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34643A - Submount, submount assembly, and submount assembl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Submount, submount assembly, and submount assembl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34643A
TW201234643A TW101102725A TW101102725A TW201234643A TW 201234643 A TW201234643 A TW 201234643A TW 101102725 A TW101102725 A TW 101102725A TW 101102725 A TW101102725 A TW 101102725A TW 201234643 A TW201234643 A TW 2012346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ase
semiconductor
emitting element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2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deki Watanabe
Rintaro Koda
Masaru Kuramoto
Kaori Naganuma
Hiroyuki Yokoyam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Univ Tohok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Univ Tohoku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34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464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2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o guide the optical wave ; Confining structures perpendicular to the optical axis, e.g. index or gain guiding, stripe geometry, broad area lasers, gain tailoring, transverse or lateral reflectors, special cladding structures, MQW barrier reflection layers
    • H01S5/22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o guide the optical wave ; Confining structures perpendicular to the optical axis, e.g. index or gain guiding, stripe geometry, broad area lasers, gain tailoring, transverse or lateral reflectors, special cladding structures, MQW barrier reflection layers having a ridge or strip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20/00Nanooptics, e.g. quantum optics or photonic crys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35Method for mounting laser chips
    • H01S5/02375Positioning of the laser chi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2301/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1S2301/17Semiconductor lasers comprising special layers
    • H01S2301/176Specific passivation layers on surfaces other than the emission fac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35Method for mounting laser chips
    • H01S5/02355Fixing laser chips on mounts
    • H01S5/0237Fixing laser chips on mounts by sold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6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components, e.g. waveguides, monitoring photo-detectors, drivers
    • H01S5/0265Intensity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8Coatings ; Treatment of the laser facets, e.g. etching, passivation layers or reflecting layers
    • H01S5/0287Facet refl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e.g. pumping, e.g. by electron beams
    • H01S5/042Electrical excitation ; Circuits therefor
    • H01S5/0425Electrodes, e.g.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e.g. pumping, e.g. by electron beams
    • H01S5/042Electrical excitation ; Circuits therefor
    • H01S5/0425Electrodes, e.g.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 H01S5/04252Electrodes, e.g.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by operating on the active medium
    • H01S5/065Mode locking; Mode suppression; Mode selection ; Self pulsating
    • H01S5/0657Mode locking, i.e. generation of pulses at a frequency corresponding to a roundtrip in the cav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10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the optical resonator, e.g. extended or external cavity, coupled cavities, bent-guide, varying width, thickness or composition of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14External cavity lasers
    • H01S5/141External cavity lasers using a wavelength selective device, e.g. a grating or etal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3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305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materials used in the laser structure
    • H01S5/3086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materials used in the laser structure doping of the active layer
    • H01S5/309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materials used in the laser structure doping of the active layer doping of barrier layers that confine charge carriers in the laser structure, e.g. the barriers in a quantum we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3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34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quantum well or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e.g.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lasers,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 lasers or graded index separate co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GRINSCH] lasers
    • H01S5/342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quantum well or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e.g.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lasers,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 lasers or graded index separate co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GRINSCH] lasers containing short period superlattices [S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3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34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quantum well or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e.g.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lasers,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 lasers or graded index separate co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GRINSCH] lasers
    • H01S5/343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quantum well or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e.g.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lasers,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 lasers or graded index separate co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GRINSCH] lasers in AIIIBV compounds, e.g. AlGaAs-laser, InP-based laser
    • H01S5/34333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quantum well or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e.g.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lasers,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 lasers or graded index separate co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GRINSCH] lasers in AIIIBV compounds, e.g. AlGaAs-laser, InP-based laser with a well layer based on Ga(In)N or Ga(In)P, e.g. blue la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40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semiconductor las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S5/02 - H01S5/30
    • H01S5/4006Injection 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50Amplifier struc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S5/02 - H01S5/3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ometry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Description

