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3955A - 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 - Google Patents

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3955A
TW201633955A TW104143385A TW104143385A TW201633955A TW 201633955 A TW201633955 A TW 201633955A TW 104143385 A TW104143385 A TW 104143385A TW 104143385 A TW104143385 A TW 104143385A TW 201633955 A TW201633955 A TW 2016339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cotton pad
fibers
layer
outer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3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5982B (zh
Inventor
Hiroko Ikeda
Yoshinori Tanaka
Takeshi Bandoh
Original Assignee
Uni 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 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 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33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3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5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598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4/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 A45D34/04Appli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 e.g. using roller or ba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4/00Other cosmetic or toiletry articles, e.g. for hairdressers' roo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7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85/804Disposable 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contents which are mixed, infused or dissolved in situ, i.e. without having been previously removed from the pack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4/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 A45D2034/002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0/00Casing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handling solid or pasty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shaving soaps or lipsticks
    • A45D2040/0006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D
    • A45D2200/10Details of applicators
    • A45D2200/1009Applicators comprising a pad, tissue, sponge, or the like
    • A45D2200/1018Applicators comprising a pad, tissue, sponge, or the like comprising a pad, i.e. a cushion-like mass of sof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gripp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smetic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肌膚觸感柔軟,且擦拭性高的化妝棉片。 解決手段為一種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10),其具有緩衝層(20)、以及包覆前述緩衝層的被覆薄片(21),前述被覆薄片係具有:形成前述肌膚抵接面且以平均纖維徑為10μm以下之第1纖維(26)為主所構成的外層(24)、以及被前述外層包覆且以平均纖維徑比前述第1纖維還大之第2纖維(27)為主所構成的內層(23),前述化妝棉片,其前述肌膚抵接面之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SMD)為1.20μm以下,且平均表面摩擦係數(MIU)為0.35以上。

Description

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
本發明係關於卸妝棉等所使用的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
以往,已知具有含親水性纖維之緩衝層、以及包覆該緩衝層之被覆薄片的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例如,於專利文獻1揭示出具有緩衝層以及被覆薄片的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被覆薄片,係藉由具有0.1~3丹尼(denier)之纖維徑的纖維不織布所形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56-98108號公報
該化妝棉片,係可用來進行化妝水的上妝或 乳液類的去除,用來去除乳液類的情況時,一般係將潔膚劑等之化妝液塗布於化妝棉片來使用。上述般的化妝棉片,由於抵接於肌膚,故要求著不會對使用者賦予刺激感之柔軟的肌膚觸感。
但是,專利文獻1的化妝棉片,為了降低刺激感而使被覆薄片全體的纖維徑變小時,有著被覆薄片容易破裂而使擦拭性降低之虞。另一方面,若藉由超過1丹尼之比較大的纖維徑之纖維不織布來形成被覆薄片時,在擦拭化妝之際使用者會容易感覺到刺激。
