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3628A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3628A
TW201633628A TW104139909A TW104139909A TW201633628A TW 201633628 A TW201633628 A TW 201633628A TW 104139909 A TW104139909 A TW 104139909A TW 104139909 A TW104139909 A TW 104139909A TW 201633628 A TW201633628 A TW 20163362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contact
signal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medium
medi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9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6844B (zh
Inventor
荻野智宏
Original Assignee
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3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3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6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68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Abstract

本發明之電連接器,可以簡易之構成,良好地維持訊號傳輸媒體與觸點構件之接觸狀態。 將以使多極排列之觸點構件13之接點部13f與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電連接之方式移動操作之致動器12之媒體按壓部12c,配置於多極排列方向上、與觸點構件13之接點部13f相同之位置;在致動器12移動至作用位置時,該致動器12之媒體按壓部12c在與觸點構件13之接點部13f直接對向之位置按壓訊號傳輸媒體;使由致動器12之媒體按壓部12c對訊號傳輸媒體F作用之接觸壓力,在不分散的情形下確實地施加於觸點構件13之接點部13f。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藉由移動操作致動器而使觸點構件與訊號傳輸媒體電連接的電連接器。
一般而言,在各種電氣機器等中,廣泛使用各種電連接器作為用於與可撓性印刷電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或可撓性扁平排線(FFC,Flexible Flat Cable)等各種訊號傳輸媒體電連接的手段。例如,如下述之專利文獻等中具有以下之構成:在構裝於印刷配線基板上使用之電連接器中,將由上述之FPC或FFC等構成之訊號傳輸媒體,通過絕緣外殼(絕緣體(insulator))之開口部插入於內部,此時處於使訊號傳輸媒體成為開放狀態之「待機位置(開放位置)」的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藉由作業者之操作力以朝向電連接器前方側或後方側之「作用位置(閉塞位置)」壓倒之方式旋動。
而且,當將上述之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移動(旋動)操作至夾持訊號傳輸媒體之「作用位置(閉塞位置)」時,設於該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加壓部)壓接於訊號傳輸媒體(FPC、FFC等)之表面,藉由該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加壓部)之按壓力,將設於訊號傳輸媒體之導電路與觸點構件之接點部電連接,同時使訊號傳輸媒體成為固定狀態。另一方面,當將處於「作用位置(閉塞位置)」之致動器往朝向原「待機位置(開放位置)」並往上方立 起之方向進行移動(旋動)操作時,解除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加壓部)之按壓力,當到達「待機位置(開放位置)」時,則可拔去該訊號傳輸媒體。
此處,習知的電連接器,有以下之傾向,亦即,在致動器移動(旋動)至「作用位置(閉塞位置)」時,由該致動器所作用之按壓力,在分散於觸點構件之多極排列方向之狀態下作用於觸點構件。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如以下之構成:利用加壓構件15所具備之加壓部15A將扁平排線C往接觸部12強壓而電連接。然而,按壓該等之加壓部15A,成為相對於接觸部12及設於扁平排線C之導電路在多極排列方向錯位之位置關係。因而,恐有設於訊號傳輸媒體之導電路、與觸點構件之接點部的接觸狀態不穩定的情況。進一步地,亦考慮到在對訊號傳輸媒體(FPC、FFC等)施加預定外之外力的情形時,該訊號傳輸媒體將從觸點構件分離。尤其是,在謀求電連接器之小型化、薄型化的近年來,被要求能更確實地維持上述兩構件彼此之接觸狀態。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25176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07-142130號公報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如以下之電連接器:能以簡易之構成,良好地維持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與觸點構件之接觸狀態,且即使對訊號傳輸媒體施加預定外之外力的情形,亦能夠使兩構件彼此之接觸狀態確實地維持。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在本發明中,電連接器,藉由在使訊號傳輸媒體的一方之表面與呈多極狀排列之複數個觸點構件的接點部相面對 配置的狀態下,使致動器往作用位置移動,而使設於該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壓接於該訊號傳輸媒體的另一方之表面,使該觸點構件之接點部與該訊號傳輸媒體電連接;且採用以下構成:該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在該多極排列方向以既定之間隔設置複數個;該各媒體按壓部,配置於該多極排列方向上、與該觸點構件之接點部相同之位置;在該致動器移動至該作用位置時,該媒體按壓部與該觸點構件之接點部直接對向。
