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43114A - Three dimensional antenna - Google Patents

Three dimensional antenna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43114A
TW201043114A TW099112349A TW99112349A TW201043114A TW 201043114 A TW201043114 A TW 201043114A TW 099112349 A TW099112349 A TW 099112349A TW 99112349 A TW99112349 A TW 99112349A TW 201043114 A TW201043114 A TW 2010431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film
flexible film
carri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2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ndreas Eder
Wilfried Hedderich
Thomas Wagner
Mads Sager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43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4311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0Radiating elements coated with or embedded in prote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818Shape or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5K2201/09009 - H05K2201/09809
    • H05K2201/0999Circuit printed on or in housing, e.g. housing as PCB; Circuit printed on the case of a component; PCB affixed to hou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16Antenna or wave energy "plumbing"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Description

201043114 六、發明說明: t發明戶斤屬之技術領域】 '發明背景 本申請案主張在2009年4月21日提出申請的美國臨時 申請案第61/171,110號案的優先權,其整體是被併合於此中 作為參考。 發明領域 0 本發明係有關於天線的領域,更特別地,係有關於適 於在包括一殼體之裝置中使用之天線的領域。 先前技術描述 過去十多年來,内部天線是行動無線裝置的最佳解決 方案。内部天線能夠與行動電話、膝上型電腦、遊戲機等 等的设體整合在一起。藉著在主動阻抗調校-與匹配技術上 的最新技術,這些小型天線能夠被設計來涵蓋在從RFID O (13 MHZ)到約在10.6 GHz結束之超寬頻帶(UWB)之範圍内 的射頻(RF)協定。然而,大多數的内部天線是於在行動電 话與膝上型電腦上廣泛使用的GSM與UMTS行動頻(cellular bands)中運作。 在無線市場中,是持續有使裝置越來越細小的需求。 然而’物理法則限制了一個整合天線能夠被製成多小而且 仍舊具有有效的放射特性。為了得到供該整合天線用的希 望空間且仍然保持總產品尺寸細小,是希望把該天線置於 無線裝置之殼體的最外面角落處。這能夠藉著一種成型成 3 2〇1〇43li4 與殻體之内部之輪廓相稱之立體(3D)形狀的天線來達成, 例如,一種内部3D天線。 近期内部3D天線主要是由可撓電路印刷(FCP)天線、金 屬薄片天線、以及雷射直接成型(LDS)天線來被實現。每種 方法具有其之優點與缺點。FCP天線,像是由u.S.專利第 6,778,139號案所揭露的一樣,典型地包含一個支援以箔片 為基礎之天線設計的薄塑膠層。該FCP天線允許該天線彎 曲,然而無法滿足全3D天線技術。例如,該FCP天線在一 雙孤形表面上無法彎曲而且在追隨一表面之外貌的能力上 是受到限制的’特別是在尖銳的彎角附近。這限制FCP天線 置於基本形狀和某些角落。金屬薄片天線也被限制為平坦 金屬表面部份而從製作觀點看,要依據在天線上的彎曲數 來完成是有可能的。 該LDS天線技術或許是三種方法中最有彈性的。藉著 LDS技術’一個天線圖案是藉著雷射成型在一塑膠表面 上’而由雷射所供應的能量允許該激發區域隨後以金屬電 鍍。該LDS技術允許全3D天線外貌但僅某些塑膠材料能夠 被使用而且該等可行的塑膠是傾向於具有某些能夠使可得 到之殼體較不希望用作無線裝置之殼體的材料特性。例 如’ LCP (液晶聚合體),其是為用於LDS技術的一種常見類 型的塑膠,在以LDS技術處理時通常不提供一個A級表面, 而疋會需要後製作步驟。再者,用於LDS技術的塑膠必須 被首先形成’然後由雷射激發而然後被電锻(本身通常為一 多步驟處理)。因此製造循環時間會是問題。因此,LDS技 4 201043114 術對於設計會增加不希望的成本而且該天線可能無法實現 在殼體的内部而是變成一個在該裝置内部之分離的部件。 因此,在天線技術上的進一步改進會是希望的。 【發明内容】 發明概要 一個立體撓性薄膜是被設置並且包括一個具有實質上 與一載體之預定内或外表面中之一者匹配之尺寸的薄膜。 該薄膜包括一個薄膜天線陣列。一個載體是設有一個内或 外表面,其包括一個或多個弧形並且形成一個匹配該立體 撓性薄膜的幾何、立體形狀。該載體和該撓性薄膜是被整 合來形成一殼體。在一實施例中,該整合能夠藉著模内標 籤(in-mold labeling)來達成。 在一實施例中,該殼體可以包括複數個層而該撓性薄 膜可以被定位在兩個層之間。該殼體更可以包括一個形成 一A級表面之至少一部份的裝飾標籤。在一實施例中,該標 籤可以與該立體撓性薄膜整合以致於該天線陣列是定位在 一薄膜的一側而且是面向該載體而一裝飾標籤是定位在該 薄膜的另一側。在另一實施例中,會有兩個薄膜,一個支 承一個裝飾標籤而一個支承該天線。該標籤可以被定位在 該殼體的外側而該天線陣列可以定位在該殼體的内側。在 一個具有一被夾住之天線陣列或者具有一天線陣列在該殼 體之外側的實施例中,該載體(或者依需要為其之層中之一 者)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孔以致於該等導體元件可以延伸 穿過該(等)孔來與該天線達成電氣接觸。 5 201043114 圖式簡單說明 本發明是舉例說明而且並不受限在該等附圖中,在該 等附圖中相同的標號標示相同的元件且在該等附圖中: 第1圖描繪一個殼體之實施例的立體圖,該殼體包括一 個在一内表面上的立體撓性薄膜。 第1A圖描繪一個殼體之實施例的立體近看圖,該殼體 包括一個在一内表面上的立體撓性薄膜。 第1B圖描繪一個殼體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該殼體 包括一個在一内表面上的立體撓性薄膜。 第2圖描繪一個殼體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圖,該殼體包括 一個夾在兩個層之間的立體撓性薄膜。 第2A圖描繪在第2圖中所描繪之實施例的立體放大圖。 第3圖描繪一個殼體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該殼體包 括一個夾在兩個層之間的立體撓性薄膜。 第3A圖描繪在第3圖中所描繪之實施例的另一立體圖。 第3B圖描繪在第3圖中所描繪之實施例的立體放大圖。 第4圖描繪一個殼體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圖,該殼體包括 一個在一内與外表面上的立體撓性薄膜。 第4A圖描繪在第4圖中所描繪之實施例的另一立體圖。 第4B圖描繪在第4圖中所描繪之實施例的立體近看圖。 