201234643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技術係關於一種用以裝配半導體發光元件之基台、一 種使用該基台之基台總成及一種基台裝配方法。 【先前技術】 近來’對於使用脈衝持續時間在阿秒範圍或飛秒範圍中 之雷射光的前沿科學領域中之研究,已頻繁地使用超短脈 衝/超南功率雷射。此外,除對在皮秒或飛秒之時間尺度 上的超快現象的科學興趣外,已積極地進行對用於實用用 途(諸如微加工或雙光子成像)之使用高峰值功率的超短脈 衝雷射之應用研究。此外,預期具有405 nm之光發射波 長、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高功率/超短脈衝雷 射二極體元件充當容積光碟系統(其被預期作為在藍光光 碟系統之後的下一代光碟系統)之光源、在醫學領域、生 物成像領域或其類似者中必要之光源,或覆蓋整個可見光 範圍之相干光源。 作為超短脈衝/超高功率雷射,例如,鈦/藍寶石雷射係 已知的;然而,鈦/藍寶石雷射係昂貴且大型的固體雷射 光源,此為對該技術之傳播的主要障礙。若經由使用雷射 二極體或雷射二極體元件來實現超短脈衝/超高功率雷 射,則認為將達成在超短脈衝/超高功率雷射之大小、價 格及電力消耗方面的大的降低及超短脈衝/超高功率雷射 之高穩定性,藉此導致在促進超短脈衝/超高功率雷射在 此等領域中之普遍使用方面的突破。 160116.doc 201234643 具有全半導體結構之一雷射二極體器件總成(如此種4 〇 5 nm波長高峰值功率皮秒脈衝光源)通常具有M〇pA(主振功 率放大器)組態。更具體言之,該雷射二極體器件總成由 產生皮秒脈衝之一雷射二極體及放大所產生之皮秒脈衝的 一半導體光學放大器(S0A,半導體雷射放大器)組態而 成。本文中,光學放大器直接放大光學信號自身而不將光 學k唬轉換為電信號,且具有無諧振器之一雷射結構,且 將入射光按該放大器之光學增益放大。更具體言之,產生 皮秒脈衝之具有ΜΟΡΑ組態的脈衝光源中之一者為包括外 部諧振器之一模式鎖定型雷射二極體器件總成。 半導體光學放大器可藉由降低雷射二極體元件之兩個端 表面的反射率而達成◦為了降低反射率,通常執行一種將 由介電多層膜組態而成之非反射塗層塗覆至該等端表面的 技術;然而,即使將非反射塗層塗覆至雷射二極體元件之 端表面(包括垂直於該等端表面之波導),殘餘反射率仍為 高的,且難以達成具有足夠光學增益之半導體光學放大 器。因此,在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中使用一種降低有效反射 率的技術,該半導體光學放大器包括一經配置成相對於端 表面而傾斜的波導(亦即,傾斜波導)。此外,在需要降低 雷射二極體元件之端表面之反射率的狀況下(如在藉由使 用外反射鏡而組態之模式鎖定型雷射二極體元件總成的狀 況下),採用一種將波導配置成相對於端表面傾斜的技術 (亦即,採用包括傾斜波導之雷射二極體元件)亦係有效 的。 160II6.doc 201234643 在實際上使用雷射二極體元件或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下 文中統稱為「半導體發光元件」)的狀況下,有必要將半 導體發光元件有效地光學耦合至透鏡、光學器件、光學元 件或另一器件。然而,如上文所描述,當安裝具有相對於 半導體發光元件之端表面而傾斜之波導的半導體發光元件 以允許其軸線平行於系統之光軸時,根據斯奈爾定律,自 半導體發光元件發射之光相對於系統之光軸而以某一角度 傾斜。因此,存在不允許在無改變的情況下使用相關技術 中之系統的問題。此外,在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中,存在入 射光之光竊合效率下降的問題。 因此,作為一種解決此等問題之方法,曰本未審查專利 申請公開案第2007-088320號揭示一種使散熱片之安裝區 段傾斜的技術’且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案第H11- 087840號揭示一種在雷射二極體元件之p側接觸層上形成 標記1 7及1 8的技術。 【發明内容】 在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〇07-088320號中所揭 示的技術中’ f雷射二極^件之設計被改變時,有必要 改變散熱片之形狀。通當 逋常,藉由使用沖模來形成散熱片。 因此’有必要在每次改變設外時开彡士、士城 一 文又D卞呀形成沖楨,且半導體發光 元件之製造成本增加。此林,y· 〇丄丄 此外,在曰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 案第H11-087840號令所揭示的 询不的技術中,製程時間由於形成 標記1 7及1 8而增加,且可屮 j出現堵如由形成標記17及18引起 之良率或可靠性降低的問題。 mU6.doc 201234643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基台、一種使用該基台之基台總成 及一種基台裝配方法,該基台具有抵抗包括半導體發光元 件(包括傾斜波導)之製造成本增加及良率或可靠性降低之 問題的結構及組態,且被用以裝配半導體發光元件。 根據本技術之一實施例,提供一基台,其具有第一表面 且允許將包括波導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固定於該第一表面 上,該波導具有相對於半導體發光元件之光入射/發射端 表面的法線以eWG(度)傾斜的一轴線,且由具有折射率 之半導體材料製成,該基台包括: 位於第一表面上之一熔融結合材料層;及 形成於該熔融結合材料層中之一對準標記,允許在角度 eSN^SilTiCllLE.sir^wG)/!^下辨識該對準標記,其中在半導 體發光元件之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外部附近的光透射媒 體之折射率為n〇。 根據本發明之第-實施例,提供一基台總成,其包括: 包括波導之-半導體發光元件,該波導具有相對於半導 體發光元件之光人射/發射端表面的法線以^(度)傾斜的 一軸線,且由具有折射率nLE之半導體材料製成丨及 一基台,其允許將半導體發光元件固定於其第一表面 其中該基台包括: 位於第一表面上之一熔融結合材料層;及 允許在角度 其中在半導 形成於該熔融結合材料層中之一對準標圮, esMzsin'ifnLE’sinewGVno]下辨識該對準標記, 160116.doc 201234643 體發光7L件之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外部附近的光透射媒 體之折射率為nG。 、 根據本技術之第二實施例,提供一基台總成,其包括: 一基台,其具有第一表面且允許將包括波導之一半導體 發光7L件固定於該第一表面上,該波導具有相對於半導體 發光元件之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法線以θ w G (度)傾斜的一 軸線,且由具有折射率nLE之半導體材料製成;及 一散熱片,其允許將基台安裝於其上, 其中該基台包括: 位於基台之第一表面上的一熔融結合材料層; 一黏合層,其形成於面對基台之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 上;及 形成於該熔融結合材料層中之一對準標記,允許在角度 eSM=Siir1 [nLE,sin(ewG)/n〇]下辨識該對準標記,其中在半導 體發光元件之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外部附近的光透射媒 體之折射率為n〇,及 該基台藉由位於該基台與散熱片之間之黏合層而被安裝 於散熱片上。 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基台裝配方法,其 為-種裝配基台總成之方法,該基台總成包括: 包括波導之-半導體發光元件,該波導具有相對於半導 體發光70件之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法線以(度)傾斜的 轴線且由具有折射率心之半導體材料製成;及 一基台,其允許將半導體發光元件固定於其第一表面 160ll6.doc 201234643 上, 該基台包括: 位於第一表面上之一熔融結合材料層;及 形成於該熔融結合材料層中之一對進 ▲ . -]Γ · 羊標圮,允許在角度 0SM = sin [nLE’sln(eWG)/nQ]下辨識該對準標記,其 “ 體發光元件之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外部附近的 體之折射率為n〇, 、 該方法包括: 使基台及半導體發光元件相對於對準標記而對準,且炼 融並冷卻熔融結合材料層以將半導體發光元件安裝於基台 上。 根據本技術之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基台裝配方法,其 為一種裝配基台總成之方法,該基台總成包括: 一基台,其具有第一表面且允許將包括波導之一半導體 發光元件固定於該第-表面±,該料具有相肖於半導體 發光元件之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法線以0wg(度)傾斜的一 軸線,且由具有折射率nLE之半導體材料製成;及 一散熱片’其允許將基台安裝於其上, 該基台包括: 位於第一表面上之一熔融結合材料層; 一黏合層,其形成於面對基台之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 上;及 形成於s亥炼融結合材料層中之一對準標記,允許在角度 si^sinjnwsinWwGVno]下辨識該對準標記,其中在半導 201234643 體發光元件之光人射/發射端表面的外部附近的光透射媒 體之折射率為n〇, /签口兴敢热月之間之黏合層而被安裝 於散熱片上, 該方法包括: 使基台及散熱片相對於對準標記而對準,且熔融並冷卻 黏合層以將基台安裝於散熱片上。 可組合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基台裝 配方法’且在此狀況下’可以此次序來執行根據本技術之 第-實施例㈣台裝配方法及根據本技術之第二實施例的 基台裝配方法,或可以此次序來執行根據本技術之第二實 施例的基台裝配方法及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例的基台裝 配方法。替代地,可同時執行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例及 第二實施例的基台裝配方法。 在根據本技術之實施例的基台、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 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基台總成及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例及 第二實施例之裝配基台總成的方法中,被允許在角度 esMiiir1 [nLE. sin(eWG)/nG;i下辨識的對準標記形成於熔融結 合材料層中。因此,在包括傾斜波導之半導體發光元件 中,較不可此出現諸如裝配成本增加及良率與可靠性降低 的問題。此外,允許將包括傾斜波導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容 易地裝配於相關技術中之系統中,且允許改良半導體發光 元件之光耦合效率’藉此改良整個系統之效能。此外,不 必澈底地改變形成半導體發光元件或基台之現有製程,且 160116.doc -10· 201234643 允許藉由使用影像辨識裝置來執行安裝;因此,允許顯著 降低製造成本及運作成本。 應理解,上文之一般描述及下文之詳細描述兩者為例示 性的,且意欲提供對如所主張之技術的進一步解釋。 【實施方式】 包括隨附圖式以提供對本發明之進一步理解,且該等隨 附圖式被併入於本說明書中且構成本說明書之一部分。圖 式說明實施例且與說明書一起用以解釋本技術之原理。 將參考實例及隨附圖式來描述本技術;然而,本技術並 不限於此,且給出實例中之各種值及材料係為了說明。應 注意,將以以下次序給出描述。 1.根據本技術之一實施例之基台、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 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基台總成、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例及 第二實施例的基台裝配方法及一般描述 2·實例1(根據本技術之實施例的基台、根據本技術之第一 實施例的基台總成及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例的基台裝配 方法) 3·實例2(實例1之修改) 4.實例3(實例2之修改) 5 ·實例4(該技術之基台、根據本技術之第二實施例的基 台總成、根據本技術之第二實施例的基台裝配方法),及 其他 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例的基台總成可進一步包括一散 熱片,其允許將一基台安裝於其上。 160116.doc •11- 201234643 在根據本技術之實施例的基台、根據本技術之第—實施 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基台總成(包括上述較佳模式)及祀據本 技術之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基台裝配方法 T,平導 體發光元件可由雷射二極體元件或半導體光學放大器 (SOA、半導體雷射放大器)組態而成。 在根據本技術之實施例的基台、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 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基台總成及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例及 第二實施例的基台裝配方法(包括上述較佳模式及組態) 中,當將半導體發光元件安裝於基台上時,基台之軸線與 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轴線可以eSM(度)而彼此相交。接著在 此組態中,一熔融結合材料層可具備兩個或兩個以上之點 狀對準標記,且連接該等對準標記中之兩者的直線可以 eSM(度)或(9〇·θ3Μ)(度)而與基台之軸線相交,或炼融結合 材料層可具備一或多個條狀對準標記,且對準標記之軸: 可以eSM(度)或(9〇-eSM)(度)而與基台之軸線相交。 替代地,在根據本技術之實施例的基台、根據本技術之 第-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基台總成及根據本技術之第一 第二實施㈣基台裝配方法(包括上述較佳模式 及組態)中’一黏合層可形成於面對第一表面之第二表面 j,且可藉由位於該基台與散熱片之間之黏合層而將基台 安裝於散熱片上,且當將基台安裝於散熱片上時,基台之 ^線與,熱片之輪線可以esM(度)而彼此相交。在此組態 ; * 。。材料層可具備兩個或s個以上之點狀對準標 11己 且連接該等對準標Φ + 1 1 半铩屺中之兩者的直線可以Θ§μ(度)或 160116.doc 12 201234643 (eSM)(度)而與基台之軸線相彡,或溶融結合材料層可 具備一或多個條狀對準標記,且對準標記之轴線可以 eSM(度)或(9(msm)(度)而與基台之軸線相交。 在熔融結合材料層具備兩個點狀對準標記的狀況下,兩 個對準標記可經配置以允許連接該兩個對準標記之直線以 eSM⑷而與基台之轴線相交或以(9〇D⑷而與基台之 轴線相交。此外,在溶融結合材料層具備三個點狀對準桿 疋的狀況下’該三個對準標記可經配置以允許連接第一對 準標記及第二對準標記的直線及連接第二對準標記及第三 對準標1己的直線分別以eSM(度)及(9㈣sm)(度)而與基台之 軸線相父。此外,在溶融結合材料層具備四個點狀對準標 記的狀況下,該四個點狀對準標記可經配置以允許連接第 一對準標記及第二對準標記的直線及連接第三對準標記及 第四對準標記的直線以eSM(度)而與基台之軸線相交,及允 許連接第-對準標記及第四對準標記的直線及連接第二對 準標記及第三對準標記的直線以(9〇-eSM)⑷而與基台之 轴線相交。 在溶融結合材料層具備—個條狀對準標記的狀況下,該 一個條狀對準標記可經配置以允許其軸線以‘⑷而與基 台之軸線相交’或以(9〇_esM)(度)而與基台之轴線相交。 在溶融結合材料層具備兩個條狀對準標記的狀況下,該兩 個條狀對準標記可經配置以允許其軸線以0SM(度)而與基台 之軸,或允許其軸線以(9"SM)(度)而與基台之軸 線柄父,或允許該等條狀對準標記中之—者的軸線及另一 160116.doc -13. 201234643 條狀對準標t己之轴線分別以eSM⑷及(9〇_0sm)(度)而與基 台之軸線相交。在熔融結合材料層具備三個條狀對準標: 的狀況下’該三個條狀對準標記可經配置以允許該三個條 狀對準標記中之兩者的軸線及剩餘條狀對 別以eSM⑷及(㈣SM)⑷而與基台之抽線相交,== 以(9〇-θ5Μ)(度)及eSM(度)而與基台之軸線相交。在熔融結 合材料層具備四個條狀對準標記的狀況下,該四個條狀^ 準標記可經配置以允許第一條狀對準標記及第三條狀對準 標記的軸線及第二條狀對準標記及第四條狀對準標記的軸 線分別以eSM(度)及(9〇-eSM)(度)而與基台之軸線相交。 在根據本技術之實施例的基台、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 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基台總成及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例及 第二實施例的基台裝配方法(包括上述各種較佳模式及組 態)中,熔融結合材料層可具有一層壓結構,該層壓結構 自第一表面側依次包括一Au層及一Au_Sn合金層(例如, AusoSho合金層),且對準標記可由形成於Au_Sn合金層中 之一開口組態而成,且在該開口之底部處可曝露△1^層。在 此組態中,對準標記可容易藉由影像辨識裝置來偵測。然 而,熔融結合材料層之結構並不限於此,且熔融結合材料 層可具有-層壓結構’該層壓結構自第-纟面側依次包括 一 Au層及一 Ag-Sn合金層。在具有此雙層結構的熔融結合 材料層中,Au-Sn合金層之投影影像較佳包括mAu層之投 影影像中,藉此允許(例如)藉由一結合製程而將佈線或其 類似者連接至Au層。然而,熔融結合材料層並不限於此材 160116.doc 201234643 料組態及層結構。作為形成熔融結合材料層之材料或形成 黏合層之材料’可使用所謂之低熔點金屬(合金)材料、焊 接材料或銅焊材料’且材料之實例包括:In(具有l57t>c之 熔點的銦);基於銦金之低熔點合金;基於錫(Sn)之高溫焊 料’諸如Si^AgW具有220°C至370°C之熔點)及Sn95Cu5(具 有227 C至370 C之溶點);基於敍(pb)之高溫焊料,諸如 Pb97.5Ag2.5(具有 304t 之熔點)、pb94 5Ag5 5(具有 3〇4t 至 365 C之熔點)及Pb97 sAgi 5Sni 〇(具有3〇9〇c之熔點);基於 辞(Zn)之高溫焊料,諸如ZnwAy具有38〇(>c之熔點”基於 錫鉛之標準焊料,諸如Sn5Pt>95(具有300°C至314t之熔點) 及Snjb98(具有316t至322它之熔點);銅焊材料,諸如 AU88Gai2(具有%rC之熔點)(所有下標係以原子百分數 计)。應注意,在半導體發光元件及基台被加熱以結合在 一起且散熱片及基台被加熱以結合在-起的狀況下,有必 要使將在稱後之製程中被加熱之形成黏合層或熔融結合材 料層的材料⑽點低於將在較早之製程中被加熱之形成溶 嘁結合材料層或黏合層的材料的熔點。在半導體發光元件 與基台及散熱片與基台同時被加熱以結合在-起的狀況 下’允許使用相同材料作為形成炫融結合材料層及黏合層 的材料。允許藉由PVD方法(諸如真空沈積方法錢鐘方 =)來形成熔融結合材料層及黏合層,且允許藉由(例如)姓 剡方法或起離方法來形成對準標記。 ,成基台之材料的實例包括細、金剛石、砂训,且 形成散熱片之材料的眚如& ^ +的貫例包括銅、鋼鎢、銅合金、鐵、不 1601 J6.doc 201234643 鏽鋼、鋁、鋁合金、鎢、鉬、銅鉬及鋁碳化矽。可藉由已 知之方法來形成基台及散熱片。 此外’在根據本技術之實施例的基台、根據本技術之第 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基台總成及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 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基台裝配方法(包括上述各種較佳模 式及組態)中,對準標記可重疊半導體發光元件,或對準 標記可不重疊半導體發光元件。