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24982A - Process for producing rubbery polymer particl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for producing rubbery polymer particl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24982A
TW200524982A TW093127788A TW93127788A TW200524982A TW 200524982 A TW200524982 A TW 200524982A TW 093127788 A TW093127788 A TW 093127788A TW 93127788 A TW93127788 A TW 93127788A TW 200524982 A TW200524982 A TW 2005249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polymer particles
water
weight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27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46126B (zh
Inventor
Ryuji Furukawa
Masakuni Ueno
Katsumi Yamaguchi
Chiho Yoshimi
Yoshihiro Ikeda
Original Assignee
Kanek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eka Corp filed Critical Kanek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524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4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46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461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CTREATMENT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RUBBERS
    • C08C1/00Treatment of rubber latex
    • C08C1/14Coag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CTREATMENT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RUBBERS
    • C08C1/00Treatment of rubber latex
    • C08C1/14Coagulation
    • C08C1/15Coag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gulant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12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 C08J3/14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by precipitation from solu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12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 C08J3/16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by coagulating dispers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16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3/00Compositions of epoxy resin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unspecified rubbers
    • C08J2321/02Late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5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Description

20052498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水性乳膠製造 砘化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以及將純化之橡膠狀聚合體粒 子再分散於有機溶劑而製造分散體之方法。 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於環氧樹脂等熱硬化性樹脂中分散 有橡膠彈性體等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的樹脂組合物之製造 方法’且可提供—種雜質較先前得以大幅減少之樹脂組合 物0 一種製造方法,其可 、故而可降低設備成 進而根據本發明之較好態樣可提供 藉由步驟之連續化而有效率地製造 〇 【先前技術】 j自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水性乳膠製造橡膠狀聚合 ==形時,實施有以下方法:藉由各種方法,首先獲得 r梭:,其後,於脫水或脫溶劑後乾燥該凝集體,從而獲 仔橡膠狀聚合體。 又 機述凝集體之方法,提出有例如:⑴添加無 =解質或酸作為凝固劑之方法;⑺添加高分子凝集劑之 敎,⑺使有機溶劑直接與乳勝接觸之方法;⑷使乳膠 東結之方法;(5)提供機械性剪斷 寺適當組合之方法。 7A肘4 此時,作為自獲得之凝集體去除聚合體由來 “解質以及作為凝固劑使用 W 5 …、M ^解質等雜質之方法, 200524982 廣泛進行有使凝集體與水接觸之方法。然而,現狀為為了 去除該等雜質不僅需要大量水’而且無法充分去除雜質。 又,亦有使用藉由有機溶劑而洗淨之方法,然而步驟二雜 且製程不利於工業性。 / 另外’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之硬化物,例 如環氧樹脂之硬化物具有尺寸穩定性、機械性強度、電性 絕緣特性、耐熱性、耐水性、而t藥品性等諸多優點、然 而’環氧樹脂之硬化物具有破壞韌性較小、非常脆之: 質’故而於廣泛範圍之用途中此性質經常會產生問題。 作為解決該等問題之手法之一,洛》+ 于忐之 霉試有於環氧樹脂中添 加橡膠成分之處理。其中,使用以乳化聚合、分散聚合、 懸浮聚合為代表之水介質中之聚合方法等預先添加調 粒子狀之橡膠狀聚合體之方法,例如,對於環氧樹脂溶解 混合非交聯之非定形橡膠成分後,於硬化過程中會產生相 分離,故而與如於環氧樹脂硬化物連續相中產生橡膠成分 之分散相之方法相比,於原理上可認為具有以下各種優 點,故而提出有各種製造方法:不易產生因配合硬化條件 而造成之分散狀態之變動·葬 心…。 交動,精由預先父聯橡膠成分而無橡 夕刀此入^氧樹脂硬化物連續相,故而Μ為I 降低較少等。 &而耐熱性或剛性之 加熱至乳化之部分交聯橡膠狀無規共聚合趙粒子 ’萄點以上使直/Ιί /J] ^ . t 固體,與環氧樹脂混合 \需要以水洗凝 口之万法(例如,芩照曰本專利第 96077.doc 200524982 Π08498號公報、專利第275則號公報、以及日本專利特 開平5 2952375虎),⑺混合橡夥狀聚合體乳膠與環氧樹脂 後,餾去水分獲得混合物之方法(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 開平6-107910號公報);⑻將橡膠狀聚合體乳膠於有機溶 劑存在下混合於環氧樹脂中而獲得混合物之方法(例如, 參照美國專利第477885 1號說明書)。 上述⑹之方法+,現狀為’因其係藉由使用以無機電 解質為中心之凝固劑而獲得凝集體之方法,故而會產生以 下情形:乳化劑等之雜f會於凝集時附著於聚合體或封閉 於凝集之聚合體内部等’故而不僅需使用大量之水且無法 充分除去雜質。進而多存在有以下情形:因含有因加熱產 生之凝固’且藉由凝固,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間會強固地 固著’故而於環氧樹脂中混合時’必須相當之機械性剪斷 力之粉碎或分散操作’並且不僅使用大量能源且難以使橡 膠狀聚合體粒子均一地分散於環氧樹脂中。 於上述⑺之方法中,存在有以下情形:因不僅直接殘 存聚合體由來之乳化劑或電解質等雜質,且環氧樹脂對於 水為難溶性,故而即使使用相當之機械性剪斷力仍會存有 未混合部分,且於該未混合部分會μ凝集體之塊狀曰物。 於上述⑻之方法中,存在有以下情形:因無凝固操 作’故而容易獲得橡勝狀聚合體得以均一分散之環氧樹脂 組合物’但因混合橡膠狀聚合體乳勝與環氧樹脂時,必須 =離或館去與有機溶劑—同存在於系統中(混纟物中)之多 量之水分(可溶解有機溶劑之水分含量以上之水分),但若 96077.doc 200524982 為分離有機溶劑層與水層需花費例如一晝夜等較長時間, 或因形成有機溶劑層與水層穩定之乳化懸浮狀態,則實質 上難以分離。又餾去水分之情形時,不僅需要大量之能 源,且通常於橡膠狀聚合體乳膠之製造中使用之乳化劑、 副原料等之水溶性雜質會殘留於組合物中,故而其品質較 差因此即使於分離、餾去之任一種方法皆難以除去水 分’故而於工業性方面並非較好。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作為自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水性乳 膠製造純化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方法,提供一種將以水性 乳膠狀態獲得之橡膝狀聚合體粒子於有機溶劑存在下,不 使用凝固劑而獲得緩凝集體,並且使雜質排出至水相側之 有效率的製造法,較好是提供一種藉由連續處理可更有效 率地降低設備成本之製造法。又,提供一種使該緩凝集體 再次分散於上述有機溶劑後,藉由混合具有反應性基之聚 合性有機化合物,而簡便且有效地製造於具有反應性基之 聚合性有機化合物中可均一地混合分散橡膠狀聚合體粒 子’且大幅度減少聚合體粒子由來之乳化劑或電、解質等雜 質的樹脂組合物之方法。 、”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關於: 、⑴(請求項υ—種純化橡膠狀聚合體粒子⑷之製造方 法:其特徵在於:對於混合橡膠狀聚合體粒子㈧之水性 礼膠與對於水具有部分溶解 人你m、-,. 月他,合d 而獲得之混 口 ,水⑼與之接觸’於水相⑻中產生含有有機溶 96077.doc 200524982 劑(B)之橡膠狀聚合* ♦ σ體粒子(A)之凝集體(F)後,分離凝集體 (F)。 (2) (請求項2)如請求項1之製造方法,其中使水⑼連續 地混合接觸於混合物(C)。 (3) (請求項3)如請求項2之製造方法,其中自攪拌裝置之 底部提供混合物(C)與水⑼’自㈣裝置之上部回收凝集 體(F)與水相(E)之混合物。 (4) (請求項4卜種純化橡膠狀聚合體粒子⑷之製造方 法,其特徵在於:將藉由如請求項1至3中任-項之製造方 &仲之’4化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凝集體(f)於脫水 及/或脫溶劑後乾燥。 ί5)(請求項5)—種分散體⑼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 ;藉由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而獲得之純化 膠狀聚合體粒子⑷之凝集體(F)中,添加與 有親和性之有機溶劑,獲得該橡膝狀聚合體粒體 子(A)刀放於上述有機溶劑中之分散體(g)。 ⑽請求項6)-種樹脂組合物之製造方法,該樹脂组a 物於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㈣ 方法而獲得I:: 於藉由如請求項5之製造 “于之刀放體⑹與上述聚合性 後,館去揮發性成分。 物⑻犯合 ⑺(请求項7)—種樹餘合物之 物於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 = 曰組合 狀聚合體粒子(A),1料私 ()中刀政有橡膠 W其特被在於··於藉由如請求項⑴中 96077.doc 10- 200524982 任-項之製造方法而獲得之凝集體(F)與上述聚合性有機 化合物(H)混合後,餾去揮發性成分。 (8) (明求項8)如請求項6或7之樹脂組合物之製造方法, 其中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H)係環氧樹月旨。 (9) (請求項9)如請求項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 對於水具有部分溶解性之有機溶劑(B)對於2〇它之水的溶 解度為5重量%以上及4〇重量%以下者。 (10) (請求項10)如請求項丨至9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 中與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水性乳膠以及對於水具有部 刀/合解性之有機溶劑混合而獲得之混合物(C)接觸的水 之里,對於有機溶劑(B)100重量份,為40重量份以上 及350重量份以下。 (U)(請求項11)如請求項1至1〇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 中疑集體(F)中包含之對於水具有部分溶解性之有機溶劑 (B)之比率,對於凝集體全體之重量,為重量%以 上。 (12)(請求項12)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 中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係具有2層以上之多層構造的聚合 體,且至少含有1層以上之交聯橡膠狀聚合體層。 請求項13)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 中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係具有在選自二烯系單體以及(曱 基)丙烯酸酯單體之至少一種以上之單體5〇〜1〇〇重量%以及 其他可共聚合之乙烯基單體〇〜5 〇重量%所構成的橡膠彈性 體、聚矽氧烷橡膠系彈性體、或於含有該等混合物之橡膠 96077.doc -11 - 200524982 粒子,(α-1)4〇〜95重量%存在τ,使選自(甲基)丙烯酸酸 酯、芳香族乙烯基、氰化乙烯基、不飽和酸衍生物、(甲 基)丙烯醯胺衍生物、馬來醯亞胺衍生物之至少一種以上 之乙烯基聚合性單體聚合所獲得之外殼層(A_2)5〜6〇重量% 之接枝共聚合體。 (14) (請求項14)如請求項13之製造方法,其中於橡膠狀 聚合體粒子(A)之外殼層(A_2)中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羧 基、羥基、碳-碳雙鍵所組成之群的至少一種反應性官能 基。 、月匕 (15) (請求項15)—種凝集體(F),其藉由如請求項is 3中 任一項之製造方法而獲得,且含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 (A)、有機溶劑(B)以及水(D)。 (16) (請求項16) —種聚合體粒子,其藉由如請求項丨至斗 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而獲得者。 (17) (請求項17)—種分散體(G),其藉由如請求項$之製 造方法而獲得,且含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與橡勝狀 聚合體粒子(A)具有親和性之有機溶劑以及水(D)。 (18) (請求項18)—種樹脂組合物,其藉由如請求項^至“ 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而獲得者。 (19) (請求項19) 一種硬化成形物,其係由如請求項8至14 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所獲得之環氧樹脂組合物經硬化所形 成者。 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首先將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 之水性乳膠與對於水具有部分溶解性之有機溶劑(B)加以 96077.doc 200524982 混合。 上述橡膠狀聚合體粒子⑷並無特別限制,考慮到 谷貝現作為橡膠之設計以及本發明 心 人舲+制x a您i造方法中樹脂組 之容易度雙方面的觀點’較好是具有2層以上 夕層構造之聚合體’特別好的是稱為核心外殼型聚合體 ί:=殼型聚合體係指含有藉由以彈性體或橡膠狀之 :二乍為主成分之聚合體所形成之橡膠粒子核心⑹) 以及藉由於其接枝聚合之聚合體成分而形成之外般層(Α 2)之乂聚合體,且外殼層(Α·2)之特徵在於,藉由將構成曰接枝 刀之早體接枝聚合於上述核心,覆蓋橡膠粒子核心(Α_ 1)之表面之一部分或全體。 構成上述橡膠粒子核心(Α4)之聚合體得以交聯,構成 橡膠粒子核心⑹)之聚合體可對於合適之溶劑而膨潤, 但較好是實質上不溶解者。又橡膠粒子核心於以分 政於壞氧樹脂為目的之情形時,較好是不溶於環氧樹脂, 進而橡膠粒子核心(A-丨)之凝膠含量於橡膠粒子核心(A]) 中較好是60重量%以上,更好是80重量%以上,特別好是 90重ϊ %以上,最好是95重量%以上。另外,因可藉由乳 化聚合等習知聚合法而容易地製造,且作為橡膠之性質為 良好’故而構成橡膠粒子核心(A-1)之聚合體之玻璃轉移 溫度(Tg)為〇°c以下,較好是-1()。(^以下。 構成橡膠粒子核心(冬1}之聚合體,考慮到可便宜地獲 得且所獲得之聚合體之橡膠性質優良之觀點,較好是使用 s有适自^一稀糸單體(共輛*二稀糸單體)以及(甲基)丙稀酸 96077.doc -13- 200524982 酯系單體之至少一種以μ 上之單體50〜1〇〇重量%、以及其他 可/、水曰之乙稀基單 „50重量%之橡膠彈性體、聚矽氧 烷橡膠糸彈性體,或併 用忒專。再者,於本發明中(甲基) 丙烤基係指丙烯基及/或甲基丙埽基。 至於構成上述橡膠彈性辦 触、、, 胗泮性體之二烯系單體(共軛二烯系單 體),並無特別限制,可列兴& i 歹J舉例如丁二烯、異戊二烯、氯 丁二稀等。其中,考慮到所獲得之聚合體之橡膠性質優良 之觀點,特別好是丁-嫌。7 疋J —席。又,至於(甲基)丙烯酸酯系單 體,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例如丙稀酸丁酉旨、丙稀酸2_乙 =醋、甲基㈣酸月桂自旨等,考慮到所獲得之聚合體之 橡膠之質為優良之_點,4主丨 親"、特別好疋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2- 乙基己酯。該等可-種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進而上述橡膠彈性體除二婦系單體或(甲基)丙婦酸醋 系單體之外,亦可為可與該等共聚合之乙稀基單體的共聚 合體。至於可與二稀系單體或(甲基)丙歸酸s旨系單體共聚 合之乙婦基單體,可列舉芳香族乙浠基系單體、氰化乙稀 基系單體等。至於芳香族乙烯基系單體,例如,可使用苯 乙烯、甲基苯乙烯、乙烯基萘等,至於氰化乙烯基系單 例如’可使用^基)丙稀腈或經取代之丙稀赌等。該 等可一種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上述二烯系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之使用量,對 於上述橡膠彈性體全體之重量而言,較好是50重量%以 亡’更好是60重量%以上。對於橡膠彈性體全體之二烯系 單體或基)丙烯酸酯系單體之使用量未達5〇重量%之情 96077.doc 14 200524982 形k ’對於具有反應性基的聚合性有機化合物(Η)之硬化 ::丘::%氧樹脂提供韌性之能力會下降。另外,可與該 :共聚合之單體之使用量,對於橡膠彈性體全體之重量而 言,較好是50重量%以下,更好是40重量%以下。 广至於構成上述橡膠彈性體之成分而言,為了調節交 亦可έ有多g旎性單體。至於多官能性單體,例 如i :例不二乙烯基苯、丁二醯二(甲)丙烯酸酯、(異)氰 : 烯丙知、(甲基)丙烯酸烯丙酯、衣康酸二烯丙酯、 2一甲酸二烯丙酯等。該等之使用量,對於橡膠彈性體之 ^重ϊ而言’為1〇重量%以下,較好是5重量%以下,更好 疋3重量%以下。當使用量超過1()重量%時,會有對於具有 橡膠粒子核心、(Α·以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物 (Η)之硬化物賦予韌性之能力降低之趨勢。 又,為了調節構成上述橡膠彈性體之聚合體之分子量或 交聯度,亦可根據需要使用鏈轉移劑。至於鏈轉移劑,例 如,例示有碳數5〜20之烷基硫醇等。該等之使用量,對於 橡膠彈性體之全重量而言,為5重量%以下,較好是3重量 %以下。當使用量超過5重量%時,則橡膠粒子核心(A」) 之未父聯成分之ϊ會增加’故而於例如調製環氧樹脂組合 物之h形時,會有對於組合物之耐熱性、剛性等造 影響之趨勢。 良 進而,至於橡膠粒子核心(A]),亦可取代上述橡膠彈 性體,或與該等併用,而使用聚矽氧烷橡膠系彈性體。使 用聚矽氧烷橡膠系彈性體作為橡膠粒子核心丨)之产形 96077.doc 200524982 時,例如,可使用二甲基甲矽烷氧基、甲基苯基甲矽烷氧 基、二苯基甲矽烷氧基等之含有烷基或芳基2取代甲石夕燒 氧基單位之聚矽氧烷橡膠。又,使用此聚矽氧烷橡膠之= 形時’更好是根據需要,藉由於聚合時部分併用多官能性 之烷氧基矽烷化合物,或使具有乙烯基反應性基之矽烷化 合物藉游離基反應等,而預先導入交聯構造。 外殼層(A-2)對於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h) 具親和性,用以使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於具有反應性基 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H)中穩定地以一次粒子之狀辦分 散。 心刀 構成外殼層(A-2)之聚合體,較好是接枝聚合於構成上 述橡膠粒子核心(Α_υ之聚合體,且實f地與構成核心部 (A-1)之聚合體結合。構成外殼層(A_2)之聚合體,考慮到 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容易製造樹脂組合物之方面,Z好 是7〇重量%以上,更好是80重量%以上,尤其好是9〇重量 〇/〇以上結合於上述核心部(A-丨)。 外殼層(A-2),考慮到於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 合物中易均一地混合分散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方面,較好 是對於下述有機溶劑(B)以及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X機 化合物(H)而言,具有膨潤性、相容性或親和性者。又, 外殼層(Α·2),根據使用時之需要,較好是對於具有反應 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Η)或於使料添加之硬化劑具 有反應性,且於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Η)與 硬化劑反應而硬化之條件下,具有與該等化學反應而產生 96077.doc 200524982 鍵之功能者。 構成外奴層(A-2)之聚合體,較好是將選自(甲基)丙烯酸 _、芳香族乙稀基化合物、氰化乙烯基化合物、不飽和酸 衍生物、(曱基)丙烯醯胺衍生物、馬來醯亞胺衍生物之一 種以上之成分聚合或共聚合而獲得之聚合體或共聚合體。 ^,特別是為求於外殼層(A_2)實行環氧樹脂硬化時之化 子,應|±之情形時’較好是’除了 (甲基)丙烯酸烷酯、芳 ,矢乙稀基化合物或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等以外,使用含有 么自袠氧基、羧基、羥基、碳-碳雙鍵、胺基、醯胺基等 之種以上 < 官能基,1含有肖於下豸具有反應性基之聚 合=機化合物(H)或其硬化劑、硬化觸媒等具有反應性 之“匕基的單體共聚合—種以上而獲得之共聚合體。進 而’至於上述官能基,較好是選自由環氧基、羧基、羥 基石反_石及雙鍵所組成之群的至少一種反應性官能基。 至於上述(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 γ酉曰(曱基)丙稀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 乙基己g曰等(甲基)丙烯酸烷酯。至於芳香族乙烯基化 、口物’可列舉苯乙烯、曱基苯乙烯、烷基取代之苯乙 烯進而溴苯乙烯、氣苯乙烯等之鹵素取代之苯乙稀類 等又,至於氰化乙烯基化合物,可例示(甲基)丙烯腈以 ^經取代丙稀腈。X,至於含有具有上述反應性官能基的 早體,例如具有反應性側鏈之(曱基)丙烯酸酯類,可列舉 (曱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_胺基乙酯、(甲 基)丙烯酸縮水甘油s旨等。至於含有反應性基之乙稀鱗, 96077.doc 200524982 可列舉縮水甘油乙稀喊、婦丙基乙稀鍵等。至於不飽和幾 酸衍生物’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衣康酸、丁稀酸、 馬來酸野等。至於(甲基)丙烯醯胺衍 丙缔酿胺一代物)等。至於馬來酿亞胺=基可) 列舉馬來酸醯亞胺(包含N_取代物)。 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橡膠粒子核心(A」)/外殼層(A一 2)比率(重量比)較好為4〇/6〇〜95/5之範圍内,更好是 50/50 〜95/5,尤其好是6〇/4〇〜85/15。當上述(a_i)/(a_2)比 率超出40/60,橡膠粒子核心(Α_υ之比率降低時,則會有 對於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Η)之韌性改良效 果降低之趨勢。當相反地超出95/5,外殼層(Α_2)之比率降 低時,則本製法處理時容易凝集,故而於操作性方面產生 問題,且無法獲得所期望之物性。 橡膠狀聚合體粒子(Α),可以眾所周知之方法,例如, 乳化聚合、懸浮聚合、微懸浮聚合等製造。其中特別是, 考慮到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組合設計容易、工業生產容 易、以及適用於本製造法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乳膠容易 獲得等觀點,較好是使用乳化聚合之製造方法。至於水介 貝中之乳化或分散劑,較好是使用即使於將水性乳膠之 值設為中性之情形時亦不會損傷乳化或分散安定性者。具 體的是,可列舉以二辛基磺基琥珀酸或十二烷基苯磺酸等 為代表之各種烷基或芳基磺酸、烷基或芳基醚磺酸,以十 二烷基硫酸為代表之烷基或芳基硫酸、烷基或芳基醚硫 酸、烷基或芳基取代磷酸、烷基或芳基醚取代磷酸,以十 96077.doc 200524982 一烧基肌胺酸為代表之N-烧基或芳基肌胺酸,以油酸或硬 脂酸等為代表之烷基或芳基羧酸、烷基或芳基醚羧酸等各 種酸類之驗金屬鹽或銨鹽、院基或芳基取代聚乙二醇等之 非離子性乳化劑或分散劑、聚乙烯醇、烧基取代纖維素、 聚乙烯处洛烷酮、聚丙烯酸衍生物等之分散劑。該等可使 用一種或將兩種以上適當組合使用。 上述乳化或分散劑,考慮到本發明之效果,較好是於橡 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乳膠作成過程中,對於乳化/分散安 定性無不良影響之範圍内儘量使用少量,或更好是具有經 水相⑻萃取洗淨至不影響於本製法中製造之樹脂組合物 之物性之程度之殘存量為止之性質。 可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使用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⑷ 之=子徑並無特別限制,若為可於水性乳膠之狀態下穩定 獲得⑷者即可毫無問題的使用,但於工業生產性方面, 2製造谷易之觀點考慮,更好是體積平均粒子徑為G.G3〜2 _ 々八ft體積平均粒子徑可使用例如粒徑分析儀UPA、粒 徑分析儀FRA(皆為日機裝(株)製)等而測定。 ⑻本:::Γ用之對於水具有部分溶解性的有機溶劑 (Β)’於使橡膠狀聚合體粒子(α)之水 混合之情形時,若為 〜4’冷劑⑻ 無凝固析出地混合之至:成二概合體粒子㈧實質上 機溶劑混合物,則…:或兩種以上之有機溶劑或有 溶解度為5重量二2制地使用’較好是於机水中之 溶解度為5重量^ 勺有H ’更好是 3〇重置%以下者。有機溶劑(Β)之 96077.doc 200524982 於20=中的溶解度若超過姆量%,則聚合體粒子⑷之 生部分凝固,對順利之混合操作產生影響。 溶解度未達5重量%,則與聚合體粒子⑷ :3膠之/①合性並不充分,會有難以順利地混合之傾 向。 、 t =述有機溶劑(Β)之具體例’可列舉有選自醋酸甲 酉曰、醋酸乙酯、醋酸丙酯、醋 J ϋ曰寻您酉曰類,丙蒙I、甲 土乙土酮、二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等之鲖類,乙醇、 (異)丙醇、丁醇等之醇類,四氫咬喃、四氫吼味… 烧二二乙喊等之喊類十甲苯、二甲苯等之芳香族碳氯 化合物類’二氯甲院、氣仿等之南代碳氫化合物類等之一 種以上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合物,且於2代水中之 足上述範圍者。其中,考岸到盥呈右 又" ▼應刻興具有反應性之聚合性有機 化合物之親和性以及獲得之容易程度等方面,更好是含有 甲基乙基酮50重量%以上者’特別好是含有乃重量%以上 者0 有機溶劑(B)之使用量,可根據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 種類、或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水性乳膠中之固形分濃 度而變化,但較好是對於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乳/勝 重3:份而言,使用有機溶劑(B)5〇〜4〇〇重量份,更好是 70〜300重量份。有機溶劑(B)之量未達5〇重量份時,會$ 法穩定分散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會有黏度上升難I處 理之趨勢。相反的,當超過400重量份時,則有機溶劑(B) 之量變多’考慮到之後的除去處理,並非經濟。 96077.doc -20- 200524982 溶:::::合體粒子⑷之水性乳膠與對於水具有部分 方法,只要::ΓΒ)之混合操作時,無需特別之裝置或 使用X所用良好混合狀態之裝置或方法即可,可 拌槽二二ί。至於-般裝置’可列舉具有攪拌翼之攪 ㈣管之-二二混合器(statlc Mixer)或管路混合器 太… 裝授拌裝置之方式)之連續處理。 藉㈣摔作,:藉由上述獲得之混合物(C)與水⑼接觸。 解於水於混合物(〇之有機溶师)之-部分溶 夕水刀亦可排除至水相(E)中。因 有水之有機溶劑附以橡膠狀聚合心 形態濃縮’結果產生凝集體(F)。 千()之 該凝集體(F)之產味 生之觀點 * ,考慮到防止部分未凝集體產 ’、、’义{於攪拌下或可賦予與攪拌同等之流動性 =條:下實施。例如,可藉由使用具有㈣機之授掉 '刀批#作或連續操作而實施。水(D)之添加方法可使 用例如’連續添加之方法,—次添加之方法等。 ^發明中’為更有效進行該凝集體⑺之產生操作,較 供給上述混合物(c)與水⑼至設有㈣功能之裝 、使其此合接觸’連續獲得凝集體(F)與水相⑻。用 於上述授拌之攪拌翼或裝置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者,因凝 集體削於水相⑻―般具有浮上性,故而較好是將混合 物(C)與水⑼自該裝置之底部供給,將凝集體⑺與水相 ()4置之上。p取出之方法。此處,裝置之底部係指對 96077.doc -21 - 200524982 於自裝置之底面至液面為止之高度而言,自底部至丨/3以 下之位置,又裝置之上部係指對於自裝置之底面至液面為 止之高度而言,自上部至1/3以上之位置。藉由如此凝集 體(F)之連續化產生操作,從而藉裝置之小型化而降低設 備成本以及提高生產性。 於上述混合物(C)中添加或接觸之水(D)之量,亦可根據 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種類、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水 性乳膠中之固形分濃度、有機溶劑(B)之種類或量而變
化,上述水(D)之量,對於與水性乳膠混合時使用之有機 溶劑(B)100重量份而言,較好是4〇重量份以上及35〇重量 份以下,更好是60重量份以上及25〇重量份以下。上述水 (D)之量未達40重量份時,會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凝 集體(F)難以產生之趨勢’才目反的’當超過重量份時, 則^有因產生之凝集體(F)中之有機溶劑(B)濃度變低而於 後續步驟中使凝集體(F)再分散所需時間變長等分散性降 低之趨勢。
本發明之凝集操作以及產生之凝集體(F)係具有以下 徵者。⑷於一般之藉由添加電解質或酸等凝固劑或藉由 熱操作之凝集操作中’源自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乳 之乳化劑或電解質大部分吸附於凝集體表面或包含於凝 體内部之情形較多,即使於凝集後進行水洗操作之情形£ 二難以除去。相對與此’於本發明令,藉由自橡谬狀以 之„與有機溶卿)混合至卿狀聚合體幻 為止之操作’源自橡膠狀聚合體粒子⑷之乳化齊 96077.doc -22- 200524982 或電解質因自凝隼, ^體(F)游離後,移動至水相⑻,故而可 — 除去°亥等。(b)一般藉由添加電解質或酸等凝固劑或 ^ #、、、/木作而產生之凝集體,係強固的凝集體,其即使 精由機械性之前歡_女她 J斬亦難以自凝集體以1次粒子之狀能再分 散橡膠狀聚合Μ初工/Λ、 „ U刀 ’、()。對此,於本發明中所獲得之凝 〃 _ ,其後,例如藉由於使與橡膠狀聚合體粒子(Α) 具有親和性之有機溶劑攪拌下使其混合,其大部分可以! 次粒子狀態再次分散橡膠狀聚合體⑷。即,本發明中# 得之凝集體⑺關於粒子之合-分散而言,於有機溶财 具有可逆性。本發明中,將其稱為緩凝集體。 此處’關於上述(b)之理由未充分明確’但於本發明之 製造方法中’橡膠狀聚合體粒子㈧,可認為係自粒子分 散於有機溶劑⑻中之狀態’伴隨水⑼之添加,藉由對於 有機溶劑(B)成分之水相⑻溶出聚合體之濃縮過程,至含 有有機冷d之穩疋之凝集狀態為止的可逆變化之結果,而 產生凝集體者’且可認為其係因此藉由再添加有機溶 劑而容易地使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粒子再現地分散 者0 因此,藉由分離所產生之凝集體(F)與含有有機溶劑⑻ 之水相(E) ’除去伴隨凝集體⑺之包含於有機溶劑⑻之水 分’可獲得將源自橡膠狀聚合體粒子⑷之乳化劑或電解 質之大部分與水相⑻一同自橡膠狀聚合體粒子⑷分離除 去的純化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 凝集體(F)以及水相⑻之分離性良好,可使用遽紙、遽 96077.doc -23- 200524982 布或開眼較大之金屬製網之 進行過濾操作。押撼y並认 ^用H慮裝置 ..^ X據必要,於進而除去伴隨凝集體(F)之 ”於7分之乳化劑或電解質等雜質之情形時,較好是重 =加含有有機溶_)之水’分離凝集體(F)與水相⑻之 =欲獲得呈乾燥粉體之上述純化橡膠狀聚合體粒子㈧ 二:時,可藉由將凝集體(F)於脫水及/或脫溶劑後乾燥 而獲付。此時,鲂杯9田a 于叙好疋取後以不含有機溶劑(B)之水洗漆