第5圖描繪一個殼體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該殼體包 括一個夾在兩個層之間的立體撓性薄膜。 第6圖描繪一種適用於形成立體撓性薄膜之方法的實 施例。 201043114 第7圖描給 , g〜個被形成之立體撓性薄膜的實施例。 【實施冷式】 較佳實施狀詳細說明 , 羊、、、田5兒明是描述範例實施例而不是傾向於限制 (等)特W揭露的組合。因此,除非特別註明,於此中所 揭路的特徵疋可以被組合一起來形成為了簡潔而未被顯示 之額外的組合。 〇 如於此中所揭露,實施例能夠提供-種全立體(3D)天 線技術,其不具有FCP、金屬薄片或者LDS天線的某些限 制。本天線技術,其可以被稱為3D撓曲(3D-flex),是為一 、 冑t改的印刷天線,其是被預先成型以配合-個3D表面。 該3D成型不文限為—個單一孤形表面或者不受限為一個筆 直表面而且及薄膜能夠被置於任何材料上。作為一個例 子I曲被嵌入_成型(insert m〇ided)或者包覆射出 (over molded)成無線裝置的殼體而藉此利用該裝置的最外 〇 面的角落。如於此中所描繪,一個塑膠殼體能夠被構築來 包括-個立體(3D)天線結構而且該天線結構能夠藉由利用 個3D成型撓性溥膜來被機械地整合到該等塑膠殼體。例 如,該天線結構能夠如所希望的一樣被幾何地裝配到一個 是為塑膠或者不同材料之組合之殼體的内或外表面。在一 實施例中,到殼體的這裝配可以藉由嵌人_成型或者包覆射 出-個3D成型撓性薄膜到該殼體來被達成。該可挽薄膜是 帶有該天線陣列結構。 應要注意的是’雖然天線是能夠被構築用於廣泛範圍 7 201043114 的頻率。在—個實施例中,於天線陣列中之該(等)天線的頻 率範圍可以是在大約13 MHz (像是適於RFID應用般)與大 約10.6 GHz (像是適於超寬頻”uwb”應用般)之間。在該範 圍之外的其他頻率也可以考慮。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等) 天線的頻率範圍落在13 MHz與14 MHz之間。在另一較佳實 施例中’該(等)天線的頻率範圍是落在76 MHz與239.2 MHz 之間。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等)天線的頻率範圍是落在 698 MHz與2690 MHz之間。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等) 天線的頻率範圍是落在3400 MHz與5850 MHz之間。在另一 較佳實施例中’該(等)天線的頻率範圍是落在31 GHz與 10.6 MHz之間。可以進一步理解的是,一天線陣列可以包 括數個天線’各被構築來在不同的範圍内運作。 應要注意的是,雖然被描述的該等實施例是適於像是 行動電話、PDA、如遊戲機一樣的可攜帶型遊戲系統、筆 記型電腦、膝上型電腦、以及小筆電般的常見(電子)行動裝 置,被描述的特徵不是被如此限制而是可以被廣闊地應用 到其他包括天線或者得益於天線的裝置。應要進一步注意 的是,廣泛的殼體結構可以配合在此中所揭露的特徵使 用。因此,被揭示的特徵可以是與其他會希望包括一個形 成於殼體之表面上之3D天線的裝置一起使用。 請參閱該等圖式所示’第⑴圖描繪表徵能夠被形成 之可行結構的實施例。第1和1A圖描繪一個第—實施例。一 個殼體10包括-㈣體20,該髓斯以由任何希望的材 料形成,像是絲形成用於行城置之殼_習知可模塑 201043114 Γ般,而且可以是為由不同類型材料形成的組合物。該 載體20包括-個内表面21和—個外表面加且更包括一個 Ο
_表面㈣落24。該弧形表面η和該減%把位 ;平面且相對彼此以-個相當小的半徑(半徑的極限可以 依據形成賴綱方法而定)形成角度_表面連接。雖秋 ㈣繪的載脚具有-個相當簡單的結構,可以察覺到的 y内表面21和外表面22_包括任诚目㈣形與角落 俾可提供«的舰結構。再者,_卜表面21,22的特徵 是彼此無關的。例如,在内或外表 面中之-者上的-相當大的凹陷部是必須呈現在該内與外 表面中之另—者上。然而’該外表面22可以具有-個在其 正個區域之上僅有弧形的相當流暢表面而該内表面^可以 包括角落與凹溝和凸塊等等俾可提供額外的空間或者提供 會破定位在内表面21附近之組件用的定位特徵。 因此,該毅體H)可以具有任何習知形狀並且包括依據 習知成型方法成型於載體之任何數目的習知形狀。再者, 如眾所周知,該殼體1G可以包括被敌人成型到殼體1〇的各 種特徵。在内表面21與外表面22中的這些差異,以及大範 圍的可行幾何形狀,能夠被設置在其他於下面討論的描繪 實施例中,然而由於具不同形狀之殼體的成型是眾所周 知’為了簡潔起見不同的形狀將不會被進一步討論。 撓性薄膜70是定位在該内表面21上。該薄膜7〇可以 由希望的材料形成,像是由,例如,諸如(並非限制)PET (聚 對苯二甲二乙酯)、PEN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c (聚碳 9 201043114 酸醋)、屬(丙稀丁二烯苯乙稀樹腊)以及ρι (聚酿亞胺)之 -種塑膠材料或者混合_材料形成_膠材料薄膜般。 用來形成減性薄膜70的㈣可以被選擇以致於該挽性薄 膜70-旦被成型成3D形狀即維持其之形狀。在一實施例 中’該撓性薄膜70能夠先被形成而然後彻像是模内標鐵 (IML)般的習知模鎢製程來被整合至該載體_。因此,該 撓性薄膜财整合之前具有—個物彡狀而—旦被整合至該 載體湖即能夠提供—純括朗4狀結狀該撓性薄膜 70和該載體2G的殼體1G。該薄膜的厚度是介於5()勝與5〇〇 μιη之間’最好是介於75陣與375叫之間,更好的是介於 125 μιη與250 pm之間。 位在該撓性薄膜70上的是—個如圖所示的天線陣列 50。該天線陣列50包括一個第—天線5〇a、一個第二天線5% 和一個第二天線5〇c ’它們中之每一者具有一個本體55和觸 點51,52,53。如所能夠察覺到,某些天線設計可以包括一個 單饋5又什(而因此需要一個單—觸點53)而其他天線設計可 以包括一個雙饋設計並包括觸點51。如所能夠進一步察覺 到’天線_财之每個天線之本體55的雜將會端視天 線之想要的用途而定。雖然天線陣列5〇會包括一個單一天 線,它也可以包括更多的天線,像是4個或者更多天線般。 該等天線中之一者會有的特徵是為一個形成在一弧形 及/或角落四周的天線。例如,如圖所示,天線50b包括一 個形成在-孤形上的轉變部份58。然而,如所能夠察覺到, 内表面21的大部份具有至少-個稍微f絲面,因此該天 201043114 線50b的大部份是成3D形狀。在利用允許空間的最大利益 下’天線50b的3D形狀允許天線裝配在該殼體内。該轉變部 份58允許天線延伸到内表面21之會難以藉習知天線形成技 術來使用的部份上。 第1B圖描繪一殼體1〇,的另一實施例,該殼體10,包括 個嬈性薄臈7〇,,該撓性薄膜70,具有一個天線陣列50,位 在戴體20,的内表面2丨,上。如在第1圖中所示,一個外表面 是淹暢的而且可以提供一個A級(Class A)表面而若干觸 點 51,^;,, ,53’是沿著載體20’的邊緣26,設置。因此,對於天 β陣列5〇’與對應之觸點51,,52,,53,之若干可行的設計變化 有可能的。所選擇的結構將會端視想要如何與天線陣列 定來變化。例如’在第1圖中,觸點51,52,53是適於 觸點的探針而在第1Β圖中的觸點是適於像c形夾般的夾 築如所能夠察覺到,一些觸點會是針對一種接觸方法構 '而成而其他觸點是適於另一接觸方法。 園第2_33和5圖描繪具有被夾在天線陣列與撓性薄膜周 之多層載體的實施例。例如,第2_2Α圖描繪一個内載體 與^〜個第二載體120,和-個外載體12G”。位在載體12〇 ^20之間的是-個包括-天線陣列(其可以是與在第域 的圖中所示的天線陣列相似或者可以具有„個或多個天線 露1其他希望結構)的撓性薄肋〇。孔127a,i27b,i2M ^151,151,,152,丨53以致於,例如…個探針能夠電氣 =到該等觸點。如圖所示,該等孔是僅位於内載體12〇中 ”兩個载體㈣,,,在外力作用於該等觸點時提供防止 11 201043114 變化的強化。應要更注意的是’該等孔127a,127b,127c具有 作為完全延伸包圍該等觸點之界限的邊緣。雖然不是必要 的,該界限邊緣可以用來協助定位一個被構築來連接被定 位在該孔内之觸點的對應元件。再者,如所能夠察覺到, 一個孔可以包圍一個單一觸點或者數個觸點。 要支承該殼體’該内載體120更包括能夠用來容置鎖固 件的凸塊129a,129b。因此,雖然該載體120的外表面大體上 與該等載體12〇,,12〇”的内表面匹配,該載體120的内表面包 括凸塊129a,129b且不匹配。 第3-3B圖描縿一個包括一被夾在載體220與載體220’ 之間之撓性薄膜270的殼體210。