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3283A - 製造紮結紗線的噴嘴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製造紮結紗線的噴嘴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3283A
TW201533283A TW103138776A TW103138776A TW201533283A TW 201533283 A TW201533283 A TW 201533283A TW 103138776 A TW103138776 A TW 103138776A TW 103138776 A TW103138776 A TW 103138776A TW 201533283 A TW201533283 A TW 2015332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air
opening
nozzle
cond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8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8091B (zh
Inventor
Patrick Buchmuller
Original Assignee
Saurer Component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urer Components Ag filed Critical Saurer Components Ag
Publication of TW201533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3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8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80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1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using jets or streams of turbulent gases, e.g. air, steam
    • D02G1/161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using jets or streams of turbulent gases, e.g. air, steam yarn crimping air jet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1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using jets or streams of turbulent gases, e.g. air, steam
    • D02G1/16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using jets or streams of turbulent gases, e.g. air, steam with provision for imparting irregular effects to the yarn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4Yarns or threads having slubs, knops, spirals, loops, tufts, or other irregular or decorative effects, i.e. effect yar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08Interlacing constituent filaments without breakage thereof, e.g. by use of turbulent air str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揭露製造紮結紗線的噴嘴,其具有一紗線導管,其中可以空氣纏結作輔助產生紮結。噴嘴包括至少一具有一縱軸線之空氣孔徑,其在一合併開口中與紗線導管合併。空氣可經過空氣孔徑導入紗線導管中。空氣孔徑的縱軸線係相對於紮結紗線的一傳送方向配置呈小於90°、較佳65至85°、特佳78°的一角度。一擋板面係組構於紗線導管中的空氣孔徑之合併開口的相對側上,藉以相對於空氣孔徑的縱軸線呈實質垂直。

Description

製造紮結紗線的噴嘴與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具有一紗線導管之噴嘴,且有關一在該紗線導管中製造紮結紗線之方法,且有關該噴嘴供製造紮結紗線之使用技術,其具有獨立專利請求項的前文之特徵。
一平順或紋路狀細絲紗線的個別細絲係以空氣纏結作輔助而紮結,藉以形成紮結紗線。此處的空氣纏結程序較佳發生於一噴嘴中。在噴嘴的一紗線導管中,空氣係與運行方向呈橫向地施加至細絲上。由於部份流紊擾之故,紗線導管內的細絲被引發在相反方向旋轉。此處,紮結紗線係由於稱為紮結(knots)的互鎖細絲而生成。
在DE 41 13 927中,係描述一具有一用於導入纏結空氣的主導管及兩個與主導管呈相對配置的支撐導管之噴嘴。支撐導管係導入空氣,該空氣掩蓋進入噴嘴的紗線。以支撐導管的空氣作輔助,達成一巧妙程度的纏結。然而,一具有三個空氣導管之構造係為複雜/昂貴。並且,使用DE 41 13 927的一構造,僅增高均勻度,卻未達成紮結數的增加。並且,利用三個空氣導管,對於紮結紗線的形成係需 要一較大量的壓縮空氣及因此能量。
在WO 03/029539中,係描述一其中使主要空氣被垂直地導入紗線導管中、且次級空氣經由一具有一傳送效應的輔助孔徑被導入之噴嘴。具有兩個空氣孔徑之構造係為複雜。並且,利用兩個空氣導管,對於紮結紗線的形成係需要一較大量的壓縮空氣及因此能量。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避免已知者的缺點,特別是提供一噴嘴、一方法及使用技術,其中利用一簡單構造達成紮結之一有效率且可靠的形成。
藉由根據獨立請求項之噴嘴方法及使用技術達成這些目的。
在下文中,藉由具有用於導入空氣的孔徑之噴嘴來說明本發明。若不用空氣,其他氣態流體亦可供纏結之用。
並且,使用細絲(filament)用語。此用語係用於個別細絲、用於單紗、且亦用於經組裝細絲、其稱為線(thread)或紗線(yarn)。細絲在此處可為紋路狀或非紋路狀、亦即平坦。由平坦細絲製造的紗線係描述成平紗(flat yarn)。
