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7405B - 容器装茶饮料 - Google Patents

容器装茶饮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7405B
CN101437405B CN2007800161834A CN200780016183A CN101437405B CN 101437405 B CN101437405 B CN 101437405B CN 2007800161834 A CN2007800161834 A CN 2007800161834A CN 200780016183 A CN200780016183 A CN 200780016183A CN 101437405 B CN101437405 B CN 1014374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echin
tea
quality
beverag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61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7405A (zh
Inventor
高津英之
佐藤诚
大塚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1184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7752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37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7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7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7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风味和组成的保存稳定性良好的容器装茶饮料。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是通过在茶提取液中配合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小于50质量%的茶提取物而制得的,含有(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072~0.4质量%和(B)没食子酸21~150ppm,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是0~50质量%、表体比率是30~60质量%。

Description

容器装茶饮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浓度地含有非聚合物儿茶素类,风味和儿茶素类组成的保存稳定性良好的容器装茶饮料。
背景技术
作为儿茶素类的效果,已报告有α淀粉酶活性阻碍作用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为了表现这样的生理效果,必须更简便地摄取大量的儿茶素,所以希望有在饮料中高浓度地配合儿茶素的技术。
其方法之一,利用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等茶提取物,采用在饮料中以溶解状态添加儿茶素类的方法。但是,根据成为高浓度地配合儿茶素类的对象的饮料种类,例如在红茶提取液和碳酸饮料中添加儿茶素类等时,已知来自咖啡因和绿茶的苦涩味的残留会显著损害饮料的商品价值。
人们早就知道对红茶等发酵茶提取液进行鞣酸酶处理,可以抑制在低温冷却时的悬浊,即可以抑制茶乳(tea cream)的形成。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对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进行鞣酸酶处理,从而使一部分或全部成为没食子酸、得到儿茶素类和没食子酸的混合物的方法,可以减少成为苦味的原因的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类。另外,作为从茶提取物除去咖啡因等杂质的方法,已知有吸附法(专利文献2~4)、提取法(专利文献5)等。
专利文献1:特开2003—331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5—1539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8—10917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2—335911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平1—2894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装茶饮料,其通过在茶提取液中配合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小于50质量%的茶提取物而得到,该容器装茶饮料含有(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072~0.4质量%和(B)没食子酸21~150ppm,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是0~50质量%、表体比率是30~60质量%。
通过鞣酸酶处理而得到的儿茶素类和没食子酸的混合物,存在发生酸味·涩味的问题。另一方面,没有进行鞣酸酶处理的儿茶素类和没食子酸的混合物、和鞣酸酶处理不足时得到的儿茶素类和没食子酸的混合物,存在如下问题,即,因为有效成分儿茶素类的组成变化和色调及风味变化而不适合于容器装饮料。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装茶饮料,其不仅减少了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而且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浓度高,而且抑制了苦味、即使长期保存也会抑制有效成分儿茶素类的组成变化。
