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8806A - 再生模具用之片材 - Google Patents

再生模具用之片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8806A
TW201318806A TW101130032A TW101130032A TW201318806A TW 201318806 A TW201318806 A TW 201318806A TW 101130032 A TW101130032 A TW 101130032A TW 101130032 A TW101130032 A TW 101130032A TW 201318806 A TW201318806 A TW 20131880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old
film
composition
clean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0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7524B (zh
Inventor
Kouichi Takashima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18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8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7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75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70Maintenance
    • B29C33/72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70Maintenance
    • B29C33/72Cleaning
    • B29C33/722Compositions for cleaning 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再生模具用之片材,該片材包括:紙片材或布片材;及包含以未硫化橡膠為主之組合物或以熱固性樹脂為主之組合物且形成於該紙片材或該布片材之至少一個表面上以突出呈具有通氣孔間隙之預定型樣之模具清潔材料,其中含該組合物之薄膜形成在位於該通風孔間隙之一部分處之該紙片材或該布片材之表面部分,因此可藉由該薄膜之形成態識別形成該型樣之該組合物的混合態。

Description

再生模具用之片材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清潔模具表面之再生模具用片材。
於利用樹脂藉由轉移模製囊封半導體裝置之方法中,通常使用模具連續進行樹脂模製。隨著該樹脂模製之重複次數(注射次數)增多,諸如自樹脂洩露出的該等組份、毛刺及塵之污染物累積於模具的表面上,特定言之於空穴表面上。此污染物會劣化自模具取出模製產物之可脫離性,且在該模製產物上形成粗糙表面。因此,以預定次重複模製(注射次數)之間隔時間清潔模具表面(空穴表面)。
為了以上述方式進行清潔,提出一種使用成形於片材中之模具清潔材料之方法(參見:例如,專利文件1)。該方法包括耦合上部模具與下部模具且其間內插模具清潔材料使得該模具清潔材料填充於空穴中;以此種條件進行熱模製而使污染物黏附至該模具清潔材料;然後剝離該模具清潔材料,以自該模具之該表面(空穴表面)連同該模具清潔材料移去該污染物。
此外,本發明申請者提出一種再生具有改良清潔性能之模具之片材(參見:例如,專利文件2及3)。再生模具用之該片材係與紙片材或布片材一起形成,其中模具清潔材料設在該片材的至少一個表面上以突出呈具有通風孔間隙之預定型樣。藉由使用再生模具用之片材,空穴中之空氣可 自該通風孔間隙輕易排放出去。因此,無空氣滯留在該空穴中且該模具清潔材料可填充遍及該空穴之整個部分。因此,清潔可遍及該空穴之整個部分進行,藉此改良清潔性能。
專利文件1:JP-A-2004-130819
專利文件2:JP-A-2007-196586
專利文件3:JP-A-2008-132759
然而,甚至在使用具有改良清潔特性之再生模具用片材之情況下,仍有一些實例無法充分移去污染物。因此,本發明發明者已針對此種問題之原因展開研究,且得知用於模具清潔材料之組合物呈非均質混合態,導致模具清潔材料於空穴中之充填劣化。
