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1320A - 相機用致動器、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 Google Patents

相機用致動器、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1320A
TW202001320A TW108112570A TW108112570A TW202001320A TW 202001320 A TW202001320 A TW 202001320A TW 108112570 A TW108112570 A TW 108112570A TW 108112570 A TW108112570 A TW 108112570A TW 202001320 A TW202001320 A TW 20200132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coil
ois
camera
magn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2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8010B (zh
Inventor
齊藤政大
山本慶一
松田裕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1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1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8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801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相機用致動器包括:固定側構件;可動側構件,相對於固定側構件可移位地設置,且保持鏡頭部;以及驅動部,產生使可動側構件於包含第一方向及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平面內移位的驅動力;且驅動部產生將推力及阻力予以合成的合力作為驅動力,所述推力為使可動側構件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中任一特定方向移位,所述阻力為與作用使可動側構件自特定方向脫離的外力進行對抗。

Description

相機用致動器、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相機用致動器、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先前已知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或數位相機等搭載有相機模組的薄型相機搭載裝置。相機模組包括具有1個以上透鏡的鏡頭部、以及對被攝體像進行拍攝的攝像元件,所述被攝體像藉由鏡頭部而成像(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揭示的相機模組具有:拍攝被攝體時自動進行對焦的自動對焦功能(以下稱為「AF功能」,自動對焦(Auto Focus ,AF))、以及修正相機產生的手抖的抖動修正功能(以下稱為「OIS功能」,光學影像穩定(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此種相機模組具有自動對焦用致動器(actuator)以及抖動修正用致動器,所述自動對焦用致動器用於使鏡頭部沿光軸方向移動、所述抖動修正用致動器用於使鏡頭部於與光軸方向正交的平面內移動。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5-9228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於如所述專利文獻1揭示的相機用模組的情況下,於進行自動對焦或抖動修正時,所述各致動器使透鏡沿特定方向(例如,光軸方向或與光軸方向正交的方向)移位。於此種相機模組中,期待一種可使透鏡朝特定方向高精度地移位的相機用致動器。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使透鏡朝特定方向高精度地移位的相機用致動器、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相機用致動器的一個態樣包括:固定側構件;可動側構件,相對於固定側構件可移位地設置,且保持鏡頭部;以及驅動部,產生使可動側構件於包含第一方向及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平面內移位的驅動力;且驅動部產生將推力及阻力予以合成的合力作為驅動力,所述推力為使可動側構件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中任一特定方向移位,所述阻力為與作用使可動側構件自特定方向脫離的外力進行對抗。
本發明的相機模組的一個態樣包括所述相機用致動器,以及配置於鏡頭部的後段的攝像元件。
本發明的相機搭載裝置的一個態樣具有所述相機模組,以及控制所述相機模組的控制部。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使透鏡朝特定方向高精度地移位的相機用致動器、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以下,基於圖式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1] 參照圖1~圖23B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相機模組進行說明。以下,於說明了相機模組1的概要後,對相機模組1所包含的稜鏡模組2、鏡頭模組3及攝像元件模組4的具體結構進行說明。再者,本發明的相機致動器、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既可包括後述的全部的構成,亦可不包括一部分構成。
[相機模組] 相機模組1例如搭載於智慧型手機M(參照圖27A、圖27B)、行動電話、數位相機、筆記型個人電腦、平板終端、可攜式遊戲機、車載相機等薄型相機搭載裝置。
以下,對構成本實施方式的相機模組1的各部分,以裝配至相機模組1的狀態為基準進行說明。又,於說明本實施方式的相機模組1的結構時,使用正交座標系(X,Y,Z)。於後述圖中亦利用共用的正交座標系(X、Y、Z)進行表示。
於利用相機搭載裝置實際進行拍攝時,相機模組1例如以X方向成為左右方向、Y方向成為上下方向、Z方向成為前後方向的方式被搭載。來自被攝體的光如於圖2中藉由一點鏈線α(亦稱為第一光軸)所示,自Z方向+側(正側)入射至稜鏡模組2的稜鏡23。入射至稜鏡23的光如於圖2及圖9C中藉由一點鏈線β(亦稱為第二光軸)所示,於稜鏡23的光路曲折面231(參照圖8)曲折而被導光至配置於較稜鏡23更靠後段(即,X方向+側)的鏡頭模組3的鏡頭部33。而且,藉由鏡頭部33(參照圖9C)而成像的被攝體像藉由配置於鏡頭模組3的後段的攝像元件模組4(參照圖1)拍攝。
所述相機模組1藉由裝配至稜鏡模組2的第一抖動修正裝置24(參照圖2)及裝配至鏡頭模組3的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參照圖11)進行抖動修正(光學影像穩定(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OIS))。又,所述相機模組1藉由裝配至鏡頭模組3的AF裝置34(參照圖11)而使鏡頭部33沿X方向移位來進行自動對焦。
以下,參照圖1~圖23B對本實施方式的相機模組1所包含的稜鏡模組2、鏡頭模組3及攝像元件模組4進行說明。
[鏡頭模組] 參照圖1~圖8對稜鏡模組2進行說明。稜鏡模組2包括:第一蓋體21、第一基座22、稜鏡23及第一抖動修正裝置24。
[第一蓋體] 第一蓋體21如圖1所示般為例如合成樹脂製或非磁性金屬製,是Z方向兩側及X方向+側開口的箱狀構件。來自被攝體側的光可通過第一蓋體21的Z方向+側的開口部而侵入至第一蓋體21的內部空間。如上所述的第一蓋體21自Z方向+側組合於後述第一基座22。
[第一基座] 參照圖5及圖6對第一基座22進行說明。第一基座22是Z方向+側及X方向+側分別開口的箱狀構件。第一基座22於Z方向-側的底壁部229具有基座側開口部220。
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於基座側開口部220配置前側OIS致動器244的第一線圈244c及第一霍爾(hall)元件244e。
第一基座22將第一抖動修正裝置24的保持架241以可進行以與Y方向平行的第一軸為中心的擺動的方式予以支撐。因此,第一基座22具有用於保持後述擺動導引構件245的第一承接部225c及第二承接部225d。
第一承接部225c設置於第一基座22的Y方向+側的第一側壁部224a。另一方面,第二承接部225d設置於第一基座22的Y方向-側的第一側壁部224b。
此種第一承接部225c與第二承接部225d具有於Y方向彼此對稱的形狀。具體而言,第一承接部225c及第二承接部225d分別是僅第一側壁部224a及第一側壁部224b的Z方向+側的端面(上表面)開口的圓柱狀的凹部。
第一側壁部224a於上表面的Y方向內端緣與第一承接部225c之間具有第一堰部224c1。另一方面,第一側壁部224b於上表面的Y方向內端緣與第二承接部225d之間具有第一堰部224c2。此種第一堰部224c1及第一堰部224c2分別有助於防止將擺動導引構件245固定於第一承接部225c及第二承接部225d的接著劑朝Y方向中央側流出。
第一側壁部224a於上表面的包圍第一承接部225c的Y方向外側半部的一部分的部分,具有第二堰部224d1。另一方面,第一側壁部224b於上表面的包圍第二承接部225d的Y方向外側半部的一部分的部分,具有第二堰部224d2。此種第二堰部224d1及第二堰部224d2分別有助於防止將擺動導引構件245固定於第一承接部225c及第二承接部225d的接著劑朝Y方向外側流出。
第一側壁部224a於上表面的較第二堰部224d1更靠近Y方向外側部分具有彈簧配置空間224e1、彈簧配置空間224e2。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彈簧配置空間224e1與彈簧配置空間224e2於X方向分離。
另一方面,第一側壁部224b於上表面的較第二堰部224d2更靠近Y方向外側部分,具有彈簧配置空間224f1、彈簧配置空間224f2。彈簧配置空間224f1與彈簧配置空間224f2於X方向分離。於彈簧配置空間224e1、彈簧配置空間224e2以及彈簧配置空間224f1、彈簧配置空間224f2分別配置後述擺動支撐彈簧243(參照圖7)的連續部243i的一部分(具體而言為基端側連續部243j1)。
第一側壁部224a於上表面的較第二堰部224d1更靠近Y方向外側部分自X方向+側起依次具有三個凸部224g1、凸部224g2、凸部224g3。凸部224g1與凸部224g3於 X方向上分離且於Y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凸部224g2於Y方向上,配置於較凸部224g1及凸部224g3更靠近外側(圖6中的下側)。
彈簧配置空間224e1存在於凸部224g1與凸部224g2之間。另一方面,彈簧配置空間224e2存在於凸部224g2與凸部224g3之間。
第一側壁部224b於上表面的較第二堰部224d2更靠近Y方向外側部分自X方向+側起依次具有三個凸部224h1、凸部224h2、凸部224h3。凸部224h1與凸部224h3於X方向上分離且於Y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凸部224h2配置於較凸部224h1及凸部224h3更靠近Y方向外側(圖6中的上側)。
彈簧配置空間224f1設置於凸部224h1與凸部224h2之間。另一方面,彈簧配置空間224f2設置於凸部224h2與凸部224h3之間。
第一側壁部224a、第一側壁部224b分別於上表面的X方向兩端部具有第一定位凸部226及第二定位凸部227。第一定位凸部226及第二定位凸部227分別與後述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參照圖7)卡合,對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進行定位。
[第一抖動修正裝置] 參照圖4、圖5、及圖8對第一抖動修正裝置24進行說明。第一抖動修正裝置24是驅動部,使稜鏡23以與Y方向平行的第一軸為中心進行擺動,而進行以所述第一軸為中心的旋轉方向上的抖動修正。此種第一抖動修正裝置24配置於由第一基座22與第一蓋體21包覆的第一收容空間223(參照圖8)。
第一抖動修正裝置24包括:一對擺動導引構件245、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保持架241、以及前側OIS致動器244。
於第一抖動修正裝置24中,保持架241可擺動地支撐於第一基座22。於此狀態下,保持架241基於前側OIS致動器244的驅動力而以第一軸為中心進行擺動。當於控制部5(參照圖17A)的控制下驅動前側OIS致動器244時,保持架241及稜鏡23以與Y方向平行的第一軸為中心進行擺動。藉此,以所述第一軸為中心的旋轉方向上的抖動得到修正。以下,對第一抖動修正裝置24所具有的各構件的具體結構進行說明。
[擺動導引構件] 參照圖5及圖6對一對擺動導引構件245進行說明。一對擺動導引構件245例如分別為陶瓷製、金屬製、合成樹脂製的球體。一對擺動導引構件245中的其中一個(即,Y方向+側)擺動導引構件245配置於第一基座22的第一承接部225c。另一方面,另一個(即,Y方向-側)擺動導引構件245配置於第一基座22的第二承接部225d。
一對擺動導引構件245分別藉由接著劑固定於第一承接部225c及第二承接部225d。於此狀態下,一對擺動導引構件245的Z方向+側的半部作為擺動導引面發揮功能。擺動導引面較第一承接部225c及第二承接部225d更朝Z方向+側突出。
再者,擺動導引構件245並不限於球體,例如亦可為半球體、圓柱或半圓柱。又,擺動導引構件245亦可與第一基座22一體。即,擺動導引構件亦可包括第一基座22的一部分。
[擺動支撐彈簧] 參照圖7對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進行說明。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將後述保持架241以可相對於第一基座22擺動的方式進行支撐。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分別為金屬製的板簧,並且配置於一對擺動導引構件245的Z方向+側。
以下,對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中的其中一個(即,Y方向+側)擺動支撐彈簧243進行說明。另一個(即,Y方向-側)擺動支撐彈簧243與其中一個擺動支撐彈簧243於Y方向上對稱。
其中一個擺動支撐彈簧243具有一對第一卡止部243a、第一卡止部243b、第二卡止部243c、扭轉容許部243g、以及彈簧側導引面243h。
