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7393A - 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7393A
TW201617393A TW104131991A TW104131991A TW201617393A TW 201617393 A TW201617393 A TW 201617393A TW 104131991 A TW104131991 A TW 104131991A TW 104131991 A TW104131991 A TW 104131991A TW 201617393 A TW201617393 A TW 20161739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solvent
optical film
hard coat
coat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1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6249B (zh
Inventor
Daiki Wakizaka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17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7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6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62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一種可抑制干涉不均的產生,且可抑制硬塗層表面的風乾不均及條紋的產生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此外,提供利用此製造方法所製作的光學薄膜、包含光學薄膜的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解決手段係一種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於包含從糖酯化合物及縮聚酯化合物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的醯化纖維素薄膜基材上,塗布含有以下(a)~(d)且符合以下(1)~(3)條件的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形成硬塗層。 (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甲醇、(c)醯化纖維素溶解性溶劑、(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 (1):(b)甲醇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為10質量%~30質量%。(2):(c)醯化纖維素溶解性溶劑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為20質量%~90質量%。(3):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以總量計,含有 10質量%~30質量%的在20℃下的表面張力小於23mN/m的溶劑。

Description

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如陰極管顯示裝置(CRT)、電漿顯示器(PDP)、電致發光顯示器(ELD)、螢光顯示顯示器(VFD)、電場發射顯示器(FED)、及液晶顯示裝置(LCD)的影像顯示裝置,為了防止傷害顯示面,而適合設置具有硬塗性的光學薄膜。尤其因應近年來影像顯示裝置的高品質化、大尺寸化、薄層化、長壽命化等,對於所應用的光學薄膜,除了硬塗性外,也要求其它性能良好。這種光學薄膜,一般是在基材上具有硬塗層的構成,廣泛使用醯化纖維素薄膜作為基材。
為了符合各種特性,成為光學薄膜的基材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中,有添加塑化劑的情形。
專利文獻1及2中,記載了使用糖酯化合物、縮聚酯化合物作為塑化劑的光學薄膜。
此外,已知:在於醯化纖維素薄膜基材上形成硬塗層的情況下,若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使用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則此溶劑滲入醯化纖維素薄膜, 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單體也滲入,從而提升醯化纖維素薄膜基材和硬塗層的緊貼性,消除醯化纖維素薄膜基材與硬塗層間的折射率界面,從而抑制了干涉不均(例如專利文獻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3-101331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14-121790號公報
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12-78541號公報
然而,已知有以下的問題:在於含有糖酯化合物或縮聚酯化合物的醯化纖維素薄膜基材上設置硬塗層的情況下,在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僅使用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的情況下,由於難以用此溶劑從醯化纖維素薄膜基材抽出糖酯化合物或縮聚酯化合物,因此在醯化纖維素薄膜基材與硬塗層間產生了折射率界面,產生了干涉不均。
為了解決此問題,已知:若除了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外,還使用易於抽出糖酯化合物或縮聚酯化合物的溶劑的甲醇,則改善干涉不均的問題。
然而,若大量使用包含甲醇的表面張力低的溶劑,則在乾燥時產生不均之際,進行了乾燥的部分與未進行乾燥的部分的表面張力差變大,產生了在硬塗層表面中產生風乾不均或條紋這樣的新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可抑制干涉不均的產生,且可抑制硬塗層表面的風乾不均及條紋的產生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此外,還在於提供利用此製造方法所製作的光學薄膜、包含光學薄膜的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人等銳意檢討的結果,發現了能藉由使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含有特定量的甲醇來抑制干涉不均的產生,另外,能藉由含有特定量的特定表面張力的溶劑來抑制風乾不均及條紋的產生。
即,本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能夠利用下述構成解決。
[1]一種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包含從糖酯化合物及縮聚酯化合物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的醯化纖維素薄膜基材上,塗布含有以下(a)~(d)且符合以下(1)~(3)條件的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形成硬塗層。
(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b)甲醇
(c)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
(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
(1):(b)甲醇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為10質量%~30質量%。
(2):(c)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為20質量%~90質量%。
(3):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以總量計,含有10質量%~30質量%的在20℃下的表面張力小於23mN/m的溶劑。
[2]如[1]記載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相對於上述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上述甲醇的含量係10質量%~25質量%。
[3]如[1]或[2]記載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相對於上述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以總量計,含有10質量%~25質量%的在20℃下的表面張力小於23mN/m的溶劑。
[4]如[1]~[3]中任一項記載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糖酯化合物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
(HO)m-G-(L-R1)n 通式(1)
通式(1)中,G表示單糖殘基或雙糖殘基。R1各自獨立地表示脂肪族基或芳香族基。L各自獨立地表示2價的連結基。m係0以上的整數,n係1以上的自然數。
[5]如[1]~[4]中任一項記載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縮聚酯化合物係由具有芳香環的至少一種二羧 酸、和平均碳數為2.5~8.0的至少一種脂肪族二醇所得到的化合物。
[6]如[1]~[5]中任一項記載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含有在20℃下的表面張力為23mN/m以上、不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
[7]如[1]~[6]中任一項記載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係包含至少一種源自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A)的重複單元、和至少一種源自不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B)的重複單元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1)。
通式(2)中,R0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甲基,L表示2價的連結基,n表示1以上18以下的整數。
[8]如[1]~[6]中任一項記載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係包含至少一種源自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C)的重複單元、和至少一種源自不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B)的重複單元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2)。
通式(3)中,R3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甲基,L2表示2價的連結基,n表示1以上6以下的整數。
[9]如[1]~[8]中任一項記載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在上述硬塗層之上進一步形成低折射率層的步驟。
[10]如[9]記載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含有[7]的上述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1)及[8]的上述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2),作為上述(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
[11]如[10]記載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1)的總固體成分中所包含的比例係0.01~0.2質量%,上述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2)的總固體成分中所包含的比例係0.001~0.01質量%。
[12]一種光學薄膜,其係利用如[1]~[11]中任一項記載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製作。
[13]一種偏光板,其包含利用如[1]~[11]中任一項記載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所製作的光學薄膜。
[14]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其包含利用如[1]~[11]中任一項記載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所製作的光學薄膜及如[13]記載的偏光板中至少任一種。
根據本發明,便能提供可抑制干涉不均的產生,並且能防止硬塗層表面的風乾不均、條紋的產生,具有良好的耐刮傷性及鉛筆硬度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利用此製造方法所製作的光學薄膜、包含光學薄膜的偏光板、及使用其的影像顯示裝置。
[用於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記載的構成要件的說明,有基於本發明的代表性實施態樣所完成的情形,但本發明並不限於那樣的實施態樣。又,本說明書中使用「~」所表示的數值範圍意指包含以「~」前後所記載的數值作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範圍。
此外,在未特別限定的情況下,「(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
<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係於包含從糖酯化合物及縮聚酯化合物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的醯化纖維素薄膜基材上,塗布含有以下(a)~(d)且符合 以下(1)~(3)條件的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形成硬塗層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
(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b)甲醇
(c)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
(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
(1):(b)甲醇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為10質量%~30質量%。
