之複數之要素的位置資訊,而判定移動者是否通過了複數之要素之各者。 本發明之又一其他態樣,係為對於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區域的移動者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程式,並使電腦實行下述程序:取得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之程序;基於所取得的位置資訊、和在複數之區域之各者的與入口以及出口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地圖上之複數之要素的位置資訊,而判定移動者是否通過了複數之要素之各者之程序。 本發明之又一其他態樣,係為對於以特定之順序而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區域的移動者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裝置,並具備有:記憶部,係記憶在複數之區域之各者的與入口以及出口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地圖上之複數之要素的位置資訊;和資訊取得部,係取得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和路徑算出部,係基於藉由資訊取得部所取得的位置資訊和時刻資訊,而算出移動者所實際作了移動的實績路徑;和交點算出部,係算出藉由路徑算出部所算出的實績路徑與被記憶在記憶部處之複數之要素之間之複數之交點;和判定部,係依循於以使實績路徑以特定之順序來通過複數之區域的方式所預先制定的預定之通過順序,來依序判定藉由交點算出部所算出的複數之交點分別為有效或者是無效;和所需時間算出部,係基於藉由判定部而判定為有效之交點的藉由資訊取得部所取得之位置資訊和時刻資訊,來算出移動者為了通過複數之區域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 本發明之又一其他態樣,係為對於以特定之順序而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區域的移動者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方法,並包含有下述步驟:取得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基於所取得的位置資訊和時刻資訊,而算出移動者所實際作了移動的實績路徑;算出所算出的實績路徑、與在複數之區域之各者的與入口以及出口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地圖上之複數之要素,此些之間的複數之交點;基於以使實績路徑會以特定之順序來通過複數之區域的方式所預先制定的規則,來判定所算出的複數之交點分別為有效或者是無效;基於針對判定為有效之交點的所取得之位置資訊和時刻資訊,來算出移動者為了通過複數之區域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 本發明之又一其他態樣,係為對於以特定之順序而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區域的移動者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程式,並使電腦實行下述程序:取得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之程序;基於所取得的位置資訊和時刻資訊,而算出移動者所實際作了移動的實績路徑之程序;算出所算出的實績路徑、與在複數之區域之各者的與入口以及出口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地圖上之複數之要素,此些之間的複數之交點之程序;基於以使實績路徑會以特定之順序來通過複數之區域的方式所預先制定的規則,來判定所算出的複數之交點分別為有效或者是無效之程序;基於針對判定為有效之交點的所取得之位置資訊和時刻資訊,來算出移動者為了通過複數之區域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之程序。
以下,參考圖1~圖9,對本發明之其中一個實施形態作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路徑評價裝置,係能夠使用在對於在複數之作業區域中移動並進行作業的作業者以及作業時之移動路徑作管理的各種業界之管理系統中。以下,特別是針對適用於配送員進行貨物、傳單、信件、明信片等之郵送物品等的投函或配送之投函和配送服務的管理系統之例,來進行說明。亦即是,係針對對於在配送業者或郵局等之配送據點處而進行投函或配送之作業的配送員以及配送時之移動路徑作管理的例子來進行說明。 在此種投函或配送服務中,為了對於各配送員而以良好之平衡來分配投函或配送之作業,係以會使在各作業區域中之所需時間成為均等的方式,來設定作業區域。然而,實際上,起因於在作業區域內之配送目標之數量的增減或周邊之交通情況之變化等,係會有起初所預定的路徑被抄捷徑或者是成為無法通行等的所需時間變得較預期而更長或者是更短的情形。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以能夠根據各作業區域之各者的所需時間之觀點來對於投函或配送之作業時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方式,來如同下述一般地而構成路徑評價裝置。 [管理系統100之功能構成] 首先,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管理系統100之功能構成作說明。圖1,係為對於管理系統100的系統構成之其中一例作展示之圖。如同圖1中所示一般,管理系統100,係包含有:複數(在圖中係為2台)之配送員終端1A、1B,係藉由包含有以網際網路網或者是行動電話網等作為代表之公眾無線通訊網的網路4而被作了連接;和管理伺服器2;和管理者終端3,而構成之。在此種管理系統100之中,係使管理伺服器2和管理者終端3作為全體而構成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路徑評價裝置5。另外,係亦可使管理伺服器2和管理者終端3以單獨來構成路徑評價裝置5。另外,在網路4中,係亦包含有在各特定之管理地區所分別設置之封閉性的通訊網、例如無線LAN、Wi-Fi(Wireless Fidelity)(註冊商標)等。 配送員終端1A、1B,係能夠使進行投函或配送之作業的配送員A、B收容在衣服之口袋、所攜帶的背包、手持小包等之中,或者是設置在被利用於投函或配送之作業中的車輛6A、6B之托架等處,來作使用。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將能夠與公眾無線通訊作連接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終端、行動電話、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乃至於各種的可穿戴終端,總稱為配送員終端1A、1B。配送員終端1A和1B,係具備有共通之構成。另外,配送員終端1A、1B係亦可為3台以上。車輛6A、6B,係為四輪汽車或摩托車、腳踏車、手推車等之運載車,在圖1中,作為其中一例,係展示有被廣泛使用於貨物、傳單、信件、明信片等之郵送物品等的投函或集、送貨中之輕型汽車6A和附原動機(prime mover)之腳踏車6B。配送員A、B,係亦可並不使用車輛6A、6B地而徒步進行投函或配送之作業。 接著,針對配送員終端1A,1B、管理伺服器2以及管理者終端3之各構成作說明。 <配送員終端1A、1B> 首先,針對配送員終端1A、1B作說明。在配送員終端1A、1B中,係可安裝各種的應用程式軟體,本實施形態之配送員終端1A、1B,係藉由被安裝在智慧型手機中之應用程式軟體來構成管理系統。藉由利用市面販賣之智慧型手機,係能夠抑制在系統之建構中所耗費的成本。 圖2,係為對於配送員終端1A、1B之概略構成作展示之區塊圖。如同圖2中所示一般,配送員終端1A,係具備有控制部10、和記憶部11、和無線部12、和感測器部13、和顯示部14、以及輸入部15。 記憶部11,係藉由半導體記憶體或硬碟等所構成。在記憶部11中,係被記憶有作業系統(OS)和包含用以對於投函或配送之作業進行支援的應用程式之軟體和道路地圖或住宅地圖等之地圖資訊以及配送目標之顧客資訊等的各種之資訊。在顧客資訊中,除了配送目標之住址和電話號碼以外,係亦包含有住宅集貨箱之有無等的被與顧客附加有關連之資訊。另外,關於軟體、地圖資訊、顧客資訊等,係可分別預先記憶在記憶部11中,或者是亦可從管理伺服器2來取得。 無線部12,係具備有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等,並被構成為能夠經由以3G、LTE、4G、5G等之行動電話網作為代表之無線通訊網,來與管理伺服器2進行無線通訊。無線部12,例如係亦能夠以包含有可適用像是Wi-Fi(註冊商標)、Bluetooth(註冊商標)等之近接無線通訊技術的近接無線通訊部(未圖示)的方式,來構成之。無線部12,係能夠將對於配送員A、B作辨識的登入ID(亦稱作「配送員ID」)、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現在位置資訊、速度資訊等,對於管理伺服器2作送訊。 