根據本發明,一用於製造紮結紗線之噴嘴係具有一紗線導管,其中可以空氣纏結作輔助產生紮結。至少一具有一縱軸線之空氣孔徑係在一合併開口中與紗線導管合併。空氣可經過空氣孔徑導入紗線導管中。空氣孔徑的縱軸線係相對於紮結紗線的傳送方向配置呈小於90°的一角 度,其中縱軸線與傳送方向之間小於90°的角度係為上游。一擋板面係配置於空氣孔徑之合併開口的相對側上。擋板面根據本發明係組構成相對於空氣孔徑的縱軸線呈實質垂直。
在紡紗程序中,個別細絲較佳以約2000至6000m/min的處理速度被傳送經過噴嘴,在假捻(false twist)程序及抽引程序中較佳為約300至1200m/min。來自空氣孔徑的空氣較佳係以約1至6巴(bar)、特別是4巴被施加至細絲。
由於縱軸線相對於傳送方向小於90°的傾斜,空氣係歪斜地導入紗線導管中。由於此故,導致傳送方向中之空氣的質量之一正流。細絲藉由傳送方向中空氣的質量流作傳送。並且,在程序中具有不規則性之實例中、例如諸如一包裝改變的實例中,係防止噴嘴中之線張力下降。
空氣以一實質垂直方式衝擊擋板面。由於衝擊之故,空氣係組構成形成兩個相對的紊擾。由於紊擾的相對方式之故,細絲有部份在一方向被移動且另一部份在反方向被移動。已經演示:擋板面上的一垂直衝擊係具有一均勻且密集纏結之結果。由於此均勻且密集纏結的緣故,係生成就紗線中的紮結間隔而言且亦就紮結厚度及紮結/公尺數而言具有一致性紮結之紮結紗線。一致性紮結、或最大開啟長度、亦即紮結之間的非纏結紗線之最大長度係為紮結紗線的一品質特徵。
相對於空氣孔徑的縱軸線呈實質垂直係意指:在 本實例中,擋板面在與合併開口相對地配置之區中至少部份地組構成相對於縱軸線呈約85°至95°的一角度。一組構成不完全為平面性而是例如略微起伏或節塊狀之擋板面在此脈絡中係亦被描述成相對於空氣孔徑的縱軸線呈實質垂直,其條件在於:擋板面的基本定向係組構成相對於空氣孔徑的縱軸線呈實質垂直。
由於僅具有一空氣孔徑之實行方式,相對於具有複數個空氣孔徑的噴嘴而言具有相同紮結品質之空氣消耗係降低。空氣消耗的降低係導致能量消耗降低且因此營運成本降低。
替代性地,亦可能施加複數個空氣孔徑。利用此方式,空氣孔徑可例如沿紗線導管配置於一平面中。
較佳地,紗線導管在進入開口的區中係相對於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之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受到拘束。該拘束係較佳組構成俾使位於進入開口之紗線導管的高度對應於合併開口的區中之紗線導管的高度之10%與70%之間,較佳為40%。該拘束可直接發生於進入開口處。
替代性地,在進入開口的區中,發生上述拘束之前,紗線導管在空氣孔徑之合併開口的區中係相對於紗線導管高度被初始地加寬。先前的加寬係組構成俾使紗線導管的高度在加寬的區中相對於合併開口與擋板面之間的高度被加寬達較佳5至55%、特佳30%。
在拘束處,細絲可該繞拘束的一邊緣被經由合併開口導入的空氣所偏向。由於偏向,細絲係從一圓形轉變 至一卷帶形。卷帶形係利於纏結,原因在於前者對於空氣紊擾提供一較大接觸表面。細絲的偏向及變形之進一步細節可從本發明的一下列實施例獲得。
對於進入開口的區中之上述拘束以添加或取代方式,紗線導管的一離開開口亦相對於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之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被加寬。由於此型的一拘束,比起經由進入開口而言有一更大淨量的空氣經由離開開口消散。
由於一具有位於進入開口的區中的一拘束及/或離開開口的一加寬之實施例,離開開口比起進入開口具有一更大直徑。這可導致位於進入開口附近之一背壓力。空氣的一淨出流係經由離開開口發生。由於離開方向之空氣流,紗線的傳送受到額外支援。由於此故,紗線中的張力及傳送之維持係受到進一步改良。由於此故,在程序具有不規則性的實例中,細絲中的張力保持在一實質恆定的速率。
在進入開口的區中、較佳在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之相對側上之一拘束係更加對於細絲具有一穩定化效應。這意指:細絲在側向方向振盪較小且因此在紗線導管中心以一致較均勻的方式作傳送。這確保紮結及紮結紗線隨時間經過具有一均勻品質。
尚且,纏結空氣中的紊擾係隨著相距空氣供應器的合併開口之距離增大而失去其強度。並且,在相反方向行進之紊擾中的一者係替代性組構成比另一者更強或更 弱。在此實例中,係參照脈動的紊擾。由於離開開口加寬,紊擾額外地失去力量並被引導離開細絲。離開區中之這些消散的紊擾未實質地影響細絲。為此,細絲在紗線導管中心保持在一穩定、平靜狀態。由於此故,係防止紮結紗線的不規則性及因而導致的較差品質
替代性地,相對於合併開口的區中之紗線導管的直徑,進入及/或離開開口係分別未被拘束或加寬。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形態,一用於製造紮結紗線之噴嘴具有,噴嘴轉而具有一紗線導管,其中可以空氣纏結作輔助產生紮結。至少一具有一縱軸線之空氣孔徑係在一合併開口中與紗線導管合併。空氣可經過空氣孔徑導入紗線導管中。空氣孔徑的縱軸線係相對於紮結紗線的傳送方向配置呈小於90°的一角度。在進入開口的區中,紗線導管係相對於在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之區中之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受到拘束。以添加或取代方式,紗線導管的一離開開口係相對於在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之區中之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被加寬。由於此類型的一拘束,比起經由進入開口而言有更多空氣經由離開開口消散。
在本噴嘴中之進入開口及/或加寬的離開開口的區中之拘束的所產生優點係與已經描述之在進入開口及/或加寬的離開開口之區中具有一拘束的噴嘴之優點相同。
此處較佳使得擋板面組構成相對於空氣孔徑的縱軸線呈實質垂直。由於此故,空氣以一實質垂直方式衝擊檔板面。由於擋板面相對於空氣孔徑縱軸線的垂直位置 之故,係轉而導致具有與一垂直檔板面的先前實施例之實例中相同的同一優點。
尚且,將施用用於評估一垂直位置之已經描述的判別標準。替代性地,擋板面亦可組構成相對於縱軸線呈傾斜。
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之一噴嘴較佳係組構成呈現兩部份,即為一噴嘴板及一覆蓋板,其可釋放地連接至彼此。
顯示出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之板係被描述成噴嘴板。因此,覆蓋板係為與紗線導板相對且較佳顯示出擋板面之板。
噴嘴及覆蓋板可從彼此釋放。在已從彼此釋放之板的實例中,紗線導管易被近接,藉以例如解決錯雜或進行清理工作。
板例如藉由諸如螺絲等已知的連接元件被連接至彼此。板較佳以如同申請案WO 99/45185所描述之一連接裝置被固持在一起。
替代性地,噴嘴亦可組構成呈現單一體件。為求簡單,在此處指涉一覆蓋及一噴嘴板,但其嚴格來說係為紗線導管之側邊而非個別的板。
擋板面在傳送方向較佳具有空氣孔徑直徑的2至4倍、較佳為4至6mm之長度。
