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17421A - Method for drying coating film and optical film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drying coating film and optical fil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17421A
TW200417421A TW093105670A TW93105670A TW200417421A TW 200417421 A TW200417421 A TW 200417421A TW 093105670 A TW093105670 A TW 093105670A TW 93105670 A TW93105670 A TW 93105670A TW 200417421 A TW200417421 A TW 2004174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film
coating film
plate
dry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5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12297B (zh
Inventor
Makoto Komatsubara
Ryuuichi Inoue
Mie Oota
Kazuki Tsuchimoto
Seiji Kondou
Tomoaki Masuda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417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7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12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122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3/00Machine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fabrics, fibres, yarns, or other materials in long length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3/10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heating or supporting materials; Controlling movement, tension or position of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20041742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種用來使塗佈於行進中 的塗佈液連續乾燥的技術,特別是關於該 牙_ 乾燥方法所形成之光學機能層積層 =法將°亥 再成之光學簿膜、另 有該光學薄膜之偏光板、及具有該 、'、 。 九板之影像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用來使塗佈於行進中之長形支撑體的塗佈液連續乾燥 勺方法,有從單方向對塗佈面吹入經空、 ,S *牡日日mm 〜风的方法(例如 焊4Γ 70547號公報)。其他亦有於塗佈後之乾 方=置内’將熱風吹送至塗佈面或以遠紅外線照射等乾燥 但,近年來於液晶顯示裝置等光學用途用的薄 因使用用途之不同,對塗佈後的外觀要求變的嚴格起 不均是薄膜塗佈在10…下的商品,由於塗佈膜的 ^句而產生之外觀不均非常明顯,故希望減少該外觀不均 【發明内容】 ,然而’習知的乾燥方法中,在塗佈裝置於行進中之 形支㈣㈣塗佈液之後到在乾燥裝置進行乾燥為止之^ ’存在有暴露於裝置周邊之環境下的區間,例 周圍環境之呈不規則速度及方向之風等所造成之干擾因素 之影響’而使乾燥速度不均勻。這樣便使塗佈膜之表面張 200417421 使塗佈膜的厚度產生偏差 力產生差異而導致塗佈液流動 ’而有產生外觀不均的問題。 發明之褐彔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而創作’目的為提供一種塗 :嶋方法,其可安定製造厚度偏差少的塗佈膜,並 提供將該乾燥方法所形成之光學機能層積層而構成之光學 具有該光學薄膜之偏光板、及具有該偏光板之影像 顯不*裝置。 本發明者等發現,將塗佈膜(於行進中之長形支標體塗 佈塗佈液而形成)乾燥時,使剛塗佈上之塗佈液之蒸發速度 (乾燥速度)在0 1 2/m2 · 冰〜t 作Mg/m s以下,便可均勻地將塗佈膜乾燥 ’形成厚度均勻的塗佈膜。 因此,本發明為一種塗佈膜的乾燥方法,係於行進中 之長形支撐體塗佈塗佈液所形成之塗佈膜之乾燥方法;且 於該長形支撐體塗佈塗佈液後,立刻將溶劑之蒸發速 度(乾燥速度)保持在G.lg/m2 . s以下來進行乾燥。藉此, 可均勻地將塗佈膜乾燥,而安定製造厚度偏差少的塗佈膜 。因此,可得到形成有塗佈膜之外觀良好的製品。 又,使瘵發速度為〇.lg/m2 . S以下之乾燥,係以在塗 佈有塗佈液之長形支撐體進入乾燥裝置之前來進行更佳。 惟’亦可僅進行使蒸發速度為G lg/m2. s以下之乾燥過程 便結束乾燥,而不另外設置乾燥裝置。 又’本發明為了使蒸發速度在〇 lg/m2 · S以下,較佳 者為將與剛塗佈上塗佈液之該長形支撐體平行的板,配置 200417421 成〜佈膜隔有空隙。藉此,可防止風從周邊環境進入板 與塗佈膜間的空隙,使空隙大致充滿溶劑之蒸氣,而使蒸 發速度在〇.ig/m2 · s以下。 