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7572A - 綠茶萃取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綠茶萃取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7572A
TW201637572A TW105104338A TW105104338A TW201637572A TW 201637572 A TW201637572 A TW 201637572A TW 105104338 A TW105104338 A TW 105104338A TW 105104338 A TW105104338 A TW 105104338A TW 201637572 A TW201637572 A TW 2016375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green tea
tea extract
extract composition
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4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0040B (zh
Inventor
Yuichi Shimoda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37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7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0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004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30Further treatment of drie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e.g. instant t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38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250/00Food ingredients
    • A23V2250/15Inorganic Compounds
    • A23V2250/156Mineral combination
    • A23V2250/1592Ir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250/00Food ingredients
    • A23V2250/20Natural extracts
    • A23V2250/21Plant extracts
    • A23V2250/2108Caffeine, coffee extra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250/00Food ingredients
    • A23V2250/20Natural extracts
    • A23V2250/21Plant extracts
    • A23V2250/2132Other phenolic compounds, polyphen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250/00Food ingredients
    • A23V2250/20Natural extracts
    • A23V2250/21Plant extracts
    • A23V2250/214T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250/00Food ingredients
    • A23V2250/60Sugars, e.g. mono-, di-, tri-, tetra-saccharid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綠茶萃取組合物,其含有如下成分(A)、(B)、(C)、(D)及(E):(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B)糖類、(C)鐵、(D)咖啡因、及(E)沒食子酸;且(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含量為25~45質量%,(B)糖類之含量為4~13質量%,(B)糖類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D)/(B)]為0.2~0.8,(E)沒食子酸與(C)鐵之質量比[(E)/(C)]為55~2500,並且(F)含水率為10質量%以下。

Description

綠茶萃取組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綠茶萃取組合物。
一般藉由利用溫水或冷水對茶葉進行萃取,而形成包含可溶性茶成分之綠茶萃取物。藉由將該綠茶萃取物進行濃縮或精製,而形成濃縮綠茶萃取物或精製綠茶萃取物,且一般於冷凍、冷藏或乾燥之狀態下保存。
例如,作為口中之觸感或餘味得到改善之精製茶萃取物,已知有一種精製茶萃取物,其固形物成分中之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純度為50質量%以上,固形物成分中之鎂之含量為300mg/kg以下,且固形物成分中之鎂與錳之質量比(錳/鎂)為0.25以下(專利文獻1)。又,作為透明度及顏色得到改善之綠茶萃取物,已知有一種綠茶萃取物,其特徵在於含有特定量之兒茶素混合物、茶胺酸、以及鈣、鎂、錳、鋁、鋅、及鐵離子(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2-11522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1-197863號公報
本發明提供一種綠茶萃取組合物、調配該綠茶萃取組合物而成之容器裝飲料、以及調配該綠茶萃取組合物而成之即溶粉末飲料,該綠茶萃取組合物含有如下成分(A)、(B)、(C)、(D)及(E):(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 (B)糖類、(C)鐵、(D)咖啡因、及(E)沒食子酸;且(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含量為25~45質量%,(B)糖類之含量為4~13質量%,(B)糖類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D)/(B)]為0.2~0.8,(E)沒食子酸與(C)鐵之質量比[(E)/(C)]為55~2500,並且(F)含水率為10質量%以下。
本發明者發現:綠茶萃取組合物若於不冷凍或冷藏之情況下長時間保存,則會引起根據含水率而不同之現象,即:於含水率較高時會發黑,相對於此,若含水率較低則會發紅。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於保存時不易產生色調變化且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得到減輕之綠茶萃取組合物。
本發明者發現:藉由將綠茶萃取組合物中所含有之非聚合物兒茶素類及特定成分之各含量、該特定成分與咖啡因之量比、特定成分與特定金屬之量比、以及含水率控制為特定量,能夠獲得一種於保存時不易產生色調變化且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得到減輕之綠茶萃取組合物。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於保存時不易產生色調變化且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或不像綠茶味之異味得到減輕之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而,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能夠用作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或不像綠茶味之異味得到減輕而無不適感之容易飲 用之飲料之製造原料。
[綠茶萃取組合物]
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中,(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含量為25~45質量%,就維持茶風味及生理效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27質量%以上,更佳為3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2質量%以上,又,就減輕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及抑制色調變化之觀點而言,更佳為43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8質量%以下。作為該(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含量之範圍,於綠茶萃取組合物中,較佳為27~43質量%,更佳為30~40質量%,進而較佳為32~38質量%。此處,於本說明書中,所謂「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係將包含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及兒茶素沒食子酸酯之沒食子酸酯體與包含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兒茶素、表兒茶素及兒茶素之非沒食子酸酯體合併之總稱。再者,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含量係基於上述8種之合計量而定義,於本發明中,只要含有上述8種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中之至少1種即可。再者,成分(A)之含量可藉由通常所知之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分析法中之適合於測定試樣之狀況之分析法進行測定。例如,能夠利用液相層析法進行分析,具體而言,能夠利用下文提及之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分析。再者,於測定時可視需要實施適當處理,例如對試樣進行冷凍乾燥以使其適合於裝置之檢測區域,或去除試樣中之夾雜物以使其適合於裝置之分離能力。
