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1792B - Disposable cotton pad - Google Patents

Disposable cotton pa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1792B
TWI661792B TW104120546A TW104120546A TWI661792B TW I661792 B TWI661792 B TW I661792B TW 104120546 A TW104120546 A TW 104120546A TW 104120546 A TW104120546 A TW 104120546A TW I661792 B TWI661792 B TW I6617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pad
region
fiber
fibers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0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1752A (en
Inventor
池田祐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1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1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1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17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4/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 A45D34/04Appli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 e.g. using roller or ba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4/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 A45D2034/002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0/00Casing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handling solid or pasty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shaving soaps or lipsticks
    • A45D2040/0006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D
    • A45D2200/10Details of applicators
    • A45D2200/1063Removing cosmetic substances, e.g. make-up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能確保被覆薄片的強度且使柔軟的肌膚觸感更為提升。
在具有含有親水性纖維的緩衝層(20)及包覆前述緩衝層的被覆薄片(21)之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10),前述被覆薄片具有位於肌膚抵接面側的外層(24)及位於非肌膚抵接面側的內層(23),前述外層係由以纖維徑10μm以下的吸濕性纖維為主之纖維不織布形成,前述內層係由含有50質量%以上的纖維徑比前述吸濕性纖維大的纖維素纖維之纖維不織布形成。

Description

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在卸粧等的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
以往,具有含有親水性纖維的緩衝層及包覆該緩衝層的被覆薄片的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為眾所周知。例如,專利文獻1揭示有具有緩衝層和被覆薄片之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被覆薄片係藉由肌膚抵接面含有50%以上之嫘縈纖維且具有0.1~3丹尼(denier)之纖維徑的纖維不織布形成。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60-151424號公報
該化粧棉片可用於化粧水的拍打或乳霜類的去除。這種化粧棉片由於抵接於肌膚,因此被要求不會對 使用者造成刺激感的柔軟的肌膚觸感。
但是,專利文獻1的化粧棉片為了減少刺激感而縮小被覆薄片的纖維徑後,卻有被覆薄片的強度降低而容易破損的問題。另一方面,若為了提升被覆薄片的強度,藉由超過1丹尼之較大的纖維徑的纖維不織布形成被覆薄片,則卸除化粧時容易讓使用者感到刺激。特別是含浸洗臉後為了清除毛孔的污垢或去除舊角質所用的化粧水(所謂的卸除化粧水)使用時,用化粧棉片擦拭肌膚時,使用者容易感到刺激,而被要求更柔軟的肌膚觸感。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改良以往的技術、能確保被覆薄片的強度且提升柔軟的肌膚觸感之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