根據具有此種構成的本發明,在致動器往作用位置移動時,該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在與觸點構件之接點部直接對向之位置按壓訊號傳輸媒體,使由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對訊號傳輸媒體作用之接觸壓力,在不分散的情形下確實地施加於觸點構件之接點部。
此外,在本發明中,較佳為:在該多極排列方向相互相鄰之該致動器之該媒體按壓部彼此之間的部分凹設有槽部,該槽部,係以在該致動器移動至該作用位置之狀態下,相對於該訊號傳輸媒體之表面呈非接觸狀態之方式構成。
根據具有此種構成之本發明,僅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壓接於訊號傳輸媒體的一方之表面,使與該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對向之觸點構件之接點部的接觸壓力,能更確實地施加於訊號傳輸媒體。
進一步地,較佳為:在本發明中的致動器之該媒體按壓部,設有變形容許部,該變形容許部係收容該觸點構件之接點部壓接於該訊號傳輸媒體時之該訊號傳輸媒體之彈性變形部分。
根據具有此種構成之本發明,因被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按壓而產生之訊號傳輸媒體之彈性變形部分,收容於變形容許部,藉此,訊號 傳輸媒體成為卡止狀態,能提高該訊號傳輸媒體之保持性。
此外,可在本發明之該致動器,設有沿該多極排列方向延伸之軸部,並且在該觸點構件,設有將該致動器之軸部旋動自如地支承之軸承部。
另一方面,在本發明中,較佳為:在該致動器,設有由用於收容該觸點構件之軸承部的空間構成之軸承收容部,該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配置於該多極排列方向上、與該軸承收容部相同的位置。
根據具有此種構成之本發明,由於觸點構件之含有軸承部的一部分,成為被收容於致動器之軸承收容部內之構造,因此能謀求電連接器整體之小型化。
此外,較佳為:本發明中的該致動器之該軸承收容部,與該變形容許部連通。
根據具有此種構成之本發明,在形成用於生產致動器之模具時,用於成形軸承收容部、及軸部的模具構造,可通過相當於變形容許部之部位而容易地脫模,而提高其生產性。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電連接器,藉由將以使呈多極狀排列之複數個觸點構件之接點部與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電連接的方式移動操作的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配置於多極排列方向上、與觸點構件之接點部相同之位置,從而構成為在將致動器移動至作用位置時,該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在與觸點構件之接點部直接對向之位置按壓訊號傳輸媒體,使由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對訊號傳輸媒體作用之接觸壓力,在不分散的情形下確實地施加於觸點構件之接點部,因此能夠以簡易之構成,良好地維持 訊號傳輸媒體與觸點構件之接觸狀態,且即使是對訊號傳輸媒體施加預定外之外力的情形,亦能夠使兩構件彼此之接觸狀態確實地維持,且能夠以低廉的成本大幅地提高電連接器之品質及可靠度。
10‧‧‧電連接器
11‧‧‧絕緣外殼
11a‧‧‧零件安裝口
11b‧‧‧觸點安裝槽
11c‧‧‧中央開口部
11d‧‧‧側壁部
11e‧‧‧鎖止板
11f‧‧‧被卡止部
12‧‧‧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
12a‧‧‧旋動軸(軸部)
12b‧‧‧操作本體部
12c‧‧‧媒體按壓部(突條部)
12d‧‧‧軸承收容部
12e‧‧‧槽部
12f‧‧‧變形容許部
12g‧‧‧卡止部
13‧‧‧導電觸點(觸點構件)
13a‧‧‧後端基部
13b‧‧‧基板連接部
13c‧‧‧支承樑
13d‧‧‧軸承部
13e‧‧‧彈性樑
13f‧‧‧接點部
14‧‧‧保持金屬件
F‧‧‧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
F1‧‧‧定位卡止板
B‧‧‧印刷配線基板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且係從前方側顯示在訊號傳輸媒體未插入之狀態下致動器倒至作用位置(閉塞位置)時之整體構成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2,係處於圖1所示之閉塞狀態的電連接器之俯視說明圖。
圖3,係處於圖1及圖2所示之閉塞狀態的電連接器之前視說明圖。
圖4,係處於圖1~圖3所示之閉塞狀態的電連接器之後視說明圖。
圖5,係處於圖1~圖4所示之閉塞狀態的電連接器之側視說明圖。
圖6,係放大顯示沿圖2中之VI-VI線之橫剖面之說明圖。
圖7,係從前方側顯示圖1~圖6所示之電連接器之致動器彈起至待機位置(開放位置)之狀態的整體構成,且係顯示一部分剖面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8,係處於圖7所示之開放狀態的電連接器之側視說明圖。
圖9,係顯示相對處於圖7及圖8所示之開放狀態的電連接器,使訊號傳輸媒體之終端部分接近至插入開始位置之狀態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0,係顯示處於圖9所示之位置關係的電連接器及訊號傳輸媒體之相當於圖6之橫剖面說明圖。