在前一種狀況下,半導體 發光元件可由允許自上方透過半導體發光元件辨識對準找 記的材料(例如’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或安置 於半導體發光元件之對準標記上方的組件可由透明材料製 成。 為了將半導體發光元件安裝於基台上,可將第二電極 (稍後將予以描述)安裝於基台上,或可將第—電極(稍後將 予以描述)安裝於基台上。在前一種狀況下,將一化合物 半導體層及一基板以此次序層壓於基台上;因此,以所謂 之接面向下(junction-down)方式來安裝半導體發光元件。 另一方面’在後一種狀況下’將基板及化合物半導體層以 此次序層壓於基台上;因此’以所謂之接面向上(juncti〇n_ up)方式來安裝半導體發光元件。 此外’在根據本技術之實施例的基台、根據本技術之第 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基台總成及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 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基台裝配方法(包括上述各種較佳模 式及組態)中’半導體發光元件之光入射/發射端表面可自 基台突出’藉此允許以所謂之接面向下方式來安裝半導體 160116.doc -16- 201234643 發光元件,及允許進一步改良藉由散熱片來冷卻半導體發 光元件的效應。 角度eWG可在〇.i%eWGy〇。的範圍内,較佳在2。如 的範圍内。在半導體發光元件具有隆脊條狀結構的I況 下,波導之軸線對應於連接線段(在隆脊條狀結構之寬度 方向上連接兩個側表面)或線段之組合的中點的直線。此 外,該軸線相對於光入射/發射端表面之法線以(度)傾 斜,然而,取決於半導體發光元件之結構及組態,軸線可 相對於光入射端表面之法線、光發射端表面之法線或兩個 光入射/發射端表面之法線以eWG(度)傾斜。 在根據本技術之實施例的基台、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 例及第二實施例的基台總成及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例及 第二實施例的基台裝配方法(包括上述各種較佳模式及組 態(下文中共同地且簡單地稱為「本技術」))中,在半導體 發光元件由雷射二極體元件組態而成的狀況下,雷射二極 體元件可為已知之連續波雷射二極體元件或脈衝雷射二極 體元件。在後一種狀況下,構成模式鎖定型雷射二極體元 件之雷射二極體元件的實例包括具備光發射區域及可飽和 吸收區域的雷射二極體元件,且更具體言之,允許該雷射 一極體元件按光發射區域及可飽和吸收區域之配置狀態而 被分類為:SAL(可飽和吸收層)類型及wi(弱折射率波導) 類型’其中光發射區域及可飽和吸收區域配置於垂直方向 上;及多區段類型,其中光發射區域及可飽和吸收區域並 置於諧振器(波導)方向上。 160116.doc 17 201234643 本文中,作為多區段類型之雷射二極體元件的一模式, 雙區段類型之雷射二極體元件可包括: (a) —層壓結構本體’其藉由依次層壓以下各者而組態: 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第一導電類型之第一化 合物半導體層;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且具有光 發射區域及可飽和吸收區域之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作用 層);及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第二導電類型之 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該第二導電類型不同於該第一導電 類型; (b) 形成於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上之一第二電極;及 (c) 電連接至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之一第一電極, 其中第二電極由一分離凹槽分為第一區段及第二區段, 該第一區段經組態以藉由將電流經由光發射區域傳遞至第 一電極而產生正向偏壓狀態,該第二區段經組態以將電場 施加至可飽和吸收區域。應注意,出於方便起見,可將具 有此組態之雷射二極體元件稱為「本技術中之雷射二極 元件」。 接著,需要第二電極之第—區段與第二區段之間的電阻 為第二2電極與苐一電極之間的電阻的…❹倍或更大、較佳 為1x10倍或更大、更佳為1χ1〇3倍或更大。應注意出於 方便起見’將本技術中之此雷射二極體元件稱為「具有第 -組態之雷射二極體元件」。替代地,需要第二電極之第 -區3段與第二區段之間的電阻為1χΐ〇2 ω或更大 '較佳為 或更大、更佳為1χ1〇4 Ω或更大。應注意出於方 160116.doc -18· 201234643 便起見’將本技術中之此雷射二極體元件稱為「具有第二 組態之雷射二極體元件」。 在具有第-组態或第二組態之雷射二極體元件中,第二 電極之第一區段與第二區段之間的電阻為第二電極與第一 電極之間的電阻的10倍或更大,或為1χΐ〇2 ω或更大。因 此,允許可靠地抑制自第二電極之第—區段流至其第二區 段之漏電流。換言之,當允許被注入至光發射區域(載流 子注入區域、增魏域)中之電流增加時,允許施加至可 飽和吸收區域(載流子非注入區域)之反向偏壓電壓增 加;因此,可達成具有短脈衝持續時間之雷射光的單一^ 式下之模式鎖定操作。接著’可僅藉由用分離凹槽將第二 電極分為第-區段及第二區段來達成第二電極之第一區段 與第二區段之間的此高電阻。 在具有第一組態或第二組態之雷射二極體元件中,藉由 使電流自第二電極之第一區段經由光發射區域傳遞至第一 電極而產生正向偏壓狀態,且在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第 二區段之間施加電壓以將電場施加至可飽和吸收區域,藉 此允許執行模式鎖定操作。此外,需要其中將反向偏壓電 壓施加於第一電極與第二區段之間的組態(亦即,其中第 一電極及第二區段分別為陰極及陽極的組態)^應注意, 可將被施加至第二電極之第一區段的脈衝電流、與脈衝電 壓同步之脈衝電流或脈衝電壓施加至第二電極之第二區 段,或可將DC偏壓施加至第二電極之第二區段。此外, 當使電流自第二電極經由光發射區域傳遞至第一電極時, 160116.doc -19· 201234643 可經由光發射區域將一外部電信號自第二電極施加至第一 電極以重疊於電流上。因此,允許光學脈衝與外部電信號 同步。替代地,允許光學信號自層壓結構本體之光入射端 表面進入。因此,允許光學脈衝與光學信號同步。 此外’在本技術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中,第三化合物半 導體可具有(但不限於)包括井層及障壁層之一量子井結 構,且井層之厚度係在1 nm至1〇 nm(包括】nm與1〇 1111〇的 範圍内、較佳在1 nm至8 nm(包括1 nm與8 nm)的範圍内, 且障壁層中之雜質的摻雜濃度係在2xl〇i8 cm-3至1χ1〇2〇 cm·3(包括2Χ1018 cm-3與1χ1〇2〇 em.3)的範圍内較佳在 lxlO19 cm·3至 lxlO20 cm-3(包括 lxl〇i9 cm_^ 1χΐ〇20 cm.3)的 範圍内。應注意,出於方便起見,可將本技術中之此雷射 一極體元件稱為「具有第三組態之雷射二極體元件」。 當構成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之井層的厚度經判定為在1 nm至10 nm(包括1 nm與1〇 nm)的範圍内且在構成第三化合 物半導體層之障壁層中之雜質的摻雜濃度經判定為在 2x10丨8 cm·3至 lxl〇2〇 cm-3(包括 2χ1〇丨8 cm.3與 ΐχΐ〇2〇 ⑽ 3)的 範圍内時(亦即,當井層之厚度減小且第三化合物半導體 層之載流子增加時),允許壓偏振之效應減小,且允許獲 得能夠產生短持續時間之么模光學脈衝(具有較小數目之 次脈衝分量)的雷射光源。此外,允許藉由最低可能之反 向偏壓電壓來達成模式鎖定驅動,且允許產生與外部信號 (電信號及光學信號)同步之光學脈衝串。障壁層中所包括 之雜質可為(但不限於)矽(Si),且雜質可為氧(〇)。 160116.doc •20· 201234643 具有第一至第三組態之雷射二極體元件可為具有隆脊條 型分離侷限異質結構(SCH結構)的雷射二極體元件。 此外,在本技術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中,需要第二電極 之寬度在0·5 μηι至50 μιη(包括0.5 μιη與50 μιη)的範圍内、 較佳在1 μιη至5 μηι(包括1 μπι與5 μιη)的範圍内,需要隆脊 條結構之高度在0.1 μm至10 μη1(包括〇」|11111與1〇 μιη)的範 圍内、較佳在0.2 μηι至1 μηι(包括0.2 μπι與1 μιη)的範圍 内’且需要將第二電極分離為第一區段及第二區段之分離 凹槽的寬度在1 μηι或更大及諧振器之長度的5〇%或更小的 範圍内、較佳為1 〇 μιη或更大及諧振器之長度的丨〇%或更 小的Ιϋ圍内。Ί皆振器長度可為〇 6 mm(作為一實例),但並 不限於此。此外,隆脊條結構之寬度可為2 μηι或更小(作 為一實例),且隆脊條結構之寬度的下限可為〇 8 (作為 一實例),但其並不限於此。自一安置於第二化合物半導 體層中之隆脊條結構之兩個側表面外部的區段的頂表面至 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作用層)的距離(D)較佳為ι 〇χ丨〇·7 m(0.1 μηι)或更大。當以此方式來判定距離(D)時,允許將 可飽和吸收區域可靠地形成於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之兩側 (稱為Υ方向」)上。可基於臨限電流之上升、溫度特 性、長期驅動中之電流上升速率的減小及其類似者來判定 距離(D)的上限。應注意,在以下描述中’將諧振器長度 方向或波導延伸的方向定義為χ方向,且將層壓結構本體 之厚度方向定義為2;方向。 此外,在本技術中之雷射 —極體元件(包括上述較佳模 160116.doc 21- 201234643 式)中,或在本技術中之構成半導體發光元件的半導體光 學放大!§(出於方便起見,下文中可稱為「本技術中之半 導體光學放大器」)中,第二電極可由鈀(pd)單層、鎳 單層、鉑(Pt)單層、鈀層/鉑層層壓結構(其中鉑層與第二 化合物半導體層接觸)或鈀層/鎳層層壓結構(其中鈀層與第 二化合物半導體層接觸)組態而成。應注意,在下部金屬 層由鈀製成且上部金屬層由鎳製成的狀況下,需要上部金 屬層之厚度為0.1 μηα或更大、較佳為〇 2 μιη或更大。替代 地,第二電極較佳由鈀(pd)單層組態而成,且在此狀況 下,需要其厚度為20 nm或更大、較佳為50 nm或更大。替 代地,第二電極較佳由鈀(pd)單層、鎳(Ni)單層、鉑(pt)單 層或一層壓結構組態而成,該層壓結構包括下部金屬層 (其與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接觸)及上部金屬層(其中下部金 屬層由一種選自由鈀、鎳及鉑組成之群的金屬製成,且在 第二電極中之分離凹槽係在步驟(D)中(將在稍後予以描述) 形成的狀況下,上部金屬層由蝕刻速率等於、實質上等於 或高於下部金屬層之蝕刻速率之金屬製成)。此外,需要 用以在步驟(D)中(將在稍後予以描述)在第二電極中形成分 離凹槽的㈣劑為王水m硫酸、鹽酸或選自其之兩 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溶液(具體言之,硝酸與硫酸的混合 溶液或硫酸與鹽酸的混合溶液卜需要第二電極之寬度在 〇·5 μηι至50 μηι(包括〇.5 “爪與別μηι)的範圍内,較佳在1 μηι至5 μηι(包括1从爪與5 μηι)的範圍内。 在本技術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包括上述較佳組態及模 160116.doc •22- 201234643 式)中,可飽和吸收區域之長度可短於光發射區域之長 度。替代地,第二電極之長度(第—區段及第二區段之總 長度)可短於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作用層)的長度。第二電 極之第-區段及第二區段的特定配置狀態包括: ⑴其中提供第二電極之—個第—區段及第二電極之一 個第二區段的狀態,且第二電極之第一區段及第二電極之 第二區段經安置而使分離凹槽位於其間; ⑺其中提供第二電極之-個第_區段及第二電極之兩 ㈣二區段的狀態’且該第一區段的一端面對該等第二區 段中之-者,同時一個分離凹槽位於其間,且該第一區段 的另-端面對另一第二區段,同時另一分離凹槽位於其 間,及 (3)其中提供第二電極之兩個第—區段及第:電極卜 7第二區段的狀態’且該第二區段的一端面對該等第一區 段中之一者,同時一個分離凹槽位於其間,且該第二區段 的另-端面對另一第一區段,同時另一分離凹槽位於其間 :亦即’第二電極具有第二區段被央於第一區段之間的組 癌)。更廣泛而言’該等配置狀態包括: (4)其中提供第二電極之N個第—區段及第二電極之(⑹) 二區段的狀態,且第二電極之該等第-區段經配置而 第二電極之該等第二區段被央於其間; (5)其中提供第二電極之Ν個第二區段及第二電極之(μ) :第-區段的狀態,且第二電極之該等第二區段經配置而 卓二電極之該等第一區段被央於其間;及 I60116.doc -23- 201234643 (6)其中提供第二電極之N個第二區段及第二電極之別固 第一區段的狀態,且第二電極之該等第二區段與第二電極 之該等第一區段對準。 應注意,換言之,狀態(4)及(5)分別為:(4,)其中提供n 個光發射區域(載流子注入區域、增益區域)及(N])個可飽 和吸收區域(載流子非注入區域)的狀態,且該等光發射區 域經配置而使可飽和吸收區域被夾於其間;及(5,)其中提 供N個可飽和吸收區域(載流子非注入區域)及(N—i)個光發 射區域(載流子注入區域、增益區域)的狀態,且該等可飽 和吸收區域經配置而使光發射區域被夾於其間。應注意, 當採用組態(3)、(5)及(5,)時.,在具有第―至第三:態:雷 射一極體疋件的光發射端表面中較不可能出現損害。 允許藉由以下方法來製造本技術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 更具體言之’允許藉由包括以下步驟之方法來製造雷射二 極體: ι(Α)形成層壓結構本體,該層壓結構本體係藉由依次層 壓以下各者而組態: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 :導電類型之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由基於⑽之化合物 :導體製成且具有光發射區域及可飽和吸收區域的第三化 口物半導體層,及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第二 導電類型之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該第二導電類型不同於 該第一導電類型; (B) 在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上形成第二電極; (C) 藉由將第二電極用作蝕刻遮罩蝕刻第二化合物半導 160] 16.doc •24· 201234643 體層之一部分或全部來形成隆脊條結構;及 (D)形成一抗蝕劑;!以用於在第二電極中形成分離凹 槽’且接著藉由將該抗蚀劑層用作濕式钱刻遮罩的濕式敍 :::法而在第二電極中形成分離凹槽,藉此用該分離凹槽 將第—電極分為第一區段及第二區段。 接著,當採用此製造方法時,具體言之,當藉 電極用作钱刻遮罩來钮刻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之一部分: 2部(亦即,藉由將經圖案化之第二電極用作钱刻遮 2對準系統)來形成隆脊條結構時,不發生第二電極血隆 2結構之間的未對準。此外’較佳藉由濕式㈣方^而 t:電極中形成分離凹槽。因此,不同於乾式姓刻方 "當採用濕式蝕刻方法時,允許抑制第二化合物半導體 特性之退化的退化。因此,允許可靠地防止光發射 應注忍’取決於待製造之雷射二極體元件的組態及結 ’在步驟(c)中’可在厚度方向上部分地蝕刻第二化A 導體層,或可在厚度方向上完全地姓刻第二化合物半 =體層’或可在厚度方向上钮刻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及第 -化合物半導體層’或可在厚度方向上部分地飯刻第二化 合物半導體層及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及進 半導體層。 °物 此外在步驟(D)中,需要滿足£舰 ER〇/ERl>ixl〇2 , ^ , ^ v 較佳地 八中在分離凹槽被形成於第二電極中 狀況下,第-φ & —電極之蝕刻速率及層壓結構本體之蝕刻速率 160116.doc -25- 201234643 分別為ER0及ER〆當ERo/ER,滿足此關係時,允許可靠地 蝕刻第二電極而不蝕刻層壓結構本體(或僅稍微蝕刻層壓 結構本體)。 本技術中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可由透射型半導體光學放 大器組態而成’但並不限於此,而是可由反射型半導體光 學放大器、5皆振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或單塊型半導體光學 放大器組態而成》 在此狀況下’透射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可包括: (a) —層壓結構本體,其係藉由依次層壓以下各者而組 態: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第一導電類型之第 一化合物半導體層;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且具 有光學放大區域(載流子注入區域、增益區域)的第三化合 物半導體層;及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第二導 電類型之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該第二導電類型不同於該 第一導電類型; (b) 形成於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上的一第二電極;及 (c) 電連接至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的一第一電極。 