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中,關於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之比率,就減輕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57質量%以下,更佳為5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3質量%以下,尤佳為51質量%以下,又,就維持茶風味及生理效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0質 量%以上,進而更佳為35質量%以上,尤佳為40質量%以上。作為該沒食子酸酯體之比率之範圍,較佳為10~57質量%,更佳為15~57質量%,進而較佳為30~57質量%,進而更佳為35~55質量%,進而更佳為35~53質量%,尤佳為40~51質量%。此處,於本說明書中,所謂「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之比率」,係上述4種沒食子酸酯體相對於8種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質量比率。
又,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中,(B)糖類之含量為4~13質量%,就抑制色調變化(△L*)之觀點而言,較佳為4.5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5.5質量%以上,又,就維持茶風味、抑制色調變化(△a*)、及減輕乾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而言,較佳為12質量%以下,更佳為1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7.5質量%以下。作為該(B)糖類之含量之範圍,於綠茶萃取組合物中,較佳為4.5~12質量%,更佳為5~10質量%,進而較佳為5.5~7.5質量%。此處,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糖類」,係將葡萄糖、果糖及蔗糖合併之總稱。再者,(B)糖類之含量係基於上述3種之合計量而定義,於本發明中,只要含有上述3種中之至少1種即可。再者,成分(B)之含量可藉由通常所知之糖類之分析法中之適合於測定試樣之狀況之分析法進行測定。例如,能夠利用液相層析法進行分析,具體而言,能夠利用下文提及之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分析。再者,於測定時可視需要實施適當處理,例如對試樣進行冷凍乾燥以使其適合於裝置之檢測區域,或去除試樣中之夾雜物以使其適合於裝置之分離能力。
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中,關於(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與(B)糖類之質量比[(B)/(A)],就減輕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及抑制色調變化(△L*)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1以上,更佳為0.11以上,進而較佳為0.12以上,又,就維持茶風味、減輕乾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及抑制色調變化(△a*)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5以下,更佳為0.25 以下,進而較佳為0.23以下。作為該質量比[(B)/(A)]之範圍,較佳為0.1~0.5,更佳為0.11~0.25,進而較佳為0.12~0.23。
又,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中,關於(C)鐵之含量,就抑制色調變化、減輕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及減輕不像綠茶味之異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00005質量%以上,更佳為0.00008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0.00009質量%以上,並且較佳為0.006質量%以下,更佳為0.00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0.004質量%以下。作為該(C)鐵之含量之範圍,於綠茶萃取組合物中,較佳為0.00005~0.006質量%,更佳為0.00008~0.005質量%,進而較佳為0.00009~0.004質量%。此處,綠茶萃取組合物中所含之「鐵」中,有非離子狀態之鐵、及解離狀態之鐵,又,經解離之鐵中,有二價鐵離子、三價鐵離子。再者,(C)鐵之含量係基於非離子狀態之鐵、及解離狀態之鐵之合計量而定義,於本發明中,只要含有上述3種中之至少1種即可。又,成分(C)之含量可藉由通常所知之鐵之分析法中之適合於測定試樣之狀況之分析法進行測定。例如,能夠利用原子吸光分析法進行分析,具體而言,不僅能夠利用下文提及之實施例中記載之石墨爐法進行分析,亦能夠利用火焰法或電感耦合電漿發射光譜法進行分析。再者,於測定時可視需要實施適當處理,例如對試樣進行冷凍乾燥以使其適合於裝置之檢測區域,或去除試樣中之夾雜物以使其適合於裝置之分離能力。
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中,關於(B)糖類與(C)鐵之質量比[(C)/(B)],就抑制色調變化、減輕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及減輕不像綠茶味之異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00008以上,更佳為0.0001以上,進而較佳為0.00015以上,尤佳為0.0002以上,並且較佳為0.0008以下,更佳為0.0007以下,進而較佳為0.0006以下,尤佳為0.0005以下。作為該質量比[(C)/(B)]之範圍,較佳為0.00008~ 0.0008,更佳為0.0001~0.0007,進而較佳為0.00015~0.0006,尤佳為0.0002~0.0005。
進而,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含有(D)咖啡因。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中,關於(D)咖啡因之含量,就維持茶風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2.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又,就抑制色調變化(△a*)、及減輕乾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6質量%以下,更佳為5.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下,尤佳為4質量%以下。作為該(D)咖啡因之含量之範圍,於綠茶萃取組合物中,較佳為2~6質量%,更佳為2.5~5.5質量%,進而較佳為3~5質量%,尤佳為3~4質量%。又,成分(D)之含量可藉由通常所知之咖啡因之分析法中之適合於測定試樣之狀況之分析法進行測定。例如,能夠利用液相層析法進行分析,具體而言,能夠利用下文提及之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分析。再者,於測定時可視需要實施適當處理,例如去除試樣中之夾雜物以使其適合於裝置之分離能力。
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中,關於(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D)/(A)],就抑制色調變化(△L*)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04以上,更佳為0.06以上,進而較佳為0.08以上,尤佳為0.086以上,又,就抑制色調變化(△a*)、及減輕乾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17以下,更佳為0.15以下,進而較佳為0.14以下,尤佳為0.11以下。作為該質量比[(D)/(A)]之範圍,較佳為0.04~0.17,更佳為0.06~0.15,進而較佳為0.08~0.13,尤佳為0.086~0.11。
又,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中,(B)糖類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D)/(B)]為0.2~0.8,就抑制色調變化、減輕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及減輕不像綠茶味之異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23以上, 更佳為0.25以上,進而較佳為0.3以上,進而較佳為0.35以上,並且較佳為0.79以下,更佳為0.78以下,進而較佳為0.77以下,尤佳為0.76以下,尤佳為0.75以下,尤佳為0.7以下。作為該質量比[(D)/(B)]之範圍,較佳為0.23~0.79,更佳為0.25~0.78,進而較佳為0.3~0.77,尤佳為0.35~0.76,尤佳為0.35~0.75,尤佳為0.35~0.7。