於是,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一種化妝棉片,為以往技術的改良,其肌膚觸感柔軟,且擦拭性高。
為了達成上述課題,本發明係具有含親水性纖維之緩衝層、以及包覆前述緩衝層之被覆薄片的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的改良。
本發明之特徵為上述化妝棉片中,前述被覆薄片係具有:形成前述肌膚抵接面且以平均纖維徑為10μm以下之第1纖維為主所構成的外層、以及被前述外層包覆且以平均纖維徑比前述第1纖維還大之第2纖維為主所構成的內層,前述化妝棉片,其前述肌膚抵接面之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SMD)為1.20μm以下,且平均表面摩擦係數(MIU)為0.35以上。
根據關於本發明之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之一個以上的實施形態,由於被覆薄片具有形成前述肌膚抵接面且以平均纖維徑為10μm以下之極細纖維為主的外層,故可得到柔軟的肌膚觸感。此外,被覆薄片,係具有以平均纖維徑比外層之極細纖維還大之第2纖維為主所構成的內層,肌膚抵接面,其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SMD)為1.20μm以下,且平均表面摩擦係數(MIU)為0.35以上,故擦拭性高。
10‧‧‧化妝棉片
17‧‧‧第1端部
18‧‧‧第2端部
19‧‧‧中間部
20‧‧‧緩衝層
21‧‧‧被覆薄片
23‧‧‧內層
24‧‧‧外層
26‧‧‧第1纖維
27‧‧‧第2纖維
80‧‧‧開孔
81‧‧‧脊部
82‧‧‧溝部
S‧‧‧第1方向
R‧‧‧第2方向
圖式係表示關於本揭示之本發明的特定實施形態,不僅是發明所不可欠缺的構造,還包含選擇性以及較佳的實施形態。
圖1為表示關於本揭示之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2為沿著圖1之II-II線的模式剖面圖。
圖3為圖1所示之化妝棉片的展開俯視圖。
圖4為被覆薄片的製造工程中將主要部分模式表示的側視圖。
圖5為被覆薄片之部分擴大立體圖。
圖6為沿著圖5之VI-VI線的模式剖面圖。
圖7為以圖6之一點鏈線VII所包圍之區域的部分擴大圖。
圖8(a)為表示化妝棉片的變形例1之與圖2同樣的圖。圖8(b)為表示化妝棉片的變形例2之與圖2同樣的圖。
下述的實施的形態,係關於本發明之例的圖1~8所示之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不僅是發明所不可欠缺的構造,還包含選擇性以及較佳的構造。
參照圖1及圖2,關於本發明之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之一例的化妝棉片10,係具有:互相正交的第1方向S與第2方向R;第1面11及位在其相反側的第2面12;於第1方向S延伸的兩側緣13、14;於第2方向R延伸的兩端緣15、16;於第1方向S互相分離的第1端部17及第2端部18;以及位在第1及第2端部17、18之間的中間部19。中間部19,在第2方向R的寬為固定,第1及第2端部17、18,係各自使側緣13、14傾斜而使第2方向R的尺寸朝向端緣15、16變小。化妝棉片10,係含有含親水性纖維的緩衝層20、以及包覆緩衝層20的被覆薄片21。中間部19之第1方向S的尺寸,係比第1及第2端部17、18之第1方向S的尺寸還大。
<緩衝層>
緩衝層20,係以親水性纖維為主的纖維集合體,於該纖維集合體,只要是不阻礙緩衝層20所需的吸水性 時,亦可混合疏水性纖維。具體來說,含有約80質量%以上的親水性纖維。作為親水性纖維,例如可使用人造絲纖維、棉花纖維、丙烯酸纖維等。作為疏水性纖維,例如可使用聚乙烯、聚酯、聚丙烯等之合成纖維,或該等的複合纖維等。本實施形態的緩衝層20,係藉由以人造絲纖維為主的纖維集合體所形成。使用人造絲纖維作為親水性纖維的情況,與使用棉花纖維者相比,可提高在含浸化妝水來使用之際的離水性。
一個化妝棉片10中緩衝層20的質量,以約0.2~0.4g為佳。緩衝層20,其中間部19之每單位面積的質量以比第1及第2端部17、18的還小為佳。且,緩衝層20的第1及第2端部17、18之每單位面積的質量,可為幾乎相同或各自相異,本實施形態中,第1及第2端部17、18之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為幾乎相等。且,例如,使緩衝層20的第1端部17之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比第2端部18的還大,藉此在將手指放入後述袋部50來使用化妝棉片10之際,可提高手指插入之側之端部(第1端部17)的柔軟性,成為柔軟的肌膚觸感。
<被覆薄片>
參照圖2及圖7,被覆薄片21係包含位在非肌膚抵接面側的內層(支撐層)23、以及位在肌膚抵接面側的外層(擦拭層)24。外層24,係由以平均纖維徑為10μm以下之吸濕性的第1纖維(吸濕性纖維)26為主的熔噴纖 維不織布所形成。作為第1纖維26,例如可使用尼龍6、尼龍66等之聚醯胺纖維、丙烯酸纖維、或經親水化處理過的疏水性纖維等。具體來說,第1纖維26的含有量,係含有約80質量%以上、較佳為約95質量%以上,本實施形態為100質量%。
內層23,係含有由例如具有吸水性之人造絲纖維或紙漿纖維等之纖維素系纖維(高吸濕性纖維)等或熱熔接性纖維(疏水性纖維)所成的第2纖維27。內層23,係由含有約50~100質量%、熱熔接性纖維(疏水性纖維)等約0~50質量%的纖維不織布所形成。作為熱熔接性纖維,例如可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之合成纖維,或使用該等2種類以上的複合纖維等。
第1纖維26的平均纖維徑,係比內層23之第2纖維的平均纖維徑還小。具體來說,第1纖維的平均纖維徑,較佳為10μm以下、更佳為約5μm以下,第2纖維27的平均纖維徑為約10~20μm。且,第1纖維26的吸濕性係比第2纖維27還低,本說明書中,亦將第1纖維26稱為極細纖維及/或低吸濕性纖維,將第2纖維27稱為高吸濕性纖維。如上述般,使外層24之第1纖維26的吸濕性比內層23之第2纖維27的還要低,藉此在塗布潔膚劑等之化妝液的情況時,可抑制化妝液之急速的吸收,將化妝液以一定時間保持在化妝棉片10的肌膚抵接面。
內層23的厚度尺寸t1,約為0.10~0.25mm,本實施形態中,約為0.16mm。內層23之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約為10~35g/m2,較佳約為15~30g/m2。內層23的密度,以約0.08~0.2g/cm3為佳,本實施形態中約為0.12g/cm3。外層24的厚度尺寸t2,約為0.05~0.15mm,本實施形態中,約為0.09mm。外層24之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約為5~30g/m2的範圍,較佳約為5~15g/m2。外層24的密度,以約0.05~0.2g/cm3為佳,本實施形態中約為0.11g/cm3。外層24之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約為10g/m2以下時,內層23的質量以約25g/m2以上為佳。外層24的厚度尺寸t2,以內層23之厚度尺寸t1的約20~60%之大小為佳。