在此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中,層壓結構本體可具有隆脊條 結構。此外’可在自光發射端表面至層壓結構本體之内部 的區域中沿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之軸線提供一載流子非注入 區域,且該載流子非注入區域沿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之軸線 的長度LNC(載流子非注入區域之寬度)可在1 μιη至1〇〇 μιη 的範圍内(作為一實例)。此外,可在自光入射端表面至層 壓結構本體之内部的區域中沿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之軸線而 160116.doc -26- 201234643 提供載流子非注入區域。 可在本技術中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的光入射端表面及光 發射端表面或本技術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的光發射端表面 上开/成由一層屋結構組態而成之低反射塗層,該層麼結構 包括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層:氧化 欽層々氧化組層、氧化錐層、氧化石夕層及氧化紹層。 —儘S其取決於模式,但本技術中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可 實質上採用本技術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的上述各種組態。 此外1管其取決於模式,但本技術中之半導體光學放大 器可實質上藉由-種類似於製造本技術中之雷射二極體元 件之上述方法的製造方法來製造,但該製造方法並不限於 此。 在本技術巾之半導體^學放大器中,雷射光源可由本技 術中之上述雷射二極體元件組態而成,且自雷射二極體元 件發射之脈衝雷射光可進入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且在此狀 況下’雷射錢可根據模式鎖定操作而發射脈衝雷射光。 然而’雷射光源並不限於此’而是可由已知之連續波雷射 二極體光源 '各種系統及模式(包括增益切換系統及損耗 切換系統(Q切換系統))之已知之脈衝雷射光源中的任一者 或諸如鈦/藍寶石雷射之雷射光源組態而成。應注意本 技術中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直接放大光學信號自身而不將 光學信號轉換為電信號,且具有擁有最小化之譜振器效應 的-雷射結構,且將入射光按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之光學增 益放大。換言之’例如’如上文所描述,本技術中之半導 1601I6.doc 27· 201234643 體光學放大器可具有實質上與本技術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 的組態及結構相同或不同的組態及結構。 在本技術中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包括上述較佳組態及模 式)中,具體言之,層壓結構本體可由基於AlGaInN之化合 物半導體製成。特定言之,基於AlGalnN之化合物半導體 包括GaN、AlGaN、GalnN及AlGalnN。此外,此等化合物 半導體可應要求而包括硼(B)原子、鉈(T1)原子、砷(As)原 子、磷(P)原子或銻(Sb)原子。進一步,需要具有光學放大 區域或光發射區域(增益區域)與可飽和吸收區域的第三化 合物半導體層(作用層)具有量子井結構。更具體言之,第 二化合物半導體層可具有單量子井結構(QW結構)或多量 子井結構(MQW結構)。具有量子井結構之第三化合物半導 體層(作用層)具有藉由層壓一或多個井層及一或多個障壁 層而組態的一結構;然而,(形成井層之化合物半導體、 形成障.壁層之化合物半導體)之組合的實例包括(111心·# ' GaN)、(InyGa(1.y)N、InzGa(i z)N)(其中 y>za(inyGa(】 y)N、 AlGaN) 〇 此外,在本技術中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包括上述較佳組 態及模式)中,第 二化合物半導體層可具有一超晶格結
之操作電壓減小。應注意 量’藉此導致半導體發光元件 超晶格結構之厚度的下限可為 160116.doc -28^ 201234643 (但不限於)(例如)0.3 μιη,且構成超晶格結構之卩型〇心層 的厚度可在1 nm至5 rim的範圍内,且構成超晶格結構之口 型AlGaN層的厚度可在1 ηπι至5 nm的範圍内,且p型GaN層 及P型AlGaN層的總層數可在60層至300層的範圍内。進一 步’自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至第二電極的距離可為1 ^爪或 更小,較佳為0.6 μιη或更小。當以此方式來判定自第三化 合物半導體層至第二電極的距離時,允許減小具有高電阻 之Ρ型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的厚度以達成半導體發光元件 之操作電壓的減小。應注意,自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至第 二電極之距離的下限可為(但不限於)(例如)〇 3 。此 外,以lxlO19 cm-3或更多的!^§來摻雜第二化合物半導體 層,且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相對於來自第三化合物半導體 層的具有405 nm之波長的光的吸收係數為5〇 cm-i或更大。 以材料實體性質為基礎來設定Mg之原子濃度(其中在 2xl019 cm·3之原子濃度下展現最大電洞濃度),且]^§之原 子濃度為用以達成最大電洞濃度(亦即,第二化合物半導 體層之最小電阻率)的設計之結果。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 之吸收係數經判定以最小化半導體發光元件之電阻,且結 果,來自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之光的吸收係數通常為5〇 cm 。然而,可故意將Mg之摻雜量設定為2χ1〇ΐ9 cm·3或更 大的濃度以增加吸收係數。在此狀況下,用以達成實用電 洞濃度之Mg之摻雜量的上限為(例如)8χ1〇19 cm·3 d進一 步’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自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側依次包 括未摻雜之化合物半導體層及p型化合物半導體層,且自 160116.doc •29· 201234643 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至P型化合物半導體層的距離可為 】·2χ】(Τ7 m或更小。當以此方式來判定自第三化合物半導 體層至P型化合物半導體層的距離時,允許抑制内損而不 降低内量子效率,藉此允許減小臨限電流^(雷射振盈在 該臨限電流Ith下開始)。應注意,自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 至p型化合物半導體層之距離的下限可為(但不限於)(例 如)5xHr8nWt夕卜,由Si〇2/Si層虔結構組態而成之層塵絕 緣膜形成於隆脊條結構之兩個侧表面上;且隆脊條結構與 層壓絕緣膜之間的有效折射率差異可在5><1〇_3至1><1〇_2的 範圍内。當使用此層壓絕緣膜時’允許維持單一基本橫向 模式(即使在超過1〇〇毫瓦之高功率操作中)^此外第二化 合物半導體層可具有(例如)藉由自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側 依次層壓以下各者而組態的一結構:未摻雜之GaInN層化 側光導層)、未摻雜之A丨GaN層(p側覆蓋層)、Mg摻雜之 AlGaN層(電子障壁層)、GaN層摻雜^八…心層超晶格 結構(超晶格覆蓋層)及Mg摻雜之GaN層化側接觸層)。需要 形成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中之井層的化合物半導體之能帶 隙為2.4 eV或更大。進一步,需要自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 (作用層)發射之雷射光的波長在36〇 nm至50〇 nm的範圍 内,較佳在400 nm至41 〇 nm的範圍内。明顯地’可適當地 組合上述各種組態。 如上文所描述’在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中,未摻雜之化 合物半導體層(例如’未摻雜之GaInN層或未摻雜之A1GaN 層)可形成於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與電子障壁層之間。此 160116.doc 201234643 外,作為導光器層的未摻雜之GalnN層可形成於第三化合 物半導體層與未摻雜之化合物半導體層之間。第二化合物 半導體層之最上層可由Mg摻雜之GaN層(p側接觸層)佔 據。 構成本技術中之半導體發光元件的各種基於GaN之化合 物半導體層依次形成於基板上,且除藍寶石基板外,基板 之實例還包括GaAs基板、GaN基板、SiC基板、氧化鋁基 板、ZnS基板、ZnO基板、A1N基板' LiMgO基板、LiGa02 基板、MgAhO4基板、inP基板、si基板及表面(主要表面) 上形成有基層或緩衝層的此等基板中之一者》在基於GaN 之化合物半導體層形成於基板上的狀況下,GaN基板由於 低缺陷密度而通常為較佳的;然而’已知GaN基板取決於 生長平面而展現極性、非極性或半極性。進一步,形成構 成本技術中之半導體發光元件的各種基於GaN之化合物半 導體層的方法包括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沈積方法(M〇CVD方 法、MOVPE方法)、分子束磊晶方法(MBE方法)、氫化物 氣相沈積方法(其中鹵素促成傳送或反應)及其類似者。 MOCVD方法中之有機鎵源氣體的實例包括三甲基鎵 (TMG)氣體及三乙基鎵(TEG)氣體,且氮源氣體之實例包 括氨氣及肼氣。為了形成n型導電類型之基於GaN之化合 物半導體層,例如,可將矽(Si)添加作為11型雜質(n型摻雜 劑)’且為了形成p型導電類型之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 層,例如,可將鎂(Mg)添加作為p型雜質&型摻雜劑)。當 將鋁(A1)或銦(ln)包括作為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層的2 160116.doc 31 201234643 成原子時’可將二甲基鋁(TMA)氣體用作A1源,且可將三 曱基銦(TMI)氣體用作1〇源。另外,可將單石夕烧⑶叫氣體 用作Si源’且可將環戊二稀鎂氣體、甲基環戊二稀鎮或雙 (環戊二烯)鎂(ChMg)用作Mg源。應注意,除Si之外,11型 雜質(η型摻雜劑)之實例還包括Ge、以、sn、c、^、§、 〇 Pd及P。’ 之夕卜’ p型雜質(p型摻雜劑)之實例還 包括 Zn、Cd、Be、Ca、Ba、C、Hg及 Sr。 田第導電類型為n型導電類型時,電連接至導電類 型之第-化合物半導體層的第—電極較佳具有單層結構或 多層結構,該單層結構或該多層結構包括選自由以下各者 組成之群的一種或一種以上金屬:金(Au)、銀(Ag)、鈀 (PdH呂(Ai)、鈥(Ti)、鶴(w)、銅(Cu)、鋅(zn)、錫㈣及 銦(In) ’且此多層結構之實例可包括丁丨/Au、Ti/Ai及 Ti/Pt/Au。第一電極電連接至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且其 中第-電極電連接至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的狀態包括:其 中第一電極形成於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上的狀態;及其中 第-電極經由冑電材料層㈣電基板而連接至第一化合物 半導體層的狀態。允許藉由PVD方法(諸如真空沈積方法 或濺鍍方法)來形成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 一襯墊電極可形成於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上以允許第一 電極或第二電極電連接至一外部電極或電路。需要該襯墊 電極具有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該單層結構或該多層結構 包括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的一種或一種以上金屬:鈦 (1)、鋁(A1)、鉑(Pt)、金(Au)及鎳(Ni)。替代地,襯墊電 160116.doc -32- 201234643 極可具有諸如Ti/Pt/Au或Ti/Au之多層結構。 本技術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可進—步包括—外反射鏡。 換言之,雷射二極體元件可為外部譜振器型雷射二極體元 件。替代地,雷射二極^件可為單塊型雷射二極體元 件。應注意,外部諧振器型雷射二極體元件可為聚光類型 或準直類型。在外部諧振器型雷射二極體元件中,發射光 學脈衝之層㈣構本體的光發射端表面的光反射率較佳為 0.5%或更小。應注意,該光反射率非常低於相關技術中之 雷射二極體元件t發射光學脈衝之層壓結構本體的光發射 端表面的光反射率(通常在5%至1()%的範圍内)。在外部證 振器型雷射二極體元件中,需要外部諧振器長度(X,,單 位:mm)為 0<X,<1500,且較佳為 3〇sXji5〇。 本技術適用於(例如)諸如以下各者之領域:光碟系統;. 通L領域,光學資訊領域;光電積體電路;應用非線性光 4·現象的領域,光學開關;各種分析領域,諸如雷射量測 領域、超快光譜學領域、多相位激勵光譜學領域、質量分 析領域、使用多光子吸收之顯微光譜學領域、化學反應之 量子控制、奈米二維處理領域、使用多光子吸收之各種處 理領域、醫學領域及生物成像領域。 [實例1] 實例1係關於根據本技術之實施例的基台、根據本技術 之第—實施例的基台總成及根據本技術之第一實施例的基 台裝配方法。圖1 A說明實例1之基台總成的示意性平面 圖’且圖1B說明沿圖ία之箭頭B_B所截取的示意性端視 160116.doc -33· 201234643 圖。此外,圖10說明實例i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的沿一虛 擬垂直平面所戠取的示意性端視圖,該虛擬垂直平面包括 雷射二極體元件之波導的軸線,且圖11說明實例1中之雷 射一極體元件的沿一虛擬垂直平面所戴取的示意性端視 圖’該虛擬垂直平面與雷射二極體元件之波導的軸線正 父°應✓主意’圖1 〇為沿圖11之箭頭所截取的示意性端視 圖’且圖11為沿圖1〇之箭頭π_π所截取的示意性剖視圖。 貫例1中之基台1〇〇為允許將包括波導η之半導體發光元 件固定於其上的基台,該波導丨丨具有相對於半導體發光元 件之光入射/發射端表面(具體言之’實例1中之光發射端表 面)的法線以eWG(度)傾斜的一軸線,且由具有折射率之 半導體材料製成,且基台100由A1N製成。基台100之安裝 有半導體發光元件的第一表面101具備一用於固定半導體 發光7C件之熔融結合材料層1〇3,且允許在角度 [nLE’sin(GWG)/nQ]下辨識的一對準標記1〇7(其中在半導體發 光7C件之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外部附近的光透射媒體之 折射率為n0)形成於熔融結合材料層1〇3中。進一步,第二 表面102具備一黏合層1〇8。 貫例1之基台總成包括實例i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及允許將 該半導體發光元件固定於並卜的杳 疋於具上的貫例1之基台1 〇〇。實例1 之基台總成進一步包括-允許將基台100安裝於其上的散 熱片110,且基台】⑼藉由位於該基台與散熱片之間的黏合 層_皮安裝於散熱片110上。散熱片110由紹製成。 在實例1中’半導體發光元件由雷射二極體元件H)組態 160116.doc •34· 201234643 而成,且更具體言之,半導體發光元件由多區段型(更具 體言之,雙區段型)模式鎖定雷射二極體元件組態而成, 其中光發射區域及可飽和吸收區域沿波導(諧振器)之軸線 而並置。雷射二極體元件10以所謂之接面向上方式而安裝 於基台100上。 貫例1或貫例4(稍後將予以描述)中之具有4〇5 nm之發射 波長的雷射二極體元件10由具有第一至第三組態之雷射二 極體元件中的一者組態而成,且包括: (a) —層壓結構本體,其係藉由依次層壓以下各者而組 態: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第一導電類型(具體 言之’每一實例中之n型導電類型)之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 3〇;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且具有光發射區域(增 益區域)41及可飽和吸收區域42的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作 用層)40 ;及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第二導電類 型(具體言之,每一實例中之p型導電類型)之第二化合物半 導體層50,該第二導電類型不同於該第一導電類型; (b) 形成於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〇上之一第二電極 62 ;及 (c) 電連接至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3〇之一第一電極ο。 具體言之’實例1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1〇為具有隆脊條 型分離侷限異質結構(SCH結構)的一雷射二極體元件。