(2):(c)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為20質量%~90質量%。
(3):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以總量計,含有10質量%~30質量%的在20℃下的表面張力小於23mN/m的溶劑。
[醯化纖維素薄膜]
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使用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係包含醯化纖維素而製成。關於醯化纖維素,沒有特別的限定。作為醯化物原料的纖維素,有棉花絨或木材紙漿(闊葉樹紙漿、針葉樹紙漿)等,從任何原料纖維素所得到的醯化纖維素都能夠使用,也可以依情況混合使用。關於這些原料纖維素的詳細記載,例如,能使用丸澤、宇田著「塑膠材料講座(17)纖維素系樹脂」日刊工業新聞社(1970年發行)或發明協會公開技報公技編號2001-1745號(7頁~8頁)記載的纖維素。
就本發明中可較佳地使用的醯化纖維素簡單地加以記載。構成纖維素的β-1,4鍵結的葡萄糖單元,係在2位、3位及6位具有游離的羥基。醯化纖維素,係利用碳數2以上的醯基將這些羥基的一部分或全部進行酯化的聚合物(polymer)。醯基取代度意指位於2位、3位及6位的纖維素的羥基進行酯化的比例(100%的酯化係取代度1)。
總醯基取代度,即DS2+DS3+DS6較佳為1.5~3.0,更佳為2.0~3.0,再更佳為2.5~3.0,再更佳為2.7~3.0,特佳為2.70~2.98。此外,從製膜性的觀點來看,依情況較佳為2.80~2.95,特佳為2.85~2.90。此處,DS2係葡萄糖單元的2位的羥基被醯基取代的取代度(以下也稱為「2位的醯基取代度」),DS3係3位的羥基被醯基取代的取代度(以下也稱為「3位的醯基取代度」),DS6係6位的羥基被醯基取代的取代度(以下也稱為「6位的醯基取代度」)。此外,DS6/(DS2+DS3+DS6)係6位的醯基取代度對總醯基取代度的比例,以下也稱為「6位的醯基取代率」。
關於這些纖維素,能以國際公開第2011/102492號的段落編號0034至0039的記載為參考。
<添加劑>
本發明所使用的醯化纖維素薄膜包含從糖酯化合物及縮聚酯化合物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這些化合物較佳為可作為塑化劑使用。此外,本發明所使用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也可以含有其它添加劑。含有添加 劑,除了控制濕度尺寸變化率外,在改善薄膜的熱學性質、光學性質、機械性質,賦予柔軟性,賦予耐吸水性,減低水分透過率等的薄膜改質的觀點上,顯現出有用的效果。又,添加劑係指醯化纖維素以外的全部成分,例如,可舉出:塑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微粒子等。
<糖酯化合物>
若本發明所使用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中,添加了糖酯化合物作為塑化劑,便有能控制薄膜的機械性質這樣的優點。
糖酯化合物由於與纖維素酯的相溶性佳,因此難以產生製膜時及加熱拉伸時的滲出,且由於具有大體積結構,因此可以改良薄膜的硬度。
作為糖酯化合物,較佳為吡喃糖環或呋喃糖環中導入醯基的糖酯化合物。關於糖酯化合物,能參照日本特開2012-181516號公報的[0068]~[0092]的(糖酯化合物)的記載。
糖酯化合物較佳為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HO)m-G-(L-R1)n 通式(1)
式(1)中,G表示單糖殘基或雙糖殘基。R1各自獨立地表示脂肪族基或芳香族基。L各自獨立地表示2價的連結基。m係0以上的整數,n係1以上的自然數。
糖酯化合物係指構成此化合物的糖骨架結構中的可取代的基(例如,羥基、羧基)中至少一個、和至少一種取代基進行酯鍵結的化合物。即,此處所述的糖酯化合 物也包含廣義的糖衍生物類,還包含例如如葡萄糖酸的包含糖殘基作為結構的化合物。即,糖酯化合物還包含葡萄糖和羧酸的酯體,及葡萄糖酸和醇的酯體。
本發明能使用的用通式(1)所表示的糖酯化合物較佳為具有呋喃糖結構或吡喃糖結構的化合物。在具有呋喃糖結構或吡喃糖結構作為糖骨架的情況下,通式(1)中,m+n≧4。
此外,在具有呋喃糖結構或吡喃糖結構作為糖骨架的情況下,也能符合m+n與假設各個G並非殘基而是相同骨架的環狀縮醛結構的未經取代的糖類的情況的羥基的數量相等的這種條件。
又,m+n的上限值能採用依G的種類決定的值,若G為單糖殘基的話便是5,若為雙糖殘基的話便是8。
作為用通式(1)所表示的糖酯化合物的例子,可舉出: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木糖、阿拉伯糖、乳糖、蔗糖、蔗果四糖(nystose)、1F-果糖基蔗果四糖(1F-fructosylnystose)、水蘇糖、麥芽糖醇、乳糖醇、乳酮糖(lactulose)、纖維雙糖、麥芽糖、纖維三糖、麥芽三糖、棉子糖或者是蔗果三糖(kestose)。此外,也可舉出:龍膽雙糖、龍膽三糖、龍膽四糖、木三糖(xylotriose)、半乳糖蔗糖(galactosylsucrose)等,但不限定於此。特佳為具有呋喃糖結構和吡喃糖結構兩者的化合物。作為例子,較佳為蔗糖、蔗果三糖、蔗果四糖、1F-果糖基蔗果四糖、棉子糖等,更佳為蔗糖。
作為將上述化合物中的全部或一部分羥基進行酯化所使用的取代基,沒有特別的限制。其中,較佳為使用單羧酸。通式(1)中的R1較佳為各自獨立地表示醯基。
作為單羧酸,沒有特別的限制,能使用周知的脂肪族單羧酸、脂環族單羧酸、芳香族單羧酸等。所使用的羧酸可以是1種,也可以是2種以上的混合。在R1為複數個的情況下,彼此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另一方面,通式(1)中的L較佳為各自獨立地表示單鍵、-O-、-CO-、-NR11-(R11表示1價的取代基)中任一個。
以下,舉出本發明能使用的用通式(1)所表示的糖酯化合物的具體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以下的結構式中,R各自獨立地表示任意取代基,複數個R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在以下的表1~4中,取代基1、2表示各自的任意R。此外,取代度表示R係用取代基表示的數量。「無」表示R為氫原子。
在對本發明所使用的醯化纖維素薄膜添加糖酯化合物的情況下,糖酯化合物的含量係相對於醯化纖維素100質量份較佳為0.1質量份以上2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0.1質量份以上15質量份以下。
<縮聚酯化合物>
縮聚酯系化合物較佳為由以下的化合物得到:由具有芳香環的至少一種二羧酸(也稱為芳香族二羧酸)、和平均碳數為2.5~8.0的至少一種脂肪族二醇所得到的化合物。此外,亦較佳為由芳香族二羧酸和至少一種脂肪族二羧酸的混合物、和平均碳數為2.5~8.0的至少一種脂肪族二醇得到。
二羧酸殘基的平均碳數的計算係用二羧酸殘基和二醇殘基個別進行。
以將二羧酸殘基的組成比(莫耳分率)乘以構成碳數算出的值作為平均碳數。例如,在由己二酸殘基和鄰苯二甲酸殘基各50莫耳%所構成的情況下為平均碳數7.0。
此外,在二醇殘基的情況下也一樣,二醇殘基的平均碳數係設為將二醇殘基的組成比(莫耳分率)乘以構成碳數算出的值。例如,在由乙二醇殘基50莫耳%和1,2-丙二醇殘基50莫耳%所構成的情況下平均碳數為2.5。
縮聚酯的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500~2000,更佳為600~1500,再更佳為700~1200。若縮聚酯的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以上的話,則揮發性變低,變得難以產生由在拉伸醯化纖維素薄膜時的高溫條件下的揮散所造成的薄膜缺陷或步驟污染。此外,若為2000以下的話,則與醯化纖維素的相溶性變高,變得難以產生製膜時及加熱拉伸時的滲出。
縮聚酯的數量平均分子量能利用凝膠滲透層析法進行測定、評價。此外,在未封端的聚酯多元醇的情況下, 也能由單位重量的羥基量(以下,也稱為羥基價)算出。在本說明書中,羥基價係在將聚酯多元醇進行乙醯化後,測定中和過剩的乙酸所需的氫氧化鈉的量(mg)。
在使用芳香族二羧酸和脂肪族二羧酸的混合物作為二羧酸成分的情況下,較佳為二羧酸成分的碳數的平均為5.5~10.0的二羧酸,更佳為5.6~8。
若碳數的平均為5.5以上的話,便能得到耐久性優異的偏光板。若碳數的平均為10以下的話,則對醯化纖維素的相溶性優異,在醯化纖維素薄膜的製膜過程中能抑制滲出的發生。
由二醇、和包含芳香族二羧酸的二羧酸所得到的縮聚酯中包含芳香族二羧酸殘基。
在本說明書中,殘基係指縮聚酯的部分結構,表示具有形成縮聚酯的單體的特徵的部分結構。例如,由二羧酸HOOC-R-COOH所形成的二羧酸殘基係-OC-R-CO-。
上述縮聚酯的芳香族二羧酸殘基比率較佳為40mol%以上,更佳為40mol%~95mol%。
藉由將芳香族二羧酸殘基比率設為40mol%以上,可得到展現出充分的光學異向性的醯化纖維素薄膜,能得到耐久性優異的偏光板。此外,若為95mol%以下的話,則與醯化纖維素的相溶性優異,即使是在醯化纖維素薄膜製膜時及加熱拉伸時也能夠難以產生滲出。
作為能用於形成縮聚酯系化合物的芳香族二羧酸,例如能舉出:鄰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1,5-萘二甲酸、1,4-萘二甲酸、1,8-萘二甲酸、 2,8-萘二甲酸或2,6-萘二甲酸等。其中,較佳為鄰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更佳為鄰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再更佳為對苯二甲酸。
縮聚酯中,形成了源自混合中使用的芳香族二羧酸的芳香族二羧酸殘基。
即,上述芳香族二羧酸殘基較佳為包含鄰苯二甲酸殘基、對苯二甲酸殘基、間苯二甲酸殘基中的至少一種,更佳為包含鄰苯二甲酸殘基、對苯二甲酸殘基中的至少一種,再更佳為包含對苯二甲酸殘基。
藉由在形成縮聚酯的混合中使用對苯二甲酸作為芳香族二羧酸,能夠製成與醯化纖維素的相溶性更優異,即使是在醯化纖維素薄膜的製膜時及加熱拉伸時也難以產生滲出的醯化纖維素薄膜。此外,上述芳香族二羧酸可以使用1種,也可以使用2種以上。在使用2種的情況下,較佳為使用鄰苯二甲酸和對苯二甲酸。
藉由併用鄰苯二甲酸和對苯二甲酸2種芳香族羧酸,能夠將常溫下的縮聚酯軟化,在變得容易處理(handling)的方面上是較佳的。
縮聚酯的二羧酸殘基中的對苯二甲酸殘基的含量較佳為40mol%~100mol%。
藉由將對鄰苯二甲酸殘基比率設為40mol%以上,可得到展現出充分的光學異向性的醯化纖維素薄膜。
由二醇、和包含脂肪族二羧酸的二羧酸所得到的縮聚酯中包含脂肪族二羧酸殘基。
作為能形成上述縮聚酯系化合物的脂肪族二羧酸,例如,可以舉出:草酸、丙二酸、琥珀酸、馬來酸、富馬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或1,4-環己烷二羧酸等。
縮聚酯中,形成了源自混合中使用的脂肪族二羧酸的脂肪族二羧酸殘基。
脂肪族二羧酸殘基較佳為平均碳數為5.5~10.0,更佳為5.5-8.0,再更佳為5.5~7.0。若脂肪族二羧酸殘基的平均碳數為10.0以下的話,則能減低化合物的加熱損失,能防止面狀缺陷的發生,造成該缺陷的原因被認為是由醯化纖維素網狀物(web)乾燥時的滲出引起的步驟污染。此外,若脂肪族二羧酸殘基的平均碳數為5.5以上的話,則相溶性優異,難以發生縮聚酯的析出而較佳。
具體而言,上述脂肪族二羧酸殘基較佳為包含琥珀酸殘基,在使用2種的情況下,較佳為包含琥珀酸殘基和己二酸殘基。
即,在形成縮聚酯的混合中,可以使用1種脂肪族二羧酸,也可以使用2種以上,在使用2種的情況下,較佳為使用琥珀酸和己二酸。在形成縮聚酯的混合中使用1種脂肪族二羧酸的情況下,較佳為使用琥珀酸。能將脂肪族二羧酸殘基的平均碳數調整為期望的值,這在與醯化纖維素的相溶性的方面上是較佳的。
在形成縮聚酯的混合中,較佳為使用2種或3種二羧酸。在使用2種的情況下,較佳為使用各1種的脂肪族二羧酸和芳香族二羧酸,在使用3種的情況 下,能使用1種脂肪族二羧酸和2種芳香族二羧酸,或2種脂肪族二羧酸和1種芳香族二羧酸。這是因為能夠容易調整二羧酸殘基的平均碳數的值,且將芳香族二羧酸殘基的含量設在較佳的範圍內,可以提高偏光鏡的耐久性。
由二醇和包含二羧酸的二羧酸所得到的縮聚酯包含二醇殘基。
在本說明書中,由二醇HO-R-OH所形成的二醇殘基係-O-R-O-。
作為形成縮聚酯的二醇,可舉出芳香族二醇及脂肪族二醇,較佳為上述塑化劑所使用的縮聚酯係至少由脂肪族二醇形成。
上述縮聚酯較佳為包含平均碳數為2.5~7.0的脂肪族二醇殘基,更佳為包含平均碳數為2.5~4.0的脂肪族二醇殘基。若上述脂肪族二醇殘基的平均碳數小於7.0,則與醯化纖維素的相溶性得到改善,變得難以產生滲出,此外,化合物的加熱損失變得難以增加,而變得難以產生面狀缺陷,造成該缺陷的原因被認為是在醯化纖維素網狀物乾燥時的步驟污染。此外,若脂肪族二醇殘基的平均碳數為2.5以上的話,便容易合成。
能形成上述縮聚酯系化合物的脂肪族二醇,能舉出烷基二醇或脂環式二醇類作為較佳的例子,例如,較佳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 醇(3,3-二羥甲基戊烷)、2-正丁基-2-乙基-1,3-丙二醇(3,3-二羥甲基庚烷)、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甲基-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2-十八烷二醇、二甘醇、環己烷二甲醇等。較佳為連同乙二醇,作為1種或2種以上的混合物使用。
作為更佳的上述脂肪族二醇,係乙二醇、1,2-丙二醇、及1,3-丙二醇中至少一種,特佳為乙二醇、及1,2-丙二醇中至少一種。在使用2種上述脂肪族二醇形成上述縮聚酯的情況下,較佳為使用乙二醇、及1,2-丙二醇。藉由使用1,2-丙二醇或1,3-丙二醇,能防止縮聚酯的結晶化。
上述縮聚酯中,由混合中使用的二醇形成了二醇殘基。
即,上述縮聚酯較佳為包含乙二醇殘基、1,2-丙二醇殘基、及1,3-丙二醇殘基中至少一種作為二醇殘基,更佳為乙二醇殘基或1,2-丙二醇殘基。
上述縮聚酯中所包含的脂肪族二醇殘基中,較佳為包含10mol%~100mol%的乙二醇殘基,更佳為包含20mol%~100mol%。
上述縮聚酯的末端,可以是未封端而保持為二醇或羧酸,也可以進一步與單羧酸類或單醇類反應來實施所謂的封端。
作為封端所使用的單羧酸類,較佳為乙酸、丙酸、丁酸、苯甲酸等。作為封端所使用的單醇類,較佳為甲 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等,最佳為甲醇。若縮聚酯的末端所使用的單羧酸類的碳數為7以下,則化合物的加熱損失不會變大,不會產生面狀缺陷。
更佳為上述縮聚酯的末端係未封端而保持為二醇殘基,或者是被乙酸、丙酸或苯甲酸封端。
上述縮聚酯的兩末端各自是否封端或者未封端並不重要。
在縮聚物的兩個末端是未封端的情況下,縮聚酯較佳為聚酯多元醇。
作為上述縮聚酯的態樣之一,能舉出脂肪族二醇殘基的碳數為2.5~8.0且縮聚酯的兩末端是未封端的縮聚酯。
在縮聚酯的兩末端被封端的情況下,較佳為與單羧酸反應來進行封端。此時,上述縮聚酯的兩末端成為單羧酸殘基。在本說明書中,由單羧酸R-COOH所形成的單羧酸殘基為R-CO-。在縮聚酯的兩末端被單羧酸封端的情況下,上述單羧酸較佳為脂肪族單羧酸殘基,更佳為單羧酸殘基為碳數22以下的脂肪族單羧酸殘基,再更佳為碳數3以下的脂肪族單羧酸殘基。此外,較佳為碳數2以上的脂肪族單羧酸殘基,特佳為碳數2的脂肪族單羧酸殘基。
作為上述縮聚酯的態樣之一,能舉出脂肪族二醇殘基的碳數大於2.5且為7.0以下,縮聚酯的兩末端被單羧酸殘基封端的縮聚酯。
若將縮聚酯的兩末端進行封端的單羧酸殘基的碳數為3以下,則揮發性降低,由縮聚酯的加熱所造成的損失不會變大,可以減低步驟污染的產生或面狀缺陷的產生。
即,作為封端所使用的單羧酸,較佳為脂肪族單羧酸,更佳為單羧酸為碳數2至22的脂肪族單羧酸,再更佳為碳數2~3的脂肪族單羧酸,特佳為碳數2的脂肪族單羧酸殘基。
