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44361A - Electrostatic actuator - Google Patents

Electrostatic actua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44361A
TW201244361A TW101107945A TW101107945A TW201244361A TW 201244361 A TW201244361 A TW 201244361A TW 101107945 A TW101107945 A TW 101107945A TW 101107945 A TW101107945 A TW 101107945A TW 201244361 A TW201244361 A TW 20124436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body
electrostatic actuator
elastic
portions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7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85969B (zh
Inventor
Takayuki Masunaga
Hiroaki Yamazaki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Kk filed Critical Toshiba Kk
Publication of TW201244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4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5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596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3/00Devices comprising flexible or deformable elements, e.g. comprising elastic tongues or membranes
    • B81B3/0064Constitution or structural means for improving or controll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device
    • B81B3/0067Mechanical properties
    • B81B3/0072For controlling internal stress or strain in moving or flexible elements, e.g. stress compensat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2201/00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 B81B2201/01Switches
    • B81B2201/012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81B2201/016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having a bridge fixed on two ends and connected to one or more dimp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2203/00Basic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tructures
    • B81B2203/01Suspended structures, i.e. structures allowing a movement
    • B81B2203/0145Flexible holders
    • B81B2203/0163Spring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9/00Electrostatic relays; Electro-adhesion relays
    • H01H59/0009Electrostatic relays; Electro-adhesion relays making use of micromechan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Description

20124436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全部關於一種靜電致動器。 交叉申請項 本申請案係基於且主張20 11年3月16曰提出申請之先前 的曰本專利申請案第2〇11-057936號之優先權之權益,其 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已知有於構成致動器(actuator)之固定子與可動子之間使 靜電力發揮作用,且藉由其吸引力而驅動可動子之靜電致 動器。又,於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微機電系統)領域等中,使用所謂之半導體製程技術(半導 體裝置之製造技術)而開發有一種非常小型之靜電致動 器。又,於MEMS領域等中’已知有利用靜電致動器之所 謂之MEMS開關。 於靜電驅動型之MEMS^關中,期望降低吸合(—Μη) 電壓、或者確料螺變(creep)性、或者提昇熱切換(h〇t_ switching)性等之可靠性。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提供一種可摇显·^含α 樘了挺昇可靠性之靜電致動 器。 根據-實施形態’提供一種包括基板、電極部、膜體 部、及施力部之靜電致動器。上述電極部設置於上述基板 上。上述膜體部與上述電極部對向設置且具有導電性。上 162926.doc 201244361 述施力部包含與上述基板連接之連接部、及設置於上述連 接部與上述膜體部之間的彈性部,且支持上述膜體部。上 述電極部與上述膜體部可根據施加於上述電極部之電壓而 實現接觸狀態與隔離狀態。