被覆薄片21的厚度尺寸t3,以約0.2~0.3mm為佳,被覆薄片21之每單位面積的質量,以約25~40g/m2的範圍為佳。且,被覆薄片21的比容積,約為50~200m3/kg,本實施形態中約為145m3/kg。外層24的厚度尺寸t2,以比內層的厚度尺寸t1更小為佳。
<厚度尺寸的測定方法>
被覆薄片21的厚度尺寸,係以對被覆薄片21施加3.0gf/cm2負載的狀態,使用厚度計((股)大榮科學精器製作所製,UF-60)進行測定。內層23及外層24的厚度尺寸,係使用顯微鏡((股)基恩斯製,Real Surface View顯微鏡VE-7800)進行測定。被覆薄片21,內層23 及外層24之各自的密度,係依據密度(g/cm3)=每單位面積質量(g/m2)/厚度尺寸(mm)×10-3來算出,被覆薄片21的比容積(m3/kg)係作為密度(g/cm3)×103的倒數來算出。
被覆薄片21的開孔率,係約10~50%的範圍,進一步,以約35%以下為佳。被覆薄片21,其肌膚抵接面係由以平均纖維徑10μm以下之極細纖維之吸濕性纖維(第1纖維26)為主的纖維不織布所形成,且,藉由具有該開孔率,而在肌膚抵接面使吸濕性纖維成為比較密集配置的狀態,讓纖維間的空隙變小,提高化妝液的保持性。
<開孔率的測定方法>
被覆薄片21的開孔率係可由以下方法進行測定。將從化妝棉片10去除緩衝層20之狀態的被覆薄片21予以取出,並在26mm×90mm的載玻片上固定被覆薄片21,並將其設置在薄膜夾上藉由掃描器(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製GT-X750)來讀取,並使用圖像軟體(Adobe Photoshop Elements 3.0)讀取圖像,裁切成24mm×50mm。之後,以繪圖軟體進行256位元圖像化,使纖維成為黑色,使開孔部成為白色,並使用Histgram Analysis軟體做柱狀圖處理,進行黑白化處理求出開孔率。
參照圖2及3時,被覆薄片21係具有:肌膚抵接面及位於其相反側的非肌膚抵接面、互相正交的長度 方向Y及寬幅方向X、朝長度方向Y延伸的第1側緣部31及第2側緣部32、以及朝寬幅方向X延伸的第1端緣部33及第2端緣部34,被覆薄片21的外形係藉由第1及第2側緣部31、32與第1及第2端緣部33、34所界定。本實施形態中,長度方向Y及寬幅方向X,係分別與化妝棉片10的第1方向S及第2方向R一致。
被覆薄片21係具有:位在第1端緣部33側且朝寬幅方向X延伸的第1折曲線35、以及位在第1折曲線35與第2端緣部34之間且朝寬幅方向X延伸的第2折曲線36,且區分為:位在第1端緣部33與第1折曲線35之間的第1區域41、位在第1折曲線35與第2折曲線36之間的第2區域42、以及位在第2折曲線36與第2端緣部34之間的第3區域43。第2區域42之長度方向Y的尺寸M2,係比第1及第3區域41、43之長度方向Y的尺寸M1、M3還要大。且,第1及第3區域41、43的尺寸M1、M3,係比第2區域42的尺寸M2的二分之一還要大,且第3區域43的尺寸M3,係第1區域41的尺寸M1以上為佳。第1及第2側緣部31、32,係各自在第1折曲線35的附近及第2折曲線36的附近朝向寬幅方向X內側成為凹曲狀。第1折曲線35,係與化妝棉片10的一方端緣15一致,第2折曲線36,係與化妝棉片10的另一方端緣16一致。
緩衝層20係在展開被覆薄片21的狀態中,被配置在被覆薄片21的非肌膚抵接面側。緩衝層20,為 了方便說明,係具有在寬幅方向X互相分離的第1側域75及第2側域76、以及位在第1側域75與第2側域76之間的中央域77。第1側域75,係從位在第1側緣部31側之第1折曲線35(端緣15)的一端部78a到位在寬幅方向X外側(從位在第1側緣部31側之第2折曲線36(端緣16)的一端部78b到寬幅方向X外側)的區域。第2側域76,係從位在第2側緣部32側之第1折曲線35(端緣15)的另一端部79a到位在寬幅方向X外側(從位在第2側緣部32側之第2折曲線36(端緣16)的另一端部79b到寬幅方向X外側)的區域。中央域77,係在寬幅方向X中,位在第1折曲線35的一端部78a與另一端部79a之間(位在第2折曲線36的一端部78b與另一端部79b之間)的區域。第1側域75與第2側域76之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質量,係幾乎相等,中央域77之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質量,係比第1及第2側域75、76的還要大。
第1及第2側域75、76、以及中央域77,係各自具有:配置在被覆薄片21之第1區域41的第1緩衝層部71、配置在被覆薄片21之第2區域42的第2緩衝層部72、以及配置在被覆薄片21之第3區域43的第3緩衝層部73。第1緩衝層部71,係在第1區域41被配置於形成化妝棉片10之第1端部17的區域,第2緩衝層部72,係被配置於第2區域42的全域,第3緩衝層部73,係在第3區域43被配置於形成化妝棉片10之第2端部 18的區域。
被覆薄片21的第1區域41,係以和第2區域42之間夾住緩衝層20的狀態(亦即,夾住第2緩衝層部72的一部分與第1緩衝層部71的狀態),沿著第1折曲線35朝第2區域42的非肌膚抵接面側折曲,第3區域43,係以和第2區域42之間夾住緩衝層20的狀態(亦即,夾住第2緩衝層部72的一部分與第3緩衝層部73的狀態),沿著第2折曲線36,朝在第2區域42所積層之第1區域41的肌膚抵接面側折曲。該化妝棉片10,其第1及第2端部17、18之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質量,係比中間部19的還要大。且,第1及第2端部17、18以及中間部19,在第2方向R的中央域(亦即,配置有緩衝層20之中央域77的區域)之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質量,各自比位在中央域之第2方向R外側的兩側域(亦即,配置有緩衝層20之第1及第2側域75、76的區域)之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質量還要大。此外,第1及第2端部17、18的兩側域之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質量,係比中間部19之中央域的還要小為佳。
如上述般,化妝棉片10,其第1及第2端部17、18之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質量比中間部19的還要大,故可防止在使用中之化妝棉片10的形狀崩潰。化妝棉片10,其第2方向R之兩側域之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質量,係比第2方向R2中央域的還要小,故可於中央域提高化妝棉片10的緩衝性,且可於兩側域將所積層 的被覆薄片21牢固地接合在兩側接合部44。
所積層的第1及第2側緣部31、32,係各自藉由熱或超音波所致的浮雕/壓花加工所溶接,藉此,形成有將折疊的被覆薄片21予以接合的兩側接合部44。第1及第3區域41、43,係形成化妝棉片10的第1面11,第2區域42係形成第2面12。於第1面11,係藉由積層於第1及第2區域41、42的第3區域43來形成袋部50。於兩側接合部44中,緩衝層20係以被第2區域42、第1及第3區域41、43所夾持的狀態和被覆薄片21溶接。
