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0450A - 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 Google Patents

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0450A
TW201300450A TW101133261A TW101133261A TW201300450A TW 201300450 A TW201300450 A TW 201300450A TW 101133261 A TW101133261 A TW 101133261A TW 101133261 A TW101133261 A TW 101133261A TW 201300450 A TW201300450 A TW 2013004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omposition
resin
acid
oxazoline
acry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3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4210B (zh
Inventor
Sadanori Kumazawa
Yuki Amano
Hiroyuki Ohme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Publication of TW201300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0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4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42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03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reformed graft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F251/00 - C08F28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8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8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L51/085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on to 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1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in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樹脂組成物,其係摻合(A)聚乳酸系樹脂及(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成之樹脂組成物,其特徵係(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為滿足下列之至少一個之2種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a)玻璃轉移溫度之差為10℃以上或者(b)間規度之差為3%以上,(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至少1種為重量平均分子量5萬~45萬、玻璃轉移溫度110℃以上及間規度40%以上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摻合(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所構成者。又,由上述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之成形品。

Description

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本發明係關於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者,詳而言之,關於透明性、耐熱性及流動性優異,較佳態様中含有耐衝撃性、耐水解性亦為優異的聚乳酸系樹脂之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者。
近年來,從保全地球環境的觀點,藉由存在於土中或水中之微生物作用,於自然環境下被分解的生物分解性聚合物係受到注目,亦開發有各式各樣的生物分解性聚合物。彼等之中可熔融成形的生物分解性聚合物係已知有例如聚羥基丁酸酯或聚己內酯、丁二酸或己二酸等的脂肪族二羧酸成分、與由乙二醇或丁二醇等的二醇成分所成之脂肪族聚酯及聚乳酸樹脂等。彼等之中,尤以聚乳酸樹脂係由於為單體之乳酸,可藉由玉米等的生物量為原料、利用微生物的發酵法來便宜地製造,又,具有透明性、熔點亦大致上高於170℃,所以作為可熔融成形的生物聚合物係為所期待的。
然而,聚乳酸樹脂係玻璃轉移溫度在60℃附近,為了使該溫度附近下的熱變形或剛性降低為大之故,在作為各種成形品使用之情形,亦有一般的使用條件中容易熱變形且使用變得困難的問題點,耐熱性優異的聚乳酸系材料係為所期望的。
再者,形成射出成形品之情形中,從在射出成形工程中的成形加工性之點而言,優異的流動性係為重要, 且透明性、耐熱性及流動性均為優異的聚乳酸系材料係為所為期望的。
又,聚乳酸樹脂係因為脆弱、耐衝撃性低,使用作為各種成形品之情形中,會有成形品容易產生裂紋等的破損而難以使用的問題點,所以耐衝撃性優異的聚乳酸系材料係為所為期望的。
專利文獻1係關於由聚乳酸與丙烯酸酯聚合物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且記載能得到耐熱性優異的樹脂組成物,但是關於維持聚乳酸的透明性方面,則完全沒有揭示,即使在實施例中,雖然耐熱性係為提升,但是亦未例示其透明性及流動性,且完全沒有暗示用以得到透明性、耐熱性及流動性均為優異之樹脂組成物的解決手段。
專利文獻2係關於由含聚乳酸之α-羥基羧酸聚合物與聚(甲基)丙烯酸酯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其係記載得到水解性優異的樹脂組成物,專利文獻3係關於由聚乳酸與丙烯酸系化合物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其係記載可得到成形加工性優異的樹脂組成物,但是無論是耐熱性或流動性方面,則完全沒有揭示,且完全沒有暗示關於用以得到透明性、耐熱性及流動性均為優異之樹脂組成物的解決手段。
專利文獻4係關於由聚乳酸系聚合物與丙烯酸系聚合物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其係記載能得到透明性及耐熱性均為優異的樹脂組成物,專利文獻5係關於由聚乳酸與聚(甲基)丙烯酸酯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其係記載能 得到由透明性及耐熱性均為優異的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之二軸延伸薄膜,專利文獻6係關於由聚乳酸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其係記載能得到透明性及耐熱性均為優異的樹脂組成物,非專利文獻1及2係記載藉由混合聚乳酸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提升玻璃轉移溫度,但是上述任一者對流動性方面係完全沒有揭示,又,耐熱性提升效果係全部不充分,需要進一步改良,且完全沒有暗示關於用以得到透明性、耐熱性及流動性均為優異的樹脂組成物之解決手段。
專利文獻7中雖然記載藉由(甲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與橡膠質聚合物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可得到透明性、耐熱性及耐衝撃性均為優異的樹脂組成物,但是係完全沒有揭示關於摻合聚乳酸系樹脂一事,且在摻合聚乳酸系樹脂之情形中,係完全沒有暗示用以得到透明性、耐熱性、流動性及耐衝撃性均為優異的樹脂組成物之解決手段。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第5300576號公報(第1-2頁)
[專利文獻2]特開平8-59949號公報(第1-2頁)
[專利文獻3]特開2002-155207號公報(第1-2頁)
[專利文獻4]特開2004-269720號公報(第1-2頁)
[專利文獻5]國際公開專利第2004/87812號公報(第1-3頁)
[專利文獻6]特開2005-171204號公報(第1-2頁)
[專利文獻7]特開2003-26891號公報(第1-2頁)
[非專利文獻1]高分子預定本(Polymer Preprints) Japan,42(3),1180(1993)
[非專利文獻2]高分子(Polymer),39(26),6891(1998)
本發明之課題係提供一種包含透明性、耐熱性及流動性優異,較佳態様中耐衝撃性、耐水解性亦為優異的聚乳酸系樹脂之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該課題,而採取下列手段者。
亦即,本發明關於
(1)一種樹脂組成物,其係摻合(A)聚乳酸系樹脂及(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其特徵係該(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為滿足下述條件之至少一個的2種以上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a)玻璃轉移溫度之差為10℃以上,(b)間規度之差為3%以上。
(2)如(1)中記載之樹脂組成物,其中(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之至少1種為重量平均分子量5萬~45萬、玻璃轉移溫度110℃以上及間規度40%以上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
(3)如(1)中記載之樹脂組成物,其中係進一步摻合(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所構成。
(4)如(3)中記載之樹脂組成物,其中(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係滿足 下述條件之至少一個者,(c)折射率為1.45~1.50,(d)含有玻璃轉移溫度為30℃以下之構成成分。
(5)如(3)中記載之樹脂組成物,其中(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最外層,係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單位及/或包含丙烯酸甲酯單位之聚合物所構成。
(6)如(3)中記載之樹脂組成物,其中樹脂組成物中(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分散粒徑為1~1000nm。
(7)如(3)中記載之樹脂組成物,其中樹脂組成物中(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凝集粒子數(l)與未凝集的粒子數(m)之比(l/m)為0~0.5。
(8)如(1)中記載之樹脂組成物,其中係進一步摻合(D)反應性化合物所構成,該(D)反應性化合物係含有選自於環氧丙基、酸酐基、碳化二亞胺基、唑啉基之至少1種官能基之反應性化合物。
(9)如(8)中記載之樹脂組成物,其中(D)反應性化合物係為重量平均分子量1000~300000之聚合物,包括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的聚合物。
(10)如(1)中記載之樹脂組成物,其係進一步摻合(E)無機粒子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樹脂組成物中無機粒子之短軸的長度為1~300nm,長軸的長度為1~1000nm。
(11)如(10)中記載之樹脂組成物,其中(E)無機粒子係含有矽者。
(12)一種樹脂組成物,其係摻合(A)聚乳酸系樹脂及(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其特徵係樹脂組成物中(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間規度與等規度之比(間規度/等規度)為3.0~8.0。
(13)一種由(1)~(12)中記載之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之成形品。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包含透明性、耐熱性及流動性優異,較佳態様中耐衝撃性、耐水解性亦為優異的聚乳酸系樹脂之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實施發明之形態]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A)聚乳酸系樹脂係為L-乳酸及/或D-乳酸為主要構成成分之聚合物,但可含有乳酸以外的其他共聚合成分。該其他共聚合成分單位可舉例如多元羧酸、多元醇、羥基羧酸、內酯等,具體而言,可使用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醇酸、富馬酸、環己烷二羧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蒽二羧酸、5-鈉磺基間苯二甲酸、5-四丁基鏻磺基間苯二甲酸等的多元羧酸類、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庚二醇、己二醇、辛二醇、壬二醇、癸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丙三醇、異戊四醇、雙酚A、在雙酚加 成反應環氧乙烷之芳香族多元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等的多元醇類、乙醇酸、3-羥基丁酸、4-羥基丁酸、4-羥基戊酸、6-羥基己酸、羥基苯甲酸等的羥基羧酸類、及乙交酯、ε-己內酯乙交酯、ε-己內酯、β-丙內酯、δ-丁內酯、β-或γ-丁內酯、特戊酸內酯、δ-戊內酯等的內酯類等。
從本發明的耐熱性之點而言,以使用乳酸成分之光學純度高之聚乳酸為佳。亦即,(A)聚乳酸系樹脂的總乳酸成分之內,含有80%之L體或含有80%之D體為佳、含有90%之L體或含有90%之D體為更佳、含有95%之L體或含有95%之D體為特佳、含有98%之L體或含有98%之D體為最佳。又,L體或D體的含量的上限係一般為100%以下。