本發明根據上述進行,及本發明之目標係提供一種再生具有高清潔性能且可識別模具清潔材料用組合物之混合態之模具之用之片材。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本發明涉及以下項目(1)至(11)。
(1)再生模具用之片材,該片材包括:紙片材及布片材;及模具清潔材料,其包含以未硫化橡膠為主之組合物或以熱固性樹脂為主之組合物且形成於該紙片材或該布片材之至少一個表面上以突出呈具有通風孔間隙之預定型樣,其中含該組合物之薄膜形成於設在該通風孔間隙之一部分處之該紙片材或該布片材之表面部分上,因此可藉由該 薄膜之形成態識別形成該型樣之該組合物的混合態。
(2)根據(1)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薄膜具有為500 μm或更小之厚度。
(3)根據(1)或(2)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型樣具有非平坦頂部部分。
(4)根據(3)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非平坦頂部部分係由具有曲率半徑在0.2至3.0 mm範圍之凸部組成。
(5)根據(1)至(4)中任一項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型樣係由複數條帶狀物或複數個點狀物形成。
(6)根據(5)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等帶狀物或點狀物具有各介於1至5 mm範圍之寬度及厚度,及該等相鄰帶狀物或點狀物之間之距離為設在1至5 mm範圍。
(7)根據(5)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等相鄰帶狀物或點狀物之間之距離設為該等帶狀物或點狀物之寬度之0.5至2.0倍。
(8)根據(5)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等帶狀物或點狀物之寬度設為該等帶狀物或點狀物之厚度之0.8至1.2倍。
(9)根據(1)至(8)中任一項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布片材為非編織織物。
(10)根據(9)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非編織織物為紡絲黏合非編織織物。
(11)根據(1)至(10)中任一項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布片材經過模壓處理。
本發明發明者已製成模具清潔材料之混合態,該混合態 可利用其中具有通風孔間隙之預定型樣如本發明申請者所提出般突出之該再生模具用片材之高清潔性能來識別,且重複該等研究。作為結果,本發明者已揭示於設在該通風孔間隙部分之處之該紙片材或該布片材之一部分表面上形成含該模具清潔材料之薄膜時,可由該薄膜之形成態識別該模具清潔材料之混合態。本發明以該發現為基礎。
更特定言之,儘管該模具清潔材料包含以未硫化橡膠為主之組合物或以熱固性樹脂為主之組合物,然該組合物亦包括無機填料,諸如二氧化矽粉末或二氧化鈦,該填料呈未溶解態分散在其中。如以上述及之,當該無機填料以非均質方式分散時,該模具清潔材料無法填充在空穴中,導致清潔性能劣化。該無機填料為何會以非均質方式分散之原因在於該模具清潔材料,其在突出型樣之處極厚,使得該無機填料無法被識別。然而,當形成具有該組合物之薄膜時,該無機填料之均質分散使得該薄膜具有均勻色調及光滑表面。當該無機填料非以均質方式分散時,該薄膜顯示非均勻色調。此外,當該無機填料非分散而是形成聚結物時,該等聚結物呈凸部出現在該薄膜表面上。薄膜形成之該等不同狀態可經肉眼校驗加以識別。
在依據如上所述色調識別薄膜時,該無機填料可具有相較該薄膜(模具清潔材料)之組合物之主要成分(基礎物質)之色彩而言更顯著的色彩。例如,當該組合物之該主要成分為無色且透明時,可使用有色(例如,白色)無機填料。當該組合物之該主要成分為淺色(例如,白色)時,可使用 深色(例如,黑色)無機填料。當該組合物之該主要成分為深色(例如,棕色或灰色)時,可使用淺色(例如,白色)無機填料。換言之,該組合物之該主要成分之色彩及該無機填料之色彩可彼此相反或有鑒於輕易識別顯示明與暗之間之清晰對比度。
以紙片材或布片材形成根據本發明之再生模具用之片材,其中包含以未硫化橡膠為主之組合物或以熱固性樹脂為主之組合物之模具清潔材料形成於該紙片材或該布片材之至少一個表面上以突出呈具有通風孔間隙之預定型樣。因此,當使用根據本發明之再生模具用片材清潔模具時,該模具清潔材料可填充在空穴中,同時存於該空穴中之空氣透過該通風孔間隙排放出去。因此,無空氣滯留在該空穴中繼而改良該模具清潔材料於該空穴中之填充性能,因此可遍及該空穴之整個面積進行清潔。此外,根據本發明之該再生模具用片材具有於設在該通風孔間隙部分之處之該紙片材或該布片材之表面部分上之含該組合物之薄膜。由於該薄膜之色調或表面條件代表該組合物之混合態,因此該薄膜形成態使得可識別形成該型樣之該組合物的混合態。因此,當組合物呈非均質混合態時,認為該組合物不適於模具清潔且實際上可不予使用。換言之,該薄膜可用於根據本發明之該再生模具用片材之品質控制。