上述彈性部於連接於上述連接 部之一端與連接於上述膜體部之複數個另一端之間包含分 支部。 根據上述構成,可提高可靠性。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 於各圖式巾’對相同之構成要素附加相同之符號,並適當 省略詳細之說明。又,圖中之箭頭X、Υ、z係表示相互正 交之方向。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之平面模 圖。 、 又,圖2A及圖2B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之立 體模式圖。 又,圖3.A〜圖3(:係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之驅 動之平面模式圖。 再者,圖2B係圖2A所示之_之放大模式圖。圖3八〜圖 3C係於圖丨所示之箭視A之方向觀察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 動器10時之平面模式圖。 圖3A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膜體部3〇處於上浮(叩· 狀態之情形之平面模式圖 _ a式圖圖3B係表不本實施形態之膜體 ^ #曲狀態之平面模式圖。圖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 I62926.doc 201244361
State)狀態之情形之平面模式圖。 益10包括電極部20、膜體部30、 膜體部30處於下拉(down_ 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 電極部20設置於基板 及施力部40。如圖3A〜圖3C所示, 100 上。 電極部20例如藉由金屬等導電性材料而形成。於此情形 時,電極部20之材料較佳為導電性材料中電阻值較低者。 或者t極。P 20之材料較佳為於所謂之半導體製程(半導 體裝置之製造技術)中之成膜或蝕刻(etching)等中可使用 者。作為此種材料,例如可列舉鋁(A1)、金(A"、銀 (Ag)、銅(Cu)、鉑(Pt)、或包含其等之合金等。 又’電極部20之主表面由,絕緣性材料覆蓋。於此情形 時,絕緣性材料較佳為於所謂之半導體製程(半導體裝置 之製造技術)中之成膜或钮料中可使用者。作為此種材 料,例如可列舉氧化矽(Sio或Si〇2等)、氮化矽(siN)等。 於電極部20連接有未圖示之直流電源。未圖示之直流電 源可對電極部20賦予正電荷或負電荷。因此,電極部2〇可 靜電吸引膜體部30。 又,於電極部20連接有未圖示之信號產生部。未圖示之 信號產生部可對電極部20施加信號電壓。即,對電極部2〇 施加將用以靜電吸引膜體部3〇之驅動電壓與信號電壓相加 而得之電壓。 2個電極部20之間的間隙之尺寸20c之—例例如為15 μιη 左右。再者,圖1、圖2Α、及圖2Β所示之靜電致動器1〇包 含2個電極部2〇 ’但電極部20之設置數量並不僅限定於 162926.doc ⑧ 201244361 此0 基板100例如藉由如玻璃之絕緣性材料而形成。或者 基板⑽亦可為藉由導電性材料或以Si)等半導體材料㈣ 成者之表面由絕緣性材料覆蓋而成者。 膜體部30與電極部20對向設置。 又’膜體部30藉由金屬等導電性材料而形成。於此情形 時’膜體部30之材料較佳為於所謂之半導體製程(半導體 裝置之製造技術)中之成膜或钱刻等中可使用纟。作為此 種材料,例如可列舉鋁(A1)、金(Au)、銀(Ag)、銅(a)、 鉑(Pt)、或包含其等之合金等。 膜體部30具有矩形形狀,且包含形成膜體部3〇之長邊之 至少一部分之第1周緣部及第2周緣部、以及形成膜體部3〇 之短邊之至少一部分之第3周緣部33及第4周緣部34。第^ 周緣部與第2周緣部相互對向。第3周緣部33與第4周緣部 34相互對向。 於獏體部30設置有第!孔部61與第2孔部62。又,膜體部 30於第3周緣部33、第4周緣部34、及大致中央部分別包含 連接部36 »即,膜體部30包含3個連接部36。因此,於膜 體部30設置有2個第1孔部61。但是,第!孔部6〖及連接部 36之設置數量並不僅限定於此。 第1孔部61具有矩形形狀,且於第1方向延伸。第1孔部 6 1 a又置於膜體部3 0之短邊方向之大致中心部。膜體部3 〇之 長度方向與第1孔部61之長度方向(第1方向)大致平行。因 此’如圖3B所示,臈體部30於短邊方向上比於長度方向上 162926.doc 201244361 更容易彎曲。藉此,可降低吸合電壓。又,可提昇熱切換 性。於下文中對其等進行詳細敍述》 第2孔部62具有矩形形狀,且於第2方向延伸。第2孔部 62分別設置於第1孔部61與第1周緣部31之間、及第j孔部 61與第2周緣部32之間。第2孔部62之長度方向(第2方向)與 膜體部30之長度方向大致正交。因此,膜體部3〇於長度方 向亦相對容易彎曲。 膜體部30、第1扎部61、及第2孔部62之尺寸之一例係例 如如下所述。 膜體部30之長度方向(X方向)之尺寸3〇χ例如約275 μηι(微米)左右。膜體部30之短邊方向(Υ方向)之尺寸y例 如約110 μηι左右。膜體部30之厚度方向(Z方向)之尺寸3〇z 例如約2 μηι左右。 第1孔部61之長度方向(X方向)之尺寸6U例如約ι24 5 μηι左右。第1孔部61之短邊方向(γ方向)之尺寸6ly例如約 10 μηι左右。 第2孔部62之短邊方向(X方向)之尺寸62χ例如約10 μΓη& 右。第2孔部62之長度方向(Υ方向)之尺寸62y例如為16 μίη 左右。 於膜體部30之第1周緣部3 1及第2周緣部32分別連接有施 力部40。連接於第1周緣部31之施力部40、與連接於第2周 緣部3 2之施力部4 0設置於相互對向之位置。如圖1、圖 2Α、及圖2Β所示’於複數個施力部4〇分別連接於第1周緣 部31及第2周緣部32之情形時,連接於第1周緣部31之複數 162926.doc 201244361 '與連接於第2周緣部32之複數個施力 個施力部40之各者 部40之各者設置於相互對向之位置。 施力部40包含連接部41與彈性部42 ^ 連接。MK %與基板_連接,連接部“之另一端與 彈性部42連接》 彈性部42之一端與連接部41連接,彈性部