關於(A)聚乳酸系樹脂的分子量或分子量分布,若實質上可成形加工的話係沒有特別地限制,重量平均分子量從耐熱性之點而言,以較佳為1萬以上、更佳為4萬以上、再更佳為8萬以上、特佳為10萬以上、最佳為13萬以上。上限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流動性之點而言,以較佳為50萬以下、再更佳為30萬以下、更佳為25萬以下、再更佳為20萬以下係為所期望的。此處所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使用六氟基異丙醇做為溶劑之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所測定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來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關於(A)聚乳酸系樹脂的熔點係沒有特別地限制,惟120℃以上為佳、150℃以上為更佳。此處所謂的熔點, 係以掃瞄走査型熱量計(DSC)所測定之吸熱尖峰的峰頂溫度。
(A)聚乳酸系樹脂之製法能使用公知的聚合方法,可使用由乳酸之直接聚合法及透過交酯類之開環聚合法等。
本發明中,(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成分單位為主成分,較佳為含有70%以上者,其他的乙烯系單體成分單位較佳為30%以下、更佳為20%以下經共聚合之共聚物。其他的乙烯系單體可舉例如α-甲基苯乙烯、鄰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鄰乙基苯乙烯、對乙基苯乙烯、對第三丁基苯乙烯等的芳香族乙烯系單體、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基丙烯腈等的氰化乙烯系單體、衣康酸縮水甘油酯、烯丙基縮水甘油醚、苯乙烯-對縮水甘油醚、對縮水甘油基苯乙烯、馬來酸酐、馬來酸一乙基酯、衣康酸、衣康酸酐、戊二酸酐、N-甲基馬來醯亞胺、N-乙基馬來醯亞胺、N-環己基馬來醯亞胺、N-苯基馬來醯亞胺等的N-取代馬來醯亞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丙烯醯胺、丁氧基甲基丙烯醯胺、N-丙基甲基丙烯醯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胺乙酯、丙烯酸丙基胺乙酯、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2-羥基丙酯、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丙烯酸雙環戊烯基羥乙酯、丙烯酸雙環戊醯酯、二丙烯酸丁二醇、二丙烯酸壬二醇、二丙烯酸聚乙二醇、2-(羥基甲基)丙烯酸甲酯、2-(羥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 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胺丙酯、甲基丙烯酸苯基胺乙酯、甲基丙烯酸環己基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雙環戊烯基羥乙酯、甲基丙烯酸雙環戊醯酯、甲基丙烯酸五甲基哌啶酯、甲基丙烯酸四甲基哌啶酯、甲基丙烯酸戊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N-乙烯二乙基胺、N-乙醯乙烯胺、烯丙基胺、甲基烯丙基胺、N-甲基烯丙基胺、對胺苯乙烯、2-異丙烯基-唑啉、2-乙烯基-唑啉、2-丙烯基-唑啉及2-苯乙烯基-唑啉等,彼等之乙烯系單體可單獨或2種以上使用。又,從耐熱性、低吸濕性、表面硬度之點而言,在主鏈含有內酯環、馬來酸酐、戊二酸酐等的環構造單位之共聚物為佳。再者,使用在主鏈含有環構造之共聚物的情形中,併用不含有環構造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為較佳。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係包含滿足下述條件至少一個之2種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者。
(a)玻璃轉移溫度之差為10℃以上,(b)間規度之差為3%以上
經由使用滿足彼等條件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由於增大了與聚乳酸系樹脂的分子間相互作用且提升了親和性,所以耐熱性向上效果變大,可得到透明性、耐熱性及流動性優異的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中,從耐熱性及流動性之點而言,以玻璃轉 移溫度之差為15℃以上為佳、20℃以上為更佳。玻璃轉移溫度之差為低於10℃時,耐熱性改良效果係為不充分。又,玻璃轉移溫度之差的上限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透明性之點而言,以60℃以下為佳。此處所謂的玻璃轉移溫度為按照JIS K7121所記載之方法來測定之值,經由DSC測定,以20℃/分來進行昇溫時的中間點玻璃轉移溫度。
本發明中,從耐熱性及流動性之點而言,以間規度之差為5%以上為佳、7%以上為較佳、10%以上為更佳。間規度之差為低於3%時,耐熱性改良效果係為不充分。又,間規度之差的上限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透明性之點而言,50%以下為佳。此處所謂的間規度係在使用氘化三氯甲烷做為溶劑之1H-NMR測定中,係各別觀察間規度、雜規度、等規度之0.9ppm、1.0ppm、1.2ppm的直鏈分支之甲基尖峰的積分強度之合計為100%,各尖峰的積分強度之比例以百分率表示所算出的值。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係從耐熱性及流動性之點而言,以(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至少1種為重量平均分子量5萬~45萬為佳、7萬~20萬為較佳、9萬~15萬為更佳。此處所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使用六氟基異丙醇為溶劑之GPC所測定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所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從耐熱性之點而言,以(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至少1種為玻璃轉移溫度110℃以上為佳、115℃以上為較佳、120℃以上為 更佳。上限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流動性之點而言,以150℃以下為佳。此處所謂的玻璃轉移溫度係按照JIS K7121所記載之方法來測定之值,經由DSC測定,以20℃/分進行昇溫時的中間點玻璃轉移溫度。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係從耐熱性之點而言,以(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至少1種為間規度40%以上為佳、45%以上為較佳、50%以上為更佳、60%以上為特佳,惟從流動性之點而言,以90%以下為佳、80%以下為較佳。又,(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雜規度從耐熱性之點而言,以45%以下為佳、40%以下為較佳,惟從流動性之點而言,以20%以上為佳、30%以上為更佳。又,(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等規度從耐熱性之點而言,以20%以下為佳、15%以下為較佳,惟從流動性之點而言,以5%以上為佳、8%以上為較佳、10%以上為更佳。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係從流動性之點而言,以(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至少1種在230℃的溫度且37.2N的荷重下之熔融流速(MFR)為0.1~40g/10分為佳、1~30g/10分為較佳、2~20g/10分為更佳。MFR為低於0.1g/10分的話,會有流動性降低,成形加工性變差的傾向,超過40g/10分時則由於有降低耐熱性提升效果之傾向,而為不佳。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若為2種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組成,係沒有特別地限制,但是從耐熱性及流動性之點而言,以玻璃轉移溫度或者間規度顯示最高值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為甲基丙烯酸系樹 脂1、玻璃轉移溫度或者間規度顯示最低值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2,則甲基丙烯酸系樹脂1與甲基丙烯酸系樹脂2的重量比(甲基丙烯酸系樹脂1/甲基丙烯酸系樹脂2)為10/90~90/10為佳、60/40~40/60為更佳。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之製法可使用塊狀聚合、溶液聚合、懸濁聚合、乳化聚合等的公知的聚合方法。聚合時的溫度條件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耐熱性之點而言,以100℃以下為佳、70℃以下為較佳、30℃以下為更佳、-10℃以下為特佳。
本發明中,(A)聚乳酸系樹脂及(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摻合比係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耐熱性及流動性之點而言,以重量比((A)聚乳酸系樹脂/(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為99/1~1/99為佳、90/10~10/90為較佳、80/20~20/80為更佳、70/30~30/70為特佳、59/41~35/65為最佳。
本發明中,從耐衝撃性之點而言,進一步摻合(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為佳。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中,係為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又由隣接之層為不同之聚合物所構成,具有所謂稱為芯殼型之構造的聚合物。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 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構成多層構造聚合物之層數係沒有特別地限制,可為2層以上、亦可為3層以上或4層以上。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係在內部具有至少1層以上的橡膠層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為佳。此處,橡膠層的種類係沒有特別地限制,可為由具有橡膠彈性之聚合物成分所構成者。例如,可舉例如由使(甲基)丙烯酸成分、聚矽氧成分、苯乙烯成分、硝醯成分、共軛二烯成分、胺甲酸酯成分或乙烯丙烯成分等經聚合者所構成之橡膠。較佳橡膠例如係使由(甲基)丙烯酸乙酯單位、(甲基)丙烯酸丁酯單位、(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單位及(甲基)丙烯酸戊酯單位等的(甲基)丙烯酸成分、二甲基矽氧烷單位或苯基甲基矽氧烷單位等的聚矽氧成分、苯乙烯單位或α-甲基苯乙烯單位等的苯乙烯成分、丙烯腈單位或甲基丙烯腈單位等的硝醯成分、或丁二烯單位或異戊二烯單位等的共軛二烯成分經聚合者所構成之橡膠。又,除彼等之成分以外,共聚合二乙烯基苯單位、(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單位或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單位等的交聯性成分使其交聯的交聯橡膠亦佳。彼等之中,從透明性及耐衝撃性之點而言,尤以橡膠層為交聯橡膠為佳,玻璃轉移溫度為0℃以下之交聯橡膠為較佳,彼等橡膠層的種類係適當選擇、併用丙烯酸乙酯單位、丙烯酸-2-乙基己酯單位、丙烯酸丁酯單位、丙烯酸戊酯單位、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單位來使用為更佳,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單位係使 用橡膠層構成單位為0.005~3重量%之範圍者為特佳。
本發明中,多層構造聚合物中橡膠層以外之層的種類,若為從具有熱塑性之聚合物成分所構成者的話,係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透明性、耐熱性及耐衝撃性之點而言,以玻璃轉移溫度比橡膠層高的聚合物成分為佳。具有熱塑性之聚合物可舉例如含有選自於不飽和羧酸烷基酯系單位、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不飽和二羧酸酐系單位、脂肪族乙烯系單位、芳香族乙烯系單位、氰化乙烯系單位、馬來醯亞胺系單位、不飽和二羧酸系單位或其他的乙烯系單位等之至少1種以上單位之聚合物,其中尤以含有選自於不飽和羧酸烷基酯系單位、含有不飽和環氧丙基之單位或不飽和二羧酸酐系單位之至少1種以上單位的聚合物為佳,再者,含有選自於含有不飽和環氧丙基之單位或不飽和二羧酸酐系單位之至少1種以上單位的聚合物為較佳。
不飽和羧酸烷基酯系單位係沒有特別地限制,惟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為佳。具體而言,(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硬酯醯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氯甲酯、(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3,4,5,6-五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3,4,5-四羥基戊酯、丙烯酸胺乙酯、丙 烯酸丙基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胺丙酯、甲基丙烯酸苯基胺乙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環己基胺乙酯等,從提升耐衝撃性之效果大的觀點而言,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佳。彼等之單位可單獨乃至使用2種以上。
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係沒有特別地限制,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衣康酸縮水甘油酯、衣康酸二縮水甘油酯、烯丙基縮水甘油醚、苯乙烯-4-縮水甘油醚或4-縮水甘油基苯乙烯等,從提升耐衝撃性的效果大之點而言,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為佳。彼等之單位可單獨乃至使用2種以上。