一對第一卡止部243a、第一卡止部243b中的其中一個(即,X方向+側)第一卡止部243a配置於其中一個擺動支撐彈簧243的X方向+側的端部。所述其中一個第一卡止部243a具有第一貫通孔243d。
另一方面,另一個(即,X方向-側)第一卡止部243b配置於一個擺動支撐彈簧243的X方向-側的端部。所述另一個第一卡止部243b具有第一貫通孔243e。一對第一卡止部243a、第一卡止部243b藉由沿X方向延伸的連續部243i彼此連接。
連續部243i具有配置於較後述扭轉容許部243g更靠近X方向+側的連續部要素243j、以及配置於較扭轉容許部243g更靠近X方向-側的連續部要素243k。連續部要素243j將扭轉容許部243g與第一卡止部243a進行連接。另一方面,連續部要素243k將扭轉容許部243g與第一卡止部243b進行連接。
以下,對連續部要素243j進行說明。連續部要素243j具有基端側連續部243j1、以及蜿蜒連續部243j2。基端側連續部243j1與蜿蜒連續部243j2被連接。
基端側連續部243j1設置於連續部要素243j中靠近扭轉容許部243g側的端部。基端側連續部243j1的其中一端(靠近扭轉容許部243g側的端部)與扭轉容許部243g連接。
蜿蜒連續部243j2為大致S字狀。蜿蜒連續部243j2的其中一端(靠近扭轉容許部243g側的端部)與基端側連續部243j1連接。蜿蜒連續部243j2的另一端(遠離扭轉容許部243g側的端部)與第一卡止部243a連接。連續部要素243k與連續部要素243j於X方向上對稱。因此,對於連續部要素243k標注與連續部要素243j的構成構件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說明。
一對第一卡止部243a、第一卡止部243b的Z方向-側的面接著固定於第一基座22的第一側壁部224a的Z方向+側的端面。於此狀態下,於第一貫通孔243d、第一貫通孔243e分別插通有第一基座22的第一定位凸部226及第二定位凸部227(參照圖5)。
再者,於另一個(Y方向-側)擺動支撐彈簧243的情況下,一對第一卡止部243a、第一卡止部243b的Z方向-側的面接著固定於第一基座22的第一側壁部224b的Z方向+側的端面。
第二卡止部243c隔著X方向上的間隙而設置於第一卡止部243a、第一卡止部243b彼此的X方向之間的部分。第二卡止部243c具有一對第二貫通孔243f。
第二卡止部243c的Z方向+側的面接著固定於形成於後述保持架241的伸出部241q、伸出部241r的背面的彈簧座面(未圖示)。於此狀態下,於一對第二貫通孔243f分別插通有形成於保持架241的伸出部241q、伸出部241r的背面的一對保持架側定位凸部(未圖示)。再者,於另一個(Y方向-側)擺動支撐彈簧243的情況下,第二卡止部243c的Z方向+側的面接著固定於形成於保持架241的伸出部241q、伸出部241r的背面的彈簧座面(未圖示)。
扭轉容許部243g是沿Y方向延伸的板狀構件,將連續部243i的X方向中間部(具體而言,各基端側連續部243j1的其中一端)與第二卡止部243c進行連接。此種扭轉容許部243g藉由被扭轉而容許第二卡止部243c相對於第一卡止部243a、第一卡止部243b的扭轉。
又,扭轉容許部243g藉由彈性變形而容許各第一卡止部243a、第一卡止部243b與第二卡止部243c於Z方向上的相對位移。
彈簧側導引面243h包括第二卡止部243c的背面(即,Z方向-側的面)。所述彈簧側導引面243h與所述擺動導引構件245的擺動導引面相抵接。
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於自由狀態(亦稱為非組裝狀態)下為整體上平坦的板狀構件。另一方面,於組裝狀態下,基於扭轉容許部243g的彈性變形,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的第二卡止部243c配置於較第一卡止部243a、第一卡止部243b更靠近Z方向+側。
具體而言,於組裝狀態下,扭轉容許部243g以越朝向第二卡止部243c越朝Z方向+側的方式彈性變形。基於此種彈性變形,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的彈簧側導引面243h對擺動導引構件245朝Z方向-側施力。
於如上所述的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的組裝狀態下,於彈簧配置空間224e1、彈簧配置空間224e2以及彈簧配置空間224f1、彈簧配置空間224f2分別配置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的基端側連續部243j1。進而,於彈簧配置空間224e1、彈簧配置空間224e2及彈簧配置空間224f1、彈簧配置空間224f2以覆蓋基端側連續部243j1的方式配置凝膠狀的減振構件27(參照圖5、圖6、及圖7)。
減振構件27有效地抑制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的共振。自抑制共振的觀點而言,減振構件27較佳為設置於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中使用時變形最大的部分的附近。使用時變形最大的部分為扭轉容許部243g。因此,減振構件27較佳為覆蓋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的靠近扭轉容許部243g的部分。
[保持架] 參照圖4及圖8,對於保持架241進行說明。保持架241例如是合成樹脂製,相對於第一基座22而以可進行擺動的狀態對稜鏡23進行保持。
保持架241包括:載置面241a、一對相向壁部241f、相向壁部241g、以及一對伸出部241q、伸出部241r。
載置面241a自背側(Z方向-側)面向稜鏡23的光路曲折面231。載置面241a例如具有與光路曲折面231平行的面。再者,載置面241a並不限於本實施方式的結構,例如亦可為具有可對稜鏡23進行定位的形狀的凸台(boss)等。
一對相向壁部241f、相向壁部241g分別為與XZ平面平行的板狀構件,且以於Y方向上分離的狀態配置。所述一對相向壁部241f、相向壁部241g以自Y方向夾著載置面241a的方式配置。
一對伸出部241q、伸出部241r各自設置於一對相向壁部241f、相向壁部241g。所述一對伸出部241q、伸出部241r分別將保持架241支撐為可相對於第一基座22進行擺動。
具體而言,其中一個(即,Y方向+側)伸出部241q於相向壁部241f的Y方向+側面上,自所述側面朝Y方向+側伸出。
另一方面,另一個(即,Y方向-側)伸出部241r於相向壁部241g的Y方向-側面上,自所述側面朝Y方向-側伸出。又,一對伸出部241q、伸出部241r分別於背面(即,Z方向-側的面)具有平坦面狀的彈簧座面(未圖示)。彈簧座面於沿X方向分離的兩個部位具有朝Z方向-側突出的一對保持架側定位凸部(未圖示)。
於彈簧座面分別接著固定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的第二卡止部243c的Z方向+側的面。於此狀態下,一對保持架側定位凸部分別插通於擺動支撐彈簧243的一對第二貫通孔243f。藉由該結構,保持架241可擺動地支撐於第一基座22。
再者,保持架241的伸出部241q、伸出部241r的Y方向上的外端部位於較第一基座22的Y方向上的兩端面更靠近Y方向的中央側的位置。此種構成有助於保持架241的小型化、輕量化。
[前側OIS致動器] 參照圖5及圖8,對作為光路曲折構件驅動用致動器的前側OIS致動器244進行說明。前側OIS致動器244使保持架241以第一軸為中心而進行擺動。所謂第一軸是與Y方向平行的軸。具體而言,所謂第一軸是通過一對擺動導引構件245的擺動導引面與一對擺動支撐彈簧243的彈簧側導引面243h的抵接部並與Y軸平行的軸。
前側OIS致動器244以與稜鏡23的光路曲折面231及保持架241於Z方向(即,第一光軸方向)上重合的方式配置於稜鏡23及保持架241的背側(即,Z方向-側)。前側OIS致動器244包括:第一磁鐵244a、第一線圈244c、以及第一霍爾元件244e。
第一磁鐵244a固定於作為可動側構件的保持架241的背側面(即,Z方向-側的面)。第一磁鐵244a包含於X方向上相鄰的兩個磁鐵元件。所述各磁鐵元件分別於Z方向上被磁化,並且於單側具有一個磁極。各磁鐵元件的磁極的朝向互為相反。
第一線圈244c及第一霍爾元件244e固定於撓性印刷電路基板(以下為FPC)25的表面(即,Z方向+側的面),所述撓性印刷電路基板25固定於第一基座22的背側面。
第一線圈244c及第一霍爾元件244e配置於第一基座22的基座側開口部220。再者,第一線圈244c是橢圓形狀的所謂空心線圈。第一霍爾元件244e配置於第一線圈244c的徑向內側。
具有如以上構成的前側OIS致動器244於控制部5(圖17A參照)的控制下,使保持架241以第一軸為中心進行擺動。
其次,參照圖1及圖9A~圖23B對鏡頭模組3進行說明。
[鏡頭模組] 鏡頭模組3包括:第二蓋體31、第二基座32、鏡頭部33、AF裝置34、以及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
[第二蓋體] 參照圖1、圖9A、及圖9B對第二蓋體31進行說明。第二蓋體31為例如合成樹脂製或非磁性金屬製,是X方向兩側及Z方向-側(即,背側)開口的箱狀構件。
具體而言,第二蓋體31具有頂板部31a、前板部31b、後板部31c、第一側板部31d、以及第二側板部31e。
頂板部31a是矩形形狀的板構件。此種頂板部31a配置於第二蓋體31的Z方向+側。頂板部31a於X方向上的一端部(稜鏡模組2(參照圖1)側的端部,且為X方向-側的端部)具有切口部31f。
切口部31f自頂板部31a的X方向-側的端部朝X方向+側被切除。此種切口部31f於俯視下為於Y方向上長的矩形。於此種切口部31f,配置有後述的連接構件343d。
前板部31b是矩形形狀的板狀構件,自頂板部31a的X方向-側的端部朝Z方向-側延伸。前板部31b於包含中央部的部分具有前側開口部31g。前側開口部31g具有鏡頭部33的X方向-側的端面可露出於X方向-側的大小。來自稜鏡模組2的光通過前側開口部31g入射至鏡頭部33。
又,前側開口部31g與頂板部31a的切口部31f連接。因此,前側開口部31g的Z方向+側的緣部不存在於由頂板部31a與前板部31b形成的角部31h處。此種構成可容易地進行前側開口部31g的加工。
後板部31c是矩形形狀的板狀構件,自頂板部31a的X方向+側的端部朝Z方向-側延伸。後板部31c於包含中央部的部分具有後側開口部31i。後側開口部31i具有鏡頭部33的X方向+側的端面可露出於X方向+側的大小。來自鏡頭部33的光通過後側開口部31i入射至攝像元件模組4。
第一側板部31d是矩形形狀的板狀構件,自頂板部31a的Y方向+側的端部朝Z方向-側延伸。又,第二側板部31e是矩形形狀的板狀構件,自頂板部31a的Y方向-側的端部朝Z方向-側延伸。如上所述的第二蓋體31自Z方向+側組合於後述第二基座32。
[第二基座] 參照圖9C、圖10、及圖18~圖22對第二基座32進行說明。第二基座32藉由與所述第二蓋體31組合,而形成可配置鏡頭部33、AF裝置34、及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的第二收容空間32c(參照圖1)。
第二基座32組合下側基座要素32a與上側基座要素32b而構成。
第二基座32具有底面部32d以及一對第二側壁部32g、第二側壁部32h。底面部32d具有合成樹脂製的基部、以及嵌入成形於所述基部的金屬製的增強板32k。此種增強板32k有助於底面部32d的高剛性化及薄壁化。
第二基座32的增強板32k於較後述鏡頭導引件341更靠近Z方向-側,以相對於鏡頭導引件341重合的方式配置。具體而言,即便於鏡頭導引件341位於進行自動對焦的動作時可移動的範圍(即,可沿X方向移動的範圍)及進行抖動修正的動作時可移動的範圍(即,可沿Y方向移動的範圍)的任一位置的情況下,鏡頭導引件341皆存在於增強板32k的Z方向+側。因此,增強板32k的表面(即,Z方向+側的面)始終被鏡頭導引件341覆蓋而不露出。藉此,以免由增強板32k反射的反射光入射至鏡頭部33進而入射至後述攝像元件模組4的攝像元件。
第二基座32於底面部32d的增強板32k的Y方向兩側部分分別具有底面貫通孔32e、底面貫通孔32f(參照圖18、圖19)。如圖21及圖22所示,於底面貫通孔32e、底面貫通孔32f分別配置後述AF致動器345的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二AF線圈347b。
第二側壁部32g、第二側壁部32h分別自底面部32d的Y方向兩端部朝Z方向+側延伸。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第二側壁部32g如圖20所示,是組合下側基座要素32a的第二下壁要素32a1、與上側基座要素32b的第二上壁要素32b1而構成。又,第二側壁部32h是組合下側基座要素32a的第二下壁要素32a2、與上側基座要素32b的第二上壁要素32b2而構成。
如圖21及圖22所示,第二側壁部32g、第二側壁部32h分別具有線圈載置部32i、線圈載置部32j。於此種線圈載置部32i、線圈載置部32j分別載置後述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的第一OIS線圈352b及第二OIS線圈353b。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線圈載置部32i、線圈載置部32j設置於上側基座要素32b的第二上壁要素32b1、第二上壁要素32b2的上表面。
線圈載置部32i於Z方向上,配置於鏡頭導引件341的第一伸出部34a1與第二伸出部34a3之間。又,線圈載置部32j於Z方向上,配置於鏡頭導引件341的第一伸出部34a2與第二伸出部34a4之間。
又,如圖21所示,於線圈載置部32i與底面部32d之間,配置後述AF致動器345的第一AF磁鐵346a。又,如圖22所示,於線圈載置部32j與底面部32d之間,配置AF致動器345的第二AF磁鐵347a。第一AF磁鐵346a及第二AF磁鐵347a保持於後述鏡頭導引件341。
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底面貫通孔32e、底面貫通孔32f與線圈載置部32i、線圈載置部32j於Z方向上空開規定間隔而重合。因此,配置於底面貫通孔32e、底面貫通孔32f的第一AF線圈346b及載置於第二AF線圈347b,與載置於線圈載置部32i、線圈載置部32j的第一OIS線圈352b及第二OIS線圈353b於Z方向上空開規定間隔而重合。
又,第二側壁部32g於Y方向+側的側面的X方向兩端部具有用於配置後述彈簧342a1、彈簧342a3的彈簧配置部32m1、彈簧配置部32m3(參照圖9C)。另一方面,第二側壁部32h於Y方向-側的側面的X方向兩端部,具有用於配置後述彈簧342a2、彈簧342a4的彈簧配置部32m2、彈簧配置部32m4(參照圖10)。
又,第二基座32於X方向+側端部具有基準部32n。基準部32n是設置於第二基座32的X方向+側的端部的板狀構件。此種基準部32n的X方向+側的側面成為後述攝像元件模組4的X方向的基準面。另一方面,基準部32n於X方向-側的側面具有成為後述鏡頭導引件341的X方向的基準面的第一基準面32n1(參照圖23B)。此種第一基準面32n1亦為後述校準(Calibration)時的基準。基準部32n於中央部具有將通過鏡頭部33的光朝攝像元件模組4導光的貫通孔。此種基準部32n是用於對攝像元件模組4進行定位的構件。