該載體220可以包括凸塊 229&,22913和包括孔2283,22813’該等孔228&,22813是成缺口形 狀且缺少一個延伸包圍觸點251,252,253,253,的邊緣。該等 孔228a,228b在提供進入數個觸點方面是有利的,因為這對 於簡化相對觸點的設計是會有幫助的。 如從第3A圖所能夠察覺到,該載體22〇,是透明的而因 此可看得到天線陣列250。一個載體能夠具有希望的透明程 度(從完全透明到不透明)而且可以包括具有不同透明程度 (以及不同顏色)的部份^在某些情況中,例如,會希望允許 -部份的天線®案被看見俾可加強殼體對於某些人的視覺 吸引力。再者’某麵用可以使用標準天線且如果殼體之 終端使用者是看得到它的話在天線陣列中包括如此的天線 是可以提供希望的市場利基。 第5圖描繪—個具有夹住-撓性薄膜470之-載體420 12 201043114 與一包覆模420’的實施例,該撓性薄膜470支承一個具備位 於孔427a,427b内之觸點的天線陣列。因此,載體的數目能 夠端視結構需求與殼體的用途來作變化。如果是想用鎖固 件把殼體410鎖固到另一組件(圖中未示)的話,是會包括非 必要的凸塊429。 該包覆模420’可以是任何希望的塑膠而且能夠提供一 個A級表面。再者,它可以是任何希望的顏色並且能夠具有 想要的不透明或者透明程度。應要注意的是,雖然包覆模 320’被描繪具有一個與載體320之厚度類似的厚度,在一實 施例中該包覆模320’可以是其他的厚度,像是與薄膜370之 厚度相似的厚度般。如果載體320被用來提供殼體的結構特 性的話,那麼該包覆模320,不必特別強壯而是可以被構築 來提供想要的藝術外觀。然而,如所能夠察覺到,該包覆 模340可以是任何希望的厚度。因此,該3D撓性薄膜能夠被 定位在兩個層之間。應要注意的是,該包覆模320,能夠被 用作載體(並提供主要的結構支撐)而該載體320可以是為一 個強化層(包括用於容納鎖固件或其類似之如圖所示的凸 塊)。 第4-4B圖描繪一個具有兩個分別整合於載體32〇,32〇, 上之撓性薄膜370,370,的實施例。該撓性薄膜37〇支承一個 天線陣列350而該撓性薄睽370,能夠提供一個a級表面。使 用撓性薄膜3 70 ’來提供a級表面的優點是在於能夠允許難 以用來提供A級表面之材料的使用。此外,標籤可提供極難 以包括在載體320’上的圖解以致於會提供可接受的耐久性 13 201043114 測量。因此,單獨或者組合利用所描繪之各種結構,在殼 體結構上廣寬範圍的可行變化是有可能的。更應注意的 是,如果希望的話,不同的薄膜能夠提供不同的天線而一 個薄膜能夠具有一天線在一側以及一標籤在另一側。因 此,雖然撓性薄膜370被顯示包括天線,在某些實施例中, 該撓性薄膜3 7 0 ’能夠包括一個或者多個天線(取代或者除了 在撓性薄膜370中之任何天線之外)。因此,所描繪的結構 在設計殼體結構上提供彈性。 應要注意的是,雖然一個適於在一行動裝置上使用的 殼體業已被顯示,該殼體能夠採取任何希望的形狀。此外, 如在別處所提到,於此中所揭示的特徵是適於廣泛範圍的 應用。 如以上所提到,大範圍的殼體結構是有可能的。如所 能夠察覺到,這彈性是由3D撓性薄膜被形成的方法促成。 請參閱第6圖所示,一個用於形成該3D撓性薄膜的處理是被 描述。 首先,在步驟600中,一個天線佈局被決定。這典型地 涉及採用想要之殼體的3D形狀並決定天線陣列應如何定位 在該殼體上。在這處理中對付的特徵包括決定對觸點的電 氣接觸是將如何設置以及天線陣列之想要的運作頻率,以 及天線陣列之希望的形狀和尺寸。造型軟體能夠用來決定 一個提供可接受之天線性能的佈局。 一旦該立體表面形狀是在步驟610中決定,考慮到該薄 膜的局部延長,該立體形狀是藉著該形成處理來映照成一 14 201043114 個二維形狀。這逆向變換處理可以湘若干已知的技術來 完成,像是模擬或者有限元件法,俾可達成規定的準確度, 其必須藉由柵印刷或者天線印刷薄膜的重複實驗,結合已 知的2D / 3D測量與估算法來微調。 接著在步驟620中,一個薄膜是被提供。該薄膜的尺寸 應該是大到足以覆蓋該天線的預期尺寸。該薄膜可以是任 何希望的材料,包括像是聚對苯二甲二乙酯(PET)、聚對苯 二曱酸乙二酯(PEN)、聚碳酸酯(PC)、丙烯丁二烯苯乙烯樹 脂(ABS)、聚醯亞胺(?1)般之塑膠的混合。該薄膜可以具有 一個、兩個或者一個也沒有A級表面。該薄膜可以已具有一 個施加在一側的可形成塗層,其提供對抗磨耗或者磨損的 保護或者提供特別的觸感。該薄膜可以是透明或者非透明/ 有色彩的。有色彩的是表示該薄膜本身可以具有顏色或者 至少一個有色彩的層會置於該薄膜上。 接著在步驟630中,該2D天線圖案是印刷在該薄膜上。 可能的印刷技術包括網版印刷(screen printing)、凹版印刷 (gravure printing)、凸版印刷(flex〇 printing)、雕版印刷 (engraving printing)、移印(pad printing)、輪轉印刷(r〇tary printing)、喷墨印刷(inkjet Printing),以及其他眾所周知的 印刷方法,藉此網版印刷是較佳的方法。該圖案可以是導 電材料,其是為具備金屬基底(銀、銅、金、鋁、合金及, 或這些元件的混合物、這些元件的奈米粒子、它自己的合 金)的可印刷膏及/或油墨或者是以本質導電聚合物(例如, 亞乙基二氧硫代酚(PoiyPj-ethyknedioxythiophene) 15 201043114 P〇ly(styrenesulfcmate)(PEDOT:PSS))為基礎的可印刷膏及 / 或油墨或者是以透明導電氧化物(例如,氧化銦錫(IT0)或氧 化鋅鋁)為基礎的可印刷膏及/或油墨或者是以單壁碳奈米 管或多壁碳奈米管或石墨為基礎的可印刷膏及/或油墨。該 專 V電材料應具有在 1〇4 siemens/meter (S/m)與6,3 X 107 S/m之間的特定導電率’最好的是在1〇5 S/m與6,3 X 107 S/m 之間’更好的是在1〇6 S/m與6,3 X 107 S/m之間。一種較好的 導電材料疋DUPONT 5064 Silver Conductor。在油墨印刷之 後,一個用於2D天線圖案之防腐蝕用的隔離與可變形覆蓋 塗層能夠被使用。如果該覆蓋塗層被設置的話,在該殼體 之内用於把天線電氣連接到電子的區域能夠保持未被覆 蓋。應要注意的是,該覆蓋塗層的佈局能夠比本身的天線 圖案大俾可提供重疊保護。該隔離覆蓋塗層也可以是為可 印刷膏及/或油墨,像是,但不限定為DUPONT 5018或者 PR〇LL HTR般。 一旦该天線形狀(而且如果希望的話,覆蓋塗層)被塗上 該薄膜’該薄膜能夠在步驟64〇中形成希望的3D形狀。這能 夠經由涉及足以使該薄膜設成希望之3D形狀之熱及/或壓 力之習知的3D形成技術來完成。例如,把印有天線結構之 2D塑膠薄膜變成殼體之希望之3D形狀,以及天線結構之希 望之3D形狀之從美國專利第5,1〇8,539號案了解的高壓成形 (HPF)或熱成开^或者該兩方法的組合是被使用。當然,hpf 與熱成形或其他眾所周知的3d成形技術的組合也是可以被 使用。 16 201043114 例如,當像PC-Bayfol之PC薄膜被使用時該形成處理之 一組可能的參數是為: 薄膜的溫度:110至230°C,最好是11〇至18〇。〇; 形成工具的溫度:60至170。(:,最好是⑼至^❹^ ; 施加壓力:80 bar至200 bar ; 藉著這些參數從5至20秒的循環時間能夠被達成。應要注意 的是,如由熟知此項技術的人仕所能察覺到,該薄膜的溫 0 度和5亥形成工具的溫度依據該薄膜的軟化溫度和玻璃轉態 溫度會必須作調整,如果PC之外的其他材料被使用的話。 該施加壓力及循環時間可以依然是在以上所述的極限。藉 著這方法,具備在第7圖中所示之3D撓性薄膜之幾何的3D 形狀能夠被達成; 在邊緣處的半徑汛):〇.2至4〇111111,最好是〇3至1〇111„1,更 好的是0.5至5 mrn,最佳的是1至3 mm ; Q 成形高度(h) : 〇至20 mm,最好是0.5至5 mm,最佳的是1 至 3 mm ; 拔模角(a) : 0至90。,最好是1至5。,最佳是2至3。。 鑑於成形處理是為一個3D成形處理的事實,以上所述的參 數就角落而言是有效的,其也能夠被稱為雙彎邊緣。 膏與油墨,以及覆蓋塗層,是可以H由使賴(例如, 烤箱)’以紅外線或者微波為基礎的方法來硬化。如果是可 熱硬化的話,它們會包含聚合物黏劑以及溶劑或者水。如 果油墨是可UV硬化的話,該油墨會藉著連續或者脈衝式 17 201043114 uv照射來被硬化。應要注意的是,形成該3]0形狀的處理也 能夠用來使該膏或者油墨硬化。