成。因此,施力部40成為所謂之彈性樑。又,彈性部42亦 具有作為緩衝部之功能。 彈性部42係為降低因熱膨服而產生之熱應力而設置。而 且,於X方向、Y方向上產生熱膨脹之情形時,彈性部42 可藉由變形而降低熱應力。如圖i、圖2a、及圖2B所示, 彈性部42於連接於連接部41之一端與連接於膜體部3〇之複 數個另一端之間包含分支部42a。即,彈性部42於中途分 支。 由此’可進一步增加彈性部42與膜體部30之連接部位。 因此,可進一步降低施加於1個連接部位之應力。藉此, 可確保施力部40之耐螺變性。又,由於彈性部42包含分支 部42a,故而可進一步增加彈性部42與臈體部30之連接部 位,並且抑制連接部41之設置數量。藉此,可實現靜電致 動器10之小型化。進而’藉由彈性部42包含分支部42a, 而可進一步減小彈性部42之表面積。藉此,可於施力部4〇 降低彈性部42之破壞概率。於下文中對其等進行詳細敍 162926.doc •9· 201244361 述 乍:施力㈣之材料,較佳為於所謂之半導體 導體裝置之製造技術)中之成臈或_等中可使用者。作 為此種材料’例如可列舉氮化石夕⑽)、氧化石夕⑽叫 等)、欽減物(titan-aluminide : TiA卜 了㈤、A叩等)2 紹⑽等金屬f。於此情形時,若考慮到施力部扣之壽命 (直至破斷等為止之f曲次數),則施力部40較佳為藉由相 對於螺變變形之耐性較高之材料而形成。根據本發明者等 人獲得之見解,施力部4〇較佳為藉由相對於螺變變形之耐 性高於鋁(A1)之材料而形成。例如,於上述者中,施力部 40較佳為藉由氮化矽(SiN)、氧化矽(SiO ' Si〇2f) '鈦鋁 化物(TiA卜Ti3A卜Al3Ti等)而形成。 連接部41及彈性部42之尺寸之一例係例如如下所述。連 接部41之長度方向(X方向)之尺寸41χ例如約4〇 μηι左右。 連接。卩41之短邊方向(γ方向)之尺寸4丨y例如約3 〇㈣左 右。彈性部42之寬度方向之尺寸42w例如約4 μπι左右。彈 性部42之厚度方向(ζ方向)之尺寸42ζ例如約丨$ μπι左右。 彈性部42與膜體部30之連接部位之尺寸42c例如約10 μιη左 右。連接於第1周緣部31之彈性部42之端部、與連接於第2 周緣部32之彈性部42之端部之間的距離42y例如約164 μιη 左右。 如圖3Α所示,膜體部30於未對電極部20施加電壓之狀態 下’以於膜體部30之主表面與電極部20之主表面之間形成 特定尺寸之間隙50之方式由施力部40加以支持。未對電極 I62926.doc 201244361 部20施加電壓之狀態時之間隙5〇之尺寸5〇z之—例係例如 約2.5 μιη左右。 例如,於膜體部30連接有具有可撓性之未圖示之接地 部。於此情形時,膜體部3〇成為接地電位。因此,可藉由 使形成於膜體部30之主表面與電極部2〇之主表面之間的間 隙50之尺寸發生變化,而使膜體部3〇與電極部2〇之間的電 容發生變化。而且,可將該電容之變化利用於開關控制 等。再者,膜體部30並非限定於成為接地電位之情形。 一面參照圖3Α〜圖3C,一面對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 器10之驅動進行進一步說明。 如圖3Α所示,於電極部20與膜體部30之間未賦予有電位 差之狀態下’膜體部30與電極部2〇隔離。即,獏體部3〇為 上浮狀態。繼而,若對電極部2〇與膜體部3〇之間賦予電位 差,則電極部20及膜體部30抵抗彈性部42之彈性力(恢復 力)而藉由靜電引力相互吸引。藉此,如圖3Β所示,膜體 部30向Ζ方向即電極部20之方向驅動。 此時,如上所述,膜體部3〇包含第1扎部61。第i孔部61 以膜體部30之長度方向與第】孔部61之長度方向成為大致 平行之方式設置。因此,如圖3B所示,膜體部3〇於短邊方 向上比於長度方向上更容易彎曲。繼而,若於電極部2〇與 膜體部30之間賦予大於圖3B所示之狀態之電位差,則如圖 3C所示,膜體部30與電極部20接觸,而成為下拉狀態(吸 合)。藉此,進行開關控制動作。 於驅動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1〇時,對電極部2〇及膜 162926.doc 201244361 2部3〇施加㈣電^例如,對電極㈣施 體部30供給〇v(伏牯卩 坠對膜 ·))。或者,例如對電極部20施加0 V(伙特),對膜體部3〇供給 次者,亦可根據驅動次 數或電谷值而適當更換電場之朝向。 另一方面,若使電極部20與膜體部3〇之間所賦予之電位 差小於吸合時所賦予之電位差(吸合電旬,則電極部㈣ 膜體部3〇之間產生之靜電引力亦小於彈性部42之彈性力。 如此一來,膜體部30與電極部2〇隔離,而成為上浮(upstate) 狀態(釋放 (pun_〇ut))e 再者 ,一般情況下 ,吸合電壓 之絕對值大於釋放時所賦予之電位差(釋放電壓)之絕對 值0 此時,於對電極部20施加信號電壓之情形時,亦藉由信 號電壓而於電極部20與膜體部30之間產生靜電引力。一般 情況下,於靜電致動器中,於對電極部2〇施加信號電壓而 產生靜電引力之狀態下,亦必需釋放。此情形例如稱為熱 切換等。對於靜電致動器而言’期望降低吸合電壓、或提 昇熱切換(hot-switching)性。此處,於本說明書中,所謂 「熱切換性」係指於對電極部20施加電壓之狀態下,膜體 部3 0與電極部20隔離之性能或膜體部3〇與電極部20之隔離 之容易性。 其次,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者等人實施之模擬 結果之一例進行說明。 圖4係例示靜電致動器之驅動特性之模擬結果之一例之 曲線圖。 162926.doc 12· 201244361 又,圖5係表示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之平面模式圖。 又,圖6A〜圖6C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之 面模式圖。 再者,圖6B所示之靜電致動器之構造與關於圖】〜圖% 於上文進行敍述之靜電致動器之構造相同。 圖4係藉由FEM(Finite Element Method :有限元素法)模 擬而求出靜電致動器之驅動特性者。縱軸表示靜電電容, 橫軸表示驅動電壓。於此情形時,靜電引力除了藉由驅動 電壓產生以外,亦藉由信號電壓產生,但於本模擬中,設 為對於驅動特性而言最嚴格之條件。即,於吸合時將信號 電壓设為〇 v(伏特)’於釋放時,施加75 v(伏特)之信號電 壓而進行計算。 如圖4所示,於藉由靜電引力將膜體部30吸引至電極部 20之情形時,藉由未圖示之電流電源對電極部2〇施加驅動 電壓。若對電極部20施加驅動電壓,則會對電極部2〇賦予 正電荷或負電荷,故而膜體部30藉由靜電引力而吸引至電 極部20。而且,如圖4所示之箭頭(1)般,若驅動電壓上 升’則靜電引力變大,故而膜體部3〇於吸合電壓下與電極 部20接觸(吸合)。此時’如圖4所示之箭頭(2)般,靜電電 容與箭頭(1)之部分之靜電電容之變化相比急遽上升。 圖5所示之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1〇a之吸合電壓為34.5 V(伏特)。如圖5所示,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i〇a &含膜體 部30a、及施力部4〇a 〇膜體部30a如圖1、圖2A、及圖2B所 不之膜體部30般,不包含第1孔部61。