圖11,係顯示從圖9所示之狀態將訊號傳輸媒體之終端部分插入至電 連接器內部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2,係顯示處於圖11所示之位置關係的電連接器及訊號傳輸媒體之相當於圖6之橫剖面說明圖。
圖13,係顯示從圖11所示之狀態將致動器押倒至作用位置(閉塞位置)之狀態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4,係顯示處於圖13所示之位置關係的電連接器及訊號傳輸媒體之相當於圖6之橫剖面說明圖。
圖15,係顯示處於圖13及圖14所示之位置關係的電連接器及訊號傳輸媒體之前視說明圖。
圖16,係沿圖15中之XVI-XVI線之橫剖面說明圖。
以下,根據圖式詳細說明為了進行由可撓性印刷電路板(FPC)、或可撓性扁平排線(FFC)等構成之訊號傳輸媒體之連接,而對構裝在印刷配線基板上使用之電連接器適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電連接器之整體構造]
亦即,圖1~6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10,係在絕緣外殼11之前端緣部分(圖6之右端緣部分)安裝有作為連接操作手段之致動器12的所謂的具有前翻(front flip)型構造之電連接器,上述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成為以朝向插入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之終端部分的連接器前端側(圖6之右端側)壓倒之方式旋動之狀態。
此處的絕緣外殼11,由細長狀延伸之中空框體狀之絕緣性 構件形成,在以下說明中,將該絕緣外殼11中的長邊方向稱為「連接器長邊方向」,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之終端部分設定為從「連接器前方」朝向「連接器後方」插入,並將該訊號傳輸媒體F之插入方向稱為「媒體插入方向」。進一步地,訊號傳輸媒體F之終端部分設定為從「連接器後方」朝向「連接器前方」拔除,並將該訊號傳輸媒體F之拔除方向稱為「媒體拔除方向」。
在絕緣外殼11之內方部分,安裝有複數個導電觸點13,該等複數個導電觸點13係以呈適當形狀之薄板狀金屬製構件形成之觸點構件。該等複數個導電觸點13,係以沿著連接器長邊方向相隔適當之間隔呈多極狀之方式配置,該導電觸點13之各個,作為訊號傳輸用或接地用之任一種,以藉由焊接構裝於形成在印刷配線基板B(參照圖10、圖12及圖14)上之導電路(圖示省略)的狀態使用。
此外,如上述般,在絕緣外殼11之前端緣部分(圖6之右端緣部分),安裝有作為連接操作手段之致動器12,該致動器12,如圖7之後所示般,成為以往上方扳起之方式被旋動操作之構成,藉由以此種方式將致動器12往上方旋動操作,絕緣外殼11之前端緣部分在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大致全長成為開放狀態。然後,將由可撓性印刷電路板(FPC)、或可撓性扁平排線(FFC)等構成之訊號傳輸媒體F之終端部分,從已成為上述開放狀態之絕緣外殼11之前端緣部分插入絕緣外殼11之內部。
進一步地,在絕緣外殼11之後端緣部分(圖6之左端緣部分),沿著連接器長邊方向以一定之間隔並列設置有用於安裝上述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等之複數個零件安裝口11a。從該等零件安裝口11a插入絕緣 外殼11內部之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藉由以沿著觸點安裝槽11b滑動之方式插入而固定,該觸點安裝槽11b係凹設於形成絕緣外殼11之內部空間的上下之內壁面。
上述之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以在連接器長邊方向呈多極狀之方式安裝有複數個,而該等之各導電觸點13,配置在對應於從連接器前方側插入絕緣外殼11內部之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之配線圖案(圖示省略)的位置。形成於該訊號傳輸媒體F之配線圖案,係以適當間距配置有訊號傳輸用導電路(訊號線墊)或屏蔽用導電路(屏蔽線墊)而成者。
[關於觸點構件]
此處,上述之各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具有以被夾於形成絕緣外殼11之零件安裝口11a之上下壁部之內壁面的方式固定之後端基部13a。在該後端基部13a之下端部,設有以朝向連接器後方側之外方側形成階差狀之方式延伸之基板連接部13b。該基板連接部13b,藉由焊接連接於印刷配線基板B(參照圖10、圖12及圖14)上之導電路(圖示省略),藉由該焊接進行電連接器1之構裝。
進一步地,從構成上述各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之後端基部13a之上端部分,朝向連接器前方側以呈大致水平之方式延伸有支承樑13c。該支承樑13c,以抵接於形成絕緣外殼11內部空間之上壁部之內面的狀態,延伸至連接器前後方向中的大致中央部分,該支承樑13c之延伸端部分,通過設於絕緣外殼11之中央開口部11c而於上方側露出。
亦即,上述之絕緣外殼11之中央開口部11c,以從該絕緣 外殼11之上壁部之中、連接器前後方向之中央部分切開前方側之部分的方式形成,且以在連接器長邊方向之設在兩端部的側壁部11d、11d以外之全長的方式設置。而且,在該中央開口部11c之前方側區域,配置上述之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並且在該中央開口部11c之後方側區域,以露出於上方之方式配置如上述般構成導電觸點13之支承樑13c之前端側部分。
此外,在絕緣外殼11之側壁部11d、11d之前端部分,形成有凹形狀之被卡止部11f,藉由將下述之致動器12之一部分卡止於該被卡止部11f,使致動器12維持於如圖1~圖6般已壓倒呈水平之狀態。關於此方面將於之後詳細地說明。
此處,在支承樑13c中的前端部,以朝向下方開口之方式呈凹形狀地形成軸承部13d。而且,設於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之作為軸部的旋動軸12a,以從下方側滑動自如地接觸設於該支承樑13c之軸承部13d的方式配置,成為致動器12可以該旋動軸(軸部)12a為中心旋動之構成。關於該致動器12之構成,將於之後詳細地說明。
