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4507A - 摩擦壓接方法及摩擦壓接裝置 - Google Patents

摩擦壓接方法及摩擦壓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4507A
TW201404507A TW102118198A TW102118198A TW201404507A TW 201404507 A TW201404507 A TW 201404507A TW 102118198 A TW102118198 A TW 102118198A TW 102118198 A TW102118198 A TW 102118198A TW 201404507 A TW201404507 A TW 20140450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distance
slow
workpieces
forward st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8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8582B (zh
Inventor
Ryo Onose
Takehiro Okuno
Original Assignee
Nittan Valv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an Valva filed Critical Nittan Valva
Publication of TW201404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4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8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858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1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the heat being generated by friction; Friction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5/0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 B23Q15/2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before or after the tool acts upon the workpiece
    • B23Q15/22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piece
    • B23Q15/225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piece in feed control, i.e. approaching of tool or work in successive decreasing velocity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1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the heat being generated by friction; Friction welding
    • B23K20/121Control circui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5/0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 B23Q15/007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while the tool acts upon the workpiece
    • B23Q15/013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 B23Q15/02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instantaneous size and the required size of the workpiece acted up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0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 B29C65/06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using friction, e.g. spin welding
    • B29C65/0609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using friction, e.g. spin wel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90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joining process
    • B29C66/93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joining process by 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 B29C66/934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joining process by 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speed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5Nc applications
    • G05B2219/45146Inertia friction welding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論工件的尺寸誤差如何,都能夠儘量縮短生產一個所需要的時間的摩擦壓接方法及摩擦壓接裝置。測定工件(W1、W2)的尺寸,使用該尺寸測定結果,在將用於慢速前進的慢速前進距離(L×2)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快速前進的快速前進距離(L×1)。藉此,即使是正規尺寸的工件、工件尺寸比正規尺寸短的工件,相較於工件尺寸比正規尺寸長的工件的情況,能夠消除慢速前進距離變長的情況,並且將上述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L×2)設定為較短,從而使快速前進距離(L×1)的相對比例增大。

Description

摩擦壓接方法及摩擦壓接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摩擦壓接方法及摩擦壓接裝置。
作為將工件彼此接合的方法,如專利文獻1所示,摩擦壓接方法已被廣泛公知。此摩擦壓接方法是藉由一邊使工件彼此的端面相互抵接一邊使工件相對旋轉,使接合介面產生摩擦熱,然後藉由施加鍛粗壓力使原子間引力起作用,而將工件彼此進行一體化的方法。若使用此摩擦壓接方法,則除摩擦熱以外不需要熱源,也不需要使用焊條或助熔劑。
在此摩擦壓接方法中,一般在使一方的工件抵接於另一方的工件時,以保持(固定)另一方的工件的狀態使其旋轉,另一方面,使一方的工件從規定的移動開始位置朝向另一方的工件快速前進(移動)規定距離(快速前進距離),然後,為了不產生工件、加工機械的損傷等地使工件彼此抵接,而以比快速前進時的前進速度(以下稱為快速前進速度)慢的前進速度(以下稱為慢速前進速度)使一方的工件朝向另一方的工件慢速前進(移動),藉此,進行使一方的工件抵接於另一方的工件。
在此情況下,在工件存在有尺寸誤差時,基於該尺寸誤差,會有不是在慢速前進的階段,而是在快速前進的階段,一方的工件衝撞另一方的工件的可能性。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使一方 的工件從規定的移動開始位置朝向另一方的工件僅快速前進規定距離(快速前進距離)的前提下,考慮工件尺寸因尺寸誤差而比正規尺寸長的情況,工件尺寸為正規尺寸時的慢速前進距離係設定為較長(設定為比兩工件的在比正規尺寸長的情況下的預測最大尺寸誤差+在此情況下以慢速前進速度的移動距離)(在圖4中,對比參照正規尺寸的情況和尺寸比正規尺寸長的情況)。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9-47885號公報
