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37738A - Electronic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Electronic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37738A
TW201037738A TW099104708A TW99104708A TW201037738A TW 201037738 A TW201037738 A TW 201037738A TW 099104708 A TW099104708 A TW 099104708A TW 99104708 A TW99104708 A TW 99104708A TW 201037738 A TW201037738 A TW 2010377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film
film
electronic component
varistor
exteri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04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zuhiro Saegusa
Sinya Satou
Shogo Aizaw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Chemic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Chemicon filed Critical Nippon Chemicon
Publication of TW201037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773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7/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 H01C17/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with envelope or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Details
    • H01C1/14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sisto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on resistors
    • H01C1/148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sisto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or tapping points or electrodes on resistors the terminals embracing or surrounding the resistiv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Details
    • H01C1/02Housing; Enclosing; Embedding; Filling the housing or enclosure
    • H01C1/028Housing; Enclosing; Embedding; Filling the housing or enclosure the resistive element being embedded in insulation with outer enclosing she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Details
    • H01C1/02Housing; Enclosing; Embedding; Filling the housing or enclosure
    • H01C1/032Housing; Enclosing; Embedding; Filling the housing or enclosure plural layers surrounding the resistiv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1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voltage responsive, i.e. var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1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voltage responsive, i.e. varistors
    • H01C7/102Varistor boundary, e.g. surface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rmistors And Varistors (AREA)

