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8852A - 支持構件及包含其之車輛 - Google Patents

支持構件及包含其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8852A
TW201838852A TW107108012A TW107108012A TW201838852A TW 201838852 A TW201838852 A TW 201838852A TW 107108012 A TW107108012 A TW 107108012A TW 107108012 A TW107108012 A TW 107108012A TW 201838852 A TW201838852 A TW 2018388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upport member
mounting portion
rod
attach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8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5293B (zh
Inventor
大河原克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8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8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5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5293B/zh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支持構件100用於具有座部38及位於較座部38靠前方之把手罩60之機車10,且具備:安裝部102,其安裝於把手罩60;棒狀部104,其用以支持任意之被支持構件;及連結部106、108,其等將安裝部102與棒狀部104之兩端104a、104b連結。把手罩60包含第1罩部62、及可自第1罩部62卸除之第2罩部64,安裝部102可代替第2罩部64而安裝於第1罩部62。於支持構件100安裝於第1罩部62時,連結部106、108自安裝部102至少向後方延伸而連接於棒狀部104。

Description

支持構件及包含其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支持構件及車輛,更特定而言係關於一種用以於較騎乘者用座部更靠前方安裝多種物品之支持構件及包含其之車輛。
作為此種先前技術之一例,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跨坐型車輛之攜帶型資訊終端之收納構造。於該先前技術中,跨坐型車輛具備:頭管;前罩,其覆蓋頭管;儀錶板,其形成於前罩之上表面;轉向軸,其軸支於頭管;桿把手,其安裝於轉向軸之上端;把手罩,其安裝於桿把手;且把手罩具備於上方開口而收納攜帶型資訊終端之收納部作為攜帶型資訊終端之收納構造。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6185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於專利文獻1所示之先前技術中,把手罩具備於上方開口而收納攜帶型資訊終端之收納部,但並未設想支持除攜帶型資訊終端以外之被支持構件。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支持任意之被支持構件之支持構件及包含其之車輛。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之一觀點,提供一種支持構件,其係用於具有騎乘者用座部及位於較騎乘者用座部更靠前方之罩之車輛者,且具備:安裝部,其安裝於罩;棒狀部,其用以支持任意之被支持構件;及連結部,其將安裝部與棒狀部連結。 於本發明中,於具有位於較騎乘者用座部更靠前方之罩之車輛中,安裝部安裝於罩,棒狀部用以支持任意之被支持構件。因此,可於設置於罩之簡單形狀之棒狀部容易地安裝例如用以固定被支持構件之固持器等,藉由利用該棒狀部,可支持任意之被支持構件。 較佳為罩包含第1罩部、及可自第1罩部卸除之第2罩部,安裝部代替第2罩部而安裝於第1罩部。於此情形時,將第2罩部自第1罩部卸除,取而代之安裝支持構件。此時,以棒狀部露出之方式將安裝部安裝於第1罩部。因此,即便於車輛不具有支持被支持構件之構造之情形時,亦可將既有之罩之一部分更換為具有棒狀部之支持構件。 又,較佳為連結部將安裝部與棒狀部之兩端連結。於此情形時,可將棒狀部牢固地固定於安裝部,並且可防止安裝於棒狀部之固持器等自棒狀部脫落。 