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24292U - 车辆的侧围组件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侧围组件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24292U
CN220924292U CN202322433312.9U CN202322433312U CN220924292U CN 220924292 U CN220924292 U CN 220924292U CN 202322433312 U CN202322433312 U CN 202322433312U CN 220924292 U CN220924292 U CN 220924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bracket
support
assembly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33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333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24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24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24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侧围组件以及车辆,侧围组件包括: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侧围外板具有外观面区域;支架组件,支架组件位于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之间,支架组件与侧围内板、侧围外板均连接,且支架组件与外观面区域对应。通过设置支架组件,将支架组件设置在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之间,支架组件支撑在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之间,能够提升侧围组件的刚度,可以提升侧围外板的外观面区域处刚度,也能够降低侧围外板变形风险,进而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Description

车辆的侧围组件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侧围组件以及具有该车辆的侧围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设计要兼顾成本与性能,往往会存在二者相较取其重的情况。汽车侧围外板作为全车最大的钣金件,既要考虑成本,又要兼顾其刚度性能。
相关技术中,越野车型为了节约成本选取0.65mm厚度的钢板,因侧围组件的结构特征极少,又因造型的原因造成结构限制,极易造成侧围外板局部刚度不足的情况,尤其在曲率大的区域,侧围外板极易变形,影响整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侧围组件,能够提升侧围组件的刚度,可以提升侧围外板的外观面区域处刚度,也能够降低侧围外板变形风险,进而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侧围组件,包括: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连接,侧围外板具有外观面区域;支架组件,支架组件位于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之间,支架组件与侧围内板、侧围外板均连接,且支架组件与外观面区域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侧围组件,通过设置支架组件,将支架组件设置在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之间,支架组件支撑在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之间,能够提升侧围组件的刚度,可以提升侧围外板的外观面区域处刚度,也能够降低侧围外板变形风险,进而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侧围内板固定,第二支架与侧围外板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包括:连接的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一翻边,第一翻边与侧围内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主体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主体具有装配面,装配面与第二支架配合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包括:连接的第二支架主体和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与侧围外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架主体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主体具有胶槽,胶槽的开口朝向侧围外板敞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胶槽为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侧围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组件装配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侧围组件100;
侧围内板1;
侧围外板2;外观面区域21;
第一支架3;
第一支架主体31;第一翻边32;
装配面33;第一定位孔34;
第二支架4;
第二支架主体41;第二翻边42;
胶槽43;第二定位孔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组件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侧围组件100,包括:侧围内板1和侧围外板2,侧围内板1和侧围外板2连接,侧围外板2具有外观面区域21;支架组件,支架组件位于侧围内板1和侧围外板2之间,支架组件与侧围内板1、侧围外板2均连接,且支架组件与外观面区域21对应。
其中,侧围内板1可以为车辆内部侧围,侧围外板2可以为车辆外部侧围,侧围外板2具有外观面区域21。车辆的侧围内板1和侧围外板2相对设置,侧围内板1和侧围外板2间隔开形成安装空间,支架组件设置于安装空间内,支架组件具有支撑作用,支架组件连接在侧围内板1和侧围外板2之间,结构简单,提升了车辆的冲压成型性和焊接工艺性。支架组件与侧围内板1、侧围外板2均连接,支架组件支撑在侧围内板1和侧围外板2之间,提升侧围组件100的刚度,并且,支架组件与外观面区域21对应设置,支架组件支撑在侧围内板1和外观面区域21之间,能够提升外观面区域21处的刚度,降低侧围外板2变形风险,降低因车辆侧围刚度不足造成NVH问题的风险。支架组件与外观面区域21对应,支架组件可以对外观面区域21产生支撑作用,提高外观面区域21的刚度,降低外观面区域21变形风险,进而提高车辆的美观性。
由此,通过设置支架组件,将支架组件设置在侧围内板1和侧围外板2之间,支架组件支撑在侧围内板1和侧围外板2之间,能够提升侧围组件100的刚度,可以提升侧围外板2的外观面区域21处刚度,也能够降低侧围外板2变形风险,进而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架组件可以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第一支架3与侧围内板1固定,第二支架4与侧围外板2固定。
