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6849U - 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6849U
CN219466849U CN202320668307.3U CN202320668307U CN219466849U CN 219466849 U CN219466849 U CN 219466849U CN 202320668307 U CN202320668307 U CN 202320668307U CN 219466849 U CN219466849 U CN 219466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ing
plate
die
push ro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83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贤鑫
王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hai Youxin M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hai Youxin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hai Youxin M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hai Youxin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83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6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6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6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之间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模板与下模板,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相应位置分别包覆设置有上模仁与下模仁,上模仁与下模仁组合后构成模腔,下模板中位于下模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组件、及滑动设置于下模仁中的第二滑块组件,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均设置有可推动各自的斜推组件,下模板设置有穿透其自身且可上下移动的组合成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脱模有效,通过由第一成型组件与第二成型组件组合而成的组合成型装置,得以使产品中的卡接装置顺利地成型与脱模。

Description

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一种仪表板下本体,其整体呈M形结构,M形结构的正面则是暴露在汽车仪表盘的外部,反面则是位于汽车仪表盘中与外表相反的一侧,通常会在反面的仪表板下本体中设置多个卡接装置01,卡接装置包括第一卡位部02、第二卡位部03、第三卡位部04,第一卡位部为向内凹陷的深槽形结构,第二卡位部位于第一卡位部的上方,第二卡位部与第三卡位部均呈长方形的凹槽结构且相连通设置,对于此款特殊结构的卡接装置,必须专门为其设计合理的结构才能够进行脱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以解决产品中卡接装置的成型与脱模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之间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模板与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相应位置分别包覆设置有上模仁与下模仁,所述的上模仁与下模仁组合后构成模腔,所述上安装板设置有与模腔相连通的注料孔,位于上安装板与上模板之间设置有与注料孔相连通的热流道板,所述下模板中位于下模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组件、及滑动设置于下模仁中的第二滑块组件,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均设置有可推动各自的斜推组件,所述下模板设置有穿透其自身且可上下移动的组合成型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新颖性的地方在于:利用组合成型装置可以成型产品中的卡接装置,也即是可以成型产品中的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第三卡位部,做到一次性成型与顺利脱模,另外通过斜推组件带动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脱离模腔,得以成型产品中的相应部位,完美地成型产品后并脱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组合成型装置包括第一成型组件、及位于第一成型组件内的第二成型组件,所述的第一成型组件与第二成型组件固定连接。将组合成型装置分解成第一成型组件与第二成型组件,有利于模具的组装及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成型组件包括第一成型端、及与第一成型端固定连接且具有倾斜角度的第一推杆,所述的第一成型端与第一推杆通过第一固定销固定连接。第一成型端与模腔相组合连接,并可在第一推杆的推动下与模腔实现组合或分离,利用第一固定销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一成型端与第一推杆之间的连接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成型端包括与产品中第一卡位部相吻合的第一成型部、及与第一成型部一体成型的第一本体,所述的第一本体设置有第一沉孔、以及位于第一沉孔侧壁上且与第一沉孔相垂直的第一穿孔,所述的第一推杆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的第一推杆插设于第一沉孔内且令第二穿孔与第一穿孔具有相同的中心轴,所述的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通过第一固定销锁定连接。