感測器部13,係由受訊從複數之GPS衛星而來之測位訊號並測定所對應之配送員A、B之絕對位置(緯度、經度)的GPS感測器13a、和檢測出角速度之陀螺儀感測器13b等,而構成之。在無法進行從GPS衛星而來之測位訊號之受訊的情況時,係亦可利用AGPS(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訊,來藉由從無線部12所取得的無線通訊網之基地台資訊,而算出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現在位置。 顯示部14,係由液晶顯示器或有機EL面板等之顯示裝置所構成。顯示部14,係能夠接收從控制部10而來之指示,而顯示地圖和觸控面板用之操作鍵之圖符等,並且能夠顯示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現在位置、現在位置周邊、配送目標附近之地圖等的各種資訊。 輸入部15,係藉由被配送員A、B所操作的數字鍵盤等之物理開關或者是被重疊設置於顯示部14之顯示面上的觸控面板等之輸入裝置(未圖示),而構成之。基於從輸入部15而來之輸入操作、例如基於由配送員A、B所致之數字鍵盤之按下、觸控面板之按下所得到的訊號,係被輸出至控制部10處,藉由此,配送員A、B係能夠進行顯示部14之畫面顯示之切換等的操作。 另外,雖係省略圖示,但是,配送員終端1A、1B,係除此之外亦可更進而具備有揚聲器或震動器、燈光、麥克風等。揚聲器或震動器、燈光,係對於配送員而藉由聲音或震動、光來報告各種資訊。又,揚聲器,係對於配送員進行聲音輸出,麥克風,係將由配送員所發生的聲音等作收音。藉由此,係能夠將各種資訊從揚聲器來以聲音而作輸出,並且能夠將經由麥克風而作了聲音輸入的由配送員所致之各種指令使用語音辨識技術來輸入至控制部10中。 控制部10,係包含有具備CPU、RAM、ROM、I/O等之微處理器,而構成之。CPU,係實行預先所被作了記憶的程式,並與記憶部11、無線部12、感測器部13、顯示部14以及顯示部15進行訊號之授受。控制部10,作為功能性之構成,係具備有顯示控制部101、和連接處理部102、和位置資訊通知部103。 顯示控制部101,係藉由因應於輸入部15之操作或者是因應於由無線部12所致之各種之資訊之受訊而產生畫像訊號並送訊至顯示部14處,來對由顯示部14所致之畫面顯示作控制。在顯示控制部101所使顯示部14作顯示之畫面顯示中,係包含有用以登入至管理系統100中之登入畫面等。 連接處理部102,係將在被顯示於顯示部14處之登入畫面中而配送員A、B經由輸入部15所輸入的登入ID以及密碼,經由無線部12來送訊至管理伺服器2處。藉由此,配送員終端1A、1B係以可通訊之狀態而被與管理伺服器2作連接。此由配送員所致之登入輸入,係在配送員之開始作業時,亦即是在配送員從配送據點出發時,而被實行。又,連接處理部102,若是經由輸入部15而被輸入有登出,則係經由無線部12來對於管理伺服器2送訊登出。藉由此,配送員終端1A、1B與管理伺服器2之間之通訊連接係結束。此由配送員所致之登出輸入,係在配送員之結束作業時,亦即是在配送員返回到配送據點時,而被實行。另外,登出,係亦可在配送員返回到配送據點時,基於時刻或位置資訊而被自動性地實行。 位置資訊通知部103,係將基於藉由感測器部13(GPS感測器13a)所受訊的GPS訊號而算出之與配送員終端1A、1B一同移動之配送員A、B或車輛6A、6B的現在位置資訊以及從時鐘部(未圖示)所取得的現在時刻資訊等,經由無線部12來與配送員ID相互附加對應地而以特定之時間間隔(例如1秒間隔)來送訊至管理伺服器2處。另外,在時刻資訊中,係並不僅是時刻,而亦包含有年、月、日等之資訊。 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位置,由於係時時刻刻地改變,因此,在以特定時間間隔來取得現在位置資訊的情況時,根據最後之現在位置資訊所求取出的位置、和實際之位置,嚴密而言係會有不一致的情形。然而,由於該誤差係為小,因此,係能夠將根據以特定時間間隔所取得的現在位置資訊而求取出之位置,視為現在位置。另外,係亦能夠將以特定之時間間隔所取得的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現在位置資訊、現在時刻資訊等,一次複數個地來整批送訊(所謂的叢發送訊)。關於配送員或車輛之現在位置資訊等的取得時間間隔(例如,1秒間隔)和在一次複數個地來整批進行叢發送訊的情況時所一次送訊的個數等,係可預先作設定。 <管理伺服器2> 接著,針對管理伺服器2作說明。管理伺服器2,在本實施形態中,雖係作為具備有各種之功能之1個的伺服器來作說明,但是,係亦可為將各功能分別藉由相異之伺服器來構成的分散伺服器,又,係亦可藉由雲端伺服器(虛擬伺服器)來實現之。 圖3,係為對於管理伺服器2之概略構成作展示之區塊圖。如同圖3中所示一般,管理伺服器2,係具備有控制部20、和記憶部21、和通訊部22、和顯示部24、以及輸入部25。另外,顯示部24和輸入部25係亦可作省略。又,顯示部24和輸入部25,係亦可藉由被與管理伺服器2作連接之其他的資訊終端(未圖示)來構成之。 記憶部21,係藉由半導體記憶體或硬碟等所構成。在記憶部21中,係被記憶有作業系統(OS)和被稱作應用程式之軟體以及其他之各種之資訊。因此,在記憶部21中,係確保有像是「配送員資訊區域211」、「車輛資訊區域212」、「投函目標或配送目標資訊區域213」、「地圖資訊區域214」、「管理資訊區域215」之類的各種之記憶區域。另外,所謂資訊區域,例如係為在資料庫管理系統中之表等。 在配送員資訊區域211中,係針對各身為配送員之辨識資訊的從業人員ID(亦稱作「配送員ID」)之每一者,而分別記憶有關連於該配送員之基本性的資訊,例如記憶有對於配送員之姓名、隸屬據點ID等作管理之配送員資訊。又,在配送員資訊區域211中,係將配送員所使用之車輛作記憶、亦即是對於配送員ID而將身為車輛6A、6B之辨識資訊的車輛ID附加對應地而作記憶。關於對於配送員ID之車輛ID的附加對應,例如係在開始一天的投函或配送之作業之前,由配送據點之管理者來預先作設定。 在車輛資訊區域212中,係針對各車輛ID之每一者,而分別記憶有關連於該車輛之資訊,例如記憶有汽車、摩托車、腳踏車等之車輛的種類和貨倉之大小等的資訊。 在投函目標或配送目標資訊區域213中,係記憶有包含「配送目標之住址(緯度、經度)和電話號碼、配送目標所被包含之作業區域、擔任配送目標所被包含之作業區域的配送員A、B等」的配送目標之資訊。另外,作業區域,係為為了便於對各配送員分配投函或配送之作業而由配送據點之管理者來預先作設定之區域,例如係藉由相當於1個或複數個的街區之10~30戶的配送目標所構成。配送員A、B,係分別擔任在由複數之作業區域所成之擔當區域中的投函或配送之作業。 在地圖資訊區域214中,係預先儲存有道路地圖或住宅地圖等之地圖資訊。在地圖資訊中,係包含有用以顯示道路連結資訊、道路以及道路地圖等之背景的顯示用地圖資料等。此些之地圖資訊,係被定期性地作更新。 在管理資訊區域215中,係被記憶有「由配送據點之管理者所預先作了設定的作業區域之配送順序」、「各作業區域之入口和出口的位置資訊」、「從配送員終端1A、1B所取得的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時間序列之位置資訊」。 圖4A,係為針對被記憶在管理資訊區域215中的作業區域之配送順序以及各作業區域之入口和出口的位置資訊而作說明之圖。配送據點之管理者,係預先在配送據點處,將所管轄的所有之配送目標例如區分為以街區、區塊或者是大規模集合住宅等作為1個單位的複數之作業區域,並對於各作業區域,而分配擔任在各個作業區域中之投函或配送之作業的配送員A、B。具體而言,係經由管理者終端3,而將作業區域以及配送員A、B作為與配送目標之住址(緯度、經度)相互附加有關連之資訊來作設定。在圖4A之例中,係將5個的作業區域BL1~BL5分配給1人的配送員,例如分配給配送員A。又,係設定各配送員所擔任的複數之作業區域之配送順序(在圖之例中,係為BL1→BL2→BL3→BL4→BL5)以及在各作業區域中的配送目標之配送順序。 進而,係設定地圖上之配送據點以及各作業區域BL1~BL5的出口#0Exit~#5Exit以及入口#1Enter~#6Enter。如同圖4A中所示一般,配送據點以及各作業區域BL1~BL5的出口#0Exit~#5Exit以及入口#1Enter~#6Enter,係作為線段而被作設定。代表各作業區域BL1~BL5的入口#1Enter~#5Enter之線段,係在各作業區域中之配送順序乃身為最初的配送目標之附近的道路上,與配送時之移動路徑相交叉地來以道路寬幅長度之長度而作配置。同樣的,代表各作業區域BL1~BL5的出口#1Exit~#5Exit之線段,係在各作業區域中之配送順序乃身為最後的配送目標之附近的道路上,與配送時之移動路徑相交叉地來以道路寬幅長度之長度而作配置。在配送據點和相鄰接之作業區域之間的出入口處,係被設定有共通之線段(在圖中,係為#0Exit/#6Enter,#2Exit/#3Enter,#3Exit/#4Enter)。各線段,例如係藉由地圖上之兩端的位置(緯度、經度)來作定義。經由管理者終端3所設定的此些之資訊,係被送訊至管理伺服器2處,並被記憶在管理資訊區域215中。 通訊部22,在進行與配送員終端1A、1B之間之送受訊的情況時,例如係安裝能夠進行3G、LTE、4G、5G等之無線通訊的通訊協定。另一方面,通訊部22,在進行與管理者終端3之間之送受訊的情況時,係安裝能夠進行有線通訊(例如,網際網路線路等)或者是無線通訊之通訊協定。 控制部20,係包含有具備CPU、RAM、ROM、I/O等之處理器,而構成之。