在一實施例中,於天線上 的油墨會首先被部份地硬化,然後在餘下的硬化之前是被 成型成希望的3D形狀。 端視所使用的油墨或者膏而定’要藉由印刷塑膠薄膜 在一增加溫度下,最好是在20°C與25(TC之間,更好是在1〇〇 °C與180°C之間,最佳是在120°C與150。(:之間,及在一增加 壓力下’最好是在1匕31*與10〇(^1'之間,更好是在2〇13&1_與 200 bar之間’最佳是在50 bar與100 bar之間,的壓縮來辦加 該2D天線圖案的導電率是有可能的。 該印刷天線圖案包括觸點而且是大致被構築成與一發 送器/接收器電氣通訊。用於接觸天線觸點的習知方法可以 包括探針及/或夾具。為了提升在天線觸點與對應之連接觸 點之間的電氣接觸,一個表面層可以被設置在該天線觸點 區域之上以致於該觸點區域具有低表面粗糙度並且提供良 好的導電率。該導電表面層可以是以碳、奈米碳、石墨、 銅、銀、金、這些元件之合金或混合物、這些元件的奈米 粒子或其之合金為基礎的可印刷膏及/或油墨。這些膏及油 墨可以藉由使用以熱烤箱為基礎、以紅外線為基礎、以微 波為基礎或者以UV為基礎的方法來被硬化》可行的印刷技 術包括網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雕版印刷、移印、 輪轉印刷、噴墨印刷,以及其他眾所周知的印刷方法。 一旦該3D撓性薄膜被形成,其可以與該載體整合在一 起。在一實施例中,利用模内標籤(IML)該3D撓性薄膜可以 18 201043Π4 被形成為該載體的部份以致於-個單-整合部件是被設 • f該3D撓性薄膜也能夠藉由嵌入-成型來被整合到 體。如所能夠察覺到,如果該犯換性薄膜包括一個錢表 面的話’那麼其能夠被整合以致於是其是位在該載體的外 表面上。或者,如果該3D撓性薄膜不包括—個缺表面的 法’那麼其能夠被定位在一個載體層與另一層之間或者是 在該載體的内表面上。 及3D撓性薄膜在某些部份上可以包括標籤而在其他部 D 份可以省略該等標籤且能夠更包括複數個層。因此「該犯 撓性薄膜在一特定表面上不必提供均稱的外表而且可以是 自然層疊。例如,如果希望一個電致發光層或者影像能夠 - 設置於該3D撓性薄膜的一部份上的話。因此,—個或者多 - 個標籤會被定位以致於該一個或者多個標籤延伸在該3〇撓 性4膜整個或者僅一部份之上。再者,某些區域能夠包括 施加有導電黏劑的焊墊。 雖然IML是被預期為把3D撓性薄膜與載體整合的方 〇 法,應要注意的是,在一實施例中,該3D撓性薄膜能夠藉 由使用其他習知組裝方法(黏著、超音波熔接、扣合、熱鉚 合(heat staking)或其他接合方法)來被整合。當該3D撓性薄 膜具有複數個層時,習知的組裝方法會是更理想的(例如, 如果該3D撓性薄膜具有兩個層-一個是位在外部以供實 現一個A級表面而另一個是位在内部以供攜裝該天線圖 案)。 如所能察覺到,在製造過程上的變數是有可能的。例 19 201043114 如,一個兩成型處理能夠被使用,一個是包覆-射出步驟及 一個嵌入-成型步驟,例如,使用一個二次成型處理及工具 (2-shot molding process and tooling)。一個 3D撓性薄膜可以 是被嵌入-成型俾可在第一步驟中與一載體整合在一起而 然後在第二步驟中與另一個層一起被包覆-射出。特定的區 域,像是觸點區域般,在該第一處理步驟期間可以避免由 塑膠覆蓋。該薄膜可以從外部由該第二射出塑膠材料支 承,尤其是在觸點區域。這能夠協助提供就來自探針之力 量是必須被抵抗的情況而言是有利的強化。 如上所述,該載體可以是一種合成材料,其包括連接 在一起的塑膠與金屬結構。或者,該載體可以完全是由塑 膠製成。因此,所揭示的特徵能夠與任何希望的殼體一起 使用。 本發明業已對其之較佳和範例實施例作描述。在後附 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與精神之内之許多其他的實施例、 修改與變化對於熟知此項技術的人仕而言將會由於本揭示 的檢視而出現。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描繪一個殼體之實施例的立體圖,該殼體包括一 個在一内表面上的立體撓性薄膜。 第1A圖描繪一個殼體之實施例的立體近看圖,該殼體 包括一個在一内表面上的立體撓性薄膜。 第1B圖描繪一個殼體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該殼體 包括一個在一内表面上的立體撓性薄膜。 20 201043114 第2圖描繪一個殼體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圖,該殼體包括 一個炎在兩個層之間的立體撓性薄膜。 第2A圖描繪在第2圖中所描繪之實施例的立體放大圖。 第3圖描繪一個殼體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該殼體包 括一個夾在兩個層之間的立體撓性薄膜。 第3A圖描繪在第3圖中所描繪之實施例的另一立體圖。 第3B圖描繪在第3圖中所描繪之實施例的立體放大圖。 第4圖描繪一個殼體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圖,該殼體包括 ^ 一個在一内與外表面上的立體撓性薄膜。 第4A圖描繪在第4圖中所描繪之實施例的另一立體圖。 第4B圖描繪在第4圖中所描繪之實施例的立體近看圖。 _ 第5圖描繪一個殼體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該殼體包 - 括一個爽在兩個層之間的立體撓性薄膜。 第6圖描繪一種適用於形成立體撓性薄膜之方法的實 施例。 第7圖描繪一個被形成之立體撓性薄膜的實施例。 ❹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殼體 22’…外表面 10’…殼體 24…角落 20…載體 26’…邊緣 20’…載體 50…天線陣列 21…内表面 50’…天線陣列 21’…内表面 50a…第一天線 22…外表面 50b…第二天線 21 201043114 50c."三天線 51···觸點 51’···觸點 52…觸點 52’…觸點 53…觸點 53’…觸點 55…本體 58…轉變部份 70…撓性薄膜 70’…撓性薄膜 120…内載體 120’…第二載體 120”…外載體 127a…孔 127b…孔 127c···孔 129a…凸塊 129b…凸塊 151…觸點 15Γ…觸點 152…觸點 153···觸點 170…撓性薄膜 210…殼體 220…載體 220’…載體 228a···孔 228b···孔 229a· ··凸塊 22%.··凸塊 250···天線陣列 251···觸點 252…觸點 253…觸點 253’…觸點 270…撓性薄膜 320…載體 320’…包覆模 340…包覆模 350…天線陣列 370…薄膜 370’…薄膜 410…殼體 420…載體 420’…包覆模 427 a···孑L 427b···孔 22 201043114 429…凸塊 470…撓性薄膜 600…步驟 610…步驟 620…步驟 630…步驟 640…步驟
23

Claims (1)

  1. 201043114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殼體,包含: 一個具備一内表面和一外表面的載體; 一個對應於該内與外表面中之一者來形成的薄膜;及 一個以油墨印於該薄膜上的天線陣列,其中,該薄膜 與天線陣列形成一個與該載體一起整合於該對應表面上 的立體(3D)撓性薄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殼體,其中,該3D撓性薄膜 是被模塑或者黏著到該載體之内與外表面中之一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殼體,其中,該3D撓性薄膜 是被定位在該載體的外表面上,該殼體更包含一個覆蓋 該3D撓性薄膜的包覆模。