特定言之,當該薄膜具有為500 μm或更小之厚度時,該組合物之混合態可極易呈現於該薄膜上。因此,可較容易地識別該組合物之混合態。
此外,當該型樣具有形成呈非平坦狀之頂部部分時,即使空穴之開孔極小,存於該空穴中之空氣亦可輕易排放出去。這是因為該模具清潔材料之頂部部分部分阻塞該開孔。因此,該模具清潔材料之填充性能另外伴隨該空穴中清潔性能之改良一起改良。
特定言之,當該型樣之非平坦頂部部分具有具有曲率半徑在0.2至3.0 mm範圍之凸部,該模具清潔材料之填充性能及該空穴中之清潔性能進而得到改良。
另外,當該型樣形成呈複數條帶狀物或複數個點狀物之形式時,極易設定該型樣及該通風孔間隙之形狀及尺寸。亦可極易地設定該模具清潔材料呈適於填充該空穴之型樣。
特定言之,當該等帶狀物或點狀物經設定具有各介於1至5 mm範圍內之寬度及厚度,及該等相鄰帶狀物或點狀物之間之距離設定在1至5 mm範圍時,可達成適宜清潔用在以樹脂囊封半導體裝置中之轉移模製用模具之尺寸。因此,可適當地清潔轉移模製用模具。
此外,當該等相鄰帶狀物或點狀物之間之距離設定為該等帶狀物或點狀物之寬度之0.5至2.0倍時,達到適當地平衡該通風孔間隙之體積與該模具清潔材料之用量。如此,可在該空穴中通空氣及且更合理地填充該模具清潔材料。
同時,該型樣具有設為帶狀物或點狀物厚度之0.8至1.2倍之帶狀物或點狀物寬度而具有極佳的形狀穩定性,使得該模具清潔材料之填充性能顯著改良。
當布片材由非編織織物形成時,該布片材具有粗糙表面,因而改良該模具清潔材料之定準效應,藉此使得該布片材與該模具清潔材料之間之黏著力增加。
更特定言之,當該非編織織物為紡絲黏合非編織織物時,相對無拉伸強度方向性,及熱模製期間所施加的應力被吸收且容易鬆弛。因此,該片材於熱模製期間幾乎不會撕裂。此外,由於該片材即使在剝離(脫模)離開模具期間也不會撕裂,極易進行剝離(脫模)操作。
此外,當布片材經過模壓處理時,由於該片材具有粗糙表面,可改良該模具清潔材料之定準效應且使得該布片材與該模具清潔材料之間之黏著力增加。
接下來,欲基於圖式更明確地論述本發明之實施例。
圖1顯示本發明之再生模具用片材之第一實施例。根據該實施例之該再生模具用片材包括由紙片材或布片材組成之一基板片材1,及包含以未硫化橡膠為主之組合物或以熱固性樹脂為主之組合物之模具清潔材料呈帶狀型樣形成於該基板片材1之兩面上。亦即,為該帶狀型樣之組成組件之該等突出線(帶狀物)2A以彼此平行其間具有間隙之方式配置,及各間隙係充作通風孔間隙同時模具經過清潔處理。另外,含該組合物之薄膜3與該等突出線2A一體形成於設在該通風孔間隙部分之處之該基板片材1之表面部分。經由該薄膜3之色調或表面條件,可識別該組合物之混合態。如上所述,本發明之主要態樣之一係有關於可識 別該模具清潔材料之該組合物之混合態之該薄膜3之形成。
特定言之,該模具清潔材料及該薄膜3之該組合物(以未硫化橡膠為主之組合物或以熱固性樹脂為主之組合物)包括與諸如二氧化矽粉末或二氧化鈦之無機填料混合之未硫化橡膠或熱固性樹脂(主要成分)。儘管該無機填料以非溶解狀態分散,然當該無機填料以均質方式分散時,該薄膜3顯示色調均勻及表面光滑。然而,當該無機填料以非均質方式分散時,該薄膜3顯示色調不均勻。此外,當該無機填料不是分散而是形成聚結物時,該等聚結物部分出現於該薄膜3之表面上呈凸部。例如,就以熱固性樹脂為主之組合物而言,該熱固性樹脂(主要成分)通常為無色且透明或半透明。當該熱固性樹脂與無機填料混合時,所得混合物變為白色或不透明。然而,當該無機填料呈非均勻分散(混合)狀態時,可於該薄膜3上看見該主要成分之透明或半透明部分。可以肉眼方式識別該薄膜3之此種形成態。
接著,當藉由該薄膜3之形成態識別得該組合物以均質方式混合時,該等突出線2A之該模具清潔材料可填充整個空穴。因此,可遍及該空穴之整個面積進行清潔。另一方面,當識別得該組合物以非均質方式混合時,其不適於模具清潔,因而無法用於模具清潔。
更特定言之,有鑒於容易識別出現在該薄膜3上之組合物之混合態,該薄膜3可具有為500 μm或更小之厚度,及尤其具有在20至150 μm範圍之厚度。假若該薄膜厚度小於 20 μm,則該薄膜太薄而不能識別該組合物之混合態。
如上述及之,該組合物包括與諸如二氧化矽粉末或二氧化鈦等之無機填料混合之未硫化橡膠或熱固性樹脂。特定言之,100重量份未硫化橡膠或熱固性樹脂較佳與約40至50重量份二氧化矽粉末或約5重量份二氧化鈦組合。假若需要,可另外添加其他成分。
