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5554A - 透明物品 - Google Patents

透明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5554A
TW201835554A TW106143333A TW106143333A TW201835554A TW 201835554 A TW201835554 A TW 201835554A TW 106143333 A TW106143333 A TW 106143333A TW 106143333 A TW106143333 A TW 106143333A TW 201835554 A TW201835554 A TW 2018355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main surface
transparent
pattern mask
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3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上耕司
梶岡利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電氣硝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電氣硝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電氣硝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5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555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55Specular reflectiv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38Concrete; Lime; Mortar; Gypsum; Bricks; Ceramics; Glass
    • G01N33/386Glas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1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 reg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021/1765Method using an image detector and processing of image signal
    • G01N2021/177Detector of the video camera typ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55Specular reflectivity
    • G01N2021/555Measuring total reflection power, i.e. scattering and specula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作為透明物品的玻璃物品(10),其霧度值為15%以下且清晰值為9%以下。較佳為霧度值和清晰值和閃爍值的乘積為0.5以下。

Description

透明物品
本發明關於透明物品。
以往,從提升顯示裝置的可視性的觀點,提出有以下構成:在顯示裝置的顯示面上設置反射防止層以及防眩層。例如,專利文獻1記載了以下構成:在基材上設置具有低折射率層的反射防止膜,並對低折射率層的主面進行防眩處理,使反射防止膜不僅具有反射防止功能也具有防眩功能。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22150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技術問題〉
經本發明者們積極研究,其結果發現了以下事項:在透過玻璃物品等透明物品觀看影像時,如果透明物品的霧度值以及清晰值各自在特定的範圍內,可使人感到容易看見透過透明物品而看見的影像。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透明物品,其可使人感到容易看見透過透明物品而看見的影像。
〈用以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
解決上述問題的透明物品,是具有位於表側的第1主面以及位於背側的第2主面的透明物品,其在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日本工業標準)K7136(2000)中規定的霧度值為15%以下,清晰值為9%以下。
解決上述問題的透明物品,是具有位於表側的第1主面以及位於背側的第2主面的透明物品,其閃爍值為0.02以下,清晰值為9%以下。
上述透明物品之中較佳為,霧度值、清晰值以及閃爍值的乘積為0.5以下。
並且,清晰值是從朝該透明物品的前述第1主面映照光源得到的影像的亮度分佈資料得到的正反射成分的亮度相對於全反射光的亮度的比例。