[鏡頭部] 鏡頭部33以保持於後述鏡頭導引件341的狀態配置於第二收容空間32c(參照圖1)。如圖9C~圖12所示,此種鏡頭部33具有筒狀的透鏡鏡筒33A、及保持於透鏡鏡筒33A的一個以上的透鏡33B。作為一例,鏡頭部33具有固定於透鏡鏡筒33A的X方向-側的端部與透鏡鏡筒33A的X方向+側的端部之間的例如光學三倍以上的望遠透鏡群。再者,鏡頭部33的結構並不限於所述結構。
[AF裝置] 參照圖9C~圖17A,對AF裝置34進行說明。AF裝置34是驅動部,以自動對焦為目的使鏡頭部33沿X方向移位。具體而言,AF裝置34具有鏡頭導引件341、第一支撐機構342、第二支撐機構343、FPC344、以及AF致動器345。
[鏡頭導引件] 參照圖11~圖13,對鏡頭導引件341進行說明。圖11是自Y方向+側對省略了一部分構件的狀態下的鏡頭模組3進行觀察的圖。圖12是自Y方向-側對省略了一部分構件的狀態下的鏡頭模組3進行觀察的圖。圖13是自X方向-側對省略了第二基座32的狀態下的鏡頭模組3進行觀察的圖。
鏡頭導引件341具有筒狀的鏡頭保持部341a,一對第一伸出部34a1、第一伸出部34a2,以及一對第二伸出部34a3、第二伸出部34a4。此種鏡頭導引件341以可進行X方向(即,第二光軸方向)及Y方向的位移的狀態配置於第二收容空間32c。
鏡頭保持部341a具有可保持透鏡鏡筒33A的收容空間。
一對第一伸出部34a1、第一伸出部34a2分別以自筒狀的鏡頭保持部341a的外周面的兩個部位於Y軸方向上沿彼此相反方向延伸的狀態而設置。
一對第二伸出部34a3、第二伸出部34a4分別以自筒狀的鏡頭保持部341a的外周面中的較一對第一伸出部34a1、第一伸出部34a2更靠近Z方向+側的兩個部位於Y軸方向上沿彼此相反方向延伸的狀態而設置。
其中一個(Y方向+側)第一伸出部34a1與其中一個(Y方向+側)第二伸出部34a3於Z方向上隔著空間34b1重合。另一個(Y方向-側)第一伸出部34a2與另一個(Y方向-側)第二伸出部34a4於Z方向上隔著空間34b2重合。
鏡頭導引件341具有保持後述AF致動器345的第一AF磁鐵346a的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參照圖11)、以及保持第二AF磁鐵347a的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參照圖12)。具體而言,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分別設置於一對第一伸出部34a1、第一伸出部34a2。
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分別為Z方向-側開口的凹部。此種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分別配置於第二基座32的一對線圈載置部32i、線圈載置部32j(參照圖21及圖22)的Z方向-側。又,此種一對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與第二基座32的底面貫通孔32e、底面貫通孔32f設置於與Z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線上。一對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設置於較底面貫通孔32e、底面貫通孔32f更靠近Z方向+側。
鏡頭導引件341具有保持後述後側OIS致動器351的第一OIS磁鐵352a的第二磁鐵保持部34a7(參照圖11)。又,鏡頭導引件341具有保持後側OIS致動器351的第二OIS磁鐵353a的第二磁鐵保持部34a8(參照圖12)。具體而言,第二磁鐵保持部34a7、第二磁鐵保持部34a8分別設置於一對第二伸出部34a3、第二伸出部34a4。
一對第二磁鐵保持部34a7、第二磁鐵保持部34a8分別為Z方向-側開口的凹部。此種一對第二磁鐵保持部34a7、第二磁鐵保持部34a8是與第二基座32的線圈載置部32i、線圈載置部32j設置於與Z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線上。一對第二磁鐵保持部34a7、第二磁鐵保持部34a8設置於較線圈載置部32i、線圈載置部32j更靠近Z方向+側。
鏡頭導引件341於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的附近具有保持AF致動器345的第一X位置檢測磁鐵346d的第三磁鐵保持部34b3(參照圖11)。又,鏡頭導引件341於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的附近具有保持AF致動器345的第二X位置檢測磁鐵347d的第三磁鐵保持部34b4(參照圖12)。
具體而言,第三磁鐵保持部34b3、第三磁鐵保持部34b4分別設置於一對第一伸出部34a1、第一伸出部34a2中的較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更靠近X方向-側。再者,第三磁鐵保持部34b3、第三磁鐵保持部34b4的位置只要為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的附近則不限於所述位置。
鏡頭導引件341於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的附近具有保持後側OIS致動器351的Y位置檢測磁鐵352c、Y位置檢測磁鐵353c的一對第四磁鐵保持部34b5、第四磁鐵保持部34b6(參照圖11及圖12)。具體而言,一對第四磁鐵保持部34b5、第四磁鐵保持部34b6分別設置於一對第一伸出部34a1、第一伸出部34a2中的較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更靠近X方向+側。再者,一對第四磁鐵保持部34b5、第四磁鐵保持部34b6的位置只要為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的附近則不限於所述位置。
鏡頭導引件341具有保持後述第二支撐機構343的多個滾珠343e的多個(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為6個)滾珠保持部343a(參照圖10)。具體而言,所述各滾珠保持部343a於一對第二伸出部34a3、第二伸出部34a4的Z方向+側的面各設置三個。
鏡頭導引件341於最朝X方向+側移位的狀態下,鏡頭導引件341的X方向+側的端面(以下稱為「鏡頭導引件側基準面」)抵接於基準部32n的第一基準面32n1。
鏡頭導引件341的鏡頭導引件側基準面與第一基準面32n1是分別與YZ平面平行的平坦面。因此,於鏡頭導引件341的鏡頭導引件側基準面與第一基準面32n1抵接(面接觸)的狀態下,鏡頭導引件341成為相對於X方向(即,第二光軸方向)不朝Y方向及Z方向傾斜的狀態(以下稱為「鏡頭導引件341的基準狀態」)。
[第一支撐機構] 參照圖9C~圖12、及圖14,對第一支撐機構342進行說明。第一支撐機構342將鏡頭導引件341以可相對於第二基座32進行移位的狀態彈性地支撐於第二基座32。亦將此種第一支撐機構342稱為彈性支撐機構。
第一支撐機構342具有分別是彈性支撐構件的多個(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為4個)彈簧342a1~彈簧342a4。彈簧342a1~彈簧342a4將鏡頭導引件341彈性地支撐於第二基座32。於此狀態下,鏡頭部33可相對於第二基座32沿X方向及Y方向移位。又,鏡頭導引件341將相對於第二基座32的朝Z方向的位移藉由第一支撐機構342限制於規定範圍內。所謂規定範圍是鏡頭導引件341可基於彈簧342a1~彈簧342a4的彈性變形進行移位的範圍。
彈簧342a1將鏡頭導引件341的X方向+側且為Y方向+側的端部支撐於第二基座32(參照圖9C)。彈簧342a2將鏡頭導引件341的X方向+側且為Y方向-側的端部支撐於第二基座32(參照圖10)。彈簧342a3將鏡頭導引件341的X方向-側且為Y方向+側的端部支撐於第二基座32(參照圖9C)。進而,彈簧342a4將鏡頭導引件341的X方向-側且為Y方向-側的端部支撐於第二基座32(參照圖10)。
彈簧342a1~彈簧342a4分別如圖14所示,具有第一固定部342b、第二固定部342c、以及連接部342d。再者,圖14表示保持組裝狀態的配置的彈簧342a1~彈簧342a4。
第一固定部342b固定於作為可動側構件的鏡頭導引件341。第二固定部342c固定於作為固定側構件的第二基座32。
連接部342d將第一固定部342b與第二固定部342c進行連接。連接部342d例如包含至少一部分彎曲的(具體而言,蜿蜒狀地彎曲成形的)線狀構件。
具體而言,連接部342d分別自Z方向+側起依次具有第一彎曲部342e與第二彎曲部342f。此種彈簧342a1~彈簧342a4分別配置於第二基座32的彈簧配置部32m1~彈簧配置部32m4(參照圖9C及圖10)。
第一彎曲部342e是被彎折為蜿蜒狀的部分,設置於連接部342d的一端部(Z方向+側的端部)。於鏡頭部33相對於第二基座32於Z方向上移位時,此種第一彎曲部342e於連接部342d的長度方向(Z方向)上彈性變形。
再者,第一彎曲部342e的位置並不限於本實施方式的位置。第一彎曲部342e較佳的是設置於連接部342d的一側的半部(即,第一固定部342b側的半部)。又,若如本實施方式般第一彎曲部342e設置於連接部342d的一端部則為更佳。雖然省略圖示,但於組裝狀態下,第一彎曲部342e可分別被凝膠狀的減振構件覆蓋。
第二彎曲部342f是設置於連接部342d的另一端部(Z方向-側的端部)且被彎折為蜿蜒狀的線狀構件。於鏡頭部33相對於第二基座32於Z方向上移位時,第二彎曲部342f於連接部342d的長度方向上(Z方向)彈性變形。鏡頭部33相對於第二基座32於Z方向上移位時的第二彎曲部342f的位移量小於第一彎曲部342e的位移量。
又,於鏡頭部33相對於第二基座32於X方向上移位時,連接部342d以將第二固定部342c側的端部附近為支點進行擺動的方式移位。因此,於連接部342d中愈遠離所述支點(換言之,愈靠近第一固定部342b),則鏡頭部33相對於第二基座32於X方向上移位時的位移量愈大。
再者,第二彎曲部342f的位置並不限於本實施方式的位置。第二彎曲部342f較佳為設置於連接部342d的另一側的半部(即,第二固定部342c側的半部)。又,若如本實施方式般第二彎曲部342f設置於連接部342d的另一端部則為更佳。又,於本實施方式中,可省略第二彎曲部342f。即,連接部342d可為僅於一個部位具有彎曲部的構成。再者,雖然圖示省略,但第二彎曲部342f可分別被凝膠狀的減振構件覆蓋。
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連接部342d於X方向上具有方向性。將彈簧342a1與彈簧342a2配置為於X方向上成為相同方向。換言之,彈簧342a1與彈簧342a2例如配置為於自Y方向+側觀察時,至少連接部342d重合。
彈簧342a3與彈簧342a4配置為於X方向上成為相同方向。換言之,彈簧342a3與彈簧342a4例如配置為於自Y方向+側觀察時,至少連接部342d重合。
彈簧342a1與彈簧342a3配置為於X方向上連接部342d朝向相同方向。彈簧342a2與彈簧342a4配置為於X方向上連接部342d朝向相同方向。然而,作為變形例,彈簧342a1與彈簧342a3亦可為於自Y方向觀察時,連接部342d以Z軸為對稱軸而線對稱的關係。又,彈簧342a2與彈簧342a4亦可為於自Y方向觀察時,連接部342d以Z軸為對稱軸而線對稱的關係。於此種變形例的情況下,較佳的是亦將彈簧342a1與彈簧342a2、以及彈簧342a3與彈簧342a4配置為於X方向上為相同方向。
又,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如圖14所示,例如,於將連結自Z方向+側觀察時配置於鏡頭導引件341的對角位置的彈簧342a1的中心與彈簧342a4的中心的直線設為直線L1 ,將連結彈簧342a2的中心與彈簧342a3的中心的直線設為直線L2 時,直線L1 與直線L2 的交點(亦稱為分散配置的中心位置)與後述基準位置的可動側構件的重心G一致或大致一致。
再者,所謂可動側構件是指鏡頭導引件341及固定於鏡頭導引件341並可與鏡頭導引件341一起移位的各構件。具體而言,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可動側構件構成為包含:鏡頭導引件341、鏡頭部33、AF致動器345的第一AF磁鐵346a及第二AF磁鐵347a、以及後側OIS致動器351的第一OIS磁鐵352a及第二OIS磁鐵353a等。
所謂各彈簧342a1~彈簧342a4的中心,例如是各彈簧342a1~彈簧342a4的Z方向的中央位置且為X方向中央位置。又,所謂鏡頭導引件341的基準位置是指鏡頭導引件341未藉由自動對焦功能而於X方向上進行移位的狀態且未藉由後述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而於Y方向上進行移位的狀態。藉由此種構成,圍繞通過所述可動側構件的重心G且與Z方向平行的直線L3 的鏡頭導引件341的共振得到降低。
再者,所述各彈簧342a1~彈簧342a4如下配置。於將通過所述重心G且與第二光軸方向(即,X方向)平行的直線設為直線L4 (參照圖14)時,X方向+側的一對彈簧342a1、彈簧342a2配置於關於所述直線L4 對稱且自重心G朝X方向+側(圖14的右側)離開規定距離的兩處位置。另一方面,X方向-側的一對彈簧342a3、彈簧342a4配置於關於所述直線L4 對稱且自重心G朝X方向-側(圖14的左側)離開所述規定距離的兩處位置。藉此,所述直線L1 與所述直線L2 的交點與所述重心G一致。
[第二支撐機構] 參照圖9A~圖13對第二支撐機構343進行說明。第二支撐機構343將鏡頭導引件341以可於相對於第二基座32的XY平面內進行移位的狀態支撐於第二基座32。然而,第二支撐機構343將鏡頭導引件341以限制相對於第二基座32的朝Z方向的位移的狀態進行支撐。具體而言,第二支撐機構343將鏡頭導引件341以不能相對於第二基座32朝Z方向+側移位的狀態進行支撐。
第二支撐機構343具有多個滾珠保持部343a、一對軌道構件343b1、軌道構件343b2、連接構件343d、以及多個滾珠343e。
多個滾珠保持部343a設置於鏡頭導引件341的第二伸出部34a3、第二伸出部34a4的Z方向+側的面。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多個滾珠保持部343a分別於第二伸出部34a3、第二伸出部34a4的Z方向+側的面各設置三個。
一對軌道構件343b1、軌道構件343b2分別例如是與XY平面平行的板狀構件。此種一對軌道構件343b1、軌道構件343b2分別是鐵合金等磁性金屬製。
配置於Y方向+側的軌道構件343b1與第一OIS磁鐵352a被配置於與Z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線上。又,軌道構件343b1配置於較第一OIS磁鐵352a更靠近Z方向+側。
又,配置於Y方向-側的軌道構件343b2與第二OIS磁鐵353a被配置於與Z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線上。又,軌道構件343b2配置於較第二OIS磁鐵353a更靠近Z方向+側。
藉由此種配置,第一OIS磁鐵352a基於自身的磁力而被朝接近軌道構件343b1的方向(即,Z方向+側)吸引。
