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1954U - 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1954U
CN218141954U CN202222331951.XU CN202222331951U CN218141954U CN 218141954 U CN218141954 U CN 218141954U CN 202222331951 U CN202222331951 U CN 202222331951U CN 218141954 U CN218141954 U CN 218141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wheel
shock absorber
rod
terrain vehicle
s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319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Jiekairu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Jiekairu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Jiekairu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Jiekairu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319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1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1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1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包括前轮及前叉,所述前轮的中部设有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的底部经一减震机构与所述转轴的两端相连;所述减震机构包括U型杆及两组减震器,所述前轮的后端插设于所述U型杆的U型开口内;所述U型杆包括连接杆及两组侧杆,每组所述侧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轮的两侧,每组所述侧杆的后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相连;两组侧杆的底部分别与转轴的两端相连,所述前叉的底部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侧杆的顶部后侧转动相连,两组所述减震器分别设置于一组所述侧杆的上方,所述减震器的底部与所述侧杆的顶部前侧转动相连,所述减震器的顶部与所述前叉转动相连。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维修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轮、三轮车,尤其涉及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在沙滩、山地等一些娱乐项目中,会放置一些二轮、三轮的全地形车,一般为汽油摩托车或者电动车,其中,由于在这些地形中,地势变化较大,不太平整,例如从高处朝下掉落的时候,前轮先落地,较高的冲击力,由于前轮经过减震和前叉进行连接,在落地的过程中,前轮先着地,然后车体以及车体上面的人的重量会下压,使得常规的弹簧、液压减震基本上都被完全压缩,这样前轮会和车体贴住,这样前轮的上下行程会特别长,不适用于全地形车,美观性也不够好。而且减震的压缩变形量特别大,使用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导致减震损坏,维修率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并且,在野外的高灰尘、水、水汽、沙石的情况下,常规的减震连接其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通过使用该结构,有效延长了减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包括与前轮连接的前叉,所述前轮的中部经一转轴与所述前叉相连,所述前叉的底部经一减震机构与所述转轴的两端相连;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U型杆及两组减震器,所述U型杆的前端设有U型开口,所述前轮的后端插设于所述U型开口内;
所述U型杆包括连接杆及两组侧杆,每组所述侧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轮的两侧,每组所述侧杆的后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前轮的后侧;
两组所述侧杆的底部分别与所述转轴的两端相连,所述前叉的底部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侧杆的顶部后侧转动相连,两组所述减震器分别设置于一组所述侧杆的上方,所述减震器的底部与所述侧杆的顶部前侧转动相连,所述减震器的顶部与所述前叉转动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杆的底面中部设有一底部连接件,所述转轴的端部与所述底部连接件相连;所述侧杆的顶部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前侧定位件及后侧定位件,所述底部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前侧定位件及后侧定位件之间的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叉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朝向后下方延伸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与所述前叉构成120°~170°的夹角,所述延伸杆的底部与所述后侧定位件转动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延伸杆的顶部前侧设有一安装件,所述减震器的顶部与所述安装件转动相连,所述减震器的底部与所述前侧连接件转动相连,所述减震器设置于所述延伸杆的前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杆、减震器及所述延伸杆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侧定位件靠近所述侧杆的前端设置,所述后侧定位件靠近所述侧杆的后端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连接件与所述前侧定位件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底部连接件与所述后侧定位件之间的直线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前轮的后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前轮之间设有间距;两组所述侧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轮的左侧及右侧,且所述侧杆与所述前轮的侧壁之间设有间距。