又,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中,關於(C)鐵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C)/(D)],就抑制色調變化、減輕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及減輕不像綠茶味之異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00003以上,更佳為0.00005以上,進而較佳為0.0001以上,尤佳為0.0002以上,並且較佳為0.002以下,更佳為0.0017以下,進而較佳為0.0014以下,尤佳為0.0011以下。作為該質量比[(C)/(D)]之範圍,較佳為0.00003~0.002,更佳為0.00005~0.0017,進而較佳為0.0001~0.0014,尤佳為0.0002~0.0011。
進而,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含有(E)沒食子酸。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中,關於(E)沒食子酸之含量,就抑制色調變化(△a*)、及減輕乾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05質量%以上,更佳為0.1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0.12質量%以上,又,就維持茶風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7質量%以下,更佳為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質量%以下,進而更佳為3質量%以下。作為該(E)沒食子酸之含量之範圍,於綠茶萃取組合物中,較佳為0.05~7質量%,更佳為0.05~5質量%,進而較佳為0.1~4質量%,尤佳為0.12~3質量%。又,成分(E)之含量可藉由通常所知之沒食子酸之分析法中之適合於測定試樣之狀況之分析法進行測定。例如,能夠利用液相層析法進行分析,具體而言,能夠利用下文提及之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進行分析。再者,於測定時可視需要實施適當處理,例如去除試樣中之夾雜物以使其適合於裝置之分離能力。
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中,(E)沒食子酸與(C)鐵之質量比[(E)/(C)]為55~2500,就抑制色調變化(△a*)、及減輕乾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60以上,更佳為65以上,進而較佳為70以上,尤佳為80以上,尤佳為100以上,尤佳為150以上,尤佳為250以上,又,就維持茶風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2000以下,更佳為1500以下,進而較佳為1000以下。作為該質量比[(B)/(A)]之範圍,較佳為60~2000,更佳為65~1500,進而較佳為70~1000,尤佳為80~1000,尤佳為100~1000,尤佳為150~1000,尤佳為250~1000。
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中之(F)含水率為10質量%以下,就抑制保存時之色調變化之觀點而言,更佳為8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下。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若(F)含水率為5質量%以下,則形態成為粉體,故而不僅操作性優異,而且能夠提高保存穩定性。再者,關於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F)含水率之下限值,就減輕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1質量%以上,更佳為1.5質量%以上。具體而言,不僅能夠利用下文提及之實施例中記載之常壓乾燥法進行分析,亦能夠利用減壓乾燥法或卡氏滴定法進行分析。
又,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於保存時之色調變化得到抑制。具體而言,能夠將於65℃下保存2天後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L*值與保存開始前(例如,剛製造後)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L*值之差量之絕對值(△L*)設為較佳為未達10,更佳為未達9,進而較佳為未達8,進而更佳為未達7.5。又,能夠將於65℃下保存2天後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a*值與保存開始前(例如,剛製造後)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a*值之差量之絕對值(△a*)設為較佳為5以下,更佳為4以下,進而較佳為3以下,進而更佳為2以下。此處,所謂「L*值」,係於以L*a*b*表色系統表現顏色時表示亮度之L*,又,所謂「a*值」,係於以L*a*b*表色系統表 現顏色時表示色相、彩度之座標值,且係表示紅色方向之彩度之座標值。於L*a*b*表色系統中,還有表示黃色方向之彩度之座標值即b*,但於本發明中,針對於綠茶萃取組合物產生色調變化時最容易明顯化之L*及a*進行規定。再者,色調變化(△L*)及(△a*)之測定係根據下文提及之實施例中記載之「色相變化之測定」進行。
關於本發明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製造方法,只要能夠使所獲得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具備上述構成,則無論何種方法均可。例如,於使溫水接觸於生茶葉之表面後,利用水對該茶葉進行萃取,並將所獲得之綠茶萃取液進行固液分離,其後,視需要進行鞣酸酶處理,並進行濃縮或乾燥以使含水率成為10質量%以下,藉此能夠製造綠茶萃取組合物中所含之非聚合物兒茶素類及糖類之各含量、該糖類與鐵或咖啡因之各量比、沒食子酸與鐵之量比、以及含水率控制為特定量之綠茶萃取組合物。此處,於本說明書中,所謂「鞣酸酶處理」,係指使綠茶萃取液與具有鞣酸酶活性之酵素進行接觸。藉由鞣酸酶處理,綠茶萃取液中之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沒食子酸酯體會被分解,而使沒食子酸游離。
(生茶葉)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生茶葉」,係指採摘後、熱處理前之茶葉或採摘後、熱處理前經冷藏或冷凍保存之茶葉。又,本發明中使用之生茶葉使用通常採摘之狀態之茶葉(全葉(Full Leaf))。進而,不僅可使用茶葉,亦可使用莖。
作為生茶葉,只要為一般栽培之茶品種,則並無特別限定,可適當選擇1種或2種以上而使用。關於茶葉之採取時期,頭茬茶、二茬茶、三茬茶及四茬茶之任一者均可。又,作為採摘方法,可列舉二葉採摘、三葉採摘、普通採摘等。
(溫水處理)
溫水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適當選擇自來水、蒸餾水、離子交換水、天然水等而使用。
又,關於溫水之溫度,就抑制色調變化(△a*及△L*)、及減輕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及減輕不像綠茶味之異味之觀點而言,較佳為60~99℃,更佳為70~97℃,進而較佳為80~95℃。
作為接觸方法,只要能夠使生茶葉之表面與溫水接觸,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使生茶葉浸漬於溫水之方法、將溫水呈噴淋狀供給至生茶葉之方法等。
溫水之量可根據接觸方法或範圍(scale)進行適當選擇。再者,就抑制色調變化(△a*及△L*)、減輕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及減輕不像綠茶味之異味之觀點而言,水與生茶葉之質量比(水/生茶葉)較佳為5~40,更佳為5~35,進而較佳為5~30,又,與溫水之接觸時間較佳為10~300秒,更佳為30~270秒,進而較佳為120~240秒,尤佳為130~240秒。
於溫水處理後,對於附著於茶葉之表面之水分,可藉由振動等將其除去,亦可利用廢棉紗頭、紙等輕輕拭去。又,亦可將溫水處理後之茶葉進行乾燥。
又,為了提高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萃取效率,可於進行萃取之前對茶葉進行CTC處理、剪裁處理或粉碎處理等。此處,於本說明書中,所謂「CTC處理」,係指將壓碎(Crush)、撕碎(Tear)及揉捲(Curl)之處理一次性進行之處理,可使用CTC處理裝置而進行。該CTC處理係紅茶製造中之醱酵前所使用之處理,對於不伴隨醱酵之茶葉之處理而言,通常不進行該處理。再者,於本發明中,並不一定需要揉撚等對茶葉進行揉搓之步驟。
(萃取)
作為萃取方法,可採用攪拌萃取、管柱萃取、滴濾萃取等公知 之方法。
關於萃取所使用之水之溫度,就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萃取效率之觀點而言,較佳為25~100℃,更佳為50~98℃,進而較佳為55~92℃。
又,作為水,可使用與上述相同者,其中,就風味之方面而言,較佳為離子交換水。
水之量可根據萃取方法進行適當選擇,例如,作為水與生茶葉之質量比(水/生茶葉=浴比),較佳為1~90,更佳為2~85,進而較佳為3~80。又,萃取時間根據範圍等而不一樣,例如較佳為5~60分鐘,進而較佳為10~40分鐘。
(固液分離)
於萃取後,將所獲得之綠茶萃取液進行固液分離。
作為固液分離,例如可適當選擇離心分離、過濾、膜處理等,可進行1種或亦可組合2種以上進行。其中,就使本發明之效果明顯奏效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膜處理,進而較佳為使用MF膜(精密過濾膜)之處理。
