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3215U - 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83215U
CN216783215U CN202220350752.0U CN202220350752U CN216783215U CN 216783215 U CN216783215 U CN 216783215U CN 202220350752 U CN202220350752 U CN 202220350752U CN 216783215 U CN216783215 U CN 216783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reinforcing plate
plate
longitudinal beam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07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栗占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507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83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83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83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后减震包括减震器和套设在所述减震器上的减震弹簧,所述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包括:减震支座、纵梁和加强组件;所述减震支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后减震的安装位;所述纵梁前后延伸且位于所述减震支座在左右方向的内侧,所述纵梁与所述减震支座固定;所述加强组件与所述纵梁和/或所述减震支座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通过设置与减震支座和纵梁相连的加强组件,加强减震支座的强度,保证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后减震的正常运行,减震支座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后减震的正常运行,保证车辆的NVH要求。

Description

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减震器与减震弹簧一体式的后减震的安装结构中,不能够满足后减震安装位置的强度要求,不能很好的保证车辆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所述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通过设置与减震支座和纵梁相连的加强组件,加强减震支座的强度,保证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后减震的正常运行,减震支座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后减震的正常运行,保证车辆的NVH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所述后减震包括减震器和套设在所述减震器上的减震弹簧,包括:减震支座,所述减震支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后减震的安装位;纵梁,所述纵梁前后延伸且位于所述减震支座在左右方向的内侧,所述纵梁与所述减震支座固定;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与所述纵梁和/或所述减震支座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通过设置与减震支座和纵梁相连的加强组件,加强减震支座的强度,保证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后减震的正常运行,减震支座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后减震的正常运行,保证车辆的NVH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设于所述纵梁内,所述第一加强板沿左右延伸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纵梁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安装位左右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板在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设于所述纵梁内且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固定且前端向前延伸至所述纵梁的前部与所述纵梁的内壁面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连接后轮罩和侧围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减震支座背离所述纵梁的一侧,所述连接板的朝向所述减震支座的一侧设有向下朝向所述减震支座延伸的加强板部,所述加强板部的下端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水平延伸至所述安装位并与所述安装位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设于所述减震支座上且位于所述安装位的后侧,所述第三加强板在左右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减震支座固定且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左右方向从所述减震支座朝向所述连接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加强板的中部向上倾斜延伸并与所述减震支座和所述连接板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后轮罩内板,所述后轮罩内板设于所述减震支座背离所述纵梁的一侧,所述第三加强板的后边沿分别与所述减震支座和所述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支座包括沿竖向向下延伸的支座下板,所述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还包括:后轮罩内板,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下端设有固定板部,所述固定板部与所述支座下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第四加强板,所述第四加强板设于所述固定板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的示意图(不显示纵梁内部结构);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的示意图(显示纵梁内部结构);