進而較佳為,於該支持構件安裝於罩時,連結部自安裝部至少向後方延伸而連接於棒狀部。於此情形時,可使棒狀部靠近騎乘者,因此,被支持構件亦可靠近騎乘者,被支持構件之操作性或視認性提昇。 較佳為罩包含開口部,安裝部以安裝部與罩之間無間隙之方式設置於開口部。於此情形時,安裝部與罩之一體感提昇,表觀變好,並且可良好地防水。 又,較佳為,被支持構件包含具有電池之機器,於安裝部設置有能夠連接於電池之端子以對電池進行充電。於此情形時,藉由將該機器之電池連接於設置於安裝部之端子,可於機器支持於棒狀部之狀態下容易地對電池進行充電。 進而較佳為,安裝部安裝於罩之中央部。於此情形時,可將支持構件安裝於罩之中央部。於車輛為跨坐型車輛之情形時,可無損車輛之重量平衡及把手操作而將被支持構件配置於騎乘者容易看見之位置。又,於車輛為四輪車之情形時,可利用具有餘裕之空間。 較佳為車輛係具有把手罩之跨坐型車輛,罩係把手罩。於此情形時,可於把手罩而非於跨坐型車輛之把手良好地安裝具有棒狀部之支持構件。因此,即便是把手被把手罩覆蓋之車輛,亦可藉由棒狀部而支持被支持構件。 又,較佳為,車輛進而包含於車輛寬度方向與騎乘者用座部並排之同乘者用座部,且罩係位於自騎乘者用座部之前方到同乘者用座部之前方之儀錶盤,該支持構件不位於同乘者用座部之前方。於此情形時,可於車輛之儀錶盤良好地安裝具有棒狀部之支持構件。又,可使棒狀部靠近騎乘者,因此,被支持構件亦可靠近騎乘者,被支持構件之操作性或視認性提昇。 由於在車輛中於較騎乘者用座部更靠前方配置多種被支持構件之要求不斷高漲,故而本發明可較佳地用於車輛。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一種可支持任意之被支持構件之支持構件及包含其之車輛。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首先,對將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支持構件100應用於作為車輛之一例之機車10之情形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中之前後、左右、上下係指以騎乘者朝向該把手20乘坐於機車10之座部38之狀態為基準之前後、左右、上下。 參照圖1,機車10係速克達型之二輪車,且包含車體框架12及以覆蓋車體框架12之方式設置之車體外殼14。車體框架12於其前端部具有頭管16,於頭管16插通有轉向軸18且使之可旋轉。於轉向軸18之上端部經由連結部19而安裝把手20,於轉向軸18之下端部安裝前叉22。於前叉22之下端部經由車軸26支持有前輪24且使之可旋轉。 於車體外殼14之下部設置用以供騎乘者置腳之左右一對踏板28(僅圖示左側)。於較踏板28更靠後方,引擎30支持於車體框架12。於較引擎30更靠後方,擺臂32以能夠於上下方向擺動之方式支持於車體框架12。於擺臂32之後端部經由車軸36而支持後輪34且使之可旋轉。引擎30之驅動力經由傳遞機構38而傳遞至後輪34。藉此,後輪34旋轉,機車10前進。於車體框架12之後部,於較引擎30更靠上方設置用以供騎乘者乘坐之座部38。於較座部38更靠前方,於把手20設置把手罩60(下述)。於本實施形態中,座部38相當於騎乘者用座部。 圖2及圖3係表示機車10之把手20周邊之俯視圖解圖,圖2表示安裝支持構件100之前之狀態,圖3表示安裝有支持構件100之狀態。再者,為了避免圖式變得繁雜,於圖2及圖3中,省略車體外殼14等之圖示。 參照圖2,於把手20設置握把40、42、刹車桿44、46、主缸48、50、及開關盒52、54。握把42係加速器握把。刹車桿44及主缸48係用以操作後輪34之刹車者,刹車桿46及主缸50係用以操作前輪24之刹車者。於開關盒52設置用以操作轉向燈之開關56等,於開關盒54設置用以起動引擎30之開關58等。 把手罩60以位於把手20之左右方向之中央之方式設置。換言之,把手罩60於俯視下設置於握把40、42之間,進一步而言,設置於開關盒52、54之間。 把手罩60具有第1罩部62、第2罩部64、第3罩部66及罩蓋68。 第1罩部62以於俯視下自其前端部向後端部寬度變寬之方式形成。第1罩部62具有前部62a、左部62b、右部62c及後部62d。又,第1罩部62具有由前部62a、左部62b、右部62c及後部62d包圍之開口部70。前部62a於俯視下位於較把手20靠前方且把手罩60之左右方向之中央,將左部62b之前部與右部62c之前部連接。左部62b自前部62a向左斜後方延伸至開關盒52。左部62b之後端部位於較開關盒52之後端部更靠前方。右部62c自前部62a向右斜後方延伸至開關盒54。右部62c之後端部位於較開關盒54之後端部更靠前方。後部62d位於開關盒52、54之間,且將左部62b之後部與右部62c之後部連接。 第2罩部64例如係裝飾罩,於俯視下沿前後方向延伸,且設置於開口部70之上方,於俯視下與開口部70重疊。即,第2罩部64以位於第1罩部62之左右方向之中央之方式設置。第2罩部64與支持構件100同樣地使用螺絲140(後述)安裝於第1罩部62之前部62a。