Description

201037738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發明領域 本發月係關於利用外裝材將元件被覆的電子零件 造方法’例如外t㈣❹残崎難料燃 非直線性餘^(變㈣子零狀製造方法。屢 【先前技4軒3 發明背景
諸如電子機器、電氣機器等各種機器,不僅框體 求輕量化^使用«,且相應機11小魏要求等^ 2零件便採高密度絲。歸的多㈣化㈣子零古 在度化女裝’會有電子零件燒損而導致機㈣燒的威脅。 /此種機器所搭载的電子零件係有如變阻器。該變随时 係具有對應施加電壓的上升而急遽減少電阻的電= 電阻特性,彻朗㈣,歧❹為錢《元件(sur線 absorbing element) ° ge 變阻器係在氧化鋅粉末中混合人微量氧化_ 經使用模具成形為圓板狀之後,依麵t以上進行燒 獲得的燒結體雙面上,燒烙出直徑較小於燒結體的圓㈣ 電極,在該電_各自外面將導線焊料㈣接 成元件’再將該元件被«環氧樹脂㈣形成料。❹ 係具備有提高變阻器的機械強度與耐熱性之功能。 但是,在變阻器的燒結體内部,存在 卜華⑽购、值的雜粒子,與介細該氧化= 3 201037738 微粒子間,且電阻率em]較大值的氧化錄邊 界層。該變阻n的電壓非直線電阻特性係依照上述邊界層 的非^姆f生獲得,藉由超過額定的異常過電壓施加,而達 破壞。該破壞之際,因為湘過f壓的能量而導致燒結體 的非^姆性邊界層遭破壞,因而僅能獲得電阻率較小的氧 化鋅微粒子相互間之電阻成分。因此,燒結齡從非歐姆 性變化為歐姆性,繞結體的内部便成為短路狀態。又,因 為在燒結體内部流通_擊電流(msh eu_)會產生焦耳 熱生成’因而燒結體溫度會達1_叫以上,依情況會有達 數千C右燒結體呈为溫化,i8〇〜24〇[〇c ]炼點的錫-錯焊錫 便會溶融’而熔融的焊錫便會與電極進行合金化。金屬氧 化物的燒結H纽短路料騎出㈣,而祕體會使外 裝出現破裂、飛散,使已呈合金化的電極與焊錫噴出。 若外裝所使用的環氧樹脂(分解溫度約權^匚])進行熱 分解’便會釋放出諸如氧、—氧化碳、二氧化碳、煙等氣 體。該釋放氣體會有因短路時的火花電流所產生火花,而 被引火的可能性。 口而’變阻器的外裝便使用難燃性材料,難燃性材料 係使用例如含有難燃化劑㈣或録之環氧樹脂。添加漠、 錄之難燃化綱樹脂,雖會提升難她,但會使樹脂自體 的加熱流料(流動性)降低,導__行外㈣的形成。 又’已知若將外裝材巾的可燃成分減少至燃燒極限量以 下雖可將外裝材呈不燃化,但若將粉體樹脂塗裝設為樹 脂量3〇[wt%]m造斜錢的形朗於困難。 201037738 再者’溴系難燃劑雖具有利用氣化而抑制樹脂成分燃 燒的功能’但氣化的溴成分會有臭氧層破壞等對環境的負 荷 '曰加情形,已有使用受限制的傾向。 相關此種外裝技術與不燃化技術,除上述使用溴系難 燃劑的技術之外,在專利文獻1中有揭示:保護塗層的難燃 11優異塗佈材料係使用聚矽氧橡膠(分解溫度約60〇rc])的 變阻器。 Ο
因為聚矽氧橡膠具有柔軟性,因而即便因超越額定電 的過電壓施加,導致變阻器瞬間遭破壞時,仍可期待抑 制外農樹脂飛散的效果。因為聚矽氧塗料係屬難燃性而 凰 A •“,、性,因而抑制燃燒的功能較低。在使元件產生貫通 祁的兩溫下,會有聚矽氧橡膠發生燃燒的可能性。 專利文獻2有揭示:為抑制聚矽氧橡膠的燃燒,藉由在 二石夕氧樹脂絲⑪氧彈性體巾添加_化綱氫氧化銘或 氣氧化鎂,而提高外裝材的難燃性,利用聚矽氧樹脂或聚 石夕氧彈性體的橡膠彈性,而抑制容物或外裝材自體 的飛散之變阻器。 專利文獻3有揭示:在液狀料氧主劑中添加硬化劑, 並將對該雙劑經添加氫氧化纟s的聚⑪氧橡膠使用為外裝 材’且施行被覆的變阻器。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曰本專利特開平6_21591〇號公報 [專利文獻2]曰本專利特開2〇〇5_2771〇〇號公報 5 201037738 [專利文獻3]曰本專利特開2〇〇6_286986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但疋’ S丨聚石夕氧樹脂或聚石夕氧彈性體(專利文獻2)在 硬化刖係呈液狀,因而可混合添加各種添加劑的燃燒抑制 劑。在此藉由添加高溫時會進行熱分解,並釋放出結晶水 且引發吸熱反應’俾抑制可燃部的溫度上升而防止燃燒之 仙的虱氧化铭錢氧化鎂分別添加增、或氫氧化銘與氯 氧化鎂二者均有添加,便可達電子零件(特別係變阻器)外裝 =的難燃化’但若㈣於錢氧化㈣氫氧化鎂的吸熱 置,聚石夕氧樹脂或聚石夕氧彈性體的生熱量變多,則難燃性 會,低,當流通過大的衝擊電流時,外裝材便會燃燒。依 照氫氧化_混合範圍(專利文獻2),雖可確㈣爆性,但 能f得不燃性的範圍卻不明確,會有燃燒的可能性若添 加量增加,便無法確保防爆性。 ,變阻器等電子零件係講求高安全性,要求即便因過電 壓而發生變阻器破壞後,再流通過大的衝擊電流時,仍可 確保不燃|±、防爆性,且安全性優異的變阻器,習知並無 滿足此種要求的電子零件提案。 ··、 再者,在聚石夕氧彈性體頗難使大量的氫氧化銘呈大致 均勻分散,預測會呈不均勻。 緣是,本發明第1目的在於提供:破_,確實地達外 裝材的不燃化’且能防止陶竟内容物與外裝材發生飛敎的 201037738 電子零件之製造方法。 再者,第2目的在於提供:絲雜_旨或料氧彈性 體、與其他劑呈大致均勻分散的電子零件之製造方法。 用以欲解決課題之手段 解決该項課題的具體手段,本發明係如下述。