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殼體,其中,該天線包括一 個觸點而且該載體包括一個在該内與外表面之間延伸的 孔,其中,該觸點被定位在該孔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殼體,其中,該3D撓性薄膜 包括一個雙彎且延伸在該載體的角落周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殼體,其中,該3D撓性薄膜 包括至少一個不延伸在該整個3D撓性薄膜之上的標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殼體,其中,該3D撓性薄膜 包括至少兩個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殼體,其中,該3D撓性薄膜 具有後面的幾何: 在邊緣處的半徑(R) : 0.2至40 mm,最好是0·3至10 mm, 24 2〇1〇43li4 更好的是O·5至5 mm ,最佳的是1至3 mm ; 最佳的是1 成形尚度(h) : 〇至2〇 mm,最好是〇 5至5 _ 至 3 mm ; 拔模角(a) : 〇至90。,最好是丨至5。,最佳是2至3。。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殼體,其中,該3D挽性薄膜 具有後面的幾何: ' Ο 在邊緣處的半徑(R) : 0.2至4〇mm, 更好的是0.5至5 最好是0_3至1〇 _, mm,最佳的是1至3 成形高度(h) : 〇至2〇mm,最好是〇·5至5 min,最佳的是i 至 3 mm ; 拔模角(a) : 〇至90。,最好是1至5。,最佳是2至3。。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殼體,其中,該(等)天線的 頻率範圍是在13 MHz與14 MHz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殼體,其中,該(等)天線的 頻率範圍是在76 MHz與239.2 MHz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殼體,其中,該(等)天線的 頻率範圍是在470 MHz與796 MHz之間。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殼體’其中,該(等)天線的 頻率範圍是在698 MHz與2690 MHz之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殼體,其中’該(等)天線的 頻率範圍是在3.1 GHz與10.6 GHz之間。 15. —種方法,包含: 25 201043114 把一個二維天線圖案印刷到一個薄膜上; 把該薄膜成型成一個立體(3D)撓性薄膜;及 把該3D撓性薄膜與一載體之内與外表面中之一者 整合在一起。 女申π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成型是由 HPF或熱成型或hPF與熱成型的組合來實施。 17.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成型包含 後面的參數: 薄膜的溫度:11〇至230°c,最好是11(^18(rc ; 形成工具的溫度:60至170。(:,最好是60至140。(:。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該成型期 間的一施加壓力是在80與200 bar之間。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成型的循 環時間是在5與20秒之間。 20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2D天線圖 案的導電率是藉著印刷塑膠薄膜在一增加溫度下,最好 是在20°C與25〇t之間,更好是在1〇〇。(:與180t之間, 最佳是在120°C與150°C之間’及在一增加壓力下,最好 是在1 bar與1〇〇〇 bar之間,更好是在20 bar與200 bar之 間,最佳是在50 bar與100 bar之間,的壓縮來增加。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整合包含 把該3D撓性薄膜模塑到該内與外表面中之一者。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二維圖案 的置放包含依據希望的立體圖案來決定該二維圖案的 26 201043114 步驟。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印刷包含 網版印刷。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或者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 之方法所得到之殼體之作為一般非行動電子裝置或者 一般電子行動裝置,尤其是行動電話、PDA、可攜帶型 遊戲系統、遊戲機、筆記型電腦、膝上型電腦、筆記電 腦、遙控系統或者其他像藍芽裝置或無線網路一樣之通 訊系統,之殼體的使用。
    27
TW099112349A 2009-04-21 2010-04-20 Three dimensional antenna TW20104311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111009P 2009-04-21 2009-04-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3114A true TW201043114A (en) 2010-12-01

Family

ID=43011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2349A TW201043114A (en) 2009-04-21 2010-04-20 Three dimensional antenna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35879A1 (zh)
EP (1) EP2517301A4 (zh)
JP (1) JP2012525065A (zh)
KR (1) KR20120018329A (zh)
CN (1) CN102484308A (zh)
TW (1) TW201043114A (zh)
WO (1) WO201012373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8568A (zh) * 2011-04-13 2012-10-17 榕柏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印刷及激光雕刻在曲面基板上制造天线的方法
US9325060B2 (en) 2014-02-12 2016-04-26 Pulse Finland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ductive element deposition and formation
TWI581500B (zh) * 2013-01-21 2017-05-01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Antenna device
TWI583048B (zh) * 2012-03-02 2017-05-11 派斯電子公司 沈積天線裝置及方法
US9833802B2 (en) 2014-06-27 2017-12-05 Pulse Finland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ductive element deposition and formation
US10020561B2 (en) 2013-09-19 2018-07-10 Pulse Finland Oy Deposited three-dimensional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25501B2 (en) * 2008-03-17 2016-08-23 Ethertronics, Inc. Composite thermoformed assembly
CN102290632A (zh) * 2010-06-15 2011-12-2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JP5752922B2 (ja) * 2010-11-17 2015-07-22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状部材及びその貼り付け方法
