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4762A - 按摩椅 - Google Patents

按摩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4762A
TW201304762A TW101112544A TW101112544A TW201304762A TW 201304762 A TW201304762 A TW 201304762A TW 101112544 A TW101112544 A TW 101112544A TW 101112544 A TW101112544 A TW 101112544A TW 201304762 A TW201304762 A TW 20130476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user
shoulder
massage chair
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2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9942B (zh
Inventor
Hironori Yasuda
Mitsuaki Fujishiro
Takayuki Sakamoto
Original Assignee
Fuji Medical Instr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Medical Instr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Medical Instr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04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4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9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9942B/zh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按摩機,是具備:靠背部,含有:將使用者的身體支撐並從左右端部橫跨中央部朝後方傾斜的靠背板、及從靠背板的前方被裝設於被凹設在靠背板的左右端部的靠背板凹部的空氣袋支撐台;及肩部空氣袋,是分別被配設在左右各空氣袋支撐台。由此,可以對於使用者的上腕整體進行與由人的手所進行的揉捏同樣的強力的按壓施療,將使用者的上腕按壓的空氣袋即使是在收縮狀態下也不會產生使用者的上腕藉由空氣袋浮起的異樣感,使用者的背面可由被埋在靠背部的中央部的施療子充分地被按壓,且空氣袋即使反覆膨脹及收縮其連續動作仍可迅速進行,可輕小地被捆包,可容易地搬運及組裝。

Description

按摩椅
本發明,是有關於椅子式按摩機(按摩椅),具備:藉由壓縮空氣的給排而膨脹或收縮的膨縮機構,將使用者的肩部和上腕部,從側方及後方間斷地施加壓迫地進行施療的機構。
習知的按摩椅,眾所周知是具備:可斜臥的靠背部、座部、肘靠部等,且內裝有:藉由電力驅動的推拿球、和藉由使用壓縮空氣的空氣壓的變化而膨脹或收縮的袋體,用來將人體的腰部、背部、頸部、臀部、肘部等按摩。
例如,在日本特開2008-49087號中揭示的按摩機,具備:被施療者乘坐用的座部、及乘坐在座部的被施療者倚靠用的靠背部、及被配置在靠背部並且朝向被施療者側突設施療子的施療部等。
且在日本專利第3863807號中揭示的按摩機,是在椅子的靠背部的左右兩外側,配置從靠背部將被施療者的左右上腕部從側方按壓的腕壓迫用氣囊,將該腕壓迫用氣囊配置的左右的配置面,是對於靠背部的中央的平坦部左右對稱地只有預定角度朝向前方傾斜,使左右的配置面的間隔朝向前方擴大。
且在日本特開2008-132036號中揭示的按摩機,具備:分別被配置在座部上面及靠背前面的左右兩側的轉動板、及將在表面具備施療突起的上述轉動板轉動使上述施療突起朝人體側面壓住的轉動機構。
在日本特開2008-49087號中,在靠背部內且在可上下移動的施療部(按摩元件)的左右配設有將使用者的肩部附近從左右兩側等按壓的肩氣囊,但是該氣囊為為是設在靠背部內,所以雖可將使用者的肩從後方按壓,但無法充分地將位於上腕部的上腕三頭筋及三角筋揉開。且,因為靠背部是平坦地所構成,在其靠背部配設有肩氣囊,肩氣囊在收縮狀態時會與使用者的肩抵接,使用者的背面無法與靠背部密合。因此,不使用肩氣囊的情況時,對於乘坐的使用者可能會產生異樣感。
且肩氣囊膨脹時,使用者的身體也會藉由氣囊朝前方被推出,由被埋在靠背部的中央的施療子所產生的按壓的力是無法充分地傳到使用者的背面。且,肩氣囊因為是只在左右的靠背部各配設一個,而具有肩氣囊的膨脹及收縮的連續動作緩慢的問題。