空氣孔徑的直徑係為橫剖面的直徑且因此與空氣孔徑的縱軸線呈垂直地測量。
擋板面在傳送方向之具有空氣孔徑直徑的2至4倍之長度係確保均勻的空氣纏結。擋板面的長度係保持盡可能地短。擋板面可相對於覆蓋板的一表面呈一角度。另一方面,擋板面本身在此處可包含細絲的傳送。另一方面,可生成額外紊擾,其包含細絲的傳送。由於擋板面之具有空氣孔徑直徑2至4倍的長度、其較佳對應於4至6mm之一組態,係確保均勻的空氣纏結且同時細絲的傳送受到盡可能小幅的妥協。
當然,亦可想見使擋板面組構成較短或較長。然而,由於在此實例中在紮結紗線的品質上抑或在傳送上產生妥協,直徑2至4倍的長度係為較佳。
在顯示出進入開口的區中之一拘束及/或離開開口的一加寬之實施例的實例中,在進入開口/離開開口的區中之拘束及/或加寬較佳係藉由紗線導管之覆蓋板的一表面輪廓形成。
因此,覆蓋板的表面至少在兩開口中的一者之實例中組構成與傳送方向呈一角度。
此處可藉由表面相對於紗線導管的一內部橫跨一特定距離之一傾斜而發生拘束。此處,該傾斜較佳為均勻,因此橫跨該傾斜的一長度呈一相同角度。該角度較佳為1至7°,特佳為4°。
替代性地,該拘束可由進入入口上的一表面建立,其相對於傳送方向呈實質垂直地行進,故本質上只有進入開口受到拘束。紗線導管在此處已經直接於進入開口 後具有一直徑,其對應於合併開口的區中之大約直徑。
此拘束在此處可同時作為一用於導引紗線之階步,其係透過進一步描述於下文的一功能性模式。
藉由使覆蓋板相對於紗線導管的內部上升來達成加寬。升高較佳為均勻狀,因此橫越升高的一長度具有一相同角度。若非單一角度,表面亦可組構成相對於紗線導管的內部以一凸形方式呈彎曲狀。由於此故,生成一康達效應(Coanda effect),因此空氣流束沿著表面被引導遠離紗線。曲率在此處係組構成使得空氣沿著表面被引導達一盡可能長的地域。
然而,在進入開口及離開開口之區中,噴嘴板的表面較佳係實質線性地且平行於傳送方向、亦即無角度而行進。噴嘴板的表面亦可顯示出一略微曲率。
一不具有角度狀表面之板比起一在表面中顯示出一角度之板而言係可更容易且更具成本效益地製造。一其中僅有覆蓋板的表面輪廓導致拘束及/或加寬之噴嘴因此係可比起一其中兩板的表面輪廓皆導致拘束及/或加寬之噴嘴而言更具成本效益地產生。
在顯示出進入開口的區中的一拘束及/或離開開口的一加寬之噴嘴的一替代性較佳實施例之實例中,拘束及/或加寬係藉由一覆蓋板及一噴嘴板的一表面輪廓而形成於進入開口/離開開口的區中。
此處,兩板的表面至少係在兩開口中的一者之實例中顯示出一角度。
該拘束可藉由兩板相對於紗線導管的內部之一傾斜抑或藉由兩板在進入開口處相對於傳送方向之一垂直輪廓而被建立。在板相對於紗線導管內部的傾斜之實例中,該等傾斜較佳係組構成均勻狀,因此橫越傾斜的長度具有一相同角度。
藉由使噴嘴板及覆蓋板相對於紗線導管上升而達成加寬。升高較佳為均勻狀,因此橫越該等升高的長度具有一相同角度。
此解決方案的優點係在於:拘束及/或加寬係以一較均勻方式作組構,俾使紊擾被更良好地引導遠離細絲。依據細絲的類型、傳送速度、及其他參數例如紗線導管的內部壓力而定,一具有噴嘴板的一線性表面輪廓之組態的此實施例係為較佳。
一線性表面輪廓另抑或一經由紗線導管的內部以一凸形方式呈彎曲狀之表面係為較佳。該表面在此處作為一康達元件(Coanda element),俾使空氣的不規則/脈動紊擾沿著表面行進。由於此故,離開的紗線未被移出紗線導管中心外。
本發明的又另一形態係有關一用於製造紮結紗線之噴嘴,其具有一其中可以空氣纏結作輔助產生紮結之紗線導管。至少一具有一縱軸線之空氣孔徑係在一合併開口中與紗線導管合併。空氣可經由空氣孔徑導入紗線導管中。在紗線導管的一進入開口與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之間,在與空氣孔徑相對之紗線導管的一側上,係組構一階 步、較佳一歪斜階步。階步在傳送方向引領遠離合併開口,俾使紗線繞該階步的一邊緣被偏向。
具有一階步之噴嘴組態係可與噴嘴之不同的所描述實施例作合併。
一其中階步高度或高度增幅分別未與踏面(tread)呈垂直而是以一歪斜方式、因此位於0°與90°之間的一角度作行進之階步係被描述成一歪斜階步。
由於空氣孔徑的空氣之故,細絲實質地沿著覆蓋板行進。在階步處,細絲被空氣所偏向,俾使細絲在傳送方向中至少部份地被引導遠離合併開口。由於在階步處、較佳在階步的邊緣處之偏向,細絲係從一圓形轉變至一卷帶形或類似於卷帶的形狀。由於較平坦的形狀,細絲提供一較大接觸表面以供纏結空氣用。由於此故,細絲以一較均勻方式被纏結,其增高紮結的數目及均勻度及因此增高紮結紗線的品質。
較佳地,位於紮結紗線的傳送方向之階步端的紗線導管的橫剖面係大於位於階步開始處之紗線導管的橫剖面。
當階步組構成一歪斜階步時則為此情形。在此處,紗線導管的橫剖面較佳以一均勻方式放大。一均勻放大係大致防止不欲的紊擾,其會負面影響細絲的傳送,例如不發生傳送。
替代性地,階步係組構成一以往內方式被徑向地定向之突件。細絲在此處於突件上被偏向且因此變平。
階步較佳係被組構於紗線導管的進入開口之區中。
在一歪斜階步的實例中,進入開口可代表階步的開始處。替代性地,階步可配置成在傳送方向呈偏移。
突件可直接被組構於進入開口上。進入開口在此處在合併開口的區中相對於紗線導管的直徑受到拘束。對於細絲的變平以添加方式,這係導致一進入開口的拘束之已作描述的優點。
替代性地,紗線導管及因此紗線在紗線導管中的傳送方向係可相對於紗線的插入方向呈角度狀。此外,較佳至少覆蓋板係相對於插入方向呈小於180的一角度作配置,其中係測量插入方向及覆蓋板的一外壁的角度。噴嘴板在此處較佳組構成平行於覆蓋板。然而,覆蓋板亦可相對於插入方向呈平行或相對於插入方向呈另一角度。由於覆蓋板相對於插入方向之角度,細絲當進入紗線導管中時係繞進入開口的一邊緣被偏向。此處,係發生細絲從一圓形至一變平形狀的一轉變,其導致上述優點。
歪斜階步在此處係較佳組構成相對於傳送方向呈2°至6°、特佳4°之一角度。
所描述的噴嘴較佳顯示出一不對稱性橫剖面。實質U形、半圓形、T形、或V形的橫剖面係為特佳。
此處,噴嘴板形成分別以一尖狀或圓形方式收斂之部分,且覆蓋板相對於收斂部分形成實質線性部分。
替代性地,亦可想見對稱性橫剖面、例如圓形、 矩形、或正方形橫剖面。
已經演示:在紡紗程序中以V形橫剖面達成最好的紮結紗線品質。
在纏結紋路狀紗線的實例中,以一具有一U形橫剖面之紗線導管達成最好的品質。
本發明尚且有關一用於以空氣纏結作輔助在一噴嘴的一紗線導管內製造紮結紗線之方法。空氣經過一具有一縱軸線的空氣孔徑被導入紗線導管中,其在一合併開口中以相對於傳送方向呈小於90°的一角度與紗線導管合併。空氣在此處被導引至一擋板面上,其在紗線導管中的空氣孔徑之合併開口的相對側上係組構成相對於空氣孔徑的縱軸線呈垂直。
該方法較佳係在一諸如已於上文描述之噴嘴中進行,其具有一擁有相對於傳送方向的一歪斜縱軸線之空氣孔徑。
在一較佳方法中,由於相對於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之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而言之紗線導管的進入開口之區中的一拘束、及/或由於相對於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之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而言之紗線導管的離開開口之一加寬,比起經由進入開口而言有更多空氣經由離開開口消散。