又,第二OIS磁鐵353a基於自身的磁力被朝接近軌道構件343b2的方向(即,Z方向+側)吸引。
作用於所述第一OIS磁鐵352a及所述第二OIS磁鐵353a、與軌道構件343b1及軌道構件343b2之間的力,例如於省略彈簧342a1~彈簧342a4的情況下(即,後述實施方式2的情況下),可使所述可動側構件自固定側構件(第二基座32)浮起。
具體而言,一對軌道構件343b1、軌道構件343b2分別以與第二伸出部34a3、第二伸出部34a4的Z方向+側的面相向的狀態而設置於較鏡頭導引件341的第二伸出部34a3、第二伸出部34a4更靠近Z方向+側。
一對軌道構件343b1、軌道構件343b2分別於Z方向-側的面具有平坦面狀的軌道面343c(參照圖11及圖12)。軌道面343c分別與第二伸出部34a3、第二伸出部34a4的Z方向+側的面於Z方向上相向。
一對軌道構件343b1、軌道構件343b2的X方向-側的端部彼此藉由連接構件343d連接。連接構件343d配置於第二蓋體31的頂板部31a的切口部31f(參照圖9A及圖9C)。於此狀態下,連接構件343d封塞整個切口部31f。藉此,連接構件343d防止光自切口部31f入射至鏡頭部33。又,連接構件343d固定於第二蓋體31。由於第二蓋體31固定於第二基座32,因此連接構件343d及一對軌道構件343b1、軌道構件343b2經由第二蓋體31固定於第二基座32。
多個滾珠343e分別保持於多個滾珠保持部343a。於如此保持的狀態下,多個滾珠343e以旋轉自如的狀態配置於多個滾珠保持部343a的內表面與一對軌道構件343b1、軌道構件343b2的軌道面343c之間。多個滾珠343e分別抵接於多個滾珠保持部343a的內表面、及一對軌道構件343b1的軌道面343c。
[FPC] 參照圖15~圖17A、圖21、及圖22對FPC344進行說明。FPC344是撓性印刷電路基板,固定於第二基座32(參照圖9C及圖10)。
FPC344具有:FPC基部344a、第一端子部34d1、第二端子部34d2、第三端子部34d3、第一線圈固定部34d4、第二線圈固定部34d5、第一控制器固定部34d6、第二控制器固定部34d7、霍爾元件固定部34d8、以及AF驅動控制電路344b(參照圖17A)。
FPC基部344a是與XY平面平行的板狀構件,固定於第二基座32(參照圖9C及圖10)。
第一端子部34d1及第二端子部34d2分別於FPC基部344a的X方向+側的端部自沿Y方向分離的兩個部位朝Z方向+側延伸。第一端子部34d1與第一OIS線圈352b電性連接。另一方面,第二端子部34d2與第二OIS線圈353b電性連接。
第三端子部34d3與安裝有攝像元件模組4的感測器基板6(圖17A)連接。如圖17A所示,第三端子部34d3具有電源端子T1、接地端子T2、資料訊號端子T3、第一時脈端子T4、以及第二時脈端子T5。於FPC344連接於感測器基板6的狀態下,此種第三端子部34d3的各端子分別與於感測器基板6的基板側電路6a中相對應的各端子連接。
第一線圈固定部34d4及第二線圈固定部34d5分別於FPC基部344a的Z方向+側的面上,設置於與鏡頭導引件341的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於Z方向上相向的位置。具體而言,第一線圈固定部34d4與第二線圈固定部34d5於FPC基部344a的Z方向+側的面上,以第二光軸為中心分離地設置於Y方向的其中一側(Y方向+側)、與Y方向的另一側(Y方向-側)。
於所述第一線圈固定部34d4及所述第二線圈固定部34d5分別固定有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二AF線圈347b。第一線圈固定部34d4及第二線圈固定部34d5分別配置於第二基座32的底面貫通孔32e、底面貫通孔32f(參照圖18、圖19)。
第一控制器固定部34d6及第二控制器固定部34d7分別於FPC基部344a的Z方向+側的面上,設置於第一線圈固定部34d4及第二線圈固定部34d5的附近。具體而言,第一控制器固定部34d6及第二控制器固定部34d7分別於FPC基部344a的Z方向+側的面上,設置於較第一線圈固定部34d4及第二線圈固定部34d5更靠近X方向-側的附近。
於所述第一控制器固定部34d6及所述第二控制器固定部34d7分別固定有第一AF控制器346c及第二AF控制器347c。
霍爾元件固定部34d8於FPC基部344a的Z方向+側的面上,設置於與鏡頭導引件341的第四磁鐵保持部34b6(參照圖12)於Z方向上相向的位置。於霍爾元件固定部34d8固定有後述後側OIS致動器351的OIS霍爾元件353d。
如圖17A所示,AF驅動控制電路344b具有:第一電源線L1、第二電源線L2、第一接地線L3、第二接地線L4、第一資料訊號線L5、第二資料訊號線L6、第一時脈線L7、第二時脈線L8、第一線圈供電線L9、第一線圈供電線L10、以及第二線圈供電線L11及第二線圈供電線L12。
第一電源線L1是將電流自安裝於感測器基板6的控制部5供給至第一AF控制器346c的傳送線路。第一電源線L1的其中一端連接於第三端子部34d3的電源端子T1。第一電源線L1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一AF控制器346c的輸入側電源端子(未圖示)。
第二電源線L2是將電流自安裝於感測器基板6的控制部5供給至第二AF控制器347c的傳送線路。第二電源線L2的其中一端連接於第三端子部34d3的電源端子T1。第二電源線L2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二AF控制器347c的電源輸入端子(未圖示)。如以上所述般,第一電源線L1與第二電源線L2於中途分支。
第一接地線L3是接地用的傳送線路。第一接地線L3的其中一端連接於第三端子部34d3的接地端子T2。第一接地線L3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一AF控制器346c的接地端子(未圖示)。
第二接地線L4是接地用的傳送線路。第二接地線L4的其中一端連接於第三端子部34d3的接地端子T2。第二接地線L4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二AF控制器347c的接地端子(未圖示)。第一接地線L3與第二接地線L4於中途分支。
第一資料訊號線L5是控制部5與第一AF控制器346c之間的控制訊號的傳送線路。第一資料訊號線L5的其中一端連接於第三端子部34d3的資料訊號端子T3。第一資料訊號線L5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一AF控制器346c的輸入側資料訊號端子(未圖示)。
第二資料訊號線L6是控制部5與第二AF控制器347c之間的控制訊號的傳送線路。第二資料訊號線L6的其中一端連接於第三端子部34d3的資料訊號端子T3。第二資料訊號線L6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二AF控制器347c的輸入側資料訊號端子(未圖示)。第一資料訊號線L5與第二資料訊號線L6於中途分支。
第一AF控制器346c與第二AF控制器347c可基於自控制部5接收的控制訊號,以規定的時間間隔交替地進行動作。換言之,控制部5可以第一AF控制器346c與第二AF控制器347c以規定的時間間隔交替地進行動作的方式對第一AF控制器346c與第二AF控制器347c發送控制訊號。
控制部5例如可對第一AF控制器346c與第二AF控制器347c同時發送控制訊號。控制部5可將控制訊號以規定的時間間隔發送。此種控制訊號可包含指示第一AF控制器346c與第二AF控制器347c中任一個控制器(以下,稱為「對象控制器」)的動作的資訊。
第一AF控制器346c與第二AF控制器347c解析對自控制部5接收的控制訊號所含的所述動作進行指示的資訊,於自身相當於對象控制器時,可基於控制訊號而進行動作。
又,控制部5例如可對第一AF控制器346c與第二AF控制器347c以規定的時間間隔交替地發送控制訊號。第一AF控制器346c與第二AF控制器347c中的自控制部5接收到控制訊號的控制器,可基於所接收到的控制訊號而進行動作。
第一時脈線L7是控制部5與第一AF控制器346c之間的時脈訊號的傳送線路。第一時脈線L7的其中一端連接於第三端子部34d3的第一時脈端子T4。第一時脈線L7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一AF控制器346c的時脈端子(未圖示)。
第二時脈線L8是控制部5與第二AF控制器347c之間的時脈訊號的傳送線路。第二時脈線L8的其中一端連接於第三端子部34d3的第二時脈端子T5。第二時脈線L8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二AF控制器347c的時脈端子(未圖示)。
第一線圈供電線L9、第一線圈供電線L10是將第一AF控制器346c與第一AF線圈346b進行連接的傳送線路。
第一線圈供電線L9的其中一端連接於第一AF控制器346c的輸出側電源端子的第一端子(未圖示)。第一線圈供電線L9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一AF線圈346b的其中一端。
第一線圈供電線L10的其中一端連接於第一AF控制器346c的輸出側電源端子的第二端子(未圖示)。第一線圈供電線L10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一AF線圈346b的另一端。
第二線圈供電線L11、第二線圈供電線L12是將第二AF控制器347c與第二AF線圈347b進行連接的傳送線路。
第二線圈供電線L11的其中一端連接於第二AF控制器347c的輸出側電源端子的第一端子(未圖示)。第二線圈供電線L11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二AF線圈347b的其中一端。
第二線圈供電線L12的其中一端連接於第二AF控制器347c的輸出側電源端子的第二端子(未圖示)。第二線圈供電線L12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二AF線圈347b的另一端。
如上所述的AF驅動控制電路344b經由第三端子部34d3連接於感測器基板6。藉此,第一AF控制器346c及第二AF控制器347c與安裝於感測器基板6的控制部5連接。
[AF致動器] 參照圖11、圖12、圖16、及圖17A對AF致動器345進行說明。AF致動器345是於自動對焦時使鏡頭導引件341於X方向上(第二光軸方向)移位的驅動機構。
AF致動器345具有配置於Y方向+側的第一AF致動器346、以及配置於Y方向-側的第二AF致動器347。
第一AF致動器346是驅動機構部,具有第一AF磁鐵346a、第一AF線圈346b、第一X位置檢測磁鐵346d、以及第一AF控制器346c。
第二AF致動器347是驅動機構部,具有第二AF磁鐵347a、第二AF線圈347b、第二X位置檢測磁鐵347d、以及第二AF控制器347c。
所述第一AF致動器346及所述第二AF致動器347是第一AF磁鐵346a及第二AF磁鐵347a固定於作為可動側構件的鏡頭導引件341,且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二AF線圈347b固定於作為固定側構件的第二基座32的可動磁鐵型的致動器。
再者,第一AF致動器346及第二AF致動器347亦可為可動線圈型的致動器。以下,對構成AF致動器345的各部的配置進行說明。
第一AF磁鐵346a及第二AF磁鐵347a分別保持於鏡頭導引件341的第一磁鐵保持部34a5、第一磁鐵保持部34a6。於此狀態下,第一AF磁鐵346a及第二AF磁鐵347a分別配置於第二基座32的一對線圈載置部32i、線圈載置部32j(參照圖9C及圖10)的Z方向+側。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第一AF磁鐵346a及第二AF磁鐵347a分別包含以於Y方向上相鄰的方式排列的兩個磁鐵要素(省略符號)。所述各磁鐵要素於Z方向上被磁化,配置為磁極的朝向相反。
又,第一AF磁鐵346a及第二AF磁鐵347a分別於X方向上長、且例如自Y方向觀察下(圖11及圖12所示的狀態)的形狀為大致矩形形狀的長方體。
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二AF線圈347b分別為於自動對焦時被供電的橢圓形狀的所謂空心線圈。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二AF線圈347b分別以長軸與Y方向一致的狀態經由基板(未圖示)固定於FPC344的第一線圈固定部34d4及第二線圈固定部34d5。
如圖17A所示,第一AF線圈346b經由第一線圈供電線L9、第一線圈供電線L10與第一AF控制器346c連接。第一AF線圈346b的電流值藉由第一AF控制器346c控制。
第一X位置檢測磁鐵346d及第二X位置檢測磁鐵347d於Z方向上被磁化,例如自Y方向觀察下(圖11及圖12所示的狀態)的形狀為大致矩形形狀的長方體。所述第一X位置檢測磁鐵346d及所述第二X位置檢測磁鐵347d分別保持於鏡頭導引件341的一對第三磁鐵保持部34b3、第三磁鐵保持部34b4。
第一AF控制器346c固定於FPC344的第一控制器固定部34d6。此種第一AF控制器346c如圖17A所示,具有第一檢測部346e、以及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
第一檢測部346e檢測第一AF磁鐵346a與第一X位置檢測磁鐵346d之間的磁通量(亦稱為與位置相關的資訊)。第一檢測部346e將檢測值發送至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
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基於自第一檢測部346e接收到的檢測值,求得第一AF磁鐵346a於X方向上的位置(亦稱為第一位置)。然後,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基於自第一檢測部346e接收到的檢測值,控制第一AF線圈346b的電流值。再者,第一AF控制器346c不進行與第二AF線圈347b的電流值相關的控制。
如以上所述般,於第一AF致動器346中,基於第一檢測部346e的檢測值進行閉環(closed loop)控制。再者,亦可省略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此種情況下,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所進行的處理例如可藉由安裝於感測器基板6的控制部5進行。
又,第二AF控制器347c固定於FPC344的第二控制器固定部34d7。如圖17A所示,所述第二AF控制器347c具有第二檢測部347e、以及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
第二檢測部347e檢測第二AF磁鐵347a與第二X位置檢測磁鐵347d之間的磁通量(亦稱為與位置相關的資訊)。第二檢測部347e將檢測值發送至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