閃爍值是按照如下方式獲得的值:在對向於該透明物品的前述第2主面的位置配置面光源,並在該透明物品和前述面光源之間配置500ppi(pixel per inch)的圖案遮罩,設定成在容許彌散圓直徑53μm的景深內包含該透明物品的前述第1主面以及前述圖案遮罩的頂面,從對向於前述第1主面的位置對該透明物品進行攝影,將撮影得到的影像資料進行解析,求取前述圖案遮罩的像素亮度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時,將前述標準偏差除以前述平均值得到的值。
〈發明的功效〉
根據本發明,可使人感到容易看見透過透明物品而看見的影像。
於下述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透明物品是玻璃物品10,玻璃物品10是具有位於表側的第1主面11,以及位於背側的第2主面12的片狀或是板狀。玻璃物品10,例如是配置於顯示裝置的顯示面來進行使用。玻璃物品10是安裝在顯示裝置的顯示面上的構件亦可。也就是說,玻璃物品10是事後安裝在顯示裝置的構件亦可。
如圖1所示,玻璃物品10具備以玻璃構成的透光性的基材層13。基材層13的厚度例如為0.5至1.3mm。作為構成基材層13的玻璃,例如可使用無鹼玻璃、鋁矽酸鹽玻璃、鈉鈣玻璃、化學強化玻璃等公知的玻璃。而且,在公知的玻璃之中使用鋁矽酸鹽玻璃較佳,特別是使用含有SiO2 :50至80質量%、Al2 O3 :5至25質量%、B2 O3 :0至15質量%、Na2 O:1至20質量%、K2 O:0至10質量%的強化玻璃較佳。
在基材層13的單面上,設置有具備島狀的凹凸構造的透光性的防眩層14。島狀的凹凸構造意指在複數個島狀的凸部間具有平坦部分的構造。設有防眩層14之側的面是玻璃物品10的第1主面11。另外,在圖1中省略凹凸。
防眩層14的厚度範圍例如是40至500nm。此外,防眩層14的島狀的凹凸構造例如是由SiO2 、Al2 O3 、ZrO2 、TiO2 所成的基質構成。防眩層14之中島狀的凸部的高度例如以200至500nm較佳。凸部的直徑(平均粒徑)例如以1至20μm較佳。此外,防眩層14中凸部以外的部分亦即平坦部分具有30至70%較佳。
防眩層14,例如可藉由將包含基質前驅物、以及溶解基質前驅物的液狀介質的塗佈劑塗佈於基材層13而加熱形成。作為包含於塗佈劑的基質前驅物的例子,例如,可列舉二氧化矽前驅物、氧化鋁前驅物、二氧化鋯前驅物、二氧化鈦前驅物等無機前驅物。從降低防眩折射率的觀點、以及容易控制反應性的觀點而言,以二氧化矽前驅物較佳。
作為二氧化矽前驅物的例子,可列舉具有與矽原子鍵結的烴基以及水解性基的矽烷化合物、矽烷化合物的水解縮合物、以及矽氮烷化合物等。從形成較厚的防眩層14的情況下也能夠充分抑制層的龜裂的觀點而言,至少包含矽烷化合物以及矽烷化合物的水解縮合物中任一者或是兩者較佳。
矽烷化合物具有與矽原子鍵結的烴基以及水解性基。烴基亦可有碳原子間具有從-O-、-S-、-CO-、以及-NR’-(R’是氫原子或1價的烴基)選出的1個或是組合2個以上之基。
烴基可以是與1個矽原子鍵結的1價烴基,也可以是與2個矽原子鍵結的2價烴基。作為1價烴基的例子,可列舉烷基、烯基、芳基等。作為2價烴基的例子,可列舉伸烷基、伸烯基、伸芳基等。
作為水解性基的例子,可列舉烷氧基、醯氧基、酮肟基、烯氧基、胺基、胺氧基、醯胺基、異氰酸酯基、鹵素原子等,以矽烷化合物的穩定性和容易水解的程度的平衡而言,以烷氧基、異氰酸酯基、以及鹵素原子(特別是氯原子)較佳。作為烷氧基的例子,以碳數1至3的烷氧基較佳,以甲氧基、或是乙氧基更佳。
作為矽烷化合物的例子,可列舉烷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四異丙氧基矽烷等),具有烷基的烷氧基矽烷(甲基三甲氧基矽烷,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具有乙烯基的烷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具有環氧基的烷氧基矽烷(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具有丙烯醯氧基的烷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等。在這些矽烷化合物之中,較佳為使用烷氧基矽烷以及烷氧基矽烷的水解縮合物中任一者或是使用兩者,更佳為使用烷氧基矽烷的水解縮合物。
矽氮烷化合物,是在其構造內具有矽和氮的鍵結(-SiN-)的化合物。作為矽氮烷化合物,是低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既定的重複單位的聚合物)皆可。作為低分子系的矽氮烷化合物的例子,可列舉六甲基二矽氮烷、六苯基二矽氮烷、二甲基胺基三甲基矽烷、三矽氮烷、環三矽氮烷、1,1,3,3,5,5-六甲基環三矽氮烷等。
作為氧化鋁前驅物的例子,可列舉鋁醇鹽、鋁醇鹽的水解縮合物、水溶性鋁鹽、鋁螯合物等。作為二氧化鋯前驅物的例子,可列舉鋯醇鹽、鋯醇鹽的水解縮合物等。作為二氧化鈦前驅物的例子,可列舉鈦醇鹽、鈦醇鹽的水解縮合物等。
包含於塗佈劑的液狀介質,是溶解基質前驅物的溶劑,可因應基質前驅物的種類而適當地選擇。作為液狀介質的例子,可列舉例如水、醇類、酮類、醚類、溶纖劑類、酯類、二元醇醚類、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
作為醇類的例子,可列舉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二丙酮醇等。作為酮類的例子,可列舉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等。作為醚類的例子,可列舉四氫呋喃、1,4-二噁烷等。作為溶纖劑類的例子,可列舉甲基溶纖劑、乙基溶纖劑等。作為酯類的例子,可列舉醋酸甲酯、醋酸乙酯等。作為二元醇醚類的例子,可列舉乙二醇單烷基醚等。作為含氮化合物的例子,可列舉 N,N-二甲基乙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等。作為含硫化合物的例子,可列舉二甲基亞碸等。液狀介質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亦可。