膜體部30a包含第2 I62926.doc 13 201244361 孔部62。施力部40a包含連接部41與彈性部43。本比較例 之彈性部43如圖1、圖2A、及圖2B所示之彈性部42般,於 連接於連接部41之一端與連接於膜體部30a之複數個另一 端之間不包含分支部。即,本比較例之彈性部43於中途並 未分支。 本比較例之彈性部43之剛性低於圖6 A〜圖6C所示之本 實施形態之彈性部42、44之剛性。換言之,圖6A〜圖6C 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彈性部42、44之剛性高於本比較例之 彈性部4 3之剛性。其原因之一在於,例如實現熱切換性之 提昇。即’其原因在於’例如可實現驅動電壓為〇 V(伏特) 之狀態,且對電極部20施加7.5 V(伏特)之信號電壓之狀離 下之熱切換。靜電致動器10a之其他構造與關於圖1〜圖% 於上文進行敍述之靜電致動器10之構造相同。 圖6A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i〇b之吸合電壓為 47.5 V(伏特)。如圖6A所示,靜電致動器i〇b包含膜體部 30b。膜體部30b包含第3孔部63,以代替第1孔部61。如圖 6A所示,第3孔部63並未以膜體部3〇b之長度方向與第3孔 部63之長度方向成為大致平行之方式設.置。而且,複數個 第3孔部63以位於短邊方向之大致中心位置且大致沿著長 度方向之方式配置。靜電致動器1〇b之其他構造與關於圖i 〜圖3C於上文進行敍述之靜電致動器1〇之構造相同。 圖6B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1〇之吸合電壓為 36.5 V(伏特)。靜電致動器1〇之構造係如以上圖i〜圖冗所 敍述。 162926.doc 201244361 圖6C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i〇c之吸合電壓為 36 V(伏特)。如圖6C所示,靜電致動器10c包含施力部 4〇c。施力部4〇c包含連接部41與彈性部44。靜電致動器 10c之彈性部44於連接於41之一端與連接於膜體部3〇之複 數個另一端之間包含分支部44a。即,彈性部44於中途分 支。圖6C所示之彈性部44之分支部44a少於圖6A及圖6B所 示之彈性部42之分支部42a(參照圖1、圖2A、及圖2B)。因 此’圖6C所示之彈性部44與膜體部30之連接部位少於圖 6A及圖6B所示之彈性部42與膜體部3〇b、30之各者之連接 部位。靜電致動器1〇c之其他構造與關於圖i〜圖3C於上文 進行敍述之靜電致動器10之構造相同。 由此’可知於與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l〇a相比,彈性部 42 之剛性較尚之情形時,如圖6a所示之靜電致動器 10b般,存在吸合電壓變高之情形。相對於此,如圖沾及 圖6C所不之靜電致動器1〇、1〇c般,膜體部川包含第^孔部 61之情形與不包含第1孔部61之情形相比,於短邊方向上 更容易彎曲。 於膜體部30藉由靜電引力而吸引至電極部2〇時,首先, 設置有第1孔部61之部分即膜體部3〇之短邊方向之中心位 置彎曲(參照圖3B)。繼而,設置有第丨孔部61之部分之間 P家50之尺勺變小。此處,靜電引力與形成於膜體部3〇之主 表面與電極部20之主表面之間之間隙5G之尺寸的平方成反 比。因此,若間隙50之尺寸變得更小,則產生更大之靜電 引力藉此,膜體部30更容易被吸引至電極部2〇。而且, 162926.doc 201244361 藉由被牵引至設置有第1孔部6][之部分,膜體部30彎折而 彎曲。繼而’間隙50之尺寸變得更小之部分即產生更大之 靜電引力之部分逐漸向Y方向擴大。 因此,即便於彈性部42、44之剛性高於比較例之彈性部 43之剛性,膜體部3〇亦可與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1 〇a同等 容易地與電極部20接觸。藉此,可知第1孔部61具有降低 吸合電壓之效果。即,可知於膜體部3〇包含第i孔部61之 情形時,可使彈性部42、44之剛性高於比較例之彈性部43 之剛性,並且抑制吸合電壓之上升’而可降低至與比較例 之靜電致動器10a同等之吸合電壓。再者,可知於比較例 之靜電致動器1 0a中,吸合電壓亦相對較低。 繼而,如圖4所示之箭頭(3)般,使驅動電壓上升至5〇 V(伏特於此時間點,自未圖示之信號產生部對電極部 20把加7.5 V(伏特)之信號電壓。如此,於對電極部2〇施加 信號電壓之情形時,藉由將驅動電壓與信號電壓相加而得 之電壓產生靜電引力。例如,於驅動電壓為5〇 v(伏特)之 情形時,藉由將50 V(伏特)之驅動電壓與75 v(伏特)之信 號電壓相加而得之57.5V(伏特)之電壓而產生靜電引力。° 於使膜體部3G與電極部2G隔離之情形時,藉由未圖示之 直流電源停止對電極部2G施加驅動電壓。若停止對電極部 20施加驅動電壓,則對電極部2〇之正電荷或負電荷之供給 停止’故而消除藉由驅動電壓產生之靜電引力。而且,如 圖4所示之箭頭(4)般’若驅動電遲下降,則靜電引力變 小’故而膜體部30於釋放電壓時與電極部20隔離。此時, 162926.doc 201244361 如圖4所示之箭頭(5)般,靜電電容與箭頭(4)之部分之靜電 電容之變化相比急遽下降。 如上所述,由於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1〇a之彈性部43之 剛性低於本實施形態之彈性部42、44之剛性,故而可能存 在比較例之膜體部30a無法與電極部20隔離之情形。於驅 動電壓為0 V(伏特)之情形時,亦對電極部2〇施加有7 5 v (伏特)之信號電壓。因此,產生藉由7 5 V(伏特)之信號電 壓而產生之靜電引力。於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1〇a中,於 藉由彳§號電壓而產生之靜電引力大於比較例之彈性部43之 彈性力之情形時,可能存在比較例之膜體部30a保持與電 極部20接觸之狀態而無法隔離之情形。 又,可知即便於彈性部42之剛性高於比較例之彈性部43 之剛性之情形時,例如,如圖6A所示之靜電致動器】〇b 般,亦可能存在膜體部30b無法與電極部2〇完全隔離之情 形。於圖6A所示之靜電致動器1〇中,可能存在膜體部3〇b 之°卩为可與電極部20隔離,另一方面,膜體部3〇b之另 一部分無法與電極部20隔離之情形。 相對於此,如圖6B及圖6C所示之靜電致動器1〇、1〇c 般,於膜體部30包含第1孔部61之情形時,於短邊方向更 容易蠻曲。 於消除靜電引力時,首先,臈體部3〇之第丨周緣部3丨(參 …、圖1)及第2周緣部32(參照圖1)藉由彈性部42、44之彈性 力而與電極部20隔離。於膜體部3〇與電極部2〇隔離之部 刀,間隙50之尺寸變大。