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48706B - 摩擦压接方法及摩擦压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摩擦压接方法及摩擦压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48706B
CN103648706B CN201280003386.0A CN201280003386A CN103648706B CN 103648706 B CN103648706 B CN 103648706B CN 201280003386 A CN201280003386 A CN 201280003386A CN 103648706 B CN103648706 B CN 103648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mentioned
slow speed
fast feed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33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48706A (zh
Inventor
小野濑辽
奥野雄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For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ttan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an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ttan Valv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48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8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48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8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1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the heat being generated by friction; Friction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5/0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 B23Q15/2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before or after the tool acts upon the workpiece
    • B23Q15/22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piece
    • B23Q15/225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piece in feed control, i.e. approaching of tool or work in successive decreasing velocity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1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the heat being generated by friction; Friction welding
    • B23K20/121Control circui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5/0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 B23Q15/007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while the tool acts upon the workpiece
    • B23Q15/013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 B23Q15/02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instantaneous size and the required size of the workpiece acted up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0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 B29C65/06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using friction, e.g. spin welding
    • B29C65/0609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using friction, e.g. spin wel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90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joining process
    • B29C66/93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joining process by 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 B29C66/934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joining process by 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speed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5Nc applications
    • G05B2219/45146Inertia friction we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论工件的尺寸误差如何,都能够尽量缩短生产一个所需要的时间的摩擦压接方法及摩擦压接装置。测定工件(W1、W2)的尺寸,使用该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慢速进给的慢速进给距离(Lx2)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快速进给的快速进给距离(Lx1)。由此,即使是正规尺寸的工件、工件尺寸比正规尺寸短的工件,与工件尺寸比正规尺寸长的工件的情况相比,也能够消除慢速进给距离变长的情况,并且将上述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Lx2)设定得短,增大快速进给距离(Lx1)的相对的比例。

Description

摩擦压接方法及摩擦压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擦压接方法及摩擦压接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将工件彼此接合的方法,如专利文献1所示,摩擦压接方法已被广泛公知。此摩擦压接方法是通过一边使工件彼此的端面相互抵接一边使工件相对旋转,使接合界面产生摩擦热,然后通过施加镦锻压力使原子间引力起作用,将工件彼此进行一体化的方法。若使用此摩擦压接方法,则除摩擦热以外不需要热源,也不需要使用焊条、助熔剂。
在此摩擦压接方法中,一般在使一方的工件抵接于另一方的工件时,使另一方的工件以保持(固定)的状态旋转,另一方面,将一方的工件从规定的移动开始位置向另一方的工件仅快速进给(移动)规定距离(快速进给距离),然后,为了不会产生工件、加工机械的损伤等地使工件彼此抵接,以比快速进给时的进给速度(下称快速进给速度)慢的进给速度(下称慢速进给速度)将一方的工件向另一方的工件慢速进给(移动),由此,进行使一方的工件相对于另一方的工件抵接。
在此情况下,在工件存在尺寸误差时,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基于该尺寸误差,不是在慢速进给的阶段,而是在快速进给的阶段,一方的工件猛撞另一方的工件。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使一方的工件从规定的移动开始位置向另一方的工件仅快速进给规定距离(快速进给距离)的前提下,工件尺寸为正规尺寸时的慢速进给距离,考虑工件尺寸因尺寸误差而比正规尺寸长的情况,被设定得长(作为比在关于两工件的正规尺寸长的情况下的预想最大尺寸误差+在此情况下的以慢速进给速度进行的移动距离被设定)(在图4中,对比参照正规尺寸的情况和比正规尺寸长的尺寸的情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478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像上述的那样,考虑工件尺寸因尺寸误差而比正规尺寸长的情况,在快速进给阶段,为了不使一方的工件相对于另一方的工件猛撞,将工件尺寸为正规尺寸时的慢速进给距离设定得长,在此情况下,对正规尺寸的工件、工件尺寸比正规尺寸短的工件来说,慢速进给距离变长(参见图4),生产一个所需要的时间(周期时间(时间/个))拖长。因此,此情况使生产性降低。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的情况做出的发明,其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论工件的尺寸误差如何,都能够尽量缩短生产一个所需要的时间的摩擦压接方法。