图3是图2中所示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的另一角度的整体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安装位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后减震;
110、减震器;
120、减震弹簧;
200、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
210、减震支座;211、支座下板;212、安装位;2121、第一通孔;2122、第二通孔;
220、纵梁;221、左侧板;
231、第一加强板;232、第二加强板;233、第三加强板;234、第四加强板;
240、连接板;241、加强板部;2411、翻边;
250、后轮罩内板;251、固定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200。
如图1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200,包括:减震支座210、纵梁220和加强组件。
具体地,减震支座210设有用于安装后减震100的安装位212;纵梁220前后(例如图3中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且位于减震支座210在左右方向(例如图3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纵梁220与减震支座210固定;加强组件与纵梁220和/或减震支座210相连,也就是说,加强组件与纵梁220相连,或者加强组件与减震支座210相连,又或者加强组件同时与纵梁220和减震支座210相连;这样,通过设置加强组件,加强减震支座210位置的强度,进而保证车辆在运行的过程中,减震支座210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后减震100的正常运行。
其中,安装位212是减震支座210上用于安装后减震100的区域,安装位212上设有用于安装减震器110的第一通孔2121和用于安装减震弹簧120的第二通孔2122,第一通孔2121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2122的直径,第二通孔2122形成为多个,第一通孔2121和多个第二通孔2122均贯通减震支座210,多个第二通孔2122均匀间隔分布在第一通孔2121的径向外侧;减震支座210的内侧是指减震支座210朝向车辆内侧的一侧,例如,参照图1,位于车辆左侧的减震支架210,那么减震支架210的内侧则指减震支架210的右侧。
需要说明的是,后减震100是由减震器110和减震弹簧120组成的一体式减震,减震弹簧120套设在减震器110上,相对于现有的减震器和减震弹簧分别设置在车架上,这样,可以在保证车辆减震效果的前提下,节省车辆底部的空间。同时,由减震弹簧120和减震器110组成的一体式减震,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对安装位置的强度要求相对于减震器110和减震弹簧120分别设置的情况要更高。
参照图3,分别设置与减震支座210和纵梁220相连的加强组件,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减震支座210上用于安装后减震100的安装位的强度,进而保证后减震100采用一体式减震时,对安装位强度的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200,通过设置与减震支座210和纵梁220相连的加强组件,加强减震支座210的强度,保证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后减震100的正常运行,减震支座210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后减震100的正常运行,保证车辆的NVH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加强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加强板231,第一加强板231设于纵梁220内,第一加强板231沿左右延伸且两端分别与纵梁220的左侧板221和右侧板相连,第一加强板231与安装位左右相对。这样,可以增强纵梁220在左右方向上的强度,纵梁220的左侧板221与减震支座210相连,进而增强了减震支座210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后减震100的运行过程中,减震支座210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会将后减震100运行中产生的力,传递到与减震支座210相连的纵梁220上,这样,在纵梁220的内部增加与安装位左右相对的第一加强板231,在增加纵梁220左右方向的强度的同时,增强了减震支座210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第一加强板231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强板231在纵梁220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增强纵梁220在左右方向上的强度,又因为第一加强板231在纵梁220内的安装位置与后减震100的安装位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进而,也改善了减震支座210上后减震100安装位的强度。
例如,参照图1,第一加强板231为两个,第一加强板231设置在纵梁220的内部,第一加强板231的安装位置与减震支座210上后减震100安装位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在后减震100的运行过程中,减震支座210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将后减震100对减震支座210的力传送到纵梁220与安装位左右相对的位置,在传递到两个第一加强板231上,这样,可以保证减震支座210形变的程度减小,增加减震支座210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加强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加强板232,第二加强板232设于纵梁220内,且沿纵梁22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加强板232的后端与第一加强板231固定且前端向前延伸至纵梁220的前部与纵梁220的内壁面相连。这样,可以增加纵梁220在长度方向的强度,在车辆发生前后方向(例如图3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的碰撞时,可以增加车辆的安全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后减震100采用的一体式减震,减震弹簧120套设在减震器110上,后减震100的安装位相对于单个减震器110的安装位要更大,参照图2,为了满足后减震100的安装,纵梁220做了一定程度的避让,参照图1,纵梁220在安装位212的位置向背离安装位212的方向凹陷,使得在纵梁220前后方向的传力过程中,力传递到后减震100的安装位212时,会出现力的传递不顺畅的现象,增加第二加强板232,第二加强板232的后端与第一加强板231固定,这样,在力传递到后减震100的安装位时,由第二加强板232来实现纵梁220在前后方向的传力,使得纵梁220在前后方向的传力更加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200还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后轮罩和侧围板的连接板240,连接板240设于减震支座210背离纵梁220的一侧,连接板240的朝向减震支座210的一侧设有向下朝向减震支座210延伸的加强板部241,加强板部241的下端形成有翻边2411,翻边2411水平延伸至安装位并与安装位固定。由此,可以增加减震支座210上安装位靠近连接板240位置的强度,进而增强减震支座210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200的加强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五加强板,第五加强板的一端与连接板240相连,另一端通过翻边2411与减震支座210相连,用于增强减震支座210的强度。优选地,第五加强板与连接板240一体成型,即第五加强板可以形成为连接板的加强板部241。