但是,如上述,考慮工件尺寸因尺寸誤差而變得比正規尺寸長的情況,在快速前進階段,為了不使一方的工件衝撞另一方的工件,將工件尺寸為正規尺寸時的慢速前進距離設定為較長,在此情況下,對正規尺寸的工件、工件尺寸比正規尺寸短的工件來說,慢速前進距離會變長(參照圖4),從而使生產一個所需要的時間(生產週期(時間/個))拖長。因此,此情況會使生產性降低。
本發明是考慮上述情況所完成者,其第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論工件的尺寸誤差如何,都能夠儘量縮短生產一個所需要的時間的摩擦壓接方法。
第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上述摩擦壓接方法的摩擦壓接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第一目的之本發明(第1態樣)係一種摩擦壓接方法,是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為了接合而抵接時,使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以快速前進狀態和慢速前進狀態相對地進行接近運動的摩擦壓接方法,該慢速前進狀態作為接續於該快速前進狀態的步驟,其前進速度比該快速前進狀態的情況慢,該摩擦壓接方法構成,首先,測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中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接著,使用上述工件的尺寸測定結果,在將用於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上述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然後,將上述快速前進狀態僅執行上述快速前進距離。
作為第1態樣的較佳態樣,係如第2至8態樣所記載。
為了實現上述第二目的之本發明(第9態樣)係一種摩擦壓接裝置,是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為了接合而抵接時,使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以快速前進狀態和慢速前進狀態相對地進行接近運動的摩擦壓接裝置,該慢速前進狀態作為接續於該快速前進狀態的步驟,其前進速度比該快速前進狀態的情況慢,該摩擦壓接裝置構成具備有:測長單元,該測長單元測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中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第一、第二保持手段,該第一、第二保持手段可相對進行接近運動地配置,並且分別保持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和控制手段,該控制手段可根據上述測長單元的測定結果,在將用 於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上述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在該快速前進狀態時,使上述第二保持手段和上述第一保持手段相對地接近運動該快速前進距離。
作為第9態樣的較佳態樣,係如第10態樣以下所記載。
根據本發明(有關第1態樣),因為在將用於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使用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中至少任一尺寸測定結果,運算用於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將快速前進狀態執行該快速前進距離,所以,即使兩工件產生尺寸誤差,也能夠藉由儘量縮短上述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縮短實際應執行的慢速前進距離,從而使快速前進距離的相對比例增大。因此,無論工件的尺寸誤差如何,都能夠縮短生產一個所需要的時間(生產週期(時間/個))。藉此,能夠提高生產性。
根據有關第2態樣,因為測定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使用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兩尺寸測定結果,在將用於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所以,即使是正規尺寸的工件、工件尺寸比正規尺寸短的工件,相較於工件尺寸比正規尺寸長的工件的情況,能夠消除慢速前進距離變長的情況,並且能夠將上述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設定為較短,從而使快速前進距離的相對比例增大。因此,能夠進一步縮短生產一個所需要的時間(生產週期(時間/個))。
根據有關第3態樣,因為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時,使慢速前進狀態的速度成為比該慢速前進狀態的恆定速度減速的減速狀態,所以,在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時,相較 於慢速前進狀態的恆定速度的情況,能夠更確實地防止工件損傷。
根據有關第4態樣,因為在將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接合時,使用旋轉驅動源,使該一方的工件和該另一方的工件相對旋轉,在快速前進狀態的開始點之後,且在至少直到慢速前進狀態的結束點以前使相對旋轉狀態成為恆定狀態的該旋轉驅動源的起動開始點之前,起動旋轉驅動源,所以,能夠不使相對旋轉狀態(摩擦壓接)產生問題地使旋轉驅動源的起動時機延遲。因此,能夠一邊確保適當的相對旋轉,一邊儘量抑制關於旋轉驅動源的消耗電力。
根據有關第5態樣,因為以慢速前進狀態的開始點作為基準,算出旋轉驅動源的起動開始點,所以,即使工件存在有尺寸誤差,若能夠根據慢速前進距離為規定值(固定值),利用另一方的工件的慢速前進開始點相對於一方的工件通常為固定位置,而以慢速前進開始點為基準點,來設定旋轉驅動源的旋轉起動開始點是到什麼範圍的話,就能夠判斷是否可使該旋轉驅動源部的旋轉驅動狀態成為不產生問題的狀態(恆定狀態)。因此,藉由利用慢速前進開始點,能夠確實地且盡可能地以較慢的時機起動旋轉驅動源(提高對消耗電力的抑制)。
根據有關第6態樣,因為將一方的工件的尺寸認定為在該一方的工件的正規尺寸上附加規定裕度尺寸者,並且測定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根據一方的工件的認定尺寸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測定結果,在將用於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所以,即使兩工件產生尺寸誤差,也能夠藉由儘量縮短上述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來具體地縮短實際應用於執行的慢速前進距離,從而使快速前進距離的相對比例增大。因此,即使在此情況下,無論工件的尺寸誤差如何,都能夠縮短 生產一個所需要的時間(生產週期(時間/個)),藉此,能夠提高生產性。
而且,因為只要測定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即可,所以,能夠謀求所需要的尺寸測長機的簡單化。
根據有關第7態樣,因為關於慢速前進狀態,即使超過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也持續進行該慢速前進狀態的執行,另一方面,在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時,使慢速前進狀態結束,所以,能夠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確實地在慢速前進狀態下抵接,藉由該抵接,能夠使慢速前進狀態確實地結束,而能夠提高防止工件損傷的確實性,並且能夠圓滑地轉移至下一個步驟。
根據有關第8態樣,因為根據工件的尺寸測定結果,僅將該工件的尺寸測定值處於規定的容許範圍內的工件設為對象工件,所以,不僅能夠根據工件的尺寸調整快速前進距離而將慢速前進距離正確地設定為較短的一定距離,還能夠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的接合位置(製品中的位置)正確地位於規定範圍,從而提高產品的品質。