第2罩部64之前端部位於較第1罩部62之前端部更靠後方,第2罩部64之後端部位於較第1罩部62之後端部更靠前方。第2罩部64可自第1罩部62卸除,如圖3所示,可代替第2罩部64而將支持構件100安裝於第1罩部62。 第3罩部66形成於自開關盒52至開關盒54,位於第1罩部62之下方,且以覆蓋把手20之後方之方式設置(參照圖6)。 罩蓋68形成於自開關盒52至開關盒54,以位於第1罩部62之後部62d與第3罩部66之間之方式設置(參照圖6)。 參照圖4~圖6,對支持構件100進行說明。再者,於以下說明中,所謂長邊方向係指圖5之箭頭A所示之支持構件100之長邊方向,所謂短邊方向係指圖5之箭頭B所示之支持構件100之短邊方向,所謂高度方向係指圖5之箭頭C所示之支持構件100之高度方向。又,為了避免圖式變得繁雜,於圖4及圖5中,省略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轉換器128之圖示。 支持構件100具有安裝部102、棒狀部104及連結部106、108。安裝部102、棒狀部104及連結部106、108一體成形,支持構件100形成為1個構件。支持構件100具有由安裝部102、棒狀部104及連結部106、108包圍之開口109。 安裝部102自短邊方向觀察形成為大致倒V字狀。安裝部102具有自長邊方向之大致中央部朝向一方傾斜地延伸之第1安裝部110、及自長邊方向之大致中央部朝向另一方傾斜地延伸之第2安裝部112。又,於安裝部102安裝端子連接部114。 第1安裝部110於長邊方向上寬度逐漸變窄,其前端部以前端逐漸變細之方式形成。又,第1安裝部110於較長邊方向之中央更靠前端部且短邊方向之中央具有凹部116。於凹部116之底面116a形成大致呈圓形貫通第1安裝部110之貫通孔118。 第2安裝部112於長邊方向上寬度逐漸變窄,其前端部以於高度方向彎曲且前端逐漸變細之方式形成。又,第2安裝部112於短邊方向之中央部具有於長邊方向延伸之凹部120。凹部120具有於長邊方向上相互鄰接之底面120a、120b。底面120a於長邊方向上形成於較底面120b更靠第1安裝部110側。又,底面120a形成為較底面120b梯度更陡。於底面120a之短邊方向之中央部形成貫通孔122,其呈大致四邊形貫通第2安裝部112。於底面120b之短邊方向之中央部形成貫通孔124,其呈圓形貫通第2安裝部112。 亦參照圖7及圖8,端子連接部114具有蓋126及USB轉換器128。端子連接部114以蓋126開閉(參照圖6之二點鏈線)自如之方式嵌入至第2安裝部112之貫通孔122,藉此,安裝於第2安裝部112。USB轉換器128包含轉換器本體130及連接於轉換器本體130之纜線132。轉換器本體130具有端子130a,該端子130a於蓋126打開之狀態下可自如插拔纜線156之端子160(後述)。纜線132之端子132a連接於設置於機車10之線束134之端子136。經由纜線132及線束134對USB轉換器128供給來自機車10之電池(未圖示)之電力。 棒狀部104形成為於短邊方向延伸之大致圓柱狀,且具有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6個)凹部138。複數個凹部138並排配置於短邊方向。可藉由凹部138而抑制安裝於棒狀部104之固持器152(後述)等偏移。 連結部106、108將安裝部102之短邊方向之兩側部102a、102b(參照圖5之單點鏈線)與棒狀部104之短邊方向之兩端104a、104b連結。連結部106具有主部106a及壁部106b,連結部108具有主部108a及壁部108b。主部106a將棒狀部104之一端104a與第1安裝部110及第2安裝部112連結,且主部108a將棒狀部104之另一端104b與第1安裝部110及第2安裝部112連結。壁部106b連接於第2安裝部112、主部106a、及棒狀部104之一端104a,壁部108b連接於第2安裝部112、主部108a、及棒狀部104之另一端104b。因此,開口109由第2安裝部112之底部120b、棒狀部104及連結部106、108之壁部106b、108b包圍。 參照圖3及圖6,支持構件100藉由螺絲140、142、夾緊螺帽144、146及間隔件148以位於第1罩部62之左右方向之中央之方式安裝於前部62a及後部62d。螺絲140插通貫通孔118及前部62a之貫通孔63a,且旋入至安裝於前部62a之夾緊螺帽144,藉此,第1安裝部110固定於第1罩部62。螺絲142插通貫通孔124、間隔件148、後部62d之貫通孔63d、罩蓋68之貫通孔68a及第3罩部66之貫通孔66a,且旋入至安裝於第3罩部66之夾緊螺帽146,藉此,第2安裝部112固定於第1罩部62。如此,安裝部102如圖6之箭頭E、F所示般,以安裝部102與第1罩部62及罩蓋68之間、即安裝部102與把手罩60之間無間隙之方式設置於開口部70。此時,安裝部102位於開口部70之上方,且於俯視下與開口部70重疊。