進一步地,在構成各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之後端部分的後端基部13a之上端部分、與支承樑13c之根基部分間的一體連結部位,以分歧之方式設置彈性樑13e。該彈性樑13e,係由從上述之支承樑13c之根基部分中的下端緣朝向連接器前方側之斜下方以呈懸臂狀之方式延伸之帶板狀之可撓性構件形成,且在往斜下方延伸至絕緣外殼11之下壁部之內壁面附近之後,以稍微朝上折彎之方式朝向連接器前方側呈大致直線狀地延伸。而且,在該彈性樑13e之延伸側之前端部分,以呈朝上之突狀形狀之方式形成接點部13f。
設於成為該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之一部分的彈性樑13e之接點部13f,成為相對於已插入至絕緣外殼11內部之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之配線圖案(圖示省略)從下方側相面對之配置關係。而且,藉由被旋動操作之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按壓訊號傳輸媒體F,藉此,使該訊號傳輸媒體F之配線圖案從上方側按壓於導電觸點13之接點部13f。
[關於致動器]
此處,如上述般以本身之旋動軸12a為中心被旋動操作的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具有於連接器長邊方向延伸之由板狀構件構成之操作本體部12b。亦即,該操作本體部12b,具備於連接器長邊方向延伸之一對兩端緣部,而上述作為軸部之旋動軸12a以沿其中一側之端緣部的方式延伸,成為將作業者之旋動操作力作用於以該旋動軸(軸部)12a為中心之旋動半徑之外方側部分的構成。
此時,上述旋動軸12a之兩端部分,形成為從操作本體部12b之連接器長邊方向兩端面朝向外方突出之狀態(隱藏於圖7之A部的狀態,在圖中未顯示出),並藉由在沿絕緣外殼11之側壁部11d、11d之內面側配置之保持金屬件14之上緣部支持該旋動軸12a之兩端部分,將旋動軸12a以不會從導電觸點13之軸承部13d脫落的樣態支承。另外,保持金屬件14之下端部分,載置於省略圖示之印刷配線基板上,並藉由焊接加以構裝。
進一步地,在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被壓倒呈水平之狀態中的操作本體部12b之前端部分,設有以朝向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外方形成 凸狀的方式形成之卡止部12g(參照圖8及圖9)。而且,在將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以壓倒呈水平之方式旋動時,設於該致動器12之卡止部12g嵌合於絕緣外殼11側之被卡止部11f,藉由嵌合該兩構件12g、11f將致動器12維持於被壓倒呈水平之狀態(參照圖1~圖6)。
亦即,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以在壓倒呈水平狀態下,覆蓋上述絕緣外殼11之中央開口部11c之前方側區域的方式配置,成為可從該壓倒呈水平之「作用位置(閉塞位置)」旋動操作至如圖7及圖8所示般往上方扳起之「待機位置(開放位置)」之構成。被旋動操作至「待機位置(開放位置)」之致動器12,成為以從直立之狀態稍微往後方側傾倒之狀態抵接於絕緣外殼11之一部分而停止旋動。
如上所述,當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以扳起至「待機位置(開放位置)」之方式旋動操作時,絕緣外殼11之前端側區域成為上方開放之狀態,使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之終端部分可以如圖9及圖10所示般接近配置並從上方側載置於該已呈開放狀態之絕緣外殼11之前端側區域。
而且,如上所述載置於絕緣外殼11之前端側區域的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之終端部分,朝向連接器前方側(圖10之左方側)插入,如圖11及圖12所示般,在抵接於絕緣外殼11之壁部的狀態下停止。此時,尤其是如圖9、圖11及圖16所示般,在訊號傳輸媒體F之終端部分之兩側緣部,以往兩側外方突出之方式設置有定位卡止板F1、F1,該等定位卡止板F1、F1,透過藉由與絕緣外殼11之長邊方向兩側部分對向配置之鎖止板11e、11e限制訊號傳輸媒體F於延伸方向之移動,進行訊號傳輸媒 體F之定位。
接著,已處於「待機位置(開放位置)」之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藉由將其以往連接器前方側壓倒之方式旋動操作,而如圖13及圖14所示般移動(旋動)至「作用位置(閉塞位置)」,如上述般以呈凸狀之方式設置於操作本體部12b之卡止部12g,卡止於絕緣外殼11之被卡止部11f而保持於「作用位置(閉塞位置)」。
在相當於已被移動(旋動)至該「作用位置(閉塞位置)」之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之下面的表面,如下所述形成有媒體按壓部12c,該媒體按壓部12c,朝向下方側按壓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之上面(一方之面),將設於該訊號傳輸媒體F之配線圖案按壓於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之接點部13f。關於此點,待後詳述。