且在日本專利第3863807號中,在靠背部中揭示的按摩椅,設有:具備施療子的按摩元件、及將使用者的背面按壓的空氣袋,且,靠背部對於身體成為凹形狀,使容易對於使用者的上腕部進行按摩,配設有將上腕部按壓的空氣袋的靠背部的左右端部,與靠背部的中央的平坦的處相比是朝使用者的身體側傾斜。但是,將使用者的上腕部按壓時,因為是藉由設在靠背部的中央部側的空氣袋將使用者的身體傾斜之後,藉由靠背部左右端部的空氣袋將上腕部按壓,所以也身體傾斜時,具有由施療子所產生的按壓可能成為不充分。且,為了配設該空氣袋而將靠背部的左右端部的橫寬度變寬,而使製品出貨時輕小地捆包困難,且,靠背部本身的重量變重,將靠背部在朝前後方向轉動時,具有對於轉動用的馬達會造成負荷的問題。
進一步,在日本特開2008-132036號中,在設在靠背部的左右端部的凹部,藉由埋設供將具備施療突起的轉動板藉由氣囊轉動用的轉動機構,使其施療突起將使用者的上腕部的側面按壓,但是從靠背部左右的由施療突起所產生的按壓,即使施療突起的形狀是可收納在靠背部左右程度的較小地形成,雖但獲得相似於由人的手所產生的指壓的效果,但無法充分獲得由人的手所產生的揉捏即揉搓的效果。
在此,本發明,是鑑於上述的問題點的發明,其課題是提供一種按摩機,在使用者的肩部和上腕部,可以進行與由人的手所進行的揉捏同樣的按壓施療,將使用者的肩部和上腕部按壓的空氣袋即使是在收縮狀態下,也不會產生使用者的身體會藉由空氣袋浮起的異樣感,使用者的背面可由被埋在靠背部的中央部的施療子充分地被按壓,空氣袋即使反覆膨脹及收縮其連續動作仍可迅速進行,可輕小地被捆包,可容易地搬運及組裝。
即,本發明的按摩椅,是具有:使用者乘坐的座部、及立設於前述座部的靠背部、及至少在前述靠背部可膨縮的空氣袋,且具備:靠背部,含有將使用者的身體支撐並從左右端部橫跨中央部朝後方傾斜的靠背板、及從前述靠背板的前方被裝設於被凹設在前述靠背板的左右端部的靠背板凹部的空氣袋支撐台;及肩部空氣袋,是分別被配設在左右各前述空氣袋支撐台。
且如上述的按摩椅,前述空氣袋支撐台,是與前述靠背部別體,由比前述靠背板的側面更朝側方突出的形狀被裝設。
且如上述的按摩椅,前述空氣袋支撐台的使用者側的面也就是空氣袋支撐台前面,是朝前述靠背板的中央部方向傾斜,前述空氣袋支撐台前面的傾斜角度,是比從前述靠背板的左右端部橫跨前述靠背板的中央部方向傾斜的角度更小。
且如上述的按摩機,前述肩部空氣袋,是各至少由2個以上重合而成。
且如上述的按摩椅,前述肩部空氣袋的內部的空間,是各別獨立。
且如上述的按摩椅,被配設於前述空氣袋支撐台的前述肩部空氣袋,是設於相面對於從各乘坐的使用者的肩部橫跨上腕部的部位的位置。
且如上述的按摩椅,在重合而成的前述肩部空氣袋,各別連接有可通氣的給排氣管,前述給排氣管合流,並與被內裝在前述按摩椅的給排氣裝置連接。
藉由具備:靠背部,含有:將使用者的身體支撐並從左右端部橫跨中央部朝後方傾斜的靠背板、及從前述靠背板的前方被裝設於被凹設在前述靠背板的左右端部的靠背板凹部空氣袋支撐台;及肩部空氣袋,是被配設在左右各前述空氣袋支撐台;就可達成以下的效果。即,可以讓使用者的身體不會傾斜地對於使用者的肩部和上腕部從側方及後方進行按壓施療。
且因為可以將使用者的肩部和上腕部從側方及後方強力按壓,另一方面,藉由前述空氣袋支撐台,是由別體所構成,且由比前述靠背部的側面更朝側方突出的形狀被裝設,就可以加大被配設在該空氣袋支撐台的氣囊的大小,所以可以確保為了將使用者的身體按壓所需要的空氣袋的膨脹量。且,該按摩機可輕小地被捆包,可容易地搬運及組裝。
且藉由被裝設的前述空氣袋支撐台的使用者側的面也就是空氣袋支撐台前面,是朝被埋在前述靠背部施療子的方向傾斜,前述空氣袋支撐台前面的傾斜的角度,是比前述靠背部的左右端部朝上述施療子的方向傾斜的角度更小,當肩部空氣袋是收縮狀態的情況時,不會產生讓使用者的身體藉由空氣袋浮起的異樣感,使用者的背面可以藉由被埋設在靠背部的中央部的施療子充分地被按壓。
且肩部空氣袋,因為是各至少由2個以上重合而成,所以藉由呈門狀膨脹的空氣袋,就可以將使用者的肩部和上腕部不只從側方也從後方充分按壓,並且可以抑制各前述空氣袋的膨脹及收縮的程度,即,因為可以減小前述的空氣袋的各膨脹率,所以各前述空氣袋的膨脹收縮的連續動作可迅速地進行。
且藉由使前述肩部空氣袋的內部的空間成為各別獨立,就可使各前述空氣袋的膨脹收縮的連續動作可迅速地進行,且其連續動作可迅速進行,且,前述肩部空氣袋的其中任一即使破損,因為可以個別更換新品的空氣袋,所以可以簡便且便宜地修理。
且被配設於前述空氣袋支撐台的肩部空氣袋,是藉由相面對於從各乘坐的使用者的肩部橫跨上腕部的部位的左右寬度方向地設置,就可以將使用者的肩部和上腕部從側方及後方按壓。
且因為在前述被重合而成的肩部空氣袋,各別連接有可通氣的給排氣管,前述給排氣管合流,並與被內裝在前述按摩椅的給排氣裝置連接,所以被重合而成的肩部空氣袋成為可同步膨脹收縮,各前述空氣袋的膨脹收縮的連續動作可迅速地進行。