而且,液狀介質以含水的液狀介質亦即水或是水和其他液狀介質的混合液較佳。作為其他的液狀介質,較佳為醇類,特佳為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
此外,塗佈劑包含促進基質前驅物的水解以及縮合的酸觸媒亦可。酸觸媒是促進基質前驅物的水解以及縮合,使防眩層14在短時間內形成的成分。酸觸媒是在調製塗佈劑之前,調製基質前驅物的溶液之際,為了原料(烷氧基矽烷等)的水解、縮合而添加者亦可,或者是在調製必須成分之後進一步添加者亦可。作為酸觸媒的例子,可列舉無機酸(硝酸、硫酸、鹽酸等),有機酸(蟻酸、草酸、醋酸、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
作為塗佈劑的塗佈方法的例子,可列舉公知的濕式塗佈法(噴塗法、旋塗法、浸塗法、模塗法、幕塗法、絲網塗佈法、噴墨法、流塗法、凹版塗佈法、棒塗法、柔版塗佈法、狹縫塗佈法、輥塗法等)等。作為塗佈方法,以容易形成凹凸的觀點來看,較佳為噴塗法。
作為用於噴塗法的噴嘴的例子,可列舉2流體噴嘴、1流體噴嘴等。從噴嘴吐出的塗佈劑的液滴的粒徑,通常為0.1至100μm,較佳為1至50μm。液滴的粒徑在0.1μm以上的話,可在短時間內形成充分發揮防眩效果的凹凸。液滴的粒徑在100μm以下的話,容易形成充分發揮防眩效果的適度凹凸。塗佈劑的液滴粒徑可藉由噴嘴的種類、噴霧壓力、液量等適當加以調整。例如,2流體噴嘴噴霧壓力愈高液滴愈小,液量愈多液滴愈大。而且,液滴的粒徑,是藉由雷射量測器所量測的索特平均粒徑。
塗佈塗佈劑之際的基材層13的表面溫度,例如在20至75℃, 以35℃以上較佳, 以60℃以上更佳。作為加熱基材層13的方法,例如使用溫水循環式的加熱裝置較佳。此外,塗佈塗佈劑之際的濕度,例如在40至70%,以50%以上較佳。
接下來,說明本實施方式的玻璃物品10的特性值。
玻璃物品10的霧度值為15%以下,清晰值為9%以下。在這個情況下,玻璃物品10的霧度值為7.5%以下,清晰值為8.5%以下較佳。
或者,玻璃物品10的閃爍值為0.02以下,清晰值為9%以下。在這個情況下,玻璃物品10的閃爍值為0.017以下,清晰值為8.5%以下較佳。
此外,在前述的任一情況下,以霧度值和清晰值和閃爍值的乘積為0.5以下更佳,0.43以下又再更佳。
(霧度值)
霧度值是JIS K7136(2000)中規定的霧度值(%)。JIS K7136(2000)對應於國際規格的ISO 14782,兩者的技術內容相同。
(清晰值)
清晰值是從朝玻璃物品10的第1主面11映照光源得到的影像的亮度分佈資料得到的正反射成分的亮度相對於全反射光的亮度的比例。清晰值的具體量測方法記載於下述。
作為量測裝置,例如使用SMS-1000(Display-Messtechnik&Systeme公司製)。如圖2所示,在厚度5mm以上的黑色玻璃板20上,以第1主面11位於上側的方式配置玻璃物品10。此外,在和玻璃物品10的第1主面11對向的位置上,分別配置線光源21、以及具有焦點距離16mm的鏡頭的光檢測器22。於此,線光源21配置於相對於和玻璃物品10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第1主面11的法線方向)往其中一側(負方向)傾斜第1角度Θi的位置。第1角度Θi為例如3°。光檢測器22配置於相對於和玻璃物品10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往另一側(正方向)傾斜第2角度Θr的位置,且為鏡頭位於從第1主面11起算距離410mm的位置。而且,線光源21和光檢測器22,配置於玻璃物品10的第1主面11的同一法平面內。
接下來,對玻璃物品10的第1主面11照射來自於線光源21的光。然後,藉由光檢測器22,取得玻璃物品10的第1主面11的影像資料,並解析該影像資料,量測映於第1主面11的影像的「-5°≦Θ*(=Θr-Θi)≦5°」的範圍的亮度分佈資料。而且,為了量測「-5°≦Θ*(=Θr-Θi)≦5°」的範圍的亮度分佈資料,使光檢測器22在上述法平面內每次移動0.1°,取得各個影像資料。基於從得到的亮度分佈資料求取的全反射光的亮度以及正反射成分的亮度,利用後述式(1)計算清晰值。
清晰值(%)=[正反射成分的亮度]/[全反射光的亮度]×100・・・(1)
而且,作為光檢測器22,例如可使用SMS-1000(Display-Messtechnik&Systeme公司製)。此外,亮度分佈資料的量測,例如可使用SMS-1000的反射分佈量測模式(Sparkle measurement system軟體)來進行量測。而且,正反射成分的亮度,意指-0.1°≦Θ*(=Θr-Θi)≦0.1°的範圍的亮度。
(閃爍值)
閃爍值,是在和玻璃物品10的第2主面12相對向的位置上配置單色的面光源,並在玻璃物品10和面光源之間配置像素尺寸10×40μm的500ppi的圖案遮罩(像素尺寸:10×40μm),設定成在容許彌散圓直徑53μm的景深內包含該玻璃物品的第1主面11以及圖案遮罩的頂面,從和第1主面11相對向的位置攝影玻璃物品10,解析撮影得到的影像資料求取圖案遮罩的像素亮度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時,將圖案遮罩的像素亮度的標準偏差除以該平均值得到的值。閃爍值的具體量測方法記載如下。
作為量測裝置,例如使用SMS-1000(Display-Messtechnik&Systeme公司製)。如圖3所示,在面光源30之上配置圖案遮罩31,並在圖案遮罩31之上,以第2主面12朝向圖案遮罩31側的方式配置玻璃物品10。如圖4所示,圖案遮罩31是像素間距50μm的500ppi的圖案遮罩。