又,較佳者為將該板的溫度控制於塗佈液之蒸氣之露 點以上。雜a ' 曰b,可將蒸發速度控制於〇 ·丨g/m2 · s以下之範 且可防止蒸氣之結露,進行安定的乾燥過程。 ^又,較佳者為於該板之長形支撐體側之面設置鰭片。 可防止伴隨長形支撐體行進而產生的空氣流動影響 狀態的塗佈臈,而得到厚度均-的塗佈膜。 右k佈膜的黏度為3〇〇mPa · s以 安定的乾燥。又,Μ p ^進仃更 定的乾燥。右為5〇〇mPa.S以下,便可進行更加安 層。作具有光學機能之光學機能 « 年來對外觀嚴格要求 ,亦可得到外觀均-的塗佈物。 佈物 又,以士口上的乾燥方法製造將光 之光學薄膜,便可得到適用於外觀均—之光;=構; 者,將該種光學薄膣接麻+ 尤予用溥Μ。再 外觀均一之光學用偏心來形成偏光板,便可得到適用於 外觀來製造影像_置,則可實現 本t月亦為—種塗佈膜之乾燥方法,係於行谁 且將見度車父長形支撐體寬度為寬之板,沿塗佈液之^裝 200417421 置之下游側之長形支撐體之行進路徑配置;使剛藉塗佈裝 置形成有塗佈膜之長形支撐體,在塗佈膜與板之板面隔有 既定間隙之狀態了沿行進路徑行進,冑以於該間隱:進行塗 佈膜之乾燥之至少一部分。藉此可在降低來自周圍環境之 風等影響下進行!乞燥,i可安定製造厚度偏差少之塗佈膜 藉由以下之詳細說明及附圖,將可更明白本發明之目 的、特徵、態樣及優點。 【實施方式】 复羞L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可適用於影像顯示 裝置之偏光板等製程的實施形態。 圖1表示於長形支撐體之塗佈膜形成側設有板之構成 圖。長形支《 10,係塗佈膜形成之基材,例如在偏光板 之製造中,為網狀之薄膜或薄片等所構成之平坦的長形可 撓性之面狀基材,能在由複數個輥子35等支撐的狀態下 往紙面右方以大致一定之速度行進。在長形支撐體10“之 行進路徑中長形支撐體10之至少一面側(圖"系上面側, 其他圖亦同),設置有用以塗佈塗佈液之模塗機(die co㈣ 寺塗佈裝置30’當長形支撐體10行進於塗佈裝置3〇時, 塗佈液會均勻地塗佈在長形支撐體1〇之上面側而形成塗 佈膜11。塗佈液,係用來形成例如偏光板之㈣片或光學 機1能*層(具體例後述)。 在長形支撐體1〇之行進路徑中緊隨塗佈裝置3〇之後( 10 200417421 製程上之下游側),將大致平行於長形支撐體ίο主面(被塗 佈面)之板20設置成與塗佈於長形支撐體1〇之塗佈膜n 對向’且於板20與塗佈膜之間設有一定之空隙〇。板2〇 之與塗佈膜11對向之面2〇s側儘可能加工成光滑狀態,板 20,係具有可在長形支撐體1〇之寬度方向(垂直紙面之方 向)完全覆蓋塗佈膜11的寬度,且沿長形支撐體10之行進 路仏配置。又’板1 0係主要用來抑制形成於長形支撐體 之k佈膜11在未乾燥狀態下受到來自行進路徑周邊環 、風等衫響,故板20與塗佈膜11間之空隙G以丨〇mm 以下為佳。其結果,板2〇與塗佈膜1丨間之空隙會大致充 滿岭Μ之蒸氣,可將溶劑之蒸發速度減低至〇1咖2 · $以 下,均勻地將塗佈膜乾燥,而形成厚度均一之塗佈膜。 士因此,板20,係用來防止塗佈膜11暴露於外部之氣 :&同日夺具有蒸發環境控制板的機能,能藉著從塗佈膜η 膜I之心劑之蒸氣壓本身自律且均勻地控制間隙G内塗佈
+、 之,谷劑蒸發環境(並非如日本特開2001-170547 f卢八 報般的強制送風等)。 一埶I:為了控制溶劑之蒸發速度,可將板20形成為呈均 溫;、導性,且以含有熱源之溫度控制部25來使板2〇的 以^之別是與塗佈面對向之面2〇S之溫度)為溶劑之露點 速度在:度。惟,該情形中仍將溫度調整為使溶劑之蒸發 之空隙.lg/m2·8以下。藉此,可在板20與塗佈膜11間 / 2G防止溶劑m結露,並將賴之蒸發速度在 • g m · s以下之範圍内任意調整。 11 200417421 板20例如可為以金屬板或金屬層覆蓋下面20s而構成 之板材,/皿度控制部25例如可具有電子加熱器作為熱源 。較佳者為設置用來檢測板材2()或空隙g之溫度的溫度 感測器26,使用該溫度感測器^之溫度檢測值來進行溫 度控制部25之回饋控制’便可更加精確地進行板20之溫 度调整。 使用如上述板20之乾燥過程,以在剛塗佈完塗佈液之 後、且在長形支撐體H)進人乾燥裝置4Q之前來進行為佳 ’利用該時機來進行乾燥,便可有效防止未乾燥狀態之塗 佈液在進入乾燥裝置40前受到來自周圍環境之風等影響 然後,形成塗佈膜U、且通過板2〇下方的長形支撑 體10 ’係進入習知之齡操驻 紅各破置40,進行加熱或紫外線昭 射而將塗佈膜U完全乾燥或硬化…淮,設置於緊隨塗: 裝置30之後的板20之溫度係受調整故板2"方之空 隙g,溢度比室溫高而有加速塗佈膜u乾燥之作用。因2 ,亦可利驗20的作料塗佈膜u完全㈣,此 不必設置乾燥裝置40。 又’若長形支樓體10通過板20之下方後,以乾燥裝 置作別的乾燥處理時,亦可使溶劑之蒸發速度為〇g/mrs 。在此情形,形成有塗佈膜n之長形支樓體10在因周圍 ,境而完全未乾燥的狀態下引導至乾燥裝i 40,故形成良 好、均一膜厚之塗佈膜。相對於. 相對於此,在未設置乾燥裝置40 、形下,㈣支撐體1G必須在通過板2G下方時進行完 12 200417421 全的乾燥,故將溶劑之蒸發速度控制在高於0g/m2. S之值 、。此情形下之具體之蒸發速度下限值,係根據板別沿行 進方向之長度或長形支擔辨 又保體10之移動速度等取決於可完 全乾燥之速度。 為了以上述方法生成均一之安定塗佈冑η,所使用之 塗佈液之黏度以300mPa. s以下為佳。又更佳為使塗佈液 之#度為5GmPa· s以下’便可進行更加安定的乾燥。 其次’圖2係表示與圖1不同之構成,表示於長形支 擇體之塗佈膜形成側與非形成侧兩者設置有板之構成。在 長形支撐體ίο之行進路徑中緊隨塗佈裝置3〇之後,將與 長I支撐體10大致平行之第lfe2〇a設置成在長形支樓體 10之塗佈膜形成側與塗佈膜11對向,又,將與長形支樓 體10大致平行之第2板鳥設置成在長形支撐體10之塗 ㈣非形成側與長形支撐體10對向。此情形下,同樣地 方i弟1板20a與塗你膜*11 pq 也咕 仰胰i i間、及弟2板20b與長形支撐體 ίο間分別設有一定之空隙G1、G2。 "由於在與塗佈膜11對向之-側設置第1板20a,故使 第1板20a與塗佈膜u間之空隙⑴大致充滿溶劑之蒸氣 ’能使溶劑之蒸發速度減低至〇lg/m2 · s以下 句地乾燥,而形成厚度均一之塗佈膜。 布㈣ 又,由於在長形支撐體之塗佈膜形成側與非形成侧兩 者設置板20a、,从π,办 .^ " 故可進一步有效避免來自周圍環 風等的影響。 % < 又’為了控制溶劑之蒸發速度’將板20a、20b分別形 13 200417421 成為呈均一熱傳導性,且以含熱源之溫度控制部、2化 來使板20a、20b的溫度(特別是與塗佈面或支撐體表面對 向之面的溫度)分別在溶劑之露點以上之溫度。由於將控制 板20a及20b分別控制,故可在控制溶劑之蒸發速度時作 微妙的調整,而能以高精度實現蒸發速度為〇 ig/m2 · s以 下之安定狀態。 在獨立控制板20a及20b之溫度之情形,最好另外設 置可分別測定板20a、20b或空隙G1、G2之溫度的溫度感 測器26a、26b來對溫度控制部25a、2讣分別作回饋控制 ,但亦可參照其中之一(例如,與塗佈面對向之一側之溫度 感測器26a)的溫度測定值來對2個溫度控制部2九、2几 兩者作回饋控制。 其次,圖3為與上述不同之構成,表示設有在塗佈塗 布液後立刻包圍長形支撐體的包圍板(扁平通道構造體)2〇c 之構成。又,圖3表示垂直於長形支撐體1〇行進路徑之 剖面圖,長形支撐體1〇係在紙面的垂直方向上行進。 、圖3的構成中,包圍板2〇c係配置於長形支撐體1〇行 進路徑中緊隨塗佈裝置30之後,剛形成有塗佈膜U之長 ^支撐體10係進入包圍板2〇所形成之通道狀内部空間u 内即包圍板2〇c的構造不僅設置於長形支撐體丨〇之塗 布臈幵v成側及非形成側’且在旁側亦設有板,可顯著降低 2形支撐體ίο及塗佈膜π行進於包圍板2〇c内部空間21 又到來自周圍環境之風等影響。且,於包圍#反紙之與 塗佈膜11對向之面側,在塗佈膜u與包圍板20c間設置 14 200417421 有上述一定之空隙G1,使溶劑之蒸發速度為〇.lg/m2.s 以下。 又’為了控制溶劑之蒸發速度,將包圍板2〇c形成為 呈均一熱傳導性,且以含熱源之溫度控制部25使包圍板 20c的溫度(特別是内面側之溫度)在溶劑之露點以上之溫产 。藉此’可在包圍板20c與塗佈膜11間之空隙G1、或在 包圍板20C之内部空間21c防止溶劑之蒸氣之結露,且將 療r發速度在0 · 1 g/m2 · S以下之範圍内任意調整。 其次,圖4表示圖1之構成中在板20設置有平板狀之 複數個鰭片22a〜22d之構成。如圖4所示,鰭片22a〜22d 係垂直設置於板20之與塗佈膜對向之面,且橫越長形支 撐體10之行進路上。又,在鰭片22a〜22d下端部與塗佈 膜11間設置一定之間隙G,來使鰭片22a〜22d下端部不接 觸塗佈膜11。 由於在板20之與塗佈膜丨丨對向之面設置籍片 22a〜22d,故可減低伴隨塗佈有塗佈液之長形支撐體在 行進中產生之不規則氣流8對溶劑之蒸發速度造成不均一 之影響。即,鰭片22a可防止面向行進方向所產生之氣流 8侵入板20與塗佈膜U間之空隙空間G,而可在不受氣 流8之影響下安定進行乾燥。又,板2〇與塗佈膜丨丨間之 空隙空間G内推測亦會產生氣流,但藉由鰭片2几、32仏 防止該氣流發生廣泛的影響,而能進行安定的乾燥。又, 利用設置鰭片22a〜22d,可有效減低板2〇與塗佈膜n間 之空隙空間G受到來自周圍環境之影響。 15 200417421 上述鰭片22a〜22可、、儿且π +认 Τ〜長形支撐體1()行進方 =,亦可為板20端部附近之配置間隔、與板2:中二 =配置心不R。即,在料端部附近( 圖左側之入口附近)报容易在具有塗佈“之長形= 〇之各部在進入板20之下方空間時捲入空氣,但由於 立而部附近以較短間距排列 ; 作用。X Η 4 可加強防止氣流捲入的 用。又,如圖4所+,、>* & , …一二成了…_中端部側之 ^ 敢好°又置成與板2〇端面2〇e之位置整合。 错此’可利用板20之端部防止氣流8侵入。 ,二’2= 丄之構成同樣地’ 4 了控制溶劑之蒸發速度 將板20形成為呈均一執值道从 制部25使板2〇的溫产(特、0且以含熱源之溫度控 八 又(寺別疋舁塗佈面對向之面之溫度) 二為樣露點以上之溫度。藉此,可防止板2〇與塗 p 11與各鰭片22a〜22d間之空隙空間G内溶劑之蒸氣 ::二可將溶劑之蒸發速度在01g/m2. s以下之範圍内 ^通。又’亦可在每個被各鰭片22 對板20之溫度個別控制,此情形下,可更仔細 m佈h㈣狀態。如此之分割控制之情形下,若溫 ^感心26亦分別設置在各部分空間(分割空間),來進行 母W域之溫度的回饋控制’便可特別加強溫度調整機能 。又’亦可使板20之下面形成波狀來取代韓片,此情形 下’’、要將各往與長形皮撐體】〇行進方向成大致垂直的 方向延伸之複數個波狀構造’沿長形支撐體】〇之行進方 向平行排列即可。即,雖然如圖4般之鰭片的排列形成是 16 200417421 理想的態樣,但一般將沿與長形支撐體1〇行進方向大致 成垂直之方向延伸的複數個凸構造大致平行地排列於板 之下面’便可得到防止氣流捲入之效果。 利用上述之塗佈、乾燥的過程,可將上述塗佈膜丨丨當 作例如具有光學機能之光學機能層。且,可將使用於影像 顯示裝置之光學薄膜或偏光板當作積層有上述光學機=層 之構造。亦即,上述乾燥過程,尤其有助於在光學薄膜或 偏光板上形成光學機能層。 、/ 偏光板,係例如在含雙色性物質之聚乙烯醇系薄膜等 所構成之偏光元件之單面或雙面上設置保護片或其他光學 薄膜而構成的構造。 偏光元件不特別限定,可使用各種物質,例如有將碘 或雙色性染料等雙色性物質吸附於聚乙烯醇系薄膜、部: 甲醯化聚乙烯醇系薄膜、乙烯及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部份皂 化薄膜等親水性高分子薄膜並進行單軸延伸而成者,以及 聚乙烯醇之脫水處理物、聚氯乙烯之脫鹽酸處理物等多烯 配合薄膜等。丨中又以聚乙稀醇系薄膜及峨等雙色性物質 所構成之偏光元件較佳。 ' 若將設於偏光7L件單面或雙面之保護片當作本發明之 實施形態之塗佈膜11,則該保護片之材料最好是透明度、 機械強度、熱安^性、水分遮蔽性、等向性良好者。