:疑集體(F)。其原因在於,若大量含有有機溶劑(B 無期間容易使粒子之間凝集。藉此,可獲得雜質極少之橡 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乾燥粉體。 另卜製k於與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具有親和性之有 機觀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⑻中分散有 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分散體⑼或樹脂組合物之情形 時,經上述凝集以及分離操作而獲得之凝集體(F)中含有 =機溶_)之量’對於凝集體(F)全體之重量而言,較 :疋3〇重量%以上,更好是35重量%以上。藉由含有有機 /合诏(B) ’可進行繼續對於與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具有親 和性之有機溶劑或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中之 良好刀政。有機溶劑之含有量對於凝集體(1?)全體之重 i σ未達%重i %時,則會有下一步驟之對於與橡膠狀 聚合體粒子(A)具有親和性之有機溶劑或具有反應性基之 聚合性有機化合物(H)分散所需之時間變長或不可逆之凝 集體容易殘存等問題的情形,結果,會有橡膠狀聚合體粒 96077.doc -24- 200524982 子(A)於聚合性有機化合物⑻中之分散性顯著降低之趨 勢。 糟由以上-系列操作而分離除去之水相⑻甲含有之 ^狀聚合體粒子⑷之量’對於水相⑻全量而言,為⑺重 里% =下較好疋5重量%以下,更好是2重量%以下,最 好是實質上不含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 接著’就使所得之凝集體(F)再次分散於與橡谬狀聚合 體粒子⑷具有親和性的有機溶劑之處理加以說明。可夢 =?桑作’獲得凝集體(F)中之純化橡膠狀聚合體二 ⑹、貝上以1次粒子之狀態分散於有機溶劑中的分散體 此時添加之有機溶劑之量,可根據橡膠狀聚合體粒子 ⑷之種類、有機溶劑之種類或量而變化。添加 劑之量,對於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1〇〇 奸 =〜1400重量份,更好是一重量份。添:之= :::Γ未達:"份時,橡膠狀聚合體粒子⑷難以均 刀放於有機溶劑中,且會有殘留橡膠狀聚合 _集體(F)之塊,或黏度上升而難以處理之趨勢二 ^過1400重量份時,則於蒸發射最終揮發部分時需要: ΐ之能源以及大規模之裝置,故而並非經濟。 再者’至於此處使用之與橡勝狀聚合體粒子 ::生的有機溶劑,只要為可再分散橡谬狀聚合體粒子(
機溶劑⑻例示者,又可例示⑽、庚貌、辛I S 96077.doc -25· 200524982 烧、乙基環己烧等之脂肪族碳氫化合物、以及該等之混合 物。又,考慮到更確切地發揮緩凝集體之再分散性之觀 點’較好是使用與之前步驟中使用之有機溶劑(B)為同一 種之有機溶劑。 本發明中,關於凝集體(F)與具有與橡膠狀聚合體粒子 (A)之親和性之有機溶劑的混合操作並無特別限定,可以 具有一般攪拌混合功能之裝置加以實施。 接著,於如此獲得之分散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分 散體(G)中混合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饵)後, 就餾去揮發性成分之處理加以說明。藉由該操作,可獲得 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分散於具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又機 化:物⑻中’且幾乎不含源自聚合體粒子之乳化劑或電 解貝之樹脂組合物。 . r 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 乙嫌’如’可列舉環氧樹脂、苯酚樹脂、聚氨酯樹脂、 樹脂等熱硬化性樹腊’芳香族乙婦基化合 基)丙烯酸衍生物、氰化乙稀基化合物 ( 物等游離基聚合性單體、對 、、、* 女口 香族聚醋原料等。其令二甲輯、炫二醇等芳 合體粒子之處理較為困難之、述般添加橡膠狀聚 樹月旨而言,本發明之方^:環氧樹脂為代表之熱硬化性 月之方法可特別適合使用。 可用於本發明之環氧樹脂,只要 即可,並無特別限制,可 八有娘孔基之化合物 稱為聚環氧化物之環氧樹脂。==氧樹㈣是亦 ' 攻環氧樹脂,可列舉 96077.doc
-26 - 200524982 雙苯酚A、雙苯酚F、雙苯酚、苯酚類酚醛清漆等之多價苯 酚與表虱醇之加成反應產物等之聚縮水甘油醚、苯胺、二 胺基苯、胺基苯紛、冑苯二胺、二胺基苯基_等之一元= =及自多價㈣生之多價縮水甘油胺化合物、環已基環氧 寻=具有脂環式環氧構造之脂環式環氧樹脂、多價醇類與 表氣醇之加成反應產物、以演等函素元素取代該等之一部 分虱之齒化環氧樹脂、使含有稀丙基縮水甘油鱗等之不飽 =7G %Kb物之單體聚合而獲得之均聚合體或共聚合體 等。該等可為一種或兩種以上之混合物。自多價苯盼合成 之眾多聚環氧化物,揭示於例如美國專利第4,431,782號 中。至於聚環氧化物之例,進而可列舉揭示於美國專利第 3,8〇4,735號、美目專利第3,892,819號、4目專利第 3,948,698號、美國專利第4,〇14,771號、以及環氧樹脂手冊 (曰刊工業新聞杜、昭和62年)者。 木:使用曰於本發明之環氧樹脂係如上所述者,一般以環氧 當量重量(EP〇Xy EqUiValent Weight)表示,可列舉具有 80 2000者。该等聚環氧化物可以眾所周知之方法獲得, ^通常經常使用之方法’例如可列舉對於多價醇或多價 本酚等而言’於鹼存在下與過量之表函醇反應之方法。 可用於本發明之環氧樹脂,作為反應性稀釋劑亦可含有 單環氧化物,例如,护狀# W , 知肪私鈿水甘油醚,例如丁基縮水甘 或苯基縮水甘油酉旨、甲盼縮水甘油鍵。如眾所周知 般’早%乳化物會影響聚環氧化物添加物之化學量論,盆 調整可以硬化劑之量或其他眾所周知之方法而實行。,、 96077.doc -27- 200524982 本毛月中使用之後氧樹脂成分中,亦可含有上述之含 有環氧基化合物的硬化劑及/或硬化促進劑,於本製造方 2之條件下’較好是實f上與環氧樹脂不產生明顯硬化反 :之硬化劑及/或硬化促進m相關之硬化劑及/或硬 、足進劑’例如’可自上述環氧樹脂手冊中揭示者中選擇 滿足上述主要條件者而使用。 再者’至於有機溶劑⑻等之揮發部分之餘去方法,可 =用:所周知之方法。例如,可列舉於槽内放人該混合物 =…減壓館去之方法、於槽内使乾燥氣體與該混合物對 二接觸之方法、如使用薄膜式蒸發機之連續式之方法、使 脫揮機構之擠出機或連續錢拌槽之方法等。館去 人夺ϊ溫度或所需時間等條件,可於不損害樹脂組 部八之:内適當選擇。又,殘存於該組合物之揮發 適二,可相應該組合物之使用目的,於正常之範圍内 藉由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橡膠狀聚合體粒子⑷可均一 令也^^述聚合性有機化合物⑻、例如環氧樹脂成分 間便且有效地製造雜質較少之環氧樹脂組合物。 二用於Π獲得之樹腊組合物、例如壤氧樹脂組合物可對 料接“業用貝材或體育用品之纖維或填充料強化複合材. 電路αΓ卜塗料、塗層材料、黏合劑、半導體密封劑或 材料等用積層板、附有樹脂之金屬箱等電氣/電子零件 獲;=通常使用環氧樹脂之各種用途中廣泛使用,並可 于匕物中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Α)分散狀態非常安定 96077.doc -28- 200524982 且雜質較少之硬化成型物。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之較好的形態,可連續獲得大幅 度去除雜質之凝集體(F)。藉此,可連續實施將凝集體(f) 與水相⑻之混合物脫水及/或脫溶劑之操作、使脫水及/或 脫溶劑後之凝集體(F)再次分散於有機溶劑之操作、將分 散有凝集體(F)之分散體(G)與聚合性有機化合物⑻混合之 操作、自分散體⑼與聚合性有機化合物(H)之混合物中館 去揮發部分之操作’且可成為適用於製造大量少品種之連 續製造方式。 【實施方式】 乂下藉由貝靶例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非僅限 於該等實施例者。 再者T列中,雜質之殘存量係將乳化劑量(陰離子系 界面活性劑)、全離子作為指標加以分析。又,環氧樹脂 成分中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分散狀態,即凝集之有無, 係自所獲得之環氧樹脂組合物之硬化物做成超薄切片後, 藉由適用透過型電子顯微鏡(TEM)之觀察而加以判斷。 依據實施例’就本發明中使用之分析敎方法加以說明 如下。 Π ]殘存乳化劑量 殘存乳化劑量,# ώ T、+、^ ^ ^ 係精由下述分析方法測定與環氧樹脂 (H)混合前殘存於分散體⑼中之乳化劑量,將使用於橡膠 狀聚合體粒子⑷之聚合中之乳化劑全量作為_重量科 之比例(重量%)而數值化,並作為指標。 96077.doc 200524982 [1-1]取樣前處理 於下述實施例中,分取與環氧樹脂(H)混合前之分散有 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分散體(g)5㈤卜乾固後,於燒杯 内一同投入乙醇50 ml。將該試料攪拌1〇分鐘後,將上清 液作為下述亞甲基藍法之分析試料。 [1-2]亞甲基藍法 於分液澴筒中投 甲基藍溶液(0.025重量%水溶液)51111。於其中添加“ 20 m卜振盈3〜5分鐘,分離除去氯仿層。反覆上述氯仿之 添加/除去之操作直至氯仿層之著色消失為止。接著,添 加稀硫酸(2.9重量%水溶液)3 m卜氯们〇 ml與^中調製 之試料2 m卜振*3〜5分鐘後,使用分光光度計(⑻島津 製作所製、分光光度計购2〇〇)測定氣仿層’於波長65〇 nm之吸收中測疋混合環氧樹脂⑷前之分散體⑹中之殘存 乳化劑量。再者’㈣職鈉溶㈣於四硼酸納十水合物 "重量%水溶液 中混合以重量%氫氧化鈉溶液 500 ml而作成。 [2]殘存電解質(全離子) 將以與取樣前處理相 <万式獲得之上清液作為電性傳 導度測定用試料,使用雷地 使用電性傳導度計(京都電子工業(株) I、GM-11 7)而測定。將對於 Λ 將對於源自橡膠狀聚合體粒子(Α)之 乳膠之離子量之全量(乾固梭 口橡膠狀聚合體粒子(Α)之測定值) 之猎由一系列操作而除去 θ 率而求得。 去㈣子!之比例作為全離子除去 96077.doc -30- 200524982 [3m#li(F)t L容劑之比率 凝集體(F)中之有拖、、六十 ^ 执/奋Μ之比率,可藉由實施例以及比 車乂例之方法所獲付之凝集體⑺之固形分濃度⑽以及含水 率(WC)以下列方法測定,並藉由下式求得。 凝集體⑺中之有機溶劑之比率=U)0-(SC+WC) [3-Π凝集體(F)之固形分濃度㈣測定 ^特定量分取凝集體(F),於熱風乾燥機内乾燥,自乾 燥前後之重量變化求得凝集體(F)之固形分濃度(sc)。 [3-2]凝集體(F)之含水率(wc)測定 —以特定量分取凝集體(F),使其分散於可溶性溶劑後, 猎由卡爾費休滴定法測定凝集體(F)中之水分量,求得對 於凝集體(F)全體之含水率(wc)。 ⑷含於水相中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⑷成分之定量 由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中揭示之方法排出之水相取出一部 分,將於mt:使其充分乾燥而獲得之殘㈣為含於水相 中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成分量。 [5]環氧樹脂組合物中之揮發成分 於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中,為獲得環氧樹腊組合物,繼诗 減屢館去直至下述定義之揮發成分到達5_啊為止。二 稱環氧樹脂組合物約3禮,於熱風乾燥機内於設定溫声' 170°C下加熱20分鐘,藉由測定加熱前後之重量,將減^ 之重量分作為揮發成分(ppm),求得對於加埶 ^ 重量分率。 …、 1的 [6]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分散狀態 96077.doc 31 200524982 [6-1 ]環氧樹脂硬化物之作成 於100 ml燒杯中,投入於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中獲得之環 氧樹脂組合物5 1.9 g以及二胺基二苯砜(東京化成社製)13. j g ’於攪拌下混合。將該混合物靜置於真空乾燥機内,首 先於氮氣環境下加熱至13〇它後,於減壓下除氣除去揮發 成分10分鐘。將該混合物注入1〇〇 mmx 150 mmx3 mm尺寸 之模型後,於180°C加熱2小時,進而於220°C下加熱2小 時,使其硬化,獲得硬化成型物。 [6-2]使用透過型電子顯微鏡對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分散 狀態的觀察 切出所獲得之成型物之一部分,以氧化餓染色處理橡膠 狀聚合體粒子後’切出薄片,使用透過型電子顯微鏡(曰 本電子製、JEM1200EX型)以倍率loooo倍觀察,判斷環氧 樹脂硬化物中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分散狀態。 (製造例1)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乳膠之製造 於100 L耐壓聚合機中,投入水2〇〇重量份、磷酸三鉀 〇·〇3重量份、磷酸二氫鉀〇·25重量份、乙二胺4醋酸〇〇〇2 重量份、硫酸亞鐵0.001重量份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5 重量份,攪拌並充分實行氮置換,除去氧後,將丁二烯75 重量份以及苯乙烯25重量份投入系統中,升溫至45。〇。投 入薄荷烧菠烧氫過氧化物0.015重量份,繼而投入甲醛次 硫酸鈉0.04重量份,開始聚合。於聚合開始後第4小時, 投入薄荷烧蒎烧氫過氧化物〇·〇1重量份、乙二胺4醋酸 0.0015重量份以及硫酸亞鉄o.ooi重量份。於聚合第1〇小時 96077.doc -32- 200524982 於減塵下脫揮除去殘存單體,結束聚合。聚合轉化率為 98%,所獲得之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乳膠之體積平均粒子徑 為 0· 1 /zm。 繼而於3 L玻璃容器中,放入上述橡膠乳膠13〇〇 g(含有 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粒子42〇 g,且含有作為乳化劑對於 橡膠之固形分為1·5重量%之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以及純 水440 g,實行氮置換並於7〇七下攪拌。加入偶氮二異丁腈 (ΑΙΒΝ)1·2 g後,以3小時連續添加苯乙烯54 g、甲基丙烯 酸酸甲酯72 g、丙烯腈36 g、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18 g之 混合物,並接枝聚合。添加結束後,進而攪拌2小時結束 反應,獲得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乳膠。聚合轉化率為 9 9 _ 5 %。所獲得之乳膠可直接使用。 (實施例1) 於帶有攪拌機之1 L槽(内徑1〇〇 mm、翼徑乃mmi4片 平槳翼3段設置於軸方向之㈣機)中放人甲基乙基綱⑼。c 之水中溶解度為1〇重量%)126 g,於5〇〇 rpm攪拌下投入製 造例1中獲得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水性乳膠丨26 g。均 一混合後,於500卬仍攪拌下以80 g/分鐘之供給速度添加 水200 g。供給結束後,迅速停止授拌,獲得包含浮上性 之凝集體(F)以及含有部分有機溶劑之水相的漿液。 接著,殘留含有部分水相之凝集體(F),自槽下部之輸 出口排出水相348 g。含有部分水相之凝集體(F)為i〇4 g, 其有機溶劑之比率對於凝集體(F)全體之重量而言為39重 量%。凝集體(F)具有浮上性,凝集體⑷係具有粒徑分佈 96077.doc -33- 200524982 之粒子,抽樣部分實行圖像解析之情形時,其數平均粒子 徑為約5 mm。又,排出之水相中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⑷ 成分之濃度為0.23重量%。 以帶有吸引瓶之過據器使所獲得之凝集體(f)過濾脫 水,使用箱型乾燥機於氮氣環境下於4〇〇c下乾燥12小時, 獲得純化橡膠线合體粒子⑷。抽樣所獲得之凝集體之 -部分,添加甲基乙基,,作成分散塗料,測定殘存之乳 化劑以及電解質之結果,除去率分別為95%、9〇%。 (實施例2) 於實施例1中獲得之凝集體(印4 g中添加甲基乙基酮136 g’於遍rpm㈣條件下混合3G分鐘,獲得均—分散有橡 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分散體⑹。將該分散體(g)移至帶有 夾套以及攪拌機之1 L槽(内徑1GG mm、設有翼型%麵之 錯翼之搜拌機)中,添加環氧樹脂(日本環氧樹脂(株)製、 埃皮科特828)92 g,均-混合。其後,將夾套溫度(溫水) 設為60t,使用真空栗(油旋轉式真空果、佐藤真空(株)製 TSW 1 50),於減壓下繼續餾去揮發成分直至特定濃度 (5000 Ppm)為止,獲得含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具有透 明度之環氧樹脂組合物。揮發所需時間為5小時2〇分。觀 ①自》亥%氧树脂組合物獲得之硬化物中之橡膠狀聚合體粒 子(A)之分散狀態的結果,其可無凝集地均一分散。 (實施例3) 於f有攪拌機之1 L槽(内徑1〇〇 mm、設有翼徑56⑺⑺之 二方後退翼之攪拌機)中添加甲基乙基酮144 g,於卬⑺ 96077.doc -34- 200524982 稅掉下投入於製造例1中灌p 』干獲仔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水
性乳膠144 g,均一地溫入认产 ()之X 7地此合。於停止授拌之狀態下,將水 207 g自槽下部之出口穩定地導人後,於彻_掉下授 摔2分鐘。攪拌結束後,獲得包含凝集體(浮上性)與含有有 機溶劑之水相的漿液。接著,殘留含有部分水相之凝集 體,自槽下部之出口排出水相373 g 3有部分水相之凝 集體為122 g,其有機溶劑之㈣對於凝錢全體之重量 為45重量%。凝集體之數平均粒子徑為約5咖。又,排出 之水相中之橡朦狀聚合體⑷成分之濃度為〇28重㈣。以 下,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獲得聚合體粒子。所# 得之凝集體取樣一部分’添加甲基乙基明,作成分散塗又 料’測定殘存之乳化劑以及電解質之結果,除去率分別為 92%、85% 〇 (實施例4) 於實施例3中獲得之凝集體122 g中添加甲基乙基酮173 g,於400 rpm攪拌條件下混合3〇分鐘,獲得均一分散有橡 膠狀聚合體粒子之分散體。將該分散體移至帶有夾套以及 攪拌機之1 L槽(内徑1〇〇 mm、設有翼型9〇仍㈤之錨翼之攪 拌機)中,添加環氧樹脂(曰本環氧樹脂(株)製、埃皮科特 828) 1 16 g,均一混合。其後,將夾套溫度(溫水)設為 60°C,使用真空泵於減壓下繼續餾去揮發成分直至特定濃 度(5000 ppm)為止,獲得含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具有透 明度之環氧樹脂組合物。揮發所需時間為5小時2〇分。觀 察自該環氧樹脂組合物獲得之硬化物中之橡膠狀聚合體粒 96077.doc -35- 200524982 子之分散狀態結果’其可無凝集地均—分散。 (比較例1)凝固劑添加造成之凝集粒子之雜質殘存量 於帶有攪拌機之1 L槽(内徑100 mm、翼徑75 mm24片 平紫翼3段設置於軸方向之授拌機)中放入製造例!之橡膠 狀聚合體粒子(A)之水性乳膠500 g,於4〇〇 rpm攪拌下投入
作為凝固劑之35重量%氣化鈣水溶液13 g,產生凝集體。 以帶有吸引瓶之過濾器過濾脫水該凝集體。將5〇(/g之水 添加於過濾器上之凝集體而洗淨後,使用箱型乾燥機於 40°C下乾燥12小時,從而獲得橡膠狀聚合體粒子。另外洗 淨後之凝集體取樣1 〇 g,使用均質混合器使其與甲基乙基 酮100 g混合,則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不會完全分散於甲基 乙基酮中,而依舊形成有部分凝集粒子之形狀。因此,作 為取樣前之處理,洗淨後之凝集體取樣1〇 g與甲醇混合, 萃取雜質,使用成為50 ml者,測定殘存之乳化劑以及電 解質之結果’除去率分別為22%以及15%。
(比較例2)凝固劑添加之凝集粒子對樹脂組合物中的分 散性 將比較例1中獲得之乾燥後之橡膠狀聚合體(A)50 g移至 π有夾套以及攪拌機之i [槽(内徑1〇〇 mm、設有翼型9〇 之錨翼之攪拌機)中,添加環氧樹脂(日本環氧樹脂(株) 製、埃皮科特828)135 g,均一混合。其後,將夾套溫度 (溫水)設為60°C,使用真空泵於減壓下繼續餾去揮發成分 直至特定濃度(50〇〇 ppm)為止,獲得含有橡膠狀聚合體粒 子之具有透明度之環氧樹脂組合物。揮發所需時間為5小 96077.doc -36- 200524982 時2〇分。觀察自該環氧樹脂組合物獲得之硬化物中之橡膠 狀承口體粒子之分散狀態結果,確認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 於硬化物整體中凝集。 (比較例3)直接混合有乳膠之情形下的樹脂組合物中之 5^合體粒子之分散性 於帶有夾套以及攪拌機之1 L槽(内徑⑽随、設有翼型 咖之銷翼之授拌機)中放入製造例ι之橡㈣聚合體粒 子(A)之水性乳㈣〇 g,添加環氧樹脂(日本環氧樹脂⑻ 製、埃皮科特m)121 g,均—混合。其後,冑夾套溫度 (溫水)設為6(TC,使用真空泵於減壓下繼續餾去揮發成分 直至特定濃度(5_ ppm)為止,獲得含有橡膠狀聚合體粒 子之環氧樹脂組合物。因殘存之水分較多故而餾去揮發部 分所需時間為11小時40分。觀察自該環氧樹脂組合物獲得 之硬化物中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分散狀態結果’確認有 橡膠狀聚合體粒子於硬化物整體中凝集。 (比較例4)使用有機溶劑之乳膠中之雜質除去 於帶有攪拌機之1 L槽(内徑10〇 mni、將翼徑75❿㈤之斗 片平槳翼3段設置於軸方向之攪拌機)中放入甲基乙基酉同 500 g,於100 rpm攪拌下投入製造例!中獲得之橡膠狀聚合 體粒子(A)之水性乳膠126 g。均一混合後,靜置16小時, 獲得上層相(含水之曱基乙基酮相)590 g與下層相(水相)36 g 之2相分離狀態之混合液。上層相取樣測定殘存之乳化劑 以及電解質之結果,除去率分別為18%、14%。 (比較例5)使用有機溶劑之情形下的樹脂組合物中之聚 96077.doc -37- 200524982 合體粒子之分散性 將比較例4中獲仟之有機相(上層相、甲基乙基酮相)59〇旦 移至▼有夾套以及撥拌機之1 L槽(内經1 〇〇 mm、設有翼型 90 錨翼之攪拌機)中,添加環氧樹脂(日本環氧樹脂 (株)製、埃皮科特828)97 g,均—混合。其後,將夹套溫 度(溫水)設定為60°C,使用真空泵於減壓下繼續餾去揮發 成分直至特定遭度(5000 ppm)為止’獲得含有橡膠狀聚合 體粒子之具有透明度的環氧樹脂組合物。揮發所需時間為 8小時50分。觀察自該環氧樹脂組合物獲得之硬化物中之 橡膝狀聚合體粒子之分散狀態的結果,確認有橡膠狀聚合 體粒子於硬化物之一部分中凝集。 (比較例6)使用有機溶劑以及電解質之乳膠中的雜質 除去 ' Μ曹(内徑1〇〇 mm、將翼 於保持為25°C之帶有攪拌機 、 ’ ...... π 兴 徑75 mm之4片平槳翼3段兮§·罟%击丄‘, 卞木異杈。又置於軸方向之攪拌機)中導入甲 基乙基嗣3 4 0 g,擔:掉# is· X制、4 , g視什卫彳又入製造例1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 (A)之水性乳膠252 g。均一混人尨 ^ 此口後,投入水126 g,攪拌並 添加5%硫酸鈉水溶液3〇 g,分龅古 ^ S刀離有機相與水相後,排出水 相。所獲得之水相取樣測定殘存 %仔之礼化劑以及電解質之結 果,除去率分別為60%以及3 5 %。 又’將該有機相與環氧樹脂204 g混合後,使用直*果 於減壓下㈣顧去揮發成分直至特定濃度(5_啊)為 止,獲得含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環氧樹脂組合物。