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6228A - 傳送裝置 - Google Patents

傳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6228A
TW201736228A TW105111268A TW105111268A TW201736228A TW 201736228 A TW201736228 A TW 201736228A TW 105111268 A TW105111268 A TW 105111268A TW 105111268 A TW105111268 A TW 105111268A TW 201736228 A TW201736228 A TW 20173622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substrate
wheels
power sourc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1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2757B (zh
Inventor
王人傑
黃建忠
張銘杰
古振男
Original Assignee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112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2757B/zh
Priority to CN201610303681.8A priority patent/CN107285030A/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6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6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2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275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9/00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49/05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 B65G49/06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for fragile sheets, e.g. glass
    • B65G49/063Transporting devices for sheet glass
    • B65G49/064Transporting devices for sheet glass in a horizontal position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種傳送裝置,適於配置在基板製程中的至少一工站,以將基板傳入工站或從工站傳出。傳送裝置包括多個傳送輪、至少一動力源以及設置在動力源與傳送輪之間的切換組件。在基板在傳入工站的過程中,切換組件連接動力源與傳動輪,以使動力源驅動傳送輪轉動而傳送基板。當基板完全移入工站後,切換組件斷除傳送輪與動力源的連接,而使傳送輪處於自由狀態。

Description

傳送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傳送裝置,且特別是一種基板傳送裝置。
液晶顯示裝置以其耗電量低、發熱量少、重量輕、以及非輻射性等等優點,已經被使用於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中,並且逐漸地取代傳統的陰極射線管顯示裝置。一般而言,液晶顯示裝置包含液晶面板以及背光模組。液晶面板主要具有兩基板以及夾設於兩基板間的液晶層,而基板之材質通常為玻璃,而背光模組可將光源的光線均勻地分佈,以使其光線作為液晶面板模組之背光。一般於製造液晶顯示裝置之製程中,需要將玻璃基板在不同的工站之間傳送,以進行各項製程。
AOI(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中文:自動光學檢測)設備普遍應用在玻璃基板製程中,其主要操作原理是利用電腦程式驅動,並配合攝影鏡頭對檢測物掃描,採集檢測物的影像與資料庫中的合格參數比較分析,找出檢測物上的瑕疵。AOI的優點為高速高精度光學影像檢測系統、能進行反覆精確的檢測,並且運用機器視覺做為檢測標準技術,而改良傳統上以人力使用光學儀器進行檢測的缺點。
現有技術多藉由傳送滾輪對玻璃基板在不同工站之間進行傳送,因此在玻璃基板進行檢測時,常會面臨到如何順利地讓玻璃基板能在工站之間傳送銜接,以及如何讓玻璃基板以穩定的速度進行傳送方不致影響AOI的檢測效果。目前的作法通常藉由傳送滾輪的上升或下降等動作而讓傳送滾輪處於動力狀態或自由狀態,藉以區分傳送玻璃基板的不同狀態,但此舉卻因需讓玻璃基板等待前述傳送輪的切換動作而耗費時間,實無益於玻璃基板的製程效率。
