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9215A - 用於引擎之冷卻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引擎之冷卻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9215A
TW201829215A TW106142304A TW106142304A TW201829215A TW 201829215 A TW201829215 A TW 201829215A TW 106142304 A TW106142304 A TW 106142304A TW 106142304 A TW106142304 A TW 106142304A TW 201829215 A TW201829215 A TW 2018292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cooling system
spring
duct
eng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2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2209B (zh
Inventor
賈科莫 弗雷斯基
保羅 內斯帝
馬修 普喬奧尼
Original Assignee
義大利商比雅久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義大利商比雅久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義大利商比雅久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9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9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2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22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6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air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00Air cooling
    • F01P1/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e.g. ducting cooling-air from its pressure source to cylinders or along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02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 F01P7/026Thermostatic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種氣冷式內燃機引擎(1)之冷卻系統,其中,冷卻風扇(5)係由被曲柄軸桿(2)旋轉之軸桿或由曲柄軸桿(2)本身所控制,且其經由導管(8)導引氣流觸碰引擎本體,使用不改變風扇與引擎結構之完全機械方式來防止在引擎仍冷時之不必要的冷卻,及其中,隔板(10)設置成可在第一啟始組態與體系組態之間移動,其中,隔板在第一啟始組態時遮阻導管,及其中,隔板在體系組態時未遮阻導管(8),隔板係藉由敏感於引擎內之流體之温度的致動構件致動。

Description

用於引擎之冷卻系統
[0001] 本發明關於一種引擎之冷卻系統,例如像是機車之氣冷式引擎,其中,冷卻風扇係由被曲柄軸桿旋轉之軸桿或由曲柄軸桿本身所控制,且其經由導管導引氣流觸碰引擎本體。   [0002] 內燃機引擎之軸線係相關於摩托車之縱向展開方向而呈橫向,且其設置相關於地面而呈水平,以及當摩托車根據直線向前移動時,其垂直於大致由固定式(亦即,非轉向)後輪之旋轉平面界定之垂直平面。
[0003] 以往,用於抽取引擎冷卻空氣的風扇可以直接鍵接於曲柄軸桿之一端部而端部轉動風扇,或鍵接於和曲柄軸桿相鄰且平行之軸,藉此致動旋轉。   [0004] 供空氣抽送通過的護罩的定位使其不在前方受氣流吹擊,而是在切線方向。冷卻所需之空氣隨後由風扇抽吸,其軸線大致垂直於由摩托車前進動作所決定之氣流。   [0005] 在習知例子中,其中,風扇並非通過曲柄軸桿之旋轉而獨立致動,例如藉由工作電動馬達,風扇之旋轉體系並非直接取決於冷卻需求,而是由引擎之旋轉體系(regime)決定。   [0006] 惟,例如在啟動階段、或特別冰冷的氣候裡,顯然引擎可以有不依賴其曲柄軸桿旋轉體系之冷卻需求。   [0007] 儘管如此,這牽涉到風扇並未停止旋轉,其持續以依賴曲柄軸桿旋轉體系之特定落差來持續抽取氣流,此減緩引擎之温升,但是不易啟始體系之操作。   [0008] 這牽涉到引擎之不正確操作,因為較高慣性及因為以稀少流體液體工作的油泵操作所致之較高能量消耗。