不飽和二羧酸酐系單位可舉例如馬來酸酐、衣康酸酐、戊烯二酸酐、檸康酸酐或烏頭酸酐等,從提升所謂耐衝撃性之效果大的觀點而言,以使用馬來酸酐為佳。彼等之單位可單獨乃至使用2種以上。
又,脂肪族乙烯系單位可舉例如乙烯、丙烯或丁二烯等,芳香族乙烯系單位可舉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1-乙烯基萘、4-甲基苯乙烯、4-丙基苯乙烯、4-環己基苯乙烯、4-十二烷基苯乙烯、2-乙基-4-戊基苯乙烯、4-(苯丁基)苯乙烯或鹵化苯乙烯等,氰化乙烯系單位可舉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或乙基丙烯腈等,馬來醯亞胺系單位可舉例如馬來醯亞胺、N-甲基馬來醯亞胺、N-乙基馬來醯亞胺、N-丙基馬來醯亞胺、N-異丙基馬來醯亞胺、N-環己基馬來醯亞胺、N-苯基馬來醯亞胺、N-(對溴苯基)馬來醯亞胺或N-(氯苯基)馬來醯亞胺等,不飽和二 羧酸系單位可舉例如馬來酸、馬來酸一乙基酯、衣康酸、苯二甲酸等,其他的乙烯系單位可舉例如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丙烯醯胺、丁氧基甲基丙烯醯胺、N-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烯基二乙基胺、N-乙醯乙烯胺、烯丙基胺、甲基烯丙基胺、N-甲基烯丙基胺、對胺苯乙烯、2-異丙烯基-唑啉、2-乙烯基-唑啉、2-丙烯基-唑啉或2-苯乙烯基-唑啉等,彼等之單位可單獨乃至使用2種以上。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其殼層的種類係沒有特別地限制,可舉例如包含不飽和羧酸烷基酯系單位、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脂肪族乙烯系單位、芳香族乙烯系單位、氰化乙烯系單位、馬來醯亞胺系單位、不飽和二羧酸系單位、不飽和二羧酸酐系單位及/或其他的乙烯系單位等的聚合物,從透明性及耐衝撃性之點而言,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單位及/或含有丙烯酸甲酯單位之聚合物所構成的多層構造聚合物為佳。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可使用滿足上述條件者,亦可使用市售品,又,亦可經由公知的方法來製作。
市售品可舉例如三菱人造絲製“Metablen”、Kaneka製“Kanc Ace”、Rohm and Hass製“Paraloid”、Ganz化成製“Staphyloid”或可樂麗製“Paraface”等,彼等可單獨乃至2種以上使用。
公知的方法以乳化聚合法為較佳。製造方法係首先 使所期望的單體混合物乳化聚合以做成核芯粒子後,其他的單體混合物係在該核芯粒子存在下被乳化聚合,以製造在核芯粒子的周圍形成殼層之芯殼粒子。再者在該粒子存在下,使其他的單體混合物乳化聚合,製造形成其他殼層之芯殼粒子。重複彼等反應,以得到由所期望的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為形成各層的(共)聚合物之聚合溫度係各層全部為0~120℃為佳、5~90℃為較佳。
乳化聚合中所使用的乳化劑係沒有特別地限制,惟根據聚合安定性及所期望的平均一次粒徑等來選擇,使用單獨或2種以上之陰離子界面活性劑、陽離子界面活性劑、非離子界面活性劑等的公知的乳化劑為佳,陰離子界面活性劑為較佳。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可舉例如硬酯酸鈉、肉豆蔻酸鈉、N-月桂醯基肌胺酸鈉等的羧酸鹽、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等的磺酸鹽、月桂基硫酸鈉等的硫酸酯鹽、單-正丁基苯基五羥基乙烯磷酸鈉等的磷酸酯鹽等。上述乳化劑的添加量相對於被使用單體之合計100重量份,以0.01~15重量份為佳。
又,乳化聚合中所使用的聚合起始劑係沒有特別地限制,可舉例如過硫酸鉀、過硫酸銨等的無機過氧化物、過氧化氫-亞鐵鹽系、過硫酸鉀-酸性亞硫酸鈉系、過硫酸銨-酸性亞硫酸鈉系等的水溶性氧化還原系起始劑、枯烯氫過氧化鈉甲醛次硫酸鹽系、第三丁基氫過氧化鈉甲醛次硫酸鹽系等的水溶-油溶氧化還原系的起始劑等,其中尤以,無機過氧化物系起始劑、水溶-油溶氧化 還原系的起始劑為佳。上述聚合起始劑的添加量相對於使用單體的合計100重量份,以0.001~5重量份為佳。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從透明性及耐衝撃性之點而言,滿足下述條件一個以上者為佳。
(c)折射率為1.45~1.50,(d)含有玻璃轉移溫度為30℃以下之構成成分。
再者,從所謂透明性優異之點而言,(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折射率,以1.465~1.495為更佳。又,(A)聚乳酸系樹脂及(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之基體樹脂相的折射率、與(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折射率之差為0.05以下為佳、0.02為較佳、0.01以下為更佳。此外,本發明中,上述折射率係使用阿貝折射計,在23℃、589nm的波長下所測定之值。又,(A)聚乳酸系樹脂及(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之基體樹脂相的折射率,當(A)聚乳酸系樹脂及(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合計100重量份中之(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摻合量為x重量份時,可經由0.03×x/100+1.46而求得。
再者,本發明中所使用的(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從耐衝撃性之點而言,含有玻璃轉移溫度為0℃以下之構成成分者為較佳、含有-30℃以下之構成成分者為更佳、含有-40℃以下之構成成分者為特佳。此外,本發明中,上述玻璃轉移溫度係使用瞄走査熱量計,以昇溫速度20℃/分所測定之 值。
本發明中,(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平均一次粒徑係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透明性及耐衝撃性之點而言,10~10000nm為佳,再者,20~1000nm為較佳、50~700nm為特佳、100~500nm為最佳。此外,本發明中,上述平均一次粒徑係使用電子顯微鏡、以2萬倍觀察,測定任意的100個之一次粒徑,加以平均之數量平均一次粒徑,具體而言,樹脂組成物中多層構造聚合物的分散形態,可經由電子顯微鏡加以觀察而求得。
本發明中,(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摻合量係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耐衝撃性之點而言,相對於(A)聚乳酸系樹脂及(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合計100重量份,以0.1~200重量份為佳、1~100重量份為較佳、5~50重量份為更佳、10~30重量份為特佳。
本發明中,從透明性、耐熱性及耐衝撃性之點,樹脂組成物中(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分散粒徑,以1~1000nm為佳、50~750nm為較佳、100~500nm為更佳。此外,本發明中,分散粒徑係使用電子顯微鏡、以2萬倍觀察樹脂組成物,測定任意的分散粒子100個之分散粒徑,加以平均之數量平均分散粒徑。此外,分散粒子係為藉由下述所示之判斷基準所求得之凝集粒子數(l)與未凝集之粒子數(m)所合計之值。
本發明中,從透明性、耐熱性及耐衝撃性之點而言,樹脂組成物中(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凝集粒子數(l)與未凝集的粒子數(m)之比(l/m)為0~0.5為佳、0~0.4為更佳。此外,本發明中,凝集粒子數與未凝集之粒子數係使用電子顯微鏡、以2萬倍觀察樹脂組成物,就任意的分散粒子100個,在(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係接觸分散粒子之情形下判定為凝集粒子。又,l係表示關於凝集之分散粒子的總數,亦即,凝集3個的分散粒子而形成一個凝集體之情形下係計算為l=3。
本發明中,從所謂可提升透明性、耐熱性及耐衝撃性、可提升耐水解性之點而言,可進一步摻合(D)反應性化合物為佳,其係含有選自於環氧丙基、酸酐基、碳化二亞胺基、唑啉基之至少1種以上官能基之反應性化合物。又,本發明中,摻合(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之情形中,由於多層構造聚合物的分散性係為提升,耐衝撃性改良效果變大之故,所以摻合(D)反應性化合物為佳。
本發明中,含有環氧丙基之反應性化合物較佳可使用縮水甘油醚化合物、縮水甘油基酯化合物、縮水甘油基胺化合物、縮水甘油基醯亞胺化合物、脂環族環氧化合物。藉由摻合彼等,可得到機械特性、成形性、耐熱性及耐久性優異的成形品。
縮水甘油醚化合物的例子,可舉例如丁基縮水甘油醚、硬酯醯基縮水甘油醚、烯丙基縮水甘油醚、苯基縮 水甘油醚、鄰苯基苯基縮水甘油醚、環氧乙烷月桂二醇縮水甘油醚、環氧乙烷酚縮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環己烷二甲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三醇三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異戊四醇聚縮水甘油醚、2,2-雙-(4-羥基苯基)丙烷、2,2-雙-(4-羥基苯基)甲烷、雙(4-羥基苯基)碸等的雙酚類與表氯醇經縮合反應所得之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型環氧樹脂、雙酚F二縮水甘油醚型環氧樹脂、雙酚S二縮水甘油醚型環氧樹脂等。其中,尤以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型環氧樹脂為佳。
縮水甘油基酯化合物的例子,可舉例如苯甲酸縮水甘油基酯、對甲苯醯酸縮水甘油基酯、環己烷羧酸縮水甘油基酯、硬酯酸縮水甘油基酯、月桂酸縮水甘油基酯、棕櫚酸縮水甘油基酯、支鏈狀烷烴羧酸縮水甘油基酯、油酸縮水甘油基酯、亞油酸縮水甘油基酯、亞麻酸縮水甘油基酯、對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基酯、間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基酯、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基酯、萘二羧酸二縮水甘油基酯、聯苯甲酸二縮水甘油基酯、甲基對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基酯、六氫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基酯、四氫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基酯、環己烷二羧酸二縮水甘油基酯、己二酸二縮水甘油基酯、丁二酸二縮水甘油基酯、癸二酸二縮水甘油基酯、十二烷二醇酸二縮水甘油基酯、十八烷二羧酸二縮水甘油基酯、三苯六甲酸三 縮水甘油基酯、均苯四甲酸四縮水甘油基酯等的。其中,尤以苯甲酸縮水甘油基酯或支鏈狀烷烴羧酸縮水甘油基酯為佳。
縮水甘油基胺化合物的例子可舉例如四縮水甘油基胺二苯基甲烷、三縮水甘油基-對胺酚、三縮水甘油基-間胺酚、二縮水甘油基苯胺、二縮水甘油基甲苯胺、四縮水甘油基間苯二甲胺、二縮水甘油基三溴苯胺、四縮水甘油基雙胺甲基環己烷、三縮水甘油基氰尿酸酯、三縮水甘油基異氰尿酸酯等。
縮水甘油基醯亞胺化合物的例子可舉例如N-縮水甘油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4-甲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4,5-二甲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3-甲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3,6-二甲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4-乙氧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4-氯代鄰苯二甲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4,5-二氯代鄰苯二甲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3,4,5,6-四溴鄰苯二甲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4-正丁基-5-溴代鄰苯二甲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琥珀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六氫鄰苯二甲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1,2,3,6-四氫鄰苯二甲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馬來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α,β-二甲基琥珀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α-乙基琥珀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α-丙基琥珀醯亞胺、N-縮水甘油基苯醯胺、N-縮水甘油基-對甲基苯醯胺、N-縮水甘油基萘醯胺、N-縮水甘油基硬脂醯胺等。其中,尤以N-縮水甘油基鄰苯二甲醯亞胺為佳。
脂環族環氧化合物的例子可舉例如3,4-環氧環己基甲基-3,4-環氧環己基羧酸酯、雙(3,4-環氧環己基甲基)己二酸酯、乙烯基環己烯二環氧化物、N-甲基-4,5-環氧環己烷-1,2-二羧酸醯亞胺、N-乙基-4,5-環氧環己烷-1,2-二羧酸醯亞胺、N-苯基-4,5-環氧環己烷-1,2-二羧酸醯亞胺、N-萘基-4,5-環氧環己烷-1,2-二羧酸醯亞胺、N-甲苯基-3-甲基-4,5-環氧環己烷-1,2-二羧酸醯亞胺等。又,可使用環氧化大豆油、環氧化亞麻仁油、環氧化鯨油等的環氧改質脂肪酸甘油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等。
本發明中,含有酸酐基之反應性化合物的例子,可舉例如丁二酸酐、馬來酸酐、苯二甲酸酐等。再者,亦可舉例如含有上述化合物為單體單位之聚合物等。