此外,如圖3所示,在和玻璃物品10的第1主面11對向的位置,配置將容許彌散圓直徑設定為53μm的光檢測器32。於此,玻璃物品10、圖案遮罩31、以及光檢測器32,配置成在將光檢測器32的容許彌散圓直徑設定為53μm的情況下的景深(前方景深以及後方景深)內,包含玻璃物品10的第1主面11以及圖案遮罩31的頂面31a的位置。
作為具體配置構成的一例,將光檢測器32的焦點距離設定為100mm,將鏡頭光圈直徑設定為4.5mm。此外,光檢測器32的感測器尺寸為1/3型,像素尺寸為3.75×3.75μm。並且,以頂面31a位於焦點位置的方式配置圖案遮罩31,並以從圖案遮罩31的頂面31a至第1主面11為止的距離為1.8mm的方式配置玻璃物品10。而且,藉著以使玻璃物品10的第1主面11以及圖案遮罩31的頂面31皆包含在將光檢測器32的容許彌散圓直徑設定為53μm的情況下的景深內的方式,配置玻璃物品10、圖案遮罩31以及光檢測器32並量測,可得到和基於人的視覺的影像認識(經過人眼的構造、人眼的功用、以及腦中處理得到的影像認識)相關性高的閃爍值。
接下來,對於玻璃物品10,隔著圖案遮罩31照射來自於面光源30的光,並藉由光檢測器32取得玻璃物品10的第1主面11的影像資料。於此,上述影像資料是圖案遮罩31的每1像素為120像素的解析度。然後,解析得到的影像資料,求取圖案遮罩31的各像素的像素亮度。接著,求取像素間的像素亮度的標準偏差以及像素亮度的平均值。基於得到的像素間的像素亮度的標準偏差以及像素亮度的平均值,根據後述式(2)計算閃爍值。
閃爍值=[圖案遮罩的像素亮度的標準偏差]/[圖案遮罩的像素亮度的平均值]・・・(2)
此外,像素間的像素亮度的標準偏差以及像素亮度的平均值的量測,例如可藉由SMS-1000的閃爍量測模式(Sparkle measurement system軟體)來進行量測。
接下來,對於本實施方式的作用進行說明。
本實施方式的玻璃物品10,其霧度值為15%以下,較佳為7.5%以下,清晰值為9%以下,較佳為8.5%以下。或者,本實施方式的玻璃物品10,閃爍值為0.02以下,較佳為0.017以下,清晰值為9%以下,較佳為8.5%以下。並且,較佳為霧度值和清晰值和閃爍值的乘積為0.5以下。
藉此,可使人感到容易看見透過該玻璃物品而看見的影像。亦即,成為基於人的視覺的影像認識(經過人眼的構造、人眼的功用、以及腦中的處理得到的影像認識)之下感到容易看見的玻璃物品。
而且,玻璃物品10的霧度值、清晰值、以及閃爍值,例如可藉著變更防眩層14的形成條件來進行調整。例如,在使用塗佈劑利用噴塗法形成防眩層14的情況下,藉著提高塗佈塗佈劑之際的濕度,有霧度值以及清晰值皆成為較小值的傾向。此外,藉著縮小噴嘴直徑等,使塗佈劑的液滴的粒徑縮小,有霧度值以及清晰值皆成為較小值的傾向。此外,藉著減少形成防眩層14的表面的每單位面積的塗佈劑塗佈量,有霧度值成為較小值的傾向。此外,藉著提高基材層13的表面溫度(例如40℃以上),有閃爍值變小的傾向。作為一例,在濕度52%以上,以及基材層13的表面溫度20℃以上的條件形成防眩層14的情況下,容易得到霧度值為15%以下且清晰值為9%以下,並且霧度值和清晰值和閃爍值的乘積為0.5以下的玻璃物品10。此外,變更包含於塗佈劑的基質前驅物或溶劑的種類,變更塗佈方法為噴塗法以外的塗佈方法也能使霧度值、清晰值以及閃爍值成為較小值。
接下來記載本實施方式的效果。
(1)玻璃物品10,其霧度值為15%以下且清晰值為9%以下。藉由上述構成,可使人感到容易看見透過玻璃物品而看見的影像。亦即,在基於人的視覺的影像認識(經過人眼的構造、人眼的功用、以及腦中處理得到的影像認識)之下感到容易看見的玻璃物品。
(2)玻璃物品10,閃爍值為0.02以下且清晰值為9%以下。藉由上述構成,可使人感到容易看見透過玻璃物品而看見的影像。
(3)霧度值和清晰值和閃爍值的乘積為0.5以下。在這個情況下,可更有效地得到上述(1)以及(2)的效果。
(4)玻璃物品10具備由玻璃構成的基材層13、以及位於基材層13的第1主面11側的防眩層14。防眩層14是在複數個凸部之間具有平坦部分的凹凸構造。在這個情況下,可更有效地得到上述(1)以及(2)的效果。
而且,本實施方式也可以下述方式加以變更並具體化。
防眩層14並不限定為具有島狀的凹凸構造的形狀。例如以噴砂處理或蝕刻處理等其他的方法形成的凹凸構造的防眩層14亦可。
不只是玻璃物品10的第1主面11也可以在第2主面12側設置防眩層14。
也可以在基材層13和防眩層14之間、以及防眩層14上中至少一者,設置反射防止層或防污層等的其他的層。
只要滿足上述的霧度值以及清晰值,玻璃物品10也可以不具有防眩層14。
只要滿足上述的霧度值以及清晰值、或是上述的閃爍值以及清晰值,透明物品是樹脂物品等的玻璃物品10以外的透明物品也可以。在這個情況下,基材層13是由透明材料所構成的基材層。
[實施例]
以下舉出實驗例進一步具體說明上述實施方式。而且,本發明不限定於此等。
<實驗例>
如表1以及表2所示,準備霧度值、清晰值、以及閃爍值不同的實驗例1至9的玻璃物品。霧度值、清晰值、以及閃爍值是藉著變化防眩層的形成條件,使其各不相同。實驗例1至9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以及霧度值、清晰值、以及閃爍值的具體量測方法記載於下述。
(實驗例1至實驗例9)
對於厚度1.3mm的片狀的玻璃基材(日本電氣硝子公司製之T2X-1),以表1以及表2所示之噴嘴徑的噴霧塗佈裝置,塗佈將防眩膜的前驅物(四乙氧基矽烷)溶解於含水的液狀介質調製而成的塗佈劑於玻璃基材的表面形成防眩層。而且,玻璃基材的表面溫度、環境濕度、玻璃基材的每單位面積的塗佈劑的塗佈量如表1以及表2所示。
(霧度值)