根據有關第9態樣,因為具備有:測長單元,該測長單元測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中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第一、第二保持手段,該第一、第二保持手段可相對進行接近運動地配置,並且分別保持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和控制手段,該控制手段可根據上述測長單元的測定結果,在將用於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上述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在該快速前進狀態時,使上述第二保持手段和上述第一保持手段相對地僅接近運動該快速前進距離,所以,能夠測定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中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並使用該工 件的尺寸測定結果,在將用於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而將快速前進狀態執行快速前進距離。因此,能夠提供一種使用有關第1發明的摩擦壓接方法的摩擦壓接裝置。
根據有關第10態樣,因為測長單元係設定成分別測定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各尺寸,所以,能夠測定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並使用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兩尺寸測定結果,在將用於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因此,能夠提供一種使用有關第2態樣的摩擦壓接方法的摩擦壓接裝置。
根據有關第11態樣,因為控制手段係設定成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時,使慢速前進狀態的速度成為比該慢速前進狀態的恆定速度減速的減速狀態,所以,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時,相較於慢速前進狀態的恆定速度的情況,而能夠更確實地防止工件損傷,能夠提供一種使用有關上述第3態樣的摩擦壓接方法的摩擦壓接裝置。
根據有關第12態樣,因為第一保持裝置具備使一方的工件旋轉的旋轉驅動源,控制手段係設定成在快速前進狀態的開始點之後,且在至少直到慢速前進狀態的結束點以前使該旋轉驅動源的旋轉狀態成為恆定狀態的該旋轉驅動源的起動開始點之前,起動旋轉驅動源,所以,能夠不使相對旋轉狀態產生問題地使旋轉驅動源的起動時機延遲。因此,能夠一邊確保適當的相對旋轉,一邊儘量抑制關於旋轉驅動源的消耗電力,而能夠具體地提供一種使用有關上述第4態樣的摩擦壓接方法的摩擦壓接裝置。
根據有關第13態樣,因為控制手段係設定成以慢速前進狀態的開始點為基準,算出旋轉驅動源的起動開始點,所以,能夠確實地且盡可能地以慢的時機起動旋轉驅動源,而能夠具體地提供一種使用有關上述第5態樣的摩擦壓接方法的摩擦壓接裝置。
根據有關第14態樣,因為測長單元係設定成測定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第一保持手段係設定成保持一方的工件,第二保持手段係設定成保持另一方的工件,控制組件係設定成將一方的工件的尺寸,認定為在該一方的工件的正規尺寸上附加規定裕度尺寸者,並且根據該認定的一方的工件的尺寸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測定結果,在將用於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在該快速前進狀態時,使第二保持手段和第一保持手段相對地僅接近運動該快速前進距離,所以,即使兩工件產生尺寸誤差,也能夠藉由儘量縮短上述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來具體地縮短實際應用於執行的慢速前進距離,從而使快速前進距離的相對比例增大。因此,能夠具體地提供一種使用有關上述第6態樣的摩擦壓接方法的摩擦壓接裝置。
根據有關第15態樣,因為具備檢測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的抵接檢測手段,且控制手段具備有:運算手段,該運算手段根據一方的工件的尺寸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測定結果,在將用於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設定手段,該設定手段根據運算手段的運算結果,將執行快速前進狀態的執行距離設定為快速前進距離,並且將執行慢速前進狀態的執行距離設定為存續超過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者;執行控制手段,該執行控制手段根據設定手段的設定,執行第二 保持手段和第一保持手段的相對接近運動;和變更手段,該變更手段根據抵接檢測手段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時,變更設定手段的設定內容,結束慢速前進狀態的執行,所以,能夠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確實地在慢速前進狀態下抵接,並藉由該抵接使慢速前進狀態確實地結束,而能夠提高工件的防止損傷的確實性,並且能夠圓滑地轉移至下一個步驟。因此,能夠具體地提供一種使用有關上述第7態樣的摩擦壓接方法的摩擦壓接裝置。
1‧‧‧摩擦壓接裝置
2‧‧‧測長機
2a‧‧‧一方的測長機
2b‧‧‧另一方的測長機
3‧‧‧接合裝置
4‧‧‧測定台
5‧‧‧擋塊
6‧‧‧測長單元
7‧‧‧載置面
8‧‧‧主體部
9‧‧‧測定頭
10‧‧‧支承台
11‧‧‧主軸裝置(第一保持裝置)
12‧‧‧滑塊裝置(第二保持裝置)
13‧‧‧卡盤部
14‧‧‧旋轉驅動源部(旋轉驅動源)
15‧‧‧滑塊台
16‧‧‧卡盤部
17‧‧‧驅動馬達
18‧‧‧編碼器
19‧‧‧軸材插入孔
20‧‧‧抵接檢測感測器(抵接檢測手段)
21‧‧‧感測器組
△L‧‧‧一方的工件的規定裕度尺寸
L0‧‧‧間隔(距離)
L1‧‧‧一方的工件的尺寸
L2‧‧‧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
Lr1‧‧‧一方的工件的正規尺寸
LS‧‧‧快速前進開始位置
LS1‧‧‧距離
LS2‧‧‧軸心方向長度
L×1‧‧‧快速前進距離
L×2‧‧‧慢速前進距離
L×10‧‧‧工件為正規尺寸的情況的快速前進距離
L×11‧‧‧工件為比正規尺寸長的尺寸的情況的快速前進距離
L×12‧‧‧工件為比正規尺寸短的尺寸的情況的快速前進距離
L×20‧‧‧工件為正規尺寸的情況的慢速前進距離
L×21‧‧‧工件為比正規尺寸長的尺寸的情況的慢速前進距離
L×22‧‧‧工件為比正規尺寸短的尺寸的情況的慢速前進距離
P0‧‧‧快速前進開始點
P1‧‧‧快速前進恆定開始點
P2‧‧‧快速前進減速開始點
P3‧‧‧慢速前進開始點(快速前進結束點)
P4‧‧‧慢速前進減速開始點
P5‧‧‧慢速前進結束點
P5a‧‧‧工件W1、W2確實抵接之點
P6‧‧‧旋轉驅動部的旋轉起動開始點
P7‧‧‧工件W1、W2之抵接檢出點
SL‧‧‧滑動開始位置
W1‧‧‧一方的工件(傘材)
W2‧‧‧另一方的工件(軸材)
W11‧‧‧閥體部
W12‧‧‧軸部
U‧‧‧控制單元(控制手段)
圖1係表示有關第一實施形態的整體的整體結構圖。
圖2係說明在第一實施形態的接合裝置中的慢速前進距離、快速前進距離、工件尺寸等的說明圖。
圖3係示意性地說明第一實施形態的摩擦壓接方法的說明圖。
圖4係示意性地說明習知的摩擦壓接方法的說明圖。
圖5係說明第一實施形態的摩擦壓接方法的時間經過的說明圖。
圖6係表示第一實施形態的控制例的流程圖。
圖7係說明第二實施形態的摩擦壓接方法的時間經過的說明圖。
圖8係表示第二實施形態的控制例的流程圖。
圖9係說明控制單元的結構的說明圖。
圖10係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實施形態的摩擦壓接裝置的控制的方塊圖。
圖11係說明第三實施形態的摩擦壓接方法的時間經過的說明圖。
圖12係表示第三實施形態的控制例的流程圖。
圖13係示意性地表示第四實施形態的摩擦壓接方法的說明圖。
圖14係表示第五實施形態的摩擦壓接裝置的整體結構圖。
以下,根據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第一實施形態>
圖1中,元件符號1係表示在第一實施形態中實施摩擦壓接方法的摩擦壓接裝置。此摩擦壓接裝置1具備有分別測定一方的工件W1及另一方的工件W2(使用W作為代表元件符號)的各全長的測長機2、和藉由摩擦壓接將工件W1和W2一體化的接合裝置3,該等係配置成相互鄰接。