本發明中,含有碳化二亞胺基之反應性化合物係為分子內含有至少一個(-N=C=N-)所示之碳化二亞胺基的化合物,例如在適當觸媒存在下,加熱有機異氰酸酯,以脫碳酸反應而製造。
碳化二亞胺化合物的例子可舉例如二苯基碳化二亞胺、二-環己基碳化二亞胺、二-2,6-二甲基苯基碳化二亞胺、二異丙基碳化二亞胺、二辛基癸基碳化二亞胺、二-鄰甲苯醯碳化二亞胺、二-對甲苯醯碳化二亞胺、二-對硝苯基碳化二亞胺、二-對胺苯基碳化二亞胺、二-對羥基苯基碳化二亞胺、二-對氯苯基碳化二亞胺、二-鄰氯苯基碳化二亞胺、二-3,4-二氯苯基碳化二亞胺、二-2,5-二氯苯基碳化二亞胺、對伸苯基-雙-鄰甲苯醯碳化二亞 胺、對伸苯基-雙-二環己基碳化二亞胺、對伸苯基-雙-二-對氯苯基碳化二亞胺、2,6,2’,6’-四異丙基二苯基碳化二亞胺、六亞甲基-雙-環己基碳化二亞胺、伸乙基-雙-二苯基碳化二亞胺、伸乙基-雙-二-環己基碳化二亞胺、N,N’-二-鄰甲苯醯基碳化二亞胺、N,N’-二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辛基癸基碳化二亞胺、N,N’-二-2,6-二甲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甲苯醯基-N’-環己基碳化二亞胺、N,N’-二-2,6-二異丙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2,6-二-第三丁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甲苯醯-N’-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對硝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對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對羥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環己基碳化二亞胺、N,N’-二-對甲苯醯碳化二亞胺、N,N’-戊基碳化二亞胺、N-十八烷基-N’-苯基碳化二亞胺、N-戊基-N’-苯基碳化二亞胺、N-十八烷基-N’-甲苯基碳化二亞胺、N-環己基-N’-甲苯基碳化二亞胺、N-苯基-N’-甲苯基碳化二亞胺、N-戊基-N’-甲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鄰乙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對乙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鄰異丙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對異丙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鄰異丁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對異丁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2,6-二乙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2-乙基-6-異丙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2-異丁基-6-異丙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2,4,6-三甲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2,4,6-三異丙基苯基碳化二亞胺、N,N’-二-2,4,6-三異丁基苯基碳化二亞胺等的一或二碳化二亞胺化合物、聚 (1,6-六亞甲基碳化二亞胺)、聚(4,4’-亞甲基雙環己基碳化二亞胺)、聚(1,3-環己烯碳化二亞胺)、聚(1,4-環己烯碳化二亞胺)、聚(4,4’-二苯基甲烷碳化二亞胺)、聚(3,3’-二甲基-4,4’-二苯基甲烷碳化二亞胺)、聚(萘基碳化二亞胺)、聚(對伸苯基碳化二亞胺)、聚(m-伸苯基碳化二亞胺)、聚(甲苯基碳化二亞胺)、聚(二異丙基碳化二亞胺)、聚(甲基-二異丙基伸苯基碳化二亞胺)、聚(三乙基伸苯基碳化二亞胺)、聚(三異丙基伸苯基碳化二亞胺)等的聚碳化二亞胺等。其中尤以N,N’-二-2,6-二異丙基苯基碳化二亞胺、2,6,2’,6’-四異丙基二苯基碳化二亞胺及聚碳二亞胺為佳。
本發明中,含有唑啉基之反應性化合物的例子,可舉例如2-甲氧基-2-唑啉、2-乙氧基-2-唑啉、2-丙氧基-2-唑啉、2-丁氧基-2-唑啉、2-戊氧基-2-唑啉、2-己氧基-2-唑啉、2-庚氧基-2-唑啉、2-辛氧基-2-唑啉、2-壬氧基-2-唑啉、2-癸氧基-2-唑啉、2-環戊氧基-2-唑啉、2-環己氧基-2-唑啉、2-烯丙氧基-2-唑啉、2-甲基烯丙氧基-2-唑啉、2-丁烯氧基-2-唑啉、2-苯氧基-2-唑啉、2-甲酚基-2-唑啉、2-鄰乙基苯氧基-2-唑啉、2-鄰丙基苯氧基-2-唑啉、2-鄰苯基苯氧基-2-唑啉、2-m-乙基苯氧基-2-唑啉、2-m-丙基苯氧基-2-唑啉、2-對苯基苯氧基-2-唑啉、2-甲基-2-唑啉、2-乙基-2-唑啉、2-丙基-2-唑啉、2-丁基-2-唑啉、2-戊基-2-唑啉、2-己基-2-唑啉、2-庚基-2-唑啉、2-辛基-2-唑啉、2-壬基-2-唑啉、2-癸基-2- 唑啉、2-環戊基-2-唑啉、2-環己基-2-唑啉、2-烯丙基-2-唑啉、2-甲基烯丙基-2-唑啉、2-丁烯基-2-唑啉、2-苯基-2-唑啉、2-鄰乙基苯基-2-唑啉、2-鄰丙基苯基-2-唑啉、2-鄰苯基苯基-2-唑啉、2-m-乙基苯基-2-唑啉、2-m-丙基苯基-2-唑啉、2-對苯基苯基-2-唑啉、2,2’-雙(2-唑啉)、2,2’-雙(4-甲基-2-唑啉)、2,2’-雙(4,4’-二甲基-2-唑啉)、2,2’-雙(4-乙基-2-唑啉)、2,2’-雙(4,4’-二乙基-2-唑啉)、2,2’-雙(4-丙基-2-唑啉)、2,2’-雙(4-丁基-2-唑啉)、2,2’-雙(4-己基-2-唑啉)、2,2’-雙(4-苯基-2-唑啉)、2,2’-雙(4-環己基-2-唑啉)、2,2’-雙(4-戊基-2-唑啉)、2,2’-對伸苯基雙(2-唑啉)、2,2’-m-伸苯基雙(2-唑啉)、2,2’-鄰伸苯基雙(2-唑啉)、2,2’-對伸苯基雙(4-甲基-2-唑啉)、2,2’-對伸苯基雙(4,4’-二甲基-2-唑啉)、2,2’-m-伸苯基雙(4-甲基-2-唑啉)、2,2’-m-伸苯基雙(4,4’-二甲基-2-唑啉)、2,2’-伸乙基雙(2-唑啉)、2,2’-四亞甲基雙(2-唑啉)、2,2’-六亞甲基雙(2-唑啉)、2,2’-八亞甲基雙(2-唑啉)、2,2’-十亞甲基雙(2-唑啉)、2,2’-伸乙基雙(4-甲基-2-唑啉)、2,2’-四亞甲基雙(4,4’-二甲基-2-唑啉)、2,2’-9,9’-二苯氧基乙烷雙(2-唑啉)、2,2’-環己烯雙(2-唑啉)、2,2’-二伸苯基雙(2-唑啉)等。再者,亦可舉例如含有上述化合物為單體單位之聚唑啉化合物等。
本發明中,(D)反應性化合物從所謂可抑制滲出之點而言,以重量平均分子量1000~300000之聚合物為佳、 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250000為較佳。彼等(D)反應性化合物係為在分子內之主鏈中或側鏈上,導入選自於環氧丙基、酸酐基、碳化二亞胺基、唑啉基之至少1種類以上官能基的聚合物為佳,聚合物可為單獨聚合物、亦可為共聚物,共聚物係無規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及接枝共聚物等均可使用。
本發明中,從透明性、耐熱性及耐衝撃性之點而言,(D)反應性化合物係為包含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的聚合物為佳。
本發明中,形成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的原料單體的具體例,可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基、對苯乙烯基羧酸縮水甘油基等的不飽和一羧酸的縮水甘油基酯、馬來酸、衣康酸等的不飽和多羧酸的一縮水甘油基酯或聚縮水甘油基酯、烯丙基縮水甘油醚、2-甲基烯丙基縮水甘油醚、苯乙烯-4-縮水甘油醚等的不飽和縮水甘油醚等。彼等之中,從自由基聚合性之點,以使用丙烯酸縮水甘油基或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基為佳。彼等可單獨乃至使用2種以上。
本發明中,包含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的聚合物,具有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以外的乙烯系單位作為共聚合成分為佳,藉由該選擇可調節聚合物的熔點、玻璃轉移溫度等的特性。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以外的乙烯系單位,可舉例如丙烯酸系乙烯基單位、羧酸乙烯基酯單位、芳香族系乙烯基單位、不飽和二羧酸酐系單位、不飽和二羧酸系單位、脂肪族系乙烯基單位 、馬來醯亞胺系單位或其他的乙烯系單位等。
形成丙烯酸系乙烯基單位之原料單體的具體例,可舉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硬酯醯酯、甲基丙烯酸硬酯醯酯、丙烯酸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乙酯、丙烯酸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丙酯、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之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三甲氧基矽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三甲氧基矽烷基丙酯、丙烯酸甲酯二甲氧基矽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甲氧基矽烷基丙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N,N-二烷基丙烯醯胺、N,N-二烷基甲基丙烯醯胺、α-羥基甲基丙烯酸酯、形成具有丙烯酸二甲基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乙酯等的胺基之丙烯酸系乙烯基單位的原料單體等,其中尤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 丙烯酸異冰片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為佳,較佳係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彼等可單獨乃至使用2種以上。
形成羧酸乙烯基酯系單位之原料單體的具體例,可舉例如甲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己酸乙烯酯、辛酸乙烯酯、癸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肉豆蔻酸乙烯酯、棕櫚酸乙烯酯、硬酯酸乙烯酯、乙酸異丙烯酯、乙酸1-丁烯酯、三甲基乙酸乙烯酯、2-乙基己酸乙烯酯及環己烷羧酸乙烯酯等的單官能脂肪族羧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及桂皮酸乙烯酯等的芳香族羧酸乙烯酯、一氯乙酸乙烯酯、己二酸二乙烯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丁烯酸乙烯酯及山梨酸乙烯酯等的多官能羧酸乙烯酯等,其中尤以使用乙酸乙烯酯為佳。彼等可單獨乃至使用2種以上。
形成芳香族系乙烯基單位之原料單體的具體例,可舉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α-甲基-對甲基苯乙烯、對甲氧基苯乙烯,鄰甲氧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1-乙烯基萘基、氯苯乙烯、溴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烯基甲苯等,其中,尤以使用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為佳。彼等可單獨乃至使用2種以上。
形成不飽和二羧酸酐系單位之原料單體,可舉例如馬來酸酐、衣康酸酐、戊烯二酸酐、檸康酸酐或烏頭酸 酐等,其中尤以使用馬來酸酐為佳。彼等可單獨乃至使用2種以上。
形成不飽和二羧酸系單位之原料單體,可舉例如馬來酸、馬來酸一乙基酯、衣康酸、苯二甲酸等,其中尤以使用馬來酸、衣康酸為佳。彼等可單獨乃至使用2種以上。
形成脂肪族乙烯系單位之原料單體可舉例如乙烯、丙烯或丁二烯等,形成馬來醯亞胺系單位之原料單體可舉例如馬來醯亞胺、N-甲基馬來醯亞胺、N-乙基馬來醯亞胺、N-丙基馬來醯亞胺、N-異丙基馬來醯亞胺、N-環己基馬來醯亞胺、N-苯基馬來醯亞胺、N-(對溴苯基)馬來醯亞胺或N-(氯苯基)馬來醯亞胺等,形成其他乙烯系單位之原料單體可舉例如N-乙烯基二乙基胺、N-乙醯乙烯胺、烯丙基胺、甲基烯丙基胺、N-甲基烯丙基胺、對胺苯乙烯等,彼等可單獨乃至使用2種以上。
本發明中,包含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之聚合物的玻璃轉移溫度係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所謂加工性優異之點而言,在30~100℃之範圍為佳、40~70℃之範圍為較佳、50~65℃之範圍為最佳。此處所謂的玻璃轉移溫度係為DSC所測定之值。此外,包含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之聚合物的玻璃轉移溫度可藉由調節共聚合成分的組成,來加以控制。玻璃轉移溫度係一般藉由共聚合苯乙烯等的芳香族系乙烯基單位而提高,可藉由共聚合丙烯酸丁酯等的丙烯酸酯單位而降低。
本發明中,包含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的聚合 物,一般因殘留未反應之原料單體或溶劑等而含有揮發成分。形成該殘部之不揮發成分量係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所謂抑制氣體發生之觀點,不揮發成分量多者為佳。具體而言,95重量%以上為佳、其中尤以97重量%以上為佳、再者98重量%以上為較佳、特別是以98.5重量%以上為最佳。此外,此處所謂的不揮發成分係表示試料10g在氮氣下、110℃下經加熱1小時情形中的殘量比例。
本發明中,包含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的聚合物,係為了得到低分子量體可使用硫化合物作為鏈轉移劑(分子量調整劑),該情形中聚合物一般係含有硫。此處,硫含量係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所謂抑止不舒服的臭味之觀點,硫含量少者為佳。具體而言,硫原子係以1000ppm以下為佳、其中尤以100ppm以下為佳、再者10ppm以下為佳、特別是1ppm以下為最佳。