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基於自第二檢測部347e接收到的檢測值(與位置相關的資訊),求得第二AF磁鐵347a於X方向上的位置(亦稱為第二位置)。又,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基於自第二檢測部347e接收到的檢測值控制第二AF線圈347b的電流值。再者,第二AF控制器347c不進行與第一AF線圈346b的電流值相關的控制。
如以上所述般於第二AF致動器347中,基於第二AF控制器347c的檢測值進行閉環控制。再者,亦可省略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此種情況下,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所進行的處理例如可藉由安裝於感測器基板6的控制部5進行。
於具有如上構成的第一AF致動器346及第二AF致動器347的情況下,若於第一AF控制器346c及第二AF控制器347c的控制下電流流入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二AF線圈347b,則產生使第一AF磁鐵346a及第二AF磁鐵347a沿X方向移位的勞侖茲力(Lorentz force)(推力)。
此種推力藉由控制流入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二AF線圈347b的電流的朝向而切換。藉此,切換鏡頭導引件341的移位方向。
本實施方式的構成,藉由獨立地控制第一AF致動器346的第一AF線圈346b的電流值、與第二AF致動器347的第二AF線圈347b的電流值,而可使第一AF致動器346產生的推力、與第二AF致動器347產生的推力不同。
具體而言,於第一AF致動器346產生的推力與第二AF致動器347產生的推力相同時,AF致動器345產生的推力僅包含X方向的第一推力。另一方面,於第一AF致動器346產生的推力與第二AF致動器347產生的推力不同時,AF致動器345產生的推力具有X方向的第一推力、及圍繞可動側構件的重心G的力矩(moment)即第二推力。
所述第二推力於自動對焦時,成為與欲使鏡頭導引件341自X方向脫離的外力進行對抗的阻力。藉此,AF致動器345於自動對焦時,可使鏡頭導引件341的自X方向的脫離量減少或為零。再者,對上文所述的外力將於後述。
又,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AF致動器345亦是如下第二驅動機構部,即於後述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進行抖動修正時,產生與作用使可動側構件(鏡頭導引件341)自Y方向脫離的外力進行對抗的阻力。
即,AF致動器345於後述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進行抖動修正時,藉由第一AF控制器346c及第二AF控制器347c檢測第一AF磁鐵346a及第二AF磁鐵347a的於X方向上的位置。
然後,第一AF控制器346c及第二AF控制器347c分別基於檢測值控制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二AF線圈347b的電流值。藉此,AF致動器345於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進行抖動修正時,產生相對於欲使鏡頭導引件341自Y方向脫離的外力的阻力。其結果為,AF致動器345於抖動修正時,可使鏡頭導引件341自Y方向的脫離量減少或為零。
[AF致動器的變形例] 圖17B是包含AF致動器345的變形例1的AF致動器345A的AF驅動控制電路的電路圖。AF致動器345A具有配置於Y方向+側的第一AF致動器346A、以及配置於Y方向-側的第二AF致動器347A。
第一AF致動器346A是驅動機構部,具有:第一AF磁鐵346a、第一AF線圈346b、第一X位置檢測磁鐵346d(參照圖11)、第一檢測部346e2、以及第一AF控制器346c2。
第二AF致動器347A是驅動機構部,具有第二AF磁鐵347a、第二AF線圈347b、第二X位置檢測磁鐵347d(參照圖12)、第二檢測部347e2、以及第二AF控制器347c2。
於第一AF致動器346A中,第一AF磁鐵346a、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一X位置檢測磁鐵346d(參照圖11)與已述的第一AF致動器346的情況相同。又,於第二AF致動器347A中,第二AF磁鐵347a、第二AF線圈347b、及第二X位置檢測磁鐵347d(參照圖12)與已述的第二AF致動器347的情況相同。
第一檢測部346e2與第一AF控制器346c2分開設置。具體而言,第一檢測部346e2固定於FPC344B。第一檢測部346e2的功能與已述的第一檢測部346e的功能相同。又,FPC344B具有與已述的FPC344大致相同的構成。
另一方面,第一AF控制器346c2設置於感測器基板6B。第一AF控制器346c2具有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與已述的第一AF致動器346相同。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與第一檢測部346e2經由訊號線L13連接。第一檢測部346e2檢測第一AF磁鐵346a與第一X位置檢測磁鐵346d之間的磁通量(亦稱為與位置相關的資訊)。第一檢測部346e2將檢測值發送至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
第二檢測部347e2與第二AF控制器347c2分開設置。具體而言,第二檢測部347e2固定於FPC344B。第二檢測部347e2的功能與已述的第二檢測部347e的功能相同。
另一方面,第二AF控制器347c2設置於感測器基板6B。第二AF控制器347c2具有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與已述的第二AF致動器346相同。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與第二檢測部347e2經由訊號線L14連接。第二檢測部347e2檢測第二AF磁鐵347a與第二X位置檢測磁鐵347d之間的磁通量(亦稱為與位置相關的資訊)。第二檢測部347e2將檢測值發送至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AF致動器345A其他的構成及作用/效果與已述的AF致動器345相同。
[第二抖動修正裝置] 參照圖11、圖12、及圖16對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進行說明。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是驅動部,藉由使鏡頭部33沿Y方向移位來進行Y方向的抖動修正。此種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配置於上文所述的第二收容空間32c(參照圖1)。
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具有上文所述的鏡頭導引件341、上文所述的多個彈簧342a1~彈簧342a4、上文所述的FPC344、以及後側OIS致動器351。
鏡頭導引件341、彈簧342a1~彈簧342a4、以及FPC344與AF裝置34共通。
後側OIS致動器351是驅動機構,具有配置於Y方向+側的第一OIS致動器352、以及配置於Y方向-側的第二OIS致動器353。
如圖11所示,第一OIS致動器352是驅動機構部,以相對於第一AF致動器346於Z方向上空開規定間隔重合的狀態配置。此種第一OIS致動器352具有:第一OIS磁鐵352a、第一OIS線圈352b、以及Y位置檢測磁鐵352c。
如圖12所示,第二OIS致動器353是驅動機構部,以相對於第二AF致動器347於Z方向上空開規定間隔重合的狀態配置。此種第二OIS致動器353具有:第二OIS磁鐵353a、第二OIS線圈353b、Y位置檢測磁鐵353c、以及OIS霍爾元件353d。
藉由如上文所述般來配置第一OIS致動器352及第二OIS致動器353、與第一AF致動器346及第二AF致動器347,而後側OIS致動器351的驅動力的中心與AF致動器345的驅動力的中心一致或變近。藉由此構成,而於自動對焦及抖動修正時,鏡頭導引件341不易傾角移位(即,以與Y方向或Z方向平行的軸為中心的擺動移位)。
如上文所述的後側OIS致動器351是第一OIS磁鐵352a及第二OIS磁鐵353a固定於作為可動側構件的鏡頭導引件341且第一OIS線圈352b及第二OIS線圈353b固定於作為固定側構件的第二基座32的可動磁鐵型的致動器。然而,後側OIS致動器351亦可為可動線圈型的致動器。
第一OIS磁鐵352a及第二OIS磁鐵353a分別保持於鏡頭導引件341的第二磁鐵保持部34a7及第二磁鐵保持部34a8。
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第一OIS磁鐵352a及第二OIS磁鐵353a分別包含以於Y方向上相鄰的方式排列的兩個磁鐵要素(符號省略)。所述各磁鐵要素於Z方向上被磁化,配置為磁極的朝向相反。
第一OIS線圈352b及第二OIS線圈353b分別為於抖動修正時被供電的橢圓形狀的所謂空心線圈。第一OIS線圈352b及第二OIS線圈353b分別以長軸與X方向一致的狀態固定於第二基座32的線圈載置部32i、線圈載置部32j。於此狀態下,第一OIS線圈352b及第二OIS線圈353b分別與第一OIS磁鐵352a及第二OIS磁鐵353a於Z方向上空開規定間隔地重合。
如上文所述般第一OIS致動器352(第一OIS磁鐵352a及第一OIS線圈352b)的至少一部分於Z方向上配置於鏡頭導引件341的第一伸出部34a1與第二伸出部34a3之間。另一方面,第二OIS致動器353(第二OIS磁鐵353a及第二OIS線圈353b)的至少一部分於Z方向上配置於鏡頭導引件341的第一伸出部34a2與第二伸出部34a4之間。此構成對於鏡頭模組3、進而對於相機模組1的低高度化是有效的。
Y位置檢測磁鐵352c保持於鏡頭導引件341的第四磁鐵保持部34b5。又,Y位置檢測磁鐵353c保持於鏡頭導引件341的第四磁鐵保持部34b6。
OIS霍爾元件353d如圖12所示,固定於FPC344的霍爾元件固定部34d8(參照圖15)。OIS霍爾元件353d檢測Y位置檢測磁鐵353c的磁通量(亦稱為與位置相關的資訊),且將檢測值發送至安裝於感測器基板6的控制部5(參照圖17A)。控制部5基於自OIS霍爾元件353d接收到的檢測值,求得Y位置檢測磁鐵353c(即,鏡頭導引件341)的於Y方向上的位置。
於具有如以上構成的後側OIS致動器351的情況下,若於控制部5的控制下,電流經由FPC344流入第一OIS線圈352b及第二OIS線圈353b,則產生使第一OIS磁鐵352a及第二OIS磁鐵353a沿Y方向移位的勞侖茲力。由於第一OIS磁鐵352a及第二OIS磁鐵353a分別固定於鏡頭導引件341,因此鏡頭導引件341基於所述勞侖茲力而沿Y方向移位。再者,藉由控制流入第一OIS線圈352b及第二OIS線圈353b的電流的朝向,而切換鏡頭導引件341的移位方向。
再者,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後側OIS致動器351與AF致動器345的串擾(Cross talk),而於第一OIS磁鐵352a與第一AF磁鐵346a的Z方向之間、以及第二OIS磁鐵353a與第二AF磁鐵347a的Z方向之間配置磁性金屬製的屏蔽板7a、屏蔽板7b(參照圖15、圖16)。
[攝像元件模組] 攝像元件模組4配置於較鏡頭部33更靠近X方向+側。攝像元件模組4例如構成為包含電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型影像感測器、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型影像感測器等攝像元件。攝像元件模組4的攝像元件對藉由鏡頭部33成像的被攝體像進行拍攝,且輸出與被攝體像對應的電訊號。於攝像元件模組4電性連接有感測器基板6,經由感測器基板6進行對攝像元件模組4的供電及由攝像元件模組4拍攝的被攝體像的電氣訊號的輸出。所述攝像元件模組4可採用自先前已知的結構的攝像元件模組。
[第二抖動修正裝置及AF裝置的動作] 以下,參照圖17A及圖23B對本實施方式的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及AF裝置34的動作進行說明。再者,對於第一抖動修正裝置24的動作省略說明。
當於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中進行抖動修正時,進行對第一OIS線圈352b及第二OIS線圈353b的供電。具體而言,於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中,以抵消相機模組1於Y方向上的抖動的方式,基於來自抖動檢測部(圖示略,例如陀螺儀感測器(gyro sensor))的檢測訊號,控制第一OIS線圈352b及第二OIS線圈353b的電流值。所述控制例如藉由控制部5進行。此時,藉由將OIS霍爾元件353d的檢測值回饋(feedback)至控制部5,而可正確地控制鏡頭導引件341的位移。
若對第一OIS線圈352b及第二OIS線圈353b供電,則藉由流入第一OIS線圈352b的電流與第一OIS磁鐵352a的磁場、及流入第二OIS線圈353b的電流與第二OIS磁鐵353a的磁場的相互作用,而於第一OIS線圈352b及第二OIS線圈353b產生勞侖茲力(弗萊明(Fleming)左手定則)。
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勞侖茲力的方向為Y方向的一個方向或另一方向的任一方向(亦稱為特定方向)。由於第一OIS線圈352b及第二OIS線圈353b固定於第二基座32,因此對第一OIS磁鐵352a及第二OIS磁鐵353a作用有反力。所述反力成為OIS用音圈馬達的驅動力,而使保持第一OIS磁鐵352a及第二OIS磁鐵353a的鏡頭導引件341於XY平面內沿Y方向移位,從而進行抖動修正。
如上文所述的抖動修正較佳為使鏡頭導引件341例如如圖23A的箭頭AY1 所示般與Y方向平行地進行移位。然而,於抖動修正時,有時對鏡頭導引件341作用有如使鏡頭導引件341的位移自Y方向脫離的外力(例如,圖23A的箭頭Af 的方向的力矩)。若作用有此種外力,則作用於鏡頭導引件341的推力僅為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產生的與Y方向平行的推力(第一推力),則如圖23A的箭頭AY2 所示般鏡頭導引件341會朝自Y方向脫離的方向移位。再者,所述外力有可能例如因構成所述第一支撐機構342的彈簧342a1~彈簧342a4的分散配置的中心位置(圖14的直線L1 與直線L2 的交點)、與所述可動側構件的重心G的偏移而產生。或者是,所述外力有可能例如因構成第一支撐機構342的彈簧342a1~彈簧342a4的個體差異而產生。此種外力不僅是所述的力矩,例如有時為朝向X方向的力。或者,外力有時亦包含力矩及朝向X方向的力。