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摩擦压接方法的摩擦压接装置。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在本发明(有关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是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为了接合而抵接时,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以快速进给状态和慢速进给状态相对地进行接近运动的摩擦压接方法,该慢速进给状态作为与该快速进给状态连续的工序,进给速度比该快速进给状态的情况慢,其中,
首先,测定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中的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
接着,使用工件的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
然后,将快速进给状态仅执行快速进给距离。
作为此技术方案1的优选的状态,成为如技术方案2~8记载的那样。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在本发明(有关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是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为了接合而抵接时,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以快速进给状态和慢速进给状态相对地进行接近运动的摩擦压接方法,该慢速进给状态作为与该快速进给状态连续的工序,进给速度比该快速进给状态的情况慢,其中,具备
测长单元,该测长单元测定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中的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
第一、第二保持组件,该第一、第二保持组件可相对地接近运动地配置,并且分别保持一方的工件、另一方的工件;和
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基于测长单元的测定结果,在将用于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在该快速进给状态时,使第二保持组件和第一保持组件仅相对地接近运动该快速进给距离。
作为此技术方案9的优选状态,成为如技术方案10以下记载的那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有关技术方案1的发明),因为在将用于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使用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中的至少任一尺寸测定结果,演算用于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将快速进给状态仅执行该快速进给距离,所以,即使两工件产生了尺寸误差,也能够通过尽量缩短上述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来缩短实际的用于执行的慢速进给距离,使快速进给距离的相对的比例增大。因此,不论工件的尺寸误差如何,都能够缩短生产一个所需要的时间(周期时间(时间/个))。由此,能够提高生产性。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2的发明,因为测定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使用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的两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所以,即使是正规尺寸的工件、工件尺寸比正规尺寸短的工件,与工件尺寸比正规尺寸长的工件的情况相比,也能够消除慢速进给距离变长的情况,并且能够将上述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设定得短,使快速进给距离的相对的比例增大。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生产一个所需要的时间(周期时间(时间/个))。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3的发明,因为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时,使慢速进给状态的速度成为与该慢速进给状态的恒定速度相比被减速了的减速状态,所以,在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时,与慢速进给状态的恒定速度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确实地防止工件损伤。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4的发明,因为在将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接合时,使用旋转驱动源,使该一方的工件和该另一方的工件相对旋转,在快速进给状态的开始点之后,且在使相对旋转状态至少在直到慢速进给状态的结束点之前成为恒定状态的该旋转驱动源的起动开始点以前,起动旋转驱动源,所以,能够不会使相对旋转状态(摩擦压接)产生问题地使旋转驱动源的起动时机延迟。因此,能够一边确保适当的相对旋转,一边尽量抑制关于旋转驱动源的消耗电力。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5的发明,因为以慢速进给状态的开始点作为基准,算出旋转驱动源的起动开始点,所以,即使工件存在尺寸误差,也能够基于慢速进给距离成为规定值(一定值)的情况,利用另一方的工件的慢速进给开始点相对于一方的工件通常成为一定位置的情况,如果以慢速进给开始点为基准点,在某一范围内设定旋转驱动源的旋转起动开始点,则能够判断能够成为在该旋转驱动源部的旋转驱动状态下不产生问题的状态(恒定状态)。因此,通过利用慢速进给开始点,能够确实且尽可能地以慢的时机起动旋转驱动源(提高对消耗电力的抑制)。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6的发明,因为将一方的工件的尺寸视为在该一方的工件的正规尺寸上附加了规定余量尺寸的尺寸,并且测定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基于一方的工件的视为尺寸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所以,即使两工件产生了尺寸误差,也能够通过尽量缩短上述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来具体地缩短实际的用于执行的慢速进给距离,使快速进给距离的相对的比例增大。因此,即使在此情况下,也不论工件的尺寸误差如何,都能够缩短生产一个所需要的时间(周期时间(时间/个)),由此,能够提高生产性。
而且,因为仅测定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即可,所以,能够谋求需要的尺寸测长机的简单化。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7的发明,因为关于慢速进给状态,即使超过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也持续进行该慢速进给状态的执行,另一方面,在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了时,使慢速进给状态结束,所以,能够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确实地在慢速进给状态下抵接,通过该抵接,能够使慢速进给状态确实地结束,能够提高防止工件损伤的确实性,并且能够圆滑地进行向下一个工序的转移。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8的发明,因为基于工件的尺寸测定结果,仅将该工件的尺寸测定值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的工件作为对象工件,所以,不仅能够基于工件的尺寸调整快速进给距离,将慢速进给距离切实地设定为短的一定的距离,还能够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的接合位置(制品中的位置)切实地位于规定范围内,提高制品的品质。