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5428U - 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5428U
CN218535428U CN202222400893.1U CN202222400893U CN218535428U CN 218535428 U CN218535428 U CN 218535428U CN 202222400893 U CN202222400893 U CN 202222400893U CN 218535428 U CN218535428 U CN 218535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jector pin
hot runner
fixing plate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08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rlman Electrical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rlman Electrical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rlman Electrical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rlman Electrical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008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5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5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5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母模板和公模板,母模板上面设置有热流道板,热流道板上面设置有上固定板,公模板上沿着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有预注塑模仁、分离模仁和二次成型模仁,公模板上方设置有浮料板,浮料板中间放置有料带,公模板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浮料板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热流道板内设置有热流道,热流道的两个热咀分别与预注塑模仁和二次成型模仁连接,热流道板上设置有位于分离模仁上方的分离组件;公模板下侧设置有两个模角,两个模角下面设置有下固定板,下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将产品顶出的顶针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能够减少生产过程操作流程,具备占用空间小和成本投资小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属于注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含预成型注塑产品工艺复杂,通常由一预成型生产线及二次成型注塑两大部分组成。预成型又主要包含折弯,预成型及分离这几部份,再通过机器人和机械手运动将分离出来的预成型产品埋入二次成型来注塑生产。为此我们通常需要为折弯,预成型,分离及二次成型每一部份都要设计一套模具,整个生产过程操作繁琐且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同时存在模具成本投资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能够减少生产过程操作流程,具备占用空间小和成本投资小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母模板和公模板,所述母模板上面设置有热流道板,所述热流道板上面设置有上固定板,所述公模板上沿着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有预注塑模仁、分离模仁和二次成型模仁,所述公模板上方位于所述预注塑模仁和分离模仁两侧设置有浮料板,所述浮料板中间放置有料带,所述公模板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浮料板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热流道板内设置有热流道,所述热流道的两个热咀分别与所述预注塑模仁和二次成型模仁连接,所述热流道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分离模仁上方的分离组件;所述公模板下侧设置有两个模角,两个所述模角下面设置有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将产品顶出的顶针组件。
所述分离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热流道板上所述两个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热流道的两侧,所述分离模仁的上方设置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的下面设置有分离冲头入子,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下端与所述分离板的两侧连接。
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杆固定板,所述顶杆固定板位于所述下固定板内,所述顶杆固定板下面连接有顶杆的上端,所述顶杆固定板上面连接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上设置有顶针和顶针固定板,所述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位于两个所述模角之间,所述顶针穿过所述顶针固定板,所述顶针位于所述预注塑模仁和二次成型模仁下方。
所述所述公模板与所述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柱,所述顶针板和顶针固定板穿过所述导向柱。
所述第一气缸的个数为4个,分别位于所述浮料板的四角处。
所述公模板内位于所述分离模仁正下方设置有废料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采用新型预成型和二次成型一体化设计结构设计,将整个流程限制在一套模具中操作即可,能够减少生产过程操作流程,同时具备占用空间小和成本投资小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上固定板、热流道板和母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上固定板;2-热流道板;3-母模板;4-公模板;5-模角;6-下固定板;7-顶杆;8-第一气缸;9-浮料板;10-第二气缸;11-分离板;12-二次成型模仁;13-分离模仁;14-预注塑模仁;15-热流道;16-顶针固定板;17-顶针;18-废料盒;19-顶杆固定板;20-顶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到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母模板3和公模板4,母模板3上面设置有热流道板2,热流道板2上面设置有上固定板1。公模板4上沿着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有预注塑模仁14、分离模仁13和二次成型模仁12,图1中进料方向为从右往左。
公模板4上方位于预注塑模仁14和分离模仁13两侧设置有浮料板9,浮料板9内侧开槽,中间放置有料带。公模板4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浮料板9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8的个数为4个,分别位于浮料板9的四角处。本实用新型第一气缸8带动浮料板9上料带上下运动,母模板3和公模板4合模时,第一气缸8带动浮料板9向下运动,当需要通过外部送料机构向前送料时,第一气缸8带动浮料板9向上运动。