控制部20,作為功能性之構成,係具備有連接處理部201、和資訊取得部202、和路徑算出部203、和交點算出部204、和判定部205、和所需時間算出部206、以及資訊輸出部207。其中,路徑算出部203、交點算出部204以及判定部205,係構成通過判定部208。 連接處理部201,係實行從配送員終端1A、1B而來之登入處理,並與配送員終端1A、1B進行連接處理。又,連接處理部201,係實行從配送員終端1A、1B而來之登出處理,並結束與配送員終端1A、1B之間之連接。進而,連接處理部201,係實行從管理者終端3而來之登入處理,並與管理者終端3進行連接處理,並且實行從管理者終端3而來之登出處理,並結束與管理者終端3之間之連接。 資訊取得部202,係藉由經由通訊部22來受訊從配送員終端1A、1B而送訊至管理伺服器2處之資料以及從管理者終端3而送訊至管理伺服器2處之資料,來取得各種資訊。在資訊取得部202所取得的資訊中,係包含有從各配送員終端1A、1B之位置資訊通知部103所送訊的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位置資訊和與此相對應之時刻資訊、從管理者終端3所送訊之作業區域之配送順序、以及各作業區域之入口及出口之位置資訊等。位置資訊,具體而言係藉由緯度以及經度來作表現。從配送員終端1A、1B以及管理者終端3所送訊的此些之資訊,係被記憶在管理資訊區域215中。 通過判定部208,係基於被記憶在管理資訊區域215中之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時間序列之位置資訊、和各作業區域之入口以及出口之位置資訊,而判定配送員A、B或車輛6A、6B是否通過了各作業區域之入口以及出口。 構成通過判定部208之路徑算出部203,係基於被記憶在管理資訊區域215中之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時間序列的位置資訊,來算出配送員A、B所實際作了移動的從起點PS起直到終點PE為止之實績路徑RT。圖4B、4C,係為對於藉由路徑算出部203所算出的實績路徑RT之其中一例作說明之圖,並將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例如配送員A之每特定時間之位置,以描繪點來作展示。如同圖4B、4C中所示一般,配送員A之實績路徑RT,係作為將與配送員A之位置相對應的從起點PS起直到終點PE為止的描繪點依循於時間序列來作了連結者,而算出之。 構成通過判定部208之交點算出部204,係算出「藉由路徑算出部203所算出的從起點PS起直到終點PE為止之實績路徑RT」和「各作業區域BL1~BL5之入口#1Enter~ #5Enter以及出口#1Exit~#5Exit」之間的複數之交點CP。亦即是,係判定配送員A、B或車輛6A、6B是否通過了各作業區域BL1~BL5之入口#1Enter~#5Enter以及出口#1Exit~#5Exit。另外,實績路徑RT之起點PS以及終點PE,係身為配送據點之出入口#0Exit/#6Enter上的描繪點。具體而言,交點算出部204,係算出各交點CP之位置(緯度x、經度y),並且算出各交點之通過時刻t。當存在有相當於交點CP之描繪點的情況時,係基於相當於交點CP之描繪點的時刻資訊,來算出(決定)交點CP之通過時刻t。另一方面,當並不存在有相當於交點CP之描繪點的情況時,係基於實績路徑RT上之交點CP之緊接於前以及緊接於後之描繪點的時刻資訊,來算出交點CP之通過時刻t。 圖5,係為對於實績路徑RT和各作業區域之出入口之間的交點CP之通過時刻t的算出方法作說明之圖。如同圖5中所示一般,當交點CP係相當於相鄰接之描繪點P1、P2之m:n之內分點的情況時,交點CP之通過時刻t,係使用實績路徑RT上之緊接於前之描繪點P1之緯度x1、經度y1、通過時刻t1以及緊接於後之描繪點P2之緯度x2、經度y2、通過時刻t2的時刻資訊,來藉由下式(i)而算出。
Figure 02_image001
另外,實績路徑RT和各作業區域之出入口之間的交點CP之通過時刻t,係亦能夠以交點CP所鄰接的描繪點P1、P2之其中一者的通過時刻t1、t2來作代表。或者是,係亦可作為交點CP所鄰接之2個的描繪點P1、P2之通過時刻t1、t2之相加平均來算出之。 在圖4B之例中,係藉由交點算出部204而算出有11個的交點CP1~CP11。另一方面,在圖4C之例中,係例如由於道路工程或塞車等之交通情況而導致配送員A之實績路徑RT迂迴過預先所設定的作業區域BL1之出口#1Exit、作業區域BL4之出口#4Exit、作業區域BL5之入口#5Enter,因此圖4B之交點CP3、CP8、CP9係並未被算出。 構成通過判定部208之交點算出部204,係進而將被判定為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係作了通過的線段、亦即是被算出有1個以上的交點CP之線段的比例,作為實績路徑RT之通過成功率SR而算出之。通過成功率SR,係使用被算出有1個以上的交點CP之線段的根數Ncut、和所有的線段之根數Nall,來藉由下式(ii)而算出之。
Figure 02_image003
在圖4A~4C之例中,係被設定有代表各作業區域BL1~BL5之出入口#1Enter、#1Exit、#2Enter、#2Exit/ #3Enter、#3Exit/#4Enter、#4Exit、#5Enter、#5Exit之合計8根的線段(Nall=8)。相對於此,在圖4B之例中,對於全部之8根的線段係均被算出有1點以上的交點CP(Ncut=8),於此情況時之實績路徑RT之通過成功率SR係成為100%。 另一方面,在圖4C之例中,代表作業區域BL1之出口#1Exit、作業區域BL4之出口#4Exit、作業區域BL5之入口#5Enter之3根的線段係被迂迴,對於作業區域BL1之入口#1Enter、作業區域BL2之入口#1Enter、作業區域BL2、BL3之間之共通之出入口#2Exit/#3Enter、作業區域BL3、BL4之間之共通之出入口#3Exit/#4Enter、作業區域BL5之出口#5Exit之5根的線段,係被算出有1點以上之交點CP(Ncut=5),於此情況之實績路徑RT之通過成功率SR係成為62.5%。藉由交點算出部204所算出的實績路徑RT之通過成功率SR,係作為用以對於實績路徑RT進行評價之路徑評價資訊而被送訊至配送據點之管理者終端3處。配送據點之管理者,係藉由透過管理者終端3來對於實績路徑RT之通過成功率SR作確認,而能夠對於配送員A、B是否如同預定般地而通過了複數之作業區域之出入口一事作定量性的掌握。 構成通過判定部208之判定部205,係基於根據被記憶在管理資訊區域215中之作業區域之配送順序所得到的各交點CP之預定之通過順序、和基於藉由交點算出部204所算出的交點CP之位置以及通過時刻t之資訊所得到的各交點CP之實際之通過順序,而判定各交點CP係為有效或者是無效。 藉由判定部205而被判定為有效之交點CP,係被使用在後述之各作業區域BL1~BL5之所需時間的算出中。另一方面,藉由判定部205而被判定為無效之交點CP,係從被使用在各作業區域BL1~BL5之所需時間的算出中的對象而被去除。 圖6A,係為對於由判定部205所致之判定作說明之圖,在橫軸處,係對於基於藉由交點算出部204所算出的交點CP1~CP11(圖4B)之通過時刻t而得到的各交點CP1~CP11之實際之通過順序作展示,在縱軸處,係對於基於被記憶在管理資訊區域215處之作業區域BL1~BL5之配送順序所得到的各交點CP1~CP11之預定之通過順序作展示。亦即是,各交點之座標,係藉由該交點之實際之通過順序和預定之通過順序而被作表現,例如交點CP1之座標係被表現為(1,1)。 判定部205,係如同圖6A中所示一般,抽出「將相鄰接之交點CP1~CP11彼此作連結的直線CL係成為負的斜率之交點之對」,在圖之例中,係抽出交點CP2、CP3之對、交點CP6、CP7之對以及交點CP10、CP11之對。接著,以使直線CL不會成為負的斜率的方式,亦即是以使直線CL之斜率會成為0以上的方式,來針對被抽出的各個交點之對,而判定何者之交點係為無效,並作刪除。例如,在交點CP2、CP3之對的情況時,若是將交點CP2刪除,則將作了刪除的交點CP2之前後之交點CP1、CP3作連結的直線CL,係成為正的斜率,若是將交點CP3刪除,則將作了刪除的交點CP3之前後之交點CP2、CP4作連結的直線CL,係成為負的斜率。 故而,針對交點CP2、CP3之對,係將交點CP2判定為無效。同樣的,針對交點CP10、CP11之對,係將交點CP11判定為無效。藉由此,各作業區域BL1~BL5之通過的有無,亦即是是否如同預定般地而通過了各作業區域BL1~BL5一事的判定結果係被確定。 在確定了各作業區域BL1~BL5之通過的有無之後,在對於預定之通過順序為相同之出入口而連續地進行複數次通過的情況時,當連續通過相同之入口時,係將實際之通過順序為最先的交點CP判定為有效,當連續通過相同之出口時,係將實際之通過順序為最後的交點CP判定為有效。 圖4D,係為對於在連續通過相同之出入口時的藉由路徑算出部203所算出之實績路徑RT之其中一例作說明之圖。在圖4D之例中,實績路徑RT係對於作業區域BL2之入口#2Enter以及出口#2Exit而連續作複數次通過。於此情況,連續通過作業區域BL2之入口#2Enter的交點CP41~CP43中之實際之通過順序為最先的交點CP41,係被判定為有效。又,連續通過作業區域BL2之出口#2Exit的交點CP51~CP53中之實際之通過順序為最後的交點CP53,係被判定為有效。 另外,在圖6A中,針對直線CL係成為負的斜率的交點CP6、CP7之對,係作為預定之通過順序為第6個、亦即是作為對於第3個的作業區域BL3之出口#3Exit而連續地作了2次通過時的交點,來進行由判定部205所致之判定。