在一用於以空氣纏結作輔助在一噴嘴的一紗線導管內製造紮結紗線之替代性方法中,經由在一合併開口中與紗線導管合併之至少一具有一縱軸線的空氣孔徑,空 氣在縱軸線方向以相對於紮結紗線的傳送方向呈90°之一角度被導入,藉以被導引至一擋板面上。由於相對於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之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而言之紗線導管的進入開口的區中之一拘束、及/或由於相對於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之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而言之紗線導管的離開開口之一加寬,比起經由進入開口而言有更多空氣經由離開開口消散。
該方法較佳係在一諸如已於上文描述之噴嘴中進行,其具有一擁有相對於傳送方向的一垂直縱軸線之空氣孔徑。
較佳係採用一其中空氣被導引至一配置成相對於空氣孔徑縱軸線呈實質垂直的擋板面上之方法。
在用於以空氣纏結作輔助在一噴嘴的一紗線導管內製造紮結紗線之另一替代性方法中,經過在一合併開口中與紗線導管合併之至少一具有一縱軸線的空氣孔徑,空氣係被導入。以配置於紗線導管的一進入開口與紗線導管中的空氣孔徑的相對側上之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之間的一階步、較佳為一歪斜階步作輔助,其中階步在傳送方向引領遠離合併開口,紗線係以從空氣孔徑離開的空氣而繞階步的一邊緣被偏向。
該方法較佳在一具有一階步之上述噴嘴中進行。
本發明尚且有關一用於製造紮結紗線的噴嘴之使用技術,如本文及請求項1至12中所描述。
1,V1/V2,V2/V3,V9/V9,V11/V10‧‧‧噴嘴
2‧‧‧紗線導管
3‧‧‧空氣孔徑
4‧‧‧合併開口
5‧‧‧擋板面
6‧‧‧進入開口
7‧‧‧離開開口
8‧‧‧覆蓋板
9‧‧‧噴嘴板
10‧‧‧細絲
11‧‧‧紮結紗線
12‧‧‧歪斜階步
13‧‧‧纏結空氣
13’,13”‧‧‧流紊擾
14‧‧‧邊緣
a),b),c),d)‧‧‧區
A‧‧‧縱軸線
B‧‧‧傳送方向
本發明的進一步有利形態係在下文藉由示範性實施例及圖示作說明。在圖中,以一示意方式:圖1以橫剖視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噴嘴的第一實施例;圖2以橫剖視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噴嘴的另一實施例;圖3顯示圖2的噴嘴之另一圖示;圖4以橫剖視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噴嘴的一替代性實施例;圖5顯示圖4的噴嘴之前視圖;圖6顯示位於空氣孔徑的橫剖面中來到一擋板面上的一氣流束;圖7以橫剖視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系列的不同噴嘴;圖8至11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噴嘴與先前技藝的噴嘴之比較性測量;圖12顯示來自圖7的噴嘴相較於先前技藝的一噴嘴之紮結紗線的性質。
圖1以橫剖視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噴嘴1,其具有一紗線導管2及一空氣孔徑3。紗線導管2由相互互鎖的板8、9形成。空氣孔徑3具有一縱軸線A且在一合併開口4中與紗線導管2合併。在紗線導管2中,細絲10(未圖示,例如見圖3)係在一傳送方向B被傳送。合併開口4在傳送方向B位居噴嘴1中心周圍並相對於傳送方向B配置呈約85°的一角 度。纏結空氣13(未圖示,見圖5)係在縱軸線A的方向經過空氣孔徑3經由合併開口4被導入紗線導管2中。纏結空氣係以一垂直方式衝擊一擋板面5。由於纏結空氣13衝擊於擋板面5上,係形成兩平行流紊擾13’、13”(未圖示,見圖5)。纏結空氣13的垂直衝擊係導致兩部份流紊擾13’、13”的組態,其為均勻且在反方向行進。由於此均勻度,部份的細絲係在逆時針方向被移動且剩餘的細絲以順時針方向被移動。由於細絲經過部份流紊擾13’、13”之運動,紮結係形成於合併開口的區中,位於入進纏結空氣13前方與後方。由於此故,由纏結細絲所組成的紮結紗線11(未圖示,例如見圖3)係自細絲10(未纏結紗線)生成。稱為連續紗線者係特別適合作為細絲。
紗線導管2係在進入開口6的區中被拘束。紗線導管2的一離開開口7係加寬。拘束及加寬係藉由覆蓋板8的一表面輪廓所建立。
由於空氣孔徑3的縱軸線A相對於細絲的行進方向B之歪斜位置,係導致經由紗線導管2的離開開口7之一淨消散。此淨消散係分別支持細絲10或紮結紗線11傳送經過紗線導管2。離開開口7的加寬係尚且導致紊擾被引導遠離中心、亦即遠離紗線。紊擾的強度(intensity)亦因此降低。由於此故,紗線11未被傳送遠離紗線導管2的中心。
圖2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噴嘴1,其具有紗線導管2及擁有相對於傳送方向B呈90°的縱軸線A之空氣孔徑3。紗線導管2由覆蓋板8及噴嘴板9形成。紗線導管2係在一進 入開口6的區中被拘束,且紗線導管2的一離開開口7係加寬。拘束及加寬係藉由覆蓋板8的一表面輪廓所建立。拘束在此處係組構成一歪斜階步12。歪斜階步在此處係引領遠離進入開口6的區,在傳送方向B遠離空氣孔徑3的合併開口,且因此遠離噴嘴板9。位於進入開口6的拘束及位於離開開口7的加寬係導致比起經由進入開口6而言有更多空氣經由離開開口7被消散。加寬亦組構成一歪斜階步,其在傳送方向B引領遠離噴嘴板9。經過空氣孔徑3,纏結空氣13被導入紗線導管2中並以一垂直方式衝擊擋板面5。擋板面係為5mm長,其係比空氣孔徑3的直徑更長三倍。細絲10經由進入開口6被導入噴嘴的紗線導管2中。由於纏結空氣13,細絲10大致沿著覆蓋板8的表面被引導。在階步12,細絲10繞階步12開始處之一邊緣14被偏向。由於此偏向,細絲10變平,俾使細絲10從一圓形被轉變至一卷帶形。卷帶形提供纏結空氣13或部份流紊擾13’、13”更多的接觸表面。這導致細絲10以一種一致均勻方式被纏結,且由於此故形成一致均勻的紮結。自其導致每公尺之一較高數目的紮結,其以一較均勻且較強固的方式作組構。
圖3顯示如同圖2中的噴嘴1,其具有進入開口6的區中之拘束以及加寬的離開開口7。以一示意方式,小箭頭顯示纏結空氣13在進入紗線導管2中之後的分佈。由於拘束及加寬,係發生空氣經由離開開口7之一淨消散。並且,進入開口6的區中之拘束係具有生成細絲10上的一穩定化效應之優點。由於此故,細絲10振盪較小,由於此故,其 以一種平靜、一致均勻的方式被傳送經過紗線導管2。由於此低振盪類型的傳送,在纏結期間產生較少偏差,俾使細絲10以一種一致均勻的方式被紮結,且每公尺的紮結數增大。
透過離開開口7處之加寬,空氣紊擾係在離開開口7處被紮結紗線11引導遠離。由於此故,紗線11未被紊擾負面地影響且未被攜載至噴嘴中心外。