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電子零件之製造方法,係 利用外裝材將元件被覆的電子零件之製造方法,包括有^ 〇 使含有機溶劑的第一外裝膜液材塗裝於元件上,而形成第 外裝膜的步驟;以及在該第_外裝膜上塗裝第二外裝膜 液材而形成第二外裝膜的步驟;其中,前述第一外裝膜係 聚矽氧樹脂或聚矽氧彈性體、以及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或 氫氧化鈣中1種以上,依重量比45/55〜5/95之範圍含有。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如下述效果。 (1) 形成鄰接電子零件元件且確實具有不燃性的第—外 © 裴獏,以及橡膠彈性更高 '防爆性優異且難燃性亦良好的 第二外裝膜,當因過電壓施加而導致電子零件遭破壞情 况,仍可確實防止外裝材燃燒,且可防止陶究内容物與外 裝材自體朝外部飛散。因而,即便電子零件遭破壞的情況, 亦可防止朝周邊機器等的延燒。 (2) 藉由使第一外裝膜主材大致均勻地分散,便可提升 第—外裴膜的不燃性。 (3) 若在將第一外裝膜的空隙部内之空氣除去狀態下, 形成第二外裝膜,便可形成厚度呈大致均勻、且不會有針 7 201037738 孔與氣泡捲入情形、難燃性亦良好、並可更加提升防爆性、 絕緣耐壓佳的第二外裝膜。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實施形態的變阻器圖。 第2圖係變阻器之製造步驟一例流程圖。 第3(A)〜(D)圖係變阻器圖。 第4(A)〜(D)圖係在元件周圍被覆第一外裝膜之一例 圖。 第5(A)〜(D)圖係在第一外裝膜周圍被覆第二外裝膜之 一例圖。 第6圖係相對於氫氧化鋁含有率的冒煙時間特性圖。 第7圖係比較例的變阻器圖。 I:實施方式3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相關本發明的實施形態,請參照第1圖。第1圖所示係 變阻器的截面圖。第1圖所示變阻器的形狀等形態僅為一例 而已,本發明並不僅偈限於該形態。 該變阻器2係元件4利用外裝材6進行被覆的電壓非直 線性電阻器等電子零件一例,具備有:元件4、以及外裝材 6的第一外裝膜8與第二外裝膜10。元件4係例如電壓非直線 性電阻元件(以下稱「變阻器元件」),在變阻器基體12的表 面側設置電極14,並在背面側設置電極16。變阻器基體12 的形狀係例如圓盤狀,電極14、16係包夾平行於表背面形 成的變阻器基體12設置。 201037738 在元件4中有形成外部耦接用導線端子18、20 ,本實施 形忽中,在電極14側連接導線端子18,在電極16側連接導 線端子2〇。沐· 所以,在導線端子18、20間可獲得位於電極14、 16間之變阻11基體12所具有電阻等f氣特性。 、相關坡附著元件4的外裝膜8、10,元件4係由外裝膜8 、覆而°亥外裝膜8的外面係由外裝膜1〇被覆。即,元件4 ^利用由特性不同之外裝膜8、1G所構成雙層構造的外裝材 Ο
6進〜仃被覆。*,外裝膜8係使用由第—外裝膜主材、與有 機二劑進行混合的第—外裝膜液材,藉由第—外裝膜液材 進仃塗|_成。該塗裝係料使液材綺浸潰或塗佈而 附著後再固著。 …第夕卜裝膜主材係聚石夕氧樹脂或聚石夕氧彈性體、以及 氫氧化|g、氫氧化鎂或氫氧化財之靖以上,依重量比 45/5 5〜5/95之·内含有。第—外裝膜主材在硬化前係呈液 有機溶劑係可使用例如異丙醇等。使有機溶劑混合於 第-外裝膜主材中的比率,係當第—外韻主材為刚重量 份時’便為20〜40重#份之範圍。若小於爾量份則當含 有氫氧化㈣情況,將頗難充分分散。若超越4()重量:, 則第-外裝膜液材會發生黏度降低’導致形成外裝膜8時, 對元件4的附著量嫌不足。若附著量不足,導致外裝膜㈣ 膜厚不^,便會造成不燃性效果降低。另外,在能使聚石夕 氧樹脂或料氧彈性體、以及氫氧她、氫氧化鎂或氫氧 化鈣中1種以上呈大致均等混合的情況下,亦可未含有機溶 9 201037738 劑,此情況,亦可為0〜40重量份之範圍内。 性體第系分別準備,氧樹氧彈 f體叹氧乳化銘、氫氧化鎮或氫氧化舞中 聽 及有機溶劑,再使用依既定比例進行混 =、以 先將該等進行混合者。 带亦可使用預 再者,外裝膜_只要屬於防爆性 外裝膜便可,此情況,聚石夕氧樹脂或聚石夕氣彈=優異的 现氧化紹、氫氧化鎂或氫氧化姜州種以上总、Μ及 100/0〜50/50之範圍内含有。 係依重量比 相關該變阻器2,本發明者發現因過 2遭破壞後’於線端子18、20間流通過大衝擊電、、/變阻器 材6中相較於聚石夕氧樹脂或㈣氧__±^,外裳 :氧化銘、氫氧化鎂或氫氧蝴(Β)的吸熱量會變多之二: 吏外裝材6確實呈不燃化的(Α)/⑻重量比係^ 此 此亦發現若⑷/⑻的重量比小於5/心 。在 於困難。 、裝膜开》成會趨 再者,發現在使第一外裝膜主 ^ 氫氧傾或氫氧化財之1_上呈大致均勾 P外裝跡此情況,㈣氧比較多,確保防爆性。 2雖添錢氧化料,但依上述_確倾爆性,,即便 文内谷物超越外裝膜8並到達外裝咖時,仍不 夕Μ,更可利用聚石夕氧自體與氣氧化銘等確保難燃性。於 201037738 其次’針對變阻器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第2圖所示係 變阻器之製造步驟流程圖。第2圖流程圖僅為—例而已,本 發明並不僅侷限於該製造步驟。