參照圖1,兩側接合部44係從第1折曲線35跨越至第2折曲線36延伸,包含位在第1側緣部31的第1接合部45、以及位在第2側緣部32的第2接合部46。第1及第2接合部45、46,係分別具有:於第1方向S(長度方向Y)延伸的直狀部47、以及位在直狀部47之第1方向S外側的一對傾斜部48。本實施形態中,直狀部47,係位在化妝棉片10的中間部19,傾斜部48係位在化妝棉片10的第1及第2端部17、18,直狀部47之長度方向Y的尺寸係比傾斜部48還要大。本實施形態中,各接合部45、46,係藉由大致圓形狀之多數的溶接點所形成,但亦可形成為其他的形狀,例如,大致四角形狀的溶接點、連續或非連續的線狀。
傾斜部48,與直狀部47相比,所積層之被覆薄片21間的接合強度較高。使位在化妝棉片10之角落之 傾斜部48的接合強度成為較高,藉此可防止在使用中之化妝棉片10的形狀崩潰。且,位在化妝棉片10之兩端緣15、16之傾斜部48的外端部48a,以形成為接合強度比傾斜部48之其他部位還要高為佳。參照圖1及圖3,化妝棉片10之側緣13與第1接合部45的分離尺寸及化妝棉片10之側緣14與第2接合部46的分離尺寸(位在各側緣13、14與各接合部45、46之間,被覆薄片21之非接合部之第2方向R的尺寸)d1,係以約0.5~5mm的範圍為佳,第1及第2接合部45、46的寬幅尺寸(第2方向R的尺寸)d2,係各自以約0.5~5mm的範圍為佳。
袋部50,係藉由兩側接合部44、以及在兩側接合部44間延伸的第2折曲線36及第2端緣部34所界定,藉由第2端緣部34,形成有沿著第2方向R(寬幅方向X)延伸之袋部50的開口緣51。袋部50中,積層有第1及第3區域41、43的積層部之第1方向S的尺寸L2,係具有化妝棉片10之第1方向S之尺寸L1之約20~50%的大小。化妝棉片10之第1方向S的尺寸L1約為45~65mm,第2方向R的尺寸L5約為65~85mm。本實施形態中,開口緣51係位在化妝棉片10的中間部19,被覆薄片21之第1端緣部33側的端緣33a係位在中間部19。開口緣51,亦可構成為位在化妝棉片10的第1端部17。
該化妝棉片10,係可在第1面11或第2面12塗布潔膚劑,作為卸妝棉用的墊片來使用,或是可在 第1面11或第2面12,塗布用來清除毛孔髒污、去除舊角質的化妝水(亦即清潔化妝水),作為化妝水用的墊片來使用。由於在擦拭化妝之際,係將化妝棉片10的第1面11或第2面12抵接於肌膚來擦拭,故與含浸化妝水抵接於臉部來使用的面膜相比,要求著不會讓使用者感到刺激之程度的必要柔軟性。特別是,含浸清潔化妝水來使用的情況,要求著能夠一邊去除毛孔的髒污或舊角質,而不會感到刺激之程度之較高的柔軟性。
本實施形態的化妝棉片10中,形成第1及第2面11、12的外層24,係藉由以平均纖維徑10μm以下之極細纖維亦即吸濕性纖維(第1纖維26)為主的纖維不織布所形成,故與藉由纖維徑較大之纖維不織布來形成外層者相比,可減低刺激感,得到柔軟的肌膚觸感。此外,由於該極細纖維係熔噴纖維,故與使用分割型纖維作為極細纖維者相比,可使纖維徑成為均一,並使纖維的周面平滑,可進一步提高柔軟的肌膚觸感。且,內層23,係以平均纖維徑比吸濕性纖維還大的纖維素系纖維為主,故可防止使用極細纖維所導致之被覆薄片21的強度降低。
亦即,當被覆薄片21僅由極細纖維所形成時,有著支撐力較弱而無法安定地擦拭角質等之虞,但藉由積層有由平均纖維徑比極細纖維還大的吸水性纖維(第2纖維27)所構成的內層23,來支撐由極細纖維(第1纖維26)所構成的外層24,使被覆薄片21具有所需要的 支撐力而可安定地擦拭角質等。
且,內層23含有疏水性之熱可塑性纖維的情況,內層23的吸濕性/吸水性會降低,故能夠抑制將外層24所保持之化妝液等予以吸引的作用,可進一步提昇附著效果。此外,將在兩側接合部44所積層的第1側緣部31與第2側緣部32藉由熱或超音波所致的浮雕/壓花加工進行溶接時,雖接合有互相對向的內層23與外層24,但兩層的構成纖維不同,故有著接合強度降低之虞。藉由在內層23含有熱可塑性纖維,可提高兩側接合部44的接合強度,而防止在使用中之該部分的剝離。
<被覆薄片的製造方法>
構成被覆薄片21的外層24與內層23,可藉由機械交絡法、流體交絡法(水流交絡法、空氣交絡法)、針刺交絡法來一體化,較佳為藉由水流交絡法來一體化。只要能發揮後述之本案發明的效果的話,亦可將兩層23、24以接著劑(黏合劑)來接合而形成被覆薄片21,但藉由以水流交絡法來使兩層23、24一體化,被覆薄片21會有優異的柔軟性,且肌膚觸感良好。
圖4為模式表示被覆薄片21的製造工程中主要部分的側視圖,圖5為被覆薄片21的部分擴大立體圖。參照圖4針對製造工程的主要部分進行說明時,首先,將成為內層23材料的第1纖維網91(下層)與成為外層24材料的第2纖維網(上層)92予以積層所成的纖 維層93,使其在高壓水流的噴射作用下往機械方向MD搬運。纖維層93,作為選項可從水槽94供給水膜使形態安定後,導引至作為開孔支撐體95之無端輸送帶狀的篩網,而從該網格的下方使吸引器96作用來進行排水,並從其上方以具有既定直徑、間距的複數個噴嘴97來噴射高壓水流。噴嘴97,係複數配置在與機械方向MD交叉的方向(交叉方向)。雖未圖示,但篩網係將互相交叉之不鏽鋼製的複數線材(例如,互相正交的經線材與緯線材)予以平織所形成,具有線材彼此交叉的複數個關節部。本製造工程中,係藉由對外層24側噴射高壓水流而使肌膚對向面側的平滑性提高且使肌膚觸感成為良好,但只要能發揮後述之本案發明的效果的話,亦可對內層23側噴射高壓水流,亦可從內層23側與外層24側的兩面噴射高壓水流。
藉由該噴射處理,使第1纖維網91的纖維與第2纖維網92的纖維交絡,並在開孔支撐體95上之構成第1纖維網91的纖維之中,使位在關節部上的纖維藉由噴射水的作用而移動藉此在關節部周邊重新配列,而形成有不存在該纖維的開孔80。且,於第1纖維網91,藉由從並排於交叉方向之複數個噴嘴97所噴射的高壓水流,而形成有在交叉方向並排的複數個溝部82,並形成有位在溝部82間的脊部81。開孔80係位在溝部82。另一方面,直接被噴射有高壓水流的第2纖維網92由於比較薄,是在尼龍等之極細纖維隨機配列而纖維彼此會移動的 狀態下被進行噴射處理,故不會像第1纖維網91那般被賦型形成有複數個開孔80,而是解除纖維彼此的交絡而均勻擴展成為網狀。因此,構成第2纖維網92的極細纖維,係對於第1纖維網91的開孔80來說成為將其塞住的存在。
參照圖5~圖7時,藉由上述製造方法所製造的被覆薄片21中,由於構成外層24之極細的第1纖維26均勻擴展成為網狀,故在將其抵接於臉部進行擦拭時,第1纖維26可進入毛孔來刮出化妝粉或皮脂等而發揮刷洗功能。且,藉由在肌膚抵接面使低吸濕性的第1纖維26擴展成網狀,含浸於化妝棉片10的化妝液會在肌膚抵接面均勻地擴展而形成大致均一的液膜,提高對肌膚的密著性,作為化妝面膜使用的情況,可發揮良好之對肌膚的貼合性。
且,外層24係使第1纖維26配置成較密的網狀藉此形成有較小的纖維間隙,故與相對纖維間隙較大的情況或如內層23般形成有複數個開孔80的情況相比之下,化妝液等的液保持性良好。因此,即使是於化妝棉片10含浸較少量的化妝液時,亦不會瞬間就被緩衝層20吸收化妝液,可藉由濕潤狀態的外層24來擦拭化妝粉或肌膚的髒污。被覆薄片21中,脊部81及溝部82,以朝第1方向S或第2方向R延伸為佳,本實施形態係朝第2方向R延伸,且於第1方向S使脊部81與溝部82交互排列。
且,內層23,係由平均纖維徑比第1纖維26 還要大的第2纖維27所形成,且,從具有凹凸狀來看,有著所需要的薄片強度。因此,被覆薄片21全體具有適度的支撐力,可抑制與肌膚滑接時之外層24的扭曲來進行安定的擦拭操作。且,從外層24往內層23移動的化妝液,係沿著溝部82往內層23全體擴散並迅速地從複數個開孔80往緩衝層移動。
