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3798U - 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03798U CN218803798U CN202223220172.9U CN202223220172U CN218803798U CN 218803798 U CN218803798 U CN 218803798U CN 202223220172 U CN202223220172 U CN 202223220172U CN 218803798 U CN218803798 U CN 2188037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e
- guide rail
- mold
- mould
- di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有相互对接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相互对接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模腔;上模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上模板,上模板上固定安装有斜顶;上模的分型面上设有第一行位组件,第一行位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在上模分型面上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以及可滑动地嵌入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第一行位,下模的分型面上设有第二行位组件,第二行位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在下模分型面上的第三导轨、第四导轨以及可滑动地嵌入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之间的第二行位;通过将整体高度偏大的行位机构一分为二,使得产品在脱模时不会受到第一行位8的干扰,便于产品的脱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表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一般注塑模具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在注射成型时上模与下模闭合构成流道系统和塑料制品的模腔。注塑时,模具装夹在注塑机上,熔融塑料被注入模腔内,并在模腔内冷却成型,同时,熔融塑料也在流道系统中冷却成流道系统凝料,塑料制品成型后上模、下模分开,经由顶出系统将塑料制品从模腔顶出而离开模具,最后上模、下模再闭合进行下一次注塑,整个注塑过程是循环进行的。
在模具行业里,涉及深度较高的产品,其内凹或外凸结构设置将使用行位机构来成型,这使得行位机构整体高度偏大,一般行位机构设计在下模上,开模后的行位较高容易干扰产品的脱膜,对此,有必要针对如何降低行位在下模上凸出部分而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包括有相互对接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相互对接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模腔;
上模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上模板,上模板上固定安装有斜顶;
上模的分型面上设有第一行位组件,第一行位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在上模分型面上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以及可滑动地嵌入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第一行位,第一行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帮助产品成型的第一镶件;
下模的分型面上设有第二行位组件,第二行位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在下模分型面上的第三导轨、第四导轨以及可滑动地嵌入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之间的第二行位,第二行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帮助产品成型的第二镶件;
其中,斜顶透过上模依次与第一行位以及第二行位滑动配合,以同步带动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滑动,至使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同步对接于模腔或分离于模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斜顶包括有与上模板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和滑动配合于第一行位以及第二行位的滑动部,其中,滑动部与固定部一体成型,固定部呈竖直设置,滑动部呈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滑动部包括有成型在固定部端部上的第一台阶部以及成型在第一台阶部上的第二台阶部,其中,第一台阶部与第一行位滑动配合,第二台阶部与第二行位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上模的分型面上开设有匹配于第一行位组件的第一滑动槽,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动槽上,第一行位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下模的分型面上开设有匹配于第二行位组件的第二滑动槽,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动槽上,第二行位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动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第二滑动槽上开设有对接槽,第二台阶部的端部上成型有对接部,对接槽滑动连接在对接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块限位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用于注塑成型深度较高的产品,通过将整体高度偏大的行位机构一分为二,区分为位于上模的第一行位组件和位于下模的第二行位组件,从而削减了在现有技术中下模上行位机构的高度,当模具开模时,上模与下模分离,产品滞留在下模上,第一行位组件伴随着上模与下模的分离,而分离于下模,使得产品在脱模时不会受到第一行位的干扰,便于产品的脱模,并且通过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共用一个斜顶的方式,降低了模具的设计