於此情況,係將實際之通過順序為較後的交點CP7判定為有效,並將實際之通過順序為較先之交點CP6判定為無效並作刪除。 判定部205,係亦可依循於預定之通過順序,而依序將實際之通過順序為最先的交點判定為有效。於此情況,亦同樣的,在對於預定之通過順序為相同之出入口而連續地進行複數次通過的情況時,當連續通過相同之入口時,係將實際之通過順序為最先的交點CP判定為有效,當連續通過相同之出口時,係將實際之通過順序為最後的交點CP判定為有效。亦即是,如同在圖6A中所示一般,首先,係針對預定之通過順序為第1個、亦即是針對第1個的作業區域BL1之入口#1Enter和實績路徑RT之間之交點CP1、CP11而進行判定。判定部205,係將預定之通過順序為第1個的交點CP1、CP11中之實際之通過順序為最先的交點CP1判定為有效,並將剩餘之交點CP11判定為無效。進而,判定部205,係將實際之通過順序為較判定為有效的交點CP1而更之前的預定之通過順序為第2個以後之交點CP亦判定為無效。例如,係將實際之通過順序為較「預定之通過順序為第2個、亦即是第1個的作業區域BL1之出口#1Exit與實績路徑RT之間之交點CP3」而更之前的「預定之通過順序為第10個、亦即是第5個的作業區域BL1之出口#5Exit與實績路徑RT之間之交點CP2」,判定為無效。 針對相鄰接之作業區域之間的共通之出入口與實績路徑RT之間之交點CP,係依循於預定之通過順序,而首先作為緊接於前之作業區域之出口與實績路徑路RT之間之交點CP來進行由判定部205所致之判定。若是緊接於前之作業區域之出口與實績路徑RT之間之交點CP被判定為有效,則緊接於後之作業區域之入口與實績路徑RT之間之交點CP亦係被判定為有效。另一方面,若是緊接於前之作業區域之出口與實績路徑RT之間之交點CP被判定為無效,則緊接於後之作業區域之入口與實績路徑RT之間之交點CP亦係被判定為無效並被刪除。例如,針對兼作為作業區域BL2之出口#2Exit和作業區域BL3之入口#3Enter的共通之出入口#2Exit/#3Enter與實績路徑RT之間之交點CP5,係依循於預定之通過順序,而首先作為預定之通過順序為第4個、亦即是第2個的作業區域BL2之出口#2Exit與實績路徑RT之間之交點CP5,來進行由判定部205所致之判定。若是預定之通過順序為第4個的交點CP5係被判定為有效,則作為通過共通之出入口#2Exit/#3Enter的預定之通過順序為第5個、亦即是第3個的作業區域BL3之入口#3Enter與實績路徑RT之間之交點CP5,亦係被判定為有效。 針對預定之通過順序為第6個、亦即是針對第3個的作業區域BL3之出口#3Exit與實績路徑RT之間之交點CP6、CP7,係作為對於相同之出口而連續地作了2次通過時的交點,來進行由判定部205所致之判定。於此情況,係將實際之通過順序為較後的交點CP7判定為有效,並將實際之通過順序為較先之交點CP6判定為無效並作刪除。 藉由判定部205而被判定為有效之交點CP1、CP3~CP5、CP7~CP10,係被使用在後述之所需時間的算出中。另一方面,藉由判定部205而被判定為無效之交點CP2、CP6、CP11,係從被使用在所需時間的算出中之對象而被去除。 圖6B,係為對於由判定部205所致之判定結果的其中一例作展示之圖,並僅對於藉由判定部205而被判定為有效的交點CP1、CP3~CP5、CP7~CP10作展示。所需時間算出部206,係基於藉由判定部205而被判定為有效的交點CP1、CP3~CP5、CP7~CP10之通過時刻t,來算出為了通過各作業區域BL1~BL5所需要的所需時間TP。亦即是,係根據各作業區域BL1~BL5之入口的交點CP之通過時刻t以及出口的交點CP之通過時刻t之間之差,來算出為了通過各作業區域BL1~BL5所需要的所需時間TP1~TP5。另外,針對實績路徑RT並未通過代表出口或入口之線段的作業區域,係並不算出所需時間TP。例如,在圖4C之例中,由於作業區域BL1之出口#1Exit、作業區域BL4之出口#4Exit、作業區域BL5之入口#5Enter係被迂迴,因此作業區域BL1、BL4、BL5之所需時間TP1、TP4、TP5係並未被算出。 藉由所需時間算出部206所算出的各作業區域之各者之所需時間TP,係作為用以對於實績路徑RT進行評價之路徑評價資訊而被送訊至配送據點之管理者終端3處。配送據點之管理者,係藉由透過管理者終端3來對於各作業區域之各者的所需時間TP作確認,而能夠對於配送員A、B之配送時的實績路徑RT進行評價。 資訊輸出部207,係藉由經由通訊部22來從管理伺服器2而對於管理者終端3送訊資料,來輸出各種資訊。在資訊輸出部207所輸出之資訊中,係包含有被送訊至管理者終端3處的實績路徑RT之通過成功率SR和各作業區域之各者的所需時間TP等。 圖7A、7B,係為對於依循預先所記憶的程式而藉由管理伺服器2之CPU所實行的處理之其中一例作展示之流程圖。在此流程圖中所示之處理,係若是從管理者終端3而受訊路徑評價資訊之輸出要求則會被開始。 在圖7A之處理中,首先,在步驟S1中,藉由在資訊取得部202處之處理,係經由通訊部22而讀入從管理者終端3所受訊的路徑評價資訊之輸出要求,並將關於在被指定的配送期間中之被指定的配送員A、B之時間序列之位置資訊讀入。又,係將被記憶在管理資訊區域215中的作業區域之配送順序以及各作業區域之入口和出口的位置資訊讀入。接著,在步驟S2中,藉由在路徑算出部203處之處理,係基於在步驟S1處所取得之時間序列的位置資訊,來算出被指定的配送員A、B所實際作了移動的從起點PS起直到終點PE為止之實績路徑RT。接著,在步驟S3中,藉由交點算出部204之處理,係算出「在步驟S2中所算出的實績路徑RT」和「各作業區域之入口以及出口」之間的複數之交點CP之位置以及通過時刻t。接著,在步驟S4中,係將在步驟S3中的被算出有1個以上的交點CP之線段的比例,作為實績路徑RT之通過成功率SR而算出之。 接著,在步驟S5、S6中,藉由在判定部205處之處理,係判定在步驟S3處所算出之各交點CP是身為有效或無效。亦即是,在步驟S5中,係抽出「將相鄰接之交點CP彼此作連結的直線CL係成為負的斜率之交點之對」。接著,在步驟S6中,係針對在步驟S5中被抽出的各個交點之對,而判定何者之交點係為無效,並作刪除。接著,在步驟S7中,藉由在所需時間算出部206處之處理,係基於在步驟S6中並未被判定為無效而被刪除的剩餘之交點CP的通過時刻t、亦即是被判定為有效之交點CP的通過時刻t,來算出各作業區域的所需時間TP。接著,在步驟S8中,藉由在資訊輸出部207處之處理,係將包含有在步驟S4中所被算出的實績路徑RT之通過成功率SR以及在步驟S6中所被算出的各作業區域之所需時間TP的路徑評價資訊,送訊至管理者終端3處。 另一方面,在圖7B之處理中,替代圖7A之步驟S5、S6,在步驟S9~S13中,係藉由在判定部205處之處理,而依循於基於在步驟S1中所取得的作業區域之配送順序而得到的各交點CP之預定之通過順序,來依序判定在步驟S3處所算出之各交點CP是身為有效或無效。亦即是,在步驟S9中,係作為n=1,而在步驟S10中,判定在步驟S3中所被算出的複數之交點CP中是否包含有預定之通過順序為第n個的交點CP。若是在步驟S10處為肯定,則係前進至步驟S11處,若是為否定,則係跳過步驟S11並前進至步驟S12。在步驟S11中,係將在步驟S10中所被判定之第n個的交點CP中之基於在步驟S3中所算出的通過時刻t而得到之實際之通過順序為最先的交點CP判定為有效,並將剩餘之交點CP判定為無效。接著,在步驟S12中,係判定第n個的交點CP是否身為預定之通過順序為最後的交點CP。若是在步驟S12處為否定,則係在步驟S13處將n作1的增數,並回到步驟S10。另一方面,若是在步驟S12處為肯定,則係前進至步驟S7處。 配送據點之管理者,係藉由透過管理者終端3來對於包含實績路徑RT之通過成功率SR以及各作業區域之各者的所需時間TP之路徑評價資訊作確認,而能夠對於投函或配送之作業的實績路徑RT進行評價。亦即是,由於實績路徑RT係作為各作業區域之各者的所需時間TP而被作評價,因此,例如,係能夠對於各作業區域之各者的作業負擔定期性地作重新評估,藉由此,係能夠以良好平衡性來進行對於各配送員A、B之投函或配送之作業的分配。又,由於實績路徑RT係作為通過成功率SR而被作評價,因此,例如係能夠對於頻繁地被迂迴的路徑(配送順序)作重新評估,藉由此,係能夠使實績路徑RT之評價的精確度提升。另外,例如,雖然亦可考慮使用如同圖8中所示一般之與緯度經度相對應的網格狀之區域AR1~AR25來將實績路徑RT作分割的手法,但是,此種手法由於係並非為將實績路徑RT依循於時間序列之通過順序來區分為特定之區間者,因此係難以將實績路徑RT作為各作業區域各者之所需時間TP來進行評價。 <管理者終端3> 接著,針對管理者終端3作說明。管理者終端3,係為配送據點之管理者為了對於進行投函或配送之作業的配送員A、B之移動路徑作設定並進行評價,而作利用者。在管理者終端3中,係包含有在配送據點處所設置之個人電腦或平板型終端、智慧型手機等的各種之電腦,並經由網路4來與管理伺服器2之間進行資訊之送受訊。 圖9,係為對於管理者終端3之概略構成作展示之區塊圖。如同圖9中所示一般,管理者終端3,係具備有控制部30、和記憶部31、和通訊部32、和顯示部34、以及輸入部35。 記憶部31,係藉由半導體記憶體或硬碟等所構成。在記憶部31中,係被記憶有作業系統(OS)和被稱作應用程式之軟體以及其他之各種之資訊。 通訊部32,係安裝能夠進行有線通訊(例如,網際網路線路等)或者是3G、LTE、4G、5G等的無線通訊之通訊協定,並與管理伺服器2作連接而進行送受訊。 顯示部34,係由液晶顯示器或有機EL面板等之顯示裝置所構成,並接收從控制部30而來之指示,而顯示地圖和觸控面板用之操作鍵之圖符等。又,顯示部34,係將從管理伺服器2之資訊輸出部207所送訊的路徑評價資訊等作顯示。 