且,形成外層24的第1纖維26,係以第1及第2面11、12上不存在纖維末端部的方式,藉由沿著第1方向S或第2方向R延伸之連續的纖維(連續纖維)來形成為佳。當第1纖維26係在第1及第2面11、12上存在有纖維末端部的短纖維(Staple)時,在使用之際,有著該末端部碰觸肌膚而賦予刺激之虞,但藉由使末端部不存在於第1及第2側緣部31、32以外的地方,且在第1及第2面11、12上成為連續的纖維時,與使用短纖維的情況相比之下,可提高肌膚觸感。上述般的外層24中,第1纖維26係長纖維,且纖維層93的狀態中纖維長比較大,例如,比化妝棉片10的第1方向S及/或第2方向R的尺寸還要大為佳。再次參照圖1及圖3,本實施形態的化妝棉片10,係在被覆薄片21的切斷邊亦即化妝棉片10之兩側緣13、14的內側形成有兩側接合部44,故在第2面12中藉由兩側接合部44與兩端緣15、16所界定的化妝液塗布區域中,並不存在連續纖維亦即吸濕性纖維的末端部,可得到良好的肌膚觸感。
內層23含有疏水性之熱可塑性纖維的情況, 內層23的吸濕性/吸水性會降低,故能夠抑制將外層24所保持之化妝液等予以吸引的作用,可進一步提昇附著效果。此外,將在兩側接合部44所積層的第1側緣部31與第2側緣部32藉由熱或超音波所致的浮雕/壓花加工進行溶接時,雖接合有互相對向的內層23與外層24,但兩層的構成纖維不同,故有著接合強度降低之虞。藉由在內層23含有熱可塑性纖維,可提高兩側接合部44的接合強度,而防止在使用中之該部分的剝離。
化妝棉片10的肌膚抵接面,平均表面摩擦係數(MIU)為0.35以上,且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SMD)[單位:μm]為1.20以下。此外,肌膚抵接面的平均表面摩擦係數(MIU)以0.45以下為佳,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SMD)以1.00以下為佳。表面摩擦係數的平均偏差(MMD)以0.010以下為佳。
如上述般,使用平均纖維徑為10μm以下的極細纖維來使平均表面摩擦係數(MIU)成為較高的0.35以上,藉此可增加肌膚抵接面的滑順感而得到吸附般的感觸(密著感)。此外,在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SMD)為1.20以下,且凹凸較少的平坦擦拭面中,使平均表面摩擦係數成為較高,藉此可進入毛孔來刮出髒污。本實施形態的化妝棉片10,由於外層24含有極細的第1纖維26,故於肌膚抵接面形成有小的複數個邊緣部分,有著較高的摩擦抵抗,由於該邊緣部分形成於凹凸較少的平面,故不需劇烈摩擦肌膚,便可將進入毛孔之微細的髒污予以刮出地 拭除,擦拭性優異。被覆薄片21,係使極細纖維層(外層24)藉由內層23所支撐,故難以產生破裂或扭曲,使極細纖維(第1纖維26)容易密著於肌膚,特別是在塗布潔膚劑等的狀態中,與使用單層極細纖維層者相比之下,可提高擦拭性。且,藉由使表面摩擦係數的平均偏差(MMD)成為0.010以下,可得到滑順的肌膚觸感,如上述般,藉由使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及表面摩擦係數的平均偏差之雙方成為較小,在塗布化妝液之際容易在肌膚抵接面形成更均一的液膜,可進一步提高密著感。
且,化妝棉片10,係在厚度方向Z,於肌膚抵接面將以0.005質量%的藍色1號所著色的純水0.02ml滴下於前述肌膚抵接面,其所產生的液滴消失時間係至少為約0.3秒以上,以約7秒以下為佳,進一步以約5秒以下較佳。該化妝棉片10,作為卸妝棉來使用之際,在塗布一般使用量(約2ml)之化妝液(潔膚劑等)的情況,在從塗布化妝液到抵接於肌膚為止的所需時間之間,可將液體適當地保持在肌膚抵接面。且,作為約7秒以下的液滴消失時間來使化妝棉片具有適度的吸水性,可提高擦拭性。
<變形例>
圖8(a)為化妝棉片10的變形例1之與圖2相同的模式剖面圖,圖8(b)為化妝棉片10的變形例2之與圖2相同的模式剖面圖。變形例1及2的化妝棉片10,其基 本構造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故以下僅針對相異之處進行說明。
變形例1的化妝棉片10,係具有:使被覆薄片21的第2端緣部34沿著朝寬幅方向X(第2方向R)延伸的第3折曲線60以內層23為內側來被折曲所成的第1折曲端部53。第1折曲端部53,其長度方向Y的尺寸L3約為1~5mm,且位於第1端部17。袋部50的開口緣51,係藉由第3折曲線60所形成。該化妝棉片10,由於在袋部50的開口緣51使被覆薄片21被折返,故可提高開口緣51的薄片強度。且,第1折曲端部53中,係以第1區域41的外層24與第3區域43的外層24相對向的狀態,使兩側接合部44互相接合,故在形成外層24的吸濕性纖維為尼龍6或尼龍66,且形成內層23的纖維素系纖維為人造絲纖維的情況,可提高第1折曲端部53之第1及第3區域41、43的接合強度。且,第1折曲端部53,亦可構成為位在中間部19。
變形例2的化妝棉片10,係具有:使被覆薄片21的第2端緣部34沿著朝寬幅方向X(第2方向R)延伸的第3折曲線60以內層23為內側來被折曲所成的第1折曲端部53、以及使被覆薄片21的第1端緣部33沿著朝寬幅方向X(第2方向R)延伸的第4折曲線61以外層24為內側被折曲所成的第2折曲端部54。第1折曲端部53係位在第1端部17,第2折曲端部54係位在第2端部18,第1及第2折曲端部53、54之長度方向Y的尺 寸L3、L4,係分別約為1~5mm。該化妝棉片10,可得到變形例1的效果。且,第2折曲端部54的兩側接合部44中,係以第1區域41的內層23與第2及第3區域42、43的內層23相對向的狀態來接合,在內層23含有熱熔接性纖維的情況,可提高第2折曲端部54的接合強度。且,第1及第2折曲端部53、54,亦可分別構成為位於中間部19。
以下,雖具體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等,但本來本發明就並非受到以下的實施例所限定。
[實施例1]
被覆薄片:厚度0.25mm、每單位面積質量30g/m2
外層:厚度0.09mm、每單位面積質量10g/m2熔噴不織布(尼龍6:100質量%)第1纖維的平均纖維徑4μm
內層:厚度0.16mm、每單位面積質量20g/m2水針不織布(人造絲:80質量%,熱熔接性纖維20%)第2纖維(人造絲)的平均纖維徑16μm
[實施例2]
被覆薄片:厚度0.25mm、每單位面積質量30g/m2
外層:厚度0.09mm、每單位面積質量10g/m2熔噴不織布(尼龍6:100質量%) 第1纖維的平均纖維徑4μm
內層:厚度0.16mm、每單位面積質量20g/m2水針不織布(人造絲:100質量%)第2纖維的平均纖維徑15μm
[比較例1]
被覆薄片(單層):厚度0.27mm、每單位面積質量30g/m2熔噴不織布(尼龍6:100質量%)平均纖維徑4μm
[比較例2]
被覆薄片(單層):厚度0.25mm、每單位面積質量30g/m2水針不織布(棉花:100質量%)平均纖維徑10~20μm
[比較例3]
被覆薄片(單層):厚度0.25mm、每單位面積質量30g/m2水針不織布(人造絲:100質量%) 平均纖維徑15μm
針對各實施例及比較例,進行平均表面摩擦係數(MIU)、表面摩擦係數的平均偏差(MMD)、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SMD)、滴下試驗、擦拭試驗之測定試驗與功能試驗,並將測定及功能評價的結果示於表1。且,本測定中作為表現不織布之肌膚觸感的特性值,係根據一般公知的加多技術(KATO TECH)股份有限公司製的KES的特性值(參考文獻:質感評價的標準化和分析(第2版),作者川端季雄,出版日1980年7月10日)所測得者。
表1所示之測定試驗的測定方法、評價基準係如同下述。且,各測定係根據既定的基準,評價為A(優)、B(良)、C(普)、D(差)。