此外,如圖6所示,在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之操作本體部12b,以呈梳狀之方式凹設有複數個軸承收容部12d,該等軸承收容部12d係由收容上述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之一部分即支承樑13c之軸承部13d的空間構成。該等各軸承收容部12d,在連接器長邊方向(多極排列方向)配置於與上述導電觸點13相同之位置,且以供支承樑13c之軸承部13d插入該致動器12之軸承收容部12d之內部的方式配置。如上述般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之旋動軸12a,以從下方側按壓之方式接觸配置於該支承樑13c之軸承部13d,藉此成為致動器12被旋動自如地保持之構成。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之操作本體部12b,形成有複數個用於按壓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之上面(一方之面)的媒體按壓部12c。該等複數個媒體按壓部12c,形成在相當於已被移 動(旋動)至「作用位置(閉塞位置)」之致動器12之下面的表面,且由突條部形成,該突條部係在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之多極排列方向即連接器長邊方向相隔既定之間距間隔配置。形成該等之各媒體按壓部12c的突條部,沿致動器12之旋動半徑方向呈細長狀延伸,其沿多極排列方向(連接器長邊方向)的橫剖面形狀形成為大致矩形狀。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多極排列方向(連接器長邊方向)相鄰設置的一對媒體按壓部12c、12c彼此之間的部分,如圖7所示,凹設有槽部12e,該槽部12e同樣地係沿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之旋動半徑方向呈細長狀延伸。該等之槽部12e,其沿多極排列方向(連接器長邊方向)的橫剖面形狀形成為大致矩形狀,且成為以下之構成:即使在致動器12已被移動(旋動)至「作用位置(閉塞位置)」之狀態下,相對於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之上面(一方之面)呈非接觸狀態,不會進行對訊號傳輸媒體F之按壓作用。
如上所述設於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之媒體按壓部12c,在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之多極排列方向(連接器長邊方向)中、配置於與導電觸點13相同之位置,因此,在將以往上方彈起之方式配置於「待機位置(開放位置)」之致動器12,以朝向連接器前方側壓倒呈大致水平之方式旋動操作而移動(旋動)至「作用位置(閉塞位置)」時,該致動器12之媒體按壓部12c,成為相對於導電觸點13從緊鄰其之上方相面對之配置關係。
亦即,在已將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之終端部分插入絕緣外殼11內部的狀態下(參照圖11及圖12),當將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旋動至「作用位置(閉塞位置)」時(參照圖13~圖15),如上所述由細長 狀之突條部形成的致動器12之媒體按壓部12c,朝向下方側按壓訊號傳輸媒體F之上側表面(一方之表面)。其結果,設於該訊號傳輸媒體F之下面(另一方之表面)側的配線圖案,被按壓於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之接點部13f。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多極排列方向(連接器長邊方向)中設置於相互相鄰之一對媒體按壓部12c、12c彼此之間的部分的槽部12e,即使是在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已被旋動至「作用位置(閉塞位置)」的狀態下,仍可以維持成相對於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之表面呈非接觸狀態。藉由具有上述槽部12e,可將訊號傳輸媒體F之彈性變形部分收容於槽部12e之空間,提高對訊號傳輸媒體F在多極排列方向的保持力。
進一步地,如圖6及圖14所示般,在設置於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的媒體按壓部12c之一部分,以從該媒體按壓部12c之外表面連通至上述軸承收容部12d的方式設置有變形容許部12f。該變形容許部12f,係由貫通孔形成,該貫通孔係在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已被旋動至「作用位置(閉塞位置)」的狀態下,形成於從緊鄰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之接點部13f之上方位置起稍微後方側之位置,如上所述可將在致動器12之媒體按壓部12c按壓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時之該訊號傳輸媒體F之彈性變形部分,收容於上述變形容許部12f之內方側之空間。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10,在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已被移動(旋動)至「作用位置(閉塞位置)」時,使該致動器12之媒體按壓部12c在與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之接點部13f直接對向之位置按壓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使由致動器12之媒體按壓部12c對訊號傳輸媒體F作用之接觸壓力不會分散且確實地施加於導電觸點13之接 點部13f。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在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之媒體按壓部12c彼此之間的部分形成槽部12e,因此僅致動器12之媒體按壓部12c壓接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之上面(一方之表面),使與該致動器12之媒體按壓部12c對向之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之接點部13f的接觸壓力,能更確實地施加於訊號傳輸媒體F。