揮發 所需時間為9小時1〇分鐘。觀察自該環氧樹脂組合物獲得 96077.doc -38 - 200524982 之硬化物中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分散狀態的結果,其可 無减集地均一分散。 (實施例5) 於槽徑70 mm、高350 mm之豎型1 L·攪拌槽中,4段設置 翼徑50 mm之渦輪翼,以45〇 rpm加以攪拌。接著,將製造 例1之橡膠狀聚合俸粒子(A)之水性乳膠與甲基乙基酮⑺) 以等重置混合之混含物,自距攪拌槽之底面5〇爪㈤之位 置以128 ml/min之供給速度加以供給。同時,自設置於距 攪拌槽底部同樣高度之其他供給口以92 ml/min之供給速度 供給水(D)。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水性乳膠、甲基乙基 酮(B)、水(D)之混合比率為1〇〇重量份、1〇〇重量份、“ο 重里份,攪拌槽内之滯留時間為4.5分鐘。攪拌槽底面至 液面之高度為300 mm。藉由自攪拌槽上部之液面位置溢出 而回收含有凝集體(F)與水相(E)之漿液。運行操作1〇分 鐘,進行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水性乳膠58〇 §之凝集。 脫液所獲得之漿液,於凝集體(F)中添加甲基乙基酮作成 分散體(G),測定殘留之乳化劑以及電解質。除去率分別 為95%以及90%,為良好品質。 (實施例6) 於實施例5中獲得之凝集體(F)94 g中添加甲基乙基酮136 g,於每分鐘500 rpm之攪拌條件下混合3〇分鐘,獲得均一 刀政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分散體(G)。將該分散體移 至帶有夾套以及攪拌機之![槽(内徑1〇〇 mm、設有翼型 9〇 ππη之錨翼之攪拌機)中,添加環氧樹脂(日本環氧樹脂 96077.doc 200524982 (株)製、埃皮科特828)92 g,均一、、日人义 g q 此合後,將央套溫度(溫
水)設為60°C,使用真空泵(油絲M 水(,由捉轉式真空聂、佐藤直空 (株)製TSW-15〇),於減塵下繼續館去揮發成分直至特定濃 度(5_剛)為Α,獲得含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⑷之具有 透明度之環氧樹脂組合物。觀察自該環氧樹脂組合物獲得 之硬化物中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分散狀態的結果,該橡 膠狀聚合體粒子可無凝集地均一分散。 (實施例7) —除將水(D)之供給量設為1〇6 ml/min、184重量份以外, :行’、實轭例5相同之操作。裝置内之滞留時間為4·3分 知。、於猎由自搜拌槽上部之液面位置溢出而回收之凝集體 的f部分中加入甲基乙基酉同,作成分散塗料,測定殘 存之乳化劑以及電解質。除去率分別為以及肋%,品 質良好。 (實施例8) 除/吏用實施例7中獲得之凝集體(F)以外,實行與實施例 A相同之操作’獲得含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環氧樹脂組 口 觀察自該環氧樹脂組合物獲得之硬化物中之橡膠狀 聚合體粒子之八也^ & τ <刀散狀態的結果,該橡膠狀聚合體粒子可無 凝集地均一分散。 (實施例9) 使實^例7中獲得之凝集體於70°C之乾燥機内乾燥2小 時其結果為’獲得體積平均粒子徑為約80〇 ^㈤之乾燥粉 體。 96077.doc 200524982 (實施例10) 於f有搜拌機之1 L槽(内徑100 mm、設有翼徑56 mm之 二方後退翼之攪拌機)中添加曱基乙基酮144 g,於400 rpm 撥掉下投入於製造例1中獲得之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水 性乳膠144 g,均一地混合。液體體積為530 ml。於停止攪 掉之狀態下’將水2〇7 g自槽下部之出口穩定地導入後, 於4〇〇 rpm攪拌下攪拌4·5分鐘。攪拌結束後,獲得包含具 有浮上性之凝集體(F)與含有有機溶劑之水相(Ε)的漿液。
自原料供給開始至獲得漿液為止需約12分鐘。 所獲得之凝集體取樣一部分,添加甲基乙基酮,作成分 散塗料,敎殘存之乳化劑以及電解質。其結果為,除去 率刀別為92/。、85%,於品質方面與連續操作實行凝集之 實施例5無明顯差別。 (實施例11) 除使用實施例10中獲得之凝集體以外,實行與實施例
相同,操作,獲得含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之環氧樹脂組^ 物。觀察自該環氧樹脂組合 ϋ物纹侍之硬化物中之橡膠狀| a體粒子之分散狀態結 ”亥橡膠狀聚合體粒子可無凝. 地均-分散,與實施例6或8之品質相等。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之製造方法, 尸 稭由將於水性乳膠之狀態下獲 之方七從 、有祙洛劑存在下以不使用凝固劑 之方式獲仔緩凝集體,將々 方半制a丄 雜貝有效地排出至水相側之簡便 方法1仏純化之橡膠狀聚合 體板子。又,可藉由水性乳膠 96077.doc -41 . 200524982 與有機溶劑之混合物盥u查铐、、曰人 初兴水遲續此合接觸,連續回收凝集 體’故而製造效率較高且可降低裝置成本。 進而’所獲侍之緩凝集體具有可逆性,故而例如,藉由 使其再分散於有機溶劑後’與聚合性有機化合物等混:, 可將橡膠狀聚合體粒子混合分散於該聚合性有機化:物 中。即,可製造大幅降低源自聚合體粒子之乳化劑或電解 質等雜質之樹脂組合物。 96077.doc -42-

Claims (1)

  1. 200524982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純化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 於·對於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水性乳膠與對水具有部 分溶解性之有機溶劑(B)混合而獲得之混合物(c),使水 (D)與其接觸,於水相(E)中產生含有有機溶劑⑺)之橡膠 狀聚合體粒子(A)之凝集體(17)後,分離凝集體(f)。 2·如請㈣之製造方法,其中對於混合物(C),使水⑼與 其連續地混合接觸。 3·如請求項2之製造方法,其中自攪拌裝置之底部供給混 合物(C)與水(D),自攪拌裝置之上部回收凝集體(F)與^ 相(E )之混合物。 4· 一種純化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 於··將藉由如請求項⑴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所獲二之 純化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凝集體(F)於脫水及/或脫 劑後乾燥。 / 5. 6. 一種分散體(G)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於藉由如請求 項1至3中任—項之製造方法所獲得之純化橡勝狀聚合體 粒子㈧之凝集體(F)中,添加對於橡膠狀聚合體粒子⑷ 具有親和性之有機溶劑’獲得於上述有機溶劑中分散有 4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分散體(G)。 一種樹脂組合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樹脂組合 =糸於具有反隸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H)巾分散有橡 “大聚合體粒子(A)者;其係使由如請求項5之製造方去 所獲得之分散體⑼與上料合性有機化合物⑻混人 96077.doc 200524982 後,餾去揮發性成分。 7. 8. 9. 合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樹脂組合 係於八有反應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⑻中分 膠狀聚合體粒子⑷者,·其係使由如請求们至任j :製造方法所獲得之凝集體(F)與上述聚合性有機化合物 (H)混合後,餾去揮發性成分。 如請求項6或7之樹㈣合物之製造方法,其中具有反應 性基之聚合性有機化合物(H)為環氧_。 〜 如請求項⑴中任—項之製造方法,其中對於水具有部 分溶解性之有機溶劑⑻於抓水中之溶解度為5重量% 以上、40重量❹/❶以下。 1〇.如凊求項1 2至9中任—項之製造方法,其中與橡膠狀聚合 體粒子(A)之水性乳膠以及對於水具有部分溶解性之有機 溶劑(B)混合而獲得之混合物(c)接觸之水(d)之量,對於 有機洛劑(B)l〇〇重量份而言,為4〇重量份以上、35〇重量 份以下。 11·如請求則㈣中任—項之製造方法,其中包含於凝集 體(F)中之對於水具有部分溶解性之有機溶劑(B)之比 率L對於凝集體(F)全體之重量而言,為3〇重量%以上。 月长員1至11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纟中橡膠狀聚合 =粒子(A)為具有2層以上之多層構造的聚合體,且至少 含有1層以上之交聯橡膠狀聚合體層。 96077.doc 1 3·如明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中橡膠狀聚合 2 體粒子(A)係具有在含有選自二烯系單體以及(曱基)丙烯 200524982 酸酯單體之至少一種以上之單體5 0〜丨0 0重量%以及其他 可共聚合之乙烯基單體〇〜50重量%的橡膠彈性體、聚矽 氧烷橡膠系彈性體,或該等之混合物所構成之橡膠粒子 核(A-1)40〜95重量%存在下,使選自(甲基)丙烯酸酯、芳 香族乙烯基、氰化乙烯基、不飽和酸衍生物、(甲基)丙 烯醯胺衍生物、馬來醯亞胺衍生物之至少一種以上之乙 烯基聚合性單體聚合所獲得之外殼層(A_2)5〜6〇重量%之 接枝共聚合體。 14·如請求項13之製造方法,其中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之外 殼層(A_2)中具有選自由環氧基、羧基、經基、碳-碳雙 鍵所組成之群的至少一種反應性官能基。 15· 一種凝集體(F),其藉由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製造方 法所獲得,且含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有機溶剤⑻ 以及水(D)。 1 6·種聚σ體粒子’其藉由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製造 方法所獲得者。 17 - “放體⑹,其藉由如請求項5之製造方法所獲得, 且3有橡膠狀聚合體粒子(Α)、與橡膠狀聚合體粒子(a) 具有親和性之有機溶劑以及水(D)。 18· 一種樹脂組合物’其藉由如請求項6至14中任_項之製 造方法所獲得者。 、 19.:種硬化成形物,其係使如請求項8至14中任—項之製 造方法所獲得之環氧樹脂組合物經硬化所得者。、 96077.doc 200524982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無) 96077.doc
TW093127788A 2003-09-18 2004-09-14 Process for producing rubbery polymer particl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TW20052498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26711 2003-09-18
JP2004063696 2004-03-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4982A true TW200524982A (en) 2005-08-01
TWI346126B TWI346126B (zh) 2011-08-01

Family