更 具體言之’雷射二極體元件1〇為由經發展用於藍光光碟系 統之折射率波導型AlGalnN製成的基於GaN之雷射二極體 元件’其包括一傾斜波導且具有一隆脊條結構。具體言 160116.doc •35· 201234643 之,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3〇、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40及第 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0由基於AlGaln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 成,且更具體言之,在實例1中’其具有下表1中所說明之 層結構。在此狀況下,以距η型GaN基板21之距離減小的 次序來列出表1中之化合物半導體層。另外,形成第三化 合物半導體層40令之井層的化合物半導體之能帶隙為3 〇6 eV。實例1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10安置於η型GaN基板21的 (0001)平面上,且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4〇具有量子井会士 構。η型GaN基板21之(0001)平面亦稱為「c平面,n上 τ叫」且為具 有極性之晶面。 [表1] 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0 p型GaN接觸層(Mg摻雜)55 p型GaN(Mg摻雜)/AlGaN超晶格覆蓋層54 p型AlGaN電子障壁層(Mg摻雜)53 未摻雜之AlGaN覆蓋層52 未摻雜之GalnN光導層5 1 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40 GalnN量子井作用層 (井層:Ga〇.92In〇.〇8N/障壁層:Ga〇.98In〇.〇2N) 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30 η型GaN覆蓋層32 η型AlGaN覆蓋層31 本文中, 160ll6.doc •36- 201234643 井層(兩個層)10.5nm 未摻雜 障壁層(三個層)14nm 未摻雜 此外,藉由RIE方法來移除j^GaN接觸層55之一部分及 p型GaN/AlGaN超晶格覆蓋層54之—部分以形成隆脊條結 構56。由SiCMSi製成之層壓絕緣膜57形成於隆脊條結構56 之兩個側上。Si〇2層為下部層,且Si層為上部層。在此狀 況下,隆脊條結構56與層壓絕緣膜57之間的有效折射率差 異係在5χ103至lxl〇-2(包括、丨…與卜⑺·2)的範圍内,更 具體言之為7xl03〇第二電極(p側歐姆電極)62形成於對應 於隆脊條結構56之頂表面的p型GaN接觸層55上。另一方 面’由Ti/Pt/Au製成之第一電極(11側歐姆電極)61形成於n 型GaN基板21之背表面上。更具體言之,層壓絕緣膜57具 有SiCVSi層壓結構,且隆脊條結構之寬度為15 在貫例1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1 〇中,p型AlGaN電子障壁 層53、p型GaN/AlGaN超晶格覆蓋層54及接觸層 5 5(該等層為Mg摻雜之化合物半導體層)儘可能少地重疊自 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40及其周圍產生的光密度分佈,藉此 減少内損而不降低内量子效率。結果,臨限電流密度(雷 射振盪在該臨限電流密度下開始)得以減小。更具體言 之,自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40至p型AlGaN電子障壁層53 的距離d為0.10 μηι,隆脊條結構56之高度為〇.3〇 μιη,安 置於第二電極62與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4〇之間的第二化合 物半導體層50之厚度為0.50 μιη,且安置於ρ型GaN/A1(}aN 超晶格覆蓋層54之第二電極62下方的一部分之厚度為〇 4〇 160116.doc -37· 201234643 μιη 〇 在實例1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10中,第二電極62由分離 凹槽62C分為第一區段62Α及第二區段62Β,該第一區段 62Α經組態以藉由使DC電流經由光發射區域(增益區域)41 傳遞至第一電極61而產生正向偏壓狀態,該第二區段62B 經組態以將電場施加至可飽和吸收區域42(該第二區段62B 經組態以將反向偏壓電壓Vsa施加至可飽和吸收區域42)。 本文中,第二電極62之第一區段62A與第二區段62B之間 的電阻(可稱為「分離電阻」)為第二電極62與第一電極61 之間的電阻的1x10倍或更大(具體言之,1 5χ1〇3倍)。第二 電極62之第一區段62Α與第二區段62Β之間的電阻(分離電 阻)為1x1 〇2 Ω或更大(具體言之,ι.5χΐ 〇4⑷。 在實例1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10中,具有〇5〇/〇或更小之 反射率(I*2)、較佳地〇.3%或更小之反射率的非反射塗層 (AR)或低反射塗層形成於面對透鏡12之其光發射端表面 上。另一方面,具有85°/。或更大之反射率(ri)、較佳地95〇/〇 或更大之反射率的高反射塗層(HR)形成於面對雷射二極體 元件10中之光發射端表面的端表面上。可飽和吸收區域a 安置於面對雷射二極體元件1〇中之光發射端表面的端表面 側上。非反射塗層(低反射塗層)可具有一層壓結構,該層 壓結構包括ϋ自由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的兩種或兩種以上 層:氧化鈦層、氧化钽層、氧化錄層、氧化矽層及氧化鋁 層。 貫例1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丨0的脈衝反覆頻率為i GHz。 160116.doc -38· 201234643 本文中,在面對雷射二極體元件ίο之光發射端表面的端表 面與外部諧振器之間的距離(X')為150 mm。光學脈衝串之 反覆頻率f由外部諧振器長度X’來判定,且由以下公式來 表示。本文中,c為光速,且η為波導之折射率。 f=c/(2n-X 丨) 雷射二極體元件10之諧振器長度為600 μπι,第二電極62 之第一區段62Α、第二區段62Β及分離凹槽62C的長度分別 為5 5 0 μηι、3 0 μπι及2 0 μπι。在此雷射二極體元件1 〇中, 當經由第二電極62之第一區段62Α傳遞的電流為100毫安培 且施加至第二電極62之第一區段62Α的反向偏壓電壓為18 V(-18 V)時,在25°C之操作溫度下獲得9.0毫瓦之平均功 率〇 在貫例1中,如圖1A及圖2至圖9中所說明,當將半導體 發光元件安裝於基台上時,基台100之軸線AXSM與半 導體發光元件之軸線AXleW0sm(度)而彼此相交。應注 意,在該等圖式中,僅軸線AXsm&AXle2方向由交替之 長短虛線來指示。實際軸線AXSM及AXLE2位置不同於該 等圖式中所說明之位置。此外,熔融結合材料層1〇3具備 *固或兩個以上點狀對準標記丨〇7,且連接該等對準標記 07中之兩者的直線以0sm(度)或度)而與基台1⑽ 之軸線相交。替代地,熔融結合材料層103具備一或多個 條狀對準標記1G7,且該等對準標記1G7之轴線以θ3Μ(度)或 (90<sm)(度)而與基台1〇〇之軸線相交。 更具體言之,如圖1Af所說明,熔融結合材料層1〇3具 160116.doc -39· 201234643 備四個點狀對準標記107,且該四個對準標記1〇7經配置以 允許連接第一對準標記107及第二對準標記107的直線及連 接第三對準標記107及第四對準標記1〇7的直線以(度)而 與基台100之軸線相交,及允許連接第一對準標記1〇7及第 四對準標記10 7的直線及連接第二對準標記丨〇 7及第三對準 私。己107的直線以(9〇-eSM)(度)而與基台100之軸線相交。 替代地,如圖2中所說明,熔融結合材料層1〇3具備三個 點狀對準標記107,且該三個對準標記1G7經配置以允許連 接第-對準標記1G7及第二對準標記1〇7的直線及連接第二 對準標記107及第三對準標言己1〇7的直線分別以θ以度)及 (9〇-eSM)(度)而與基台100之軸線相交。 替代地,如圖3及圖4中所說明,溶融結合材料層1〇3具 備兩個點狀對準標記1〇7 ’且該兩個對準標記1〇7經配置:: 允許連接該兩個對準標記1G7的直線以(9㈣sm)(度)(參看圖 3)或eSM(度)(參看圖4)而與基台1〇〇之軸線相交。 替代地,如圖5令所說明,溶融結合材料層1〇3具備四個 條狀對準標記1G7,且該四個條㈣準標記1(置以允 許第-條狀對準標記1G7及第三條狀對準標記之轴線以 eSM⑷而與基台咖之轴線相交,及允許第二條狀對準標 及第四條狀對準標㈣之軸線以(㈣SM)(度)而與 基台10 0之轴線相交。 替代地,如圖6令所轉3日,h _丄A丄人 說月炼融結合材料層1 〇3具備三個 條狀對準標記1 〇7,且哕=钿夂 一 省二個條狀對準標記1〇7中之兩者經 配置以允許該兩個條狀對準 丁卡知〇己107之軸線以(9〇_qsm)(度) 160116.doc 201234643 而與基台斷軸線相交,且該三個條狀對準標記ι〇7經配 置以允許剩餘一個條狀對準標記1〇7 軸線以0SM(度)而與 基口 100之軸線相交。替代地,如圖7中 γ所說明,該三個條 狀對準標記107中之兩者經配置以 ^ f °亥兩個條狀對準標 記107之軸線以eSM(度)而與基台100之轴線相交,且該三個 條狀對準標記1G7經配置以允許剩餘—個條狀對準標=〇7 之軸線以(9O-0SM)(度)而與基台1〇〇之軸線相交。 替代地,如圖8及圖9中所說明,炫融結合材料層ι〇3具 備兩個條狀對準標記107,且該兩個條狀對準標記ι〇7經配 置以允許其軸線以(9〇-θ3Μ)(度)而與基台1〇〇之軸線相交, 或允sf其軸線以0SM(度)而與基台1 〇〇之軸線相交。 應注意,儘管未說明,但兩個條狀對準標記1〇7可經配 置以允許該等條狀對準標記107中之一者的軸線及另一條 狀對準標記1 〇7的軸線分別以eSM(度)及(90·θ5Μ)(度)而與基 台100之軸線相交。此外,熔融結合材料層103可具備一個 條狀對準標記107,且該一個條狀對準標記i 07經配置以允 布其軸線以0SM(度)或(90-θδΜ)(度)而與基台100之軸線相 交。 在實例1中’熔融結合材料層103具有自第一表面側依次 包括Au層104及Au-Sn(Au8〇Sn2〇)合金層1〇5的層壓結構,且 對準標記107由一安置於Au-Sn合金層1〇5中之開口 106組態 而成,且在開口 106之底部處曝露Au層104。在具有此雙層 結構之熔融結合材料層103中,Au-Sn合金層105之投影影 像被包括於Au層104之投影影像中,藉此允許藉由結合製 160116.doc •41 - 201234643 程而將佈線或其類似者連接至⑽⑽。應注意,Au層 1 〇 4及A U -S n合金層1 〇 5係藉由(例如)真空沈積方法而形 成此夕卜允許藉由(例如)起離方法來形成開口】(對準 標記107;)。 在實例1之所說明之美a她+ + ,, H 0總成中’對準標記107不重疊半 導體發光元件。然而,對準標記1〇7並不限於此狀態,且 對準標記1〇7可重疊半導體發光元件。在此狀況下,有必 要使半導體發光7〇件由允許自上方透過半導體發光元件辨 識對準標記107的材料(例如,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 成或女置於半導體發光元件之對準標記107上方的組件 可由透明材料製成。 角度0WG係在0.1 s0WG$1〇。的範圍内較佳在 的範圍内(作為一實例)。在實例1中,更具體言之,角度 為5.0。。應注意,角度esM為126。,其中nLE=25,且 n〇= 1 ·0 〇 如上文所描述,需要在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0上形成具 有1x10 Ω或更大之分離電阻的第二電極以。$同於相關 技術中的基於GaAs之雷射二極體元件,在基於㈣之雷射 一極體7L件的狀況下,由於p型導電類型之化合物半導體 中的遷移率係低的,所以在不藉由對p型導電類型之第二 化合物半導體層5〇執行離子植入或其類似者來增加電阻的 情況下,形成於p型導電類型之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〇上 的第二電極62由分離凹槽62C分離,藉此允許第二電極62 之第一區段62A與第二區段62B之間的電阻為第二電極“ 160116.doc -42- 201234643 與第一電極61之間的電阻的1〇倍或更大,或允許第二電極 62之第一區段62A與第二區段62B之間的電阻為ΐχΐ〇2 更大。 第二電極62之必要特性係如下。 (1) 當蝕刻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0時,第二電極62充當 #刻遮罩。 (2) 允許在不使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〇之光學及電特性 退化的情況下對第二電極62進行濕式蝕刻。 (3) 當在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〇上形成第二電極62時, 第二電極62具有l〇-2Q.cm2或更小的接觸電阻率。 (4) 當第二電極62具有層i结構時,形成下部金屬層之 材料相對於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0而具有大的功函數及低 的接觸電阻率’且允許對該材料進行濕式鞋刻。 (5) 當第二電極62具有層I结構時,形成上部金屬層之 材料對在形成隆脊條結構時所執行的㈣(例如,RIE方法 中所使用之α2氣體)具有抵抗性,且允許對該材料進行濕 在實例1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1〇中 電極62由具有 第 0.1 μηι之厚度的!^單層組態而成 應立意,具有超晶格結構(其中ρ型㈣層與ρ型層 =地㈣之㈣糊GaN超晶格覆蓋層Μ具有〇7 _
Si:厚度,更具體言之具有Ο、的厚度,且構成超
日日格結構之P型GaN層具有25 ητηίΛ后A „ 、畀2·5 nm的厚度,且構成超晶格結 構之P型AlGaN層具有2.5 nm的屋谇 的厚度,且p型GaN層及p型 160116.doc 43· 201234643
AlGaN層的總層數為16〇層。此外,自第三化合物半導體 層40至第一電極62的距離為1 或更小,更具體言之為 0.5 μηι。進一步,以lxl〇丨9 em-3或更多(更具體言之, 2x1019 cm·3)的Mg來摻雜構成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〇之?型 AlGaN電子障壁層53、p型GaN/AlGaN超晶格覆蓋層54及p 型GaN接觸層55’且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〇相對於具有 405 nm之波長之光的吸收係數為5〇 或更大,更具體言 之為65 cm·1。此外,自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4〇側起,第二 化合物半導體層50包括未摻雜之化合物半導體層(未摻雜 之GalnN光導層51及未摻雜之AlGaN覆蓋層52)及p型化合 物半導體層’且自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40至p型化合物半 導體層(具體言之’ p型AlGaN電子障壁層53)的距離(d)為 1.2xl0_7m或更小,具體言之為i〇〇nm。 下文將參看圖25A、圖25B、圖26A、圖26B及圖27來描 述一種製造實例1中之模式鎖定雷射二極體元件的方法。 應注意,圖25A'圖25B、圖26A及圖26B為基板及其類似 者的沿實質上YZ平面所截取的示意性部分剖視圖,且圖 27為基板及其類似者的沿實質上χζ平面所截取的示意性 部分端視圖。 [步驟-100] 首先’藉由已知之MOCVD方法而在基底上(更具體言 之’在η型GaN基板21之(0001)平面上)形成一層壓結構本 體’該層壓結構本體係藉由依次層壓以下各者而組態:由 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第一導電類型(n型導電類 160116.doc -44 - 201234643 型)之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30;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 製成且具有光發射區域(增益區域)41及可飽和吸收區域42 的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作用層)40 ;及由基於GaN之化合 物半導體製成的第二導電類型(p型導電類型)之第二化合物 半導體層50,該第二導電類型不同於該第一導電類型(參 看圖25A)。 [步驟-110] 其後’在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5〇上形成第二電極62。更 具體言之,完全藉由真空沈積方法來形成则層63(參看圖 25B),且接著藉由光微影技術而在“層63上形成用於蝕刻 之抗#劑層。接著,藉由使用王水來移除未覆蓋有用於触 刻Pd層63之抗㈣層的—部分,且接著移除用㈣刻之抗 蝕劑層。因此,允許獲得圖26A中所說明之結構。應注 意,可藉由起離方法而在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〇上形成第 二電極62。 [步驟-120] 緊接著,糟由在將第二電極62用作蝕刻遮罩的情況下蝕 刻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〇之一部分或全部(更具體言之, Μ㈣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G之—部分)來形成隆脊條 。構6更具體吕之,藉由在將第二電極a用作姓刻遮罩 的情況下使用Cl2氣體的RIE方法來钱刻第二化合物半導體 層50之一部分。因此,允許獲得圖26b中所說明之結構。 由於隆脊條結構56係在將經圖案化為條形狀之第二電㈣ 用作钮刻遮草的情況下經由自對準系統而形成,所以不發 160116.doc •45· 201234643 生第二電極62與隆脊條結構56之間的未對準。 [步驟-130] 其後,形成用於在第二電極62中形成分離凹槽的抗触劑 層64(參看圖27)。應注意’參考數字65指示一安置於抗敍 劑層64中以形成分離凹槽的開口。緊接著,藉由將抗蝕劑 層64用作濕式蝕刻遮罩的濕式蝕刻方法而在第二電極62中 形成分離凹槽62C以藉由該分離凹槽62C而將第二電極62 分離為第一區段62 A及第二區段62B。更具體言之,藉由 將整個結構浸沒於被用作蝕刻劑的王水中歷時大致丨〇秒而 在第二電極62中形成分離凹槽62C。接著,移除抗蝕劑層 64。因此,允許獲得圖丨〇及圖丨丨中所說明之結構。因此, 當以此方式採用濕式蝕刻方法而非乾式蝕刻方法時,不會 使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0之光學及電特性退化。因此,不 會使雷射二極體元件之光發射特性退化。應注意,在採用 乾式蝕刻方法的狀況下,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〇之内損% 可增加而導致臨限電壓增加或光輸出下降。在此狀況下, 建立ERo/ERplxlG2 ’其中第二電極62之㈣速率為ER〇, 且層壓結構本體之蝕刻速率為£心。由於在第二電極“與 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5G之間存在高㈣選擇率,所以允許 可#地蝕刻第二電極62而不蝕刻層壓結構本體(或僅稍微 姓刻層屢結構本體)。應注意,需要滿足ER〇/ERiAi〇, 較佳地ERo/ERpix 1〇2。 第二電極62可具有—層壓結構,其包括由纪⑽製成之 具有20 nm之厚度的下部金屬μ及由鎖⑼)製成之具有 160116.doc -46 - 201234643 nm之厚度的上部金屬層。在藉由使用王水進行的濕式蝕刻 中,鎳之蝕刻速率大致為鈀之蝕刻速率的125倍。
