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1003U - 一种随动器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动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1003U
CN218751003U CN202223317000.3U CN202223317000U CN218751003U CN 218751003 U CN218751003 U CN 218751003U CN 202223317000 U CN202223317000 U CN 202223317000U CN 218751003 U CN218751003 U CN 218751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osses
boss
follower
fron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70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良
尹军明
冯建华
朱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Hongyan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Hongyan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Hongyan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Hongyan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70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1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1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1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动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器支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C字形板状结构体,所述主体的左下部设置有向左延伸的第一外伸角板,所述主体的左上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外伸角板,所述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板;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凸台和第三凸台,第二凸台的顶面和第三凸台的顶面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四凸台,所述第四凸台的顶面上设置有螺纹孔。采用本随动器支架结构简单、安装紧凑、利于轻量化。

Description

一种随动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随动器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重卡的随动器通常通过一个框形连接架独立安装在车架上,这种框形连接架占用空间大,也比较笨重,随着重卡功能的发展,车架上集成的零部件增多,安装空间越来越有限,上述随动器的安装结构不利于整车紧凑布置、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随动器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随动器安装结构不紧凑、占用空间大、不轻量化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动器支架,所述随动器支架用于将随动器和转向管路固定架二者与车架纵梁连接,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随动器支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C字形板状结构体,所述主体的左下部设置有向左延伸的第一外伸角板,所述主体的左上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外伸角板,所述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板;所述主体前侧面的C字形两个自由端以及第一外伸角板前侧面的左端均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随动器的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轴向与主体的前侧面垂直设置;所述主体前侧面的中下部设置有2个第二凸台,2个第二凸台沿水平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外伸角板的前侧面上设置有2个第三凸台,2个第三凸台沿竖向分布,所述第二凸台与第三凸台的高度相同,第二凸台的顶面和第三凸台的顶面上均设置有用于与车架纵梁连接的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通孔的轴向与主体前侧面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四凸台,2个第四凸台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四凸台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转向管路固定架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与主体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左上部设置有弧形凹槽。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申请的随动器支架结构简单,重量轻,有利于整车轻量化设计;另外采用本随动器支架可以将随动器和转向管路固定架集成安装到车架纵梁上,结构紧凑,大大节约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11、第一外伸角板;12、第二外伸角板;13、连接板;14、第一凸台;15、第一连接通孔;16、第二凸台;17、第三凸台;18、第二连接通孔;19、第四凸台;20、螺纹孔;21、加强筋;22、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随动器支架,所述随动器支架用于将随动器和转向管路固定架二者与车架纵梁连接,所述随动器支架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C字形板状结构体,所述主体1的左下部设置有向左延伸的第一外伸角板11,所述主体1的左上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外伸角板12,所述主体1的上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板13;所述主体1前侧面的C字形两个自由端以及第一外伸角板11前侧面的左端均设置有第一凸台14,所述第一凸台14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随动器的第一连接通孔15,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5的轴向与主体1的前侧面垂直设置;所述主体1前侧面的中下部设置有2个第二凸台16,2个第二凸台16沿水平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外伸角板12的前侧面上设置有2个第三凸台17,2个第三凸台17沿竖向分布,所述第二凸台16与第三凸台17的高度相同,第二凸台16的顶面和第三凸台17的顶面上均设置有用于与车架纵梁连接的第二连接通孔18,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8的轴向与主体1前侧面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1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四凸台19,2个第四凸台19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四凸台19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转向管路固定架的螺纹孔20。
为了提高随动器支架的强度,所述第一凸台14与主体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21。
为了避让其他安装螺栓,避免干涉,所述主体1的左上部设置有弧形凹槽22。

Claims (3)

1.一种随动器支架,所述随动器支架用于将随动器和转向管路固定架二者与车架纵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器支架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C字形板状结构体,所述主体(1)的左下部设置有向左延伸的第一外伸角板(11),所述主体(1)的左上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外伸角板(12),所述主体(1)的上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板(13);所述主体(1)前侧面的C字形两个自由端以及第一外伸角板(11)前侧面的左端均设置有第一凸台(14),所述第一凸台(14)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随动器的第一连接通孔(15),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5)的轴向与主体(1)的前侧面垂直设置;所述主体(1)前侧面的中下部设置有2个第二凸台(16),2个第二凸台(16)沿水平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外伸角板(12)的前侧面上设置有2个第三凸台(17),2个第三凸台(17)沿竖向分布,所述第二凸台(16)与第三凸台(17)的高度相同,第二凸台(16)的顶面和第三凸台(17)的顶面上均设置有用于与车架纵梁连接的第二连接通孔(18),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8)的轴向与主体(1)前侧面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1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四凸台(19),2个第四凸台(19)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四凸台(19)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转向管路固定架的螺纹孔(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4)与主体(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2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随动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左上部设置有弧形凹槽(22)。
CN202223317000.3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随动器支架 Active CN218751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7000.3U CN218751003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随动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7000.3U CN218751003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随动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1003U true CN218751003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1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7000.3U Active CN218751003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随动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1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51003U (zh) 一种随动器支架
CN214565664U (zh) 一种汽车后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13676903U (zh) 一种载重汽车左前接梁
CN203439022U (zh) 一种abs液压控制单元安装支架
CN202378953U (zh) 一种汽车车架前延伸梁装置
CN214647569U (zh) 一种矿用工程车辆变速箱辅助支撑及工程车辆
CN215204339U (zh) 用于折弯式车架弯折部的吊耳支架
CN115416468A (zh) 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车架总成和新能源商用车
CN212827752U (zh) 一种基于10米全承载式城市客车的后空气悬架底座总成的结构
CN211076060U (zh) 一种电动车铝副车架
CN211641810U (zh) 一种电动轻卡用的电池箱托架
CN220483071U (zh) 一种重型卡车用电机悬置支架结构
CN217994691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及电动自行车
CN218141765U (zh) 一种汽车前轴结构
CN220391123U (zh) 一种尾灯支架及尾灯安装总成
CN215883390U (zh) 副驾底座总成
CN218343598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一体化压铸副车架结构
CN210652662U (zh) 一种重卡膨胀箱的安装结构
CN204547732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13623135U (zh) 一种新型叉车护顶架
CN220220315U (zh) 一种新型平衡轴支架
CN219988925U (zh) 摆臂、摆臂总成和车辆
CN217022667U (zh)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总成
CN211417123U (zh) 一种车载t-box安装结构
CN216805697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电动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