為了達成上述課題,本發明為具有含有親水性纖維的緩衝層、及包覆前述緩衝層的被覆薄片之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之改良。
本發明係上述化粧棉片之特徵在於,前述被覆薄片具有:肌膚抵接面及位於其相反側之非肌膚抵接面、位於前述肌膚抵接面側之外層、以及位於前述非肌膚抵接面側之內層,前述外層係由纖維不織布形成,該纖維不織布係以纖維徑為10μm以下的吸濕性纖維為主,前述內層係由含有50質量%以上的纖維徑比前述吸濕性纖維大的纖維素纖維之纖維不織布形成。
根據一個以上的本發明之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之實施形態,於使用時,因為是以纖維徑為10μm以下的極細纖維之吸濕性纖維為主的外層抵接於肌膚,因此能提升柔軟的肌膚觸感。且,內層係由含有50質量%以上的纖維徑比外層的吸水性纖維大的纖維素纖維之纖維不織布形成,因此能提升被覆薄片的強度。
10‧‧‧化粧棉片
11‧‧‧第1面
12‧‧‧第2面
13‧‧‧側緣
14‧‧‧側緣
15‧‧‧端緣
16‧‧‧端緣
17‧‧‧第1端部
18‧‧‧第2端部
19‧‧‧中間部
20‧‧‧緩衝層
21‧‧‧被覆薄片
23‧‧‧內層
24‧‧‧外層
31‧‧‧第1側緣部
32‧‧‧第2側緣部
33‧‧‧第1端緣部
33a‧‧‧端緣
34‧‧‧第2端緣部
35‧‧‧第1折曲線
36‧‧‧第2折曲線
41‧‧‧第1區域
42‧‧‧第2區域
43‧‧‧第3區域
44‧‧‧兩側接合部
45‧‧‧第1接合部
46‧‧‧第2接合部
47‧‧‧直狀部
48‧‧‧傾斜部
50‧‧‧口袋
51‧‧‧開口緣
53‧‧‧第1折曲端部
54‧‧‧第2折曲端部
60‧‧‧第3折曲線
71‧‧‧第1緩衝部
72‧‧‧第2緩衝部
73‧‧‧第3緩衝部
75‧‧‧第1側區域
76‧‧‧第2側區域
77‧‧‧中央區域
t1、t2、t3‧‧‧厚度尺寸
X‧‧‧寬度方向
Y‧‧‧長度方向
圖式顯示與本揭示相關的本發明之特定的實施形態,不僅是發明的不可欠缺之構造,還包含選擇性及較佳的實施形態。
圖1係本發明之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的一例之示意立體圖。
圖2係沿著圖1之II-II線的模型之剖視圖。
圖3係圖1所示之化粧棉片的展開俯視平面圖。
圖4係(a)與顯示化粧棉片的變形例1之圖2同樣的圖。(b)與顯示化粧棉片的變形例2之圖2同樣的圖。
下述實施形態係關於本發明之例的圖1~4所示之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不僅是發明中不可欠缺之構 成,亦包含選擇性及較佳之構成。
參照圖1及圖2,本發明之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的一例之化粧棉片10,具有:彼此正交的第1方向S和第2方向R、第1面11及位於其相反側的第2面12、朝第1方向S延伸的兩側緣13、14、朝第2方向R延伸的兩端緣15、16、在第1方向S彼此分離的第1端部17及第2端部18、以及位於第1及第2端部17、18之間的中間部19。在中間部19,第2方向R的寬度為一定,在第1及第2端部17、18,各自的側緣13、14傾斜使得第2方向R的尺寸朝向端緣15、16變小。化粧棉片10包含:含有親水性纖維的緩衝層20、及包覆緩衝層20的被覆薄片21。中間部19的第1方向S的尺寸比第1及第2端部17、18的第1方向S的尺寸更大。
緩衝層20係以親水性纖維為主的纖維集合體,只要不阻礙緩衝層20所需要的吸水性,亦可在該纖維集合體混合疏水性纖維。具體而言,包含約80質量%以上的親水性纖維。作為親水性纖維例如可使用嫘縈纖維、棉纖維、丙烯酸纖維等。作為疏水性纖維,例如可使用聚乙烯、聚酯、聚丙烯等合成纖維,或該等之複合纖維等。本實施形態的緩衝層20係藉由以嫘縈纖維為主的纖維集合體形成。作為親水性纖維而使用嫘縈纖維的情形,相較於使用棉纖維者,可提升含浸化粧水使用時的離水性。一個化粧棉片10中,緩衝層20的質量以約0.2~0.4g為佳。緩衝層20在中間部19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 比第1及第2端部17、18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更小為佳。且,緩衝層20的第1及第2端部17、18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可以大致相同或各自不同,本實施形態中,第1及第2端部17、18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大致相等。且,例如藉由將緩衝層20的第1端部17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設定成比第2端部18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更大,於後述將手指伸進口袋50使用化粧棉片10時,能提升插入手指側的端部(第1端部17)的柔軟性而得到柔軟的肌膚觸感。
被覆薄片21包含:位於非肌膚抵接面側的內層23、及位於肌膚抵接面側的外層24。內層23例如由具有吸水性的含有約50~100質量%之嫘縈纖維或紙漿纖維等的纖維素纖維、含有約0~50質量%之疏水性纖維、含有約0~50質量%之熱熔著性纖維的纖維不織布所形成。內層23較佳為含有約1~50質量%之疏水性纖維、更佳為含有約1~30質量%,且較佳為含有約1~50質量%之熱熔著性纖維、更佳為含有約1~30質量%。作為疏水性纖維,例如可使用聚乙烯、聚酯、聚丙烯等合成纖維。作為熱熔著性纖維,例如可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合成纖維,或使用該等的2種以上之複合纖維等。於作為疏水性纖維及熱熔著性纖維係使用同一種纖維的情形,亦即在使用疏水性且熱熔著性纖維的情形,疏水性纖維的含量(亦即,熱熔著性纖維的含量)以約1~50質量%為佳,約1~30質量%更佳。疏水性纖維及熱 熔著性纖維的纖維徑係以約10~20μm為佳,纖維素纖維的纖維徑係以約10~20μm為佳。