第3圖所不係變阻器製造步驟的每階段圖,(八)係元件 與導線端子的分解圖,⑻係元件與導線端子的組合圖⑹ 係在元件周m形絲—外裝義圖,(_在第-外裝膜周 圍形成第二外裝膜的圖。另外’第3圖中,為求說明的容易, 相關如同第1圖的部分便賦予相同元件符號。 該變阻器中,變阻器基體12係使用例如由以氧化辞為 主成分,並添加氧化鎂、氧㈣、氧化料,且形成圓盤 狀的燒結體所構成陶瓷基體。 若開始進行變阻器之製造,便準備變阻器基體12(步驟 Sl),在變阻器基體12的表面側施行電極14印刷,並在背面 侧施行電極16印刷後,經燒成,便在變_細12的表背 面配置電極14、16(步驟S2),而形成元件4(步驟明。 接者’利用焊接等將導線端子1§轉接於電極Μ,並將 導線端子购胁電邮,便在元件种設料線端子μ、 〇(步驟S4),如第3(Β)圖所示,形成設有導線端子18、20 的元件4。 使㈣氧樹脂或聚魏雜體,以及氫氧⑽、氣氧 内’、或虱氧化⑽之1種以上,依重量比45/55〜5/95之範圍 松3有而製作第—外裝膜主材(步驟S5)。該第-外裝膜主 材係呈液狀。 吏第卜裂膜主材中混合人有機溶劑而製作第一外裝 11 201037738 膜液材(步驟S6)。有機溶劑係使用異丙醇等。有機溶劑係當 將第一外裝膜主材設為1〇〇重量份時,便含有20〜40重量份 之範圍内。 第4圖所示係在元件周圍被覆第一外裝膜的步驟一例 圖’(A)係設有導線端子的元件圖,(B)與(c)係使元件浸漬 於第一外裝膜液材中的圖,(D)係將元件上拉的圖。 如第4圖所示,例如將已設有導線端子18、20的元件4, 若以導線端子18、20為上側(A),並浸潰於收容第一外裝膜 液材30的液材收容部32内(B),外裝膜液材3〇便附著於元件 4周圍(C) ’在該狀態下’若將元件4上拉,便可獲得外裝膜 液材30(8)附著於周圍的元件4(D)。 因為外裝膜液材3〇係具有黏性的液狀,因而若將元件4 依上拉狀,%放置’在直到外裝膜液_呈乾燥•硬化為止 别的期間内’外裝膜液材3G會滴垂於元件4下方側,導致該 下方側的壁厚變厚。該壁厚係可依照時間、周圍溫度、加 熱等因素進行調整。 ,依此的活,使元件4浸潰於外裝膜液材30中,經上扳 後,藉由依10〇rC]施行3〇[分鐘]加熱硬化,使外裝膜液材 塗波於7L件4周圍,而形成外裝膜8(步驟S7)。在元件4周 圍办成外t膜8的方法並*僅侷限於此 ’例如亦可將外裝^ 。塗佈於件4上’且,亦可取代加熱硬化,改為利用放 置或送,’經使外裝觀材3〇進行乾燥、硬化而塗裝。 接著’形成外裳膜1G(步驟S8)。第5圖所示係在第―外 、、周圍被覆第__外|膜的步驟—例圖,⑷係在元件周圍 12 201037738 形成第-外裝_狀_,與(⑽衫—外_浸潰於 第-外裝膜液材中的圖,(D)係經浸潰後上拉的圖。 如第5圖所示’例如在設置導線端子18、2q,並於元件 4周圍形成外裝膜8的狀態了,以冑線端子18、2〇為上側 (A) ’並浸潰於收容第二外裝膜液材卿液材收容部湖 ⑻’外裝膜液材34便附著於外裝膜8周圍(c),若在此狀態 下進仃上拉,第m赌34便附著於外震膜8周圍,獲 得在疋件4周圍形成由夕卜裝膜8與外裝膜10構成外裝材6的 變阻器2(D)。 在外震膜10的形成時,只要使用例如使已形成外裝膜8 的元件4浸潰於外裝膜液材3钟,經上拉後,依⑽⑺施行 3〇[分鐘]加熱硬化’使外褒膜液材34塗裝於外裝膜8周圍, 而形成外|膜_方料便可。依㈣話,便可形成將元 件4利用由外裝膜8與外|膜1〇等二層膜進行被覆的外裝材 6(步驟 S9)。 ^ 外裝膜10係只要例如高橡膠彈性素材等具有防爆性者 便可,較佳使用例如聚矽氧樹脂或聚矽氧彈性體,以及氫 氧化銘、氫氧化鎂或氫氧化財之丨種以上,依重量比 100/0〜50/50之範圍内含有的外装膜液材34。 外裝膜ίο亦可使外裝膜8浸潰於外裝膜液材34中之際 係在減壓環境下實施’而從外震膜液材34中上拉時則在^ 除減壓環境之後,再利用加熱而硬化。形成外裝臈8之際, 因為在外裝膜液材3G中混合人有機溶劑,因此當使該有丁機 溶劑揮發之際便會形成空隙,如上述,在賴環境下,將 13 201037738 外裝膜8浸潰於外_液材34中,在解除該賴環境的狀態 了,於從外裝膜液#34中上拉之後施行加熱而進行硬化, 藉此便可在將外裝膜8中所形成空隙部㈣空氣除去狀態 傾外賴1G,因而可形成厚度大致的、不會出現 針孔與氣泡捲人、難燃性亦良好、且更加提升防爆性、絕 緣耐壓亦良好的外裝膜10。 <外裝膜8浸漬於外裝膜液材34中之時的減壓環境,最好 [kPa]以下。理由係在超越5[kpa]的減壓環境下,會有 外=膜8之空隙部㈣空氣除去無法充分實施之情況。理由 :當外裝膜8的空隙部有殘存空氣的情況,外裝獅的厚度 呈不均勻’輕生針孔或氣泡捲人情形,無法充分確保 2耐壓糾爆‘㈣情況。糾,當在第—外裝膜主材中、 壯3有機々義情況、或依不致生成空隙部的方式形成外 等情況’村^錢壓魏下使外細8浸潰於外 展膜液材3 4中。 ^ α ™液材34中之後進行上拉時的減μ環境解 ^ ’係只要較外裝膜8浸潰時的減屢環境屬於更高氣㈣ 可’例如可在常_境下、亦可在加壓環境下。 在外裝細周_成外裝膜_方法,並 述数例如亦可在外她上塗佈外裝難材34,且亦可= …硬化,改為利料置與賴使外裝膜 燥、硬化而施行塗裝。 叮钇 [其他實施形態] 上述實施形態中,就電子零件係例示變阻器,但利用 201037738 亦可為除變阻器 晶體、二極體等元 外裝材進行元件被覆而構成的電子零件 以外的電子零件,且元件亦可為諸如電 件0 [實施例] [第1實施例] n 。為構成第1 圖所示構造的變阻器2,元件4的變阻器基體12係使用陶二
