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03692A - Production method of dielectric particles - Google Patents

Production method of dielectric particl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03692A
TW201003692A TW098110822A TW98110822A TW201003692A TW 201003692 A TW201003692 A TW 201003692A TW 098110822 A TW098110822 A TW 098110822A TW 98110822 A TW98110822 A TW 98110822A TW 201003692 A TW201003692 A TW 2010036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eatment
particles
barium titanate
treatment step
titanium diox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10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mohiro Yamashita
Tomoaki Nonaka
Shinsuke Hashimoto
Hiroshi Sasaki
Yoshinori Fujikawa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03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369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01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oxide ceramics
    • C04B35/46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oxide ceramics based on titanium oxides or titanates
    • C04B35/462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oxide ceramics based on titanium oxides or titanates based on titanates
    • C04B35/465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oxide ceramics based on titanium oxides or titanates based on titanates based on alkaline earth metal titanates
    • C04B35/468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oxide ceramics based on titanium oxides or titanates based on titanates based on alkaline earth metal titanates based on barium tita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3/00Compounds of titanium
    • C01G23/003Titanates
    • C01G23/006Alkaline earth tit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6Preparing or treating the powders individually or as batches ; preparing or treating macroscopic reinforcing agents for ceramic products, e.g. fibres; mechanical aspects section B
    • C04B35/62605Treating the starting powders individually or as mixtures
    • C04B35/62645Thermal treatment of powders or mixtures thereof other than sintering
    • C04B35/62675Thermal treatment of powders or mixtures thereof other than sinte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6Preparing or treating the powders individually or as batches ; preparing or treating macroscopic reinforcing agents for ceramic products, e.g. fibres; mechanical aspects section B
    • C04B35/62605Treating the starting powders individually or as mixtures
    • C04B35/62645Thermal treatment of powders or mixtures thereof other than sintering
    • C04B35/6268Thermal treatment of powders or mixtures thereof other than sinte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ed pressure or type of atmosphere, e.g. in vacuum, hydrogen or a specific oxygen press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6Preparing or treating the powders individually or as batches ; preparing or treating macroscopic reinforcing agents for ceramic products, e.g. fibres; mechanical aspects section B
    • C04B35/628Coating the powders or the macroscopic reinforcing agents
    • C04B35/62802Powder coating materials
    • C04B35/62805Oxide ceramics
    • C04B35/62818Refractory metal oxides
    • C04B35/62821Titanium 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6Preparing or treating the powders individually or as batches ; preparing or treating macroscopic reinforcing agents for ceramic products, e.g. fibres; mechanical aspects section B
    • C04B35/628Coating the powders or the macroscopic reinforcing agents
    • C04B35/62897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hickn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4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TEM, STEM, STM or AF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4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spect ratio, i.e. the ratio of sizes in the longest to the shortest dimens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2Sub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0.1-1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4Nan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nan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40Electric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2Metal oxides, mixed metal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carbonates, nitrates, (oxy)hydroxides, chlorides
    • C04B2235/3205Alkaline earth oxides or oxide 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beryllium oxide
    • C04B2235/3215Barium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2Metal oxides, mixed metal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carbonates, nitrates, (oxy)hydroxides, chlorides
    • C04B2235/3231Refractory metal oxides, their mixed metal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 C04B2235/3232Titanium oxides or titanates, e.g. rutile or anata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44Metal salt 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chosen for the nature of the anions, e.g. hydrides or acetylacetonate