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一方的工件W1係使用傘材(在具體地使用傘材時也使用元件符號W1),作為另一方的工件W2係使用軸材(在具體地使用軸材時也使用元件符號W2)。作為一方的工件W1的傘材一體地具有閥體部W11、和從該閥體部W11延伸的軸部W12,作為另一方的工件W2的軸材係形成為軸狀。該等係處於藉由將傘材W1的軸部W12和軸材W2接合一體化而構成引擎閥的關係。
作為上述測長機2,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所示,設置有兩台基本上相同結構的測長機。此兩台測長機2係直列地配置,其一方的測長機2a係測定一方的工件W1的全長(軸部W12的軸心延伸方向全長),另一方的測長機2b係測定另一方的工件W2的全長(軸材W2的延伸方向全長)。
上述各測長機2,如圖1所示,分別具備有測定台4、擋塊5、及測長單元6。
測定台4,在其上表面上具有用於載置工件W的平坦的載置面7,該載置面7係形成充分地延伸的矩形面,用以能夠載置工件 W。
擋塊5,在測定台4的載置面7上係設置在其長度方向的一側(在圖1中為左側)。擋塊5以從載置面7立起的狀態配置,該擋塊5的內面以平坦的面朝向測定台4的長度方向內側。
測長單元6,在測定台4的載置面7上係配置在其長度方向的另一側(在圖1中為右側)。該測長單元6,具備有主體部8、和從該主體部8朝向上述擋塊5可出沒地突出的測定頭9。測定頭9以藉由其前端面和擋塊5內面夾持工件W的方式突出,其突出量會根據工件的尺寸而變化。主體部8是檢測工件W的設置(安裝)狀態,並且根據測定頭9的突出量,將測定頭9前端面和擋塊5內面之間的距離作為工件的尺寸(L1或者L2)來檢測者,其檢測結果會被輸出。在進行此檢測時,軸材W2(另一方的工件W2)由配置在測定台4的載置面7上的V字塊狀的承受構件(省略圖示)所支承,作為一方的工件W2的傘材W22,在測長機2a中藉由氣動式的卡盤(省略圖示)輕輕地把持。
上述接合裝置3,如圖1、圖2所示,具備支承台10、作為第一保持裝置的主軸裝置11和作為第二保持裝置的滑塊裝置12。
支承台10,在上述測定台4的寬度方向一側(圖1中為下側),在測定台4的並列設置方向(在圖1中為左右方向)延伸。此支承台10,以比兩台測定台4長度方向的長度充分長的長度延伸,其上表面係行成為平坦面。
主軸裝置11,在支承台10的上表面上係配置在其長度方向一側。此主軸裝置11,在支承台10的長度方向內側,具備有將作為一方的工件W1的傘材的軸部W12夾持(保持)的卡盤部13,該卡盤部13藉由主軸裝置11所具有作為旋轉驅動源的旋轉驅動源部14進行旋轉驅 動。在傘構件W1的軸部W12被夾持於此卡盤部13時,軸部W12朝比閥體部W11遠離卡盤部13的方向延伸。
滑塊裝置12,在支承台10的上表面係配置在其長度方向另一側。此滑塊裝置12具備有滑塊台15、和一體地設置在該滑塊台15上的卡盤部16。
滑塊台15,藉由使用省略圖示的已知的滾珠導螺桿機構,能夠相對於主軸裝置11進行接近、離開運動。於該滾珠導螺桿機構,連結有為了使其驅動的驅動馬達17,於該驅動馬達17,連結有檢測該驅動馬達17的旋轉狀態的編碼器18。關於此滑塊台15,已預先決定滑動開始位置(待機位置)SL(參照圖1),且在開始摩擦壓接的作業時,從該滑動開始位置SL朝向主軸裝置11滑動。在此滑塊台15位於滑動開始位置(待機位置)SL時,該滑塊台15的前端面和主軸裝置11中的卡盤部13支承面之間的距離已預先決定為L0(參照圖2)。
卡盤部16,如圖2所示,是在將作為另一方的工件W2的軸材的一部分插入的狀態下進行夾持(保持)者。此卡盤部16係配置在比滑塊台15的前端(圖2中為左端)退回到該滑塊台15的內側的位置,該滑塊台15前端和卡盤部16前端(圖2中為左端)之間的距離LS1係預先決定。另外,在此卡盤部16的前端面,如圖2所示,開設有用於保持軸材W2的軸材插入孔19。此軸材插入孔19,藉由複數個周緣構件可擴縮地形成,藉由利用省略圖示的縮徑手段使該複數個周緣構件縮徑,軸材W2係牢固地夾持在軸材插入孔19中。在此情況下,該軸材插入孔19的軸心方向長度LS2,基於適當的保持的關係,係設為有一定的長度,在軸材W2如正規般夾持在此軸材插入孔19時,軸材W2從滑塊台15的前端向支承台10的長度方向朝內側突出。如果以軸材W2的全長為L2,則 從此滑塊台15的前端突出的軸材W2的突出量,可藉由使用LS1和LS2(LS1和LS2之和LS),導出為L2-LS。
摩擦壓接裝置1,如圖1所示,藉由控制單元U所控制。此控制單元U,如圖9所示,具備有運算部、儲存部和執行控制部。運算部,如後詳述,具有如下的功能:在將另一方的工件W2相對於一方的工件W1的前進狀態(快速前進狀態(以下稱為快速前進)和慢速前進狀態(以下稱為慢速前進))下,藉由利用一方的工件W1的尺寸測定值L1、另一方的工件W2的尺寸測定值L2、及設定值,在將用於慢速前進的慢速前進距離L×2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快速前進的快速前進距離L×1、或運算驅動馬達17的變化點等的位置(後述的P1~P5等)。另外,儲存部具有儲存由上述運算部所運算數值的功能,執行控制部具有從上述儲存部讀入各種數值而對外部控制機器輸出的功能。
因此,如圖1所示,對控制單元U輸入來自測長單元6的工件(傘材)W1的設置信號及全長信號、來自測長單元6的工件(軸材)W2的設置信號及全長信號、來自滑動裝置12的編碼器信號、及來自感測器組(使用21作為代表元件符號)的主軸裝置11及滑塊裝置12中的工件W1、W2的夾持(保持)信號等的各種信號,另一方面,從控制單元U向主軸裝置11中的旋轉驅動源部14輸出旋轉驅動信號,向滑塊台15中的驅動馬達17輸出驅動信號。
這樣的控制單元U概略地進行圖3所示般的控制。
在摩擦壓接裝置1中,雖然藉由以使工件W1、W2彼此的端面相互抵接的狀態相對旋轉,使接合介面產生摩擦熱,然後,藉由施加鍛粗壓力使原子間引力起作用,而將工件彼此進行一體化,但是,作為其前階段,在使另一方的工件W2抵接於一方的工件W1時,以使 一方的工件W1旋轉的狀態將其保持(固定),另一方面,使另一方的工件W2從規定的移動開始位置SL朝向一方的工件W1快速前進規定距離(快速前進距離)L×1,然後,以比快速前進時的快速前進速度慢的慢速前進速度,使另一方的工件W2朝向一方的工件W1移動。這是因為,即使工件W1、W2存在有尺寸誤差等,藉由不是在快速前進而是在慢速前進的階段使工件W1和W2抵接,也可抑制對工件W1、W2、及加工機械產生損傷等。
在此情況下,即使工件W(工件W1、W2)產生尺寸誤差,為了縮短生產週期(時間/個),進行有如下的處理。
亦即,若在將慢速前進距離L×2設定為在不對慢速前進造成妨礙的範圍內儘量短的規定值(固定值)後,使用該慢速前進距離L×2、由各測長機2所測定一方的工件(傘材)W1的全長L1、另一方的工件(軸材)W2的全長L2、主軸裝置11與待機狀態的滑塊台15的距離L0、及軸材W2從滑塊台15的突出量L2-LS(=L2-LS1-LS2)的話,則從圖2可以清楚明白,能夠得到L0=L1+L×1+L×2+L2-LS的關係式,根據此關係式,能夠算出快速前進距離L×1(L×1=L0-L1-L×2-L2+LS)(算出圖3中的L×10、L×11、L×12)。因此,如圖3所示,無論在工件W的尺寸(全長)沒有尺寸誤差的情況(正規的尺寸的情況)、工件W的尺寸比正規的尺寸長的情況、工件W的尺寸比正規的尺寸短的情況中的任一情況下,若能夠使慢速前進距離L×2成為上述規定值而算出快速前進距離L×1,使滑塊台15從快速前進開始位置LS朝主軸裝置11側移動該算出的快速前進距離L×1(圖3中的L×10、L×11、L×12),則一定會僅留下規定值作為慢速前進距離L×2而使快速前進結束。因此,如果將該規定值L×2作為所希望的較短的距離來設定,則不會產生新的問題,而能夠相較於慢 速前進距離(慢速前進),使快速前進距離(快速前進)的相對比例增大,從而縮短生產週期(時間/個),提高生產性。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工件W1和W2抵接時,不僅使得工件W2處於慢速前進速度,也使得該慢速前進速度處於減速狀態(更具體而言,在工件W1和W2抵接時,慢速前進速度為0),可更確實地防止工件W1、W2、及加工機械的損傷。
相對於此,在習知的摩擦壓接方法中,如圖4所示,快速前進距離L×1係決定為固定值,在此條件下,即使在工件W的尺寸因尺寸誤差而比正規尺寸長時,也可設定成確保慢速前進距離L×21(設定成不會在快速前進狀態下產生碰撞)。因此,在工件W的尺寸為正規尺寸的情況下、及工件W尺寸比正規尺寸短的情況下,慢速前進距離只能是比上述L×21長的L×20、L×22,生產週期(時間/個)會拖長而無法提高生產性。
對上述控制單元U的控制例,與有關本實施形態的摩擦壓接方法一起,根據圖5所示的時間經過說明圖及圖6所示的流程圖,具體地進行說明。另外,在圖6中,符號S表示步驟。
首先,在S1中,判別工件W1是否處於設置在一方的測長機2a的狀態。這是為了判斷是否可以測定工件W1的尺寸。在此S1為否定時,在S2中,將新的工件W1設置在一方的測長機2a上,而在S1為肯定時,直接前進至S3。在S3中,判別工件W2是否處於設置在另一方的測長機2b的狀態。這是為了判斷是否可以測定工件W2的尺寸。在此S3為否定時,在S4中,將新的工件W2設置在另一方的測長機2b上,而在S3為肯定時,直接前進至S5。