輸入部35,係藉由被管理者所操作的數字鍵盤等之物理開關或者是被重疊設置於顯示部34之顯示面上的觸控面板等之輸入裝置(未圖示),而構成之。經由輸入部35,顯示部34之顯示畫面之切換指令係被作輸入。作業區域之設定(配送目標之分配)、對於各作業區域之配送員A、B之分配、作業區域之配送順序以及在各作業區域中之配送目標之配送順序之設定,係能夠經由輸入部35來實行。 控制部30,係包含有具備CPU、RAM、ROM、I/O等之處理器,而構成之。控制部30,作為功能性之構成,係具備有顯示控制部301、和連接處理部302、和評價資訊要求部303、和伺服器資訊取得部304。 顯示控制部301,係藉由因應於輸入部35之操作而產生畫像訊號並送訊至顯示部34處,來對由顯示部34所致之畫面顯示作控制。在顯示控制部301所使顯示部34作顯示之畫面中,係包含有用以登入至管理系統100中之登入畫面、對於作業區域、擔任各作業區域之配送員A、B、作業區域之配送順序以及在各作業區域中之配送目標之配送順序進行設定之設定畫面、顯示路徑評價資訊之路徑評價畫面等。 連接處理部302,例如,係使用對於配送據點之管理者或負責人作辨識的辨識編號(據點管理者ID)以及密碼,來對於管理伺服器2而實行登入管理。 評價資訊要求部303,係因應於由管理者所致之輸入部35之操作,而對於配送員以及配送期間作指定並將路徑評價資訊之輸出要求送訊至管理伺服器2處。 伺服器資訊取得部304,係取得從管理伺服器2(資訊輸出部207)所送訊的路徑評價資訊等。若是藉由伺服器資訊取得部304而取得路徑評價資訊,則在顯示部34處,路徑評價資訊係被作顯示。 [管理系統100之動作] 接著,針對管理系統100之動作的其中一例作說明。駕駛車輛6A之配送員A,係在例如從配送據點而出發時,亦即是在開始作業時,於被顯示在配送員終端1A之顯示部14處之登入畫面上,經由輸入部15來輸入自身的登入ID以及密碼。若是此輸入被進行,則管理伺服器2係進行與配送員終端1A之間之連接處理。之後,配送員終端1A,係以特定之時間間隔(例如1秒鐘間隔)來與管理伺服器2進行通訊,並將配送員A或車輛6A的位置資訊送訊至管理伺服器2處。配送員終端1A與管理伺服器2之間之通訊係持續進行,直到配送員終端1A進行登出操作為止。 另一方面,配送據點之管理者,係在被顯示於管理者終端3之顯示部34處的登入畫面上,經由輸入部35而輸入據點管理者ID以及密碼。若是此輸入被進行,則管理伺服器2係進行與管理者終端3之間之連接處理。若是管理者經由輸入部35(觸控面板)而指定配送員A以及配送期間並輸入路徑評價資訊之輸出要求,則路徑評價資訊之輸出要求係被送訊至管理伺服器2處。 對此輸入作回應,管理伺服器2,係算出在路徑評價資訊中而被作了指定的配送期間中之配送員A通過所擔任的投函或配送之作業之複數之作業區域BL1~BL5之實績路徑RT(圖4B、4C),並將該實績路徑RT之與各作業區域BL1~BL5之出入口之間的交點CP1~CP11抽出(步驟S1~S3)。又,係將被算出有1個以上的交點CP並被判定為配送員A為作了通過之線段的比例,作為實績路徑RT之通過成功率SR而算出之(步驟S4)。進而,係判定各交點CP1~CP11係為有效或無效(步驟S5、S6或S9~S13),並基於被判定為有效之交點CP1、CP3~CP5、CP7~CP10之通過時刻t,來算出各作業區域之各者的所需時間TP(步驟S7)。在管理伺服器2處所被算出的實績路徑RT之通過成功率SR以及各作業區域之所需時間TP的資訊,係作為路徑評價資訊而被送訊至管理者終端3處,並被顯示於顯示部34處(步驟S8)。 配送據點之管理者,係藉由透過管理者終端3來對於包含實績路徑RT之通過成功率SR以及各作業區域之各者的所需時間TP之路徑評價資訊作確認,而能夠對於投函或配送之作業的實績路徑RT進行評價。藉由此,係能夠因應於需要而對於各作業區域之各者的作業負擔作重新評估,而能夠以良好平衡性來進行對於各配送員之投函或配送之作業的分配。例如,在推測到會起因於在各作業區域中所包含之配送目標之數量的增減或周邊之交通情況之變化等而導致實際的所需時間TP變得較預定之所需時間而更長或者是更短的情況時,係能夠對於作業區域之範圍作重新評估。又,係能夠因應於需要來對於配送順序作重新評估並使路徑評價之精確度提升。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則係能夠得到以下一般之作用、效果。 (1)路徑評價裝置5,係對於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作業區域的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路徑評價裝置5,係具備有:記憶部21,係記憶在複數之作業區域BL1~BL5之各者的與入口#1Enter~#5Enter以及出口#1Exit~#5Exit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地圖上之複數之線段的位置資訊;和資訊取得部202,係取得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和通過判定部208,係基於藉由資訊取得部202所取得的位置資訊和被記憶於記憶部21處之複數之線段之位置資訊,而判定配送員A、B或車輛6A、6B是否通過了複數之線段之各者(圖3)。藉由判定是否通過了各線段,係能夠對於配送員A、B或車輛6A、6B為對於複數之地點而以何種程度來如同預定般地作了通過一事作掌握。 (2)通過判定部208,係進而將被判定為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係作了通過的線段之比例,作為實績路徑RT之通過成功率SR而算出之。藉由此,係能夠對於配送員A、B或車輛6A、6B是否對於複數之地點而如同預定般地作了通過一事作定量性的掌握。 (3)路徑評價裝置5,係更進而具備有:所需時間算出部206,係基於與藉由通過判定部208而判定為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係作了複數次之通過的入口#1Enter ~#5Enter相對應之線段的通過時刻t中之最早之通過時刻t,來算出配送員A、B或車輛6A、6B為了通過複數之作業區域BL1~BL5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TP,並且基於與藉由通過判定部208而判定為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係作了複數次之通過的出口#1Exit~#5Exit相對應之線段的通過時刻t中之最後之通過時刻t,來算出配送員A、B或車輛6A、6B為了通過複數之作業區域BL1~BL5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TP(圖3)。藉由此,就算是身為在作業區域之出入口附近而往返進行了移動的情況,亦能夠以良好精確度來進行各作業區域之各者的所需時間TP之算出等的移動路徑之評價。 (4)路徑評價裝置5,係對於以特定之順序而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作業區域的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路徑評價裝置5,係具備有:記憶部21,係記憶在複數之作業區域BL1~BL5之各者的與入口#1Enter~#5Enter以及出口#1Exit~#5Exit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地圖上之複數之線段的位置資訊;和資訊取得部202,係取得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和路徑算出部203,係基於藉由資訊取得部202所取得的位置資訊和時刻資訊,而算出配送員A、B或車輛6A、6B所實際作了移動的實績路徑RT;和交點算出部204,係算出藉由路徑算出部203所算出的實績路徑RT與被記憶在記憶部21處之複數之線段之間之複數之交點CP;和判定部205,係依循於以使實績路徑RT以特定之順序來通過複數之作業區域BL1~BL5的方式所預先制定的預定之通過順序,來依序判定藉由交點算出部204所算出的複數之交點CP分別為有效或者是無效;和所需時間算出部206,係基於藉由判定部205而判定為有效之交點CP的藉由資訊取得部202所取得之位置資訊和時刻資訊,來算出配送員A、B或車輛6A、6B為了通過複數之作業區域BL1~BL5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TP1~TP5(圖3)。藉由此,係能夠將在以特定之順序而通過了複數之作業區域時的實績路徑RT依循於時間序列而作區分,並算出各作業區域之各者的所需時間TP。 (5)判定部205,係基於藉由資訊取得部202所取得的時刻資訊,來以會使預定之通過順序成為時刻順序的方式,而判定藉由交點算出部204所算出的複數之交點CP係為有效或者是無效。藉由此,就算是在起因於交通狀況等而導致脫離預定之移動路徑並作了移動的情況時,亦能夠將在以特定之順序而通過了複數之作業區域時的實績路徑RT依循於時間序列而作區分,並算出各作業區域之各者的所需時間TP。 (6)判定部205,係針對判定為有效的複數之交點CP中之預定之通過順序為對應於同一的入口之交點CP,來將基於藉由資訊取得部202所取得的時刻資訊而得到之實際之通過順序為最先的交點CP判定為有效,並將剩餘之交點CP判定為無效,並且針對預定之通過順序為對應於同一的出口之交點CP,來將實際之通過順序為最後的交點CP判定為有效,並將剩餘之交點CP判定為無效。