對此,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於抖動修正時,於控制部5的控制下,驅動AF致動器345而產生與所述外力進行對抗的阻力(第二推力)。具體而言,於抖動修正時,AF致動器345藉由第一AF控制器346c(即,第一檢測部346e)檢測第一AF磁鐵346a的位置,且藉由第二AF控制器347c(即,第二檢測部347e)檢測第二AF磁鐵347a的位置。
然後,第一AF控制器346c(即,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基於自控制部5接收到的控制訊號(例如,用於抖動修正的移位方向及位移量)、及第一檢測部346e的檢測值,控制第一AF線圈346b的電流值(以下稱為第一電流值)。與此同時,第二AF控制器347c(即,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基於第二檢測部347e的檢測值控制第二AF線圈347b的電流值(以下稱為第二電流值)。藉此,AF致動器345基於第一AF致動器346的推力與第二AF致動器347的推力產生上文所述的阻力(例如,力矩)。
再者,第一電流值及第二電流值例如自藉由事前進行的校準,而儲存於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及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的預備資料中選擇。所述預備資料例如包含:包含於藉由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使鏡頭導引件341沿Y方向移位時的移位方向(例如,圖23A的箭頭AY1 的方向)、位移量D1 (參照圖23A)、鏡頭導引件341自Y方向的脫離方向(例如圖23A的箭頭AY 的方向)、及鏡頭導引件341自Y方向的脫離量D2 (參照圖23A)的抖動修正用參數,以及將與所述修正用參數建立對應關係而儲存的所述脫離量D2 (包含傾斜)設為零的第一電流值及第二電流值。所述校準求得於鏡頭導引件341的Y方向的全行程的範圍內,與所述抖動修正用參數對應的第一電流值及第二電流值。
AF致動器345相對於所述外力而產生的阻力例如為圖23A的箭頭Ar 的方向的旋轉力矩。而且,AF致動器345使所產生的阻力作用於鏡頭導引件341。其結果為,被作用有合力的鏡頭導引件341,於所述外力作用的狀態下,可如圖23A的箭頭AY1 所示般與Y方向平行地進行移位,所述合力為第二抖動修正裝置35產生的與Y方向(亦稱為特定方向)平行的推力、及藉由AF致動器345產生的阻力的合力。
又,當於AF裝置34中進行自動對焦時,進行對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二AF線圈347b的供電。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第一AF線圈346b的電流值藉由第一AF控制器346c控制。又,第二AF線圈347b的電流值藉由第二AF控制器347c控制。
具體而言,第一AF控制器346c基於自控制部5經由第一資料訊號線L5接收到的控制訊號、與第一AF控制器346c的第一檢測部346e的檢測值,控制第一AF線圈346b的電流值(第一電流值)。
又,第二AF控制器347c基於自控制部5經由第二資料訊號線L6接收到的控制訊號、與第二AF控制器347c的第二檢測部347e的檢測值,控制第二AF線圈347b的電流值(第二電流值)。
若對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二AF線圈347b供電,則藉由流入第一AF線圈346b的電流與第一AF磁鐵346a的磁場、以及流入第二AF線圈347b的電流與第二AF磁鐵347a的磁場的相互作用而於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二AF線圈347b中產生勞侖茲力。
於自第一AF線圈346b產生的勞侖茲力、與自第二AF線圈347b產生的勞侖茲力的朝向及大小相等時,所述各勞侖茲力的合力的方向為X方向的其中一個方向或另一方向的任一方向。由於第一AF磁鐵346a及第二AF磁鐵347a固定於第二基座32,因此對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二AF線圈347b作用有反力。所述反力成為AF用音圈馬達的驅動力,而使保持第一AF線圈346b及第二AF線圈347b的鏡頭導引件341沿X方向(第二光軸方向)移動,從而進行自動對焦。
如上文所述的自動對焦較佳為使鏡頭導引件341例如如圖23A的箭頭AX1 所示般與X方向平行地進行移位。然而,於自動對焦時,有時對鏡頭導引件341作用有如使鏡頭導引件341的位移自X方向脫離的外力(例如,圖23A的箭頭Af 的方向的力矩)。若作用有此種外力,則作用於鏡頭導引件341的推力僅為與X方向平行的推力(第一推力),則鏡頭導引件341如圖23A的箭頭AX2 所示般朝自X方向脫離的方向移位。此種外力不僅是所述的力矩,例如有時為朝向Y方向的力。或者,外力有時亦包含力矩及朝向Y方向的力。
對此,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於自動對焦時,藉由使第一AF致動器346產生的推力與第二AF致動器347產生的推力不同,而產生如包含與X方向平行的推力(第一推力)、以及與所述外力進行對抗的阻力(第二推力)的推力。具體而言,於自動對焦時,AF致動器345藉由第一AF控制器346c(即,第一檢測部346e)檢測第一AF磁鐵346a的位置,且藉由第二AF控制器347c(即,第二檢測部347e)檢測第二AF磁鐵347a的位置。
然後,AF致動器345藉由第一AF控制器346c(即,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控制第一AF線圈346b的電流值,且藉由第二AF控制器347c(即,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控制第二AF線圈347b的電流值。藉此,使第一AF致動器346產生的推力與第二AF致動器347產生的推力不同。基於此種推力的不同,AF致動器345產生包含與X方向平行的推力(第一推力)、以及上文所述阻力(第二推力)的推力。具體而言,與X方向平行的推力是第一AF致動器346產生的推力、與第二AF致動器347產生的推力的合力。又,所述阻力(第二推力)是基於第一AF致動器346產生的推力、與第二AF致動器347產生的推力的差異而產生的力矩(參照圖23A的箭頭Ar )。
再者,所述第一電流值及所述第二電流值例如自藉由事前進行的校準,而儲存於第一驅動控制部346f及第二驅動控制部347f的預備資料中選擇。所述預備資料例如包含:包含於藉由AF致動器345使鏡頭導引件341沿X方向移位時的移位方向(例如,圖23A的箭頭AX1 的方向)、位移量D3 (圖23A參照)、鏡頭導引件341自X方向的脫離方向(例如圖23A的箭頭AX 的方向)、及鏡頭導引件341自X方向的脫離量D4 (參照圖23A)的AF用參數,以及將與所述AF用參數建立對應關係而儲存的所述脫離量D4 (包含傾斜)設為零的第一電流值及第二電流值。所述校準求得於鏡頭導引件341的X方向的全行程的範圍內,與所述AF用參數對應的第一電流值及第二電流值。
AF致動器345相對於所述外力產生的阻力例如為圖23A的箭頭Ar 的方向的旋轉力矩。而且,AF致動器345使所產生的推力(第一推力與第二推力的合力)作用於鏡頭導引件341。其結果為,被作用有所述推力的鏡頭導引件341,於所述外力作用的狀態下,可如圖23A的箭頭AX1 所示般與X方向平行地進行移位。
再者,如圖23B中以兩點鏈線所示般,有時對於鏡頭導引件341作用有如於停止狀態下,使其相對於Y方向及Z方向(具體而言,基準部32n的第一基準面32n1)傾斜的力。此種力因組裝誤差、或構成第一支撐機構342的彈簧342a1~彈簧342a4的個體差異等而產生。若存於此種傾斜,則於自動對焦時,鏡頭導引件341會於維持所述傾斜的狀態下進行移位。
因此,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如圖23B中以實線所示般,以使鏡頭導引件341的X方向+側的端面抵接於基準部32n的第一基準面32n1的狀態(即,鏡頭導引件341的基準狀態)為基準進行上文所述的校準。藉此,於所述自動對焦時,鏡頭導引件341可於維持相對於基準部32n的第一基準面32n1不傾斜的狀態(即,圖23B的以實線所示的鏡頭導引件341的狀態)下,沿X方向移位。又,根據如上所述的構成,於相機模組1的組裝步驟中,存於可將稜鏡模組2與鏡頭模組3之間的主動校準(active alignment)的作業省略或簡略化的可能性。
[本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相機模組1,可於抖動修正時,使鏡頭導引件341朝作為特定方向的Y方向高精度地移位。又,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相機模組1,於自動對焦時,可使鏡頭導引件341朝作為特定方向的X方向高精度地移位。
[實施方式2] 參照圖24及圖25,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相機模組的第二抖動修正裝置的後側OIS致動器351B的結構與所述實施方式1不同。以下,對本實施方式的相機模組,以與實施方式1不同的結構為中心進行說明。
後側OIS致動器351B是驅動機構,具有配置於Y方向+側的第一OIS致動器352B、以及配置於Y方向-側的第二OIS致動器353B。
第一OIS致動器352B具有第一OIS磁鐵352a、以及一對第一OIS線圈352b1、第一OIS線圈352b2。第一OIS磁鐵352a與所述實施方式1相同。
一對第一OIS線圈352b1、第一OIS線圈352b2分別是於抖動修正時被供電的橢圓形狀的所謂空心線圈。一對第一OIS線圈352b1、第一OIS線圈352b2分別於長軸與X方向一致的狀態下,以於X方向上分離的狀態固定於第二基座32的線圈載置部32i。
第二OIS致動器353B具有:第二OIS磁鐵353a、一對第二OIS線圈353b1、第二OIS線圈353b2、第一OIS控制器353e、以及第二OIS控制器353f。第二OIS磁鐵353a與所述實施方式1相同。
一對第二OIS線圈353b1、第二OIS線圈353b2分別是於抖動修正時被供電的橢圓形狀的所謂空心線圈。一對第二OIS線圈353b1、第二OIS線圈353b2分別於長軸與X方向一致的狀態下,以於X方向上分離的狀態固定於第二基座32的線圈載置部32j。
雖然省略圖示,但第二OIS線圈353b1與第一OIS線圈352b1電性連接。第二OIS線圈353b2與第一OIS線圈352b2電性連接。
如圖25所示,第一OIS線圈352b1及第二OIS線圈353b1經由第一線圈供電線L9a、第一線圈供電線L10a與第一OIS控制器353e連接。第一OIS線圈352b1及第二OIS線圈353b1的電流值藉由第一OIS控制器353e控制。
又,如圖25所示,第一OIS線圈352b2及第二OIS線圈353b2經由第二線圈供電線L11a、第二線圈供電線L12a與第二OIS控制器353f連接。第一OIS線圈352b2及第二OIS線圈353b2的電流值藉由第二OIS控制器353f控制。
第一OIS控制器353e固定於FPC344B。此種第一OIS控制器353e具有第一檢測部353g、以及第一驅動控制部353h。
第一檢測部353g檢測固定有第一檢測部353g的位置的第二OIS磁鐵353a的磁通量(亦稱為與位置相關的資訊)。第一檢測部353g將檢測值發送至第一驅動控制部353h。
第一驅動控制部353h基於自第一檢測部353g接收到的檢測值,控制第一OIS線圈352b1及第二OIS線圈353b1的電流值。再者,第一驅動控制部353h不進行與第一OIS線圈352b2及第二OIS線圈353b2的電流值相關的控制。
第二OIS控制器353f固定於FPC344B。此種第二OIS控制器353f具有第二檢測部353i、以及第二驅動控制部353j。
第二檢測部353i檢測固定有第二檢測部353i的位置的第二OIS磁鐵353a的磁通量(亦稱為與位置相關的資訊)。第二檢測部353i將檢測值發送至第二驅動控制部353j。
第二驅動控制部353j基於自第二檢測部353i接收到的檢測值控制第一OIS線圈352b2及第二OIS線圈353b2的電流值。再者,第二驅動控制部353j不進行與第一OIS線圈352b1及第二OIS線圈353b1的電流值相關的控制。
如上所述的後側OIS致動器351B,藉由圖25所示的OIS驅動控制電路344c與控制部5連接。OIS驅動控制電路344c設置於FPC344B。
如圖25所示,OIS驅動控制電路344c具有:第一電源線L1a、第二電源線L2a、第一接地線L3a、第二接地線L4a、第一資料訊號線L5a、第二資料訊號線L6a、第一時脈線L7a、第二時脈線L8a、第一線圈供電線L9a、第一線圈供電線L10a、以及第二線圈供電線L11a及第二線圈供電線L12a。此種OIS驅動控制電路344c與所述實施方式1的AF驅動控制電路344b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與OIS驅動控制電路344c相關的詳細的說明。關於OIS驅動控制電路344c,可適當改換所述實施方式1的與AF驅動控制電路344b相關的說明。
如上文所述的本實施方式的構成,藉由獨立地控制第一OIS線圈352b1及第二OIS線圈353b1的電流值、與第一OIS線圈352b2及第二OIS線圈353b2的電流值,而可使包含第一OIS線圈352b1、第二OIS線圈353b1、第一OIS磁鐵352a、以及第二OIS磁鐵353a的致動器(以下稱為第一致動器)產生的推力、與包含第一OIS線圈352b2、第二OIS線圈353b2、第一OIS磁鐵352a、以及第二OIS磁鐵353a的致動器(以下稱為第二致動器)產生的推力不同。
具體而言,於第一致動器產生的推力與第二致動器產生的推力相同時,後側OIS致動器351B產生的推力僅包含Y方向的第一推力。另一方面,於第一致動器產生的推力與第二致動器產生的推力不同時,後側OIS致動器351B產生的推力具有第一致動器產生的推力與第二致動器產生的推力的合力即Y方向的第一推力、以及基於所述合力產生的圍繞可動側構件的重心G的力矩即第二推力。
此種第二推力於抖動修正時,成為與欲使鏡頭導引件341自Y方向脫離的外力進行對抗的阻力。藉此,後側OIS致動器351B於抖動修正時,可使鏡頭導引件341的自X方向的脫離量減少或為零。其他構成及作用/效果與所述實施方式1相同。
再者,抖動修正時的本實施方式的相機模組的動作可適當改換所述實施方式1的相機模組的動作。又,本實施方式的構成與所述實施方式1的構成於技術上不矛盾的範圍內可適當組合而實施。
[附記] 以上,基於實施方式對由本發明人完成的發明具體地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上文所述實施方式,於不脫離其要旨的範圍內可進行變更。
所述各實施方式的相機模組包括:第一支撐機構,相對於固定側構件彈性地支撐可動側構件;以及第二支撐機構,相對於固定側構件將可動側構件以可於XY平面內移位且不可朝Z方向移位地進行支撐。
然而,於實施本發明時,相對於固定側構件將可動側構件可移位地支撐的支撐機構的構成並不限於所述第一支撐機構及所述第二支撐機構。
例如,於實施本發明時,可省略所述第一支撐機構及所述第二支撐機構中至少一種支撐機構。例如,圖26所示的鏡頭模組3B具有自所述實施方式1及所述實施方式2的鏡頭模組3省略第一支撐機構342(參照圖9C、圖10、及圖14)的構成。