在S5中,分別測定一方的工件W1的全長(尺寸)、及另一 方的工件W2的全長(尺寸)。這是因為,為了使慢速前進距離成為所希望較短的規定值(固定值),使工件W1、W2的尺寸誤差反映在快速前進距離的調整上。此工件W1、W2的全長,在接下來的S6中係儲存在儲存手段中,在接下來的S7中,判別工件W1及工件W2的各全長是否在規定的容許範圍內。這是為了根據工件W1及工件W2的尺寸,適當地調整快速前進距離(快速前進結束點)而使慢速前進距離成為一定的較短的距離,並且使工件W1和W2的接合位置正確地位於規定範圍內,將製品的品質維持為較高的品質。在此S7為否定時,將該工件W不作為用於加工的對象工件而不進行下一步驟的處理,在S8中,該工件W被排除,然後,返回上述S1。因此,在此時,替代被排除的工件W,將新的工件W搬入並設置在測長機2。另一方面,在S7為肯定時,在S9中,讀入用於摩擦壓接的設定值(既定值)。具體而言,作為設定值,讀入主軸裝置11和待避狀態(不動作時)的滑塊台15的間隔L0、慢速前進距離L×2、及應位於滑塊台15上的工件W2的長度LS等。
在接下來的S10中,根據在S6中所儲存工件W1及W2的全長L1、和L2及S9的設定值,運算快速前進距離L×1、和圖5中的各點P1~P5(移動量或者橫座標值)。這是為了作為後述的各判斷步驟中的基準值。具體而言,快速前進距離L×1、和圖5中的各點P1~P5,可如下述般求出。
關於快速前進距離L×1,可根據上述算式L×1=L0-L1-L×2-L2+LS求出(參照圖2)。關於快速前進恆定速度的開始點P1,因為驅動馬達17的上升坡度已預先决定,且把握有從驅動馬達17的驅動開始以多少移動量(哪個時間點)到達作為設定值的快速前進恆定速度,所以,能够藉由該等而求出。關於快速前進減速開始點P2,因為驅動馬 達17的快速前進減速度坡度已預先決定,而且,考慮尺寸誤差而算出快速前進距離L×1,且慢速前進恆定速度是設定值,所以,作為驅動馬達17的快速前進減速度坡度線,能夠求出通過由快速前進距離L×1和慢速前進恆定速度為0所構成的座標值者,並從該減速度坡度線和快速前進恆定速度區域線的交點,求出P2。關於快速前進結束點(慢速前進開始點)P3,可由快速前進開始點P0、根據上述算式L×1=L0-L1-L×2-L2+LS所求出的快速前進距離L×1、和上述快速前進的減速度坡度線求出。關於慢速前進減速開始點P4,因為驅動馬達17的慢速前進減速度坡度已預先決定,慢速前進距離L×2是預先設定的規定值,且作為在該慢速前進距離L×2的到達點的慢速前進結束點P5的移動速度是0,所以,作為驅動馬達17的慢速前進減速度坡度線,能夠求出通過由慢速前進距離L×1和慢速前進恆定速度為0所構成的座標值者,並從該減速度坡度線和慢速前進恆定速度區域線的交點,求出P4。關於慢速前進結束點P5,能夠由快速前進開始點P0、快速前進距離L×1及慢速前進距離L×2求出。
若在S10中運算各數值,在S11中,確認工件(軸部)W1係夾持在主軸裝置11、及工件(軸材)W2係夾持在滑塊台15,則在S12中,滑動台15以快速前進速度朝向主軸裝置11移動,在工件W2的向工件W1的快速前進開始,並且在S13中,在主軸裝置11中的旋轉驅動源部(主軸)的旋轉開始,工件W1就會以其軸心為中心旋轉。
在接下來的S14中,判別是否已到達快速前進恆定開始點P1(滑塊台15的移動速度是否已到達快速前進恆定速度)。這是為了以所設定的快速前進恆定速度,進行工件W2的快速前進。因此,在此S14為否定時,反復進行此S14的判別,另一方面,在S14為肯定時,在S15 中,以維持該快速前進恆定速度的狀態開始執行快速前進。
在接下來的S16中,判別是否已到達快速前進的減速開始點P2。這是為了在適當的時機使快速前進速度減速,並在快速前進結束點P3立即轉移至慢速前進恆定速度。亦即,這是因為需要將慢速前進開始點P3放在通過快速前進的減速開始點P2的減速度坡度線上。因此,在S16為否定時,返回S15而維持快速前進恆定速度,另一方面,在S16為肯定時,在S17中,使快速前進速度減速。此減速度坡度已預先設定,快速前進速度如圖5所示,根據一定的減速度坡度下降。
在接下來的S18中,判別是否已達到慢速前進開始點P3。這是為了一直將慢速前進執行由規定值所構成的慢速前進距離(一定)L×2。因此,在S18為否定時,返回S17而持續進行快速前進的減速,另一方面,在S18為肯定時,在接下來的S19中,將該時間點的速度作為慢速前進速度(一定)執行慢速前進。
在此情況下,因為根據工件W的尺寸誤差,快速前進距離L×1會變化(參照S10),所以,隨此變化,慢速前進開始點P3也會變化。這是為了即使存在有工件W的尺寸誤差,也確保慢速前進距離L×2作為規定值(固定值)(參照圖5假想線)。
在接下來的S20中,判別是否已到達慢速前進的減速開始點P4。這是為了適當地進行慢速前進而結束速度控制(移動控制)。亦即,這是因為必須在慢速前進的固定的減速度坡度線上特定慢速前進結束點P5和慢速前進速度(=0)(因為需要將慢速前進結束點P5和慢速前進速度(=0)放在通過慢速前進的減速開始點P4的減速度坡度線上)。因此,在S20為否定時,返回S19,在恆定狀態的慢速前進速度下持續進行慢速前進,另一方面,在S20為肯定時,在S21中,開始慢速 前進速度的減速。然後,在接下來的S22中,判別是否已到達慢速前進結束點P5。這是為了一直將慢速前進確實地僅進行作為規定值的慢速前進距離,另外,這是為了藉由慢速前進速度的減速狀態(在本實施形態中,慢速前進速度=0)儘量防止因工件W彼此的抵接所造成的損傷。因此,在S22為否定時,返回S21,持續進行慢速前進速度的減速。另一方面,在S22為肯定時,為了使工件W1和工件W2摩擦壓接,在S23中,使工件W1和工件W2以抵接的狀態在固定扭矩下相對旋轉(產生摩擦熱),然後,執行用於摩擦壓接的已知的方法(賦予鍛粗壓力等),使工件(傘材)W1和工件(軸材)W2接合(執行扭矩控制等)。藉此,完成引擎閥。
在此情況下,雖然在S22為肯定的時間點,基本上成為工件W1和工件W2抵接的狀態,能夠立即進行上述扭矩控制,但是,為了更正確地進行扭矩控制,也可以將根據驅動馬達17的電流值的變化等所檢測到工件W1和工件W2實際已抵接的情況作為扭矩控制(正式控制)的開始條件。在此情況下,例如,可以判斷S22為肯定的情況作為條件,準備下述的控制:藉由以較低的驅動電流驅動驅動馬達17,使工件W2(滑塊台15)以緩慢的速度朝向工件W1移動,而使工件W1和工件W2實際抵接。
圖7、圖8係表示第二實施形態的圖,圖10~圖12係表示第三實施形態的圖,圖13係表示第四實施形態的圖,圖14係表示第五實施形態的圖。在此各實施形態中,對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要素標註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說明。
<第二實施形態>
在圖7、圖8所示的第二實施形態中,表示如下的內容:即使工件 W存在有尺寸誤差,也會根據使慢速前進距離成為規定值(固定值),在慢速前進開始點P3,著眼於使另一方的工件W2的前端相對於一方的工件W1一直成為固定位置,並以該慢速前進開始點P3為基準點,決定主軸裝置11中旋轉驅動源部(主軸)14的旋轉起動開始點P6。
如果具體地說明,則如圖7所示,若藉由運算導出快速前進距離L×1,伴隨於此,慢速前進開始點P3會變得明確(慢速前進開始點P3也是快速前進結束點),從該慢速前進開始點P3到慢速前進結束點P5的移動量(時間)自然會決定。因此,如果以慢速前進開始點P3為基準點,來設定主軸裝置11中的旋轉驅動源部14的旋轉起動開始點P6是到什麼範圍的話,就能夠判斷是否可使旋轉驅動源部14的旋轉驅動狀態成為不產生問題的狀態(恆定狀態)。在本實施形態中,考慮主軸裝置11中旋轉驅動源部14的上升時間,以慢速前進開始點P3為基準點,在僅提前相當於該旋轉驅動源部14的上升的時間的時間點,開始旋轉驅動源部14的起動。
另一方面,能夠盡可能延遲主軸裝置11的旋轉驅動源部14的起動開始,就能夠儘量抑制主軸裝置11的消耗電力。
當然,在此情況下,也可以在到達慢速前進開始點P3的同時,開始旋轉驅動源部14的驅動,在從慢速前進開始點P3到慢速前進結束點P5的時間超過旋轉驅動部14的上升所需要的時間而處於充分的情況下,也可以以在慢速前進結束點P5的時間點使旋轉驅動源部14的旋轉驅動狀態成為恆定狀態為條件,在慢速前進開始點P3以後,起動旋轉驅動源部14。
圖8表示圖7所示的控制單元U的控制例。在此控制例中,沒有在上述圖6的流程圖中的S13,另一方面,在S10中,與L×1、 及慢速前進開始點P3等一起,根據所運算的慢速前進開始點P3進行運算出主軸裝置14的旋轉驅動源部14的旋轉起動開始點P6。而且,在該圖6中的S17和S18之間,首先,利用在S10中所運算的旋轉起動開始點P6,判別是否已到達旋轉驅動源部14的起動開始點P6(S17-1),在判斷為已到達該P6時,使主軸裝置11的旋轉驅動源部14起動(S17-2)。藉此,不會使主軸裝置11中旋轉驅動源部14的旋轉驅動狀態產生問題,而能夠儘量抑制主軸裝置11的消耗電力。
<第三實施形態>