本發明提供一種傳送裝置,其藉由切換組件而讓傳送輪能分別處於動力狀態與自由狀態,以順利地傳送基板。
本發明提供一種傳送裝置,適於配置在基板製程中的至少一工站,以將基板傳入工站或從工站傳出。傳送裝置包括多個傳送輪、至少一動力源以及切換組件。切換組件設置在至少一動力源與傳送輪之間。當基板在傳入工站的過程中,切換組件連接動力源與傳動輪,以使動力源驅動傳送輪轉動而傳送基板。當基板完全移入工站後,切換組件斷除傳送輪與動力源的連接,而使傳送輪處於自由狀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傳送輪區分為多個傳送輪組,各傳送輪組還具有一輪軸貫穿地連接多個傳送輪,以與傳送輪同步轉動,而切換組件包括多個第一磁性件、驅動模組以及多個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分別配置於輪軸。驅動模組可受控制地設置在輪軸旁。第二磁性件連接動力源且設置在驅動模組朝向第一磁性件的一側。驅動模組驅動第二磁性件移近或遠離第一磁性件。當第二磁性件移近第一磁性件時,動力源驅動第二磁性件旋轉,以使第二磁性件藉由磁力驅動第一磁性件及輪軸旋轉,而轉動傳送輪。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驅動模組包括平台與驅動件。動力源與第二磁性件配置於平台上,驅動件驅動平台移近或遠離輪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磁性件與第二磁性件分別為彼此耦對(coupled)的磁性環。動力源與第二磁性件配置於平台上。驅動件驅動平台移近或遠離輪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傳送輪區分為多個傳送輪組。各傳送輪組還具有輪軸貫穿地連接多個傳送輪,以與傳送輪同步轉動。切換組件包括多個驅動件與多個夾持件,驅動件可受控制地設置在輪軸旁,夾持件連接動力源且分別對應地設置於驅動件上。驅動件驅動夾持件抵接於輪軸或從輪軸卸除。當夾持件分別抵接於輪軸時,動力源驅動夾持件旋轉,以同步轉動輪軸與傳送輪。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工站還包括處理裝置,而傳送裝置的基座區分為入料區、處理區以及出料區。處理區位於入料區與出料區之間。處理裝置配置於處理區。傳送裝置還包括攜行模組,可移動地設置於基座且受控地在入料區、處理區與出料區之間來回移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上述的基板完全進入入料區,並在切換組件斷除傳送輪與動力源的連接而使傳送輪處於自由狀態時,上述的攜行模組夾持並傳送基板,以使基板從入料區移入處理區。當攜行模組將基板從處理區移入出料區時,上述的切換組件連接動力源與傳動輪,以使動力源驅動傳送輪轉動而將基板從出料區傳出傳送裝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基板為玻璃基板,而上述的處理裝置為自動光學檢查(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AOI)裝置。
基於上述,傳送裝置藉由切換組件而讓同一組傳送輪能在動力狀態與自由狀態之間轉換,因此無需為了所述兩種狀態而各設置一組傳送輪,故能有效降低傳送裝置的製造成本,同時也因此提高製程效率。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傳送裝置的配置示意圖。圖2繪示圖1的傳送裝置的電性關係示意圖。在此同時提供直角座標X-Y-Z以利於相關構件的描述。請同時參考圖1與圖2,傳送裝置100適於配置在基板製程中的至少一工站,在本實施例中僅繪示工站W1、W2與W3,工站W1、W3以箭號代表,而以傳送裝置100設置在工站W2作為示例。再者,所述基板製程例如是液晶面板製程,基板20例如是玻璃基板,工站W2配置有處理裝置200,以對進入工站W2的基板20進行對應的製程處理。
在本實施例中,處理裝置200例如是自動光學檢查(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AOI)裝置,以讓基板20在工站W1完成相關前置製程之後,能被傳送至工站W2以對其進行光學檢測,並於檢測完成後被傳送至工站W3。惟,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任何相關的製程、檢測工站需要對基板20進行傳送者,以及無論其製程佈置是群簇式佈置(cluster arrangement)方式或其它各種類型之佈置方式,均適於藉由所述傳送裝置100進行對基板20的傳送動作。
在本實施例中,傳送裝置100包括基座110、控制模組120、動力源130、切換組件140、攜行模組150以及多個傳送輪組160,所述控制模組120、動力源130及切換組件140配置在基座110之內,攜行模組150與傳送輪組160配置於基座110之上,其中控制模組120電性連接動力源130、切換組件140與攜行模組150,以控制此三者進行相互搭配而達到傳送基板20的效果。同時,控制模組120尚電性連接處理裝置200,以在基板20移入工站W2時能受控而對基板200進行相關的製程處理動作。