離心分離可使用分離板型、圓筒型、傾析型等之普通機器。作為離心分離條件,溫度較佳為5~70℃,進而較佳為10~40℃。關於轉數與時間,例如於分離板型之情形時,較佳為4000~10000rpm,更佳為5000~10000rpm,進而較佳為6000~10000rpm,且較佳為0.2~30分鐘,更佳為0.2~20分鐘,進而較佳為0.2~15分鐘。
關於過濾,例如可採用藉由濾紙、不鏽鋼等金屬製過濾器等之過濾器分離。關於金屬製過濾器之網目大小,例如為18~300網目。
膜處理之條件例如如下所述。溫度較佳為5~70℃,進而較佳為10~60℃。壓力條件較佳為30~400kPa,進而較佳為50~350kPa。作為膜孔徑,較佳為0.1~10μm,進而較佳為0.2~5μm。再者,作 為膜孔徑之測定方法,可列舉使用汞滲法(mercury penetration method)、泡點試驗、細菌過濾法等之普通測定方法,較佳為使用藉由泡點試驗所求出之值。
作為膜之材質,例如可列舉:烴系高分子、氟化烴系高分子或碸系高分子、陶瓷。又,作為膜之形態,可列舉:平板膜、螺旋膜、中空纖維膜、獨塊型膜、鉛筆型膜等。
(鞣酸酶處理)
於固液分離後,可對所獲得之分離液進行鞣酸酶處理。
鞣酸酶只要為具有使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沒食子酸酯體進行水解之活性者即可。具體而言,可使用將麴菌屬、青黴菌屬、根黴菌屬等之鞣酸酶產生菌進行培養而獲得之酵素。其中,尤佳為源自綠麴菌者。作為具有鞣酸酶活性之酵素之市售品,可利用:Pectinase PL Amano(Amano Enzyme公司製造)、Hemicellulase Amano 90(Amano Enzyme公司製造)、Tannase KTFH(Kikkoman公司製造)、Tannase KT05(Kikkoman公司製造)、Tannase KT50(Kikkoman公司製造)等。
本發明中使用之鞣酸酶較佳為具有500~100,000U/g之酵素活性者,若為500U/g以上,則能夠於工業上無問題之時間內進行處理,若為100,000U/g以下,則能夠對反應系進行控制。此處,所謂「1Unit」,表示於30℃之水中使鞣酸中所含之酯鍵水解1微莫耳之酵素量。
關於鞣酸酶處理,較佳為以相對於綠茶萃取物中之非聚合物兒茶素類成為0.5~10質量%之範圍之方式添加鞣酸酶,進而較佳為1.0~10質量%。鞣酸酶處理之溫度較佳為能夠獲得酵素活性之15~40℃,進而較佳為20~30℃。鞣酸酶處理時之pH值(25℃)較佳為能夠獲得酵素活性之4~6,更佳為4.5~6,進而較佳為5~6。其後,儘可能快速地升溫至45~95℃、較佳為75~95℃,使鞣酸酶失活,藉此使反 應停止。藉由該鞣酸酶之失活處理,能夠防止其後之沒食子酸酯體率降低,從而獲得具有目標之沒食子酸酯體率之含有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綠茶萃取物。
(濃縮、乾燥)
作為綠茶萃取組合物之形態,例如可列舉液體、漿料、半固體、固體等各種形態。作為綠茶萃取組合物之製品形態,於較理想為液體之情形時,例如可藉由減壓濃縮、逆滲透膜濃縮等進行濃縮,作為減壓濃縮,具體而言,可列舉蒸發器等。又,於較理想為粉體之情形時,例如可藉由噴霧乾燥或冷凍乾燥等進行乾燥而實現粉體化,亦可與濃縮組合而進行。不管為何種形態,均進行調整以成為上述含水率。
[容器裝飲料]
本發明之容器裝飲料係調配有上述綠茶萃取組合物者。
綠茶萃取組合物於飲料中之調配量可進行適當選擇,例如可以(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較佳為含有0.1~0.3質量%、進而較佳為含有0.12~0.2質量%之方式調配於容器裝飲料中。於此情形時,亦可利用水或其他茶萃取物等進行稀釋以成為所需之非聚合物兒茶素類量。
作為水,可列舉與上述相同者,其中,就風味之方面而言,較佳為離子交換水。容器裝飲料之pH值(25℃)較佳為2~7,更佳為2.5~6.5,進而較佳為3~6。
本發明之容器裝飲料可為茶飲料,亦可為非茶系飲料。作為茶飲料,例如可列舉:綠茶飲料、烏龍茶飲料、紅茶飲料。又,作為非茶系飲料,例如可列舉:果汁、蔬菜汁、運動飲料、等滲飲料、增強水、瓶裝水、似水飲料、咖啡飲料、營養飲劑、美容飲劑等含有綠茶萃取組合物之非酒精飲料、或啤酒、葡萄酒、清酒、青梅酒、發泡酒、威士忌、白蘭地、燒酒、朗姆酒、杜松子酒、甜露酒類等含有綠 茶萃取組合物之酒精飲料。再者,飲料之形態並無特別限定,只要為容易攝取之形態,則液體、凝膠狀、漿料狀等之任一者均可。
進而,於本發明之容器裝飲料中,可調配1種或組合調配2種以上如下添加劑:香料、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各種酯類、色素類、乳化劑、防腐劑、調味劑、酸味劑、果汁萃取物、蔬菜萃取物、花蜜萃取物、品質穩定劑等。該等添加劑之含量可於無損本發明之目的之範圍內進行適當設定。
又,本發明之容器裝飲料可填充於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主成分之成形容器(所謂之PET瓶)、金屬罐、與金屬箔或塑膠膜複合而成之紙容器、瓶等通常之包裝容器進行提供。
又,本發明之容器裝飲料可進行加熱殺菌,作為加熱殺菌方法,只要適合於必須應用之法規(於日本為食品衛生法)所規定之條件者,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蒸煮殺菌法、高溫短時間殺菌法(HTST法)、超高溫殺菌法(UHT法)等。又,亦可根據容器裝飲料之容器之種類適當選擇加熱殺菌法,例如,於如金屬罐般將飲料填充於容器後能夠連容器一起進行加熱殺菌之情形時,可採用蒸煮殺菌。又,針對如PET瓶、紙容器般無法進行蒸煮殺菌者,可採用預先於與上述同等之殺菌條件下對飲料進行加熱殺菌並於無菌環境下填充於經殺菌處理之容器之滅菌填充、或熱裝填充等。
[即溶粉末飲料]
本發明之即溶粉末飲料係調配有上述綠茶萃取組合物者,且係溶解於水等液體中以還原飲料之方式進行飲用者。作為水,例如可列舉:離子交換水、蒸餾水、天然水、自來水等。水之溫度可進行適當選擇,例如5~100℃。此處,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即溶粉末飲料」,係包含即溶粉末綠茶飲料、即溶粉末紅茶飲料、及即溶粉末烏龍茶飲料等之概念。所謂「即溶粉末綠茶飲料」,係指含有上述綠茶 萃取組合物、及根據需要之綠茶香料之即溶粉末飲料,所謂「即溶粉末紅茶飲料」,係指含有上述綠茶萃取組合物、以及紅茶萃取物及/或紅茶香料之即溶粉末飲料。又,所謂「即溶粉末烏龍茶飲料」,係指含有上述綠茶萃取組合物、以及烏龍茶萃取物及/或烏龍茶香料之即溶粉末飲料。
綠茶萃取組合物於即溶粉末飲料中之調配量可進行適當選擇。例如可以每3g即溶粉末飲料中之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含量成為較佳為280~1200mg、更佳為400~1200mg、進而較佳為450~1000mg、進而更佳為500~800mg之方式調配綠茶萃取組合物。具體而言,即溶粉末飲料中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含量較佳為60~10質量%,更佳為50~15質量%。
本發明之即溶粉末飲料可含有糊精。糊精之含量相對於即溶粉末飲料中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質量,較佳為0.1~15倍量,更佳為0.5~12倍量,進而較佳為1~11倍量。
本發明之即溶粉末飲料可含有抗壞血酸及或其鹽。作為鹽,只要為生理學上許可者,則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鉀鹽、鈉鹽等鹼金屬鹽,進而較佳為鈉鹽。抗壞血酸及或其鹽之含量相對於即溶粉末飲料中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質量,較佳為0.1~15倍量,更佳為0.5~12倍量,進而較佳為1~11倍量。
進而,於本發明之即溶粉末飲料中,可根據所需而含有甜味劑、抗氧化劑、香料、果汁萃取物、果實片、果實粉末、草本植物(herb)、有機酸類、有機酸鹽類、無機酸類、無機酸鹽類、無機鹽類、pH值調整劑、品質穩定劑等添加劑1種或2種以上。再者,該等添加劑之調配量可於不阻礙本發明之目的之範圍內進行適當設定。
本發明之即溶粉末飲料可採取適當之形態,例如可列舉按照杯子每杯之量進行細分包裝者。再者,杯子之容量較佳為100~320 mL,可以適合於上述杯子容量之方式適當設定所細分包裝之內容物之容量。
關於本發明之即溶粉末飲料,就防腐、防菌或操作之觀點而言,固形物成分量較佳為90質量%以上,更佳為9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96質量%以上。再者,即溶粉末飲料之固形物成分量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亦可為100質量%。此處,所謂「固形物成分量」,係指將即溶粉末飲料於105℃之電恆溫乾燥機中乾燥3小時而去除了揮發物質之剩餘量。
本發明之即溶粉末可藉由適當之方法進行製造,例如可藉由如下方式而製造:將上述綠茶萃取組合物根據所需與其他成分進行混合,並視需要供於包含公知之造粒法之步驟中。
關於上述實施形態,本發明進而揭示以下綠茶萃取組合物、容器裝飲料及即溶粉末飲料。
<1>一種綠茶萃取組合物,其含有如下成分(A)、(B)、(C)、(D)及(E):(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B)糖類、(C)鐵、(D)咖啡因、及(E)沒食子酸;且(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含量為25~45質量%,(B)糖類之含量為4~13質量%,(B)糖類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D)/(B)]為0.2~0.8,(E)沒食子酸與(C)鐵之質量比[(E)/(C)]為55~2500,並且(F)含水率為10質量%以下。
<2>
如上述<1>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含量較佳為27質量%以上,更佳為3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2質量%以上,且較佳為43質量%以下,更佳為4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8質量%以下。
<3>
