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1859U -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1859U
CN218021859U CN202222410091.9U CN202222410091U CN218021859U CN 218021859 U CN218021859 U CN 218021859U CN 202222410091 U CN202222410091 U CN 202222410091U CN 218021859 U CN218021859 U CN 218021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turned
mounting bracket
edge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100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丹丹
景向策
单亚楠
黄志伟
秦晓宇
李娜
赵晓萍
纪伟
赵鑫
刘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100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1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1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1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翼子板组件和车辆,翼子板组件包括:翼子板主体;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翼子板主体的前端且和所述翼子板主体相互焊接,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大灯和前杠;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翼子板主体的后下端且和所述翼子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用于安装轮眉。其中,翼子板组件由第一安装支架、翼子板主体和第二安装支架三部分构成,降低形状不规则的翼子板组件成型的难度,提高制作效率。

Description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为了迎合更多消费者的审美,汽车整体的造型越来越多样化。翼子板是遮盖车轮的车身外板,因旧式车身上该部件形状及位置似鸟翼而得名。按照安装位置又分为前翼子板和后翼子板,前翼子板安装在前轮处,必须要保证前轮转动及跳动时的最大极限空间。翼子板作为汽车脸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形式至关重要。
相关技术中,翼子板的成型难度较大,导致造型无法实现,特别是造型特殊的车辆,翼子板的结构更为复杂,更难成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翼子板组件,翼子板组件由第一安装支架、翼子板主体和第二安装支架三部分构成,降低形状不规则的翼子板组件成型的难度,提高制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翼子板组件,包括:翼子板主体;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翼子板主体的前端且和所述翼子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大灯和/或前杠;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翼子板主体的后下端且和所述翼子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用于安装轮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翼子板组件,翼子板组件由第一安装支架、翼子板主体和第二安装支架三部分构成,降低形状不规则的翼子板组件成型的难度,提高制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翼子板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朝向车内翻折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置有朝向车外翻折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相互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翼子板组件还包括:加强板,部分所述加强板固定于所述翼子板主体朝向车内的一侧,另一部分所述加强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三翻边,所述翼子板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和所述第四翻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翻边和所述第四翻边相互焊接;和/或,所述第三翻边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四翻边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后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部分所述加强板朝向所述翼子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纳有胶水,以粘接所述加强板和所述翼子板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另一部分所述加强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相互焊接;和/或,另一部分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后与所述大灯和/或所述前杠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翼子板主体的后下段设置有朝向下端翻折的第五翻边,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第六翻边,所述第五翻边和所述第六翻边相互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五翻边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五翻边和至少另一个所述第五翻边之间相互垂直;和/或,所述第六翻边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所述第六翻边和至少另一个所述第六翻边之间相互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第五翻边和至少另一个所述第五翻边之间设置有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所述翼子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翼子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翼子板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翼子板组件的其中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翼子板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局部示意图A。
附图标记:
100、翼子板组件;
10、翼子板主体;11、第一翻边;12、第四翻边;121、第二安装孔;13、第五翻边;14、缺口;
20、第一安装支架;21、第二翻边;22、第四安装孔;
30、第二安装支架;31、第六翻边;
40、加强板;41、第三翻边;411、第一安装孔;42、凹槽;43、第三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翼子板组件10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翼子板组件100的车辆。
结合图1-图4所示,翼子板组件100包括:翼子板主体10、第一安装支架20和第二安装支架30。