如圖1所示,設置在工站W2的傳送裝置100中,其基座110區分為入料區S1、處理區S2與出料區S3,其中入料區S1用以銜接前一個工站W1,以讓基板20從工站W1傳送至工站W2,出料區S3銜接下一個工站W3,以讓受處理後的基板20能傳送入工站W3進行下一製程。
圖3與圖4繪示傳送裝置於不同的驅動狀態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圖3與圖4,本實施例的多個傳送輪組160是沿Y軸排列在基座110之上,各傳送輪組160包括沿X軸配置的多個傳送輪161以及沿X軸延伸的輪軸163,其中輪軸163貫穿地連接多個傳送輪161,因而輪軸163與傳送輪161能同步地轉動。此外,設置在基座110之上的攜行模組150,其實質上位在傳送輪組160的相對兩側。攜行模組150包括一對軌道151、一對載具153、多個夾持件155以及多個固定件157,其中載具153可移動地設置在軌道151上。夾持件155沿X軸可動地設置在載具153上。如圖1所示,位於基板20相對兩側的夾持件155,其藉由抵接基板20的側面而達到夾持的效果。固定件157設置在載具153上,其抵接在基板20主表面的邊緣處,在此,固定件157具有多個開孔157a,其連接至真空吸附單元(未繪示),以讓基板20得以藉由真空吸附的方式被固定在固定件157上並橫跨傳送輪組160。惟,本實施例並未限制用以固定基板20的方式,於另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亦可取消前述以真空吸附的固定件157,或另以結構夾持的手段,而達到與前述實施例相同,將基板20固定於攜行模組150上的效果。
基於上述,如圖1所示,進入傳送裝置100的基板20實質上將會受到來自攜行模組150與傳送輪組160的動力驅動而被傳送,以下將進一步說明基板20如何分別藉由攜行模組150與傳送輪組160而達到在入料區S1、處理區S2與出料區S3移動的狀態。
圖5繪示圖3的傳送裝置的局部構件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3至圖5,在本實施例中,切換組件140包括第一磁性件141、驅動模組143以及多個第二磁性件142,第一磁性件141分別配置於輪軸163的一端,其與傳送輪161、輪軸163同步轉動。驅動模組143電性連接控制模組120且設置在輪軸旁163,且驅動模組143包括平台143a與驅動件143b,動力源130與第二磁性件142配置在平台143a上,且第二磁性件142連接動力源130並被設置在驅動模組143朝向第一磁性件141的一側。需說明的是,在圖3與圖4中因只繪示其中一傳送輪組160,故僅以一個磁性件141及一個第二磁性件142為例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動力源130例如是馬達,其藉由傳動件132、134、136、138而將動力輸出至第二磁性件142,其中傳動件134例如是傳動皮帶,而傳動件132、136例如是皮帶輪,傳動件138則是轉軸結構,其與傳動件(皮帶輪)136實質上同軸(同以Y軸)旋轉,而第二磁性件142亦同(Y)軸地設置在傳動件138上。據此,藉由動力源130、傳動件132、134、136、138便能驅動第二磁性件142產生以Y軸的轉動。惟,本發明並未限定傳動件之形式,任何已知可進行動力傳送並讓第二磁性件轉動者均可適用於此。此外,驅動件143b例如是具有伸縮結構的氣壓缸,平台143a實質上設置在驅動件143b的移動端,因而藉由所述移動端能沿Y軸來回移動,而讓設置在平台143a上的第二磁性件142得以移近或遠離第一磁性件141。
進一步地說,如圖5所示,第一磁性件141與第二磁性件142分別是彼此耦對(coupled)的磁性環,其分別是由多個磁極N、S交錯排列而成,因此當兩者相互靠近且讓第二磁性件142進行旋轉運動時,便能藉由磁力影響第一磁性件141而使其產生對應的同步旋轉運動。據此,前述動力源130在經由傳動件132至138驅動第二磁性件142旋轉時,也能驅動第一磁性件141及輪軸146、傳送輪161進行旋轉(即,讓第一磁性件141及輪軸146、傳送輪161處於動力狀態),因而達到以非接觸式動力傳動的效果。一旦驅動件143b的移動端復位至圖4狀態時,由於第一磁性件141與第二磁性件142彼此遠離,因而失去磁力的影響,第一磁性件141及輪軸163、傳送輪161便不再受動力驅動,而得以呈自由狀態。
請再參考圖1、圖3與圖4,經由以上已敘明傳送輪組160與切換組件140之相互關係,後續將進一步敘述本實施例基板20的傳送過程。首先,當基板20由工站W1傳送至工站W2的過程中,傳送裝置100的切換組件140會連接起動力源130與傳動輪組160的傳動輪161,以使動力源130能驅動傳送輪161轉動而傳送基板20進入傳送裝置100的入料區S1。換句話說,此時的傳送裝置100是處於圖3所示狀態,即,第一磁性件141與第二磁性件142是位在彼此磁力影響範圍,以讓動力源130能將動力傳送至傳送輪161,而讓傳送輪161處於動力狀態以驅動並傳送基板20。
接著,當基板20已完全傳送至入料區S1後,此時控制模組120便驅動切換組件140,以讓第二磁性件142遠離第一磁性件141(即,兩者的磁力已無法相互影響),而讓傳送輪161處於自由狀態。在此同時,控制模組120啟動攜行模組150,以讓基板20改由受到攜行模組150的夾持與固定,因此基板20便能受攜行模組150驅動而從入料區S1傳送至處理區S2。接著,當基板20移入處理區S2後,控制模組120驅動處理裝置200以對基板20進行相關的處理或檢測,而在完成之後,控制模組120驅動攜行模組150進一步地將基板20從處理區S2傳送至出料區S3。