以下,將本發明的按摩椅,依據圖面所示的一實施例詳細說明。第1圖是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整體立體圖,第2圖是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靠背部前視圖,第3圖,是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第4圖是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靠背部平面圖,第5圖是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靠背部右側視圖,第6圖是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的平面圖,第7圖是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的右側視圖。且,第8圖,是藉由人的手,將使用者的背面(例如肩胛骨周邊的筋肉及上腕部後方的筋肉)依序揉捏的情況的參考圖。
即,本件發明的按摩椅,是如第1圖所示具備:靠背部(1)、及座部(2)、及被配置於座部(2)的左右的肘靠部(3)、及在靠背部(1)可膨縮的空氣袋。更具體而言,在靠背部(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具有:分別設在左右並對應使用者的肩部和上腕部的位置的肩部空氣袋(41)、及設在比前述肩部空氣袋(41)更下方的靠背部(1)的左右的靠背部空氣袋(42)。且,在肘靠部(3)中,配設有肘靠部空氣袋(43、44、45、46)。進一步,在座部的下方設有腳支撐部(5),在其腳支撐部(5)設有下肢用空氣袋(47)。且,在按摩椅中,將前述空氣袋(41、42、43、44、45、46、47),各別被內裝有藉由電子控制將壓縮空氣給排氣使膨脹收縮的給排氣裝置(無圖示)。
靠背板(11),是如第1圖乃至第4圖所示,具有大致直方體的形狀,被內裝在靠背部(1),為了將使用者的背面揉開的施療子(無圖示)與使用者的背面抵接,而在中央部形成大致長方形狀的穿孔。且,靠背板(11)的前面(115),是成為使用者乘坐時的背面側的面,於朝靠背板(1)的後方傾斜的構造,即,橫跨從靠背板(11)的左右端部穿孔的中央部連結的直線,是具有朝靠背部(1)的後方傾斜的形狀。且,在靠背板(11)的前面(115),在靠背板(11)的左右端部,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被凹設有從前方朝後方凹陷的靠背板凹部(111)。
且靠背部(1),是如第1圖乃至第4圖所示,與靠背部(1)別體的空氣袋支撐台(12),是從靠背板(11)的前方被裝設在:將使用者的身體支撐的從左右端部橫跨中央部朝後方傾斜的靠背板(11)、及被凹設在靠背板(11)的左右端部的靠背板凹部(111)。進一步,在左右各空氣袋支撐台前面(124),配設有各3個被重合而成的肩部空氣袋(41)。且,肩部空氣袋(41),是在成為使用者側的端部被卡止於空氣袋支撐台(12),藉由壓縮空氣的供給膨脹時,朝使用者側呈門狀展開,將使用者的肩部及上腕部從側方及後方按壓。且,在本實施例中,肩部空氣袋(41),是在靠背板(11)的左右端部,設於位於從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的空氣袋支撐台(12),設在對應從使用者的肩橫跨上腕部的左右寬度方向的位置,就可以將使用者的肩部和上腕部(更詳細的話,肩胛骨周邊的筋肉及上腕三頭筋等)從側方及後方按壓。
且靠背板(11)的前面(115),在成為肩部空氣袋(41)的下方的位置的左右各別設有靠背部空氣袋(42),此靠背部空氣袋(42),是被配設在當使用者乘坐時可將使用者的腰部從左右朝按壓的位置。更具體而言,如第2圖、及第5圖所示,靠背板(11),是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附近設有空氣袋支撐台(12),並且在靠背板(11)的前面(115),設有使成為其下方的部分朝使用者側突出的突出部(116),在突出部(116)的前面配設有靠背部空氣袋(42)。且,如後述,因為對應使用者的身體形狀,靠背部空氣袋(42)被配置於比肩部空氣袋(41)更接近靠背板(11)的中央部側(第2圖參照)。且,因為突出部(116)是比靠背板(11)的前面(115)更突出,從靠背部(1)的側面視,靠背部空氣袋(42),是成為被配設於比肩部空氣袋(41)更前方的位置。