第一成型部与第一本体一体成型设计,可保证第一成型端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其他与其相关的结构设计,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成型组件包括第二成型端、及用于锁定第二成型端的第二固定销,所述的第二成型端包括与产品中第二卡位部、第三卡部相吻合的第二成型部、及与第二成型部一体成型的第二本体,所述的第一本体设置有第二沉孔、以及位于第二沉孔侧壁上且与第二沉孔相垂直的第三穿孔,所述的第二本体设置有第四穿孔,所述的第二本体插设于第二沉孔内且令第三穿孔与第四穿孔具有相同的中心轴,所述的第三穿孔与第四穿孔通过第二固定销锁定连接。以上所述的结构设计,保证第二成型组件可正常运行,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推杆设置有可带动其移动的斜顶滑座,所述的斜顶滑座包括底座、中转块、滑板,所述中转块与第一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数量为两块且转动设置于滑块的两侧,所述的滑板与底座滑动连接。由底座、中转块、滑板三者组成的斜顶滑座,有利于各个配件的装配及制作成型,可适当的降低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推杆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镶块,所述的镶块固定连接于下模板的下端。通过镶块可起到良好的耐磨作用,保证第一推杆能使用更长的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均包括第三成型部、第三滑动块,所述的第三成型部与第三滑动块一体成型,并且所述第三滑动块与下模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成型部与模腔相吻合。上述结构设计合理,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斜推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二推杆、以及与第二推杆相插接的限定块,所述的第二推杆与上模板通过限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滑动块设置有与第二推杆滑动连接的斜通孔。在模具设计中,利用与上模板固定连接的第二推杆,在与第三滑动块的斜通孔滑动连接的情况下,可推动第三滑动块移动,确保第三成型部与模腔实现合模或脱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穿透其自身且可上下移动的多根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与模腔相抵接,下端固定连接于推板上,所述的推板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油缸,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于推板上。当产品成型并固化后,通过油缸带动推板与顶杆的同步上移,将产品顶出模腔,使产品能成功脱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脱模有效,通过由第一成型组件与第二成型组件组合而成的组合成型装置,得以使产品中的卡接装置顺利地成型与脱模;另外,当产品成型后,还可借助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的作用,成型产品中其他的相应结构,并通过斜推组件将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带离模腔,成功脱模,并保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仪表板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组合成型装置与斜顶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部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第二滑块组件与斜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卡接装置;02、第一卡位部;03、第二卡位部;04、第三卡位部;1、上安装板;2、热流道板;3、上模板;4、上模仁;5、下模仁;6、斜推组件;7、第一滑块组件;8、下模板;9、下安装板;10、油缸;11、推板;12、第二滑块组件;13、注料孔;14、第一成型组件;15、第二成型组件;16、斜顶滑座;17、镶块;18、第三成型部;19、第三滑动块;20、顶杆;
61、第二推杆;62、限定块;141、第一成型端;142、第一推杆;143、第一固定销;151、第二成型端;152、第二固定销;161、底座;162、中转块;163、滑板;191、斜通孔;
1411、第一成型部;1412、第一本体;1421、第二穿孔;1511、第二成型部;1512、第二本体;
1412a、第一穿孔;1412b、第二沉孔;1412c、第三穿孔;1512a、第四穿孔。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包括上安装板1、下安装板9,上安装板1与下安装板9之间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模板3与下模板8,上模板3与下模板8之间的相应位置分别包覆设置有上模仁4与下模仁5,上模仁4与下模仁5组合后构成模腔,上安装板1设置有与模腔相连通的注料孔13,位于上安装板1与上模板3之间设置有与注料孔13相连通的热流道板2,下模板8中位于下模仁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组件7、及滑动设置于下模仁5中的第二滑块组件12,第一滑块组件7与第二滑块组件12均设置有可推动各自的斜推组件6,下模板8设置有穿透其自身且可上下移动的组合成型装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安装板1、下安装板9、上模板3、下模板8、上模仁4、下模仁5等相关配合均属于模具的必备零件,已被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无需再作过多赘述。
更进一步地,以上所述具有新颖性的地方在于:利用组合成型装置的设计,可成型产品中的卡接装置01,意味着产品中的第一卡位部02、第二卡位部03、第三卡位部04可一次性注塑成型,并顺利脱模,另外,通过斜推组件6带动第一滑块组件7与第二滑块组件12的移动,得以实现与各滑块组件相匹配的产品结构能顺利成型与脱模。
参照图3至图4所示:组合成型装置包括第一成型组件14、及位于第一成型组件14内的第二成型组件15,第一成型组件14与第二成型组件15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组合成型装置由第一成型组件14与第二成型组件15装配而成,有利于各个组件的制作及顺利组装,同时也有利于后续的维修处理。
第一成型组件14包括第一成型端141、及与第一成型端141固定连接且具有倾斜角度的第一推杆142,第一成型端141与第一推杆142通过第一固定销143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一固定销143用于连接第一成型端141与第一推杆142,保证两者的连接牢固可靠。