本發明中,包含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的聚合物之製法,若滿足本發明所規定之條件的話沒有特別地限制,可使用塊狀聚合、溶液聚合、懸濁聚合、乳化聚合等的公知聚合方法。使用彼等方法之情形中,可使用聚合起始劑、鏈轉移劑及溶劑等,彼等最後所得之包含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的聚合物中係殘存有雜質。必等雜質量係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所謂抑制耐熱性或耐候性等的降低之觀點,雜質量少者為佳。具體而言,雜質量係相對於最後所得之聚合物,為10重量%以下為佳、其中尤以5重量%以下為佳、再者以3重量%以下為佳、特別是1重量%以下為最佳。
如上所述,滿足分子量、玻璃轉移溫度、不揮發成分量、硫含量、雜質量等的包含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的聚合物之製法,在150℃以上的高溫、且加壓條件(較佳為1MPa以上)下、以短時間(較佳為5分~30分)進行連續塊狀聚合之方法,從高聚合率之點、不使用形成雜質或硫含有原因之聚合起始劑或鏈轉移劑及溶劑之點而為佳。
本發明中,(D)反應性化合物的摻合量,相對於(A)聚乳酸系樹脂及(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合計100重量份,以0.01~30重量份為佳、0.05~20重量份為較佳、0.1~10重量份為更佳、0.5~3重量份為特佳。(D)反應性化合物的摻合量低於0.01重量份的話,樹脂組成物的耐衝撃性改良效果係有不充分之傾向,超過30重量份之情形中,由於凝膠化等,恐有招致流動性降低之虞。
本發明中,從耐熱性之點,進一步摻合(E)無機粒子為佳,樹脂組成物中無機粒子之短軸長度為1~300nm、長軸的長度為1~1000nm為佳。從透明性之點,(E)無機粒子之短軸長度為5~200nm為較佳、10~100nm為更佳,長軸的長度為10~900nm為較佳、50~800nm為更佳。本發明中,無機粒子之短軸長度及長軸長度係使用電子顯微鏡、以2萬倍觀察樹脂組成物,就任意的無機粒子20個、較佳為100個,觀察測定其形狀,最短的長度為短軸方向、最長的長度為長軸方向,分別將其平均之值。
本發明中,(E)無機粒子可為粒狀、球狀、板狀及纖維狀中任一者,但是從耐熱性之點,以板狀為佳。
本發明中,粒狀或者球狀的無機粒子可使用氧化鋅、氧化鎂、氧化鐵、氧化鈦、二氧化鈦、氧化鋯、二氧化鈰、氧化鋁、二氧化矽、碳酸鈣、滑石粉、雲母、高嶺土、石墨粉末、碳黑等,其中尤以二氧化矽為佳。
本發明中,板狀的無機粒子可使用滑石粉、雲母、玻璃片、微晶高嶺土、蒙脫石等矽酸鹽等,其中尤以矽酸鹽為佳。
本發明中,纖維狀的無機粒子可使用玻璃纖維、碳纖維、氧化鋅、氧化鋁、鈦酸鈣、鈦酸鉀、鈦酸鋇、硼酸銨、硼酸鎂、鎂羥基硫酸鹽纖維等。
本發明中,(E)無機粒子係以含有矽者為較佳,具體而言,可舉例如二氧化矽及矽酸鹽等,其中尤以層狀矽酸鹽為較佳、有機改質層狀矽酸鹽為更佳。此外,本發明中,藉由使用電子顯微鏡-能量分散型X線分析計(EDX)來進行元素分析,可判斷其為無機粒子,又,可檢測出矽。
本發明中,二氧化矽可為粉末、亦可為水或者有機溶劑分散型溶膠(膠體二氧化矽),惟從透明性之點,以膠體二氧化矽為佳。再者,從透明性之點,含有選自於羥基、胺基、醯胺基、羧基、環氧丙基、酸酐基、碳化二亞胺基、唑啉基之至少1種以上官能基且經表面處理為佳。藉由使用經表面處理之二氧化矽,與基體樹脂的親和性係為提升,在無機粒子的凝集抑制及分散性提升方面係有效果,變成在樹脂組成物中可被均勻地分散,可得到透明性優異的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中,有機改質層狀矽酸鹽係為存在於層間之交換性陽離子或陰離子經有機鎓離子或有機陰離子交換之層狀矽酸鹽,特別是交換性陽離子為經有機鎓離子交換之層狀矽酸鹽為佳。
在層間具有交換性離子之層狀矽酸鹽,係具有積層寬0.05~0.5μm、厚度6~15埃(Å)的板狀物之構造,該板狀物係具有層間交換性的離子。其離子交換容量可舉例如0.2~3meq/g者、較佳為離子交換容量為0.8~1.5meq/g者。
層狀矽酸鹽的具體例可舉例如微晶高嶺土、貝得石、綠脫石、皂石、鋰蒙脫石、鋅蒙脫石等的蒙脫石系黏土礦物、蛭石、埃洛石、鐵紋石、霓橄粗面岩、磷酸鋯、磷酸鈦等的各種黏土礦物、Li型氟帶雲母、Na型氟帶雲母、Na型四矽氟雲母、Li型四矽氟雲母等的膨潤性雲母、水滑石等,可為天然者、合成者亦佳。彼等之其中尤以微晶高嶺土、鋰蒙脫石等的蒙脫石系黏土礦物或Na型四矽氟雲母、Li型氟帶雲母等的膨潤性合成雲母為佳。
有機鎓離子可舉例如銨離子或鏻離子、鎏離子等。彼等之中尤以銨離子與鏻離子為佳,特別是使用銨離子為佳。銨離子為1級銨、2級銨、3級銨、4級銨中任一者亦佳。
1級銨離子可舉例如癸基銨、十二烷基銨、十八烷基銨、油烯基銨、戊基銨等。
2級銨離子可舉例如甲基十二烷基銨、甲基十八烷基 銨等。
3級銨離子可舉例如二甲基十二烷基銨、二甲基十八烷基銨等。
4級銨離子可舉例如戊基三甲基銨、戊基三乙基銨、戊基三丁基銨、戊基二甲基十二烷基銨、戊基二甲基十八烷基銨、苄烷銨等的戊基三烷基銨離子、三甲基辛基銨、三甲基十二烷基銨、三甲基十八烷基銨等的烷基三甲基銨離子、二甲基二辛基銨、二甲基二十二烷基銨、二甲基二十八烷基銨等的二甲基二烷基銨離子、三辛基甲基銨、三十二烷基甲基銨等的三烷基甲基銨離子、具有2個苯環之苯異丙銨離子等。
又,彼等之他之外,亦可舉例如苯胺、對伸苯二胺、α-萘基胺、對胺二甲基苯胺、聯苯胺、吡啶、哌啶、6-胺己酸、11-胺十一烷酸、12-胺月桂酸、從末端具有胺基之聚亞烷二醇等所衍生之銨離子等。
彼等之銨離子之中,較佳化合物可舉例如三辛基甲基銨、戊基二甲基十二烷基銨、戊基二甲基十八烷基銨、苄烷銨等。彼等之銨離子一般係為可容易得到之混合物,前述化合物名稱係包含少量類似物的代表化合物名稱。彼等可1種類使用、亦可2種類以上混合使用。
又,具有反應性官能基者或親和性高者為佳,12-胺月桂酸、從末端具有胺基之聚亞烷二醇等所衍生之銨離子等亦佳。
有機陰離子係為長鏈的羧酸等,可舉例如月桂酸、癸酸、硬酯酸、十二烷二羧酸、二聚酸等。
本發明中,有機改質層狀矽酸鹽可藉由公知方法,使在層間具有交換性陽離子或陰離子之層狀矽酸鹽與有機鎓離子或有機陰離子進行反應而製造。具體而言,可舉例如藉由在水、甲醇、乙醇等的極性溶劑中的離子交換反應之方法,或藉由在層狀矽酸鹽中使液狀或熔融的有機鹽被直接反應的方法等。
本發明中,相對於層狀矽酸鹽之有機離子量,從層狀矽酸鹽的分散性、熔融時的熱安定性、抑制成形時的氣體、臭氣產生等之點而言,對於層狀矽酸鹽的陽離子交換容量,一般係在0.4~2.0當量之範圍、以0.8~1.2當量為佳。
又,有機改質層狀矽酸鹽係使用具有反應性官能基之偶合劑進行預先處理的話,由於可得到更優異的機械強度而為佳。具有該反應性官能基之偶合劑,可舉例如異氰酸酯系化合物、有機矽烷系化合物、有機鈦酸酯系化合物、有機伏蘭系化合物、環氧化合物等。
本發明中,有機改質層狀矽酸鹽係可均勻地分散於樹脂組成物中者為佳。此處所謂的均勻地分散係所謂層狀矽酸鹽在5層以下之積層狀態中,分散而沒有局部凝固。
本發明中,(E)無機粒子的摻合量,相對於(A)聚乳酸系樹脂與(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合計100重量份,以0.1~50重量份為佳、0.5~20重量份為較佳、1~10重量份為特佳。
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中,在不損及本發明的目的之 範圍內,可添加充填劑(玻璃纖維、碳素纖維、金屬纖維、天然纖維、有機纖維、玻璃片、玻璃珠、陶瓷纖維、陶瓷珠、石綿、矽灰石、滑石粉、黏土、雲母、絹雲母、沸石、膨潤土、白雲石、高嶺土、微粉矽酸、長石粉、鈦酸鉀、天然玻璃質中空微球、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鋇、氧化鈣、氧化銨、氧化鈦、矽酸銨、氧化矽、石膏、均密石英岩、氫氧化鋁與碳酸鈉的複鹽及白土等)、安定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等)、滑劑、離形劑、難燃劑、包含染料及顏料之著色劑、結晶核劑、可塑劑、抗靜電劑等。其中,尤以從可得到所謂機械特性、成形性、耐熱性及透明性等優異之樹脂組成物之點而言,摻合脫膜劑為佳。脫膜劑可使用一般熱塑性樹脂中所使用的脫膜劑。具體而言,可舉例如脂肪酸、脂肪酸金屬鹽、羥基脂肪酸、脂肪酸酯、脂肪族部分鹸化酯、石蠟、低分子量聚烯烴、脂肪酸醯胺、伸烷基雙脂肪酸醯胺、脂肪族酮、脂肪酸低級醇酯、脂肪酸多元醇酯、脂肪酸聚乙二醇酯、改質聚矽氧等。脫膜劑的摻合量,相對於(A)聚乳酸系樹脂與(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合計100重量份,以0.01~3重量份為佳、0.03~2重量份為更佳。
又,對於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樹脂組成物,在不損及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可進一步摻合至少一種以上的其他熱塑性樹脂(例如、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甲基戊烯樹脂、環狀烯烴系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丙烯腈.苯乙烯(AS)樹脂、乙酸纖維素等的 纖維素系樹脂、聚醯胺樹脂、聚甲醛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及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樹脂等的聚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苯醚樹脂、聚芳基酯樹脂、聚碸樹脂、聚苯硫樹脂、聚醚醚酮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醚醯亞胺樹脂等)及熱固性樹脂(例如酚樹脂、三聚氰胺樹脂、聚酯樹脂、聚矽氧樹脂、環氧樹脂等)等。
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之製法係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可使用例如:預先摻混(A)聚乳酸系樹脂、(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及視需要的其他添加劑後,在熔點以上以一軸或二軸擠壓機均勻地熔融捏合之方法、於溶液中混合之後除去溶劑之方法等,從生產性之點而言,以一軸或二軸擠壓機來均勻地熔融捏合之方法為佳,從能得到透明性、耐熱性及流動性優異的樹脂組成物之點而言,以二軸擠壓機來均勻地熔融捏合之方法為較佳。
關於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其特徵係樹脂組成物中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間規度與等規度之比(間規度/等規度)為2.5~8.0。再者,從耐熱性及流動性之點而言,以3.0~8.0為較佳、3.0~5.5為更佳、3.0~5.0為特佳。此處所謂的間規度、雜規度、等規度,係在使用氘化三氯甲烷為溶劑之1H-NMR測定中,間規度、雜規度、等規度其所各自所觀察的0.9ppm、1.0ppm、1.2ppm的直鏈分支之甲基尖峰的積分強度之合計為100%,藉由以百分率表示各自的尖峰積分強度的比例而算出之值。
關於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從耐熱性之點而言,玻璃轉移溫度為70℃以上為佳、75℃以上為較佳、80℃以 上為更佳、90℃以上為特佳。上限係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流動性之點而言,以150℃以下為佳、120℃以下為更佳。此處所謂的玻璃轉移溫度係按照JIS K7121所記載之方法,經由DSC所測定之值,可為中間點玻璃轉移溫度或者外插轉移終了溫度中任一者。DSC測定中,藉由變化比熱容量,DSC曲線係為彎曲,藉由平行移動基線之形狀可檢測出玻璃轉移溫度領域。中間點玻璃轉移溫度係所謂使其成並行般拉長彎曲點以下及彎曲點以上各基線之接線,各基線間的高度,亦即,在比熱容量變化為二分之一的位置上使與基線成並行般來拉長直線,而與該直線成彎曲之DSC曲線的交點。又,外插轉移終了溫度係所謂於彎曲點以上的溫度基線之接線、與在經彎曲部分與斜率為最大點之接線的交點。
關於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從耐熱性之點而言,按照ASTM D648、於荷重0.45MPa所測定之荷重撓曲溫度(DTUL)為60℃以上為佳、70℃以上為較佳、80℃以上為更佳。
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係以透明為佳。此處,所謂的透明係在印刷新聞等文字之印刷物上重疊成形品時,仍可讀取該文字之部分。具體而言,為厚度20μm以上、較佳為1mm的成形品時的霧度30%以下為佳,從所謂透明性優異之點,霧度為10%以下為較佳、霧度為5%以下為更佳。本發明中,霧度係按照JIS K7105所測定之值。又,關於透明性係例如按照JIS K6714所測定之全光線穿透率來加以判定,全光線穿透率為80%以上為佳、85%以上 為較佳、90%以上為更佳。
關於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熔融流速(MFR)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耐熱性之點而言,按照JIS K7210、於190℃、21.2N荷重所測定之MFR為30g/10分以下為佳、20g/10分以下為較佳、15g/10分以下為更佳。MFR超過30g/10分時會有降低耐熱性之傾向。又,從流動性之點而言,以0.1g/10分以上為佳、1g/10分以上為較佳、3g/10分以上為更佳。MFR小於0.1g/10分的時候會減低流動性,而有降低射出成形時加工性之傾向。
關於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表面硬度沒有特別地限制,惟按照JIS K-5600所測定之鉛筆硬度係HB以上為佳、F以上為較佳、H以上為更佳。鉛筆硬度比HB低時,由於容易對表面造成擦傷而為不佳。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作為光記錄媒體使用之情形中,從加工基板之際不易賦予擦傷、讀取時不易發生錯誤等之點而言,HB以上為佳、H以上為較佳、又,從對於落下等的衝撃不易使光記錄媒體受到破壞之點而言,3H以下為佳、2H以下為更佳。
關於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衝撃強度沒有特別地限制,惟從耐衝撃性之點而言,按照ASTM D256所測定之艾佐德衝撃強度為50J/m以上為佳、75J/m以上為較佳、100J/m以上為更佳。艾佐德衝撃強度為比50J/m低時,容易因落下等的衝撃形成破損而為不佳。
關於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飽和吸水率沒有特別地限制,惟按照ASTM D570所測定之飽和吸水率為0.4重量%以下為佳、0.3重量%以下為較佳、0.2重量%以下為更 佳、0.1重量%以下為特佳。下限係沒有特別地限制。飽和吸水率超過0.4重量%時容易因吸濕而產生變形,由於不能使用的可能性增大而為不佳。