左右各空氣袋支撐台(12),是如第1圖乃至第5圖所示,嵌合在靠背板凹部(111)的板狀的基部(121)、及基部(121)的相反側即比靠背板(11)的左右端部更外側並形成紡錘形狀的側方部(122),是一體成型,從側方部(122)至基部(121)為止連續形成的面,是分別成為配設空氣袋(41)的空氣袋支撐台前面(124)。且,在基部(121)的上下的位置中,因為由螺栓(13)將空氣袋支撐台(12)固定於靠背板(11),所以貫通孔(123),是從空氣袋支撐台前面(124)側橫跨靠背板(11)側穿孔。因此,空氣袋支撐台(12),是藉由使螺栓(13)通過貫通孔(123)並螺合於被設在靠背板凹部(111)的螺栓孔(112),從靠背板(11)的前方被固定。且,將空氣袋支撐台(12)裝設在靠背板(11)的話,空氣袋支撐台(12)的側方部(122),是由比靠背板(11)的側面更朝外側突出的形狀被裝設。
又,因為藉由貫通孔(123)是設在空氣袋支撐台前面(124),且螺栓孔(112)是設在靠背板凹部(111),就可以容易將螺栓(13)從靠背部(1)的前方螺合,所以在工場將按摩椅組裝之後,在將安裝了肩部空氣袋(41)的空氣袋支撐台(12)取下的狀態下輕小地捆包在包裝容器,在搬運至客先之後,就可以容易將已配設好肩部空氣袋(41)的空氣袋支撐台(12)組裝。且,藉由將空氣袋支撐台(12)形成可裝卸,成為從靠背部(1)突出的形狀,就可將包含使用者的肩胛骨周邊的肩部的筋肉、及包含上腕三頭筋的上腕部,從側方及後方按壓施療,且,不需要將靠背板(11)過大形成,可以減輕靠背部(1)朝前後方向轉動時對於轉動馬達的負荷。
且如第4圖所示,因為可以將空氣袋支撐台(12)從靠背板(11)的前方裝設,所以在空氣袋支撐台(12)的側方部(122)及靠背板(11)的左右端部之間適宜設置預定的間隔(S)也可以。肩部空氣袋(41)膨脹將使用者的上腕部按壓時,肩部空氣袋(41)是以空氣袋支撐台(12)為支點將使用者的肩部及上腕部按壓,但是肩部空氣袋(41)的壓力(內部的空氣壓),因為也會施加在空氣袋支撐台(12),所以藉由適宜設置預定的間隙(S),力就不易施加在靠背板(11)的側部。由此,空氣袋支撐台(12)可在靠背板凹部(111)內確實地被支撐,並且可以減少朝靠背板(11)的側部的負擔。
進一步,被配設於空氣袋支撐台(12)的肩部空氣袋(41)是膨脹時,肩部空氣袋(41)將空氣袋支撐台(12)按壓的力會成為負荷朝靠背板(11)的前後方向施加。因此,將螺栓(13)從空氣袋支撐台(12)的側方部(122)螺合的情況,肩部空氣袋(41)的按壓力,雖是作用於對於螺栓(13)的軸垂直的方向,但是將螺栓(13)從空氣袋支撐台前面(124)螺合的情況時,因為按壓力是朝與螺栓(13)的軸幾乎相同的方向作用,所以可以減小朝螺栓(13)的負荷,可以防止空氣袋支撐台(12)從靠背板(11)脫落、使設在靠背板凹部(111)的螺栓孔(112)破損的問題。
且空氣袋支撐台前面(124),是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裝設在靠背板(11)時,朝靠背板(11)的中央部方向任意的角度(θ)傾斜,其空氣袋支撐台前面(124)的傾斜角度,是比從靠背板(11)的左右端部橫跨靠背板(11)的中央部方向傾斜的角度小。即,靠背板(11),是從其中央部橫跨左右的兩端,沿著使用者的背面傾斜,另一方面,從空氣袋支撐台(12)的基部(121)橫跨側方部(122)的傾斜成為緩和。因此,如第4圖所示,空氣袋支撐台(12)是成為位於比橫跨從靠背板(11)的左右端部穿孔的中央部連結的直線更後方,且,對於肩部空氣袋(41)的使用者的面(按壓面),是成為位於該直線的附近。換言之,肩部空氣袋(41)的按壓面,因為是位於靠背板(11)的傾斜的延長線上,即使肩部空氣袋(41)是各至少由3個以上被重合的情況,藉由收縮狀態的肩部空氣袋(41),就不會產生使用者的身體會藉由空氣袋浮起的異樣感,且,藉由讓使用者的身體不易浮起,被埋設在靠背部(1)的中央部的施療子可以對於使用者的背面充分地按壓。
另一方面,靠背板(11)的突出部(116),是形成比前面(115)更朝使用者側突出的形狀,換言之,比橫跨從靠背板(11)的左右端部穿孔的中央部連結的直線更朝使用者側(前方)突出的形狀。在本實施例中,突出部(116)雖是一體地被設在靠背板(11),但是空氣袋支撐台(12)同樣是藉由將別體的構件裝設在靠背板(11)而形成也可以。
且在突出部(116)中,設有靠背部空氣袋(42)。靠背部空氣袋(42),是藉由設有比靠背板(11)的前面(115)更朝使用者側突出的突出部(116),靠背部空氣袋(42)就而配置成沿著使用者的腰部的形狀。且,靠背部空氣袋(42),也與肩部空氣袋(41)同樣,藉由螺栓從前方螺合於被設在突出部(116)的螺栓孔。
更具體說明靠背板(11)、及肩部空氣袋(41)及空氣袋支撐台(12)、及靠背部空氣袋(42)及突出部(116)的形狀、配置。一般,使用者的身體,其被左右的上腕部挾持的背面部分,即,從肩部橫跨上腕部的形狀(從肩胛骨周邊與上腕部背面連結的曲線),是成為扁平狀且左右寬度較寬的形狀,(第4圖參照),對於此腰部附近比背面更彎曲,而具有左右寬度變狹窄的形狀的傾向。且,在身體的前後方向,肩部及背面部具有比腰部更朝後方突出的形狀的傾向。即,使用者的身體乘坐在按摩椅時,與成為比肘上側的部分(上腕部、肩部、肩胛骨附近的背面)的左右寬度相比,成為比肘下側的部分(腰部、屁股部附近)的左右寬度會成為較狹窄的形狀,且,成為比肘上側的部分,是比成為比肘下側的部分更朝後方突出。