外層24係由藉由熔噴法形成的以纖維徑為10μm以下的吸濕性纖維為主之纖維不織布形成。具體而言,含有約80質量%以上之藉由熔噴法形成的吸濕性纖維,較佳為約95質量%以上,本實施形態中為100質量%。使用於外層24的吸濕性纖維比使用於內層23的纖維素纖維,吸濕性低為佳,作為該吸濕性纖維,例如可使用尼龍6、尼龍66等聚醯胺纖維、丙烯酸纖維,或經親水化處理的疏水性纖維等。藉由使吸濕性纖維的吸濕性比內層23的纖維素纖維的吸濕性低,於塗布潔面劑等化粧液時,能抑制化粧液的急速吸收,使化粧液保持在化粧棉片10的肌膚抵接面。吸濕性纖維的纖維徑比形成內層23的纖維素纖維的纖維徑更小。吸濕性纖維的纖維徑為約5μm以下更佳。形成內層23的纖維素纖維係使用嫘縈纖維時,形成外層的吸濕性纖維以使用尼龍6或尼龍66為佳。
內層23的厚度尺寸t1為約0.10~0.25mm,本實施形態中為約0.16mm。內層23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為約10~35g/m2,約15~30g/m2更佳。內層23的密度以約0.08~0.2g/cm3為佳,本實施形態中為約0.12g/cm3。外層24的厚度尺寸t2為約0.05~0.15mm,本實施形態中為約0.09mm。外層24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為約5~30g/m2之範圍,約5~15g/m2更佳。外層24的密度以約 0.05~0.2g/cm3為佳,本實施形態中為約0.11g/cm3。外層24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為約10g/m2以下時,內層23的質量以約25g/m2以上為佳。被覆薄片21的厚度尺寸t3以約0.2~0.3mm為佳,被覆薄片21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以約25~40g/m2之範圍為佳。且,被覆薄片21的比容積為約50~200m3/kg,本實施形態中為約145m3/kg。外層24的厚度尺寸t2比內層的厚度尺寸t1更小為佳。
參照圖2及3,被覆薄片21具有:肌膚抵接面及位於其相反側的非肌膚抵接面、彼此正交的長度方向Y及寬度方向X、朝長度方向Y延伸的第1側緣部31及第2側緣部32、以及朝寬度方向X延伸的第1端緣部33及第2端緣部34;藉由第1及第2側緣部31、32和第1及第2端緣部33、34劃定被覆薄片21的外形。本實施形態中,長度方向Y及寬度方向X各自與化粧棉片10的第1方向S及第2方向R各自一致。
被覆薄片21具有:位於第1端緣部33側,朝寬度方向X延伸的第1折曲線35、以及位於第1折曲線35和第2端緣部34之間,且寬度方向X延伸的第2折曲線36;區分為:位於第1端緣部33和第1折曲線35之間的第1區域41、位於第1折曲線35和第2折曲線36之間的第2區域42、以及位於第2折曲線36和第2端緣部34之間的第3區域43。第2區域42的長度方向Y的尺寸M2,比第1及第3區域41、43的長度方向Y的尺寸M1、M3更大。且,第1及第3區域41、43的尺寸 M1、M3,比第2區域42的尺寸M2的二分之一更大,第3區域43的尺寸M3為第1區域41的尺寸M1以上為佳。第1及第2側緣部31、32各自在第1折曲線35的附近及第2折曲線36的附近,朝向寬度方向X內側形成凹曲狀。第1折曲線35與化粧棉片10的一方之端緣15一致,第2折曲線36與化粧棉片10的另一方之端緣16一致。
緩衝層20於展開被覆薄片21之狀態下,配置在被覆薄片21的非肌膚抵接面側。為了方便說明,緩衝層20係具有:在寬度方向X彼此分離的第1側區域75及第2側區域76、及位於第1側區域75和第2側區域76之間的中央區域77。第1側區域75係從位於第1側緣部31側的第1折曲線35(端緣15)之一端部78a位於寬度方向X外側(從位於第1側緣部31側的第2折曲線36(端緣16)之一端部78b到寬度方向X外側)之區域。第2側區域76係從位於第2側緣部32側的第1折曲線35(端緣15)之另一端部79a位於寬度方向X外側(從位於第2側緣部32側的第2折曲線36(端緣16)之另一端部79b到寬度方向X外側)之區域。中央區域77係於寬度方向X,位於第1折曲線35的一端部78a和另一端部79a之間(第2折曲線36的一端部78b和另一端部79b之間)之區域。第1側區域75和第2側區域76的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為大致相等,中央區域77的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比第1及第2側區域75、 76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更大。
第1及第2側區域75、76和中央區域77,各自具有:配置在被覆薄片21的第1區域41之第1緩衝部71、配置在被覆薄片21的第2區域42之第2緩衝部72、以及配置在被覆薄片21的第3區域43之第3緩衝部73。第1緩衝部71配置在第1區域41的形成化粧棉片10的第1端部17之區域,第2緩衝部72配置在第2區域42的全部區域,第3緩衝部73配置在第3區域43的形成化粧棉片10的第2端部18之區域。