例如 可為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醇酯(PET)或聚萘二曱酸乙二醇酯 (PEN)等聚酯系聚合物,二乙醯基纖維素或三乙醯基纖維 素等纖維素系聚合物,”基丙烯酸曱酯等丙烯酸酯系聚 17 合物、聚苯乙 系聚合物,取、x或丙腈及苯乙烯共聚物(As樹脂)等苯乙烯 物例如有,:碳酸酯系聚合物等。又,形成保護片之聚合 如聚烯炉、'有聚乙烯、聚丙烯、S系或降冰片烷構造例 烯系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稀烴系聚合物,聚氣乙 系聚八物 f ’或芳香族酸胺等醯胺系聚合物、醯亞胺 合物二二楓系聚合物、聚醚楓系聚合物、聚醚醚酮系聚 合物、取Μ :系聚合物、乙烯醇系聚合物、偏氯乙烯系聚 合物、二烯醇縮丁醛、烯丙酸酯系聚合物、$甲醛系聚 ^氧系聚合物,或前述聚合物之混合物等。 车、a保濩片可由丙烯酸系、聚氨酯系、丙烯酸聚氨酯 化層步^ _系等熱硬化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之硬 用之^成、。此情形,可將呈現熱硬化作用或紫外線硬化作 德 布夜以塗佈裝置30塗佈於長形支撐體(偏光元件)1 0 . 在進入乾燥裝置4〇内之前,使用上述乾燥方 次,便得到均一之安定硬化層。 又,如上之偏光板實際上是積層各種光學機能層後使 而上述乾燥方法在形成光學機能層時亦可使用。 、子亥光干機此層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在偏光元件 之未叹有保濩片之面施加硬覆膜處理或抗反射處理、以影 象歹成遠防止或擴散抗眩目等為目的之表面處理,或積層以 視角補4貝等為目的之配向液晶層。又,亦有將反射板或半 透過板、相位差板(含1/2或1/4等之波長板(又板))、視角 補秘層等影像顯不裝置形成時所用之光學機能層積層丨層 或2層以上而成者。特別較佳之偏光板,係於偏光板積層 18 200417421 反射板或半透過反射板之反射型偏光板或半透過型偏光板 、積層相位差板所形成之橢圓偏光板或圓偏光板、積層視 角補饧層所形成之廣視野角偏光板或積層有亮度提升層之 偏光板。 視角補償層為一種用於加寬視野角之光學機能層,其 使在非垂直於影像顯示裝置畫面而稍斜方向觀看時仍能看 見較清晰的影像。積層有該種視角補償層之廣視野角偏光 $ ’例如將液晶聚合物等配向層以相位差板、液晶聚合物 等-向膜或透明基材來支挣而構成。通常之相位差板係使 用沿面方向單轴延伸之具複折射性聚合膜,但使用於視角 補償膜之相位差板係使用沿面方向雙軸拉伸之具複折射性 聚合膜’或沿面方向單轴延伸且厚度方向亦延伸之控制厚 度方向折射率的具複折射性聚合物或如傾斜配向膜之雙向 延伸膜等。傾斜配向膜例如有將熱收縮膜接著於聚合膜, 再以加熱所產生收縮力之作周對聚合膜進行延伸處理㈣ 收縮處理而成者,亦有將液晶聚合物斜向配向而成者等。 相位差板之素材原料聚合物可 J依防止視認角隨液晶元件 (cell)之相位差而改變所造成之 耆巴之目的,或依加寬良視 認之視野角的目的等來選擇適當之聚合物。 、又從達成良視認廣之視野角的觀:等,較 將液晶聚合物之配向層(特別是圓 ' 、寸刃疋W盤(dlscotic)液晶聚 傾斜配向層)所構成之光學異向性屏 物之 ,_ . . 、、 9 一乙基纖維素膜來 支撐而成之光學補償相位差板。 、 ^ ^ 且升y成呈現該光學補償嬙 能之視角補償層時可使用上述乾 予補饧钱 钇各方法。例如,於長形之 19 200417421 三乙酿基纖維素膜塗佈含液晶性圓盤化合物之塗佈液,將 該塗佈膜乾燥時可使用上述乾燥方法,藉此方式可得到外 觀均一的相位差板。 積層有亮度提升層之偏光板通常係設置在液晶元件的 内側來使用。亮度提升層係呈現,當液晶顯示裝置等影像 顯示裝置之背光、或從裏側反射出之自然光入射時將既定 偏光軸之直線偏光或既定方向之圓偏光加以反射,而使其 他光穿透之特性者。積層有亮度提升層之偏光板,使來自 背光等光源之光入射而得到既定偏光狀態之透過光,同時 將前述既定偏光狀態以外之光反射而不使其穿透。使在亮 度提升層之膜面反射之光,進一步透過設於後方側之反射 層等反轉並再入射於亮度提升層,使其中一部分或全部之 光以既定偏光狀態的光的形式穿透,以增加穿透亮度提升 層之光量,同時對偏光元件供應難以吸收的偏光,以增加 可利用於影像顯示之光量,藉以來提升亮度。即,不使用 亮度提升層(亮度提升膜),以背光等使光從液晶元件裏側 經由偏光元件等入射時,具有與偏光元件之偏光軸不一致 偏光方向的光幾乎均被偏光元件所吸收,而不穿透偏光元 件。即,依所用偏光元件之特性而有所不同,但約有5〇% 的光會被偏光元件吸收,使利用於影像顯示之光量減少, 影像變暗。亮度提升層使具有能被偏光元件吸收偏光方向 的光,不入射於偏光元件,而先藉亮度提升層反射,再透 過設於後方側之反射層等反轉並再入射於亮度提升層,反 覆此過程,僅使在該兩者間反射、反轉之光之偏光方向為 20 200417421 可通過偏光元件之偏光方向的偏光穿透並供應給偏光元件 ,故可將背光等光有效率地使用於影像顯示,使畫面變亮 〇 又,亦可在亮度提升層與反射層等之間設置擴散板。 被度提升層反射呈偏光狀態的光雖然面向反射層等,但 所Α置之擴散板,係使通過的光均勻擴散的同時,解除偏 光狀恶,而成為非偏光狀態。即,恢復為原本的自然光狀 態。該非偏光狀態即自然光狀態之光,自向反射層等,透 過二射層等反射,再通過擴散板,再入射於亮度提升層, ^復此過耘。由於設置用於恢復為原本的自然光狀態之擴 政板故可維持顯不晝面之亮度,同時減少顯示晝面之明 儿又之不均,而提供均勻明亮之畫面。由於設置用於恢復 為^本自然光㈣之擴散板,故首次之人射光,係反射之 反覆次數增加,再加上擴散板之擴散機能,而能提供均句 之明売顯示晝面。 >呈現如1光學機能之亮度提升層彳適當使用例如將膽 口知尘液曰曰聚合物之配向膜或其配向液晶層以薄膜基材來 支撐而成者般呈現將往左或往右偏任—者之圓偏光反射而 使其他光穿透等之特性者等。此外,形成該亮度提升層時 上述乾燥方法亦可適用。例如於長形薄膜基材上塗佈用於 形成配向液晶居夕+ 、六 …。 曰層之塗佈液,將該塗佈膜乾燥時,可適用上 述乾燥方法’藉此,可形成外觀均-的亮度提升層。 