如上述<1>或<2>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含量較佳為27~43質量%,更佳為30~40質量%,進而較佳為32~38質量%。
<4>
如上述<1>~<3>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之比率較佳為57質量%以下,更佳為5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3質量%以下,進而更佳為51質量%以下,且較佳為10質量%以上,更佳為1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0質量%以上,進而更佳為35質量%以上,尤佳為40質量%以上。
<5>
如上述<1>~<4>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中之沒食子酸酯體之比率較佳為10~57質量%,更佳為15~57質量%,進而較佳為30~57質量%,進而更佳為35~55質量%,進而更佳為35~53質量%,尤佳為40~51質量%。
<6>
如上述<1>~<5>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為選自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兒茶素、表兒茶素及兒茶素中之至少1種。
<7>
如上述<1>~<6>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B) 糖類之含量較佳為4.5質量%以上,更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5.5質量%以上,且較佳為12質量%以下,更佳為1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7.5質量%以下。
<8>
如上述<1>~<7>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B)糖類之含量較佳為4.5~12質量%,更佳為5~10質量%,進而較佳為5.5~7.5質量%。
<9>
如上述<1>~<8>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糖類為選自葡萄糖、果糖及蔗糖中之至少1種。
<10>
如上述<1>~<9>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與(B)糖類之質量比[(B)/(A)]較佳為0.1以上,更佳為0.11以上,進而較佳為0.12以上,且較佳為0.5以下,更佳為0.25以下,進而較佳為0.23以下。
<11>
如上述<1>~<10>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與(B)糖類之質量比[(B)/(A)]較佳為0.1~0.5,更佳為0.11~0.25,進而較佳為0.12~0.23。
<12>
如上述<1>~<11>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C)鐵之含量較佳為0.00005質量%以上,更佳為0.00008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0.00009質量%以上,且較佳為0.006質量%以下,更佳為0.00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0.004質量%以下。
<13>
如上述<1>~<12>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C) 鐵之含量較佳為0.00005~0.006質量%,更佳為0.00008~0.005質量%,進而較佳為0.00009~0.004質量%。
<14>
如上述<1>~<13>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B)糖類與(C)鐵之質量比[(C)/(B)]較佳為0.00008以上,更佳為0.0001以上,進而較佳為0.00015以上,進而更佳為0.0002以上,且較佳為0.0008以下,更佳為0.0007以下,進而較佳為0.0006以下,進而更佳為0.0005以下。
<15>
如上述<1>~<14>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B)糖類與(C)鐵之質量比[(C)/(B)]較佳為0.00008~0.0008,更佳為0.0001~0.0007,進而較佳為0.00015~0.0006,尤佳為0.0002~0.0005。
<16>
如上述<1>~<15>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D)咖啡因之含量較佳為2質量%以上,更佳為2.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3質量%以上,且較佳為6質量%以下,更佳為5.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下,進而更佳為4質量%以下。
<17>
如上述<1>~<16>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D)咖啡因之含量較佳為2~6質量%,更佳為2.5~5.5質量%,進而較佳為3~5質量%,進而更佳為3~4質量%。
<18>
如上述<1>~<17>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D)/(A)]較佳為0.04以上,更佳為0.06以上,進而較佳為0.08以上,進而更佳為0.086以上,且較佳為0.17以下,更佳為0.15以下,進而較佳為0.14以下,進而更佳為0.11 以下。
<19>
如上述<1>~<18>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D)/(A)]較佳為0.04~0.17,更佳為0.06~0.15,進而較佳為0.08~0.13,尤佳為0.086~0.11。
<20>
如上述<1>~<19>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B)糖類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D)/(B)]較佳為0.23以上,更佳為0.25以上,進而較佳為0.3以上,進而更佳為0.35以上,且較佳為0.79以下,更佳為0.78以下,進而較佳為0.77以下,進而更佳為0.76以下,尤佳為0.75以下,尤佳為0.7以下。
<21>
如上述<1>~<20>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B)糖類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D)/(B)]較佳為0.23~0.79,更佳為0.25~0.78,進而較佳為0.3~0.77,尤佳為0.35~0.76,尤佳為0.35~0.75,尤佳為0.35~0.7。
<22>
如上述<1>~<21>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C)鐵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C)/(D)]較佳為0.00003以上,更佳為0.00005以上,進而較佳為0.0001以上,進而更佳為0.0002以上,且較佳為0.002以下,更佳為0.0017以下,進而較佳為0.0014以下,進而更佳為0.0011以下。
<23>
如上述<1>~<22>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C)鐵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C)/(D)]較佳為0.00003~0.002,更佳為0.00005~0.0017,進而較佳為0.0001~0.0014,尤佳為0.0002~ 0.0011。
<24>
如上述<1>~<23>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E)沒食子酸之含量較佳為0.05質量%以上,更佳為0.1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0.12質量%以上,且較佳為7質量%以下,更佳為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質量%以下,進而更佳為3質量%以下。
<25>
如上述<1>~<24>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E)沒食子酸之含量較佳為0.05~7質量%,更佳為0.05~5質量%,進而較佳為0.1~4質量%,進而更佳為0.12~3質量%。
<26>
如上述<1>~<25>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E)沒食子酸與(C)鐵之質量比[(E)/(C)]較佳為60以上,更佳為65以上,進而較佳為70以上,進而更佳為80以上,尤佳為100以上,尤佳為150以上,尤佳為250以上,且較佳為2000以下,更佳為1500以下,進而較佳為1000以下。
<27>
如上述<1>~<26>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E)沒食子酸與(C)鐵之質量比[(E)/(C)]較佳為60~2000,更佳為65~1500,進而較佳為70~1000,尤佳為80~1000,尤佳為100~1000,尤佳為150~1000,尤佳為250~1000。
<28>
如上述<1>~<27>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F)含水率較佳為8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下,且較佳為0.1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5質量%以上。
<29>
如上述<1>~<28>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F)含水率較佳為0.1~10質量%,更佳為0.1~8質量%,進而較佳為0.1~5質量%,進而較佳為1.5~5質量%。