[0009] 本發明下之技術問題在提供一種用於引擎之冷卻系統,其提供解決先前技術之上述缺失。   [0010] 此問題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一種冷卻系統解決。   [0011] 在一較佳解決方式中,引擎內之流體是在引擎本體中循環之潤滑油,且致動構件包括熱膨脹性材料,熱膨脹性材料在溫度升高時其本身體積即增大且藉由旋轉而直接作用在隔板上。特別是,此材料較佳為蠟並且藉由蠟致動器進行致動。   [0012] 該蠟致動器可以設置成和引擎本體之待冷卻部位直接接觸。如附圖中所示,該蠟致動器直接設置在供活塞滑動於其內的汽缸本體之鰭狀壁面上。   [0013] 根據本發明之冷卻系統之主要優點在於使用不改變風扇與引擎結構之完全機械方式來防止在引擎仍冷時之不必要的冷卻。此解決方式進一步容許冷卻系統有較快的反應時間,因為致動構件直接關聯於待冷卻之引擎部位之溫度。   [0014] 再者,由於隔板直接設置於風扇下游處之導管內,隔板可免於突發之振動,此振動有礙其操作,並且可免於引擎本體過熱所衍生之損害。
[0016] 請參閱圖式,一推進單元1係以部分揭示。此單元包含一氣冷式單汽缸內燃機引擎,其引擎本體係揭示成具有一鰭片狀表面,汽缸即形成於其中。   [0017] 推進單元1進一步包含一曲柄軸桿2,曲柄軸桿傳送運動至圖中未示之傳動元件。曲柄軸桿2係相關於傳動元件而在反方向延伸,且其連接於一含有個別定子繞組4的電動馬達3。   [0018] 應該注意的是,曲柄軸桿2係相關於摩托車之縱向展開方向而呈橫向,且其相關於地面而呈水平,以及當摩托車根據直線向前移動時,其垂直於大致由固定式(亦即,非轉向)後輪之旋轉平面界定之垂直平面。   [0019] 馬達3可以是單純之電流發電機,提供電力至內燃機引擎,並且可提供至工作構件及/或饋送至電池。   [0020] 在本範例中,推進單元1包含一冷卻系統,冷卻系統具有一直接鍵接於曲柄軸桿2上之冷卻風扇5,曲柄軸桿操作成用於致動風扇的軸桿。   [0021] 意即風扇可相關於曲柄軸桿而鍵接於一不同之驅動軸桿上,以便相關於曲柄軸桿而拉曳偏置風扇。   [0022] 在備有保護罩之情況下,風扇5容置於一具有進氣孔7之外殼6中。風扇5藉由一單純之固接方式鍵接於曲柄軸桿2之一端部。曲柄軸桿2之體系持續旋轉,且其導引冷卻氣流通過由外殼6之一延伸段9形成之導管8,使得氣流可觸碰到引擎本體之鰭狀表面,並將其冷卻。導管8根據風扇5之氣流排放方向而朝下游處延伸。   [0023] 一隔板10在靠近風扇5處且在導管8內旋轉式固接於一作為支點的軸線11。在軸線11之末端處設有個別之預載彈簧:第一預載彈簧12,其保持隔板10為啟始組態,其中,隔板遮阻導管8(如圖1B及2B);第二預載彈簧13,其保持隔板10為第二體系組態,其中,導管8未受遮阻(如圖1A及2A)。   [0024] 兩彈簧皆為螺旋型,捲繞於隔板10之軸線11周圍,且其傳送相反之扭力於隔板10上。由第一彈簧12施加於隔板10上之力較高於由第二彈簧13所施加者。   [0025] 本文內所述之冷卻系統包含用於致動隔板10之構件,其敏感於在推進單元1中循環之流體之溫度。   [0026] 在此例子中,流體係在引擎本體中循環之潤滑油,並由單元1之油泵強制循環。   [0027] 油隨即觸碰到上述致動構件,在此例子中,致動構件由一蠟致動器14構成,蠟致動器在其內側設有一貯槽15,貯槽內充滿熱膨脹性材料,較佳為蠟。   [0028] 此材料之膨脹決定一控制桿17之平移,其配合隔板10之開口而直接壓制在隔板上,無機械構件或桿介入。隔板10通過開口並在大致平行於氣流之排放方向移位,亦即抵抗第一彈簧12之扭力(如圖1A),以克服第一彈簧12相關於第二彈簧13而施加之力。   [0029] 隔板10包含一靠近軸線11之近邊18及一遠邊19。   [0030] 在啟始組態中,隔板10之遠邊19靠置於第二鄰接元件21上,隔板10隨後升高以遮阻空氣導管8(如圖1B)。   [0031] 藉由升高溫度,桿17藉由旋轉第二彈簧13及隔板10而朝向該體系組態伸長。隨著油温升高,隔板即因兩彈簧12、13之合成力與桿17所施加之壓力的作用而逐漸旋轉,直到近邊18由第一彈簧12推斥成靠置在第一鄰接元件20上。第一鄰接元件防止隔板10過度旋轉。   [0032] 當桿17持續伸長時,其僅作用在第二彈簧13上。依此方式,相關於給定溫度的隔板10的位置一直相同。   [0033] 依此方式,氣流之調整即可取得,當引擎並未在其最高溫度時其係偏向一方。   [0034] 當推進單元1之操作停止時,引擎本體冷卻且隔板回到啟始位置,亦即第一組態。   [0035] 惟,意即致動構件例如可以基於硬的熱膨脹性元件或其他而假設為其他形狀。   [0036] 針對上述冷卻系統,為了滿足其他及附帶之需求,習於此技者可以導出許多其他修改及變化,惟諸此皆為文後界定之本發明保護性範疇所涵蓋。
[0037]
1‧‧‧推進單元
2‧‧‧曲柄軸桿
3‧‧‧電動馬達
4‧‧‧定子繞組
5‧‧‧冷卻風扇
6‧‧‧外殼
7‧‧‧進氣孔
8‧‧‧導管
9‧‧‧延伸段
10‧‧‧隔板
11‧‧‧軸線
12‧‧‧第一預載彈簧
13‧‧‧第二預載彈簧
14‧‧‧蠟致動器
15‧‧‧貯槽
17‧‧‧控制桿
18‧‧‧近邊
19‧‧‧遠邊
20‧‧‧第一鄰接元件
21‧‧‧第二鄰接元件
[0015] 本發明將根據其較佳實施例揭述於後,並藉由舉例說明及參考非限制性之附圖,其中:   圖1A及1B揭示合併本發明之冷卻系統的氣冷式引擎及其風扇之個別縱向截面部分圖;   圖2A及2B揭示氣冷式引擎及其風扇之個別縱向截面部分圖,說明圖1A及1B之冷卻系統之操作;   圖3揭示先前圖式之冷卻系統之部分截面之俯視立體圖;及   圖4揭示圖3之系統之細部結構之立體圖。

Claims (13)