因此,將對應成為比使用者的肘上側的部分(上腕部、肩部、肩胛骨附近的背面)且被配置於使用者身體的左右側方的空氣袋支撐台(12)的空氣袋支撐台前面(124)的傾斜角度,形成比靠背板(11)的前面(115)的傾斜角度更小,另一方面,使用者乘坐時成為對應使用者的腰部的位置的突出部(116),是由比靠背板(11)的前面(115)更朝使用者側突出的形狀形成。即,空氣袋支撐台前面(124)的傾斜角度,是形成比靠背板(11)的前面(115)的傾斜角度更小,對於此,突出部(116)前面的傾斜角度,是形成比靠背板(11)的前面(115)的傾斜角度更大。
即,肩部空氣袋(41),是對於靠背部空氣袋(42),位於靠背板(11)的左右方向外側,並位於靠背板(11)的前後方向後方。由此,肩部空氣袋(41)的前面(將使用者的身體按壓的面),是位於靠背板(11)的前面(115)的延長線附近,在收縮時可以抑制使用者的身體浮起,並且在膨脹時,可以將使用者的肩部和上腕部(肩胛骨周邊的筋肉和上腕三頭筋等)從側方及後方按壓。且,靠背部空氣袋(42),是可以在收縮時,成為沿著使用者的腰部的形狀地將使用者的身體支撐,並且在膨脹時,將使用者的腰部從側方及後方挾入地按壓。
且肩部空氣袋(41),是如第1圖乃至第3圖所示,被配設在左右各空氣袋支撐台前面(124),由3個重合而成,即被3個重疊地被裝設在空氣袋支撐台(12)。又,肩部空氣袋(41),是由2個以上被重合而成、由4個以上被重合而成也可以。將這些肩部空氣袋(41)重疊的數量,可依據靠背板(11)的左右尺寸、和被內裝在按摩椅的給排氣裝置的性能、由施療程式所產生的膨縮次數、膨脹/收縮所需時間適宜變更。且,對於這些被重合而成的空氣袋的數量,是在靠背部空氣袋(42)也同樣,可取代突出部(116),藉由適宜數量被重合而成的空氣袋構成靠背部空氣袋(42)也可以。
且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與各肩部空氣袋(41)連接的可通氣的給排氣管(411)是在途中合流,成為一條與給排氣裝置連接,且肩部空氣袋(41)的內部的空間是各別獨立。因此,各肩部空氣袋(41)是同步,即因為是由使用者會辨認為幾乎相同時間點的程度時間點膨脹或收縮,所以可以藉由膨脹,將使用者的肩部和上腕部從側方及後方迅速地按壓,且,可以藉由收縮,迅速地去除被施加在肩部和上腕部的按壓,成為可利落地施療。且,被重合而成的肩部空氣袋(41)是藉由呈門狀擴大膨脹,就可將使用者的肩部和上腕部從側方及後方按壓,就可以將使用者的上腕從側方充分地按壓施療,並且在收縮時,可防止使用者的背面從靠背部(1)浮起,可以對於使用者的背面充分地進行由施療子所產生的按壓施療。
例如,藉由施療子的推拿動作將使用者的背面施療的情況時,如第8圖的參考圖所示,可以再現藉由人的手一邊將使用者的上腕部按壓,一邊將使用者的背面按壓的施療(把握揉捏法)。
且肩部空氣袋(41)的其中任一即使破損,因為可以個別更換新品的空氣袋,所以可以簡便且便宜地修理。
又,各空氣袋(41、42、43、44、45、46、47),是使用具有伸縮性、空氣的密封性優異的高分子材料較佳,由聚亞胺酯、6、6-耐綸、6-耐綸、ABS、矽樹脂單獨或2個以上併用地使用更佳。且,各空氣袋(41、42、43、44、45、46、47),是為了更提高空氣的密封性,不是單層而是由2層以上的複數層所構成也可以。進一步,與使用者的肩部和上腕部接觸的肩部空氣袋(41),是具有由高分子材料等所構成的突起物也可以,可更有效地按壓在使用者的身體側的表面的各種的穴位。
且如第1圖所示,肘靠部(3),是具有:接近相面對於其上面地被立設的使用者的身體側的內側立起壁(31)、及遠離使用者的身體側的外側立起壁(32)。且,各立起壁(31、32)是在相面對的內壁面,配設有肘靠部空氣袋(43、44、45、46)。
如此藉由在相面對在肘靠部(3)的上面地被立設的各立起(上昇)壁(31、32)的內壁,配設各肘靠部的空氣袋(43、44、45、46),就可形成朝上面開口的U的字狀,使用者乘坐時可平順地進行前腕的按摩。
且在如第1圖所示座部(2)的下方,可3階段伸縮,在各構成構件的使用者的下肢部側的內壁面具備配設有下肢用空氣袋(47)(第1圖中只有圖示最下層的構成構件的空氣袋)的腳支撐部(5)。此腳支撐部(5),是直到最佳的位置為止朝上方轉動,可以伸縮至最佳的長度,可以藉由下肢用空氣袋(47)的膨脹收縮將使用者的腳按壓。
接著,說明這些的使用狀態。