ID=34380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27788A TW200524982A (en) 2003-09-18 2004-09-14 Process for producing rubbery polymer particl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7485680B2 (zh)
EP (2) EP1666519B1 (zh)
JP (1) JP4761965B2 (zh)
KR (1) KR101128319B1 (zh)
AU (1) AU2004274270A1 (zh)
CA (1) CA2538698A1 (zh)
ES (2) ES2454618T3 (zh)
MY (1) MY158012A (zh)
PL (1) PL1666519T3 (zh)
TW (1) TW200524982A (zh)
WO (1) WO20050285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0239B1 (en) * 2004-08-18 2017-02-01 Kaneka Corporation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for semiconductor sealing agents and epoxy resin molding material
WO2006057218A1 (ja) * 2004-11-24 2006-06-01 Kaneka Corporation 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性組成物により封止、被覆された半導体装置
JP2006213899A (ja) * 2005-02-07 2006-08-17 Kaneka Corp 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性組成物により封止された半導体装置
KR100708993B1 (ko) * 2005-06-07 2007-04-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다층구조의 고분자 활제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5544162B2 (ja) * 2007-02-28 2014-07-09 株式会社カネカ ゴム状重合体粒子分散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9014037A1 (ja) * 2007-07-25 2009-01-29 Kaneka Corporation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該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重縮合体
CN101802105B (zh) 2007-09-11 2012-05-30 株式会社钟化 液态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该液态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EP2275489B1 (en) 2008-01-28 2019-11-13 Kaneka Corporation Rubbery polymer-containing resin composition, cured product thereof,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8779059B2 (en) 2008-07-31 2014-07-15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Optical semiconductor seal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same
US8859642B2 (en) 2009-01-15 2014-10-14 Kaneka Corporation Curable composition, cured article obtained therefrom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the same
KR101717462B1 (ko) 2009-06-09 2017-03-17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가네카 폴리머 미립자 함유 비닐 에스테르계 수지 조성물,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 경화물
DE102009028100A1 (de) 2009-07-29 2011-02-03 Henkel Ag & Co. Kgaa Schlagzähmodifizierte Zusammensetzung auf Epoxidharzbasis
WO2011039879A1 (ja) * 2009-10-01 2011-04-07 株式会社Ihiエアロスペース 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用のマトリックス樹脂組成物及び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構造体
EP2325237A1 (de) * 2009-11-19 2011-05-25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Feinteilige stabile Suspensionen funktionalisierter, ganz oder teilweise hydrierter Nitrilkautschuke
EP2662414B1 (en) 2011-01-05 2018-04-11 Kaneka Corporation Polymer microparticle-dispersed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4114593B (zh) 2012-02-07 2018-01-23 株式会社钟化 固化性树脂用韧性改性剂和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EP2909259A1 (en) 2012-10-19 2015-08-26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lymer particle dispersions with polyols
US20160108213A1 (en) * 2013-05-31 2016-04-21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and rubber masterbatch
EP3006478B1 (en) 2013-06-07 2019-09-04 Kaneka Corporation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structural adhesive produced using same, coating material or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foam body produced by foaming same, laminated body produced by curing same, and cured product thereof
ES2778199T3 (es) 2013-10-11 2020-08-10 Kaneka Corp Composición de resina epoxi que contiene polímero de núcleo-cubierta, producto curado de la misma y método para preparación de la misma
WO2015064561A1 (ja) 2013-10-29 2015-05-07 株式会社カネカ 貯蔵安定性の改善されたポリマー微粒子含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CA2934723C (en) 2013-12-23 2022-12-13 Arlanxeo Singapore Pte. Ltd. Ultra pure rubber
KR102404286B1 (ko) 2013-12-23 2022-05-31 아란세오 싱가포르 프라이빗 리미티드 고도로 순수한 할로겐화 고무
KR102356319B1 (ko) 2013-12-23 2022-01-26 아란세오 싱가포르 프라이빗 리미티드 고무 산업을 위한 신규한 응결방지제
CN106232708B (zh) 2013-12-23 2020-05-08 阿朗新科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弹性体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新型防聚剂
SG11201610902QA (en) 2014-06-30 2017-01-27 Arlanxeo Singapore Pte Ltd Novel anti-agglomerants for the rubber industry
EP3211040B1 (en) * 2014-10-21 2020-08-12 Kaneka Corporation Modified polyaspartic acid ester and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FR3031106B1 (fr) 2014-12-24 2017-02-03 Arkema France Composition de polymeres a phases multiples,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son utilisation et composition la comprenant
FR3031109B1 (fr) 2014-12-24 2018-08-17 Arkema France Composition de polymeres,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son utilisation et composition la comprenant
FR3031108B1 (fr) 2014-12-24 2018-08-17 Arkema France Composition comprenant un polymere a phases multiples,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son utlisation
CN108368335B (zh) 2015-12-11 2021-09-28 株式会社钟化 机械强度优异的含有聚合物微粒的聚氨酯系固化性组合物
FR3068979B1 (fr) 2017-07-12 2020-07-31 Arkema France Composition d'adhesif (meth)acrylique,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son utilisation
FR3068977B1 (fr) 2017-07-12 2020-09-04 Arkema France Composition comprenant un polymere a phases multiples et un polymere (meth)acrylique,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son utilisation