参照图1所示,第一安装支架20设置于翼子板主体10的前端,并且第一安装支架20和翼子板主体10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支架20用于安装大灯和/或前杠。以及,第二安装支架30设置于翼子板主体10的后下端,并且第二安装支架30和翼子板主体10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支架30用于安装轮眉。具体来说,翼子板组件100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翼子板主体10、第一安装支架20和第二安装支架30,翼子板组件100邻接发动机盖安装,上端与发动机舱连接,下端与车轮轮罩连接,以形成机舱的壁面;翼子板组件100的前端与前杠连接,后端固定在汽车侧围,以形成完整的结构。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翼子板组件100可以防止被车轮卷起的砂石、泥浆溅到车厢的底部,保护车身内部的结构。第一安装支架20可以用于安装大灯,也可以用于安装前杠,亦可以同时安装大灯和前杠。
其中,翼子板组件100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可单独成型,避免了造型奇特的翼子板结构成型困难而引起的开裂和表面褶皱问题,提升了整体性能和精致感知。
以及,第一安装支架20位于翼子板主体10的前端,第一安装支架20与翼子板主体10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点焊的连接方式,保证第一安装支架20与翼子板主体10的连接强度。第一安装支架20与前杠和大灯连接,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单独加厚第一安装支架20,不用整体加厚或提升材料,降低了成本和重量,从而避免了第一安装支架20的刚度不足,容易导致翼子板组件整体变形的问题。
另外,第二安装支架30位于翼子板主体10的后下端,第二安装支架30与翼子板主体10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点焊的连接方式,以保证第二安装支架30和翼子板主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具体地,第二安装支架30用于与轮眉固定连接。
由此,翼子板组件100由第一安装支架20、翼子板主体10和第二安装支架30三部分构成,降低形状不规则的翼子板组件100成型的难度,提高制作效率。
如图2所示,翼子板主体10的前端设置有朝向车内翻折的第一翻边11,第一安装支架20设置有朝向车外翻折的第二翻边21,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21相互焊接。也就是说,第一翻边11位于翼子板主体10上,第一翻边11朝向车内翻折,而第二翻边21位于第一安装支架20上,第二翻边21朝向车外翻折。第一翻边11与第二翻边21相对设置,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使翼子板主体10和第一安装支架20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其中,通过设置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21,可以提升翼子板主体10和第一安装支架20之间的焊接面积。
如图2-图5所示,翼子板组件100还包括:加强板40,部分加强板40固定于翼子板主体10朝向车内的一侧,另一部分加强板40和第一安装支架20固定连接。也就是说,翼子板组件100还包括加强板40,加强板40的一部分与翼子板主体10固定连接,以提高翼子板主体10的结构刚度,加强板40的另一部分与第一安装支架20固定连接,以提高第一安装支架20的刚度,使得第一安装支架20的刚度满足安装需求,无需增加其他结构来提升第一安装支架20的刚度,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安装支架20给前杠以及大灯提供稳定的安装点位。
如图2所示,加强板40的上端设置有第三翻边41,翼子板主体10的上端设置有第四翻边12,第三翻边41和第四翻边12相对设置,第三翻边41和第四翻边12相互焊接。具体来说,第三翻边41位于加强板40的上端,第四翻边12位于翼子板主体10的上端,第三翻边41与第四翻边12相对设置,并且第三翻边41与第四翻边12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即,加强板40的上端延伸到翼子板主体10的上端,以加强翼子板主体10上端局部的强度,解决了翼子板主体10局部的安装点刚度不足的问题。
又或者,第三翻边4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411,第四翻边1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21,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411后和第二安装孔121连接。在第三翻边41和第四翻边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411和第二安装孔121,再用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411和第二安装孔121并固定连接第三翻边41和第四翻边12,以使加强板40和翼子板主体10固定连接,提高加强板40与翼子板主体10的连接强度。
以及,还可以通过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411和第二安装孔121后与车身固定连接,实现加强板40和翼子板主体10之间连接,以及方便翼子板组件100和车身组装。
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栓。
进一步地,部分加强板40朝向翼子板主体1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42,凹槽42内容纳有胶水,以粘接加强板40和翼子板主体10。也就是说,加强板40与翼子板主体10之间除了焊接连接以外,还包括粘接连接,部分加强板40朝向翼子板主体1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42,在凹槽42内涂有胶水,胶水使得加强板40可以与翼子板主体10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加强板40与翼子板主体10的连接强度。
更进一步地,另一部分加强板40和第一安装支架20相互焊接,和/或,另一部分加强板40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43,第一安装支架20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22,紧固件穿过第三安装孔43和第四安装孔22后与大灯和/或前杠连接。也就是说,加强板40向前延伸到第一安装支架20,加强板40与第一安装支架20焊接固定。又或者,加强板40和第一安装支架20上分别设置第三安装孔43和第四安装孔22,紧固件穿过第三安装孔43和第四安装孔22后固定连接加强板40和第一安装支架20,提高了第一安装支架20安装点的刚度。
其中,还可以通过紧固件穿过第三安装孔43和第四安装孔22后与前杠和/或大灯连接,这样可以实现第一安装支架20和加强板40之间的连接,以及方便前杠以及大灯的安装。
根据图2所示,翼子板主体10的后下段设置有朝向下端翻折的第五翻边13,第二安装支架30上设置有第六翻边31,第五翻边13和第六翻边31相互焊接。也就是说,翼子板主体10上还设置有第五翻边13,第五翻边13位于翼子板主体10的后下段,并且第五翻边13朝向下端翻折,第二安装支架30上设置有第六翻边31,第六翻边31向上翻折。第五翻边13与第六翻边31焊接固定。
其中,第五翻边13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第五翻边13和至少另一个第五翻边13之间相互垂直。第五翻边13有多个,至少一个第五位翻边与至少另一个翻边之间相互垂直,以使翼子板组件100满足安装需求。
又或者,第六翻边31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第六翻边31和至少另一个第六翻边31之间相互垂直。第六翻边31为多个,至少一个第六翻边31和至少另一个第六翻边31之间相互垂直,以使第六翻边31与第五翻边13配合,提高翼子板主体10与第二安装支架30的连接强度,并且使得第二安装支架30满足安装需求。
如图3-图5所示,至少一个第五翻边13和至少另一个第五翻边13之间设置有缺口14。在至少一个第五翻边13和至少另一个第五翻边13之间设置缺口14,可以避免翼子板主体10成型困难的问题,降低成型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翼子板组件100。其中,翼子板组件100分为三部分,使得翼子板组件100易于成型,并且可以满足与大灯、前杠和轮眉的安装需求,以及,翼子板组件100自身的结构刚度强,使得翼子板组件100与大灯、前杠和轮眉的连接强度较高,保证车辆的整体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翼子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翼子板主体(10);