依據JIS K7136(2000)量測霧度值(%)。
(清晰值)
如圖2所示,使用SMS-1000(Display-Messtechnik&Systeme公司製),利用反射分佈量測模式量測清晰值(%)。而且,使用焦點距離16mm的鏡頭,將第1角度Θi設定為3°,將從第1主面11的照射位置10b至鏡頭為止的距離設定為410mm。
(閃爍值)
如圖3所示,使用SMS-1000(Display-Messtechnik&Systeme公司製),利用閃爍量測模式量測閃爍值。而且,SMS-1000的CCD攝影機的像素是1296×966,感測器尺寸是1/3型,像素尺寸是3.75×3.75μm。此外,將鏡頭的焦點距離設為100mm,鏡頭光圈直徑設為4.5mm,倍率比設為1:1,容許彌散圓直徑設為53μm。此外,關於圖案遮罩,配置成鏡頭的焦點位置位於頂面,關於實驗例的玻璃物品,配置成第2主面位於圖案遮罩的頂面上方300μm。
<官能評價>
20人的官能檢查員,在明所視之下觀察各實驗例的玻璃物品的第1主面,對於各實驗例,針對容易看見透過玻璃物品看見的影像的順位進行排序。將20人的官能檢查員之中15人以上選擇了1至3名中任一者的實驗例給予A評價,將15人以上選擇了1至6名中任一者的實驗例給予B評價,將其他的實驗例給予C評價。其結果示於表1以及表2。而且,容易看見透過玻璃物品看見的影像的程度,一般而言有鮮明度、防眩性、低落差性、映入有無等各種觀點,但本評價之中,並無針對特定的觀點或設定觀點的優先順序,各官能檢查員憑各自的感覺綜合判斷容易看見影像的程度。
【表1】
【表2】
如表1以及表2所示,霧度值為15%以下且清晰值為9%以下的實驗例1至8官能評價皆為A評價或是B評價,此結果可得知可使人感到容易看見透過玻璃物品看見的影像。此外,閃爍值為0.02以下且清晰值為9%以下的實驗例1至8官能評價皆為A評價或是B評價,此結果可得知可使人感到容易看見透過玻璃物品而看見的影像。此外,此結果亦可得知霧度值和清晰值和閃爍值的乘積愈小,官能評價愈高的傾向。
接下來,記載可由上述實施方式以及變更例把握的技術思想。
(1)具備由透明材料構成的基材層,以及位於前述基材層的前述第1主面側的防眩層的前述透明物品。
(2)前述防眩層是在複數個凸部之間具有平坦部分的凹凸構造的前述透明物品。
(3)一種透明物品的製造方法,是具有透明材料所構成的基材層和防眩層的透明物品的製造方法,其具有對前述基材層的表面以噴塗法形成前述防眩層的製程,前述形成防眩層的製程,是將前述基材層的表面溫度設為40℃以上而進行。
10‧‧‧玻璃物品
11‧‧‧第1主面
12‧‧‧第2主面
13‧‧‧基材層
14‧‧‧防眩層
20‧‧‧黑色玻璃板
21‧‧‧線光源
22、32‧‧‧光檢測器
30‧‧‧面光源
31‧‧‧圖案遮罩
圖1是玻璃物品的說明圖。 圖2是量測清晰值的說明圖。 圖3是量測閃爍值的說明圖。 圖4是圖案遮罩的說明圖。

Claims (5)

  1. 一種透明物品,是具有位於表側的第1主面以及位於背側的第2主面的透明物品,其在JIS K7136(2000)中規定的霧度值為15%以下,清晰值為9%以下,前述清晰值是從朝該透明物品的前述第1主面映照光源得到的影像的亮度分佈資料得到的正反射成分的亮度相對於全反射光的亮度的比例。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透明物品,其中, 透明物品具有既定的閃爍值, 將前述閃爍值乘上前述霧度值和前述清晰值的乘積所得的值為0.5以下, 前述閃爍值是按照如下方式獲得的值: 在對向於該透明物品的前述第2主面的位置配置面光源,並在該透明物品和前述面光源之間配置500ppi的圖案遮罩,設定成在容許彌散圓直徑53μm的景深內包含該透明物品的前述第1主面以及前述圖案遮罩的頂面,從對向於前述第1主面的位置對該透明物品進行攝影,將撮影得到的影像資料進行解析,求取前述圖案遮罩的像素亮度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時,將前述標準偏差除以前述平均值得到的值。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透明物品,其中,其閃爍值為0.02以下,前述閃爍值是按照如下方式獲得的值: 在對向於該透明物品的前述第2主面的位置配置面光源,並在該透明物品和前述面光源之間配置500ppi的圖案遮罩,設定成在容許彌散圓直徑53μm的景深內包含該透明物品的前述第1主面以及前述圖案遮罩的頂面,從對向於前述第1主面的位置對該透明物品進行攝影,將撮影得到的影像資料進行解析,求取前述圖案遮罩的像素亮度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時,將前述標準偏差除以前述平均值得到的值。
  4. 一種透明物品,是具有位於表側的第1主面以及位於背側的第2主面的透明物品,其閃爍值為0.02以下,清晰值為9%以下, 前述清晰值是從朝該透明物品的前述第1主面映照光源得到的影像的亮度分佈資料得到的正反射成分的亮度相對於全反射光的亮度的比例, 前述閃爍值是按照如下方式獲得的值:在對向於該透明物品的前述第2主面的位置配置面光源,並在該透明物品和前述面光源之間配置500ppi的圖案遮罩,設定成在容許彌散圓直徑53μm的景深內包含該透明物品的前述第1主面以及前述圖案遮罩的頂面,從對向於前述第1主面的位置對該透明物品進行攝影,將撮影得到的影像資料進行解析,求取前述圖案遮罩的像素亮度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時,將前述標準偏差除以前述平均值得到的值。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的透明物品,其中,前述透明物品具有在JIS K7136(2000)中規定的既定霧度值, 將前述霧度值乘上前述清晰值和前述閃爍值的乘積所得的值為0.5以下。