被覆薄片21的第1區域41在與第2區域42之間夾著緩衝層20之狀態(亦即,夾著第2緩衝部72的一部分和第1緩衝部71之狀態),沿著第1折曲線35朝第2區域42的非肌膚抵接面側彎折,第3區域43在與第2區域42之間夾著緩衝層20之狀態(亦即,夾著第2緩衝部72的一部分和第3緩衝部73之狀態),沿著第2折曲線36朝層積在第2區域42的第1區域41的肌膚抵接面側彎折。該化粧棉片10中,第1及第2端部17、18的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比中間部19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更大。且,第1及第2端部17、18及中間部19,各自第2方向R的中央區域(亦即,配置有緩衝層20的中央區域77之區域)之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比中央區域的位於第2方向R外側之兩側區域(亦即,配置有緩衝層20的第1及第2側區域75、76之區域)之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更大。進一步,第1及第2 端部17、18的兩側區域之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比中間部19的中央區域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更小為佳。
層積的第1及第2側緣部31、32各自藉由熱或超音波之壓花/凹印加工而熔著,藉此形成接合有折疊的被覆薄片21之兩側接合部44。第1及第3區域41、43形成化粧棉片10的第1面11,第2區域42形成第2面12。在第1面11藉由層積在第1及第2區域41、42的第3區域43而形成口袋50。在兩側接合部44,緩衝層20係於夾持在第2區域42和第1及第3區域41、43之狀態,與被覆薄片21熔著。
參照圖1,兩側接合部44係從第1折曲線35涵蓋延伸至第2折曲線36,包含位於第1側緣部31的第1接合部45及位於第2側緣部32的第2接合部46。第1及第2接合部45、46各自具有:朝第1方向S(長度方向Y)延伸的直狀部47、及位於直狀部47的第1方向S外側的一對之傾斜部48。本實施形態中,直狀部47位於化粧棉片10的中間部19,傾斜部48位於化粧棉片10的第1及第2端部17、18,直狀部47係長度方向Y的尺寸比傾斜部48更大。本實施形態中,各接合部45、46係藉由大致圓形狀的多數溶著點而形成,但形成為其他形狀,例如大致四角形狀的溶著點、連續或非連續的線狀亦可。在傾斜部48中,層積的被覆薄片21間的接合強度比直狀部47更高。藉由將位於化粧棉片10的隅角部的傾斜部 48之接合強度設計成較高,能防止使用中的化粧棉片10的形狀崩塌。且,在位於化粧棉片10的兩端緣15、16的傾斜部48的外端部48a,接合強度形成比傾斜部48的其他部位更高為佳。參照圖1及3,化粧棉片10的側緣13和第1接合部45的分離尺寸、及化粧棉片10的側緣14和第2接合部46的分離尺寸(位於各側緣13、14和各接合部45、46之間的被覆薄片21的非接合部的第2方向R的尺寸)d1,在約0.5~5mm之範圍為佳,第1及第2接合部45、46的寬度尺寸(第2方向R的尺寸)d2,各自在約0.5~5mm之範圍為佳。
口袋50係藉由兩側接合部44、在兩側接合部44間延伸的第2折曲線36及第2端緣部34而劃定,藉由第2端緣部34,形成沿著第2方向R(寬度方向X)延伸的口袋50的開口緣51。在口袋50,層積第1及第3區域41、43的層積部之第1方向S的尺寸L2,具有化粧棉片10的第1方向S的尺寸L1的約20~50%之大小。本實施形態中,開口緣51位於化粧棉片10的中間部19,被覆薄片21的第1端緣部33側的端緣33a位於中間部19。開口緣51位於化粧棉片10的第1端部17之構造亦可。
在該化粧棉片10,可將潔面劑塗布在第1面11或第2面12,作為化粧清除用的棉片使用,或在第1面11或第2面12塗布清除毛孔的污垢、或用以去除舊角質的化粧水(所謂的卸除用化粧水),作為化粧水用的棉 片使用。卸除化粧時,由於將化粧棉片10的第1面11或第2面12抵接於肌膚而擦拭,因此相較於含浸化粧水貼在臉上使用的面膜,被要求具有使用者不感到刺激的程度所需要的柔軟性。尤其,於含浸卸除用化粧水使用的情形,卸除毛孔的污垢和舊角質之同時,被要求具有不感到刺激的程度之較高的柔軟性。在本實施形態的化粧棉片10,形成第1及第2面11、12的外層24,係由以纖維徑為10μm以下的極細纖維之吸濕性纖維為主的熔噴纖維不織布形成,因此相較於由較大的纖維徑之纖維不織布形成外層者,能減少刺激感且得到柔軟的肌膚觸感。進一步,由於該極細纖維是熔噴纖維,所以相較於作為極細纖維係使用分割型纖維者,能使纖維徑均等且纖維的周面平滑,而能更進一步提升柔軟的肌膚觸感。且,內層23由於以具有比吸濕性纖維大的纖維徑之纖維素纖維為主,而能防止因為使用極細纖維使得被覆薄片21的強度降低。
且,作為形成外層24的吸濕性纖維,係使用吸濕性比形成內層23的纖維素纖維更低的尼龍6、尼龍66等聚醯胺纖維,將潔面劑等化粧液塗布在化粧棉片10的肌膚抵接面時,能抑制化粧液被吸濕性高的內層23和緩衝層20急速地吸收,而於將化粧液保持在肌膚抵接面狀態卸除化粧。藉此,潔面時能抑制過度消耗化粧液。內層23包含疏水性纖維時,內層23的吸濕性會降低,因此能進一步提升該效果。且,藉由將吸濕性纖維的纖維徑設定為約10μm以下,將外層24的密度設定為約0.05~ 0.2g/cm3,可使纖維間的空隙較小而能配置成較密。如此地配置成較密的吸濕性纖維,其纖維徑為約10μm以下之所謂的極細纖維,因此能刮出進入毛孔的皮脂和污垢而提升潔面功能。且,藉由化粧液進入纖維間的微細空隙,變得容易在肌膚抵接面形成沒有間隙之均勻的液膜,而能進一步提升肌膚抵接面的化粧液之保持性,並且對肌膚的密著性提升,而能在含浸有化粧液的狀態給予表面(肌膚抵接面)吸附在肌膚的觸感。且,將被覆薄片21的厚度尺寸t3設定為約0.2~0.3mm,將比容積設定為約50~200m3/kg,藉此能維持被覆薄片21的柔軟性且不易破裂。