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藉由遙控器(無圖示)所設定的運轉程序,對應按壓強度或按壓時間點地電子控制,從給排氣裝置(無圖示)使空氣被供給,使3個被重合而成的肩部空氣袋(41)開始同步地膨脹將使用者(A)的肩部和上腕部按壓。即,被重合而成的肩部空氣袋(41),因為是藉由具有各別被連接的分岐的給排氣管(411)使壓縮空氣被供給並同步膨脹,所以可將使用者(A)的肩部和上腕部,更具體而言肩胛骨周邊的筋肉和上腕三頭筋及三角筋,朝靠近使用者(A)的內側方向按壓,可以進行與由人的手所產生的揉捏同樣強力的按壓施療。
且上述實施例的變形例,是將靠背部空氣袋(42)是與靠背板(11)別體形成,並設在從靠背板(11)的左右側部突出的空氣袋支撐台(12')也可以。在上述實施例中,雖說明了從靠背板(11)的前面(115)突出,傾斜角度比橫跨從靠背板(11)的左右端部穿孔的中央部連結的直線更大的突出部(116),但是與配設有肩部空氣袋(41)的空氣袋支撐台(12)同樣,設置傾斜角度是比靠背板(11)的前面(115)更小的空氣袋支撐台(12')也可以。由此,使用者乘坐時,藉由靠背部空氣袋(42)的突出,防止使用者的身體從靠背部(11)浮起,並且藉由配置被重合而成的靠背部空氣袋(42),就可以將使用者的腰部從側方及後方按壓。
且在上述變形例,考慮使用者的身體的形狀(肩胛骨周邊的背面、及腰部的左右寬度的不同),可以適宜進行:將被重合而成的空氣袋的數量變更、減小空氣袋支撐台(12')的左右寬度、傾斜角度形成比空氣部袋支撐台前面(124)更大等的變更,就可以形成更符合使用者的身體的形狀的靠背部(1)。
1...靠背部
11...靠背板
111...靠背凹部
112...螺栓孔
116...突出部
12...空氣袋支撐台
121...基部
122...側方部
123...貫通孔
124...空氣袋支撐台前面
13...螺栓
2...座部
3...肘靠部
31...內側立起壁
32...外側立起壁
41...肩部空氣袋
411...給排氣管
42...靠背部空氣袋
43...肘靠部空氣袋
44...肘靠部空氣袋
45...肘靠部空氣袋
46...肘靠部空氣袋
47...肢用空氣袋
5...腳支撐部
[第1圖]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整體立體圖。
[第2圖]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靠背部前視圖。
[第3圖]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第4圖]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靠背部平面圖。
[第5圖]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靠背部右側視圖。
[第6圖]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的平面圖。
[第7圖]顯示取下本件發明的按摩椅的外裝蓋的狀態的一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的右側視圖。
[第8圖]說明由人的手所進行的施療的參考圖。
1...靠背部
2...座部
3...肘靠部
5...腳支撐部
11...靠背板
12...空氣袋支撐台
41...肩部空氣袋
42...靠背部空氣袋
43...肘靠部空氣袋
44...肘靠部空氣袋
45...肘靠部空氣袋
46...肘靠部空氣袋
47...肢用空氣袋
115...前面

Claims (7)

  1. 一種按摩椅,具有:使用者乘坐的座部、及立設於前述座部的靠背部、及至少在前述靠背部可膨縮的空氣袋,其特徵為,具備:靠背部,含有:將使用者的身體支撐並從左右端部橫跨中央部朝後方傾斜的靠背板、及從前述靠背板的前方被裝設於被凹設在前述靠背板的左右端部的靠背板凹部的空氣袋支撐台;及肩部空氣袋,分別被配設在左右各前述空氣袋支撐台。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按摩椅,其中,前述空氣袋支撐台,是與前述靠背部別體形成,並由比前述靠背板的側面更朝側方突出的形狀被裝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按摩椅,其中,前述空氣袋支撐台的使用者側的面也就是空氣袋支撐台前面,是朝前述靠背板的中央部方向傾斜,前述空氣袋支撐台前面的傾斜角度,是比從前述靠背板的左右端部的橫跨前述靠背板的中央部方向傾斜的角度更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按摩椅,其中,前述肩部空氣袋,是各至少由2個以上重合而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按摩椅,其中,前述肩部空氣袋的內部的空間,是各別獨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按摩椅,其中,被配設於前述空氣袋支撐台的前述肩部空氣袋,是被設於相面對於從乘坐的使用者的肩部橫跨上腕部的部位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按摩椅,其中,在重合而成的前述肩部空氣袋,各別連接有可通氣的給排氣管,前述給排氣管合流,並與被內裝在前述按摩椅的給排氣裝置連接。