即,圖26所示的鏡頭模組3B僅具有所述實施方式1及所述實施方式2中的第二支撐機構343(參照圖9C及圖10)作為相對於固定側構件將可動側構件可移位地支撐的支撐機構。第二支撐機構343的結構與所述實施方式1相同。又,圖26所示的鏡頭模組3B由於不具有第一支撐機構342,因此亦不具有與第一支撐機構342對應的構成(例如,第二基座32的彈簧配置部32m1~彈簧配置部32m4等,參照圖9C及圖10)。
再者,雖然省略圖示,但鏡頭模組可僅具有所述實施方式1及所述實施方式2的第一支撐機構342作為相對於固定側構件將可動側構件可移位地支撐的支撐機構。又,相對於固定側構件將可動側構件彈性地支撐的第一支撐機構可包含多個懸吊線(suspension wire)(未圖示)來代替彈簧配置部32m1~彈簧配置部32m4。
又,例如,於所述各實施方式中,作為具有相機模組1的相機搭載裝置的一例,列舉配備相機的可攜式終端即智慧型手機而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可應用於具有相機模組及處理由相機模組獲得的圖像資訊的圖像處理部的相機搭載裝置。相機搭載裝置包含資訊機器、及運輸機器。資訊機器例如包含:配備相機的行動電話、筆記型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tablet)終端、可攜式遊戲(game)機、網路(web)相機、配備相機的車載裝置(例如,倒車監視器(back monitor)裝置、行車記錄儀(drive recorder)裝置)。又,運輸機器例如包含汽車。
圖28A、圖28B是表示作為搭載著車載用相機模組VC(Vehicle Camera)的相機搭載裝置的汽車V的圖。圖28A是汽車V的前視圖,圖28B是汽車V的後方立體圖。汽車V搭載實施方式中所說明的相機模組A作為車載用相機模組VC。如圖28A、圖28B所示,車載用相機模組VC例如朝向前方安裝於擋風玻璃(front glass),或朝向後方安裝於後備廂門(rear gate)。所述車載用相機模組VC被用作倒車監視器用、行車記錄儀用、衝撞避免控制用、自動駕駛控制用等。
又,本發明的AF用音圈馬達及OIS用音圈馬達的構成並不限於所述各實施方式所示的構成。
又,作為相對於固定側構件支撐可動側構件的支撐機構,亦可例如應用包含彈性體(Elastomer)等的彈性支撐構件來代替所述各實施方式所示的第一支撐機構342的彈簧342a1~彈簧342a4。
本發明亦可應用於不具有OIS功能,而僅具有AF功能的鏡頭驅動裝置。又,本發明亦可應用於不具有AF功能,而僅具有OIS功能的鏡頭驅動裝置。
應認為此次揭示的所述各實施方式的全部內容是例示而非限制性內容。意指本發明的範圍並非由上述說明,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所表示,並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同等的含義及範圍內的任何變更。
2018年4月27日申請的專利申請2018-87355的日本申請所含的說明書、圖式及摘要的揭示內容全部引用於本申請案中。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相機用致動器及相機模組例如可搭載於智慧型手機、行動電話、數位相機、筆記型個人電腦、平板終端、可攜式遊戲機、車載相機等薄型相機搭載裝置。
1‧‧‧相機模組 2‧‧‧稜鏡模組 3、3B‧‧‧鏡頭模組 4‧‧‧攝像元件模組 5‧‧‧控制部 6、6B‧‧‧感測器基板 6a‧‧‧基板側電路 7a、7b‧‧‧屏蔽板 21‧‧‧第一蓋體 22‧‧‧第一基座 23‧‧‧稜鏡 24‧‧‧第一抖動修正裝置 25‧‧‧撓性印刷電路基板(FPC) 27‧‧‧減振構件 31‧‧‧第二蓋體 31a‧‧‧頂板部 31b‧‧‧前板部 31c‧‧‧後板部 31d‧‧‧第一側板部 31e‧‧‧第二側板部 31f‧‧‧切口部 31g‧‧‧前側開口部 31h‧‧‧角部 31i‧‧‧後側開口部 32‧‧‧第二基座 32a‧‧‧下側基座要素 32a1、32a2‧‧‧第二下壁要素 32b‧‧‧上側基座要素 32b1、32b2‧‧‧第二上壁要素 32c‧‧‧第二收容空間 32d‧‧‧底面部 32e、32f‧‧‧底面貫通孔 32g、32h‧‧‧第二側壁部 32i、32j‧‧‧線圈載置部 32k‧‧‧增強板 32m1、32m2、32m3、32m4‧‧‧彈簧配置部 32n‧‧‧基準部 32n1‧‧‧第一基準面 33‧‧‧鏡頭部 33A‧‧‧透鏡鏡筒 33B‧‧‧透鏡 34‧‧‧AF裝置 34a1、34a2‧‧‧第一伸出部 34a3、34a4‧‧‧第二伸出部 34a5、34a6‧‧‧第一磁鐵保持部 34a7、34a8‧‧‧第二磁鐵保持部 34b1、34b2‧‧‧空間 34b3、34b4‧‧‧第三磁鐵保持部 34b5、34b6‧‧‧第四磁鐵保持部 34d1‧‧‧第一端子部 34d2‧‧‧第二端子部 34d3、34d32‧‧‧第三端子部 34d4‧‧‧第一線圈固定部 34d5‧‧‧第二線圈固定部 34d6‧‧‧第一控制器固定部 34d7‧‧‧第二控制器固定部 34d8‧‧‧霍爾元件固定部 35‧‧‧第二抖動修正裝置 220‧‧‧基座側開口部 223‧‧‧第一收容空間 224a‧‧‧第一側壁部 224b‧‧‧第一側壁部 224d1、224d2‧‧‧第二堰部 224e1、224e2、224f1、224f2‧‧‧彈簧配置空間 224c1、224c2‧‧‧第一堰部 224g1、224g2、224g3、224h1、224h2、224h3‧‧‧凸部 225c‧‧‧第一承接部 225d‧‧‧第二承接部 226‧‧‧第一定位凸部 227‧‧‧第二定位凸部 229‧‧‧底壁部 231‧‧‧光路曲折面 241‧‧‧保持架 241a‧‧‧載置面 241f、241g‧‧‧相向壁部 241q、241r‧‧‧伸出部 243‧‧‧擺動支撐彈簧 243a、243b‧‧‧第一卡止部 243c‧‧‧第二卡止部 243d、243e‧‧‧第一貫通孔 243f‧‧‧第二貫通孔 243g‧‧‧扭轉容許部 243h‧‧‧彈簧側導引面 243i‧‧‧連續部 243j、243k‧‧‧連續部要素 243j1‧‧‧基端側連續部 243j2‧‧‧蜿蜒連續部 244‧‧‧前側OIS致動器 244a‧‧‧第一磁鐵 244c‧‧‧第一線圈 244e‧‧‧第一霍爾元件 245‧‧‧擺動導引構件 341‧‧‧鏡頭導引件 341a‧‧‧鏡頭保持部 342‧‧‧第一支撐機構 342a1、342a2、342a3、342a4‧‧‧彈簧 342b‧‧‧第一固定部 342c‧‧‧第二固定部 342d‧‧‧連接部 342e‧‧‧第一彎曲部 342f‧‧‧第二彎曲部 343‧‧‧第二支撐機構 343a‧‧‧滾珠保持部 343b1、343b2‧‧‧軌道構件 343c‧‧‧軌道面 343d‧‧‧連接構件 343e‧‧‧滾珠 344、344B‧‧‧FPC 344a‧‧‧FPC基部 344b‧‧‧AF驅動控制電路 344c‧‧‧OIS驅動控制電路 345、345A‧‧‧AF致動器 346、346A‧‧‧第一AF致動器 346a‧‧‧第一AF磁鐵 346b‧‧‧第一AF線圈 346c、346c2‧‧‧第一AF控制器 346d‧‧‧第一X位置檢測磁鐵 346e、346e2‧‧‧第一檢測部 346f‧‧‧第一驅動控制部 347、347A‧‧‧第二AF致動器 347a‧‧‧第二AF磁鐵 347b‧‧‧第二AF線圈 347c、347c2‧‧‧第二AF控制器 347d‧‧‧第二X位置檢測磁鐵 347e、347e2‧‧‧第二檢測部 347f‧‧‧第二驅動控制部 351、351B‧‧‧後側OIS致動器 352、352B‧‧‧第一OIS致動器 352a‧‧‧第一OIS磁鐵 352b、352b1、352b2‧‧‧第一OIS線圈 352c‧‧‧Y位置檢測磁鐵 353、353B‧‧‧第二OIS致動器 353a‧‧‧第二OIS磁鐵 353b、353b1、353b2‧‧‧第二OIS線圈 353c‧‧‧Y位置檢測磁鐵 353d‧‧‧OIS霍爾元件 353e‧‧‧第一OIS控制器 353f‧‧‧第二OIS控制器 353g‧‧‧第一檢測部 353h‧‧‧第一驅動控制部 353i‧‧‧第二檢測部 353j‧‧‧第二驅動控制部 A1、Af、Ar、AX、AX1、AX2、AY、AY1、AY2‧‧‧箭頭 D1、D3‧‧‧位移量 D2、D4‧‧‧脫離量 G‧‧‧可動側構件的重心、重心 L1、L2、L3、L4‧‧‧直線 L1、L1a‧‧‧第一電源線 L2、L2a‧‧‧第二電源線 L3、L3a‧‧‧第一接地線 L4、L4a‧‧‧第二接地線 L5、L5a‧‧‧第一資料訊號線 L6、L6a‧‧‧第二資料訊號線 L7、L7a‧‧‧第一時脈線 L8、L8a‧‧‧第二時脈線 L9、L9a、L10、L10a‧‧‧第一線圈供電線 L11、L11a、L12、L12a‧‧‧第二線圈供電線 L13、L14‧‧‧訊號線 M‧‧‧智慧型手機 T1、T1a‧‧‧電源端子 T2、T2a‧‧‧接地端子 T3、T3a‧‧‧資料訊號端子 T4、T4a‧‧‧第一時脈端子 T5、T5a‧‧‧第二時脈端子 V‧‧‧汽車 VC‧‧‧車載用相機模組 X‧‧‧方向、軸 Y‧‧‧方向、軸 Z‧‧‧方向、軸 α‧‧‧一點鏈線、第一光軸 β‧‧‧一點鏈線、第二光軸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相機模組的立體圖。 圖2是於省略了一部分構件的狀態下,對相機模組的稜鏡模組(prism module)進行展示的立體圖。 圖3是於自與圖2不同的角度觀察的狀態下,對省略了一部分構件的稜鏡模組進行展示的立體圖。 圖4是對第一基座組裝保持架後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5是第一基座的立體圖。 圖6是第一基座的平面圖。 圖7是僅取出擺動支撐彈簧來展示的立體圖。 圖8是稜鏡模組的剖面圖。 圖9A是鏡頭模組的立體圖。 圖9B是自與圖9A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鏡頭模組的立體圖。 圖9C是省略了一部分構件的鏡頭模組的立體圖。 圖10是於自與圖9C不同的角度觀察的狀態下,對省略了一部分構件的鏡頭模組進行展示的立體圖。 圖11是省略了第二基座的鏡頭模組的側面圖。 圖12是於自與圖11相反側觀察的狀態下,對省略了第二基座的鏡頭模組進行展示的側面圖。 圖13是與省略了一部分構件的鏡頭模組相關的從圖11的箭頭A1 觀察的視圖。 圖14是取出組裝狀態配置下的彈簧來表示的立體圖。 圖15是撓性印刷電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AF致動器、及後側OIS致動器的立體圖。 圖16是自與圖15不同角度觀察到的FPC、AF致動器、及後側OIS致動器的立體圖。 圖17A是AF驅動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圖17B是AF驅動控制電路的變形例1的電路圖。 圖18是第二基座的立體圖。 圖19是自與圖18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第二基座的立體圖。 圖20是第二基座的分解立體圖。 圖21是第二基座、AF致動器、及後側OIS致動器的立體圖。 圖22是自與圖21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第二基座、AF致動器、及後側OIS致動器的立體圖。 圖23A是省略了一部分構件的鏡頭模組的平面圖。 圖23B是鏡頭導引件及基準構件的平面示意圖。 圖24是於省略了一部分的狀態下,對實施方式2的鏡頭模組進行展示的平面圖。 圖25是OIS驅動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圖26是表示鏡頭模組的變形例1的立體圖。 圖27A及圖27B是表示搭載有相機模組的相機搭載裝置的一例的圖。 圖28A及圖28B是表示作為搭載著車載用相機模組的相機搭載裝置的汽車的圖。
33‧‧‧鏡頭部
33A‧‧‧透鏡鏡筒
34‧‧‧AF裝置
34a1‧‧‧第一伸出部
34a3‧‧‧第二伸出部
34a5‧‧‧第一磁鐵保持部
34a7‧‧‧第二磁鐵保持部
34b1‧‧‧空間
34b3‧‧‧第三磁鐵保持部
34b5‧‧‧第四磁鐵保持部
34d1‧‧‧第一端子部
34d2‧‧‧第二端子部
34d3‧‧‧第三端子部
35‧‧‧第二抖動修正裝置
341‧‧‧鏡頭導引件
341a‧‧‧鏡頭保持部
343b1‧‧‧軌道構件
343c‧‧‧軌道面
343d‧‧‧連接構件
343e‧‧‧滾珠
344‧‧‧FPC
345‧‧‧AF致動器
346‧‧‧第一AF致動器
346a‧‧‧第一AF磁鐵
346b‧‧‧第一AF線圈
346c‧‧‧第一AF控制器
346d‧‧‧第一X位置檢測磁鐵
351‧‧‧後側OIS致動器
352‧‧‧第一OIS致動器
352a‧‧‧第一OIS磁鐵
352b‧‧‧第一OIS線圈
352c‧‧‧Y位置檢測磁鐵
A1‧‧‧箭頭
X‧‧‧方向、軸
Y‧‧‧方向、軸
Z‧‧‧方向、軸

Claims (14)

  1. 一種相機用致動器,包括: 固定側構件; 可動側構件,相對於所述固定側構件能夠移位地設置,且保持鏡頭部;以及 驅動部,產生使所述可動側構件於包含第一方向及與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平面內移位的驅動力;且 所述驅動部產生將推力及阻力予以合成的合力作為所述驅動力,所述推力為使所述可動側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中任一方向的特定方向移位,所述阻力為與作用使所述可動側構件自所述特定方向脫離的外力進行對抗。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相機用致動器,其中所述驅動部具有驅動機構以及供電部,所述驅動機構成為所述驅動力的產生源,所述供電部藉由朝所述驅動機構供電而自所述驅動機構產生所述驅動力,所述驅動部藉由根據所述外力控制供電而產生所述阻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相機用致動器,其中所述驅動機構包含多個驅動機構部,所述多個驅動機構部沿與所述特定方向不同的方向排列配置,且分別產生作用於所述特定方向的所述推力, 所述驅動部藉由個別地控制朝所述多個驅動機構部的供電量,而使自所述多個驅動機構部分別產生的所述推力不同,從而產生抑制自所述特定方向的脫離的所述阻力。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相機用致動器,其中所述驅動機構包含第一驅動機構部以及第二驅動機構部,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部作為產生作用於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推力的驅動機構部,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部作為產生圍繞所述可動側構件的重心的力矩即第二推力的驅動機構部, 所述驅動部於使所述可動側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位時,一面對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部供電,而將所述第一推力產生為所述合力中的所述推力,一面亦對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部供電,而將所述第二推力產生為所述合力中的所述阻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或第4項所述的相機用致動器,其中所述驅動部中的產生所述阻力的驅動機構部是具有線圈部及磁鐵部的音圈馬達, 藉由根據所述外力控制自所述供電部朝所述線圈部的供電量,而產生所述阻力。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相機用致動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與光軸的方向一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相機用致動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與光軸的方向正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相機用致動器,其更具有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於所述平面內將所述可動側構件相對於所述固定側構件能夠移位地進行支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相機用致動器,其中所述支撐機構是相對於所述固定側構件將所述可動側構件彈性地進行支撐的多個彈性支撐構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相機用致動器,其中所述多個彈性支撐構件分散配置於所述可動側構件的周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相機用致動器,其中所述支撐機構是能夠旋轉地保持於所述可動側構件與所述固定側構件之間的多個滾珠。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相機用致動器,其中所述支撐機構將所述可動側構件以限制相對於所述固定側構件朝與所述平面交叉的方向的位移的狀態進行支撐, 所述驅動部產生所述阻力,所述阻力與作用使所述可動側構件於所述平面內自所述特定方向脫離的所述外力進行對抗。