關於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遲滯值(雙折射量)沒有特別地限制,惟使用市售的橢圓儀於23℃、相對於基板以30℃的角度照射405nm的雷射光所測定之遲滯值為50nm以下為佳、30nm以下為較佳、20nm以下為更佳、10nm以下為特佳、5nm以下為最佳。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作為光記錄媒體使用之情形中,遲滯值超過50nm時由於容易產生讀取錯誤等而為不佳。
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係藉由射出成形或擠壓成形等的方法,可加工、利用於各種成形品。
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之成形品可舉例如射出成形品、擠壓成形品、吹塑成形品、薄膜、薄片等。本發明從所謂耐熱性優異之點,具有厚度為20μm以上部分之成形品為佳、具有1mm以上部分之成形品為更佳。再者,從所謂耐熱性及耐衝撃性優異之點而言,具有厚度為50mm以下之部分的成形品為佳、具有10mm以下之部分的成形品為較佳、具有5mm以下之部分的成形品為更佳。
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之成形品係從透明性優異之點,成形品具有厚度為20μm以上、較佳為厚度為1mm、且霧度為30%以下之部分為佳,具有霧度為10%以下之部分為較佳,具有5%以下之部分為更佳。本發明中,霧度係按照JIS K7105、使用霧度計所測定之值。
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所構成之成形品可利用於電氣.電子零件、建築構件、汽車零件、各種容器、日用品、生活雜貨及衛生用品等各種用途。
具體而言,可舉例如繼電箱、線圈捲軸、光拾波機殼、馬達機殼、個人電腦外殼及內部零件、CRT顯示器外殼及內部零件、印表機外殼及內部零件、行動電話、機動性個人電腦、手提型移動等的攜帶末端外殼及內部零件、記錄媒體(CD、DVD、PD、FDD等)驅動器的外殼及內部零件、影印機的外殼及內部零件、無線電傳真機的外殼及內部零件、拋物面天線等為代表性的電氣.電子零件。再者,可舉例如VTR零件、電視零件、熨斗、吹風機、電鍋零件、電烤箱零件、音響零件、錄影機、投影機等的影像機器零件、雷射光碟(登錄商標)、壓縮光碟(CD)、CD-ROM、CD-R、CD-RW、DVD-ROM、DVD-R、DVD-RW、DVD-RAM、藍光光碟等的光記錄媒體之基板、照明零件、冷藏庫零件、空氣電容器零件、打字機零件、文字處理機零件等所代表的家庭.事務電氣製品零件。又作為電子樂器、家庭用遊戲機、攜帶型遊戲機等的外殼或內部零件、各種齒輪、各種容器、傳感器、LEP燈、連結器、插座、電阻器、繼電箱、轉換器、線圈捲軸、電容器、可變電容器、光拾波器、振盪器、各種端子板、變壓器、插頭、印刷配線板、諧調器、擴音器、麥克風、耳機、小型馬達、磁頭基極、電源模組、半導體、液晶、FDD支撐架、FDD框架、電動閃光支撐器、變壓器構件、線圈捲軸等的電氣.電子零件、紗窗滑輪、 百葉窗簾零件、配管接頭、簾幕襯裡、百葉窗零件、瓦斯表零件、自來水表零件、燒水器零件、屋頂板、斷熱壁、調整器、塑膠袋、天花板釣具、台階、門、床等的建築構件、釣絲、漁網、海藻養殖網、釣魚餌袋等的水產關連構件、植生網、植生墊、防草袋、防草網、養生薄片、法面保護薄片、壓飛灰薄片、屏蔽薄片、保水薄片、污泥.淤泥脫水袋、混凝土型框等的土木關連構件、氣流表、抽風機、恆溫器外殼、引擎支架、點火捲軸、點火容器、離合器捲軸、傳感器外殼、停機速度控制閥、真空開關閥、ECU外殼、真空泵容器、抑制開關、轉彎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配電器蓋、線圈座、ABS用制動器容器、散熱器槽的頂部及底部、散熱風扇、風扇護罩、引擎蓋、汽缸蓋罩、油箱蓋、集油盤、機油濾清器、燃油蓋、燃油濾清器、配電器蓋、汽化罐外殼、空氣濾清器外殼、正時點火皮帶蓋、煞車輔助器零件、各種容器、各種管、各種槽、各種軟管、各種卡箍、各種閥門、各種管路等的汽車用地板零件、轉矩控制桿、安全帶零件、寄存器葉片、墊圈桿、風擋調節器操控手柄、風擋調節器操控手柄的把手、前進燈控制桿、遮陽板托架、各種馬達外殼等的汽車用內裝零件、天窗、擋泥板、裝飾品、緩衝器、後照鏡、擾流器、車蓬天窗、傳動輪蓋、輪罩、格柵擋板外殼架、燈的反射鏡、燈的聚光圈、門方向盤等的汽車用外裝零件、配線束連結器、SMJ連結器、PCB連結器、車門保護環連結器等各種汽車用連結器、齒輪、螺絲、發條、軸呈、懸桿、鑰匙桿、 凸輪、棘輪、滾子、給水零件、玩具零件、風扇、標籤、管子、洗淨用治具、馬達零件、顯微鏡、雙筒望遠鏡、照相機、手錶等的機械零件、多層膜、隧道用薄膜、防鳥薄片、植被保護用不織布、育苗用罐、植被樁子、種子細帶、發芽薄片、房屋內壁紙、農業用塑膠布、緩效性肥料、防根片、園藝網、防蟲網、幼齡木網、印刷積層體、肥料袋、試料袋、土袋、防獸網、誘因帶、防風網等的農業構件、紙尿布、生理用品包材、綿棒、濕毛巾、馬桶座等的衛生用品、醫療用不織布(縫合部補強材、癒著防止膜、人工器官補修材)、創傷衣服材、創傷繃帶、貼附材基布、手術用縫合線、骨折補強材、醫療用薄膜等的醫療用品、日曆、文具、衣料、食品等的包裝用薄膜、淺盤、透明遮罩、刀子、叉子、湯匙、吸管、塑料罐、拉線袋、收納箱、儲藏箱、藍子等的容器.餐具類、熱飲容器類、微波爐調理用容器類化妝品容器、包裝材料、發泡緩衝劑、紙板、洗髮乳瓶、飲料用瓶、紙杯、糖果包裝、收縮翻領、覆蓋材料、附窗孔的封套、水果藍、分離袋、易剝包裝、雞蛋袋、HDD用包裝、合成袋、記錄媒體包裝、購物背袋、電氣.電子零件等的搭接薄膜等的容器.包裝、天然纖維複合、Polo杉、T恤、內櫬、制服、毛衣、襪子、領帶等的各種衣料、窗簾、坐墊、地毯、桌布、被褥墊、壁紙、包袱布等的室內裝潢用品、輸送帶、印刷層壓板、感熱孔版印刷用薄膜、脫膜薄膜、多孔性薄膜、容器袋、信用卡、現金卡、ID卡、IC卡、紙、皮革、不織布等的熱熔融黏合劑、 磁性體、硫化鋅、電極材料等粉體的黏合劑、光學元件、導電性浮游袋、IC支架、高爾夫球球座、垃圾袋、收銀袋、各種網、牙刷、文具、瀝水網、身體毛巾、手巾、茶袋、排水溝過濾器、透明文件、塗布劑、黏合劑、覆蓋劑、椅子、桌子、冷卻箱、爪形、軟管捲、種植器、軟管噴嘴、飯桌、桌子表面、家具面板、廚房櫥櫃、自來水筆帽、瓦斯打火機等係為有用。
特別是,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作為CD、CD-ROM、CD-R、CD-RW、DVD-ROM、DVD-R、DVD-RW、DVD-RAM、雷射光碟(登錄商標)、藍光光碟等的光記錄媒體之基板係為有用。
本發明中,光記錄媒體基板之製法係沒有特別地限制,可使用公知的方法,可舉例如射出成形法、擠壓成形法、射出壓塑成形法等,從可安定且大量地製造具有良好特性之製品之點而言,以射出成形法為佳。又,形成於基板上之反射層、記錄層、黏合層、介電體層、保護層等的各種的層,可利用公知的方法來形成。此外,用於黏合層作為黏合劑,從耐熱性之點而言,以使用聚醯亞胺系等的高耐熱性之黏合劑為佳。又,經由變化形成於基板上之層的種類或積層數等,可分別製造再生専用型、一次寫入型、重寫型等。
本發明中,光記錄媒體的強度係所謂的光記錄媒體之破壞強度,亦即所謂的不易碎裂。本發明中,光記錄媒體的一端被用老虎鉗等固定之狀態下,可以另一端用手拿著進行彎曲時直至產生裂縫的角度來加以判定,若 在15度以上則不易破裂。較佳為20度以上、更佳為30度以上的話,可以說強度為更為提升。
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可回收使用。例如,將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在80℃以上、較佳為100℃以上經熱處理後粉砕,較佳為形成粉末狀後,使用丙酮或者四氫呋喃等的溶劑,離析(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隨後使用三氯甲烷等的溶劑,可從殘留物離析出(A)聚乳酸系樹脂。被離析的樹脂可各別單獨使用,將其各自進一步摻合所得之樹脂組成物,可與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同樣般的來使用,亦可形成成形品。
實施例
以下,係藉由實施例來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構成、效果。此處,實施例中的摻合比係表示重量份。又,所使用的原料及表中的符號係如下所示。
(A)聚乳酸系樹脂
(A-1)聚L乳酸樹脂(D體1.2%、重量平均分子量12萬)
(A-2)聚L乳酸樹脂(D體1.2%、重量平均分子量15萬)
(A-3)聚L乳酸樹脂(D體1.2%、重量平均分子量21萬)
(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
(B-1)甲基丙烯酸樹脂(住友化學製“Sumipex LG21”重量平均分子量8萬、玻璃轉移溫度105℃、間規度41%、MFR21g/10分(230℃、37.2N))
(B-2)甲基丙烯酸樹脂(可樂麗製“Parapet”HR-L、重量平均分子量9萬、玻璃轉移溫度117℃、間規度56%、MFR2g/10分(230℃、37.2N))
(B-3)甲基丙烯酸樹脂(住友化學製“Sumipex”LG35、重量平均分子量10萬、玻璃轉移溫度90℃、間規度39%、MFR35g/10分(230℃、37.2N))
(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
(C-1)由製造例1所得之聚合物
(C-2)由製造例2所得之聚合物
(C-3)可樂麗製“Paraface”ME-120(核芯:丙烯酸系聚合物、薄殼: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折射率1.468、橡膠層的玻璃轉移溫度-50℃)
(C-4)三菱人造絲製“Metablen”S2001(核芯:聚矽氧/丙烯酸聚合物、薄殼: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折射率1.448)
(C-5)Kaneka製“Kanc Ace”M511(核芯: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薄殼: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折射率1.518、橡膠層的玻璃轉移溫度-100℃)
(D)反應性化合物
(D-1)含環氧丙基之丙烯酸/苯乙烯系共聚物(東亞合成製“ARUFON”UG4040、重量平均分子量1萬)
(D-2)含環氧丙基之丙烯酸系共聚物(日本油脂製“Mapurufu”G2050M、重量平均分子量21萬)
(D-3)含唑啉基之苯乙烯系聚合物(日本觸媒製“EPOCROS”RPS-1000、重量平均分子量14萬)
(D-4)對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基酯(Nagase ChemteX製“DENACOL EL-711”、重量平均分子量260)
(D-5)聚碳化二亞胺(日清紡製“Carbodilite”HMV-8CA、重量平均分子量2000)
(E)無機粒子
(E-1)經由製造例3所得之12-胺月桂酸鹽酸鹽交換的微晶高嶺土(有機改質層狀矽酸鹽)
(E-2)膠體二氧化矽(觸媒化成工業製“OSCAL”)[製造例1]((C-1)的製造例)
在附有環流冷却器之反應容器中,進料去離子水120重量份、碳酸鉀0.2重量份、磺基琥珀酸二辛酯0.2重量份及過硫酸鉀0.005重量份,於氮氣下進行攪拌後,花60分鐘連續地添加由丙烯酸丁酯56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2重量份及甲基丙烯酸烯丙酯1重量份所構成之混合物後,在70℃下保持30分鐘,以得到芯層聚合物。其次,添加過硫酸鉀0.005重量份後,花60分鐘連續地添加由甲基丙烯酸甲酯19重量份及丙烯酸甲酯10重量份所構成之混合物,在70℃下保持60分鐘,使殼層(第2層)聚合。以硫酸凝固該乳膠,經苛性鈉中和後,以50℃溫水重複3次水洗脫水,將固體成分在80℃乾燥12小時,以得到2層構造之多層構造聚合物(C-1)的粉體。關於C-1,折射率為1.472、橡膠層的玻璃轉移溫度為-30℃。
[製造例2]((C-2)的製造例)
在附有環流冷却器之反應容器中,進料去離子水300重量份、硬酯酸鈉1.0重量份及N-月桂醯基肌胺酸鈉0.1重量份,在70℃攪拌30分鐘後,添加過硫酸鉀0.01重量份,於氮氣下進行攪拌後,花60分鐘連續地添加由甲基 丙烯酸甲酯50重量份、丙烯酸甲酯2重量份及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15重量份所構成之混合物,於80℃下保持60分鐘,以得到芯層聚合物。其次,在添加過硫酸鉀0.01重量份之後,花60分鐘連續地添加由丙烯酸丁酯58重量份、苯乙烯12重量份及甲基丙烯酸烯丙酯1重量份所構成之混合物,在70℃下保持30分鐘,使殼層(第2層)聚合。其次,在添加過硫酸鉀0.01重量份之後,花60分鐘連續地添加由甲基丙烯酸甲酯29重量份及丙烯酸甲酯1重量份所構成之混合物,於70℃下保持60分鐘,使殼層(第3層)聚合。將該乳膠以硫酸凝固、以苛性鈉加以中和後,在50℃溫水中重複3次的水洗脫水,把固體成分在80℃下乾燥12小時,以得到3層構造之多層構造聚合物(C-2)的粉體。關於C-2,折射率為1.485、橡膠層的玻璃轉移溫度為-34℃。
[製造例3]((E-1)的製造例)
將Na型微晶高嶺土(Kunimine工業:“Kunipia F”、陽離子交換容量120m當量/100g)100g於溫水10公升進行攪拌分散,此處添加使12-胺月桂酸鹽酸鹽30.2g(與陽離子交換容量等量)溶解之溫水2L且攪拌1小時,過濾產生的沈殿,進行3次溫水洗淨,把所得之固體於80℃下真空乾燥以得到E-1。
又,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測定方法及判定方法係如下所示。
(1)重量平均分子量(Mw)
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所測定之標準PMMA換 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之值。使用六氟基異丙醇為溶劑,流速為0.5mL/min,將試料濃度1mg/mL的溶液注入0.1mL來測定。
(2)間規度及等規度
藉由1H-NMR測定所測定之值。1H-NMR測定係利用日本電子製JNM-AL400,使用氘化三氯甲烷為溶劑,試料濃度為20mg/mL來進行測定。間規度、雜規度、等規度係分別觀察0.9ppm、1.0ppm、1.2ppm的直鏈分支的甲基尖峰之積分強度的合計為100%,其各自的尖峰積分強度之比例以百分率表示之值係各自為間規度、雜規度、等規度。
(3)玻璃轉移溫度(Tg)
按照JIS K7121,藉由掃瞄走査型熱量計(精工電子製RDC220)來測定。測定條件係試料為10mg、在氮氣下,昇溫速度20℃/分。
(4)耐熱性(DTUL)
按照ASTM D648、測定12.7mm×127mm×3mm的成形品之荷重撓曲溫度(荷重0.45MPa)。
(5)透明性
使用日本電色工業製霧度計NDH-300A,按照JIS-K7105、測定5cm×5cm×1mm的板狀成形品之霧度。
(6)流動性(MFR)
關於樹脂組成物的流動性係按照JIS K7210,在190℃、21.2N荷重中來測定。
(7)拉伸強度
按照ASTM法D638,使用ASTM1號啞鈴型成形品,來進行拉伸試驗。
(8)鉛筆硬度
按照JIS K5600-5-4,測定5cm×5cm×1mm的板狀成形品之鉛筆硬度。
(9)衝撃特性
按照ASTM D256,測定附有3mm厚刻痕之短冊狀成形品的艾佐德衝撃強度。
(10)折射率