  1. 一種氣冷式內燃機引擎(1)之冷卻系統,其中,冷卻風扇(5)係由被曲柄軸桿(2)旋轉之軸桿或由該曲柄軸桿(2)本身所控制,且其經由導管(8)導引氣流觸碰引擎本體,其中,隔板(10)設置成可在第一啟始組態與第二體系組態之間移動,其中,該隔板在該第一啟始組態時遮阻該導管,及其中,該隔板在該第二體系組態時未遮阻該導管(8),該隔板係藉由敏感於該引擎內之流體之温度的致動構件致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系統,其中,該隔板(10)設置於該導管(8)內,且相關於該風扇(5)之下游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系統,其中,該致動構件直接操作該隔板(10)開啟,無任何機械構件介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系統,其中,該軸桿與待冷卻之該引擎之曲柄軸桿(2)一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系統,其中,該風扇(5)係內置於外殼(6)中且該導管(8)係由該外殼(6)之延伸段(9)形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系統,其中,該隔板(10)在靠近該風扇(5)處旋轉式固接於作為支點的軸線(1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冷卻系統,其中,在該軸線(11)之末端處設有個別之預載彈簧:第一預載彈簧(12),其保持該隔板(10)為啟始組態,其中,該隔板遮阻該導管(8);及第二預載彈簧(13),其保持該隔板(10)為體系組態,其中,該導管(8)未受遮阻,由該第一彈簧(12)施加於該隔板(10)上之力較高於由該第二彈簧(13)所施加之力。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系統,其中,該隔板(10)之該致動構件係敏感於在該引擎本體中循環之潤滑油之溫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冷卻系統,其中,該致動構件係由蠟致動器(14)構成,該蠟致動器在其內側設有貯槽(15),該貯槽內充滿熱膨脹性材料,該材料之膨脹決定控制桿(17)之平移。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冷卻系統,其中,該蠟致動器(14)之該貯槽(15)係直接接觸該引擎之待冷卻部分。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冷卻系統,其中,在該軸線(11)之末端處設有個別之預載彈簧:第一預載彈簧(12),其保持該隔板(10)為啟始組態,其中,該隔板遮阻該導管(8);及第二預載彈簧(13),其保持該隔板(10)為體系組態,其中,該導管(8)未受遮阻,由該第一彈簧(12)施加於該隔板(10)上之力較高於由該第二彈簧(13)所施加之力;及其中,該控制桿(17)藉由配合該隔板(10)之開口而壓制在該第二彈簧(13)上且抵抗該第一彈簧(12)之扭力。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冷卻系統,其中,該隔板(10)包含靠近該軸線(11)之近邊(18),及遠邊(19),使得在該體系組態時,該近邊(18)由該第二彈簧(13)推斥成靠置在第一鄰接元件(20)上,因此,若該控制桿(17)持續伸長,其僅作用在該第二彈簧(13)上,且在該啟始組態時,該隔板(10)之該近邊(19)係因該第一彈簧(12)之作用而靠置在第二鄰接元件(21)上。
  13. 一種機車,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之冷卻系統。
TW106142304A 2016-12-02 2017-12-01 氣冷式內燃機之冷卻系統及具有此冷卻系統的機車 TWI7422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6000122659 2016-12-02
IT102016000122659A IT201600122659A1 (it) 2016-12-02 2016-12-02 Sistema di raffreddamento per motori
??102016000122659 2016-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9215A true TW201829215A (zh) 2018-08-16
TWI742209B TWI742209B (zh) 2021-10-11

Family

ID=58402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2304A TWI742209B (zh) 2016-12-02 2017-12-01 氣冷式內燃機之冷卻系統及具有此冷卻系統的機車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548324B1 (zh)
CN (1) CN110431032A (zh)
ES (1) ES2897984T3 (zh)
IT (1) IT201600122659A1 (zh)
TW (1) TWI742209B (zh)
WO (1) WO201810018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14233A (en) * 1945-02-07 1948-12-13 Evans Prod Co Thermostatically-controlled cooling system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GB988166A (en) * 1962-04-19 1965-04-07 Ustav Pro Vyzkum Motorovych V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rmostat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S61146694A (ja) * 1984-12-19 1986-07-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パワ−ユニツトの冷却装置