勒二亮度提升層亦可使用例如誘電體之多層薄膜或折 ;、/、D性不同之薄膜多層積層體般呈現使既定偏光軸之 21 200417421 直線偏光穿透而使其他光反射之特性者,在該亮度提升層 ’使透過光直接以偏光軸與偏光板一致之方式入射,藉此 可抑制偏光板所造成之吸收損耗並使光有效率地穿透。因 此,該亮度提升層亦可積層於以上述乾燥方法形成之光學 機能層上,而形成多層構造之偏光板。 另外,如膽固醇型液晶層般使圓偏光穿透之類型的亮 度提升層雖亦可使透過光直接入射於偏光元件,但在抑制 吸收損耗之考量下,最好將圓偏光透過相位差板進行直線 偏光化再使其入射。又,以1/4波長板作為相位差板,便 可將圓偏光轉換為直線偏光。 在可見光區等廣波長範圍當作1/4波長板之相位差板 ,係例如可對於波長550nm之單色光將作為1/4波長板之 相位差層、與呈現別的相位差特性之相位差層(例如作為 1/2波長板之相位差層)重疊來得到。配置於偏光板與亮度 提升層間之相位差板亦可由丨層或2層以上之相位差層所 構成。又,該相位差層亦可將塗佈液塗佈形成塗佈膜後, 再將忒塗佈膜乾燥來形成,而可形成外觀均一之相位差層 〇 以該方式形成各種光學機能層時,於作為母材之長形 支撐體(薄膜等)塗佈塗佈液而形成塗佈膜,並將該塗佈膜 以上述軋燥方法乾燥’而形成均-之光學機能層。依此方 式將光學機能層積層於光學薄膜上,可得到均一之高品質 光學薄膜。再者,將該光學薄膜積層於偏光板,便可i至貝j 均一之高品質偏光板。 22 200417421 ☆又,偏光板亦可由將偏光板與2層或3層以上光學機 能1積層者所構成。因&,亦可為將反射型偏光板或半透 ^里偏光板、與相位差板組合成之反射型橢圓偏光板或半 透過型橢圓偏光板等。x,於光學薄臈或偏光板亦可設置 至^ 一層藉上述乾燥方法形成之光學機能層。因此,偏光 板,亦可為在具多層構造之光學薄膜或偏光板中至少有^ 層猎上述乾燥方法形成,而其他層係以習知方法形成者。 士又,於將如上述光學機能層積層於保護片時,積層之 時機可在將保護片貼合於偏光元件前,亦可在貼合後。在 將塗佈液塗佈於保護片以積層光學機能層的情形,使保護 片單獨或偏光元件與保護片之積層體為長形支撐體1〇,於 長形支撐體ίο藉塗佈裝置30塗佈具有光學機能之塗佈液 且在t»亥塗佈膜進入乾燥裝置4〇前的期間,可採用上 述乾燥方法。且藉該乾燥方法可進行安定的乾燥,形成均 〜的光學機能層。 又,在偏光板上積層如上述具有光學機能層之光學薄 軔時,亦可分別生成光學薄膜及偏光板,並在液晶顯示裝 ^等影像顯示裝置之製程中將光學薄膜及偏光板彼此貼合 來積層,但預先將光學薄膜積層於偏光板而成者,係品質 安定性或組裝作業等佳,使影像顯示裝置之製程有效率。 此外,依上述方法得到之偏光板可適用於液晶顯示裝 置之形成。例如,可使用於將偏光板設置於液晶元件單面 或雙面而成之反射型或半透過型、或透過反射兩用型之液 晶顯示裝置。液晶元件基板,係可為塑膠基板、玻璃基板 23 ZUU^-1 /^fZl 者又,形成液晶顯示裝i 2、# θ _ # 4 代# @ , 置之液晶兀件為任意,例如 表潯型電晶體之主動矩陣 w . 品良、代表扭曲向歹1J型或# 扭曲向列型之單純矩陣4超 件。 勖型寺,使用適當類型之液晶元 ^由於將以上述乾燥方法形成之光學機能層積層而 约先板使用於液晶顯示裝置’故實現液晶顯示裝置中 句—之高品質影像顯示。 中 又,以上述方式得到之偏光板不限於液晶顯示裝置, 亦可適用於有機EL顯千駐g斗、&收 _ 裝置。 ,、、、μ裴置或電桌顯示裝置等液晶顯示 战於上述液晶顯示袭置使用將藉上述乾燥方法形成之光 :機此層積層而成之偏光板,便能實現外觀均—之液晶顯 不I置’ 0時可安定得到該液晶顯示裝置。又,實現液晶 顯示裝置中均-之高品質影像顯示。 日日 以下,以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發明進一步具體說明。 惟,本發明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及比較例。 實施例1 將i外線硬化型液晶單體以有機溶劑(環戊酮)稀釋為 固體成分30%而成之黏度6mPa · s(測定裝置:Haake公司製 〜變什RS-1)之塗佈液,於PET膜(厚度75#叫上,藉模 塗機塗佈該塗佈液,並使該塗佈液乾燥後之厚度為4〇 “ m ’並使讜塗佈膜如圖1所示通過配置有板2〇(其與塗佈膜 間有一疋空隙G)之區域後,藉乾燥裝置4〇以7(KC之熱風 乾燥後,以紫外線照射(積算光量3〇〇mj/cm2)來使其硬化, 得到具有光學機能層之薄片。此時根據所產生蒸氣之氣體 24 200417421 濃度$布與風量(風速)來測定在配置有板20之區域中塗佈 液之蒸發速度之結果為0.03g/m2 · s。 一:發明者等確認了在批式乾燥方式中,蒸發速度與產 :氣之氣體》辰度分布之間有相關性。以批式將塗佈液載 置方、兒子天平上,邊監測氣體濃度與風速邊測定重量隨時 門之文化,藉此事先算出氣體濃度及風速、與乾燥速度之 關係(檢量線),本實施例係利用該關係算出蒸發速度。且 2而言,在板20中基材流動方向之中央部分且基材寬度 央Γ開孔,並於該孔配置氣體濃度測定裝置(橫河 ::公司製可攜式V〇C監測器)及風速㈣^ 司製風速計)等各感測器,以敎氣體濃度及風速 0.03g/m2.s。 仔上述蒸發速度為 又,本實施例中將風向定為盥 ,,^ f 為一基材行進方向為同向(順 向),所測定之風速為〇.lm/s。 比較例1 在實施例1除去板2〇,i 赠L . ,、則相同條件,來形成塗佈 膜。此時,以與上述同樣方式測 …土布 塗佈液之蒸發速度,結果為。·12g/m2 . s。 叙部分之 又,本比較例中,氣體濃度 之夂片钏哭执罢认命〜 又攻置及風速測定裝置 之各感测印叹置於與貫施例】同樣之 膜表面5腿的位置。且,確認此時,設置於距塗佈 1相同。 風逮,結果與實施例 評價1 25 200417421 圖5表示實施例1及比較例1之塗佈膜平均值分w ,圖6表示塗佈膜厚分散度。如圖5所示,塗佈膜之;: ^在實施们及比較例!