<30>
如上述<1>~<29>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於65℃下保存2天後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L*值與保存開始前(例如,剛製造後)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L*值之差量之絕對值(△L*)較佳為未達10,更佳為未達9,進而較佳為未達8,進而更佳為未達7.5。
<31>
如上述<1>~<30>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於65℃下保存2天後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a*值與保存開始前(例如,剛製造後)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a*值之差量之絕對值(△a*)較佳為5以下,更佳為4以下,進而較佳為3以下,進而更佳為2以下。
<32>
如上述<1>~<31>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該綠茶萃取組合物係使溫水接觸於生茶葉之表面後利用水對該茶葉進行萃取並將所獲得之綠茶萃取液進行鞣酸酶處理而獲得者。
<33>
一種容器裝飲料,其係調配如上述<1>~<32>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而成。
<34>
如上述<33>記載之容器裝飲料,其係將綠茶萃取組合物以(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較佳為含有0.1~0.3質量%、進而較佳為含有0.12~0.2質量%之方式調配於容器裝飲料中而成。
<35>
如上述<33>或<34>記載之容器裝飲料,其pH值(25℃)較佳為 2~7,更佳為2.5~6.5,進而較佳為3~6。
<36>
如上述<33>~<35>中任一項記載之容器裝飲料,其較佳為茶飲料或非茶系飲料。
<37>
如上述<36>記載之容器裝飲料,其中茶飲料較佳為綠茶飲料、烏龍茶飲料或紅茶飲料。
<38>
如上述<36>記載之容器裝飲料,其中非茶系飲料較佳為含有綠茶萃取組合物之非酒精飲料(例如,果汁、蔬菜汁、運動飲料、等滲飲料、增強水、瓶裝水、似水飲料、咖啡飲料、營養飲劑、美容飲劑等)、或含有綠茶萃取組合物之酒精飲料(例如,啤酒、葡萄酒、清酒、青梅酒、發泡酒、威士忌、白蘭地、燒酒、朗姆酒、杜松子酒、甜露酒類等)。
<39>
如上述<33>~<38>中任一項記載之容器裝飲料,其較佳為進而調配自香料、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各種酯類、色素類、乳化劑、防腐劑、調味劑、酸味劑、果汁萃取物、蔬菜萃取物、花蜜萃取物、及品質穩定劑中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添加劑而成者。
<40>
如上述<33>~<39>中任一項記載之容器裝飲料,其較佳為填充於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主成分之成形容器(所謂之PET瓶)、金屬罐、與金屬箔或塑膠膜複合而成之紙容器、或瓶中而成者。
<41>
如上述<33>~<40>中任一項記載之容器裝飲料,其較佳為經加熱殺菌者。
<42>
如上述<41>記載之容器裝飲料,其中加熱殺菌較佳為適合於必須應用之法規(於日本為食品衛生法)所規定之條件者,進而較佳為蒸煮殺菌、高溫短時間殺菌(HTST)、或超高溫殺菌(UHT)。
<43>
一種即溶粉末飲料,其係調配如上述<1>~<32>中任一項記載之綠茶萃取組合物而成。
<44>
如上述<43>記載之即溶粉末飲料,其較佳為即溶粉末綠茶飲料、即溶粉末紅茶飲料、或即溶粉末烏龍茶飲料。
<45>
如上述<43>或<44>記載之即溶粉末飲料,其係將綠茶萃取組合物以每3g即溶粉末飲料含有(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較佳為280~1200mg、更佳為400~1200mg、進而較佳為450~1000mg、進而更佳為500~800mg之方式進行調配而成者。
<46>
如上述<43>~<45>中任一項記載之即溶粉末飲料,其較佳為進而含有糊精。
<47>
如上述<46>記載之即溶粉末飲料,其中糊精之含量相對於即溶粉末飲料中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質量,較佳為0.1~15倍量,更佳為0.5~12倍量,進而較佳為1~11倍量。
<48>
如上述<43>~<47>中任一項記載之即溶粉末飲料,其較佳為進而含有抗壞血酸及或其鹽。
<49>
如上述<48>記載之即溶粉末飲料,其中抗壞血酸及或其鹽之含量相對於即溶粉末飲料中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質量,較佳為0.1~15倍量,更佳為0.5~12倍量,進而較佳為1~11倍量。
<50>
如上述<43>~<49>中任一項記載之即溶粉末飲料,其較佳為進而調配自甜味劑、抗氧化劑、香料、果汁萃取物、果實片、果實粉末、草本植物、有機酸類、有機酸鹽類、無機酸類、無機酸鹽類、無機鹽類、pH值調整劑、及品質穩定劑中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添加劑而成者。
<51>
如上述<43>~<50>中任一項記載之即溶粉末飲料,其中即溶粉末飲料之形態較佳為按照杯子每杯之量進行細分包裝者。
<52>
如上述<43>~<51>中任一項記載之即溶粉末飲料,其中即溶粉末飲料之固形物成分量較佳為90質量%以上,更佳為9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96質量%以上。
[實施例]
1.非聚合物兒茶素類、咖啡因、及沒食子酸之分析
使用島津製作所製造之高效液相層析儀(型式SCL-10AVP),並安裝導入十八烷基之液相層析儀用填充管柱(L-管柱TM ODS,4.6mm ×250mm:財團法人化學物質評價研究機構製造),於管柱溫度35℃下藉由梯度法對經純水溶解稀釋之試樣進行測定。於如下條件下進行:流動相A液設為含有乙酸0.1mol/L之蒸餾水溶液,B液設為含有乙酸0.1mol/L之乙腈溶液,流速設為1mL/min,試樣注入量設為10μL,UV檢測器波長設為280nm。再者,梯度(gradient)條件如下。
濃度梯度條件(體積%)
2.糖類之測定
1)試樣之製備
將試樣利用純水稀釋,其後,依序通過二氧化矽基底之填充劑(BONDELUTE C18,Varian公司製造)0.5g、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SAX,Varian公司製造)0.5g、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SCX,Varian公司製造)0.5g,而製備試樣。
2)測定裝置
使用高效液相層析儀(D-2000,日立製作所公司製造)。
3)測定條件
將強陰離子交換管柱(TSKgel Suger Axi,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安裝於高效層析儀,於管柱溫度70℃下藉由管柱後反應法(post-column reaction method)進行測定。流動相液設為含有硼酸0.5mol/L之蒸餾水溶液,流速設為0.4mL/min,試樣注入量設為10μL。又,管柱後反應試劑設為含有精胺酸1%及硼酸3%之蒸餾水溶液,於150℃下進行反應。於如下條件下進行:檢測器使用螢光檢測計,激發波長為320nm,螢光檢測波長為430nm。
3.鐵之分析
將試樣利用0.1M硝酸水溶液溶解稀釋,其後,使用原子吸光光度計(Z-2000,日立製作所公司製造)並藉由石墨爐法進行測定。將經稀釋之試樣20μL於80-140℃下乾燥40秒鐘,於500℃下灰化20秒鐘,於2200℃下原子化5秒鐘。繼而,以測定波長248.3nm、狹縫0.2mm進行測定。
4.含水率之測定
稱量試樣約1g,於105℃下乾燥3小時,並稱量乾燥後之試樣。根據乾燥前後之試樣之質量算出含水率(質量%)。
5.色調變化之測定
使用分光光度計(形式Color Meter ZE-2000,日本電色工業公司製造),並將粉末、或糊劑試樣加入至30 之圓形槽中,測定L*a*b*表色系統之L*值及a*值。(再者,測定係利用反射測定而進行。)求出於65℃下保存2天後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L*值及a*值與剛製造後之綠茶萃取組合物之L*值及a*值之差量之絕對值(△L*)及(△a*)。
6.官能評價
4名專業官能檢查員對各容器裝飲料進行飲用,並針對令人不快風味按照下述基準進行評價,其後藉由協商決定最終分數。
評價基準
令人不快風味係分為乾澀感、刺激感、不像綠茶味之異味並以5個階段進行評價。此處,於本說明書中,所謂「乾澀感」,係指如舌頭乾渴般之刺激味。
將實施例7之容器裝飲料之乾澀感及刺激感之評分設為「1」,並將實施例11之容器裝飲料之不像綠茶味之異味之評分設為「1」。另一方面,將比較例3之容器裝飲料之乾澀感、刺激感及不像綠茶味之異味之評分設為「5」。具體評價基準如下。
乾澀感
5:強烈感覺到乾澀感
4:感覺到乾澀感
3:感覺到少許乾澀感
2:幾乎感覺不到乾澀感
1:無乾澀感
刺激感
5:強烈感覺到刺激感
4:感覺到刺激感
3:感覺到少許刺激感
2:幾乎感覺不到刺激感
1:無刺激感
不像綠茶味之異味
5:強烈感覺到不像綠茶味之異味
4:感覺到不像綠茶味之異味
3:感覺到少許不像綠茶味之異味
2:幾乎感覺不到不像綠茶味之異味
1:無不像綠茶味之異味
實施例1
按照以下順序,製造綠茶萃取組合物。
溫水處理
將所採摘之生茶葉於90℃之離子交換水中浸漬180秒,其後藉由金屬網進行過濾,將茶葉洗液廢棄。離子交換水之使用量以溫水/生茶葉之質量比計為5。
CTC處理
將經過熱水浸漬之茶葉之水分甩掉,進行CTC(Crush,Tear,Curl)處理,並加以乾燥而獲得乾燥茶葉。
萃取
將乾燥茶葉於90℃之離子交換水中攪拌萃取10分鐘,其後藉由金屬網進行過濾,而獲得綠茶萃取液A。離子交換水之使用量以水/生茶葉之質量比計為75。
固液分離
安裝作為精密過濾模組之鉛筆型模組(Asahi Kasei Chemicals公司製造,細孔徑0.45μm,材質:聚偏二氟乙烯),於表壓100kPa、溫度25℃下對所獲得之綠茶萃取液A進行加壓過濾,而獲得綠茶萃取液B。