藉由此,就算是當在作業區域之出入口附近而往返進行了移動的情況時,亦能夠將在以特定之順序而通過了複數之作業區域時的實績路徑RT依循於時間序列而作區分,並算出各作業區域之各者的所需時間TP。 另外,上述實施形態,係可變形為各種之形態。以下,針對變形例作說明。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針對藉由路徑評價裝置5來對於進行投函或配送之作業的配送員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之例子,而作了說明,但是,路徑評價裝置,只要是對於以特定之順序來通過複數之區域之移動者的移動路徑進行評價者,則不論是何種構成均可。例如,係亦可對於在進行對於各家戶而巡迴進行的設備檢查等之作業時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亦可對於遊樂園或動物園等之具有複數之區域的設施之入場者的移動路徑進行評價。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將配送據點以及各作業區域BL1~BL5的出口#0Exit~#5Exit以及入口#1Enter~#6Enter設為直線線段,但是,係並不被限定於直線線段,而亦可為曲線線段。又,係並不被限定於線段,亦可作為圓或橢圓、多角形等之區域來設定之。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係構成為使資訊取得部202取得在配送員終端1A、1B側處所算出之位置資訊,但是,取得作業者之位置資訊的資訊取得部之構成係並不被限定於此。例如,係亦可構成為基於在配送員終端1A、1B側處所受訊的GPS訊號等,來藉由管理伺服器2而算出位置。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路徑算出部203雖係將實績路徑RT作為將與配送員之位置相對應的從起點起直到終點為止的描繪點依循於時間序列來作了連結者而算出之,但是,路徑算出部,只要是身為算出作業者所實際作了移動的實績路徑者,則不論是何種構成均可。例如,係亦可基於位置描繪點之移動平均,來算出實績路徑。 以上,雖係將本發明作為路徑評價裝置5來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係亦可作為對於以特定之順序來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作業區域的移動路徑進行評價之路徑評價方法來使用。亦即是,路徑評價方法,係包含有下述步驟:取得配送員A、B或車輛6A、6B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圖7之步驟S1);基於所取得的位置資訊和時刻資訊,而算出配送員A、B或車輛6A、6B所實際作了移動的實績路徑RT(步驟S2);算出實績路徑RT與以會使移動路徑在和複數之作業區域BL1~BL5之各者之入口#1Enter~#5Enter以及出口#1Exit~#5Exit相對應之位置處而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地圖上之複數之線段之間之複數之交點CP(步驟S3);依循於以使實績路徑RT以特定之順序來通過複數之作業區域BL1~BL5的方式所預先制定的預定之通過順序,來依序判定所算出的複數之交點CP分別為有效或者是無效(步驟S4~S8);基於判定為有效之交點CP的所取得之位置資訊和時刻資訊,來算出配送員A、B或車輛6A、6B為了通過複數之作業區域BL1~BL5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TP1~TP5(步驟S9)。 在以上說明中,雖係將路徑評價程式儲存在管理伺服器2之記憶部21中,但是,係亦可儲存在快閃記憶體等之外部記憶媒體中。係亦可經由網路4來從管理系統100之外部而取得路徑評價程式。 上述實施形態和變形例之其中一者或複數,係可任意作組合,並且亦可將變形例彼此作組合。 若依據本發明,則係能夠對於移動路徑是否通過了預先所制定的複數之地點一事以及移動履歷之預定的一致度作掌握。 以上,雖係針對本發明而關連於其之合適之實施形態地來進行了說明,但是,只要是該技術領域中具備有通常知識者,均應可理解到,在不脫離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之揭示範圍的前提下,係可進行各種之修正以及變更。
1A:配送員終端 1B:配送員終端 2:管理伺服器 3:管理者終端 4:網路 5:路徑評價裝置 6A:車輛 6B:車輛 10:控制部 11:記憶部 12:無線部 13:感測器部 13a:GPS感測器 13b:陀螺儀感測器 14:顯示部 15:輸入部 20:控制部 21:記憶部 22:通訊部 24:顯示部 25:輸入部 30:控制部 31:記憶部 32:通訊部 34:顯示部 35:輸入部 100:管理系統 101:顯示控制部 102:連接處理部 103:位置資訊通知部 201:連接處理部 202:資訊取得部 203:路徑算出部 204:交點算出部 205:判定部 206:所需時間算出部 207:資訊輸出部 208:通過判定部 211:配送員資訊區域 212:車輛資訊區域 213:投函目標或配送目標資訊區域 214:地圖資訊區域 215:管理資訊區域 301:顯示控制部 302:連接處理部 303:評價資訊要求部 304:伺服器資訊取得部 A:配送員 AR1~AR25:區域 B:配送員 BL1:作業區域 BL2:作業區域 BL3:作業區域 BL4:作業區域 BL5:作業區域 CL:直線 CP:交點 CP1:交點 CP2:交點 CP3:交點 CP4:交點 CP5:交點 CP6:交點 CP7:交點 CP8:交點 CP9:交點 CP10:交點 CP11:交點 CP41:交點 CP42:交點 CP43:交點 CP51:交點 CP52:交點 CP53:交點 P1:描繪點 P2:描繪點 PS:起點 PE:終點 RT:實績路徑 t:通過時刻 t1:通過時刻 t2:通過時刻 TI:時刻之資訊 x1:緯度 x2:緯度 y1:經度 y2:經度 #1Enter:入口 #2Enter:入口 #3Enter:入口 #4Enter:入口 #5Enter:入口 #6Enter:入口 #0Exit:出口 #1Exit:出口 #2Exit:出口 #3Exit:出口 #4Exit:出口 #5Exit:出口
本發明之目的、特徵以及優點,係可藉由關連於所添附之圖面的下述之實施形態之說明而成為更加明瞭。在該添附圖面中, 圖1,係為對於包含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路徑評價裝置的管理系統之系統構成的其中一例作展示之圖。 圖2,係為對於圖1之配送員終端之概略構成作展示之區塊圖。 圖3,係為對於圖1之管理伺服器之概略構成作展示之區塊圖。 圖4A,係為針對被記憶在圖3之管理資訊區域中的作業區域之配送順序以及各作業區域之入口和出口的位置資訊而作說明之圖。 圖4B,係為對於藉由圖3之路徑算出部所算出的實績路徑之其中一例作說明之圖。 圖4C,係為對於藉由圖3之路徑算出部所算出的實績路徑之其他例作說明之圖。 圖4D,係為對於當連續通過同一之出入口時的藉由圖3之路徑算出部所算出的實績路徑之其中一例作說明之圖。 圖5,係為對於實績路徑和各作業區域之出入口之間的交點之通過時刻的算出方法作說明之圖。 圖6A,係為針對由圖3之判定部所致之判定來作說明之圖。 圖6B,係為對於由圖3之判定部所致之判定結果的其中一例作展示之圖。 圖7A,係為對於藉由圖3之管理伺服器所實行的處理之其中一例作展示之流程圖。 圖7B,係為對於藉由圖3之管理伺服器所實行的處理之其他例作展示之流程圖。 圖8,係為對於使用網格狀之區域來將實績路徑作分割的比較例作說明之圖。 圖9,係為對於圖1之管理者終端之概略構成作展示之區塊圖。
2:管理伺服器
5:路徑評價裝置
20:控制部
21:記憶部
22:通訊部
24:顯示部
25:輸入部
201:連接處理部
202:資訊取得部
203:路徑算出部
204:交點算出部
205:判定部
206:所需時間算出部
207:資訊輸出部
208:通過判定部
211:配送員資訊區域
212:車輛資訊區域
213:投函目標或配送目標區域
214:地圖資訊區域
215:管理資訊區域

Claims (10)

  1. 一種路徑評價裝置,係為對於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區域的移動者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裝置(5),其特徵為,係具備有: 記憶部(21),係記憶在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的與入口以及出口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前述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前述地圖上之複數之要素的位置資訊;和 資訊取得部(202),係取得前述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和 通過判定部(208),係基於藉由前述資訊取得部(202)所取得的前述位置資訊和被記憶於前述記憶部(201)處之前述複數之要素之位置資訊,而判定前述移動者是否通過了前述複數之要素之各者;和 所需時間算出部(206),係基於與藉由前述通過判定部(208)而判定為前述移動者係作了複數次之通過的前述入口相對應之要素的通過時刻中之最早之通過時刻,來算出前述移動者為了通過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並且基於與藉由前述通過判定部而判定為前述移動者係作了複數次之通過的前述出口相對應之要素的通過時刻中之最後之通過時刻,來算出前述移動者為了通過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路徑評價裝置,其中, 前述通過判定部(208),係更進而算出判定為前述移動者係作了通過的要素之相對於前述複數之要素之比例。
