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68273U -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68273U
CN216468273U CN202122534855.0U CN202122534855U CN216468273U CN 216468273 U CN216468273 U CN 216468273U CN 202122534855 U CN202122534855 U CN 202122534855U CN 216468273 U CN216468273 U CN 216468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hassis
shaft
motorcycle
suspen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48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栋栋
贾强强
方飞
弓普亮
周玉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Dazhi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Dazhi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Dazhi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Dazhi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348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68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68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68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包括底块设置于所述悬架轴的中端,且底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并且伸缩杆的输出端与底盘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悬架轴的中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顶端轴连接有支撑杆,并且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轴,同时支撑杆通过连接轴与滑块底端相连接,所述底盘本体的底端开设有滑槽。该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设置有支撑杆和辅助杆,当悬架轴遇到震动力沿末端活动块的轴端产生转动时,会带动支撑杆和辅助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辅助杆对套块进行挤压,使得套块在悬架轴上滑动对复位弹簧进行挤压,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可进行缓冲减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其中越野摩托车是一种可在复杂地形行驶的摩托车,除了运动竞技外还可应用在林业、军事、消防等众多领域,摩托车的底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件,起到承重以及安装传动部件的作用,但是有现有的摩托车用防撞底盘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现有的摩托车用防撞底盘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进行行驶时,减震效果较差,会产生较强的颠簸,影响摩托车的操作性能,也影响乘车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一体防撞底盘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摩托车用防撞底盘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进行行驶时,减震效果较差,会产生较强的颠簸,影响摩托车的操作性能,也影响乘车体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固定架、悬架轴和车轮,所述底盘本体的顶端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且底盘本体的底端设置有悬架轴,并且悬架轴的端部安装有车轮;
还包括:
底块,设置于所述悬架轴的中端,且底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并且伸缩杆的输出端与底盘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悬架轴的中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顶端轴连接有支撑杆,并且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轴,同时支撑杆通过连接轴与滑块底端相连接,所述底盘本体的底端开设有滑槽,且底盘本体通过滑槽与滑块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侧端轴连接有辅助杆,且辅助杆的底端轴连接在套块的上端,并且套块套接在悬架轴的外表面上,同时悬架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复位弹簧;
活动块,轴连接在所述底块的侧端,且活动块的轴端外表面设置有扭力弹簧,并且活动块的末端与悬架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盘本体由顶盖和底板组成,且顶盖的底端以及底板的顶端均安装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之间通过强力弹簧构成弹性结构,通过将底盘设置为顶盖与底板两部分,使得底板遇到震动力时,可通过固定板之间的强力弹簧进行缓冲减震,进行二次抗震。
优选的,所述底块的侧端对称分布设置有两组可转动的活动块,且活动块通过扭力弹簧与底块构成弹性结构,并且活动块的末端与悬架轴构成固定一体化结构,通过可转动的活动块使得震动力产生时,可通过悬架轴轴端的扭力弹簧进行悬架轴的复位。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对称分布轴连接有两组呈倾斜状结构的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滑块,并且滑块通过滑槽与底盘本体构成滑动结构,通过支撑杆的转动可使得其顶端转动连接的滑块在底盘本体底端的滑槽内进行滑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中端转动连接有辅助杆,且辅助杆底端与套块为转动连接,通过悬架轴的转动可带动支撑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辅助杆对套块进行挤压。
优选的,所述套块与悬架轴为套接结构,且套块通过复位弹簧与悬架轴构成弹性结构,通过套块在悬架轴上进行滑动,使得复位弹簧受到挤压进行压缩,并通过弹簧的弹性作用对挤压力进行吸收起到缓冲减震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设置有支撑杆和辅助杆,当悬架轴遇到震动力沿末端活动块的轴端产生转动时,会带动支撑杆和辅助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辅助杆对套块进行挤压,使得套块在悬架轴上滑动对复位弹簧进行挤压,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可进行缓冲减震;
2.该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设置有固定板和强力弹簧,当摩托车产生震动力时,底板向上顶升并沿顶盖的内端向上移动,上移过程中可通过使得强力弹簧对底板产生的顶升力进行二次减震,使得底盘具有抗震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盘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块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盘本体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本体;101、顶盖;102、底板;2、固定架;3、伸缩杆;4、底块;5、悬架轴;6、车轮;7、固定块;8、支撑杆;9、连接轴;10、滑块;11、滑槽;12、辅助杆;13、套块;14、复位弹簧;15、活动块;16、扭力弹簧;17、固定板;18、强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固定架2、悬架轴5和车轮6,底盘本体1的顶端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且底盘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悬架轴5,并且悬架轴5的端部安装有车轮6;