鞣酸酶處理
將所獲得之綠茶萃取液B利用離子交換水進行調整以成為3質量%,於25℃、150r/min之攪拌條件下,以相對於綠茶萃取液成為40ppm之濃度將Tannase KT05(Kikkoman公司製造)添加於離子交換水中,並於10分鐘後結束酵素反應。繼而,將不鏽鋼容器浸漬於95℃之溫浴中,於90℃下保持10分鐘,使酵素活性完全失活,而獲得綠茶萃取液C。
濃縮、噴霧乾燥
將所獲得之綠茶萃取液C利用蒸發器進行濃縮,其後利用噴霧乾燥器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
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又,將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利用離子交換水進行稀釋以使非聚合物兒茶素類濃度成為0.175g/100mL,其後,填充於容器中,於138℃下進行30秒鐘殺菌而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評價。將其結果合併示於表1。
實施例2
於實施例1中,將鞣酸酶處理之酵素反應時間設為15分鐘,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 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3
於實施例1中,將萃取時間設為30分鐘,並且將鞣酸酶處理之酵素反應時間設為15分鐘,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4
於實施例1中,將萃取時間設為20分鐘,並將鞣酸酶處理之酵素反應時間設為10分鐘,並且以相對於綠茶萃取液成為60ppm之濃度添加酵素添加量,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5
於實施例1中,將萃取時間設為30分鐘,並將鞣酸酶處理之酵素反應時間設為20分鐘,並且以相對於綠茶萃取液成為60ppm之濃度添加酵素添加量,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6
於實施例1中,將萃取時間設為30分鐘,並將鞣酸酶處理之酵素反應時間設為30分鐘,並且以相對於綠茶萃取液成為60ppm之濃度添 加酵素添加量,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7
於實施例1中,將萃取時間設為10分鐘,並將鞣酸酶處理之酵素反應時間設為10分鐘,並且以相對於綠茶萃取液成為60ppm之濃度添加酵素添加量,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8
於實施例1中,將於溫水中之浸漬時間變更為120秒鐘,並將萃取時之離子交換水之使用量設為以溫水/生茶葉之質量比計為25,將萃取時間設為75℃,並且不進行鞣酸酶處理,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9
於實施例1中,將萃取溫度變更為75℃,並且不進行鞣酸酶處理,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0
於實施例1中,不進行鞣酸酶處理,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 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1
於實施例1中,將萃取時間變更為30分鐘,且不進行鞣酸酶處理,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2
於實施例5中,將鞣酸酶處理之酵素反應時間設為35分鐘,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5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3
於實施例5中,將鞣酸酶處理之酵素反應時間設為45分鐘,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5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4
藉由與實施例10相同之操作獲得濃縮液,其後,加入沒食子酸進行調整以成為表1所示之沒食子酸量,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0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 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5
藉由與實施例10相同之操作獲得濃縮液,其後,加入沒食子酸進行調整以成為表1所示之沒食子酸量,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0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6
於實施例10中,使用中國產綠茶作為原料茶葉,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0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1
於實施例1中,將萃取溫度變更為60℃,並將萃取時之離子交換水之使用量設為以水/生茶葉之質量比計為120,並且不進行鞣酸酶處理,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2
於國際公開第2004/037022號之實施例3中,將於濾液中之活性碳(Kuraraycoal GLC,Kuraray Chemical公司製造)之添加量自30g變更為50g,並將酸性白土(Mizuka Ace#600,水澤化學公司製造)之添加量自30g變更為55g,除此以外,依據國際公開第2004/037022號之實施例3中所記載,而獲得兒茶素組合物。即,利用如下方法獲得兒茶素組合物:將綠茶萃取物溶解於有機溶劑與水之混合溶液中,其後使 其與活性碳及酸性白土接觸,而去除有機溶劑。
繼而,將所獲得之兒茶素類組合物利用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進行濃縮並進行噴霧乾燥,而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3
不進行溫水處理,並將萃取時間變更為75℃,將萃取時之離子交換水之使用量設為以水/生茶葉之質量比計為75,除此以外,藉由與比較例1相同之操作獲得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繼而,針對所獲得之粉末綠茶萃取組合物進行分析,其後,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容器裝飲料,並進行官能試驗。將其結果示於表2。
根據表1可知:藉由將(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及(B)糖類之各含量、及(B)糖類與(C)鐵與(D)咖啡因及(E)沒食子酸之各質量比、以及含水率控制為特定量,能夠獲得不僅乾澀感或刺激感等令人不快風味得到減輕且不像綠茶味之異味亦得到減輕從而風味良好,而且於保存時不易產生色調變化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實施例1~16)。
將下述配方例1~3中記載之各成分進行混合,而製備調配綠茶萃取組合物而成之即溶粉末飲料。
配方例1
即溶粉末綠茶飲料
配方例2
即溶粉末紅茶飲料
配方例3
即溶粉末烏龍茶飲料

Claims (10)

  1. 一種綠茶萃取組合物,其含有如下成分(A)、(B)、(C)、(D)及(E):(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B)糖類、(C)鐵、(D)咖啡因、及(E)沒食子酸;且(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之含量為25~45質量%,(B)糖類之含量為4~13質量%,(B)糖類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D)/(B)]為0.2~0.8,(E)沒食子酸與(C)鐵之質量比[(E)/(C)]為55~2500,並且(F)含水率為10質量%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B)糖類與(C)鐵之質量比[(C)/(B)]為0.00008~0.0008。
  3. 如請求項1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C)鐵之含量為0.00005~0.006質量%。
  4. 如請求項1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E)沒食子酸之含量為0.05~7質量%。
  5. 如請求項1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C)鐵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C)/(D)]為0.00003~0.002。
  6. 如請求項1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與(B)糖類之質量比[(B)/(A)]為0.1~0.5。
  7. 如請求項1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A)非聚合物兒茶素類與(D)咖啡因之質量比[(D)/(A)]為0.04~0.17。
  8. 如請求項1之綠茶萃取組合物,其中非聚合物兒茶素類中之沒食 子酸酯體之比率為10~57質量%。
  9. 一種容器裝飲料,其係調配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綠茶萃取組合物而成。
  10. 一種即溶粉末飲料,其係調配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綠茶萃取組合物而成。
TW105104338A 2015-04-28 2016-02-15 綠茶萃取組合物 TWI700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2122 2015-04-28
