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4585U -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4585U
CN216434585U CN202123135630.4U CN202123135630U CN216434585U CN 216434585 U CN216434585 U CN 216434585U CN 202123135630 U CN202123135630 U CN 202123135630U CN 216434585 U CN216434585 U CN 216434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side wall
flexible circuit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356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巍
苏剑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356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4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4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458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0413 priority patent/WO202310923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显示模组包括:膜片,膜片包括第一主体部及由第一主体部的第一侧边延伸出的多个第一凸出部;液晶模组,液晶模组包括液晶屏及与液晶屏固定连接的柔性线路板,液晶屏与膜片层叠设置,柔性线路板从第一侧边弯折;边框,边框包括第一侧壁,第一侧壁朝向膜片和液晶模组;其中,相邻第一凸出部与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开口空间,柔性线路板从第一开口空间穿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相邻第一凸出部与边框的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开口空间,柔性线路板从第一开口空间穿出,以使第一凸出部避让所述柔性线路板,因此能够实现液晶模组、膜片及边框的紧凑布局,达到显示模组超窄下边框的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显示产品行业内,电视机或显示器等显示产品的设计日新月异,产品的轻薄化、窄边框是现代人审美的一种趋势。
常见的显示设备中,其显示模组通常需要胶框固定背板、膜片、导光板等零部件,存在结构复杂,装配工艺繁琐、零部件多且组装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且由于中框和胶框的限制难以满足显示模组窄边框的设计需求,影响了显示设备的外形美感。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发展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能有效实现显示模组的超窄下边框,且不需要胶框零部件,结构简单,易组装,有效提高显示模组的生产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膜片,所述膜片包括第一主体部及由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侧边延伸出的多个第一凸出部,多个所述第一凸出部间隔设置;
液晶模组,所述液晶模组包括液晶屏及与液晶屏固定连接的柔性线路板,所述液晶屏与所述膜片层叠设置,所述柔性线路板从所述第一侧边弯折;
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膜片和所述液晶模组,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其中,相邻所述第一凸出部与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开口空间,所述柔性线路板从所述第一开口空间穿出,以使所述第一凸出部避让所述柔性线路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扩散板,设置于膜片背离液晶屏的一侧,所述扩散板包括第二主体部及由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侧边延伸出的多个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平齐,所述第二凸出与所述第一侧壁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相邻所述第二凸出部与第一侧壁形成第二开口空间,所述柔性线路板从所述第二开口空间穿出,以使所述第二凸出部避让所述柔性线路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线路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柔性线路板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膜片朝向液晶屏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所述膜片通过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液晶屏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框还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缓冲件,所述边框通过所述第二缓冲件与所述液晶屏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朝向所述膜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接层,所述扩散板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膜片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背板,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弯折到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朝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背板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与所述扩散板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通过膜片的相邻第一凸出部与边框的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开口空间,液晶模组的柔性线路板从第一开口空间穿出,以使第一凸出部避让所述柔性线路板,因此能够实现液晶模组、膜片及边框的紧凑布局,达到显示模组超窄下边框的效果,且不需要胶框零部件,结构简单,易组装,有效提高显示模组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膜片及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扩散板及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显示模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显示模组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显示模组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显示模组需要中框和胶框固定背板、膜片、导光板等零部件,结构复杂,装配工艺繁琐、零部件多且组装效率低下等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膜片及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扩散板及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显示模组包括膜片10、液晶模组20、扩散板40以及边框30,膜片10与扩散板40层叠设置,液晶模组20设置于膜片10背离扩散板40的一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边框30定义为下边框,即地侧的边框,地侧与天侧相对。
在实际应用中,膜片10包括多层光学薄膜,例如扩散片、棱镜片、透镜片等,多层光学薄膜层叠设置形成膜片10,在显示模组中,膜片10起到均匀光线以及增亮的作用。
膜片10包括第一主体部11及由第一主体部11的第一侧边111延伸出的多个第一凸出部12,多个第一凸出部12间隔设置,其中,第一凸出部12与第一主体部11为一体成型结构。液晶模组20包括液晶屏21以及与液晶屏21固定连接的柔性线路板22,柔性线路板22的一端与液晶屏21绑定在一起,另一端与主板70电连接,柔性线路板22为液晶屏21提供电路连接。液晶屏21设置于膜片10背离扩散板40的一面,并与膜片10层叠设置,柔性线路板22从第一侧边111弯折并与主板70电连接。