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於支持構件100安裝於第1罩部62之狀態下,機車10之前後方向與支持構件100之長邊方向(圖5之箭頭A方向)一致,機車10之左右方向與支持構件100之短邊方向(圖5之箭頭B方向)一致,及機車10之上下方向與支持構件100之高度方向(圖5之箭頭C方向)一致。 於支持構件100安裝於第1罩部62之狀態下,安裝部102位於第1罩部62之左右方向之中央。安裝部102之前端部位於較第1罩部62之前端部更靠後方,安裝部102之後端部位於較第1罩部62之後端部更靠前方。連結部106、108自安裝部102向後方延伸而連接於棒狀部104。連結部106、108之後端部位於較第1罩部62之後端部更靠後方。棒狀部104位於較安裝部102更靠後方,且於俯視下不與安裝部102重疊。又,棒狀部104位於較安裝部102之上端部更靠下方,且位於較安裝部102之下端部更靠上方(參照圖5(c))。棒狀部104位於較第1罩部62之後端部更靠後方。進而,棒狀部104位於較第3罩部66之中央部及罩蓋68之中央部更靠後方,且於俯視下不與第3罩部66及罩蓋68重疊。於通過支持構件100安裝於第1罩部62之狀態下之支持構件100之短邊方向之中央之切斷面(圖6所示之端面)中,自棒狀部104觀察,第1罩部62、第3罩部66及罩蓋68遠離安裝部102之底面120b而設置。 參照圖7及圖8,於棒狀部104安裝用以支持被支持構件150之固持器152。作為固持器152,可安裝與被支持構件對應之各種固持器,但於本實施形態中,使用攜帶型資訊終端作為被支持構件150,使用可保持攜帶型資訊終端之把手夾器型之固持器作為固持器152。被支持構件150具有電池154,且藉由將纜線156之端子158、160分別連接於被支持構件150及USB轉換器128之端子130a,可對電池154進行充電。 根據此種支持構件100,於具有位於較座部38更靠前方之把手罩60之機車10中,安裝部102安裝於第1罩部62,棒狀部104用以支持被支持構件150。因此,可於經由連結部106、108而設置於第1罩部62之簡單形狀之棒狀部104容易地安裝用以固定被支持構件150之固持器152,且可藉由利用棒狀部104而支持被支持構件150。 自第1罩部62將第2罩部64卸除,取而代之安裝支持構件100。此時,以棒狀部104露出之方式將安裝部102安裝於第1罩部62。因此,即便於機車10不具有支持被支持構件150之構造之情形時,亦可將把手罩60之一部分更換為具有棒狀部104之支持構件100。 連結部106、108將安裝部102與棒狀部104之兩端104a、104b連結,因此,可將棒狀部104牢固地固定於安裝部102,並且可防止安裝於棒狀部104之固持器152自棒狀部104脫落。 於支持構件100安裝於第1罩部62時,連結部106、108自安裝部102向後方延伸並連接於棒狀部104。藉此,可使棒狀部104接近騎乘者,因此,被支持構件150亦可接近騎乘者,被支持構件150之操作性或視認性提昇。 第1罩部62包含開口部70,安裝部102以安裝部102與第1罩部62及罩蓋68之間、即安裝部102與把手罩60之間無間隙之方式,設置於開口部70。因此,安裝部102與把手罩60之一體感提昇,表觀變好,並且可良好地防水。 被支持構件150具有電池154,於安裝部102設置能夠連接於電池154之端子130a以對電池154進行充電。因此,藉由將被支持構件150之電池154經由纜線156而連接於設置於安裝部102之端子130a,可於被支持構件150支持於棒狀部104之狀態下對電池154容易地進行充電。 安裝部102安裝於第1罩部62之前部62a及後部62d,且安裝於把手罩60之中央部。因此,可將支持構件100安裝於把手罩60之中央部,從而可無損機車10之重量平衡及把手操作而將被支持構件150配置於騎乘者容易看見之位置。 由於可將具有棒狀部104之支持構件100良好地安裝於把手罩60而非機車10之把手20,故而即便是把手20被把手罩60覆蓋之機車10,亦可藉由棒狀部104而支持被支持構件150。 繼而,參照圖9及圖10,對將支持構件100應用於作為車輛之另一例之四輪車10a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中之前後、左右、上下係指以騎乘者朝向該方向盤78乘坐於四輪車10a之騎乘者用座部72之狀態為基準之前後、左右、上下。 四輪車10a具有騎乘者用座部72、同乘者用座部74、儀錶盤76、方向盤78、一對前輪80(右前輪未圖示)、及一對後輪82(右後輪未圖示)。 騎乘者用座部72設置於較四輪車10a之左右方向之中央更靠右側。同乘者用座部74以與騎乘者用座部72並排之方式設置於騎乘者用座部72之左方。儀錶盤76自騎乘者用座部72之前方到同乘者用座部74之前方沿左右方向延伸。方向盤78設置於較騎乘者用座部72靠前方。 支持構件100以於左右方向上位於騎乘者用座部72與同乘者用座部74之間(圖10之虛線G、H之間)之方式安裝於儀錶盤76,不位於同乘者用座部74之前方。