該未硫化橡膠之特定實例包括天然橡膠(NR)、氯丁二烯橡膠(CR)、丁二烯橡膠(BR)、腈橡膠(NBR)、乙烯丙烯二烯橡膠(EPDM)、乙烯丙烯橡膠(EPM)、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聚異戊二烯橡膠(IR)、異丁烯異戊二烯橡膠(IIR)、聚矽氧橡膠(Q)及氟橡膠(FKM)。
該熱固性樹脂之特定實例包括三聚氰胺樹脂。
一種製造再生模具用片材之方法包括:例如,利用連續捏合機或批次捏合機捏合組合物,然後配置該組合物於該基板片材1之兩側上。然後,所得結構進行夾層且壓製介於各具有與該模具清潔材料之帶狀型樣及該薄膜3對應之凸部之兩個模具之間。因此,該帶狀型樣及該薄膜3一體地形成於該基板片材1之兩表面上。然後,將所得結構軋製或切割呈任意尺寸。以此方式可以製得再生模具用之片材。
於上述實施例中,該薄膜3形成於設在該帶狀型樣之該等突出線2A之處之該基板片材1之整個表面部分上。然而,由於該薄膜3係用於識別以上所述及模具清潔材料之組合物之混合態,其可僅形成於介於該等突出線2A之間之 該基板片材1之一部分表面。
另外,儘管此上述實施例包括藉由成形模製法同時形成帶狀型樣及該薄膜3,但仍可進行該帶狀型樣之成形模製接著藉由塗覆形成該薄膜3。
於此上述實施例中,該基板片材1之表面及其背表面上該帶狀型樣之該等突出線2A之兩縱向方向彼此相同。然而,如圖2所示,兩縱向方向可彼此不同(例如,圖2中相差90°)。如圖3中例示說明,該帶狀型樣及該薄膜3可僅形成於該基板片材1之一個表面上。
另外,於此上述實施例中,該帶狀型樣之該等突出線2A於與該型樣之縱向方向垂直之橫截面之處具有矩形形狀。然而,可採用任何其他橫截面形狀。例如,可採用梯形形狀(參見:例如,圖4(a))、三角形形狀(參見:例如,圖4(b))或半圓形形狀(參見:例如,圖4(c))。此外,該橫截面形狀可於其頂部部分之處為半球形形狀及於其較低部分之處為矩形形狀(參見:例如,圖4(d))。於一變化項中,該橫截面形狀可於其頂部部分之處為半球形形狀及於其較低部分之處為梯形形狀(參見:例如,圖4(e))。於另一變化項中,該橫截面形狀可為具有彎曲頂部部分之五邊形形狀(參見:例如,圖4(f))。於又一變化項中,如圖4(g)例示說明,該橫截面形狀之該頂部部分可形成呈相較圖4(d)之該實施例而言寬度更小之半球形。
特定言之,根據圖4(b)至4(g)中所例示說明之該等實施例,該帶狀型樣之該等突出線2A之各頂部部分形成為非平 坦狀。因此,即使該空穴之開孔極小,存於空穴中之空氣亦可輕易排放出去,因為該模具清潔材料之該頂部部分部分地阻塞該開孔。因此,該模具清潔材料之填充性能改良及該空穴中之清潔性能亦改良。更特定言之,於圖4(d)至4(g)中所例示說明之該等實施例中,根據進一步改良該模具清潔材料2之填充性能及該空穴中之清潔性能之觀點,該頂部部分之曲率半徑可介於0.2 mm至3.0 mm範圍內。
根據此等上述實施例,該模具清潔材料形成為帶狀型樣與薄膜3。然而,如圖5中例示說明,該模具清潔材料可形成為點狀型樣與薄膜3。該點狀型樣之各點狀物2B之該形狀之特定實例包括除了如圖5中例示說明之圓柱形形狀外之錐體、截錐體、圓柱、柱體、棱椎體、截棱錐體及矩形圓柱體。儘管圖5之該實施例具有僅位於該基板片材1之一表面上之點狀型樣及薄膜3,該點狀型樣及薄膜3可形成於該基板片材1之兩表面上。
根據圖1及2之該等實施例,該清潔材料形成於該基板片材1之兩表面上,具有相同型樣。然而,該基板片材1兩表面上之該等型樣可彼此不同。例如,該基板片材1之該表面可具有帶狀型樣而另一表面可具有點狀型樣。
該帶狀型樣之該等突出線2A之尺寸及該點狀型樣之該等點狀物2B之尺寸適宜地根據模具空穴之大小、配置或類似設定。特定言之,就清潔用於藉由樹脂囊封半導體裝置之轉移模製用模具而言,該等突出線2A及該等點狀物2B各者之寬度及厚度可設在1至5 mm範圍內,及該等相鄰(相 對)突出線2A及點狀物2B之間之距離可設在1至5 mm範圍內。
為了使得空穴中之通氣最優化及以最優化平衡該通風孔間隙之體積與該模具清潔材料之用量之方式填充該模具清潔材料,該等相鄰(相對)突出線2A及點狀物2B之間之距離可設為該等突出線2A及點狀物2B各者之寬度之0.5至2.0倍。當該等相鄰突出線2A及點狀物2B之間之距離小於該等突出線2A之寬度之0.5倍時,該空穴之該開孔可藉由該等突出線2A或點狀物2B阻塞同時模具進行清潔,導致該空穴中通氣劣化且該模具清潔材料填充不充分。相比之下,當該等相鄰突出線2A之間之距離增大達該等突出線2A之寬度之2.0倍以上時,該模具清潔材料可以低密度分佈在再生模具用片材中,導致該模具清潔材料充填不充分。特定言之,介於該等相鄰(相對)突出線2A及點狀物2B之間之間隙可設定具有對應該等突出線2A及點狀物2B各者之截面面積之0.5至5倍之截面面積。