進一步地,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藉由被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之媒體按壓部12c按壓而產生之訊號傳輸媒體(FPC或FFC等)F之彈性變形部分,收容於設在致動器12之變形容許部12f,藉此使訊號傳輸媒體F成為卡止狀態,因此提高該訊號傳輸媒體F之保持性。
進一步地,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包含軸承部13d之導電觸點(觸點構件)13的一部分,成為被收容於設在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之軸承收容部12d內的構造,因此可謀求電連接器整體之小型化。
此外,由於本實施形態中的設於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12之軸承收容部12d,與變形容許部12f連通,因此在以模具形成致動器12時,用於成形軸承收容部12d、及旋動軸12a之模具構造,可通過相當於變形容許部12f而容易地脫模,而提高其生產性。
以上,雖根據實施形態具體地說明了本發明人所完成之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之實施形態,當然可在不脫離其要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形。
例如,在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中,作為被固定於電連接器之訊號傳輸媒體,雖採用可撓性印刷電路板(FPC)、及可撓性扁平排線(FFC),但 對於使用其他之訊號傳輸用媒體等的情形,亦同樣地可適用本發明。
此外,上述之實施形態之致動器,雖為朝向連接器前方側旋動之構成,但對於以朝向連接器後方側旋動之方式構成的電連接器,亦同樣地可適用本發明。
此外,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雖採用呈多極狀排列具有相同形狀之導電觸點而成之構成,但即使是使用不同形狀之導電觸點,亦同樣地可適用本發明。
本發明可廣泛地適用於各種電氣機器中使用之各式各樣的電連接器。
10‧‧‧電連接器
11‧‧‧絕緣外殼
11a‧‧‧零件安裝口
11b‧‧‧觸點安裝槽
11c‧‧‧中央開口部
12‧‧‧致動器(連接操作手段)
12a‧‧‧旋動軸(軸部)
12b‧‧‧操作本體部
12c‧‧‧媒體按壓部(突條部)
12d‧‧‧軸承收容部
12f‧‧‧變形容許部
12g‧‧‧卡止部
13‧‧‧導電觸點(觸點構件)
13a‧‧‧後端基部
13b‧‧‧基板連接部
13c‧‧‧支承樑
13d‧‧‧軸承部
13e‧‧‧彈性樑
13f‧‧‧接點部

Claims (6)

  1. 一種電連接器,藉由在使訊號傳輸媒體的一方之表面與呈多極狀排列之複數個觸點構件的接點部相面對配置的狀態下,使致動器往作用位置移動,而使設於該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壓接於該訊號傳輸媒體的另一方之表面,使該觸點構件之接點部與該訊號傳輸媒體電連接,其特徵在於:該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在該多極排列方向以既定之間隔設置複數個;該各媒體按壓部,配置於該多極排列方向上、與該觸點構件之接點部相同之位置;在該致動器移動至該作用位置時,該媒體按壓部與該觸點構件之接點部直接對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連接器,其中,在該多極排列方向相互相鄰之該致動器之該媒體按壓部彼此之間的部分凹設有槽部;該槽部,係以在該致動器移動至該作用位置之狀態下,相對該訊號傳輸媒體之表面呈非接觸狀態之方式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連接器,其中,在該致動器之該媒體按壓部設有變形容許部,該變形容許部係收容該觸點構件之接點部壓接於該訊號傳輸媒體時之該訊號傳輸媒體之彈性變形部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連接器,其中,在該致動器,設有沿該多極排列方向延伸之軸部,並且在該觸點構件,設有將該致動器之軸部旋動自如地支承之軸承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電連接器,其中,在該致動器,設有由用於收容該觸點構件之軸承部的空間構成之軸承收容部; 該致動器之媒體按壓部,於該多極排列方向配置在與該軸承收容部相同之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電連接器,其中,在該致動器之該媒體按壓部,設有變形容許部,該變形容許部係收容該觸點構件之接點部壓接於該訊號傳輸媒體時之該訊號傳輸媒體之彈性變形部分;該致動器之該軸承收容部,與該變形容許部連通。
TW104139909A 2015-01-09 2015-11-30 電連接器 TWI5968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03584A JP6090341B2 (ja) 2015-01-09 2015-01-09 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3628A true TW201633628A (zh) 2016-09-16
TWI596844B TWI596844B (zh) 2017-08-21

Family

ID=56233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9909A TWI596844B (zh) 2015-01-09 2015-11-30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647365B2 (zh)
JP (1) JP6090341B2 (zh)
KR (1) KR101766980B1 (zh)
CN (1) CN105789944B (zh)
DE (1) DE102016000261A1 (zh)