因此,膜體部3〇與電極部2〇隔離 J62926.doc 17 201244361 之部分之靜電引力變小,膜體部30可容易地與電極部2〇隔 離。而且,藉由將膜體部30牵引至與電極部2〇隔離之部 分,膜體部30f折而f曲。繼而,間隙5〇之尺寸變得更大 之部分即靜電引力變得更小之部分逐漸向γ方向擴大。 因此,圖6Β及圖6C所示之靜電致動器10、1〇c之膜體部 可更加容易地與電極部2〇隔離。換言之,可保持對電極 部2〇施加之電壓更高之狀態使膜體部30與電極部20隔離。 藉此,可知第1孔部61具有使釋放電壓變得更高,使熱切 換性提昇之效果β … 再者,於本模擬中,為方便說明,設為對於驅動特性而 言最嚴袼之條件。因此,於圖6Α所示之靜電致動器i〇b 中’可能存在膜體部30b無法與電極部20完全隔離之情 形’但其並非係指圖6A所示之靜電致動器1 〇b不包含於本 發明之實施形態。圖6A所示之靜電致動器1 〇b之彈性部42 包含關於圖1〜圖3C於上文進行敍述之分支部42a。因此, 圖6A所示之靜電致動器1〇b包含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又’於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l〇a中,吸合電壓亦相對較 低°因此’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並非係指比較例之靜電致動 器10a存在問題。 圖7係例示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之應力分佈之模擬結果 之一例的平面模式圖。 又,圖8A〜圖8C係例示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之應 力分佈之模擬結果之一例的平面模式圖。 圖7及圖8A〜圖8C係於對電極部20施加50 V(伏特)之驅 162926.doc •18- ⑧ 201244361 動電壓之狀態下,對膜體部與彈性部之連接部位之米塞斯 (Mises)應力進行利用 FEM(Finite Element Meth〇d :有限元 素法)模擬之彈性解析之結果。如關於圖4所進行之上述 般,於對電極部20施加50 V(伏特)之驅動電壓之狀態下, 膜體部30與電極部20接觸(吸合(pulKin)後),又,此時, 自未圖示之信號產生部對電極部2〇施加7·5 v(伏特)之信號 電壓。再者,以單調色之濃淡表示米塞斯應力之值,以米 塞斯應力越大越淡,米塞斯應力越小越濃之方式表示。 圖7所示之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1〇a之構造與關於圖5於 上文進行敍述之靜電致動器10a相同。圖8八〜圖8C所示之 本貫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l〇b' 10、l〇c之構造與圖6A〜圖 6C所示之靜電致動器10b、1〇、⑺c之構造相同。 於圖7所示之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丨〇a中,膜體部3與 彈性部43之連接部位之米塞斯應力之最大值為% Mpa(死 帕斯卡(mega-pascal))。於圖8A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靜電 致動器10b中,膜體部3〇b與彈性部42之連接部位之来塞斯 應力之最大值為76 MPa(兆帕斯卡)。於圖8B所示之本實施 形態之靜電致動器1 0中,膜體部3〇與彈性部42之連接部位 之米塞斯應力之最大值為76 MPa(兆帕斯卡)。於圖8C所示 之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l〇c中,膜體部3〇與彈性部44 之連接部位之米塞斯應力之最大值為176 Mpa(此帕斯 卡)。 如關於圖4〜圖6C於上文進行敍述般,即便於比較例之 靜電致動器10a之驅動電壓為0 V(伏特)之情形時,亦可能 162926.doc -19- 201244361 存在無法於對電極部2〇施加7·5 v(伏特)之信號電壓之狀態 下進行熱切換之情形。相對於此,於彈性部之剛性更高之 情形時,存在可實現驅動電壓為〇 V(伏特)之狀態,且對電 極部20施加7.5 v(伏特)之信號電壓之狀態下之熱切換之情 形。 此處,於彈性部之剛性更高之情形時,可能存在如下之 隋形.熱切換性提昇,另一方面,例如,如圖8(:所示之靜 電致動器10c般,膜體部30與彈性部44之連接部位之米塞 斯應力之最大值高於比較例之膜體部3〇a與彈性部43之連 接部位之米塞斯應力之最大值。 相對於此,如圖8A及圖8B所示之靜電致動器1〇b、1〇 般,於彈性部42之分支部42a更多之情形時,彈性部42與 臈體部30b、30之各者之連接部位更多。因此,可降低對 彈性部42與膜體部30b、30之各者之丨個連接部位施加之應 力。即,可知於彈性部42包含分支部42a之情形時,可進 一步提高彈性部42之剛性而實現熱切換性之提昇,並且可 使對彈性部42與膜體部30b、30之各者之丨個連接部位施加 之應力降低至與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1〇a同等之應力。藉 此,可知彈性部42之分支部42a具有可確保施力部4〇、4〇c 之耐蠕變性之效果《又,可知彈性部42之分支部42a具有 如下之效果:增加彈性部42與膜體部3〇b、3〇之各者之連 接部位,並且抑制連接部41之設置數量,從而實現靜電致 動器10、10c之小型化。進而,藉由彈性部42包含分支部 42a,而可進一步減小彈性部42之表面積。藉此,可知於 I62926.doc 201244361 施力部40、40C中,.具有進一步降低彈性部42之破壞概率 之效果。 再者’於本模擬中,為方便說明,設為對於驅動特性而 言最嚴格之條件。因此’於圖8C所示之靜電致動器l〇c 中’膜體部30與彈性部44之連接部位之米塞斯應力之最大 值與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10a相比較大,但其並非係指圖 8C所示之靜電致動器1〇c不包含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於 圖8C所示之靜電致動器1 〇c中,彈性部44包含分支部 44a(參照圖6C) ’膜體部30包含關於圖1〜圖3C於上文進行 敍述之第1孔部61。因此,圖8C所示之靜電致動器l〇c包含 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又,於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1 〇a 中’臈體部30a與彈性部43之連接部位之米塞斯應力之最 大值亦相對較低。