边框30包括第一侧壁31,第一侧壁31朝向膜片10和液晶屏21,第一凸出部12与第一侧壁31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其中,相邻第一凸出部12与第一侧壁31形成第一开口空间112,柔性线路板22从第一开口空间112穿出,以使第一凸出部12避让柔性线路板22,防止第一凸出部12抵压柔性线路板22而导致液晶模组20的线路不良。需要说明的是,地侧不需要设计胶框,通过第一凸出部12的辅助支撑,提高了膜片10固定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膜片10的第一凸出部12与第一侧壁31的预设距离为2毫米,即第一凸出部12与第一侧壁31之间预留一定间隙,主要是考虑零部件的外形及装配公差。第一凸出部12与第一侧壁31之间预留一定间隙,可以避免膜片10、液晶屏21与边框30组装过程中出现结构干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膜片10的第一凸出部12与第一侧壁31的距离为1mm,或者膜片10的第一凸出部12与第一侧壁31抵接,而相邻第一凸出部12与第一侧壁31可以形成第一开口空间112。柔性线路板22从第一侧边111弯折,并由第一开口空间112穿出,以使第一凸出部12避让柔性线路板22,防止第一凸出部12抵压柔性线路板22而导致液晶模组20的线路不良。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扩散板40,扩散板40设置于膜片10背离液晶屏21的一面,扩散板40与膜片10固定连接。扩散板40包括第二主体部41及由第二主体部41的第二侧边411延伸出的多个第二凸出部42,第二凸出部42与第二主体部41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第二侧边411与第一侧边111平齐,第二凸出部42与第一侧壁31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相邻第二凸出部42与第一侧壁31形成第二开口空间412,柔性线路板22从第二开口空间412穿出,以使第二凸出部42避让柔性线路板22,防止第一凸出部12抵压柔性线路板22而导致液晶模组20的线路不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地侧没有胶框,通过第一凸出部12和第二凸出部42的辅助支撑,提高了膜片10和扩散板40固定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扩散板40的第二凸出部42与第一侧壁31的预设距离为2毫米,即第二凸出部42与第一侧壁31之间预留一定间隙,主要是考虑零部件的外形及装配公差。第二凸出部42与第一侧壁31之间预留一定间隙,从而避免扩散板40、液晶屏21与边框30组装过程中出现结构干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散板40的第二凸出部42与第一侧壁31的距离为1mm,或者扩散板40的第二凸出部42与第一侧壁31抵接,其中,第二侧边411与第一侧边111平齐,而相邻第二凸出部42与第一侧壁31可以形成第二开口空间412,第二开口空间412与第一开口空间112呈上下导通状态,柔性线路板22可以从第一开口空间112和第二开口空间412中穿出,以避免第一凸出部12和第二凸出部42抵压柔性线路板22而导致液晶模组20的线路不良。同时,通过第一凸出部12和第二凸出部42的辅助支撑,提高了膜片10和扩散板40固定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散板40的第二凸出部42与膜片10的第一凸出部12设置成相同的外形,当第二侧边411与第一侧边111平齐时,第二凸出部42与第一凸出部12也成齐平状态,第一开口空间112与第二开口空间412呈上下导通状态,柔性线路板22可以从第一开口空间112和第二开口空间412中穿出。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液晶模组20尺寸的大小,柔性线路板2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且柔性线路板22的宽度及数量与第一开口空间112和第二开口空间412相匹配,以使柔性线路板22能够从第一开口空间112和第二开口空间412中穿出,并提高柔性线路板22固定的可靠性。示例性的,液晶模组20可以有12条柔性线路板22,12条柔性线路板22从液晶屏21的一端引出,12条柔性线路板22从第一侧边111弯折,并穿过第一开口空间112和第二开口空间412与主板70电连接。
请结合图1至图3,并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膜片10朝向液晶屏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件13,膜片10通过第一缓冲件13与液晶屏21连接。边框30还包括第二侧壁32,第二侧壁32与第一侧壁31垂直设置,第二侧壁32上设置有第二缓冲件321,边框30通过第二缓冲件321与液晶屏21连接。由于第一缓冲件13和第二缓冲间的缓冲作用,能够缓冲外力造成的碰撞和冲击,对液晶屏21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液晶屏21受到外力出现损伤。
第一缓冲件13和第二缓冲件321的材质可以为泡棉、橡胶等弹性材料,第一缓冲件13和第二缓冲件321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散板40朝向膜片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接层43,扩散板40通过第一粘接层43与膜片10固定连接。第一粘接层43的可以为双面胶或者压敏胶等粘性胶材。通过第一粘接层43将扩散板40和膜片10粘贴固定,且膜片10与扩散板40粘贴牢固可以避免膜片10与扩散板40分离。相对于现有的膜片10与扩散板40采用挂耳的装配方式,扩散板40与膜片10通过胶粘固定方式更简单方便,且牢固可靠。
请参考图5至图7,图5为图4所示的显示模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显示模组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的显示模组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背板50,背板50与边框30固定连接。例如,背板50与边框30通过固定螺丝连接,且背板50与第一侧壁31抵接。柔性线路板22弯折到背板50远离所述扩散板40的一侧,并与主板70电连接。
其中,背板50的左侧、右侧及天侧为一体折弯结构,背板50包括底板54以及连接于底板54边缘的侧板52,侧板52一体折弯形成支撑部53,支撑部53为液晶屏21的承载面。通过设计一体折弯的背板50,显示模组可以达到无边框的效果,且不需要中框或胶框零部件,结构简单,有效降低显示模组的成本。在左右侧及天侧,液晶屏21与支撑部53通过封屏胶固定,封屏胶设置于支撑部53的上表面,并与液晶屏21固定连接。通过封屏胶将液晶屏21固定到背板50的支撑部53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有利于实现显示模组的超窄边框30或者无边框的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5,底板54、侧板52以及支撑部53围成容纳空间,在显示模组的左侧、右侧以及天侧,扩散板40和膜片10的部分位于容纳空间内,并对膜片10和扩散板40进行固定。通过设计一体折弯结构的背板50,不需要中框和胶框零部件,有利于实现显示模组的无边框效果,减少零部件,装配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50朝向扩散板4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粘接层51,背板50通过第二粘接层51与扩散板40固定连接。第二粘接层51可以为双面胶或者压敏胶等粘性胶材,第二粘接层51的材质可以与第一粘结层相同,也可以与第一粘接层43不同。通过第二粘接层51可以将扩散板40牢固地固定到背板50上,提高结构地稳固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背板50与扩散板40之间还设置有反射片60,反射片60贴附于背板50的上表面,反射片将射入到背板50上的光源反射进入扩散板40中,提高光的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可以为液晶电视,显示器等,该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由于本显示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通过膜片的相邻第一凸出部与边框的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开口空间,液晶模组的柔性线路板从第一开口空间穿出,以使第一凸出部避让所述柔性线路板,因此能够实现液晶模组、膜片及边框的紧凑布局,达到显示模组超窄下边框的效果,且不需要胶框零部件,结构简单,易组装,有效提高显示模组的生产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膜片,所述膜片包括第一主体部及由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侧边延伸出的多个第一凸出部,多个所述第一凸出部间隔设置;
液晶模组,所述液晶模组包括液晶屏及与液晶屏固定连接的柔性线路板,所述液晶屏与所述膜片层叠设置,所述柔性线路板从所述第一侧边弯折;