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9的发明,因为具备测长单元,该测长单元测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中的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第一、第二保持组件,该第一、第二保持组件可相对地接近运动地配置,并且分别保持上述一方的工件、上述另一方的工件;和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基于上述测长单元的测定结果,在将用于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上述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在该快速进给状态时,使上述第二保持组件和上述第一保持组件仅相对地接近运动该快速进给距离,所以,能够测定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中的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使用该工件的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将快速进给状态仅执行快速进给距离。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使用有关技术方案1的摩擦压接方法的摩擦压接装置。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10的发明,因为测长单元被设定成分别测定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各尺寸,所以,能够测定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使用一方的工件及另一方的工件的两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使用有关技术方案2的摩擦压接方法的摩擦压接装置。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11的发明,因为控制组件被设定成,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时,使慢速进给状态的速度成为与该慢速进给状态的恒定速度相比被减速了的减速状态,所以,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时,与慢速进给状态的恒定速度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确实地防止工件损伤,能够提供一种使用有关上述技术方案3的摩擦压接方法的摩擦压接装置。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12的发明,因为第一保持装置具备使一方的工件旋转的旋转驱动源,控制组件被设定成,在快速进给状态的开始点之后,且在使该旋转驱动源的旋转状态至少在直到慢速进给状态的结束点之前成为恒定状态的该旋转驱动源的起动开始点以前,起动旋转驱动源,所以,能够不会使相对旋转状态产生问题地使旋转驱动源的起动时机延迟。因此,能够一边确保适当的相对旋转,一边尽量抑制关于旋转驱动源的消耗电力,能够具体地提供一种使用有关上述技术方案4的摩擦压接方法的摩擦压接装置。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13的发明,因为控制组件被设定成,以慢速进给状态的开始点为基准,算出旋转驱动源的起动开始点,所以,能够以确实且尽可能慢的时机起动旋转驱动源,能够具体地提供一种使用有关上述技术方案5的摩擦压接方法的摩擦压接装置。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14的发明,因为测长单元被设定成测定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第一保持组件被设定成保持一方的工件,第二保持组件被设定成保持另一方的工件,控制组件被设定成,关于一方的工件的尺寸,视为在该一方的工件的正规尺寸上附加了规定余量尺寸的尺寸,并且基于该视为的一方的工件的尺寸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在该快速进给状态时,使第二保持组件和第一保持组件仅相对地接近运动该快速进给距离,所以,即使两工件产生了尺寸误差,也能够通过尽量缩短上述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来具体地缩短实际的用于执行的慢速进给距离,使快速进给距离的相对的比例增大。因此,能够具体地提供一种使用有关上述技术方案6的摩擦压接方法的摩擦压接装置。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15的发明,因为具备检测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的情况的抵接检测组件,控制组件具备演算组件,该演算组件基于一方的工件的尺寸及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设定组件,该设定组件基于演算组件的演算结果,将执行快速进给状态的执行距离设定为快速进给距离,并且将执行慢速进给状态的执行距离作为超过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地存续的距离进行设定;执行控制组件,该执行控制组件基于设定组件的设定,执行第二保持组件和第一保持组件的相对的接近运动;和变更组件,该变更组件基于抵接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在判断为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抵接了时,变更设定组件的设定内容,结束慢速进给状态的执行,所以,能够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确实地在慢速进给状态下抵接,通过该抵接,使慢速进给状态确实地结束,能够提高工件的防止损伤的确实性,并且能够圆滑地进行向下一个工序的转移。因此,能够具体地提供一种使用有关上述技术方案7的摩擦压接方法的摩擦压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第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说明有关第一实施方式的接合装置中的慢速进给距离、快速进给距离、工件尺寸等的说明图。
图3是概念性地说明有关第一实施方式的摩擦压接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概念性地说明有关以往的摩擦压接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说明有关第一实施方式的摩擦压接方法的时间经过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有关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例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有关第二实施方式的摩擦压接方法的时间经过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有关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控制单元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概念性地表示有关第三实施方式的摩擦压接装置的控制的框图。
图11是说明有关第三实施方式的摩擦压接方法的时间经过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有关第三实施方式的控制例的流程图。
图13是概念性地表示有关第四实施方式的摩擦压接方法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有关第五实施方式的摩擦压接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中,符号1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实施摩擦压接方法的摩擦压接装置。此摩擦压接装置1具备分别测定一方的工件W1及另一方的工件W2(作为代表符号使用W)的各全长的测长机2,和将工件W1和W2通过摩擦压接进行一体化的接合装置3,它们被配置成相互邻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方的工件W1使用伞材(在具体地使用伞材时,也使用符号W1),作为另一方的工件W2使用轴材(在具体地使用轴材时,也使用符号W2)。作为一方的工件W1的伞材一体地具有阀芯部W11和从该阀芯部W11延伸的轴部W12,作为另一方的工件W2的轴材被形成为轴状。它们处于通过将伞材W1的轴部W12和轴材W2接合一体化来构成发动机阀门的关系。
作为上述测长机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设置了两台基本相同结构的测长机。此两台测长机2被直列地配置,其一方的测长机2a测定一方的工件W1的全长(轴部W12的轴心延伸方向全长),另一方的测长机2b测定另一方的工件W2的全长(轴材W2的延伸方向全长)。