進一步,形成外層24的吸濕性纖維,係以第1及第2面11、12上未存在纖維的末端部之方式,藉由朝第1方向S或第2方向R延伸的連續之纖維形成為佳。即,吸濕性纖維為第1及第2面11、12上存在纖維的末端部之短纖維時,使用時會有該末端部抵接在肌膚而造成刺激之慮,但以末端部去除第1及第2側緣部31、32使其不存在的方式,在第1及第2面11、12上使用連續的纖維,能比使用短纖維的情形提升肌膚觸感並且提升對固定方向的薄片強度。參照圖1及3,本實施形態的化粧棉片10由於在被覆薄片21的切斷邊亦即化粧棉片10的兩側緣13、14的內側形成有兩側接合部44,因此在第2面12中的藉由兩側接合部44和兩端緣15、16劃定的化粧液塗布區域,不存在連續纖維亦即吸濕性纖維的末端部, 而能得到良好的肌膚觸感。
構成被覆薄片21的外層24和內層23,可藉由機械交絡法,具體而言為流體交絡法(水流交絡法、氣流交絡法)、針刺交絡法而一體化,較佳為藉由水流交絡法而一體化。水流交絡法中的高壓水流係從肌膚抵接面側(外層24側)噴射為佳,藉由該方法,相較於從內層23側噴射高壓水流者,能提高外層24的表面強度,並且能使被覆薄片21的肌膚抵接面具有順暢的觸感。且,將水流交絡法中的高壓水流從肌膚抵接面側(外層24側)及非肌膚抵接面側(內層23側)噴射皆可。於該情形,將高壓水流噴射至非肌膚抵接面側之後,再噴射至肌膚抵接面側為佳,藉此,能提高外層24的表面強度且使被覆薄片21的肌膚抵接面具有順暢的觸感。
內外層23、24當中,至少外層24具有沿著第2方向R(被覆薄片21的寬度方向X)的纖維配向性。此處,纖維配向性係指形成外層24的纖維當中之約50%以上的纖維之配向方向。內層23具有沿著第1方向S或第2方向R(被覆薄片21的寬度方向X或長度方向Y)的纖維配向性。
使用者將手指放入口袋50使用化粧棉片10時,大多將手指插入與口袋50的開口緣51大致正交的方向,將化粧棉片10抵接於肌膚後,以沿著開口緣51延伸的方向移動並使用化粧棉片10。將外層24的纖維配向性設定為第2方向R,亦即設定為與開口緣51延伸的方向 一致之方向,藉此能使移動化粧棉片10的方向和外層24的纖維配向方向一致,而能於使用時得到順暢的觸感。且,以使插入手指的方向(第1方向S)和纖維配向方向交叉,能抑制使用時被覆薄片21之破裂。
若內層23包含熱熔著性纖維,則能提升被覆薄片21的接合強度。且,若口袋50的開口緣51位於第1端部17,則開口緣51的兩端部係藉由接合強度比直狀部47高的傾斜部48接合,因此手指插入口袋50時,能使開口緣51打開,防止第1及第3區域41、43的接合剝落。化粧棉片10在接合部的剛性變高,但以使直狀部47的接合強度比傾斜部48低的方式,能抑制接合部全體的剛性變高。
如既述,化粧棉片10由於第1端部17、18中的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比中間部19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更大,因此能防止使用中的化粧棉片10的形狀崩塌。且,化粧棉片10係第2方向R的兩側區域的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比第2方向R的中央區域的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更小,因此能提升中央區域的化粧棉片10的緩衝性,但在兩側區域,能將層積的被覆薄片21強固地接合在兩側接合部44。
<變形例>
圖4(a)係與化粧棉片10的變形例1之圖2同樣的模型剖視圖,圖4(b)係與化粧棉片10的變形例2之圖 2同樣的模型剖視圖。變形例1及2之化粧棉片10與上述實施形態之化粧棉片10的基本構成相同,因此以下僅就相異處進行說明。
變形例1的化粧棉片10具有第1折曲端部53,該第1折曲端部53係被覆薄片21的第2端緣部34沿著朝寬度方向X(第2方向R)延伸的第3折曲線60,以內層23作為內側折曲而成。第1折曲端部53係長度方向Y的尺寸L3為約1~5mm,位於第1端部17。口袋50的開口緣51係藉由第3折曲線60形成。該化粧棉片10由於在口袋50的開口緣51使被覆薄片21折返,因此能提升開口緣51的薄片強度。且,在第1折曲端部53,第1區域41的外層24和第3區域43的外層24係以相對向的狀態在兩側接合部44彼此接合,因此於形成外層24的吸濕性纖維為尼龍6或尼龍66,形成內層23的纖維素纖維為嫘縈纖維的情形,能提升第1折曲端部53的第1及第3區域41、43的接合強度。此外,第1折曲端部53為位於中間部19的構成亦可。
變形例2的化粧棉片10具有:第1折曲端部53,係被覆薄片21的第2端緣部34沿著朝寬度方向X(第2方向R)延伸的第3折曲線60,以內層23作為內側折曲而成;及第2折曲端部54,係被覆薄片21的第1端緣部33沿著朝寬度方向X(第2方向R)延伸的第4折曲線61,以外層24作為內側折曲而成。第1折曲端部53位於第1端部17,第2折曲端部54位於第2端部 18,第1及第2折曲端部53、54的長度方向Y的尺寸L3、L4,各自約1~5mm。在該化粧棉片10能得到變更例1的效果。且,在第2折曲端部54的兩側接合部44,第1區域41的內層23和第2及第3區域42、43的內層23係以相對向的狀態接合,於內層23含有熱熔著性纖維的情形,能提升第2折曲端部54的接合強度。此外,第1及第2折曲端部53、54為各自位於中間部19之構成亦可。
<厚度尺寸之測定方法>
被覆薄片21的厚度尺寸,係於被覆薄片21加上3.0gf/cm2負重之狀態,使用厚度計((股)大榮科學精器製作所製,UF-60)測定。內層23及外層24的厚度尺寸係使用顯微鏡((股)KEYENCE製,N掃描型電子顯微鏡(Real SurfaceView)VE-7800)測定。被覆薄片21、內層23及外層24各自的密度係根據密度(g/cm3)=每單位面積的質量(g/m2)/厚度尺寸(mm)×10-3而算出,被覆薄片21的比容積(m3/kg)係以密度(g/cm3)×103之逆數算出。