例如,較佳為乙酸、丙酸、丁酸、苯甲酸及其衍生物等,更佳為乙酸或丙酸,最佳為乙酸。
封端所使用的單羧酸可以混合2種以上。
較佳為上述縮聚酯的兩末端被乙酸或丙酸封端,最佳為兩末端被乙酸封端為乙醯基酯殘基(有稱為乙醯基殘基的情況)。
在將上述縮聚酯的兩末端進行封端的情況下,能夠得到常溫下的狀態難以成為固體形狀,處理性變佳,還有濕度穩定性、偏光板耐久性優異的醯化纖維素薄膜。
上述縮聚酯的具體例A-1~A-34記載於下述表5,但不限於此。
上述表5中的縮寫分別表示以下的化合物,PA:鄰苯二甲酸,TPA:對苯二甲酸,AA:己二酸,SA:琥珀酸,2,6-NPA:2,6-萘二甲酸。
作為上述縮聚酯的具體例,另外,還可舉出以下的A-35~A39。
A-35:PA/乙二醇/末端乙醯酯基
A-36:PA/丙二醇/末端乙醯酯基
A-37:PA/丙二醇/末端苄醯酯基
A-38:AA/丙二醇/末端苄醯酯基
A-39:TPA/丙二醇/末端甲基苄醯酯基
上述縮聚酯的合成,係可以容易地藉由以下任一方法進行合成者:利用常法由二醇和二羧酸的聚酯化反應或酯交換反應所形成的熱熔融縮合法、或者是這些酸的氯化酸和二醇類的界面縮合法。此外,關於上述縮聚酯,在村井孝一編者「塑化劑 其理論和應用」(幸書房股份公司,昭和48年3月1日初版第1版發行)中有詳細的記載。此外,也能利用日本特開平05-155809號、日本特開平05-155810號、日本特開平5-197073號、日本特開2006-259494號、日本特開平07-330670號、日本特開2006-342227號、日本特開2007-003679號各公報等中所記載的素材。
在對本發明所使用的醯化纖維素薄膜添加縮聚酯化合物的情況下,縮聚酯化合物的含量係相對於醯化纖維素100質量份較佳為0.1質量份以上2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0.1質量份以上15質量份以下。
<紫外線吸收劑>
本發明所使用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也可以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作為添加劑。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例如, 可舉出:受阻酚系化合物、羥基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水楊酸酯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鎳錯合鹽系化合物等。作為具體的例子,可舉出日本特開2012-181516號公報段落[0121]記載的化合物。
紫外線吸收劑的含量係相對於醯化纖維素100質量份較佳為0.0001質量份以上10以下,更佳為0.0001質量份以上5質量份以下,再更佳為0.001質量份以上3質量份以下。
<微粒子添加劑>
為了賦予薄膜間的滑動性或防止黏結(blocking),較佳為醯化纖維素薄膜表面中添加微粒子。作為此微粒子,較佳地使用表面被疏水基被覆,採取二次粒子的態樣的氧化矽(二氧化矽,SiO2)。又,微粒子也可以連同氧化矽一起使用二氧化鈦、氧化鋁、氧化鋯、碳酸鈣、滑石、黏土、燒成高嶺土、燒成矽酸鈣、水合矽酸鈣、矽酸鋁、矽酸鎂、磷酸鈣等的微粒子,或者是使用這些微粒子取代氧化矽。
此微粒子發揮作為所謂的消光劑的功能,藉由添加微粒子而在薄膜表面形成微小的凹凸,且藉由此凹凸而即使薄膜彼此重疊也不會相互貼附,可確保薄膜彼此的滑動性。在此時由來自薄膜表面的微粒子突出的突起所形成的微小凹凸係高度30nm以上的突起為104個/mm2以上的情況下,特別是滑動性、黏結性的改善效果大。
消光劑微粒子尤其以賦予在表層,由於薄膜霧度未升高並且改善黏結性、滑動性而較佳。作為將微粒子賦予在表層的方法,可舉出利用重層流延或塗布等的手段。
若在薄膜捲筒中接觸面壓變高,則在一定的機率下薄膜的重疊部分彼此貼附而變得難以滑動。因依此方式對薄膜表面施加過重的壓力等的原因,造成重疊的薄膜彼此貼附的現象稱為黏結。由於薄膜彼此貼附而變得難以滑動,導致無法藉由滑動來緩和捲取薄膜之際的變形。因此,現有的薄膜捲筒中,產生了被稱為塌陷的沿著圓周方向的凹陷或皺摺、肇因於捲芯的凹凸或捲附時的薄膜端面(切面)而在捲芯側成為薄膜變形的缺陷(以下,稱為芯側投射缺陷)等。此塌陷、皺摺或芯側投射缺陷會因薄膜的膜厚或薄膜的彈性率降低而容易產生。
薄膜捲筒在滾紋(knurling)部分之間的供使用的區域部分(使用部分)中,施加有0.01MPa以上0.10MPa左右以下的範圍內的接觸面壓。
對捲芯附近的薄膜部分所施加的接觸面壓,有薄膜越趨近長條狀便越高的傾向。在長度不到4000m的長條狀薄膜的捲芯側,施加有0.05MPa以上0.10MPa以下範圍內左右的接觸面壓。因此,以往在薄膜比2000m短的情況下並未產生問題,但是若薄膜長到例如薄膜長度為2000m以上10000m以下的範圍內,便有容易產生黏結、塌陷、皺摺、芯側投射缺陷的傾向。
此外,以往若薄膜薄到例如薄膜厚度為10μm以上65μm以下的範圍內,則在捲取於捲芯以製成薄膜捲筒之際,有容易產生黏結、塌陷、皺摺、芯側投射缺陷的傾向。此外,以往若薄膜的彈性率低到例如薄膜的彈性率為1.0GPa以上4.0GPa以下的範圍內,則在捲取於捲芯以製成薄膜捲筒之際,容易產生黏結、塌陷、皺摺、芯側投射缺陷。
利用對薄膜表面賦予微小凹凸來改善黏結性、滑動性,對這種捲取調適性的改善是有效的。尤其薄膜彼此的接觸面壓在0.05MPa以上0.10MPa的範圍內的靜摩擦係數為1.2以下,在薄膜重疊部分間產生滑動,因此可減低黏結、塌陷、皺摺、芯側投射缺陷的產生。若接觸面壓在0.05MPa以上0.10MPa以下的範圍內的部分的靜摩擦係數為1.0以下的話較佳,若接觸面壓在0.05MPa以上0.10MPa以下的範圍內的部分的靜摩擦係數為0.9以下的話更佳。
接下來,就硬塗層加以說明。在本發明中,在上述醯化纖維素薄膜基材上塗布含有以下(a)~(d)的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並加以乾燥、硬化,從而能形成光學薄膜。
在本發明中,硬塗層係指藉由形成上述層來提升透明支撐體的鉛筆硬度(硬度變高)的層。在實用上,硬塗層積層後的鉛筆硬度(JIS K5400)較佳為H以上,更佳為2H以上,最佳為3H以上。
硬塗層的厚度較佳為1~35μm,更佳為1~25μm,最佳為1.5~15μm。
在本發明中,硬塗層可以是1層也可以是複數層。在硬塗層是複數層的情況下,較佳為全部的硬塗層的膜厚合計在上述範圍內。
本發明的光學薄膜的硬塗層表面可以是平坦的也可以有凹凸。此外,也能夠根據需要,為了賦予表面凹凸或內部散射而使硬塗層含有透光性粒子。
以下,記載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所包含的各成分的相關細節。
<(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所包含的具有不飽和雙鍵的化合物能發揮作為結合劑的功能,尤其具有2個以上的聚合性不飽和基的多官能單體能發揮作為硬化劑的功能,可以使塗膜的強度或耐刮傷性提升。
在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表示分子內含有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的化合物。
作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舉出: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 烯酸酯、PO改性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磷酸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羥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2,3-環己烷四(甲基)丙烯酸酯、聚胺基甲酸酯聚丙烯酸酯、聚酯聚丙烯酸酯、己內酯改性參(丙烯醯氧基乙基)異三聚氰酸酯等。
具有(甲基)丙烯醯基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類也能使用市售者,能舉出:新中村化學工業(股)製的NK ESTER A-TMMT、日本化藥(股)製的KAYARAD DPHA等。關於多官能單體,記載在日本特開2009-98658號公報段落[0114]~[0122],在本發明中亦相同。亦較佳為為了取得捲曲和硬度的平衡、控制對基材的滲入而併用複數種單體。
為了給予充分的聚合率以賦予硬度等,本發明的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扣除無機成分後的總固體成分較佳為50質量%以上,更佳為60~99質量%,再更佳為70~99質量%,特佳為80~99質量%。
在本發明中,作為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所含有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亦較佳為使用分子內含有環狀脂肪族烴和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的化合物。藉由使用這種化合物,能將低透濕性賦予硬塗層。
在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含有分子內含有環狀脂肪族烴和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的化合物的情況下,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中,分子內含有環狀脂肪族烴和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的化合物較佳為1~90質量%,更佳為2~80質量%,特佳為5~70質量%。
在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含有分子內含有環狀脂肪族烴和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情況下,較佳為進一步含有5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在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進一步含有5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情況下,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中,5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較佳為1~70質量%,更佳為2~60質量%,特佳為5~50質量%。
<(b)甲醇>
在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含有甲醇作為溶劑。由於甲醇能抽出糖酯化合物或縮聚酯化合物,因此除了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外還使用甲醇,從而即使是在以包含糖酯化合物或縮聚酯化合物的醯化纖維素薄膜為基材的情況下,也難以在基材與硬塗層之間產生折射率界面,能抑制干涉不均的產生。
但是,若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含有大量的包含甲醇的表面張力低的溶劑,則因硬塗層乾燥時的乾燥不均,導致進行了乾燥的部分與未進行乾燥的部分的表面 張力差變大,而有產生風乾不均或條紋的情形,因此甲醇的含量及低表面張力溶劑的含量必須適切地控制。此外,若甲醇的含量變得過多,則醯化纖維素的溶解性下降,因此干涉不均惡化。
因此,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甲醇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設為10質量%~30質量%。若甲醇的含量在上述範圍內,便能控制干涉不均的產生,同時也能防止硬塗層乾燥時的風乾不均或條紋的產生。甲醇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較佳為10~25質量%,更佳為10~20質量%。
<(c)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
在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含有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作為溶劑。若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含有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則當形成硬塗層時,溶劑溶解醯化纖維素而滲入,因此藉由與上述甲醇搭配使用,包含糖酯化合物或縮聚酯化合物的醯化纖維素基材與硬塗層的界面消失,能夠抑制干涉不均。
作為(c)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可舉出:二丁基醚、二甲氧基甲烷、二甲氧基乙烷、二乙氧基乙烷、環氧丙烷、二烷、二氧環戊烷、三烷、四氫呋喃、苯甲醚及苯乙醚等的醚類;或丙酮、甲基乙基酮(MEK)、二乙基酮、二丙基酮、二異丁基酮、環戊酮、環己酮、及甲基環己酮等的一部分酮類;或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正戊酯、乙酸甲酯、乙醯乙酸甲酯、丙 酸甲酯、丙酸乙酯、乙酸正戊酯、及γ-丁內酯等的酯類;另外,甲基賽路蘇、賽路蘇、丁基賽路蘇、賽路蘇乙酸酯等的賽路蘇類;其它還有N-甲基-2-吡咯酮(N-甲基吡咯酮)、下述通式(d1)所表示的碳酸酯系溶劑等,較佳為乙酸甲酯、丙酮、甲基乙基酮、下述通式(d1)所表示的碳酸酯系溶劑,更佳為乙酸甲酯、丙酮、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這些溶劑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以組合2種以上使用。
通式(d1)中,Ra及Rb各自獨立地表示烷基,較佳為碳數1~3的烷基,作為碳數1~3的烷基,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
(c)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為20質量%~90質量%。若(c)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的含量在上述範圍內,則對基材薄膜的滲入量成為最適合,可得到良好的鉛筆硬度,同時能抑制干涉不均產生。(c)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較佳為30~80質量%,更佳為40~80質量%,最佳為55~80質量%。
<(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
在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含有(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
一般而言,勻塗劑具有抑制由乾燥風的局部分布所造成的乾燥偏差所引起的膜厚不均等、改良塗布物的收縮(cissing)的效果。
作為勻塗劑,具體而言,使用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又,勻塗劑,與低分子化合物相比,較佳為寡聚物或聚合物。
若添加勻塗劑,則勻塗劑在所塗布的液膜的表面快速地移動而偏向存在,即使膜乾燥後勻塗劑仍在表面上保持偏向存在,因此添加勻塗劑的硬塗層的表面能量因勻塗劑而下降。從防止硬塗層的膜厚不均一性或收縮、不均這樣的觀點來看,較佳為膜的表面能量低。