上述各测长机2,如图1所示,分别具备测定台4、挡块5、测长单元6。
测定台4,在其上面上具有用于载置工件W的平坦的载置面7,该载置面7被做成了充分地延伸的矩形面,以便能够载置工件W。
挡块5在测定台4的载置面7上被设置在其长边方向一方侧(在图1中为左侧)。挡块5以从载置面7立起的状态配置,该挡块5的内面以平坦的面朝向测定台4的长边方向内方。
测长单元6,在测定台4的载置面7上被配置在其长边方向另一方侧(在图1中为右侧)。作为该测长单元6,具备主体部8和从该主体部8向上述挡块5可出没地突出的测定件9。测定件9以由其前端面和挡块5内面夹持工件W的方式突出,其突出量与工件的尺寸相应地变化。主体部8是检测工件W的放置(安装)状态,并且根据测定件9的突出量,将测定件9前端面和挡块5内面之间的距离作为工件的尺寸(L1或者L2)来检测的部分,其检测结果被输出。在进行此检测时,轴材W2(另一方的工件W2)由被配置在测定台4的载置面7上的V字块状的承受部件(省略图示)支承,作为一方的工件W2的伞材W22,在测长机2a中由气动用的卡盘(省略图示)轻轻把持。
上述接合装置3,如图1、图2所示,具备支承台10、作为第一保持装置的主轴装置11和作为第二保持装置的滑块装置12。
支承台10,在上述测定台4的宽度方向一方侧(图1中,下侧),在测定台4的并列设置方向(在图1中为左右方向)延伸。此支承台10,以比两台测定台4的长边方向长度充分长的长度延伸,其上面被作为平坦面形成。
主轴装置11,在支承台10的上面上被配置在其长边方向一方侧。此主轴装置11,在支承台10的长边方向内方侧,具备将作为一方的工件W1的伞材的轴部W12夹紧(保持)的卡盘部13,该卡盘部13由主轴装置11持有的作为旋转驱动源的旋转驱动源部14进行旋转驱动。在伞部件W1的轴部W12被此卡盘部13夹紧时,轴部W12与阀芯部W11相比向远离卡盘部13的方向延伸。
滑块装置12,在支承台10的上面上被配置在其长边方向另一方侧。此滑块装置12具备滑块台15和一体地设置在该滑块台15上的卡盘部16。
滑块台15,通过使用省略了图示的已知的滚珠丝杠机构,能够相对于主轴装置11进行接近、离开运动。对于该滚珠丝杠机构,为了进行其驱动,相应地附加了驱动马达17,对于该驱动马达17,相应地附加了检测该驱动马达17的旋转状态的编码器18。关于此滑块台15,预先决定了滑动开始位置(待机位置)SL(参见图1),在开始摩擦压接的作业时,从该滑动开始位置SL向主轴装置11滑动。在此滑块台15处于滑动开始位置(待机位置)SL时,该滑块台15的前端面和主轴装置11中的卡盘部13支承面之间的距离预先被作为L0决定(参见图2)。
卡盘部16,如图2所示,是在将作为另一方的工件W2的轴材的一部分接受了的状态下进行夹紧(保持)的部分。此卡盘部16被配置在与滑块台15的前端(图2中,左端)相比拉入到该滑块台15的内方侧的位置,该滑块台15前端和卡盘部16前端(图2中,左端)之间的距离LS1被预先决定。另外,在此卡盘部16的前端面上,如图2所示,开设了用于保持轴材W2的轴材接受孔19。此轴材接受孔19,由多个周缘部件可扩缩地形成,通过由省略图示的缩径组件使该多个周缘部件缩径,轴材W2被牢固地夹紧在轴材接受孔19中。在此情况下,该轴材接受孔19的轴心方向长度LS2,根据适当的保持的关系,被做成了一定长度,在轴材W2如正规的那样被夹紧在此轴材接受孔19中时,轴材W2从滑块台15的前端向支承台10的长边方向内方突出。从此滑块台15的前端突出的轴材W2的突出量,如果以轴材W2的全长为L2,则通过使用LS1和LS2(LS1和LS2之和LS),被作为L2-LS导出。
摩擦压接装置1,如图1所示,由控制单元U控制。此控制单元U,如图9所示,具备演算部、存储部和执行控制部。演算部,在后面详细阐述,具有如下的功能,即,在另一方的工件W2相对于一方的工件W1的进给状态(快速进给状态(下称快速进给)和慢速进给状态(下称慢速进给))下,通过利用一方的工件W1的尺寸测定值L1、另一方的工件W2的尺寸测定值L2、设定值,在将用于慢速进给的慢速进给距离Lx2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快速进给的快速进给距离Lx1或演算驱动马达17的变化点等位置(后述的P1~P5等)。另外,存储部具有存储由上述演算部演算的值的功能,执行控制部具有从上述存储部读入各种值而向外部控制设备输出的功能。
因此,如图1所示,向控制单元U输入来自测长单元6的工件(伞材)W1的放置信号及全长信号、来自测长单元6的工件(轴材)W2的放置信号及全长信号、来自滑动装置12的编码器信号、来自传感器组(作为代表符号使用21)的主轴装置11及滑块装置12中的工件W1、W2的夹紧(保持)信号等各种信号,另一方面,从控制单元U向主轴装置11中的旋转驱动源部14输出旋转驱动信号,向滑块台15中的驱动马达17输出驱动信号。
这样的控制单元U概略地进行图3所示的那样的控制。
在摩擦压接装置1中,通过以使工件W1、W2彼此的端面相互抵接的状态相对旋转,使接合界面产生摩擦热,然后,通过施加镦锻压力使原子间引力起作用,将工件彼此进行一体化,但是,作为其前阶段,在使另一方的工件W2与一方的工件W1抵接时,以旋转的状态保持(固定)一方的工件W1,另一方面,将另一方的工件W2从规定的移动开始位置SL向一方的工件W1仅快速进给规定距离(快速进给距离)Lx1,然后,以比快速进给时的快速进给速度慢的慢速进给速度,进行使另一方的工件W2向一方的工件W1移动。这是因为,即使工件W1、W2存在尺寸误差等,通过不是在快速进给而是在慢速进给的阶段使工件W1和W2抵接,也抑制在工件W1、W2、加工机械产生损伤等。
在此情况下,即使工件W(工件W1、W2)产生尺寸误差,为了缩短周期时间(时间/个),也进行如下的处理。
即,若在将慢速进给距离Lx2在不给慢速进给带来妨碍的范围内设定为尽量短的规定值(一定值)的基础上,使用该慢速进给距离Lx2、由各测长机2测定的一方的工件(伞材)W1的全长L1、另一方的工件(轴材)W2的全长L2、主轴装置11与待机状态的滑块台15的距离L0、轴材W2的从滑块台15的突出量L2-LS(=L2-LS1-LS2),则从图2可以看出,能够得到L0=L1+Lx1+Lx2+L2-LS的关系式,基于此,能够算出快速进给距离Lx1(Lx1=L0-L1-Lx2-L2+LS)(算出图3中的Lx10、Lx11、Lx12)。因此,如图3所示,即使在工件W的尺寸(全长)没有尺寸误差的情况(正规的尺寸的情况)、工件W的尺寸比正规的尺寸长的情况、工件W的尺寸比正规的尺寸短的情况中任一情况下,若能够算出快速进给距离Lx1以便使慢速进给距离Lx2成为上述规定值,使滑块台15从快速进给开始位置LS向主轴装置11侧仅移动该算出的快速进给距离Lx1(图3中的Lx10、Lx11、Lx12),则快速进给也作为慢速进给距离Lx2仅留有规定值地结束。因此,如果将该规定值Lx2作为所希望的短的距离来设定,则不会产生新的问题,与慢速进给距离(慢速进给)相比,能够增大快速进给距离(快速进给)的相对的比例,能够缩短周期时间(时间/个),提高生产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工件W1和W2抵接时,不仅使得工件W2处于慢速进给速度,还使得该慢速进给速度处于减速状态(更具体地说,在工件W1和W2抵接时,慢速进给速度为0),更确实地防止工件W1、W2、加工机械的损伤。
与此相对,在以往的摩擦压接方法中,如图4所示,快速进给距离Lx1被决定为一定值,在此条件下,即使在工件W的尺寸因尺寸误差而比正规尺寸长时,也设定成确保慢速进给距离Lx21(设定成在快速进给状态下不产生碰撞)。因此,在工件W的尺寸为正规尺寸的情况下、工件W尺寸比正规尺寸短的情况下,慢速进给距离只能是比上述的Lx21长的Lx20、Lx22,周期时间(时间/个)拖长,不能提高生产性。
对上述控制单元U的控制例,与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摩擦压接方法一起,基于图5所示的时间经过说明图及图6所示的流程图,具体地进行说明。另外,在图6中,S表示步骤。
首先,在S1中,判别工件W1是否在一方的测长机2a上处于放置状态。这是为了判断是否可以测定工件W1的尺寸。在此S1为否定时,在S2中,将新的工件W1放置在一方的测长机2a上,在S1为肯定时,直接进入S3。在S3中,判别工件W2是否在另一方的测长机2b上处于放置状态。这是为了判断是否可以测定工件W2的尺寸。在此S3为否定时,在S4中,将新的工件W2放置在另一方的测长机2b上,在S3为肯定时,直接进入S5。
在S5中,分别测定一方的工件W1的全长(尺寸)、另一方的工件W2的全长(尺寸)。这是因为,为了使慢速进给距离成为所希望的短的规定值(一定值),使工件W1、W2的尺寸误差反映在快速进给距离的调整中。此工件W1、W2的全长,在接下来的S6中被存储在存储组件中,在接下来的S7中,判别工件W1及工件W2的各全长是否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这是为了基于工件W1及工件W2的尺寸,适当地调整快速进给距离(快速进给结束点),使慢速进给距离为一定的短的距离,并且使工件W1和W2的接合位置切实地位于规定范围内,将制品的品质维持在高的品质。在此S7为否定时,将该工件W不作为用于加工的对象工件,不进行下一步骤的处理,在S8中,该工件W被排除,然后,返回上述S1。因此,此时,替代被排除的工件W,将新的工件W运入测长机2进行放置。另一方面,在S7为肯定时,在S9中,读入用于摩擦压接的设定值(既定值)。具体地说,作为设定值,读入主轴装置11和待避状态(非工作时)的滑块台15的间隔L0、慢速进给距离Lx2、用于位于滑块台15上的工件W2的长度LS等。
在接下来的S10中,基于在S6中被存储的工件W1及W2的全长L1、L2及S9的设定值,演算快速进给距离Lx1、图5中的各点P1~P5(移动量或者横座标值)。这是为了作为后述的各判断步骤中的基准值。具体地说,快速进给距离Lx1、图5中的各点P1~P5,能够像下述的那样求出。