因此,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並非係指比較 例之靜電致動器l〇a存在問題。 圖9A及圖9B係例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 器之平面模式圖。 圖9A所示之靜電致動器1〇d之膜體部30(1於大致中央部包 含1個連接部36。另一方面,膜體部30d於第3周緣部33d及 第4周緣部34d不包含連接部36 »即,於膜體部30d設置有2 個第1孔部6Id,第1孔部61 d之一端於第3周緣部33d及第4 周緣部34d分別開口。 由此’圖9A所示之靜電致動器l〇d之膜體部30d較關於圖 1〜圖3C於上文進行敍述之靜電致動器1〇之膜體部30而言 於短邊方向上更容易彎曲。藉此,可進一步降低吸合電 162926.doc -21 - 201244361 壓。又,可進一步提昇熱切換性β 圖9Β所示之靜電致動器1〇6之膜體部30e於第3周緣部33e 及第4周緣部34e分別包含連接部36。又,膜體部30e於第3 周緣部33e與第4周緣部34e之間包含2個連接部36。即,膜 體部30e包含4個連接部36。因此,於膜體部30e設置有3個 第1孔部61 e。 由此’可抑制膜體部3 0e之不必要之變形,而實現動作 之穩定化。因此,與關於圖1〜圖3C於上文進行敍述之靜 電致動器10之膜體部30相比,可穩定控制膜體部3〇e被吸 引至電極部20時之膜體部30e之移位量(翹曲量)而使其變 化。 圖10A及圖10B係例示本實施形態之另一彈性部之平面 模式圖。 圖1 0A所示之彈性部46於1個直線部46b包含2個分支部 46a。由此,與關於圖1〜圖3C於上文進行敍述之靜電致動 器10之彈性部42相比,可增加彈性部46與膜體部30之連接 部位。藉此,與關於圖1〜圖3C於上文進行敍述之靜電致 動器1 0相比,可進一步減小對彈性部46與膜體部30之1個 連接部位施加之應力。藉此’可更加確實地確保施力部4〇 之耐蠕變性》 圖10B所示之彈性部47於1個直線部47b包含3個分支部 47a。由此,與關於圖1〜圖3C於上文進行敍述之靜電致動 器10之彈性部42及圖l〇A所示之彈性部46相比,可增加彈 性部47與膜體部30之連接部位。藉此,與關於圖1〜圖3c I62926.doc •22· 201244361 於上文進行敍述之靜電致動器10及圖1〇A所示之彈性部46 相比,可進一步減小對彈性部47與膜體部30之1個連接部 位施加之應力。藉此,可更加確實地確保施力部40之耐蠕 變性。 又,藉由適當調整彈性部42、46、47之各者之分支部 42a、46a、47a之設置數量、及設置位置等,而可使對彈 性部42、46、47與膜體部30之各者之連接部位施加之應力 及彈性部42、46、47之剛性相互大致均勻。或者,藉由適 當調整彈性部42、46、47之各者之分支部42a、46a、47a 之設置數及設置位置等,而可使彈性部42、46、47與膜體 部30之各者之連接部位之應力及彈性部42、46、47之剛性 於長度方向階段性或逐漸地變化。於此情形時,不僅短邊 方向,於長度方向上亦可錯開膜體部30被吸引至電極部20 之時序(timing)。例如,於彈性部42、46、47與膜體部30 之各者之連接部位之剛性自膜體部30之中央部朝向長度方 向之兩周緣部(第3周緣部33及第4周緣部34)逐漸變低之情 形時’首先’膜體部30之長度方向之兩周緣部彎曲。由 此,可進一步降低吸合電壓。又,可進一步提昇熱切換 性。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本實施形態,膜體部30包含第1孔 部61。第1孔部61係以膜體部30之長度方向與第i孔部61之 長度方向成為大致平行之方式設置。藉此,可降低吸合電 壓。又’可提昇熱切換性。施力部4〇之彈性部42於連接於 連接部41之一端與連接於膜體部3〇之複數個另一端之間包 I62926.doc •23- 201244361 含分支部42a。藉此,可確保施力部4〇之耐蠕變性。又, 可實現靜電致動器10之小型化。進而,可降低因表面積之 降低所致之破壞概率。 已說明了本發明之若干個實施形態,但該等實施形態係 作為一例而提示者,並未意圖限定發明之範圍。該等新穎 之貫施形態可以其他各種形態實施,可於不脫離發明之要 旨之範圍内進行各種省略 '置換、變更。該等實施形態或 其變形包含於發明之範圍或要旨内,並且包含於申請專利 範圍中記載之發明與其均等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之平面模式 圖2A及圖2B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之立體模 式圖。 之驅動之 之平面模 圖3A〜圖3C係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 平面模式圖。
圖4係例示靜電致動器之驅動特性 果之一例之曲線圖(graph)。 圖5係表示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之平面模式圖 圖6A〜圖6C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器 式圖。 之模擬結果 器之應力分 圖7係例示比較例之靜電致動器之應力分佈 之一例的平面模式圖。 圖8A〜圖8C係例示本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 162926.doc -24- 201244361 佈之模擬結果之一例的平面模式圖。 圖9A及圖9B係例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靜電致動 器之平面模式圖。 圖10A及圖10B係例示本實施形態之另一彈性部之平面 模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靜電致動器 10a 靜電致動器 10b 靜電致動器 10c 靜電致動器 10d 靜電致動器 lOe 靜電致動器 20 電極部 20c 尺寸 30 膜體部 30a 膜體部 30b 膜體部 30d 膜體部 30e 膜體部 30x 尺寸 30y 尺寸 30z 尺寸 31 第1周緣部 32 第2周緣部 162926.doc -25 - 201244361 33 第3周緣部 33d 第3周緣部 33e 第3周緣部 34 第4周緣部 34d 第4周緣部 34e 第4周緣部 36 連接部 40 施力部 40a 施力部 40c 施力部 41 連接部 41x 尺寸 41y 尺寸 42 彈性部 42a 分支部 42w 尺寸 42y 尺寸 42z 尺寸 44 彈性部 44a 分支部 46 彈性部 46a 分支部 46b 直線部 47 彈性部 ·26· 162926.doc 201244361 47a 分支部 47b 直線部 50 間隙 61 第1孔部 61d 第1孔部 61e 第1孔部 61 x 尺寸 6 1 y 尺寸 62 第2孔部 62x 尺寸 62y 尺寸 63 第3孔部 100 基板 I62926.doc -27