於本實施形態中,支持構件100追加安裝於儀錶盤76。 根據此種四輪車10a,可於儀錶盤76良好地安裝具有棒狀部104之支持構件100。又,可將支持構件100安裝於儀錶盤76之中央部,因此,可利用具有餘裕之空間。 又,亦可為,支持構件100以於左右方向上位於較方向盤78之右側端78a(車輛側方側之端)更靠同乘者用座部74側(較圖10之虛線I靠中央側)且騎乘者用座部72之前方(圖10之虛線I、H之間)之方式設置於儀錶盤76。 由於支持構件100未位於同乘者用座部74之前方,可使棒狀部104接近騎乘者,故而被支持構件亦可接近騎乘者,被支持構件之操作性或視認性提昇。 於機車10中較座部38靠前方、及四輪車10a中較騎乘者用座部72靠前方配置各種被支持構件之要求不斷高漲,因此,本發明可較佳地用於機車10及四輪車10a。 參照圖11,對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支持構件100a進行說明。 支持構件100a與支持構件100之不同點在於:代替棒狀部104而具有棒狀部162。棒狀部162形成為於短邊方向延伸之大致四稜柱狀,且於沿短邊方向延伸之各主面分別形成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3個)凹部164。對於支持構件100a之其他構成,由於與支持構件100相同,故而藉由附注與支持構件100相同之符號而省略重複之說明。 於將支持構件100a應用於機車10或四輪車10a之情形時,可獲得與應用支持構件100之情形同樣之效果。又,關於下述支持構件100之實施形態亦可應用於支持構件100a。 於圖3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對支持構件100代替第2罩部64而安裝於第1罩部62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支持構件100亦可於第2罩部64安裝於第1罩部62之狀態下安裝於把手罩60,換言之,亦可直接安裝於無開口部之把手罩。於此情形時,支持構件100可安裝於第1罩部62及第2罩部64之任一者,可安裝於任意之位置。 於圖9所示之實施形態中,對支持構件100安裝於儀錶盤76之情形進行了說明,於此情形時,於儀錶盤76中安裝支持構件100之部位,可存在開口部,亦可不存在開口部。又,亦可與把手罩60同樣地,儀錶盤包含第1罩部及可裝卸於第1罩部之第2罩部,支持構件100代替第2罩部而安裝於第1罩部。於此情形時,較佳為被卸除之前之第2罩部位於圖9中設置有支持構件100之部位。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支持構件100追加安裝於把手罩60及儀錶盤76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支持構件100亦可預先安裝於把手罩60(典型而言為第1罩部62)。於此情形時,無需將支持構件100與第2罩部64進行更換。又,支持構件100亦可預先安裝於儀錶盤76。即,支持構件100亦可標準裝備於把手罩60及儀錶盤76。於此情形時,支持構件100亦可能夠自把手罩60及儀錶盤76卸除,亦可不可卸除地一體形成於把手罩60及儀錶盤76。 於支持構件安裝於罩(把手罩60或儀錶盤76)時,亦能以連結部自安裝部向斜後方延伸而連接於棒狀部之方式,構成支持構件。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棒狀部形成為大致圓柱狀或大致四稜柱狀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棒狀部亦可形成為例如四稜柱以外之多稜柱狀或橢圓柱狀。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2個連結部106、108將安裝部102與棒狀部104之兩端104a、104b連結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可為1個連結部將安裝部與棒狀部連結,亦可為3個以上之連結部將安裝部與棒狀部連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使用攜帶型資訊終端作為被支持構件150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作為被支持構件例如可使用相機、雷達及飲料架等任意之構件,但較佳地使用具有電池之機器。於此情形時,只要代替固持器152而使用與被支持構件對應之固持器即可。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使用固持器152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代替固持器152而使用S字鉤。於此情形時,可將S字鉤之上部鉤掛於棒狀部104(162),於S字鉤之下部作為被支持構件鉤掛並支持行李。