無不同,但如圖6所示實施例】 在塗佈膜之分散度上比起比較例丨為小,故得知可 度偏差少之光學機能層…,由於在塗佈塗佈液後,: 刻以条發速度保持在G.lg/m2 . s以下的狀態進行乾燥 比起蒸發速度較快之情形’能形成厚度偏差少之光:機处 層。 月匕 則薄膜之外觀不 以下之蒸發速度 又,若厚度分散度為0·03//ηι以下 均不明顯,故如實施例i般以01g/m2 · 進行乾燥,便可得到良好的光學薄膜。 實施例2 將熱硬化型樹脂以有機溶劑(MIBK(曱基異丁基_ )稀 釋為固體成分10%之塗佈液(黏度25〇mPa · s),於TAC膜( 厚度85 // m)上藉模塗機塗佈該塗佈液,並使乾燥後厚度為 3,〇“m,使該塗佈膜如圖丨所示通過配置有板2〇(其與塗 佈膜間設有一定空隙⑺之區域後,藉乾燥裝置4〇以 C熱風乾燥,得到具有光學機能層之薄片。此時根據所產 生瘵氣之氣體濃度分布與風量(風速),與實施例丨同樣地 測疋配置有板20之區域中塗佈液之蒸發速度,結果為 〇-〇6g/m2 · s。 又’本實施例中,測定塗佈液黏度之裝置與實施例1 為相同’且確認此時風速,結果亦與實施例1相同。 比較例2 26 200417421 在實施例2除去板20,其他則與上述相同條件,來形 成塗佈膜。此時,將除去板20之部分之塗佈液之蒸發速 度以與上述同樣方式測定,結果為〇15g/m2 · s。 又’本比較例中亦將氣體濃度測定裝置及風速測定裝 置設置於與實施例2相同之位置。此外,確認此時之風速 ’結果為〇 . 1 ni/s。 評價2 圖7表示實施例2及比較例2之塗佈膜厚平均值,圖 8表示塗佈膜厚分散度。如圖7所示,塗佈膜之平均值在 實施例2及比較例2無不同,但如圖8所示實施例2在塗 佈膜之分散度上比起比較例2為小,故得知可形成厚度偏 差乂、之光干機此層。因此,由於在剛塗佈塗佈液後,立刻 以蒸發速度保持在0elg/m2 · s以下的狀態進行乾燥,故比 起蒸發速度較快之情形,能形成厚度偏差少之光學機能層 。又,實施例2,亦成為厚度分散度為〇 〇3“m以下、薄 膜之外觀均一的良好的光學薄膜。 以上係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但上述說明僅為例示, ^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内尚包含許 多未例示之變形例。 【圖式簡單說明】 (一)圖式部分 圖1為表示長形支撐體之塗佈膜形成側上設置板之構 成圖。 圖2為表示長形支擇體之塗佈膜形成側與非形成側兩 27 200417421 者之上設置板之構成圖。 <晋:二為表不剛塗佈塗佈液後以包圍長形支撐體之方式 5又置包圍板之構成圖。 上a置平板狀的·鰭片 之 圖4為表示圖丨的構成中在板 構成圖。 圖5為表示實施例1與比較例1塗佈膜厚度平均值。 圖6為表示實施例1與比較们塗佈膜厚度之分散性 圖7為表示實施例2與比較例2塗佈膜厚度平均值。 圖8為表示實施例2與比較例2塗佈膜厚度之分散性 (二)元件代表符號 10 長形支揮體 11 塗佈膜 20,20a,20b 板 20c 包圍板 22a〜22d 鰭片 25,25a,25b 溫度控制部 26 、 26a 、 26b 溫度感測器 30 塗佈裝置 35 輥子 40 乾燥裝置 G、G1、G2 空隙 28

Claims (1)

  1. 200417421 拾、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塗佈膜之乾燥方法,係於行 塗佈塗佈液而形成之塗佈膜之乾燥 之長形支撐體 々,其特徵在於: 於該長形支撐體塗佈塗佈液後,立 、 度保持在G.lg/m2.u下來進行乾燥。劑之蒸發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員之塗佈膜之 塗佈有該塗佈液之長形支撐體進入乾 ’、/糸於 燥。 ”衣置之前,進行乾 3.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i項之塗佈膜 與剛塗佈上塗佈液之該長形支撐體,'糸將 佈膜隔有空隙,以於塗佈膜在該空隙行二 4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塗佈膜之乾燥丁方:: ,該板之溫度控制於塗佈液之蒸氣之上、 /、 ,/.如申請專嶋第3㈣佈膜之^方法’其中 α亥板於長形支撐體側之面上設置鰭片。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至第5 夕仏降古土 甘士 員中任一項之塗佈膜 機能層。 成,、有先學機能之光學 予厚膜’其特徵在於,係將申請專利範圍第 項之塗佈膜之乾燥方法所形成之光學機能層積層而構成 〇 8.一種偏光板’其特徵在於,係具有巾請專利範圍第 7項之光學薄膜。 ^ $ 9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係具有中請專利 29 200417421 範圍第8項之偏光板。 、、種^佈膜之乾燥方法,係於行進中之長形支撐體 塗佈塗:液而形成之塗佈膜之乾燥方法;其特徵在於: +將寬度較長形支擇體寬度為寬之板,在塗佈液之塗佈 1置下游側沿長形支撐體之行進路徑配置; 使剛藉塗佈裝置形成有塗佈膜之長形支撐體,在塗佈 膜與板之板面隔有既定間隙之狀態下沿行進路徑行進,藉 以於該間隙進行塗佈膜之乾燥之至少一部分。 曰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G項之塗佈膜之乾燥方法,直 中’將該板當作第丨板,並設置大致平行於第1板之第 板,其隔著間隔與長形支樓體兩面中塗佈膜側之相反側的 使剛形成有塗佈媒之長形支撑體,通過帛i板 板之間隙來行進。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之塗佈膜之乾燥 ^ 中,將與該長形支撐體之行進方向成大致垂直^方:上: 伸之複數個凸構造,沿行進方向排列成與板之下面大致= 行0 之乾燥方法,其 的扁平通道構造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塗佈膜 中該板,係形成包圍長形支撐體行進路徑 體之一面。 項之塗佈 之蒸氣之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至第13項中任一 膜之乾燥方法,其中,該板之溫度調整成塗佈液 露點以上。 30