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膜片和所述液晶模组,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其中,相邻所述第一凸出部与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开口空间,所述柔性线路板从所述第一开口空间穿出,以使所述第一凸出部避让所述柔性线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扩散板,设置于膜片背离液晶屏的一侧,所述扩散板包括第二主体部及由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侧边延伸出的多个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平齐,所述第二凸出与所述第一侧壁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相邻所述第二凸出部与第一侧壁形成第二开口空间,所述柔性线路板从所述第二开口空间穿出,以使所述第二凸出部避让所述柔性线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柔性线路板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朝向所述液晶屏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所述膜片通过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液晶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缓冲件,所述边框通过所述第二缓冲件与所述液晶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朝向所述膜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接层,所述扩散板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膜片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背板,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弯折到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背板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与所述扩散板固定连接。
1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123135630.4U 2021-12-14 2021-12-14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216434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5630.4U CN216434585U (zh) 2021-12-14 2021-12-14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PCT/CN2022/120413 WO2023109237A1 (zh) 2021-12-14 2022-09-22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5630.4U CN216434585U (zh) 2021-12-14 2021-12-14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4585U true CN216434585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7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35630.4U Active CN216434585U (zh) 2021-12-14 2021-12-14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4585U (zh)
WO (1) WO20231092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9606A (zh) * 2022-07-05 2022-08-0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WO2023109237A1 (zh) * 2021-12-14 2023-06-2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37061A (ja) * 2011-08-04 2013-02-21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6303773B2 (ja) * 2014-04-25 2018-04-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05787466U (zh) * 2016-05-23 2016-12-07 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四边无边框显示器
KR102552047B1 (ko) * 2016-11-24 2023-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272262A (zh) * 2017-08-08 2017-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JP6836576B2 (ja) * 2018-09-10 2021-03-03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CN109870850B (zh) * 2019-03-27 2021-02-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14042893U (zh) * 2020-12-29 2021-08-2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板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CN215678969U (zh) * 2021-07-26 2022-01-28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216434585U (zh) * 2021-12-14 2022-05-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237A1 (zh) * 2021-12-14 2023-06-2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4859606A (zh) * 2022-07-05 2022-08-0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9237A1 (zh)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34585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9373961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0605281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101373287A (zh) 液晶显示器
CN113589585B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CN21466969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256151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12946956A (zh) 背板、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4098027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13904011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111752044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703483B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086019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4795498U (zh) 背板、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5340622U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5298694U (zh) 显示装置
CN211455148U (zh) 一种显示器件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13246456A (zh) 屏体的贴合方法以及贴合系统
CN220232427U (zh) 面板结构及交互平板
CN216437343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209822180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5067612U (zh) 框贴结构组件和lcm显示模组
CN219574538U (zh) 显示屏结构及红外触摸交互平板
CN216901254U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19842604U (zh) 一种改善压白且防尘的液晶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