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騎乘者用座部72與同乘者用座部74分開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使用包含騎乘者用座部與同乘者用座部之一體物之座部單元84(參照圖10)。於此情形時,用以供騎乘者乘坐之範圍(相當於騎乘者用座部72)成為騎乘者用座部,用以供同乘者乘坐之範圍(相當於同乘者用座部74)成為同乘者用座部。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將本發明應用於機車10及四輪車10a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本發明可應用於具有把手罩之任意之跨坐型車輛或具有儀錶盤及3個以上之車輪之任意車輛。 以上,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可知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及精神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本發明之範圍僅由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限定。
10‧‧‧機車
10a‧‧‧四輪車
12‧‧‧車體框架
14‧‧‧車體外殼
16‧‧‧頭管
18‧‧‧轉向軸
19‧‧‧連結部
20‧‧‧把手
22‧‧‧前叉
24‧‧‧前輪
26‧‧‧車軸
28‧‧‧踏板
30‧‧‧引擎
32‧‧‧擺臂
34‧‧‧後輪
36‧‧‧車軸
38‧‧‧座部
40‧‧‧握把
42‧‧‧握把
44‧‧‧刹車桿
46‧‧‧刹車桿
48‧‧‧主缸
50‧‧‧主缸
52‧‧‧開關盒
54‧‧‧開關盒
56‧‧‧開關
58‧‧‧開關
60‧‧‧把手罩
62‧‧‧第1罩部
62a‧‧‧前部
62b‧‧‧左部
62c‧‧‧右部
62d‧‧‧後部
63a‧‧‧貫通孔
63d‧‧‧貫通孔
64‧‧‧第2罩部
66‧‧‧第3罩部
66a‧‧‧貫通孔
68‧‧‧罩蓋
68a‧‧‧貫通孔
70‧‧‧開口部
72‧‧‧騎乘者用座部
74‧‧‧同乘者用座部
76‧‧‧儀錶盤
78‧‧‧方向盤
78a‧‧‧右側端
80‧‧‧前輪
82‧‧‧後輪
84‧‧‧座部單元
100‧‧‧支持構件
100a‧‧‧支持構件
102‧‧‧安裝部
102a‧‧‧側部
102b‧‧‧側部
104‧‧‧棒狀部
104a‧‧‧一端
104b‧‧‧另一端
106‧‧‧連結部
106a‧‧‧主部
106b‧‧‧壁部
108‧‧‧連結部
108a‧‧‧主部
108b‧‧‧壁部
109‧‧‧開口
110‧‧‧第1安裝部
112‧‧‧第2安裝部
114‧‧‧端子連接部
116‧‧‧凹部
116a‧‧‧底面
118‧‧‧貫通孔
120‧‧‧凹部
120a‧‧‧底面
120b‧‧‧底面
122‧‧‧貫通孔
124‧‧‧貫通孔
126‧‧‧蓋
128‧‧‧USB轉換器
130‧‧‧轉換器本體
130a‧‧‧端子
132‧‧‧纜線
132a‧‧‧端子
134‧‧‧線束
136‧‧‧端子
138‧‧‧凹部
140‧‧‧螺絲
142‧‧‧螺絲
144‧‧‧夾緊螺帽
146‧‧‧夾緊螺帽
148‧‧‧間隔件
150‧‧‧被支持構件
152‧‧‧固持器
154‧‧‧電池
156‧‧‧纜線
158‧‧‧端子
160‧‧‧端子
162‧‧‧棒狀部
164‧‧‧凹部
A‧‧‧箭頭
B‧‧‧箭頭
C‧‧‧箭頭
E‧‧‧箭頭
F‧‧‧箭頭
G‧‧‧虛線
H‧‧‧虛線
I‧‧‧虛線
圖1係表示應用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支持構件之機車之側視圖。 圖2係表示於機車中安裝支持構件之前之狀態之把手周邊之俯視圖解圖。 圖3係表示於機車中安裝支持構件之狀態之把手周邊之俯視圖解圖。 圖4係表示支持構件之立體圖。 圖5係表示支持構件之圖,(a)係側視圖,(b)係俯視圖,(c)係後視圖。 圖6係以圖3之D-D線切斷之端面圖解圖。 圖7係表示於支持構件安裝有固持器之狀態之圖解圖。 圖8係表示支持構件支持被支持構件之狀態之圖解圖。 圖9係表示安裝有支持構件之狀態之四輪車之立體圖。 圖10係表示於四輪車中安裝有支持構件之狀態之儀錶盤周邊之俯視圖解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支持構件之立體圖。

Claims (10)

  1. 一種支持構件,其係用於具有騎乘者用座部及位於較上述騎乘者用座部靠前方之罩之車輛者,且具備: 安裝部,其安裝於上述罩; 棒狀部,其用以支持任意之被支持構件;及 連結部,其將上述安裝部與上述棒狀部連結。
  2. 如請求項1之支持構件,其中 上述罩包含第1罩部、及可自上述第1罩部卸除之第2罩部, 上述安裝部代替上述第2罩部而安裝於上述第1罩部。