还包括:
底块4,设置于悬架轴5的中端,且底块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3,并且伸缩杆3的输出端与底盘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悬架轴5的中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的顶端轴连接有支撑杆8,并且支撑杆8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轴9,同时支撑杆8通过连接轴9与滑块10底端相连接,底盘本体1的底端开设有滑槽11,且底盘本体1通过滑槽11与滑块10相连接,支撑杆8的侧端轴连接有辅助杆12,且辅助杆12的底端轴连接在套块13的上端,并且套块13套接在悬架轴5的外表面上,同时悬架轴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复位弹簧14;
活动块15,轴连接在底块4的侧端,且活动块15的轴端外表面设置有扭力弹簧16,并且活动块15的末端与悬架轴5固定连接。
底盘本体1由顶盖101和底板102组成,且顶盖101的底端以及底板102的顶端均安装有固定板17,并且固定板17之间通过强力弹簧18构成弹性结构。
底块4的侧端对称分布设置有两组可转动的活动块15,且活动块15通过扭力弹簧16与底块4构成弹性结构,并且活动块15的末端与悬架轴5构成固定一体化结构,固定块7的上端对称分布轴连接有两组呈倾斜状结构的支撑杆8,且支撑杆8的顶端通过连接轴9转动连接有滑块10,并且滑块10通过滑槽11与底盘本体1构成滑动结构,支撑杆8的中端转动连接有辅助杆12,且辅助杆12底端与套块13为转动连接,套块13与悬架轴5为套接结构,且套块13通过复位弹簧14与悬架轴5构成弹性结构。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时,根据图1-5,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需要进行工作的位置,当摩托车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产生震动时,车轮6会带动带动悬架轴5进行转动,使得悬架轴5末端的活动块15沿底块4内侧的轴端进行转动,悬架轴5转动过程中其中端固定块7上端的支撑杆8会沿其底侧轴端进行偏移,从而使得两组支撑杆8的间隔角度变大,此时支撑杆8顶端的滑块10将在底盘本体1底端的滑槽11内进行滑动,在支撑杆8进行角度倾斜时,会带动辅助杆12进行转动,使得辅助杆12底端对套块13进行挤压,由于套块13与悬架轴5为套接连接,使得套块13会沿悬架轴5进行滑动,并对悬架轴5外表面的复位弹簧14进行挤压,通过复位弹簧14的弹性作用力对震动力进行吸收,带动减震结构进行复位;
底盘本体1由顶盖101和底板102组成,当摩托车产生震动力时,底板102将受到向上顶升力,使得底板102沿顶盖101的内端向上移动,由于顶盖101的底端以及底板102的顶端均安装有固定板17,并且固定板17之间通过强力弹簧18构成弹性结构,使得强力弹簧18可对底板102产生的顶升力进行缓冲减震,起到有效抗震的功能,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固定架(2)、悬架轴(5)和车轮(6),所述底盘本体(1)的顶端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且底盘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悬架轴(5),并且悬架轴(5)的端部安装有车轮(6);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块(4),设置于所述悬架轴(5)的中端,且底块(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3),并且伸缩杆(3)的输出端与底盘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悬架轴(5)的中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的顶端轴连接有支撑杆(8),并且支撑杆(8)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轴(9),同时支撑杆(8)通过连接轴(9)与滑块(10)底端相连接,所述底盘本体(1)的底端开设有滑槽(11),且底盘本体(1)通过滑槽(11)与滑块(10)相连接,所述支撑杆(8)的侧端轴连接有辅助杆(12),且辅助杆(12)的底端轴连接在套块(13)的上端,并且套块(13)套接在悬架轴(5)的外表面上,同时悬架轴(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复位弹簧(14);
活动块(15),轴连接在所述底块(4)的侧端,且活动块(15)的轴端外表面设置有扭力弹簧(16),并且活动块(15)的末端与悬架轴(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本体(1)由顶盖(101)和底板(102)组成,且顶盖(101)的底端以及底板(102)的顶端均安装有固定板(17),并且固定板(17)之间通过强力弹簧(18)构成弹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块(4)的侧端对称分布设置有两组可转动的活动块(15),且活动块(15)通过扭力弹簧(16)与底块(4)构成弹性结构,并且活动块(15)的末端与悬架轴(5)构成固定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的上端对称分布轴连接有两组呈倾斜状结构的支撑杆(8),且支撑杆(8)的顶端通过连接轴(9)转动连接有滑块(10),并且滑块(10)通过滑槽(11)与底盘本体(1)构成滑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8)的中端转动连接有辅助杆(12),且辅助杆(12)底端与套块(13)为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块(13)与悬架轴(5)为套接结构,且套块(13)通过复位弹簧(14)与悬架轴(5)构成弹性结构。
CN202122534855.0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 Active CN216468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4855.0U CN216468273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4855.0U CN216468273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68273U true CN216468273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2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4855.0U Active CN216468273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68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55204U (zh) 一种缓冲减震轮胎
CN216468273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摩托车用一体防撞底盘
CN211869099U (zh) 一种汽车悬架减震装置
CN101386327A (zh) 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
CN112357067A (zh) 一种无人机防震起落架
CN108298008B (zh) 电动单车
CN105240446A (zh) 前减震器及摩托车
CN214356492U (zh) 一种减震装置及滑板车
CN212980458U (zh) 一种滑板车的减震机构
CN218806329U (zh) 一种避震自行车车架
CN218967106U (zh) 一种滑板车的车架结构
CN216033530U (zh) 一种车轮减震装置及滑板车
CN211391566U (zh) 一种电动车用的避震车架
CN220842824U (zh) 一种独轮车
CN220076595U (zh) 一种减震机构及独轮车
CN212500804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18141954U (zh) 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
CN220391394U (zh) 一种减震三轮车车架
CN217271622U (zh) 减振器护腕
CN215514004U (zh) 减震电动车
CN217804150U (zh) 一种加强型减震轮毂
CN211336304U (zh) 一种用于保护后轮的连接减震机构及电动滑板车
CN218112867U (zh) 一种三轮自行车后减震车架
CN220076546U (zh) 用于自行车车架的减震器及自行车车架
CN2319299Y (zh) 摩托车轮轴转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