EP3652250A1 (en) 2017-07-12 2020-05-20 Hexcel Composites Limited Resin composition
FR3068980B1 (fr) 2017-07-12 2020-10-02 Arkema France Composition d'adhesif epoxy comprenant un polymere a etapes multiples et un polymere (meth)acrylique,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son utilisation
EP3660093A4 (en) 2017-07-28 2021-01-20 Kaneka Corporation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US11499040B2 (en) * 2017-12-29 2022-11-15 Rohm And Haas Company Polyolefin-acrylic particles
WO2019189621A1 (ja) 2018-03-30 2019-10-03 株式会社カネカ 熱硬化性マトリクス樹脂に対する分散性が改善された粉粒体
CN116622297A (zh) 2018-04-27 2023-08-22 株式会社钟化 使用含聚合物微粒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粘接方法、及使用该粘接方法得到的层叠体
EP3904453B1 (en) 2018-12-27 2023-05-10 Kaneka Corporation Resin composition and use for same
WO2020196919A1 (ja) 2019-03-28 2020-10-01 株式会社カネカ 粉粒体およびその利用
EP3950834A4 (en) 2019-03-28 2022-12-14 Kaneka Corporation RESIN COMPOSITION PRODUCTION METHOD AND RESIN COMPOSITION
EP4036134A4 (en) 2019-09-27 2023-10-11 Kaneka Corporation POWD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WDER
JPWO2021060486A1 (zh) 2019-09-27 2021-04-01
FR3103817B1 (fr) 2019-11-29 2021-12-17 Arkema France Composition comprenant un polymère à étapes multiples et un polymère (méth)acrylique, son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et son utilisation
JPWO2022071406A1 (zh) 2020-09-30 2022-04-07
JPWO2022210706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EP4310118A1 (en) 2021-03-31 2024-01-24 Denka Company Limited Adhesive composition, bonded bod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dhesive composition
FR3134393A1 (fr) 2022-04-12 2023-10-13 Arkema France Composition comprenant un polymère à étages multiples et un polymère (méth)acrylique, son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et son utilis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74902D1 (de) * 1985-06-26 1990-11-15 Dow Chemical Co Mit rubber modifizierte epoxyzusammensetzungen.
US4840991A (en) * 1986-11-28 1989-06-20 Desoto, Inc. Aqueous dispersions of partially cross-linked emulsion copolymers
JPH0618731B2 (ja) 1988-07-18 1994-03-16 佳彦 忠見 板状体の製造方法
JP2751071B2 (ja) * 1989-06-23 1998-05-18 ジェイエスアール株式会社 変性エポキシ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868862B2 (ja) 1990-08-10 1999-03-10 三井・デュポンポリ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体組成物
JP2977589B2 (ja) 1990-08-10 1999-11-15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粉粒状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0007788A (ja) 1998-06-23 2000-01-11 Jsr Corp 架橋粒子有機溶剤分散体および該分散体を用いた樹脂組成物
JP2002030122A (ja) * 2000-07-14 2002-01-31 Techno Polymer Co Ltd エポキシ樹脂改質剤及び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回路基板及びic封止材
KR100428638B1 (ko) 2001-09-13 2004-04-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분자 라텍스 수지 분체의 제조방법
EP1632533B1 (en) * 2003-06-09 2013-04-10 Kaneka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modified epoxy res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58012A (en) 2016-08-24
AU2004274270A1 (en) 2005-03-31
ES2589583T3 (es) 2016-11-15
EP1887028A1 (en) 2008-02-13
JP4761965B2 (ja) 2011-08-31
TWI346126B (zh) 2011-08-01
PL1666519T3 (pl) 2014-09-30
ES2454618T3 (es) 2014-04-11
EP1887028B1 (en) 2016-07-06
EP1666519B1 (en) 2014-03-26
US20070027263A1 (en) 2007-02-01
EP1666519A1 (en) 2006-06-07
KR101128319B1 (ko) 2012-03-23
US7485680B2 (en) 2009-02-03
CA2538698A1 (en) 2005-03-31
KR20060085330A (ko) 2006-07-26
WO2005028546A1 (ja) 2005-03-31
JPWO2005028546A1 (ja) 2006-11-30
EP1666519A4 (en) 2006-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524982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rubbery polymer particl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JP4668788B2 (ja) 変性エポキシ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00572446C (zh) 半导体密封剂用环氧树脂组合物以及环氧树脂成型材料
CN101802105B (zh) 液态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该液态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TW200846404A (en)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rubbery polymer particle dispersed therein,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N102453175B (zh) 一种高吸油率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6188405B (zh) 接枝改性超高分子量超细聚乙烯及其固相接枝方法
CN101003664B (zh) 水性酚醛环氧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0311A (zh) 一种大粒径中空聚合物微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WO2007145185A1 (ja) 導電性ポリマー分散液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導電性ポリマー分散液
CN100392005C (zh) 橡胶状聚合物粒子的制法及含该粒子的树脂组合物的制法
JP2005248109A (ja) ゴム状重合体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含有する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157417C (zh) 含水树脂分散体的生产方法
JP2017222803A (ja) 有機無機複合粒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06045292A (ja) ゴム状重合体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含有する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7396735B1 (ja) 中空粒子の製造方法
WO2014038033A1 (ja) 硬化剤及び/又は硬化促進剤複合粒子の製造方法、硬化剤及び/又は硬化促進剤複合粒子、並びに、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Lopes Brito et al. Film Formation of Two‐Stage Acrylic Latexes: Toward Soft‐Core/Hard‐Shell Systems
Brito et al. Film Formation of Two-Stage Acrylic Latexes: Toward Soft-Core/Hard-Shell Systems
JP5076323B2 (ja) 環状エーテル構造含有(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15521416A (zh) 一种丙烯酸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
JP2010018667A (ja) 重合体粒子含有分散体及び重合体粒子含有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