最後,當基板20完全進入出料區S3後,控制模組120驅動攜行模組150解除對基板20的夾持與固定,同時驅動切換組件140與動力源130,使其呈圖3所示狀態,因此讓基板20能再次由傳送輪161驅動而從工站W2傳出(並傳入工站W3)。屆此,基板20便完成藉由傳送裝置100而在工站W2的傳送行為。
圖6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傳送裝置的局部示意圖。請參考圖6,與前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切換組件是包括夾持件343a與驅動件143b,其中動力源343b設置在驅動件143b上,其用以控制夾持件343a以X軸進行旋轉運動。當前述的基板20欲藉由傳送輪161進行傳送時,則以驅動件143b驅動夾持件343a與動力源343b沿X軸移向輪軸163,並讓夾持件343a與輪軸163的端部163a彼此干涉固定後,以動力源343b驅動夾持件343a旋轉,如此,同樣能達到讓輪軸163及傳送輪161接受動力而進行轉動的效果。對應地,當欲讓傳送輪161轉換成自由狀態,則藉由讓夾持件343a遠離端部163a便能完成所述效果。同前述圖3與圖4的實施例,在此僅繪示一組傳送輪組160,因此僅以一個夾持件343a與一個驅動件143b為例進行說明。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傳送裝置藉由切換組件,而讓傳送輪與動力源之間能依據所需情形而在彼此之間產生動力連接或動力卸除,也就是說,傳送輪能藉由切換組件而在動力狀態與自由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如此一來,作為傳送基板的結構,則無須同時設置兩組傳送輪以分別達到所需動力狀態與自由狀態,而僅以一組傳送輪便能經由切換而讓基板得以順利地被傳送,因此能有效地降低製程時間與製造成本。
再者,在其中一實施例,切換組件藉由磁性件與驅動件的相互搭配,以讓相互耦對的磁性環能受驅動件控制而相互移近或遠離,因此藉此該對磁性環達到非接觸式的動力傳送效果,而讓傳送輪得以接收或斷除來自動力源的動力。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基板
100‧‧‧傳送裝置
110‧‧‧基座
120‧‧‧控制模組
130、343b‧‧‧動力源
132、134、136、138‧‧‧傳動件
140‧‧‧切換組件
141‧‧‧第一磁性件
142‧‧‧第二磁性件
143‧‧‧驅動模組
143a‧‧‧平台
143b‧‧‧驅動件
150‧‧‧攜行模組
151‧‧‧軌道
153‧‧‧載具
155、343a‧‧‧夾持件
157‧‧‧固定件
157a‧‧‧開孔
160‧‧‧傳送輪組
161‧‧‧傳送輪
163‧‧‧輪軸
163a‧‧‧端部
200‧‧‧處理裝置
N、S‧‧‧磁極
S1‧‧‧入料區
S2‧‧‧處理區
S3‧‧‧出料區
W1、W2、W3‧‧‧工站
X-Y-Z‧‧‧直角座標
圖1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傳送裝置的配置示意圖。 圖2繪示圖1的傳送裝置的電性關係示意圖。 圖3與圖4繪示傳送裝置於不同的驅動狀態示意圖。 圖5繪示圖3的傳送裝置的局部構件示意圖。 圖6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傳送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20‧‧‧基板
100‧‧‧傳送裝置
110‧‧‧基座
150‧‧‧攜行模組
151‧‧‧軌道
153‧‧‧載具
155‧‧‧夾持件
157‧‧‧固定件
157a‧‧‧開孔
160‧‧‧傳送輪組
161‧‧‧傳送輪
163‧‧‧輪軸
200‧‧‧處理裝置
S1‧‧‧入料區
S2‧‧‧處理區
S3‧‧‧出料區
W1、W2、W3‧‧‧工站
X-Y-Z‧‧‧直角座標

Claims (8)

  1. 一種傳送裝置,適於配置在一基板製程中的至少一工站,以將一基板傳入該工站或從該工站傳出,該傳送裝置包括: 多個傳送輪; 至少一動力源;以及 一切換組件,設置在該至少一動力源與該些傳送輪之間,當該基板在傳入該工站的過程中,該切換組件連接該動力源與該些傳動輪,以使該動力源驅動該些傳送輪轉動而傳送該基板,當該基板完全移入該工站後,該切換組件斷除該些傳送輪與該動力源的連接,而使該些傳送輪處於自由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該些傳送輪區分為多個傳送輪組,各該傳送輪組還具有一輪軸貫穿地連接多個傳送輪,以與該些傳送輪同步轉動,而該切換組件包括: 多個第一磁性件,分別配置於該些輪軸; 一驅動模組,可受控制地設置在該些輪軸旁;以及 多個第二磁性件,連接該動力源且設置在該驅動模組朝向該些第一磁性件的一側,該驅動模組驅動該些第二磁性件移近或遠離該些第一磁性件,當該些第二磁性件移近該些第一磁性件時,該動力源驅動該些第二磁性件旋轉,以使該些第二磁性件藉由磁力驅動該些第一磁性件及該輪軸旋轉,而轉動該些傳送輪。