根據藉由穩定該等突出線2A及點狀物2B之形狀改良該模具清潔材料之填充性能之觀點,該等突出線2A及點狀物2B各者之寬度可設在其厚度之0.8至1.2倍範圍內。當該等突出線2A及點狀物2B各者之寬度小於其厚度之0.8倍時,該等突出線2A及點狀物2B傾向更容易發生變形。因此,難以保持該通風孔間隙同時模具進行清潔,導致該空穴中通氣劣化及該模具清潔材料填充不充分。相比之下,當該等突出線2A及點狀物2B各者之寬度增大達其厚度之1.2倍 以上時,該空穴之該開孔可在該模具清潔材料完全填於該空穴中之前藉由該模具清潔材料阻塞,導致該空穴中通氣劣化及該模具清潔材料填充不充分。
該基板片材1之該布片材之實例包括編織織物、非編織織物及針織織物。其中,含長纖維之編織織物及非編織織物具有適宜之粗糙表面,因而改良該等突出線2A、點狀物2B及該薄膜3之定準效應,且增強與該等突出線2A(具有抓握性)之黏著力。由此觀點可知,可使用含長纖維之此編織織物及非編織織物,及尤其根據均勻抓握性之觀點,可使用該非編織織物。另外,對於非編織織物,根據機械強度、均勻性及可加工性之觀點,可使用紡絲黏合非編織織物。此外,可使用經過模壓處理之布片材,因而該片材具有粗表面從而改良該等突出線2A之定準效應。該基板片材1通常具有介於0.1至0.8 mm範圍內之厚度。
實例
下面將論述實例及比較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該等實例。
(布片材)
製造由聚酯長纖維(E01070,獲自Asahi Kasei公司)構成之紡絲黏合非編織織物作為基板片材。該非編織織物具有8.5 N之撕裂強度,0.35 mm之厚度,及70 g/m2之基重。
(模具清潔材料)
首先,提供100重量份乙烯丙烯橡膠、50重量份二氧化矽粉末、5重量份二氧化鈦、2重量份有機過氧化物[4,4-雙 (叔丁基過氧基)戊酸正丁酯]、10重量份咪唑{(2,4-二胺基-6-[2'-甲基咪唑基-(1')]乙基-s-三嗪}及5重量份褐煤蠟。
然後,將上述成分混合且利用捏合機捏合。供比較言之,分別提供藉由充分捏合所製得之模具清潔材料及藉由不充分捏合所製得之模具清潔材料。
(再生模具用片材之製法)
提供兩基板片材,且將藉由充分捏合所製得之該模具清潔材料施覆至一基板之兩表面。另外,將藉由不充分捏合所製得之該模具清潔材料施覆至另一基板之兩面。各模具清潔材料形成為具有矩形剖面(寬度5 mm×高度3 mm)之帶狀型樣(突出線之間之距離為5 mm),繼而形成薄膜(厚度100 μm)。如此可獲得兩種類型之再生模具用片材。
(再生模具用片材之識別)
以肉眼方式校驗此兩種類型之再生模具用片材之薄膜形成態。採用藉由充分捏合所製得模具清潔材料之片材之該薄膜顯示色調均勻。相比之下,採用藉由非充分捏合所製得模具清潔材料之片材之該薄膜顯示色調不均勻。
由前述可見,藉由充分捏合所獲得之該模具清潔材料顯示該組合物之均質混合態,然而藉由不充分捏合所獲得之該模具清潔材料顯示該組合物之非均質混合態。
(清潔性能)
此兩種類型之再生模具用片材係用以實現用於藉由樹脂囊封半導體裝置之轉移模製用模具之清潔。因此,採用藉由充分捏合所製得膜具清潔材料之片材遍及空穴清潔該模 具。相比之下,採用藉由不充分捏合所製得模具清潔材料之片材卻無法遍及空穴清潔該模具。
由前述可見,藉由充分捏合所製得之該模具清潔材料顯示空穴中之填充性能(清潔性能)極佳,然而藉由不充分捏合所製得之該模具清潔材料顯示填充性能(清潔性能)不良。
(比較例)
在與以上實例相同之方法中,此兩種類型之再生模具用片材藉由採用具有不同捏合態之該等模具清潔材料獲得。然而,此處,僅形成帶狀型樣而沒有形成薄膜。因此,該基板片材暴露介於該帶狀型樣之該等相鄰突出線之間。
以肉眼方式校驗比較例帶狀型態之該等突出線之後,無法識別該等模具清潔材料之捏合態。
因此,由以上結果可見該實例之薄膜可有效識別模具清潔材料之組合物之混合態。
此外,於上述實例中,該薄膜具有100 μm之厚度,然只在該薄膜具有20 μm、150 μm及500 μm之厚度時才可獲得相同傾向之該等結果。
此上述實例使用以未硫化橡膠為主之組合物作為模具清潔材料,然只在使用含三聚氰胺樹脂作為主要成分之以熱固性樹脂為主之組合物時才可獲得相同趨勢之該等結果。
儘管參考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來詳細論述本發明,然熟習此項相關技藝者明瞭其中可做出多種變化及修改而不脫離其精神及範疇。
附帶地說,本申請案係以2011年8月18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1-178946號為基礎,且該等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文所引用的所有參考文獻之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根據本發明之再生模具用之該片材可以肉眼方式識別模具清潔材料之組合物之混合態,因此僅可將該等高品質產物用於清潔模具之空穴表面。
1‧‧‧基板片材
2A‧‧‧突出線/帶狀物
2B‧‧‧點狀物
3‧‧‧薄膜
圖1為圖解說明本發明之再生模具用片材之第一實施例之透視圖。