基體。由該陶瓷基體構成的變阻器基體12,係使用彳彳: 氧化辞為主成分,並添加氧化鎂、氧化鉍、氧化鈷等,= 直徑10[mm]的燒結體雙面施行直徑8[mm]的電極ΐ4、μ的 印刷,經燒成,再於各電極14、16表面上焊接導線端子18\ 20 ° 在供構成外裝膜8的液狀第一外裝膜主材中混合入有 機溶劑而獲得外裝膜液材30,再將將已焊接各導線端子 18、20的變阻器基體12,浸潰於該外裝膜液材30中,經上 拉後,依loopc]施行3〇[分鐘]加熱硬化,而形成外裝膜8。 藉此,便在元件4周圍施行外裝膜液材3〇塗裝而形成外裝膜 8。當施行外裝膜液材3〇的塗裝時,最好施行加熱硬化,但 例如亦可利用放置乾燥、送風乾燥進行硬化、固著。 接著’將已形成外裝膜8的元件4,浸潰於供構成外裝 膜1〇的外裝膜液材34中,經上拉後,依100pC]施行3〇[分鐘] 加熱硬化而形成外裝膜1〇。 第一外裝材料的聚矽氧彈性體係雙液加成反應橡膠, 藉由將液狀本體與硬化劑施行混合 、加熱而硬化,便可獲 15 201037738 得橡膠彈性。 表1所示係第6圖的數據,表中的數據係燃燒持續時 間。使聚石夕氧彈性體與氫氧化紐的比率在95 : 5〜5 : 95間進 行變更之外裝材料,對元件4施行塗佈的例子。經該塗佈 後,施行加熱硬化而形成第一外裝膜。 [表1] 氫氧化鋁 含有量[%] Nol No2 No3 No4 N〇5 No6 No7 No8 No9 NolO Max 5 10 13 20 11 16 8 5 7 17 21 21 10 14 8 5 19 10 11 9 8 4 2 19~ 20 12 0.9 0.8 0.5 9 3 4.5 2.3 4.2 3.2 17 40 2.5 3 2 0.5 0.6 3.2 3.?. 55 0.92 0.5 0.13 0.88 0.36 0.15 0.76 0.56 0.86 0.93 0 9λ 60 0.8 0.6 0.099 0.15 0.8 70 0.5 0.66 0.77 0 77 80 0.5 0.43 0.36 0.266 0.066 0.69 0 6Q 90 0.42 0.36 0.066 0.26 0.18 0.39 0.54 0.36 0.27 0.43 0 S4 95 0.09 0.13 0.42 0.033 0.066 0.06 0.1 0.22 0.23 0.4 0.42 再者,第二外裝材料係將依聚石夕氧彈性體:氫氧化紹 =80 : 20進行混合者施行塗佈後,經加熱硬化而形成。 另外,此處的氫氧化鋁添加比率係相對於液狀聚矽氧 主劑中加上硬化劑的合計重量之下,氫氧化鋁的重量比。 再者,過電壓試驗係依充電率(charge rate)(變阻器電壓 VlmA/AC有效電壓)=〇.87的方式施加AC電壓。然後,在變 阻器元件遭破壞後,於變阻器元件出現短路之際便流通 父/;il 40 [A]直到7A’溶絲發生斷裂為止前均流通衝擊電流。 利用此期間的衝擊電流使元件溫度上升,而對外裝造成影 響。第6圖所不係經確認施加該衝擊電流後的外裝膜之持 16 201037738 續目煙時間’在本發明範圍内,於元件4成為1000[°C]附近 溫度的_會出現冒煙,但在瞬間吸熱後’ f煙便消失。 相對於此’氫氧化鋁較少的情況,將持續冒煙。另外,均 無發現變卩且器基體12的陶瓷内容物與外裝膜8發生飛散情 形’得知利用外裝膜10便可確保防爆性。 另外’第6圖所示實驗結果,係對1〇0 62〇[V]的變阻器 元件%行第—外裝膜0.20[g]塗佈,並塗佈第二外裴膜 〇.35[g](聚《夕氧彈性體:氫氧化鋁=8〇:2〇)而形成的變阻器, 對忒變阻器依電源:40[A]max、串聯電阻:5[Ω ]7A熔絲串 聯插入的條件’施加AC : 527[V](有效電壓)之結果,此情 況’溶絲遭破壞並斷線,評估直到冒煙消失為止的時間。 就比較例’第7圖所示係無外裝膜1〇(第1圖)的變阻器。 δ亥變阻器22係除無外裝膜1〇之外,其餘均如同變阻器2(第j 圖)’因而便賦予相同元件符號。在實施例的持續燃燒範圍 (氫氧化銘較少的情況)内,係同樣的持續燃燒,並無飛散情 形’而在非持續燃燒範圍内,便有發現飛散狀態。此現象 係氫氧化鋁越多,飛散情形越明顯。即便此範圍内,就飛 散而言’在比例較少的45/55形態等情況下並無出現飛散之 樣品,並無持續燃燒。 [第2實施例] 上述第1實施例中,相關對聚矽氧彈性體添加氫氧化鋁 的情況進行說明,而第2實施例中,當取代聚矽氧彈性體, 改為使用聚矽氧樹脂的情況,以及取代氳氧化鋁改為使用 氫氧化鎂或氫氧化鈣的情況,均獲得同樣結果。難燃劑係 17 201037738 以氫氧化料主’錢氧化鎂與聽化觸依同樣的機制 呈現難燃性。 [第3實施例] 在上述第1實施例中,外裝膜10的形成係在常壓環境下 實施,而本第3實施例則在2[kPa]減壓環境下將外裝膜8 浸潰於外裝舰材34巾’再料壓輯下從特膜液材34 中上拉,而形成外裝膜10。常壓環境係解除減壓環境條件 狀態一例,惟並不僅侷限於此。 將已悍接有導線端子18、2〇的元件4,浸潰於已混合入 有機溶劑的外裝膜㈣财,經上減,㈣㈣]施行 30[分鐘]加熱硬化,而在元件4周圍塗裝外裝膜液材%,便 形成外裝膜8。 接著,將周圍設定為2[kPa]的減壓環境,並將已形成外 裝膜8的元件4浸潰於外裝膜液材34中。使周圍環境重返常 壓環境,在此條件下施行上拉後,依1〇〇pc]進行3〇[分鐘] 加熱硬化,便形成外裝膜10。 表2所示係使用依第3實施例所獲得變阻器(減壓塗 佈)、與在常壓環境下形成外裝膜10的變阻器(常壓塗佈), 進行各自外裝材6的絕緣耐壓試驗結果。 s亥外裝材6的絕緣对壓試驗係同時夾鋤著變阻器的導 線端子18、20,並以導線端子18、20其中—者為一電極, 使外裝材6的外表面接觸到鉛珠,並將其當作另一電極。對 該等一電極間施加2.5[kV]電位6〇[秒鐘],確認二電極間是 否有無發生短路情形的試驗。 