圖10~圖12所示的第三實施形態表示上述第一、第二實施形態的變形例。在此第三實施形態中,如圖11所示,關於慢速前進,即使超過使用於快速前進距離的運算的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在圖11中為慢速前進結束點P5),也持續進行該慢速前進的執行,另一方面,在一方的工件W1和另一方的工件W2抵接時,作為抵接檢測手段的抵接感測器20檢測出(圖11中,P7)該抵接,而結束慢速前進並立即(在本實施形態中為接著立即)轉移至扭矩控制模式。
因此,在有關第二實施形態的控制單元U(控制手段)中,如圖10所示,除了從測長單元6輸入工件W1、W2的測定尺寸信號的上述運算部(運算手段)、對滑塊裝置12輸出控制信號的上述執行控制部(執行控制手段)之外,還具備有作為設定手段的設定部、及作為變更手段的變更部。
設定部接收運算部的運算結果,設定執行控制部所應執行的控制內容,具體而言,在設定部,作為執行控制部應對滑塊裝置12(馬達17)輸出的快速前進距離,設定有由運算部所運算的快速前進距離L×1,而作為執行控制部應對滑塊裝置12(馬達17)輸出的慢速前進距 離,不是設定為了在運算部運算快速前進距離L×1而使用的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L×2,而是設定有工件W1、W2彼此確實地成為抵接關係的充分長度的距離(另外的距離)(在圖11中,參照虛線及P5a),其係在包括預測為工件W1、W2彼此抵接的點在內的相對較寬的範圍中可維持慢速前進恆定速度的距離。變更部,是接收來自作為抵接檢測手段的抵接檢測感測器20的工件W1和W2的抵接信號,並將其作為條件,變更在設定部所設定的慢速前進距離(使其結束),而可執行接下來的步驟的控制內容者,在本實施形態中,若變更部接收來自抵接檢測感測器20的工件W1、W2彼此的抵接信號,執行控制部就會立即將扭矩控制的執行信號變更(或者切換)為能夠輸出的內容。
這樣的控制單元U的控制例,係表示在圖12所示的流程圖中。此圖12所示的流程圖,是將圖6所示的流程圖的S18~S23之間的內容變更後的圖。
亦即,在S18中,判斷已到達慢速前進開始點,若在S19中維持在慢速前進恆定速度,則在接下來的S19-1中,判別工件W1、W2彼此是否抵接。在此S19-1的判別為否定時,返回該S19,持續進行慢速前進。當然,此時,即使超過為了快速前進距離L×1的運算而使用的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即使通過P5),只要工件W1、W2彼此沒有抵接,就反復進行S19、S19-1的執行。另一方面,在S19-1的判別為肯定時,前進至S23並立即轉移至扭矩控制。
因此,在此第三實施形態中,能夠使一方的工件W1和另一方的工件W2確實地在慢速前進下抵接,能夠藉由該抵接使慢速前進確實地結束,並轉移至作為下一個步驟的扭矩控制模式。因此,不僅提高防止工件W1、W2損傷的確實性,還能夠圓滑地進行向扭矩控 制模式的轉移。
<第四實施形態>
圖13所示的第四實施形態表示僅測定另一方的工件W2的尺寸的內容。
亦即,在此第四實施形態中,關於一方的工件W1,其尺寸L1被認定為在其正規尺寸Lr1上附加考慮有尺寸誤差的規定裕度尺寸△L(例如,在比正規尺寸長的情況下的最大預定尺寸誤差)的尺寸,關於另一方的工件W2,實際測定其尺寸L2。然後,在根據一方的工件W1的認定尺寸L1及另一方的工件W2的尺寸測定結果,將用於慢速前進的慢速前進距離L×2設為一定的條件下,根據上述的計算式,運算用於快速前進的快速前進距離L×。
藉此,即使兩工件W1、W2產生有尺寸誤差,也能夠藉由使上述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L×2儘量變短,使實際應執行的慢速前進距離L×2+△L具體地變短,從而使快速前進距離L×1的相對比例增大。因此,在此情況下,無論工件W1、W2的尺寸誤差如何,都能夠將生產一個所需要的時間(生產週期(時間/個))縮短,藉此,能夠提高生產性。
而且,因為僅測定另一方的工件W2的尺寸即可,所以,能夠謀求所需要的尺寸測長機2的簡單化。
在此情況下,在此第四實施形態中,與上述第三實施形態同樣地,在慢速前進中,可不使用為了運算快速前進距離L×1而使用的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L×2,持續進行慢速前進直到工件W1、W2彼此抵接為止,並以抵接檢測感測器20檢測工件W1、W2彼此抵接為條件,轉移至扭矩控制模式。
<第五實施形態>
圖14所示的第五實施形態係表示變更摩擦壓接裝置1中各元件的配置後的實施形態。
在此第五實施形態中,關於一方的測長機2a,測長單元6在測定台4的載置面7上係配置在其長度方向一側(在圖14中為左側),而擋塊5在測定台4的載置面7上被配置在其長度方向另一側(在圖4中為右側)。另一方面,關於一方的測長機2b,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同樣地,擋塊5在測定台4的載置面7上係配置在其長度方向一側(在圖14中為左側),測長單元6在測定台4的載置面7上係配置在其長度方向另一側(在圖4中為右側)。
關於接合裝置3,滑塊裝置12在支承台10的上表面係配置在其長度方向一側(在圖14中為左側),主軸裝置11係配置在支承台10上表面的長度方向另一側(在圖14中為右側)。滑塊裝置12能夠夾持作為傘材的工件W1,主軸裝置11能夠夾持作為軸材的工件W2,使工件W1相對於工件W2進行接近運動。
這樣的結構,僅變更各元件的配置就發揮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同樣的作用。另外,對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元件標注相同的元件符號而省略其說明。
以上雖然已對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在本發明中,包含如下的態樣。
(1)不僅滑塊裝置12,關於主軸裝置11,也能夠使其移動,而使主軸裝置11和滑塊裝置12這兩者能夠相對地接近、離開。
(2)不僅對主軸裝置11,對滑塊裝置12亦可設置使工件(軸材)W2旋轉的旋轉驅動源,藉由該兩旋轉驅動源對工件W1和W2構築相對的旋 轉關係。
(3)使工件W1、W2相對於測長機2a、2b的設置順序、及工件W1、W2相對於主軸裝置11、滑塊裝置12的設置順序為任意。
L×2‧‧‧慢速前進距離
L×10‧‧‧快速前進距離
L×11‧‧‧快速前進距離
L×12‧‧‧快速前進距離
W1‧‧‧一方的工件(傘材)
W2‧‧‧另一方的工件(軸材)

Claims (15)

  1. 一種摩擦壓接方法,是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為了接合而抵接時,使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以快速前進狀態和慢速前進狀態相對地進行接近運動的摩擦壓接方法,該慢速前進狀態作為接續於該快速前進狀態的步驟,其前進速度比該快速前進狀態的情況慢;該摩擦壓接方法之特徵在於,首先,測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中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接著,使用上述工件的尺寸測定結果,在將用於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上述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然後,將上述快速前進狀態僅執行上述快速前進距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摩擦壓接方法,其中,測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使用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兩尺寸測定結果,在將用於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上述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摩擦壓接方法,其中,在使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時,使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速度成為比該慢速前進狀態的恆定速度減速的減速狀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摩擦壓接方法,其中,在將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接合時,使用旋轉驅動源,使該一方的工件和該另一方的工件相對旋轉,在上述快速前進狀態的開始點之後,且在至少直到上述慢速前進狀態 的結束點以前使上述相對旋轉狀態成為恆定狀態的該旋轉驅動原的起動開始點之前,起動上述旋轉驅動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摩擦壓接方法,其中,以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開始點作為基準,算出上述旋轉驅動源的起動開始點。