對於構成本發明之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10的各構成構件,除了說明書記載的材料之外,未限制此種物品通常使用的各種公知之材料。且,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第1」、「第2」及「第3」之用語只是為了區別同樣的要素、位置等而使用。
以上記載的與本發明相關的揭示至少可整理成下述事項。
在具有含有親水性纖維的緩衝層20、包覆緩衝層20的被覆薄片21的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10,被覆薄片21具有:肌膚抵接面及位於其相反側的非肌膚抵接面、位於前述肌膚抵接面側的外層24、位於前述非肌膚抵接面側的內層23,外層24係由以纖維徑10μm以下的吸濕性纖維為主之纖維不織布形成,內層23係由含有50質量%以上的纖維徑比前述吸濕性纖維大的纖維素纖維之纖維不織布形成。
上述段落0039揭示之本發明至少可包含下述實施態樣。
(1)前述吸濕性纖維是藉由熔噴法形成。
(2)前述吸濕性纖維是尼龍6或尼龍66。
(3)被覆薄片21的比容積為50~200m3/kg。
(4)內層23具有1~50質量%的疏水性纖維。
(5)內層23具有1~50質量%的熱熔著性纖維。
(6)緩衝層20係以嫘縈纖維或棉纖維為主。
(7)被覆薄片21具有:長度方向Y及寬度方向X、朝長度方向Y延伸的第1及第2側緣部31、32、朝寬度方向X延伸的第1及第2端緣部33、34、朝寬度方向X延伸且位於第1端緣部33側的第1折曲線35、以及朝寬度方向X延伸且位於第1折曲線35和第2端緣部34之間的第2折曲線36,且區分為:位於第1端緣部33和第1 折曲線35之間的第1區域41、位於第1折曲線35和第2折曲線36之間的第2區域42、以及位於第2折曲線36和第2端緣部34之間的第3區域43;第2區域42係長度方向Y的尺寸比第1及第3區域41、43更大,在被覆薄片21的前述非肌膚抵接面側配置有緩衝層20,於沿著第1折曲線35將第1區域41朝第2區域42的前述非肌膚抵接面側彎折,沿著第2折曲線36將第3區域43朝層積在第2區域42的第1區域41的前述肌膚抵接面側彎折之狀態,分別接合層積的第1及第2側緣部31、32,藉此劃定兩側接合部44、及將第2端緣部34作為開口緣51的口袋50;化粧棉片10具有:位於第1折曲線35側的第1端部17、位於第2折曲線36側的第2端部18、以及位於第1及第2端部17、18之間的中間部19;第1及第2端部17、18的緩衝層20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比中間部19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更大。
(8)緩衝層20係寬度方向X的兩側區域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比位於前述兩側區域之間的中央區域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更小。
(9)外層24具有朝寬度方向X的纖維配向性。
(10)兩側接合部44具有:直狀部47、及位於直狀部47的長度方向Y外側的一對之傾斜部48,前述一對之傾斜部48當中至少一方的傾斜部48的接合強度比直狀部47的接合強度更高,口袋50的開口緣51係於前述一方的傾斜部48間延伸。
(11)被覆薄片21係第1及第2端緣部33、34當中至少一方的端緣部被折曲。
(12)第2端緣部34被折曲成內層23成為內側。
(13)外層24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比內層23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更小,外層24的厚度尺寸t2比內層23的厚度尺寸t1更小。

Claims (14)

  1. 一種化粧棉片,係具有含有親水性纖維之緩衝層、及包覆前述緩衝層的被覆薄片之用後即棄式化粧棉片,其特徵為:前述被覆薄片,是具有肌膚抵接面及位於其相反側之非肌膚抵接面,且由位於前述肌膚抵接面側之外層、以及位於前述非肌膚抵接面側之內層所構成而一體化的雙層薄片,前述外層係由纖維不織布形成,該纖維不織布係以纖維徑為10μm以下的吸濕性纖維為主,前述內層係由含有50質量%以上的纖維徑比前述吸濕性纖維大的纖維素纖維之纖維不織布形成。
  2. 如請求項1之化粧棉片,其中,前述吸濕性纖維係藉由熔噴法形成。
  3. 如請求項1或2之化粧棉片,其中,前述吸濕性纖維為尼龍6或尼龍66。
  4. 如請求項1或2之化粧棉片,其中,前述被覆薄片的比容積為50~200m3/kg。
  5. 如請求項1或2之化粧棉片,其中,前述內層具有1~50質量%疏水性纖維。
  6. 如請求項1或2之化粧棉片,其中,前述內層具有1~50質量%的熱熔著性纖維。
  7. 如請求項1或2之化粧棉片,其中,前述緩衝層係以嫘縈纖維或棉纖維為主。