难度,进而简化了模具整体的构造,有利于成本,再者,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的固定方式均可以为螺栓连接,进而当同款产品需要不同形状的内凹或外凸结构时候,只需更换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即可,从而使得整体的灵活性好,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去除上模板和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斜顶、第一行位组件以及第二行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1、上模;2、下模;3、上模板;4、斜顶;5、第一行位组件;6、第一导轨;7、第二导轨;8、第一行位;9、第一镶件;10、第二行位组件;11、第三导轨;12、第四导轨;13、第二行位;14、第二镶件;15、固定部;16、滑动部;17、第一台阶部;18、第二台阶部;19、第一滑动槽;20、第二滑动槽;21、对接槽;22、对接部;2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上模1行位和下模2行位共用斜顶4的模具,包括有相互对接的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相互对接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模腔;
上模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上模板3,上模板3上固定安装有斜顶4;
上模1的分型面上设有第一行位组件5,第一行位组件5包括有固定连接在上模1分型面上的第一导轨6、第二导轨7以及可滑动地嵌入第一导轨6和第二导轨7之间的第一行位8,第一行位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帮助产品成型的第一镶件9;
下模2的分型面上设有第二行位组件10,第二行位组件10包括有固定连接在下模2分型面上的第三导轨11、第四导轨12以及可滑动地嵌入第三导轨11和第四导轨12之间的第二行位13,第二行位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帮助产品成型的第二镶件14;
其中,斜顶4透过上模1依次与第一行位8以及第二行位13滑动配合,以同步带动第一行位8和第二行位13滑动,至使第一镶件9和第二镶件14同步对接于模腔或分离于模腔。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镶件9和第二镶件14均用于成型产品上的内凹或外凸结构,通过在上模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行位8,以带动第一镶件9对接于模腔或分离于模腔,在下模2上滑动连接有第二行位13,以带动第二镶件14对接于模腔或分离于模腔,在上模板3固定连接有斜顶4,以带动第一行位8沿着第一导轨6和第二导轨7在上模1的分型面上滑动,同时带动第二行位13沿着第三导轨11和第四导轨12在下模2的分型面上滑动,至使第一镶件9和第二镶件14同步对接于模腔或分离于模腔,具体地,斜顶4的上端与上模板3固定连接,斜顶4的下端透过上模1依次与第一行位8和第二行位13滑动配合;
模具合模时,第一行位8和第二行位13均受到斜顶4的限制,使得第一行位8和第二行位13分别固定于上模1和下模2,便于第一镶件9和第二镶件14稳定地帮助产品成型其上的内凹或外凸结构;
模具开模时,通过外部注塑机的驱动,上模板3与上模1分离,斜顶4伴随着上模板3的移动而抽离于上模1,在这一过程中,第一行位8和第二行位13在斜顶4的带动下,同步往远离模腔的方向移动,至使第一镶件9和第二镶件14分离于模腔,接着通过外部注塑机的驱动,上模1与下模2分离,再通过模具上的顶针顶出产品,完成脱模动作;
本实用新型用于注塑成型深度较高的产品,通过将整体高度偏大的行位机构一分为二,区分为位于上模1的第一行位组件5和位于下模2的第二行位组件10,从而削减了在现有技术中下模2上行位机构的高度,当模具开模时,上模1与下模2分离,产品滞留在下模2上,第一行位组件5伴随着上模1与下模2的分离,而分离于下模2,使得产品在脱模时不会受到第一行位8的干扰,便于产品的脱模,并且通过第一行位8和第二行位13共用一个斜顶4的方式,降低了模具的设计难度,进而简化了模具整体的构造,有利于成本,再者,第一镶件9和第二镶件14的固定方式均可以为螺栓连接,进而当同款产品需要不同形状的内凹或外凸结构时候,只需更换第一镶件9和第二镶件14即可,从而使得整体的灵活性好,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斜顶4包括有与上模板3固定连接的固定部15和滑动配合于第一行位8以及第二行位13的滑动部16,其中,滑动部16与固定部15一体成型,固定部15呈竖直设置,滑动部16呈倾斜设置;滑动部16包括有成型在固定部15端部上的第一台阶部17以及成型在第一台阶部17上的第二台阶部18,其中,第一台阶部17与第一行位8滑动配合,第二台阶部18与第二行位13滑动配合。
斜顶4在抽离与上模1时,通过其上的第一台阶部17带动第一行位8沿着第一导轨6和第二导轨7在上模1上滑动,同步其上的第二台阶部18带动第二行位13沿着第三导轨11和第四导轨12在下模2上滑动,进而可同步带动第一镶件9和第二镶件14分离于模腔,其中,可根据产品的内凹或外凸结构,通过设计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部18的倾斜角度或者是第一行位8和第二行位13的形状长度,均可实现第一镶件9和第二镶件14的同步对接于模腔或分离于模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1的分型面上开设有匹配于第一行位组件5的第一滑动槽19,第一导轨6和第二导轨7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动槽19上,第一行位8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19上;
下模2的分型面上开设有匹配于第二行位组件10的第二滑动槽20,第三导轨11和第四导轨12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动槽20上,第二行位13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动槽20上;
第二滑动槽20上开设有对接槽21,第二台阶部18的端部上成型有对接部22,对接槽21滑动连接在对接槽21上;
第一滑动槽19和第二滑动槽20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3,第一行位8和第二行位13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块23限位配合。
第一行位8受到第一导轨6和第二导轨7的相抵以及相对应的限位块23的限位,使其在限制在第一滑动槽19内滑动,第二行位13受到第三导轨11和第四导轨12的相抵以及相对应的限位块23的限位,使其限制在第二滑动槽20内活动,模具开模时,第一行位8和第二行位13均可与相对应的限位块23具有一定的卡接关系,使得第一行位8和第二行位13在脱离斜顶4的限制后,第一行位8和第二行位13不会轻易脱落,通过斜顶4底端的对接部22与下模2上的对接槽21的对接配合,便于在合模的时候,第一镶件9和第二镶件14可更稳定地帮助产品成型其上的内凹或外凸结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7)