  3. 如請求項1或2之支持構件,其中 上述連結部將上述安裝部與上述棒狀部之兩端連結。
  4. 如請求項1或2之支持構件,其中 於該支持構件安裝於上述罩時,上述連結部自上述安裝部至少向後方延伸而連接於上述棒狀部。
  5. 如請求項1或2之支持構件,其中 上述罩包含開口部, 上述安裝部以上述安裝部與上述罩之間無間隙之方式設置於上述開口部。
  6. 如請求項1或2之支持構件,其中 上述被支持構件包含具有電池之機器, 於上述安裝部設置能夠連接於上述電池之端子以對上述電池進行充電。
  7. 如請求項1或2之支持構件,其中上述安裝部安裝於上述罩之中央部。
  8. 如請求項1或2之支持構件,其中 上述車輛係具有把手罩之跨坐型車輛, 上述罩係上述把手罩。
  9. 如請求項1或2之支持構件,其中 上述車輛進而包含於車輛寬度方向與上述騎乘者用座部並排之同乘者用座部, 上述罩係位於自上述騎乘者用座部之前方到上述同乘者用座部之前方之儀錶盤, 該支持構件不位於上述同乘者用座部之前方。
  10. 一種車輛,其具備如請求項1或2之支持構件。
TW107108012A 2017-03-17 2018-03-09 支持構件及包含其之車輛 TWI7252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3739 2017-03-17
JP2017053739A JP6545214B2 (ja) 2017-03-17 2017-03-17 支持部材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8852A true TW201838852A (zh) 2018-11-01
TWI725293B TWI725293B (zh) 2021-04-21

Family

ID=63715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8012A TWI725293B (zh) 2017-03-17 2018-03-09 支持構件及包含其之車輛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45214B2 (zh)
TW (1) TWI7252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3078B (zh) * 2021-01-06 2022-08-0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速可達機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0993B2 (ja) * 2018-03-29 2020-10-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端子ユニット配置構造
JP7331608B2 (ja) * 2019-10-10 2023-08-23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外部装置支持構造
JP7398338B2 (ja) * 2020-05-25 2023-12-14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乗物用コネクタユニット、自動二輪車及び支持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3164A (en) * 1994-01-11 1996-11-12 Law; Carl F. Interchangeably mounted accessories for vehicular use
JP3028779U (ja) * 1996-03-06 1996-09-13 正幸 富田 自動車用携帯電話ホルダー
JPH10309999A (ja) * 1997-05-13 1998-11-24 Calsonic Corp 車載用収納装置
JP3079175U (ja) * 2001-01-25 2001-08-10 雄二 篠原 携帯電話機のホルダー
US6783040B2 (en) * 2002-08-29 2004-08-31 Jeffrey Lyle Batchel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detachable vehicle mounting and vehicle use systems
US9180925B2 (en) * 2009-07-31 2015-11-10 Jeffrey D. Carnevali Mirror adapter mount
IT1401176B1 (it) * 2010-07-28 2013-07-12 Oeb S R L Dispositivo di supporto per un oggetto.