FR (1) FR3031631A1 (zh)
NL (1) NL2015905B3 (zh)
TW (1) TWI5968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4711B2 (ja) * 2013-09-10 2017-02-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保持部材、電気的接続装置、コネクタ装置
JP5907207B2 (ja) * 2014-04-28 2016-04-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308197B2 (ja) * 2015-11-10 2018-04-1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EP3338863A1 (de) 2016-12-22 2018-06-27 Feuerschutz Jockel Gmbh & Co. KG Feuerlöscher
JP6881996B2 (ja) 2017-02-09 2021-06-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WO2021011486A1 (en) * 2019-07-16 2021-01-21 Cellink Corporation Terminal-free connectors and circuits comprising terminal-free connec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829Y2 (ja) * 1983-06-24 1985-08-0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4778403A (en) * 1987-07-15 1988-10-18 Elco Corporation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JP2692055B2 (ja) 1993-11-18 1997-12-1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820855B2 (ja) * 1993-04-07 1998-11-05 トーマス アンド ベッツ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コネクタ
JPH11329618A (ja) * 1998-05-21 1999-11-30 Kyocera Eruko Kk Fpc/ffc用コネクタ
US6332801B1 (en) * 1999-09-01 2001-12-25 Hirose Electric Co., Ltd. Insulation replacemen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431897B1 (en) * 1999-10-06 2002-08-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ci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having a rotary actuator engaged with a contact in a direction parallel to a sheet-like object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or
KR100532135B1 (ko) 2003-08-27 2005-12-01 한국몰렉스 주식회사 가요성 케이블 커넥터용 하우징
KR100514596B1 (ko) * 2003-08-27 2005-09-14 한국몰렉스 주식회사 가요성 케이블 커넥터용 액츄에이터
JP4168986B2 (ja) * 2004-07-06 2008-10-22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Fpc用コネクタ
JP2006216242A (ja) * 2005-02-01 2006-08-17 Quasar System Inc 電気コネクタ
US7275955B2 (en) * 2005-04-19 2007-10-0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4093583B2 (ja) 2005-04-20 2008-06-0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542525B2 (ja) * 2005-07-07 2010-09-15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4240495B2 (ja) * 2005-09-20 2009-03-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261589B2 (en) * 2005-11-04 2007-08-2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US7179118B1 (en) * 2006-03-15 2007-02-2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US7987594B1 (en) * 2006-11-08 2011-08-0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terconnected foil contact array