EP2378846A1 (de) 2011-01-25 2011-10-19 Bayer Material Science AG Dekorative Produktoberfläche mit Leiterplattenfunktion
CN102076190A (zh) * 2011-01-27 2011-05-25 陈忠 一种移动电子设备的外壳结构
JP5726551B2 (ja) * 2011-01-28 2015-06-03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加飾樹脂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952860B2 (en) 2011-03-01 2015-02-10 Apple Inc. Antenna structures with carriers and shields
US8896488B2 (en) * 2011-03-01 2014-11-25 Apple Inc. Multi-element antenna structure with wrapped substrate
CN102723574A (zh) * 2011-03-31 2012-10-1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内置天线的壳体组件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DE102011077188B4 (de) 2011-06-08 2022-04-28 Lisa Dräxlmaier GmbH Elektrische Komponente und Kontaktierungsverfahren für eine elektrische Komponente
US9287627B2 (en) 2011-08-31 2016-03-15 Apple Inc. Customizable antenna feed structure
JP5914142B2 (ja) * 2011-09-14 2016-05-11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導電部材及び導電部材組立体
DE102011117985B8 (de) * 2011-11-09 2016-12-01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Kunststoffteil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unststoffteils
US9093745B2 (en) 2012-05-10 2015-07-28 Apple Inc. Antenna and proximity sensor structures having printed circuit and dielectric carrier layers
KR101931636B1 (ko) * 2012-05-16 2018-12-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통신 단말의 안테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490150B (zh) * 2012-06-13 2016-04-13 永丰精密电子(扬州)有限公司 制造天线的方法
KR101905769B1 (ko) * 2012-06-29 2018-12-0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EP2709205A1 (en) * 2012-09-13 2014-03-19 LG Innotek Co., Ltd.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125782B2 (ja) * 2012-09-20 2017-05-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及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TWI581505B (zh) * 2012-10-26 2017-05-01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結構
JP6202763B2 (ja) * 2012-12-03 2017-09-27 エヌシーシー ナノ,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上に薄膜導体を形成する方法
JP6139279B2 (ja) * 2013-05-31 2017-05-31 株式会社東芝 アンテナ装置とこの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20150042243A1 (en) 2013-08-09 2015-02-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OWER-OVER-ETHERNET (PoE) CONTROL SYSTEM
CN116872434A (zh) 2013-09-27 2023-10-13 塔科图特科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造机电结构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CN104812176A (zh) * 2014-01-28 2015-07-29 及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叠贴制程制作线路结构方法及其线路结构
US9591110B2 (en) 2014-09-08 2017-03-07 Apple Inc. Housing feature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DE102014013564A1 (de) * 2014-09-18 2016-03-24 Hueck Folien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umgeformten Schaltungsträgers, sowie umgeformter Schaltungsträger
CN105449338A (zh) * 2014-09-19 2016-03-30 芬兰脉冲公司 用于移动装置中的天线组合件、制造方法及无线移动装置
CN107750103B (zh) * 2014-11-24 2021-0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电子装置及壳体的制作方法
JP6447916B2 (ja) * 2015-03-20 2019-01-09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通信機器
US10016921B2 (en) 2015-05-01 2018-07-10 Appl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compound structure
KR102438680B1 (ko) * 2015-09-23 2022-09-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하우징, 하우징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9914184B2 (en) 2015-10-02 2018-03-13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3D formed LDS l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ner