本发明者们发现:在使用预先将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调整为小于50质量%的茶提取物来制造容器装茶饮料时,如果将没食子酸的含量调整为21~150ppm、将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调整为0~50质量%、而且将表体比率调整为30~60质量%,则可以制成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浓度高、苦味被抑制、而且即使长期保存也难以引起儿茶素类组成的变化的容器装茶饮料。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含有可发挥生理效果的充分量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而且因为减少了苦味所以容易饮用,即使长期保存其风味和组成的稳定性也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所谓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是综合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非表体儿茶素,和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的表体儿茶素的总称。
在本发明中,所谓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是综合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的总称。另外,所谓没食子体儿茶素,是综合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的总称。
所谓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总量相对于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总量的比例。
本发明的容器装饮料,是通过在茶提取液中配合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小于50质量%的茶提取物而得到的。在茶提取物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是50质量%以上时,优选在精制制造工序的任意阶段通过对茶提取物实施鞣酸酶处理、并除去低温冷却时的茶乳成形物等,从而将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调整为小于50质量%。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茶提取物,可以列举从绿茶叶得到的提取液。作为所使用的茶叶,更具体地可以列举从Camellia属,例如C.sinensis、C.assamica和薮北种或他们的杂交种等得到的茶叶经制茶而得到的茶叶。制茶而得到的茶叶中有煎茶、番茶、玉露茶、碾茶、釜炒茶等绿茶类或CTC茶叶。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茶提取物,优选将从绿茶茶叶得到的提取液干燥或浓缩或冷冻干燥的茶提取物。
从茶叶的提取是通过使用水作为提取溶剂、由搅拌提取等进行的。提取时可以在水中预先添加抗坏血酸盐(例如钠盐)等有机酸盐类或有机酸。另外,也可以并用所谓在非氧化氛围气下提取的方法,即,通过煮沸脱气或者通入氮气等惰性气体来除去溶存氧的同时进行提取的方法。对由此得到的提取液实施干燥、浓缩,从而得到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茶提取物。作为茶提取物的形态,可以列举液体、浆料、半固体、固体的状态。
作为茶提取物也可以采用,使用实施过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接触处理的茶叶进行提取的提取物。在该方法中,从实施过超临界提取的残渣的茶叶得到含有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提取物。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茶提取物,除了使用对从茶叶中提取出的提取液实施浓缩或干燥而得到的产物之外,作为其替代也可以使用将茶提取物的浓缩物溶解或稀释在水中的产物,或者也可以并用茶叶提取液和茶提取物的浓缩物。
在这里,所谓茶提取物的浓缩物,是对由热水或水溶性有机溶剂从茶叶提取的提取物实施浓缩而得到的产物,例如,根据特开昭59—219384号公报、特开平4—20589号公报、特开平5—260907号公报、特开平5—30627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配制的浓缩物。具体而言,作为茶提取物可以使用市售的东京食品技术公司生产的POLYPHENON、伊藤园公司生产的TEAFURAN、太阳化学公司生产的SUNPHENON等固体茶提取物。
通过由鞣酸酶处理这些茶提取物或其浓缩物,使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下降。在这里使用的鞣酸酶优选是一般市售的具有500~5000U/g的酶活性的酶,如果活性在500U/g以下就不能得到充分的活性,如果活性在5000U/g以上,因为酶反应速度过快、所以难以控制反应体系。
作为鞣酸酶,丹宁酰基水化酶EC3.1.1.20是适合的。作为其市售品可以列举商品名“TANNASE”(KIKKOMAN Corporation生产)和鞣酸酶“Sankyo”(Sankyo Lifetech Co.,Ltd.制)等。
从非聚合物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的减少效果、和在最佳的非聚合物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下停止酶反应的观点出发,鞣酸酶处理的具体方法优选是,相对于绿茶提取物中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添加0.5~10质量%范围的鞣酸酶。为了使包含酶失活工序的鞣酸酶处理在最佳酶反应时间的2小时以内结束,鞣酸酶浓度优选是0.5~5质量%、更优选是2~4质量%。
鞣酸酶处理的温度优选是能得到最佳酶活性的15~40℃、更优选是20~30℃。
为了使鞣酸酶反应终止必须要使酶活性失活。酶失活的温度优选是70~90℃,酶反应的失活可以以间歇式或板型热交换机那样的连续式的加热进行。另外,在鞣酸酶的失活处理后,可以由离心分离等操作将茶提取物清净化。