作為矽酮系勻塗劑的較佳例子,可舉出:包含複數個二甲基矽氧基單元作為重複單元的在化合物鏈的末端及/或側鏈具有取代基者。包含二甲基矽氧基作為重複單元的化合物鏈中也可以包含二甲基矽氧基以外的結構單元。取代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較佳為有複數個。作為較佳的取代基的例子,可舉出包含聚醚基、烷基、芳基、芳氧基、芳基、桂皮醯基、氧環丁烷基、氟烷基、聚氧化烯基等的基。
矽酮系勻塗劑的數量平均分子量沒有特別的限制,但較佳為10萬以下,更佳為5萬以下,特佳為1000~30000,最佳為1000~20000。
作為較佳的矽酮系勻塗劑的例子,作為不具有電離放射線硬化基的市售的矽酮系勻塗劑,能舉出:信越化學工業(股)製的X22-3710、X22-162C、X22-3701E、X22160AS、X22170DX、X224015、X22176DX、X22-176F、X224272、KF8001、X22-2000等;Chisso(股)製的FM4421、FM0425、FMDA26、FS1265等;Toray-Dow Corning(股)製的BY16-750、BY16880、BY16848、SF8427、SF8421、SH3746、SH8400、SF3771、SH3749、SH3748、SH8410等;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Japan公司製的TSF系列(TSF4460、TSF4440、TSF4445、TSF4450、TSF4446、TSF4453、TSF4452、TSF4730、TSF4770等)、FGF502、SILWET系列(SILWETL77、SILWETL2780、SILWETL7608、SILWETL7001、SILWETL7002、SILWETL7087、SILWETL7200、SILWETL7210、SILWETL7220、SILWETL7230、SILWETL7500、SILWETL7510、SILWETL7600、SILWETL7602、SILWETL7604、SILWETL7604、SILWETL7605、SILWETL7607、SILWETL7622、SILWETL7644、SILWETL7650、SILWETL7657、SILWETL8500、SILWETL8600、SILWETL8610、SILWETL8620、SILWETL720)等,但不限於此。
作為具有電離放射線硬化基者,能舉出:信越化學工業(股)製的X22-163A、X22-173DX、X22-163C、KF101、X22164A、X24-8201、X22174DX、 X22164C、X222426、X222445、X222457、X222459、X22245、X221602、X221603、X22164E、X22164B、X22164C、X22164D、TM0701等;Chisso(股)製的Silaplane系列(FM0725、FM0721、FM7725、FM7721、FM7726、FM7727等);Toray-Dow Corning(股)製的SF8411、SF8413、BY16-152D、BY16-152、BY16-152C、8388A等;Evonik Degussa Japan(股)製的TEGO Rad2010、2011、2100、2200N、2300、2500、2600、2700等;BYK Chemie Japan(股)製的BYK3500;信越Silicone公司製的KNS5300;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Japan公司製的UVHC1105、UVHC8550等,但不限於此。
上述勻塗劑,在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中,較佳為含有0.01~0.5質量%,更佳為0.01~0.3質量%。
氟系勻塗劑,係同一分子內具有氟脂肪族基、和親媒性基的化合物,該親媒性基係例如當使用此勻塗劑作為添加劑時,賦予對塗布用、成形材料用等的各種組成物的親和性,這種化合物一般能使具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和具有親媒性基的單體進行共聚合來得到。
作為與具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進行共聚合的具有親媒性基的單體的代表性例子,可舉出:聚丙烯酸(氧伸烷基)酯、聚甲基丙烯酸(氧伸烷基)酯等。
作為較佳的市售氟系勻塗劑,作為不具有電離放射線硬化基者,可舉出:DIC(股)製的Megafac系列(MCF350-5、F472、F476、F445、F444、F443、F178、 F470、F475、F479、F477、F482、F486、TF1025、F478、F178K等);Neos(股)製的Ftergent系列(FTX218、250、245M、209F、222F、245F、208G、218G、240G、206D、240D等),作為具有電離放射線硬化基者,可舉出:Daikin工業(股)製的OPTOOL DAC;DIC(股)製的DEFENSA系列(TF3001、TF3000、TF3004、TF3028、TF3027、TF3026、TF3025等)、RS系列(RS71、RS101、RS102、RS103、RS104、RS105等),但不限於此。
作為本發明中的氟系勻塗劑,較佳為包含至少一種源自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A)的重複單元、和至少一種源自不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B)的重複單元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1)。
通式(2)中,R0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甲基,L表示2價的連結基,n表示1以上18以下的整數。
針對上述通式(2)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詳細地說明。
在通式(2)中,R0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甲基,更佳為氫原子、甲基。L表示包含氧原子、氮原子、硫黃原子中任一者的2價的連結基,較佳為-COO-、-COO(R5)-、-COS-、-COS(R5)-、-CON(R6)-、-CON(R5)(R6)- 等。此處,R5表示碳數1以上8以下的烷基,R6表示氫原子、碳數1以上8以下的烷基。n表示1以上18以下的整數,更佳為4~12,再更佳為6~8,最佳為6。
此外,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1)中,也可以包含2種以上的用通式(2)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A)的聚合單元作為構成單元。
上述通式(2)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A)較佳為下述通式(2-1)所表示的結構。
通式(2-1)中,R1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甲基,X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N(R2)-,m表示1以上6以下的整數,n表示1以上18以下的整數。此處,R2表示氫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數1~8的烷基。
針對上述通式(2-1)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詳細地說明。
在通式(2-1)中,R1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甲基,更佳為氫原子、甲基。X表示氧原子、硫黃原子或-N(R2)-,更佳為氧原子或-N(R2)-,再更佳為氧原子。R2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以上8以下的烷基,更佳為氫原子或碳數1~4的烷基,再更佳為氫原子或甲基。m表示1以上6以下的整數,更佳為1~3,再更佳為1。n表示1 以上18以下的整數,更佳為4~12,再更佳為6~8,最佳為6。
此外,上述氟系勻塗劑中,也可以包含2種以上的用通式(2-1)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的聚合單元作為構成單元。
此外,作為本發明中的氟系勻塗劑,亦較佳為包含至少一種源自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C)的重複單元、和至少一種源自不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B)的重複單元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2)。
通式(3)中,R3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甲基,L2表示2價的連結基,n表示1以上6以下的整數。
針對用通式(3)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詳細地說明。
在通式(3)中,R3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甲基,更佳為氫原子、甲基。L2表示包含氧原子、氮原子、硫黃原子中任一者的2價的連結基,較佳為-COO-、-COO(R5)-、-COS-、-COS(R5)-、-CON(R6)-、-CON(R5)(R6)-等。此處,R5表示碳數1以上8以下的烷基,R6表示氫原子、碳數1以上8以下的烷基。n表示1以上6以下的整數,更佳為4~6,再更佳為6。
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2)中,也可以包含2種以上的用通式(3)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C)的聚合單元作為構成單元。
上述通式(3)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C)較佳為下述通式(3-1)所表示的結構。
在通式(3-1)中,R4表示氫原子或甲基,X表示氧原子、硫黃原子或-N(R2)-,m表示1以上6以下的整數,n表示1以上6以下的整數。R2表示氫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數1以上8以下的烷基。
針對上述通式(3-1)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詳細地說明。
在通式(3-1)中,R4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甲基,更佳為氫原子、甲基。X表示氧原子、硫黃原子或-N(R2)-,更佳為氧原子或-N(R2)-,再更佳為氧原子。R2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以上8以下的烷基,更佳為氫原子或碳數1~4的烷基,再更佳為氫原子或甲基。m表示1以上6以下的整數,更佳為1~3,再更佳為1。n表示1以上6以下的整數,更佳為4~6,再更佳為6。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中,也可以包含2種以上的用通式(3-1)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的聚合單元作為構成單元。
關於用通式(2)或通式(2-1)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A)、用通式(3)或通式(3-1)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C)、以及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1)及(2)的具體例,能舉出日本特開2010-1549434號公報、日本特開2010-121137號公報、日本特開2004-331812號公報、及日本特開2004-163610號記載的具體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本發明中,藉由以適切的添加量併用具有源自上述通式(3)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C)的重複單元的勻塗劑(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2))、和具有源自上述通式(2)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A)的重複單元的勻塗劑(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1)),能抑制在硬塗層表面產生條紋,並且在將低折射率層積層在硬塗層上的情況下,能得到良好的耐刮傷性。
作為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的含量,較佳為上述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1)的總固體成分中所包含的比例為0.01~0.2質量%,上述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2)的總固體成分中所包含的比例為0.001~0.01質量%。若這些共聚物的含量在上述範圍內,便能抑制在硬塗層表面產生條紋,並且在積層低折射率層的情況下,能得到良好的耐刮傷性。
此外,在本發明中,(d)氟系勻塗劑的質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0~50000,更佳為5000~50000,再更佳為8000~30000,特佳為10000~20000。在有充分防止風乾不均的能力的方面上,較佳為質量平均分子量 1000以上。此外,在有充分的對有機溶劑的溶解性、溶出性的方面上,質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50000以下。根據添加的處方,著眼於抑制收縮等的面狀缺陷,有質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0~20000的情況。
此處,質量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係利用使用TSKgel GMHxL、TSKgel G4000HxL、TSKgel G2000HxL(皆為Tosoh(股)製的商品名)的管柱的GPC分析裝置,以由溶媒THF、微差折射計檢測所得到的聚苯乙烯換算所表示的分子量。
本發明的氟系勻塗劑能用周知的方法製造。例如,前面舉出的能夠藉由在有機溶劑中,添加泛用的自由基聚合引發劑,使具有氟脂肪族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直鏈、分枝或環狀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單體進行聚合來製造。或者是能夠依情況而添加其它的加成聚合性不飽和化合物並用與上述相同的方法製造。根據各單體的聚合性,一邊於反應容器中滴入單體與引發劑一邊進行聚合的滴入聚合法等也可以得到均一組成的聚合物,因而有效。
構成本發明所使用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氟系勻塗劑)的這些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A的聚合單元的量,以構成氟系勻塗劑的全部聚合單元計,較佳為超過10質量%,更佳為40~95質量%,再更佳為80~95質量%。