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摩擦壓接方法,其中,將上述一方的工件的尺寸認定為在該一方的工件的正規尺寸上附加規定裕度尺寸者,並且測定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根據上述一方的工件的認定尺寸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測定結果,在將用於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上述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及6項中任一項之摩擦壓接方法,其中,關於上述慢速前進狀態,即使超過上述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也持續進行該慢速前進狀態的執行,另一方面,在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時,使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結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之摩擦壓接方法,其中,根據上述工件的尺寸測定結果,僅將該工件的尺寸測定值處於規定的容許範圍內的工件設為對象工件。
  9. 一種摩擦壓接裝置,是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為了接合而抵接時,使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以快速前進狀態和慢速前進狀態相對地進行接近運動的摩擦壓接裝置,該慢速前進狀態作為接續於該快速前進狀態的步驟,其前進速度比該快速前進狀態的情況慢;該摩擦壓接裝置之特徵在於,其具備有: 測長單元,該測長單元測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中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第一、第二保持手段,該第一、第二保持手段可相對進行接近運動地配置,並且分別保持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和控制手段,該控制手段可根據上述測長單元的測定結果,在將用於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上述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在該快速前進狀態時,使上述第二保持手段和上述第一保持手段相對地僅接近運動該快速前進距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摩擦壓接裝置,其中,上述測長單元係設定成分別測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各尺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摩擦壓接裝置,其中,上述控制手段係設定成在使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時,使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速度成為比該慢速前進狀態的恆定速度減速的減速狀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1項中任一項之摩擦壓接裝置,其中,上述第一保持裝置具備使上述一方的工件旋轉的旋轉驅動源,上述控制手段係設定成在上述快速前進狀態的開始點之後,且在至少直到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結束點以前使該旋轉驅動源的旋轉狀態成為恆定狀態的該旋轉驅動源的起動開始點之前,起動上述旋轉驅動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摩擦壓接裝置,其中,上述控制手段係設定成以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開始點為基準,算出旋轉驅動源的起動開始點。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摩擦壓接裝置,其中,上述測長單元係設定成測定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上述第一保持手段係設定成保持上述一方的工件,上述第二保持手段係設定成保持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上述控制手段係設定成將關於上述一方的工件的尺寸,認定為在該一方的工件的正規尺寸上附加規定裕度尺寸者,並且根據該認定的一方的工件的尺寸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測定結果,在將用於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上述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在該快速前進狀態時,使上述第二保持手段和上述第一保持手段相對地僅接近運動該快速前進距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10及14項中任一項之摩擦壓接裝置,其中,具備檢測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抵接的抵接檢測手段,上述控制手段具備有:運算手段,該運算手段根據上述一方的工件的尺寸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測定結果,在將用於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慢速前進距離設為一定的條件下,運算用於上述快速前進狀態的快速前進距離;設定手段,該設定手段根據上述運算手段的運算結果,將執行上述快速前進狀態的執行距離設定為上述快速前進距離,並且將執行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執行距離設定為存續超過上述一定的慢速前進距離者;執行控制手段,該執行控制手段根據上述設定手段的設定,執行上述第二保持手段和上述第一保持手段的相對接近運動;和變更手段,該變更手段根據上述抵接檢測手段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時,變更上述設定手段的設定內容,結束上述慢速前進狀態的執行。
TW102118198A 2012-07-13 2013-05-23 Friction crimping method and friction crimping device TWI4585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67941 WO2014010081A1 (ja) 2012-07-13 2012-07-13 摩擦圧接方法及び摩擦圧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4507A true TW201404507A (zh) 2014-02-01
TWI458582B TWI458582B (zh) 2014-11-01

Family

ID=49595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8198A TWI458582B (zh) 2012-07-13 2013-05-23 Friction crimping method and friction crimp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446490B2 (zh)
EP (1) EP2873482B1 (zh)
JP (1) JP5315478B1 (zh)
KR (1) KR101307959B1 (zh)
CN (1) CN103648706B (zh)
PL (1) PL2873482T3 (zh)
TW (1) TWI458582B (zh)
WO (1) WO201401008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0446B (zh) * 2019-07-04 2023-01-21 日商西鐵城時計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機械以及加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0882B2 (ja) * 2012-12-27 2019-06-12 高周波熱錬株式会社 ラック製造装置及びラック製造方法