其中,支架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第一支架3可以位于第二支架4和侧围内板1之间,第二支架4可以位于第一支架3和侧围外板2之间,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固定连接,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可以通过螺接、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第一支架3与侧围内板1固定,第一支架3和侧围内板1可以采用螺接、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本申请以焊接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支架3焊接固定在侧围内板1上。第二支架4与侧围外板2固定,第二支架4和侧围外板2可以采用螺接、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本申请以焊接为例进行说明,第二支架4焊接固定在侧围外板2上,第二支架4与侧围外板2的焊接为两层,第二支架4通过两层焊接点与侧围外板2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能够简化支架组件结构,便于将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装配在侧围内板1和侧围外板2之间,从而提升侧围组件100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支架3可以包括:连接的第一支架主体31和第一翻边32,第一翻边32与侧围内板1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主体31与第二支架4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支架3可以包括第一支架主体31和第一翻边32,第一翻边32和第一支架3固定连接,第一翻边32与侧围内板1固定连接,第一翻边32将第一支架3固定连接在侧围内板1上,第一翻边32和侧围内板1可以采用螺接、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本申请以焊接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翻边32焊接固定在侧围内板1上,第一支架3对侧围内板1进行支撑,增强侧围内板1的刚度。第一支架主体31与第二支架4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主体31与第二支架4可以采用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通过第一翻边32与侧围内板1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主体31与第二支架4固定连接,能够使第一支架3可靠装配在侧围内板1和第二支架4之间,可以降低第一支架3受力集中风险,降低第一支架3变形风险,从而使第一支架3结构设计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支架主体31具有装配面33,装配面33与第二支架4配合装配。
其中,第一支架主体31具有装配面33,装配面33与第二支架4相对设置,装配面33与第二支架4配合装配,第一支架主体31与第二支架4通过装配面33配合装配,装配面33与第二支架4可以采用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进行装配,本申请以粘接方式为例进行说明,装配面33设置有胶层,装配面33通过胶层与第二支架4粘接在一起。通过第一支架主体31设置有装配面33,便于第一支架主体31与第二支架4配合装配。
进一步地,装配面33可以为多个,多个装配面33均与第二支架4相对设置,多个装配面33同时与第二支架4配合装配,如此设置能够提升第二支架4和第一支架3连接强度,降低第二支架4和第一支架3分离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支架3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34。
其中,第一支架3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34,第一支架3和侧围内板1焊接时,第一定位孔34适于焊接时对第一支架3进行定位,第一定位孔34可以为1个、2个或者更多,本申请以2个为例进行说明,焊接过程中需要夹具进行定位,第一定位孔34可以满足夹具定位,进而提高第一支架3的安装精度及焊接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架3的两个第一定位孔34可以进一步地分为主定位孔和副定位孔,主定位孔可以对焊接时第一支架3的具体位置进行初步定位,副定位孔进一步地确定焊接的水平性。主定位孔和副定位孔共同作用,提高第一支架3的安装精度及焊接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支架4可以包括:连接的第二支架主体41和第二翻边42,第二翻边42与侧围外板2固定连接,第二支架主体41与第一支架3固定连接。
其中,第二支架4可以包括第二支架主体41和第二翻边42,第二翻边42和第二支架主体41固定连接,第二翻边42与侧围外板2固定连接,第二翻边42将第二支架4固定连接在侧围外板2上,第二翻边42和侧围外板2可以采用螺接、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本申请以焊接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翻边42焊接固定在侧围外板2上,第二支架4对侧围外板2进行支撑,增强侧围外板2的刚度。第二支架主体41与第一支架3固定连接,第二支架主体41与第一支架3可以采用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本申请以第二支架主体41与第一支架3粘接固定为例进行说明。通过第二翻边42与侧围外板2固定连接,第二支架主体41与第一支架3固定连接,能够使第二支架4可靠装配在第一支架3和侧围外板2之间,可以降低第二支架4受力集中风险,降低第二支架4变形风险,从而使第二支架4结构设计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支架主体41具有胶槽43,胶槽43的开口朝向侧围外板2敞开。
其中,第二支架主体41具有胶槽43,为了保证第二支架4与侧围外板2之间的有效连接,胶槽43内可以设置膨胀胶。胶槽43的开口朝向侧围外板2敞开,胶槽43内填充膨胀胶连接在第二支架4与侧围外板2之间,可以保证第二支架4与侧围外板2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第二支架4与侧围外板2分离风险,提高侧围外板2的刚度,进而提升了NVH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胶槽43可以为多个。
其中,胶槽43可以为多个,胶槽43可以为2个、4个或者6个,本申请以6个为例进行说明,多个胶槽43可以提高膨胀胶固定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提高第二支架4与侧围外板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降低第二支架4与侧围外板2分离风险,进一步提高侧围外板2的刚度,进而进一步提升了NVH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支架4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44。