  3. 一種路徑評價系統,其特徵為,係具備有: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路徑評價裝置(5);和 移動終端(1A、1B),係與前述移動者一同移動,並將前述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對應於該位置資訊之時刻資訊送訊至前述路徑評價裝置(5)處。
  4. 一種路徑評價方法,係為對於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區域的移動者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方法,其特徵為,係包含有下述步驟: 取得前述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 基於所取得的前述位置資訊、和在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的與入口以及出口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前述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前述地圖上之複數之要素的位置資訊,而判定前述移動者是否通過了前述複數之要素之各者; 基於與判定為前述移動者係作了複數次之通過的前述入口相對應之要素的通過時刻中之最早之通過時刻,來算出前述移動者為了通過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並且基於與藉由前述通過判定部而判定為前述移動者係作了複數次之通過的前述出口相對應之要素的通過時刻中之最後之通過時刻,來算出前述移動者為了通過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
  5. 一種路徑評價程式,係為對於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區域的移動者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程式,其特徵為,係用以使電腦實行下述程序: 取得前述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之程序; 基於所取得的前述位置資訊、和在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的與入口以及出口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前述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前述地圖上之複數之要素的位置資訊,而判定前述移動者是否通過了前述複數之要素之各者之程序; 基於與判定為前述移動者係作了複數次之通過的前述入口相對應之要素的通過時刻中之最早之通過時刻,來算出前述移動者為了通過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並且基於與藉由前述通過判定部而判定為前述移動者係作了複數次之通過的前述出口相對應之要素的通過時刻中之最後之通過時刻,來算出前述移動者為了通過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之程序。
  6. 一種路徑評價裝置,係為對於以特定之順序而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區域的移動者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裝置(5),其特徵為,係具備有: 記憶部(21),係記憶在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的與入口以及出口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前述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前述地圖上之複數之要素的位置資訊;和 資訊取得部(202),係取得前述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和 路徑算出部(203),係基於藉由前述資訊取得部(202)所取得的前述位置資訊和前述時刻資訊,而算出前述移動者所實際作了移動的實績路徑;和 交點算出部(204),係算出藉由前述路徑算出部(203)所算出的實績路徑與被記憶在前述記憶部(201)處之前述複數之要素之間之複數之交點;和 判定部(205),係依循於以使前述實績路徑以前述特定之順序來通過前述複數之區域的方式所預先制定的預定之通過順序,來依序判定藉由前述交點算出部(204)所算出的前述複數之交點分別為有效或者是無效;和 所需時間算出部(206),係基於藉由前述判定部(205)而判定為有效之交點的藉由前述資訊取得部(202)所取得之前述位置資訊和前述時刻資訊,來算出前述移動者為了通過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路徑評價裝置,其中, 前述判定部(205),係基於藉由前述資訊取得部(202)所取得的時刻資訊,來以會使前述預定之通過順序成為時刻順序的方式,而判定藉由前述交點算出部(204)所算出的複數之交點係為有效或者是無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路徑評價裝置,其中, 前述判定部(205),係針對判定為有效的複數之交點中之前述預定之通過順序為對應於同一的前述入口之交點,來將基於藉由前述資訊取得部(202)所取得的時刻資訊而得到之實際之通過順序為最先的交點判定為有效,並將剩餘之交點判定為無效,並且針對前述預定之通過順序為對應於同一的前述出口之交點,來將前述實際之通過順序為最後的交點判定為有效,並將剩餘之交點判定為無效。
  9. 一種路徑評價方法,係為對於以特定之順序而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區域的移動者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方法,其特徵為,係包含有下述步驟: 取得前述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 基於所取得的前述位置資訊和前述時刻資訊,而算出前述移動者所實際作了移動的實績路徑; 算出所算出的實績路徑、與在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的與入口以及出口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前述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前述地圖上之複數之要素,此些之間的複數之交點; 基於以使前述實績路徑會以前述特定之順序來通過前述複數之區域的方式所預先制定的規則,來判定所算出的前述複數之交點分別為有效或者是無效; 基於針對判定為有效之交點的所取得之前述位置資訊和前述時刻資訊,來算出前述移動者為了通過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
  10. 一種路徑評價程式,係為對於以特定之順序而通過地圖上之複數之區域的移動者之移動路徑進行評價的路徑評價程式,其特徵為,係用以使電腦實行下述程序: 取得前述移動者之位置資訊、和與該位置資訊相對應之時刻資訊之程序; 基於所取得的前述位置資訊和前述時刻資訊,而算出前述移動者所實際作了移動的實績路徑之程序; 算出所算出的實績路徑、與在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的與入口以及出口相對應之位置而以與前述移動路徑相交叉的方式所定義之前述地圖上之複數之要素,此些之間的複數之交點之程序; 基於以使前述實績路徑會以前述特定之順序來通過前述複數之區域的方式所預先制定的規則,來判定所算出的前述複數之交點分別為有效或者是無效之程序; 基於針對判定為有效之交點的所取得之前述位置資訊和前述時刻資訊,來算出前述移動者為了通過前述複數之區域之各者所需要的所需時間之程序。
TW108139431A 2018-11-28 2019-10-31 路徑評價裝置、路徑評價系統、路徑評價方法及路徑評價程式 TWI739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18/043701 2018-11-28
PCT/JP2018/043701 WO2020110215A1 (ja) 2018-11-28 2018-11-28 経路評価装置、経路評価システム、経路評価方法および経路評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6496A true TW202036496A (zh) 2020-10-01