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震器为弹簧减震器或液压减震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前叉直接经过U型杆与转轴的两端进行连接,减震器则将前叉与U型杆进行连接,这样减震器不直接与前轮的转轴进行连接,这样在使用的时候,既能够起到减震作用,又不会对减震器造成特别大的冲击变形,能够降低减震器的维修率,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前轮与U型杆连接状态下的俯视图。
其中:1、前轮;2、前叉;3、转轴;4、U型杆;5、减震器;6、连接杆;7、侧杆;8、底部连接件;9、前侧定位件;10、后侧定位件;11、延伸杆;12、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包括与前轮1连接的前叉2,所述前轮的中部经一转轴3与所述前叉相连,所述前叉的底部经一减震机构与所述转轴的两端相连;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U型杆4及两组减震器5,所述U型杆的前端设有U型开口,所述前轮的后端插设于所述U型开口内;
所述U型杆包括连接杆6及两组侧杆7,每组所述侧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轮的两侧,每组所述侧杆的后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前轮的后侧;
两组所述侧杆的底部分别与所述转轴的两端相连,所述前叉的底部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侧杆的顶部后侧转动相连,两组所述减震器分别设置于一组所述侧杆的上方,所述减震器的底部与所述侧杆的顶部前侧转动相连,所述减震器的顶部与所述前叉转动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前叉为朝下开口的U型结构,前叉的顶部用于车头把手的安装,前叉底部经过U型杆与转轴的两端进行连接,前轮会转动安装在转轴上面,这样U型杆能够相对于前轮进行转动,但是,又由于前叉会和车体进行连接,其转动受到限位,同时,由于减震器的存在,其转动受到进一步限位。在本实施例中,前叉、减震机构与转轴连接,构成一个半摇臂结构,半刚性连接,半缓冲结构。
参见图1、2所示,所述侧杆的底面中部设有一底部连接件8,所述转轴的端部与所述底部连接件相连;所述侧杆的顶部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前侧定位件9及后侧定位件10,所述底部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前侧定位件及后侧定位件之间的下方。
所述前叉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朝向后下方延伸的延伸杆11,所述延伸杆与所述前叉构成120°~170°的夹角,所述延伸杆的底部与所述后侧定位件转动相连。
所述延伸杆的顶部前侧设有一安装件12,所述减震器的顶部与所述安装件转动相连,所述减震器的底部与所述前侧连接件转动相连,所述减震器设置于所述延伸杆的前侧。
所述侧杆、减震器及所述延伸杆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
在实际使用,前叉的上方为车头,操作人员抓住车头的把手,在前轮由高处朝向低处掉落的过程中,前轮底部先着地,由于双手扶着车头的把手,前轮着力的时候,这样U型板会通过转轴围绕着前轮顺时针转动,使得U型杆的前端朝上翘起,U型杆的后端朝下移动,使得减震器进行压缩减震,同时前轮相对于车身朝前移动。所有的压缩力矩,会聚集在前轮的前面,使得U型杆相对顺时针转动,也就是减震器被压缩,进行减震,并且前轮相对车身来说,是朝前行(以往前叉直接经过减震器和车辆的转轴连接的结构中,前轮着力的时候,减震器被压缩,前轮则相对车身朝后移动),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有效的缓冲,并且前轮与车身的位置关系变化不大,减少行程。两组减震器能够吸收前轮着力过程中一大半的作用力,另外一部分作用力则通过U型杆、前叉和转轴端部连接的刚性进行吸收(全地形车的车架强度特别高,因此不会出现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半刚性减震,减震器吸收超过一半的受力,还有部分受力经过刚性接触吸收。由于在沙滩、山地的环境下工作,全地形车整车的抗扭度要求非常高,车架制作的会特别结实,在非铺装路面上行驶的时候不会散架(常规车在非铺装路面上行驶容易散架)。并且沙滩、山地的环境下工况特别恶劣,在野外的高灰尘、水、水汽、沙石的情况下,常规的减震及其容易损坏,而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这种半刚性连接,既能够起到减震作用,能够进行吸能,又能够通过这个半刚性,提供强度,防止损坏,降低维修率,延长使用寿命。三角形结构的减震,构成一个半摇臂结构,半刚性连接,既能够保证减震,有能够保证连接强度,保证使用寿命。
参见图1所示,所述前侧定位件靠近所述侧杆的前端设置,所述后侧定位件靠近所述侧杆的后端设置。
所述底部连接件与所述前侧定位件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底部连接件与所述后侧定位件之间的直线距离。
这样前侧定位件更加靠近转轴,这样前轮先着地的时候,前轮着力之后,根据杠杆、摇臂远离,由于后侧定位件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会大于前侧定位件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使得侧杆的前端先朝上翘起,将减震器进行压缩,前轮相对远离车身,使得前轮与车身之前的距离变化不大,并且起到缓冲吸能作用。并且,在减震器进行压缩减震的过程中,会给予前叉一个反向作用力,这样使得这个三角形的结构承受一定的作用力,起到吸能作用。
其中,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前轮的后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前轮之间设有间距;两组所述侧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轮的左侧及右侧,且所述侧杆与所述前轮的侧壁之间设有间距。