TW106143333A 2016-12-12 2017-12-11 透明物品 TW2018355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0726 2016-12-12
JP2016-240726 2016-12-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5554A true TW201835554A (zh) 2018-10-01

Family

ID=62559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3333A TW201835554A (zh) 2016-12-12 2017-12-11 透明物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5950B2 (zh)
JP (2) JP7253382B2 (zh)
CN (1) CN110023794A (zh)
DE (1) DE112017006229T5 (zh)
TW (1) TW201835554A (zh)
WO (1) WO20181104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3382B2 (ja) * 2016-12-12 2023-04-06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US20180215657A1 (en) * 2017-01-30 2018-08-02 Corning Incorporated Textured glass surfaces with low sparkl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ame
US11852785B2 (en) 2017-04-11 2023-12-26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Transparent article having a roughened uneven surface
JP7040234B2 (ja) 2018-04-04 2022-03-23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物品
JPWO2020067134A1 (ja) * 2018-09-25 2021-09-0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JPWO2020218056A1 (zh) * 2019-04-25 2020-10-29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89348A (en) * 1975-04-28 1976-11-02 Rca Corporation Optical scanner with large depth of focus
JPS5789731A (en) * 1980-11-25 1982-06-04 Canon Inc Focusing screen
JPH10221506A (ja) * 1997-02-12 1998-08-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反射防止膜およびそれを配置した表示装置
JP2002189107A (ja) 2000-12-21 2002-07-05 Nissha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部材
JP2003222713A (ja) 2002-01-31 2003-08-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防眩性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749011B2 (ja) * 2004-04-09 2011-08-17 直史 山内 スクリー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投影システム
JP2007041514A (ja) 2005-03-17 2007-02-15 Fujifilm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WO2006132048A1 (ja) * 2005-06-06 2006-12-14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光拡散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87952A (ja) 2006-01-16 2007-07-2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防眩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そのための金型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JP2008046470A (ja) * 2006-08-18 2008-02-28 Olympus Corp 照明装置、照明方法、及び走査型光学顕微鏡
JP5239663B2 (ja) 2008-09-12 2013-07-1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シリカ系多孔質膜の製造方法