TWI739193B TWI739193B (zh) 2021-09-11

Family

ID=70854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9431A TWI739193B (zh) 2018-11-28 2019-10-31 路徑評價裝置、路徑評價系統、路徑評價方法及路徑評價程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7183297B2 (zh)
CN (1) CN113168610A (zh)
TW (1) TWI739193B (zh)
WO (1) WO20201102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1247B (zh) * 2020-09-28 2020-12-22 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路径规划方法、系统、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16082B (zh) * 2021-08-19 2022-08-05 昆明昆船逻根机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行李输送系统运维人员安全的运维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05897B2 (en) * 2005-03-01 2007-04-17 Sap Aktiengesellschaft Product flow based auto-ID infrastructure
JP2008242556A (ja) * 2007-03-26 2008-10-09 Ntt Comware Corp 移動体監視システム
JP2009110181A (ja) * 2007-10-29 2009-05-21 Toshiba Corp 移動経路評価装置および移動経路評価プログラム
JP5422111B2 (ja) 2007-11-06 2014-02-1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走行経路検出用の車載器
JP5685964B2 (ja) 2011-02-04 2015-03-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所在区域判定装置、所在区域判定方法、及び所在区域判定プログラム
JP6134149B2 (ja) * 2013-01-31 2017-05-24 株式会社ゼンリンデータコム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84748B2 (ja) * 2013-05-23 2017-08-23 株式会社東芝 地図上区間指定システム
JP2015010889A (ja) * 2013-06-27 2015-01-19 株式会社コスモルート 判断プログラム、判断サーバ、及び、判断システム
JP6289342B2 (ja) * 2014-11-04 2018-03-07 株式会社ゼンリンデータコム 入出経路判定装置、入出経路判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6143830A1 (ja) * 2015-03-09 2016-09-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装置
CN107784380B (zh) * 2016-08-30 2021-12-03 上海创和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最短路径的优化方法及优化系统
JP6698009B2 (ja) * 2016-12-27 2020-05-27 株式会社ゼンリンデータコム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573325B (zh) * 2018-04-16 2020-01-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方法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9193B (zh) 2021-09-11
CN113168610A (zh) 2021-07-23
WO2020110215A1 (ja) 2020-06-04
JP7433380B2 (ja) 2024-02-19
JP2022153658A (ja) 2022-10-12
JP7183297B2 (ja) 2022-12-05
JPWO2020110215A1 (ja)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7411B2 (en) Continuously updatable computer-generated routes with continuously configurable virtual bus stops for passenger ride-sharing of a fleet of ride-sharing vehicles and compute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s for use thereof
JP7433380B2 (ja) 経路評価装置、経路評価方法および経路評価プログラム
CN108898535A (zh) 用于自主车辆的接载区和放下区
US201201357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d providing location-based resource availability information based on mobile device data
JP6469782B1 (ja) 案内システム、案内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944693B2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携帯用端末装置、サーバ装置、携帯用端末装置用プログラム、サーバ装置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誘導方法
JP2006284246A (ja) タクシー経路検索システム
JP2014055779A (ja) お使い支援システム、保護者用端末装置、子供用携帯端末装置、お使い支援方法およびお使い支援プログラム
JP7019057B2 (ja) 経路細分装置
US20220028255A1 (en) Traffic information analysis device and traffic in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
US20210172748A1 (en) Visit management apparatus, visit management method and visit management system
TWI750524B (zh) 作業成果視覺化裝置、作業成果視覺化系統、作業成果視覺化方法及作業成果視覺化程式
WO2014174648A1 (ja) 情報記録システム、情報取得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6062339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19164625A (ja) 投稿評価装置及び投稿評価方法
JP7064017B2 (ja) 交通情報分析装置及び交通情報分析方法
WO2022029858A1 (ja) 経路探索装置、経路探索方法、及び経路探索プログラム
WO2022201720A1 (ja) 情報提示方法
WO2014162612A1 (ja)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端末、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
JP633706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取得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383657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573807B2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5800706B2 (ja) ユーザ位置出力装置、ユーザ位置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75952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取得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