圖4顯示具有加寬的離開開口7之噴嘴1的一替代 性實施例。加寬係由覆蓋板8且亦由噴嘴板9形成。兩板8、9中的加寬在此處係未組構成一歪斜階步,而是組構成相對於紗線導管以一凸形方式呈彎曲之板8、9的表面。由於彎曲狀表面,在縱剖面中,噴嘴出口看起來類似於一喇叭的一端件,如圖3所示。由於凸形曲率,產生一康達效應(Coanda effect),亦即空氣沿著表面被引導遠離且未在紗線導管2中心與細絲10互動。
圖5以來到離開開口7上的前視圖顯示如同圖4中的噴嘴1。紗線導管2由覆蓋板8及噴嘴板9形成。紗線導管2在此處顯示出一U形橫剖面。噴嘴板9在此處係組構成以一實質尖狀方式作收斂,且覆蓋板8組構成具有一實質線性表面。由於此故,生成一不對稱、V形橫剖面。諸如U形、V形、或T形橫剖面等不對稱橫剖面亦可適用於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噴嘴1之實例。紋路狀紗線係如同圖5中般利用一U形橫剖面作最佳地纏結。
圖6顯示位於擋板面5之紗線導管2的一細部。纏 結空氣13係以一垂直方式衝擊擋板面5。由於此故,生成兩個均勻的部份流紊擾13’、13”。此處,一部份流紊擾13’係以順時針方向旋轉,第二部份流紊擾13”以逆時針方向旋轉。部份流紊擾係傳送細絲10,由於其故,細絲10亦相對於彼此在各別方向被扭捻。由於此故,細絲10被紮結形成紮結紗線11。由於部份流紊擾13’、13”的均勻組態之故,細絲10亦以一致均勻方式被紮結。
圖7在橫剖面與細部圖、在縱剖面中於進入開口6處以示意方式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四個噴嘴1(V1/V2、V2/V3、V9/V9、V11/V10)。在噴嘴1中四個區a)、b)、c)、d)係為相同。區a)係有關空氣孔徑3之一區,b)有關位於進入開口6之一區,c)有關位於離開開口7之一區,且d)有關縱剖面中之特徵b)的區之細部圖。噴嘴在各實例中係具有一擁有一組構呈V形的不對稱性橫剖面之紗線導管2。
V1/V2顯示出下列特徵:
a)空氣孔徑3係相對於擋板面5呈垂直(90°±3°),且相對於細絲10的傳送方向呈垂直。
b)以擋板面5為基礎,相對於空氣孔徑3的合併開口4處的紗線導管2總高度而言之進入開口6處的高度增加係為30%±25%。
以擋板面5為基礎,相對於空氣孔徑3的合併開口4處之覆蓋板8的紗線導管2高度而言之進入開口6處的高度增加係為60%±30%。相對於空氣孔徑3的合併開口4處之紗線導管2總高度而言之進入開口6處的高度之拘束係為40%± 30%。
c)由於噴嘴1的離開開口7中的兩個角度,空氣迅速地消散。第一角度位於5°至10°的範圍,且第二角度位於20°至35°的範圍。
d)由於一定心元件施加在特徵b)的最高點上之故,紗線被扣持於紗線導管2的中心。定心元件係組構成俾使一間隙已經在進入開口6上之拘束的區中被移除。該間隙較佳係組構成U形、V形或梯形,且位於覆蓋板上。藉由定心元件,紗線被扣持藉以在紗線導管2的中心自覆蓋板隔開。然而,由於相對於覆蓋板的間隔之故,細絲10係分別繞一邊緣作較小程度偏向或不偏向且因此被構成為一卷帶形。
噴嘴V2/V3具有與噴嘴V1/V2相同的特徵a)、b)及c)。不同於噴嘴V2/V3,紗線在特徵d)中被壓抵住半徑,原因係為不存在組構成一間隙之定心元件。由於此故,細絲10變平(且變成卷帶形)。
噴嘴V9/V9具有與噴嘴V2/V3相同的特徵a)、b)及d)。不同於噴嘴V2/V3,區c)中的噴嘴V9/V9具有位於紗線導管2的離開開口7上之兩個切線半徑。由於半徑之故,空氣被迅速地消散。由於康達效應之故,空氣尚且分別沿著覆蓋板8或噴嘴板9的表面被引導。由於此故,係確保紗線11在紗線導管2中心具有一平靜輪廓。
噴嘴V11/V10具有與噴嘴V2/V3相同的特徵b)、c)及d)。不同於噴嘴V2/V3(及V1/V1、V9/V9),噴嘴V11/V10具有相對於細絲10傳送方向呈約78°傾斜之一空氣孔徑3。 擋板面5係配置成相對於空氣孔徑3呈垂直,俾使前者以一歪斜方式指向至紗線導管2中。由於此配置之故,一方面紗線藉由傾斜狀空氣孔徑3的空氣13被傳送,且另一方面由於垂直於空氣孔徑3之擋板面5之故,達成細絲10的一最適纏結。
圖8至11顯示相較於從先前技藝得知(HN 133,RPE)的申請人的多噴注噴嘴(Polyjet nozzles)而言之以根據本發明的噴嘴1所獲得的測試結果。不同於根據本發明的噴嘴1,多噴注噴嘴(Polyjet nozzles)顯示出至少一用於導入纏結空氣之導管以及至少一用於導入傳送空氣之導管。在根據本發明的噴嘴中,一則是兩功能被相同導管也就是空氣孔徑3所採行,及/或藉由進入開口6的區中之一拘束及/或離開開口7的一加寬來達成傳送。然而,在兩實例中皆僅存在一空氣孔徑。
圖8顯示其中相對於dpf(每細絲的丹尼爾/每長度的重量)來測量FP/s(每秒的固定點/每秒的紮結數)之一比較性測量。在下列實例中,採用具有相同密度的聚酯製成之細絲。在具有相同密度的細絲之實例中,可假設dpf等於細絲的直徑。如圖8所示,相較於從先前技藝得知的標準噴嘴而言,根據本發明的噴嘴係達成每時間中較多的紮結。此處,具有經歪斜定位的空氣孔徑之噴嘴V11/V10係達成最好的結果。
在圖9至11顯示的比較性測試中,依據以巴(bar)為單位之纏結空氣的壓力而定,比較每公尺的紮結數 (FP/m)。此處,採用相同、亦即具有一致的pdf之聚酯細絲(PES細絲)。在一噴嘴內之一致性空氣孔徑直徑之實例中,下列係適用:壓力愈高,則組構愈多的紮結(紮結/公尺)。
在圖9中,採用由34個細絲構成且測重為每10,000公尺68公克之Dtex68f34。在測試中,根據本發明的噴嘴V9/V9及V10/V10係與標準噴嘴HN 133及RPE作比較。此處,依據以巴(bar)為單位之纏結空氣的壓力而定,比較每公尺的紮結數(FP/m)。在圖式中,各別噴嘴的區域之下邊界係顯示穩固紮結的數目。上邊界係顯示紮結總數,亦即穩固及軟性紮結合計。
藉由以0.3cN/dtex、0.5cN/dtex及0.7cN/dtex施應力予紮結紗線11來測量紮結的穩固度(firmness)。在各施應力循環之後,以百分比表示相對於未施應力紮結紗線11而言之紮結的損失。在直到0.3cN/dtex打開之紮結係被視為軟性。在至少0.5cN/dtex的一施應力循環中保持位於紗線中之紮結係被視為穩固。並且,紮結作光學判斷。一紮結愈長,則判斷其為愈穩定、亦即愈硬性。
利用此方式,處於3巴的噴嘴V9/V9係例如達成18個穩固紮結及每公尺總共21個紮結。區域的下與上邊界之間的距離愈小,則紮結愈均勻及穩固。根據本發明的噴嘴不但顯示每公尺較多個紮結,且在許多壓力的實例中,亦有較均勻及較穩固的紮結。根據本發明的噴嘴在其均勻穩固紮結之組態中係比起先前技藝的噴嘴而言更小程度地依據一特定壓力而定。由於此故,噴嘴可使用於不同纏結 程序。壓力及因此包括空氣消耗係可被降低,而紮結數並無任何顯著下降。
圖10及11顯示與圖9中相同的測量,其中相較於圖9而言採用另一線(及其他噴嘴)。
在圖10中,噴嘴V1/V2及V9/V9係與來自圖9的兩個標準噴嘴作比較。採用具有136g/10,000公尺的重量之由136聚酯細絲(FDY PES 136f68)製成的一線。利用根據本發明的噴嘴,在最具壓力之實例中,比起先前技藝的噴嘴而言有更多且尤其重要的是全部之穩固紮結係被更規則性地達成。