  13. 一種相機模組,其包括: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相機用致動器,以及 攝像元件,配置於所述鏡頭部的後段。
  14. 一種相機搭載裝置,其包括: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相機模組,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相機模組。
TW108112570A 2018-04-27 2019-04-10 相機用致動器、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TWI8180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7355 2018-04-27
JP2018-087355 2018-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1320A true TW202001320A (zh) 2020-01-01
TWI818010B TWI818010B (zh) 2023-10-11

Family

ID=68295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2570A TWI818010B (zh) 2018-04-27 2019-04-10 相機用致動器、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82863B2 (zh)
JP (2) JP7328562B2 (zh)
CN (2) CN114415324A (zh)
TW (1) TWI818010B (zh)
WO (1) WO201920822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1058B (zh) * 2021-02-03 2022-04-1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攝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8987A (zh) * 2017-05-12 2023-10-2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机构
CN114415324A (zh) 2018-04-27 2022-04-29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摄像机用致动器、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13348660B (zh) * 2019-03-21 2024-04-3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CN114755793A (zh) * 2020-12-29 2022-07-1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755791A (zh) * 2020-12-29 2022-07-1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7485961B2 (ja) 2021-06-08 2024-05-17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光学アクチュエータ、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WO2024063274A1 (ko) * 2022-09-19 2024-03-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카메라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45002B2 (ja) * 1994-12-28 2003-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装置
JP4630467B2 (ja) * 2001-01-19 2011-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
JP2003167180A (ja) 2001-09-20 2003-06-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学機器
JP3926707B2 (ja) 2002-08-20 2007-06-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入力装置
JP5106998B2 (ja) * 2007-11-16 2012-12-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9222899A (ja) * 2008-03-14 2009-10-01 Canon Inc 像振れ補正装置
JP2010128387A (ja) * 2008-11-28 2010-06-10 Panasonic Corp 振れ補正装置
JP2010128386A (ja) * 2008-11-28 2010-06-10 Panasonic Corp 振れ補正装置
JP2012008379A (ja) * 2010-06-25 2012-01-12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装置
JP2013125228A (ja) 2011-12-16 2013-06-24 Canon Inc 像ブレ補正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光学機器、撮像装置
KR20130069406A (ko) 2011-12-16 2013-06-26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화상 흔들림 보정장치, 광학기기 및 촬상장치
JP6057510B2 (ja) 2011-12-16 2017-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振れ補正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光学機器、撮像装置
JP5866487B2 (ja) * 2013-06-26 2016-02-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6223757B2 (ja) * 2013-09-12 2017-11-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6006349B2 (ja) 2015-02-03 2016-10-12 株式会社ファイブ・ディー 屈曲式ズーム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防振装置
CN105005169B (zh) * 2015-07-13 2017-07-18 成都西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ois矢量动态加权控制的拍照防抖动装置及方法
JP2017037254A (ja) * 2015-08-12 2017-02-16 Hoya株式会社 電磁駆動ユニット、防振機構、及び撮像ユニット
TWI610109B (zh) * 2016-02-04 2018-01-0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電磁驅動模組及應用該電磁驅動模組之鏡頭驅動裝置
JP6853487B2 (ja) 2016-05-31 2021-03-3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11580238B (zh) 2016-07-12 2022-07-12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模块
US10303042B2 (en) 2016-07-12 2019-05-28 Tdk Taiwan Corp. Lens driving module
CN109716209A (zh) * 2016-07-25 2019-05-03 奥普托图尼股份公司 使用多稳态状态以增强图像的分辨率的光学设备
KR101863279B1 (ko) * 2016-09-12 2018-05-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의 액츄에이터
CN114415324A (zh) 2018-04-27 2022-04-29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摄像机用致动器、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1058B (zh) * 2021-02-03 2022-04-1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攝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5833B (zh) 2023-03-24
JP2022058668A (ja) 2022-04-12
JPWO2019208227A1 (ja) 2021-05-20
CN114415324A (zh) 2022-04-29
JP7295475B2 (ja) 2023-06-21
TWI818010B (zh) 2023-10-11
CN112055833A (zh) 2020-12-08
US20210231906A1 (en) 2021-07-29
US11982863B2 (en) 2024-05-14
WO2019208227A1 (ja) 2019-10-31
JP7328562B2 (ja) 2023-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001320A (zh) 相機用致動器、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TWI694299B (zh) 致動器、相機模組及相機搭載裝置
CN112334826B (zh) 摄像机用致动器、摄像机模块、以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US20210003812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mounted device
JP6617633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US11563875B2 (en) Camera actuator,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 device
WO2016103687A1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TWI687731B (zh) 鏡頭驅動裝置、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TWI743154B (zh) 致動器、相機模組及配備相機的裝置
JP6492976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US20200371404A1 (en) Camera actuator,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 device
CN113168071B (zh) 摄像机用致动器、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WO2016208156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2017015772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US11962883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JP7376782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7381896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2023146785A (ja)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2024004874A (ja)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2022174311A (ja) 光学アクチュエータ、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