1.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包括有相互对接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相互对接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模腔,其特征在于,
上模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上模板,上模板上固定安装有斜顶;
上模的分型面上设有第一行位组件,第一行位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在上模分型面上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以及可滑动地嵌入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第一行位,第一行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帮助产品成型的第一镶件;
下模的分型面上设有第二行位组件,第二行位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在下模分型面上的第三导轨、第四导轨以及可滑动地嵌入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之间的第二行位,第二行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帮助产品成型的第二镶件;
其中,斜顶透过上模依次与第一行位以及第二行位滑动配合,以同步带动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滑动,至使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同步对接于模腔或分离于模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斜顶包括有与上模板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和滑动配合于第一行位以及第二行位的滑动部,其中,滑动部与固定部一体成型,固定部呈竖直设置,滑动部呈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滑动部包括有成型在固定部端部上的第一台阶部以及成型在第一台阶部上的第二台阶部,其中,第一台阶部与第一行位滑动配合,第二台阶部与第二行位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的分型面上开设有匹配于第一行位组件的第一滑动槽,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动槽上,第一行位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的分型面上开设有匹配于第二行位组件的第二滑动槽,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动槽上,第二行位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动槽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滑动槽上开设有对接槽,第二台阶部的端部上成型有对接部,对接槽滑动连接在对接槽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块限位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20172.9U CN218803798U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20172.9U CN218803798U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03798U true CN218803798U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7043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20172.9U Active CN218803798U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03798U (zh) |
-
2022
- 2022-11-30 CN CN202223220172.9U patent/CN2188037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891699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8803798U (zh) | 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 | |
CN214111314U (zh) | 汽车保险杠三板模顺序合模双重限位机构 | |
CN212795716U (zh) | 一种斜顶出模具 | |
CN217670843U (zh) | 一种具有内缩机构的深筒注塑模具 | |
CN218366268U (zh) | 一种抽芯模具 | |
CN218985576U (zh) | 一种成型效果好易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6032244U (zh) | 用于生产行李箱外壳的注塑模具 | |
CN218593565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抽芯模具 | |
CN218803706U (zh) | 一种成型产品内侧孔的模具 | |
CN212860247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17495057U (zh) | 斜销内跑滑块机构及注塑模具 | |
CN115284555B (zh) | 注塑模具 | |
CN216708243U (zh) | 汽车前照灯双色饰框注塑模具滑块进浇料柄牢动模机构 | |
CN210880627U (zh) | 一种导光条注塑模具 | |
CN218019935U (zh) | 一种塑胶模具成型产品顶出机构 | |
CN217968216U (zh) | 塑料日用品模具的脱模机构 | |
CN211165127U (zh) | 汽车保险杠侧壁侧向辅助滑块脱模机构 | |
CN216683190U (zh) | 带倒扣斜顶的模具装置 | |
CN212498646U (zh) | 易脱模发泡模具 | |
CN215242619U (zh) | 具有多脱模块的车篮注塑模具 | |
CN215903909U (zh) | 一种同时成型多个汽车线束壳体的注塑模具 | |
CN216804304U (zh) | 汽车保险杠注塑模具大面积倒扣结构 | |
CN212219105U (zh) | 一种能双色注塑成型的模具设备 | |
CN216941667U (zh) | 一种上下抽芯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