在圖11中,噴嘴V11/V10係與先前技藝的噴嘴HN133作比較。採用具有82g/10,000m的重量之由144聚酯細絲(FDY PES 82f144)製成的一線。利用根據本發明的噴嘴V11/V10,比起利用已知噴嘴將達成更多個紮結。
圖9至11中所示的測試係演示:根據本發明的噴嘴在最具變異的紗線之實例中顯示比起先前技藝的噴嘴而言更好之結果。
圖12顯示相較於先前技藝的一標準噴嘴(HN133A/CN14)所製造之紮結紗線而言利用根據本發明的不同噴嘴1(V1/V2、V2/V3、V9/V9、V11/V10)所製造之紮結紗線。
利用標準噴嘴所製造的紮結紗線係顯示開啟的小區及微弱(短)的紮結。並且,紮結之間隔係為不均勻。反之,根據本發明的噴嘴1顯示均勻的長紮結。此處,噴嘴 V11/V10之紮結紗線11係顯示出一很高的紮結數及最硬性的紮結。紗線的性質列於下表中。
1‧‧‧噴嘴
2‧‧‧紗線導管
3‧‧‧空氣孔徑
4‧‧‧合併開口
5‧‧‧擋板面
6‧‧‧進入開口
7‧‧‧離開開口
8‧‧‧覆蓋板
9‧‧‧噴嘴板
A‧‧‧縱軸線
B‧‧‧傳送方向

Claims (18)

  1. 一種用於製造紮結紗線之噴嘴,係具有一紗線導管,其中可以空氣纏結作輔助產生紮結,且係具有至少一擁有一縱軸線之空氣孔徑,該空氣孔徑在一合併開口中與該紗線導管合併且空氣可經過該空氣孔徑導入該紗線導管中,其中該空氣孔徑的縱軸線係相對於該紮結紗線的一傳送方向配置呈小於90°、較佳為65°至85°、特佳為78°的一角度,其特徵在於:一擋板面係組構於該紗線導管中的該空氣孔徑之該合併開口的相對側上,且相對於該空氣孔徑的縱軸線呈實質垂直,。
  2. 如請求項1之噴嘴,其中該紗線導管的一進入開口之一區係相對於該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之該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受到拘束及/或該紗線導管的一離開開口係相對於該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之該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被加寬,俾比起經由該進入開口而言有一更大淨量的空氣經由該離開開口而消散。
  3. 一種用於製造紮結紗線之噴嘴,係具有一紗線導管,其中可以空氣纏結作輔助產生紮結,且係具有至少一擁有一縱軸線之空氣孔徑,該空氣孔徑在一合併開口中與該紗線導管合併且空氣可經過該空氣孔徑導入該紗線導管中,其中該空氣孔徑的縱軸線係相對於該紮結紗線的一傳送方向配置呈90°的一角度,且該紗線導管的一進入開口之一區係相對於該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 之該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受到拘束及/或該紗線導管的一離開開口係相對於該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之該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被加寬,且一擋板面係組構於該紗線導管中的該空氣孔徑之該合併開口的相對側上,俾比起經由該進入開口而言有一更大淨量的空氣經由該離開開口而消散。
  4. 如請求項3之噴嘴,其中該擋板面係組構成相對於該空氣孔徑的縱軸線呈實質垂直。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噴嘴,其中該紗線導管係組構成呈現兩部份,即為一噴嘴板及一覆蓋板,其可釋放地連接至彼此。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噴嘴,其中該擋板面在該傳送方向具有該空氣孔徑的直徑之2至4倍、較佳為4至6mm之長度。
  7. 如請求項2至6中任一項之噴嘴,其中該進入開口/離開開口的區中之該拘束及/或該加寬係藉由該紗線導管的一覆蓋板之一表面輪廓所形成。
  8. 如請求項2至6中任一項之噴嘴,其中該進入開口/離開開口的區中之該拘束及/或該加寬係藉由該覆蓋板及一噴嘴板的一表面輪廓所形成。
  9. 一種用於製造紮結紗線之噴嘴,該噴嘴較佳係為根據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噴嘴,該噴嘴係具有一紗線導管,其中可以空氣纏結作輔助產生紮結,且係具有至少一擁有一縱軸線之空氣孔徑,該空氣孔徑在一合併開口中與 該紗線導管合併且空氣可經過該空氣孔徑導入該紗線導管中,其中在該紗線導管的一進入開口與該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之間,在該紗線導管之與該空氣孔徑相對的一側上,係組構一階步,較佳為一歪斜階步,其中該階步在該傳送方向引領遠離該合併開口,俾使紗線可繞該階步的一邊緣被偏向。
  10. 如請求項9之噴嘴,其中位於該紮結紗線的傳送方向之該階步端之該紗線導管的橫剖面係大於位於該階步開始處之該紗線導管的橫剖面。
  11. 如請求項9或10之噴嘴,其中該階步係組構於該紗線導管的進入開口處且較佳呈約2°至6°、特佳約4°的一角度行進。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噴嘴,其中該紗線導管顯示出一不對稱性橫剖面,較佳為一實質U形、V形或T形橫剖面。
  13. 一種用於製造紮結紗線之方法,該方法係以空氣纏結作輔助在一噴嘴的一紗線導管內製造紮結紗線,該噴嘴較佳係為根據請求項1、2、5至12中任一項之噴嘴,其中,空氣經過與該紗線導管合併之至少一具有一縱軸線的空氣孔徑以相對於該紮結紗線的一傳送方向呈小於90°、較佳為65至85°、特佳為78°的一角度在該縱軸線的方向被導入,其特徵在於:該空氣被導引至一擋板面上,其在該空氣孔徑之合併開口的相對側上組構成相對於該空氣孔徑的縱軸線呈垂直。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由於相對於該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之該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而言之該紗線導管的一進入開口的區中之一拘束及/或由於相對於該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之該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而言之該紗線導管的一離開開口之一加寬,比起經由該進入開口而言有一更大淨量的空氣經由該離開開口而消散。
  15. 一種用於製造紮結紗線之方法,該方法係以空氣纏結作輔助在一噴嘴的一紗線導管內製造紮結紗線,該噴嘴較佳係為根據請求項3至12中任一項之噴嘴,其中空氣經過與該紗線導管合併之至少一具有一縱軸線的空氣孔徑以相對於該紮結紗線的一傳送方向呈90°的一角度在該縱軸線的方向被導入,藉以被導引至一擋板面上,其中,由於相對於該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之該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而言之該紗線導管的進入開口的區中之一拘束及/或由於相對於該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的區中之該紗線導管的一橫剖面而言之該紗線導管的離開開口之一加寬,比起經由該進入開口而言有一更大淨量的空氣經由該離開開口而消散。