    • C04B2235/442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50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of the starting mixture chosen for their shape or used because of their shape or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 C04B2235/54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 C04B2235/5409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expressed by specific surface val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50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of the starting mixture chosen for their shape or used because of their shape or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 C04B2235/54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 C04B2235/5418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expressed by the size of the particles or aggregates thereof
    • C04B2235/5445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expressed by the size of the particles or aggregates thereof submicron sized, i.e. from 0,1 to 1 micr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50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of the starting mixture chosen for their shape or used because of their shape or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 C04B2235/54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 C04B2235/5418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expressed by the size of the particles or aggregates thereof
    • C04B2235/5454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expressed by the size of the particles or aggregates thereof nanometer sized, i.e. below 100 n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50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of the starting mixture chosen for their shape or used because of their shape or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 C04B2235/54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 C04B2235/5463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 C04B2235/5481Monomod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50Constituents or additives of the starting mixture chosen for their shape or used because of their shape or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 C04B2235/54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 C04B2235/549Particle size related information the particle size being expressed by crystallite size or primary particle siz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70Aspects relating to sintered or melt-cast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72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ence or the low content of specific components, e.g. alkali metal free alumina ceram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70Aspects relating to sintered or melt-cast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72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ence or the low content of specific components, e.g. alkali metal free alumina ceramics
    • C04B2235/724Halogenide cont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70Aspects relating to sintered or melt-cast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74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 C04B2235/76Cryst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e.g. symmetry
    • C04B2235/761Unit-cell parameters, e.g. lattice cons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70Aspects relating to sintered or melt-cast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74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 C04B2235/76Cryst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e.g. symmetry
    • C04B2235/765Tetragonal symmetr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70Aspects relating to sintered or melt-cast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74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 C04B2235/79Non-stoichiometric products, e.g. perovskites (ABO3) with an A/B-ratio other than 1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 Ceramic Capacitors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Description

201003692 least 20m2/g and low rutile ratio; comprising the steps of preparing mixed powder by mixing 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 having a rutile ration of 30% or * .. lower and a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20m2/g or more and barium carbonate particles, a first heat treatment step for performing a heat treatment on the mixed powder to generate a barium titanate phase having an average thickness of at least 3nm continuously on surfaces of 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 by an amount of 15 wt% or more, and a second heat treatment step for performing a heat treatment at 800°C to 1 0 0 0 °C . 四、 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益。 五、 本案右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無。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電體粒子的製 本發明有關於以鈦酸鋇粒子為代表的介 造方法。 2030-10398-PF;Jessica 201003692 【先前技術】 陶瓷器電容的介電體,已經廣泛地使用BaTiOs、 (Ba,Sr)Ti〇3、(Ba,Ca)Ti〇3、(Ba,Sr)(Ti,Zr)〇3、(Ba,Ca) (Ti,Zr)〇3等的陶瓷。介電體層是由含有介電體粒子的糊狀 物製作,再將其燒結以得到。使用於如上所述的用途的介 電體粒子’通常是藉由固相合成法製造。例如鈦酸鋇 (BaTiCh)是以濕式混合碳酸鋇(BaCOs)粒子與二氧化鈦 (TiCh)粒子’乾燥後’在900〜1200 °C左右的溫度下熱處理 (煅燒)’使碳酸鋇粒子與二氧化鈦粒子在固相化學反應, 以得到鈦酸鋇粒子。合成(Ba,Sr)Ti〇3、(Ba,Ca)Ti〇3、(Ba,Sr) (Ti,Zr)〇3、(Ba,Ca)(Ti,Zr)〇3等的情況,是在上述固相反 應時,添加Sr源、Ca源、Zr·源構成的化合物,或者在合 成鈦酸鋇之後,再添加Sr源、Ca源、Zr源構成的化合物, 再熱處理(燒結)。 隨著内部電極間的陶瓷層的薄層丨,用來作為得到如 上所述的積層陶瓷電容中的介電體的陶瓷原料粒子所使用 的鈦酸鋇粒子被要求較微粒且粒徑均一,且具有高的正方 晶性(正方性)。 w μ丨J凡π ]工角个力 化,二氧化鈦通常可傕用蔣备 便用將四氣化鈦熱分解的高純度的物 質。此情況,得到的二氧仆钭认& 、’的、,,口日日型會依熱分解條件而 變得不同’然而適用於通常的埶虚 …處理條件的情況,金紅石 (rutile)化率會變高,一般而士 杈而3,金紅石型為支配性的。 2030-10398-PF;Jessica 3 201003692 '而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粒子的反應性差,再者得到 7鈦酸鋇的正方晶性會變低。