另外,从风味、稳定性等方面出发,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茶提取物优选是在鞣酸酶处理之前或之后进行过精制处理的茶提取物。作为这样的精制处理方法可以列举如下操作的方法:(1)合成吸附剂处理、(2)由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进行的提取、(3)活性碳处理、(4)活性白土和/或酸性白土处理、(5)固液分离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作为合成吸附剂处理方法,可以列举使茶提取物吸附在合成吸附剂上、接着使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洗脱的方法。更具体而言,使茶提取物吸附在合成吸附剂上,洗净合成吸附剂,接着,使之接触碱性水溶液、使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洗脱。由该合成吸附剂处理,可以减少咖啡因和没食子酸。作为所使用的合成吸附剂,可以列举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修饰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母体的合成吸附剂。作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类的合成吸附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三菱化学公司生产的商品名DIAION HP-20、DIAION HP-21、SEPABEADS SP70、SEPABEADS SP700、SEPABEADS SP825、SEPABEADS SP-825和ORGANO CORPORATION(供给方: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的AmberliteXAD4、Amberlite XAD16HP、Amberlite XAD1180、Amberlite XAD2000、住友化学(供给方: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的DuoliteS874、DuoliteS876等。作为将溴原子核取代以增强吸附力的修饰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类的合成吸附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三菱化学公司生产的商品名SEPABEADS SP-205、SEPABEADS SP-206、SEPABEADS SP207等。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类的合成吸附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三菱化学公司生产的SEPABEADS HP1MG、SEPABEADS HP2MG和ORGANOCORPORATION的XAD7HP、住友化学的Duolite S877等。
在合成吸附剂中,特别优选修饰聚苯乙烯类合成吸附剂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类合成吸附剂。作为合成吸附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SP207等修饰聚苯乙烯类合成吸附剂(三菱化学公司生产)、HP2MG等甲基丙烯酸类合成吸附剂(三菱化学公司生产),但从上述理由出发优选SP207。
对于填充有合成吸附剂的柱,优选预先以SV(空间速度)=1~10[h-1]、相对于合成吸附剂的通液倍数2~10[v/v]的通液条件、进行95vol%乙醇水溶液洗净,从而除去合成吸附剂的原料单体和原料单体中的杂质等。然后,以SV(空间速度)=1~10[h-1]、相对于合成吸附剂的通液倍数1~10[v/v]的通液条件进行水洗,除去乙醇,将合成吸附剂所含的液体置换为水体系,用该方法提高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吸附能力。
作为使茶提取物吸附在合成吸附剂上的方法,优选在填充有合成吸附剂的柱中通过该茶提取物的液体。作为在填充有合成吸附剂的柱中通过茶提取物液体的条件,优选以SV(空间速度)=0.5~10[h-1]的通液速度、相对于合成吸附剂的通液倍数0.5~20[v/v]通过液体。进一步,在使绿茶提取物吸附在合成吸附剂上后进行水洗,优选将其条件设置为SV=0.5~10[h-1]的通液速度、相对于合成吸附剂的通液倍数1~10[v/v],从而除去在合成吸附剂上吸附的没食子酸和杂质。
作为在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洗脱中使用的碱性水溶液,优选适合地使用钠或钾类的碱性水溶液,例如氢氧化钠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等。另外,碱性水溶液的pH优选7~14的范围。作为pH7~14的钠类水溶液,可以列举4%以下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N碳酸钠水溶液等。
在洗脱工序中,洗脱水使用pH互相不同的2种以上的洗脱水,优选使这些洗脱水以pH降低的顺序接触于合成吸附剂。由此,可以分馏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例如,作为洗脱水使用pH不同的2种以上的洗脱水的例子,在由pH3~7的洗脱水流过后、可以由pH9~11的碱性洗脱水分别取得各种非聚合物儿茶素类。
由于是以碱性水溶液进行洗脱,所以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洗脱液含有钠盐等碱金属盐,因此,优选以阳离子交换树脂、特别优选以H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碱金属离子。作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具体可以使用Amberlite200CT、Amberlite IR120B、Amberlite IR124、AmberliteIR118、DIAION SK1B、DIAION SK102、DIAION PK208、DIAIONPK212等。
上述精制处理中,优选组合(2)由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进行的提取和(3)活性碳处理,或(2)由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进行的提取和(4)活性白土和/或酸性白土处理。特别优选组合(2)由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进行的提取、(3)活性碳处理和(4)活性白土和/或酸性白土处理。