上述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1)對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的添加量,較佳為0.001質量%~1.0質量%,更佳為0.01質量%~0.2質量%。
又,在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除了(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外,還可以併用上述勻塗劑以外的勻塗劑。
在本發明中,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1)或(2)所包含的源自不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B)的重複單元,較佳為具有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結構。
在通式[I]中,R1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甲基,L1表示2價的連結基,Y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數1~20的直鏈、分枝、或環狀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基。
針對源自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不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B)的重複單元詳細地說明。
作為源自用通式[I]所表示的單體(B)的重複單元,能使用聚合物手冊第2版,J.Brandrup,Wiley Interscience(1975)第2章第1~483頁記載者。
例如能舉出從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類、甲基丙烯酸酯類、丙烯醯胺類、甲基丙烯醯胺類、烯丙基化合物、乙烯醚類、乙烯酯類等所選出的具有1個加成聚合性不飽和鍵的化合物等。
具體而言,能舉出以下的單體。
丙烯酸酯類:
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氯乙酯、丙烯酸-2-羥乙酯、三羥甲基丙烷單丙烯酸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甲氧基苄酯、丙烯酸糠酯、丙烯酸四氫糠酯、丙烯酸三級丁酯等,
甲基丙烯酸酯類: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氯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三羥甲基丙烷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苄酯、甲基丙烯酸糠酯、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甲基丙烯酸三級丁酯等,
丙烯醯胺類:
丙烯醯胺、N-烷基丙烯醯胺(作為烷基,碳數1~3者,例如甲基、乙基、丙基)、N,N-二烷基丙烯醯胺(作為烷基,碳數1~6者)、N-羥乙基-N-甲基丙烯醯胺、N-2-乙醯胺乙基-N-乙醯基丙烯醯胺等。
甲基丙烯醯胺類:
甲基丙烯醯胺、N-烷基甲基丙烯醯胺(作為烷基,碳數1~3者,例如甲基、乙基、丙基)、N,N-二烷基甲基丙烯醯胺(作為烷基,碳數1~6者)、N-羥乙基-N-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2-乙醯胺乙基-N-乙醯基甲基丙烯醯胺等。
烯丙基化合物:
烯丙基酯類(例如乙酸烯丙酯、己酸烯丙酯、辛酸烯丙酯、月桂酸烯丙酯、棕櫚酸烯丙酯、硬脂酸烯丙酯、安息香酸烯丙酯、乙醯乙酸烯丙酯、乳酸烯丙酯等)、烯丙氧基乙醇等。
乙烯基醚類:
烷基乙烯基醚(例如己基乙烯基醚、辛基乙烯基醚、癸基乙烯基醚、乙基己基乙烯基醚、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氯乙基乙烯基醚、1-甲基-2,2-二甲基丙基乙烯基醚、2-乙基丁基乙烯基醚、羥乙基乙烯基醚、二乙二醇乙烯基醚、二甲胺基乙基乙烯基醚、二乙胺基乙基乙烯基醚、丁胺基乙基乙烯基醚、苄基乙烯基醚、四氫糠基乙烯基醚等。
乙烯酯類:
丁酸乙烯酯、異丁酸乙烯酯、乙酸乙烯基三甲酯、乙酸乙烯基二乙酯、己酸乙烯酯、辛酸乙烯酯、乙酸乙烯基氯酯、乙酸乙烯基二氯酯、乙酸乙烯基甲氧酯、乙酸乙烯基丁氧酯、乳酸乙烯酯、丁酸乙烯基-β-苯酯、環己羧酸乙烯酯等。
伊康酸二烷基酯類:
伊康酸二甲酯、伊康酸二乙酯、伊康酸二丁酯等。
順丁烯二酸的二烷基酯類或一烷基酯類:順丁烯二酸二丁酯等。
除此之外,巴豆酸、伊康酸、丙烯腈、甲基丙烯腈、順丁烯二腈、苯乙烯等。
此等之中,在通式[I]中,R1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甲基,更佳為氫原子、甲基。L1表示2價的連結基,Y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數1~20的直鏈、分枝、或環狀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基。L1表示包含氧原子、氮原子、硫黃原子中任一者的2價的連結基,較佳為-COO-、-COO(R5)-、-COS-、-COS(R5)-、-CON(R6)-、-CON(R5)(R6)-等。此處,R5表示碳數1以上8以下的烷基,R6表示氫原子、碳數1以上8以下的烷基。Y較佳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數1~20的直鏈、分枝、或環狀的烷基、或者是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基。
作為本發明的用通式[I]所表示的單體的更具體的單體,能較佳地使用日本特開2007-102206號公報記載的單體,但不限於此。
<在20℃下的表面張力小於23mN/m的溶劑>
在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包含甲醇作為溶劑,但如上所述,若大量含有包含甲醇的表面張力低的溶劑,則硬塗層乾燥時的乾燥不均會導致進行了乾燥的部分與未進行乾燥的部分的表面張力差變大,有產生風乾不均或條紋的情形,因此必須適切地控制甲醇的含量及低表面張力溶劑的合計含量。
作為在20℃下的表面張力小於23mN/m的溶劑,除了甲醇外,還可舉出:乙醇、異丙醇(IPA)、三級丁醇、及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等的烴類等。若表面張力小 於23mN/m的溶劑的含量在上述範圍內,便能防止硬塗層乾燥時的風乾不均或條紋的產生。
以總量計,在20℃下的表面張力小於23mN/m的溶劑的含量較佳為10~25質量%,更佳為15~20質量%。
此外,本發明中的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係在20℃下的表面張力為23mN/m以上,較佳為含有不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者。
若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成分對醯化纖維素薄膜基材的滲入量多,則光學薄膜的鉛筆硬度降低,若滲入量多,則有產生干涉不均的情形,在本發明中,藉由將表面張力小於23mN/m的溶劑的含量限制在30質量%以下,表面張力為23mN/m以上,組合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和不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使用,能夠將滲入量調整到最適量。
作為表面張力為23mN/m以上、不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可舉出:正丁醇、異丁醇、二丙酮醇、甲氧基丙醇等的醇類,甲苯、二甲苯、環己基苯等的芳香族烴類、甲基異丁基酮(MIBK)、甲基丁基酮等的一部分酮類,環己烷、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等。
[光聚合引發劑]
在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硬塗層用組成物能含有光聚合引發劑。
作為光聚合引發劑,可舉出:苯乙酮類、苯偶姻類、二苯甲酮類、膦氧化物類、縮酮類、蒽醌類、噻噸酮類、偶氮化合物、過氧化物類、2,3-二烷基二酮化合物類、 二硫化物化合物類、氟代胺化合物類、芳香族鋶類、咯吩二聚物類、鎓鹽類、硼酸鹽類、活性酯類、活性鹵素類、無機錯合物、香豆素類等。光聚合引發劑的具體例、及較佳的態樣、市售品等係記載在日本特開2009-098658號公報的段落[0133]~[0151],在本發明中也能同樣地適合使用。
「最新UV硬化技術」{技術情報協會(股)}(1991年),第159頁、及「紫外線硬化系統」加藤清視著(平成元年,總合技術中心發行),第65~148頁中也記載了各種例子,可用於本發明。
從設定為多到足以使硬塗層用組成物所包含的可聚合的化合物進行聚合的量,且少到足以使引發點不會過度增加的量之理由,本發明中的硬塗層用組成物中的光聚合引發劑的含量,相對於硬塗層用組成物中的總固體成分較佳為0.5~8質量%,更佳為1~5質量%。
基於賦予高硬度,調整折射率的目的,本發明也能使用無機微粒子。此外,基於賦予抗靜電性的目的,也能使用周知的導電性化合物或導電性無機微粒子。作為導電性化合物,較佳為具有4級銨鹽基的化合物或具有π共軛結構的導電性聚合物等的有機化合物,具體而言,適合使用日本特開2012-73544記載的導電性有機化合物。
<光學薄膜>
本發明的光學薄膜能藉由在醯化纖維素薄膜(支撐體)上塗布上述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並加以乾燥、硬化來得到。
將利用本發明所製造的光學薄膜的較佳的層構成的例子顯示於下,但並非特別僅限於這些層構成。
‧支撐體/硬塗層
‧支撐體/硬塗層/低折射率層
‧支撐體/硬塗層/防眩層(抗靜電層)/低折射率層
‧支撐體/硬塗層/防眩層/抗靜電層/低折射率層
‧支撐體/硬塗層/抗靜電層/防眩層/低折射率層
‧支撐體/硬塗層(抗靜電層)/防眩層/低折射率層
‧支撐體/硬塗層/高折射率層/抗靜電層/低折射率層
‧支撐體/硬塗層/高折射率層(抗靜電層)/低折射率層
‧支撐體/硬塗層/抗靜電層/高折射率層/低折射率層
‧支撐體/硬塗層/中折射率層/高折射率層(抗靜電層)/低折射率層
‧支撐體/硬塗層/中折射率層(抗靜電層)/高折射率層/低折射率層
‧支撐體/硬塗層(抗靜電層)/中折射率層/高折射率層/低折射率層
‧抗靜電層/支撐體/硬塗層/中折射率層/高折射率層/低折射率層
此處,抗靜電層、防眩層可以具有硬塗性。
[低折射率層]
在本發明中,以賦予反射率減低效果為目的,也能在硬塗層之上形成低折射率層。
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係比正下方的層的折射率低,較佳為1.20~1.55,更佳為1.25~1.46,特佳為1.30~1.40。低折射率層的厚度較佳為50~200nm,更佳為70~150nm,最佳為80~110nm。低折射率層較佳為將低折射率層形成用的硬化性組成物硬化而得到。
作為較佳的低折射率層的硬化性組成物的態樣,可舉出:(1)含有具有交聯性或聚合性的官能基的含氟化合物的組成物,(2)以含氟的有機矽烷材料的水解縮合物為主成分的組成物,(3)含有具有2個以上的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單體和無機微粒子(特佳為具有中空結構的無機微粒子)的組成物等。
就(1)及(2)來說,亦較佳為含有無機微粒子,若進一步使用具有折射率低的中空結構的無機微粒子,則在低折射率化或無機微粒子添加量和折射率的調整等的觀點上是特佳的。
(1)具有交聯性或聚合性的官能基的含氟化合物
作為具有交聯性或聚合性的官能基的含氟化合物,能舉出含氟單體和具有交聯性或聚合性的官能基的單體的共聚物。這些含氟聚合物的具體例係記載於日本特開2003-222702號公報、日本特開2003-183322號、日本特開2008-169364號公報等。
對上述聚合物來說,如日本特開2000-17028號公報記載,可以併用具有適宜聚合性不飽和基的硬化劑。此外,如日本特開2002-145952號、日本特開2013-130865號、日本特開2006-291077號記載,亦較佳為與含氟的多官能的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的化合物併用。作為多官能的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的化合物的例子,能舉出作為上述硬塗層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所說明的具有2個以上的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單體。此外,亦較佳為日本特開2004-170901號公報記載的有機矽烷的水解縮合物,特佳為含有(甲基)丙烯醯基的有機矽烷的水解縮合物。這些化合物,特別是在使用聚合物本身具有聚合性不飽和基的化合物的情況下,對改良耐刮傷性的併用效果大而較佳。
在聚合物本身獨自不具有充分的硬化性的情況下,能藉由摻合交聯性化合物來賦予需要的硬化性。在例如聚合物本身含有羥基的情況下,較佳為使用各種胺基化合物作為硬化劑。作為交聯性化合物所使用的胺基化合物,係例如,含有合計2個以上的羥基烷基胺基及烷氧基烷基胺基中任一者或兩者的化合物,具體而言,例如能舉出:三聚氰胺系化合物、脲系化合物、苯并胍胺系化合物、乙炔脲系化合物等。這些化合物的硬化較佳為使用有機酸或其鹽。
(2)以含氟的有機矽烷材料的水解縮合物為主成分的組成物
以含氟的有機矽烷化合物的水解縮合物為主成分的組成物也是折射率低,塗膜表面的硬度高而較佳。相對於氟化烷基,較佳為在單末端或兩末端含有水解性的矽醇的化合物和四烷氧基矽烷的縮合物。具體的組成物記載於日本特開2002-265866號公報、日本專利317152號公報。
(3)含有具有2個以上的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單體和具有中空結構的無機微粒子的組成物
另外,作為其它的較佳態樣,可舉出包含低折射率的粒子和結合劑的低折射率層。作為低折射率粒子,可以是有機也可以是無機,但較佳為內部具有空孔的粒子。中空粒子的具體例係記載在日本特開2002-79616號公報中記載的氧化矽系粒子。粒子折射率較佳為1.15~1.40,更佳為1.20~1.30。作為結合劑,能舉出上述硬塗層的頁面中所述的具有二個以上的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單體。
本發明所使用的低折射率層用的組成物中,較佳為添加前述的光自由基聚合引發劑或熱自由基聚合引發劑。在含有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情況下,能使用相對於上述化合物為1~10質量份,較佳為1~5質量份的聚合引發劑。
本發明所使用的低折射率層能併用無機微粒子。為了賦予耐刮傷性,能使用具有低折射率層厚度的15%~150%,較佳為30%~100%,更佳為45%~70%的粒徑的微粒子。無機微粒子較佳為低折射率者。具體而言,較佳為氧化矽,更佳為中空結構。
本發明的低折射率層,基於賦予防污性、耐水性、耐藥品性、滑動性等特性的目的,能適宜添加周知的矽酮系或氟系的防污劑、滑劑等。
作為矽酮系或氟系的防污劑的具體例,能夠適合使用前述的氟系或矽酮系的勻塗劑當中具有電離放射線硬化基者,但不限於此。
這些防污劑較佳為在低折射率層總固體成分的0.1~10質量%的範圍下添加,更佳為1~5質量%。
[塗布方式]
本發明的光學薄膜的各層能利用以下的塗布方法形成,但不限於此方法。可使用浸塗法、氣刀塗布法、簾式塗布法、輥塗法、線棒塗布法、凹版塗布法、滑動塗布法或擠出塗布法(模塗布法)(參照日本特開2003-164788號說明書)、微凹版塗布法等的周知方法,其中較佳為微凹版塗布法、模塗布法。