18 201037738 [表2] 塗佈方法 Lot. 耐壓試驗數 (個) 耐壓不良數 (個) 耐壓 (%) 常壓塗佈 1 432 117 27.1 2 432 42 9.7 ~~~ 3 216 0 0.0 減壓塗佈 4 216 0 Λ------ 0.0 5 432 0 0.0 ~~ 6 360 0 0.0 ~~ 由表2的結果得知,若將在減壓環境下形成外裝膜8的 疋件4,浸潰於外裴膜液材34中,再於常壓環境下從外裝膜 液材34中上拉,而形成外裝膜1〇,便可防止外裝材6發生絕 緣耐壓不良情形。 依此的話,根據第3實施例,可防止發生絕緣耐壓不良 情形,惟並不僅侷限此,只要能依不會生成空隙部的方式 形成外裝膜8便可。 依如上述,針對本發明較佳實施形態等進行説明,惟 本發明不僅侷限於上述記載,舉凡根射請專利範園所記 栽、或供實施發明的形態中所揭示發明主旨,熟習此技術 者均可進行進行各種變形與變更,當然該等變形與變更均 涵蓋於本發明範疇内。 產業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係可廣泛利用於變阻器等電子零件,並屬有用。 【圖式簡專_說^明】 第1圖係實施形態的變阻器圖。 第2圖係變阻器之製造步驟—例流程圖。 第3(A)〜(D)圖係變阻器圖。 19 201037738 第4(A)〜(D)圖係在元件周圍被覆第一外裝膜之一例 圖。 第5(A)〜(D)圖係在第一外裝膜周圍被覆第二外裝膜之 一例圖。 第6圖係相對於氫氧化鋁含有率的冒煙時間特性圖。 第7圖係比較例的變阻器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22…變阻器 14···電極 4…元件 16…電極 6…外裝材 18、20…導線端子 6…外裝材 30···第一外裝膜液材 8···第一外裝膜 32、36···液材收容部 10…第二外裝膜 34.··第二外裝膜液材 12…變阻器基體 20

Claims (1)

  1. 20103773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電子零件之製造方法,係利用外裝材將元件被覆的 電子零件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有: 使含有機溶劑的第一外裝膜液材塗裝於元件上,而 形成第一外裝膜的步驟;以及 在該第一外裝膜上塗裝第二外裝膜液材而形成第 二外裝膜的步驟; 其中,前述第一外裝膜係聚矽氧樹脂或聚矽氧彈性 體、與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或氫氧化鈣之1種以上,依 重量比45/55〜5/95之範圍含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子零件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第二外裝膜係在減壓環境下,於前述第一外裝膜上 施行前述第二外裝膜液材的塗裝後,解除前述減壓環 境,藉由施行加熱硬化而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電子零件之製造方法,其 中,前述第二外裝膜係聚矽氧樹脂或聚矽氧彈性體、與 氩氧化鋁、氫氧化鎂或氫氧化鈣之1種以上,依重量比 100/0〜50/50之範圍含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子零件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有機溶劑係相對於前述第一外裝膜主材1〇〇重量份 的重量比在20〜40重量份之範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4項之電子零件之製造方法,其 中,前述有機溶劑係異丙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電子零件之製造方法,其中, 21 201037738 前述減壓環境係5kPa以下。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電子零件之製造 方法,其中,前述元件係電壓非直線性電阻元件。 22
TW099104708A 2009-02-16 2010-02-12 Electronic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TW20103773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3081A JP2010192539A (ja) 2009-02-16 2009-02-16 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7738A true TW201037738A (en) 2010-10-16

Family

ID=4256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4708A TW201037738A (en) 2009-02-16 2010-02-12 Electronic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74831A1 (zh)
JP (1) JP2010192539A (zh)