US20170112437A1 (en) * 2015-10-27 2017-04-27 F. Frederick Dyer Measurement of Hydration, Edema, and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FR3052594B1 (fr) * 2016-06-10 2018-11-23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Dispositif a piste electriquement conductric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 dispositif
TWI631768B (zh) 2016-06-20 2018-08-01 川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及其天線組件
FR3061800B1 (fr) * 2017-01-12 2019-05-31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Dispositif comprenant un substrat apte a etre thermoforme sur lequel est agence un organe electriquement conducteur
JP6883771B2 (ja) * 2017-02-01 2021-06-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WO2018144002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ntenna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KR102440191B1 (ko) 2017-04-05 2022-09-05 라이텐, 인코포레이티드 주파수 선택 요소를 갖는 안테나
CN109088176A (zh) * 2017-06-14 2018-12-25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
CN107834161B (zh) * 2017-10-12 2020-07-21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降低头手干扰的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0943076B2 (en) 2018-08-09 2021-03-09 Lyten, Inc. Electromagnetic state sensing devices
CN109659667A (zh) * 2018-10-18 2019-04-19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一种塑胶壳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18218891B4 (de) 2018-11-06 2023-12-0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Dreidimensionale Schleifen-Antennenvorrichtung
EP3764757A1 (en) * 2019-07-09 2021-01-13 Mobile Devices Ingenieri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housing with embedded antenna
CN112448140B (zh) * 2019-08-30 2022-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及终端
CA3151652A1 (en) 2019-09-03 2021-03-1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3d printed antenna
TWI713250B (zh) * 2019-10-05 2020-12-11 啓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和通訊方法
KR20220108188A (ko) * 2019-12-19 2022-08-02 교세라 에이브이엑스 컴포넌츠(샌디에고)인코포레이티드 엘디에스(lds) 안테나 어셈블리
US20230085660A1 (en) * 2021-09-17 2023-03-23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Housing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Carrier
CN114889276B (zh) * 2022-04-24 2023-02-24 东华大学 基于光响应的柔性双稳态薄膜机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2447A (en) * 1996-09-30 1999-10-26 Kuraray Co., Ltd. Thermoformable multilayer film and thermoformed container
EP1020947A3 (en) * 1998-12-22 2000-10-04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antenna body for a phone and phone or handset having an internal antenna
GB2345196B (en) * 1998-12-23 2003-11-26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n antenna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DE60037620T2 (de) * 1999-07-16 2008-12-2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Antennenanordnung
US6456249B1 (en) * 1999-08-16 2002-09-24 Tyco Electronics Logistics A.G. Single or dual band parasitic antenna assembly
WO2002078123A1 (en) * 2001-03-23 2002-10-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built-in, multi band, multi antenna system
JP3813839B2 (ja) * 2001-06-05 2006-08-23 株式会社東芝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
JP2003007768A (ja) * 2001-06-25 2003-01-10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層間接続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方法
JP4018575B2 (ja) * 2002-04-03 2007-12-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内蔵ミリ波帯モジュール
US6940459B2 (en) * 2002-12-31 2005-09-06 Centurion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assembly with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7080787B2 (en) * 2003-07-03 2006-07-25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Insert molded antenna