<表面特性的測定方法>
表面特性的測定,係使用加多技術(股)製KES-FB4,以各樣本的第2面之第1及第2方向的中央部中1.0×1.0cm的範圍為試料,配置在平滑的金屬平面試驗台上來進行。表面粗度的測定,係在該表面上,放上10gf的負載,且,將被直徑0.5mm的鋼琴線捲繞之寬0.5cm的接觸端子壓接於試料來進行,且,表面摩擦的測定,係將與表面粗度的測定中所使用的接觸端子同樣的鋼琴線,並排10根且藉由鉛錘以50fg的力來將接觸面壓接於試料來進行。表面摩擦及表面粗度的測定,係將試料以0.1cm/sec之一定速度往水平移動2cm,且對試料賦予20gf/cm的單軸張力。由測定結果,求出平均表面摩擦係數MIU、表面摩擦係數的平均偏差MMD、以及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SMD[μm]。各樣本的第2面(不具有袋部50之開口緣51的面)中,各自對第1方向與第2方向進行測定,並將該平均值作為各樣本的值。
≪評價基準≫
1.平均表面摩擦係數(MIU)的值
A:0.35以上
B:0.30以上、未達0.35
C:0.25以上、未達0.30
D:未達0.25
2.表面摩擦係數的平均偏差(MMD)
A:0.010以下
B:超過0.010、0.015以下
C:超過0.015、0.020以下
D:超過0.020
3.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SMD)的值[μm]
A:1.20以下
B:超過1.20、1.40以下
C:超過1.40、1.60以下
D:超過1.60
<擦拭試驗的測定方法>
使用本發明的化妝棉片10與比較例的化妝棉片,進行化妝品(粉底)的擦拭試驗。試驗裝置,係使用股份有限公司Trinity Lab製的摩擦摩耗測定裝置TL201Ts。且,化妝棉片係以沒有塗布化妝液等之液體的狀態進行試驗。首先,於寬26mm、長90mm的長方形載玻片,以從長度方向的端緣起算20mm的位置為中心,將0.02g的化妝品塗布成直徑13mm的圓形狀來作為試驗片。接著,使 第2面12成為露出面來將化妝棉片10夾在試驗裝置用的墊片專用治具(深度20mm、寬幅70mm),對於塗覆化妝品後經過40分的試驗片,一邊於專用治具施加一定的負載(相對於與試驗片接觸的化妝棉片10之面積5.2cm2而言為100g的負載)一邊以移動速度2.5mm/s、從試驗片端緣起算以移動距離60mm來擦拭化妝品。
接著,將擦拭化妝品之後的試驗片以掃描器(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製GT-X750)來讀取,之後使用圖像軟體(Adobe Photoshop Elements 3.0)來讀取圖像,並使用Histgram Analysis軟體來進行柱狀圖處理,以及黑白化處理。將擦拭化妝品之前之試驗片的黑白化處理的值設為100,將擦拭後之試驗片的黑白化處理的值以比率來表示,即為擦拭率。各例中的樣本數係分別為N=3,並算出其平均值。且,本測定中作為化妝品,係使用一般廣泛流通的粉底(例如含有防腐劑、界面活性劑、紫外線吸收劑、焦油系色素及人工香料等作為成分者)。
≪擦拭率的評價基準≫
A:90%以上
B:80%以上、未達90%
C:70%以上、未達80%
D:未達70%
<液滴消失時間(滴下試驗)的測定方法>
液滴消失時間係藉由以下的測定方法在20度、60%RH的恆溫恆濕室進行測定。以第2面12(不具有袋部50之開口緣51的面)成為上面來將化妝棉片10載置於試驗台,從自試驗台的載置面起算高度5mm的位置,將以0.005質量%的藍色1號進行著色過的純水(蒸餾水)0.02ml,滴下至第2面12之第1方向S及第2方向R的中央部。拍攝從液滴附著於第2面12直到消失為止(水珠狀的液滴被吸收而使水珠從第2面12消失為止)的影片,並計算其時間。各比較例的化妝棉片亦進行同樣的測定。各例的化妝棉片的緩衝層構造係同樣為人造絲纖維100%。各例中的樣本數係分別為N=20,並算出其平均值。
≪評價基準≫
A:0.03秒以上、5.0秒以下
B:超過5.0秒~7.0秒以下
C:超過7.0秒、15.0秒以下
D:上述以外
<功能評價>
在各化妝棉片的第2面,滲透2ml的純水(蒸餾水)後,讓女性感官試驗員10名針對以各化妝棉片擦拭在臉部所塗布的0.2g粉底時,對於濕薄片的「柔軟度」「滑順感(密著感)」「擦拭感」,進行4段階的評價。
1.柔軟度
A:柔軟
B:還算柔軟
C:難以判定
D:不柔軟
2.滑順感
A:有滑順感
B:還算有滑順感
C:難以判定
D:沒有滑順感
3.擦拭感
A:有擦拭感
B:還算有擦拭感
C:難以判定
D:沒有擦拭感
<測定結果>
如表1所示,在實施例1及2的化妝棉片10的第2面12側,平均表面摩擦係數(MIU)為0.35以上,表面摩擦係數的平均偏差(MMD)為0.010以下,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SMD)為1.20以下。比較例1的化妝棉片,其平均表面摩擦係數為0.35以上,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 為1.20以下,但表面摩擦係數的平均偏差超過0.010。比較例2的化妝棉片,其平均表面摩擦係數未達0.30,表面摩擦係數的平均偏差超過0.010,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超過1.20。比較例3的化妝棉片,其平均表面摩擦係數未達0.30,表面摩擦係數的平均偏差超過0.010,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超過1.60。且,擦拭試驗中,實施例1及2的化妝棉片10與比較例1的化妝棉片,其擦拭率為90%以上,顯示出未塗布化妝液的狀態時為超過90%的高擦拭率。另一方面,比較例2及3的化妝棉片,擦拭率未達80%。且,滴下試驗中,實施例1及2的化妝棉片,其液滴消失時間(平均值)為0.3秒以上、5.0秒以下。另一方面,比較例1的化妝棉片,其液滴消失時間為7.0~15.0秒的範圍,比較例2及3的化妝棉片,其液滴消失時間未達0.3秒。
從該測定評價的結果,實施例1及2的化妝棉片10,係在肌膚抵接面使第1纖維26以畫出不規則的弧來擴展成網格狀,藉此使肌膚抵接面成為比較平滑,在對肌膚抵接面供給化妝液等之液體的情況,液體會在肌膚抵接面均勻地擴展而形成均一的液膜。且,實施例1及2的化妝棉片10,由於外層24含有由極細纖維所成的第1纖維26,故在肌膚抵接面側形成有較小的複數個邊緣部分,而有著比較高的摩擦抵抗,因此操作性優異,可將進入毛孔之微細的髒污予以刮出地擦拭。
如上述般,實施例1及2的化妝棉片10,由 於其肌膚抵接面係由極細纖維所成的第1纖維26所形成,比較平滑,且,摩擦抵抗比較高,因此在功能評價中,在「柔軟度」「滑順感」「擦拭感」的評價為「A」,該化妝棉片10的特性作為使用感受到實際的確認。另一方面,比較例1~3的化妝棉片,與實施例1及2相比之下比較不平滑,特別是比較例2及3的化妝棉片,表面比較凹凸,且摩擦抵抗比較低,故無法如實施例1及2那般形成均一的液膜,且,無法發揮充分的刷洗功能,故在功能評價的所有項目中沒有「A」的評價。
關於構成本發明之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10的各構成構件,除了說明書所記載的材料以外,可以無限制地使用此種物品中一般所使用的各種公知材料。且,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第1」、「第2」及「第3」的用語,係僅用來區別相同的要素、位置等。