JP6343431B2 (ja) * 2013-06-03 2018-06-13 高周波熱錬株式会社 ラック製造方法及び中空ラックバー
WO2017077717A1 (en) * 2015-11-04 2017-05-11 Neturen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ack bar
JP6704996B2 (ja) * 2016-08-10 2020-06-10 日鍛バルブ株式会社 摩擦圧接方法及び摩擦圧接装置
JP7309563B2 (ja) * 2019-10-17 2023-07-18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2274A (en) * 1968-03-25 1970-11-24 Caterpillar Tractor Co Speed-programmed friction welder control
US3998373A (en) * 1975-09-15 1976-12-21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c. Length compensator for friction welding machines
JPS58167910A (ja) * 1982-03-29 1983-10-04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摩擦圧接機におけるよりしろ測定方法
FR2530173B1 (fr) * 1982-07-14 1987-08-14 Kuka Schweissanlagen & Roboter Procede et montage pour freiner une partie de machine et pour l'arreter
JPH0699290A (ja) * 1992-08-20 1994-04-12 Hitachi Ltd 銅部材とアルミニウム部材との摩擦圧接方法
JPH07185842A (ja) * 1993-12-28 1995-07-25 Chiyoda Corp 摩擦圧接機
JPH0947885A (ja) * 1995-08-08 1997-02-18 Toyota Motor Corp 摩擦圧接における寄り代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3750826B2 (ja) * 1995-11-21 2006-03-0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摩擦圧接方法
JP3444087B2 (ja) * 1996-04-24 2003-09-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摩擦圧接方法および摩擦圧接装置
JP3547564B2 (ja) * 1996-07-02 2004-07-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数値制御装置および数値制御装置における工具長補正方法
JP3491661B2 (ja) * 1996-08-22 2004-01-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摩擦圧接方法
JP3433621B2 (ja) * 1996-10-18 2003-08-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摩擦圧接方法
JP3433637B2 (ja) * 1997-02-07 2003-08-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摩擦圧接方法
US5858142A (en) * 1997-02-27 1999-01-12 Inertia Friction Welding, Inc. Angular orient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friction welding
JP3691671B2 (ja) * 1998-12-14 2005-09-0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摩擦圧接方法及び摩擦圧接装置
JP2001248602A (ja) * 2000-03-06 2001-09-14 Nikki Denso Kk パイロットシリンダを無限長機能で使用する方法
DE10330188A1 (de) * 2003-07-03 2005-02-03 Kuka Schweissanlagen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Pressschweißen
JP4786134B2 (ja) * 2004-01-16 2011-10-0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切削加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0446B (zh) * 2019-07-04 2023-01-21 日商西鐵城時計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機械以及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10081A1 (ja) 2016-06-20
PL2873482T3 (pl) 2017-02-28
CN103648706B (zh) 2015-07-22
EP2873482B1 (en) 2016-09-28
TWI458582B (zh) 2014-11-01
US20150136304A1 (en) 2015-05-21
WO2014010081A1 (ja) 2014-01-16
EP2873482A4 (en) 2015-10-21
US9446490B2 (en) 2016-09-20
JP5315478B1 (ja) 2013-10-16
CN103648706A (zh) 2014-03-19
EP2873482A1 (en) 2015-05-20
KR101307959B1 (ko) 201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8582B (zh) Friction crimping method and friction crimping device
US8682456B2 (en) Machine tool
US10300572B2 (en) Workpiece loader device
US9656329B2 (en) Machining jig for rotatably supporting workpiece with respect to tool of machine tool and machining system
EP2476513A1 (en) Machine tool and machining method
JP6881725B2 (ja) ワーク加工方法、主軸角度補正装置及び複合旋盤
JP2013202629A (ja) 摩擦撹拌接合装置
JP2007307677A (ja) 測定機能付電動チャックを備えたワーク搬送装置
JP2009214217A (ja) 砥石先端位置補正方法及び装置
JP6576758B2 (ja) 切削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4172114A (ja) 芯出し装置
JP3331224B2 (ja) 旋盤のワーク確認方法及び把持方法
CN108838772A (zh) 轴类工件端面磨床及其加工方法
JP2014046374A (ja) 旋盤におけるワークの機内搬送方法
US20230182230A1 (en) Machine tool and control method of machine tool
CN108972021A (zh) 机床以及待机时间变更方法
CN210037209U (zh) 一种薄壁轴承测振的径向加载装置
JPH1076492A (ja) 部品挿入装置および部品挿入方法
CN208496565U (zh) 轴类工件端面磨床
CN209773547U (zh) 一种冲击试样在线检测加工设备
JP2007054930A (ja) 工具の位置決め方法及び装置
JPH0711841Y2 (ja) 送りモータの負荷監視による位置決め制御装置
JPH10216963A (ja) 摩擦圧接方法
JP5733105B2 (ja) ワーク加工システム
JP4430008B2 (ja) 鋸刃回転位相制御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