CN101839689A (zh) * 2009-03-19 2010-09-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辅助对焦片
CN101881843A (zh) * 2009-05-05 2010-11-10 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眩光的光学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JP5674292B2 (ja) 2009-08-25 2015-02-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金型の製造方法
US8598771B2 (en) * 2009-09-15 2013-12-03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 and display having anti-glare properties
JP5514044B2 (ja) 2010-08-31 2014-06-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防眩フィルム作製のための金型の製造方法
JP5707856B2 (ja) 2010-10-27 2015-04-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12118594A1 (en) 2011-02-28 2012-09-07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 having antiglare surface with low display sparkle
US9446979B2 (en) * 2011-11-02 2016-09-20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sparkle control and articles thereof
JP5653378B2 (ja) * 2011-09-27 2015-01-14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防眩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KR20140144217A (ko) * 2012-03-20 2014-12-18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구조화된 광학 필름
JP6212844B2 (ja) 2012-09-14 2017-10-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839134B2 (ja) 2013-01-30 2016-01-06 旭硝子株式会社 防汚膜付き透明基体
US9734590B2 (en) 2013-02-26 2017-08-15 Axalta Coating Systems Ip Co., Llc Process for matching color and appearance of coatings
WO2015092048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Liqui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n amide or a thioamide derivative monomer and mineral nanoparticles dispersed therein, and its use to manufacture an optical article
WO2015115492A1 (ja) 2014-01-30 2015-08-06 旭硝子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防眩機能付きガラス板
JP2015152660A (ja) 2014-02-12 2015-08-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
CN106415333B (zh) 2014-03-14 2019-01-18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显示器的罩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6322031B2 (ja) 2014-03-31 2018-05-09 株式会社カネカ 透明導電層付き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17106944A (ja) * 2014-04-23 2017-06-15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アンチグレア層付き基材および物品
JP6476582B2 (ja) 2014-04-23 2019-03-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160146838A (ko) * 2014-04-25 2016-12-21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광학 제품용 텍스쳐화된 코팅