(乾燥、硬化條件)
關於本發明中的利用塗布來形成硬塗層等的情況的乾燥、硬化方法,敘述於下。
硬化能藉由照射電離放射線來進行。針對電離放射線的種類,沒有特別的限制,可舉出:X線、電子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等,但紫外線被廣泛使用。例如,若塗膜為紫外線硬化性的話,較佳為利用紫外線照射器照射10mJ/cm2~1000mJ/cm2的照射量的紫外線以將各層硬化。在照射之際,可以一次照射上述能量,也能分次照射。特別是從減少塗膜的面內的性能 偏差的方面、或使捲曲變佳這樣的觀點來看,較佳為分成2次以上進行照射,較佳為初期照射150mJ/cm2以下的低照射量紫外光,之後,照射50mJ/cm2以上的高照射量紫外光,且在後期照射比初期高的照射量。
硬化時的氧濃度較佳為0~1%,更佳為0~0.1%,最佳為0~0.01%。藉由將硬化時的氧濃度減少至比1%小,變得難以受到由氧所造成的阻礙硬化的影響,成為強固的膜。
在形成複數層的情況下(例如,在硬塗層上設置低折射率層等),為了達到下層與上層的界面緊貼,較佳為下層硬化時為半熟化。在該情況下,也有以在氧濃度1%以上使其硬化為佳的情況。
在本發明中,較佳為藉由組合利用電離放射線的照射、和照射之前、與照射同時或照射後的熱處理來進行硬化。
以下,顯示數個製造步驟的模式,但不限於此。(以下的「-」表示不進行熱處理)。
在本發明中,如上所述,較佳為與利用電離放射線的照射組合來進行熱處理。熱處理若不損害硬 塗薄膜的支撐體、包含硬塗層的構成層的話,便沒有特別的限制,但較佳為40~150℃,更佳為40~80℃。
熱處理需要的時間,因使用成分的分子量、與其它成分的相互作用、黏度等而異,為1秒鐘~1小時,較佳為1秒鐘~30分鐘,最佳為1秒鐘~5分鐘。
[醯化纖維素薄膜的製造方法]
針對在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醯化纖維素薄膜的製造方法加以說明。
包含醯化纖維素的薄膜能夠利用溶液流延製膜法或熔融製膜法來製膜。以下,針對作為例子的溶液流延製膜法的情況進行說明。
(聚合物溶液)
溶液流延製膜方法係使用上述醯化纖維素或根據需要含有各種添加劑的聚合物溶液(醯化纖維素溶液)形成網狀物。以下,就能用於溶液流延製膜方法的本發明的聚合物溶液(以下,也有稱為適宜醯化纖維素溶液的情況)加以說明。
作為本發明中的聚合物溶液的主溶媒,能較佳地使用醯化纖維素的強溶媒的有機溶媒。作為這種溶媒,從降低乾燥負荷的觀點來看,更佳為沸點80℃以下的有機溶媒。上述有機溶媒的沸點更佳為10~80℃,特佳為20~60℃。此外,依情況,沸點為30~45℃的有機溶媒也能適合用作上述主溶媒。在本發明中,後述的溶媒群組中,尤其能較佳地使用鹵化烴作為主溶媒,鹵化烴中較佳為氯化烴,更佳為二氯甲烷及氯仿,最佳為二 氯甲烷。此外,能夠使用以下的溶媒:相對於全部溶媒,含有1~15質量%的在乾燥過程初期與鹵化烴一起揮發的比例小,逐漸被濃縮的沸點為95℃以上的溶媒,較佳為使用含有1~10質量%的溶媒,更佳為使用含有1.5~8質量%的溶媒。此外,沸點為95℃以上的溶媒較佳為醯化纖維素的不良溶媒。作為沸點為95℃以上的溶媒的具體例,能舉出後述的「與主溶媒併用的有機溶媒」的具體例中沸點為95℃以上的溶媒,其中較佳為使用丁醇、戊醇、1,4-二烷。另外,本發明所使用的本發明中的聚合物溶液的溶媒含有5~40質量%的醇,較佳為含有10~30質量%,更佳為含有12~25質量%,再更佳為含有15~25質量%。作為此處使用的醇的具體例,能舉出作為後述的「與主溶媒併用的有機溶媒」的醇所例示的溶媒,其中較佳為使用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又,在上述「沸點為95℃以上的溶媒」為丁醇等的醇的情況下,其含量也算入此處所述的醇含量。藉由使用這種溶媒,能使在製作的醯化纖維素薄膜的熱處理溫度下的力學強度提升,因此能在熱處理中予以拉伸到所需以上,防止所得到的薄膜變得容易破裂。
作為這種主溶媒,能特佳地舉出鹵化烴,依情況也能舉出:酯、酮、醚、醇及烴等,它們可以具有分枝結構或環狀結構。此外,上述主溶媒可以具有酯、酮、醚及醇的官能基(即,-O-、-CO-、-COO-、-OH)中任二個以上。另外,上述酯、酮、醚及醇的烴部分中的氫原子可以被鹵素原子(特別是氟原子)取代。又,本 發明的製造方法中使用的醯化纖維素薄膜的製作中所使用的本發明中的聚合物溶液的主溶媒,在包含單一溶媒的情況下表示其溶媒,在包含複數個溶媒的情況下表示構成的溶媒中質量分率最高的溶媒。作為主溶媒,能夠適合舉出鹵化烴。
作為上述鹵化烴,更佳為氯化烴,例如,可舉出:二氯甲烷及氯仿等,更佳為二氯甲烷。作為上述酯,例如,可舉出: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
作為上述酮,例如,可舉出二丙酮、甲基乙基酮等。作為上述醚,例如,可舉出:二乙基醚、甲基-三級丁基醚、二異丙基醚、二甲氧基甲烷、1,3-二氧環戊烷、4-甲基二氧環戊烷、四氫呋喃、甲基四氫呋喃、1,4-二烷等。
作為上述醇,例如,可舉出:甲醇、乙醇、2-丙醇等。
作為上述烴,例如,可舉出:正戊烷、環己烷、正己烷、苯、甲苯等。
作為與這些主溶媒併用的有機溶媒,可舉出:鹵化烴、酯、酮、醚、醇及烴等,它們可以具有分枝結構或環狀結構。此外,作為上述有機溶媒,可以具有酯、酮、醚及醇的官能基(即,-O-、-CO-、-COO-、-OH)中任二個以上。另外,上述酯、酮、醚及醇的烴部分中的氫原子可以被鹵素原子(特別是氟原子)取代。
作為上述鹵化烴,更佳為氯化烴,例如,可舉出:二氯甲烷及氯仿等,更佳為二氯甲烷。
作為上述酯,例如,可舉出: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戊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戊酯等。
作為上述酮,例如,可舉出:丙酮、甲基乙基酮、二乙基酮、二異丁基酮、環戊酮、環己酮、甲基環己酮等。
作為上述醚,例如,可舉出:二乙基醚、甲基-三級丁基醚、二異丙基醚、二甲氧基甲烷、二甲氧基乙烷、1,4-二烷、1,3-二氧環戊烷、4-甲基二氧環戊烷、四氫呋喃、甲基四氫呋喃、苯甲醚、苯乙醚等。
作為上述醇,例如,可舉出: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三級丁醇、1-戊醇、2-甲基-2-丁醇、環己醇、2-氟乙醇、2,2,2-三氟乙醇、2,2,3,3-四氟-1-丙醇等。較佳為碳數1~4的醇,更佳為甲醇、乙醇或丁醇,最佳為甲醇、丁醇。
作為上述烴,例如,可舉出:正戊烷、環己烷、正己烷、苯、甲苯等。
作為上述具有2種以上的官能基的有機溶媒,例如,可舉出:乙酸-2-乙氧基乙酯、2-甲氧基乙醇、2-丁氧基乙醇、乙醯乙酸甲酯等。
在本發明中,構成醯化纖維素薄膜的聚合物,由於包含羥基或酯、酮等的氫鍵性官能基,因此從降低自流延支撐體剝離的負荷的觀點來看,較佳為在全 部溶媒中含有5~30質量%,更佳為7~25質量%,再更佳為10~20質量%的醇。
藉由調整醇含量,能夠容易調整利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製造的醯化纖維素薄膜的Re或Rth的表現性。具體而言,藉由提升醇含量,可以將熱處理溫度設定為較低,將Re或Rth的到達範圍進一步擴大。
此外,在本發明中,含有少量的水可以有效地提高溶液黏度或乾燥時的網狀物薄膜狀態的膜強度,提高鼓輪法流延時的塗料強度,例如,相對於整體溶液,可以含有0.1~5質量%,更佳為可以含有0.1~3質量%,特別是可以含有0.2~2質量%。
關於可較佳地用作本發明中的聚合物溶液的溶媒的有機溶媒的組合的例子,可舉出日本特開2009-262551號公報。
此外,依需要,也能以非鹵素系有機溶媒為主溶媒,詳細的記載在發明協會公開技報(公技編號2001-1745,2001年3月15日發行,發明協會)中有記載。
本發明中的聚合物溶液中的醯化纖維素濃度較佳為5~40質量%,更佳為10~30質量%,最佳為15~30質量%。
上述醯化纖維素濃度能夠以在將醯化纖維素溶解於溶媒的階段達到既定濃度的方式進行調整。此外,也可以在預先調製低濃度(例如4~14質量%)的溶液後,藉由使溶媒蒸發等來進行濃縮。另外,也可以在預先調製高濃度的溶液後進行稀釋。此外,也能藉由添加添加劑來使醯化纖維素的濃度降低。
添加添加劑的時期,能夠根據添加劑的種類適宜決定。
(聚合物溶液的調製)
本發明中的聚合物溶液的調製,例如,能按照日本特開昭58-127737號公報、同61-106628號公報、日本特開平2-276830號公報、同4-259511號公報、同5-163301號公報、同9-95544號公報、同10-45950號公報、同10-95854號公報、同11-71463號公報、同11-302388號公報、同11-322946號公報、同11-322947號公報、同11-323017號公報、日本特開2000-53784號公報、同2000-273184號公報、同2000-273239號公報中所記載的調製方法進行。具體而言,將聚合物和溶媒混合攪拌並使其膨潤,依情況實施冷卻或加熱等以使其溶解後,將它過濾而得到本發明中的聚合物溶液。
在本發明中,為了使聚合物對溶媒的溶解性提升,較佳為包含將聚合物和溶媒的混合物冷卻及/或加熱的步驟。
在使用鹵素系有機溶媒作為溶媒,冷卻醯化纖維素和溶媒的混合物的情況下,較佳為包含將混合物冷卻至-100~10℃的步驟。此外,較佳為在冷卻步驟之前的步驟中,包含在-10~39℃下使其膨潤的步驟,在冷卻之後的步驟中,包含加溫至0~39℃的步驟。
在使用鹵素系有機溶媒作為溶媒,加熱醯化纖維素和溶媒的混合物的情況下,較佳為包含用由下述(a)或(b)所選出的1個以上的方法將醯化纖維素溶解於溶媒中的步驟。
(a)在-10~39℃下使其膨潤,將所得到的混合物加溫至0~39℃。
(b)在-10~39℃下使其膨潤,在0.2~30MPa下將所得到的混合物加熱至40~240℃,將加熱過的混合物冷卻至0~39℃。
另外,在使用非鹵素系有機溶媒作為溶媒,冷卻醯化纖維素和溶媒的混合物的情況下,較佳為包含將混合物冷卻至-100~-10℃的步驟。此外,較佳為在冷卻步驟之前的步驟中包含在-10~55℃下使其膨潤的步驟,在冷卻之後的步驟中包含加溫至0~57℃的步驟。
在使用鹵素系有機溶媒作為溶媒,加熱醯化纖維素和溶媒的混合物的情況下,較佳為包含用由下述(c)或(d)所選出的1個以上的方法將醯化纖維素溶解於溶媒中的步驟。
(c)在-10~55℃下使其膨潤,將所得到的混合物加溫至0~57℃。
(d)在-10~55℃下使其膨潤,在0.2~30MPa下將所得到的混合物加熱至40~240℃,將加熱過的混合物冷卻至0~57℃。
(網狀物的製膜)
本發明中的網狀物能使用聚合物溶液利用溶液流延製膜方法形成。在實施溶液流延製膜方法之際,能按照現有的方法,使用周知的裝置。具體而言,將用溶解機(釜)所調製的塗料(聚合物溶液)進行過濾後,用貯藏釜暫時貯藏,將塗料中所包含的氣泡加以脫 泡以進行最終調製。塗料係保溫為30℃,從塗料排出口,通過例如能藉由旋轉數來高精度地定量送液的加壓型定量傳動幫浦輸送至加壓型模,將塗料從加壓型模的擠出嘴(狹縫)均勻地流延至不斷運行的流延部的金屬支撐體之上(塗料流延步驟)。接下來,在幾乎繞金屬支撐體一圈的剝離點,將半乾的塗料膜(網狀物)從金屬支撐體剝離,然後往乾燥區域搬送,一邊用滾輪群搬送一邊結束乾燥。關於溶液流延製膜方法的流延步驟、乾燥步驟的細節,日本特開2005-104148號公報的120~146頁中也有記載,也能適宜應用於本發明。
醯化纖維素薄膜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2層以上的積層體。在醯化纖維素薄膜是2層以上的積層體的情況下,更佳為2層結構或3層結構,較佳為3層結構。在3層結構的情況下,較佳為具有1層的中間層(即,最厚的層,以下,也稱為基層)、和包夾上述中間層的皮層A及皮層B。即,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較佳為皮層B/中間層/皮層A的3層結構。皮層B係在用溶液製膜製造醯化纖維素薄膜之際,與後述的金屬支撐體相接的層(以下,也稱為流延支撐體側層),皮層A係與上述金屬支撐體為相反側的空氣界面的層(以下,也稱為空氣層)。又,也將皮層A和皮層B統稱為皮層。
在製作積層體的情況下,能適宜選擇共流延法、逐次流延法、塗布法等一般的各種積層流延法來使用。
在本發明中,能使用金屬帶或金屬鼓輪作為在網狀物製膜之際使用的金屬支撐體。
(拉伸步驟)
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的製造方法包含在特定方向上拉伸包含醯化纖維素的整體薄膜的步驟。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能藉由進行拉伸來使拉伸方向的熱膨脹係數和濕度尺寸變化率減低。拉伸能夠在與長邊方向(對應於搬送薄膜的搬送方向)正交的寬邊方向上、選擇10%以上40%以下的倍率來進行。另外,也可以是和朝與寬邊方向不一致的方向(例如,長邊方向)的拉伸組合的二軸拉伸。
朝寬邊方向的拉伸倍率較佳為0~20%,更佳為3~15%。此外,朝長邊方向的拉伸倍率較佳為0~20%,更佳為5~15%。
關於不使薄膜的霧度上升地進行拉伸以控制彈性率的異向性的方法,能較佳地使用在特定條件下進行拉伸的日本特開2007-176164等記載的拉伸方法、或暫時使霧度上升,再使霧度降低的日本特開2009-137289等記載的拉伸方法。此外,關於在薄膜中殘留有溶媒的狀態下進行拉伸以控制彈性率的異向性的方法,能較佳地使用日本特開2007-119717等記載的拉伸方法。
又,本說明書中所述的「拉伸倍率(%)」意指與在拉伸方向上的薄膜長度有關的利用下式所求得者。
拉伸倍率(%)=100×{(拉伸後的長度)-(拉伸前的長度)}/(拉伸前的長度)
此外,拉伸步驟中的網狀物的拉伸速度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從適當拉伸(皺摺、處理等)的觀點來 看,較佳為1~1000%/min,更佳為1~100%/min。拉伸可以以1段實施,也可以以多段實施。此外,也可以進一步在對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橫方向)上施加拉伸。
經過拉伸步驟的網狀物,可以接著朝乾燥區域搬送而在拉伸步驟後實施乾燥步驟。在上述乾燥步驟中網狀物係用拉幅機夾住兩端,一邊用滾輪群搬送一邊予以乾燥。
在本發明中半乾的狀態(未乾燥完的狀態)係指醯化纖維素薄膜的殘留溶媒為0.1%以上。
<偏光板>
本發明的偏光板係具有偏光膜、和至少一片本發明的光學薄膜,使用上述光學薄膜作為偏光膜的保護薄膜者。
上述偏光板能舉出現有周知的一般構成的偏光板,關於上述偏光板的具體構成,能夠沒有特別限制地採用周知的構成,例如,能採用日本特開2008-262161號公報第6圖記載的構成。本發明的光學薄膜係積層在一般的偏光板的一面上,能製成用於偏光眼鏡方式的3D映像顯示系統的圖案相位差薄膜。上述偏光板的態樣,不僅僅是切斷成可以直接裝入液晶顯示裝置的大小的薄膜片的態樣的偏光板,也包含帶狀,即藉由連續生產而製作成長條狀,捲成捲筒狀的態樣(例如,捲筒長度2500m以上或3900m以上的態樣)的偏光板。
也可以使用本發明的光學薄膜作為偏光板的一方的保護薄膜,另一方的保護薄膜使用通常的纖維 素乙酸酯薄膜,但該另一方的保護薄膜較佳為用溶液製膜法製造,且用10~100%的拉伸倍率在捲筒薄膜形態中的寬度方向上拉伸過的纖維素乙酸酯薄膜。
此外,偏光膜的2片保護薄膜當中,本發明的光學薄膜以外的薄膜係包含光學異向層製成的具有光學補償層的光學補償薄膜,也是較佳的態樣。光學補償薄膜(相位差薄膜)能改良液晶顯示畫面的視角特性。作為光學補償薄膜,能使用周知者,但在擴大視角這樣的方面上,較佳為日本特開2001-100042號公報所記載的光學補償薄膜。
偏光膜有碘系偏光膜、使用二色性染料的染料系偏光膜或多烯系偏光膜。碘系偏光膜及染料系偏光膜一般使用聚乙烯醇系薄膜製造。
此外,作為偏光膜,也可以使用周知的偏光膜、或從偏光膜的吸收軸與長邊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長條偏光膜切出的偏光膜。偏光膜的吸收軸與長邊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長條偏光膜係利用以下的方法製作。