其次,鈦酸鋇的正方晶性低 % ’作為例如積層陶竟電容的介電體的原料粒子使用的情 况在以吉過程中,纟易進行往添加於原步斗粒子的添加成 :的鈦酸鋇的固溶,因此,燒結後不容易得到核心—外殼構 =燒結體’所以會導致所謂得到的積層陶竟電容的靜電 容量的溫度特性變差的問題。 再者即使如果鈦酸鋇的正方晶性高,原料粒子的^ :粒子徑大時’介電體陶竟層薄層化時,會使積層陶莞電 容的可靠度降低。再者,薄層化中’不僅原料粒子的玉次 粒子徑的大小’分佈也成為更重要的因素,結晶性高且鈦 酸鋇的粒徑分佈佳是有必要的。 並且,為了使鈦酸鋇的正方晶性提高,固相反應法中, 昆合石炭酸鋇之類的鋇化合物與二氧化鈦,熱處理以合成鈦 酸鎖時的熱處理溫度變高是有效的,,然而提高如上所述的 熱處理溫度時,合遙&斗作$ Μ +且 曰產生粒子的成長、粒子之間的凝結,而 具有:謂得到的鈦酸鋇粒子的微粒化有困難的問題。因 此,侍到的鈦酸鋇為粉碎,再微粒化而使用(特許文獻1)。 然而’藉由粉碎結晶性高的鈦酸鋇的微粒化,藉由例如渴 式粉碎得到微細粒子的情況,除了粉碎前的粒度分佈,^ 力:上粉碎時的變動因素,因此粒子徑均一化有困難,且不 各易避免由粉碎損傷而導致的介電體性質劣化。 為:解決此問題’已揭示一種使用金紅石化率低(銳欽 礦化率阿)反應性向的二氧化鈦粒子的鈦酸鋇的製法,混 2030-10398-PF;Jessica 4 201003692 ^藉由加熱力解生成氧化鋇的鋇化合物與藉由x射線繞射 法求得的金紅石化率30%以下,且藉由m法求得的比表 面積5m2/g以上的二氧化鈦(特許文獻2), 燒)的方法。 μ文獻U再〜合熱處理(炮 〃若藉由此方法,反應性高,且使用微粒的銳欽鑛型二 軋化鈦,所以正方晶性高,可得到粒徑小的鈦酸鋇粒子。 相對於金紅石型,銳凝刑—g & 钒鈦礦型—乳化鈦為準安定狀態,所以 可得知通常在70{rc前後轉移至金紅石型。 是近年來’電子機器的小型化加速,即使在積層陶 尤電谷中’也被要求要更薄層化介電體層。因此,即使在 二氧化鈦粒子中,也期望可更微細,且粒徑均一。 特許文獻2的方法之中,是在95代以上的高溫以— P皆段進行混合粉末的熱處理。如上所述的燒結條件,原料 的鋇化合物粒子、二氧化鈦粒子反應前會粒成長,使得鈦 酸鋇的微細化受到限制。粒子較大的比表面積5〜叫的 二氧化鈦粒子,即使在7〇"〇{rc熱處理,也不會產生因 粒成長引起的顯著的比表面積降低,然而比表面積 以上的物質,纟7〇〇t以上,比表面積顯著地降低會成為 課題。此說明比表面積大’所以粒子表面能量會變高,顯 I7使在700 C剛後也會引起粒成長及粒結合(鄰接粒子的 細化)。 再者,通常’以碳酸鋇與二氧化鈦作為原料之鈦酸鋇 的生成反應可制_3 + TiBaTi〇3 +咖來表示,然而其 反應已知為利用兩階段引起(非特許文獻丨)。亦即,第一 2030-10398-PF;Jessica 5 201003692 階段的反應為500~700°C下,在二氧化鈦粒子的粒子表面 (碳酸鋇與二氧化鈦的接點)的鈦酸鋇的生成反應,第二階 段的反應為在700C以上的溫度下,在第一階段的生成物 之中’鋇離子種擴散於二氧化鈦的反應。二氧化鈦粒子的 粒子表面的反應,有必要使原料的粉末充分混合分散。非 特許文獻1雖使用比表面積為26. 5m2/g的原料,然而其顯 示根據混合分散的時間’熱重量分析、示差熱分析的行動 大幅地不同。因此,二氧化鈦粒子為2〇m2/g以上的微粒子 的情況,容易引起二氧化鈦粒子的凝集,所以其顯示藉由 分散條件,生成的鈦酸鋇的性質以及粒徑分佈會大幅地受 到影響。 因此,如特許文獻2所示,如果在95〇 π以上的溫度 以1段進行混合粉末的熱處理的話,原料粒子的:: 長、二氧化鈦粒子表面的欽酸鋇#生成&應、在貝離子種的 擴散、以及鈦酸㈣子粒子的粒成長等在短時間發生。盆 結果,得到的鈦酸鋇粒子的粒子性質會產生變動。 /、 在原料中使用碳酸鋇的情況,由於受到反應過程中產 生的二氧化碳陶的影響,以致於針對多量的混合粉末 1 例如1kg以上)進行熱處理的話,無法忽略產生的二氧化 石灭的影響。 乳化 在先前技術,例如特許文獻2中 處理,已知結晶性會提異,妙… 稭田岐中貫施熱 Φ ^ . 一 在原料中使用碳酸鋇時, 由於有必要連續地抽去 吋
此’需要大型的設備。 反 U 2030-10398-PF;Jessica 201003692 特許文獻l :特開2001 —34523〇號公報 特許文獻2 :特開2002-255552號公報 非特許公報:J.Mater. Rev. 19,3592( 2004) 【發明内容】 有鑑於上述先前技術,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種使 用金紅石化率低(銳鈦礦化率高)、反應性高的微細二氧化 鈦粒子’以製造微細且粒徑均—的介電體粒子、特別是欽 酸鋇粒子的方法。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者致力研究發現,藉由使 二氧化鈦粒子表面連續地產生鈦酸鋇相均一地成長至一定 程度以上’之後在高溫進行熱處理,可抑制熱處理步驟中 的原料二氧化鈦粒子、生成物的鈦酸鋇粒子的粒成長,而 具有均一的粒子性質,並且可得到結晶性高的鈦酸鋇粒 子。基於上述知識,太發明去占士丁、+、A,丨 不1明者兀成下述製法而敘述如下。
解決上述問題的本包含下述事項為標的。 一種介電體粒子的製造方法,包括: 準備金紅石化率3 0 %以下 的二氧化鈦粒子的步驟; BET比表面積2〇mVg以上 步 準備BET比表面積1GmVg以上的碳酸鋇粒子的步驟; 混合二氧化鈦粒子與碳酸類粒子,而準備混合粉末的 熱處理該混合粉末,而在二氧化鈦粒 鋇相的第1熱處理步驟;以及 子表 面生成鈦酸 2030-10398-PF;Jessica 201003692 苐1熱處理步驟之接 0也杏 更’在8〇〇〜i〇〇〇r進行熱處理的第 2熱處理步驟; v 其中第1熱處理步驟沾也 ^^ 鄉的熱處理溫度較第2熱處理步驟 的熱處理溫度還低,並八 充刀的時間反應’使第1熱處理 v驟後的混合粉末的〗5 董量4以上成為鈦酸鋇,且二氧化 鈦粒子表面生成平均厚 々 年度3nm以上的鈦酸鋇相。 弟1熱處理步驟較佳氣%士 佳為所有二氧化鈦粒子的75%以上 之中’該二氧化鈦粒子砉 表面連續地生成平均厚度4nm以上 的鈦酸鋇相的步驟,且混人 σ泰末中的20重量%以上成為鈦 酸鋇。 第2熱處理步驟的埶泠 、 “、、处理》皿度較佳為850〜950°C,生 成的鈦酸鋇粒子的c/a值為丨· 〇〇8以上。 第2熱處理步驟的鈦考 …、處理▲度為850〜95(TC,生成的 鈦酸鋇粒子在χ射線Cuk α @ & '線的粉末X射線繞射的( 200) 面與(0 0 2)面的尖峰點的中間 〒間點的X射線強度(Ib)以及( 002 ) 面的繞射線強度1(2〇〇)的比佶f 町比值(Ι(2〇〇)/Κ)為4以上較佳。 第1熱處理步驟是在1 ln3 疋仕 ixl〇 Pa 以上、i 〇133xl〇5pa 以 下的壓力中 '大氣雾圍氣中, 於進行,且混合 粉末中的25重量%以上、55重 里/d以下成為鈦酸鋇較佳。 第1熱處理步驟是在浠氣^ 動k結粉體的燒結爐中,於 1x10 Pa 以上 ' 1. 〇133xi〇5pa w ^ a以下的壓力中、大氣雰圍氣 中’於600〜700 °C進行,且混人伞、 此0粉末中的20重量%以上、 75重量%以下成為鈦酸鋇較佳。 第1熱處理步驟之中,拎也丨+ ^控制雾圍氣中的c〇2氣體濃度 2030-10398-PF;Jessica 8 201003692 為15莫耳%以下較佳。 在第1熱處理步驟後,更包括冷卻至550 °C以下的步 驟,之後進行第2熱處理步驟較佳。 第1熱處理步驟是在lxl〇3Pa以下的壓力中、於 450〜600°C進行較佳。 藉由柘末X射線繞射分析第1熱處理步驟之中的 生成物’且進仃鈦酸鋇相的重量濃度的評價,以確認第^ 熱處理步驟的進行的步驟較佳。 包括藉由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觀察第1熱處理步驟 '成物且進行二氧化鈦粒子表面的鈦酸鋇相的確 認’以確認第1熱處理步驟的進行的步驟較佳。 發明效果 藉由本發明’可在鈦酸㈣製造時,抑制粒成長,且 可得到微粒、具有均— 一 的粒子性貝,正方晶性良好且結晶 性高的鈦酸鋇粒子。 理論上不受抽Φ,扯、, c ^ 束然而本發明者認為上述效果是由以 下反應機構達成。 :第1熱處理步驟之t,藉由使二氧化鈦粒子表 ==鈦酸鋇相至_定程度以上,可在"熱處理 步驟或者之後的步! 卩制二氧化鈦粒子之間的接觸。其結 果,可抑制二氧化欽餐工 '子的粒成長(細化、粒結合),再者, 也可減低反應不均—彳丨 起的不純物的中間物質(Ba2Ti〇4)的 生成。非特許文獻1之 ^
Lg . 在第1¾段生成於表面的鈦酸 鋇相並非連續的表面屏, θ 且顯不非連續的微粒子狀態,然 2030-10398-PF;Jessica 201003692 本發月可在表面形成連續的鈦酸鋇相。 本發月的第1熱處理步驟,所有二氧化鈦粒子的75%
中,/L·. AL μ —氧化鈦粒子表面能夠連續地生成平均厚度 4nm以上的鈦酸鋇相。此時混合粉末中自。μ重量%以上成 為鈦酸鋇,可葬ώ本、士 ν 稽由%末X射線繞射分析來確認,表面的鈦 敲鋇可藉由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來確認。 接著’在第2熱處理步驟之中,使鋇離子種擴散,鈦 酸鋇相會谁—牛被 V擴大’而得到最終的鈦酸鋇粒子。此時, 在二氧化鈦粒子的矣品土 士、, 〕表面未充分地形成鈦酸鋇相的情況,有 〇 b S、·呈由路出的二氧化鈦部位產生變細、粒結合,且引 起不規則的粒成長。此情況,得到的鈦酸鋇粒子也會不規 則’且無法得到均-的鈦酸鋇粒子。然而,本發明之中, 由於二氧化鈦粒子表面被鈦酸鋇相覆蓋,所以不會引起二 ^曰匕欽粒子的粒成長,且可進行鋇離子種的擴散。其結果Γ 可侍到微粒,且具有均一粒子性質的鈦酸鋇粒子。藉由在 面形成均#鈦酸鋇相的第i熱處理步驟的效果,無 確認出第2熱處理步驟的Ba2Ti〇4等的中間生成物了而 前後可看出鈦酸鋇(BaTi()3)的結晶性提升 :,即使不是纟以下的減壓中,也可生 ^ 性的物質。 门、〇日日 再者由於得到的鈦酸鋇粒子為微粒,所以經過 …、處理步驟可粒成長直相 '。要的大小。在粒成長過輕再進 仃熱處理的結果,得到 竹進 酸鋇粒子。了仔到正方-性良好,且結晶性高的敘 2〇30-i〇398-PF;Jessica 201003692 【實施方式】 以下,以最佳實施形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以下 的說明是以製造鈦酸鋇的例子作為介電體粒子來說明,然 而本發明的製法可適用於包括熱處理含有(Ba,Sr)Ti〇3、 (Ba, Ca)Ti〇3、(Ba,Sr)(Ti,Zr)〇3 ' (Ba, Ca)(Ti,Zr)〇3 等的 二氧化鈦粒子與鋇化合物粒子的混合粉末的各種介電體粒 子的製法。 本發明的鈦酸鋇的製造方法包含二氧化鈦粒子與鋇化 合物粒子的混合粉末的熱處理步驟。 用來作為原料的二氧化鈦粒子的金紅石化率為以 下,較佳為20%以下,更佳為10%以下。以提升反應性的觀 點’二氧化㈣子的金紅石化率愈低’亦即銳鈦碟化率愈 尚愈好。為了達成本發明的目的,即使過度地降低金紅石 化率,效果也沒有太大的差$。因此,為了提升生產性, \ 較佳為維持纟10%左右。I紅石化率是由二氧化欽粒子的χ 射線繞射分析測得。 再者,二氧化鈦粒子的bet比表面積為2〇m2/g以上, 較佳為30mVg以上,更佳為4〇mVg以上。由提升反應性且 得到微細的鈦酸鋇粒子的觀點,此二氧化鈦粒子的BET比 表面積愈高’'亦即粒子的粒徑愈小愈好,然而如果二氧化 鈦粒子過度微細化的話’處理會有靜。因此,為了提升 生產性,較佳維持在20〜40mVg左右。 本發明使用的二氧化欽粒子,只要滿足上述物性,其 2030-10398-PF;Jessica 11 201003692 製法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市售品,也可以為粉碎隹 品得到的物質。特別是,由於可得到金紅石 j市售 細的二氧化鈦粒子,較佳使用以四氯化欽為原料 : 得到的二氧化鈦粒子。 藉由氣相法的一般二氧化鈦的製造方法為習知, _娜的反應條件下,使用例如氧氣或水 = 性氣體氧化原料的四氯化鈦,可得到二氧化欽微粒子。反 2溫度太高時,金紅石化率高的二氧化鈦的量有增大的傾 向。因此,反應較佳在1 000t左右或者以下進行。 作為原料使用的二氧化凝物;Λ &户 減鈦粒子的殘留氯量為1 200ppm 曰’ ^為_卿以下,更佳為3⑽卿以下。殘留氣 置愈低愈好,然而進行用來低氯化的加熱時, 二, 化鈦粒子之間的燒結以 一羊 洛供换^ θ 传交战馬金紅石型。因此,即使 降低殘留氣1的情況,較佳為維持在叫⑽左右。 