以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提取时,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分散茶提取物。从儿茶素类的提取效率、茶提取物的精制、长时间饮用性和回收有机溶剂的精馏条件等方面考虑,该分散液中的有机溶剂和水的含有质量比优选最终设定成60/40~97/3,更优选设定成60/40~75/25或85/15~95/5。
有机溶剂可以列举乙醇、甲醇、丙酮、醋酸乙酯等。其中,优选甲醇、乙醇、丙酮等亲水性有机溶剂,特别是考虑到在食品中的使用,优选乙醇。水可以列举离子交换水、自来水、天然水等。该有机溶剂和水可以预先混合后与精密过滤过的茶提取物混合,或者有机溶剂和水也可以各自分别与精密过滤过的茶提取物混合,优选前者。
从能够有效地处理绿茶提取物的方面考虑,相对于100质量份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进行处理时所添加的茶提取物(换算为干燥质量)优选为10~40质量份、更优选10~30质量份、特别优选15~30质量份。
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添加结束后,更优选设置10~180分钟左右的熟化时间。
这些处理可以在10~60℃进行、特别优选在10~50℃、更优选在10~40℃进行。
作为在活性碳处理中使用的活性碳,只要是在一般工业水平下使用的活性碳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ZN-50(北越炭素公司生产),KURARAYCOAL GLC、KURARAYCOAL PK-D、KURARAYCOAL PW-D(KURARAYCOAL(株)生产),Shirasagi AW50、Shirasagi A、Shirasagi M、Shirasagi C(武田药品工业公司生产)等市售品。
活性碳的细孔容积优选0.01~0.8mL/g、特别优选0.1~0.8mL/g。另外,比表面积优选800~1600m2/g、特别优选900~1500m2/g范围。另外,这些物性值都是基于氮气吸附法测定的值。
活性碳处理优选在上述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添加绿茶提取物之后进行。从精制效果、过滤工序中的滤饼阻力小的方面考虑,相对于100质量份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所添加的活性碳优选为0.5~8质量份、特别优选0.5~3质量份。
所使用的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均是含有作为一般化学成分的SiO2、Al2O3、Fe2O3、CaO、MgO等的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但优选SiO2/Al2O3比是3~12、特别优选是4~9的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另外,优选其组成含有2~5质量%Fe2O3、0~1.5质量%CaO、1~7质量%MgO。
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比表面积根据酸处理程度等而不同,但优选是50~350m2/g的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pH(5质量%悬浊液)优选是2.5~8、特别优选是3.6~7。例如,酸性白土可以使用MIZUKA-ACE#600(水泽化学公司生产)等的市售品。
另外,并用活性碳和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时的比例,以质量比计,相对于1份活性碳是1~10,优选活性碳: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1:1~1:6。
为了提高制品的稳定性,根据需要优选对所得到的茶提取物进行除浊。作为除浊的具体操作,可以列举由过滤和/或离心分离处理将固体组份和水溶性部分固液分离的操作。
固液分离的条件根据所要得到的规定浊度而适当地决定。以过滤进行固液分离时的过滤条件,优选温度是5~70℃、更优选是10~40℃。压力希望在所使用的膜组件的耐压范围内。例如,优选是30~400kPa、更优选是50~400kPa、特别优选是50~350kPa。从成为规定浊度的方面出发,膜孔径优选是1~30μm、更优选是2~25μm、特别优选是2~20μm。
另外,离心分离机优选分离板型、圆筒型、decanter型等一般的机器。离心分离条件优选温度是5~70℃、更优选是10~40℃,转速和时间希望被调整为成为规定的浊度。例如,在分离板型时,优选3000~10000r/min、更优选5000~10000r/min、特别优选6000~10000r/min,优选0.2~30分钟、更优选0.2~20分钟、特别优选0.2~15分钟。
固液分离优选是膜过滤。在膜过滤中使用的高分子膜是烃类、氟化烃类或砜类高分子膜,例如,可以列举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高分子膜;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等氟化聚烯烃类高分子膜等。还可以列举聚砜(PSU)、聚醚砜(PES)等砜类高分子膜等。高分子膜的孔径优选是0.05~0.8μm、更优选是0.05~0.5μm、特别优选是0.08~0.5μm。另外,膜厚度优选是0.1~2.5mm、更优选是0.3~2.0mm、特别优选是0.3~1.5mm。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茶提取物优选在其固体份中含有非聚合物儿茶素类10~90质量%、更优选20~80质量%、特别优选30~70质量%。
另外,从抑制苦味方面出发,茶提取物中的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必须小于50质量%,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生理效果的有效性和减少苦味方面考虑,其含量更优选是5~48质量%、特别优选是15~36质量%。