JP2649179B2 (ja) * 1988-12-30 1997-09-0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空液冷エンジン
JPH0921363A (ja) * 1995-07-07 1997-01-21 Kubota Corp 空冷火花点火式エンジン
JP5202075B2 (ja) * 2008-03-31 2013-06-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FR2933042A3 (fr) * 2008-06-26 2010-01-01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d'une partie de la face frontale d'un module de refroidissement d'un moteur de vehicule
CN201300716Y (zh) * 2008-11-24 2009-09-02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引擎导风罩结构
JP5938166B2 (ja) * 2011-03-29 2016-06-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6053269B2 (ja) * 2011-09-13 2016-1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式内燃機関を搭載した自動二輪車の冷却装置
JP6208606B2 (ja) * 2014-03-26 2017-10-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KR101588761B1 (ko) * 2014-05-02 2016-01-26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 엔진 룸 공기 유량 제어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13501A (ja) 2020-05-14
TWI742209B (zh) 2021-10-11
EP3548324A1 (en) 2019-10-09
CN110431032A (zh) 2019-11-08
WO2018100182A1 (en) 2018-06-07
ES2897984T3 (es) 2022-03-03
EP3548324B1 (en) 2021-08-11
IT201600122659A1 (it) 2018-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36624B1 (ko) 무인헬기의 엔진 냉각 시스템
BRPI0505650A (pt) dispositivo para transmitir o movimento para ventiladores, em particular de veìculos
TW201829215A (zh) 用於引擎之冷卻系統
KR101224965B1 (ko) 자동차용 온도센서 일체형 워터 펌프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엔진 냉각 시스템
JP2012207574A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7489778B2 (ja) エンジン用冷却システム
TWI738933B (zh) 內燃機之冷卻系統及具有此冷卻系統之摩托車
CN205714647U (zh) 一种可控散热的电动空气压缩机
JP6208606B2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4596479B2 (ja) エンジン駆動式作業機およびその排風制限装置
CN107327339B (zh) 水泵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JP7041151B2 (ja) 電磁ファンクラッチを備えたエンジン用冷却システム
JP6258817B2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ファン構造
KR100834282B1 (ko) 유체팬 클러치의 오일열화 방지밸브
JP6235438B2 (ja) 強制空冷式内燃機関
JP2015224743A (ja) 動力作業機
JP7029320B2 (ja) 冷却器付き電動機
KR100507043B1 (ko) 차량용 냉각팬
KR20150078468A (ko) 엔진룸 인캡슐레이션 보완장치
JP2002309956A (ja) エンジン発電機
CN117386500A (zh) 温感控制器及其车辆
JP2017133472A (ja) 送風装置
JP2004052899A (ja) 建設機械の作動油冷却装置
KR20130025683A (ko) 자동차용 워터 펌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엔진 냉각 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