热流道板2内设置有热流道15,热流道15的两个出口分别与预注塑模仁14和二次成型模仁12连接,热流道15用于产品注塑。热流道板2上设置有位于分离模仁13上方的分离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分离组件包括设置在热流道板2上两个第二气缸10,两个第二气缸10位于热流道15的两侧,分离模仁13的上方设置有分离板11,分离板11的下面设置有分离冲头入子,两个第二气缸10的下端与分离板11的两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气缸10带动分离板11上分离冲头入子上下运动,实现料带分离处理。公模板4内位于分离模仁13正下方设置有废料盒18,用于收集废料。
公模板4下侧设置有两个模角5,两个模角5下面设置有下固定板6,下固定板6上设置有用于将产品顶出的顶针组件。在本实施例中,顶针组件包括顶杆固定板19,顶杆固定板19位于下固定板6内,顶杆固定板19下面连接有顶杆7的上端。顶杆7下端与注塑机相连。顶杆固定板19上面连接有顶针板20,顶针板20上设置有顶针17和顶针固定板16,顶针板20和顶针固定板16位于两个模角5之间,顶针17穿过顶针固定板16,顶针17位于预注塑模仁14和二次成型模仁12下方。当模具成型完以后产品还是在模具型腔里。注塑机推动顶杆7,顶杆7和顶针板20固定在一起,从而推动顶针20,顶针板上的顶针17可以把料带产品从模具型腔里顶出来。为了方便针板20和顶针固定板16上下运动限位,公模板4与下固定板6之间设置有导向柱,顶针板20和顶针固定板16穿过导向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料带放入到浮料板上,在送料机构的作用下料带被送入模具内的第一个工位-预成型,第一气缸8带动浮料板9向下运动,模具合模,进行产品预成型,然后模具开模,第一气缸8带动浮料板9向上运动,通过顶针17将料带产品从模具型腔里顶出来;料带继续在送料机构的作用下送入模具内的第二个工位-分离模块,模具合模,第二气缸10带动分离板11上分离冲头入子对料带产品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废料收集在废料盒子里;然后模具开模,第一气缸8带动浮料板9向上运动,分离后预成型产品被机台旁边的机器人上装夹的机械手送入模具内的第三个工位-二次成型,第一气缸8带动浮料板9向下运动,模具合模,进行产品二次成型,结束后顶针17把料带产品将模具型腔里顶出来,整个流程结束。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母模板(3)和公模板(4),所述母模板(3)上面设置有热流道板(2),所述热流道板(2)上面设置有上固定板(1),所述公模板(4)上沿着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有预注塑模仁(14)、分离模仁(13)和二次成型模仁(12),所述公模板(4)上方位于所述预注塑模仁(14)和分离模仁(13)两侧设置有浮料板(9),所述浮料板(9)中间放置有料带,所述公模板(4)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浮料板(9)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8),所述热流道板(2)内设置有热流道(15),所述热流道(15)的两个热咀分别与所述预注塑模仁(14)和二次成型模仁(12)连接,所述热流道板(2)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分离模仁(13)上方的分离组件;所述公模板(4)下侧设置有两个模角(5),两个所述模角(5)下面设置有下固定板(6),所述下固定板(6)上设置有用于将产品顶出的顶针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热流道板(2)上的两个第二气缸(10),两个所述第二气缸(10)位于所述热流道(15)的两侧,所述分离模仁(13)的上方设置有分离板(11),所述分离板(11)的下面设置有分离冲头入子,两个所述第二气缸(10)的下端与所述分离板(11)的两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杆固定板(19),所述顶杆固定板(19)位于所述下固定板(6)内,所述顶杆固定板(19)下面连接有顶杆(7)的上端,所述顶杆固定板(19)上面连接有顶针板(20),所述顶针板(20)上设置有顶针(17)和顶针固定板(16),所述顶针板(20)和顶针固定板(16)位于两个所述模角(5)之间,所述顶针(17)穿过所述顶针固定板(16),所述顶针(17)位于所述预注塑模仁(14)和二次成型模仁(12)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板(4)与所述下固定板(6)之间设置有导向柱,所述顶针板(20)和顶针固定板(16)穿过所述导向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8)的个数为4个,分别位于所述浮料板(9)的四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板(4)内位于所述分离模仁(13)正下方设置有废料盒(18)。
CN202222400893.1U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 Active CN218535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0893.1U CN218535428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0893.1U CN218535428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5428U true CN218535428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72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0893.1U Active CN218535428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5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35428U (zh) 一种一体化注塑模具结构
CN218593444U (zh) 二次脱模模具
CN218139599U (zh)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大型蝶形格栅模具
CN218519081U (zh) 互感器外壳成型模具
CN215472726U (zh) 风冷模具
CN214773659U (zh) 一种汽车喇叭罩特殊直顶进胶模具结构
CN211389929U (zh) 高稳定性注塑模具
CN213614041U (zh) 一种电熨斗底板的专用模具
CN214111314U (zh) 汽车保险杠三板模顺序合模双重限位机构
CN211730074U (zh) 一种模内自动切料头机构
CN212072736U (zh) 一种可自动切除余料的滤网生产模具
CN209552363U (zh) 一种新型切除浇口的机构
CN209320217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的三级顶出机构
CN217670843U (zh) 一种具有内缩机构的深筒注塑模具
CN218366268U (zh) 一种抽芯模具
CN212072817U (zh) 一种注塑模具脱料机构
CN213766993U (zh) 一种用于生产吸尘器壳体的注塑模具
CN212653805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导向机构
CN216032212U (zh) 一种应用内抽斜滑块的斜顶结构
CN218803798U (zh) 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
CN215151122U (zh) 一种缓冲块成型装置
CN213198591U (zh) 一种电缆罩零件的压塑成型模具
CN217373335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的成品自动脱卸装置
CN216152964U (zh) 一种框口卡扣处母模斜顶成型结构
CN220219510U (zh) 具有内抽脱模机构的电动三轮车前大灯面罩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