圖2為圖解說明本發明之再生模具用片材之第二實施例之透視圖。
圖3為圖解說明本發明之再生模具用片材之第三實施例之透視圖。
圖4(a)至(g)為分別圖解說明本發明之再生模具用片材之該等突出線之修改實例之剖面圖。
圖5為圖解說明本發明之再生模具用片材之第四實施例之透視圖。
1‧‧‧基板片材
2A‧‧‧突出線/帶狀物
3‧‧‧薄膜

Claims (11)

  1. 一種再生模具用之片材,該片材包括:紙片材或布片材;及模具清潔材料,其包含以未硫化橡膠為主之組合物或以熱固性樹脂為主之組合物且形成在該紙片材或該布片材之至少一個表面上以突出呈具有通風孔間隙之預定型樣,其中含該組合物之薄膜形成在位於該通風孔間隙之一部分處之該紙片材或該布片材之表面部分,因此可藉由該薄膜之形成態識別形成該型樣之該組合物的混合態。
  2. 如請求項1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薄膜具有為500 μm或更小之厚度。
  3. 如請求項1或2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型樣具有非平坦頂部部分。
  4. 如請求項3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非平坦頂部部分係由具有曲率半徑在0.2至3.0 mm範圍內之凸部形成。
  5. 如請求項1或2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型樣係由複數條帶狀物或複數個點狀物形成。
  6. 如請求項5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等帶狀物或點狀物具有各在1至5 mm範圍內之寬度及厚度,及該等相鄰帶狀物或點狀物之間之距離設定在1至5 mm範圍內。
  7. 如請求項5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等相鄰帶狀物或點狀物之間之距離設定為該等帶狀物或點狀物之寬度的0.5至2.0倍。
  8. 如請求項5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等帶狀物或點狀物之寬度設定為該等帶狀物或點狀物之厚度之0.8至1.2倍。
  9. 如請求項1或2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布片材為非編織織物。
  10. 如請求項9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非編織織物為紡絲黏合非編織織物。
  11. 如請求項1或2之再生模具用片材,其中該布片材經過模壓處理。
TW101130032A 2011-08-18 2012-08-17 模具再生用片材 TWI577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8946A JP5768588B2 (ja) 2011-08-18 2011-08-18 金型再生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8806A true TW201318806A (zh) 2013-05-16
TWI577524B TWI577524B (zh) 2017-04-11

Family

ID=47760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0032A TWI577524B (zh) 2011-08-18 2012-08-17 模具再生用片材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5768588B2 (zh)
KR (1) KR102004537B1 (zh)
CN (1) CN102950688B (zh)
MY (1) MY165437A (zh)
SG (1) SG188058A1 (zh)
TW (1) TWI57752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3089B2 (en) * 2001-08-15 2004-10-12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Cleaning substrate for cleaning and regenerating a mold
JP3780284B2 (ja) 2004-01-16 2006-05-31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成形金型クリーニング用シート