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該些第一磁性件與該些第二磁性件分別為彼此耦對(coupled)的磁性環。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該驅動模組包括: 一平台,該動力源與該些第二磁性件配置於該平台上;以及 一驅動件,驅動該平台移近或遠離該些輪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該些傳送輪區分為多個傳送輪組,各該傳送輪組還具有一輪軸貫穿地連接多個傳送輪,以與該些傳送輪同步轉動,而該切換組件包括: 多個驅動件,可受控制地設置在該些輪軸旁;以及 多個夾持件,連接該動力源且分別對應地設置於該些驅動件上,該些驅動件驅動該些夾持件抵接於該些輪軸或從該些輪軸卸除,當該些夾持件分別抵接於該些輪軸時,該動力源驅動該些夾持件旋轉,以同步轉動該些輪軸與該些傳送輪。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該工站還包括一處理裝置,而該傳送裝置的一基座區分為一入料區、一處理區以及一出料區,該處理區位於該入料區與該出料區之間,該處理裝置配置於該處理區,該傳送裝置還包括: 一攜行模組,可移動地設置於該基座,且受控地在該入料區、該處理區與該出料區之間來回移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當該基板完全進入該入料區,並在該切換組件斷除該些傳送輪與該動力源的連接而使該些傳送輪處於自由狀態時,該攜行模組夾持並傳送該基板,以使該基板從該入料區移入該處理區,當該攜行模組將該基板從該處理區移入該出料區時,該切換組件連接該動力源與該些傳動輪,以使該動力源驅動該些傳送輪轉動而將該基板從該出料區傳出該傳送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該基板為玻璃基板,而該處理裝置為自動光學檢查(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AOI)裝置。
TW105111268A 2016-04-11 2016-04-11 傳送裝置 TWI602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1268A TWI602757B (zh) 2016-04-11 2016-04-11 傳送裝置
CN201610303681.8A CN107285030A (zh) 2016-04-11 2016-05-10 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1268A TWI602757B (zh) 2016-04-11 2016-04-11 傳送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6228A true TW201736228A (zh) 2017-10-16
TWI602757B TWI602757B (zh) 2017-10-21

Family

ID=60095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1268A TWI602757B (zh) 2016-04-11 2016-04-11 傳送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85030A (zh)
TW (1) TWI6027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84480B2 (ja) * 2017-11-29 2019-10-02 平田機工株式会社 搬送システム、及びワークの搬送方法
CN108470518A (zh) * 2018-05-04 2018-08-31 深圳双十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偏光片贴附系统及其贴附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9464B2 (ja) * 2001-04-27 2007-05-2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洗浄装置及び現像装置
JP2004131233A (ja) * 2002-10-09 2004-04-30 Nakamura Tome Precision Ind Co Ltd ローラコンベア
JP2004196482A (ja) * 2002-12-18 2004-07-15 Maruyasu Kikai Kk ローラコンベア
US20070020067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Storage cassette for large panel glass substrates
JP2008004898A (ja) * 2006-06-26 2008-01-10 Future Vision:Kk 基板搬送装置、基板搬送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TW200821247A (en) * 2006-09-22 2008-05-16 Olympus Corp Substrate inspecting apparatus