TW101112544A 2011-07-26 2012-04-10 按摩椅 TWI4599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2865A JP5807823B2 (ja) 2011-07-26 2011-07-26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4762A true TW201304762A (zh) 2013-02-01
TWI459942B TWI459942B (zh) 2014-11-11

Family

ID=47567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2544A TWI459942B (zh) 2011-07-26 2012-04-10 按摩椅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07823B2 (zh)
CN (1) CN102895105B (zh)
TW (1) TWI4599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2852B2 (ja) * 2017-11-22 2022-10-13 株式会社 Mtg 電位治療器
KR101932506B1 (ko) 2018-08-07 2018-12-26 (주)성우메디텍 팔 지압기능이 구비된 안마의자
CN109044777B (zh) * 2018-08-13 2020-11-20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椅
CN109498389A (zh) * 2018-12-06 2019-03-22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器
TWI712406B (zh) * 2019-01-11 2020-12-11 張富源 氣壓按摩器之結構及其方法
JP7189811B2 (ja) * 2019-03-08 2022-12-14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コントローラチェア
JP7270483B2 (ja) * 2019-06-28 2023-05-10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CN111888215B (zh) * 2020-08-06 2023-08-29 艾的平方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肩部按摩机构的按摩椅及其工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719129B2 (en) * 1998-04-27 2000-05-04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ositioning device and a massager provided with the positioning device
JP3548052B2 (ja) * 1999-07-13 2004-07-2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3863807B2 (ja) * 2002-05-13 2006-12-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5000259A (ja) * 2003-06-10 2005-01-06 Toshiba Tec Corp 頭部サポート付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3339807A (ja) * 2003-07-03 2003-12-02 Fuji Iryoki:Kk 手揉機能付施療機
JP2005211263A (ja) * 2004-01-29 2005-08-11 Toshiba Tec Corp 施療装置
JP4615922B2 (ja) * 2004-07-16 2011-01-19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マッサージ機