即,能夠利用如下的拉伸方法製造:利用保持手段保持被連續供給的聚乙烯醇系薄膜等的聚合物薄膜的兩端,同時賦予張力以進行拉伸,至少在薄膜寬度方向上拉伸為1.1~20.0倍,薄膜兩端的保持裝置的長邊方向行進速度差為3%以內,在保持薄膜兩端的狀態下,以在保持薄膜兩端的步驟的出口的薄膜行進方向與薄膜的實質拉伸方向傾斜成20~70°的夾角的方式,使薄膜行進方向 轉彎而製成。特別是從生產性的觀點來看,較佳地使用使其傾斜45°者。
關於聚合物薄膜的拉伸方法,日本特開2002-86554號公報的段落編號0020~0030中有詳細的記載。
[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光學薄膜或偏光板能用於如液晶顯示裝置(LCD)、電漿顯示器面板(PDP)、電致發光顯示器(ELD)或陰極管顯示裝置(CRT)的影像顯示裝置。
特佳為如下的液晶顯示裝置:包含液晶胞、和配置在液晶胞的至少一面的本發明的光學薄膜或偏光板,本發明的光學薄膜中的形成了硬塗層的面係配置在最表面。
[實施例]
為了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以下舉出實施例加以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 (醯化纖維素薄膜基材的製作) (乙醯基取代度)
關於醯化纖維素的乙醯基取代度,用以下的方法進行測定。
乙醯基取代度係按照ASTM D-817-91進行測定。
(空氣層用纖維素酯溶液的調製)
將下述的組成物投入混合槽,一邊加熱一邊攪拌,溶解各成分,調製空氣層用纖維素酯溶液。
空氣層用纖維素酯溶液的組成
式(II)
紫外線吸收劑
(鼓輪層用纖維素酯溶液的調製)
將下述的組成物投入混合槽,一邊加熱一邊攪拌,溶解各成分,調製鼓輪層用纖維素酯溶液。
鼓輪層用纖維素酯溶液的組成
(芯層用纖維素酯溶液的調製)
將下述的組成物投入混合槽,一邊加熱一邊攪拌,溶解各成分,調製芯層用纖維素酯溶液。
芯層用纖維素酯溶液的組成
(利用共流延的製膜)
作為流延模,使用裝備已調整成共流延用的供料塊以便能夠成形3層結構的薄膜的裝置。從流延口將上述空氣層用纖維素酯溶液、芯層用纖維素酯溶液、及鼓輪層用纖維素酯溶液共流延於冷卻為-7℃的鼓輪上。此時,以厚度比成為空氣層/芯層/鼓輪層=7/90/3的方式調整各塗料的流量。
流延在直徑3m的鼓輪的鏡面不鏽鋼支撐體上。在鼓輪上噴吹300m3/分、34℃的乾燥風。
然後,在離流延部的終點部50cm前,從鼓輪剝取流延旋轉送來的纖維素酯薄膜後,用針拉幅機把持兩端。在剝離之際,在搬送方向(長邊方向)上進行8%的拉伸。
將被針拉幅機保持的纖維素酯網狀物搬送至乾燥區域。最初的乾燥係送出45℃的乾燥風,接下來在l10℃下乾燥5分鐘。此時,一邊在寬邊方向上用10%的倍率拉伸纖維素酯網狀物一邊搬送。
使網狀物從針拉幅機脫離後,連續地切取被針拉幅機保持的部分,在網狀物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在15mm的寬度內增添高度10μm的凹凸。此時的網狀物寬度為1610mm。一邊在搬送方向上施加130N的張力一邊在140℃下乾燥10分鐘。另外,以網狀物成為期望的寬度的方式連續地切取寬度方向端部,製作膜厚60μm的基材1。此時,在140℃乾燥後所切取的寬度方向端部和網狀物中央部的膜厚是相同的。
在基材1的製作中,除了將式(I)的糖酯化合物及式(II)的糖酯化合物全部取代為表5的A-3(數量平均分子量1000)以外同樣地進行以製作基材2。
在基材1的製作中,除了將式(I)的糖酯化合物及式(II)的糖酯化合物全部取代為表5的A-35(數量平均分子量800)以外同樣地進行以製作基材3。
在基材1的製作中,除了將式(I)的糖酯化合物及式(II)的糖酯化合物全部取代為表5的A-37(數量平均分子量700)以外同樣地進行以製作基材4。
在基材1的製作中,除了將式(I)的糖酯化合物及式(II)的糖酯化合物全部取代為表5的A-38(數量平均分子量1000)以外同樣地進行以製作基材5。
(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的調製)
用下述表6記載的硬塗層用塗布液B-1的組成,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為58質量%的方式添加各成分,將所得到的組成物投入混合槽,加以攪拌,用孔徑0.4μm的聚丙烯製的過濾器進行過濾而製成硬塗層塗布液B-1。
用與硬塗層用塗布液B-1同樣的方法,依下述表6的方式混合各成分並溶解於溶劑以製作硬塗層用塗布液B-2~B-24(數值表示質量%)。
以下顯示各自使用的化合物。
A-TMMT: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工業(股)NK ESTER)
AD-TMP:二三羥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工業(股)NK ESTER)
Irg.127:光聚合引發劑,Irgacure 127(Ciba Japan(股)製)
FP-1:下述式所表示的氟系勻塗劑(下述重複單元的比為質量比)。
FP-2:下述式所表示的氟系勻塗劑(下述重複單元的比為質量比)。
TSF4460:矽酮系勻塗劑(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Japan公司製)
離子傳導性化合物AS-1
除了將反應時間變更為70℃、6小時以外,與日本專利第4678451號公報的合成例6同樣地實施,合成具有環氧乙烷鏈的含有4級銨鹽基的聚合物AS-1(用GPC測定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約6萬)作為與上述專利文獻的(A-6)對應的化合物。
MFG:丙二醇單甲基醚
(硬塗層的塗設)
使用模塗布機在基材1的空氣面側塗布上述硬塗層用塗布液B-1。在60℃下乾燥約1分鐘後,以成為氧濃度為0.01體積%以下的氣體環境的方式,一邊進行氮沖洗一邊使用160W/cm的空冷金屬鹵化物照射器(Eyegraphics(股)製),照射照度200mW/cm2、照射量60mJ/cm2的紫外線使塗布層硬化,形成厚度11μm的光學薄膜HC1。
用同樣的方法使用基材1~5、硬塗層用塗布液B-2~B-24,用表7的組合來製作光學薄膜HC2~HC32。
(光學薄膜的評價方法)
利用以下的方法進行光學薄膜的諸特性的評價,將結果顯示在表7。
(干涉不均)
製作在支撐體的與設有塗布層的側為相反的面塗抹油性黑色的墨(填補用Magic Ink:寺西化學)以防止背面的光反射的30cm×30cm的樣品。為了非常容易看到此樣品的干涉不均的等級,在周圍全黑的房間內遮斷外光,用附三波長螢光燈(FL20SS‧EX-N/18(松下電器 產業(股)製))的電燈(在螢光燈部貼上擴散片以形成擴散光)斜著照射樣品的表面,目視評價當時所觀察到的干涉不均。
A:即使仔細看也看不到有不均
B:若仔細看便可稍微看到不均,但不引以為意
C:可看到微弱的不均
D:一眼便看到明顯的不均而令人在意
E:一眼便看到非常明顯的不均而令人非常在意
(風乾不均)
製作在支撐體的與設有塗布層的側為相反的面塗抹油性黑色的墨(填補用Magic Ink:寺西化學)以防止背面的光反射的1m×0.5m的樣品。為了非常容易看到此樣品的風乾不均的等級,在周圍全黑的房間內遮斷外光,用附三波長螢光燈(FL20SS‧EX-N/18(松下電器產業(股)製))的電燈(螢光燈部並未貼上擴散片)斜著照射樣品的表面,目視評價此時所觀察到的風乾不均(表面的凹凸)。
A:即使仔細看也看不到有不均
B:若仔細看便可稍微看到不均,但不引以為意
C:可看到微弱的不均
D:一眼便看到明顯的不均而令人在意
E:一眼便看到非常明顯的不均而令人非常在意
(條紋)
為了容易看到條紋的等級而在暗室實施評價。將背後設為白色的屏幕,從上面吊掛1片光學薄膜, 用S-Light(日本技術中心(股)製)從塗敷面照射光,投影於屏幕。目視評價當時所觀察到的條紋。(評價面積:1m×5m)
A:即使仔細看也看不到條紋
B:若仔細看便可看到1~2條微弱的條紋,但不引以為意
C:可看到數條微弱的條紋
D:可看到數條~20條明顯的條紋而令人在意
E:整面可看到20條以上的明顯的條紋而令人非常在意
(耐鋼絲棉刮傷性)
使用磨刷測試機,用以下的條件進行摩擦測試,從而作為耐刮傷性的指標。
評價環境條件:25℃、60%RH
摩擦材:鋼絲棉(日本鋼絲棉(股)製,等級No.0000)
捲在與試料接觸的測試機的摩擦前端部(1cm×1cm),用帶子固定。
移動距離(單程):13cm,摩擦速度:13cm/秒,荷重:500g/cm2,前端部接觸面積:1cm×1cm,摩擦次數:來回10次。
在摩擦結束的試料的背側塗抹油性黑墨(填補用Magic Ink:寺西化學),利用反射光目視觀察摩擦部分的傷痕,依以下的基準進行評價。評價係重複3次上述測試並加以平均,以5階段進行評價。
A:即使非常仔細看也完全看不到傷痕。
B:有數條傷痕,但若不仔細看就看不到
C:看得到數條~數十條傷痕
D:一眼便看到有數不盡的傷痕
(鉛筆硬度)
進行JIS K 5400記載的鉛筆硬度評價。在溫度25℃、濕度60%RH下將光學薄膜增濕2小時後,使用JIS S 6006規定的試驗用鉛筆進行評價。就硬塗性能來說,硬度較佳為3H以上。
如上述表所示,塗布一種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其包含:
(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b)甲醇
(c)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
(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1):(b)甲醇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為10質量%~30質量%,(2):(c)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為20質量%~90質量%,(3):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以總量計,含有10質量%~30質量%的在20℃下的表面張力小於23mN/m的溶劑,所得到的光學薄膜可得到沒有干涉不均、風乾不均、條紋的良好的面狀。
實施例2
用與硬塗層用塗布液B-1同樣的方法,如下述表8混合各成分並溶解於溶劑以製作硬塗層用塗布液B-25~B-29(數值表示質量%)。
(低折射率層用塗布液的製作)
依以下方式混合各成分,以全部溶劑中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成為20質量%的方式添加後,用甲基乙基酮稀釋,最終固體成分濃度設為5質量%。投入附有攪拌機的玻璃製分離式燒瓶,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後,用孔徑0.5μm的聚丙烯製的深層式過濾器進行過濾而得到各低折射率層用塗布液。
低折射率層用塗布液C-1
低折射率層用塗布液C-2
以下顯示各自使用的化合物。
P-1:日本特開2013-130865實施例記載的具有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含氟聚合物A
F-1:下述含氟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化合物
PET-30: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的混合物(日本化藥(股)製)
DPH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和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的混合物(日本化藥(股)製)
Sururia 2320:中空氧化矽微粒子的分散液(日揮觸媒化成(股)製)
Sururia 4320:中空氧化矽微粒子的分散液(日揮觸媒化成(股)製)
MEK-ST-L:膠狀的氧化矽微粒子(日產化學工業(股)製)
Rad2600:矽酮改性丙烯酸酯(EVONIK公司製,數量平均分子量:16,000)
Rad2500:矽酮改性丙烯酸酯(EVONIK公司製,數量平均分子量:1,500)
FM-0725:矽酮化合物,Silaplane FM-0725(Chisso公司製,數量平均分子量:10,000)
X22-164C:矽酮化合物(信越化學工業(股)製)
(硬塗層的塗設)
用與光學薄膜HC-1同樣的方法在基材1上使用硬塗層用塗布液B-25製作光學薄膜。
(低折射率層的塗設)
使用模塗布機在上述光學薄膜上塗布低折射率層形成用組成物C-1,得到光學薄膜試料Ln1。乾燥條件設為60℃、60秒鐘,紫外線硬化條件係以成為氧濃度為0.01體積%以下的氣體環境的方式一邊進行氮沖洗一邊使用空冷金屬鹵化物照射器(Eyegraphics(股)製),設為照度600mW/cm2、照射量300mJ/cm2的照射量。低折射率層的膜厚設為95nm。
除了以表9所示的組合使用基材、硬塗層形成用塗布液、及低折射率層形成用塗布液以外,與光學薄膜Ln1同樣地進行以分別得到光學薄膜試料Ln2~7。
利用實施例1記載的方法進行光學薄膜的諸特性的評價。將結果顯示在表9。
如表9所示,若併用2種氟系勻塗劑作為勻塗劑,則不僅干涉不均、風乾不均、條紋為良好,而且即使是在將低折射率層積層在硬塗層上的情況下也可得到良好的耐刮傷性。
實施例3
用與硬塗層用塗布液B-1同樣的方法,以下述表10的方式混合各成分,並溶解在溶劑以製作硬塗層用塗布液B-30~B-34(數值表示質量%)。
(硬塗層的塗設)
用與光學薄膜HC1同樣的方法,使用硬塗層用塗布液B-30~B-34,以表11的組合,在基材1上製作光學薄膜試料HC33~37。
利用實施例1記載的方法進行光學薄膜的諸特性的評價。將結果顯示在表11。
如表11所示,將表面張力小於23mN/m的溶劑的含量限制在30質量%以下,組合表面張力為23mN/m以上、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和不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來使用,從而能將滲入量調整至最佳,可得到干涉不均、風乾不均、條紋良好且鉛筆硬度良好的光學薄膜。

Claims (14)

  1. 一種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包含從糖酯化合物及縮聚酯化合物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的醯化纖維素薄膜基材上,塗布含有以下(a)~(d)且符合以下(1)~(3)條件的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形成硬塗層,(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甲醇;(c)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1):(b)甲醇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為10質量%~30質量%;(2):(c)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的含量係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為20質量%~90質量%;(3):相對於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以總量計,含有10質量%~30質量%的在20℃下的表面張力小於23mN/m的溶劑。
  2. 如請求項1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相對於該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該甲醇的含量係10質量%~25質量%。
  3. 如請求項1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相對於該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中的溶劑的總質量,以總量計,含有10質量%~25質量%的在20℃下的表面張力小於23mN/m的溶劑。