相对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本发明的饮料中的咖啡因浓度优选为,咖啡因/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总量(质量比)=0.20以下、更优选0.001~0.15、更加优选0.01~0.14、特别优选0.05~0.13。根据作为茶提取物而使用满足该条件的茶提取物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或者,在使用咖啡因含量高的绿茶提取物时,通过一起配合使用咖啡因含量少的其它茶提取物(儿茶素制剂等)等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在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有量为0.072~0.4质量%,优选0.08~0.3质量%、更优选0.09~0.3质量%、更加优选0.1~0.3质量%。如果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在该范围内,就容易摄取大量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从风味和色调稳定性方面出发也是优选的。该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浓度可以由茶提取物的配合量来调整。
另外,从减少苦味、酸味的效果出发,特别是从风味和组成的保存稳定性方面出发,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的没食子酸含量优选是21~150ppm、更优选是25~125ppm、特别优选是30~100ppm。没食子酸含量可以由如上述的以鞣酸酶等加水分解茶提取物后、使其吸附在合成吸附剂上、接着以碱性水溶液洗脱的方法来调整,或者,由茶提取物的配合量来调整。
从灭菌的热负荷和灭菌时的pH方面出发,在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表体比率优选是30~60质量%、更优选是41~60质量%。在这里,所谓表体比率,指的是上述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有率。表体比率可以由饮料的pH和灭菌温度、灭菌时间来调整。
在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包含绿茶饮料、乌龙茶饮料、红茶饮料及其混合饮料。在制造这些饮料时,通过在选自绿茶提取液、乌龙茶提取液、红茶提取液的1种以上的茶提取液中配合上述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被调整过的茶提取物来实施。
绿茶提取液以和上述同样的绿茶叶作为原料,使用水作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而得到,或者,使用水中添加了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钠等有机酸盐类或有机酸或碳酸氢钠等无机盐类的溶液作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而得到。另外,乌龙茶提取液以乌龙茶叶作为原料,使用水作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而得到,或者,使用水中添加了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钠等有机酸盐类或有机酸或碳酸氢钠等无机盐类的溶液作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而得到。红茶提取液以红茶叶作为原料,使用水作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而得到,或者,使用水中添加了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钠等有机酸盐类或有机酸或碳酸氢钠等无机盐类的溶液作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而得到。混合茶等植物类提取液是为了调整风味而使用的,对其没有特别限定,通过对具有食用经验的植物原材料,使用水进行提取而得到,或者,使用水中添加了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钠等有机酸盐类或有机酸或碳酸氢钠等无机盐类的溶液进行提取而得到。
从风味的稳定性和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化学稳定性方面出发,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的pH在20℃时为5~7、优选5.5~6.9、更优选5.5~6.5。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如果配合苦涩味抑制剂就变得容易饮用,因而优选。对于所使用的苦涩味抑制剂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低聚糖或环糊精。环糊精可以使用α-、β-、γ-环糊精和支化α-、β-、γ-环糊精。在饮料中优选含有环糊精0.005~0.5质量%、更优选含有0.01~0.3质量%。在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可以单独或并用配合抗氧化剂、各种酯类、有机酸类、有机酸盐类、无机酸类、无机酸盐类、色素类、乳化剂、防腐剂、调味剂、甜味剂、酸味剂、树胶、乳化剂、油、维生素、氨基酸、蔬菜提取物类、花蜜提取物类、pH调整剂、品质稳定剂等的添加剂。
另外,用于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的容器的氧透过度为0.1ml/day·bottle以下。
用于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的容器,可以与一般饮料相同地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成分的成形容器(所谓PET瓶)、不锈钢和铝等金属性容器、瓶、与金属箔或塑料膜复合的纸等的通常形态提供。在这里所说的容器装饮料指的是不用稀释就可以饮用的饮料。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在食品卫生法中规定的灭菌条件下制造。例如,在金属罐那样的容器中填充后、通过蒸馏灭菌等进行加热灭菌来制造时,或者,对于如PET瓶、再密封性金属容器、纸容器、瓶容器等耐热与耐压性弱而不能实施蒸馏灭菌的容器,采用如下方法:预先在与上述同等的灭菌条件下、例如由板式热交换器等实施高温短时间灭菌后,冷却到一定温度,再填充到容器中。另外,也可以在无菌下在被填充的容器中配合并填充其它成分。进一步,也可以采用如下操作:在酸性条件下加热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将pH返回为中性;在中性条件下加热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将pH返回为酸性。