將樹脂組成物或者(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在150℃下壓塑成形,形成厚度0.5mm的薄片後,切出寬5mm、長度20mm大小的試驗片,經由阿貝折射計(Atago製DR-M2),測定23℃、589nm波長中之折射率。
(11)在樹脂組成物中(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分散狀態
利用穿透型電子顯微鏡(TEM),以2萬倍觀察任意的100個分散粒子,測定一次粒徑,平均值作為分散粒徑。又,關於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凝集粒子數(l)與未凝集的粒子數(m)之比(l/m),係利用穿透型電子顯微鏡,以2萬倍觀察,就任意的100個分散粒子,有接觸(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分散粒子之情形下,判定為凝集粒子,求得l/m。此外,觀察12.7mm×127mm×3mm的成形品中心部。
(12)在樹脂組成物中(E)無機粒子的分散狀態
利用穿透型電子顯微鏡(TEM)-能量分散型X線分析計(EDX),以2萬倍觀察,就進行EDX可判定為含矽粒子之任意的20個粒子,測定短軸的長度及長軸的長度,以求得平均值。
(13)耐水解性
ASTM1號啞鈴型成形品係在70℃、相對濕度95%的恆溫恆濕槽中經100小時處理後,測定拉伸強度以求得拉伸強度保持率。拉伸強度保持率越大時,耐水解性係為優異。
[實施例1~4、比較例1~8、22]
摻合表1、表2所示之聚乳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利用30mm徑的二軸擠壓機,以料筒溫度200℃、回轉數200rpm的條件進行熔融捏合,以求得丸粒狀的樹脂組成物。
所得之樹脂組成物係利用住友重工業製射出成形機SG75H-MIV,以料筒溫度200℃、模具溫度40℃進行射出成形,以得到附有3mm厚刻痕之成形品、12.7mm×127mm×3mm的成形品、3mm厚的ASTM1號啞鈴型成形品及5cm×5cm×1mm的板狀成形品。
使用所得之成形品,所進行的各種評價結果係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表2的結果可明顯得知下述。
由實施例1~4與比較例1~8、22之比較,可知摻合由聚乳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係滿足玻璃轉移溫度之差為10℃以上或者間規度之差為3%以上之中任一個以上條件的2種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其耐熱性、透明性、流動性、強度、鉛筆硬度係為優異。
[實施例5~12、比較例9~12、23]
除了摻合如表3、表4所示般的聚乳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及多層構造聚合物以外,完全與實施例1同様地進行,以得到樹脂組成物及成形品。進行各種評價之結果係如表3、表4所示。
由表3、表4的結果可明顯得知下述。
由實施例4~12與比較例9~12、23之比較,可知摻合聚乳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及多層構造聚合物所成之樹脂組成物,其耐熱性、透明性、流動性、耐衝撃性、強度係為優異。其中,可知尤以藉由使用包含折射率為1.45~1.50、或者玻璃轉移溫度為30℃以下之構成成分的多層構造聚合物作為多層構造組合物,其耐熱性、透明性及耐衝撃性係為優異。
[實施例13~21、比較例13~17]
除了摻合如表5、表6所示般的聚乳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反應性化合物及/或者多層構造聚合物以外,完全與實施例1同様地進行,以得到樹脂組成物及成形品。進行各種評價的結果係如表5、表6所示。
由表5、表6的結果可明顯得知下述。
由實施例13~15與比較例13~15之比較,由摻合聚乳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及反應性化合物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可知其耐熱性、透明性及流動性係為優異。又,由實施例16~21與比較例16~17之比較,可知進一步摻合多層構造聚合物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其耐衝撃性亦為優異。其中尤以反應性化合物,可知其藉由使用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300000的聚合物、包含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的聚合物、或者含有碳化二亞胺基之化合物,而耐熱性、耐衝撃性及耐水解性係為優異。
[實施例22~26、比較例18~21]
關於實施例22~25及比較例18~21,除了摻合如表7、表8所示之聚乳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無機粒子及/或者多層構造聚合物、反應性化合物以外,完全與實施例1同様地進行,以得到樹脂組成物及成形品。關於實施例26,係將聚乳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膠體二氧化矽在四氫呋喃500重量份中攪拌混合3小時,把投入大量過剩的乙醇後所得之沈殿物,在70℃下乾燥以得到樹脂組成物。進行各種評價之結果係如表7、表8所示。
由表7、表8的結果可明顯得知下述。
由實施例22~26與比較例18~21之比較,由摻合聚乳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及含粒徑5~500nm之矽的無機粒子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係耐熱性、透明性及流動性優異,在較佳態様中,可知耐衝撃性、耐水解性亦為優異。
[實施例27~28]
關於實施例27~28,除了摻合如表9所示之聚乳酸系樹脂及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以外,完全與實施例1同様地進行,做成樹脂組成物及成形品,以求得玻璃轉移溫度、霧度、MFR。
接著,使用所得之樹脂組成物經由射出成形,做成形成凹凸的凹坑之光碟基板。在所得光碟基板上濺射蒸鍍銨的反射膜後,於其上旋轉塗布紫外線硬化型樹脂(大日本油墨工業社製SD-1700),使保護層形成,以做成再生専用型光記錄媒體之壓縮光碟。
關於所作成之光記錄媒體的強度,係以老虎鉗固定半圓部後,測定以手持彎曲另一方半圓部的頂點時直至破裂的角度,藉由下述基準來判定。
◎:30度以上
○:20~30度
△:15~20度
×:15度以下
關於所作成光記錄媒體的再生特性,係使用熱風乾燥機在70℃、經200小時處理後,或是使用恆溫恆濕槽、 以溫度50℃、相對濕度95%(95%RH)的條件進行200小時處理後,是否可再生播放時的聲音,係根據下述基準來判斷。又,對未處理品亦同様確認再生特性。
◎:沒有問題、可再生。
○:雖然稍有變形、但是可再生。
△:一部份讀取錯誤,再生係為不充分。
×:全部無法再生。
結果係如表9所示。
由表9的結果可明顯得知下述。
由實施例27~28,摻合由聚乳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係滿足玻璃轉移溫度之差為10℃以上、或者間規度之差為3%以上之中任一個以上條件之2種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耐熱性、透明性及流動性係為優異,將其使用於基板之光記錄媒體,已知係沒有問題、可以使用。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係因透明性、耐熱性、流動性優異之故,所以可利用於電氣.電子零件、建築構件、汽車零件、各種容器、日用品、生活雜貨及衛生用品等各種用途。

Claims (12)

  1. 一種樹脂組成物,其係摻合(A)聚乳酸系樹脂及(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其特徵係樹脂組成物中(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間規度與等規度之比(間規度/等規度)為3.0~8.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組成物,其中(B)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之至少1種為重量平均分子量5萬~45萬、玻璃轉移溫度110℃以上及間規度40%以上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組成物,其中係進一步摻合(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所構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樹脂組成物,其中(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係滿足下述條件之至少一個者,(c)折射率為1.45~1.50,(d)含有玻璃轉移溫度為30℃以下之構成成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樹脂組成物,其中(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最外層,係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單位及/或包含丙烯酸甲酯單位之聚合物所構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樹脂組成物,其中樹脂組成物中(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分散粒徑為1~1000nm。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樹脂組成物,其中樹脂組成物 中(C)由芯層與將其覆蓋1層以上的殼層所構成之多層構造聚合物的凝集粒子數(l)與未凝集的粒子數(m)之比(l/m)為0~0.5。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組成物,其中係進一步摻合(D)反應性化合物所構成,該(D)反應性化合物係含有選自於環氧丙基、酸酐基、碳化二亞胺基、唑啉基之至少1種官能基之反應性化合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樹脂組成物,其中(D)反應性化合物係為重量平均分子量1000~300000之聚合物,包括含有環氧丙基之乙烯系單位的聚合物。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組成物,其係進一步摻合E)無機粒子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樹脂組成物中無機粒子之短軸的長度為1~300nm,長軸的長度為1~1000nm。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樹脂組成物,其中(E)無機粒子係含有矽者。
  12. 一種成形品,其特徵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之樹脂組成物所構成。
TW101133261A 2005-07-08 2006-01-26 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TWI4642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99985 2005-07-08
JP2005286529 2005-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0450A true TW201300450A (zh) 2013-01-01
TWI464210B TWI464210B (zh) 2014-12-11

Family

ID=376368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3261A TWI464210B (zh) 2005-07-08 2006-01-26 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TW095102976A TWI432517B (zh) 2005-07-08 2006-01-26 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02976A TWI432517B (zh) 2005-07-08 2006-01-26 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829099B2 (zh)
EP (2) EP1903077B1 (zh)
KR (2) KR101227435B1 (zh)
CN (1) CN101218298B (zh)
TW (2) TWI464210B (zh)
WO (1) WO200700743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7051B (zh) * 2013-05-16 2017-12-01 可樂麗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
TWI612091B (zh) * 2013-05-16 2018-01-21 可樂麗股份有限公司 甲基丙烯酸樹脂組成物、其製造方法、及其成形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60149A1 (de) 2002-12-20 2004-07-01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s Leitwertes von Wäsche, Wäschetrockner und Verfahren zur Verhinderung von Schichtbildung auf Elektroden
EP1785453B1 (en) * 2004-06-16 2012-04-18 Unitika Ltd. Polylactic acid-contain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body obtained from same
KR101375470B1 (ko) * 2006-10-20 2014-03-27 네이쳐웍스 엘엘씨 충격 개질된 폴리락타이드 수지
NL1033719C2 (nl) * 2007-04-19 2008-10-21 Synbra Tech Bv Deeltjesvormig expandeerbaar polymelkzuur,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hiervan, geschuimd vormdeel op basis van deeltjesvormig expandeerbaar polymelkzuur evenals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hiervan.