关于快速进给距离Lx1,基于上述的式Lx1=L0-L1-Lx2-L2+LS求出(参见图2)。关于快速进给恒定速度的开始点P1,因为驱动马达17的启动(立ち上がり)梯度被预先决定,从驱动马达17的驱动开始以多少移动量(哪个时刻)到达作为设定值的快速进给恒定速度被把握,所以,能够由它们求出。关于快速进给减速开始点P2,因为驱动马达17的快速进给减速度梯度被预先决定,而且,考虑尺寸误差,快速进给距离Lx1被算出,慢速进给恒定速度是设定值,所以,作为驱动马达17的快速进给减速度梯度线,能够求出通过由快速进给距离Lx1和慢速进给恒定速度构成的座标值的线,从该减速度梯度线和快速进给恒定速度区域线的交点求出P2。关于快速进给结束点(慢速进给开始点)P3,由快速进给开始点P0、基于上述的式Lx1=L0-L1-Lx2-L2+LS求出的快速进给距离Lx1和上述的快速进给的减速度梯度线求出。关于慢速进给减速开始点P4,因为驱动马达17的慢速进给减速度梯度被预先决定,慢速进给距离Lx2是预先设定的规定值,作为在该慢速进给距离Lx2的到达点的慢速进给结束点P5的移动速度是0,所以,作为驱动马达17的慢速进给减速度梯度线,能够求出通过由慢速进给距离Lx1和慢速进给恒定速度为0构成的座标值的线,从该减速度梯度线和慢速进给恒定速度区域线的交点求出P4。关于慢速进给结束点P5,能够由快速进给开始点P0、快速进给距离Lx1及慢速进给距离Lx2求出。
若在S10中,演算各值,在S11中,确认工件(轴部)W1被夹紧在主轴装置11上及工件(轴材)W2被夹紧在滑块台15上,则在S12中,滑动台15以快速进给速度向主轴装置11移动,开始工件W2的向工件W1的快速进给,并且在S13中,主轴装置11中的旋转驱动源部(主轴)开始旋转,工件W1以其轴心为中心旋转。
在接下来的S14中,判别是否到达了快速进给恒定开始点P1(滑块台15的移动速度是否到达了快速进给恒定速度)。这是为了以设定的快速进给恒定速度进行工件W2的快速进给。因此,在此S14为否定时,反复进行此S14的判别,另一方面,在S14为肯定时,在S15中,以维持该快速进给恒定速度的状态开始执行快速进给。
在接下来的S16中,判别是否到达了快速进给的减速开始点P2。这是为了在适当的时机使快速进给速度减速,以快速进给结束点P3立即向慢速进给恒定速度转移。即,这是因为需要将慢速进给开始点P3放在通过快速进给的减速开始点P2的减速度梯度线上。因此,在S16为否定时,返回S15,维持快速进给恒定速度,另一方面,在S16为肯定时,在S17中,快速进给速度被减速。此减速度梯度被预先设定,快速进给速度如图5所示,基于一定的减速度梯度下降。
在接下来的S18中,判别是否达到了慢速进给开始点P3。这是为了通常将慢速进给仅执行由规定值构成的慢速进给距离(一定)Lx2。因此,在S18为否定时,返回S17,持续进行快速进给的减速,另一方面,在S18为肯定时,在接下来的S19中,将该时刻的速度作为慢速进给速度(一定)执行慢速进给。
在此情况下,因为基于工件W的尺寸误差,快速进给距离Lx1变化(参见S10),所以,与此相伴,慢速进给开始点P3也变化。这是为了即使存在工件W的尺寸误差,也将慢速进给距离Lx2作为规定值(一定值)来确保(参见图5假想线)。
在接下来的S20中,判别是否到达了慢速进给的减速开始点P4。这是为了适当地进行慢速进给,结束速度控制(移动控制)。即,这是因为必须在慢速进给的一定的减速度梯度线上特定慢速进给结束点P5和慢速进给速度(=0)(是因为需要将慢速进给结束点P5和慢速进给速度(=0)放在通过慢速进给的减速开始点P4的减速度梯度线上)。因此,在S20为否定时,返回S19,在恒定状态的慢速进给速度下持续进行慢速进给,另一方面,在S20为肯定时,在S21中,开始慢速进给速度的减速。然后,在接下来的S22中,判别是否到达了慢速进给结束点P5。这是为了通常将慢速进给仅确实地进行作为规定值的慢速进给距离,另外,这是为了由慢速进给速度的减速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慢速进给速度=0)尽量防止因工件W彼此的抵接产生的损伤。因此,在S22为否定时,返回S21,持续进行慢速进给速度的减速。另一方面,在S22为肯定时,为了使工件W1和工件W2摩擦压接,在S23中,使工件W1和工件W2以抵接的状态在一定扭矩下进行相对旋转(产生摩擦热),然后,执行用于摩擦压接的已知的方法(赋予镦锻压力等),将工件(伞材)W1和工件(轴材)W2接合(执行扭矩控制等)。由此,发动机阀门完成。
在此情况下,在S22为肯定的时刻,基本上成为工件W1和工件W2抵接的状态,能够立即进行上述扭矩控制,但是,为了更切实地进行扭矩控制,也可以将根据驱动马达17的电流值的变化等检查工件W1和工件W2实际抵接的情况作为扭矩控制(正式控制)的开始条件。在此情况下,例如,准备下述的控制,即,以判断S22为肯定的情况为条件,通过以低的驱动电流将驱动马达17驱动,使工件W2(滑块台15)以缓慢的速度向工件W1移动,使工件W1和工件W2实际抵接。
图7、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图10~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图13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图14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图。在此各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在图7、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如下的内容,即,即使工件W存在尺寸误差,也基于慢速进给距离成为规定值(一定值)的情况,在慢速进给开始点P3,着眼于另一方的工件W2的前端相对于一方的工件W1通常成为一定位置的情况,以该慢速进给开始点P3为基准点,决定主轴装置11中的旋转驱动源部(主轴)14的旋转起动开始点P6。
如果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如图7所示,若通过演算导出快速进给距离Lx1,则与此相伴,慢速进给开始点P3变得明确(慢速进给开始点P3也是快速进给结束点),从该慢速进给开始点P3到慢速进给结束点P5的移动量(时间)自然地决定。因此,如果以慢速进给开始点P3为基准点,在某一范围内设定主轴装置11中的旋转驱动源部14的旋转起动开始点P6,则能够判断能够成为在旋转驱动源部14的旋转驱动状态下不产生问题的状态(恒定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主轴装置11中的旋转驱动源部14的启动时间,以慢速进给开始点P3为基准点,在仅提前与该旋转驱动源部14的启动相当的时间的时刻,开始旋转驱动源部14的起动。
另一方面,能够尽可能延迟主轴装置11的旋转驱动源部14的起动开始,能够尽量抑制主轴装置11的消耗电力。
当然,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到达慢速进给开始点P3的同时,开始旋转驱动源部14的驱动,在从慢速进给开始点P3到慢速进给结束点P5的时间超过旋转驱动部14的启动所需要的时间地处于充分的情况下,也可以以旋转驱动源部14的旋转驱动状态在慢速进给结束点P5的时刻成为恒定状态为条件,在慢速进给开始点P3以后,起动旋转驱动源部14。
图8表示图7所示的控制单元U的控制例。在此控制例中,没有在上述的图6的流程图中的S13,另一方面,在S10中,与Lx1、慢速进给开始点P3等一起,主轴装置14的旋转驱动源部14的旋转起动开始点P6,基于被演算的慢速进给开始点P3进行演算。而且,在该图6中的S17和S18之间,首先,在S10中,利用演算的旋转起动开始点P6,判别是否到达了旋转驱动源部14的起动开始点P6(S17-1),在判断为到达了该P6时,主轴装置11的旋转驱动源部14被起动(S17-2)。由此,不会使主轴装置11中的旋转驱动源部14的旋转驱动状态产生问题,能够尽量抑制主轴装置11的消耗电力。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图12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表示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此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关于慢速进给,即使超过用于快速进给距离的演算的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在图11中,是慢速进给结束点P5),也持续进行该慢速进给的执行,另一方面,在一方的工件W1和另一方的工件W2抵接了时,作为抵接检测组件的抵接传感器20(图11中,P7)检测该抵接,结束慢速进给,立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继续立即)向扭矩控制模式转移。
因此,在有关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U(控制组件)中,如图10所示,除从测长单元6输入工件W1、W2的测定尺寸信号的上述的演算部(演算组件)、相对于滑块装置12输出控制信号的上述的执行控制部(执行控制组件)之外,还具备作为设定组件的设定部、作为变更组件的变更部。
设定部收取演算部的演算结果,设定用于执行控制部执行的控制内容,具体地说,在设定部,作为执行控制部相对于滑块装置12(马达17)用于输出的快速进给距离,设定由演算部演算的快速进给距离Lx1,作为执行控制部相对于滑块装置12(马达17)用于输出的慢速进给距离,不是设定为了在演算部演算快速进给距离Lx1而使用的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Lx2,而是设定工件W1、W2彼此确实地成为抵接关系的充分的长度的距离(另外的距离)(在图11中,参见虚线及P5a),它是在包括预想成工件W1、W2彼此抵接的点在内的比较宽的范围中维持慢速进给恒定速度的距离。变更部,是收取来自作为抵接检测组件的抵接检测传感器20的工件W1和W2的抵接信号并将它作为条件,变更在设定部设定的慢速进给距离(使之结束),执行接下来的工序的控制内容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变更部收取来自抵接检测传感器20的工件W1、W2彼此的抵接信号,则执行控制部立即将扭矩控制的执行信号变更(或者切换)为能够输出的内容。