量,:Γ二氧化鈦粒子之中的Fe、A1、Sl、u_ 較佳為〇_〇1重量%以 過。·〇!重量叫,不僅1化…A1、S各別的含量超 產d 僅—减録子與鋇來源的混合比會 生洛差,而且對於介電性質也有影 雖未特別限制,然而以穿迕 、卜下限值 量%以上。 衣以成本的觀點,較佳為0.0001重 中,:者’二氧化鈦粒子的粒度分怖較佳為均-。本發明 能夠21匕欽粒子的粒度分佈可維持良好的狀態,且具有 -夠使鈦酸鋇的粒徑均— 的粒徑θ π e b 勹垔要的意義,因此原料 刀佈愈均一’顯著的效果愈可期待。具體而言,當 2〇30-1〇398-pF;Jessica χ2 201003692 以原料的二氧化鈦粒子 w校度分佈為((D90-D10)/D50)比 表不時’較佳為〇· 5〜2. 〇, 、 更仏為1. 5以下,特佳為1. 〇 以下。例如四氯化鈦為原 原枓的氧相法得到的二氧化鈦粒 子’比表面積3〇m2/g的微粉; 运做粒子’已知會生成(D90-D10)/D50 的值為1. 0的物質。 並且 ’ D10 徑、D50 徑以;^ β , .v U及D90徑是指,分別從累積粒 度y刀佈的微粒側累積i 0%、累 累積5 0 %以及累積9 〇 %的粒徑, 且為使用雷射繞射散亂法所評價者。 原料的鋇化合物粒子較佳為碳酸鋇。碳酸鋇粒子沒有 特別限制,可使用習知的 反酸·鋇粒子。然而,為了促進混 合分散以及固相及雍, 且仔到微細的鈦酸鋇粒子,較佳使 用相對粒徑小的粒子。作為原料使用的鋇化合物粒子的ΒΕΤ 比表面積為1〇mVg以上,較佳為10〜4〇fflVg,更佳為 20〜40m2/g 。 藉由使用如上所述的特定二氧化欽以及碳酸鎖粒子作 為原料粒子,可促進固相反應。因此,可降低熱處理溫度, 也可縮短熱處理時間,所以可減少能量成本。再者,使用 上述原料,藉由經過以下敘述的第1以及第2熱處理步驟, 可抑制熱處理訏的粒成長的變動’所以可得到粒徑小、粒 子性貝均一的鈦酸鋇粒子。再者,得到的鈦酸鋇微粒子是 因為熱處理的繼續而粒成長,所以藉由適當地設定第2埶 處理時間’也能夠簡便地得到具有想要的粒徑、 性的鈦酸鋇粒子。 3Θ 再者,混合粉末之令的碳酸鋇粒子與二氧化欽粒子的 2030-10398-PF;Jessica 13 201003692 比例如果為能夠生成鈦酸鋇的化學量論組成附近的話,沒 有特別的問題。因此,混合粉末之中的Ba/Ti(莫耳比)為 0.990〜1.010的話較佳。Ba/Ti超過1〇1〇的話,會有未反 應的碳酸鋇殘留,如果未滿〇.99〇的話,會生成含有Ti的 異相。 此&粕末的調製法沒有特別限定,最好採用使用球磨 機的濕式法等的常用方法。將得到的混合粉末乾燥後,熱 處理得到献酸鋇粒子。但是’如非特許文獻工所示,有需 要充分地消除二氧化鈦粒子的凝集,且在使鋇與鈦的組成 為均一的的混合分散條件混合。 本發明的混合粉末的熱處理,至少包含以下的第丨熱 處理步驟與第2熱處理步驟。 第1熱處理步驟為,熱處理上述混合粉末,以在二氧 化鈦粒子表面生成鈦酸鋇相。其次,將表面形成有欽酸鎖 相的二氧化鈦粒子以及未反應的混合粉末於第2熱處理步 驟,在800〜l〇〇(TC下熱處理以得到欽酸鋇粒子。第丨熱處 理步驟以及第2熱處理步驟之中,伞、士炎 w τ 籾末為顆粒直接熱處理 也可以,進行粉碎處理也可m加壓成型成為錠狀也 可以並且’在第1熱處理步驟之前也可以進行加虔成型 的脫接合步驟(25H50X:前後的熱處理),也可以進行去除 混合分散時的分散材等的有機成份的25G〜5⑽。後的熱 處理步驟。去除这些有機成份的熱處理步驟與帛1熱處理 步驟不同,不會影響本發明的效果。 第1熱處理步驟的熱處理溫度,會視熱處理雾圍氣而 2030-10398-PF1; Jessica 201003692 不同’然而,較箆9也 平乂弟2熱處理步驟的熱處理、、θ 由二氧化鈇粒子盥4目# & 酿度退低,且藉 卞興鋇化合物的反應’使二 形成鈦酸鎖相的程度的話為充分。-氧化鈦粒子表面 再者帛1熱處理# _ & 4 iS⑽ 粉末的15重量%以μ . 敢好為使混合 奋3 置/°以上、較佳為2〇~75重量%, 重量%成為敛酸鎖,且使二氧化鈦粒子表面生::25〜55 3nm以上,較佳4彳η 生成平均厚度 孕乂佳4〜l〇nm、更佳4〜7_的鈦酸鋇 時間。二氧化妖抑工主 、的充为的 乳化鈇粒子表面的钦酸鋇相為㈣ 薄的部分較佳也為9 厚s ’即使 、 华又佳也為2〜3咖以上。再者二氧化鈦粒子 以上,具有如上所述的表面的鈦酸鋇相較佳。 處理步驟之中的鈦酸鎖的生成比例未滿15重量 ^或者欽酸鎖相的平於厘痒去生 扪十均厚度未滿3_的話,二氧化 表面的鈦酸鋇相的比例變得不足,而降低鈦酸鋇相於 化欽粒子表面的遮蔽效果。其結果,二氧化鈦粒子 觸時’二氧化練子之时燒結,^丨起残則的粒成長, 以導致得到作為介電體粉末的鈦酸鋇粒子的粒* 化、結晶性惡化。 進行例如鈦酸鋇的生成比例為7G重量%以上的熱處理 步驟的情況以及鈦酸鋇相的平均厚度太厚的情況,無法均 一地生成表面的鈦酸鋇相,在生成時也容易發生二氧化鈦 粒子之間的粒成長、細化的產生。再者,由於^離子成為 不均一地擴散於二氧化鈦的狀態,所以難以得到高結晶 性,Ba/Ti組成的粉末内的均一性會劣化。 在第1熱處理步驟與第2熱處理步驟之間插入於 2030-10398-PF;Jessica 15 201003692 700〜80(TC促進反應的中間熱處理步驟’而增加充分地促進 反應的步驟。t是’本發明的效果是在第i熱處理步驟, 於二氧化鈦粒子表面製作鈦酸鋇的連續層,所以例如也可 以使第1熱處理步驟在600X:,中間熱處理步驟在75(rc, 第2熱處理步驟在950°C進行。 再者,第1熱處理步驟中,較佳為所有二氧化鈦粒子 數的75%以上的二氧化鈦粒子之中,較佳8〇%以上,更佳為 90%之中,在二氧化鈦粒子表面生成平均厚度4nm以上的連 續的鈦酸鋇相。 鈦酸鋇的生成量及鈦酸鋇相的平均厚度可藉由變更熱 處理溫度及熱處理時間來控制。處理時間、溫度可藉由熱 處理時的混合粉末的量、爐的容積等適當地設定來控制。 例如藉由一方面提高熱處理溫度,一方面拉長熱處理時 間,鈦酸鋇的生成量及鈦酸鋇相的平均厚度有增大的傾 向。然而,熱處理溫度過高時,原料的鋇化合物粒子、二 氧化鈦粒子在反應刖會粒成長,而使鈦酸鋇粒子的微細化 受到限制。 因此,第1熱處理步驟,使用一般的燒結爐在lxl〇3Pa 以上、1· 0133xl05pa以下的壓力中進行時,較佳在575〜65〇 °〇,更佳在580〜640它,又更佳在590〜630\:進行。在此, 一般的燒結爐是指例如像批次(batch)爐,在靜止狀態將混 合粉末燒結的爐。升溫可以從室溫進行,再者,也可以將 混合粉末預熱後進行上述操作。此情況的熱處理時間為, 在二氧化鈦粒子表面生成既定厚度以及既定量的鈦酸鋇的 2030-10398-PF;Jessica 201003692 充分的時間,通常在上述熱處理溫度中的維持時間為〇. 5〜6 時’較佳為卜4小時。熱處理溫度太低或者熱處理時間太 短日^,恐怕有無法生成既定的鈦酸鋇相之虞。 直到上述熱處理溫度的升溫過程中,升溫速度最好為 1.5〜20°C/分左右。升溫過程的雾圍氣沒有特別限定,可以 是大氣雾圍氣,也可以是氮氣等氣體雰圍氣或者減壓或真 空中。 一 再者’第1熱處理步驟也可以置於將粉體流動燒結的 爐中。此情況,熱處理在大氣雾圍中,較佳在600〜70(rc, 更佳在620〜680°C,又更佳名.杜, 尺佳在625~650 C進行。在此,將粉 體流動燒結的燒結爐例如右施鳇被 ^ ^ 十 N如有疑轉爐。旋轉爐為傾斜的加熱 管’在中心具有旋轉加執管的中心紅沾拖士致 …、s扪甲〜軸的機構。從加熱管上 口P投入的混合粉末,是右付丁 疋在在下方移動的過程中將管内升 溫。因此,藉由控制加埶營的、、w …、g的Μ度以及混合粉末的通過速 度’可適當地控制混合粉太的 杨末的到達溫度以及升溫速度。此 1¾'況的熱處理溫度的維持脖門么η 1 j+ 得時間為G.1〜4小時,較佳為0.2〜2 小時。 再者,在第 氣體濃度較佳為 佳為0〜5莫耳%。 1熱處理步驟 1 5莫耳%以下 之中’控制雾圍氣中的C〇2 ’更佳為〇〜10莫耳%,又更 ⑶2氣體是由混合粉末的反應發生的每小時的最大發 生量與置換加熱處理的爐内的雾圍氣的流量來γ,且可 藉由調整置換氣體成為15莫耳%以下。再者,在二c~650 °c的第1熱處理步驟之中,⑽氣體濃度變高的話,生成的 2030-10398-PF;Jessica 201003692 鈦酸鋇為混合粉末的1 0重量%以下,所以也可間接地由鈦 酸鋇的生成量來推定CCh氣體濃度。在第i熱處理步驟, 較k使分圍氣中的C〇2氣體濃度成為一定程度以下,然而 苐2熱處理步驟則不受c〇2氣體濃度影響。 第1熱處理步驟後立即進行第2熱處理步驟也可以, 然而也可以在第1熱處理步驟與第2熱處理步驟之間插入 降溫過程。具體而言,在第i熱處理步驟後,將得到的生 成物冷卻至550°c以下,例如室溫左右之後,再進行第2 熱處理步驟也可以。在第丨熱處理步驟與第2熱處理步驟 之間藉由降低至使表面鈦酸鋇相的生成停止的溫度,可 以分隔僅在二氧化鈦表面的反應。藉此’ Ba離子往二氧化 鈦的擴散,可減少因連續地進行第丨熱處理步驟的反應與 第2熱處理步驟的反應而引起的組成的變動,所以較佳。 再者,第1熱處理步驟的二氧化鈦表面的鈦酸鋇相為1 〇 〇 % 的粒子成為完全地連續不容易,因此藉由暫時降低溫度成 為550°C以下,會暫時停止細化等的接觸的部分的反應, 意味著粒徑分佈會變好,所以較佳。再者,可以將進行第 1熱處理步驟的燒結爐以及進行第2熱處理步驟的燒結爐 分開’由於具有工程設計的自由度,所以較佳。 第1熱處理步驟也可以在大氣壓以下的減壓下,於例 如lxlOPa左右以下的壓力中’於45〇〜6〇(rc,較佳為 475~55〇t,又更佳為500〜54(TC進行。此情況的熱處二溫 度的維持時間為〇· 5〜6小時,較佳為1〜4小時。 在大氣壓以下的例如1 OPa的減壓下,在二氧化鍊辛面 2030-10398-PF;Jessica 18 201003692 生成鈦酸鋇相的溫度較大氣壓中降低5〇〜8(rc ^因此,抑 制二氧化鈦粒子的粒成長變得容易。但是,在減壓中實施 第1熱處理步驟時’必須連續地抽去反應過程中產生的二 氧化碳氣^戶斤以需要大型的設備。再者碳酸鋇的碳酸氣 體脫離’而成為氧化鋇(BaO),使反應性產生不均,而由於 一氧化鈦表面的氧缺陷恐怕對於氧化鈦(TiOx)的影響,所 以不容易控制。
藉由進行如上所述的第1熱處理步驟,混合粉末的15 重里i以上會成為鈦酸鋇,二氧化鈦粒子表面會生成平均厚 度3nm以上的鈦酸鋇相。 第1熱處理步驟之中生成既定的鈦酸鋇相,可藉由第 1熱處理步驟之中的吐A' AA I·、^ 的生成物的叙末X射線繞射分析以及電 子顯微鏡分析來確認。因此,針對實施本發明的製法,在 第1熱處理㈣後,移至第2減理㈣前,較佳包含粉 末X射線繞射分析以及電子顯微鏡分析來確認第i熱處理 步驟之中的生成物的步驟。 ^王歹鄉,進行第 長二又 , —”、、'X -Ο 第2熱處理步驟的熱處理溫度為85(MQQQt 8—,更佳為—本發明之中,藉由二 $的第1熱處理步驟在二氧化鈦粒子表面形成鈇酸鋇相之 後,進行…處理步驟’因此,即使在靴或者1; 的低溫,正方晶性也良好,可得到結晶性高且 一的鈦酸鋇的微粒子。冉去,备+ 貝巧 T卞冉者,熱處理時間為實質上6 酸鎖粒子與二氧化欽粒子的固相反應的充分的時間= 2030-10398-PF;Jessica 19 201003692 而言,上述熱處理的維持時 小時。熱處理雾圍氣沒有特別,、;/4小日?較佳為〇. 5〜2 再者也可以為氮氣等氣體雾圍::去可以疋大氣雾圍氣、 理溫度太低,或者熱處理時間:或者減壓或真空中。熱處 質的鈦酸鋇粒子之虞。、M日寺’恐’卜白有無法得到均 直到上述熱處理溫度的升溫 1· 5〜20°C/分左右。升㈤ 升/皿速度取好為 /皿過程的雾圍氣也沒有特 以是大氣雾圍氣,也可 知_ 也又百特別限疋,可 真空中。 疋氮氣等氣體雾圍氣或者減壓或 弟2熱處理步騍可w 、鱼癌沿+ 使用批次爐等的—般電爐,爯去 連續熱處理大量的混合電爐再者 藉由第2熱處理步驟丄=使用旋轉爐。 步驟在二氧化鈦粒子表面❼&種』由在第1熱處理 處理的初期階段可得到粒㈣相而擴散,且在熱 鎖粒子可藉由繼續敎處理欽酸鎖粒子。此微細欽酸 適當地mu 成長。因此’藉由本發明, 相要的二 步驟的熱處理時間,可簡便地得到 ;=徑的鈦酸鋇粒子。特別是藉由本發明,可得到粒 貝均-的鈦酸鋇粒子’所以即 可抑制異常的粒成長。熱處理後,降、、心子成長,也 此時的降溫速度沒有特職定1而以=认鋇粒子。 最好為3〜1 〇 〇 t /分左右。 、、女王丨生等的觀點, 是敎ΐ由本發明’可抑制欽酸鋇的製造時的粒成長,特別 =初期階段,可得到正方晶性良好、結,、 粒子性質均一的鈦酸鋇的微粒子。 门且 2030-2〇398-PF;Jessica 20 201003692 作為正方晶性的指標的 線繞射分析而求得,較佳為 上。 C轴與a輪的比c/a是以X射 1_ 008以上’更佳為〇〇9以 再者,鈦酸鋇粒子的結晶性可以例如χ射線繞射圖之 中,α⑴面的繞射線的线的半值寬來評價。半值寬愈狹 窄,結晶性愈高。