实施例
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测定
以蒸馏水稀释容器装茶饮料,以过滤器(0.8μm)过滤后,使用岛津制作所生产的高效液相色谱(型号SCL-10AVP),安装导入十八烷基的液体色谱用填充柱L-Column TM ODS(4.6mmΦ×250mm:财团法人化学物质评价研究机构生产),以柱温35℃、使用A液和B液的梯度法进行测定。流动相A液为含有0.1mol/L醋酸的蒸馏水溶液、流动相B液为含有0.1mol/L醋酸的乙腈溶液、试样注入量为20μL,UV检测器以波长280nm的条件进行检测。
咖啡因的测定
以和非聚合物儿茶素类同样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没食子酸的测定
以和非聚合物儿茶素类同样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另外,上述梯度条件如下。
时间(分钟)A液浓度(体积%)B液浓度(体积%)
0              97%                 3%
5              97%                 3%
37             80%                 20%
43             80%                 20%
43.5           0%                  100%
48.5           0%                  100%
49             97%                 3%
60             97%                 3%
苦味的评价方法
苦味强度的测定法采用以硫酸奎宁为指标的苦味强度试验法(参考文献:Perceptionad Phychophysics,5,1969,347-351/JISZ8144/新版官能手册(p448—449)1990年2月9日第10次发行)。将试验试样与分别具有不同苦味强度的硫酸奎宁标准液(10阶段)进行比较,通过选择对应于试样苦味强度的标准液的方法,由5名评价参加者进行官能评价。将官能评价的结果平均化,以苦味强度τ值表示。
风味稳定性评价方法
评价在55℃保存1个月试验中的风味保存稳定性。
风味评价将劣化程度分为大、中、小3个阶段。
稳定性评价方法(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表体比率和DH)
测定初期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评价在55℃保存1个月试验中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表体比率变化。
以从保存第0日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表体比率的差分计为△%。
(1)茶提取物(a)
对儿茶素类的含量为30%的绿茶提取物不进行鞣酸酶处理,由喷雾干燥法将其喷雾干燥。以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水:乙醇=40:60),从所得到的粉体提取儿茶素类后,相对于混合液添加8质量份活性碳进行精制,得到茶提取物(a)。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是52质量%。
(2)茶提取物(b)
对儿茶素类含量为30%的绿茶提取物进行鞣酸酶处理(鞣酸酶浓度0.5%;反应温度20℃、反应液Brix20),由喷雾干燥法将其喷雾干燥。以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水:乙醇=40:60),从所得到的粉体提取儿茶素类后,相对于混合液添加8质量份活性碳进行精制,得到茶提取物(b)。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是48质量%。
(3)茶提取物(c)
对儿茶素类含量为30%的绿茶提取物进行鞣酸酶处理(鞣酸酶浓度1.0%;反应温度20℃、反应液Brix20),由喷雾干燥法将其喷雾干燥。以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水∶乙醇=40∶60),从所得到的粉体提取儿茶素类后,相对于混合液添加8质量份活性碳进行精制,得到茶提取物(c)。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是32质量%。
(4)茶提取物(d)
对儿茶素类含量为30%的绿茶提取物进行鞣酸酶处理(鞣酸酶浓度2.0%;反应温度20℃、反应液Brix20),由喷雾干燥法将其喷雾干燥。以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水∶乙醇=40∶60),从所得到的粉体提取儿茶素类后,相对于混合液添加8质量份活性碳进行精制,得到茶提取物(d)。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是2质量%。
(5)茶提取物(e)
对儿茶素类含量为30%的绿茶提取物进行鞣酸酶处理(鞣酸酶浓度2.0%;反应温度20℃、反应液Brix20),由喷雾干燥法将其喷雾干燥。接着,在水中将得到的粉体稀释成儿茶素浓度为1%。相对于4kg粉体添加1kg的合成吸附剂(SP70:DIAION),使儿茶素类吸附在合成吸附剂上。此后,以水流清洗合成吸附剂中的绿茶提取物的残渣。对于1kg洗净后的SP70以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水∶乙醇=50∶50)、提取儿茶素类后,相对于混合液添加30质量份活性碳进行精制,得到茶提取物(e)。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是8质量%。
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以及分析值
在1000g的65℃水中加入33.3g绿茶叶,以250r/min搅拌30秒钟后、保持90秒钟,此后,以250r/min搅拌10秒钟、保持170秒钟后,过滤得到916g绿茶提取液。绿茶提取液中的非聚合物儿茶素浓度是0.2质量%、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是46质量%、咖啡因浓度是0.06质量%、没食子酸的含量是0.001质量%。
所得到的绿茶提取液用于实施例2、3和比较例1的茶提取液中。另外,使所得到的绿茶提取液以约25ml/分钟的流速通过填充有树脂SP70(三菱化学公司生产300g)的柱中,将所得到的茶提取液用于实施例1中。