第一安装支架(20),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0)设置于所述翼子板主体(10)的前端且和所述翼子板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0)用于安装大灯和/或前杠;
第二安装支架(30),所述第二安装支架(30)设置于所述翼子板主体(10)的后下端且和所述翼子板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30)用于安装轮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主体(10)的前端设置有朝向车内翻折的第一翻边(11),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0)设置有朝向车外翻折的第二翻边(21),所述第一翻边(11)和所述第二翻边(21)相互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40),部分所述加强板(40)固定于所述翼子板主体(10)朝向车内的一侧,另一部分所述加强板(40)和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0)的上端设置有第三翻边(41),所述翼子板主体(10)的上端设置有第四翻边(12),所述第三翻边(41)和所述第四翻边(12)相对设置;
所述第三翻边(41)和所述第四翻边(12)相互焊接;和/或,
所述第三翻边(4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411),所述第四翻边(1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21),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411)后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加强板(40)朝向所述翼子板主体(1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42),所述凹槽(42)内容纳有胶水,以粘接所述加强板(40)和所述翼子板主体(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另一部分所述加强板(40)和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0)相互焊接;和/或,
另一部分所述加强板(40)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43),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0)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22),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43)和所述第四安装孔(22)后与所述大灯和/或所述前杠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主体(10)的后下段设置有朝向下端翻折的第五翻边(13),所述第二安装支架(30)上设置有第六翻边(31),所述第五翻边(13)和所述第六翻边(31)相互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翼子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翻边(13)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五翻边(13)和至少另一个所述第五翻边(13)之间相互垂直;和/或,
所述第六翻边(31)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所述第六翻边(31)和至少另一个所述第六翻边(31)之间相互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翼子板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五翻边(13)和至少另一个所述第五翻边(13)之间设置有缺口(14)。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组件(100)。
CN202222410091.9U 2022-09-09 2022-09-09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Active CN218021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0091.9U CN218021859U (zh) 2022-09-09 2022-09-09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0091.9U CN218021859U (zh) 2022-09-09 2022-09-09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1859U true CN218021859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5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10091.9U Active CN218021859U (zh) 2022-09-09 2022-09-09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1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4966B2 (en) Vehicle bumper fascia retainer
WO2013145457A1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2116408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210502897U (zh) 一种后轮罩外板总成
CN212507831U (zh) 一种车门锁扣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8021859U (zh)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CN216916052U (zh) 车辆后轮罩总成及车辆
CN21006313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87055U (zh) 蓄电池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
CN212738294U (zh) 一种支架
CN217554025U (zh) 仪表板管梁安装板及汽车
CN217515248U (zh) 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623791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焊接总成
CN214057713U (zh) 一种cd柱加强连接结构、后轮罩连接组件及车辆
CN219524043U (zh) 后轮罩安装构造
CN216783638U (zh) 敞篷车的后侧围结构及敞篷车
CN218892621U (zh) 翼子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87269U (zh) 用于车辆的雨刮支架及车辆
CN211809200U (zh) 一种后排座椅铰链安装支架、后排座椅及汽车
CN217198380U (zh) 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JPH059248Y2 (zh)
JP2005313728A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US20230040325A1 (en) Front body structure
CN217124510U (zh) 一种车门结构及汽车
CN219428048U (zh) 车辆的d柱外饰板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