[步驟-140J 其後,執行η側電極之形成、基板之劈開及其類似者。 [步驟-150] 緊接著,執行一種裝配實例〗之基台總成的方法。更具 體=之,使基台100及半導體發光元件(雷射二極體元件^ 相對於對準標記107而對準,且接著熔融並冷卻熔融結合 材料層103以允許將半導體發光元件(雷射二極體元件1〇)安 裝於基台100上。更具體言之,冑由影像辨識装置來偵測 對準標記107,且判定連接各別對準標記1〇7之直線及 直線SL2。由於在開口 106之底部處曝露Αι^ 1〇4,所以可 容易藉由影像辨識裝置來偵測對準標記1〇7。接著,移動 並旋轉緊握雷射二極體元件1 〇之機器人臂以允許雷射二極 體元件10之兩個面對側及另兩個面對側分別平行於直線 SL1及直線SL2,及進一步允許雷射二極體元件1〇之中心 被疋位於基台100之中心處,且接著向下移動機器人臂以 將雷射二極體元件10置於基台100上。更具體言之,使第 一電極61與熔融結合材料層1 〇3彼此接觸。接著,藉由加 熱器來加熱並熔融熔融結合材料層1 〇3,且其後,停止加 熱器以冷卻熔融結合材料層103,藉此將雷射二極體元件 10安裝於基台100上。 [步驟-160] 其後’對準基台100及散熱片11 〇以允許基台i 〇〇之各別 160116.doc •47· 201234643 側,、散熱片m之對應側彼此平行,且藉由加熱器來加敎 並溶融勒合層108,且其後,停止加熱器以冷卻黏合層 108,藉此將基台100安裝於散熱片uo上。此外,執行封 裝以獲得基台總成。 —應注意,可同時執行[步驟_15g]及[步驟训,或可在執 行[步驟-160]之後執行[步驟·15〇]。 通常,使用形成半導體層之材料的電阻率p(Q.m)、半導 體層之長度X0(m)、半導體層之剖面面積s(m2)、載流子密 度n(cm,、t # e(c)及遷移率p(m2/vs)藉由以下公式來表 示半導體層之電阻。 R=(p-x〇)/s =X〇/(ne^-S) 由於P型基於GaN之半導體的遷移率比p型基於之半 導體的遷移率小兩個或兩個以上數量級 阻。因此,應自以上公式清,,具有擁… 度)x〇.30 μηι(高度)之小剖面面積之隆脊條結構的雷射二極 體元件具有大的電阻。 由於藉由四端子方法來量測經形成之雷射二極體元件i 〇 之第一電極62的第一區段62A與第二區段62B之間的電 阻,所以在分離凹槽62C之寬度為2〇 μιη的狀況下第二電極 62之第一區段62Α與第二區段62Β之間的電阻為i5 此 外,在所形成之雷射二極體元件1〇中,當電流自第二 電極62之第一區段62A經由光發射區域41傳遞至第一電極 61以產生正向偏壓狀態,且藉由在第一電極61與第二電極 160116.doc •48· 201234643 62之第二區段62B之間施加反向偏壓電壓而將電場施加 至可飽和吸收區域42時,允許執行模式鎖定操作。換言 之,第二電極62之第一區段62A與第二區段62B之間的電 阻為第二電極62與第一電極61之間的電阻的1〇倍或更大, 或為lxlO2 Ω或更大《因此,允許可靠地抑制自第二電極 62之第一區段62A流至第二區段62B的漏電流,且結果, 允許使光發射區域41進入正向偏壓狀態,且允許使可飽和 吸收區域42可靠地進入反向偏壓狀態,藉此允許可靠地達 成單一模式下之自脈動操作.。 圖12A及圖12B _說明在使用實例丨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 的情況下由聚光型外部諧振器組態而成以執行模式鎖定操 作的光輸出器件。在此等光輸出器件中,雷射光源由模式 鎖定型雷射二極體元件1〇、透鏡12、光學濾光片13、外反 射鏡14及透鏡15組態而成。自雷射光源發射之雷射光經由 光隔離器16而退出。在圖12A中所說明之聚光型外部諧振 器中,外部諧振器由端表面(其中高反射塗層(HR)形成於 雷射二極體元件之可飽和吸收區域側上)及外反射鏡丨4組 態而成,且自外反射鏡14提取光學脈衝。非反射塗層(AR) 形成於雷射二極體元件之光發射端表面上。主要地使用帶 通濾波器作為光學濾光片,且插入光學濾光片以控制雷射 之振堡波長。應注意’藉由施加至光發射區域之DC電流 及施加至可飽和吸收區域之反向偏壓電壓Vsa來判定模式 鎖定。替代地’亦在圖12β中所說明之準直型外部諧振器 中’外部諸振器由端表面(其中高反射塗層(HR)形成於雷 160116.doc -49- 201234643 射二極體元件之可飽和吸收區域侧上)及外反射鏡14組態 而成’且自外反射鏡14提取光學脈衝。非反射塗層(AR)形 成於雷射二極體之在光發射區域(增益區域)側上的端表面 (光發射端表面)上。 在圖1 3A及圖13B中所說明之外部諧振器中,該等外部 諧振器各自由端表面(其中反射塗層(R)形成於雷射二極體 元件之可飽和吸收區域側(光發射端表面)上)及外反射鏡組 態而成,且自可飽和吸收區域42提取光學脈衝。低反射塗 層(AR)形成於在模式鎖定雷射二極體元件之光發射區域 (增益區域)側上的端表面上。應注意,圖13A及圖13B中所 說明之實例分別為聚光類型及準直類型。替代地,如圖 13C中所說明,雷射二極體元件可為單塊類型。 [實例2] 實例2為實例1之修改。在實例2中,半導體發光元件由 半導體光學放大器(SOA,半導體雷射放大器)2〇〇組態而 成。圖14說明實例2之基台總成的示意性平面圖,圖丨5說 明實例2之光輸出器件的概念圖(包括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之 概念圖),圖16說明半導體光學放大器的沿一虛擬垂直平 面所截取的示意性剖視圖,該虛擬垂直平面包括半導體光 學放大器之抽線(波導延伸的方向,X方向),且圖17說明 半導體光學放大器的沿一虛擬垂直平面所截取的示意性剖 視圖,該虛擬垂直平面與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之軸線正交。 應注意圖16為沿圖17之箭頭W所截取的示意性剖視圖, 且圖17為沿圖16之箭頭ΙΙ-Π所截取的示意性剖視圖。 160116.doc -50- 201234643 更具體言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00由透射型半導體光 學放大器組態而成,且包括: (a) —層壓結構本體,其係藉由依次層壓以下各者而組 態: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第一導電類型(具體 言之,實例2中之η型導電類型)之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 2 3 0,由基於G 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且具有光學放大區 域(載流子注入區域、增益區域)241的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 (作用層)240 ;及由基於GaN之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第二導 電類型(具體言之’實例2中之p型導電類型)之第二化合物 半導體層250,該第二導電類型不同於該第一導電類型; (b) 形成於第___化合物半導體層250上之一第二電極 262 ;及 (c) 電連接至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23 0之一第一電極261。 低反射塗層(AR)202及204(圖16、圖20及圖21中未予以 說明)形成於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〇〇之光入射端表面2〇丨及 面對該光入射端表面201的光發射端表面2〇3上。在此狀況 下該寺低反射塗層各自具有(例如)一層壓結構,該層塵 尨構包括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的兩種或兩種以上層: 氧化鈦層、氧化鈕層、氧化錯層、氧化矽層及氧化鋁層。 接著,自光入射端表面201側入射之雷射光在半導體光學 放大器2GG中被光學放大以自位於相反側上之光發射端表 面203退出。雷射光主要地被導引至僅一個方向。此外, 在實例2中’雷射光源由實例i中所描述之模式鎖定雷射二 極體元件1G組態而成,|自模式敎雷射二極體元件_ 160116.doc •51 - 201234643 射之脈衝雷射光進入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00。在此狀況 下,雷射光源根據模式鎖定操作而發射脈衝雷射光。實例 2中之半導體光學故大器200具有實質上與實例之結構 及組態相同的結構及組態(模式鎖定雷射二極體元件1〇、 第一電極及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結構及組態除外)^在半 導體光學放大器200中,第二電極262不具備分離凹槽。在 此狀況下,用按200遞增之相同參考數字來指示在實例2及 3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〇〇中的與實例1中所描述之雷射二 極體元件中的組件相同的組件。 貫例2中之基台、基台總成、裝配基台總成之方法類似 於實例1中所描述之基台、基台總成、裝配基台總成之方 法’且將不進一步予以詳細描述(不同於實例1中之半導體 發光元件之組態除外)。 在圖1 5中所說明之實例2之光輸出器件中,如實例1中所 描述’雷射光源由模式鎖定雷射二極體元件10、透鏡12、 光學濾、光片13、外反射鏡14及透鏡15組態而成。接著,自 雷射光源發射之雷射光經由光隔離器16及反射鏡〗7而進入 反射鏡18A。由反射鏡18A反射之雷射光穿過半波板(λ/2波 板)18Β及透鏡18C而進入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00。應注意, 半波板(λ/2波板)18Β經安置以防止自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〇〇 返回之光前往雷射光源。接著,雷射光在半導體光學放大 器200中被光學放大以經由透鏡19而自器件退出。 圖18Α及圖18Β說明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00之基本特性。 在圖1 8Α及圖1 8Β中,說明當電流1〇自第二電極262傳遞至 l60H6.doc -52- 201234643 第一電極261時的光輸出(由圖丨8A中之曲線「b」指示), 且在圖18A中,進一步說明當電流1〇自第二電極262傳遞至 第一電極261時施加於第二電極262與第一電極261之間的 電壓V〇(由圖1 8 A中之曲線「A」指示)。應注意,水平軸指 示自第二電極262傳遞至第一電極261之電流1〇的值(單位: 宅安培),且垂直轴指示施加於第二電極62與第一電極261 之間的電壓V(單位;伏特)及光輸出(單位:毫瓦)。此外, 圖18A為在雷射光不自雷射光源進入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〇〇 之狀態下的曲線圖,且圖18B為在雷射光(2毫瓦之光輸出) 自雷射光源進入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00之狀態下的曲線 圖。應自圖1 8 A及圖18B清楚,在雷射光不自雷射光源進 入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00同時300毫安培之電流1〇自第二電 極262傳遞至第一電極261的狀況下,來自半導體光學放大 器200之光輸出為2.6毫瓦,但在雷射光自雷射光源進入半 導體光學放大器200的狀況下,來自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00 之光輸出為8.5毫瓦’且至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〇〇之入射雷 射光由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00放大近似3倍。應注意,在半 導體光學放大器200中,不執行雷射振盪。此外,應自圖 18B清楚,當自第二電極262傳遞至第一電極261的電流1〇 增加時,至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〇〇之入射雷射光被半導體 光學放大器200顯著地放大。 在實例2中,半導體光學放大器由透射型半導體光學放 大器組態而成,但並不限於此,且如圖19 A、圖19B及圖 19C中之概念圖中所說明,半導體光學放大器可由反射型 160116.doc •53- 201234643 半導體光學放大器、諧振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或單塊型半 導體光學放大器組態而成。在反射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 中,如圖19A中所說明,低反射塗層(AR)2〇7形成於半導體 光學放大器200之一個端表面(光入射/發射端表面)2〇6上, 且高反射塗層(HR)209形成於面對該一個端表面2〇6的另一 端表面208上。接著,自該一個端表面206入射之雷射光在 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00中被光學放大,且由位於相反側上 之端表面208反射以再次通過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〇〇,藉此 經光學放大以自該一個端表面206退出。自半導體光學放 大器2 0 0發射之雷射光藉由適當之光學組件(例如,光束分 光器或半反射鏡)而與進入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〇〇之雷射光 分離。.在反射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與透射型半導體光學放 大器具有相同之器件長度的狀況下,反射型半導體光學放 大器之放大路徑為透射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之放大路徑的 兩倍,且允許反射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將雷射光放大至一 較高位準;然而,分離輸入雷射光及輸出雷射光的光學組 件係必要的。在諧振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中,如圖19B中 所說明,具有適度反射率之塗層設在兩個端表面上,且雷 射光在諧振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中被諧振並放大。當塗層 之反射率太高時,引起雷射振盪;因此,為了允許塗層充 當光學放大器,有必要調整塗層之反射率。如圖19C中所 說明,單塊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為雷射二極體元件與半導 體光學放大器之組合。 [實例3] 160116.doc -54- 201234643 貫例3為實例2之修改。圖20說明實例3之半導體光學放 大器的沿—虛擬垂直平面所截取的示意性剖視圖,該虛擬 垂直平面包括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之轴線(波導延伸的方 向)〇 在實例3中,載流子非注入區域2〇5被設在沿半導體光學 放大器200之軸線自光發射端表面2〇3至層壓結構本體之内 部的區域中。在此狀況下’建立Lnc=5 μιη,其中載流子非 注入區域205沿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00之軸線的長度(載流 子非/主入區域2〇5之寬度)為lnc。載流子非注入區域2〇5不 具備第二電極262。整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之長度為2 〇 mm。應注意,載流子非注入區域亦設在沿半導體光學放 大器200之軸線自光入射端表面2〇1至層壓結構本體之内部 的區域中。 載流子非注入區域205以此方式設在沿半導體光學放大 器200之轴線自光發射端表面2〇3至層壓結構本體之内部的 區域中。因此,允許擴大自光發射端表面2〇3發射之雷射 光的寬度;因此,可達成較高之光輸出,且可達成可靠性 之改良。 替代地,如圖21(其為半導體光學放大器的沿一虛擬垂 直平面所截取的示意性剖視圖,該虛擬垂直平面包括半導 體光學放大器之軸線(X方向))中所說明,第二電極262由 藉由分離凹槽262C分離的第一區段262A及第二區段262β 組態而成’且載流子非注入區域205具備第二電極之第二 區段262B。