再者,鈦酸鋇粒子的結晶性也可以藉由例如乂射線繞 射圖之中’⑽2)面的繞射線的尖峰點的角度與(期面的 繞射線的尖峰點的角度的中間點之中的強度ib以及(2〇〇) 面的繞射線的央峰強度^⑴幻的比((^^)/^)(以下以「κ 值」表示)來評價。 再者,粒子性質可藉由χ射線繞射分析粒徑、掃描式 電子顯微鏡來求得,且可算出粒徑的變動。粒徑的變動可 由例如平均粒徑與粒徑的標準偏差來確認。並且,可由粒 度分佈(CD80-D20/D50))或者((D9〇_D1〇)/D5〇)來確認粒徑 的變動。再者,也可以由BET法的比表面積確認粒子粒質。 藉由本發明得到的鈦酸鋇粒子可視需要粉碎,之後, 可使用來添加於介電體陶瓷的製造原料、用以形成電極層 的糊狀物以成為共同材料。介電體陶瓷的製造,可採用各 種習知的手法,而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介電體陶变的製 造所使用的副成份,可因應目標的介電性質而適當地選 擇。再者,糊狀物、生胚薄片的調製、電極層的形成、生 胚體的燒結可適當地根據習知的手法進行。 以上,關於本發明,雖然採用製造鈦酸鋇作為介電體 2030-10398-PF;Jessica 201003692 粒子的例子來說明,然而本發明的製法可適用於具有熱處 理二氧化鈦粒子與鋇化合物粒子的混合粉末步驟的各種介 電體粒子的製法。例如合成(Ba,Sr)Tl〇3、(Ba,Ca)Ti〇3、 (Ba’Sr)(Ti,Zr)〇3、(Ba,Ca)(Ti,Zr)〇3 等的情況,在上述 固相反應時添加作為Sr來源、Ca來源、訏來源等化合物, 或者合成鈦酸鋇之後,再添加Sr來源、Ca來源、Zr來源 等化合物再熱處理(燒結)皆可。 以下,根據實施例以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然而本發明 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乳化鈦原料為,準傷以四氯化鈦為原料的氣相法得 到的二氧化鈦粒子,而粒徑分佈良好@ 2種類物質。 化鈦原料沒有特別限定,然而若' — ^又啕便用比表面積20m2/g 到。:佈良:的原料的話,本發明的效果無法顯著地看 —2錄發原料疋使用表1所示的2種的二氧化欽粒子。選 ^原料是為了確認本發明的效果不會因原料而不同。 比表面積 m2/g Ti〇2(A) 31.2 Ti02(B) 33.3 <6Q0ppm <600ppm 不純物氯其^純物粒一Λ (590-Dl0)/D50 .一__ 上述二氧化鈦粒子的物性如下述方 比表面積) 貝 J^_36ΊΤοΓ m DM凌來得原 而言,使用NOVA2200 (高速比表面 表面積。具體 1點法、脫氣條件30(rc,在維姓…),以總量k、氮氣、 ’ 、15分鐘的條件下測定。 2030-l〇398-PF;Jessica 201003692 (殘留氯含量) 作為原料使用的二氧化鈦粒子10mg,在11〇(rc以水蒗 氣蒸餾’再將分解物收集於5ml的0 09%的過氧化氫中為 以離子層析法定量氯含量。 (其他不純物濃度) 以電漿發光分析法評價氯以外的不純物含量。 (金紅石化率)
藉由作為原料使用的二氧化鈦粒子的χ射線繞射分 析’來求得金紅石化率,具體而言,使用BRUKm公司 製造、全自動多目的χ射線繞射裝置D8 advance,^ 、40kv、4〇mA、:2(M2〇deg 測定,一維高速檢 ^器LynxEye、發散狹縫〇5deg、散亂狹縫〇5deg。再者二 掃描:0.0卜G.02deg、掃描速度:進行掃描。 分析是使用RietveU分析軟體(T〇pas(Bruker axs 製))。 (粒度分佈) 使用雷射繞射散亂法評價原料的二氧化鈦的粒徑。雷 射繞射粒度分佈計是使用MT3_(日機裝(株) MICROTRACK) ’添加分散枯袓η」& θ „ 刀蚁材枓0. 4重量%於純水溶液中,使 用經超音波分散去,ώ, 累積粒度分佈的微粒側算出累積 累積50%以及累積9〇%的粒徑。 再者,使用BET比表而接衣οη2/ ^ 衣面積為3 0 m / g的後酸鋇粒子作為 出發原料的鋇化合物。比矣;蚀、丨l丄 匕表面積以上述同樣的方式測定。 碳酸鋇粒子不限定於比矣& #、,α .. 2030-10398-PF;Jessica 23 201003692 混合分散的均一性,選擇3〇mVg的原料。 (實施例1〜3) [混合粉末的調製] 种里上述比表面積為3 Qm2/g的碳酸鋇粒子與二氧化鈦 粒子(Ti〇2(A)),使 Ba/Τΐ 士 * η 成為0.997,再藉由使用二氧化 卿0-直徑介質之容量5〇升的球磨機進行。小時渴 式混合’之後’藉由喷霧乾燥機乾燥而得到混合粉末。濕 式混合的漿料濃度為4。重量%,且在添加聚碳酸鹽系的分 散劑0 · 5重量%的條件下土隹并 卜 千下進仃。在此二氧化欽粒子為比表面 積/的微粒子,所以必須充分地進行原料的混合。 [第1熱處理步驟] 、藉由電爐(批次爐)’在大氣壓中,以大氣雾圍氣,升 溫速度3.3°C/分(2GGt/小時),從室溫將混合粉末升溫直 到表2所示的第!熱處理溫度(Tq = 6⑽。c)。之後,在熱處 理溫度維^小時的…‘代/分⑵吖/小嶋溫。: 氧化鈦原料係使用Tl(MA)1 i熱處理溫度(ΤΜ6〇〇1 維持時間2小時的實施例作為實施例u。再者,使肖Ti〇2⑻ 者作為實施例1B。第}熱處理在批次爐中實施的情況,將 粉末100g〜25(^填充於氧化鋁製容器中,且使反應時產生 的C〇2氣體濃度成為15莫耳%以下,於實施大氣流的條件 下熱處理。 進行第1熱處理步驟之中的生成物的粒子乂射線繞射 分析以及電子顯微鏡分析’以測定鈦酸鋇生成量以及二氧 化鈦粒子表面的鈦酸鋇相的平均厚度。測定是以下列條件 2030-10398-PF;Jessica 24 201003692 來進行。 (粒子X射線繞射分析) 與上述二氧化鈦粒子的場合同樣的條件測定。使用
Rietvelt分析軟體(T〇pas(Bruker AXS公司製)來分析妗 果’並算出鈦酸鋇的重量濃度。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TEM分析) 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w w u / 石平 20〜60萬倍,以加速電壓2〇〇 〇kv得到TEM像,再者藉由 EDS(能量分散型x射線分光裝置)的組成繪圖,去除背景, 分離二氧化鈦尖峰與鈦酸鋇尖峰,以確認二氧化鈦粒子表 面的鈦酸鋇相。^氧化鈦表面的鈦酸鋇相的平均厚产是以 STEM影像以及2對比影像的6()萬倍的影像算出。二者, 所有一氧化欽粒子之中,太志;jjy二、+ τ 卞 < 肀,在表面形成有平均厚度A.以上 的欽酸鎖相的二氧化鈦粒子的比例的算出,是以2〇萬倍的 倍率,在6影像的視野,使用5Q個以上的二氧化鈦粒子(可 觀察剖面形狀者)來集合十十曾, 在此,在表面形成有平均厚 度4nm以上鈦酸鋇相的二蔔 一乳化鈦粒子疋在粒子剖面影像連 續地被被覆的粒子。丄拿婷沾 連續地被覆是指,Z對比影像,3nm以 上的鈦酸鋇相成為剖面的 面的外周邓的90%以上連續的狀離。 使用 Ti〇2(B),A 一 长,, 一 乍為一氧化鈦粒子的實施例1Β的結果顯 不说表Ζ。 TEM觀祭的結果顯示於第μ〜〇 察表面的鈦酸鋇相的TEM影像。 由在表面的鈦酸鋇相具有重元素 再者以上述方法實施 圖。第1Α圖為60萬倍觀 第1D圖為Ζ對比影像,藉 2030-10398-PF;Jessica 25 201003692 的鋇離子,可觀察明部分對比。由此結果可確認表面的欽 酸鋇相為連續,且為薄的層狀構造。第㈣以及第“圖 為π-κ線與Ba_L線的EDS(能量分散型χ射線分光裝置) 緣圖影像m ^於解析能力關係、,無法明痛地 確認層的厚度與連續性,’然而可在二氧化鈦粒子的周邊選 擇性地觀察Ba離子。BlT池被覆粒子比例為,以二氧化欽 粒子剖面的外周部的議以上為3nm以上的鈦酸鋇相 地覆蓋狀態的粒子數目,佔所有二氧化欽粒子數目的比 =。再者㈣〇3生成率是相對於混合粉末,藉由粉末X射 表2 秦,、堯射刀析算出生成的BiTi⑴相的重量%的比例。 第1舞 T0[°C] 比較例2B 450 比較例3B 卜 550 — 實施例1B 600 實施例2B 650 — 2
BiTi03生成率 BiTi〇3 被 [重量 5Γ~- 0 0 6 11 33 89 ~~~ 50 -_88 Η 65rc以外,與實施例1R、 …热题理溫度成為 f篦 進订同樣的操作,實施例3B為變 熱處理步驟的熱處理溫度成為?⑽。c, 也顯示於表2。 竹、·、〇果 (比較例1〜3) 比較例1除了不實 頁%苐1熱處理步驟以外,盥 1進行同樣的操作。;^粗Μ ^ /、貝知例 , 枓的二氧化鈦為Ti〇2(A)的情況Α + 較例ΙΑ,Ti〇2(B)的怦'w劣 月九為比 月况為比較例1 β。比較例i雖 施第1熱處理步驟,铁而丄… 孕d歹"雖然不實 …、由於濕式粉碎後的喷霧乾燥機的 2030-10398-PF;Jessica 26 201003692 乾燥條件的最高溫度為2501,為了方便,所以表及圖之 中列舉熱處理溫度為25〇r處理者。 比較例2不進行第i熱處理步驟,而在45〇t:進行去 除混合粉末的有機成份的熱處理,其維持時間A 2小時以 外,與比較例1實施同樣的操作。比較例2之中也同樣地 為了比較,列舉在45(TC熱處理者於表及圖之中。 比較例3以第!熱處理步驟的熱處理溫度為55〇它, 且實施與實施例1同樣的操作。 表2的結果之中,第1熱處理步驟5501生成6重量% 的鈦酸鋇,“ BiTi〇3被覆粒子比例為1〇%左右。實施例 1B以及實施例2B之中,可相被覆比例為似以上。實施 例1B中’以相對均—地被覆的二氧化鈦粒子為代表性的粒 子時,鈦酸鋇連續層的平均厚度為4〜5nm左右。薄的部分 為3 3. 5nm,厚的部分為5〜7nm。實施例2β中,被覆率雖 然相當’然而被覆均一的代表性粒子中,厚度為Η—, 然而厚度非常變動,且可看出分佈中小的二氧化鈦粒子, 内部也變成鈦酸鋇。 (實施例4〜6) 與實施例1B同樣地調製混合粉末。 [第1熱處理步驟] 利用旋轉爐(簡稱R K爐)在大氣雾圍氣’以第i熱處理 溫度6〇rc進彳〇. 3小時的混合粉末的熱處理。處理時間 〇. 3 J %為相對於旋轉爐的保溫部,且以粉末的平均滞留 時間作為處理時間。以庵粗Μ ^ 寸间以原枓的二氧化鈦為Ti02(B),且在 2030-10398-PF;Jessica 2η 201003692 RK 爐中 600°C 進行 n q , 1 适仃U. 3小時的第i熱 4B。實施例5B除了將窜i & 、 步驟者為實施例 65(TC以外,與實施例 …、處理★度變更為 W 415進仃同樣的操 將第1熱處理步驟^例6B除了 施例4B進行同樣的操作。 卜,貝 相對於在混合粉末靜止的狀態批次爐(簡稱 使混合粉末具有流動性的旋轉爐 爐的實施例。 作為机動性燒結 針對實施例1〜6以及比較例卜3,由 _ t 田杨末X射線繞射 算出的鈦酸鋇的生成率的姓φ ? — i料的結果顯不於第2圖、第3圖。 第2圖中使第】熱處理步驟的熱處 小時的結果。 由第2圖的結果,無法看出^⑴原料4與b有大的差 異。575l625t顯示3〇〜4〇重量%略為安定的反應。如⑽ 結果顯示’此第1熱處理溫度區域中,二氧化欽表面3咖 以上的薄鈦酸鋇相為連續地被覆的狀態。第丨熱處理步驟 的熱處理溫度為7 0 01: ~ 8 0 0 °C時,可促進鈦酸鋇反應,且 7 5重里%以上成為鈦酸鋇相。但是’由於二氧化鈦的比表 面積為30m2/g以上’所以在溫度Ti〇2的比表面積急遽地下 降的反應,亦即二氧化鈦的粒成長也同時在進行。再者, 即使使用原料的金紅石化率為3 0 %以下的物質,在7 0 0 DC以 上’也會從銳鈦礦轉變為金紅石構造,所以無法充分地反 映原料的金紅石化率。因此,在大氣壓中、大氣雾圍氣中,