所述减震器为弹簧减震器或液压减震器。不管选用弹簧减震器还是液压减震器,起到减震效果最佳。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弹簧减震器,这样在野外的条件下,即使杂物粘在弹簧上面,也容易清理,维修率更低。

Claims (9)

1.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包括与前轮连接的前叉,所述前轮的中部经一转轴与所述前叉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的底部经一减震机构与所述转轴的两端相连;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U型杆及两组减震器,所述U型杆的前端设有U型开口,所述前轮的后端插设于所述U型开口内;
所述U型杆包括连接杆及两组侧杆,每组所述侧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轮的两侧,每组所述侧杆的后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前轮的后侧;
两组所述侧杆的底部分别与所述转轴的两端相连,所述前叉的底部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侧杆的顶部后侧转动相连,两组所述减震器分别设置于一组所述侧杆的上方,所述减震器的底部与所述侧杆的顶部前侧转动相连,所述减震器的顶部与所述前叉转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的底面中部设有一底部连接件,所述转轴的端部与所述底部连接件相连;所述侧杆的顶部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前侧定位件及后侧定位件,所述底部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前侧定位件及后侧定位件之间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朝向后下方延伸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与所述前叉构成120°~170°的夹角,所述延伸杆的底部与所述后侧定位件转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的顶部前侧设有一安装件,所述减震器的顶部与所述安装件转动相连,所述减震器的底部与所述前侧连接件转动相连,所述减震器设置于所述延伸杆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减震器及所述延伸杆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定位件靠近所述侧杆的前端设置,所述后侧定位件靠近所述侧杆的后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件与所述前侧定位件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底部连接件与所述后侧定位件之间的直线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前轮的后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前轮之间设有间距;两组所述侧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轮的左侧及右侧,且所述侧杆与所述前轮的侧壁之间设有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为弹簧减震器或液压减震器。
CN202222331951.XU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 Active CN218141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1951.XU CN218141954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1951.XU CN218141954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1954U true CN218141954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59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31951.XU Active CN218141954U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19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38346A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motorvehicle wheel, particularly for a motorcycle wheel
US20070045024A1 (en) Rear wheel suspension
CN110002007A (zh) 一种四轮载人月球车可调式悬架
CN218141954U (zh) 一种全地形车的前轮减震结构
JPH09109974A (ja) 自転車用フレーム
CN217706094U (zh) 一种沙滩车上稳定连接的减震结构
CN201338702Y (zh) 带摇架减震装置的摩托车
CN210212636U (zh) 一种摩托车四连杆后减震机构
CN106864656B (zh) 山地自行车
CN201258066Y (zh) 一种双向减振功能前叉
CN218806329U (zh) 一种避震自行车车架
CN213414123U (zh) 一种轻量化的减震自行车车架
CN213534993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前轮减震结构
CN221623888U (zh) 摩托车及其前悬架系统
CN220809688U (zh) 一种悬臂前叉减震机构及滑板车
CN219007519U (zh) 雪地车后悬挂机构
CN221091117U (zh) 电动滑板车前摆臂构造
CN218085896U (zh) 全地形滑板车用后避震机构
CN215590938U (zh) 车辆避震平衡机构
CN201895741U (zh) 一种可吸震的自行车架
CN217227817U (zh) 一种滑板车的双万向头弹簧钢片减震结构
CN212099191U (zh) 一种后减震车架及三轮自行车
CN203511935U (zh)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CN218806206U (zh) 一种履带式平衡车
CN221214431U (zh) 一种用于越野恶劣地形的两轮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