因此,低於内建式電塵之電壓(具體言之,〇伏 160116.doc •55· 201234643 特)被施加至第二電極之第二區段262B。當將低於施加至 第一區段之電壓的電壓施加至第二電極之第二區段時,即 使入射雷射光之光學強度增加,仍允許藉由包括第二區段 之載流子非注入區域的存在來抑制化合物半導體層之相對 折射率增加的現象,且容易在寬度方向上擴大自半導體光 學放大器之光發射端表面發射的雷射光。此外,由於在自 半導體光學放大器發射雷射光的區域中由光發射端表面所 佔據的面積係大的,所以可達成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之較高 輸出。 [實例4] 實例4係關於根據本技術之實施例的基台、根據本技術 之第二貫施例的基台總成及根據本技術之第二實施例的基 台裝配方法。圖22說明實例4之基台總成的示意性平面 圖。應注意,沿圖22之箭頭Β·Β所截取的示意性端表面實 質上與圖1Β中之端表面相同。實例4之基台總成為包括以 下各者之一基台總成:允許將包括波導丨丨之半導體發光元 件(例如,實例1中所描述之雷射二極體元件1〇或實例2及3 中所描述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2〇〇)固定於其上的基台 100,該波導11具有相對於其光入射/發射端表面之法線以 eWG(度)傾斜的一軸線,且由具有折射率nLE的半導體材料 製成,及一用於將基台100安裝於其上的散熱片110。此 外,基台100之其中安裝有半導體發光元件的第一表面1〇1 具備用於固定半導體發光元件之熔融結合材料層103,且 黏合層108形成於面對基台1〇〇之第一表面1〇1的第二表面 160116.doc •56、 201234643 102上,且基台100藉由位於該基台與散熱片11〇之間的黏 合層108而被安裝於散熱片no上,且允許在角度θ§Μ=8ίη·ι [nLE_sin(eWG)/nG]下辨識的對準標記i 07形成於熔融結合材 料層103上,其中在半導體發光元件之光入射/發射端表面 的外部附近的光透射媒體之折射率為n〇。 應注意,如在實例1之狀況下,在實例4中,黏合層1〇8 形成於面對第一表面101之第二表面1〇2上,且基台1〇〇藉 由位於該基台與散熱片11 〇之間的黏合層108而被安裝於散 熱片no上,且當將基台100安裝於散熱片11〇上時,基台 1〇〇之軸線與散熱片110之轴線以θδΜ(度)而彼此相交。此 外,如在參看圖丨至圖9之實例丨中所描述的狀況下,熔融 材料層103可具備兩個或兩個以上之點狀對準標記 107 ’且連接料對準標記107巾之兩者的直線可以‘⑷ 或(:SM)(度)而與基台⑽之軸線相交,或炼融結合材料 層1〇3可具備—或多個條狀對準標記107,且該等對準標記 線可以eSM(度)或(9〇-〇sm)(度)而與基台1〇〇之軸線 貫例4中之裝配基台總成之方法中,在類似於實例1 t 2驟_15〇]的步驟中’使基台職散熱片卿對於董 對準,且接著熔融並冷卻黏合層⑽以將基爸 裝於散熱片u〇上。 # λ # ,ριί α 更八體δ之,猎由影像辨識裝3 %及 叙連接各別對準標記】G7之直錦 臂以允許散^接著’移動並旋轉緊握基台⑽之機器人 '、、、片π〇之兩個面對側及另兩個面對側分別以 160116.doc -57· 201234643 0SM(度)及(9O-0SM)(度)而與直線SL!及直線SL2相交,及進 步允s午基台1 〇 〇之中心被定位於散熱片Η 〇之中心處,且 接著向下移動機器人臂以將基台1〇〇置放於散熱片u〇上。 更具體言之,使黏合層108與散熱片Π0彼此接觸。接著, 藉由加熱器來加熱並熔融黏合層1〇8,且其後,停止加熱 器以冷卻黏合層108,藉此將基台1〇〇安裝於散熱片u〇 上。 其後,使基台100與雷射二極體元件10對準以允許基台 1〇〇之各別側與雷射二極體元件10之對應側彼此平行,且 藉由加熱器來加熱並熔融熔融結合材料層103,且其後, 停止加熱器以冷卻熔融結合材料層1〇3,藉此將雷射二極 體元件10女裝於基台100上。此外,執行封裝以獲得基台 總成。 應注意,可同時執行將基台100安裝至散熱片11〇上與將 雷射二極體元件10安裝至基台1〇〇上,或可在將雷射二極 體70件1〇安裝至基台1〇〇上之後執行將基台ι〇〇安裝至散熱 片 110上。 儘管參考較佳實例來描述本技術,但本技術並不限於 此。較佳實例中所描述之半導體發光元件、雷射二極體元 件、半導體光學放大器、光輸出器件及雷射光源的組態及 結構為實例’且可在適當時加以修改。此外,在實例中, 指示各種值’但該等值亦為實例;因此,例如,當改變待 使用之半導體發光元件、雷射二極體元件、半導體光學放 大器、光輸出器件、雷射光源的規格時,料值亦改變。 160116.doc -58- 201234643 在實例令,將脈衝雷射二極體元件描述為雷射二極體元件 之實例;然而,雷射二極體元件可為連續波雷射二極體元 件。 在實例1中,裝配基台總成,同時使第一電極與基台彼 此接觸;然而,替代地,可裝配基台總成,同時使第二電 極與基台彼此接觸。換言之,可以所謂之接面向下方式來 安裝半導體發光元件。然而’在此狀況下,半導體發光元 件之光入射/發射端表面較佳自基台突出以防止由基板及 基台阻礙雷射光的前進。在此組態中,允許進一步改良由 散熱片冷卻半導體發光元件的效應。 此外,第二電極可具有一層壓結構,該層壓結構包括由 飽(Pd)製成之具有2G nm之厚度的下部金屬層及由錄⑽製 成之具有200 nm之厚度的上部金屬層。應注意,在使用王 水進行之濕式㈣中’鎳之㈣速率大致為㉟之㈣速率 的1.25倍。 在實例中,半導體發光元件安置於c平面(亦即,為η型 GaN基板之極性平面的{〇〇〇1}平面)上。在此狀況下,可能 難以藉由由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中之壓偏振及自發性偏振 引起之㈣電場的qcse效應(量子受限斯塔克效應)來電控 制可飽和吸收。換言之,在一些狀況下,為了獲得自脈動 操作及模式鎖定操作,有必要增大傳遞至第一電極之 電流的值或施加至可飽和吸收區域之反向偏壓電壓的值, 或產生與主脈衝相關聯之次腋衝分量,或難以合成外部信 號與光學脈衝。為了抑制此現象’可將半導體發光元件安 160116.doc -59- 201234643 置於非極性平面(諸如A平面’亦即,{11—20}平面;Μ平 面’亦即’ {1-100}平面或{^02}平面)或半極性平面(諸 如包括{11-24}平面或{11_22}平面之{ΐι_2η}平面、{10-11} 平面或{10-12}平面)上。因此’即使在半導體發光元件之 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中產生壓偏振及自發性偏振,在第三 化合物半導體層之厚度方向上仍不產生壓偏振,且在實質 上垂直於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之厚度方向的方向上產生壓 偏振;因此,允許消除由壓偏振及自發性偏振引起的不利 效應。應注意,{11·2η}平面意謂相對於c平面而形成實質 上40。的非極性平面。此外,在半導體發光元件安置於非 極性平面或半導體平面上的狀況下,允許消除井層之厚度 的限制(在1 nm至10 nm(包括1 nm與10 nm)的範圍内)及障 ^層中之雜質之捧雜濃度的限制(在2x10丨8 cm·3至1 X 1 〇20 cm 3(包括 2x10丨8 cm·3與 1 χίο20 cm·3)的範圍内)〇 光發射區域41或可飽和吸收區域42的數目並不限於一 個。圖23說明雷射二極體元件之示意性端視圖,該雷射二 極體元件包括第二電極之一個第一區段62A及第二電極之 兩個第一區段62Bi及62B2。在該雷射二極體元件中,第一 區段62A的一端面對一個第二區段62Βι同時一個分離凹槽 62(:〗位於其間,且第一區段62 a的另一端面對另一第二區 段62B2同時另一分離凹槽62C2位於其間。因此,_個光發 射區域41被夾於兩個可飽和吸收區域421與422之間。替代 地,圖24說明模式鎖定雷射二極體元件之示意性端視圖, 该板式鎖定雷射二極體元件包括第二電極之兩個第—區^ 160116.doc • 60· 201234643 :2A】及62A2與第二電極之一個第二區段62β。在該模式鎖 定雷射二極體元件中,第二區段62Β的一端面對一個第一 區奴62Al同時—分離凹槽62C]位於其間,且第二區段62Β 的另-端面對另—第一區段62A2同時另一分離凹槽叫位 於其間。因此,一個可飽和吸收區域42被夾於兩個光發射 區域411與412之間。 本申請案含有與2011年2月4曰在曰本專利局申請之曰本 優先權專利巾請案·财所揭*之標的物有關的 標的物,該案之全部内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可取決於設計要求及其他因素 而發生各種修改、組合、子組合及變更,只要其係在附加 之申請專利範圍或其等效物的範缚内便可。 【圖式簡單說明】 圖1A及圖1B分別為實例1之基台總成的示意性平面圖及 示意性端視圖。 圖2為實例1之基台總成之修改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3為實例1之基台總成之另一修改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4為實例1之基台總成之另一修改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5為實例1之基台總成之進一步修改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6為實例1之基台總成之進一步修改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7為實例1之基台總成之另一修改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8為實例1之基台總成之另一修改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9為實例1之基台總成之另一修改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10為實例1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的沿一虛擬垂直平面 160116.doc -61· 201234643 所截取的示意性端視圖,該虛擬垂直平面包括雷射二極體 元件之波導的軸線。 圖11為實例1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的沿一虛擬垂直平面 所截取的不意性端視圖’該虛擬垂直平面與雷射二極體元 件之波導的轴線正交》 圖12 A及圖12B為說明一系統之示意圖,該系統藉由使 用實例1中之模式鎖定型雷射二極體元件來形成外部諸振 器以執行模式鎖定驅動而執行模式鎖定驅動。 圖13A、圖13B及圖13C為說明該系統之示意圖,該系統 藉由使用實例1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來形成外部諧振器而 執行模式鎖定驅動。 圖14為實例2之基台總成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15為實例2之光輸出器件的包括半導體光學放大器的 概念圖。 圖16為實例2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的沿一虛擬垂直平面 所截取的示意性剖視圖,該虛擬垂直平面包括半導體光學 放大器之軸線。 圓17為實例2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的沿一虛擬垂直平面 所截取的示意性剖視圖,該虛擬垂直平面與半導體光學放 大盗之轴線正交。 圖1 8A及圖1 8B分別為指#當電流自第二電極傳遞至第 電極時的光輸出及施加於實例2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中 :第—電極與第一電極之間的電壓的曲線圖’及指示當電 自貫例2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中的第二電極傳遞至第一 160116*d〇c •62· 201234643 電極時的光輸出的曲線圖。 圖19A、圖19B及圖19C分別為反射型半導體光學放大 器、諧振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及單塊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 之概念圖。 圖20為實例3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的沿一虛擬垂直平面 所截取的示意性剖視圖,該虛擬垂直平面包括半導體光學 放大器之軸線。 圖21為實例3之半導體光學放大器之一修改的沿一虛擬 垂直平面所截取的示意性剖視圖,該虛擬垂直平面包括半 導體光學放大器之軸線。 圖22為實例4之基台總成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23為實例1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之一修改的沿一虛擬 垂直平面所截取的示意性端視圖,該虛擬垂直平面包括雷 射二極體元件之該修改之波導的軸線。 圖24為實例1中之雷射二極體元件之另一修改的沿一虛 擬垂直平面所截取的示意性端視圖,該虛擬垂直平面包括 雷射二極體元件之該修改之波導的軸線。 圖25A及圖25B為基板及其類似者之示意性部分剖視 圖,其用於描述製造實例1之雷射二極體元件的方法。 圖26A及圖26B為基板及其類似者之示意性部分剖視 圖,其用於描述在圖25B之後的製造實例1之雷射二極體元 件的方法。 圖27為基板及其類似者之示意性部分端視圖,其用於描 述在圖26B之後的製造實例1之雷射二極體元件的方法。 160116.doc •63· 201234643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雷射二極體元件 11 波導 12 透鏡 13 光學濾光片 14 外反射鏡 15 透鏡 16 光隔離器 17 反射鏡 18A 反射鏡 18B 半波板 18C 透鏡 19 透鏡 21 η型GaN基板 30 第一化合物半導 31 η型AlGaN覆蓋層 32 η型GaN覆蓋層 40 第三化合物半導 41 光發射區域 42 可飽和吸收區域 42, 可飽和吸收區域 422 可飽和吸收區域 50 第二化合物半導 51 GalnN光導層 160116.doc .64· 201234643 52 AlGaN覆蓋層 53 p型AlGaN電子障壁層 54 p型GaN/ AlGaN超晶格覆蓋層 55 p型GaN接觸層 56 隆脊條結構 57 層壓絕緣膜 61 第一電極 62 第二電極 62A 第一區段 62A, 第一區段 62A2 第一區段 62B 第二區段 62BX 第二區段 62B2 第二區段 62C 分離凹槽 62C, 分離凹槽 62C2 分離凹槽 63 Pd層 64 抗#劑層 65 開口 100 基台 101 第一表面 102 第二表面 103 熔融結合材料層 160116.doc -65- 201234643 104 Au層 105 Au- Sn合金層 106 開口 107 對準標記 108 黏合層 110 散熱片 200 半導體光學放大器 201 光入射端表面 202 低反射塗層(AR) 203 光發射端表面 204 低反射塗層(AR) 205 載流子非注入區域 206 端表面 207 低反射塗層(AR) 208 端表面 209 高反射塗層(HR) 230 第一化合物半導體層 240 第三化合物半導體層 241 光學放大區域 250 第二化合物半導體層 261 第一電極 262 第二電極 262A 第一區段 262B 第二區段 160116.doc -66- 201234643 262C 分離凹槽 AR 非反射塗層 AXle 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軸線 AXsm 基台之軸線 B-B 箭頭 HR 高反射塗層 I-I 箭頭 II-II 箭頭 Lnc 長度 R 電阻 SLi 直線 sl2 直線 Vsa 反向偏壓電壓 160116.doc -67-

Claims (1)