这样的控制单元U的控制例,被表示在图12所示的流程图中。此图12所示的流程图,是将图6所示的流程图的S18~S23之间的内容变更了的图。
即,在S18中,判断到达了慢速进给开始点的情况,若在S19中被维持在慢速进给恒定速度,则在接下来的S19-1中,判别工件W1、W2彼此是否抵接。在此S19-1的判别为否定时,返回该S19,持续进行慢速进给。当然,此时,即使超过为了快速进给距离Lx1的演算而使用的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即使通过P5),也只要工件W1、W2彼此没有抵接,就反复进行S19、S19-1的执行。另一方面,在S19-1的判别为肯定时,进入S23,立即向扭矩控制转移。
因此,在此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使一方的工件W1和另一方的工件W2在确实地慢速进给下抵接,能够通过该抵接使慢速进给确实地结束,向作为下一个工序的扭矩控制模式转移。因此,不仅提高防止工件W1、W2的损伤的确实性,还能够圆滑地进行向扭矩控制模式的转移。
<第四实施方式>
图13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表示仅测定另一方的工件W2的尺寸的内容。
即,在此第四实施方式中,关于一方的工件W1,其尺寸L1被视为在其正规尺寸Lr1上附加了考虑尺寸误差的规定余量尺寸△L(例如,在比正规尺寸长的情况下的最大预定尺寸误差)的尺寸,关于另一方的工件W2,实际测定其尺寸L2。然后,在基于一方的工件W1的视为尺寸L1及另一方的工件W2的尺寸测定结果将用于慢速进给的慢速进给距离Lx2作为一定的条件下,基于上述的计算式,演算用于快速进给的快速进给距离Lx。
由此,即使两工件W1、W2产生尺寸误差,也能够通过使上述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Lx2尽量短,使实际的用于执行的慢速进给距离Lx2+△L具体地变短,使快速进给距离Lx1的相对的比例增大。因此,在此情况下,也不论工件W1、W2的尺寸误差如何,都能够将生产一个所需要的时间(周期时间(时间/个))缩短,由此,能够提高生产性。
而且,因为仅测定另一方的工件W2的尺寸即可,所以,能够谋求所必要的尺寸测长机2的简单化。
在此情况下,在此第四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在慢速进给中,不使用为了演算快速进给距离Lx1而使用的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Lx2,直到工件W1、W2彼此抵接为止持续进行慢速进给,以抵接检测传感器20检测工件W1、W2彼此抵接了的情况为条件,向扭矩控制模式转移。
<第五实施方式>
图14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是表示变更了摩擦压接装置1中的各要素的配置的实施方式。
在此第五实施方式中,关于一方的测长机2a,测长单元6在测定台4的载置面7上被配置在其长边方向一方侧(在图14中,是左侧),挡块5在测定台4的载置面7上被配置在其长边方向另一方侧(在图4中,是右侧)。另一方面,关于一方的测长机2b,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挡块5在测定台4的载置面7上被配置在其长边方向一方侧(在图14中,是左侧),测长单元6在测定台4的载置面7上被配置在其长边方向另一方侧(在图4中,是右侧)。
关于接合装置3,滑块装置12在支承台10的上面上被配置在其长边方向一方侧(在图14中,是左侧),主轴装置11被配置在支承台10上面的长边方向另一方侧(在图14中,是右侧)。在滑块装置12上能够夹紧作为伞材的工件W1,在主轴装置11上能够夹紧作为轴材的工件W2,工件W1相对于工件W2进行接近运动。
这样的结构,仅变更了各要素的配置就发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上面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发明中,包含如下的状态。
(1)不仅滑块装置12,关于主轴装置11,也能够移动,使主轴装置11和滑块装置12这两者能够相对地接近、离开。
(2)不仅对主轴装置11,还对滑块装置12设置使工件(轴材)W2旋转的旋转驱动源,由该两旋转驱动源相对于工件W1和W2构筑相对的旋转关系。
(3)使工件W1、W2相对于测长机2a、2b的放置顺序、工件W1、W2相对于主轴装置11、滑块装置12的放置顺序为任意。
符号的说明
1:摩擦压接装置;2:测长机;6:测长单元;11:主轴装置(第一保持装置);12:滑块装置(第二保持装置);14:旋转驱动源部(旋转驱动源);17:驱动马达;20:抵接检测传感器(抵接检测组件);Lx1:快速进给距离;P0:快速进给的开始点;P3:慢速进给开始点;P6:旋转驱动部的起动开始点;W1:一方的工件(伞材);W2:另一方的工件(轴材);L1:一方的工件的尺寸;Lr1:一方的工件的正规尺寸;△L:一方的工件的规定余量尺寸;L2: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U:控制单元(控制组件)。

Claims (13)

1.一种摩擦压接方法,是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为了接合而抵接时,使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以快速进给状态和慢速进给状态相对地进行接近运动的摩擦压接方法,该慢速进给状态作为与该快速进给状态连续的工序,进给速度比该快速进给状态的情况慢,其特征在于,
首先,测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中的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
接着,使用上述工件的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上述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
然后,将上述快速进给状态仅执行上述快速进给距离,
测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
使用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两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上述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时,使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速度成为与该慢速进给状态的恒定速度相比被减速了的减速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接合时,使用旋转驱动源,使该一方的工件和该另一方的工件相对旋转,
在上述快速进给状态的开始点之后,且在使上述相对旋转状态至少在直到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结束点之前成为恒定状态的该旋转驱动源的起动开始点以前,起动上述旋转驱动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开始点作为基准,算出上述旋转驱动源的起动开始点。
5.一种摩擦压接方法,是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为了接合而抵接时,使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以快速进给状态和慢速进给状态相对地进行接近运动的摩擦压接方法,该慢速进给状态作为与该快速进给状态连续的工序,进给速度比该快速进给状态的情况慢,其特征在于,
首先,测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中的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
接着,使用上述工件的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上述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
然后,将上述快速进给状态仅执行上述快速进给距离,
将上述一方的工件的尺寸视为在该一方的工件的正规尺寸上附加了规定余量尺寸的尺寸,并且测定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
基于上述一方的工件的视为尺寸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上述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摩擦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慢速进给状态,即使超过上述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也持续进行该慢速进给状态的执行,另一方面,