KR (1) KR101190900B1 (zh)
CN (1) CN102318016A (zh)
DE (1) DE112010000695T5 (zh)
TW (1) TW201037738A (zh)
WO (1) WO201009283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92830B2 (en) 2013-11-13 2018-02-13 Nippon Chemi-C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1663B2 (ja) * 2013-06-25 2017-08-16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ノッキングセンサ
JP6349836B2 (ja) * 2014-03-25 2018-07-04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バリスタ用エポキシ樹脂粉体塗料およびバリスタ
EP3178098A4 (en) * 2014-08-08 2018-06-06 Dongguan Littelfuse Electronics, Co., Ltd. Varistor having multilayer coating and fabrication method
CN107833719A (zh) * 2015-01-05 2018-03-23 湖南轻创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液体可变电阻器、电机启动器
CN105845298A (zh) * 2016-05-09 2016-08-10 兴勤(常州)电子有限公司 双层树脂包封防水型负温度热敏电阻器
CN110140188B (zh) * 2016-12-28 2021-09-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9009361A (ja) * 2017-06-27 2019-01-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及びその実装構造
TWM578001U (zh) * 2018-11-13 2019-05-11 久尹股份有限公司 壓敏電阻結構改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1892A (en) * 1969-09-04 1971-11-23 Thomas J Gillespie Resin vacuum degassing and disp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US4247441A (en) * 1979-02-09 1981-01-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silicone molding composition
CA1167364A (en) * 1980-09-22 1984-05-15 Masayuki Oizumi Production of bubble-free electrical laminates
JPH05109506A (ja) * 1991-10-16 1993-04-30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圧非直線抵抗体
JPH06215910A (ja) 1993-01-14 1994-08-05 Tama Electric Co Ltd 温度ヒューズ付きバリスタ
JP3171743B2 (ja) * 1994-02-21 2001-06-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バリスタの製造法
JPH08153601A (ja) * 1994-11-28 1996-06-11 Murata Mfg Co Ltd 電子部品
JP4386981B2 (ja) * 1998-01-07 2009-12-1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高電圧電気絶縁体用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及びポリマー碍子
JP3415094B2 (ja) * 2000-03-31 2003-06-09 岡谷電機産業株式会社 外装被覆型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4039999A (ja) 2002-07-05 2004-02-05 Nippon Chemicon Corp バリ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07986B2 (ja) 2003-03-17 2008-06-25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ガイド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81934A (ja) * 2003-03-18 2004-10-07 Nippon Chemicon Corp 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43746A (ja) * 2004-02-24 2005-09-08 Nippon Chemicon Corp バリスタ