JP4879824B2 (ja) * 2007-06-01 2012-02-22 九州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5133666B2 (ja) * 2007-12-04 2013-01-30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9254435A (ja) * 2008-04-14 2009-11-05 Fuji Iryoki:Kk 椅子式のマッサージ装置
JP4697257B2 (ja) * 2008-04-24 2011-06-08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椅子型のマッサージ機
JP5195093B2 (ja) * 2008-07-02 2013-05-08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施療用エアーバッグ構造体
CN201248836Y (zh) * 2008-09-03 2009-06-03 上海久工实业有限公司 气囊式按摩椅
JP5124405B2 (ja) * 2008-09-22 2013-01-23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5449762B2 (ja) * 2008-12-24 2014-03-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201727709U (zh) * 2010-08-06 2011-02-02 温州国杰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休闲按摩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5105B (zh) 2015-02-25
JP2013022406A (ja) 2013-02-04
CN102895105A (zh) 2013-01-30
TWI459942B (zh) 2014-11-11
JP5807823B2 (ja) 2015-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9942B (zh) 按摩椅
CN1985784A (zh) 带有指压凸头的按摩气囊
JP2013022404A (ja)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2002301125A (ja) 脚用空気マッサージ機
JP5378928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101754740B (zh) 椅子式按摩器
JP2001327565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3180774A (ja) 手揉機能付施療機
JP2007195778A (ja) 膨縮袋
JP4776452B2 (ja) 施療機の膨縮袋構造
JP5828262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3180773A (ja) 手揉機能付施療機
JP4249516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及び脚載置台
JP2009195609A (ja) マッサージ椅子
JPH08280766A (ja) エアーマッサージ機
JP2006255155A (ja)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5232116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834248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H08252288A (ja) エアーマッサージ機
JP2001000493A (ja) エアーマッサージ機
JP2003339807A (ja) 手揉機能付施療機
JP2002336319A (ja) 携帯用空圧式マッサージ機
JP4515932B2 (ja) マッサージ器
JP2003033411A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6192313A (ja) エアーマッサージ用拡縮袋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