参照图1,连接板240通过翻边2411与减震支座210相连,连接板240靠近翻边2411的部分在减震支座210上与后轮罩之间形成缓冲空间,翻边2411在减震支座210上形成支撑,由此,增加减震支座210靠近连接板240位置的强度,进而增强减震支座210上后减震100安装位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加强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三加强板233,第三加强板233设于减震支座210上且位于安装位的后侧,第三加强板233在左右方向的一端与减震支座210固定且另一端与连接板240相连,由此,可以增强减震支座210上后减震100安装位靠近第三加强板233位置的强度,进而增强减震支座210整体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左右方向从减震支座210朝向连接板240的方向上,第三加强板233的中部向上倾斜延伸并与减震支座210和连接板240间隔开。这样可以增加减震支座210的缓冲空间,进一步地增强减震支座210靠近第三加强板233位置的强度。
参照图1,第三加强板233在减震支座210上与连接板240之间形成缓冲空间,第三加强板233在减震支座210上形成支撑,由此,增强减震支座210靠近第三加强板233位置的强度,进而增强减震支座210上后减震100安装位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200还可以包括后轮罩内板250,后轮罩内板250设于减震支座210背离纵梁220的一侧,第三加强板233的后边沿分别与减震支座210和后轮罩内板250固定连接。这样,使得第三加强板233分别与减震支座210、连接板240和后轮罩内板250相连,这样可以增强减震支座210与车辆的整体性,进而增强第三加强板233对减震支座210的加强效果。
例如,参照图3,第三加强板233的后边沿分别与减震支座210和后轮罩内板250相连,这样在减震支座210将后减震200传递的力传递给第三加强板233时,第三加强板233可以将力分别传递给后轮罩内板250和连接板240,进而减小减震支座210的受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减震支座210包括沿竖向(例如图3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向下延伸的支座下板211,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200还可以包括后轮罩内板250,后轮罩内板250的下端设有固定板部251,固定板部251与支座下板211固定连接,加强组件还可以包括:第四加强板234,第四加强板234设于固定板部251上,由此,通过第四加强板234将固定板部251与支座下板211相连,进一步加强减震支座210与支座下板211相连位置的强度,进而增加,减震支座210的整体强度。
其中,支座下板211形成于减震支座210上与安装位212上下相对的位置,支座下板211沿安装位211的周沿呈环形向下延伸,增强减震支座210强度的同时,为第四加强板234提供安装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例如发动机和轮毂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200,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下面将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200。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200可以包括:减震支座210、纵梁220、连接板240、后轮罩内板250、加强组件。
减震支座210设有用于安装后减震100的安装位;减震支座210包括沿竖向向下延伸的支座下板211。
纵梁220前后延伸且位于减震支座210在左右方向的内侧,纵梁220与减震支座210固定。
连接板240设于减震支座210背离纵梁220的一侧,连接板240朝向减震支座210的一侧设有向下朝向减震支座210延伸的加强板部241,加强板部241的下端形成有翻边2411,翻边2411水平延伸至安装位并与安装位固定。
后轮罩内板250设于减震支座210背离纵梁220的一侧,第三加强板233的后边沿分别与减震支座210和后轮罩内板250固定连接,后轮罩内板250的下端设有固定板部251,固定板部251与支座下板211固定连接。
加强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加强板231、第二加强板232、第三加强板233和第四加强板234;第一加强板231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强板231在纵梁220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第一加强板231设于纵梁220内,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纵梁220的左侧板221和右侧板相连,第一加强板231与安装位左右相对;第二加强板232设于纵梁220内沿纵梁22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加强板232的后端与第一加强板231固定且前端向前延伸至纵梁220的前部与纵梁220的内壁面相连;第三加强板233设于减震支座210上且位于安装位的后侧,第三加强板233在左右方向的一端与减震支座210固定且另一端与连接板240相连,在左右方向从减震支座210朝向连接板240的方向上,第三加强板233的中部向上倾斜延伸并与减震支座210和连接板240间隔开,第三加强板233的后边沿分别与减震支座210和后轮罩内板250固定连接;第四加强板234设于所述固定板部251上。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后减震100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在减震支座210的周边设置第一加强板231、第三加强板233、第四加强板234和翻边2411增加了减震支座210上后减震100安装位周边的强度,保证减震支座210在后减震100运行的过程中有足够的强度,通过在纵梁220内部增加第二加强板232,改善了纵梁220在前后方向上的传力效果,增加了纵梁220在前后方向上的强度,进而也增加了减震支座210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200,通过设置与减震支座210和纵梁220相连的加强组件,加强减震支座210的强度,保证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减震器110的正常运行,减震支座210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减震器110的正常运行,保证车辆的NVH要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所述后减震包括减震器和套设在所述减震器上的减震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震支座,所述减震支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后减震的安装位;