以上所記載之關於本發明的揭示,至少可整理成下述事項。
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其具有肌膚抵接面,且含有:含親水性纖維的緩衝層、以及包覆前述緩衝層的被覆薄片,前述被覆薄片係具有:形成前述肌膚抵接面且以平均纖維徑為10μm以下之具有吸濕性的第1纖維為主所構成的外層、以及被前述外層包覆且以平均纖維徑比前述第1纖維還大之第2纖維為主所構成的內層,前述化妝棉片,其前述肌膚抵接面之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SMD)為1.20μm以下,且平均表面摩擦係數(MIU)為0.35以 上。
上述段落0073所揭示的本發明,至少可含有下述實施態樣。
(1)前述肌膚抵接面之表面摩擦係數的平均偏差(MMD)為0.010以下。
(2)前述化妝棉片,具有第1方向及與其正交的第2方向,前述外層中,前述第1纖維係均勻地擴展成網格狀,於前述內層,形成有朝前述第2方向並排的複數個開孔,前述第1纖維,跨越前述開孔中的至少一部分。
(3)前述內層具有朝前述第2方向延伸的複數個脊部與位在前述脊部之間的溝部,前述脊部與前述溝部係在前述第1方向交互並列,且前述複數個開孔位在前述溝部。
(4)前述外層的密度為0.05~0.2g/cm3,前述外層的厚度尺寸為前述內層之厚度尺寸的20~60%之大小。
(5)前述第1纖維為尼龍。
(6)前述第2纖維為吸濕性比前述第1纖維還高的纖維。
(7)前述第2纖維為人造絲、含有棉花的纖維素系纖維之中的至少任一者。
(8)前述外層與前述內層,係藉由水流交絡法而一體化。
10‧‧‧化妝棉片
11‧‧‧第1面
13、14‧‧‧第1方向S延伸的兩側緣
15、16‧‧‧第2方向R延伸的兩端緣
17‧‧‧第1端部
18‧‧‧第2端部
19‧‧‧中間部
21‧‧‧被覆薄片
24‧‧‧外層
33a‧‧‧端緣
34‧‧‧第2端緣部
44‧‧‧兩側接合部
45‧‧‧第1接合部
46‧‧‧第2接合部
47‧‧‧直狀部
48‧‧‧傾斜部
48a‧‧‧外端部
50‧‧‧袋部
51‧‧‧開口緣
d1‧‧‧分離尺寸
L1‧‧‧第1方向S的尺寸
L2‧‧‧第1方向S的尺寸
L5‧‧‧第2方向R的尺寸
S‧‧‧第1方向
R‧‧‧第2方向

Claims (9)

  1. 一種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其具有肌膚抵接面,且含有:含親水性纖維的緩衝層、及包覆前述緩衝層的被覆薄片,其特徵為,前述被覆薄片係具有:形成前述肌膚抵接面且以平均纖維徑為10μm以下之具有吸濕性的第1纖維為主所構成的外層、以及被前述外層包覆且以平均纖維徑比前述第1纖維還大之第2纖維為主所構成的內層,前述化妝棉片,其前述肌膚抵接面之表面粗度的平均偏差(SMD)為1.20μm以下,且平均表面摩擦係數(MIU)為0.35以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化妝棉片,其中,前述肌膚抵接面之表面摩擦係數的平均偏差(MMD)為0.010以下。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化妝棉片,其中,前述化妝棉片,具有第1方向及與其正交的第2方向,前述外層中,前述第1纖維係均勻地擴展成網格狀,於前述內層,形成有朝前述第2方向並排的複數個開孔,前述第1纖維,跨越前述開孔中的至少一部分。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化妝棉片,其中,前述內層具有朝前述第2方向延伸的複數個脊部與位在前述脊部之間的溝部,前述脊部與前述溝部係在前述第1方向交互並列,且前述複數個開孔位在前述溝部。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化妝棉片,其中,前述外層的密度為0.05~0.2g/cm3,前述外層的厚度尺寸為前述 內層之厚度尺寸的20~60%之大小。
  6.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化妝棉片,其中,前述第1纖維為尼龍。
  7.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化妝棉片,其中,前述第2纖維為吸濕性比前述第1纖維還高的纖維。
  8.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化妝棉片,其中,前述第2纖維為人造絲、含有棉花的纖維素系纖維之中的至少任一者。
  9.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化妝棉片,其中,前述外層與前述內層,係藉由水流交絡法而一體化。
TW104143385A 2014-12-26 2015-12-23 Disposable cotton pad TWI6659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66720 2014-12-26
JP2014-266720 2014-12-26
JP2015029067A JP5744358B1 (ja) 2014-12-26 2015-02-17 使い捨ての化粧パッド
JP2015-029067 2015-0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3955A true TW201633955A (zh) 2016-10-01
TWI665982B TWI665982B (zh) 2019-07-21

Family

ID=53537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3385A TWI665982B (zh) 2014-12-26 2015-12-23 Disposable cotton pad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1) JP5744358B1 (zh)
KR (1) KR102338626B1 (zh)
CN (1) CN107105864B (zh)
BR (1) BR112017012476A2 (zh)
MY (1) MY183105A (zh)
PH (1) PH12017501108A1 (zh)
TW (1) TWI665982B (zh)
WO (1) WO20161037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72004B2 (ja) * 2016-02-15 2020-03-25 日本バイリーン株式会社 内装用表面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917242B2 (ja) * 2017-08-09 2021-08-11 花王株式会社 ワイピング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820736B (zh) * 2019-03-21 2022-04-01 广州市玛莉安化妆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棉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38096Y2 (zh) * 1979-12-24 1982-08-23