JP2015-092122 2015-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7572A true TW201637572A (zh) 2016-11-01
TWI700040B TWI700040B (zh) 2020-08-01

Family

ID=56701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4338A TWI700040B (zh) 2015-04-28 2016-02-15 綠茶萃取組合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2371B2 (zh)
JP (1) JP5969717B1 (zh)
KR (1) KR101899277B1 (zh)
CN (1) CN107580455B (zh)
TW (1) TWI700040B (zh)
WO (1) WO20161748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1389B1 (ko) 2013-10-29 2017-03-29 카오카부시키가이샤 녹차 추출 조성물
JP2018014994A (ja) * 2016-07-15 2018-02-01 花王株式会社 インスタント粉末茶
JP2018014995A (ja) * 2016-07-15 2018-02-01 花王株式会社 インスタント粉末茶
CN108841525B (zh) * 2018-06-26 2022-02-01 石阡县苔玺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酒的配制方法
JP7186087B2 (ja) * 2018-12-28 2022-12-08 株式会社 伊藤園 容器詰乳含有緑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CN113573590B (zh) * 2019-03-13 2024-06-14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装茶饮料
AU2020260801A1 (en) * 2019-04-26 2021-12-23 Suntory Holdings Limited Powder composition
JP7425592B2 (ja) * 2019-12-13 2024-01-31 花王株式会社 粉末緑茶抽出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4907B1 (en) * 1994-08-08 2000-12-2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olor stabl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ea and fruit juice
US6063428A (en) 1996-02-26 2000-05-1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Green tea extract subjected to cation exchange treatment and nanofiltration to improve clarity and color
JP2001245591A (ja) * 2000-03-07 2001-09-11 Saitama Prefecture 低カフェイン緑茶エキス粒
EP2382876B1 (en) 2002-10-28 2013-08-28 Kao Corporation Method of purifying a solid concentrate of a tea extract.
JP3662561B2 (ja) * 2002-10-28 2005-06-22 花王株式会社 カテキン製剤の精製方法
JP4136922B2 (ja) * 2003-07-30 2008-08-20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飲料
JP4694974B2 (ja) * 2005-05-20 2011-06-08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KR101334438B1 (ko) * 2005-09-01 2013-11-29 카오카부시키가이샤 녹차 추출물의 제조법
JP4852376B2 (ja) * 2005-09-01 2012-01-11 花王株式会社 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CN101437405B (zh) * 2006-05-09 2012-07-04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装茶饮料
JP4977523B2 (ja) 2006-05-09 2012-07-18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茶飲料
JP5297649B2 (ja) 2006-12-27 2013-09-25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飲料
EP2095718B1 (en) * 2006-12-28 2013-04-17 Kao Corporation Tea extract
JP5295616B2 (ja) * 2007-05-08 2013-09-18 花王株式会社 還元飲料用濃縮組成物
EP2143344B1 (en) 2007-05-08 2013-03-20 Kao Corporation Concentrate composition for drink from concentrate
KR101475758B1 (ko) 2007-08-08 2014-12-23 가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차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JP5153319B2 (ja) 2007-12-28 2013-02-27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紅茶抽出物
JP4927137B2 (ja) 2009-09-03 2012-05-09 花王株式会社 茶抽出物
WO2011074538A1 (ja) * 2009-12-18 2011-06-23 太陽化学株式会社 茶ポリフェノ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20110B2 (ja) 2010-12-03 2015-11-24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茶抽出物
JP2014096994A (ja) * 2012-11-13 2014-05-29 Kao Corp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KR101721389B1 (ko) * 2013-10-29 2017-03-29 카오카부시키가이샤 녹차 추출 조성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99277B1 (ko) 2018-09-14
TWI700040B (zh) 2020-08-01
US20180132502A1 (en) 2018-05-17
WO2016174888A1 (ja) 2016-11-03
KR20170125983A (ko) 2017-11-15
CN107580455B (zh) 2021-04-30
US10172371B2 (en) 2019-01-08
JP5969717B1 (ja) 2016-08-17
CN107580455A (zh) 2018-01-12
JP2016208960A (ja) 2016-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0040B (zh) 綠茶萃取組合物
TWI607708B (zh) Green tea extract composition
JP4800779B2 (ja)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TW201038206A (en) Method of removing caffeine from caffeine-containing catechin compound composition
JP5366771B2 (ja) 精製緑茶抽出物
JP2004159665A (ja) 容器詰緑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02272373A (ja) 容器詰飲料の製造方法
WO2016132585A1 (ja) 容器詰飲料
JP5820110B2 (ja) 精製茶抽出物
JP2011120499A (ja)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5366739B2 (ja) 容器詰酸性紅茶飲料
JP5806455B2 (ja) 精製カテキン類含有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5820604B2 (ja) カテキン含有飲料の製造方法
JP6702907B2 (ja)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含有飲料
JP5185780B2 (ja) 精製茶抽出物
JP6095980B2 (ja)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の安定化剤
JP4119829B2 (ja) 緑茶容器詰飲料
JP6479374B2 (ja) 容器詰飲料
JP2012135278A (ja) 容器詰飲料
JP2014096994A (ja)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