  8. 如請求項1或2之化粧棉片,其中,前述被覆薄片具有: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朝前述長度方向延伸的第1及第2側緣部、朝前述寬度方向延伸的第1及第2端緣部、朝前述寬度方向延伸且位於前述第1端緣部側之第1折曲線、以及朝前述寬度方向延伸且位於前述第1折曲線和前述第2端緣部之間的第2折曲線;區分為:位於前述第1端緣部和前述第1折曲線之間的第1區域、位於前述第1折曲線和前述第2折曲線之間的第2區域、以及位於前述第2折曲線和前述第2端緣部之間的第3區域,前述第2區域係前述長度方向的尺寸比前述第1及第3區域更大,在前述被覆薄片的前述非肌膚抵接面側配置有前述緩衝層,於使前述第1區域沿著前述第1折曲線而朝前述第2區域的前述非肌膚抵接面側彎折,使前述第3區域沿著前述第2折曲線而朝積層在前述第2區域的前述第1區域的前述肌膚抵接面側彎折之狀態,將積層的前述第1及第2側緣部各自接合,藉此劃定兩側接合部、及將前述第2端緣部設為開口緣之口袋,前述化粧棉片具有:位於前述第1折曲線側之第1端部、位於前述第2折曲線側之第2端部、以及位於前述第1及第2端部之間的中間部,前述第1及第2端部的前述緩衝層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比前述中間部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更大。
  9. 如請求項8之化粧棉片,其中,前述緩衝層,係前述寬度方向的兩側區域之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比位於前述兩側區域之間的中央區域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更小。
  10. 如請求項8之化粧棉片,其中,前述外層係朝前述寬度方向具有纖維配向性。
  11. 如請求項8之化粧棉片,其中,前述兩側接合部具有:直狀部及位於前述直狀部的前述長度方向外側之一對傾斜部,前述一對傾斜部當中至少一方之傾斜部的接合強度比前述直狀部更強,前述口袋的前述開口緣係在前述一方之傾斜部間延伸。
  12. 如請求項8之化粧棉片,其中,前述被覆薄片係前述第1及第2端緣部當中至少一方的端緣部被折曲。
  13. 如請求項12之化粧棉片,其中,前述第2端緣部係折曲成前述內層成為內側。
  14. 請求項1或2之化粧棉片,其中,前述外層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比前述內層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更小,前述外層的厚度尺寸比前述內層的厚度尺寸更小。
TW104120546A 2014-07-30 2015-06-25 Disposable cotton pad TWI6617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5474 2014-07-30
JP2014155474A JP5671180B1 (ja) 2014-07-30 2014-07-30 使い捨ての化粧パッ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1752A TW201611752A (en) 2016-04-01
TWI661792B true TWI661792B (zh) 2019-06-11

Family

ID=52573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0546A TWI661792B (zh) 2014-07-30 2015-06-25 Disposable cotton pad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1) JP5671180B1 (zh)
KR (1) KR102169389B1 (zh)
CN (1) CN106455788B (zh)
BR (1) BR112016028659A2 (zh)
MY (1) MY174450A (zh)
PH (1) PH12016502351A1 (zh)
TW (1) TWI661792B (zh)
WO (1) WO20160170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3816B1 (ko) * 2016-09-05 2017-04-07 (주)코떼랑 기능성 화장품 피부 흡수용 패드
KR101946517B1 (ko) * 2017-01-26 2019-02-11 (주)한라케미칼 다층 구조를 갖는 화장료 담체
JP2020523490A (ja) * 2017-06-15 2020-08-06 ポレックス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区別可能な密度または繊維直径を有する一体型多孔質繊維媒体
WO2021141926A1 (en) * 2020-01-07 2021-07-15 Elc Management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layer cosmetic pads and use thereof
KR102587425B1 (ko) * 2021-05-10 2023-10-12 주식회사 이엠코퍼레이션 팔꿈치 또는 무릎의 피부 케어에 적합한 미용 패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89515U (zh) * 1981-05-29 1982-12-01
JP2000354515A (ja) * 1999-06-15 2000-12-26 Kao Corp 化粧料塗布用具
CN101575767A (zh) * 2009-03-06 2009-11-11 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棉及其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15763A (en) * 1928-07-23 1931-07-21 Joseph J Cosin Powder puff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S5738096Y2 (zh) * 1979-12-24 1982-08-23