  1. 201234643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基台’其具有一第一表面且允許將包括一波導之一 半導體發光元件固定於該第一表面上,該波導具有相對 於該半導體發光元件之一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一法線以 0wg(度)傾斜的一軸線,且由具有一折射率nLE之一半導 體材料製成,該基台包含: 位於該第一表面上之一熔融結合材料層;及 形成於該熔融結合材料層中之一對準標記,允許在一 角度0SM=sin inLE.sinWwcO/no]下辨識該對準標記,其中 在該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該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外部附近 的一光透射媒體之一折射率為n〇。 2. 如請求項1之基台,其中: 當將該半導體發光元件安裝於該基台上時,該基台之 一軸線與該半導體發光元件之一軸線以0SM(度)而彼此相 交。 3. 如請求項2之基台,其中: 該溶融結合材料層具備兩個或兩個以上之點狀對準標 記;及 連接該等對準標記中之兩者的一直線以Θ8Μ(度)或(90· 0sm)(度)而與該基台之該轴線相交。 4. 如請求項2之基台,其中: 該熔融結合材料層具備—或多個條狀對準標記;及 °亥對準標記之一轴線以eSM(度)或(9〇_eSM)(度)而與該 基台之該軸線相交。 I60116.doc 201234643 一表面之一第二表面上; 一散熱片之間之該黏合層而 如請求項1之基台,其中: 一黏合層形成於面對該第一 該基台藉由位於該基台與一 被安裝於該散熱片上;及 當將該基台安裝於該散熱片上時,該基台之一轴線與 該散熱片之一軸線以θ5Μ(度)而彼此相交。 6. 如請求項5之基台,其中: i炫融結合材料層具備兩個或兩個以上之點狀對準標 記;及 π 連接該等對準標記中之兩者的一直線以%(度)或(9〇· eSM)(度)而與該基台之該軸線相交。 7. 如請求項5之基台,其中: 該熔融結合材料層具備一或多個條狀對準標記;及 该對準標記之一轴線以eSM(度)或(9〇-eSM)(度)而與該 基台之該轴線相交。 8. 如請求項1之基台,其中: 該炫融結合材料層具有一層壓結構,該層壓結構自該 第—表面側依次包括一 Au層及一 Au-Sn合金層; 該對準標記由形成於該Au-Sn合金層中之一開口組離 而成;及 在該開口之一底部處曝露該Au層。 9. 如請求項8之基台,其中: 該Au-Sn合金層之一投影影像包括於該Au層之一投影 影像中。 160116.doc -2- 201234643 10. 如請求項1之基台,其中: 允許該對準標記重疊該半導體發光元件。 11. 如請求項1之基台,其中·· 該對準標記不重疊該半導體發光元件。 12. 如請求項1之基台,其中: 允許該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該光入射/發射端表面自該基 台突出。 13. —種基台總成,其包含: 包括一波導之一半導體發光元件’該波導具有相對於 s亥半導體發光元件之一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一法線以 0wg(度)傾斜的一軸線,且由具有一折射率nLE之一半導 體材料製成;及 基台,其允許將該半導體發光元件固定於其之一第 一表面上, 其中該基台包括: 位於該第一表面上之一熔融結合材料層;及 形成於該熔融結合材料層中之一對準標記,允許在一 角度eSM=sin-〗[nLE.sin(ewG)/n〇]下辨識該對準標記,其中 在該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該光人射/發射端表面的外部附近 的一光透射媒體之一折射率為n〇。 14. 如請求項13之基台總成,其進一步包含: 一散熱片,其允許將該基台安裝於其上。 15. 如請求項π之基台總成,其中: δ玄半導體發光元件由一雷射 二極體元件組態而成 0 160116.doc 201234643 16. 如請求項13之基台總成,其中: 該半導體發光元件由一半導體光學放大器組態而成。 17. —種基台總成,其包含: 一基台,其具有一第一表面且允許將包括一波導之一 半導體發光元件固定於該第一表面上,該波導具有相對 於該半導體發光元件之一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一法線以 Qwg(度)傾斜的一軸線’且由具有一折射率nLE之一半導 體材料製成;及 一散熱片,其允許將該基台安裝於其上, 其中該基台包括: 位於該基台之該第一表面上的一熔融結合材料層; 一黏合層’其形成於面對該基台之該第一表面的一第 二表面上;及 形成於該熔融結合材料層中之一對準標記,允許在一 角度esMiin'nwsinOwGyno]下辨識該對準標記,其中 在該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該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外部附近 的一光透射媒體之一折射率為nQ;及 該基台藉由位於該基台與該散熱片之間之該黏合層而 安裝於該散熱片上。 18. —種基台裝配方法,其為裝配一基台總成之一方法該 基台總成包括: 包括一波導之一半導體發光元件,該波導具有相對於 該半導體發光元件之一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一法線以 eWG(度)傾斜的一軸線,且由具有一折射率…之一半導 160116.doc -4 - 201234643 體材料製成;及 一基台,其允許將該半導體發光元件固定於其之一第 一表面上, 該基台包括; 位於該第一表面上之一熔融結合材料層;及 形成於該熔融結合材料層中之一對準標記,允許在一 角度es^sin-qnLE.sir^ewGVno]下辨識該對準標記,其中 在該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該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外部附近 的一光透射媒體之一折射率為n〇, 該方法包含: 使該基台及該半導體發光元件相對於該對準標記而對 準,且熔融並冷卻該熔融結合材料層以將該半導體發光 元件安裝於該基台上。 19. 一種基台裝配方法,其為裝配一基台總成之一方法,該 基台總成包括: 一基台,其具有一第一表面且允許將包括一波導之一 半導體發光元件固定於該第一表面上,該波導具有相對 於該半導體發光元件之一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一法線以 eWG(度)傾斜的一軸線,且由具有一折射率nLE之一半導 體材料製成;及 一散熱片,其允許將該基台安裝於其上, 該基台包括: 位於該第一表面上之一炫融結合材料層; 一黏合層,其形成於面對該基台之該第一表面的—第 160116.doc 201234643 —表面上,及 形成於該熔融結合材料層中之一對準標記,允許在一 角度esK^sirTVnLE.sinewGVno]下辨識該對準標記,其中 在該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該光入射/發射端表面的外部附近 的一光透射媒體之一折射率為n〇; 該基台藉由位於該基台與該散熱片之間之該黏合層而 安裝於該散熱片上, 該方法包含: 使該基台及該散熱片相m # 相對於該對準標記而對準,且 融並冷卻該黏合層以將兮I y ^基。安裝於該散熱片上。 160116.doc
TW101102725A 2011-02-04 2012-01-20 Submount, submount assembly, and submount assembling method TW20123464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2540A JP2012164737A (ja) 2011-02-04 2011-02-04 サブマウント、サブマウント組立体及びサブマウント組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4643A true TW201234643A (en) 2012-08-16

Family

ID=46587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2725A TW201234643A (en) 2011-02-04 2012-01-20 Submount, submount assembly, and submount assembl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82920B2 (zh)
JP (1) JP2012164737A (zh)
CN (1) CN102629732B (zh)
IN (1) IN2012DE00237A (zh)
TW (1) TW20123464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27935A (ja) * 2008-07-23 2010-02-04 Sony Corp 半導体レーザ、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
JP5945213B2 (ja) * 2012-10-30 2016-07-0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半導体装置
TW201428905A (zh) * 2013-01-04 2014-07-16 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封裝件及其製法
JP6127516B2 (ja) * 2013-01-08 2017-05-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学パッケージ、光学ユニット、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65328A (ja) * 2013-02-25 2014-09-08 Sony Corp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JP2014220404A (ja) * 2013-05-09 2014-11-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レーザ装置組立体
CN103779783A (zh) * 2014-02-10 2014-05-07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Z字形自准直半导体光放大器热沉
CN104518425A (zh) * 2014-12-17 2015-04-15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斜腔半导体光放大器的耦合方法
JP6934129B2 (ja) * 2015-03-19 2021-09-15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組立体の駆動方法
US20170146793A1 (en) * 2015-11-20 2017-05-25 Innovative Micro Technology Microfabricated optical apparatus with integrated turning surface
WO2017138649A1 (ja) * 2016-02-12 2017-08-1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ーザモジュール
JP6665666B2 (ja) * 2016-04-28 2020-03-13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レーザ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発光装置
JP7166932B2 (ja) 2016-12-22 2022-11-0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レーザ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半導体レーザ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11303095B2 (en) 2019-02-15 2022-04-12 Nichia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ght emit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base member
JP7206494B2 (ja) * 2019-02-15 2023-01-18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発光装置
US11389895B2 (en) * 2019-03-14 2022-07-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Laser device and laser processing machine
CN112968118B (zh) * 2020-11-13 2022-05-13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背板
CN113300211B (zh) * 2021-06-24 2022-07-15 西安嘉合超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激光器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7989A (en) * 1980-06-17 1982-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ount for semiconductor laser
JPS59110185A (ja) * 1982-12-16 1984-06-26 Toshiba Corp 半導体レ−ザ装置端面保護膜の形成方法
JPS60176355A (ja) 1984-02-22 1985-09-10 Fujitsu Ltd 秘匿回線割り込み方式
JPS6284950U (zh) * 1985-11-15 1987-05-30
US5354695A (en) * 1992-04-08 1994-10-11 Leedy Glenn J Membrane dielectric isolation IC fabrication
JP3754995B2 (ja) * 1997-09-11 2006-03-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光素子
US6091755A (en) * 1997-11-21 2000-07-18 Sdl, Inc. Optically amplifying semiconductor diodes with curved waveguides for external cavities
JP3235571B2 (ja) * 1998-09-03 2001-12-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活性層と位置決めマークとの相対位置を測定する測定方法
JP2002094168A (ja) * 2000-09-19 2002-03-29 Toshiba Corp 半導体レー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17794A (ja) * 2001-06-29 2003-01-17 Ricoh Co Ltd サブマウント構造および光源ユニット製造方法
JP2006269846A (ja) * 2005-03-25 2006-10-05 Anritsu Corp サブマウン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半導体装置
JP2007088320A (ja) * 2005-09-26 2007-04-05 Fujifilm Corp 光源装置および光半導体素子
JP2010087209A (ja) * 2008-09-30 2010-04-1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集積化半導体レー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実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82920B2 (en) 2015-03-17
IN2012DE00237A (zh) 2015-06-26
CN102629732A (zh) 2012-08-08
US20120201259A1 (en) 2012-08-09
JP2012164737A (ja) 2012-08-30
CN102629732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34643A (en) Submount, submount assembly, and submount assembling method
JP5368957B2 (ja) 半導体レーザ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JP6152848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
JP5743624B2 (ja) 半導体レーザ素子組立体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WO2012101686A1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発光装置
CN102315590A (zh) 半导体光放大器
US9537288B2 (en)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assembly
CN101847826A (zh) 二分型半导体激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其驱动方法
JP2011187579A (ja) モードロック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2545036A (zh) 激光二极管器件
JP2011187580A (ja) 自励発振型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13074002A (ja) 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48776B2 (ja) 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19987A (ja) 半導体レーザ素子
US10691005B2 (en) Optical element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6760072B2 (ja) 光半導体素子及びレーザ装置組立体
JP6080798B2 (ja) 半導体光増幅器及び半導体レーザ装置組立体並びに半導体光増幅器の位置調整方法
JP5536132B2 (ja) 半導体レーザ素子
JP6973480B2 (ja) レーザ装置組立体
JP6934129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組立体の駆動方法
JPWO2017217101A1 (ja) 光学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JP2005327753A (ja) 半導体レーザ装置
JP2014078753A (ja) モードロック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半導体レーザ装置組立体
JP2014007434A (ja) モードロック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半導体レーザ装置組立体
CN101939881A (zh) 半导体激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