JP2005333244A (ja) * 2004-05-18 2005-1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電話機
JP2008539293A (ja) * 2005-04-27 2008-11-13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付形特性が改良された金属化用プラスチック製品
FI20055515A (sv) * 2005-09-28 2007-07-06 Selmic Oy Fastsättning av en ledarkonstruktion på ett objekt
US7414593B2 (en) * 2006-02-24 2008-08-19 Alliant Techsystems Inc. Thermoformed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JP4102411B2 (ja) * 2006-04-13 2008-06-18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通信端末
JP4881247B2 (ja) * 2007-07-13 2012-02-22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229108A1 (en) * 2008-03-17 2009-09-17 Ethertronics, Inc. Methods for forming antennas using thermoforming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8568A (zh) * 2011-04-13 2012-10-17 榕柏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印刷及激光雕刻在曲面基板上制造天线的方法
TWI583048B (zh) * 2012-03-02 2017-05-11 派斯電子公司 沈積天線裝置及方法
US9780438B2 (en) 2012-03-02 2017-10-03 Pulse Electronics, Inc. Deposition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s
TWI581500B (zh) * 2013-01-21 2017-05-01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Antenna device
US10020561B2 (en) 2013-09-19 2018-07-10 Pulse Finland Oy Deposited three-dimensional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9325060B2 (en) 2014-02-12 2016-04-26 Pulse Finland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ductive element deposition and formation
US9833802B2 (en) 2014-06-27 2017-12-05 Pulse Finland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ductive element deposition and 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17301A4 (en) 2013-07-31
JP2012525065A (ja) 2012-10-18
CN102484308A (zh) 2012-05-30
EP2517301A1 (en) 2012-10-31
US20120235879A1 (en) 2012-09-20
WO2010123733A1 (en) 2010-10-28
KR20120018329A (ko) 2012-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43114A (en) Three dimensional antenna
US10524372B2 (en) Enclosure with metal interior surface layer
US10020561B2 (en) Deposited three-dimensional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2668236B (zh) 移动装置
US20070216583A1 (en) Antenna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TWI384931B (zh) 應用於通訊裝置之外蓋以及製造該外蓋之方法
US8400363B2 (en) In-mold type RF antenna,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TWI659678B (zh) 行動電子裝置之天線複合成型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US20090322624A1 (en) Film type antenna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CN102290631A (zh) 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05813411B (zh) 壳体、应用该壳体的电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6092674B2 (ja) 構造体、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2290632A (zh) 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US20120262344A1 (en) Portable electrical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8785792B2 (en) Case structure having film type electronic circu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4148075A1 (ja) 構造体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TWM518416U (zh) 行動電子裝置之天線複合成型結構
TW201125463A (en) Housing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housing
JP3217844U (ja) 立体回路構造
WO2014148078A1 (ja) 構造体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KR100879568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케이스 부재
JP6310104B2 (ja) 電子装置の筐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973261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bject having conductive line
TW201201655A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making the same
TWM334481U (en) Antenna structure with transparent metal thin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