JPS6010488Y2 (ja) * 1981-05-29 1985-04-10 ユニ・チヤ−ム株式会社 化粧用パフ
JP3067948B2 (ja) 1994-05-17 2000-07-24 株式会社精工技研 縮小された対面結合部をもつ光結合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09988B2 (ja) * 1997-03-21 2003-05-2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拭き取りシート
FR2795100B1 (fr) * 1999-06-16 2001-09-14 Fort James France Produit de coton hydrophile comportant une face douce et une face grattante
JP3067948U (ja) * 1999-10-05 2000-04-21 株式会社瑞光 使い捨て化粧用パフ
EP1106723B1 (fr) * 1999-12-07 2003-03-12 Georgia-Pacific France Tampon de coton hydrophile destiné aux soins de la peau et comportant deux faces externes différentes
JP2001355173A (ja) * 2000-06-13 2001-12-26 Idemitsu Unitech Co Ltd 不織布積層体およびその用途
JP4045108B2 (ja) * 2002-03-08 2008-02-13 花王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化粧料
JP4085674B2 (ja) * 2002-04-01 2008-05-14 東レ株式会社 化粧用具
JP4118640B2 (ja) * 2002-09-17 2008-07-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複合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JP3944526B2 (ja) * 2004-08-11 2007-07-11 大和紡績株式会社 化粧料含浸用皮膚被覆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フェイスマスク
JP2006082263A (ja) * 2004-09-14 2006-03-30 Sekisui Chem Co Ltd 液状物供給基材
JP4683957B2 (ja) * 2005-02-25 2011-05-18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
WO2008004463A1 (fr) * 2006-07-05 2008-01-10 Kao Corporation Article absorbant
JP2009292750A (ja) * 2008-06-04 2009-12-17 Lion Corp シート状化粧材
JP2010195735A (ja) * 2009-02-26 2010-09-09 Omikenshi Co Ltd 化粧・美容用不織布
CN101575767A (zh) * 2009-03-06 2009-11-11 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棉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03741A1 (ja) 2016-06-30
TWI665982B (zh) 2019-07-21
KR20170101909A (ko) 2017-09-06
KR102338626B1 (ko) 2021-12-14
JP2016123833A (ja) 2016-07-11
MY183105A (en) 2021-02-14
CN107105864A (zh) 2017-08-29
BR112017012476A2 (pt) 2018-05-29
JP5744358B1 (ja) 2015-07-08
CN107105864B (zh) 2020-10-16
PH12017501108A1 (en) 2017-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3046B (zh) 擦拭用薄片
JP3559533B2 (ja) 絡合不織布とこれを用いた清拭シートおよび湿潤性シート
JP4592516B2 (ja) 液体含浸用皮膚被覆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フェイスマスク
RU2723405C1 (ru)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TWI661792B (zh) Disposable cotton pad
RU2713963C1 (ru) Многослойный нетканый материал,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и потовпитывающий лист
TW201633955A (zh) 用後即棄式化妝棉片
JP2008285433A (ja) 化粧料含浸皮膚被覆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10668B2 (ja) 化粧料含浸用皮膚被覆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9170756A (ja) 液体含浸皮膚被覆シート用不織布および液体含浸皮膚被覆シート
JP6842886B2 (ja) 吸収性物品
JP3978423B2 (ja) 化粧用不織布シート
WO2023120241A1 (ja) フェイスマスク及びフェイスマスク用の不織布
JP2017128107A (ja) 清拭シート
US20200253430A1 (en) Fabric cleansing articles and methods thereof
JP2015112340A (ja)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及び吸収性物品
JP2010084297A (ja) ワイパー用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75521B2 (ja) パンティライナー
JP6456688B2 (ja) 絡合不織布、これを用いた清拭シートおよび湿潤性シート
JP3995246B2 (ja) 乾式拭き取り用シート
JP7374405B2 (ja) 液体含浸皮膚被覆シート用不織布および液体含浸皮膚被覆シート
JP7365765B2 (ja) 手術用シート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KR20220147665A (ko) 부직포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액체 함침 시트 및 와이핑 시트
JP2020014740A (ja) 清掃用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