2030-10398-PF;-Jessica 2S 201003692 第1熱處理溫度較佳為575t:〜625t:。但是,在此溫度區 域内,若沒有使爐内雾圍氣的c〇2濃度成為15莫耳%以下 的話,反應會不安定。例如故意在c〇2 & 5〇莫耳%以上的 雾圍氣中’以625。(:進行第!熱處理,則生成的欽酸鎖會 成為5重量%以下。混合粉末的量在例如Ug以上的情況, 無法忽視反應中產生的c〇2的影響。混合粉末的量多的情 況’不僅雾圍氣置換’藉由抽去等的排氣,使成為MM二 以上、l.〇133xl05Pa以下的懕六,山-γ 下的£力也可以減低c〇2氣體的 影響。 由第2圖的結果,流動掉纟士私士 動末的燒結爐的KK爐的反 二二二:·3小時,所以可看出藉由粉末為靜止狀態的 广 持2小時’鈦酸鋇的生成率有小的傾向。 ::二nRK爐中’與3爐比較的話升溫與降溫過程急速, =:c:ml、n以上的升溫速度。因此,不易受到升溫過 以可期:的粒成長等的變動的影響’並且粉末會流動,所 期待粉體内部的熱傳導引起的溫度不均、在反庫發生 9局部的。〇2氣體的影響也可大幅地減低。 再者,由第3圖的結果, 降溫為3.rc/min’…例子/時間為10分鐘(升溫、 成為14重量%,第i熱處理步 的生 升溫及降溫的反應。再者,可看出^此生斜也包含 有飽和的傾向,維持時間6小時 ' 日士間2小時,反應 慢地進行。維料間短W ^的話’反應會緩 理步驟的效果。再者,維牲±看出本發明的第1熱處 、、%間較佳根據混合粉末及爐的 2〇30-l〇398_pF;Jessica 201003692 溫度分佈而適當地設定。 原料的比表面積為5、20、3〇、5〇m2/g時,以表面的 鈦酸鋇的厚度,針對鈦酸鋇的生成率的估計結果顯示 4圖。 —十/、有以下則提,假設在理想的表面的鈦酸鋇,藉 由計算推定者。 假s又表面的鈦酸鋇的反應為理想地均—,且理想的二 氧化鈦粒子為完全的球形,粒彳51 *朽从1 、 ^ 祖仫马均—的粒子,相對於表 面反應層的厚度,以重量%算出鈦酸鋇的生成率。、又 並且在此,不考慮因熱處理導致的二氧化欽粒子的粒 成長,所以無法反映在帛!熱處理溫度的處理的鈦酸鋇生 成率。 第4圖中’以比表面積3〇mVg的二氧化鈦粒子作 料的情況,鈦酸鋇生成率為丨5重量%以 * J骑,也可看出 表面的層厚度為3 nm。實際的粉末中,完全 一 王吧貫現理相 態有困難,然而實施例i的表面鈦酸鋇相 心 •'、斗〜5 n m,且jl 鈦酸鋇生成率為30重量%,可視為非常接近 ’、 ^ ^ , ^ ., . m κ 4 的狀態。 其結果,可被視為理論上支持ΤΕΜ結果。园化 达匕’可部千眘 施例1Β實現了本發明的狀態。 不貫 [第2熱處理步驟] 對於經過實施例1〜6、比較例1〜3的第彳叔 熱處理步驟 的粉末,實施第2熱處理步驟。第丨熱處理+ ' 夕鄉之後,一 旦下降至室溫,其粉末分別在批次爐爐) 、 ’以第2埶 處理步驟的溫度900 ~ 1 00 0t:,在維持時間2 … θ〜2小時的條 2030-10398-PF;Jessica 30 201003692 件下進行。第2熱處理步驟是在大氣壓力中、大氣雰圍氣 中進行,升溫速度3_ 3°C /min(20(TC /小時)、降溫速度3. 3 C /min(200°C /小時),粉末5〜50g填充於氧化鋁製容器中 進行熱處理。表3、表4顯示代表性的結果。 施以第1熱處理的實施例1A有實施例1 a -1〜4,同樣 地實施例1B -1 ~ 6、實施例2 B -1〜3、比較例1 a -1 ~ 3、比較 例1B-1〜3、比較例2B-1、比較例3B-卜3、實施例4B-1〜8、 實施例5B〜1〜5、實施例6B-1〜5被施以第1熱處理。如上 所述,比較例1、比較例2的To溫度為2 5 0。(:、4 5 0 Ό。此 實際上並非第1熱處理步驟,然而相當於某個溫度的熱處 理’因此’為了方便’為§己載於表及圖上的值。表4的粉 體流動性,在Β爐進行第1熱處理者標示為”無”,置於 RK爐進行第1熱處理者標示為,,有”。 表3 第1熱處理 第2熱處理 鈦酸鋇粒子的物性 TO溫度 T1溫度 T1維持 時間 c/a K值 (111) 半值寬 粒徑 (XRD) 比表 面積 [°c] Lucj [°C] [-] [-] [deg] [nm] [m2/g] 實施例1A-1 600 900 2 1.0090 2.1 0.151 84 8.0 實施例1A-2 600 925 ~2~ 1.0098 8.1 0.088 150 4.0 . 實施例1A-3 600 950 2 1.0099 10.4 0.076 176 3.5' 實施例1A-4 600 1000 ~2~ 1.0099 12.1 0.071 196 2.2 實施例1B-1 600 900 2 1.0087 1.9 0.166 72 11. Γ 實施例1B-2 600 925 ~2~ 1.0098 7.5 0.094 142 4.0 實施例1B-3 600 950 2 1.0099 10.5 0.077 175 3.1 ' 實施例1B-4 600 1000 2 1.0100 11.5 0.073 190 1.9 ' 實施例2B-1 650 900 2 1.0081 1.5 0.201 60 12. f 實施例2B-2 650 925 2 1.0093 2.9 0.122 99 8.2 實施例2B-3 650 950 ~2~~ Ϊ.0100 8.0 0.076 168 3. 6~ 實施例3B-1 700 900 2 1.0086 1.5 0.165 76 10. 9~ 2030-10398-PF;Jessica 31 201003692 實施例3B-2 700 925 2 1.0098 6.8 0.091 144 4.3 實施例3B-3 700 950 2 1.0099 9.0 0.077 172 3.4 實施例IB-5 600 925 6 1.0101 11.1 0.077 186 2.9 實施例1B - 6 600 925 12 1.0102 13.3 0.070 205 2.5 比較例1A-1 250 925 2 1.0082 1.5 0.181 64 11.0 比較例1A-2 250 950 2 1.0097 3.6 0.101 117 6.3 比較例1A-3 250 1000 2 1.0101 6.9 0.074 153 2.6 比較例1B-1 250 925 2 1.0087 1.5 0.157 76 12.5 比較例1B-2 250 950 2 1.0088 1.5 0.145 79 9.9 比較例1B-3 250 1000 2 1.0099 5.3 0.079 136 2.7 比較例3B-1 550 900 2 1.0078 1.0 0.200 54 13.6 比較例3B-2 550 925 2 1.0081 1.5 0.176 67 11.5 比較例3B-3 550 950 2 1.0088 1.8 0.144 82 10.3 表4 第1熱處理 第2熱處理 鈦酸鋇 粒子的物性 T0溫度 粉體流動性 T1溫度 T1維持時間 c/a K值 [°C] [°C] rc] [-] -] 比較例3B-2 550 益 925 2 1.0081 1.5 實施例1B-2 600 無 925 2 1.0098 7.5 實施例1B-5 600 無 925 6 1.0101 11.1 實施例1B-6 600 M. 925 12 1.0102 13.3 實施例4B-1 600 是 900 2 1.0087 2.4 實施例4B-2 600 是 925 2 1.0098 7.5 實施例4B-3 600 是 950 2 1.0099 8.5 實施例4B-4 600 是 1000 2 1.0100 10.0 實施例4B-5 600 是 900 6 1.0101 10.0 實施例4B-6 600 是 925 6 1.0100 11.9 實施例4B-7 600 是 900 12 1.0101 11.5 實施例4B-8 600 是 925 12 1.0101 14.4 實施例5B-1 650 925 2 1.0099 8.2 實施例5B-2 650 950 2 1.0100 8.1 實施例5B-3 650 是 1000 2 1.0100 9.2 實施例5B-4 650 是 925 6 1.0101 11.7 實施例5B-5 650 是 925 12 1.0102 13.4 實施例6B-1 700 是 925 2 1.0099 7.9 實施例6B-2 700 是 950 2 1.0100 8.4 實施例6B-3 700 1000 2 1.0100 9.3 2030-10398-PF;Jessica 32 201003692 實施例6B-4 700 是 925 6 1.0101 10. 9 貫施例ϋβ-5 卜700 —是 925 12 1.0102 12.0 針對得到的鈦酸鋇粒子,進行X射線繞射分析,以求 得正方晶性的指標c/a值、結晶性指標比(I(2flfl)/Ib)值(以 下e載為「K值」)以及(ill)面的繞射線的尖峰的半值寬。 κ值與(111)繞射線半值算出時,去除背景以及去除 Cu-K α 2線的貢獻,使得僅使用Cu_K ^ 1。
並且,Κ值藉由(2〇〇)面的繞射線的尖峰強度(1(2⑷)以 及(002)面的繞射線的尖峰點的角度與(2〇〇)面的繞射線的 尖峰點的角度的中間點之中的強纟h的比值((i_)/ib) 來定義U X射線繞射結果中,繞射線的判別有困難時, 為了方便,如以下所述記載為κ值。 ^ (2〇〇)面的繞射線與(002)面的繞射線不明確的情況, s己載為Κ值=1· 5,c/a值為丨〇 q以下,正方晶性與立方 晶的區別有困難時,記载為瓦值=1 針對J施例1B_2、實施例3b:2、比較例㈣ 例3B 2得到的鈦酸鋇粒子, .^ π出K值亦即比值(i(2flG)/Ib) 為根據的X射線繞射結果,顯 ^ . no 4不於弟5圖。比較第2熱處 理皿度為925t的情況,相 知以f @_ 於以虛線表示比較例,可得 乂實線表示的實施例的κ值 c/a 0 ώ, 4. 4者地獒升。此差異僅比較 c/a值疋無法了解的。 干又 荷許文獻1的習知技術 晶性的良好指標。因此, ..、、录現晶片電容的結 標…比,粒徑微細均―,且:之中,不僅正方晶性的指 再者本發明之中,藉由〜值大也是必要的。 ⑽—sica 1在弟1熱處理步驟於表面 33 201003692 連續地形成鈦酸鋇相,不僅降低第2熱處理溫度,藉 時間的第2教處理,斜納&日& t …處理產太酸鋇的粒成長的熟成效果也可期 待。如第9圖及第12圖所示,可實現非常高的U。實施 例4的κ值為最高的值,此是由於第1熱處理均一且理想 的反應的效果。因此’可得知RK爐是進行第i熱處理 佳方法。 平 再者,為了評價粒子性質,使用Rletvelt分析x射線 繞射分析線求得粒徑。為了區別SEM及比表面積求得的粒 徑’由X射線求得的粒徑’以粒徑(_來表示。再者,同 樣地測定比表面積。 〃 X料繞射分析以及比表面積測定與上述同樣地進 行。結果顯示於表3、表4。 第2熱處理溫度(Τ1#Κ值的關係顯示於第6圖,第 2熱處理溫度(Tl)與c/a值的關係顯示於第7圖,κ值盥粒 徑的關係顯示於第8圖。為了比較,帛6圖及第7圖:口 顯示第2熱處理溫度㈤的維持時間為2小時的情況。第: 圖之中實施例卜實施例3、比較例3也顯示維持時間為2 小時的情況,-部分實施例1B_6顯示維持時間為Μ小時 的情況。 再者,第2熱處理溫度㈤為9肌之中的鈦酸鋇粒子 的K值與第1熱處理溫度(T。)的關係顯示於第9圖。再者, 第2熱處理溫度(了0為925t之中的鈦酸鋇粒子的值與 第1熱處理溫度(T D )的關係顯示於第1 〇圖。 第2熱處理溫度(T,)為95 01:之中的鈦酸鋇粒子的κ值 2030-10398-pf;Jessica 34 201003692 與第1熱處理溫度(τ。)的關係顯示於第η θ L ^ 、弗11圖。再者,針對 比較例1B、實施例4B〜6B得到的鈦酸鋇粒 、 弟1熱處理 溫度(T。)與K值的關係顯示於第12圖。 針對比較例1B、實施例4B〜6B得到的 2熱處理溫度(τ!)與c/a值的關係顯示於第13圖 由表3、表4、第7圖以及第13圖的結果,顯示本發 明的實施例中,c/a值為以上或者丨肩9以上非常 高的正:晶性的結果。不僅c/a i,本發明的實施例(顯 不非常高的結果。藉由相對於粒徑(〇]))的£值的結果,由 第8圖可得知實施例!中相同粒徑的〖值的改善。再者, 可得知即使第2熱處理步料9〇"5(rc,結:性也變古 的結果,且即使低的第2熱處理溫度,可得到特性佳的^ 酸鋇。 第9〜11圖為,帛!熱處理溫度⑹於橫軸,顯示第2 熱處理步驟得ί彳的欽酸鋇的特性。第9圖t,在第丄熱處 理_°C前後為最高κ值,c/a值良好。只看反值的話, 800 C為冋的值’然而如第8圖所示相對於粒徑的κ 值不佳,再者,粒徑的變動也增加,所以表示粒子均一性、 ::7唯子化方面不佳。晶片電容的薄層化時’有需要微細的 粒子’ K值而且粒徑為均一的,而本發明得到的介電體粉 末可滿足兩者。 針對比較例1B —3、實施例1B-3、實施例3B-3、實施 例4B 3、實施例6B_2得到的鈦酸鋇粒子,以倍率2萬 $ 掃描型電子顯微鏡攝影。針對選擇自得到的咖 2030-10398-PF;jessica % 201003692 〜像任思地250個以上的粒子,使用市售的影像分析軟 體,算出圓形近似的情況的平均粒徑、粒徑的標準偏差、 粒度分佈((D80-D20/D50))或者((D9〇 —D1〇)/D5〇)。再者, 也由BET法的比表面積算出平均粒徑。 由BET比表面積算出平均粒徑是以下述式子為之。 BET平均粒徑=6(理論密度/比表面積)χΐ 〇〇〇