JP4323374B2 (ja) * 2004-04-28 2009-09-02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金型クリーニング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5245040B2 (ja) * 2006-01-27 2013-07-24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金型再生用シート
TWI414410B (zh) * 2006-01-27 2013-11-11 Nitto Denko Corp 模具再生用片材
JP5245039B2 (ja) * 2006-01-27 2013-07-24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金型再生用シート
JP5089273B2 (ja) * 2006-10-23 2012-12-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金型再生用シート
JP5322140B2 (ja) * 2006-12-13 2013-10-23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金型再生用シート
JP2008213313A (ja) * 2007-03-05 2008-09-18 Nitto Denko Corp 金型再生用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金型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20578A (ko) 2013-02-27
SG188058A1 (en) 2013-03-28
JP2013039773A (ja) 2013-02-28
CN102950688B (zh) 2016-12-21
JP5768588B2 (ja) 2015-08-26
KR102004537B1 (ko) 2019-07-26
TWI577524B (zh) 2017-04-11
MY165437A (en) 2018-03-22
CN102950688A (zh)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4385A (zh) 功能转印体、功能层的转印方法、封装物以及功能转印膜辊
US6187420B1 (en) Fender
EP3312229B1 (en) Rubber composition, laminate, and conveyor belt
US2575813A (en) Conveyer belt
TWI577524B (zh) 模具再生用片材
KR20090127252A (ko) 금형 재생용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금형 클리닝 방법
JP4724243B2 (ja) 加硫ゴムシートおよび複合加硫ゴムシート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US20190055381A1 (en) Rubber composition, laminated body, and conveyor belt
TWI516353B (zh) 模具清潔片
CN101007432B (zh) 模具再生用片材
JP2013107287A6 (ja) 金型クリーニングシート
EP1813406B1 (en) Sheet for regenerating a mold
JP2008132759A (ja) 金型再生用シート
JPS63159020A (ja) 金型成形部回り清浄シ−ト
JP3907479B2 (ja) コンベヤベル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21230B2 (ja) ガスケット材
KR101433013B1 (ko) 인조대리석 연속 성형장치
US20190092932A1 (en) Rubber composition, laminated body, and conveyor belt
JP2011073157A (ja) 板状ゴム製品の加硫成形方法および板状ゴム製品
JP2010214840A (ja) 回転印用無端印字ベルト
JP2006068929A (ja) 複合加硫ゴム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2012011762A (ja) 高撥水構造の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