纵梁,所述纵梁前后延伸且位于所述减震支座在左右方向的内侧,所述纵梁与所述减震支座固定;
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与所述纵梁和/或所述减震支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设于所述纵梁内,所述第一加强板沿左右延伸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纵梁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安装位左右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板在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设于所述纵梁内且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固定且前端向前延伸至所述纵梁的前部与所述纵梁的内壁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后轮罩和侧围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减震支座背离所述纵梁的一侧,所述连接板的朝向所述减震支座的一侧设有向下朝向所述减震支座延伸的加强板部,所述加强板部的下端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水平延伸至所述安装位并与所述安装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设于所述减震支座上且位于所述安装位的后侧,所述第三加强板在左右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减震支座固定且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左右方向从所述减震支座朝向所述连接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加强板的中部向上倾斜延伸并与所述减震支座和所述连接板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轮罩内板,所述后轮罩内板设于所述减震支座背离所述纵梁的一侧,所述第三加强板的后边沿分别与所述减震支座和所述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座包括沿竖向向下延伸的支座下板,所述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还包括:后轮罩内板,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下端设有固定板部,所述固定板部与所述支座下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第四加强板,所述第四加强板设于所述固定板部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
CN202220350752.0U 2022-02-21 2022-02-21 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6783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0752.0U CN216783215U (zh) 2022-02-21 2022-02-21 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0752.0U CN216783215U (zh) 2022-02-21 2022-02-21 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83215U true CN216783215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17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0752.0U Active CN216783215U (zh) 2022-02-21 2022-02-21 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832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6570A (zh) 车身的前部结构
CN112298363A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216783215U (zh) 车身后减震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637074U (zh)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CN214001840U (zh) 通风盖板总成和车辆
CN214451356U (zh) 加强支架及车体
CN214057157U (zh) 一种弹簧座、减震器安装座及汽车纵梁连接结构
CN111497945A (zh) 轮罩总成、车身及车辆
JP5235156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214057154U (zh) 一种后减震器安装板及汽车纵梁连接组件
CN218505992U (zh) 前轮罩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257616U (zh) 前减震塔总成和车辆
CN215244213U (zh) 减振器安装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396653U (zh) 车辆的减震器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835789U (zh) 后轮罩内板总成及车辆
CN218536865U (zh) 顶盖后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16994559U (zh) 前风挡加强梁和车辆
CN220535770U (zh) 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CN217994047U (zh) 减震塔和车辆
KR20190143268A (ko) 차량용 스트럿 타워 브레이스 바
CN217835765U (zh) 车辆的车身及车辆
CN216580082U (zh) 连接支架、电机动力总成和车辆
CN112193327B (zh) 一种后搁板连接板总成、侧围后部结构及汽车
CN218892610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16034674U (zh) 车辆前部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