CN201346707Y (zh) * 2008-12-18 2009-11-18 詹平冬 啮合式离合装置
TWI349620B (en) * 2009-03-04 2011-10-01 Avision Inc Automatic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with clutch
CN201512310U (zh) * 2009-09-03 2010-06-23 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滚轮装置驱动机构
KR101271176B1 (ko) * 2010-11-16 2013-06-04 주식회사 엠엠테크 기판 로딩 및 언로딩 장치
JP5803015B2 (ja) * 2011-08-31 2015-11-04 Jukiオートメ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処理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CN203187090U (zh) * 2013-03-25 2013-09-11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玻璃基板水平传动装置
CN103381965B (zh) * 2013-07-02 2016-02-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的气浮式导向轮传送装置
CN104891091B (zh) * 2015-06-03 2017-10-2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2757B (zh) 2017-10-21
CN107285030A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4064B (zh) 多重瑕疵檢出之光學檢測設備
TWI498545B (zh) Optical inspection machine
TWI602757B (zh) 傳送裝置
CN106596555B (zh) 运用多轴机臂的光学检查设备
US20190131156A1 (en) Substrate transfer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inspec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814285A (zh) 检测显示面板缺陷的装置及系统
JP5897208B2 (ja) パネル取り付け装置
JP3378795B2 (ja) 表示装置の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CN109724989A (zh) 全自动光学检测装置
KR20110077681A (ko) 진공흡착 컨베이어 벨트를 이용한 박막 이송 검사장치 및 이송 검사방법
KR100915691B1 (ko) 평판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검사장치 및 방법
CN108855992B (zh) 一种具有不良品剔除功能的玻璃检测机构
TW201710670A (zh) 單側式及雙側式點燈檢查設備
KR20140085117A (ko) 기판 검사식각 복합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기판 처리장치
CN115945404B (zh) 一种缺陷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TWM445176U (zh) 運用多軸機械臂之檢測裝置
TW200425381A (en) LCD panel auto gripp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panel carrier for an automatic probe unit
CN212449662U (zh) 液晶面板自动检测系统
KR101493790B1 (ko) 소형 글라스 연마시스템에 사용되는 트레이 이송장치
CN102020114A (zh) 运送系统
KR20220126454A (ko) 디스펜싱 마운트 시스템
US20200180144A1 (en)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measuring method
CN110875215A (zh) 用于衬底监测的设备及方法
JP4904508B2 (ja) 基板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KR100924267B1 (ko) 평면디스플레이용 면취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