在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抵接了时,使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结束。
7.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摩擦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上述工件的尺寸测定结果,仅将该工件的尺寸测定值处于规定的容许范围内的工件作为对象工件。
8.一种摩擦压接装置,是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为了接合而抵接时,使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以快速进给状态和慢速进给状态相对地进行接近运动的摩擦压接方法,该慢速进给状态作为与该快速进给状态连续的工序,进给速度比该快速进给状态的情况慢,其特征在于,具备
测长单元,该测长单元测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中的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
第一、第二保持组件,该第一、第二保持组件可相对地接近运动地配置,并且分别保持上述一方的工件、上述另一方的工件;和
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基于上述测长单元的测定结果,在将用于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上述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在该快速进给状态时,使上述第二保持组件和上述第一保持组件仅相对地接近运动该快速进给距离,
上述测长单元被设定成分别测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各尺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擦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组件被设定成,在使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抵接时,使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速度成为与该慢速进给状态的恒定速度相比被减速了的减速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摩擦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保持装置具备使上述一方的工件旋转的旋转驱动源,
上述控制组件被设定成,在上述快速进给状态的开始点之后,且在使该旋转驱动源的旋转状态至少在直到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结束点之前成为恒定状态的该旋转驱动源的起动开始点以前,起动上述旋转驱动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摩擦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组件被设定成,以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开始点为基准,算出旋转驱动源的起动开始点。
12.一种摩擦压接装置,是在使一方的工件和另一方的工件为了接合而抵接时,使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以快速进给状态和慢速进给状态相对地进行接近运动的摩擦压接方法,该慢速进给状态作为与该快速进给状态连续的工序,进给速度比该快速进给状态的情况慢,其特征在于,具备
测长单元,该测长单元测定上述一方的工件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中的至少任一工件的尺寸;
第一、第二保持组件,该第一、第二保持组件可相对地接近运动地配置,并且分别保持上述一方的工件、上述另一方的工件;和
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基于上述测长单元的测定结果,在将用于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上述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在该快速进给状态时,使上述第二保持组件和上述第一保持组件仅相对地接近运动该快速进给距离,
上述测长单元被设定成测定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
上述第一保持组件被设定成保持上述一方的工件,
上述第二保持组件被设定成保持上述另一方的工件,
上述控制组件被设定成,关于上述一方的工件的尺寸,视为在该一方的工件的正规尺寸上附加了规定余量尺寸的尺寸,并且基于该视为的一方的工件的尺寸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上述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在该快速进给状态时,使上述第二保持组件和上述第一保持组件仅相对地接近运动该快速进给距离。
13.如权利要求8或12所述的摩擦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抵接的情况的抵接检测组件,
上述控制组件具备
演算组件,该演算组件基于上述一方的工件的尺寸及上述另一方的工件的尺寸测定结果,在将用于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慢速进给距离作为一定的条件下,演算用于上述快速进给状态的快速进给距离;
设定组件,该设定组件基于上述演算组件的演算结果,将执行上述快速进给状态的执行距离设定为上述快速进给距离,并且将执行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执行距离作为超过上述一定的慢速进给距离地存续的距离进行设定;
执行控制组件,该执行控制组件基于上述设定组件的设定,执行上述第二保持组件和上述第一保持组件的相对的接近运动;和
变更组件,该变更组件基于上述抵接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在判断为上述一方的工件和上述另一方的工件抵接了时,变更上述设定组件的设定内容,结束上述慢速进给状态的执行。
CN201280003386.0A 2012-07-13 2012-07-13 摩擦压接方法及摩擦压接装置 Active CN103648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67941 WO2014010081A1 (ja) 2012-07-13 2012-07-13 摩擦圧接方法及び摩擦圧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8706A CN103648706A (zh) 2014-03-19
CN103648706B true CN103648706B (zh) 2015-07-22

Family

ID=49595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3386.0A Active CN103648706B (zh) 2012-07-13 2012-07-13 摩擦压接方法及摩擦压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446490B2 (zh)
EP (1) EP2873482B1 (zh)
JP (1) JP5315478B1 (zh)
KR (1) KR101307959B1 (zh)
CN (1) CN103648706B (zh)
PL (1) PL2873482T3 (zh)
TW (1) TWI458582B (zh)
WO (1) WO20140100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0882B2 (ja) * 2012-12-27 2019-06-12 高周波熱錬株式会社 ラック製造装置及びラック製造方法
JP6343431B2 (ja) * 2013-06-03 2018-06-13 高周波熱錬株式会社 ラック製造方法及び中空ラックバー
US10562138B2 (en) * 2015-11-04 2020-02-18 Neturen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ack bar
BR112019002400B8 (pt) * 2016-08-10 2023-04-25 Nittan Valva Método de soldagem por fricção e aparelho de soldagem por fricção
JP7261678B2 (ja) * 2019-07-04 2023-04-20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及び加工方法
JP7309563B2 (ja) * 2019-10-17 2023-07-18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5842A (ja) * 1993-12-28 1995-07-25 Chiyoda Corp 摩擦圧接機