理β冊在、度為5.7g/cm3D 結果顯示於表5。 針對比表面積3m2/g前後的比較例1B,實施例1B、實 施例4B大幅地改善粒徑的分佈。此表示在第(熱處理的溫 度_°c前後,粒徑變得均…原料的二氧化欽在前 後為轉移成為金紅石構造的點,由於在7〇〇乞以上二氧化 鈦單體比表面積可能大幅下降,戶斤以在大氣壓力中的第丄 熱處理較佳為575〜651TC左右。非特許文獻! <中,粒徑 分佈是以Μ值亦即1/(lQg(_) —__)的指標來顯 不。Μ值為大的分佈較佳。卩M值為指標作為參考時,相 對於比較例1的Μ值為5. 2,與非特許文獻的M值5. 〇相 當’可得知實施例i的M值為6 3,實施例4的m值為Η 有大巾田地改善。因此’本發明得到的介電體粉末不僅C"、 K值高吉晶性非常良好’可得到非常均一的粒子。 2030-10398-PF;Jessica 36 201003692 表5 第1熱互^ 由SEM評價 TO 溫度 [°cT~~ T1 溫度 VcJ 1¾- ~95Γ ~950~ 王 由M:T法评僧 11 維持 時間 平均 粒徑 粒徑 〇 σ / 平均 (D80-D20) /D50 (D90-D10) /D50 比表 面積 d_bet 比較例IB-3 250~~' inm] LnmJ Lu/〇J [m2/g] [nra] 2 〇 ^79 98 35 0.43 實施例IB-3 ~600~. 0.69 2.7 39R 實施例3B-3 7〇Γ~~ 252 53 21 ~〇6~~ 0. 51 3.1 34Π ft施例4B-3 ~600 95Π L —— 259 81 31 0.51 0.74 3.4 310 2 232 49 21 0.33 實施例6B-2 700 95π 0.58 3.1 Γ 340 .....—--- u JU L 24U 61 2b 0.42 0. 64 3. 0 35厂 (鈦酸鋇的介電特性評價) 以 準備如下所述的試料,用以評價鈦酸鋇的介電特性 本發明實施例(1BL2、1B-2、3B —2、4B —2、6B_^ 及比較例(IB-3)得到的鈦酸鋇粒子,添加iq重量%的 PVA (聚乙烯醇樹脂)作為 广 嵌σ A丹猎由加壓成型以得到直 徑12. W厚度約0.6匪的圓板狀的試料。其次,進行綱 °C、維持時間4小時於空氣中的熱處 4 L丨 乂作為仔到的圓 一枓的脫接合劑處理。之後,在燒結溫度12抓的 条牛下進行熱處理。雾圍氣:大氣中’維持時間:〗小時, 升溫速度3. 3。(: /mi η的條件。 塗佈In-Ga於得到的介電體特性評價 ^ Λ Φ ^ '用忒枓的兩面, 以作為電極。電極的直徑為6mm。 ㈣得到的各試料,以下述的方法測定比介電率 I ε r)、強介電體轉移溫度(Tc)、介電損失。 :於電容試料’在室溫2(rc以及溫度槽:—Μ〜14。 ^之中,Digltal LCR計(HP公司製造4284a),頻率、 將輸入訊號位準(測定電壓)1Vrms的訊號輸心以測定靜 2030-1〇393_ pF;Jessi ca 37 201003692 電容量以及i ^ 久"電才貝失tan δ。接著,鉬诚入& 度、有效根據介電體試料的厚 比介電率, &1果传到的靜電容t C來算出 比’丨電羊ε r (無單位)。強介雷栌綸必 a , 電體轉移溫度(居里溫度Tc) 疋由比介電率的尖峰、、B 1C; 表6 穴嗶'皿度求侍,結果顯示於表6。 ----------------- ilSililsgs TO溫度 實施例 實施例"ϊΐ^ 實施例涵1 實施例4Β-2 實施例
~^1^35$ϊ5555ιϊ(2〇ΐ7 ετ ~^— 實施例 1Α-2^6〇〇 比較例1Β-3^^ 250 再者,針對使用實施 u,in ,,. 1、貫施例1B-2以及比較 例1B-3的鈦酸鋇粒子得 η電體特性評價用試料,研究 比”冤年 ε r以及介雷招生+ ^ 才貝失tan 5的溫度依存性。結果分 別‘4不於第14圖以及第15 铱w β人不 …、忒有出居里溫度Tc的偏 移以及;丨电損失tan占的昱 <,,,η , /、 比"電率ε r大幅地提 升。此疋由於以本發明的 政果侍到的均一且微粒子的鈦酸 鋇的c/…而且Κ值也提高的因素。 藉由本發明得到的鈷 足鈎的Μ M· 、’駄鋇作為介電體材料,顯然具有 足夠的特性。此意味著由 β 7 ;Ρ使疋微粒子,Κ值高且粒徑 均一’所以顯示高的介電堂 ., 吊數。因此,藉由本發明可抑制 ^ , 、有同的JL晶方性的微粒子 體粒子,且積層陶瓷雷办 電 文’办的更進-步薄層化成為可能。 2030-20398-pf;Jessie 201003692 ^ 【圖式簡單說明】 第1A圖為第1熱處理步驟後粉末的穿透顯微鏡影像 (60萬倍TEM影像)。 第1B圖為第1熱處理步驟後粉末的穿透顯微鏡影像的 Ti-K線的EDS繪圖。 第1C圖為第1熱處理步驟後粉末的穿透顯微鏡影像的 Ba-L線的EDS繪圖。 第1D圖為第1熱處理步驟後粉末的穿透顯微鏡影像 (20萬倍)的STEM-Z對比影像。 第2圖為第1熱處理步驟的處理溫度(T〇)與鈦酸鋇生 成率(生成比例)的關係。 第3圖為第1熱處理步驟(650°C )中的維持時間與鈦酸 鋇生成率的關係。 第4圖為表面欽酸锅厚度與欽酸鎖的生成率的關係。 第5圖為實施例1B-2、實施例3B-2、比較例iB-i、 ^ 比較例 3B-2、比值(I(2〇(n/Ib)算出的基礎的繞射線 (200),(002)的X射線繞射結果。 第6圖顯示第2熱處理溫度(T!)與K值的關係。 第7圖顯示第2熱處理溫度(T】)與c/a值的關係。 第8圖顯示K值與粒徑(XRD)的關係。 第9圖顯示於第2熱處理溫度(Τι)於925°C的鈦酸鋇粒 子的K值與第1熱處理溫度(τ。)的關係。 第10圖顯示於第2熱處理溫度的鈦酸鋇 粒子的c/a值與第1熱處理溫度(τ。)的關係。 2 030-10398-PF;Jessica 39 201003692 第11圖顯示於第2熱處理溫度(τ:)於950°C的鈦醆鋇 粒子的K值與第1熱處理溫度(Tg)的關係。 第12圖顯示比較例1β、實施例4β〜6Β得到的鈦醆鋇 粒子之第2熱處理溫度(Tl)與K值的關係。 第13圖顯示針對比較例1β、實施例a, 酸鋇粒子’第2熱處理溫度㈤與c/a值的關係。t 弟14圖顯示針對使用比較例ΐβ小實施例 比較例3的鈦酸鋇粒子得到 :以及 料,相對介電常數εΓ的溫度依存十生。 f⑸賈用試 第15圖顯示針對使用實施例ib 每 比較例1B-3的鈦酸鋇粒子得 幻1 B〜2以及 竹·判的介電體 料,介電損失tand的溫度依存性。 貝评價用試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益 〇
2030-10398-PF

Claims (1)

  1. 201003692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介電體粒子的製造方法,包括: 準備金紅石化率30%以下、BET比表面積20m2/g以上 的二氧化鈦粒子的步驟; 準備BET比表面積1 〇m2/g以上的碳酸鋇粒子的步驟; 混合二氧化鈦粒子與碳酸鋇粒子,而準備混合粉末的 步驟; 熱處理該混合粉末,而在二氧化鈦粒子表面生成鈦酸 鋇相的第1熱處理步驟;以及 第1熱處理步驟之後,在80(M〇〇〇°C進行熱處理的第 2熱處理步驟; 其中第1熱處理步驟的熱處理溫度較第2熱處理步驟 的熱處理溫度逛低,並以充分的時間反應,使帛丄熱處理 步驟後的混合粉末的15重量%以上成為鈦酸鋇,且二氧化 鈦粒子表面生成平均厚度3nm以上的鈦酸鋇相。 2_如申請專利範圍帛!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第) 熱處理步驟為所有二童各# & ^ 乳化鈦粒子的75%以上之中,該二氧 化鈦粒子表面連續地士 、 成千均厚度4nm以上的鈦酸鋇相的 步驟’且混合粉末中的2〇舌旦〇/ 重里/以上成為鈦酸鋇。 3·如申請專利範圍 笙9备南 弟1或2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 4目狳;μ / ,里度為850〜95(TC,生成的鈦酸 鋇粒子的c/a值為1008以上。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 ^ ^ ^ , φ ^ 0 項至第3項之任一項所述之製 w方法,其中苐2熱 乂驟的熱處理溫度為850〜95(TC, 2030-10398-pf;Jessica 201003692 生成的欽酸銷粒子在χ射線CuK α線的粉末X射線繞射的 (2 0 0 )面與(0 〇 2 )面的尖峰點的中間點的X射線強度(I b)以 及(200 )面的繞射線強度1(2〇〇)的比值(I(2()(n/Ib)為4以 上。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第1 熱處理步驟是在lxl〇3pa以上、1()133xl〇5Pa以下的壓力 中、大氣雾圍氣中,於575~65(TC進行,且混合粉末中的 2 5重量%以上、5 5重量%以下成為鈦酸鋇。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第1 熱處理步驟是在流動燒結粉體的燒結爐中,於1 x 1 〇3pa以 上、1. 0133x1 05pa以下的壓力中、大氣雾圍氣中,於600〜700 °C進行’且混合粉末中的2〇重量%以上、75重量%以下成 為錄·酸鎖。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 第1熱處理步驟之中,控制雾圍氣中的c〇2氣體濃度為15 莫耳%以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在第 1熱處理步驟後,更包括冷卻至550乞以下的步驟,之後進 行第2熱處理步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第1 熱處理步驟是在lxl〇3Pa以下的壓力中、於450-600C進行。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更包括藉 由粉末X射線繞射分析第丨熱處理步驟之中的生成物,且 進行鈦酸鋇相的重量濃度的評價,以確認第1熱處理步驟 2030-10398-PF;Jessica 42 201003692 的進行的步驟。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製造方法,更 由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觀察第1熱處理步驟之中 物,且進行二氧化鈦粒子表面的鈦酸鋇相的確認, 第1熱處理步驟的進行的步驟。 包括藉 的生成 以確認 2030-10398-PF;Jessica 43
TW098110822A 2008-04-17 2009-04-01 Production method of dielectric particles TW20100369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07693A JP4525788B2 (ja) 2008-04-17 2008-04-17 誘電体粒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3692A true TW201003692A (en) 2010-01-16

Family

ID=41201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10822A TW201003692A (en) 2008-04-17 2009-04-01 Production method of dielectric particle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64276A1 (zh)
JP (1) JP4525788B2 (zh)
CN (1) CN101565317B (zh)
TW (1) TW20100369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2178B2 (ja) * 2008-03-31 2010-11-17 Tdk株式会社 複合酸化物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誘電体粒子の製造方法
EP2108620A1 (en) * 2008-04-04 2009-10-14 Evonik Degussa GmbH A method to produce barium titanate powder from pyrogenic titanium dioxide