TW093105670A 2003-03-07 2004-03-04 Method for drying coating film and optical film TW20041742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61805 2003-03-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7421A true TW200417421A (en) 2004-09-16
TWI312297B TWI312297B (zh) 2009-07-21

Family

ID=32958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5670A TW200417421A (en) 2003-03-07 2004-03-04 Method for drying coating film and optical film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10894A1 (zh)
KR (1) KR100739389B1 (zh)
CN (2) CN101229543A (zh)
TW (1) TW200417421A (zh)
WO (1) WO200407836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06885B2 (en) 2009-10-28 2016-08-0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Coating method, and method of forming organic layer us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1197B2 (ja) * 2007-03-29 2012-08-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乾燥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溶液製膜方法
JP2012172960A (ja) * 2011-02-24 2012-09-10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乾燥装置および熱処理システム
PL2739923T3 (pl) * 2011-08-01 2016-12-30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suszenia naniesionej na substrat płynnego filmu
JP2015528886A (ja) * 2012-06-20 2015-10-01 エフエムペー テヒノロギー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フルイート メジャーメンツ アンド プロジェクツ 基板表面に塗布された流体膜を乾燥させる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JP5728555B2 (ja) * 2013-10-18 2015-06-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不織布の嵩回復装置、及び嵩回復方法
CN107626539B (zh) * 2016-07-19 2023-05-02 扬州万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涂布膜干燥和自切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4214A (ja) * 1990-06-07 1992-02-14 Seiko Epson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84775B2 (ja) * 1991-05-08 1996-01-24 ナウチュノ・プロイズヴォドストヴェンナヤ フィルマ アクトシオネルノエ オブシェストヴォ ザクリトゴ ティパ“テクノロジア オボルドヴァニエ マテリアリ”(アー/オー“トム”) 物品の表面に塗った保護用ポリマー被覆剤中の溶液の乾燥方法
US5694701A (en) * 1996-09-04 1997-12-0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oated substrate drying system
DE19721461C2 (de) * 1997-05-22 1999-03-11 Daimler Benz Aerospace Airbus Verfahren zur Trocknung von Lacken auf metallischen oder nichtmetallischen Einzelteilen oder montierten Baugruppen beliiebiger Struktur
BR9710754A (pt) * 1997-05-23 1999-09-14 Merck Patent Gmbh Plaquetas de dióxido de titânio revestida com óxido metálico.
JP2001198518A (ja) * 2000-01-20 2001-07-24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乾燥方法