  16.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空氣被導引至一擋板面上,該擋板面係配置成相對於該空氣孔徑的縱軸線呈實質垂直。
  17. 一種用於製造紮結紗線之方法,該方法係以空氣纏結作輔助在一噴嘴的一紗線導管內製造紮結紗線,該噴嘴較 佳係為根據請求項9至12中任一項之噴嘴,其中經過與該紗線導管合併之至少一具有一縱軸線的空氣孔徑,空氣係被導入,其中以該紗線導管的一進入開口與該紗線導管中的空氣孔徑的相對側上之該空氣孔徑的合併開口之間的一階步、較佳為一歪斜階步作輔助,其中該階步在該傳送方向引領遠離該合併開口,俾使該紗線由於來自該空氣孔徑的空氣而繞該階步的一邊緣被偏向。
  18. 一種根據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噴嘴的用途,係用於製造紮結紗線。
TW103138776A 2013-12-19 2014-11-07 製造紮結紗線的噴嘴與方法 TWI7180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198527.7A EP2886690B1 (de) 2013-12-19 2013-12-19 Düs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knotengarn
EP13198527.7 2013-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3283A true TW201533283A (zh) 2015-09-01
TWI718091B TWI718091B (zh) 2021-02-11

Family

ID=49880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8776A TWI718091B (zh) 2013-12-19 2014-11-07 製造紮結紗線的噴嘴與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0597800B2 (zh)
EP (2) EP2886690B1 (zh)
JP (2) JP6697387B2 (zh)
KR (1) KR102178774B1 (zh)
CN (2) CN111748885B (zh)
ES (2) ES2750149T3 (zh)
HR (1) HRP20211735T1 (zh)
TW (1) TWI718091B (zh)
WO (1) WO20150906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001545A1 (de) * 2019-03-05 2020-09-10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wirbelungsvorrichtung zum Verwirbeln eines synthetischen, multifilen Fade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9444A (en) * 1965-11-15 1968-06-25 Eastman Kodak Co Apparatus for entangling multifilament yarns
DE2038403A1 (de) * 1970-08-01 1972-02-10 Basf Ag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luminoeser Faeden
US3745617A (en) * 1972-03-06 1973-07-17 Monsanto Co Apparatus for bulking yarn
US4064686A (en) * 1975-02-27 1977-12-27 Whitted Robert L Intermittently bulked yarn
US4223520A (en) * 1975-02-27 1980-09-23 Poinsett Machine 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lking yarn
US4184316A (en) 1976-09-13 1980-01-22 Akzona Incorporated Production of novelty yarns
GB1566955A (en) * 1977-01-27 1980-05-08 Heathcoat & Co Ltd Heating and drawing of synthetic filaments
US4430780A (en) * 1982-01-11 1984-02-14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Sales, Inc. Fluid flow comingling jet
DE3562636D1 (en) * 1985-01-30 1988-06-16 Mitsubishi Rayon Co Method for producing slub yarn
GB8518390D0 (en) * 1985-07-20 1985-08-29 Rieter Scragg Ltd Processing textile yarns
US4729151A (en) * 1986-09-10 1988-03-08 Rhs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 for entangling yarn
US5326009A (en) * 1988-02-15 1994-07-05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Ltd. Air nozzle for use in production of nonwoven fabric
CH676559A5 (zh) * 1989-02-15 1991-02-15 Heberlein & Co Ag
DE4113927A1 (de) 1991-04-29 1992-11-05 Kugelfischer G Schaefer & Co Verwirbelungsduese
CH692622A5 (de) * 1996-01-12 2002-08-30 Heberlein Fasertech Ag Verwirbelungsdüs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pinntexturierten Filamentgarnen.