实施例4的红茶提取液按照如下方法得到:在1000g的65℃水中加入33.3g红茶叶,以250r/min搅拌30秒钟后、保持90秒钟,此后,以250r/min搅拌10秒钟、保持170秒钟后,过滤得到892g红茶提取液。使所得到的红茶提取液以约25ml/分钟的流速通过填充有树脂SP70(三菱化学公司生产300g)的柱中,将所得到的茶提取液用于实施例4中。
实施例5的乌龙茶提取液按照如下方法得到:在1000g的65℃水中加入33.3g乌龙茶茶叶,以250r/min搅拌30秒钟后、保持90秒钟,此后,以250r/min搅拌10秒钟、保持170秒钟后,过滤得到933g乌龙茶提取液。使得到的乌龙茶提取液以约25ml/分钟的流速通过填充有树脂SP70(三菱化学公司生产300g)的柱中,将所得到的茶提取液用于实施例5中。
实施例1~5和比较例1
以在表1和表2中记载的配方制造了茶饮料(pH6)。饮料经过138℃、30秒钟高温短时间灭菌,填充在氧透过度0.03mL/day.bottle(在MOCON公司生产的氧透过度测定装置中进行测定)的透明PET瓶中。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比较例1     
<配合表> 单位
绿茶提取液 质量% 22 22 22
绿茶提取液(实施过除去咖啡因、没食子酸酯体的处理)                   质量% 5
茶提取物(a) 质量% 0.59
茶提取物(b) 质量% 0.59
茶提取物(c) 质量% 0.59
茶提取物(d) 质量% 0.59
维生素C 质量% 0.06 0.06 0.06 0.06
碳酸氢钠 质量% 0.007 0.016 0.009 0.007
环状低聚糖 质量% 0.8 0.8 0.8 0.8
离子交换水 质量% 余量 余量 余量 余量
全部量 质量% 100 100 100 100
<分析值>
饮料中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浓度 质量% 0.17 0.18 0.17 0.17
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                           质量% 2 36 47 52
饮料中的咖啡因/非聚合物儿茶素类 质量比 0 0.13 0.13 0.13
饮料中的没食子酸浓度 ppm 10 150 30 20
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表体比率 46 48 50 52
<初期苦味> 2 4 5 7
<风味稳定性评价初期值—55℃1M> 劣化小 劣化小 劣化中 劣化大
<稳定性评价初期值—55℃1M>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表体比率(Δ%) 7.7 7.7 8.7 10.0
[表2]
 
实施例4 实施例5
<配合表> 单位
红茶提取液 质量% 21
乌龙茶提取液 质量% 22
茶提取物(e) 质量% 0.59 0.59
维生素C 质量% 0.06 0.06
碳酸氢钠 质量% 0.01 0.011
环状低聚糖 质量% 0.8 0.8
离子交换水 质量% 余量 余量
全部量 质量% 100 100
<分析值>
饮料中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浓度 质量% 0.17 0.18
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 质量% 9 10
饮料中的咖啡因/非聚合物儿茶素类 质量比 0 0.01
饮料中的没食子酸浓度 ppm 30 30
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表体比率 48 47
<初期苦味> 3 3
<风味稳定性评价初期值—55℃1M> 劣化小 劣化小
<稳定性评价初期值—55℃1M>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表体比率(Δ%) 3.5 3.2
*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是绿茶饮料,实施例4是红茶饮料,实施例5是乌龙茶饮料
从表1和表2可知: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大于50质量%的饮料有苦味,并且由于保存而发生风味、表体比率的变化;相对于此,将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调整为小于50质量%的饮料,其初期苦味得到抑制,而且即使保存也难以发生风味以及表体比率的变化。
进一步,在实施例1的茶饮料中添加没食子酸,并对其进行风味评价的结果:当没食子酸浓度是50ppm、150ppm时,在风味上没有问题;但是,当没食子酸浓度为200ppm以上时,产生异味。

Claims (5)

1.一种容器装茶饮料,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茶提取液中配合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小于50质量%的茶提取物而制得,
含有(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072~0.4质量%和(B)没食子酸21~150ppm,
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儿茶素比率是2~36质量%,表体比率是30~60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装茶饮料,其特征在于,
茶提取液是选自绿茶提取液、乌龙茶提取液和红茶提取液的1种以上的茶提取液。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装茶饮料,其特征在于,
液温20℃时测定的pH是5~7。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装茶饮料,其特征在于,
在饮料中含有的咖啡因和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总量比是0.2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装茶饮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是氧透过度为0.1mL/day·bottle以下的容器。
CN2007800161834A 2006-05-09 2007-05-08 容器装茶饮料 Active CN1014374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29740 2006-05-09
JP129740/2006 2006-05-09