  4. 如請求項1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糖酯化合物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HO)m-G-(L-R1)n 通式(1)通式(1)中,G表示單糖殘基或雙糖殘基,R1各自獨立地表示脂肪族基或芳香族基,L各自獨立地表示2價的連結基,m係0以上的整數,n係1以上的自然數。
  5. 如請求項1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縮聚酯化合物係由具有芳香環的至少一種二羧酸、和平均碳數為2.5~8.0的至少一種脂肪族二醇所得到的化合物。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硬塗層形成用組成物含有在20℃下的表面張力為23mN/m以上、不溶解醯化纖維素的溶劑。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該(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係包含至少一種源自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A)的重複單元、和至少一種源自不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B)的重複單元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1), 通式(2)中,R0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甲基,L表示2價的連結基,n表示1以上18以下的整數。
  8.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該(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係包含至少一種源自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含 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C)的重複單元、和至少一種源自不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單體(B)的重複單元的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2), 通式(3)中,R3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甲基,L2表示2價的連結基,n表示1以上6以下的整數。
  9.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在該硬塗層之上進一步形成低折射率層的步驟。
  10. 如請求項9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含有如請求項7的該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1)及如請求項8的該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2),作為該(d)從矽酮系勻塗劑及氟系勻塗劑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勻塗劑。
  11. 如請求項10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1)的總固體成分中所包含的比例係0.01~0.2質量%,該含有氟脂肪族基的共聚物(2)的總固體成分中所包含的比例係0.001~0.01質量%。
  12. 一種光學薄膜,其係利用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製作。
  13. 一種偏光板,其包含利用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所製作的光學薄膜。
  14.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其包含利用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的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所製作的光學薄膜及如請求項13的偏光板中至少任一種。
TW104131991A 2014-09-29 2015-09-30 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6662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9455A JP6336873B2 (ja) 2014-09-29 2014-09-29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4-199455 2014-09-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393A true TW201617393A (zh) 2016-05-16
TWI666249B TWI666249B (zh) 2019-07-21

Family

ID=55605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1991A TWI666249B (zh) 2014-09-29 2015-09-30 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36873B2 (zh)
KR (1) KR102428501B1 (zh)
CN (1) CN105467474B (zh)
TW (1) TWI6662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86054B1 (ko) * 2015-09-24 2020-03-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경화성 코팅 조성물, 저굴절층 및 반사 방지 필름
JP7064313B2 (ja) 2016-11-25 2022-05-10 リケン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積層フィルム
KR102254445B1 (ko) * 2017-03-03 2021-05-24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필름과 이를 갖는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전면판, 화상 표시 장치, 화상 표시 기능 포함 미러, 저항막식 터치 패널 및 정전 용량식 터치 패널
WO2019004199A1 (ja) * 2017-06-28 2019-01-03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透明遮熱断熱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73255B2 (ja) * 2017-09-26 2021-05-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7109485B2 (ja) * 2018-02-06 2022-07-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2112837A (zh) 2019-09-26 2021-04-01 日商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導熱層的製造方法、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的製造方法
CN116858498B (zh) * 2023-06-09 2024-05-10 武汉光启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测试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65639A (ja) * 2001-03-14 2002-09-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イルム
KR101194210B1 (ko) * 2003-12-24 2012-10-29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사 방지 필름, 편광판 및 액정표시장치
JP4878778B2 (ja) * 2005-06-01 2012-02-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097005A (ja) * 2008-10-17 2010-04-30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11225846A (ja) * 2010-03-31 2011-11-10 Fujifilm Corp ハードコート層形成用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068415A (ja) * 2010-09-22 2012-04-0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ハードコート塗布液、及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5849387B2 (ja) * 2010-09-28 2016-01-2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導電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導電性ハードコート付偏光板の製造方法、透過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JP2012078541A (ja) 2010-09-30 2012-04-19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9042016B2 (en) * 2011-10-12 2015-05-26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method of producing optical film, antireflectiv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5944302B2 (ja) * 2012-04-13 2016-07-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891165B2 (ja) 2012-07-20 2016-03-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7474A (zh) 2016-04-06
TWI666249B (zh) 2019-07-21
CN105467474B (zh) 2019-10-25
JP2016071085A (ja) 2016-05-09
JP6336873B2 (ja) 2018-06-06
KR102428501B1 (ko) 2022-08-02
KR20160037807A (ko)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6249B (zh) 光學薄膜之製造方法、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US8582207B2 (en) Hard coating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tireflectiv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unit
JP5799954B2 (ja) 防眩性フィルム、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093723A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2098698A (ja)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479258B2 (ja)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373632B (en) Optical laminate
US20120295040A1 (en) Hard coat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2133079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895657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1342183B1 (ko)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12026192A1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753137B2 (ja) 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980465B2 (ja)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888410B2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6268031A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1413295A (zh) 抗眩膜、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JP2013105178A (ja) 帯電防止防眩性反射防止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帯電防止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6048506B2 (ja) 光学フィルム
JP2011118088A (ja) 長尺状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110114304A (ko) 방현성 하드코팅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방현 필름, 편광판 및 표시 장치
JP2012234159A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98811A (ja)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707855B2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20120207976A1 (en)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mploying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