JP5136395B2 (ja) * 2008-12-25 2013-02-06 堺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二酸化チタン顔料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136519B2 (ja) * 2009-06-26 2013-02-06 堺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二酸化チタン粒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73947A (ja) * 2009-10-02 2011-04-14 Fuji Titan Kogyo Kk 複合酸化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708861B (zh) * 2009-11-09 2011-12-21 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钛酸钡的方法
CN102093047B (zh) * 2011-01-04 2013-01-23 天津师范大学 一种提升钛酸钡高介电常数的烧结方法
JP5789295B2 (ja) * 2011-03-04 2015-10-07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JP5909319B2 (ja) * 2011-03-22 2016-04-2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BaTi2O5の前駆体粉末、BaTi2O5の前駆体粉末の製造方法、及びBaTi2O5の製造方法
CN103608881B (zh) * 2011-06-22 2017-02-1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陶瓷粉末、半导体陶瓷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TWI537235B (zh) * 2014-08-06 2016-06-11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 含鈦化合物核殼粉末及其製作方法,及含鈦化合物的燒結體
JP7045292B2 (ja) 2018-09-11 2022-03-31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全固体電池、全固体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固体電解質ペースト
CN113353973B (zh) * 2021-07-26 2022-09-09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一种钙掺杂钛酸钡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3353974A (zh) * 2021-07-26 2021-09-07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一种固相合成制备钛酸钡粉体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17C (zh) * 1998-07-01 2003-11-05 卡伯特公司 水热法制备钛酸钡粉末的方法
JP3780851B2 (ja) * 2000-03-02 2006-05-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誘電体セラミックおよび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JP3934352B2 (ja) * 2000-03-31 2007-06-20 Tdk株式会社 積層型セラミックチップコンデ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835254B2 (ja) * 2000-12-27 2006-10-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末の製造方法
KR100674846B1 (ko) * 2005-03-29 2007-01-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유전체용 세라믹분말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세라믹분말을이용하여 제조된 적층세라믹커패시터
JP5140925B2 (ja) * 2005-12-28 2013-02-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JP4671946B2 (ja) * 2006-03-27 2011-04-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カルシウム粉末およびその製法
CN1935635B (zh) * 2006-10-24 2010-07-07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钛酸钡的生产方法
JP4582178B2 (ja) * 2008-03-31 2010-11-17 Tdk株式会社 複合酸化物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誘電体粒子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5317A (zh) 2009-10-28
US20090264276A1 (en) 2009-10-22
JP2009256140A (ja) 2009-11-05
JP4525788B2 (ja) 2010-08-18
CN101565317B (zh)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03692A (en) Production method of dielectric particles
TWI415795B (zh) 複合氧化物粒子及其製造方法
KR101100451B1 (ko) 유전체 분말의 제조 방법
JP2006273708A (ja) 誘電体用セラミック粉末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セラミック粉末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積層セラミックキャパシター
Pithan et al. Preparation, process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BaTiO3 powders and ceramics derived from microemulsion‐mediated synthesis
KR101104627B1 (ko) 나노크기를 갖는 티탄산바륨 입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06265067A (ja)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末およびその製法、並びに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焼結体
JP2012116740A (ja)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末の製造方法及び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末
JP2002234769A (ja)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末の製造方法、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末、誘電体セラミック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Schneller et al.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for miniaturized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 prepared from barium titanate nanoparticle based hybrid solutions
Gonçalves et al. Dielectric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wave sintered lead zirconate titanate ceramics
WO2009121679A1 (en) A method to produce barium titanate powder from pyrogenic titanium dioxide
JP4766910B2 (ja)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末の製法、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末、および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焼結体
Chandradass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zirconia-and silica-doped zirconia nanopowders by oxalate processing
Park et al. Effects of MgO coating on the sintering behavior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BaTiO3
TW201641468A (zh) 鈦酸鋇及其製造方法
Hirose et al. Preparation of BaTiO3 nano-structured ceramics by solvothermal solidification method
JP4643443B2 (ja)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末の製造方法
JP4671946B2 (ja)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カルシウム粉末およびその製法
KR101119974B1 (ko) 유전체 입자의 제조 방법
KR20170042477A (ko) 티타늄산바륨 분말의 제조 방법
JP5741098B2 (ja) 複合酸化物粉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69122A (ja)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末およびその製法、ならびに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焼結体
Park et al. Phase transition and di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nano-grained BaTiO3 ceramics synthesized from surface-coated nano-powders
JP5354213B2 (ja) 複合酸化物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