JP118452/2007 2007-04-27
JP2007118452A JP4977523B2 (ja) 2006-05-09 2007-04-27 容器詰茶飲料
PCT/JP2007/000489 WO2007129472A1 (ja) 2006-05-09 2007-05-08 容器詰茶飲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7405A CN101437405A (zh) 2009-05-20
CN101437405B true CN101437405B (zh) 2012-07-04

Family

ID=40711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61834A Active CN101437405B (zh) 2006-05-09 2007-05-08 容器装茶饮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7405B (zh)
TW (1) TWI4113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8229B2 (ja) * 2008-09-03 2013-07-03 高砂香料工業株式会社 低カフェイン茶類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5086380B2 (ja) * 2010-01-29 2012-11-28 株式会社 伊藤園 容器詰ほうじ茶飲料
WO2012129731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The Coca-Cola Company Tea beverage containing peptide, and green tea extract, and preparation processes thereof
JP5681262B1 (ja) * 2013-10-31 2015-03-04 キリンビバレッジ株式会社 茶飲料
KR101899277B1 (ko) * 2015-04-28 2018-09-14 카오카부시키가이샤 녹차 추출 조성물
CN105010650A (zh) * 2015-07-14 2015-11-04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利用活性炭吸附及酶解提高乌龙茶浓缩液稳定性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8280A (zh) * 2001-09-28 2003-04-09 花王株式会社 包装饮料
JP2004041186A (ja) * 2002-05-17 2004-02-12 Kao Corp 容器詰紅茶飲料
CN1611124A (zh) * 2003-10-31 2005-05-04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装茶类饮料
CN1611125A (zh) * 2003-10-31 2005-05-04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装茶类饮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8280A (zh) * 2001-09-28 2003-04-09 花王株式会社 包装饮料
JP2004041186A (ja) * 2002-05-17 2004-02-12 Kao Corp 容器詰紅茶飲料
CN1611124A (zh) * 2003-10-31 2005-05-04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装茶类饮料
CN1611125A (zh) * 2003-10-31 2005-05-04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装茶类饮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11399B (zh) 2013-10-11
CN101437405A (zh) 2009-05-20
TW200806185A (en) 200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1907B (zh) 容器装饮料
JP4977523B2 (ja) 容器詰茶飲料
CN101541185B (zh) 茶提取物
CN101437405B (zh) 容器装茶饮料
JP4800779B2 (ja)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2007174944A (ja) 容器詰烏龍茶飲料
JP4327707B2 (ja)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KR20080106217A (ko) 정제 차 추출물의 제조 방법
CN101896077B (zh)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N1792204B (zh) 容器装乌龙茶饮料
JP5922290B1 (ja) 容器詰飲料
CN102655761B (zh)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JP4690741B2 (ja)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02215698A (zh) 精制绿茶提取物
JP2009065871A (ja) 茶抽出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022367B2 (en) Oolong tea beverage and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6340644A (ja) 容器詰茶飲料
JP2007068465A (ja) 容器詰烏龍茶飲料
JP2006206483A (ja)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185780B2 (ja) 精製茶抽出物
JP5307649B2 (ja)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2011234714A (ja) カテキン含有飲料の製造方法
JP2006333768A (ja) 茶抽出物
JP2010284092A (ja) 茶抽出液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