JPS60151424A (ja) 1984-01-17 1985-08-09 Nissan Motor Co Ltd フル−ドカツプリング
JP3636813B2 (ja) * 1995-03-31 2005-04-06 日本バイリーン株式会社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67948U (ja) * 1999-10-05 2000-04-21 株式会社瑞光 使い捨て化粧用パフ
US6391835B1 (en) * 2000-04-17 2002-05-21 Unilever Home & Personal Care Usa Division Of Conopco Inc. Alkyl diol impregnate dry cleansing wipe
JP2003093152A (ja) * 2001-09-26 2003-04-02 Lion Corp 化粧料含浸シート
JP4085674B2 (ja) * 2002-04-01 2008-05-14 東レ株式会社 化粧用具
JP4467437B2 (ja) * 2002-11-27 2010-05-26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温感パップ剤
JP2006082263A (ja) * 2004-09-14 2006-03-30 Sekisui Chem Co Ltd 液状物供給基材
WO2008004463A1 (fr) * 2006-07-05 2008-01-10 Kao Corporation Article absorbant
CN201167908Y (zh) * 2008-01-23 2008-12-24 胡波 一种化妆棉
KR101609895B1 (ko) * 2008-06-02 2016-04-20 다이와보 홀딩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화장료 함침용 피부 피복 시트 및 페이스 마스크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89515U (zh) * 1981-05-29 1982-12-01
JP2000354515A (ja) * 1999-06-15 2000-12-26 Kao Corp 化粧料塗布用具
CN101575767A (zh) * 2009-03-06 2009-11-11 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棉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71180B1 (ja) 2015-02-18
TW201611752A (en) 2016-04-01
CN106455788B (zh) 2020-07-31
JP2016032486A (ja) 2016-03-10
BR112016028659A2 (pt) 2017-08-22
KR102169389B1 (ko) 2020-10-23
MY174450A (en) 2020-04-19
PH12016502351B1 (en) 2017-02-13
CN106455788A (zh) 2017-02-22
PH12016502351A1 (en) 2017-02-13
WO2016017017A1 (ja) 2016-02-04
KR20170032232A (ko)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1792B (zh) Disposable cotton pad
TWI637735B (zh) Absorbent article
TWI683046B (zh) 擦拭用薄片
US10449093B2 (en) Fingertip cleaning apparatus
JP2005205120A (ja) パンティライナー
TWI665982B (zh) Disposable cotton pad
JP2004298411A (ja)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78423B2 (ja) 化粧用不織布シート
JP6257283B2 (ja) 吸収性物品
JP6842886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06061396A (ja) 吸収性物品の個装体
JP6920911B2 (ja) 清掃具
US20200253430A1 (en) Fabric cleansing articles and methods thereof
KR200463383Y1 (ko) 화장솜
KR20140002299U (ko) 화장용 골드 양면 패드
JP6542458B1 (ja) 化粧用シート
JP7361556B2 (ja) 吸収性物品
JP5046441B2 (ja) 化粧綿
JPS5926886Y2 (ja) 化粧用パフ
JP7075871B2 (ja) 化粧用シート
KR20180001594U (ko) 스펀레이스 부직포의 화장포지
JP6127843B2 (ja) 清拭用手袋
KR101360395B1 (ko) 손가락 및 발가락용 팩 시트
KR20170003256U (ko) 스펀레이스 부직포의 화장포지
CN109310540A (zh) 一次性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