CN101802105B (zh) * 2007-09-11 2012-05-30 株式会社钟化 液态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该液态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CN101802091A (zh) * 2007-09-27 2010-08-11 尤尼吉可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和将其成型而得的成型体
EP2197957A1 (en) * 2007-10-01 2010-06-23 Arkema, Inc. Blends of biodegradable polymers and acrylic copolymers
JP5355022B2 (ja) 2007-10-12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US8829112B1 (en) 2008-01-09 2014-09-0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ester composition resistant to hydrolysis
AU2009204056A1 (en) * 2008-01-09 2009-07-16 Performance Materials Na, Inc. Polyester composition resistant to hydrolysis
CN104228175A (zh) * 2008-04-18 2014-12-24 大纪商事株式会社 纤维片材
US20110034607A1 (en) * 2008-04-24 2011-02-10 Polyone Corporation Heat resistant polylactic acid compounds
JP5473244B2 (ja) * 2008-04-25 2014-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KR101342218B1 (ko) * 2008-10-30 2013-12-16 (주)엘지하우시스 바이오 벽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233373B1 (ko) * 2008-12-30 2013-02-18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폴리유산 수지 조성물
KR101233371B1 (ko) * 2008-12-30 2013-02-18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폴리유산 수지 조성물
JP5171674B2 (ja) * 2009-01-30 2013-03-27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ポリ乳酸含有樹脂組成物、ポリ乳酸含有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KR20110048377A (ko) * 2009-11-02 2011-05-11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형품
US9987820B2 (en) 2009-11-17 2018-06-05 Arkema France Multilayer structures containing biopolymers
CN102597100A (zh) * 2009-11-17 2012-07-18 阿科玛法国公司 抗冲击丙烯酸掺杂物
US8936740B2 (en) * 2010-08-13 2015-01-2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odified polylactic acid fibers
KR101034050B1 (ko) * 2010-08-31 2011-05-11 주식회사 폴리사이언텍 생분해성 수지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생분해성 환경친화형 필름 및 용기
TWI413659B (zh) * 2010-10-05 2013-11-01 Ind Tech Res Inst 生質材料組合物及光學元件
US20130236723A1 (en) * 2010-11-26 2013-09-12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ylactic acid-based film or sheet
EA201300514A1 (ru) * 2010-12-15 2013-11-29 3М Инновейтив Пропертиз Компани Разлагаемые волокна
TWI478976B (zh) * 2010-12-31 2015-04-01 Chi Mei Corp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CN102368032A (zh) * 2011-06-28 2012-03-07 苏州方暨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薄膜的铝散热器热管
KR101427452B1 (ko) * 2011-08-01 2014-08-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락트산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40291870A1 (en) * 2011-11-29 2014-10-02 Toray Industries, Inc. Resin composition, resin composition sheet,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US8975305B2 (en) 2012-02-10 2015-03-1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Rigid renewable polyester compositions having a high impact strength and tensile elongation
ITBO20120229A1 (it) 2012-04-26 2013-10-27 Spal Automotive Srl Macchina elettrica.
CN104812696B (zh) * 2012-08-03 2019-11-29 Ocv智识资本有限责任公司 改进的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WO2014115029A2 (en) * 2013-01-22 2014-07-31 University Of Guelph Poly (lactic actd)-based biocomposite materials having improved toughness and heat distortion temperatur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reof
JP5653508B2 (ja) * 2013-03-29 2015-01-14 太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用硬化型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硬化塗膜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KR101895635B1 (ko) * 2013-07-11 2018-09-05 (주)엘지하우시스 친환경 쿠션바닥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683293B (zh) * 2013-10-29 2017-09-29 东丽株式会社 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CN103772838B (zh) * 2014-01-08 2018-09-28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滑石改性聚苯乙烯微球材料与制备方法及其在3d打印中的应用
TWI651356B (zh) * 2014-01-23 2019-02-21 可樂麗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
MX2016015165A (es) * 2014-05-29 2017-04-05 Procter & Gamble Articulo de aspecto brillante.
JP6407270B2 (ja) * 2014-05-30 2018-10-17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メタクリル樹脂組成物
CN106661150A (zh) * 2014-06-30 2017-05-10 株式会社可乐丽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或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
HK1200650A2 (zh) * 2015-03-23 2015-08-07 馮家鴻 號 機械式溫控器
WO2016167315A1 (ja) * 2015-04-17 2016-10-2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コーティングイネ種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167314A1 (ja) * 2015-04-17 2016-10-2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コーティングイネ種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43024B2 (ja) * 2015-08-18 2020-08-19 株式会社クラレ 樹脂組成物、成形品および積層体
US9897133B2 (en) * 2016-04-18 2018-02-20 Linkwin Technology Co., Ltd. Carbon fiber washer
JP6151423B1 (ja) * 2016-08-30 2017-06-21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部品
DE102016224245A1 (de) * 2016-12-06 2018-06-07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Feder-Rastwerk
KR102074032B1 (ko) * 2017-02-23 2020-02-05 (주)엘지하우시스 Pla 박막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주거용 바닥재
CN108738187A (zh) * 2018-06-11 2018-11-02 太仓双赢电子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微波炉
CN110749947B (zh) * 2019-10-29 2021-06-01 浙江龙游道明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视对比度反光膜的制造方法
CN111934094A (zh) * 2020-08-13 2020-11-13 铭薪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卫星锅的电视机
CN112505816B (zh) * 2020-11-30 2022-03-25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化合物硼酸钾钡和硼酸钾钡双折射晶体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505196B (zh) * 2021-06-07 2023-12-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加工通信电缆绝缘层的聚乙烯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0576A (en) 1991-10-03 1994-04-05 Camelot Technologies, Inc. Higher heat degradable polymer alloys
CA2101957A1 (en) * 1992-08-18 1994-02-19 Samuel J. Makower Acrylic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FR2702484B1 (fr) 1993-03-12 1995-05-12 Atochem Elf Sa Compositions thermoplastiques à base de polyméthacrylate de méthyle transparentes résistantes au choc et à tenue à la la chaleur améliorée.
JPH0859949A (ja) 1994-08-19 1996-03-05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加水分解性に優れた樹脂組成物
JPH10158369A (ja) * 1996-11-29 1998-06-16 Mitsui Chem Inc 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物
JPH11228611A (ja) 1998-02-17 1999-08-24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メタクリル樹脂の製造方法
JP2001335626A (ja) 2000-05-26 2001-12-04 Toray Ind Inc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および成形品
US6941056B2 (en) * 2000-11-13 2005-09-06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Light guid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ransparent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for light guide
JP4178742B2 (ja) 2000-11-20 2008-11-12 東レ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フィルム
JP4032656B2 (ja) * 2001-03-16 2008-01-16 東レ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63579B2 (ja) 2001-07-12 2012-01-25 ユーエムジー・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3925176B2 (ja) 2001-12-04 2007-06-06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JP5177931B2 (ja) 2002-01-24 2013-04-10 東レ株式会社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4019747B2 (ja) * 2002-03-05 2007-12-12 株式会社カネカ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発泡性粒子および発泡粒子ならびに発泡成形体
KR20050003352A (ko) * 2002-04-24 2005-01-10 소니 가부시끼 가이샤 생분해성을 가지는 난연성 복합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808367B2 (ja) 2003-03-06 2011-11-02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系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04269720A (ja) 2003-03-10 2004-09-30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WO2004087812A1 (ja) 2003-03-28 2004-10-14 Toray Industries, Inc.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ポリ乳酸二軸延伸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3894901B2 (ja) 2003-04-28 2007-03-22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環境低負荷性化粧品容器
JP4469149B2 (ja) * 2003-08-07 2010-05-26 ダイセル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05060637A (ja) * 2003-08-20 2005-03-10 Fujitsu Ltd 生分解性樹脂組成物とそれを用いた樹脂筐体
JP2005171204A (ja) * 2003-12-15 2005-06-30 Unitika Ltd 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より得られる成形体
EP1721936B1 (en) 2004-03-05 2012-05-0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EP1785453B1 (en) * 2004-06-16 2012-04-18 Unitika Ltd. Polylactic acid-contain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body obtained from same
WO2006097979A1 (ja) * 2005-03-11 2006-09-21 Fujitsu Limited 植物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植物性樹脂成形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7051B (zh) * 2013-05-16 2017-12-01 可樂麗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
TWI612091B (zh) * 2013-05-16 2018-01-21 可樂麗股份有限公司 甲基丙烯酸樹脂組成物、其製造方法、及其成形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03077A4 (en) 2013-08-07
US20090030132A1 (en) 2009-01-29
WO2007007435A1 (ja) 2007-01-18
KR101227435B1 (ko) 2013-01-29
EP1903077B1 (en) 2014-09-03
KR20080025072A (ko) 2008-03-19
KR101227437B1 (ko) 2013-01-29
TW200702385A (en) 2007-01-16
TWI464210B (zh) 2014-12-11
EP2740767A1 (en) 2014-06-11
CN101218298A (zh) 2008-07-09
CN101218298B (zh) 2011-07-20
US20140155534A1 (en) 2014-06-05
US8829099B2 (en) 2014-09-09
EP1903077A1 (en) 2008-03-26
TWI432517B (zh) 2014-04-01
KR20120120469A (ko) 201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4210B (zh) 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JP5298496B2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5135742B2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5167807B2 (ja) 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396712B (zh) 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JP4720142B2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08156616A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5565469B2 (ja)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EP2099863A1 (en) Polyester molding compositions
JP2004339454A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5398106B2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09079124A (ja) 生分解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体
JP5087843B2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10070628A (ja) 相溶化剤
JP2013173873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らからなる成形品
JP5228297B2 (ja) 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14028882A (ja)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5527489B1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2013018995A (ja) 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83949A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5218685B2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15010119A (ja) ポリ乳酸樹脂および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それ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からなる成形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