JP5047454B2 (ja) 2004-03-24 2012-10-10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
JP2005286253A (ja) 2004-03-30 2005-10-13 Nippon Chemicon Corp 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421925B2 (ja) * 2004-03-30 2010-02-24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JP4650622B2 (ja) 2005-03-31 2011-03-16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電圧非直線性抵抗器
JP5157349B2 (ja) * 2007-09-28 2013-03-06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92830B2 (en) 2013-11-13 2018-02-13 Nippon Chemi-C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TWI646560B (zh) * 2013-11-13 2019-01-01 日商日本貴彌功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零件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90900B1 (ko) 2012-10-12
WO2010092833A1 (ja) 2010-08-19
DE112010000695T5 (de) 2012-08-30
KR20110105857A (ko) 2011-09-27
JP2010192539A (ja) 2010-09-02
US20110274831A1 (en) 2011-11-10
CN102318016A (zh) 201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37738A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0216418B1 (ko) 보호소자
WO2002063739A1 (en) Protection circuit-equipped secondary battery
JP5157349B2 (ja) 電子部品
JP6561839B2 (ja) 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35982A (ja) 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回路基板
US7268661B2 (en) Composite fuse element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JP2004095609A (ja) 外装被覆形バリスタ
JP2007204778A (ja) 接合材料
JP2002241554A (ja) 半導電性混和物
JP2005277100A (ja) 電子部品
JP3122000B2 (ja) Ptc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保護回路、回路基板
CN112087829B (zh) 表面型加热元件及制造方法
JP2004281934A (ja) 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43746A (ja) バリスタ
KR102358886B1 (ko) 면상 발열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171743B2 (ja) バリスタの製造法
JP2004039999A (ja) バリ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15094B2 (ja) 外装被覆型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H09306706A (ja) ヒューズ機能を持たせたptc素子
US20100027194A1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JP2011243898A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1273816A (ja) 導電性ペースト
JP2009231646A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1279099A (ja) 電子部品用の外装材及び電子部品の外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