JP6055600B2 (ja) * 2012-03-02 2016-1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携帯情報端末用電圧変換器の配置構造
EP2759460B1 (en) * 2012-03-02 2019-11-13 Honda Motor Co., Ltd.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 case of saddle-ride vehicle
JP2015024703A (ja) * 2013-07-25 2015-02-05 株式会社デイトナ 自動二輪車用ハンドルバーの機能拡張機構
US10286862B2 (en) * 2013-11-22 2019-05-14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r.l. Charging integra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3078B (zh) * 2021-01-06 2022-08-0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速可達機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45214B2 (ja) 2019-07-17
TWI725293B (zh) 2021-04-21
JP2018154268A (ja)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38852A (zh) 支持構件及包含其之車輛
WO2013140891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US8627916B2 (en)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JP5919242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9234424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ーネス保持構造
US7896378B2 (en) Motorcycle
WO2019188784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usb端子ユニット構造
JPH05254472A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2005082051A (ja) ウインカ装置
JP5639957B2 (ja) 鞍乗型車両用灯火器支持装置
EP3536594B1 (en) Straddled vehicle mounting of hydraulic and engine control units
US10647371B2 (en) Handle lock structure for saddled vehicle
JP6547064B2 (ja) 鞍乗型車両
JP616633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ーネスガイド構造
JP556665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配線装置
EP2048071B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JP7018419B2 (ja) 鞍乗型車両
JP3696315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ハンドルカバー
JP559178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灯火器組立体
JP3157690U (ja) 鞍乗型車両
JP7061102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5063272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電装部品のケーブル配索構造
JP7343638B1 (ja) 鞍乗型車両
WO2020136980A1 (ja) 鞍乗型車両の前後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JP2011173495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表示装置取付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