JPH09141454A (ja) * 1995-11-21 1997-06-03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摩擦圧接方法
JPH09285879A (ja) * 1996-04-24 1997-11-04 Toyota Motor Corp 摩擦圧接方法および摩擦圧接装置
JPH1020911A (ja) * 1996-07-02 1998-01-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数値制御装置における工具長補正方法、被加工物中心位置検出方法、工具摩耗度合い推定方法および数値制御装置
JPH10118777A (ja) * 1996-10-18 1998-05-12 Toyota Motor Corp 摩擦圧接方法
JPH10216963A (ja) * 1997-02-07 1998-08-18 Toyota Motor Corp 摩擦圧接方法
JP2001248602A (ja) * 2000-03-06 2001-09-14 Nikki Denso Kk パイロットシリンダを無限長機能で使用する方法
CN1138610C (zh) * 1998-12-14 2004-02-18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摩擦压焊方法及摩擦压焊装置
JP2005199390A (ja) * 2004-01-16 2005-07-2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切削加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2274A (en) * 1968-03-25 1970-11-24 Caterpillar Tractor Co Speed-programmed friction welder control
US3998373A (en) * 1975-09-15 1976-12-21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c. Length compensator for friction welding machines
JPS58167910A (ja) * 1982-03-29 1983-10-04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摩擦圧接機におけるよりしろ測定方法
FR2530173B1 (fr) * 1982-07-14 1987-08-14 Kuka Schweissanlagen & Roboter Procede et montage pour freiner une partie de machine et pour l'arreter
JPH0699290A (ja) 1992-08-20 1994-04-12 Hitachi Ltd 銅部材とアルミニウム部材との摩擦圧接方法
JPH0947885A (ja) 1995-08-08 1997-02-18 Toyota Motor Corp 摩擦圧接における寄り代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3491661B2 (ja) * 1996-08-22 2004-01-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摩擦圧接方法
US5858142A (en) * 1997-02-27 1999-01-12 Inertia Friction Welding, Inc. Angular orient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friction welding
DE10330188A1 (de) * 2003-07-03 2005-02-03 Kuka Schweissanlagen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Pressschweiße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5842A (ja) * 1993-12-28 1995-07-25 Chiyoda Corp 摩擦圧接機
JPH09141454A (ja) * 1995-11-21 1997-06-03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摩擦圧接方法
JPH09285879A (ja) * 1996-04-24 1997-11-04 Toyota Motor Corp 摩擦圧接方法および摩擦圧接装置
JPH1020911A (ja) * 1996-07-02 1998-01-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数値制御装置における工具長補正方法、被加工物中心位置検出方法、工具摩耗度合い推定方法および数値制御装置
JPH10118777A (ja) * 1996-10-18 1998-05-12 Toyota Motor Corp 摩擦圧接方法
JPH10216963A (ja) * 1997-02-07 1998-08-18 Toyota Motor Corp 摩擦圧接方法
CN1138610C (zh) * 1998-12-14 2004-02-18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摩擦压焊方法及摩擦压焊装置
JP2001248602A (ja) * 2000-03-06 2001-09-14 Nikki Denso Kk パイロットシリンダを無限長機能で使用する方法
JP2005199390A (ja) * 2004-01-16 2005-07-2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切削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10081A1 (ja) 2016-06-20
TW201404507A (zh) 2014-02-01
EP2873482A1 (en) 2015-05-20
KR101307959B1 (ko) 2013-09-12
JP5315478B1 (ja) 2013-10-16
CN103648706A (zh) 2014-03-19
EP2873482B1 (en) 2016-09-28
TWI458582B (zh) 2014-11-01
US9446490B2 (en) 2016-09-20
PL2873482T3 (pl) 2017-02-28
US20150136304A1 (en) 2015-05-21
EP2873482A4 (en) 2015-10-21
WO2014010081A1 (ja)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8706B (zh) 摩擦压接方法及摩擦压接装置
US7905691B2 (en) Machine tool having function of detecting contact between tool and workpiece
US1019798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and compensating for a backlash of a machine tool
CN101549476B (zh) 用于磨床的加工后尺寸控制设备
CN101357443A (zh) 具有通过接触检测来校正安装误差的功能的机床
US8682456B2 (en) Machine tool
CN102481680B (zh) 机床以及加工方法
EP2781303B1 (en) Machine tool
JP5385330B2 (ja) 高精度加工装置
JP5851436B2 (ja) 加工装置及び加工方法
KR101368048B1 (ko) 공작 기계의 공구대 위치 보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4076740A (zh) 数控装置
CN109324568A (zh) 位置控制装置
US20200159184A1 (en) Parameter setting device, system, and parameter setting method
KR20130110655A (ko) 가공기의 스핀들 오차 보상 시스템
JP2014061567A (ja) 工作機械
CN112828609A (zh) 龙门机构线上惯量匹配同步控制方法
US11458555B2 (en)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JP4748781B2 (ja) ワークの早送り制御機構
JPH11123637A (ja) Nc装置の工具寸法計測方法
KR20150053542A (ko) 공작 기계
CN114346736A (zh) 传动机构的反向间隙补偿方法、装置、系统及储存介质
KR101471720B1 (ko) 가공머신에 적용가능한 소재 끼임 감지기구 및 이를 구비한 가공머신
JPH0351549B2 (zh)
JP2014117785A (ja) 工作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Forg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TTAN VALV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