DE19605675C5 (de) * 1996-02-15 2010-06-17 Oerlikon Heberlein Temco Wattwil Ag Verfahren zum aerodynamischen Texturieren sowie Texturierdüse
US5950290A (en) * 1997-09-12 1999-09-14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Sales, Inc. Jet for interlacing textile yarns
US5970593A (en) * 1997-09-12 1999-10-26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Sales, Inc. Jet for interlacing textile yarns
TW538153B (en) * 1998-03-03 2003-06-21 Heberlein Fibertechnology Inc Process for air-jet texturing of frill yarn and yarn-finishing device and the application thereof
DE19809600C1 (de) 1998-03-03 1999-10-21 Heberlein Fasertech Ag Garnbehandlungseinrichtung
US6134759A (en) * 1998-03-27 2000-10-24 Toray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of yarn and a yarn composed of entangled multifilament
DE50012859D1 (de) * 1999-03-03 2006-07-06 Heberlein Fibertechnology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ür die behandlung von filamentgarn sowie verwendung der vorrichtung
US5964015A (en) * 1999-05-21 1999-10-12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Sales, Inc. Textile jet nozzle with smooth yarn channel
US6052878A (en) * 1999-05-28 2000-04-2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lacing filam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apparatus
TW503272B (en) * 1999-10-06 2002-09-21 Heberlein Fiber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for intermingling multifilament yarns
JP3410420B2 (ja) 2000-02-29 2003-05-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糸条交絡処理装置
EP1436451B1 (de) 2001-09-29 2008-03-12 Oerlikon Heberlein Temco Wattwil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kontengarn
WO2003069036A1 (en) * 2002-02-13 2003-08-21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Sales, Inc. Interlacing textile slide jet
AU2003215478A1 (en) * 2003-03-28 2004-10-18 Heberlein Fibertechnology, Inc. Texturing nozzle and method for texturing a filament yarn
JP4372788B2 (ja) * 2003-05-27 2009-11-25 エリコン・ヘバライン・テムコ・ワットウィ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ループ糸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用のノズルコア、ならびにノズルコア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EP1541727A1 (de) * 2003-12-05 2005-06-15 Schärer Schweiter Mettler AG Verfahren zur Reduktion des Betriebsdrucks einer Texturierdüse und Garnbehandlungseinrichtung mit einer Texturierdüse
ITBI20040004A1 (it) * 2004-10-12 2005-01-12 Sinterama S P A Dispositivo ad elevato rendimento per l'interlacciatura ad aria di un filo, e relativo metodo
TWI313310B (en) * 2005-03-20 2009-08-11 Oerlikon Heberlein Temco Wattwil A Process and entangling nozz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knotted yarn
DE102006009139A1 (de) * 2006-02-24 2007-08-30 Andreas Mack Garnbehandlungsvorrichtung
WO2007112441A2 (en) * 2006-03-28 2007-10-04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jet streaks in hydroentangled fibers
EP2213774A1 (de) * 2009-01-30 2010-08-04 Oerlikon Heberlein Temco Wattwil AG Texturi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Texturieren von Endlosgarnen
KR20110018029A (ko) * 2009-08-17 2011-02-23 주식회사 효성 멀티엔드 섬유 필라멘트의 권취용 교락장치
DE102012003410A1 (de) * 2012-02-23 2013-08-29 Rpe Technologies Gmbh Garnbehandlungsvorrichtung
JP6186759B2 (ja) 2012-03-28 2017-08-30 東レ株式会社 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の交絡処理装置、交絡処理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750149T3 (es) 2020-03-25
CN111748885B (zh) 2022-12-16
EP3084054A1 (en) 2016-10-26
CN105829592B (zh) 2020-08-04
US20200248340A1 (en) 2020-08-06
EP2886690B1 (de) 2019-07-24
HRP20211735T1 (hr) 2022-02-18
JP6697387B2 (ja) 2020-05-20
EP3084054B1 (en) 2021-09-15
US20160305047A1 (en) 2016-10-20
US10597800B2 (en) 2020-03-24
US11578434B2 (en) 2023-02-14
WO2015090694A1 (en) 2015-06-25
EP2886690A1 (de) 2015-06-24
JP6986540B2 (ja) 2021-12-22
CN105829592A (zh) 2016-08-03
JP2017500455A (ja) 2017-01-05
JP2020073742A (ja) 2020-05-14
CN111748885A (zh) 2020-10-09
TWI718091B (zh) 2021-02-11
ES2900725T3 (es) 2022-03-18
KR20160118230A (ko) 2016-10-11
KR102178774B1 (ko) 2020-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357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fancy knotted yarn
US5439364A (en)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nd depositing continuous filaments by means of aerodynamic forces
JPH02234938A (ja) マルチフイラメント糸を錯雑せしめるための錯雑ノズル
JP4511799B2 (ja) 糸搬送通路と糸案内面とを備えた繊維処理機械
TW201533283A (zh) 製造紮結紗線的噴嘴與方法
JP2015001042A (ja) 空気式紡績機械の紡績ノズル及び該紡績ノズルを備える紡績部
JP4383344B2 (ja) 改良型高速繊維供給アセンブリ
EP2369042B1 (en) Pneumatic spinning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US8186986B2 (en) Device for drawing filaments
CN110541242A (zh) 用于由连续长丝制造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的设备
JP2023537099A (ja) 結び目を有するヤーンの製造のための交絡ノズルおよびヤーンを交絡させるための方法
JP6186759B2 (ja) 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の交絡処理装置、交絡処理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JP3656954B2 (ja) ヤーンインターレース装置
JP2006283244A (ja) 糸条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926501B2 (ja) 糸条の交絡付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合繊繊維の製造方法
JPH0533235A (ja) 糸条の交絡処理装置
JP3916368B2 (ja) 糸条の交絡付与装置及び交絡付与方法
JP2017186716A (ja) 糸条の交絡付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合繊繊維の製造方法
JP3992373B2 (ja) 交絡付与装置及び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の製造方法
JP2011195995A (ja) 糸条の交絡処理装置および交絡処理方法
JPS5933693B2 (ja) 糸条の流体噴射処理装置
JPS61186531A (ja) 結束紡績用ノズル
JP2004060137A (ja) 糸条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S60167944A (ja) 流体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