第一成型端141包括与产品中第一卡位部02相吻合的第一成型部1411、及与第一成型部1411一体成型的第一本体1412,第一本体1412设置有第一沉孔、以及位于第一沉孔侧壁上且与第一沉孔相垂直的第一穿孔1412a,第一推杆142设置有第二穿孔1421,第一推杆142插设于第一沉孔内且令第二穿孔1421与第一穿孔1412a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第一穿孔1412a与第二穿孔1421通过第一固定销143锁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结构中,由第一成型部1411与第一本体1412组合而成的第一成型端141,可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并且有利于产品的成型工作,另外,在第一本体1412与第一推杆142中设置了相应地连接结构,保证两个配件之间能顺利装配。
第二成型组件15包括第二成型端151、及用于锁定第二成型端151的第二固定销152,第二成型端151包括与产品中第二卡位部03、第三卡部相吻合的第二成型部1511、及与第二成型部1511一体成型的第二本体1512,第一本体1412设置有第二沉孔1412b、以及位于第二沉孔1412b侧壁上且与第二沉孔1412b相垂直的第三穿孔1412c,第二本体1512设置有第四穿孔1512a,第二本体1512插设于第二沉孔1412b内且令第三穿孔1412c与第四穿孔1512a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第三穿孔1412c与第四穿孔1512a通过第二固定销152锁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结构中,由第二成型端151与第二固定销152组成第二成型组件15,保证模具能正常工作,同时,位于第一本体1412、第二本体1512上的相关连接结构,保证第二本体1512与第一本体1412的有效连接。
参照图5所示:第一推杆142设置有可带动其移动的斜顶滑座16,斜顶滑座16包括底座161、中转块162、滑板163,中转块162与第一推杆142的下端固定连接,滑板163的数量为两块且转动设置于滑块的两侧,滑板163与底座161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当底座161在上下移动时,通过滑板163与底板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使中转块162在上下移动的同时,还伴有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保证第一成型组件14与第二成型组件15的移动顺畅,有利于脱模工作的进行。
参照图3所示:第一推杆142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镶块17,镶块17固定连接于下模板8的下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镶块17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延长第一推杆142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6所示:第一滑块组件7与第二滑块组件12均包括第三成型部18、第三滑动块19,第三成型部18与第三滑动块19一体成型,并且第三滑动块19与下模板8滑动连接,第三成型部18与模腔相吻合。
进一步地,在上述结构中,第三成型部18与模腔相吻合,以成型与第三成型部18相关联的结构,并且在第三滑动块19的配合下,得以跟模腔顺利的实现合模与脱模。
斜推组件6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二推杆61、以及与第二推杆61相插接的限定块62,第二推杆61与上模板3通过限定块62固定连接,第三滑动块19设置有与第二推杆61滑动连接的斜通孔191。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推杆61通过限定块62与上模板3固定连接,保证连接牢固,当第二推杆61与斜通孔191配合时,可使第三滑动块19产生水平方向的移动。
参照图2所示:下模板8设置有穿透其自身且可上下移动的多根顶杆20,顶杆20的上端与模腔相抵接,下端固定连接于推板11上,推板11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油缸10,底座161固定连接于推板11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结构设计中,油缸10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置于推板11的四角,当油缸10同时移动时,可保证推板11四个方位上的移动能同步,以使得顶杆20的移动顺畅,并将产品顶出模腔。
本实施新型的工作步骤如下:
合模时,通过上模仁4与下模仁5组合构成的模腔,得以成型产品,待产品冷却固化后,需要做脱模处理。
脱模时,上安装板1、热流道板2、上模板3、上模仁4四者同步上移,同时将斜推组件6往上拖动,在第二推杆61的作用下,使第三成型部18与第三滑动块19脱离模腔,然后启动油缸10并带动推板11上移,得以将顶杆20与斜顶滑座16同时往上推动,当斜顶滑座16往上移动时,第一成型组件14与第二成型组件15会带有倾斜角度的往上移动,并且还伴有水平方向的移动,使得第一成型组件14、第二成型组件15与模腔成功脱模,从而得到产品的第一卡位部02、第二卡位部03、第三卡位部04,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包括上安装板(1)、下安装板(9),所述上安装板(1)与下安装板(9)之间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模板(3)与下模板(8),所述上模板(3)与下模板(8)之间的相应位置分别包覆设置有上模仁(4)与下模仁(5),所述的上模仁(4)与下模仁(5)组合后构成模腔,所述上安装板(1)设置有与模腔相连通的注料孔(13),位于上安装板(1)与上模板(3)之间设置有与注料孔(13)相连通的热流道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8)中位于下模仁(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组件(7)、及滑动设置于下模仁(5)中的第二滑块组件(12),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7)与第二滑块组件(12)均设置有可推动各自的斜推组件(6),所述下模板(8)设置有穿透其自身且可上下移动的组合成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成型装置包括第一成型组件(14)、及位于第一成型组件(14)内的第二成型组件(15),所述的第一成型组件(14)与第二成型组件(1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