JP4858249B2 (ja) * 2007-03-19 2012-01-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56339B2 (ja) * 2007-09-07 2012-06-20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4192203B1 (ja) * 2007-12-26 2008-12-10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7527511B1 (en) * 2008-05-09 2009-05-05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5182384B2 (ja) * 2010-02-05 2013-04-1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993788B2 (ja) * 2010-03-26 2012-08-0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3477508A (zh) * 2010-10-22 2013-12-25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高速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器
JP5344059B2 (ja) * 2011-03-18 2013-11-2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WO2013018193A1 (ja) * 2011-08-02 2013-02-0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799679B2 (ja) * 2011-09-02 2015-10-2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TWM439282U (en) * 2012-03-13 2012-10-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862387B2 (ja) * 2012-03-15 2016-02-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4164883A (ja) * 2013-02-22 2014-09-08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コネクタ
JP5571837B1 (ja) * 2013-08-21 2014-08-13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NL2015905A (en) 2016-09-23
CN105789944A (zh) 2016-07-20
DE102016000261A1 (de) 2016-07-14
TWI596844B (zh) 2017-08-21
US20160204533A1 (en) 2016-07-14
KR20160086262A (ko) 2016-07-19
US9647365B2 (en) 2017-05-09
JP6090341B2 (ja) 2017-03-08
CN105789944B (zh) 2018-04-10
NL2015905B3 (en) 2018-06-28
FR3031631A1 (fr) 2016-07-15
JP2016129124A (ja) 2016-07-14
KR101766980B1 (ko) 2017-08-09
NL2015905B1 (en) 2018-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6844B (zh) 電連接器
KR101735945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장치
TWI623161B (zh) 電連接器
KR200485712Y1 (ko) 복합형 연결 소켓
US1105681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mplementary contact unit
TWI496361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flat conductors
TWI608668B (zh) 電連接器
TW201324969A (zh) 交錯安裝的電連接器
JP201709797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9306321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5482388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M538265U (zh) 電子連接器
US7390213B2 (en)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electrical contacts
CN111630731B (zh) 电连接器
CN210628565U (zh) 一种旋转插头
TWI625008B (zh) 電連接器
US9281593B2 (en) Connector which is reduced in possibility of damage due to warping of a connection object without decreasing the insertability of the connection object
JP6260364B2 (ja)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EP3375049A1 (en) Wall plate connector system
JPH08171967A (ja) スタッキング・コネクタ構造
JP3355480B2 (ja) Zifコネクタ
JP2019125999A (ja) アンテナ装置
JP2016146251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1710315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7054753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