Claims (1)

  1. 201244361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靜電致動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基板; 電極部,其設置於上述基板上; 膜體部,其與上述電極部對向設置且具有導電性;及 施力部’其包含與上述基板連接之連接部、及設置於 上述連接部與上述膜體部之間的彈性部,且支持上述膜 體部;且 上述電極部與上述膜體部可根據施加於上述電極部之 電壓而成接觸狀態與隔離狀態, 上述彈性部於連接於上述連接部之一端與連接於上述 膜體部之複數個另一端之間包含分支部。 2.如請求項1之靜電致動器,其中上述膜體部包含沿第i方 向延伸之第1孔部,且 上述第1方向為上述膜體部之長度方向。 3·如請求項2之靜電致動器,其中上述第丨孔部設置於上述 膜體部之短邊方向之中 心部。 4.如請求項丨之靜電致動器,其包含複數個上述施力部,且 上述複數個施力部之任一者連接於上述膜體部之第1 周緣部, 上述複數個施力部之除上述以外之任一者連接於與上 述第1周緣部對向之第2周緣部。 5·如請求項4之靜電致動器,其中連接於上述第1周緣部之 上述施力部、與連接於上述第2周緣部之上述施力部設 162926.doc 201244361 置於相互對向之位置。 6‘如請求項2之靜電致動器,其中上述膜體部更包含沿第2 方向延伸之第2孔部,且 上述第2方向與上述膜體部之長度方向正交。 7.如請求項6之靜電致動器,其中上述膜體部包含複數個 上述第2孔部,且 上述複數個上述第2孔部之任一者設置於上述第】孔部 與上述膜體部之第1周緣部之間, 上述複數個上述第2孔部之除上述以外之任一者設置 於上述第1孔部與和上述第1周緣部對向之第2周緣部之 間。 。 8·如請求们之靜電致動器,其中上述施力部包含複數個 上述彈性部。 9. 如請求項8之靜電致動器’其中上述複數個彈性部與上 述膜體部之各連接部位之上述複數個彈性部之剛性 均勻® 10. 如”月求項8之靜電致動器,其中上述複數個彈性部與上 述膜體部之各連接部位之上述複數個彈性部之剛性於各 者之間階段性或逐漸地變化。 162926.doc •2- ⑧
TW101107945A 2011-03-16 2012-03-08 Electrostatic Actuator TWI4859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57936A JP5318135B2 (ja) 2011-03-16 2011-03-16 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4361A true TW201244361A (en) 2012-11-01
TWI485969B TWI485969B (zh) 2015-05-21

Family

ID=46806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7945A TWI485969B (zh) 2011-03-16 2012-03-08 Electrostatic Actuato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66363B2 (zh)
JP (1) JP5318135B2 (zh)
CN (1) CN102674231B (zh)
TW (1) TWI4859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1344B2 (ja) * 2012-04-27 2016-07-13 株式会社東芝 Mems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080444A1 (ja) * 2012-11-26 2014-05-3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および可変容量デバイス
US9096422B2 (en) * 2013-02-15 2015-08-04 Fujifilm Dimatix, Inc. Piezoelectric array employing integrated MEMS switches
JP5881635B2 (ja) * 2013-03-25 2016-03-09 株式会社東芝 Mems装置
JP2014184536A (ja) * 2013-03-25 2014-10-02 Toshiba Corp 電気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7217975A1 (de) * 2017-10-10 2019-04-11 Robert Bosch Gmbh Mikromechanische Federstruktur
JP2022534713A (ja) * 2019-05-28 2022-08-03 ベーウントエル・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オートメイシ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運搬装置
WO2020255977A1 (ja) * 2019-06-18 2020-12-24 ストローブ株式会社 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9415A (en) * 1993-02-05 1995-03-21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Isolated tungste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tructures
JP4178192B2 (ja) * 1998-04-22 2008-11-1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物理量検出センサ
JP2001291463A (ja) * 2000-04-07 2001-10-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イッチ