成型组件(14)包括第一成型端(141)、及与第一成型端(141)固定连接且具有倾斜角度的第一推杆(142),所述的第一成型端(141)与第一推杆(142)通过第一固定销(14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成型端(141)包括与产品中第一卡位部(02)相吻合的第一成型部(1411)、及与第一成型部(1411)一体成型的第一本体(1412),所述的第一本体(1412)设置有第一沉孔、以及位于第一沉孔侧壁上且与第一沉孔相垂直的第一穿孔(1412a),所述的第一推杆(142)设置有第二穿孔(1421),所述的第一推杆(142)插设于第一沉孔内且令第二穿孔(1421)与第一穿孔(1412a)具有相同的中心轴,所述的第一穿孔(1412a)与第二穿孔(1421)通过第一固定销(143)锁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成型组件(15)包括第二成型端(151)、及用于锁定第二成型端(151)的第二固定销(152),所述的第二成型端(151)包括与产品中第二卡位部(03)、第三卡部相吻合的第二成型部(1511)、及与第二成型部(1511)一体成型的第二本体(1512),所述的第一本体(1412)设置有第二沉孔(1412b)、以及位于第二沉孔(1412b)侧壁上且与第二沉孔(1412b)相垂直的第三穿孔(1412c),所述的第二本体(1512)设置有第四穿孔(1512a),所述的第二本体(1512)插设于第二沉孔(1412b)内且令第三穿孔(1412c)与第四穿孔(1512a)具有相同的中心轴,所述的第三穿孔(1412c)与第四穿孔(1512a)通过第二固定销(152)锁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推杆(142)设置有可带动其移动的斜顶滑座(16),所述的斜顶滑座(16)包括底座(161)、中转块(162)、滑板(163),所述中转块(162)与第一推杆(14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板(163)的数量为两块且转动设置于滑块的两侧,所述的滑板(163)与底座(161)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推杆(142)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镶块(17),所述的镶块(17)固定连接于下模板(8)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7)与第二滑块组件(12)均包括第三成型部(18)、第三滑动块(19),所述的第三成型部(18)与第三滑动块(19)一体成型,并且所述第三滑动块(19)与下模板(8)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成型部(18)与模腔相吻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推组件(6)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二推杆(61)、以及与第二推杆(61)相插接的限定块(62),所述的第二推杆(61)与上模板(3)通过限定块(62)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滑动块(19)设置有与第二推杆(61)滑动连接的斜通孔(19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板(8)设置有穿透其自身且可上下移动的多根顶杆(20),所述顶杆(20)的上端与模腔相抵接,下端固定连接于推板(11)上,所述的推板(11)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油缸(10),所述的底座(161)固定连接于推板(11)上。
CN202320668307.3U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 Active CN219466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8307.3U CN219466849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8307.3U CN219466849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6849U true CN219466849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35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8307.3U Active CN219466849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6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7303A (zh) 一种弯管自动脱模模具
CN107443686B (zh) 四面同时抽芯模具
CN219466849U (zh) 一种仪表板下本体的成型模具
CN210082294U (zh) 一种保护套注塑模具
CN111231233A (zh) 一种三板模具
CN215969894U (zh) 橡胶件成型模具及硫化机
CN214294246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0453610U (zh) 一种脱模装置及模具设备
CN209794442U (zh) 具有弹性顶出复位机构的内分型汽车保险杠注塑模具
CN113334704A (zh) 组合斜顶脱模机构
CN111231234A (zh) 注塑模具
CN215882403U (zh) 一种汽车装饰板的成型模具
CN216068532U (zh) 电镀件倒扣脱模机构
CN220373827U (zh) 塑料底座注塑模顶针顶片脱模机构
CN219464727U (zh) 一种发动机下箱体的压铸模具
CN220447078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
CN215039886U (zh) 基于油缸侧抽芯脱模技术的儿童阶梯坐便器本体注塑模
CN215396676U (zh) 热流道进浇的储物箱模具内置式抽芯机构
CN216068519U (zh) 电动车车灯底座模具双斜顶脱模机构
CN219581631U (zh) 一种发动机外管的压铸模具
CN219405287U (zh) 一种汽车扶手面板的二次脱模结构
CN219153610U (zh) 一种一射不开模二射开模的双色模具滑块机构
CN109291377B (zh)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模具的脱模机构
CN212826556U (zh) 一种天窗按钮制作模具
CN219686440U (zh) 一种装饰面板的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