JP2001286817A (ja) * 2000-04-05 2001-10-16 Konica Corp 塗膜の乾燥方法
JP2001314798A (ja) * 2000-05-09 2001-11-13 Konica Corp 塗布乾燥装置、塗布乾燥方法及び其れにより造られた塗布物
JP2003031476A (ja) * 2001-07-17 2003-01-31 Ricoh Co Ltd レジスト膜形成方法、レジスト膜形成装置及びレジスト膜
JP2003236799A (ja) * 2002-02-20 2003-08-26 Minoru Sasaki スプレーコーティングによるレジスト膜の成膜方法とこれを実施したレジスト膜の成膜装置
JP4116347B2 (ja) * 2002-07-08 2008-07-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被膜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06885B2 (en) 2009-10-28 2016-08-0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Coating method, and method of forming organic layer using the same
TWI577454B (zh) * 2009-10-28 2017-04-11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塗層設備、其之塗層方法及使用其形成有機層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8964A (zh) 2006-04-12
WO2004078363A1 (ja) 2004-09-16
KR100739389B1 (ko) 2007-07-13
CN101229543A (zh) 2008-07-30
TWI312297B (zh) 2009-07-21
US20070110894A1 (en) 2007-05-17
KR20050110660A (ko) 2005-11-23
CN100542686C (zh) 2009-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7740B (zh) A light diffusion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7532284B2 (en) 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2007004120A5 (zh)
US20080239209A1 (en) Polarizer-and-compensato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keing the same
JP2015227947A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有機el表示装置
US20130329290A1 (en) Multilayered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ed film
US20140184988A1 (en)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film
WO2023168731A1 (zh) 显示装置
JP6837415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
CN114521213A (zh) 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固化物、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08107501A (ja)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23168779A1 (zh) 显示装置
TW201030367A (en) Optical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US20240134224A1 (en) Polarizer and display device
TW200417421A (en) Method for drying coating film and optical film
CN113272690B (zh) 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JP2004046195A (ja) 光学補償子の製造方法
JP4369773B2 (ja) 塗布膜の乾燥方法
CN114509841A (zh)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US11366359B2 (en) Optical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23168729A1 (zh) 显示装置
JP2022152302A (ja) 偏光板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WO2009019928A1 (ja)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233198A (ja) 延伸フィルムおよび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941748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