US6545385B2 (en) * 2000-04-11 2003-04-08 Sandia Corporatio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apparatus for elevating and tilting a platform
US20040140733A1 (en) * 2003-01-13 2004-07-22 Keller Christopher Guild Electrostatic actuator with a multiplicity of stacked parallel plates
JP4161950B2 (ja) * 2004-02-27 2008-10-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メカニカル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5279863A (ja) * 2004-03-30 2005-10-13 Seiko Epson Corp アクチュエ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581847B2 (ja) * 2005-05-27 2010-1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DE102005033800B4 (de) * 2005-07-13 2016-09-1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ikromechanisches optisches Element mit einer reflektierenden Fläche sowie dessen Verwendung
KR100633101B1 (ko) * 2005-07-27 2006-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대칭 스프링 강성을 갖는 rf 멤스 스위치
WO2007129492A1 (ja) * 2006-04-14 2007-11-15 Hamamatsu Photonics K.K. 光電子増倍管
JP4895196B2 (ja) * 2007-01-10 2012-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光スキャナ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34581B2 (ja) * 2007-04-27 2009-09-30 株式会社東芝 静電型アクチュエータ
TWI384518B (zh) * 2008-04-15 2013-02-01 Pei Zen Chang 低吸附電壓之射頻微機電開關及其製造方法
JP5204066B2 (ja) * 2009-09-16 2013-06-05 株式会社東芝 Memsデバイス
JP4871389B2 (ja) 2009-11-27 2012-02-08 株式会社東芝 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35537A1 (en) 2012-09-20
JP5318135B2 (ja) 2013-10-16
TWI485969B (zh) 2015-05-21
CN102674231A (zh) 2012-09-19
CN102674231B (zh) 2015-10-21
JP2012196041A (ja) 2012-10-11
US8866363B2 (en) 2014-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44361A (en) Electrostatic actuator
JP4871389B2 (ja) 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
JP5449756B2 (ja) 導電性機械的ストッパを有するmemsスイッチ
JP5123532B2 (ja) マイクロカンチレバー
JP2011129369A (ja) 圧電memsスイッ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745722B1 (ko) 마이크로 전기기계 시스템 스위치
JP5829804B2 (ja) スイッチ構造体
JP2006159356A (ja) 圧電駆動型mems装置
JP2011040385A (ja) スイッチ構造
JP2019021631A (ja) 電磁作動の微小電気機械スイッチ
JP2008146939A (ja) マイクロスイッチング素子
TWI501274B (zh) 微機電系統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2005251549A (ja) マイクロスイッチ及びマイクロスイッチの駆動方法
JP2007259691A (ja) Memsの静電駆動法、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ー、及びマイクロスイッチ
JP4602722B2 (ja) 可変形状鏡
JP5150692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3051297A (ja) 可変容量装置
JP6216485B1 (ja) 変位拡大機構及びシャッタ装置
JP2007149370A (ja) スイッチ
JP2009016161A (ja) スイッ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無線端末
JP2004303734A (ja) 圧電センサの変位量を拡大する変位量拡大方法及びこの圧電センサを用いた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メカニカルシステムスイッチ
WO2018168658A1 (ja) 変位拡大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ャッタ装置
JP2004309974A (ja) 微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7234448A (ja) マイクロリレースイッチ
JP2005034938A (ja) 微小駆動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