其中,第二支架4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44,第二支架4与侧围外板2焊接时,第二定位孔44适于焊接时对第二支架4进行定位,第二定位孔44可以为1个、2个或者更多,本申请以2个为例进行说明,焊接过程中需要夹具进行定位,第二定位孔44可以满足夹具定位,进而提高第二支架4的安装精度及焊接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架4的两个第二定位孔44可以进一步地分为主定位孔和副定位孔,主定位孔可以对焊接时第二支架4的具体位置进行初步定位,副定位孔进一步地确定焊接的水平性。主定位孔和副定位孔共同作用,提高第二支架4的安装精度及焊接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侧围组件100。通过设置支架组件,将支架组件设置在侧围内板1和侧围外板2之间,支架组件支撑在侧围内板1和侧围外板2之间,能够提升侧围组件100的刚度,可以提升侧围外板2的外观面区域21处刚度,也能够降低侧围外板2变形风险,进而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侧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围内板(1)和侧围外板(2),所述侧围内板(1)和所述侧围外板(2)连接,所述侧围外板(2)具有外观面区域(21);
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位于所述侧围内板(1)和所述侧围外板(2)之间,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侧围内板(1)、所述侧围外板(2)均连接,且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外观面区域(21)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侧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3)与所述侧围内板(1)固定,所述第二支架(4)与所述侧围外板(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侧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包括:连接的第一支架主体(31)和第一翻边(32),所述第一翻边(32)与所述侧围内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主体(31)与所述第二支架(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侧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主体(31)具有装配面(33),所述装配面(33)与所述第二支架(4)配合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侧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34)。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侧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4)包括:连接的第二支架主体(41)和第二翻边(42),所述第二翻边(42)与所述侧围外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主体(41)与所述第一支架(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侧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主体(41)具有胶槽(43),所述胶槽(43)的开口朝向所述侧围外板(2)敞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侧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槽(43)为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侧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4)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44)。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侧围组件(100)。
CN202322433312.9U 2023-09-07 2023-09-07 车辆的侧围组件以及车辆 Active CN220924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3312.9U CN220924292U (zh) 2023-09-07 2023-09-07 车辆的侧围组件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3312.9U CN220924292U (zh) 2023-09-07 2023-09-07 车辆的侧围组件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24292U true CN220924292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33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3312.9U Active CN220924292U (zh) 2023-09-07 2023-09-07 车辆的侧围组件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24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187800A1 (en) Reinforcement Member for Directly Jointed Tubular Components
WO2018161695A1 (zh) 汽车的车身
CN220924292U (zh) 车辆的侧围组件以及车辆
CN210027606U (zh) 一种a柱上部组件
CN20975727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916052U (zh) 车辆后轮罩总成及车辆
CN215284307U (zh) 后背门及车辆
CN216508618U (zh)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13384455U (zh) 顶盖后横梁总成、上车体和车辆
CN212828696U (zh) 一种行李箱盖铰链加强板
CN212473667U (zh) 车辆行李箱盖的铰链加强板以及车辆
CN209566867U (zh) 用于车辆的流水槽、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7259519U (zh) 一种车门结构及车体
CN114792861A (zh) 电池托盘的边梁、电池托盘及电池包
CN212579577U (zh) 尾门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749952U (zh) 发动机罩总成及车辆
CN217124510U (zh) 一种车门结构及汽车
CN218287901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8021859U (zh)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CN220518414U (zh) 一种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9948057U (zh) 用于车辆的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18061910U (zh) 门锁加强总成和车辆
CN218197870U (zh) 后背门组件和车辆
CN216886203U (zh) 一种背门铰链加强件及车辆
CN217835316U (zh) 加强板及车辆后背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