WO2015199026A1 (ja) * 2014-06-23 2015-12-30 旭硝子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透明部材、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JP2016018068A (ja) 2014-07-08 2016-02-01 旭硝子株式会社 防眩膜付き基材および物品
CN107107543B (zh) 2014-10-30 2021-07-20 Agc株式会社 带防污膜的基体
CN107076878A (zh) 2014-10-31 2017-08-18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均匀织构化表面和低闪耀的抗眩目基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7003450B (zh) * 2014-12-03 2020-02-2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叠层膜
EP3211469B1 (en) * 2015-03-31 2019-09-25 Olympus Corporation Observation device and observation method
WO2016181983A1 (ja) 2015-05-12 2016-11-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低反射膜付き基体
WO2016190138A1 (ja) * 2015-05-22 2016-12-01 株式会社クラレ アクリル系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とそれからなる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並びに光学部材
JPWO2017029890A1 (ja) 2015-08-19 2018-05-31 旭硝子株式会社 積層体
EP3184990B1 (de) * 2015-12-22 2019-11-06 X-Rite Switzerland GmbH Sparkle-messung
JP6796997B2 (ja) 2016-11-07 2020-12-09 フクビ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防眩性および反射防止性を有する透明基板用の中間積層体と透明基板の製造方法
JP7253382B2 (ja) * 2016-12-12 2023-04-06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JP7395350B2 (ja) 2017-05-15 2023-12-11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及び透明物品の製造方法
JP7353971B2 (ja) 2017-05-15 2023-10-0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10997589B (zh) 2017-08-30 2022-10-14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JP7040234B2 (ja) 2018-04-04 2022-03-23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物品
JPWO2020067134A1 (ja) 2018-09-25 2021-09-0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10486A1 (ja) 2018-06-21
JPWO2018110486A1 (ja) 2019-10-24
JP2022082589A (ja) 2022-06-02
CN110023794A (zh) 2019-07-16
US11555950B2 (en) 2023-01-17
DE112017006229T5 (de) 2019-09-05
US20190391303A1 (en) 2019-12-26
JP7253382B2 (ja)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35554A (zh) 透明物品
JP7395350B2 (ja) 透明物品、及び透明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20067134A1 (ja) 透明物品
JP7353971B2 (ja) 透明物品の製造方法
US20200180210A1 (en) Transparent article
WO2019194176A1 (ja) アンチグレア面を有する物品
WO2015163330A1 (ja) アンチグレア層付き基材および物品
JP7293662B2 (ja) 表示装置のカバー部材
JP7351329B2 (ja) 透明物品
JP7124299B2 (ja) 透明物品
JP7044078B2 (ja) アンチグレア面を有する物品及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20067135A1 (ja) 透明物品
WO2018123869A1 (ja) 透明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